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1.00 KB
  • 2021-06-07 发布

贵州省兴仁市凤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2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兴仁市凤凰中学 2021 届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卷语文科 满分:15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创作的引导是文学批评的功能之一,同时还要确立关于文学的常识意识,而这些都会 对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建设造成影响。因此,批评对于网络文学而言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网络文学的精品化、经典化也要在批评过程中实现。 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批评”即专业或职业读者的批评,其成果和意见以文章的形式刊布 在期刊和专业媒体上。到了网络文学,专业批评往往存在众多问题。从外部来看,批评意见 很难对大众读者起效。首先,传播载体限制了批评意见的传播空间。在一部网络小说的主页 上除了读者跟帖评论和指标式信息,看不到专业评论意见;而发表在纸质报刊上的评论又与 作品有着“物理隔绝”。其次,批评风格限制了接受群体。批评家只面向专业群体,文学批 评变成了专门的知识生产和交流活动;大部分网络文学批评运用学术理论和观点,只满足同 行间的交流,很难被大众读懂。从批评的内部来看,最大的问题是批评意见、理论观点难以 同频共振。放眼当下的网络文学现场,就像一座尚未完工的大厦,还没有各安其位的秩序—— 因为没有与现场相适应的评价标准,评论过程中所依据的理论资源极为驳杂,致使对网络文 学的批评成了理论家“杂货铺”里的橱窗,批评家“自说自话”的现象很普遍,难以形成同 频共振的对话。 在文学与批评的大范畴下,这些问题又与文络文学现场之间的错位不无关系。 首先,批评没有随着评价对象的变化而及时调整“打法”。传统文学是以静态方式呈现 的,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和批评是单向度的;但网络文学主要以连载更帖的动态方式上线,作 品在未完成的情况下就呈现在受众面前,这为“粉丝共创”预留了空间和机会。由此可见, 网络时代的文学生产和传播链条拉长了批评的长度,不仅批评的时间发生了明显前移,也表 现出了创作的“长尾效应”——批评可以一直延伸到衍生品开发中。这样一来,创作过程以 及由此引起的文化活动现象就超越了文本本身,成为批评家需要直面的问题。对象的变化导 致网络文学的研究和批评难度远远大于传统文学。 其次,理论研究与批评实践之间街接不畅。网络文学批评的理论资源除文学理论外,大 部分是从文化、经济等领城的理论成果中“借”来的,很容易忽视网络文文学的“文学”身 份。 当下的网络文学重理论、轻批评,一些批评文章热衷于分析故事情节的自身逻辑,却忽 - 2 - 视了对作品的价值导向、审美倾向、创作技法等方面的优劣判定。网络文学在写作技法和主 题思想等方面存在低水平重复的问题,有的是创作者为吸引眼球,有的则是作者自身素养和 创作能力不足所导致。但这也与网络文学批评审美标准失之于宽,立场和态度飘忽暧昧,以 及没有提出主导性、建设性的意见有关。 从读者数量、作品数量和对大众层面的影响力来看,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主流文络文学批 评不仅要像传统文学批评那样承担“质检员”和“鉴定师”的职责,检验作品的艺术水平及 主题价值,更要对作品中的价值观、故事设定、描写尺度、创作技法给出判断。在文学环境 和背景发生大变化的前提下,应当重新审视已有的文学批评传统,通过建立新的批评理论坐 标和评价体系,探索新的批评方法,促进文络时代的健康发展。 (摘编自桫椤的《作为“问题”的网络文学批评》)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环境和背景的变化造成了传统文学批评的难以适应,故应对已有的文学批评传统重新加以 审视。 B. 网络文学批评运用了学术理论和观点,创作对象仅限于专业人士,使得接受群体受限制。 C. 网络时代文学都以动态方式呈现,使得网络文学的批评难度远大于以静态方式呈现的传统 文学。 D. 从读者、作品等的数量和大众影响力来看,网络文学已成为主流文学,而传统文学已无人 问津。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围绕网络文学批评,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逻辑清晰。 B. 文章第二段从外部和内部两个维度分析了处在网络文学时代的专业批评所面临的问题。 C. 文章用“‘杂货铺’里的橱窗”的设喻,阐明了网络文学的批评意见、理论观点难以同频 共振的观点。 D. 文章第四、五段论述网络文学批评出现问题的两个方面的原因,都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网络文学发展快而繁杂,批评家们手足无措“自说自话”,暴露了网络文学批评的问题。 B. 处理好文络文学现场之间的错位问题,就能建设好网络文学评价体系。 C. 网络文学水平不高,与作者的素养能力不足和网络文学批评的审美标准太宽都有关系。 D. 网络文学给文学批评的发展带来挑战,文学批评的发展也可以促进前者的精品化、经典化。 【答案】1. A 2. D 3. B - 3 -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应对此类试题,首先要读懂所给的材料,其次浏览选 项,然后在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整合或转述) 和文中内容的差别,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逻辑错误、强加因果、因果颠 倒、篡改原文、无中生有等问题。 B 项,偷换概念,“网络文学批评”错,由原文第二段开头“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批评即专业或 职业读者的批评”和“批评风格限制了接受群体”可知,陈述对象应为“专业批评”。 C 项,扩大范围,“网络时代文学都以动态方式呈现”错,原文第四段表述为“但网络文学主 要以连载更帖的动态方式上线”。 D 项,无中生有,“而传统文学已无人问津”错,文中最后一段只是说“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主 流文络文学批评”责任重大。 故选 A。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题重点考查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 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答题时要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 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 D 项,无中生有,“都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错,第二个方面没有采用对比论证。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 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一般分三步: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其次是概括每一段 的观点;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筛选出正确答案。 B 项,说法太绝对,“处理好文络文学现场之间的错位问题,就能建设好网络文学评价体系” 错,原文第三段表述为“这些问题又与文络文学现场之间的错位不无关系”。 故选 B。 【点睛】在做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时,我们不仅要读懂所给材料,而且要明白命题者的命 题意图,辨析题目的陷阱类型,这样有助于我们识破陷阱,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命题 者设置陷阱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曲解文意。