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必修二 65页

  • 329.50 KB
  • 2021-06-07 发布

人教版高中必修二

  • 6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人教版高中必修二 《荷塘月色》教案 一、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听读、自读、齐读等方式熟悉课文并说出课文内容。 2、赏析、摘抄课文中描写生动、形象的句子,并背诵课文 4----6 段。 3、体会课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听读、自读、齐读等方式知晓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体会作者的爱国、忧国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及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 1、通过听读、自读、齐读等方式知晓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析课文 4----6 段的优美语言并背诵。 三、教学难点: 勾画课文中表现作者心情变化的句子。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课堂教学类型:阅读课教学中的说读课型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出示一张有朱自清画像的幻灯片,提问学生:“同学们有没有学过朱自清 先生的文章啊?”学生回答后让他们背诵其中的精彩片段。接着老师又问学生: “在一次‘中学生最喜爱的十大课文’问卷调查中,大家知道名列榜首的是哪篇 课文吗?”学生不知道答案,老师接着说:“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然后 教师又接着问:“同学们想知道为什么《荷塘月色》受那么多学生喜爱吗?它有 什么魅力吗?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走进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设计意图:1、让学生背诵已经学过的朱自清的课文达到温故而又对作者不陌 生的目的。 2、老师通过层层设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丰富学生的想像力,让 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即“主动学习来源于好奇心”。) (二)听读课文: 老师播放课文配乐朗读,要求学生边听边完成以下任务: 1、边听边勾画出课文中表现作者心情变化的句子。 2、边听边勾画出课文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作成果分享,然后再作摘抄。 (设计意图:1、听课文让学生说课文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而不是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感悟,同时又要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阅读课文,摘抄精彩的句子、语段,并熟读成诵, 加强语言材料积累。让学生在摘抄、背诵精彩句段中深化认识,融会贯通,将范 文中的语句化为己有。让学生在抄读中不断地积累,聚沙成塔,厚积薄发,应用 起来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老师在课文朗读完后出示一张关于课文的写作背景,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 作者写本文是的思想感情。 等学生出示成果后,老师作适当的疏通和点评,并出示幻灯片。 从空间看,作者从家里出来,经小径到荷塘,最后又回到家里。 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求得片刻宁静----走出宁静---- 心境回到现实,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由此说本文的文眼句 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三)争对学生刚才在成果分享时出示的句子(4---6 段中),让学生大声齐读, 进一步领路其语言的优美。同时老师再出示幻灯片,使学生一看到幻灯片就能立 刻想到刚才课文中描写的优美句子。 (设计意图:优美的意境总是能激起人心底里最浪漫和最愉悦的情怀,唤起对美 好事物的向往和憧憬。图片的展示使学生对课文中描写荷塘美景的句子有一个更 为直观的认识) 如: 曲曲折折的荷塘 上面 弥望的是 田田的叶子 叶子 出水很 高 像 亭亭的 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 中间 零星地 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 开着 的 有羞涩地 打着朵儿的 正 如 一 粒 粒 的 明 珠 又 如 碧 天 里 的 星 星 又如 刚出浴的美人 又如: 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 远处高楼上 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 叶子与花 也有一丝的 颤动 像闪电般 霎时传 过 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 本是肩并肩 密密地挨着 这便宛然有了 一 道 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 是脉脉的流水 遮住了 不能见一些颜色 而叶 子 却更见风致了 再如: 月光 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 泻在 这一片 叶子和花 上 薄薄的 青雾 浮起 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 仿佛 在牛乳中 洗过一 样 又像 笼着轻纱的梦 虽 然 是 满 月 天 上 却 有 一 层 淡 淡 的 云 所 以 不 能 朗 照 但 我 以 为 这 恰 是 到 了 好 处 酣 眠 固 不 可 少 小睡 也别有风味的 然后老师再出示幻灯片和学生一起就刚才他们自己的赏析作一个总结。(主要是 从修辞角度) (四)细读课文说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读”和“说”,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说话能力、概括能力。) (五)再读课文说收获。 (设计意图:说出课文在写法上的特点,从内容的理解上升到对文章形式的理解。 让学生一人说一点,不求全面。学生说话,教师点拨。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 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六)作业布置: 1、小试牛刀请大家结合语境,充分发挥想象并模仿原文句式,补充出横线上的 空白。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叶子出水很高,像 。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 羞 涩 地 打 着 朵 儿 的 ; 正 如 , 如 ,又如 。微 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 。