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2.00 KB
- 2021-06-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 分钟 总分:100 分)
第 I 卷(选择题,共 18 分)
一、(12 分,每题 2 分)
1.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指摘.(zhāi) 世外桃源 新冠.病毒(guàn) 火中取栗
B. 矫.情(jiǎo) 夙兴夜寐 靡.室靡.家(mí) 共克时坚
C. 訾詈..(zǐlì) 精旨奥义 虚与委蛇.(yí) 呼吸综合征
D. 觊觎..(jì yǔ) 委屈求全 隰.则有泮(xí) 防控狙击战.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辨析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字形及字音的能力。汉字拼音的错误,往往表现
为声韵母的混淆、多音字的误读、声调符号及标注位置的错误等。汉语拼音侧重考查综合运
用能力,考查内容兼顾课内外,涉及范围很广。因此,对于易混字、多音字、易错字等,要
勤于积累,注意进行分类整理。一般而言,字形题考查的常见类型有以下五种:音近(同)
形似而误、音同而误、形近而误、同义异形词、义近致误。
A 项,“新冠病毒(guàn)”读音错,应该为 guān。
B 项,“靡室靡家(mí)”读音错,应该为 mǐ ;“共克时坚”字形错,应该为“共克时艰”。
D 项,“觊觎(jì yǔ)”错,应该为yú。
故选 C。
【点睛】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
读七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 对于汉字字形题平时要适
当拓宽阅读面,要辨明字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这样在辨析的过程中就可以
正确答题。
2.对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干.(求取) 宗旨既乖.(错误) 容.有底止(或许) 风俗日偷.(苟且)
B. 当.轴(掌管,主持) 道义相勖.(勉励) 旁稽.博采(考查) 水旱无虞.(忧虑)
C. 愆.期(延误) 将.子无怒(愿,请) 屡试不爽.(痛快) 忧心孔疚.(非常痛苦)
D. 渐.染(逐渐) 士.也罔极(男子的通称)岁亦阳.止(指阴历三月)彼路.斯何(戎车)
【答案】B
- 2 -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文言文的根本在于平时的
诵读和积累,从而形成提升文言阅读的素养。在具体的解答过程中,要善于结合上下文语境
去揣摩词语的意思。也可以根据词语的偏旁部首和在句子中的位置及所作的句子成分等进行
分析。
A 项,“宗旨既乖(错误)”,释义错误,应该是:不一样。
C 项,“屡试不爽(痛快)”,释义错误,应该是:差错。
D 项,“彼路斯何(戎车)”,释义错误,应该是:通“辂”,大车。
故选 B。
【点睛】本题考查重点词语解释的能力。考查的多属于一词多义现象,平时应该多多积累常
见义项,还要具备知识迁移能力,活学活用,到具体的语境里能够快速判断,锁定其一。可
以借助联想记忆仿造新词法。
3.对以下八个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误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古今中外,高举某种远大理想以改造社会的方案可谓不绝如缕....,然而理想常常是越崇高越
不容易实现,甚至变成从潘多拉魔盒中出来的妖怪。
②好的课堂,一定是教师引领,学生投入,这样才能形成上行下效....的良好学风。
③萨缪尔.贝克特所写的《等待戈多》属于荒诞派戏剧,“戈多”指西方的上帝,戏剧主题晦
涩,让读者不忍卒读....。
④今年春节,为抗击新冠病毒,武汉封城长达三月有余,截至目前, 很多店铺都没有开门,
街上依旧冷冷清清,万人空巷....。
⑤关于新冠病毒疫情的新闻持续刷屏,其中也有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消息。
⑥风清气正的舆论环境,要求我们在价值认知层面毫不含糊,因为明辨是非才能立场坚定,
激浊扬清....才能彰显社会主流价值观。
⑦家庭条件的优越和父母的溺爱,养成了他傲慢狂妄的个性,不管对谁都侧目而视....,一副天
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样子。
⑧最近几年,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小家电生产企业加速整合,目前只剩下五六家分庭抗礼....,
占据了全省 60%的份额。
A. 有一句正确 B. 有二句正确 C. 有三句正确 D. 有四句正
确
【答案】A
- 3 -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
求,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不绝如缕:只有一根细线连系着,似断非断。比喻事情极其危急;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
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此处语境是接连不断,该词不符合语境;
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或下辈的人就学着怎样做(多指不好的事)。此处语
境是“好的课堂”“良好学风”,应用褒义词,该词感情色彩不当;
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此处语境是“戏剧主题晦涩”,即
人们读不懂,而不是文章内容悲惨,望文生义;
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此处语境是人们都
在家里,并非外出庆祝,不符合语境;
激浊扬清:本意为冲去污水,让清水上来。比喻抨击坏人坏事,褒扬好人好事。符合语境;
侧目而视:意为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此处望文生义,误把“侧目而视”
当做骄傲自大的意思,不符合语境;
分庭抗礼:指比喻双方平起平坐,地位相等、实力相当,可以抗衡。语境是“五六家”,而
“分庭抗礼”中有“双方”的限制,不符合语境。
故选 A。
【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
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
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
前后内容重复。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一男子刻意隐瞒行程,在公共场所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拒绝隔离治疗,致使多人被感染、
多人被隔离观察。昨日,该男子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B. 文化的终极使命是“化人以雅”。它不能硬性灌输,而是要让人在欣悦中主动亲近,并在
这个过程中接受文化内涵精神的熏陶和濡染。
C.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以诗词为主题的大型全民互动益智节目,其赛制、内容和表
现形式都富有新意,力求把该节目打造成一席特色鲜明的文化盛宴。
D. 人民币正式加入 SDR 货币篮子,成为全球储备货币,这不仅投射出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
- 4 -
话语权的不断提升,也表明中国开始融入世界金融体系。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
别选项。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
当。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最
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