曲解文意指选项对词句的理解与原文意思发生了偏离,曲解了作者所要阐述 - 4 - 的观点或所要表达的意思。 二,篡改原文。错项故意更换、添加、删除个别关键词导致因一字或一词之差而背离原文的 意思。 三,张冠李戴。将原文中甲的观点说成乙的观点,或将甲的属性说成语的属性,偷梁换柱, 混淆对象。 四,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根本找不到依据,或原文中并无某种 意思而凭空捏造出此意,纯属命题者故意用来迷惑考生。 五,范围不清。范围不清指选项对原文论述内容的范围进行随意扩大或缩小。 六,因果混乱。因果混乱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二是强加因果,三是原因不全。 七,说法绝对。指原文的说法在范围程度上有所保留,而选项夸大其词,把相对的情况说成 绝对的情况。 八,答非所问。指题干问了一个问题,而选项回答的是另一个问题。 九,混淆时态。指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的“已然”与“未然”混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作为艺术形式,文学叙事与影视叙事在创造时空、整体结构、人物视点、情感设置上都 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对于艺术文本的阐释,既要通俗易懂使受众易于接受,又要坚持现实 意义的表达原则,表现形式与文本内容必须是深入结合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内容不是形 式的决定因素,形式也不是仅仅依附于内容。故而,在表现文本的内核丰富变化的同时,形 式的多样性更有利于情感的表达。影枧艺术相对于纯粹的文字描述,在观赏性、画面性、多 种视听元素的结合性上具有很强的优势,在叙述手段上融入了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能够极 大地发挥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能力,在吸引更多受众的同时,创造出巨大的社会影响。 (摘编自闵曦贤《文学作品影视化的叙事文本研究——以<将夜>等网络 IP 改编作品为例》 材料二: 由于网络小说已经拥有了一群较广的粉丝,同时这群粉丝也是潜在的观众,因此影片在 拍摄之前,一些改编者往往会征求观众的意见,让这种互动叙事的模式左右着作品的影视改 编之路。然而许多改编者由于一心追求商业利益,过度依赖受众,从而导致拍摄出的作品艺 术水准大大降低。 当导演在对一部网络小说进行影视改编时,难免会对它进行删减、重组,导致影视剧与 - 5 - 原著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常常会因难以满足观众的精神需求而遭到质疑。由于文字和图像是 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因此在转换过程中影视剧不可能会完全忠于原著。但实际上许多读者 还是希望自己喜欢的网络小说,能够按照其本来的模祥呈现在屏幕上。因此对于网络影视剧 的改编者来说,要做到既符合原著粉丝和新生观众的口味,又不失对小说的再创作,是当下 要迈出的重要一步。 电影、电视剧是完全依靠具体的视觉听觉来表情达意的,因此视听语言运用得是否得当、 符合其特性,是否能够表达出整部作品的深层意蕴,将对一部影片的艺术性起到决定性作用, 随着摄像技术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非专业人士加入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的队伍中。虽然他 们抱着极大的热情,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的视听语言、影视理论,以及后期制作技术,导致拍 出的片子质量较差。 (摘编自蒋建华《新媒体语境下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的跨媒介叙事研究》) 材料三: 新版《红楼梦)的导演李少红曾直言重拍经典的秘密:“经典卖的就是一个知名度,不管 拍得好不好,只要拍的是经典,总有人看,有人看就有收视率,有收视率就有广告,就有价 格。”消费主义的霸权超越传统理性,从而造成对文络文络互联技术的驱使下,网络文学得 到发展,并逐渐成为将文学作品转换为影视作品的一个主要资源。在视觉文化特向的语境下, 消费主义的霸权使得资本逐渐渗透到文学作品的创作中,加剧了文学作品同质化、庸俗化、 娱乐化现象的产生。消费社会是伴随着物质资源的极大丰富而到来的。在这样的社会中,一 切东西都贴上了标签,成为售卖的对象。 对文学作品进行多种媒介形式的相互转换是当今文学媒介形式的新趋势,单一的媒介形 式已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影视作品是对文学作品的视觉化“再现”,优秀的改编剧作有助 于受众更好地理解原著,也可激发受众对原著的兴趣,从另一种角度跟随导演解读文学作品。 但是,在媒介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文学作品被大规模、频繁地媒介转换,必然会对文络文 学的创作产生巨大的影响。大部分网络文学作品的诞生其实就是为一些读者营造一个虚构的 世界,从而满足他们在现实中实现不了的“梦”,因此,这些网络文学作品与生俱来的特质 极易加剧整个社会范围内的视觉狂欢问题。 (摘编自陈敏《从“文字”到“图像”——新媒介语境下文学作品改编影视剧现象解读》 4. 下列不属于“跨媒介叙事”的一项是( ) A. 网游小说《全职高手》被制作成动漫、漫画、舞台剧、游戏。 B. 2015 年,根据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拍摄的同名电视剧在北京卫视开播。 - 6 - C. 2017 年,科幻小说《银河帝国》首部部分章节被选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文。 D. 改编自中国神话故事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成为 2019 年电影市场最大的黑马。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消费至上的理念,使得文学作品的创作不再纯粹,同质化、庸俗化、娱乐化现象层出不穷, 资本的影响凸现。 B. 影视艺术相较于文学艺术而言,不仅在叙事的表现形式上更丰富多样,在情感内核的表现 上亦是更显优势。 C. 电影、电视剧完全是依靠具体的视觉、听觉来表情达意的,因此改编影视时只要视听语言 运用得当,影片的市场反响就会很强烈。 D. 基于文学作品改编的所有剧作,不仅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原著,还能让观众跟随改编剧 作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去解读原著。 6. “跨媒介叙事”目前存在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 【答案】4. C 5. A 6. ①以受众为导向,忽视作品的艺术性;②改编作品与原著存在差异,众口难调;③专业技 术缺乏,影片质量较差。 【解析】 【4 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研读文本,①要找出概念 的本质属性和特征;②要放在具体语境中去理解;③要把握与其他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④ 要依据题干和选项找到信息所在的文本位置,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分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不可张冠李戴,不可无中生有,不可曲解原意等,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 C 项,“科幻小说《银河帝国》首部部分章节被选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文”不属于“跨媒介 叙事”,《银河帝国》入选人教版七年级课文,依然是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并没有“跨媒介”。 