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01 KB
  • 2021-06-07 发布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第03课解题锦囊(含解析)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03 课 解题锦囊 论述类文本的解题原则 1.加强审题意识 注意对题干信息的审读,注意关注题干隐含的作答要求指向,注意学会对题目作前勾后 联的审读。 2.强化题型意识 了解选择题干扰项的设置基本手法(删、调、改、漏、凑):或是过于绝对,或是以偏概 全,或是混淆时间,或是模糊范围,或是无中生有,或是偷换概念。 3.强调题文对应意识 论述类文章阅读答题有一个基本原则:答案就在原材料中。因此,根据题意,从原材料 中找出与各个选项相对应的句段,并从这些句段中提炼有效信息,找准已知条件,作为解题 的依据,这是答题的关键。 4.学会筛选答案 做选择题筛选时一定要注意题干和选项所涉及信息与原文所存在的“变”与“不变”。如 果选项在原文基础上出现了修饰、限制、补充等成分,那么就要特别小心是否出现了范围的 扩大或缩小,程度的加深或减轻,数量的增加或减少,是否改变了原有的因果关系、先后顺 序、主次关系,是否将或然性变成了必然性,预见性变成了现实性,将来时变成了完成时等 等会抓题干与原文的比较,题干与选项的比较,选项与选项的比较,选项与原文的比较,最 后从原文中找出依据排除错误项。 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步骤 读——阅读题干 找——准确查找 比——仔细对照 除——排除干扰 做题:可分“索检原文→比对选项→作出判断”三步走。根据选项内容回到原文中找出 信息来源区域(即索检原文)一般不难,关键在于与选项进行比对作出判断上,这一步说白 了就是能不能判断出选项中改变了说法与原文表意是否一致。 社科文阅读的解题方法 1.认真阅读文章,注意语言标志 读文是解题的基础,只有认真阅读,才能把握文章的内容。阅读时,首先给文章的段落 标上序号,以便答题时能根据题目中提到的“某一段”迅速找到这一段。其次,要注意一些 语言标志。如一些概括性的词语:“总而言之”“综上所述”“总之”“因此”,表明下文 是总结的话,是文章(或段落)的结论(或观点)所在。句子方面,主要是注意那些能揭示文章(或 段落)主旨的语句。 2.根据不同文体,整体把握内容 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想一想文章分几个层次,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作者的思想倾向是 什么。要把握住文章的论点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论据,是用什么方法论证的,采用了什么样 的论证结构。 3.审清题目要求,找准答案信息 审清题目要求,读题要仔细,看清命题的具体要求,要答什么,答到什么程度,有何限 制,不妨在相关的词语下打上着重号,以提醒自己。一般来说,答案的相关信息就要从该题 提到的词或句所在段落的上下句或上下文去找,要注意段落的首句和末句、过渡句、总结句, 甚至文章的标题。 4.分析比较信息,筛选概括内容 找到答案的相关信息后,要依据题目的要求对相关信息分别进行分析、比较、筛选和概 括。再根据题目的要求,对信息进行提取和整合。整合信息的方法或是抓主干去冗余,或是 摘取词语组合,或是合并同类项。 5.全面掌握信息,注意答题技巧 解答主观表述题(全国卷一般没有此类题型),注意答题技巧。一是注意表述规范。二是 注意答题角度。三是注意分值设计,根据分值能大致确定要点的多少。要点多时应“分条书 写”。四是适当控制字数。在答案确知的情况下点到为止,无需过分修饰;当答案不太确知 时,则可列举较多的可能性,尽量答全一点,答多一点,但也要注意句子简洁连贯。 【2016 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題。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 为一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 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 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 的共同要素。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 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 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 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 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历见闻的 连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 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 定是作者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 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 