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3.51 KB
- 2021-06-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 01 论述类阅读之概念筛选
(时间:60 分钟,分值:60 分)
班级 学号 得分
1、【广东省 2018 届中山市高考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12 分)
中华文明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对异文化的强大包容力,它对“内”与“外”的理
解,与对“华夏”和“蛮夷”概念的理解一样,是动态和辩证的,所以能够把接触到的异文
化转化为与中华文明彼此相容和互补的东西。在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少数民族势力入主中原
建立王朝的现象,但是在与中原文化近距离相处和共存一个时期之后,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
了中原文化。
在这种历史情境下,恐怕我们讨论中国的“内”与“外”,就不能以中原王朝皇帝的血
缘来判断是否“外人”掌权,否则就会否认元朝和清朝是中国的朝代,把它们看作是“外来
政权”。而且纵观各个朝代的皇室血缘,许多都有异族的成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无论是
皇室贵族还是平民百姓,族际通婚始终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中华各民族之间早就是“我中有
你,你中有我”,坚持血统论是违背历史事实的。
同时,我们也不能完全以政府实际收税和派遣官吏的行政管辖边界来加以界定“内”与
“外”。中华文明从中原地区向周边的边缘地区、甚至边远的异邦进行文化辐射,现在周边
的许多邻国,在历史上都可以被划入“中华文化圈”的辐射范围,比如像朝鲜半岛、越南、
琉球等地,过去使用的文字都是汉字,它们保留下来的历史文献都是汉字。
在谈到“内”和“外”之间的关系时,可能还有一点需要注意,这就是需要对中国历史
上不同朝代当政者和主流学者的心态进行分析和解读。比如宋朝在各方面的心态比较保守,
无法代表中华文明主脉中“中国”的一个常态。边缘地区的少数民族势力入主中原后,会带
来了基因上新鲜的血魄,也冲击了中原地区相对停滞的社会。如果一个文明群体被其他文明
群体所打败,它自身肯定出现某些保守和停滞的特点,失去了活力,外来的冲击可以使其重
新焕发青春。所以,我觉得从历史演变的态势上来看,在许多方面,“内”和“外”之间是
一种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而且彼此的边界是动态和发展的。
现在我们讲中国历史,“中国”的地理边界应如何把握?那么讲到历史上的外蒙古、越
南、琉球这些地方时,应该怎么讲?汉朝时越南曾是中原王朝管辖之下的“交趾郡”,明朝
时期撤出了越南。我们现在讲中国历史,为了不与邻国产生矛盾,只能限定在目前国际承认
边界内的 960 万平方公里,这是今天的中国。但在历史上,不同朝代的行政管辖边界、军队
驻扎的边界、财政收税的边界、文化影响力达到的边界与今天的国界并不重合,有时在这
960 万平方公里之内,有时在之外。所以,我们今天讨论历史中国的“内”与“外”,就必
然面临一个中国历史传统的、今天国际法承认的、现代概念的话语体系之间的矛盾,在它们
之间必然有许多张力和矛盾,也很困扰学者们的头脑。
(摘编自马戎《中华文明的“内”与“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中华文明的强大包容力,表现在可以与异文化相容与互补,而少数民族政权也能接
受中原文化。
B.皇室血缘的异族成分,民族之间的族际通婚,在事实上表明血缘关系不能分清楚中
国的“内”与“外”。
C.中华文化圈的辐射范围比行政管辖边界宽广得多,故不能完全以行政边界来界定
“内外”问题。
D.历史中国的“内”与“外”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边界表现很多样,会面临很多让
人困扰的矛盾。
【答案】A
点睛:考核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类试题,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