故选 C。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 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 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B 项,“在情感内核的表现上亦是更显优势”错误,在材料一中并未有体现,原文只是强调影 视艺术在叙事表现形式上的优势; - 7 - C 项,“因此改编影视时只要视听语言运用得当,影片的市场反响就会很强烈”错误,于文无 据,相关信息材料二“因此视听语言运用得是否得当、符合其特性,是否能够表达出整部作 品的深层意蕴,将对一部影片的艺术性起到决定性作用”; D 项,“基于文学作品改编的所有剧作”错误,与材料三不符,原文中的对象是“优秀的改编 剧作”,选项扩大范围。 故选 A。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 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 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 作答。答题区间集中在材料二,材料二摘编自《新媒体语境下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的跨媒介叙 事研究》,“由于网络小说已经拥有了一群较广的粉丝,同时这群粉丝也是潜在的观众,因此 影片在拍摄之前,一些改编者往往会征求观众的意见,让这种互动叙事的模式左右着作品的 影视改编之路。然而许多改编者由于一心追求商业利益,过度依赖受众,从而导致拍摄出的 作品艺术水准大大降低”,即以受众为导向,忽视作品的艺术性;“当导演在对一部网络小 说进行影视改编时,难免会对它进行删减、重组,导致影视剧与原著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常 常会因难以满足观众的精神需求而遭到质疑”,即改编作品与原著存在差异,众口难调;“随 着摄像技术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非专业人士加入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的队伍中。虽然他们 抱着极大的热情,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的视听语言、影视理论,以及后期制作技术,导致拍出 的片子质量较差”,即专业技术缺乏,影片质量较差。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 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 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 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 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 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 8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乡村教师(节选) 刘慈欣 他知道,这最后一课要提前讲了。 他忍住几乎使他晕厥过去的剧痛,艰难地移近床边的窗口,看着远处的村庄。从自己的 老师为救自己被狼咬死的那一刻起,他这一生就属于黄土高原上这个偏远的小山村了。 窗外的田垅上,娃们在为他烧香和烧纸了。 半年前,他拿起扁担和想从校舍取椽子去修村头老君庙的几个人拼命,被人打断了两根 肋骨。送到镇医院,竟又发现他患了食道癌,但他没有去管,实在没钱管。从镇医院出来, 他把身上所有的钱都买了书。 在距地球五万光年的银河系的中心,一场延续了两万年的星际战争已接近尾声。 碳基联邦舰队将完成碳硅战争中最后一项使命:摧毁大部分恒星,建立一条五百光年宽 的隔离带,免除硅基帝国对银河系中心区域的碳基文明的任何威胁。隔离带中只有形成 3C 级 以上文明的恒星系才会被保护。 夜深了,烛光中,娃们围在老师的病床前。 他把剩下的 12 片止疼药一把吞了下去,他知道以后再也用不着了。他挣扎着想在黑板上 写字,但头突然偏向一边,一个娃赶紧把盆接到他嘴边,他吐出了一口黑红的血,然后虚弱 地靠在枕头上喘息着。 娃们中有了低低的抽泣声。 他让他们记住牛顿第一定律,记住牛顿第三定律,最后才让他们去记最难懂的牛顿第二 定律。孩子们哭着记住了,他们知道记不下来,老师是不会放心的。 “发射奇点炸弹!” 一团团似乎吞没整个宇宙的强光又闪起,然后慢慢消失…… 隔离带在快速推进。直到他们遇到太阳系的三号行星。 3 号行星检测,检测 30 个随机点。这所山村小学,正好位于检测波束圆形覆盖区的圆心 上。 “1 号随机点检测。” 结果……绿色结果,绿色生命信号! “开始 3C 级文明测试。 1 号测试未通过,2 号测试未通过……10 号测试未通过。 - 9 - “发射奇点炸弹!” 最高执政官突然想起什么:“继续测试。” 11 号测试题未通过! 12 号测试题未通过! “3C 文明测试试题 13 号: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的运行状态如何?” 数字宇宙广漠的蓝色空间中突然响起了孩子们清脆的声音:“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 作用时,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变。” “3C 文明测试试题 13 号通过!3C 文明测试试题 14 号……” “3C 文明测试试题 14 号:请叙述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间力的关系。” 孩子们说:“当一个物体对第二个物体施加一个力,这第二个物体也会对第一个物体施 加一个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C 文明测试试题 14 号通过!3C 文明测试试题 15 号:对于一个物体,请说明它的质量, 所受外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孩子们齐声说:“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 “3C 文明测试试题 15 号通过,文明测试通过!确定目标恒星 500921473 的 3 号行星上存 在 3C 级文明。” “奇点炸弹转向!脱离目标!!”太阳系,推送奇点炸弹的力场束弯曲了,奇点炸弹撞断 了一条日珥,掠过太阳,亮度很快暗下来,最后消失在茫茫太空的永恒之夜中。 那些娃们什么也没觉察到,校舍里微弱的烛光下,他们围着老师的遗体,不知哭了多长 时间。 最后,娃们决定自己掩埋自己的老师。他们拿了锄头铁锹,在学校旁边的山地上开始挖 墓坑,灿烂的群星在整个宇宙中静静地看着他们。 “天啊!这颗行星上的文明不是 3C 级,是 5B 级!!”参议员惊呼起来。 “他们已经开始使用核能,并用化学推进方式进入太空,甚至已登上了他们所在行星的 卫星。” “这个行星上生命体记忆遗传的等级是多少?” “他们没有记忆遗传,所有记忆都是后天取得的。” “那么,他们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是什么?” “极其原始,也十分罕见。他们身体内有一种很薄的器官在大气中振动时可产生声波, 同时把要传输的信息调制到声波之中,接收方也用一种薄膜器官从声波中接收信息。” - 10 - “这种方式信息传输速率是多大?” “大约每秒 1 至 10 比特。” “上尉!”舰队统帅大怒,“你是想告诉我们,一种没有记忆遗传,相互间用声波以令 人难以置信的每秒 1 至 10 比特的速率进行交流的物种,能创造出 5B 级文明?!且这种文明 是在没有任何外部高级文明培植的情况下自行进化的?!” “但,阁下,确实如此。” “但在这种状态下,这个物种根本不可能在每代之间积累和传递知识,而这是文明进化 所必需的!” “他们有一种个体,有一定数量,分布于这个种群的各个角落,充当两代生命体之间知 识传递的媒介。” “你是说那种在两代生命体之间传递知识的个体?” “他们叫教师。” “教——师?” 娃们造好那座新坟,东方已经放亮了。