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00 KB
- 2021-06-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三单元检测
时间:60 分钟 分值: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1.2019 年是甲骨文发现 120 周年,“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
展”于 2019 年 10 月 22 日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近 190 件甲骨、青铜、
玉石、书籍实物构成的叙事链条,共同讲述甲骨被发现与发掘的惊世
过往,重温甲骨文背后的商周文明,致敬甲骨学者们的卓越成就。这
说明( B )
①物质载体为商周文化的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发展文化产业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力量
③文字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④传统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人民的重要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物质载体为商周文
化的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
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
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文字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
迹和丰富成果,故①③正确。甲骨文文化展不是文化产业;材料反映
近 190 件甲骨、青铜、玉石、书籍实物构成的叙事链条,共同讲述甲
骨被发现与发掘的惊世过往,没有涉及凝聚和激励作用,且优秀的传
统文化才是凝聚和激励全国人民的重要力量,故②④不选。故本题选
B。
2“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启示我们,在国际文
化交流中( A )
①必须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②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③必须汲取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④要尊重差异,和睦相处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
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
明繁荣进步,④符合题意,②是错误的;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必须遵循
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①符合题意;③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故选 A。
3.中华民族从古至今讲仁爱、崇正义、尚和合。灾难面前,我们
更需弘扬和合精神,树立平和气态,换位思考,相互理解,知恩感恩,
守望相助,顾大局,讲大义,聚合力,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多加油
助力,而不添堵添乱。弘扬和合精神可以( D )
①传播正确的价值观,为民族振兴提供物质力量
②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积聚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
③发挥先进文化的作用,规定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④凝聚强大精神力量,为国家富强提供重要保证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作用。弘扬和合精神对于鼓舞人民团结奋斗,
积聚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凝聚强大精神力量,为国家富强提供重要
保证,具有重要意义,②④符合题意。①中“物质力量”观点错误。
③中“规定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观点错误,排除。故本题选 D。
4.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深化文化体
制改革,实施重大文化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
文化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工程,我们必须( C )
①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以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②扶持国家机构和社会政治团体
③加大社会资本对社区和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④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②的措施与实施重大文化工程不匹配,故排除。③说法错
误,应该是加大国家对社区和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故
排除。①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5.2020 年是故宫建成 600 周年,故宫掌门人单霁翔院长的心愿是:
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 600 年,让“故宫”真正走向“故
宫博物院”!让故宫“火”起来、“活”起来。这需要( A )
①开发和推广文化创意产品
②凭借科技元素传播故宫文化
③植根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
④开发故宫文物的经济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③表述错误,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无关。④错误,要开发故
宫文物的文化价值。题干中,“让故宫‘火’起来、‘活’起来。”
这需要开发和推广文化创意产品,同时要凭借科技元素传播故宫文化,
故①②入选。故选 A。
6.第五届中国诗歌春晚,艺术家们倾情演绎了李白《将进酒》等
中国古现代诗歌名篇佳作,让观众感受了中国诗歌的无穷魅力。中国
诗歌春晚的成功举办( B )
①有利于彰显文化自信的力量,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
中国力量
②说明文学艺术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
更持久的力量
③深化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④有利于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
道德规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中国诗歌春晚的成功举办,有利于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有利于彰显文化自信的
力量,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①④符合题意。文
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②错误。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材料中未涉及,③错误。故
本题选 B。
7.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写道:“中国至高无上
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对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这些品质“若能
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对此理
解正确的是( A )
①中华文化概括了世界文化的共性
②我国应加强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
③中华文化的个性中包含着世界文化的共性
④中华文化会同化世界其他文化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解析: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①说法错误;
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不会同化世界其他文
化,④说法错误;题中观点说明我国应加强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文化交
流,中华文化的个性中包含着世界文化的共性,②③符合题意。故本
题选 A。
8.央视节目《中国谜语大会》采用了中国独有的能唤醒国人文化
记忆的元素来设谜,受欢迎程度远超预期。但像用“告别蛇年”打一
机械名称(谜底:马达)这样的谜语,却难以让不了解生肖文化的外国观
众感受到其中的趣味和意蕴。上述材料说明( D )
①文化传播是知识传递的过程
