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50 KB
- 2021-06-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专题提能限时练(二)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二)
(建议用时:30 分钟)
一、(2017·郑州一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9 分)
【导学号:76082004】
“仁义礼智信”即儒家核心思想“三纲五常”中的“五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
值观之一。它最终聚合为一个核心的价值理念,是中国文化长期发展、传承和选择的结果。
在孔子之前,“仁”“义”“礼”“智”“信”这些术语已经广泛流行,是当时普遍认
同的价值观念。“仁”作为一种品德,最初的含义是“爱亲”,即爱自己的亲人。孔子论
“仁”,意蕴丰富,尤重视“爱人”和“忠恕”。“仁者爱人”扩展了“爱亲”,使“仁”
突破氏族的界限,上升成为人类社会的一般原则。“忠恕”是仁的具体化。“夫仁者,己欲
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是“忠”,指主动的推及行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是“恕”,指出了“为仁由己”的底线。论“仁”的同时,
孔子也说“义”。“义”即“宜”。凡合乎道德义理的行为便是“义”,反之便是“不义”。而
“礼”,起源于史前初民的宗教祭祀活动,历经数千年传承损益,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
将其加工改造成了一整套的礼乐制度。孔子主张恢复周代礼乐,同时又说:“礼云礼云,玉
帛云乎哉?”(《论语·阳货》)认为“礼”不仅仅是形式化的东西;“人而不仁,如礼何?”
(《论语·八佾》)强调“礼”应根植于“仁”。孔子讲“礼”时轻其仪重其内的态度,为后
来儒家的礼学思想奠定了基调。“智”,即聪明、有智慧。孔子所言之“智”,并非一般所说
的小聪明,而是一种道德境界。孟子更是明确地将“智”与“仁”“义”“礼”相提并用,作
为君子的“四德”之一。“信”,则是指诚实守约、言行一致的品德,孔子曾多次论及。
到西汉武帝时,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谓“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首次将这五
者并而论之,称之为永恒不变之道。至两汉之交,“五常”的提法就固定了下来。尽管后世
儒家对“五常”的解释不尽相同,但孔子的观点一直是他们阐说的根基。
对“仁”“义”“礼”“智”“信”诸范畴的阐发,体现了儒家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人
不仅有自然性,更有道德性,而后者才是人不同于万物的根本。孔子的“仁”、孟子的“四
德”、董仲舒的“五常”正体现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
作为传统中国的一种核心价值观,“五常”摆脱了时空等具体条件的限制,具有普适性,
起到了凝聚民族精神、维系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种学说、文
化碰撞不断,比如延续两千多年的本土儒、法等学说的对立与斗争,元、清两代中原农耕文
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冲突,佛教传入后中华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冲撞,等等。但正是因为有了
像“五常”这样的价值理念,中华文明才具有无比强固的凝聚力,能容纳不同的文化元素,
将产生于不同生活习俗和社会环境乃至于文明背景差异极大的众多文化融合在一起,使其共
聚交融于一个极富弹性的文化结构之中。
今天,我们讲“仁义礼智信”,不只是认识它曾经发挥的重要历史作用,还应将它作为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宝贵的思想资源,为浇灌当代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提供养料。
(摘编自景海峰《什么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五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之一,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
的界定受孔子思想的影响最大。
B.“仁”“义”“礼”“智”“信”被合称为“五常”是在汉代,但早在孔子之前它们
就已广泛流行,并获得了普遍的社会认同。
C.作为品德的“仁”,原意是“爱亲”,而孔子提出的“仁者爱人”,使“仁”突破
了血缘关系的界限,上升为人类社会普遍遵守的原则。
D.在“礼”的发展历程中,周公是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将史前留传下来的宗教祭