这时候叶 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2、朗读课文并背诵 4-6 段。 3、收集有关荷叶、荷花的诗句。 《故都的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 托的感情。 (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及文章的结构。 (3)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2、能力培养目标: 让学生初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领悟作者流露在文章中的主观情感,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鼓励学生热 爱大自然,珍惜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的事物。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加强朗读,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2)通过 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2)通过阅读学习故都的秋,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 三、教学方法: (1) 美读法。反复诵读,体味意境。 (2)组织讨论法。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 五、教学课时: 1 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 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有人在秋雨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 晓风残月。”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不同的人,他们眼里的秋景不同,因为心里的情感有别,“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 个心灵的世界”。今天我们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的写景部分,看看作者 写了什么景,抒了怎样的情。 下面请同学们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 (二)解题 1、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代 表作小说《沉沦》(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小说集),《春风沉醉的晚上》, 散文《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等。他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 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2、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 1934 年 8 月,那时由于日军侵占东北,虎视中原,并迫于白色恐怖的 威胁,郁达夫离开上海,避居杭州,过着闲散安逸的生活,这期间写下了大量的 散文。《故都的秋》就是这时期的作品。 (三)整体感知 听完录音,大家觉得作者对故都的秋是有着怎样的一种情感呢? 向 往、眷念 (初步感知作者的感情) 1、重视读,感知景物 提问:今天我们也来感受下郁达夫笔下的秋天的景色,品尝下故都的秋味。作者 不远千里,从杭州来到青岛,再从青岛赶到故都,目的只不过是要饱尝下故都的 秋味。那么故都的秋天有什么特色,作者着重描写了哪些景物呢? 明确:(全班读毕)从第一段中可以明白故都的秋天的特色是“清、静、悲凉” (原句请学生读一读)。 明确:悲凉:是作者的心境、写作的风格、北国秋的坏境,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 于北国秋的景色之中,有一丝的哀愁。“悲凉”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 个的人生的感受。 提问:那作者当时在江南,江南的秋天也是有的,可作者为何会不远千里,特意 从江南到北平,来饱尝一下故都的秋呢? 明确:在第二段中作者告诉我们:江南的秋天的特点是“慢、润、淡”,作者对 “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提问:作者把故都的秋天的特点和江南秋天的特点进行了比较,从中表现了作者 对故都的秋天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 明确:一种喜爱、向往之情 2、细品味,体验景物 提问:请同学们看课文找找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要表现作者怎样 的思想感情?这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明确:秋花、秋树、秋蝉、秋雨和秋果 提问:北平有许多高大雄伟的建筑物,让人留流忘返的旅游胜地,有美丽动人的 奇花异草,作者一概没写,同学生看作者笔下这些景物,却是北平最常见的,最 普通的事物,这也是作者独到的地方。我们先来仔细品味作者笔下的“秋花”的 特点,请读这一段。(读毕),牵牛花,同学生都见过,作者没有写其摇曳多恣 的藤萝,也没有写扶疏映衬的花叶,只写它的颜色,而且只写他喜欢的蓝色,为 什么? 明确: 作者喜欢蓝色的理由是作者孤独、忧郁心情的表现。 明确:蓝色属于冷色,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冷清。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 提问:请你划出本段的动词,体味其中所含的意境。 明确:看、听、数、对等,这里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静、忧闲,自得其乐,充 满北国情调的民俗画面,同时也感到十分的秋意。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晨秋景图。 一种“清”的感觉 提问:朗读北国的秋树一段,看看作者是怎样写北国的槐树的? 明确:写花蕊,通过触觉来写。 提问:让我们来品味一下这无法言传的触觉,是一种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请同 学们想象一下,如果没人寂清的环境,作者会有如此的细微的体验吗,如果作者 没有宁静似水的情怀,这一切能感受得到吗,所以说,景情是交融的,作者用寥 寥几笔就把这常人不屑一顾的落蕊较细腻地传达了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 特点。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秋槐落蕊图。写出了北国的秋的“静”的特点。 提问:那我们看看关于蝉作者又写了什么呢? 明确:是衰弱的残声,生命的尽头,这嘶叫的秋蝉,说明了声音的不洪亮,沙哑, 这是从听觉上来为我们描绘的秋蝉残鸣图。我们曾学过“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 幽。”那是不是让我们感受到了北国秋天的“静”呢?因为静我们听得到蝉声。 提问:那作者是怎样写秋雨的? 明确:下的有味,以及都市闲人的对话。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秋雨话凉图。一种凄 凉的感觉。由凄凉到悲凉。 提问:那下面作者写了什么呢? 明确:枣树 明确:枣树的形状、颜色。