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
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文章主要从包容、血统、行政、心态等不同角度,展开论述。
B.文章没有明确指出中华文明的“内”与“外”的具体边界。
C.文章的论证语气在整体上比较温和,这有利于问题的提出与讨论。
D.文章最后回归现实,指出“历史中国”的存在矛盾和解决路径。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的论证分析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对论证方法和论证分析内容的
把握。D.文章最后回归现实,指出“历史中国”的存在矛盾和解决路径。没有指出“解
决路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如果坚持血统论,那么中国历史就不可能是一部完整的历史。
B.如果不分析当政者和主流学者的心态,中国的“内外”关系容易判断失误。
C.如果一个文明群体失去活力,就需要外来的冲击使其重新焕发青春。
D.“中国历史传统”只是理解历史中国的“内”与“外”的其中一个视角。
【答案】C
【解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如果一个文明群体
失去活力,就需要外来的冲击使其重新焕发青春。原文说“如果一个文明群体被其他文
明群体所打败,它自身肯定出现某些保守和停滞的特点,失去了活力,外来的冲击可以
使其重新焕发青春”,并没有表达这一意思。
2、【湖北省鄂南高中、华师一附中、黄冈中学等八校 2018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阅读
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2 分)
隋废九品中正,设进士、明经二科取士。唐承隋制,并增设明法、明字、明算诸科,而
以进士、明经二科为主。进士科重文辞,明经科重经术。唐高宗、武则天以后,进士科最为
社会所重,参加进士科考试被认为是致身通显的重要途径。进士科以考诗赋为主,此外还考
时务策等。
唐代取士由地方举送中央考试,称为乡贡。被举送应试的人通称为举人。唐人常说“举
进士”,例如韩愈《讳辩》说“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意思是应举参加进士科的考试,
这种人在唐代就称为进士。韩愈《送孟秀才序》说“京师之进士以千数,其人靡所不有”,
就是指当时应举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说的。唐初设有秀才科,不久即废,但是唐人后来仍通
称应进士科考试的人为秀才。
唐代中央主持科举考试的机关是礼部,考官通常由礼部侍郎担任,称为知贡举。唐人进
士及第第一名称为状头或状元。同榜的人在长安慈恩寺雁塔题名,称为题名会。宴会于曲江
边的亭子内,称为曲江会。又遍游名园,以同榜少年二人为“探花使”,探采名花。唐人进
士及第后尚未授官称为前进士,还要参加吏部“博学宏词”或“拔萃”的考选,取中后才授
予官职。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说,柳宗元“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其后以博
学宏辞,授集贤殿正字”。白居易进士及第后,因为取中“拔萃”,所以授秘书省校书郎。韩
愈虽然进士及第,但是由于应吏部考选未中,未能得官。为此,韩愈以“前乡贡进士”的名
义三次上书宰相求仕。
以上所说的进士、明经等科通常每年都举行考试。此外唐代还有所谓制举,这是由皇帝
特诏举行的考试,据说是要选拔特殊的人才。无论取中进士、明经等科与否,都可以应制举。
考期不固定,科目由皇帝临时决定,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文辞
秀逸科,风雅古调科等等,前后达百十种。这些称为制科。唐代博学宏词科本来也是制科,
开元十九年(公元 731 年)以后改为吏部选人的科目,每年举行考试。宋代制举恢复博学宏词
科。
宋代最初也以进士、明经等科取士。宋神宗时王安石建议废明经等科,只保留进士科。
进士科不考诗赋而改试经义,此外仍考论策(后来也间或兼考诗赋)。礼部考试合格后,再由
