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7.50 KB
  • 2021-06-07 发布

山东省济宁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过程性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2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三过程性检测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一、基础知识部分(每小题3分,共27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我看到了不屈不挠、生命飞扬的自然景象! , , 。 , 。刹那间,我感动不已。‎ 我在(琢磨/捉摸)中再次抬起头,仰望古塔上的一团绿荫以及翱翔在它周围的鸟儿,我分明感觉飞鸟才是给这树、这塔以生存的施与者。因为塔内堆积的鸟粪给盘根错结的根蔓提供了(必要/必须)的养分,使宛若蛇虬的根茎不断(延伸/延续)。而且推而远之,这存活塔顶的绿色华盖,也不知道是仰仗何年何月何只鸟雀,衔落于塔顶的树种造就了这棵树的最初生命。日复一日,由于树的根须不断渗入塔的缝隙吸取大地的精华,于是又营造了塔内湿润的空间。鸟、树和塔是如此的相互厮守、依存,难割难舍,最终在天地之间顶托了一道秾丽的风景与和谐统一的煌煌气象,这是天意?这是缘分?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几乎要双手合十向这座古塔顶礼模拜了。‎ ‎1. 文中加横线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刹(shà)那间厮守 B. 施与(yú)盘根错结 C. 蛇虬(qiú)翱翔 D. 秾(nóng)丽顶礼模拜 ‎2.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琢磨 必须 延续 B. 捉摸 必须 延伸 C. 捉摸 必要 延续 D. 琢磨 必要 延伸 ‎3. 依次填入原文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本无生命的石头恐怕早已坍塌于荒野下 ‎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古塔完全被树根抬举起来 ‎③终于觉察古塔是被树根簇拥着、裹挟着 - 25 -‎ ‎④感叹之余,围绕着古塔,我转了一圈 ‎⑤假如没有众多的树根以顽强之力护卫古塔 A. ⑤①④③② B. ③①②⑤④‎ C. ④③②⑤① D. ②⑤③④①‎ ‎【答案】1. B 2. D 3. C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些词语大都是来自于课本内容,在平时学习中应当加以识记并把握。也可以通过广泛的阅读掌握一定量的汉语字词。A.刹chà那间;B.施与yǔ,盘根错节;C.无错误;D.顶礼膜拜。‎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2题详解】‎ 试题分析:解答该题,首先明确词语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考虑即可。捉摸: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如“不可捉摸”;琢磨:思索,考虑。表示反复思考,应用“琢磨”。必须:副词,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必要,强调“一定要”,多作状语;必要:形容词,强调不可缺少,多作定语;用“必要”更合适。延伸,延长,伸展;延续,照原样子继续下去,延长下去。“延伸”更合语境。‎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题详解】‎ 试题分析:解答该题,注意联系上下文,把握语境,④由所观景象而产生“感叹”,从而绕塔观察,③②发现古塔与树根的关系,最后,⑤①反面假设。‎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2016年德国乒乓球公开赛31日落幕,中国选手马龙再次初试锋芒,战胜自己的对手,夺得男单冠军。‎ B. 2015年,在世界经济总体下滑、差强人意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C. 某些现代作家的作品思想深刻,但用现代汉语语法标准衡量,其作品中某些语言的表述显然并不规范,不足为训。‎ - 25 -‎ D. 在大量的犯罪证据面前,犯罪分子抱残守缺、丑态百出,最终不得不如实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题干问的是“使用正确”。答案选择C项。“不足为训”意为“不值得作为效仿的准则,”与句子语意符合;“初试锋芒”比喻刚开始显示出力量或才能,与前面“再次”矛盾;“差强人意”的意思是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这里应该用“不尽人意”;“抱残守缺”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与句意不符。‎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比如题中“抱残守缺”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与句意不符。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例如比如“不足为训”意为“不值得作为效仿的准则,”与句子语意符合。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原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恶毒抹黑中国“像纳粹德国”的言论遭到了亚洲社会的广泛批评,不少社论指出,阿基诺的危言危行过于极端,不符合其身份。‎ B. 由于拆迁政策深得民心,菏泽老城区的居民搬迁积极性极高,不到一个月已然十室九空,大大加快了工作进程。‎ C. 这篇文章从内容上来讲,空洞肤浅;从语言上讲,缺乏文采;从逻辑上讲,颠倒跳跃:真是不刊之论。‎ D. 华为推出华为节大促销活动,仅10小时就销售了超过100万台,华为的饥饿营销显然大获成功,其实,这是华为营销屡试不爽的法宝。‎ ‎【答案】D ‎【解析】‎ ‎【详解】‎ - 25 -‎ 本题考查对成语在语境中的词义。成语题误点设置一般有:①望文生义;②错用对象;③褒贬误用;④颠倒尊卑;⑤搭配不当,具体又分为前后矛盾、语意重复、不合惯用句式、错带成分等。‎ A项,“危言危行”意为“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与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不符;‎ B项,“十室九空”意为“十户人家九家空,形容天灾人祸使得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此处用来指“搬迁积极性极高”不符合语境;‎ C项,“不刊之论”意为“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容言论确当,无懈可击”,此处用来指“文章空洞肤浅,缺乏文采,颠倒跳跃”属于望文生义;‎ D项,“屡试不爽”意为“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符合语境。