A 项,成分残缺;“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中,介词“以”缺宾
语中心语,应该是“涉嫌以……罪”;
C 项,结构混乱;中间一句的主语是“其赛制、内容和表现形式”,而最后一句“力求把该节
目打造成一席特色鲜明的文化盛宴”的主语应该是“节目组”,选项偷换主语,应在最后一
句前加上“节目组”;
D 项,语序不当;分句间位置不当,“不仅……也”是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而两个分句“开始
融入世界金融体系”与“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的不断提升”中,应该是“话语权”的
提升更重要,应调换两个分句的位置。
故选 B。
【点睛】首先要明确语病的类别,主要是考纲中规定的六种类型。其次要掌握判别病句的常
规方法。 ①找出主干,先找出句子的主、谓、宾,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如果句子主
干没问题,就应当检查修饰语(定、状、补)是否能恰当地修饰或说明中心语。②体会语意。
如果结构没问题,可体味句子的意思,情趣和表达习惯,看逻辑方面是否有问题,否定是不
是太多,指代是否明确,是否有歧义,用词是否妥贴,是否重复,词序是否正确,修辞得当
与否等等。③看关联词语是否用得恰当。
5.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上古时代,通过姓区分不同的部族。夏、商、周三代,贵族男子称氏以区别贵贱,妇
人称姓以区别婚姻。
B. 所有的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节日,或者是宗教上的,或者是节令上的。中国的节日主要来
源于时令,比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有节日就会形成相应的风俗,如重阳时
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C. 《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垂髫,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因以“垂髫”指三四岁
- 5 -
至八九岁的儿童。《诗经·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总角”,古代未成年女子(八九
岁至十三四岁)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特指少女时代。
D. 《氓》中的第 3、4 两章以抒情为主,以桑树起兴,从女主人的年轻貌美写到体衰色减,
同时揭示了男子对她从热爱到厌弃的经过。“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之润泽有光,
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
弃。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
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
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
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 项,“故称‘总角’,特指少女时代”错误,总角指古时少儿男未冠,女未笄时的发型。头
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并非指少女时代,而是指少年时代。
故选 C。
6.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括号里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到月球背面去看看,一直是人类的梦想,但由于潮汐锁定的关系,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周
期几乎相等,( )。同样,从地球发射的电磁波也只能到达月球正面的半球,使得人
类无法对月球背面的探测器进行远程操控。这大大制约了人类对于月球背面的探索。
A. 所以无论人们何时在地球上观察月球,只有同一面的半球,即月球的正面能被看见
B. 所以无论何时观察月球,只有同一面半球,即正面的半球能被地球上的人们看见
C. 所以无论何时在地球上观察月球,人们都只能看见同一面的半球,即正面的半球
D. 所以无论何时观察月球,地球上的人们都只能看见同一面的半球,即月球的正面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
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
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
补写的部分在语境中是因果关系的结果的部分。
- 6 -
根据语境,补写的句子主语是“人们”,应使用主动态。AB 两项省略了主语,而采用了被动
态表达,与语境表达不连贯。排除 AB 两项。D 项 “观察月球”的立足点应是“在地球上”,
“地球上的人们”语言累赘,说法不妥,目前地球之外还没有发现有人类。排除 D 项。
故选 C。
二、 (6 分,每小题 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
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
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
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
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
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
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
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
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
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
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
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
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
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
亦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改)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
下/甚幸爱/
B.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
下甚幸爱/
C.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
下/甚幸爱/
- 7 -
D.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
下/甚幸爱/
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B. 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C. 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 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往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时年仅二十余岁,却让诸生自
觉不如,不久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