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要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 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和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边给孩子们讲 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 身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讲故事的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 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 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 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 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 更有意味。19 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 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 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 脱陈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 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 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 (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赖 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 B.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由作家创作加 工后的游历见闻。 C.17 世纪的欧洲流浪汉小说和部分中国古典小说,或在叙述形式方面,或在素材来源方面, 都受到了传统故事的影响。 D.当小说家越来越依靠想象力虚构故事的时候,小说和传统故事在内容来源方面的差异使 它们之间的关联不再像过去那么紧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水手在伦敦讲东印度群岛的所见所闻,匠人在火炉边讲自己的人生经历,他们讲的故事 各有特点,但同属于传统故事模式。 B.传统的故事讲述者大多会讲述那些为听众喜闻乐见的事,小说家则会根据自己的写作意 图审慎构思,创作新的故事。 C.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 人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 D.现代小说家不喜欢传统故事模式,视它为绊脚石,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种故事模式显得僵 化古板,已经不能促进小说艺术的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的故事讲述人如果把自己的故事记录下来,进行加工整理,就能形成一种和早期小 说接近的文字,有些讲述人也会成为小说家。 B.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 小说的个人表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 C.契诃夫不大认可“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对他们的做法评价不高,由此可知当时这 股写作潮流与他的创作理念相悖。 D.现代小说的发展加剧了故事在小说中的衰变,与此同时,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传 统的故事讲述方式也可能消亡。 【答案】 1.B 2.C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然 后浏览选项。 3.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分析理解的能力。此题会出现的干扰项有以下类型:曲解文意,以 偏概全,张冠李戴,胡乱猜测等等生要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比较、推断。B 项“这 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说法错误,文章第三段“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质检的区别清 晰起来”,第四段“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掷到故事之外”说明未降低对虚构依赖。A 项根 据第二段“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起小说 学术论文阅读的解题方法 1.