‎ 故选D。‎ ‎【点睛】成语辨析的关键就在于:一是对语境意义的准确把握,二是对成语含义的正确掌握,两者必须相互结合,缺一不可。因此,我们在辨析成语使用情况时,可依次思考下面几个问题:语境义→成语义→该成语是否适合于该语境。可以说,对语境义的准确把握和对成语义的正确掌握,是我们辨析成语使用情况的前提和保证,也是我们正确解答成语题的重要方法和有效手段。‎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海上巡逻机于‎2月2日下午2点左右,在其西南大约150多公里处发现正在航行的他国海军舰队。‎ B. 过去中国的城镇化可以总结为“要地不要人”:要土地建设指标,但不要农民工到城里落户。‎ C. 菲律宾虽然与中国在领土问题上有争端,但菲律宾也一直试图将该问题与其他领域的合作分开处理,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关系。‎ D. 一种新型的袖珍电脑将亮相本届科博会,它采用语音输入、太阳能供电,具有高雅、时尚、方便、环保的功能和作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此类题首先要掌握六类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辨析语病的方法有:语感审读法、主干枝叶梳理法、造句类比法。‎ A项,“大约150多公里”不合逻辑,“大约150多公里”的“大约”和“多”不能一起使用;‎ B项,正确;‎ - 25 -‎ C项,“菲律宾虽然与中国在领土问题上有争端”语序不当,“虽然”应放在“菲律宾”之前;‎ D项,“采用语音输入、太阳能供电”中“采用”后面缺宾语,“高雅、时尚”与“作用”和“功能”搭配不当。‎ 故选B。‎ ‎【点睛】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在29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司法部副部长赵大程介绍说,新修订的《刑法》取消了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死刑罪名。‎ B. 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党纪国法是从政做人的底线。周永康被立案审查,充分体现了党纪国法面前人人平等,也再次警示党员干部:党纪国法不容违逆。‎ C. 据报道,台湾高雄1日凌晨的燃气爆炸目前已致25人死亡,267人受伤,2名搜救人员失踪,市府官员研判,原因可能是由于石化液体沿着雨水下水道一路爆开所致。‎ D. 为贯彻中央要求。切实整顿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收费行为,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在提高对银行收费行为监督检查力度的同时,应严格督促各商业银行规范收费行为。‎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此类题首先要掌握六类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辨析语病的方法有:语感审读法、主干枝叶梳理法、造句类比法。‎ A项,正确;‎ B项,“充分体现了党纪国法面前人人平等”成分残缺,在“人人平等”后补充上“的原则”;‎ C项,“原因可能是由于石化液体沿着雨水下水道一路爆开所致”句式杂糅,“原因是”与“由……所致”删去其一;‎ D项,“提高对银行收费行为监督检查力度”搭配不当,把“提高”改为“加大”。‎ - 25 -‎ 故选A。‎ ‎【点睛】考查语病,先抓典型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引导我国的制造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微观基础,也是推进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 B. 以“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主题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12月16日在浙江乌镇开幕,与会代表围绕互联网治理、发展和建设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C. 最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节能环保、经济实惠的新能源汽车逐渐进入老百姓的生活。‎ D.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两句诗正是苏东坡因仕途坎坷欲避世遁俗,又因不忘国运民生最终没能归隐山林的真实写照。‎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此类考查句子语病的题目,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句子成分在搭配,句式杂糅等方面的错误,要仔细琢磨,推敲。A.“加大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搭配不当。B.语序不当,“治理、发展、建设”的正确语序是“建设、发展、治理”。C.成分残缺,应把“各级政府出台的”改为“出台了”。‎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一句是( )‎ A. 会议期间,来自各党派团体和各界各行业的政协委员,将围绕关系国计民生为中心重大问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共商东莞发展大计,积极建言献策。‎ B. 媒体融合发展是一场事关我们党能否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和话语权的重大而深刻的变革,我们一定要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解决好“本领恐慌”,以创新带动发展,不断探索社会信息化条件下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 - 25 -‎ C. 在淮北代表团,李锦斌强调,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当务之急是要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契机,大力开展“调转促”行动计划。‎ D.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教育改革一直在进行中,多是课程、教材的改革,很少触及到学制的问题。从现实的角度来讲,633学制割裂了少年儿童成长发展的过程,也增加了学段衔接的成本。‎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此类题首先要掌握六类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辨析语病的方法有:语感审读法、主干枝叶梳理法、造句类比法。