娃们在那个小小的坟头上立了一块石板,上面用 粉笔写着“李老师之墓”。 (有删改)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篇包含了丰富的信息,让我们大概了解了李老师的基本情况,包括身体情况、工作 情况、经济状况和他同孩子们之间的关系。 B. 文本采用双线结构,一条是老师上课至生命最后一刻;另一条是碳基舰队建立隔离带时找 寻并保留 3C 文明。双线互为呼应,并行不乱。 C. 天上地下截然不同的场景转换和故事内容,给小说带来了奇幻的色彩,也确实给读者带来 了阅读科幻小说独有的体验。 D. 文本中李老师这个乡村教师卑微不幸,作为一个悲情角色,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小说的悲剧 主题,引发了我们对其深深的同情。 8. 文中画线句“这所山村小学,正好位于检测波束圆形覆盖区的圆心上”有何作用? 9. 一篇优秀的科幻小说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本文蕴含了哪些人文精神?请结合文本 简要分析。 【答案】7. D 8. ①构思巧妙:是两条线索的交汇点,串接起了两个不同时空故事,即一 方面银河系碳基舰队在建立隔离带过程中探触 3C 级以上文明的恒星,小山村碰巧成为探测点; - 11 - 另一方面,黄土高原上这个偏僻山村有师生间知识文明传承。②制造悬念,让读者对情节发 展和人物命运更加关注。③突出主题:为山村小学的师生成为拯救地球的英雄埋伏笔,表现 了悲壮的英雄主义主题。 9. ①坚守使命:柔弱者在困境中用知识、良知、师德等对传承文明使命的坚守。②知恩感恩: 孩子们为老师烧香烧纸,围在床前以及哭着记住牛顿三大定律可见孩子们感恩于老师的付出。 ③尊重文明:碳基舰队在探测到 3C 级以上文明行星上的生命迹象后让炸弹转向,以保护有 3C 级以上文明的恒星系,碳基舰队惊叹地球的 5B 文明、师生生命体之间知识的传承。④敬仰崇 高:崇尚教师的奉献坚守。乡村教师用微小的生命个体,用原始方式艰辛地推动地球人类文 明进步,歌颂卑微的生命凭借崇高的精神传承至高的文明。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 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 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 得出正确结论。 D 项,“文本中李老师这个乡村教师卑微不幸,作为一个悲情角色,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小说的 悲剧主题,引发了我们对其深深的同情”说法错误。根据文本内容可知,小说表现的应该是 悲情的英雄主义主题,歌颂了教师在人类文明传承发展中的功绩,引发的应是读者的崇敬之 情,如小说的最后一段娃们造好那座新坟,东方已经放亮了。娃们在那个小小的坟头上立了 一块石板,上面用粉笔写着“李老师之墓”,可以看出孩子们对老师的崇敬、怀念之情,所 以选项中所说的“深深的同情”错误。 故选 D。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在文中作用的能力。作答时,首先读懂文章,把握作者写作的意图,然后依据 上下文,找出句子出现的语境,依据语境作答句子的作用,一般从结构、内容和主题方面分 析。内容上主要是在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情节的推进, 还要注意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衬托、抑扬等。某一情节在文章中的作用,往往是推动故事 发展,使人物性格更加丰富,形象更加丰满。此题主要从人物塑造、主旨的表达和情节的照 应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所山村小学,正好位于检测波束圆形覆盖区的圆心上”,这句话一 方面是说文中的山村小学正好在碳基舰队的探测点上,另一方面是说在这山村小学中教师和 - 12 - 学生之间正进行知识文明的传承,如果说前一个发生的地点在天上,那么后一个就是在地上, 而划线句把这两个故事巧妙地连接到一起,把天上和地下两个时空连接到一处,构思显得极 为巧妙;因为碳基舰队的检测波覆盖了这所山村小学,而病重的教师正在给学生传授知识, 巧妙地引出了该星球被判定为 3C 级以上文明的故事情节;从下文来看,碳基舰队在建立隔离 带时本是把奇点炸弹对准地球,后来因为发现 3C 文明而转移目标,而 3C 文明就是通过老师 对孩子的授课传递出来的,划线句交代碳基舰队的检测波覆盖的圆心就在这山村小学也就为 下文师生拯救地球埋下了伏笔,歌颂教师在人类文明传承发展中的功绩。本题难度较大,需 要考生从句子的本身意思理解出发,从结构、内容、主题等角度作答,主要是构思巧妙,制 造悬念,突出主题。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首先,快速读懂原文,深人理解文意(作者记 叙、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其次,跳出文章,整体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再 次,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作者的真正意图);最后,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提 取有效信息。解答此类题目,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优秀的科幻小说往往蕴涵着丰富的 人文精神。本文蕴涵了哪些人文精神?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探究作品的人文精神需要从多 个视角进行,从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分析,从周围的人对他的影响或他对周围的人的影响的角度 分析,从文章的次要人物的性格分析,从社会环境的角度进行分析。本题中,考生可以先从主 人公李老师的角度分析,李老师作为教师,他在困境中一直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用自己的 知识、良知和师德来传承文明,坚守作为教师的使命,李老师坚守的毅力和奉献的精神是考 生要抓住的一个关键点;还可以碳基舰队的角度分析,碳基舰队在建立隔离带的时候,发现 3C 文明因而放过地球,这展现出对文明的尊重;最后还可以从孩子的角度来探究,李老师去世之 后,孩子们给老师造了一座新坟,体现出对老师的崇敬之情。由此可知,考生可从以下几个 角度概括小说的人文精神:坚守使命;尊重文明;敬仰崇高。 【点睛】解答句段作用类题目,重点从以下几个角度把握。首先要位置定位,句段在文中、段 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也不同,这是首先要考虑的。然后把握句段的基本内容,这是答题的前 提和基础,接着就要抓住句段与上下文的联系,这是答题的关键。最后还要把握常见的答题模 式。内容上,写了什么(强调了什么) ,抒发了什么感情,进一步写出了什么(题旨或作者意图)。 结构上,要根据位置思考,比如开头段的作用,一般从下面几个角度思考,一是看与标题的关 系,即点题,照应标题,二是看与下文的关系,引起下文,如为下文写……做铺垫(张本,埋下 伏笔),与……形成对比(反衬) , 照应……;中间段一般是承上启下,结尾段一般呼应上文和 - 13 - 标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 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 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起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 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 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 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 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 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 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 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二十四年,羽率众攻曹仁于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 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司马宣王、蒋济以为关羽得志, 孙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曹公从之。