皇帝殿试复审,然后分五甲(五等)放榜,授予官职。
(选自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 隋代以前,统治者曾创设九品中正制品评人才,选人授官,至隋代设进士、明经二
科,以科举取士代替。
B. 在唐代,科举进一步发展,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秀才诸科都先后成为
取士科目。
C. 从隋唐至宋,科举考试科目屡有变化,但进士一科始终得到保留,而且在各代都一
直最受重视。
D. 隋唐进士科考查诗赋和时务策,宋代常考的只有经义,诗赋只是间或入选的兼考科
目。
【答案】A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 唐代经地方举送到中央参加考试的人称为“举人”,其中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也通称为
“秀才”。
B. 唐代称进士及第后尚未授官者为“前进士”,《送孟秀才序》中的陈述表明,当时进
士及第者甚众。
C. 进士及第第一名在唐代称为“状头”或“状元”,后世科举中的“秀才”“探花”等
称谓也可能与唐代有关。
D. 柳宗元、白居易因分别取中“博学宏词”和“拔萃”而授官,而韩愈虽同样进士及
第,却在这种吏部的考选中失利。
【答案】B
【解析】B 项,《送孟秀才序》中所称进士,是指当时应举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而非及第
的“前进士”。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
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
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 B 偷换概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 制举是唐代科举考试的组成部分,但从考期和考试科目不固定等特点看,只能算是
进士、明经等常科考试的补充。
B. 博学宏词科在唐代本是制举科目,后来改作吏部考选科目,宋代又在制举中恢复,
可见唐宋制举也在发生演变。
C. 地方举送,礼部考试,至宋代又增加皇帝主持的殿试,科举制度得以完善,跟后来
的明清科举已无区别。
D. 隋唐至宋,科举考试的资格、科目、内容和及第后的授官制度等在继承中变化,这
应与各朝代的时代需要和人才观念有关。
【答案】C
3、【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 2018 届高三 11 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12
分)
西方美学强调人性三元论,主要以柏拉图和弗洛伊德最为著名。柏拉图认为“灵魂也可
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理智、激情和欲望。与此相似,弗洛伊德主张将人性分解为本我、
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
这表面看来属于三元论范畴的人性论,仍然是一种二元论。比如柏拉图所谓三元论,当
理智、激情与欲望三部分各司其职、和谐协调的时候,灵魂便能主宰自己,秩序井然,个人
的灵魂就是正义和健康的;如果理智、激情与欲望不守本分,相互斗争都想争夺领导地位,
就造成了灵魂的不正义。这实际上肯定了作为人性的最终形态仍然是正义与非正义、健康与
不健康。弗洛伊德的三元论同样如此。当自我能妥善协调本我、超我与外界的关系的时候,
人性处于和谐的状态;当自我不能妥善处理和协调这一关系的时候,人性就可能处于分裂状
态。处于分裂状态的自我主要有两种极端的形式:一种是本我以绝对优势战胜超我乃至外界
的时候,自我就可能是一个完全意义的动物性的人,在许多情况下可能显露出恶的特质;但
当本我主要受到超我的监督和制约时,自我就可能是一个道德完善的人,这种情况下的人性
就可能是善的。这样一来,人性就可能是和谐或分裂的、善的或恶的两种形态。这实际上同
样是一种二元论,所以西方美学最具影响力的人性论是二元论。
这种三元论的定位使西方美学关注人性的复杂性,崇尚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在他们看来,
现实世界任何事物作为一种存在永远不是只有一个因素和属性的存在,而是多种对立或并不