‎ A项,“将围绕关系国计民生为中心重大问题”句式杂糅,改为“围绕……”或“以……为中心”;‎ B项,“解决好‘本领恐慌’”成分残缺,应为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 C项,“大力开展‘调转促’行动计划”搭配不当,应为实施“调转促”行动计划;‎ D项,正确。‎ 故选D。‎ ‎【点睛】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二、‎ 阅读下面的义字,完成后面小题目。‎ 我们不能漠视鲁迅的存在 李林荣 - 25 -‎ 放宽眼界回望历史,在新文化运动以后的30余年间,用创作和翻译并重的方式,在文艺、学术和思想的天地里深耕力拓,开辟从中国感知世界、从世界审视中国的崭新精神视野,是当时文坛学界前沿的一代有识之士志业所向的共同选择。置身这一历史背景中的鲁迅,显现出的迥异于他人的特质,不在于某一局部点滴的收获,而在于贯穿始终的全程坚守和在坚守中未曾稍有松懈的自我警醒、自我克服与自我超越。‎ 遗憾的是,详察迄今已逾90年鲁迅研究史,在描述和阐释鲁迅著译实践中的倔强坚守和严苛自省这两重情态的问题上,尽管众语喧哗、声浪高亢,但能体现知人论世的足够耐心和充分诚意的说法,还不多见。无限拔高的神化、圣化和蓄意扭曲的丑化、妖化,这两种貌似极端对立的思维惯性,在鲁迅研究的这一领域,合流为对历史人物、历史文本及其具体生成情境的生硬割裂和蛮横简化。‎ 从中国与世界交互对观的双焦点视域中,展开自己的文学事业与思想生涯,这对鲁迅来说,并非一种纯粹自由主动的选择。不纯粹的自由主动,实质上也就是不自由的被动。施加这种不自由的被动压力的主体,正是鲁迅面前的那个时代和社会。‎ 步入新文坛之后的18年里,鲁迅创作、翻译的产出日益密集,为相关书刊的编辑,投注的心血和时间也越来越多。但在思想议题和体裁类型的涉猎范围上,蔚成大家的鲁迅一直没有离开自己在日本初涉文坛之际的选择。坚守自己青年时期发现和确认的思想议题,在鲁迅这里,更多地是源于一种对未获解的疑问难以释怀的理性诚实。今天,我们都可以看得很明白:过去时代提出的许多问题,早已不被当作问题,但这并不是因为它们已被彻底解决,反而恰是因为它们从未被解决,于是只好被假装遗忘或者作“被失效”处理。鲁迅那个时代遗留下来的这种问题,最突出的一个,就是改造国民性。用鲁迅年轻时候的话说,就是改变中国人普遍缺乏诚和爱的局面。‎ 带着这个问题,鲁迅把自己创作中最重要的部分——小说和杂文,都全力集中到了揭弊端、求疗治的方向上。相应地,在拣选翻译的作品素材时,鲁迅也有意避开了那些自诩或公认的高大上国度的高大上作家作品,多去搜求饱受蔑视的弱小民族和广遭非议的新兴国家的优秀作家作品。事实上,中文译本就是专译给中国人读的,都是“从别国里窃得火来,本意却在煮自己的肉”。更进一步讲,翻译和创作,在鲁迅改造国民性、增进国民精神的诚与爱的文化工程里,也是一体之两面,其共同点都是从病灶施药、自低处发力,舍高渺完美的理想主义于不问,拒先挂蓝图后上路的意图伦理于度外。‎ 无论我们如何看待鲁迅、如何评判鲁迅的毕生之问和他为此所做的一切,现在,我们都依然得和他一起,承受一个各人心底的诚与爱都尚有不足的时代。身处此时此地,我们可以断定的,不是鲁迅之于眼前这一时代的意义,而是我们还没有抵达可以漠视鲁迅的时代高度。‎ ‎10.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25 -‎ ‎ 鲁迅的翻译和创作,不满足于点滴的收获,更重视全过程的坚守和坚守中的自我警醒、自我克服与超越。‎ B. 鲁迅的文学事业与思想生涯,受到当时他所处的时代与社会的影响,并非一种纯粹自由主动的选择。‎ C. 鲁迅所选择翻译的作品,虽然谈不上高大上和优秀,但目的都是“从别国里窃得火来,本意却在煮自己的肉”。‎ D. 改造国民性,用鲁迅的话说就是改变中国人普遍缺乏诚和爱的局面,而这种局面,当今社会依然没有彻底改变。‎ ‎11.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存长达90多年的鲁迅研究史中,不少学者在对鲁迅倔强坚守和严苛自省的问题上,缺乏体现知人论世的足够耐心和充分诚意。‎ B. 鲁迅的小说和杂文,都全力集中到了揭弊端、求疗治的方向上,最突出的目的是改造国民性。‎ C. 抱着对未获解的疑问难以释怀的理性诚实,鲁迅一直坚守着自己青年时期发现和确认的思想议题。‎ D. 虽然鲁迅对于我们现在的时代已经没有现实意义,但是我们还没有抵达可以漠视鲁迅的时代高度:‎ ‎12. 下列不符合本文主旨的一项是 A. 对于鲁迅的拔高和丑化这两种极端对立的思维惯性,其区别在于是否对历史人物、历史文本等进行割裂和简化。‎ B. 过去时代提出的很多问题,虽然现在不被当作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已被彻底解决。‎ C. 在改造国民性上,鲁迅拒绝理想主义,坚持从低处入手,从国民劣根性的“病灶”施药。‎ D. 鲁迅时代过去了,但那个时代的国民劣根性今天依然存在,为此我们要呼唤鲁迅,不要漠视鲁迅的存在。‎ ‎【答案】10. C 11. D 12. A ‎【解析】‎ ‎【10题详解】‎ - 25 -‎ 试题分析:题干“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解答时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义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C项“虽然谈不上高大上和优秀”与原文倒数第二节“更进一步讲,翻译和创作,在鲁迅改造国民性、增进国民精神的诚与爱的文化工程里,也是一体之两面,其共同点都是从病灶施药、自低处发力,舍高渺完美的理想主义于不问,拒先挂蓝图后上路的意图伦理于度外。”内容有出入。‎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D项 “鲁迅对于我们现在的时代虽然已经没有了现实意义”没有根据,文中最后一节“现在,我们都依然得和他一起,承受一个各人心底的诚与爱都尚有不足的时代。身处此时此地,我们可以断定的,不是鲁迅之于眼前这一时代的意义,而是我们还没有抵达可以漠视鲁迅的时代高度。”可以推断选项错误。‎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不符合本文主旨的一项是”, 这是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概括能力。A项“其区别在于是否对历史人物、历史文本等进行割裂和简化。”表述错误,文章第二节“无限拔高的神化、圣化和蓄意扭曲的丑化、妖化,这两种貌似极端对立的思维惯性,在鲁迅研究的这一领域,合流为对历史人物、历史文本及其具体生成情境的生硬割裂和蛮横简化。”两种思维习惯都存在割裂和简化。‎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 - 25 -‎ 这是一道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概括能力,文章主旨是作者在文中表现的中心意思(包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等)。理解文章主旨,这是属于把握文章思想内容方面的能力和要求,要求学生能从宏观上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核心。