抓住文章的中心论点 论点,就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发表的见解、主张和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基本 观点。抓住了文章的中心论点,也就是抓住了“牛鼻子”。再从此出发,去分析和理清结构、 把握全文,就比较容易了。 2.把握论点和论据间的关系 论据是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论据的作用,或用来证明正确的观点,或用来批驳错误 的观点,因此,论点和论据是密不可分的,论据应当是典型的,符合科学或事实的,有力量 的,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的。 3.辨析常用论证方法 论证过程离不开论证方法,不同的论证方法会得到不同的论证效果,注意分辨文中的各 种论证方法,体会不同方法的表达效果。一篇文章常常并用几种论证方法,或以一种方法为 主,其他方法为辅,在阅读中要注意分辨。 4.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作者的观点常常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但有时常常隐含在文章的具体论述中和作者引用 的论证材料(论据)的陈述中,阅读时必须透过这些具体的材料进行深入的挖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其政治伦理思想可以概括为“仁学”。“仁”学的主体内容是“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思想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思想。关于 “仁”学的基础,《论语·学而》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可见,孔子视孝悌之亲情为其政治伦理思想的基础。孝悌通过“能取近譬”,将爱父母、爱 兄弟、爱妻子扩展为爱君主、爱国家及爱一切入。的确,从人伦关系的角度来看,亲情无疑 是人之生存的基本条件,由亲情、爱情、友情,推而广之到一切道德情感,从而构成“仁学” 政治伦理思想的依据。休谟的同情原理也认为,父子间的同情是最易发生的。黑格尔一方面 认为修身是成为抽象的人的基本条件,“正是这种反省意识,使一个人真正地走向了主体阶 段”,另一方面认为实现抽象的人的理念必须要在伦理阶段,而“在伦理的阶段,最自然、 最直接的便是家庭”,同样看到了亲情在政治伦理实现过程中所起到的基础作用。 然而,不同于西方思想家以基督教为背景的平等地“爱一切人”,孔子的“推己及人”, 其对象是有限制的。仁爱等道德品质是区分小人和君子的标准,是“君子”(有德有位者) 的专有物,小人(无德无位者)则往往与仁爱背道而驰。正是在此基础上,孔子对于道德情 感的适用对象给出了较为明晰的界定,仁爱不仅包括爱“好人”,即爱“君子”,而且也包 括恶“恶人”,即恶“小人”。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创立了“义”学。孟子“义”学的主体是“不 学而能”之“良能”、“不虑而知”之“良知”的性善思想和“先立乎其大”、“养吾浩然 之气”之“求放心”的道德修养思想。如果说孔子仁爱思想的根据——亲情,是一种事实根 据的话,即通过客观描述父子之间的亲情来推衍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感情,那么,孟子所官“仁, 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的仁义思想的根据——性善,便是一种价值根据,即通过对 人性进行善恶评价来引导道德主体自我实现其先天的性善。亲情是父子这对道德主体之间的 情感互动,而性善则是道德主体的自我呈现。与孔子相比,孟子将政治伦理的希望全部压在 单个道德主体的身上,政治伦理思想的实现,是道德主体存养扩充先天的、本真之性善的结 果。 孟子既然设定人性本善为其政治伦理思想的基本条件,其政治伦理思想的方方面面都自然要 以性善为基点。然而,“性善”虽然能够满足政治伦理思想基础的普遍性条件,但孟子本人 也意识到性善的原初性不充分,如其所言:“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 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孟子认为一定的物质生活财富对“民” 之道德观念的形成具有条件性,性善就不再是绝对基础了。 与孟子一样,荀子也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其政治伦理思想可以概括为“礼” 学。“礼”学的主体是性恶思想,“积善成德”的道德修养思想,以及“化性起伪”的道德 教化思想。荀子认为,政治伦理思想的基础是人性之恶,礼义道德是基于人性之恶而人为 (“伪”)产生的,是用于制约和改造人性之恶的产物。一方面,道德之善就是“伪”的结 果;另一方面,“性恶”是“伪”的前提。以此为基础,道德主体自身才要“积善而全尽” 地进行自我修养,社会才要以“礼”来规范和教化百姓。 综上所述,孔予以道德情感为其政治伦理思想的基础,孟子、荀子以人性善恶为基础,分别 建立了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先秦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基础大都不出这两类。 (摘自王乐的《先秦儒家政治伦理 思想的基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仁学”是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主要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思想和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思想。 B.从人伦关系的角度来看,亲情通过“能取近譬”,成为人之生存的基本条件,构成“仁 学”政治伦理思想的依据。 C.西方思想家如休谟和黑格尔等人,和孔子一样看到了亲情在政治伦理实现过程中所起到 的基础作用。 D.以基督教为背景的西方思想家认为要平等地“爱一切人”,而作为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 的“推己及人”思想则表现为爱“君子”,恶“小人”。 2.下列对孟子思想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孟子在“仁学”的基础上创立了“义”学,其主体是“良能”“良知”的性善思想和 “求放心”的道德修养思想。 B.孟子以性善作为其仁义思想的价值根据,即通过对人性进行善恶评价来引导道德主体自 我实现其先天的性善。 C.孟子认为,如果每一个道德主体存养扩充先天的、本真的性善,就能实现他主张的政治 伦理“义学”。 D.孟子意识到性善的原初性不充分,性善不是政治伦理思想的绝对基础,故物质生活财富 对“民”之道德观念的形成具有条件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以道德情感为基础,孟子以性善为基础,荀子则以性恶为基础,他 们一起构建了儒家共同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 B.荀子创立的政治伦理思想是“礼”学,其主体是性恶思想、“积善成德”的道德修养思 想,以及“化性起伪”的道德教化思想。 C.荀子认为,礼义道德是基于人性之恶而人为产生的,所以,道德主体自身要“积善而全 尽”地进行自我修养,社会要以“礼”来规范和教化百姓。 D.孟子和荀子的政治伦理思想有着共同的来源,但其所基于的条件则完全相反,因此所提 出的解决问题的措施也不一样。 【答案】 1. B 2. D 【解析】 D 项因果倒置,且删除了“一定的”,扩大了范围。 3. A 【解析】 A 项曲解文意,原文是他们“分别建立了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 评论阅读的解题方法 1.明确观点,看清主张 首先应迅速浏览全文,明确作者的观点主张,并以此为辐射,进一步细读理解全文。找 到了这一观点,自然就可以正确理解,顺利答题了。 2.理清思路,巧析方法 评论和论文一样,作者常常条分缕析,通过种种论证方法来推导佐证自己的观点。因此, 我们在阅读中,应注意细查枝蔓,看看作者是如何逐步展开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的: 是用归纳法,演绎法,还是类比法?如此等等。在进一步阅读中,我们应对文章各部分进行 深入、全面的理解,看看各个部分之间有何关联,为什么要这样关联,从而进一步理清作者 的写作思路,抓住文章精髓,使自己站在理性的高度,阅读全文,统观一切。 3.找准亮点,解读思想 评论往往表达了作者对一部作品某个方面的理解和评价。因此,我们在阅读评论时,要 注意文中作者的理解和评价。了解了他们的观点,往往能够使我们得到更深刻而全面的认识。 4.精挑细选,勇于质疑 在欣赏的基础上进行质疑,是我们阅读文艺评论性文章所必须做的。虽然在评论中,作 者会尽量做到客观公正,但仍会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因此,我们在阅读评论时,既要欣赏并 领会作者的观点态度,又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审视作者的观点是否完全正确,有没有 可能产生另外一些观点和看法。思考和质疑的过程,其实也是感悟升华的过程,当经历了这 样的过程之后,无论是对评论的阅读,还是对所评对象的感悟,都会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和之美”是中华美学精神的组成部分,其强调情感的表露要自然而然、居中克制、 恰到好处,艺术表达与审美诉求尽量处于平衡、和谐、圆融的格局和状态中。“中和之美” 与当下中国文化境遇及大众心灵感受的脉息相通,对当下文学创作某些消极惰性倾向有平衡 抑制功能。 “中和之美”切近当下日常生活经验的主体部分。文学的审美取向始终随社会主流现实 的变化而变化。中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思想震荡与观念不适后进入了平稳有序的发展 期,改革温和渐进,罕有社会结构的大幅调整与价值观念的剧烈变迁。尽管任何一个时代都 不乏悲欢离合,但在平衡和平稳的社会大格局下,生活不再是荆天棘地和虎狼扑面,经历的 大多也不是惊心动魄和生死抉择。“和风细雨”和“微风小雨”成了生活的主旋律。固然, 人生难免有波折,情感也必会有波澜起伏,人格也要顶天立地,批判的锋芒也自不可缺,但 就中国社会生活的主流气质而言,横眉冷对、歇斯底里、咬牙切齿明显是不自然和非常态的。 重提“中和美学”,是因为它本身就切近生活的已然状态。以“中和美学”直面人生,钩沉 世态,能较为准确地融构当下的存在经验。 “中和之美”符合当下大众的审美习惯。“中和美学”是中国传统中庸文化心理与审美 意识的有机组成,它已沉淀到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的最深处。