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秋果奇景图。一种苍凉的感觉。由 苍凉到悲凉。 3、讨论表达,领悟景物 提问:其实,不仅郁达夫对故都的秋有特别的深味,名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 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这是为什么呢? 请朗读文章倒数第三段。 明确:(读)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 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 阶级的区别。 感受:这是文章议论部分,作者告诉我们秋天为何会引起许多人的伤感,提升作 品的主题。 4、倒数第二自然段写南国的秋,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作用是什么? 明确:与前面第二自然段相照应。 5、倒数第一自然段作者说的那些,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对故都的秋的喜爱,眷恋,由于故都是指北平即今天的北京,作者写这篇 文章的时候日军侵占东北,虎视中原,并迫于白色恐怖的威胁,表达了作者的一 种哀愁和对祖国的爱。 6、文章结构: 明确:第一部分(1—2)思秋 第二部分(3—11)绘秋 第三部分(12)议秋 第四部分(13—14)恋秋 七、小结 通过对《故都的秋》的学习,我们学会了鉴赏品味一篇散文,除了要在整 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外,还要品味文章的精彩语言,把这些 精彩的语言抄到摘抄本上并进行仿写,长期以往,假以时日,相信我们也能写出 像《故都的秋》这样优美的散文。 八、拓展训练 1、试着搜集并诵读古代或现代描写秋天的诗文,或置身野外秋景中,感受秋天, 品味秋天,思索秋天,写一篇关于秋天的诗或散文,或写一篇鉴赏古今写秋天的 诗文的文章。 2、试背诵文章中描写北国之秋的句子。 九、明确: 1、课文分四个部分:思秋、绘秋、议秋、恋秋。 2、“绘秋”部分有五幅图画:清晨秋景、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 秋果奇景。(依次出示幻灯片) 十、美美地练: (一)思考讨论: 1、故都的秋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请用几个词概括。 2、为什么北国之秋给作者以悲凉之感?(提示:结合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 3、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学生讨论,教师明确) (二)明确: 1、清,静,悲凉。 2、在作者的心中,“悲凉”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的感 受。 3、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的眷恋之情和对故都的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 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全文 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从课文中的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 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 的零头”可以看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赞颂之情。 《囚绿记》 教案 一 三维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落实答散文阅读题的方法与思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文章线索、重要语句、表现手法、主题思想的提问总结答题方法与 思路。 3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作者对绿挚热的情感中感受他对生命的热爱,对光明、自由的 向往,对坚贞不屈抗敌精神的歌颂。 二 教学难点:总结答题方法和规律,并落在实处。 三 教学安排:1 课时 四 教学过程 1 导入:请学生说一说有关于“绿”的诗句,就题目进行问题猜想。 2 展示问题与总结 (1) “绿”在文中多次出现,它起到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贯穿全篇的线索作用,从盼绿、赏绿、囚绿、放绿到怀绿,每 一部分都与“绿” 密不可分。 规律总结:线索题,扣住文本,条分缕析。 (2) 作者说:“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参考答案:说明作者关绿亲绿的强烈愿望。也说明作者境遇不佳,生活在北平举目无亲,正 需要绿色来愉悦自己的眼睛,安慰自己的心灵。 另外这句话还为作者后文写与绿枝条的亲 密交往起铺垫作用。 规律总结:理解句子含义作用题,抓关键词,自问自答。 (3)“我”“囚绿”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最后作者又让“绿囚”恢复了自由? 参考答案:作者想让绿色和自己更接近、更亲密,拿绿色来装饰简陋的房间,装饰过于抑郁 的心情,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借绿色来比喻抑郁的年华。“绿囚”执着地向着 阳光生长,作者被这种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所折服,最终把绿囚放了。 规律总结:取文精华,归纳组合。 (4)“囚绿记”作为文章的题目,可以从象征意蕴、主题思想等多方面对它进行赏析。请 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只让学生从象征方面回答) 参考答案:“囚绿记”作为文题具有丰富的象征意蕴。“绿”是出现于作者窗前的常青藤, 它充满生机,是蓬勃生命力的象征;它被囚禁后固执地朝向窗外,是自由与光明的象征;它 永不屈服于黑暗,是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象征。 规律总结:审清角度,叙议结合。 五 布置作业 “囚绿记”作为文章的题目,可以从象征意蕴、主题思想等多方面对它进行赏析。请选择一 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让学生从主题思想方面作答) 六 板书设计 1 线索 盼 赏 囚 放 怀——扣住文本 条分缕析 2 焦 为什么 作用——抓关键词 自问自答 3 囚绿 放绿——取文精华 归纳组合 4 蓬勃——生命力 向阳——自由光明 ——审清角度 叙议结合 不屈于黑暗——坚贞不屈 《诗经》两首 关雎蒹葭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3.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能力目标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2.深入理解这两首诗,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德育目标 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教学重点 1.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语设计 设计 1 (放《敖包相会》的乐曲,教师解说)一个十五月圆之夜,月华如 水,微风轻拂,虫儿低吟,草原上一片宁静。