在不同体裁的文章中,文章主旨的表现形态是有差异。议论文的主旨即是文章中心论点,在科技说明文中介绍的事物特征或所说明的事理就是文章主旨。在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写人叙事状物所表达出来的某种观点、认识或情感即为文章主旨。归纳文章主旨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首先整体把握全文。要能对所给材料作宏观上的把握。做到对整篇文章了然于胸。这样才能把握文意。领会作者的目的和意图。3.文学作品主旨的理解(1)从文章标题入手。有的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中心,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标题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2)从分析文章开头结尾入手。有的文章开篇点题,起到统领全文、点明或暗示中心思想的作用,有的文章在篇末点明或深化中心。如本篇文章最后一节中“现在,我们都依然得和他一起,承受一个各人心底的诚与爱都尚有不足的时代。身处此时此地,我们可以断定的,不是鲁迅之于眼前这一时代的意义,而是我们还没有抵达可以漠视鲁迅的时代高度。”(3)从分析文中议论、抒情句入手。有的文中的议论、抒情句有画龙点睛之功效,(4)从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有些文章的中心思想隐含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要作综合归纳,才能突出中心。(5)从分析文章的背景入手。分析文章的中心,有时还需了解、分析有关时代背景,弄清文章内容与时代背景的关系,了解文中的事件和人物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活动的,写作的意图是什么。‎ 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委任 王安石 人主以委任为难,人臣以塞责为重。任之重而责之重,可也;任之轻而责之重,不可也。愚无他识,请以汉之事明之。高祖之任人也,可以任则任,可以止则止。至于一人之身才有长短取其长则不问其短情有忠伪信其忠则不疑其伪。其意曰:“我以其人长于某事而任之,在他事虽短何害焉?我以其人忠于我心而任之,在他人虽伪何害焉?”故萧何刀笔之吏也,委之关中,无复西顾之忧;陈平亡命之虏也,出捐四万余金,不问出入;韩信轻猾之徒也,与之百万之众而不疑。是三子者,岂素著忠名哉?盖高祖推己之心而置于其心,则他人不能离间,而事以济矣。‎ 后世循高祖则鲜有败事,不循则失。故孝文虽爱邓通,犹逞申屠①之志;孝武不疑金、霍,终定天下大策。当是时,守文②之盛者,二君而已。元、成之后则不然,虽有何武、王嘉、师丹之贤,而胁于外戚竖宦之宠,牵于帷嫱近习③之制,是以王道浸微,而不免负谤于天下也。中兴之后,唯世祖④能驭大臣,以寇、邓、耿、贾之徒为任职,所以威名不减于高祖。至于为子孙虑则不然,反以元、成之后,三公之任多胁于外戚、竖宦、帷嫱近习之人而致败,由是置三公之任,而事归台阁,以虚尊加之而已。然而台阁之臣,位卑事冗,无所统一,而夺于众多之口,此其为胁于外戚、竖宦、帷嫱近习者愈矣。至于治有不进,水旱不时,灾异或起,则曰三公不能燮理阴阳而策免之,甚者至于诛死,岂不痛哉!冲、质之后,桓、灵之间,因循以为故事。虽有李固、陈蕃之贤,皆挫于阉寺⑤之手,其余则希世用事全躯而已,何政治之能立哉?此所谓任轻责重之弊也。‎ 噫!常人之性,有能有不能,有忠有不忠,知其能则任之重可也,谓其忠则委之诚可也。委之诚者人亦输其诚,任之重者人亦荷其重,使上下之诚相照,恩结于其心,是岂禽息鸟视⑥而不知荷恩尽力哉?故曰:“不疑于物,物亦诚焉。”且苏秦不信天下,为燕尾生⑦,此一苏秦倾侧数国之间,于秦独以然者,诚燕君厚之之谓也。故人主以狗彘畜人者,人亦狗彘其行,以国士待人者,人亦国士自奋。‎ - 25 -‎ 故曰:常人之性,有能有不能,有忠有不忠,顾人君待之之意何如耳。 ‎ ‎(选自《古文观止》,中国华侨出版社)‎ ‎【注】①申屠,即申屠嘉,汉文帝时任丞相。②守文:遵守成法。③帷嫱近习:帷嫱,后宫宫女;近习,皇帝身边的亲信心腹。④世祖:指汉光武帝刘秀。⑤阉寺:宦官。⑥禽息鸟视:像禽鸟栖止那样左顾右盼地看人(意为胆小害怕)。⑦尾生: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庄子·盗跖》记载: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13.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他事虽短何害焉 害:妨碍 B. 由是置三公之任 置:设置 C. 而夺于众多之口 夺:强行改变 D. 委之诚者人亦输其诚 输:献出 ‎1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请以汉之事明之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B. 而胁于外戚竖宦之宠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C. 此所谓任轻责重之弊也 不知东方之既白 D. 知其能则任之重可也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15.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至于一人之身/才有长短/取其长则不问/其短情有忠伪/信其忠则不疑其伪 B. 至于一人/之身才有长短取其长/则不问其短/情有忠伪信其忠/则不疑其伪 C. 至于一人/之身才有长短/取其长则不问其短情/有忠伪信其忠/则不疑其伪 D. 至于一人之身/才有长短/取其长则不问其短/情有忠伪/信其忠则不疑其伪 ‎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高祖认为萧何、陈平、韩信虽各有不足,但根据各人特长和忠心来任用。这种用人不疑的态度使各类人才帮助高祖成就了帝王之业。‎ B. 汉高祖之后,孝文、孝武遵守高祖的用人原则,国家继续繁荣昌盛;西汉元帝、成帝则用人不当,导致外戚宦官专权,国势日渐衰微。‎ C. 东汉冲、质之后的当权者开始削减三公职权,把重任归于台阁,使人才受到压抑摧残,即使有一二贤臣也难起作用,以致国家灭亡。‎ D. 全文由如何用人之理入事,再由事而理,把用人之道归结到“人君待之之意何如”这一点上,使得文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 25 -‎ ‎17.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盖高祖推己之心而置于其心,则他人不能离间,而事以济矣 ‎(2)是以王道浸微,而不免负谤于天下也。‎ ‎(3)故人主以狗彘畜人者,人亦狗彘其行,以国士待人者,人亦国士自奋。‎ ‎【答案】13. B 14. A 15. D 16. C ‎ ‎17. (1)只不过是高祖把自己的心和他们的心放在一起,别人不能挑拨关系从而事情就能成功了。‎ ‎(2)因此王道逐渐消失,不免被天下人的议论。‎ ‎(3)所以君主把人当作猪狗来蓄养,人的行为就像猪狗一样;把人当作国士来对待,人们也用国士的标准来振作自我。‎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词义的把握。