因此,文艺创作不仅要贴近社 会,而且要切近心灵;不仅要有思想的张力,而且还要有精神的深度。一些文艺创作固然可 以通过欲望煽情与极致人格书写产生的强烈风格而获得某种吸引力,但其影响只能是暂时性 和有限性的,因为它的本质是刺激性的和消费性的。真正不沉于时间渊薮的富于成就的文学 都是关注人的生存,歌颂人的美好天性的作品。在这个意义上,“中和美学”更符合国人的 审美习惯和欣赏心理,它与当下中国人的心灵生活及大众生活精神主脉互息互通。自觉贯彻 “中和美学”的文艺创作传递的观念和经验,可以令艺术创造者和接受者分享共同的情感与 理念,获得真正的共鸣和相似的联想。 “中和之美”有利于抑制当下中国文学的某些偏颇。当下文坛,无论是文学观念上的陈 陈相因,还是创作意图上与商业文化的亦步亦趋,都要借助血泪涕零的悲戚煽情、正邪价值 的激烈对抗、高潮迭起的戏剧夸张、自我撕裂的感官本能以及疯狂诡奇的文本格调来实现, 这明显与习见的日常生活相抵触,意识偏见与美学偏执不证自明。以 “中和美学”为原则和 参照进行艺术选择和艺术升华可以创生出敦厚平和与豁达俊逸的审美韵致,能在叙事的奔放 与理性的约束间获取某种平衡,能规范和治理文学创作中失之节制的欲望写作与个人化倾向, 能赋予当下文学创作以自觉的分寸感和节制感。 (选自《 文艺报 》, 有 删改) 1.下列对原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情感的表露要自然而然、居中克制、恰到好处,艺术表达要尽量处于平衡、和谐、圆融 的状态中,这是“中和之美”的基本要求。 B.今天,生活不再是荆天棘地,经历的大多也不是生死抉择,时代也不会有悲欢离合,“和 风细雨”是生活的主旋律。 C.“中和美学”切近我们今天生活的已然状态,以“中和美学”直面人生,钩沉世态,就 能较为准确地融构当下的存在经验。 D.已沉淀到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最深处的“中和美学”是中国传统中庸文化心理与审美意 识的有机组成。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以刺激性和消费性为本质特征的文艺创作,虽然可以通过欲望煽情与极致人格书写来 获得吸引力,但其影响只能是暂时性的。 B.贯穿着“中和美学”的思想,关注人的生存,歌颂人的美好天性,符合国人的审美习惯 和欣赏心理的文学是不沉于时间渊薮的。 C.当下文坛,一些与商业文化亦步亦趋的创作,与习见的日常生活相抵触,意识偏见与美 学偏执不证自明。 D.“中和美学” 可以创生出敦厚平和与豁达俊逸的审美韵致,能赋予当下文学创作以自 觉的分寸感和节制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中和之美”切近当下日常生活的主体部分,因此,当代作家要自觉地以“中和美学” 为原则和参照反映社会生活的主旋律。 B.“中和之美”符合当下大众的审美习惯,因此,文艺创作不仅要贴近社会,更要切近心 灵;不仅要有思想的张力,更要有精神的深度。 C.借助血泪涕零的悲戚煽情、正邪价值的激烈对抗、高潮迭起的戏剧夸张等手段来实现创 作意图的作品不符合“中和美学”的主张。 D.全文采用总分式结构,围绕中心论点层层论证,每段先亮出分论点,然后列举大量的具 体事例进行论证,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答案】 1.B 【解析】“时代也不会有悲欢离合”错,原文“尽管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乏悲欢离合”。 3.D 【解析】“然后列举大量的具体事例进行论证”错,本文以说理论证为主,并没有“列举大 量的具体事例进行论证”。 多重比对,识破选项设错陷阱 比对句中词语 表全部的有“全”“都”“所有”“囊括”“共”“统统”“一概”等;表示大部分的有 “大多”“多数”等;表示范围限定的有“只”“仅仅”“光”等;表示范围涉及两种以上 对象的有“及”“和”“也”等。比对时,要注意是否有扩大或缩小范围的表述。 [重庆 2015·4A]传统技艺是采用天然原材料、有完整的工艺流程、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 的生产技术。 【原文】它一般以天然原材料为主,采用传统的手工艺,有完整的工艺流程,有鲜明的地域 特色和传统审美意趣。 [北京 2014·16E]我国的光伏发电技术十分成熟、可靠性高,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因而 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原文】值得欣慰的是,为鼓励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国家近年出台了一些关于发展新能源的 政策,其中《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已公布实施,2013 年更是加快了光伏发电示范 项目和相关基础能力建设的步伐,体现了国家政策对正在起步阶段的光伏发电技术研发的扶 持和鼓励。 【比对分析】原文说我国的光伏发电技术研发“正在起步阶段”,而选项却认为我国的光伏发 电技术“十分成熟、可靠性高”,夸大过度。 表示指代的词语有“这”“其”“它”等。比对时,要注意指代对象是否一致,特别要注意是 否有张冠李戴、偷换概念等错误。 [山东 2014·8D]调整心理,集中精力,心平气和,努力写出有力量的文章,这是一个很紧要的 根本所在。 【原文】调理自己需要精神,如果精力不够时,可以休息。在我们寻常言动时,绝不可有苟且随 便的心情;而在做事的时候,尤须集中精力。除非不说不做,一说一做,就必须集中精力,心平 气稳地去说去做。