对立因素和属性的有机统一体。
与西方美学有所不同,中国智慧美学在人性论方面影响最大的是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
论,以及告子性无善恶论。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生下来就具有仁义礼智之心;荀子主张
性恶论,认为人性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孟子、荀子虽然对人性的善与恶有不同认
识,但有一点相同,这就是都肯定了人性一元论,并不认为人性善恶并举。另如告子所谓“性
无善无不善'的性无善恶论,则对人性并不十分在意。在主张“齐物论”的道家美学看来,
既然善恶平等不二,等齐划一,那意味着他们所主张的人性论可能超越善恶分别而等齐划一、
平等不二,这也是一种主张对善恶不加分别的观点,同样具有人性一元论的特点。所以,中
国智慧美学虽然对人性有多种阐释,但不像西方美学那样强调人性的多元性甚或二元性,更
不强调人性的分裂与冲突,而是在很大程上主张了人性一元论。
综观前人论述,我们发现即使人性有善与不善论,这种差异也只是一种本性差异,是为
后天修养和发展提供条件,而不是强调本性中存在善与恶的矛盾冲突,以及所导致的人格结
构矛盾和分裂,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可归之于人性一元论范畴。这才是中国智慧美学关于人性
乃至人与自我关系的最精确阐述。
中国智慧美学人性一元论的观点,并不是无视人性之善与恶矛盾对立的存在,只是并不
像西方美学那样夸大这种矛盾对立,将矛盾对立作为人性的基本特质,而是主张这种善与恶
的分别只是人们后天所形成的一种价值判断,并不能真正体现人类原始本性的实质。
(摘编自郭昭第《中国智慧美学论要》,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 柏拉图的三元论与弗洛伊德的三元论有所不同,前者认为人性的“三元”是理智、
激情和欲望,后者则认为人性的“三元”是本我、自我和超我。
B. 作者分析西方美学人性三元论本质上是一种二元论,二元对立。如正义与非正义的
对立,健康与不健康的对立,和谐与分裂的对立,善与恶的对立。
C. 弗洛伊德认为,在处理不好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元”关系时,人性就可能处于
分裂状态。这时人性就表现出“善”或“恶”这两种极端形态。
D. 根据柏拉图的三元论,我们要努力让理智、激情与欲望三部分各司其职,和谐协调。
只要做到了这一点,灵魂就能主宰自己,它就是正义和健康的。
【答案】C
【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时候,首先应认真审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那就要求考生应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内容;然后认真辨析所给的选项,
把文本的信息和选项进行比较,看选项有无改变文章的表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4 分)
A. 中国古代的人性论中,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影响极大,这两种观
点虽然相互对立,但都否定了人性会“善恶并举”。
B. 告子主张“性无善恶论”,对人性不太在意。道家美学主张善恶平等不二、等齐划
一,应是“齐物论”思想的体现。这仍是人性一元论。
C. 中国智慧美学不强调“善”与“恶”的冲突,认为人性中“善” “恶”的差别只
是一种本性差异,这种差异可为后天修养和发展提供条件。
D. 作者认为,中国智慧美学不像西方那样强调人性的多元性或二元性,而是在很大程
度上主张人性一元论,认为人性要么是善,要么是恶。
【答案】D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 西方美学的人性三元论使他们认识到人性是多种对立或并不对立因素和属性的有机
统一体,他们关注人性的复杂性,崇尚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B. 人们后天形成的关于“善”或“恶”的价值判断并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原始本性的