祀活动,加工改造成了一整套的礼乐制度。
D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 项,偷换概念,原文第二段“将其加工……
制度”中的“其”指代的是历经数千年传承损益留传到周公时代的“礼”,并不是指“史前
留传下来的宗教祭祀活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随着时代的发展,儒家对“仁”“义”“礼”“智”“信”的阐释可能不尽相同,
但它们都体现了儒家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揭示了人的道德属性。
B.孔子将“仁”视为做人的原则,把“忠恕”当作实现这一原则的具体方式。“忠”
和“恕”虽然有异,但都强调将心比心,为人着想。
C.孔子主张恢复周代礼乐,但又认为不能像周代那样只注重玉帛之类形式化的东西,
而应让礼植根于仁,这种轻仪式重内涵的态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D.因为有以“五常”为代表的核心价值观的存在,所以中华文明不但没有在与不同文
化的冲撞中崩解或变质,反而能将众多文化融汇其中。
C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句子的理解能力。C 项对“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理解有误,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能把“礼”看作是形式化的东西,并不是说周代的“礼”
就是“只注重玉帛之类形式化的东西”。]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五常”观念的聚合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其具体构成来看,孟子的“四德”观
应该对董仲舒“五常”观的提出有重要的影响。
B.“五常”的“常”是“恒常不变”的意思。儒家学者将“仁义礼智信”视为恒常不变
之道,表明他们认为这五个范畴所体现的人的本质属性具有跨越时空的永恒性。
C.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充满着不同学说与文化之间的碰撞和融合,其中,以中华
文化与异域文化的碰撞最为激烈,也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的弹性与包容性。
D.“五常”作为传统中国的一种核心价值观,对构建当代中国的价值体系也有实际意义,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比如,能启示我们要以人为本、传播爱心、恪守底线、重视诚信等。
C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C 项,“中华文化与异域文化的碰撞最为
激烈”的说法无中生有,原文只是列举了各种学说、文化碰撞的几种情况,并未表明哪种碰
撞最激烈。]
二、(2017·安徽十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题。(9 分)
书法的当代文化功能
艺术观点是不断变化的,但中国文字的传承是恒久的,它涉及我们文明的存废。尤其在
今天,因为书法已经失去普及性和实用性,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对书法产生误解。这种误解,
首先就体现在对“书法”的理解上,过去古人学习书法是“认”“念”“写”三位一体,现
在这三个部分在书法教育中被完全割裂:认,对汉字的研究,交给了中文系;念,交给了表
演系;写,则交给了美术系。中国书法首先是文字,然后才是艺术,如果把文字的内涵都剥
掉了,就剩下一个艺术的壳,那就实之不存了。
文化是民族的根,对于中华文化,汉字是它的根。没有文字,哪来的诗歌、历史和哲学?
中国书法向来不缺少审美依据,博大精深的书法史论,有延续两千年的完整、缜密的评判标
准。如果汉字的书写内涵都被剥离出去了,成了纯艺术,那就必然导致已延续了数千年至今
依然在使用的汉字的消亡,中华文明的繁衍就会遇到问题。由此而言,对传统书法的传承,
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文化安全问题。
当代文化是建立在当代美术基础之上的一种尝试,也是东西方艺术相互碰撞的结果。现
代社会大不一样,随着时代发展,科学进步,在短短的几十年中,人们对字的要求大大降低。
真正认真写字的人越来越少。眼下人们基本上连硬笔字都很少写了,更不用说练书法,我们
通过键盘,就可以“敲”出文字。在当代究竟应该如何处理现代的“艺术”和古老的“文字”
两者之间的关系呢?显然,既不能以中国传统文字的观念完全覆盖纯艺术的观念,也不能完
全用艺术的观念来覆盖我们文字的传承。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不应该一直背着传统
的包袱,而要大胆创新”,这观点没错,但当下的现实恰恰在于我们还没有继承到传统,反
而徒然背上创新的包袱。书法界有一种怪象:如果你跟古人写得相似,似乎就不叫创新。其
实古人早就讲过“如将不尽,与古为新”,这很有道理。
就当下社会而言,我们必须重新认识书法的位置,我们不应把书法仅仅视为中华民族的