②中国谜语文化得到国人认同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④跨文化理解需要一定的条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中国谜语大会》采用了中国独有的能唤醒国人文化记忆的
元素来设谜,受欢迎程度远超预期,这说明中国谜语文化得到国人认
同,②正确;“告别蛇年”打一机械名称,是因为蛇年后面是马年,
难以让不了解生肖文化的外国观众感受到其中的趣味和意蕴,这说明
跨文化理解需要一定的条件,④正确;①③本身正确,但与题意的指
向性不符。故本题选 D。
9.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目前,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把“红船精神”
体现到精神状态上,落实到工作实际中,让“红船精神”在新时代永
放光芒。这说明“红船精神”( D )
①是伟大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具体体现
②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③它的内涵和价值在当代社会得以保留和升华
④对增强人的精神境界起决定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解析:“红船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具
体体现,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①表述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进入了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把‘红船精神’体现
到精神状态上,落实到工作实际中,让‘红船精神’在新时代永放光
芒”,说明了“红船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②符合题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让‘红船精神’在新时代永放光
芒”,说明了“红船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在当代社会得以保留和升华,
③符合题意。“红船精神”属于意识范畴,对增强人的精神境界不起
决定作用,④表述错误。故本题选 D。
10.《诗经·小雅·鹤鸣》记载“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意思是可以借助外力来提高自己的见识,改正自己的缺点、
错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文化依据是( C )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③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有助于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①夸大了文化多样性的作用,排除。“它山之石,可以为
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意思是可以借助外力来提高自己的见识,
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其文化生活依据就在于文化交流、借鉴和融
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有助于铸造
中华文化的新辉煌,②④正确。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
的根基,排除③。故本题选 C。
11.在央视举办的《魅力中国城》评选活动中,来自贵州的黔东
南脱颖而出。它以苗舞、芦笙舞、铜鼓舞为代表的民族舞蹈,以生命
树为象征的神秘芭莎,以蜡染、苗绣、侗布为典型的手工制作,以“天
籁之音”的侗族大歌打动了大家,评委们在享受苗侗魅力的同时也希
望黔东南在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守住这块财富,使其永葆生机。从
文化生活的角度看,守住这块财富,使其永葆生机,应该( C )
①以人民为中心,发挥其在文化发展中的基础作用
②推陈出新,实现苗侗文化与时俱进,使苗侗文化融入时代元素
③继承传统,立足苗侗人民的生产生活,提炼原汁原味的苗侗基
因
④坚守本民族文化,拒绝外来文化的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①错误,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②③符合题意,从文化
生活的角度看,守住这块财富,使其永葆生机,应该继承传统,立足
苗侗人民的生产生活,提炼原汁原味的苗侗基因。同时推陈出新,实
现苗侗文化与时俱进,使苗侗文化融入时代元素;④错误,“拒绝外
来文化的影响”的说法错误,我们可以借鉴和吸收优秀外来文化。故
选 C。
12.中国城市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从“拼经济、拼管理”到“拼文
化”的阶段,城市竞争实际上已经成为城市文化的竞争,呈现出“以
文化论输赢、以文明比高低、以精神定成败”的新格局。如果你以此
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可用到的关键词最合适的一组是( D )
①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城市文化
②文化是影响城市综合实力的长期战略性因素
③文化在城市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
④文化自信增强城市凝聚力和向心力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解析:“以文化论输赢、以文明比高低、以精神定成败”,这说
明文化是影响城市综合实力的长期战略性因素,文化自信增强城市凝
聚力和向心力,②④符合题意;①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③表述
错误。
13.“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经历了 5 000
多年的艰难困苦,中国依旧在这儿!面向未来,中国将永远在这儿!”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这道
出了中国和中国经济的坚韧不拔,道出了中华民族海纳百川的开阔胸
怀,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度的文化自信。这种自信表现为( C )
①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②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
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
④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解析:①④表述的是文化自觉。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国际进口
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度的文化自信。这种
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发展道路充满信心,②③入选。故选 C。
14.2019 年春节档,国产科幻影片《流浪地球》实力圈粉,《流浪
地球》摆脱了美式科幻片主导的逃离地球范式,独创出崭新的流浪地
球范式,这种范式传承于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中国神话所代表的保
卫自身家园的精神。这告诉我们( B )
①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彰显文化自信
②文化发展必须先继承传统文化再赋予时代精神
③中华文化包容性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④文化创新应当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国产科幻影片《流浪地球》的成功告诉我们,繁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彰显文化自信,文化创新应当深深根植于中华民
族文化的土壤,①④符合题意;文化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
面,不能先继承传统文化再赋予时代精神,②说法错误;材料不体现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③与题意不符。
15.2019 年,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
心利用大数据分析农村观众电影消费喜好和趋势,做好精准推送。通
过电影将党的声音和关怀传递到百姓心间,面向广大农村唱响礼赞新
中国、奋进新时代的昂扬旋律。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的上述做法
( B )
①体现了当代文艺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②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工作导向
③符合文艺工作要用明德引领风尚的要求
④表明文艺对时代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解析:本题考查人民群众的文化创作主体地位的相关知识。2019
年,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利用大数据
分析农村观众的电影消费喜好和趋势,做好精准推送。这一做法坚持
