• 56.51 KB
  • 2021-06-06 发布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小说阅读理解)第01课考纲解读(含解析)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01 课 考纲解读 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 表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 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仍保留选择题和问答题两种主要题型,选文关注的是人们的现实生活、成长经历,对历 史与自然的思考等,篇幅将会缩短,大致为 1 300 字。 2.在考查上,以分析综合为基础,倾向于对考生鉴赏能力的考查,侧重考查考生对文本的 “体验”“感受”“品味”和“领悟”。 3.探究性试题会得到强化,而且会侧重于对人文精神、生命价值、审美求真等的探讨,关 注考生对作品个性化的解读。 小说的文体特征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典型环境。这三者共同服务于小说的主题。在解答 小说阅读的形象类、情节类、环境类题目时,往往最终都要归结到小说的主题上,所以,人 们习惯上又把人物、情节、环境和主题称为“四要素”。 1.小说中的人物 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之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他不同 于真人真事,“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 普遍的代表性。 2.小说的故事情节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 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3.小说的环境 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 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自然环 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 渲染气氛具有重要作用。 微型小说的特点 微型小说又称小小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应充分认识其特征。 短小精悍,以小见大 微型小说篇幅短小,常常精选细小而有代表性的事件,从中折射出重大的主题。它撷取 的多半是具有典型意义和概括力的某个场景、某个细节、某个侧面,或者是生活中的一帧速 写、一幅剪影、一个镜头、几段妙趣横生的对话,从而反映大千世界、时代风云。 人物典型,情节紧凑 典型的人物形象是微型小说凸显主题的主要载体。曲折的命运、激烈的冲突、白描的手 法等是其塑造人物形象的常用方法。受篇幅限制,微型小说大多浓墨重彩地描写人物在某特 定时间的某一侧面,很少铺叙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微型小说的情节一般发展比较快,前后事件较为紧凑,整个情节常突破思维定势,给读 者以惊异感。 结构严密,结尾新奇 微型小说尽管篇幅短小,但结构严谨。它不是靠情节的复杂取胜,而是靠精心布局,做 到主次分明。 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是微型小说的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微型小说的结尾讲究语 结而意不结,意在言外,给读者留有回味和思考的余地。 考场上如何快速读懂小说 考场阅读与复习课、练习课阅读一样,是一种快速的精阅读,要求同学们能够在 10 分钟 以内把一篇千字左右的小说读两三遍,如果缺乏平时的快速阅读和整体阅读训练,是很难读 懂读透的。 快速阅读的目标是在答题前整体把握文本,对小说的内容、结构和突出的表达技巧有充 分的认识和理解。 小说作品阅读需要两大能力,一是对文本的认知理解能力,二是解题能力。解题其实并 无神秘之处,关键在于对文本的认知理解能力。理解能力不够,任何解题方法都不能真正起 作用。而认知理解能力在高考中的直接体现就是快速读懂小说,如何快速读懂小说呢?需要 掌握“五步阅读法”。 小说具有艺术作品间接、隐晦、曲折地反映生活的共性,考场上要快速、准确获取小说 文本的信息,必须有“入”和“出”的过程,完成这一“入”“出”过程的有效、直接有力 的方式就是抓文体特征。 分五步进行: 第一步 划分层次,理清情节 相对于把握小说的典型人物、作品主题这些内在的、隐含的要素,情节是外显的,因而, 理清作品的脉络层次,由外而内是从易到难阅读小说的最好突破口。 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先概括自然段段意,将概括的 内容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切分,这样,小说的构架就出来了,为阅读的下一步作好了 铺垫。 第二步 依据情节,把握形象(意义) 塑造人物是在小说的叙述和环境描写中来完成的。把握人物形象要依据小说情节(小说中 发生的一件件事)来概括分析。 第三步 分析环境,明确作用 在作品中,环境对表现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有着特殊意义。分析环境,就是要理解 环境描写与塑造人物的关系,与表现主题的关系,明确它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四步 提炼整合,概括主题 把握住小说的主题是读懂小说的主要标志,但小说的主题表达不像论述类文本那样直白, 也不似散文用抒情议论表达,它往往通过象征、暗示、比拟等手法,让读者借助情节、环境 等感悟出来。这就是阅读小说“入”和“出”的过程,是“悟”的过程,要下综合归纳的功 夫,除要联系小说的三要素看主题外,还可联系小说的标题、题材、有意蕴的段落和语句, 这样多方联系综合,才能准确概括出小说主题。 第五步 把握技巧,鉴赏艺术特色 小说中对人物的描写手法有肖像、心理、动作(细节)、语言描写。小说中刻画人物时表 现手法是灵活多变的,如: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实写和虚写,人物间的对比、映衬等。 