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9.00 KB
  • 2021-06-07 发布

人教版语文单元测试8:必修2第4单元检测(2)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人教版必修2第四单元检测(二)‎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每小题3分,共39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A.繁芜(wú) 诅(zǔ)咒 估量(liàng) 嫉(jí)恨 B.憔(jiāo)悴 枯萎(wěi) 巍(wēi)峨 气馁(nǎi)‎ C.砥(dǐ)砺 端倪(ní) 坚韧(rèn) 绚(xuàn)丽 D.赎(shú)罪 深陷(xuàn) 毋(wǜ)庸 契(qiè)机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豁然开朗 安之若素 应运而生 卓有成效 B.民不聊生 种族岐视 兑现诺言 戍戌变法 C.义愤填赝 心急如焚 倍受压榨 迥然不同 D.发愤图强 祟山峻岭 挺身而出 至理名言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此时此刻,我 想起了50多年前在大学里度过的岁月。 时候,中国正处在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悲惨境地,中国人民 进行抵抗外来侵略,推翻反动统治,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 环境十分恶劣,条件十分艰苦,但广大爱国进步的青年发愤学习,追求真理,积极投身人民革命运动的洪流。‎ A.不禁 那 还在 即使 B.不禁 这 正在 即使 C.不由 这 还在 虽然 D.不由 那 正在 虽然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李庆出生于一九四九年十月,他经常自豪地说:“我与伟大的祖国同龄。”‎ B.近日下水的大型画舫的外形与颐和园的石舫极为酷似。‎ C.她的冤屈终于得到伸张,她所蒙受的耻辱终于得到洗刷。‎ D.电影《泰坦尼克号》曾一度风靡全球,使无数观众为之倾倒。‎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B.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 C.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45%。‎ D.义门是陈村最古老的建筑,与义门形影相吊的是它的左侧立着的一株无枝无叶的老树。‎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旧有的医疗体制下,经常一人享受公费医疗,全家免费看病吃药的情况,这给国家不但造成极大的浪费,同时也给病人自己造成危害。‎ B.上海市公布的《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明确规定,在对外开放方面具有新的突破,即着眼于“享有同等国民待遇”,鼓励外商在沪投资高新技术产业。‎ C.在对WTO问题的关注上,过去主要集中在行业、企业等方面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上,多是从微观层面考虑问题,而对于经济体制等宏观问题却思考甚少。‎ D.有关专家指出,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贸易效率显得更加重要,企业的经营速度决定了企业在竞争中的成败,而政府的行政速度则决定着企业的经营速度。‎ ‎7.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7 -‎ 原来这车站和铁路线离山海关还有相当远的一段距离。我从车窗里探出头去,向北张望,心想能远远地眺望一下也好。 和从四野里升腾起来的炊烟暮霭融合在一起,像三春烟雨中的景色似的,迷离难辨。‎ ‎①时已黄昏 ②竭力张望 ③任是瞪大了眼睛 ④苍茫的暮色 ⑤只有隐隐约约的一抹如烟似雾的淡影 ⑥也望不见山海关 ⑦笼罩着大地 A.④③②⑥①⑦⑤ B.①④⑦③②⑥⑤‎ C.①③②④⑦⑥⑤ D.④⑦①⑤②③⑥‎ ‎8.下列新闻报道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据《人民日报》报道,目前我国居民百分之四十三的储蓄用于子女的教育,这个比例已超过了用于养老或购房的储蓄比例。‎ B.北京人喜欢吃大白菜,一辈子吃的大白菜摞起来大概有北海的白塔那么高。‎ C.为了给村民们讨一个说法,从前年冬天开始,年近花甲的老村长就带着他和两个弟弟踏上了这漫长而艰辛的告状之路。‎ D.职业培训中心举办的机电、缝纫、烹饪三个短训班,开设了汽车与摩托车维修、服装剪裁、中西式菜肴制作等课程,深受学员欢迎。‎ ‎9.下列句子表述有误的一句是( )‎ A.马丁•路德•金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他是西方第一个以非暴力形式展开斗争的人,他也因此于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B.二十世纪初,北京大学不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也是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的策源地,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最初基地。