实质,因为后天的努力与所处的环境等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本性。
C. 本性中存在善与恶的矛盾冲突,就可能会导致人格结构矛盾和分裂。我们应该追求
人性的和谐、正义、健康,重视后天教育,加强修养,完善道德。
D. 本文把西方美学和中国智慧美学二者对人性论的见解进行了比较,探讨了二者本质
上的区别,指明了使人性向善的具体可行的方法,给人以启示。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 项,“指明了使人性向善的具
体可行的方法”无中生有,本文虽有零星涉及,但并未“指明”“具体可行的方法”。
4、【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 2018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
字,完成下面小题。(12 分)
根据历史气候学的研究,两汉时代正处于大理冰期结束以后的第三个温暖期。这一时期
起于公元前 800 年左右,止于公元 200 年左右,高于现代的年平均气温 10C^-20C。这种气
候的特征,我们可以从许多方面找到佐证。
从植物分布变迁方面看,在这一历史时期,由于气温上升,南方亚热带与暖温带植物纷
纷北上。以竹为例,目前大面积的竹林基本上不超出长江流域,而在当时,黄河流域分布着
数量众多的大面积竹丛。比如,春秋时的淇水一带,竹木巨大成萌,连延不绝。《诗经·卫
风·淇奥》咏道:“瞻彼淇奥,绿竹青青”;到汉代时期,这一带仍然竹木繁茂。西汉元封二
年,黄河决口,式帝发卒数万人塞抓子(古地名)决河,即以“下淇园之竹为健”(《河渠书》)。
西北地区也是广有竹林,《山海经·西次二经》即记六盘山一带:“其木多棕,其草多竹,涤
水出焉.”当时的关中地区,同样是竹林众多,在《诗经·小稚·斯千》中就曾言:“如竹芭
类,如松茂矣。”司马迁所言“渭川千亩竹”(《货殖列传》)、班固所言“有郭杜竹林,南
山植拓,号称陆海”(《地理志》),更是脍炙人口。
除了竹林之外,其他一些暖温带、亚热带植物的北移也十分引人注目。如《诗经》中屡
屡在北方出现关于“梅”的诗篇。《召南》之“镖有梅”,地域当在当时的雍梁之地;《秦风》
之“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其地域应在秦岭山脉。另外,《陈风))有“墓门有梅,有鸽萃止”,
《曹风》有“鸡鸡在桑,其子在梅”,两国地域均在充、豫之地,即今河南山东一带.而梅树
的下限温度为-14°C ,因此当时平原中部冬季最低温度比现在要高。
从河流冬季稳定封冻线看,在这一历史时期,其南线出现北移现象.据有关专家研究,
当今河流冬季稳定封冻的南界大体上东起连云港附近,经商丘北跨黄河,沿黄河湘侧高地西
伸,这条线以北的河流每年都有稳定的封冻现象。但在春秋两汉时期,河流冬季稳定封冻线
北移大棍至今山东曲率一带甚至再向北一些。据《左传》《汉书·五行志第七中之下》记载,
在关中地区及曲享、洛阳地区,于舍桓公十四年(前 698)、成公元年(前 590)、襄公二十八
年(前 545)、汉武帝元狩六年(前 107)、昭帝始元二年(前,25)都有“无冰”记载,而河流
封冻要比河边出现冰情所要求的冬季温度还要低。
另外,这一时期,渤海湾地区还出现大范围的海侵现象,据有关专家考证,这与当时气
候之温暖不无关系。《汉书·沟泣志》记载:“王莽时,征能治河者以百数……大司空株王横
言:往者天尝连雨,东北风,海水溢,西南出,浸数百里,九河之地已为海所渐矣。’”谭其
壤等专家认为,王横所言,乃是发生在西汉中期的一次大海侵。其“九河之地”相当于今渤
海湾西岸的天津、宁河、宝低、武清、静海、黄烨六县市各一部分或大部分地区,即这次海
侵的范围大体在海河平原上海拔四米的等高线附近,方圆数百里。直到东汉中叶以后,海侵
地区的海水才渐渐后退;东汉末年,海陆形势基本恢复到海侵以前的局面。但至魏晋南北朝
时期,这一地区仍然人烟稀少。因而这一地区出现了西汉中叶以来至魏晋南业朝时期的文化
遗存在年代上的中断现象;而且在这一区城的七里海北岸大海北村的汉代文化层内发现大量
的孔虫壳体,其组合可能代表一个稳定的沼泽湖环境。这些都表明,温暖、多雨是当时气候
的一个重要特色,王横所言“天尝连雨,东北风”,当不是孤立现象。
(摘编自马新《历史气候与两汉农业的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 河流冬季稳定封冻线出现的北移现象,也是第三个温暖期气候变暖的佐证。