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 B项,“置:设置”解释错误,置:放弃。‎ 故选B。‎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考生应结合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此类题,需要考生平时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注意一词多义的积累与辨别。‎ A项,介词,用;‎ B项,表被动/向;‎ C项,助词,的/主谓之间;‎ D项,表承接/表转折。‎ 故选A。‎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 25 -‎ 句子翻译:至于每个人的自身,才能有长有短,选取他的长处不计较他的短处;情义有忠诚有虚假,相信他的忠心而不怀疑他的虚假。本题,“一人之身”是“定中结构,‘之’为助词‘的’意思”,故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C项;“不问其短”为动宾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 C项,“东汉冲、质之后的当权者开始削减三公职权”表述错误,由第二节“中兴之后,唯世祖④能驭大臣,以寇、邓、耿、贾之徒为任职,所以威名不减于高祖……由是置三公之任,而事归台阁,以虚尊加之而已”可知,“削减三公职权,把重任归于台阁”光武帝时便开始了。‎ 故选C。‎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本题,第一句关键点:“置”:“放”;“济”:“成功”。第二句关键点:“是以”:“宾语前置,因此”;“负谤于天下”:“被动句”;第三句关键点:“以”:“介词,把”;“狗彘”:“像猪狗一样”;“国士”:“用国士的标准”。‎ 参考翻译:‎ ‎(1)只不过是高祖把自己的心和他们的心放在一起,别人不能挑拨关系从而事情就能成功了。‎ ‎(2)因此王道逐渐消失,不免被天下人的议论。‎ ‎(3)所以君主把人当作猪狗来蓄养,人的行为就像猪狗一样;把人当作国士来对待,人们也用国士的标准来振作自我。‎ ‎【点睛】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 - 25 -‎ 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变单音词为双音词,如“妻子”一词是“妻子、儿女”的意思;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参考译文:‎ 君王把委任官员作为难事,大臣把尽职看成重要的事。委任的担子越重要求他的越多,这是可以的;委任的担子很轻要求他的却很多,这是不行的。我也没有什么见识,请让我用汉朝的事情说明这个道理。高祖任命官员时,可以委任的才委任,应该罢黜的就罢黜。至于每个人的自身,才能有长有短,选取他的长处不计较他的短处;情义有忠诚有虚假,相信他的忠心而不怀疑他的虚假。他的意思是说:“我因为某人擅长某事才用他,在其他方面即使不擅长有什么妨碍呢?我因为某人忠于我才任用他,他对别人即使虚假有什么妨碍呢?”所以萧何虽然是个管文案的小官,把整个关中交给他治理,不用再担忧西部的安危;陈平是个逃亡的俘虏,送给他四万金而不过问账目的出入;韩信是个轻薄狡猾的家伙,给他上百万的军队也没有怀疑过。这三个人,难道向来就拥有忠诚的名声吗?只不过是高祖把自己的心和他们的心放在一起,别人不能挑拨关系从而事情就能成功了。‎ 后代遵循高祖的事例就很少有失败的事,不遵循就会失败。因此孝文帝虽然喜欢邓通,还是能达成申屠嘉的心愿;孝武帝不怀疑金日殚和霍光,最终才决定了天下大事。在那时,极力遵守高祖成法的只有这两位君主罢了。元帝、成帝之后却不是这样,即使有何武、王嘉、师丹这样的贤人,却受到娇宠的外戚宦官的胁迫,依赖于后宫和近侍,因此王道逐渐消失,不免受到天下人的议论。光武帝中兴以后,只有世祖善于管理选用臣子,任用寇、邓、耿、贾等人,所以他的威名不小于高祖。在为子孙考虑这件事上不是这样想,反而认为元帝、成帝以后三公受到外戚宦官和后宫近侍的威胁才导致失败,因此放弃三公的职责,把事务归到台阁,只给他们一个高贵的空头衔而已。然而台阁大臣地位卑微,事务繁多,无人主政,被众人的言论强行改变,这样受到外戚宦官、后宫近侍的胁迫更严重了。到了不能治理天下得平安的地步,再加上不时发生水旱灾害,有时还有其他怪异的景象,于是有人就说三公不能调理阴阳,也想不出计策免除混乱,甚至有的三公被杀了头,怎么不让人痛心呢?冲、质以后,到了桓帝、灵帝时,却又按照前朝的旧例办事,虽然有李固、陈蕃这样的贤人,也被宦官打败,其他人都只是迎合世俗保全自身而已,国家政治怎么能确立起来呢?这就是委任得轻而要求过重的缺陷。‎ - 25 -‎ 唉!普通人的本性,有的有才能有的没有才能,有的忠心有的不忠,知道他有能力就委以重任是可以的,认为他忠心就正式授以官职是可以的。委任真诚的人,他会献出自己的真诚,委以重任的,他也会承担这个重任,使国君和下属以诚相待,在心中常存恩义,这样难道会像禽鸟栖止那样左顾右盼却不知道感恩戴德尽心尽力吗?因此说:“不怀疑别人,别人也就有诚心。”苏秦不信任天下人,只相信燕国,一个苏秦周旋于几个大国之间,他却只对燕国这样,实在是因为燕国国君恩待他。所以君主把人当作猪狗来蓄养,人的行为就像猪狗一样;把人当作国士来对待,人们也用国士的标准来振作自我。所以说:平常人的本性,有的有才能有的没才能,有的忠心有的不忠心,只看国君对待待他们的心意怎么样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2分)‎ 四.古诗文部分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达自己人生虚幻的感受,并洒酒祭月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指责秦统治者极力搜刮财富却又极不珍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山水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答案】 (1). (1)人生如梦, (2). 一尊还酹江月 (3). (2)奈何取之尽锱铢, (4). 用之如泥沙。 (5). (3)潦水尽而寒潭清, (6). 烟光凝而暮山紫。‎ ‎【解析】‎ ‎【详解】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尊”“酹”“锱铢”“潦”“凝”,理解字义去记忆。‎ ‎【点睛】‎ - 25 -‎ 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者查字无默写,情景式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定的技巧。理解性背诵是基础。要想做对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写题,首先要下大功夫苦功夫,把原文要求背诵的段落背会。这是做对这类题的前提条件。否则,要谈默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背诵的时候要注意要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进行背诵,不要死记硬背。要背得认真,记得准确,不要一知半解,似是而非。把握语境审好题是关键。