‎ C.法国生物学家、进化论奠基人达尔文,在其《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彻底否定了上帝创世说,推翻了物种不变的神话。‎ D.阿尔贝特•史怀哲创立并身体力行的“敬畏生命伦理学”,其主要内容是平等地看待一切生命体,爱护并促进生命,提升生命的价值,不要伤害和破坏生命,不要阻止生命的发展。这种伦理学后来被誉为“标志着西方道德进步的一个里程碑”。‎ 阅读下面一句话,完成10——13题 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10.作者强调马克思逝世在“安乐椅上”,其目的是( )‎ A.说明马克思逝世太突然,竟没来得及离开办公桌。‎ B.说明马克思逝世时,没有任何痛苦,作者感到安慰。‎ C.说明马克思在逝世前几分钟仍在坚持工作。‎ D.说明马克思逝世时的神态很安详。‎ ‎11、作者强调“两分钟”,其原因是( )‎ A.说明马克思逝世前的时间非常短暂。‎ B.作者感到太突然,没有思想准备。‎ C.对马克思这样快的离开人世,作者感到十分悲痛。‎ D.表现作者深感遗憾的惋惜心情。‎ ‎12.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起补充、解释、说明的作用。‎ B.起总结上文的作用。‎ C.起转折的作用。‎ D.起递进的作用。‎ ‎13.这句话所使用的修辞方法是( )‎ - 7 -‎ A.拟人 B.借代 C.讳饰 D.比喻 二、(每小题3分,共1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9题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从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 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例如,他曾密切地注视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14.第一段中先提“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后提“对于历史科学”的原因是( )‎ A.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B.他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C.欧洲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源地。‎ D.从人们熟知的方面写起。‎ ‎15.从后文的论证来看,文章却先写马克思在历史科学方面的发现,后写他对革命实践的贡献,原因是( )‎ A.他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B.先提马克思贡献最大的方面。‎ C.这样写可以使文章内容层层深入。‎ D.这样写可以充分表现作者对马克思的崇敬之情。‎ ‎16.对第二段分析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冒号以后的话,是一个因果关系的复句,由两个复句组成的分句构成,是对“简单事实”也就是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的具体内容所作的解释。‎ B.分句“人们首先必须吃、穿、住、行,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是个条件复句,这一分句通俗而又准确地说明了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精神。‎ C.分句“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是一因果复句,它以“从而”做连接词,说明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D.从前后两个分句的关系来看,条件复句是用因果复句所阐明的道理做“因”而得出的判断。‎ ‎17.依次填入下列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也许 毕竟 甚至 然而 B.即使 毕竟 还有 然而 C.也许 但是 还有 而且 - 7 -‎ D.即使 但是 甚至 而且 ‎18.对第五段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样”和“这”指代的是同一内容。‎ B.“这样”指代他的两个发现以及在许多领域的深刻研究。“这”指代“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 C.“这样”指上段中“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一句,“这”指代“作为科学家”。‎ D.“这样”所指的是上一段所表述的内容,“这”指代的是马克思在“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19.文中画线句子作为例证,要证明的一项是( )‎ A.他作为科学家,“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B.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C.马克思重视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发现。