曹公遣徐晃 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 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追谥羽曰壮缪侯。子兴嗣弱冠为侍中数岁卒子统嗣尚公主官至虎贲中郎将卒无子以兴庶 子彝续封。 (选自《三国志·关羽传》,有删减)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子兴嗣/弱冠为侍中/数岁卒/子统嗣/尚公主/官至虎贲中郎将/卒/无子/以兴庶子彝续封 B. 子兴嗣弱冠/为侍中/数岁卒/子统嗣/尚公主/官至虎贲中郎将/卒/无子/以兴庶子彝续封 C. 子兴嗣/弱冠为侍中数岁/卒子/统嗣/尚公主/官至虎贲中郎将/卒/无子/以兴庶子彝续封 D. 子兴嗣/弱冠为侍中/数岁卒/子统嗣/尚公主/官至虎贲/中郎将卒/无子/以兴庶子彝续封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14 - A. 先主,文中指刘备。蜀国是刘备建立的,《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出仕时是刘禅在位,所以 他在该书中称刘备为先主。 B. 太守,又称郡守,古代的一种地方职官,一般是掌理地方郡一级的行政区的地方行政官, 战国时就开始设置郡守。 C. 江南,指长江以南地区。各时代的含义有所不同,汉以前一般指现在湖北省长江以南部分 和湖南省、江西省一带。 D. 弱冠,泛指男子十八左右的年纪。十八岁体犹未壮,所以说“弱”;十八岁行冠礼,以示 成人,所以说“冠”。 12. 下列对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关羽心存旧情,竭忠尽义。他身陷曹营时,即便受到曹公赏识和厚待,也仍然不忘先主主 旧情,不忘跟先主同生共死的誓言,最终奔袁绍军中寻找先主。 B. 关羽知恩图报,淡泊钱财。他为了报答曹公的厚遇,而主动请缨,解了白马之围。他离开 时,把曹公所有的赏赐封存起来留下,还留了一封辞行信 C. 关公武艺高强,骁勇善战。他曾于千军万马中斩杀袁绍的大将颜良,也曾于樊城斩杀曹公 的将军庞德,曹公为避其锋锐,甚至想迁离许都。 D. 关羽意志坚强,定力卓绝。他曾经被流箭射中,箭穿透了左臂,毒入骨头,割肉刮毒时, 他跟没事人一样,跟将士们饮酒聊天,谈笑自如。 13. 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 (2)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 【答案】10. A 11. D 12. B 13. (1)秋天,连绵大雨,(导致)汉水泛滥,于禁所率领的七军都被淹没了。 (2)可以派人去游说孙权偷袭关羽的后方,答应(事成之后)割让长江以南的地区来封给孙 权,那么樊城之围自然就解除了。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 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 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判断的时候,可以先找出断句一致的地方, 再利用断句规则分辨断句不一致的地方的正误。 - 15 - “子兴嗣”,是说“关羽的儿子关兴继承了他的爵位”,“嗣”是“继承(爵位)”的意思, 应该在其后断。可以排除 B 项; “弱冠为侍中”是说“关兴二十岁就做了侍中”,“弱冠为侍中数岁”逻辑不通,应在“侍 中”后断。可以排除 C 项; “虎贲中郎将”是固定官职,其间不能断开。可以排除 D 项。 此句的完整翻译是“关羽的儿子关兴继承了他的爵位。关兴二十岁就做了侍中,几年后去世。 关兴死后,他的儿子关统继承了爵位,娶了公主,官至虎贲中郎将。关统死后,没有嫡子, 就让关兴的庶子关彝继承了爵位”。 故选 A。 【11 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 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 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 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D 项,男子 20 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 还比较年少,故称“弱”,选项中的“十八”均应是“二十”。 故选 D。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 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 较分析。 B 项,“主动请缨,解了白马之围”错误,原文是说“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起 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关羽是受曹操派 遣,并未主动请缨。 故选 B。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 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 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第一句中,“霖雨”,翻译为“连绵大雨”或“大雨不停”;“督”,翻译为“率领”;“没”, - 16 - “被淹没”。 第二句中,“劝”,翻译为“游说”或“劝说”;“蹑”,翻译为“偷袭”或“袭击”;“许” 翻译为“答应”,“以”翻译为“来”。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 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 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 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 “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县人。逃亡避仇到涿郡。刘备在家乡涿郡招兵买马时,关羽与张飞 共同帮他抵御外人的欺辱。后来刘备当了平原相,就把关羽和张飞任命为别部司马,分别带 领军队。 建安五年,曹操带兵东征,刘备大败,投奔袁绍。曹操活捉关羽而回,任命关羽为偏将 军,对待他非常好。袁绍派遣大将军颜良到白马进攻东郡太守刘延,曹操让张辽和关羽作先 锋阻击颜良。关羽远远望见了颜良的将军旌旗和伞盖,便策马驰入千军万马之中斩杀颜良, 割下颜良首级回到营中,袁绍的众多将领没有能够阻挡他的,于是解了白马之围。曹操当即 上表奏请朝廷封关羽为汉寿亭侯。 当初,曹操非常佩服关羽的为人,但是通过观察他的心情神态发现他似乎没有长久留在 自己手下的意思,便对张辽说:“你试着凭私人感情去问问他的真实想法。”不久张辽就尝 试着问了关羽,关羽感叹地说:“我非常清楚曹公待我情义深厚,但是我已接受了刘将军的 深恩,发誓与他同生共死,不能违背这誓言。我终将不能留下,但无论如何,我必当立功来 报答曹公后才离开。”张辽将关羽的话回报给曹操,曹操认为他是义士。等到关羽杀了颜良 之后,曹操便知道关羽一定会离开,于是特别加给他一些赏赐。但是关羽把所有的赏赐都封 存起来,留下不带走,然后写了一封信向曹操辞行,奔袁绍军中寻找刘备去了。 关羽曾被乱箭射中,箭贯穿他的左臂,后来伤口虽然痊愈,但每逢阴天下雨,骨头常常 疼痛,医生说:“箭头上有毒,毒素渗入骨头里了,应当割开手臂到受伤处,刮去骨头上的 毒,然后这种病痛才能消除。”关羽便伸出手臂让医生开刀。当时关羽正好请了众将领一起 宴饮,手臂上的血往下流,滴满了一盘子,但关羽却切肉饮酒,谈笑自若。