B. 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人和,应当全盘改变秦朝
法令,因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
C. 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
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比不上贾谊。
D. 贾谊劝止封侯,文帝未予采纳。文帝封淮南厉王四个儿子为侯,贾谊认为祸患将自此兴起;
数年之后,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觉得未能尽责,悲泣而死。
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2)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答案】7. C 8. A 9. C
10. (1)便在皇帝面前诋毁贾谊说:“这个洛阳人,年轻没有经验,专想揽权,把许多事情
都搞乱了。”
(2))贾谊又多次上疏皇帝,说有的诸侯封地太多,甚至多达几郡之地,和古代的制度不符,
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
【解析】
【7 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
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
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划线句子的大意是:贾生的
名叫谊,是洛阳人。十八岁的时候,便以能赋诗作文而在全郡有名气。吴廷尉当时是河南郡
- 8 -
郡守,听说贾谊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把他罗致到自己门下,对他很赏识。句中,“以能诵
诗属书闻于郡中”这是介词短语后置句,“于郡中”是“闻”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D
项。“吴廷尉”“吴廷尉”是专有名词(“廷尉”官职名,“吴廷尉”意思为“姓吴的廷
尉”),作“为河南守”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A 项。 “召置门下”是一个事件,应
与后面断开。排除 B 项。分析可知,C 项断句正确。故选 C。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
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A
项的解说错误,“诸子百家是对先秦时期各学术派别的总称”,“农家”不是影响最深远的,
故选 A。
【9 题详解】
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
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选项设计特点多是先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品质、特点,再结
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印证。此类题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文言的基础上,找到选项在
文中的信息区域仔细比对。选项设错,包括信息错位(具体事件在时间、地点、人物、原因、
方式的错误)、翻译错误、无中生有等多种情况。C 项,“重新得到重用”原文没有提及,只
是“征见”,“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顺序
不当,应该是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然后才“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
太傅”,故选 C。
【10 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
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
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还要注意以下关键词和特殊句式的翻译:
(1)短,诋毁;擅权,揽权;纷乱,使……变得混乱。“乃短贾生曰”是省略句,承前省,
主语应是“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2)数,屡次;言,说,指出;或,有的;削,
削弱。“非古之制”是省略句,省略的主语应是“这种状况”。
【点睛】参考译文:
贾生的名叫谊,是洛阳人。十八岁的时候,便以能赋诗作文而在全郡有名气。吴廷尉当时是
河南郡郡守,听说贾谊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把他罗致到自己门下,对他很赏识。孝文皇帝
即位不久,了解到河南郡的吴郡守治理政事、安抚百姓在全国最有成绩,过去又因与李斯是
- 9 -
同乡而常向李斯学习,就把他征召到朝廷担任廷尉。吴廷尉便向皇帝推荐贾谊,说他很年轻,
颇为通晓诸子百家的学说。于是,文帝便把贾谊召到朝廷任命为博士。
当时贾谊才二十岁出头,在朝臣中是最年轻的。每当皇帝诏令臣下商议政事,各位老先
生往往无言答对,而贾谊却总是答得很完满,人人都感到贾谊所讲的,正是自己所要说的。
于是,大家都认为自己的才能赶不上贾谊。文帝也很喜欢他,一年之内,就把他从博士破格
提拔为太中大夫。
贾谊认为,从汉兴到文帝经过二十多年,天下已经安定,朝野和睦,应当更定历法,改
变所崇尚的颜色,订正法令制度,统一官名,大兴礼乐,便详细草拟了各项仪礼和办法,建
议崇尚黄色,遵用五行之说,重新确定官名,全部变更秦朝的法度。文帝刚刚即位,谦恭谨
慎,一时还顾不上这些事。但一些律令的更定,以及在京城的诸侯回到封国,都是贾谊出的
主意。因此,皇帝和大臣商议,打算把贾谊提拨到公卿大臣的位置。绛侯周勃、颖阴侯灌婴、
东阳侯张相如、御史大夫冯敬等人都嫉妒贾谊,便在皇帝面前诋毁贾谊说:“这个洛阳人,
年轻没有经验,专想揽权,把许多事情都搞乱了。”因此,皇帝从此也疏远了贾谊,不再采
纳他的建议,并派他去作了长沙王吴差的太傅。
贾谊已经辞别朝廷前往任所,听说长沙地势低洼,气候潮湿,自认为寿命不会长久,又
因为是被贬谪而去的,心情抑郁(不愉快)。在渡湘江的时候,作了一首赋,来凭吊屈原。
又过了一年多,贾谊被征召到京城晋见皇帝。正赶上文帝坐在宣室接受神的赐福。文帝
有感于鬼神之事,便询问鬼神的本源。贾谊就详细说明了鬼神形成的情形。一直谈到夜半,
文帝不知不觉地在座席上向贾谊面前移动。谈完之后,文帝说:“我好久不见贾生了,自以
为超过了他,今天看来还是不如他。时间不长,就任贾谊为梁怀王刘揖的太傅。梁怀王是文
帝喜爱的小儿子,好读书,所以文帝让贾谊做他的师傅。
文帝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都为列侯。贾谊谏阻,认为这样做祸患就会由此产生。贾谊
屡次上书,指出诸侯势力过大,有的封地连接数郡,不符合古代的制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
的势力。文帝不听。
几年以后,粱怀王骑马时,从马上跌下摔死了,没有后代。贾谊认为自己这个老师没有
当好,很伤心,哭泣了一年多,也就死去了。
第 II 卷(共 82 分)
三、(22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李端
- 10 -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注:风尘:指社会动乱。
11. 下列对本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离别自堪悲”这一句写来平直、刻露。但由于是紧承上句脱口而出的,应接自然,故并
不给人以平淡之感,相反倒是为本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起了提挈全篇的作用。
B. “人归暮雪时”处处与上句照应,如“人归”照应“路出”,“暮雪”照应“寒云”,发
展自然,色调和谐,与上下句构成一幅完整的严冬送别图。
C. “风尘何处期”,将笔锋转向预卜未来,写出了感情上的余波。这样作结,委婉含蓄,言
有尽而意无穷。
D. 全篇用白描手法绘景抒情,语言自然,哀婉动人。全诗淡雅沉郁,情真意切,回味无穷。
12. 尾联中的“泪”中包含了哪些情感?