‎ D.马克思非常重视应用于实践的科学发现。‎ 三、(共18分)‎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20——23题。‎ 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今天我们就是在他的雕像前集会。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它之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 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更受压榨。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诸于众。‎ 就某种意义而言,今天我们是为了要求兑现诺言而汇集到我们国家的首都来的。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草拟宪法和独立宣言的气壮山河的词句时,曾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了诺言,他们承诺给予所有的人以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不可剥夺的权利。‎ 就有色公民而论,美国显然没有实践她的诺言。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斗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我们不相信,在这个国家巨大的机会之库里已没有足够的储备。因此今天我们要求将支票兑现————这张支票将给予我们宝贵的自由和正义的保障。‎ 我们来到这个圣地也是为了提醒美国,现在是非常急迫的时刻。现在决非侈谈冷静下来或服用渐进主义的镇静剂的时候。现在是实现民主的诺言的时候。现在是从种族隔离的荒凉阴暗的深谷攀登种族平等的光明大道的时候,现在是向上帝所有的儿女开放机会之门的时候,现在是把我们的国家从种族不平等的流沙中拯救出来,置于兄弟情谊的磐石上的时候。‎ 如果美国忽视时间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那么,这对美国来说,将是致命伤。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的酷暑就不会过去。1963年并不意味着斗争的结束,而是开始。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黑人得不到公民的权利,美国就不可能有安宁或平静,正义的光明的一天不到来,叛乱的旋风就将继续动摇这个国家的基础。‎ 但是对于等候在正义之宫门口的心急如焚的人们,有些话我是必须说的。在争取合法地位的过程中,我们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通饮。我们斗争时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我们不能容许我们的具有崭新内容的抗议蜕变为暴力行动。我们要不断地升华到以精神力量对付物质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 ‎20.文中“支票”一词指的是(3分) ‎ - 7 -‎ ‎“资金不足”的意思是(3分) ‎ ‎21.将“黑人得不到公民的权利,美国就不可能有安宁或平静”一句改为肯定句(3分) ‎ ‎ ‎ ‎22.“1963年并不意味着斗争的结束,而是开始”一句意味着(3分) ‎ ‎ ‎ ‎23、对文段理解分析有误的两项是(6分)( )‎ A.文中首段点明了集会的性质,后文对100年前颁布的《解放法令》的回顾和兑现支票的说法,更表明了黑人是为自己的权利而斗争,是正义的。‎ B.“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一句,意为黑人的经济生活状况是悲惨的,“仍”更点出了这种状况由来已久,但一直未得到改观。‎ C.第2段中“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一语,反映了黑人在社会中的孤立无援,“骇人听闻”则表明先前一般民众对黑人状况一无所知。‎ D.为了阐述自己的主张,作者在文中使用了比喻、排比、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E.这篇著名演讲的语言风格热烈、激昂而又不失理性,充分反映了作者争取实现社会正义的坚定决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四、(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7题。‎ 在罗丹艺术博物馆里 罗丹先生并没有艺术家们常有的罗曼蒂克派头,倒象是一位拘谨的绅士,严谨的学者。他头戴老式的礼帽,身穿黑色的服装,须发皆白。飘拂在胸前的稀疏的银丝,看上去像闪闪发亮的轻雾。他没有瞧我,侧着头,眼光仰视着上前方,似乎在追踪一个遥远的目标。……‎ 在看这些雕像的时候,我强烈地感到罗丹所塑的人物像,都远远不及希腊雕塑那么完美、完整和典雅。他们显然不是以形体美取胜,而往往带有这种不足或那种缺陷,达鲁的胸像,肋骨毕露;罗朗的头像,眼眶相当难看,似乎有眼病……以至我完全可以说,表现畸形与丑陋,是罗丹雕塑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倾向。‎ ‎“平常人总以为凡是在现实中被认为是丑的,就不是艺术的材料,这是他们的大错。