“艺术”的瑰宝,这其实是对书法的低估。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是中华文化最古老、
最有标志性的符号。弘扬“中国精神”,为中华民族铸魂,首先要做的,就是把中国的汉字
写好。就中华文明而言,汉字对于我们民族性格塑造也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我们常说“字如
其人”,西汉扬雄也曾说:“书,心画也”,意思是说,一个人平时的为人,最后都能通过字
体现出来。在古代,书法是衡量一个人学识、才气、风度、品行的重要标准,从来没有一个
时代放弃过对书法的要求,这种标准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
我们现在可以做的,就是与时俱进,有效提炼出书法与文化的时代精神和活力。书法的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教育,书法的传播,要接地气,要深入到社会每一个空间,要结合当下的文化和社会现实。
如果我们现在还仅仅是局限在一个小范围内聊书法,仅仅是局限在一种所谓的书法“界”,
局限在文人趣味、展厅效应,那是狭隘的。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在书法失去普及性和实用性的今天,很多人对书法产生了误解,把它理解成了脱离
书写内涵的纯艺术。
B.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史论中有完整、缜密的审美评判标准。今天,中文系继承了对
这些审美评判标准的研究。
C.人们对书法产生误解的原因之一是“认”“念”“写”三位一体的方式在今天的书
法教育中被完全割裂。
D.延续了数千年的文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能不能把握好汉字的内涵,关系到能不
能弘扬好“中国精神”。
B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 项,“中文系继承了对这些审美评判标准
的研究”的表述曲解文意,原文只是说“对汉字的研究,交给了中文系”,但并不能理解为
中文系继承了对书法史论中审美评判标准的研究。]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文字是诗歌、历史、哲学的载体,从这个角度说,在文化的传承中,汉字的书写内
涵比其书写艺术更重要。
B.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通过键盘就可以“敲”出文字,认真写字的人越来越少,这
阻碍了当今的书法教学。
C.汉代书法,要处理好现代的“艺术”和古老的“汉字”之间的关系,我们就不应背
着传统的包袱,而要大胆创新。
D.把书法视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对书法的低估,重新认识书法的位置,需要
人们认识到书法是民族文化的根。
C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 项,“要处理好现代的‘艺术’
和古老的‘汉字’之间的关系,我们就不应背着传统的包袱,而要大胆创新”的表述条件关
系不当,这只是“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的,而原文说“但当下的现实恰恰在于我们还没有
继承到传统,反而徒然背上创新的包袱”。]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对中国书法,我们可以形象地说,文字为“皮”,艺术为“毛”,如果丢掉了文字
的内涵,那就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B.传统书法的传承不仅关系到审美艺术,而且关系到中华文明的繁衍,这是一个非常
严肃的文化安全问题。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C.古人常有通过书法衡量一个人的学识、风度、品行的做法,所以说汉字在民族性格
的塑造上起着很大的作用。
D.当下,书法教育存在着局限在书法“界”、局限在展厅效应的现象,这不仅是狭隘
的,而且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C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C 项,因果倒置,根据原文第四段可知,
因为“汉字对于我们民族性格塑造也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所以古人评价一个人,要看这个
人的字,“书法是衡量一个人学识、才气、风度、品行的重要标准”。]
三、(2017·山西四校二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题。(9 分)
【导学号:76082005】
在世界文明对话史上,公元 2世纪到 7世纪期间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当属佛教的东传及其
与中华文明的对话。这一文明对话产生了重要的历史结果,它不仅使佛教融入中华文明,与