【答案】11. C 12. ①故园衰败之悲,诗人借衰草、寒云、暮雪写出了对故园衰败之悲;
②送别友人之悲,直言“自堪悲”,别后“掩泪空相向”,写出送别友人的悲伤;③感叹身
世之悲,小时丧父,多年客居他乡,在外漂泊,历经磨难,晚逢知己;④社会动乱之悲,“多
难”写出了社会动荡,“风尘何处期”写出因社会动荡,与友人相见无期的悲伤。
【解析】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
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
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
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C 项,“委婉含蓄”错误,“风尘何处期”的意思是“在战乱年月再见不知何时”,这是直接
流露出对未来不知何时才能相遇的伤感之情,是直率明白的风格。
故选 C。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
- 11 -
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
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
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
本题要求结合全诗来理解“泪”中的情感;总体而言,全诗以一个“悲”字贯串全篇。
首联写送别的环境气氛,从衰草落笔,时令当在严冬。郊外枯萎的野草,正迎着寒风抖动,
四野苍茫,一片凄凉的景象,渲染了离愁别绪。“离别自堪悲”直抒胸臆,为此诗定下了深
沉感伤的基调;颔联写送别的情景,“寒云”二字,下笔沉重,给人以无限阴冷和重压的感
觉,烘托了主客别离时的悲凉心境;暮雪则更添诗人内心的寒冷之情,烘托离别后的伤感之
情;同时,“故关”的景色由“衰草”“寒云”“暮雪”构成,也融入了对故园衰败的伤感
之情;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不仅感伤个人的身世飘零,而且从侧面反映出时代动乱和人们
在动乱中漂流不定的生活,感情沉郁;诗人把送别之意,落实到“识君迟”上,将惜别和感
世、伤怀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全诗思想感情发展的高潮;
尾联仍归结到“悲”字。“掩泪空相向”,总汇了以上抒写的凄凉之情;“风尘何处期”,
将笔锋转向预卜未来,感伤未来相见难期,显得直率而又很有回味。
【点睛】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
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
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
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
心;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
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
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女主人公有感于自身经历,奉劝天下痴情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肺腑之
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采薇》中有两句诗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写归途的景物“___________ ”,而回忆
起昔日出征时风光“____________”,不禁百感交集。景物描写虚实结合,哀乐相衬,对比
鲜明,给人以不胜今昔之感。
(3)“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朱熹《诗集传》说:“赋者,敷也,
___________________。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
- 12 -
【答案】 (1). 于嗟女兮 (2). 无与士耽 (3). 雨雪霏霏 (4). 杨柳依依
(5). 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6).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
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
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
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
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
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
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于嗟、女、耽、霏、
敷陈、咏、词。
四、(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瞬息与永恒的舞蹈
张抗抗
①那盆昙花养了整整六年,仍是一点动静没有。年复一年,它无声无息地蛰伏着,枝条
一日日蓬勃,窗台上放不下了,怜它好歹是个生命,不忍丢弃,只好把它请到阳台上去,找
一个遮光避风的角落安置了,只在给别的盆花浇水时,捎带着用剩水敷衍它一下。心里早已
断了盼它开花的念想,饥一餐饱一顿地,任其自生自灭。