高考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写,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和内涵的理解。因此在默写的时候,要在紧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好情景式默写题。‎ 五、语言运用 ‎19.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互联网+”下定义。‎ 关于互联网与“互联网+”之间的关系,一般是这样认为的,互联网在“互联网+”这种新的经济发展形态中作为基础设施起着实现工具的作用,“互联网+”这种新的经济发展形态又通过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和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来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互联网+”是一种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通过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和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来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的新的经济发展形态。‎ ‎【解析】‎ ‎【详解】这是一道压缩语段的题目,压缩语段有拟写新闻标题(或一句话新闻)、提取关键词、概括并评价材料的内容、下定义等几种类型。此题属于下定义的题目,主要有短句变长句、根据语段解说型下定义。首先,确定被定义概念“互联网+”的属概念是“新的经济发展形态”。其次,搜集“互联网+”的本质特征,如“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通过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和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来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最后,按照“被定义概念=种差(即事物本质特征)+属概念”的格式进行表述即可。‎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抑郁症并非伤春悲秋者的专利,它是____①,不分男女老幼,不管地位高低。目前,抑郁症这种心理疾病的成因并无定论,一般人都觉得抑郁症只是心理原因造成的,哈佛医学专家则认为,____②,包括大脑对于心境的错误调节、基因易损性、生活中的压力事件、药物和药物使用问题等.我国的一些学者也认为,抑郁症不单纯是心理问题,还和某些人体器官、组织结构发生病理性改变有关。‎ ‎【答案】 (1). (1)每个人都可能得的心理疾病 (2). (2)抑郁症的成因有很多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情景补写的能力。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一综合起来,我们会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 - 25 -‎ 本题,第一个空,由下文语境“不分男女老幼,不管地位高低”可知,抑郁症是每个人都有可能得得疾病;第二个空,由前文“抑郁症这种心理疾病的成因并无定论”和下文“包括大脑对于心境的错误调节、基因易损性、生活中的压力事件、药物和药物使用问题等”可知,应该是分析抑郁症得成因。‎ ‎【点睛】语句衔接的题目形式多样,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的角度选取。‎ ‎21.下面一段文字中有三处词语运用不当,请指出来并加以修改,使之准确鲜明。‎ 中国药监局发出紧急通知: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在临床上出现了一定的不良反应,已导致9人死亡。全国各医院应该查封、扣压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公司生产的全部药品,必须停止销售使用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公司的产品。对某些商人只为金钱利益而不大理会患者生命的行为,我们予以批评。对死者家属,我们表示深切的慰问。‎ ‎①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①“一定” (2). “严重” (3). ② “不大理会” (4). “不顾” (5). ③“批评” (6). “谴责”‎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运用中得体的能力。“得体”主要考查语境的是否得体、礼貌语的正确使用、还有敬辞谦辞的正确区分等。因此考生务必细心辨析语境、词语的适用对象等。‎ 本语段,第一处,由“已导致9人死亡”可知,应该是“出现可严重得不良反应”;第二处“不大理会患者生命的行为”属于搭配不当,应该改为“不顾患者生命的行为”;第三处,对于这种不顾患者生命的行为,用“批评”程度不够,分量太轻,应该改为谴责。‎ ‎【点睛】“得体”的“体”,包括语体(口语和书面语)、事体(表达的对象、场合和目的等)、自体(身份、职业、尊卑长幼等)。“得体”指符合语境和语体的要求,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在词语和句式的选用上,要注意意义、色彩、语气等的要求。这一类考题,常和词语使用、病句修改、各类表达结合考查。‎ 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 25 -‎ 张嫂 ‎ 冰心 ‎①张嫂是看祠堂的老张的媳妇儿。我住在这祠堂的楼上,楼下住着李老先生夫妇,老张他们就住在大门边的一间小屋里。住到第三天,我便去找张嫂,请她替我洗衣服。张嫂从黑暗的小屋里,钻了出来:稀疏焦黄的头发,高高的在脑后挽一个小髻,面色很黑,眉目间布满了风吹日晒的裂纹;嘴唇又大又薄,眼光很锐利;个子不高,身材也瘦,却有一种短小精悍之气。她迎着我,笑嘻嘻的问:“你家有事吗?”我说:“烦你洗几件衣服,这是白的,请你仔细一点。”她说:“是了,你们的衣服是讲究的——给我一块洋碱!”‎ ‎②李老太太倚在门边看,招手叫我进去,悄悄的说:“有衣服宁可到山下找人洗,这个女人厉害得很,每洗一次衣服,必要一块胰皂,使剩的她都收起来卖——我们衣服都是自己洗。”‎ ‎③第二天清早,张嫂已把洗好的衣服被单,送了上来——洗的很洁白,叠的也很平整,放在我的床上,说:“×先生,衣服在这里,还有剩下的洋碱。”我谢了她,很觉得“喜出望外”,因此我对她的印象很好。‎ ‎④熟了以后,她常常上楼来扫地,送信,取衣服,倒纸篓。‎ ‎⑤我的东西本来简单,什么东西放在哪里她都知道。我出去从不锁门,却不曾丢失过任何物件,如银钱,衣服,书籍等等。至于火柴,点心,毛巾,胰皂,我素来不知数目,虽然李老太太说过几次,叫我小心,我想谁耐烦看守那些东西呢?拿去也不值什么,张嫂收拾屋子,干净得使我喜欢,别的也无所谓了。‎ ‎⑥张嫂对我很好,对李家两老,就不大客气。比方说挑水,过了三天两天就要涨价,她并不明说,只以怠工方式处之。