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工作导向,②正确;通过电影将党的声音和关
怀传递到百姓心间,面向广大农村唱响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的昂
扬旋律。这一做法符合文艺工作要用明德引领风尚的要求,③正确;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其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不一定是同步的,①中
的“同步发展”说法错误,排除;文艺有积极健康的,也有低俗落后
的,只有积极健康的文艺才对时代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④错误,排
除。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55 分)
16.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在这场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斗争中,以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医
学专家,还有全国各地应召出列、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他们在生死
安危的抉择面前,无畏逆行,冒死赴险,与时间赛跑,向疫魔宣战,
忘我奋战在疫情一线,充分体现了医者仁心的大爱情怀和救死扶伤的
职业担当。他们就像疫情与我们之间的一道屏障,为我们提供庇护,
是帮我们渡过难关的“摆渡人”。我们理应向他们致敬,为他们点赞,
与他们心手相牵,互相加持,休戚与共,共克时艰。
材料体现了什么精神?说明这种精神在抗击疫情中所起的作用。
(11 分)
答案:材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团结中华各族
人民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战胜灾难和困难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
能够转化为激励中国人民战胜灾难和困难的强大力量;在战胜灾难和
困难的每一次过程中,中华民族精神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成为任何
困难都难不倒中国人民的不竭力量源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族精神及其作用等,属于作用型文化
主观题。解答时,应抓住精神纽带、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强大力量、
不竭力量源泉等关键词进行阐述。
17.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敦煌,不仅是西北沙漠里的一片绿洲,是丝绸之路文明交流与融
合的历史见证,也是外部世界认知和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
让文物活起来,敦煌研究院积极推进“文物+数字化+互联网”
多领域的深度融合。经过不断实践,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敦煌壁画数字
化工作规范,制定了文物数字化保护标准体系。
先后上线中英文版本的“数字敦煌资源库”,实现了敦煌石窟 30
个洞窟整窟高清图像的全球共享。在国内外举办各类敦煌艺术展览,
成立文化创意研究中心,持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数字化科
研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此外还运用新媒体平台讲好“敦煌故事”,
使敦煌文化艺术走出洞窟“活”起来。
参考上述材料,说明让敦煌文化艺术走出洞窟“活”起来的文化
意义。(12 分)
答案:①有利于保护敦煌文化遗产,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
文化的多样性。②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敦煌文化艺术
走出洞窟“活”起来,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③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离不开文明的交流和融合。上线中英文版本的
“数字敦煌资源库”,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实现敦煌文化创造
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④敦煌文化艺术
走出洞窟“活”起来,通过科技赋能文化,让敦煌文化融入大众生活,
有利于展示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把握考查的范围是“文化生活”,
设问是“说明让敦煌文化艺术走出洞窟‘活’起来的文化意义”。其
次分析该设问,根据材料联系课本知识整合。具体可结合材料中“文
化遗产”“在国内外举办各类敦煌艺术展览,成立文化创意研究中
心”“文化遗产数字化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是丝绸之路文明
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见证”等关键信息,从文化遗产的作用、推动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利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实现敦煌文化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中华文化的
基本特征、增强文化自信等角度回答即可。
18.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2019 年上半年,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成为中国特
色大国外交的一道亮丽风景。
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中国理念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在亚
洲文明对话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深入阐述中国的文明观,强调要以海
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
文明的养分,为各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不断创造出跨越时空、富有
永恒魅力的文明成果。在中法全球治理论坛、上海合作组织比什凯克
峰会、亚信杜尚别峰会等多边舞台,习近平主席对文明交流互鉴重要
性的强调一以贯之,不断推动世界文明多样共存、和谐共生、交融共
享、繁荣共进。中国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引领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潮
流。亚洲文化嘉年华和丰富多彩的亚洲文明周活动盛况空前,搭建起
亚洲乃至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将联
合亚洲国家开展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实施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
亚洲影视交流合作计划,中意、中法将互办文化旅游年,举办“一带
一路”共建国家青年学生“汉语桥”夏令营活动中国积极做推动文明
交流互鉴的行动派,致力建设开放包容的美好世界。
文明是多彩的、平等的、包容的。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
化创新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9 分)
答案:①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文明具有多样性。②文
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
彩。在文化交流中,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要不断推动
世界文明多样共存、和谐共生、交融共享、繁荣共进。③不同民族文
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要以海纳
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
明的养分,为各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无论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还是在中法
全球治理论坛、上海合作组织比什凯克峰会、亚信杜尚别峰会等多边
舞台上,习近平主席都深入阐述中国的文明观,强调要以海纳百川的
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
分,为各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不断创造出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
的文明成果,不断推动世界文明多样共存、和谐共生、交融共享、繁
荣共进。中国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为搭建起亚洲乃至世界文明交流互
鉴的重要平台贡献智慧。可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从文化多样性的