B. 大范围的海侵现象的出现,是渤海湾地区西汉中期气候的一个重要特色。
C. 竹丛大面积分布在黄河流域,西北地区也广有竹林,原因在于第三个温暖期气温上
升。
D. 根据历史气候学的研究,两汉时代的年平均气温高于现代的年平均气温。
【答案】B
看作是天气的物理特征,只能说海侵现象的出现与当时温暖、多雨的气候有关系,正如
原文所言:“据有关专家考证,这与当时气候之温暖不无关系。”同时,B 选项中的“西
汉中期”应修改为两汉时期。
(2)下列不能佐证“两汉时代正处于大理冰期结束以后的第三个温暖期”的一项是( )
(4 分)
A. 大海北村的汉代文化层内发现大量的孔虫壳体。
B. 在春秋两汉时期,封冻线北移大概至今山东曲阜一带甚至再向北一些。
C. 《诗经·卫风·淇奥》咏道:“瞻彼淇奥,绿竹青青。”到汉代时期,这一带仍然竹
木繁茂。
D. 黄河决口,武帝发卒数万人塞瓢子决河。
【答案】D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 西汉中叶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遗存在年代上的中断现象充分证明了渤海湾地区
人烟稀少。
B. 渤海湾地区的七里海北岸大海北村在西汉中叶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可能出现过一个稳
定的沼泽湖环境。
C. 《诗经》中屡屡在北方出现关于“梅”的诗篇,进一步佐证了当时平原中部冬季最
低气温比现在高。
D. 西汉中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根据海侵现象和孔虫壳体的发现,渤海湾地区的气候
呈现出温暖多雨的特征。
【答案】A
【解析】提干问的是“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
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结合文本内容:“东汉末年,海陆形势基本
恢复到海侵以前的局面。但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地区仍然人烟稀少。因而这一地区
出现了西汉中叶以来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遗存年代上的中断现象”,可判断 A 选项
出现了因果倒置的情况。
5、【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 2018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
题。(12 分)
古人出行带什么样的“包”
倪方六
在中国古代,衣服大多没有口袋,古人出行时“包”更是不可或缺。“包”最早并不叫
“包”,而是叫“佩囊”。佩囊是古代使用最早、流行时间最久的包,像钥匙、印章、凭证、
手巾一类必须随身带的东西,大都放在这种囊内。因为外出时多将其佩戴于腰间,故谓之“佩
囊”。从文献记载来看,先秦时人们已有带包的习惯,即所谓“佩囊之俗”。古人的“佩囊之
俗”据推测起源于士兵配备的箭囊。佩囊实用方便,从先秦用到了明清,虽然名称和款式多
有变化,但人们都少不了佩囊。古代的包也有大小之别,汉代学者毛亨称“小曰橐,大曰囊”;
制作材料也不一样,有皮包和布包之分。
汉朝时,佩囊被称为“縢囊”。縢囊是一种小包。汉代也出现了一种叫“绶囊”的方形
包,皇帝常常用之赏赐臣子,有绶囊的人自然是有官爵之人,所以,“包”成了身份象征。
绶囊主要用于盛放印信一类的东西。因为“包”已与身份联系了起来,所以在图案、色彩上
都有规定和讲究。绶囊最常用的图案是兽头,故称“兽头鞶囊”。兽头中又以虎头使用为多,
因此又有“虎头鞶囊”之称。与绶囊同样能显示身份的包还有“笏囊”,也称“笏袋”。“笏”
即笏板,是官场用的简易手写板。盛放笏板的包便是笏囊。与绶囊多用青色不同,高级笏囊
多用紫色,古人称之为“紫荷”。 紫荷也是唐朝官场上的高级包。
唐代时,最能显示身份的包是 “鱼袋”。绶囊是装印信的,而鱼袋则是盛放符契这类“身
份证”的。唐朝时,官员的身份证明制成鲤鱼形,故名“鱼符”。凡五品以上官吏穿章服时
必须佩戴鱼符;中央和地方互动,也以鱼符为凭信。凡有鱼符者俱给鱼袋,使用时系佩于腰
间,内盛鱼符。鱼符有金、银、铜等质地,以区别地位;鱼袋也通过金、银装饰来分辨高低。
宋朝使用的“鱼袋”也有金鱼袋、银鱼袋之分,但仅是一个空包,鱼符被废用了,仅在