儒家、道教一起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结构性力量,而且也使得佛教获得持续的发展活力,从
一个地方性宗教上升为世界性宗教,直到今天仍然发挥其重要的精神作用。
两汉时期,是佛教东传的发生期。佛教进入中国大地是一个因地域关系自然而然地发生
的过程,“其教因西域使臣商贾以及热诚传教之人,渐布中夏,流行于民间”(汤用彤)。它
不是像后来基督教教团派出大量传教士有组织的传教活动。这一点决定佛教进入中国是和平
的、非强制性的。佛教最初传入中国是与当时道家的黄老之术和方士之术互相影响、相得益
彰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佛教东传的扎根期,隋唐时期是佛教东传的开花结果期,这两个时期
是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对话的最重要时期。唐以后,随着三教合流,随着中国化佛教禅宗的
盛行,融入中华文明的佛教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佛教已经不是在异族异质文
明意义上与中华文明展开对话了。
魏晋时期,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主要体现在佛学与玄学的对话上,两种文明对话
呈现出佛学的玄学化和玄学的佛学化。南北朝时期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对话的一个突出特征
是皇帝亲自参与对话,如宋文帝曾与僧人论究佛理,宋武帝亲自到寺庙听讲,梁武帝甚至亲
制发愿文,皈依佛教,大兴寺庙。
魏晋时期,中外学者合译佛经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东晋是佛典合译的高峰期。不仅小乘
佛教的基本经典《阿含经》系列被创译,而且大乘佛教的重要经论、密教经典、律典等都被
译出。当时在佛经的翻译解释中大量采用“格义”的方法,即用中国原有经典中的精义与典
故来比配佛经中的道理,以便中国信徒的理解与接受。显然这是一种聪明的文明对话与融合
方式。
佛教文明在中土的生根开花结果,还在于佛教本身具有一种对话精神,佛教内部往往通
过对话来加深对佛法佛学的理性认识。中土的高僧大德完全继承了印度佛学的对话精神。慧
远曾就大乘要义与罗什通信,往复问答。慧远的弟子慧观,也从罗什请问佛学,研核异同,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
详辩新旧,受到罗什的高度赞扬,与僧肇一起被称为“第一”。
佛教东传与中华民族文明对话并不纯粹是“西学东渐”的单向对话,同时还有大量中土
的高僧大德长途跋涉到天竺等西方取经而形成的逆向对话。中土沙门西行求法从曹魏的朱士
行开始可谓代不乏人,其中东晋的法显和唐朝的玄奘是最为突出的两位。当代印度史学家阿
里教授在给季羡林先生的信中写道:“如果没有法显、玄奘和马欢的著作,重建印度史是完
全不可能的。”
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对话的一个深远的历史影响是通过中国,佛教流传远播于四邻诸
国。早在隋朝,佛教就通过中国而影响到高丽、百济、新罗及日本。没有在中国的存在与发
展,佛教难以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宗教。就此意义而言,中国佛教具有建构世界宗教文明和不
可或缺的重要的历史价值。
(选自张三夕《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有删改)
7.下列关于“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历经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唐以后,伴随着中
国化佛教禅宗的盛行,佛教不再被看作是在异族异质文明意义上与中华文明展开对话了。
B.公元 2 世纪到 7 世纪期间出现的佛教的东传及其与中华文明的对话,是世界文明对
话史上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使佛教从一个地方性宗教上升为世界性宗教,就是到今天还发挥
着重要的精神作用。
C.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可以说是双向对话,不仅有“西学东渐”的单向对话,
同时也有大量像法显和玄奘等中土的高僧大德到西方取经而形成的逆向对话。
D.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不仅使佛教融入中华文明,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结构
性力量之一,而且也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使佛教通过中国流传于四邻诸国。
B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B项,“是世界文明对话史上最重要的
历史事件”范围扩大。原文为“公元 2世纪到 7 世纪期间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当属佛教东传及