重要性、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等方面,说明文明是多彩的、平等的、包容的。
19.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中国共产党成立 98 年,执政 70 年,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
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以毛泽东、邓小平、
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
主义革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具体实
践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重大理论成果。我
国 70 年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和旺盛生命
力,有力地驳斥了全盘苏化、全盘西化或其他什么化的错误思想,充
分证明了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旗帜,为人们认识世界改
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精神力量,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
前进的人间正道,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勃勃生机,使我们比历史上
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
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的经验表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完
全正确的。结合材料并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对
此加以说明。(12 分)
答案:①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助于发展先进文化,以
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给人以无穷的力量,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
的生活。②在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冲击、交汇、融合中,不断推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科学的
理论和正确的舆论导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③不断推进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④不断推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
家观、文化观,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共同理想,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的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经验表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是完全正确的”,为分析说明类试题。本题知识限定为“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材料中的“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
科学真理性和旺盛生命力,有力地驳斥了全盘苏化、全盘西化或其他
什么化的错误思想”,说明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
科学的理论和正确的舆论导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也说明有利
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
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
大旗帜,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精神力
量”,说明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科学的理论和正
确的舆论导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勃
勃生机,使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说明有利于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理想信
念,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担当起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20.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2019 年 11 月 8 日,《上新了·故宫》第二季推出,这是首档聚焦故
宫博物院的文化创新类真人秀节目。嘉宾作为新品开发官跟随故宫专
家进宫识宝,探寻故宫历史文化,带领观众领略传统文化精粹。
节目总制片人表示,第二季《上新了·故宫》相较上一季有了新的
突破:我们是带着个镜子来看这档已经被观众喜爱的节目的。第一,
带着望远镜升级节目视野,纵向看时间横向看世界,聚焦于紫禁城 600
年,放眼华夏五千年文明史;第二,带着显微镜升级文化内涵,我们
跟着故宫的专家老师一起梳理研究成果,并以影像的形式将这些知识
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输出给大众;第三,带着放大镜看升级产业格局,
让传统文化焕新,不仅是文化层面的也是产业层面的,为传统文化走
入大众生活开启更大的想象空间。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上
新了·故宫》的成功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11 分)
答案: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面向市场,针对人们多
样化的文化需求,设计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②坚守中华文
化立场立足当代实际,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③利
用现代科技、大众传媒灵活而有吸引力的表现方式,传播优秀文化。
④抓住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利用产业升级来推动传统文化发展模
式的升级。
解析: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的知识,说明《上新了·故宫》的成功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本题属于启示类试题,要依据材料明确或猜测设问知识指向,把握知
识指向可以通过材料中关键词,或者材料中所涉及的主体进行定位。
解答时把握材料“影像的形式将这些知识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输出给大
众”“带着放大镜看升级产业格局,让传统文化创新”等关键信息,
调动运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动传统
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利用现代科技、大众传媒的表现方式、
抓住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利用产业升级来推动传统文化发展模式
的升级等知识分析回答。
相关文档
- 2020秋语文新教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021-06-068页
- 2020秋语文新教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021-06-0622页
- 2020秋语文新教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021-06-0620页
- 2020秋语文新教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021-06-056页
- 2020秋语文新教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021-06-0528页
- 2020秋语文新教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021-06-046页
- 2020秋语文新教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021-06-046页
- 2020秋语文新教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021-06-046页
- 2020秋语文新教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021-06-0328页
- 2020秋语文新教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021-06-03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