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带兵去樊县攻打曹仁。曹操派于禁援助曹仁。秋天,连绵大雨,导 致汉水泛滥,于禁所率领的七军都被淹没了。最后于禁向关羽投降,关羽又斩了魏将庞德。 - 17 - 曹操甚至跟群臣商议要将都城从许昌迁走,以回避关羽的锋芒,但司马懿、蒋济认为关羽一 时得志,孙权一定不高兴。可以派人去游说孙权偷袭关羽的后方,答应事成之后割让长江以 南的地区来封给孙权,那么樊城之围自然就解除了。曹操接受了这个建议。曹操派遣徐晃救 援曹仁,关羽无法取胜,便带领军队撤回。可这时孙权已经占据江陵,俘虏了关羽手下将士 的妻子儿女,关羽的部队因此溃散。孙权又派将领追击他,终于在临沮把关羽和他儿子关平 都斩杀了。 追谥关羽为壮缪侯。关羽的儿子关兴继承了他的爵位。关兴二十岁就做了侍中,几年后 去世。关兴死后,他的儿子关统继承了爵位,娶了公主,官至虎贲中郎将。关统死后,没有 嫡子,就让关兴的庶子关彝继承了爵位。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两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从军行 杨炯① 烽火照西京②,心中自不平。 牙璋③辞凤阙④,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①杨炯:初唐四杰之一,一生皆任文职。唐高宗期吐蕃和突厥侵扰甘肃一带,唐王朝 派礼部尚书裴行俭出征,杨炯此诗当作于此时。②西京:指长安。③牙璋:调兵的符信。④凤 阙:指长安宫阙。 14. 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起句用一“照”字,将“烽火”和“西京”巧妙组合起来,形象地表现出外患严重、 情势危急的紧张气氛,并引出下文 。 B. 第二联“牙璋”对“凤阙”,把官军出师景象渲染得非常庄严;“铁骑绕龙城”则写出了 行军的迅速和军队凌厉逼人的气势。 C. 最后一联直抒胸臆,表现出作者忠君报国、建功立业的思想,也反映了当时唐王朝战无不 胜的民族心态,读来令人豪情满怀。 D. 《从军行》全诗通篇实写,采用从一个典型场景到另一个典型场景的跳跃式结构,写出了 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 15. 本诗在自然景物选择、战争场面描绘、主题思想等方面体现了边塞诗的典型特征,请结 - 18 - 合第三联简要分析。 【答案】14. D 15. ①自然景物选择:以“雪”和“风”写边地恶劣环境。从视觉出发写 大雪纷飞,遮天蔽日,军旗上的彩画黯然失色;从听觉出发,写狂风呼啸,几乎湮没了进击 的鼓声。以二者渲染边塞环境的恶劣。 ②战争场面描绘:用描写旗鼓来侧面刻画战斗场面。大雪之中,旗帜暗淡,仍然是方向;大 风之中,鼓声微弱,仍然是动力。以点带面,使战斗的画面跃然纸上,烘托出战斗的激烈和 悲壮。 ③主题思想:表现了战斗残酷和将士舍生忘死的精神。以环境的恶劣,侧面衬托出将士们的 昂扬斗志和战斗的残酷。风雪中将士们惊心动魄的行军,凸显了战士们壮怀激烈,舍生忘死 的豪情。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 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 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 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D 项,“《从军行》全诗通篇实写”错误,本诗并不是通篇实写,出征的是裴行俭,杨炯是一 介书生(一生任文职);“烽火照西京” 是想象是夸张,战争发生在甘肃;“宁为百夫长”两 句抒情,呼应“心中自不平”,从这里回看中间两联也可推为想象的情景。 故选 D。 【15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中重要句子内容的能力。对重要诗句的考查主要包括:含义(意义); 既考查对句子的含义的理解,又考查对句子作用的理解;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对句子进行赏析 和评价。做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句的含义,再分析诗句情感。 译文: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长安,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辞别皇宫,将军手执兵符而去; 围敌攻城,精锐骑兵勇猛异常。大雪纷飞,军旗黯然失色;狂风怒吼,夹杂咚咚战鼓。我宁 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只会雕句寻章。《从军行》是唐代诗人杨 炯的诗作。此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 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第三四句描写了军队辞京后的出战;第五六句 通过景物描写烘托激烈的战斗场面;最后两句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全诗 - 19 - 虽仅四十字,但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同时对仗工 整,使诗更有节奏和气势。第三联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 进行烘托。“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 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 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战争场面描绘,以象征军队的“旗” 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 激烈场面。这也是主题思想。 【点睛】诗歌单项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 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 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谴责了秦统 治者搜刮老百姓的财物一点都不放过,用起来却毫不吝惜的做法。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感叹自己多愁善感, 过早地长出花白头发。 (3)李白《行路难》(其一)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答案】 (1). 奈何取之尽锱铢 (2). 用之如泥沙 (3). 多情应笑我 (4). 早 生华发 (5). 长风破浪会有时 (6). 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 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 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锱铢”“沧”。 【点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 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 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 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 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 - 20 - 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 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正古老而神奇的玛雅文明由中美洲的古代玛雅人于 3 世纪所创,与古埃及文明、古罗马 文明和中华文明 ,在历史的长河中,短暂而绚丽,神秘而客智,散发出灿烂而迷人的 光芒。令人 的是,玛雅文明在 9 世纪戛然而止,( ),留给后世的大都是疑虑 和担忧。