鉴赏艺术特色时,要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赏析,才能获得综合审美效果。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最重要的是“文中”这两个字。考生需要在理解词语基本 义的基础上,结合语境揣摩词语的具体含义。 一般情况下,“重要词语”常常包括:(1)体现作者情感态度或主旨的词语。(2)运用了某 种表达技巧的关键词语。这样的词语多出现在运用象征、借物喻人、双关等表达技巧的文章 中。(3)特殊指代词语。(4)在表情达意方面非常出色的动词、形容词、叠词等。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中的“重要句子”,主要指在文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关键性句 子,通常包括以下几种语句: (1)含蓄句——结构复杂、意思隐晦、蕴含哲理的句子。 (2)修辞句——使用特殊的修辞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 (3)结构句——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即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段中的过渡 句等。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包含下面三个方面。 (1)体会重要词语的丰富含意:指代义,隐喻义,象征义。 (2)体会重要句子的丰富含义:语境灵活把握,体会言外之意,揭示文章主旨。 (3)分析句子作用:内容,结构。 该考点是 2017 年《考试大纲》新增考点,将会是 2018 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的重要考 查方向。预计考查形式灵活多样,可能设置为客观题,也可能设置为主观题(问答、分析或探 究)。 考情分析 近三年全国卷命题与考情概览 1.从命题形式看,新课标全国卷 2016 年前小说命题都是设置 4 道小题:1 道“5 选 2”的 多项选择题,3 道简答题,总分值 25 分。2017 年文学类文本阅读,1 道选择题,2 道简答题, 试题难度有所降低。 2.小说选材,中外均有,中国小说以现当代作家作品为主;体裁上,以微型小说、短篇小 说为主体。 3.从命题角度看,高频考点有“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 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 的艺术魅力”和探究等考点。 新课标全国卷题型稳定,分析形象、分析体裁特征和探究是考查的重点。从具体试题看, 往往具有“兼容性”,也就是说有些考题不是专门针对某一考点,而是兼及多个考点。 题目信息 考点考向 年份/卷别 选文 类别 思想内容艺 术特色 鉴赏形象 分析情节 环境描写 语言艺术 审美探究 2017 新课标 全国卷 I 天嚣 中国当代 √ √ √ 2016·新课 标全国卷Ⅱ 战争 外国 √ 性格特征 情节作用 客观题 标题效果 2016·新课 标全国卷Ⅰ 锄 中国当代 √ 物象 句段作用 句子意蕴 2016·新课 标全国卷Ⅲ 玻璃 中国当代 √ ①性格特点 ②“我”的 作用 评价人物态度 2015·新课 标全国卷Ⅰ 马兰花 中国当代 √ 性格特征 明暗线索 情节反复 2015·新课 标全国卷Ⅱ 塾师老汪 中国当代 √ 人物形象 品味语言 形象比较 2017 年全国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考点:理解文章内容,分析鉴赏作品的艺术特色; 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故事情节 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 分析。 考点: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2016 全国Ⅰ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考点:理解文章内容,分析鉴赏作品的艺术特色; 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考点: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标题的丰富含义; 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史,这样写的作用 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 全文进行分析。 考点:体会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赏析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旨 2016 全国Ⅱ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考点:理解文章内容,分析鉴赏作品的艺术特色;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考点:分析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 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故事情节; 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考点: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2016 全国Ⅲ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考点:理解文章内容,分析鉴赏作品的艺术特色; “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考点:分析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 是否状告酒店,“我”和王有福的态度不同。