这种包上绣上鱼纹,凡有资格穿紫红、绯红官服的高官均可用这种包。
除笏囊、鱼袋外,古代官场、文人间还有一种包很流行,这就是用来盛放计算工具、文
具一类的“算袋”。其实,“算袋”这种包很早就有,但汉代称“书囊”,也称“书袋”;宋朝
称“照袋”,也称“招文袋”,民间则称其为“刀笔囊”,一直到明清都在使用。金代也使用
算袋,但称为“书袋”。元明清时代,随着新物件的出现和使用,包的款式和功能也越来越
丰富,如有了放钱放物的“褡裢”、放烟丝的“烟袋”、盛放扇子的“扇囊”、盛放挂表的“表
帕”、装饰价值更高的“荷包”等。其中“褡裢”为双层袋子,中间开口,两头放钱,使用
时从中间对折,搭于臂膊上,故又称“搭膊”。因为搭膊多用来装钱,民间干脆呼之为“钱
袋子”。因为“袋”与“代”谐音,常用之赠人,以讨“代代有钱”的口彩。
(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 古代使用最早、流行时间最久的包叫佩囊,因为外出时多将其佩戴于腰间而得名。
佩囊实用方便,人们出行都少不了它。
B. 汉代的绶囊与縢囊有所不同,从形状上看绶囊是方形的包,皇帝常常将其赏赐给有
官爵的人,所以它也成为身份的象征
C. 古代的佩囊因为朝代的不同名称和款式也多有变化,如汉代有一种小的佩囊称为
“縢囊”,唐代的“鱼袋”也是一种佩囊。
D. 古人出行时要携带一些东西,但是中国古人的衣服没有口袋,这些东西需要放在包
里,所以包就显得非常重要。
【答案】D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4 分)
A. 古代的包有大小之分,小的叫橐,大的叫囊;制作材料也有区别,有皮质的,也有
布质的;在颜色上也有所差异,有青色的也有紫色的等。
B. 在中国古代,绶囊、笏囊、鱼袋都有象征身份的作用,一般在图案、色彩也有讲究,
如“虎头鞶囊”就是上面绣有虎头图案的绶囊。
C. 古人的“佩囊之俗”据推测可能起源于士兵配备的箭囊。从先秦到明清,佩囊之俗
一直在延续,主要原因就是佩囊有装饰的作用。
D. 古代官场、文人间有一种被称为“算袋”的包很流行,它主要用来盛放计算工具、
文具等,这种包其实在汉代就有,宋到明清也在使用。
【答案】C
【解析】强加因果。佩囊延续的主要原因是“实用方便”。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 笏板是官员上朝持的简易手写板,而装笏板的袋子就是笏囊,高级笏囊多用紫色,
古人称之为“紫荷”,紫荷是唐朝官场上的高级包。
B. 虽然宋朝也使用“鱼袋”,并且鱼袋也有金鱼袋、银鱼袋之分,但因为鱼符被废弃,
所以鱼袋仅是一个空包,不再是身份的象征。
C. 元明清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物件不断出现并被使用,包的款式和功能也越来
越多,有了盛放扇子的扇囊和具有较高装饰价值的荷包等。
D. “褡裢”也称“搭膊”,因为它多用来装钱,在民间又被称为“钱袋子”,并且由于
“袋”与“代”谐音,古人常用之赠人,以讨“代代有钱”的口彩。
【答案】B
【解析】曲解文意。原文第三段可以看出宋朝的鱼袋还可象征身份。
相关文档
- 高考语文阅读题精练:听泉2021-06-072页
-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2021-06-0711页
- 2020高考语文江苏专用版大二轮讲义2021-06-076页
- 2018届高考语文作文备考素材爱别伤2021-06-073页
- 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05文学类文本阅2021-06-0725页
- 2020高考语文通用版增分精练辑:主题2021-06-0712页
-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三传2021-06-0749页
- 2018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保分小题2021-06-074页
-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三专2021-06-079页
- 高考语文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222021-06-07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