其与中华文明的对话”。]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在魏晋和南北朝时期的表现特征不同,魏晋时期主要是
佛学的玄学化和玄学的佛学化,南北朝时期一个突出特征是皇帝亲自参与对话。
B.在魏晋时期,中外学者合译佛经就取得了突出成绩,小乘佛教的基本经典《阿含经》
系列和大乘佛教的重要经论、密教经典、律典等都被译出。
C.佛教进入中国是和平的、非强制性的,最初是与道家的黄老之术和方士之术互相影
响、相得益彰的,因此,佛教进入中国是一个因地域关系自然而然地发生的过程。
D.中土的高僧大德慧远曾就大乘要义与罗什通信,往复问答。慧远的弟子慧观,也从
罗什请问佛学,研核异同,详辩新旧,这是对印度佛学的对话精神的继承。
C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 项,“因此,佛教进入中国是一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7
个因地域关系自然而然地发生的过程”强加因果,根据原文可知“佛教进入中国是和平的、
非强制性的,最初是与道家的黄老之术和方士之术互相影响、相得益彰的”,这与“佛教进
入中国是一个因地域关系自然而然地发生的过程”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为了便于中国信徒的理解与接受,就用中国原有经典中的精
义与典故来比配佛经中的道理,这种方式加速了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与融合。
B.佛教文明在中土的生根开花结果,除了通过和平、聪明的对话方式融入之外,还因
佛教自身具有对话精神,即其内部往往通过对话来加深对佛法佛学的理性认识。
C.魏晋南北朝时期和隋唐时期分别是佛教东传的扎根期和开花结果期,是佛教文明与
中华文明对话的最重要时期,唐以后佛教成了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
D.佛教能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宗教,是离不开其在中国大地上的存在和发展的。在此意
义上,中国佛教在建构世界宗教文明上的历史价值必不可少。
A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这种方式加速了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
对话与融合”无中生有,这一信息在原文没有体现。]
四、(2017·江西七校二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9 分)
【导学号:76082006】
平视自身和世界,方能化解自卑
张颐武
有关中国人的形象和自我认知问题,近年来一直饱受热议。一方面,中国经济高速增长
和社会快速发展,让中国人在世界上更加引人注目,使其具有了大国国民的自我认知,对自
身的期许变得更高。另一方面,在此过程中出现的诸多“形象”问题,又让中国人形成了与
自我期许的强烈落差,令其感到焦虑、困扰,甚至精神上产生挫败感。
这当然不是当下才出现的新现象,只不过在今天新的形势下显得更加复杂。在近现代历
史中,中国很长时间都是弱者。即便在新中国解决了国家主权问题之后,贫穷仍是现实问题。
这给中国人留下了深深的伤痕和复杂的历史记忆。我们对于世界的看法往往是以西方为参照
系,并趋于两极化:一方面是对西方的仰视,因中国的贫弱就认为自身文明不如人,认为中
国人的“国民性”落后,这导致了中国人深深的自卑感;另一方面是对西方的俯视,因对西
方侵略的愤怒和对西方封锁的抗拒而产生了对西方的俯视心态,在封闭环境中形成一种自负
感。这两种心态在中国为富强而奋斗的百年历史中都有深刻影响,也都会在我们的社会心理
和文化中留下印记。
虽然现在的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告别了贫困,但自卑心态仍有强烈表现,即对
自身新的历史角色缺乏认知,对中国社会没有自信,仍认为中国一切都不如人。比如把中国
在发展中出现的精神失范、环境污染等问题,当作中国社会独有的特殊问题。其实,这些问
题在西方社会经济高速增长和大规模工业化阶段也都出现过,但在发展过程中都得到了超越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8
和解决。对中国来讲,这些问题当然应以最大决心并通过借鉴他国的经验教训加以应对,但
历史阶段毕竟难以轻易超越。
同时我们还要知道,当年西方发展时,进行工业化的只有它自身,其他国家大都还处在
从传统向现代的痛苦过渡阶段。当时西方的外部没有可用来比较的更强大和发展更早的社
会,因此它对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具有更大的承受力,应对问题时回旋的余地也更大。而
中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增长和工业化之中,西方的工业化已经完成,工业制造的主要部分已经
转移,环境等问题已得到解决。这种时间的落差加剧了一些人的自卑感,有些人甚至把中国
现有的一些问题过度夸张和引申为我们制度的落后。
另外,快速发展使部分中国人出现过度自负现象,同样值得注意和警觉。但这也不是中
国独有,在美国高速发展的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不少美国知识分子也认为美国是暴发户,