比如,古代玛雅人创造的“长数历”中被炒得 的“世界末日”,曾闹得人心 惶惶。其实,只要厘清古代玛雅人创造的“长数历”,所有的疑惑和担忧都会 。在玛 雅历法中,“金星历”是玛雅文明最为古老、最为重要的历法。这部“金星历”,人们深刻 地认识到玛雅人高超的数学知识和高深的数学技能。 17. 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相映生辉 顿足 沸沸扬扬 涣然冰释 B. 熠熠生辉 顿足 纷纷扬扬 烟消云散 C. 相映生辉 扼腕 沸沸扬扬 烟消云散 D. 熠熠生辉 扼腕 纷纷扬扬 涣然冰释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书写下短暂而神秘的一页在世界古代文明史中 B. 在世界古代文明史中书写下短暂而神秘的一页 C. 在世界古代文明史中书写下神秘而短暂的一页 D. 书写下神秘而短暂的一页在古化世界文明史中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根据这部“金星历”显示,人们深刻地认识到玛雅人高深的数学知识和高超的数学技能。 B. 通过这部“金星历”,人们深到地认识到码雅人高超的数学知识和高超的数学技能。 C. 根据这部“金星历”显示,人们深到地认识到玛雅人高超的数学知识和高深的数学技能。 D. 通过这部“金星历”,人们深刻地认识到玛雅人高深的数学知识和高超的数学技能。 【答案】17. C 18. B 19. D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这类题,正确理解词义是前提,能辨明语义的轻重、色 - 21 - 彩的褒贬、适用的对象的差异等方面是保证。在具体的语境中,考查其搭配是否得当,使用 是否得体,照应是否周密是关键。 “相映成辉”的意思是“互相”映衬,焕发出光芒;“熠熠生辉”是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 根据语境“与古埃及文明、古罗马文明和中华文明”,应选“相映成辉”。 “顿足”指以脚跺地,多形容情绪激昂或极其悲伤、着急;“扼腕”指用一只手握住自己另 一只手的手腕,表示振奋、愤怒、惋惜等情绪。这里强调玛雅文明的戛然而止令人惋惜,应 选“扼腕”。 “沸沸扬扬”形容人声喧扰,议论纷纷;“纷纷扬扬”形容(雪,花,叶)飘洒得多而杂乱。 与“炒得”相搭配时应选“沸沸扬扬”。 “涣然冰释”比喻相互间的嫌隙等消除;“烟消云散”像烟云消散一样,比喻事物或情绪消 失得干干净净。与“疑惑和担忧”相搭配时应选“烟消云散”。 故选 C。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应对此试题要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 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 根据现代语言表达连贯的要求,应将状语“在世界古代文明史中”放在前面,所以排除 AD; 依据前文“短暂而绚丽,神秘而客智”可知,应将“短暂”置于“神秘”前,所以排除 C。 故选 B。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连贯。填写衔接句一定要结合整个语段的语境,分析四个选项的不同,结合不 同点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和 谐的角度选取答案。 “根据……显示”是典型的杂糅句式,排除 AC;“高超”与“知识”搭配不当,排除 B。 故选 D。 【点睛】此类试题是将连贯,辨析并修改病句,成语辨析合并考查。这就更加要求考生具有 对文段整体把握的能力,拥有正确使用成语恰切表意的能力。所以读懂文段主要意思,结合 语境是作答的前提。较传统的考查题型,辨析并修改语病的难度其实是有所降低的,考生可 以比较选项与原文之间,选项与选项之间的不同点来确定正确答案。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 22 - 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在非盐胁迫条件下,蓝细菌在胞内基础性表达蔗糖合成关键酶 SPS;而当细胞遭遇高盐逆境时, _______,SPS 酶活性被迅速澈活,细胞开始快速合成并积累蔗糖,以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平 衡:_________,胞内离子浓度降低,SPS 重新恢复到低活性状态,蔗糖合成也随之减弱。有 趣的是,负责蔗糖降解代谢的关键酶 INV,其酶活调控方式与 SPS 正好相反,即高离子浓度抑 制其活性, _______。这样,蓝细菌细胞内动态变化的离子浓度以完全相反的方式调控着蔗 糖合成和降解,从而实现对环境盐度变化的动态响应。 【答案】 (1). ①胞内离子浓度迅速升高 (2). ②而当环境盐度降低后 (3). ③低 离子浓度促进其活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 意的提示。 这段文字前后句有较强的联系性,可以根据前后句的相反关系进行推断。 根据后文“胞内离子浓度降低”可知此处应该写“胞内离子浓度迅速升高 ”根据“当细胞 遭遇高盐逆境时”可知第二处应该写“而当环境盐度降低后”。根据“有趣的是,负责蔗糖 降解代谢的关键酶 INV,其酶活调控方式与 SPS 正好相反”以及“高离子浓度抑制其活性”可 以推断出第三处应该是与前一句正好相反,故填写“低离子浓度促进其活性”。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80 个字。 2019 年 9 月 16 日晚,随着郑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主火炬的熄灭,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 传统体育运动会圆满闭幕。本届运动会坚持以群众喜爱、群众参与为导向,在参赛项目、参 与人员等方面都刷新了以往纪录。本届运动会通过民族大联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展等 多种活动,使人们切身感受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的辉煌成就,增强了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 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答案】2019 年 9 月 16 日晚,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闭幕。本届运动会在参 赛项目、参与人员等方面刷新了纪录,通过多种活动增强了人们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先分出语段的层次,再保留关键句, 剔除次要信息,逐步压缩。注意每个长句子的主语及特点。应当认真分析题目所给文段,从 文段中提取主要信息,最后概括。注意不超过题目的字数限制即可。 - 23 - 文段有三句话,第一句介绍了新闻报道的主要事件:2019 年 9 月 16 日晚,第十一届全国少数 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闭幕。第二句介绍了运动会的特点:在参赛项目、参与人员等方面刷新 了纪录。第三句介绍了运动会的内容和意义:通过多种活动增强了人们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四、作文(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什么是青春?青春就是黑白键上流淌的音符;是画笔绘出的美好明天;是跑道上的速度与 激情;是每个关节跟着音乐跳动。 如东高级中学的一名高三同课改变的只是上课的形式,现在自己支配的时间多了,我可以 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合理安排时间;临沂四中学生,坚持 5 点起床站着早读, 几乎没出过门…… 一篇《不吃苦,你要青春干嘛》的演讲这样说道:“当你不去拼一份奖学金,不去过没试 过的生活,整天挂着 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玩着网游,干着我 80 岁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 干嘛?” 