②六年后一个夏天的傍晚,后来觉得,那个傍晚确实显得有些邪门。除了浇花,我平日
其实很少到阳台上去。可那天就好像有谁在阳台上一次次地叫我,那个奇怪的声音始终在我
耳边回荡,弄得我心神不定。我从房间走到阳台,又从阳台走回房间,如此反复了三回。我
第三次走上阳台时,竟然顺手又去给冬青浇水,然后弯下腰为冬青掰下了一片黄叶。我这样
做的时候,忽然有一团鹅黄色的绒球,从冬青根部的墙角边钻出来,闪入了我的视线。我几
乎被那团鸡蛋大小的绒球吓了一大跳——那不是绒球,而是一枝花苞——昙花的花苞,千真
万确。
③昙花入室,大概是下午六点左右。它就放在房间中央的茶几上。天色一点点暗下来,
那一枝鹅黄色的花苞渐渐变得明亮。晚七点多钟的时候,它忽然颤栗了一下,颤栗得那么强
烈,以至于整盆花树都震动起来。就在那个瞬间,闭合的花苞无声地裂开了一个圆形的缺口,
喷吐出一股浓郁的香气,四散溅溢。原先紧紧裹挟着花瓣的丝丝淡黄色的针状须茎,如同刺
- 13 -
猬的毛发一根根耸立起来,然后慢慢向后仰去。在昙花整个开启的过程中,它们就像一把白
色小伞的一根根精巧刚劲的伞骨,用尽了千百个日夜积蓄的气力,牵引着、支撑着那把小伞
渐渐地舒张开来。
④现在它终于完完全全绽开了。它像一位美妙绝伦的白衣少女,赤着脚从云中翩然而至,
从音乐奏响的那一刻起,便欣喜地抖开了素洁的衣裙,开始那一场舒缓而优雅的舞蹈。“她”
知道这是自己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公开演出,“她”的公演必须在严格的时限中一次完成,
“她”没有机会失误,更不允许失败。于是“她”虽初次登台,却是每一个动作都娴熟完美,
昙花于千年岁月中修炼的道行,已给“她”注入了一个优秀舞者的遗传基因。然而由于生命
之短促,使得“她”婀娜轻柔的舞姿带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凄美。
⑤那时是晚九点多钟,这一场动人心弦的舞蹈,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她”一边舞着,
一边将自己身体内多年存储的精华,慷慨地挥洒、耗散殆尽,就像是一位从容不迫地走向刑
场的侠女。那是“她”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但辉煌仅有一瞬,死亡即将接踵而至;“她”
的辉煌亦即死亡,“她”是在死亡的阴影下到达辉煌的。那是一种壮烈而凄婉之美,令人触
目惊心又怅然若失。“昙花一现”几乎改变了时间惯常的节律——等待开花的焦虑,使得时
间在那一刻曾变得无限漫长;目睹生命凋敝的无奈,时间又忽而变得如此短暂。唯其昙花没
有果实,花落花谢,身后是无尽的寂寞与孤独,“她”的死亡便成为一种不可延续的生命,
成为无从寄托的、真正濒临绝望的死亡形式。
⑥盛开的昙花就那么静静地悬在枝头,像一帧被定格的胶片。
⑦但昙花的舞蹈并未就此结束。
⑧“她”忽然又颤动了一下,张开的手臂,渐渐向心口合抱;“她”用修长的指尖梳理
着金发般的须毛,又将白色的裙衫一片片收拢;然后垂下“她”白皙的脖颈,向泥土缓缓地
匍匐下去。“她”平静而庄严地做完这全套动作,大约用了三个小时——那是舞蹈的尾声中
最后复位的表演。昙花的开放是舞蹈,闭合自然也是舞蹈。片片花瓣根根须毛,从张开到闭
合,每一个动作都一丝不苟。“她”用轻盈舒缓的舞姿最后一次阐释着生命的真谛。
⑨至夜半时分,昙花盛开时舒展的花瓣已完整地收拢,重新闭合成一枝橄榄形的花苞。
很多天以后我拿到了那天晚上留下的摄影照片,它在开花前和开花后的模样,几乎没有什么
不同。
⑩我很久很久地陪伴着它,陪伴着昙花走完了从生到死,生命流逝的全部旅程。“昙花
一现”那个带有贬义的古老词语,在这个夏夜里变成一种正在逝去的遥远回声。我们总是渴
望长久和永生,我们恐惧死亡和消解;但那也许是对生命的一种误读——许多时候,生命的
- 14 -
价值并不以时间为计。
我明白那个傍晚的阳台,昙花为什么一次次固执地呼唤我了。那最后的舞蹈中,我是
唯一一位幸运的伴舞者。它离去以后,我将用清水和阳光守候那绿色的舞台,等待它明年再
度巡回。
14.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②段连用“忽然”“钻出来”和“闪入”几个词语,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作者突然看
到昙花花苞时的惊喜。
B. 本文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对昙花绽放的过程进行了精细描摹和热情礼赞,也阐发了对生命
价值的哲理思考。
C. 作者描述昙花的生命历程,解读其意义,改变了人们对“昙花一现”这个古老词语所体现
的生命价值观的理解。
D. 文中多次使用第三人称代词“她”来称呼昙花,把昙花拟人化,从中可以真切感受到作者
对昙花的喜爱、赞美。
15. 第④段划线句子,语言极富表现力,请自选角度进行赏析。
16. 本文的题目是“瞬息与永恒的舞蹈”,请联系文本,并结合你的阅读体验或生活实际,
探究你对“瞬息与永恒”的内涵理悟。
【答案】14. C 15. 作者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盛开的昙花比喻为“一位美妙
绝伦的白衣少女”,少女“赤着脚从云中翩然而至”“抖开了素洁的衣裙”和“开始舞蹈”,
将昙花盛开的过程和美丽的形态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从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对昙花的
热情赞美。
16. 示例:生命是有限的、短暂的,瞬息即逝,但是如果让生命活出质量、(活出意义,有限
的生命便获得了永恒。正如文中的昙花,虽然它绽放的过程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随即便凋
谢闭合,身后是长久的孤独与寂寞,但是当其怒放时,却倾其所有,让生命焕发出炫目的光
彩,定格为永恒的美丽。人也这样,只有“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生命的价值便会获得永恒。雷锋的生命是短暂的,只活了短短二十三年。但他却用短暂生命