你更认同谁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2015 年全国Ⅰ卷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考点:理解文章内容,分析鉴赏作品的艺术特色; 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分析鉴赏作品的表现手法; 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考点:分析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 小说三次写马兰花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 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2015 全国Ⅱ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考点:理解文章内容,分析鉴赏作品的艺术特色; 东家老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考点:分析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 老汪对《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一句的独特理解,其实源于自身人际关系的体验,请结合 全文简要分析。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体会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赏析作品的人物形象; 老汪这一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性情气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二人精神困境的根源实 则不同。请简要分析这种相似与不同。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请看语句理解的题目。 【2016 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316 题。 会 明 沈从文 ①会明是三十三连一个火夫。提起三十三连,很容易使人记起国民军讨袁时在黔湘边界 一带的血战。事情已十年了。如今的三十三连,全连中只剩会明一人同一面旗帜,十年前参 加过革命战争,光荣的三十三连俨然只是为他一人而有了。旗在会明身上谨谨慎慎地缠裹着, 他忘不了蔡锷都督说过“把你的军旗插到堡上去”那一句话。 ②这十年来的纪录是流一些愚人的血升一些聪明人的官。这一次,三十三连被调到黄州 前线,会明老早就编好了三双草鞋、绳子、铁饭碗、成束的草烟,都预备得完完全全。他算 定这热闹快来了。在开向前线的路上,他肩上的重量不下一百二十斤,但是他还唱歌。一歇 息,就大喉咙说话。 ③驻到前线三天,一切却无动静。白天累了,草堆里一倒就睡死,可是忽然在半夜醒来, 他就想,或者这时候前哨已有命令到了?或者有夜袭的事发生了?或者有些地方已动了手? 他打了一个冷战,爬起身来,悄悄地走出去望了一望帐篷外的天气,走近哨兵旁边,问:“大 爷,怎么样,没有事情么?”“没有。”“我好像听见枪声。”“说鬼话。”他身上也有点 发冷,就又钻进帐篷去了。他还记得去年鄂西战役,时间正是六月,人一倒下,气还不断, 糜烂处就发了臭;再过一天,全身就有小蛆虫爬行。为了那太难看、太不和鼻子相宜的六月 情形,他愿意动手的命令即刻就下。 ④然而前线的光景和平了许多。这和平倘若当真成了事实,真是一件使他不太高兴的事 情。人人都并不欢喜打仗,但期望从战事中得到一种解决:打赢了,就奏凯;败了,退下。 总而言之,一到冲突,真的和平也就很快了。于是,他逢人就问究竟什么时候开火,他那样 关心,好像一开开火后就可以擢升营长。可是这事谁也不清楚,看样子,非要在此过六月不 可了。 ⑤去他们驻防处不远有一个小村落,看看情形不甚紧张,就有些乡下人敢拿鸡蛋之类陈 列在荒凉的村前大路旁,来同这些副爷冒险做生意的。 会明常常到村子里去。一面是代连上 的弟兄采买一点东西,一面是找个把乡下上年纪的农民谈一谈话。他一到村落里,找到谈话 的人,就很风光地说及十年前的故事,有时也不免小小吹了一点无害于事的牛皮,譬如本来 只见过都督蔡锷两次,他说顺了口,就说是四五次。他随后做的事是把腰间缠的小小三角旗 取了下来。“看,这个!”看的人露出吃惊的神气,他得意了。“看,这是他送我们的,他 说“嗨,勇敢点,插到那个地方去!”你明白插到哪个地方去吗?”听的人自然是摇头,他 就慢慢地一面含着烟管一面说…… ⑥因为这慷慨的讨论,他得到一个人赠送的一只母鸡,带回帐篷,用一个无用处的白木 子弹箱安置了它,到第二天一早,木箱中多了一个鸡卵,第三天又是一个,他为一种新的兴 味所牵引,把战事的一切全忘却了,他同别人讨论这只鸡时,也像一个母亲与人讨论儿女一 样。他夜间做梦,就梦到有二十只小鸡旋绕脚边吱吱地叫。鸡卵到后当真积到了二十枚,就 孵小鸡,小鸡从薄薄的蛋壳里出到日光下,一身嫩黄乳白的茸毛,啁啾地叫喊,把会明欢喜 到快成疯子。白天有太阳,他就把小鸡雏同母鸡从木箱中倒出来,尽这母子在帐篷附近玩, 自己却赤了膊子咬着烟管看鸡玩,或者举起斧头劈柴,把新劈的柴堆成塔形。遇到进村里去, 他把这笼鸡也带去,给原来的主人看,像那人是他的亲家。从旧主人口中得到一些动人的称 赞后,他就非常荣耀骄傲还极谦虚地说:“这完全是鸡好,它太懂事了,它太乖巧了。”看 样子,为了这一群鸡雏发育的方便,会明已渐渐地倾向于“非战主义”了。 ⑦后来,和议的局势成熟,照例约好各把军队撤退。队伍撤回原防时,会明的财产多了 一个木箱,一个鸡的家庭。无仗可打,把旗插到堡子上便一时无从希望。但他喂鸡,很细心 地料理它们,他是很幸福的。六月来了,这一连人没有一个腐烂,会明望着这些人微笑时, 那微笑的意义,是没有一个人明白的。 (有删改) 14.文中两处画线句分别表现了会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请简要分析。 【答案】 14.第一处,向别人吹嘘过去的荣耀,满足虚荣心,体现内心的空虚,第二处,从喂鸡的成 就中获得满足,体现内心的充盈。 这几年,高考的高频考点集中在下面几个: 理解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筛选和整合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 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理解文意的逻辑,分析文章结构。 分析、概括和评价文本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