马克思说:“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 习近平同志曾说:“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思考和认识? 学校文学社为了助力高考,发起“青春的底色——无 XX,不青春”专栏征文活动。让你从 “担当”“责任”“热血”“奋斗”中选择一个词语作为专栏的名称,并为此次专栏征文活 动写一篇前言。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青春如朝日,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年华。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独一无二的青春路。可能洒 满汗水,又或者充满安逸。薄伽丘说过:“人生的最大悲痛莫过于辜负青春。”“不经历地 狱的磨灭,怎会有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界的绝唱。” 只有当我们奋 斗过,青春才能展现出它无比耀眼的光彩。 青春的底色永远是奋斗。“要知道,春天的道路依然充满泥泞。”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 是容易的。只有在年轻的时候奋斗过、拼搏过、奉献过,书写过人生的精彩、攀登过人生的 高峰,我们才能在以后回忆的时候,自信地道一句:“青春无悔”。 - 24 - 让青春因梦想而激杨。心中有阳光,脚下就有力量,青年最大的资本不是经验丰富,胸 有成竹,而是敢于做梦、勇于试错。因一时挫折而灰心丧志,因身处逆境而放弃前行,甚至 让享受和偷安在我们内心扎根,那青春何以为青春?在生命力最旺盛的日子里,就该像爬山 虎一样,向着心中的梦想不断向上攀沿,把青春的绿色铺满征途。 让青春因拼持而精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告诫的,“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 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 路”。人生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纵然前行之路荆棘密布,只要有那么一股到中流击水的劲 头,无论道路多险、风浪多大,都是对自己的超越,而那些以梦为马、激情奋斗的日子,将 永远成为人生的财富。 让青春因奉献而厚重。习近平总书记给北大学生的回信中说:“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 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这绝不是空洞的口号,从汶川地震的志愿者 行动,到北京奥运的火炬传递,从反疆独反藏独的惊天怒吼,到“一带一路”的青春挥洒, 这一代年轻人有着极强的民族自信心和国家荣誉感,时代也需要我们用坚实的肩膀扛起民族 复兴的重任。不管是身处象牙塔的年轻大学生,还是扎根基层的青年村官,抑或是穿行于大 街小巷的快递小哥,只要尽心做好本职工作,又何尝不是在为国为家添砖加瓦?把个人梦想 汇入时代洪流,让蓬勃青春与家国情怀共振,我们一定能“肩兹砥柱中流之责任”,让人生 的色彩更加绚烂。 百余年前,五四先驱李大钊这样激励青年:“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 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 觉,活泼之生命。”靠什么征服通往梦想的大焰山,拿什么安放我们心中如火的激情?奋斗, 唯有奋斗。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未回忆的。”青春不息,奋斗不止。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通读材料,从抓关键句入手。有的材料为突出 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 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本题为多则材料作文。第一则材料先提出“青 春是什么”的问题,引起思考;接着列举一些对待青春的方式,打开同学们的思路;最后是 伟人和国家领导人对青春的阐释,指引人生奋斗发展的方向。首先要选择一个话题作为专栏 的名称,话题有“担当”“责任”“热血”“奋斗”,然后围绕这个话题阐释意义,文章不 能脱离所选的话题,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选择一个或几个角度展开。文章要有 - 25 - 自己的感受,展现自己的认识,不能大而空。语言表达要有文采,特别是文章的结尾,既是 文章的结束,也是栏目的开始,要有诗意。 参考立意: 1.青春的底色——无担当,不青春; 2.责任与青春; 3.青春的颜色叫奋斗; 4.热血的青春。 行文结构:开篇提出观点“只有当我们奋斗过,青春才能展现出它无比耀眼的光彩”;接着 从四个方面来阐释观点:青春的底色永远是奋斗,让青春因梦想而激杨,让青春因拼持而精 彩,让青春因奉献而厚重;最后强调观点“要实现青春的梦想,唯有奋斗”“青春不息,奋 斗不止”。 素材: 1.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只要有那么一股子中流击水的劲头,有那么一股子以梦为马的激情, 奋斗就将成为实现梦想的阶梯。中山大学博士生韦慧晓博士毕业后,参军入伍登上航母辽宁 舰,经过五年远海大洋的磨砺,成长为海军首位女舰艇指挥员。“已经蹒跚起步,但我的逐 梦之路还很漫长”,韦晓慧一直把这句话当作是对自己的勉励和鞭策。常州技师学院学生宋 彪顶着 40 摄氏度的高温在车间日复一日苦练,斩获世界技能大赛最高奖……无数这样的年轻 人,不避难,敢吃苦,敢拼搏,耐得住寂寞,经得住风雨,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锤炼自己的 意志,他们以奋斗实现青春梦想,成就出彩人生。 2.历史上,对青春年华的赞美从不缺乏,同时,有志的青年对同胞的呼号也从不缺乏。周恩 来发出“安忍坐视而不一救耶?”的呼声,燕园学子提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 无不是在向当世青年呼吁:莫负韶华,与我同振国家。青年人为何要担此重任?因为青年拥 有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处在一个最具活力、创造力、冲劲的时期,易被时代感染,易无惧迈 上征程,能扛时代大旗,能“教日月换新天”。有能力者若不发挥其能力会终生懊悔,青年 人若不发挥目己的光和热,便是辜负了上天的馈赠,所以青年应秉承先辈精神,发扬责任意 识,勇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不负韶华,振兴国家。 3.可青年人也不全是如此有担当的。近来竟有青年网红宣称人生最重要的排序是:自己、伴 侣、孩子、父母!生他养他育他的父母竟排在末位,而更重要的是他的排序里竟然不见社会 与国家!这哪里是青年人该有的样子?整日沉迷声色犬马,只想“娱乐至死”“佛系度日”, 从未想过对他人和社会做一点贡献,这是多么令人震惊和绝望的自堕心态。而这种人竟成为 - 26 - “网红”,此理论一旦扩展传播,将污染多少青年的心灵!诚应诫止之。 4.有些人,青春路上洒满了辛勤的汗水,他们播下了希望的种子,每天如饥似渴地吮吸着知 识的甘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坚持不懈,百折不挠。即使遇到了暴风骤雨以至于更 大的灾难,他们也能咬着牙挺过去。那是因为支撑他们的是信念,是目标,他们深知青春不 能虚度,短暂的青春需要奋斗。 【点睛】材料作文审题原则: 1.整体性原则: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 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 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 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筛选。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有话可 说。 - 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