有一两天忽然看不见张嫂,水缸里空了,老太太就着急,问老张:“你家里呢?”他笑说:“田里帮工去了。”我悄悄的走下山去,在田里找到了张嫂,我说:“你回去挑桶水吧,喝的水都没有了。”她笑说:“我没有空。”我也笑说:“你别胡说!我懂得你的意思,以后挑水工钱跟我要好了,反正我也要喝要用的。”她笑着背起筐子,就跟我上山——从此,就是她真农忙,我们也没有缺过水,——除了她生产那几天,是老张挑的。‎ ‎⑦一天早起,张嫂没有上来扫地。我们吃早饭的时候,看见老张提着一小篮鸡蛋进门。我问张嫂如何不见?他笑嘻嘻的说:“昨晚上养了一个娃儿!”我连忙上楼去,用红纸包了五十块钱的票子,交给老张,说:“给张嫂买点红糖吃。”‎ - 25 -‎ ‎⑧我同李老先生坐在堂屋里闲谈。老太太一边摇着头,一边笑着,进门就说:“好大的一个男孩子,傻大黑粗的!你们猜张嫂在那里做什么?她坐在床板上织渔网呢,今早五更天生的,这么一会儿的工夫,她又做起活来了。她也不乏不累,你说这女人是铁打的不是!”因此就提到张嫂从十二岁,就到张家来做童养媳,十五岁圆的房。她婆婆在的时候,常常把她打的躲在山洞里去哭。去年婆婆死了,才同她良懦的丈夫,过了一年安静的日子,算起来,她今年才廿五岁。‎ ‎⑨这又是一件出乎我意外的事,我以为她已是三四十岁的人,“劳作”竟把她的青春,洗刷得不留一丝痕迹!但她永远不发问,不怀疑,不怨恨。‎ ‎⑩她不知道她正在做着最实在,最艰巨的后方生产的工作。我呢,每逢给朋友写信,字里行间,总要流露出劳乏,流露出困穷,流露出萎靡,而实际的我,却悠然的坐在山光松影之间,无病而呻!看着张嫂高兴勤恳的,鞠躬尽瘁的样儿,我常常猛然的扔下书站了起来。‎ ‎⑪那一天,我的学生和他一班宣传队的同学,来到祠堂门口贴些标语,上面有“前方努力杀敌,后方努力生产”等字样。张嫂站在人群后面,也在呆呆望着。回头看见我,便笑嘻嘻的问:“这上面说的是谁?”我说:“上半段说的是你们在前线打仗的老乡,下半段说的是你。”她惊讶的问:“×先生,你呢?”我不觉低下头去,惭愧的说:“我吗?这上面没有我的地位!”‎ ‎(选自冰心《关于女人》)‎ ‎[注]这篇小说创作于1943年。‎ ‎22. 请简要分析第①段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23. 小说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从文中找出两处并作简要分析。‎ ‎24. 简要概括张嫂的性格特征。‎ ‎25. 结合全文并联系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探讨本文的写作意图。‎ ‎【答案】22. 运用肖像描写,细致地刻画出张嫂黝黑、苍老、个矮却又精悍的形象;为后文叙述张嫂的故事作铺垫,引人入胜。 ‎ ‎23. (1)写张嫂对我与李老太太的不同态度,用李老太太的狭隘、好猜忌鲜明地反衬出张嫂的形象;(2)“我”的萎靡、闲散与张嫂的勤劳、坚强对比,更深刻地揭示了张嫂这一形象的社会内涵和意义。 ‎ ‎24. (1)勤恳能干;(2)善良正直;(3)乐观坚强;(4)爱憎分明;(5)任劳任怨。 ‎ ‎25. 作者通过塑造张嫂这一中国典型劳动妇女形象,真实的反映了抗战时期后方努力生产支持抗战的社会现实; 表达了对中国劳动妇女质朴坚韧品格的由衷赞扬; 反衬了知识分子(或“我”)的性格弱点,促使知识分子自省、奋发。‎ ‎【解析】‎ - 25 -‎ ‎【22题详解】‎ 试题分析:该题问画线句子的作用。这种题型,通常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答。内容方面,该段运用肖像描写,细致地刻画出张嫂黝黑、苍老、个矮却又精悍的形象。结构方面,考虑该处内容和上下文之关系。后文主要叙述了张嫂的几个故事,此处作了铺垫。‎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3题详解】‎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主要写作手法,请从文中找出两处对比,并作简要分析。这种题型要求搜索全文,找到对比处,然后加以分析,表述时对比点要概括清楚,对比突出的作用要点明。张嫂对我与李老太太的不同态度,“我”的萎靡、闲散与张嫂的勤劳、坚强对比。前者对比是为突出李老太太,后者是为突出张嫂形象的社会意义。‎ 考点: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4题详解】‎ 试题分析:概括张嫂的性格特征,该题考查对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评价能力。解答此题要浏览全文,搜寻能直接表现人物形象的词句或能间接表现人物形象的内容,比如与之相关故事,要能用准确的词语评价概括。题干要求简要概括,就无需结合内容评价,如果题干中有“请简析”字样,则必须结合内容评价。‎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教材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小说通过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表现主旨。本文主要塑造张嫂形象,分析张嫂形象特征,以此为思考点,思考作者对此人对此类人的态度,作者通过塑造张嫂这一中国典型劳动妇女形象,真实的反映了抗战时期后方努力生产支持抗战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中国劳动妇女质朴坚韧品格的由衷赞扬;另外,“我”的萎靡、闲散与张嫂的勤劳、坚强对比,因此塑造张嫂形象还能反衬了知识分子(或“我”)的性格弱点,促使知识分子自省、奋发。‎ 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 七、作文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25 -‎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了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没有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了就把钻石切成了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但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要求选择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淡抹了年华 ‎17岁以前的我,想哭就大声地哭,想笑就大声地笑,真是不知愁滋味。‎ 那时的我,敢这么说,还不懂得什么叫做忧伤。周围有很多好同学,可以让我不开心的时候随意“打骂”以消心头之气,可她们的脸上却依然绽放着最美丽的微笑,无论我怎么任性、怎么胡闹,她们都会最大限度地包容我,也许她们会因为我过分的蛮横而生气,没关系,她们第二天照样会和我继续疯玩打闹,然后再继续忍受我的“无理取闹”。‎ 所有的东西都是在远去之后才想转身再重复一遍来路。‎ 在一家杂货的遇到小学时的同桌,其实,我一眼便认出了她,只是名字记不得,模样不如从前,路边疾驰的卡车掀起满地灰尘,我低头绕开,转身装作不曾认识。‎ 远隔人海我回望,发现她望了我一眼,两人默默地背道而驰。原来她也当我是个陌生人。‎ 时间是最无情的刻刀雕刻着我们岁月的流逝,却不允许你做任何的缅怀。无聊时,经常翻着手机通讯录里滚动的同学的名字。