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丑’,在艺术中能变成非常的‘美’。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攫取了这个‘丑’或那个‘丑’,只要用魔杖触一下,‘丑’化成‘美’了。这是点金术,这是仙法!”罗丹如是说,他的眼睛仍然仰视着上前方。‎ 艺术中的美丑,当然与生活中美丑不同,生活中的“丑”可以成为艺术中的“美”,但只有当这“丑”被艺术家表现得有内心世界、有心理深度的时候。罗丹先生只是为了给人一种刺激,使人感到触目惊心才刻意追求形体上的缺陷与丑陋吗?‎ ‎“不,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是美的。所谓性格,就是外部真实所表现的内在的真实,就是人的面目、姿势和动作所表现的灵魂、感情和思想。自然中被认为丑的,往往要比那被认为是美的更显露它的‘性格’,因为内在的真实在愁苦的病容上,在皱蹙秽恶的瘦脸上,在各种畸形与缺残上,比在正常健全的相貌上更加明显地呈露出来。在艺术中,只有那些没有性格,就是说不显示外部与内在真实的作品才是丑的。”罗丹如是说,他的眼睛仍然仰视着上前方。‎ 是的,罗丹所追求的并不是形体上的丑陋,而是内心的深度,是内心世界的某种状态在形体上的一种如此强烈以至使形体变形的反映。这个曾经美艳一时的《老妇人》,他低头看着自己丑陋的形体,面部充满那么深的悲哀、羞惭和绝望!《施洗者约翰》那略呈内八字的两腿,使他瘦弱的身躯更显得僵硬难看,然而却表现出了他机械的一步一顿的步伐之沉重与庄严,使人感受到这位传道者那种 - 7 -‎ 完成神圣使命的精神。《青铜时代》那个从沉睡中刚醒过来的青年男子不美的形体与不平衡的身姿,正是为了表现人类从蒙昧状态中解脱出来逐渐具有清醒意识的伟大过程…………‎ ‎【注】罗丹(1840—1917),法国雕塑家。‎ ‎24.第三自然段中的“用魔杖触一下”“这是点金术,这是仙法!”用的是比喻手法,其实际意义 (不超过10个字)(3分)‎ ‎25.第二自然段末尾说:“表现畸形与丑陋,是罗丹雕塑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倾向”,通观全文,从罗丹的艺术实践和艺术观两方面来阐述这一“重要的倾向”的具体内容。(6分)‎ ‎(1)在艺术实践中,罗丹的雕塑: (10个字以内)‎ ‎(2)在艺术观上,罗丹认为: (15个字以内)‎ ‎26.文章在引用罗丹的一段话之后,就重复使用“他的眼睛仍然仰视上前方”这句话,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1) (不超过10个字)‎ ‎(2) (不超过10个字)‎ ‎27.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三项是(6分)( )‎ A. 作者在罗丹的亲自陪同下参观,因而能更深刻理解罗丹的艺术观。‎ B. 罗丹的雕塑往往带有某种不足或缺陷。‎ C. 罗丹的雕塑所追求的是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形体上的强烈反映。‎ D. 作者在介绍罗丹作品的同时,也注重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E. 作者较详细地介绍《青铜时代》等三件作品,意在说明罗丹的艺术追求。‎ 五、(4分)‎ ‎28.按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仿写两句,使之与前后文字组成一段完整的话。‎ 希望大海风平浪静,却常常有狂风和恶浪; ; ‎ ‎ 。事物总是由对立的两方面组成,希望万事如意是不现实的。‎ 答案 ‎ - 7 -‎ ‎1.C (A.liáng B. qiáo něi D. xiàn wǘ qì )‎ ‎2.A (B.岐——歧 戍——戊 C. 赝——膺 倍——备 D.祟——崇 )‎ ‎3.D ‎ ‎4.D ‎5.B “不三不四”今多指人的行为不端、不正派。但有时可指文章不伦不类,不像样子。(A.“莘莘”为“众多”意,与“一位”矛盾,不合逻辑。 C.“首当其冲”意为首先遭到攻击或遭遇灾难,但常被误作“首要”解。D. “形影相吊”意为只剩下自己的身体和影子在相互慰问,形容孤单,既无同伴,也无同情者。用在这里前后矛盾,不合事理。)‎ ‎6.D ( A.成分残缺 ,“经常”后加“出现”。语序不当,“不但”提到“这”之后。B.成分多余,去掉“明确规定”。C.介词结构误用,去掉“在……上”。)‎ ‎7.B ‎ ‎8.A ( B.是北京全部人,还是北京一个人。 C.“两个弟弟”是谁的弟弟。 D.删去“的”字,否则有歧义。)‎ ‎9.C 法国——英国。‎ ‎10.B 11.D 12.A 13.C 14.A ‎ ‎15.C 16.D 17.D 18.C 19.B ‎20.国家向所有人承诺的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权。‎ 条件不成熟。‎ ‎21.黑人得到公民权,美国才会安宁平静。‎ ‎22.黑人将为争取自己的权利而不屈不挠地斗争。‎ ‎23.C(“一无所知”不准确)、D(“夸张、对偶”不准确) ‎ ‎24.化丑为美的艺术创作(或:把“丑”表现得有“性格”/把“丑”表现得有心理深度)‎ ‎25.(1)常取材于畸形与丑陋(或:以畸形与丑陋为素材)‎ ‎(2)“丑”的更能显露出“性格”(或:内在的真实更显露在畸形与残缺上。只答“有性格的作品才是美的”不给分)‎ ‎26.(1)强化作者的崇敬之情(大意) (2)突出罗丹的艺术追求(大意)‎ ‎27.CDE ‎28.‎ 参考答案:希望生活美满,却常常有悲伤和忧郁。‎ 希望事业一帆风顺,却常常有挫折和失败。‎ 希望江河一泻千里,却常常有旋涡和逆流。‎ ‎ ‎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