譬如写一篇文章,初上来心很乱,或初上来心气尚好,这时最好平心静气去想, 不要苟且从事,如果一随便,就很难有成就。所以我们的东西不拿出则已,拿出来就要使他有力 量。诸同学中有的却肯用心思,但在写文章时,条理上还是不够,有随便苟且之意,字句让人不 易看清楚。有的同学还更差些。 这不是小事体,这是一个很紧要的根本所在。 【比对分析】“这是一个很紧要的根本所在”中的“这”指代的是原文论述的问题“调理自 己的心理”,并不包含写文章这一具体事例。 表示时间或时态的词语。如“后来”“最早”“近来”“正在”“日前”“一旦”“立即” “马上”“目前”“已经”“早已”“曾经”“刚刚”“即将”“就要”“了”等。比对时, 要注意是否有时间先后错乱、混淆已然与未然的错误。特别要留心是否有故意将“即将出现 的情况”表述或推断为“已经产生的情况”的内容。 [四川 2015·7C]古文经学一直未能立于学官,但凭借民间研究力量的不断努力,在东汉也取 得了巨大成就。 【原文】因汉武帝及其后所立五经博士皆为今文经博士,西汉末刘歆便要求把古文经也立于 学官,但遭到今文经学家的阻挠,一时没有实现,于是引起今古文经学家之间的一场大争 论。……古文经学在东汉发展昌盛,注重文字训诂和对典章名物的解释,突出还原历史和文 化传承,学术贡献良多,弊病是流于烦琐的文献考证而脱离思想和生活。……东汉末古文经 学家郑玄融合今古文经学,遍注群经,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 [湖北 2015·8B]秦汉时代人们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反映出,中国人对于幸福的理解从来就 没有精神超越的层面,而只着重于现世与物质层面。 【原文】在秦汉的一般思想世界中,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作为人生幸福的内容,渐渐退居次 要地位,对幸福的期望往往被普遍的神仙信仰具体化和世俗化,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被生理 上的自由和超越(永生)所取代,“富贵”与子孙“繁衍”成了更现实的追求,铜镜铭文中 那么多的“富贵”和“宜子孙”的字样就是明证。 【比对分析】原文中的“渐渐退居次要地位”说明“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作为人生幸福的内 容”存在过,并且原先是处于重要地位的,后来逐渐处于次要地位了。选项中“从来就没有” 的说法与之相悖。 表肯定的有“必定”“必须”“一定”“的确”等,表揣测的有“或许”“大概”“可 能”“似乎”“也许”等。比对时,要注意是否有混淆或然与必然、说法绝对化的错误。 [浙江 2014·9D]为了商业利益,视觉文化时代的图像生产必须平面化、碎片化,才能契合视 觉快感要求。 【原文】它所反映的深层问题是,在视觉文化时代,人们需要一种视觉快感。MTV 从时间转向空 间,从深度转向平面,从整体转向碎片,这一切正好契合了视觉快感的要求。 【比对分析】原文只是说 MTV 平面化、碎片化“正好契合”了视觉快感的要求,而选项却用了 “必须”一词,这就把或然当作了必然。 比对时,主要是判断一些词语的替代有没有篡改原文,有没有曲解文意。 [大纲 2014·5D]中国古代的建筑为什么总以土木为主?古建筑专家梁思成的意见是:这是 因为古代中国人并没有留心建筑物的长期保存问题。 【原文】时至今日,中国石结构建筑的低调表现,仍令很多学者感到困惑:为什么直到明清,在 技术条件完备,同时也不无需求的情况下,石材在中国始终未能登堂入室?古建筑专家梁思成 曾经给出一个推论:“中国结构既以木材为主,宫 室之寿命固乃限于木质结构之未能耐久,但更深究其故,实缘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 【比对分析】选项将原文中的“着意”改为“留心”,看似接近,其实并不准确。“着意”在 此处意谓“刻意”“努力去做”,而不只是“留心”那么简单。 比对句间关系 比对单个分句中的各种成分间的关系与原文表述是否一致 比对复句中各个分句间的关系与原文表述是否一致 比对单个分句中的各种成分间的关系与原文表述一致 [四川 2013·7C]陈淳学习文徵明用水墨的干湿浓淡和渗透表现花叶的技法,画风简练放逸又 不失法度。 【原文】陈淳早年习元代绘画,后学于文徵明,花鸟、山水兼擅。他将书法和山水画笔法融入 花鸟画,运用水墨的干湿浓淡和渗透,巧妙地表现花叶的形态与阴阳向背,简练放逸又不失法 度,开写意花鸟一代新风。 比对复句中各个分句间的关系 [浙江 2016·8A]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运用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 进而推动了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 【原文】初期现代小说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小说写实性、抒情性、 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也使得现代小说的 复调叙述成为可能。 【比对分析】原文中“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与“推动了写实性、 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之间是并列关系,而选项以“进而”一词将二者关系更改成 了递进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