内心总会有一瞬间的冲动,想按下绿色的电话图标键,但最终还是迟疑地把手僵持在半空。手机却突然响起,屏幕上显示着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我又惊又喜。你说:“我想打耳洞已经很久了,你到底什么时候陪我去啊!不知道要和最好的同学一起打吗?我等你很久了!”“白痴啊!你着什么急?马上放暑假了啊!到时候一起去。”‎ 这是我们曾经有过的默契,我相信它还在,所以我非常喜欢这句话:“当过尽了千帆,你还在我身边。还有什么好奢望的美好呢?”‎ 我又想,有些东西是没那么容易就被时间打败。比如我们在不同的地方看同一部电视剧,当看见女主角离开男主角时,你发短信跟我说:“有些人我们不能拥有,却终究要学着放手,但有一些人,你打也好骂也好,他永远不会离开”。‎ 我知道你是在告诉我你一直都在。我们心里都很青春,成长就是这样,痛并快乐着。我们不得不接受生活带给我们一切伤害,然后我们才能无所畏惧的长大。‎ 淡抹的年华,清新怡人。让我们的美好年华刻进这永久的同学关系中,走在岁月的光影里,照亮我们彼此的前程吧!‎ - 25 -‎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篇材料作文。解答时,要按照材料的内涵来选取角度,确定文章立意,合理表述观点。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审题】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审题要点:写作时要想出类拔萃,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把握住“勇气”这一关键词,咬定青山不放松,要有材料意识、话题意识、主题意识;2、选择最擅长的文体,例如议论文;3、打造文章亮点,例如画龙点睛,闪亮开头,结构井然,前后呼应,卷面美观等。‎ 考生要把握好题干要求:要求选择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过程:‎ 该题的作文材料不是中性叙述,暗含命题者的情感倾向。从点睛之句“要有经验、技术,但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可以看出,在“经验、技术、勇气”三者之中,命题者是特别强调“勇气”的,因为“勇气”使人“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从而顺利地把钻石切成了两块。特别是在“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的递进比照中,作者的情感倾向表达得十分鲜明。第一段,阐明了两部分内容,‎ - 25 -‎ ‎ 1.一个商人要切割有裂纹的钻石,会有两种后果,①切割成功,使钻石增值。②切割失败,使商人遭受损失。成功和失败之间告诉我们,切割有风险。2.咨询了很多人,因为风险较大,都不愿意动手,阐明了多数切割师不愿做以及不愿做的原因。不愿做是因为:顾虑结果,不敢下手,也就是说,利害在心,得失在心,没有保持平常心。总之,第1段材料阐明了切割钻石的风险,及众切割师不敢承担风险。进一步可以引申为:做事存在风险。特别注意:材料里的“风险不包括自然风险,如地震、大风、海啸等。第二段是在第一段的基础上,阐明了另一类人面对风险时,与前人不同的态度。包括如下三层意思:①面对风险,态度不同(老切割师答应试试);②设计周密,指导徒弟切割,切割成功;③揭示了切割获得成功的一系列主观条件:A经验技术;B勇气(老切割师敢于尝试);C做事儿的心态,做事儿不顾虑结果、成败,不怕得失。注意:材料中的“价值有特定含义,指的是切割的结果,成功、失败、失等,这一段与第一段材料不同的态度是:做事儿不顾虑结果、成败,不怕得失。这是ABC三项主观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关注的问题核心是:如何正确面对风险,面对风险我们的态度。总之:材料讲述的是商人要切割一块儿有裂纹的钻石,众切割师因风险太大不愿动手,而一位老切割师指导年轻的徒弟成功完成操作。这则材料说明人们做事儿时面对风险,要取得成功,不仅需要经验技术,更需要勇气和良好的心态。考生凡围绕人们在生活中面对风险应具备怎样正确态度立意行文,均可视为符合题意。‎ ‎【立意】该题最切合题意的立意是:做事要敢于冒险;做事要凭借勇气;勇气比技术、经验更重要。‎ 从有利于考生表达真实见地与真情实感的角度考虑,考生完全可以而且应该围绕以下方面的任何一个方面立意:经验重要;技术重要;勇气重要;经验、技术与勇气同等重要;经验、技术比勇气更重要;勇气比经验、技术更重要;等等。‎ ‎【素材】一天,某公司总经理向全体员工宣布了一条纪律:“谁也不要走进8楼那个没挂门牌的房间。”但是,他没有解释为什么。此后真的没人违反他的这条“禁令”。‎ ‎  三个月后,公司又招聘了一批员工。在全体员工大会上,总经理再次将上述“禁令”予以重申。这时,只听一个新来的年轻人在下面小声嘀咕了一句:“为什么?”总经理听到后并没有因这位新人的不礼貌而恼怒,只是满脸严肃地答道:“不为什么!”‎ ‎  回到岗位上,那个年轻人百思不得其解,还在思考着总经理为什么要这样做。其他工友则劝他只管干好自己的那份差事,别的不用瞎操心。因为“听总经理的,总是没错”。可那个年轻人偏偏来了犟脾气,非要把事情弄个水落石出不可。于是他决定冒公司之大不韪,走进那个房间探个究竟。‎ ‎  这天,他爬上8楼,轻轻地叩了叩那扇门,没有反应。年轻人不甘心,进而轻轻一推,虚掩着的门开了(原来门并没有上锁)。房间里没有任何摆设,只有一张桌子。年轻人来到桌旁,看到桌子上放着一个纸牌,上面用毛笔写着几个醒目的大字——“请把此牌送给总经理”。‎ ‎  年轻人拿起那个已落满灰尘的纸牌,走出房间似有所悟,乘电梯直奔15楼总经理办公室。当他自信地把纸牌交到总经理手中时,仿佛期待已久的总经理一脸笑意地宣布了一项让年轻人感到震惊的任命:“从现在起,你被任命为销售部经理助理。”‎ - 25 -‎ ‎  在后来的日子里,那个年轻人果然不负厚望,不断开拓进取,把销售部的工作搞得红红火火,并很快被提升为销售部经理。事后许久,总经理才向众人做了如下解释:“这位年轻人不为条条框框所束缚,敢于对上司的话问个‘为什么’,并勇于冒着风险走进某些‘禁区’,这正是一个富有开拓精神的成功者应具备的良好素质。”‎ 其实,很多成功的门都是虚掩着的,只有勇敢地去叩开它,大胆地走进去,才能探寻出个究竟来。或许,那时呈现在你眼前的真的就是一片崭新的天地。毕竟,勇气是成功的前提。敢于破禁区者,必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结构】本题可写记叙文也可写议论文,如写议论文,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层进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层进的方式进行论述。注意凸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 ‎【点睛】要想写好材料作文,必须全面理解材料,把握材料的主旨,了解材料所涉及的几个方面或层次。另外,材料作文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另外材料所蕴含的观点可能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在动笔前,还要对所得到的观点进行适当的筛选。‎ -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