并因此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到欧洲寻找文明的真谛。
如何超越仰视和俯视心态,以平视的角度观察自身和世界,这是我们当下应努力去探索
的。对于自身,我们要认识到,中国 30 多年的高速发展和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已彰显了中
国社会内在的强大生命力,中国道路有其自身的优势和适应中国国情的独特性。同时,我们
也要认清世界,了解西方和不同的发展中社会,了解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放平心态,从容理解和认真面对我们遇到的挑战和问题,这格外需要主流社会的清醒和坚持,
也需要文化和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只有经过这样长时间的努力,才能最终化解自卑。
(选自 2015 年 1 月 4 日《新华网》,有删节)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快速发展使中国人对自身的期许变得更高,但一些复杂的
“形象”问题,又让中国人形成了与自我期许的强烈落差。
B.在近现代历史上中国都是弱者,所以在新中国解决了国家主权问题之后,贫穷仍是
现实问题,这给中国人留下了深深的伤痕和复杂的历史记忆。
C.把中国在发展中出现的精神失范、环境污染等问题,当作中国社会独有的特殊问题,
是自身对新的历史角色缺乏认知,是对中国社会没有自信的表现。
D.当年西方发展时,其对工业化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具有更大的承受力,主要是因
为当时西方的外部没有可用来比较的更强大和发展更早的社会。
B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 项,“在近现代历史上中国都是弱者”的
表述以偏概全,原文是“在近现代历史中,中国很长时间都是弱者”。]
1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以西方为参照系看世界,一方面在对西方的仰视中导致深深的自卑感,另一方面在
对西方的俯视中产生一种自负感。
B.西方社会在经济高速增长和大规模工业化阶段也都出现过精神失范、环境污染等问
题,但在发展过程中都得到了超越和解决。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9
C.有些人把中国现有的一些问题过度夸张和引申为我们制度的落后,这是由中西方工
业化发展的时间落差出现的自卑感而造成的。
D.中国社会内在的强大生命力在中国 30 多年的高速发展和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中得以彰
显,可见中国道路有其自身的优势。
C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 项,“有些人把中国现有的一些
问题过度夸张和引申为我们制度的落后”,不是由中西方工业化发展的时间落差出现的自卑
感而造成的。原文是“这种时间的落差加剧了一些人的自卑感,有些人甚至把中国现有的一
些问题过度夸张和引申为我们制度的落后”,选项的表述强加因果。]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当前中国人因面临的自我期许的强烈落差而造成的焦虑、困扰乃至挫败感,并不是
新现象,只是在当前的形势下显得更加复杂而已。
B.自卑和自负的心态在中国为富强而奋斗的百年历史中影响深刻,也将在我们的社会
心理和文化中留下印记,并长久地折磨着我们。
C.虽然中国对在发展中出现的精神失范、环境污染等问题难以轻易超越,但我们应以
最大决心并通过借鉴他国的经验教训加以应对。
D.解决目前困境,清醒认识世界,放平心态,从容理解和认真面对我们遇到的挑战和
问题,并提升文化和综合实力,都显得尤为重要。
B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 项,“并长久地折磨着我们”
的说法属于无中生有。]
相关文档
- 备战2021 高考语文 第五编 热点4 2021-06-0629页
- 高考语文基础选择题及答案(11-15) 基2021-06-068页
- 高考语文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2021-06-0642页
-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2021-06-0612页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块一语基默写语2021-06-065页
-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散文2021-06-067页
- 2020高考语文江苏专用版大二轮讲义2021-06-065页
- 高考语文三轮专题突破训练现代文阅2021-06-067页
- 备战2021 高考语文 第二编 关键点52021-06-0654页
- 2019年高考语文材料作文2021-06-06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