阐释了无私奉献的人生追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生命的价值发挥到了极致。所以说,生命的
价值不在长度,而在质量。让生命活出质量,瞬息即永恒。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需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
- 15 -
然后认真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来筛选比对,分析鉴赏选出正确答案。
C 项,“改变了人们对‘昙花一现’这个古老词语所体现的生命价值观的理解”与文无据,表
达错误。本文主要是对昙花绽放的过程进行了精细描摹和热情礼赞,也阐发了对生命价值的
哲理思考。
故选 C。
【15 题详解】
此题考核赏析文中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一般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分析,答题时首先指出句子
运用的手法,再结合句子解释为什么是这种手法,最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运用该手法有什么
表达效果。
本题可以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划线的句子,首先指出采用的修辞为比喻和拟人。句中把“盛开
的昙花”比作“一位美妙绝伦的白衣少女”,并将其人格化,生动地写出了它“赤着脚从云
中翩然而至”“抖开了素洁的衣裙”和“开始舞蹈”等动作,其效果为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昙
花盛开的过程和美丽的形态,表达了作者对昙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小说中标题的含义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关于文章题目的意蕴,首先要注意标题本
身的内容和艺术特色,其次在理解题目本意的基础上,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有指代意义和象
征意义。再次要注意它在表面含义之外是否有语意双关或文章主旨意义。
本文的标题是“瞬息与永恒的舞蹈”,结合文本内容,从表层的角度考虑,应该指的是文中
的昙花,“瞬息”指虽然它绽放的过程和时间很短暂,只有短短的三个多小时,随即便凋谢
闭合。而“永恒”指它在怒放时,却付出生命的全部,让生命焕发出别样的精彩,将生命定
格在了永恒。从深层角度考虑,我们可以由此联想到我们的生命,我们每个人生命的长度都
是不一样的,我们没法改变它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拓展它的宽度。生命虽然是有限的、短
暂的,瞬息即逝,但是如果让生命活出质量、活出意义,有限的生命便获得了永恒。然后再
联系个人的经历或者列举一些名人如雷锋等来阐述对这一观点的思考与看法即可。
五、(8 分)
17.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将下面的语句补充完整。
江南文化与西北文化是特色迥异的两大体系。比之以人物,若江南文化是眉清目秀、伶牙俐
齿的才女,西北文化则是粗犷豁达、驰骋沙场的武将;比之以季节,若江南文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文化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之以宋词,若江
南文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文化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 -
【答案】(示例)(若江南文化是)草长莺飞、桃红柳绿的阳春 (西北文化则是)罡风凌冽、大
雪压枝的寒冬 (若江南文化是)缠绵悱恻、阴柔婉约的柳词 (西北文化则是)高亢雄浑、豪
迈奔放的苏词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仿写句子与被仿写句句式要相同,修辞要相同等。做仿
写试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顺应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做到仿写句与被仿写句内容贯通,
感情一致,风格类似;②要先分析被仿写句的结构。注意是单句还是复句,关联词语也要相
同或类似; ③主要被仿写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④仿写句和被仿写句在字数上要相等或大致
相等。首先分析例句“若江南文化是眉清目秀、伶牙俐齿的才女,西北文化则是粗犷豁达、
驰骋沙场的武将”,格式上“若江南文化是……西北文化则是……”;内容上“眉清目秀、
伶牙俐齿的才女”与“粗犷豁达、驰骋沙场的武将”相对,且呼应前面的“比之以人物”。
仿写格式仍然要采用例句格式,内容上注意前面的提示“比之以季节”,则可将江南文化比
作春天,前面用修饰春天的词语,将西北文化比作冬天,前面用修饰冬天的词语即可;“比
之以宋词”,则可将江南文化比作婉约派的柳词,前面用修饰婉约词风的词语,把西北文化
比作豪放派的苏词,前面用修饰豪放词风的词语即可。
【点睛】句式仿写方法归纳 1.研究示例,把握中心。明确要求,就是认真阅读题干,明确题
目要求,在此基础上,认真研究示例。如果所给例句是一段话或一节诗,就要找出它的中心;
如果是一组有联系但相互独立的句子,就要把握它们各自的主旨或整体所围绕的话题。
2.对应已知,把握结构。仿用句式的结构要求往往寓于已知条件即例句或上下文中,作答时
必须明确要求仿用的是复句还是单句,句子的结构类型如何。如果是对联,还应弄清句子中
的短语类型、词性等。3.着眼特征,把握修辞。考纲指出了考生应掌握的比喻、比拟、借代、
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9 种修辞格,仿用句式往往与修辞综合考查,考生要
抓住例句特征,认真辨析,弄清其修辞格。4.品味语言,把握风格。不同的语境往往需要不
同的语言风格。考生只有认真品味题中给出的语句,分析其风格特征,才能够仿写出与例句
语言风格一致的句子。
18.小说《巴黎圣母院》集中体现了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雨果说:“丑就在美的身边,
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背后。”请以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或故事情节为例加以说明。
【答案】主要人物卡西莫多——外在丑和心灵美之间的对照:卡西莫多的外貌是极丑的,在
一副丑陋到极致的身躯下,隐藏着一种惊心动魄的美感。“四面体的鼻子,马蹄铁形的嘴巴,
左眼上挡着浓密如茅草丛的眉毛,一个大肉瘤完全遮住右眼,牙齿横七竖八,东缺一块西少
- 17 -
一角,赛过城墙垛口,一颗长如象牙的獠牙伸出长着厚茧的嘴唇,下巴劈开。”“如此奇形
怪状却显示某种令人生畏的力量,矫捷和勇敢,蓄意嘲弄力与美皆源于和谐这一永恒法则。”
就在这极丑的身躯下却隐藏着某种令人生畏的力量,这种力量在他的身体了就像是伺机而动
的猛虎,等待这爆发的契机,这个导火索正是爱斯梅拉达。在卡西莫多这个形象上,雨果用
外貌的丑陋与内心的善与美对照,让读者可以直观感受到卡西莫多的心灵美,感受到卡西莫
多的力量与强大,因为他敢于挑战世俗的法律,蔑视世俗的罪恶,丑陋的外表下包裹着一颗
善良、美丽的心。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关键在平时积累,比如作者名(字、号)、
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对于名
著题的考查的难度越来越大,原来考查的时候,仅仅是考查对名著情节、人物特点等识记能
力,分析近几年的考题,我们会发现,考查的内容越来越细致、具体,包括重要的形象、情
节、主题、艺术特色、个人感受等。应对方法:一要点面结合,范读与精读相结合,既要了
解情节梗概和结构特点,理解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把握全篇的主题思想与语言风格等。
从题干看也考查了语言表达,从这个意义而言属于论证分析能力。此类题一般给出一个观点
或者理论,要求用相关的事例来分析证明观点。题干给出的理论术语为“美丑对照”,相关
内容是《巴黎圣母院》,“请以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或故事情节为例加以说明”,按照要求分析
论证即可,可见本题属于综合能力的考查。
《巴黎圣母院》就是一部美与丑善与恶对照亦共存的巨著。一是人物事件与环境的对照。孚
罗洛陷害吉卜赛少女爱斯梅哈达,路易十一屠杀平民,都发生在神圣的巴黎圣母院旁边,这
样写,揭示了封建统治者的丑恶。二是在情节安排上,两个王朝、两个国王,两种法庭和审
判。路易十一的法庭,致使爱斯梅哈达含冤而死,乞丐王朝审判甘果瓦,尚能尊重人权。三
是人物塑造上。作者以加西莫多的奇丑对照爱斯梅哈达的奇美,孚罗洛的伪善和爱斯梅哈达
的真诚相对照。在爱情上,爱斯梅哈达与孚罗洛相对照,一个纯洁善良,一个卑鄙无耻,与
弗比斯对照,一个忠贞,一个放荡;与甘果瓦对照,一个义重如山,一个却义薄情淡。而在
对待爱斯梅哈达时,加西莫多又与其他人不同,与孚罗洛比,一个是高尚的情,一个是卑劣
的欲;与弗比斯相比,一个是以死相随,一个是始乱终弃;与甘果瓦比,一个是以涌泉报滴水
之恩,一个是恩将仇报。作者又把人的内心与外表相对照,加西莫多外表最丑,内心情感最
高尚。弗比斯英俊潇洒,内心却肮脏丑陋。
【点睛】美丑对照原则,主张将两种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有效地突出两者之间的
- 18 -
矛盾,构成一种巨大的反差,从而更为深刻地揭示出两个事物相反的本质特征。
六、(40 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你想过把“青春”与“色彩”联系起来吗?你想不想为你的青春描一笔与众不同的色彩?试
以“我青春的色彩”为题,写一篇抒情散文,诉说你的经历、你的志趣、你的梦想……
【答案】【例文】
我青春的色彩
转眼,青春走过了燥动与不安,叛逆和孤独却不曾改变,有人说“手写的青春,是一道
无法求解的几何题,它的 N 次方程,永远是大于求证的结果,青春,在转身回望的瞬间,一
去不返,只有那如烟的往事记载着曾经的点点滴滴,如若青春是一道风景线,那亮丽的图形
就是一首青春的赞歌,爱情是那醒目旗帜随风飘扬,因为爱而更灿烂,更辉煌。
青春的颜色,曾经在最纯的年代相遇,在张杨的青春里幸福,在岁月沧桑里分,多少红
尘过客?多少过往云烟,一声离别,天涯流散,花流着泪,会枯萎,虽然美,时光飞逝悄然
抹去了香味,我们不再追着谁,拖着谁,只是年少轻狂留下的疲倦,风几伴着月,冷的夜,
白的雪,饮着曾经沧海岁月酿的醉你的那个谁,我的谁,靠着谁,如今天涯海角成了谁的谁?
一睁眼,一眨眼,转身过了多少年,一段,残的缘,缠绕无边的思念,青春的颜色,那是真
情的颜色,有人爱过你,有人爱过我,高散总是太多,真心总是被无情错过,别问为什么?
只是岁月太蹉,难为的爱情总是太苦涩,眼泪中去诉说,沉默中去体会失落,风烟流年执手
红尘,青春的歌,朝朝暮。
青春的颜色,有苦也有涩,无论错过爱过,都是一坐最美的灯塔,时光带着岁月流浪,
青春阅读着成长,季节中依然有风吹过,那曾经流放的感伤,如花春恋,始砌成一纸淡墨香,
倾域颜的那一世天荒地老,不再是那一世等待的风花雪月,是谁描述了青春年华的颜色,在
童话世界里蔓延?是谁的残局花季,在午夜中诉说,是谁的泪水,在流年里飘活?
遥望,花开花落,那时年华静,望穿一川秋水,终是陌路轮回两相错过,然回首,爱是
如此单薄,如此清浅,闭合双眸,轻声哨叹,任由花瓣零落枝头,千年离愁,如弹指尖,岁
月无言,唯余今生恨晚,举首,时光如剪,剪不断一声长叹,青春如画,山水碧漾,来来去
去的过往长立风中,被风吹干,青春的颜色,暗香浮动,绯恻缠绵,望归鸿,悄无声,触手
无痕,春去秋归,怀想成伤,青春萌动,浮想翩翩,当那一年携手相牵,穿越桃花烂漫,千
年比肩,几丝烟雨吹打,终是我千年的温婉,两眉尖。
【解析】
- 19 -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命题方式:命题作文。
从题干来看,这是一则命题作文。对于命题作文,考生要先分析命题的类型,是字,是词,
或是短语;是动词,是形容词,还是名词。接着就要分析命题的意思,如表面意思是什么,
深层意思是什么,或象征意思是什么。明确了这些之后,再进行立意作文即可。
具体过程:
本次作文为命题作文。要求以“我青春的色彩”为题写一篇作文。写作前,先审读材料,理
解把握材料的内容,进一步理解题目的含义。“青春”指的是青年时期,“色彩”指各种各
样的颜色,“青春的色彩”是比喻的说法,指青年时期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生活丰富多彩。
由此可以判断出出题人的意图,就是要求考生借色彩颂扬青春的精神,用精练的语言写出对
青春的热爱和赞美。材料主要由两个问句构成,第一句,你想过把“青春”与“色彩”联系
起来吗?也就是说考生可以把“青春”与“色彩”联系起来;第二句话,你想不想为你的青
春描一笔与众不同的色彩?考生写作时可以考虑为自己的青春描一笔与众不同的色彩,可以
写自己与众不同的青春,而不是写概念化,大众化的青春。但一定要写“青春”,而不能写
童年或少年,也不能畅想中年或老年。虽然“青春”也可以指身体衰老但精神仍青春,但题
中“你的”做了限制。
文体不限,可以写议论文,可以写记叙文。但这个命题作文写记叙文相对容易些。比如,考
生可以写自己“青春”时的经历,交代清记叙的要素,重点写一件或几件有联系的事,来表
达自己对“青春”的理解。也可以通过故事来写自己“青春”的志趣或梦想。
【立意】①在青涩中成长。
②让青春五彩斑斓。
③青春永远流光溢彩。
【素材】1、海涛说“青春是让人流泪的故事,爱情是让人成长的经历,学会在青春里懂得如
何去爱,然后在爱与不爱中学会转身,任何一种爱都是有理由存在,任何一种不爱也有它放
弃的理由和无奈,爱是想彼此幸福,不爱是给你幸福那个人还未出现,经得起等侍,你的青
春才会有颜色”。
2、青春的岁月如梭般穿行,转眼间我已从刚进入校园的陌生稚气,步入成熟有序的生活里。
一直渴望着能够独立,依靠自己的力量满足基本的生活费用,以减轻父亲肩上那沉重的担子。
假期勤工助学工作开拓了我实现梦想的道路。
3、日子就像洋葱,一片片地剥开,就会有一片令我流泪不止。伴我挑战,伴着希望,青春在
- 20 -
如金的岁月里成长。阳光微醺的照射,温暖明亮,我握着信念踌躇满志地努力。一个月下来,
再次面对那个熟悉的 windows 界面时,已是处乱不惊,镇定自若了。很多时候,人是在与自
己较量,只有战胜自己的人才有可能脱颖而出。每天与办公室的老师相处,我渐渐被那种浓
厚的学术氛围所感染。老师们治学的严谨,工作的认真为我树立了最好的榜样,引导我不断
进取。如果说每月六百元的工资是作为我勤工助学工作回报的话,那么我觉得这份工作所提
供给我的学习平台与良好教益的环境则是我人生旅程中弥足珍贵的财富,是任何东西都换不
来的。热诚的工作态度为我的生活中增加了双倍的快乐。
4、勤工助学的路上,承载着一个个披星戴月的日子,每天都是迎着黎明的日光出发,踏着满
天的星斗归返,我觉得生活得很充实,日子很美好。这无疑是我生活画面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路的风雨兼程,打造出了我独立自强的品格,就像歌词里唱的那样,即使在一个寒冷的冬
天,我也看到了春的壮丽!
5、早晨微弱的晨曦里,花朵依然光彩夺目。窗外的天空晴朗得发蓝,伸往窗外的叶子上居然
滚动着一串露珠。我翘望东方泛红的黎明,心中涌起阵阵喜悦与激动,忙碌的一天又开始了,
拼搏与奋斗书写着远去的背影。但正因如此,青春的色彩才会这样亮丽,这样令人心醉!
【结构】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并列式的结构行
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由此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并列的方式进行论述,并列式注意分论点
的提取,如此题可围绕“我青春的色彩”这一中心论点从“是什么”“怎么做”两个角度论
述;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安排结果时刻意凸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
【点睛】考场作文,首先要审清要求,把握好关键词,弄明白作文的立意。保证不偏离,不
跑题。其次列提纲,对考场作文来说,这项很重要。最后表述成文。要想文采飞扬,逻辑缜
密还需平时多读多练、多留心,多积累素材。
- 21 -
相关文档
- 【语文】湖南省株洲市茶陵三中20192021-06-0716页
-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川师大万达中学2021-06-0711页
-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2021-06-0612页
- 【语文】湖南省娄底市双峰一中20192021-06-0515页
-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19-2020学2021-06-0519页
- 【语文】湖南省衡阳市一中2019-2022021-06-0515页
- 【语文】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2021-06-0516页
- 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2021-06-0514页
- 【语文】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192021-06-0511页
- 【语文】广西桂林市龙胜中学2019-22021-06-05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