一位小伙子徘徊在敖包周围,引颈 企盼,美丽的姑娘啊,你为什么还不到来?…… 歌曲描述的是一个小伙子等待 恋人时的焦急心情,在很早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写下了与之类似的一首诗歌 《静女》。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诗经》两首,看看二千五百年前我们的祖 先又是怎样描写这一浪漫场面的。 设计 2 《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 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 至连东汉大字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今 天我们学习冠于三百篇之首的《关雎》。 二、资料助读 多媒体显示以下内容: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 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 305 篇,也 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 是各地的歌谣,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不少篇章揭 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 活。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 民歌的特色。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 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 《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孔子说: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 三百篇之冠。 三、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学生听录音配乐朗读,正音,同时出示投影: 睢鸠(jū jiū)一种水鸟。 窈窕(yǎo tiǎo):文静美好的样子。 逑(qiú):配偶。 荇莱(xīng):一种可食的水草。 寤寐(wù mèi):这里指日日夜夜。寤,醒时。寐,睡时。 笔(mào):挑选。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作诵读指导。 教师提示: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其兴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 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 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第二章、第三章中的“求”字是全篇的 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声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有别。第 四章、第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 同,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 3.教师范读,为感悟理解课文创设氛围。 4.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多媒体显示: 24 《诗经》两首 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 (一)整体感知 《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可以说是一首爱情诗。着重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 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蒹葭》 是《诗经》“秦风”中的一首爱情诗。就整首诗而言,几个章节结构相同,只是 换了几个词语而已,增强了诗歌的韵味。就每章而言,前四句都是描写了一种凄 清而苍凉的景色,这种景色衬托出人物心中的空虚、惆怅之情;而后四句写出诗 人对“伊人”的上下寻求,却又寻而不见,这当中既有诗人的怅惘之情,又有诗 人对伊人的深切思念。 (二)学法引导 诗歌重在体会,可以通过朗读的方法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如《关雎》的首章是 全诗的序,为下文描写君子追求淑女作铺垫,朗读时相对平静;第二章写出君子 时刻都在思念淑女,因此语句中流露出一种向往的味道;而第三章写了君子的相 思之苦,要读出男子痛苦相思的情状;第四章和第五章意思相近,都是运用了反 复的手法,刻画出君子得到淑女的快乐与幸福之情,其中有一种兴奋和轻快的语 调。《蒹葭》则可采用读准一个诗节推及其他的方法进行朗读,然后采用提问、 质疑、讨论等方法,分析关键语句,理解诗歌意境,进而把握全诗的主旨。 (三)审美鉴赏 含蓄生动的起兴美 起兴,是《关雎》一诗反复运用的艺术手法。比如,诗的一开头就用“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来起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使人由雎鸠鸟雌雄匹配联想到君 子淑女必成佳偶,由听到雎鸠鸟清新流转的歌唱而春心荡漾想到君子对淑女的思 念之切。又如以荇菜既得而“采之”“毛之”,兴起淑女既得而“友之”“乐 之”。使全诗产生了意味深长、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 (四)重点难点突破 1、诵读这两首诗,简要说说它们各自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析]我国远古时代的诗论就提出“诗言志”说,因此,读诗应该努力分析、感悟 出蕴藏在诗歌字面背后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 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2、《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请思考:《关雎》这首诗主 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析]本题考查《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所谓“赋”,是铺陈其事; 所谓“比”,是譬喻和比拟;所谓“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朱 熹《诗集传》)。但是,关键不只在于识别,更在于体会这些艺术手法的表达效 果。 [参考答案]《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关关雎 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男女 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本 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也即一直为人们所乐 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3、在《蒹葭》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请思考: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起到 了什么作用? [析]写景其实是为抒情服务,成功的写景能做到情景交融,以景传情。 [参考答案] 景语情语。诗开篇便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凄清的画面:一个晚秋的早 晨,天色朦胧,笼罩在晨雾中的是一望无际的沾带露珠的芦苇。一条河流,蜿蜒 而去。望远处,是一块小小的沙洲。这是一幅萧瑟的晚秋晨光图,烘托主人公凄 恻的情感。 诗的第二、三章采用重章回复的方式,反复咏唱。但景物又有不同。首章“白露 为霜”,露凝为霜,是拂晓时;二章“白露未唏”,太阳露面,天已大亮;末章 “白露未已”,阳光照射,露水快干。三幅不同时间的晚秋晨光图,渲染烘托出 主人公久久伫立远望而始终不能见面的惆怅心情, 而主人公这种心情随着晨光 画面的重叠,显得越来越急切,越来越凄婉。这篇诗在艺术上达到了情景交融的 境地。 4、《关雎》和《蒹葭》两首诗歌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 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加以体会。 [析]此题意在让学生了解《诗经》中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参考答案] 重章叠句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只有少数的改变。 如《蒹葭》全篇三章十二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 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 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 二、自学阶梯评估 达标训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雎鸠( ) ( ) 窈窕( )( ) 好逑( ) ( ) 寤寐( )( ) 溯洄( ) 坻( ) 荇 菜( ) 2、填空题。 (1) 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 期的诗歌共有_ _篇,包括_ _ 、_ _、_ _三部分。 (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 用 、 、 的艺术手法。 ( 3 ) 统 领 《 关 雎 》 全 篇 的 诗 句 是 “ , ” 3 、 对 下 列 句 子 中 加 点 字 解 说 不 当 的 一 项 是 ( ) A.“左右毛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寤寐求之”的“之” 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乐之” 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4 、 下 列 说 法 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 ) A.《关雌》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雌》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 指的是同样的人。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 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关雌》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 • 周南》。 能力提高 1、《诗经》中,常常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在古汉语的规则中, 这类词汇大都是形容词,所以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描绘精彩美丽的自 然。请从课文中找出例子,并体会其作用。 2、阅读《蒹葭》一诗,想想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简要分析这些景物描写有什 么作用? 3、比较《关雌》和《蒹葭》在写法上的异同。 4、从两首诗歌中的任意选取一首,将它改写为现代诗歌,或者一个散文片段, 意境要优美,描写要生动,字数不限。 开放探究 阅读《君子于役》,回答问题。 君子于役, 不知其期。 曷至哉? 鸡栖于埘, 日之夕矣, 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 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 不日不月, 曷其有佸? 鸡栖于桀, 日之夕矣, 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 苟无饥渴! 1、这首诗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2 、 下 面 对 《 君 子 于 役 》 上 段 分 析 有 误 的 一 项 是 ( ) A、开头两句点明全篇主旨,陈述了所咏之事。用“不知”来说明丈夫役期之长。 这两句是第一层:妇人直抒胸臆,亟盼丈夫归来。 B、中间四句勾画出一幅典型农村晚景图,画中充满了恬静的气氛,并且以此来 反衬主人公的不平静心境:家畜出入尚且有时,而人却无归期。 C、最后两句极言思念丈夫很深,以致不能自已。 D、“曷至哉”是反问句,女主人公用反问的方式来揭露封建统治苛酷的兵役给 千万个家庭带来痛苦的罪行。 3、简述诗歌中所写的乡村晚景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三、资料下载 《诗经》,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所录诗歌多来自民间,据说,周 朝设有专门的采诗官,采集民歌,以体察民俗风情、政治得失。《诗经》中大部 分诗歌都出于此。另一部分则为公卿、士大夫向周天子所现之诗,歌功颂德、粉 饰太平。其中,部分诗歌曾有人考证其作者,有臆断者,有有理有据者,不过不 很重要。至于《诗经》编撰者,有以为周公者,现在看来无法成立。另有孔子删 诗的说法,也没有说服力。 《诗经》所录诗歌时间跨度长,从西周初年直至春秋中叶,涵盖地域广泛, 黄河以北直至江汉流域的都有。汉时,先有鲁、齐、韩三家时,立于学官,后有 《毛诗》。《毛诗》盛行后,齐、鲁韩三家诗先后亡佚。历代解《诗经》者颇多, 较好的有宋朱熹《诗集传》、清王夫之《诗经俾疏》、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王先慊《诗三家义集疏》等。 《诗经》存三百零五篇,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有十五国风, 是出自各地的民歌,这一部分文学成就最高,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 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雅》分《大雅》、《小 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颂》 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雅》、《颂》中的诗歌,对于我们考察早期历史、宗教 与社会有很大价值。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孩子读 《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 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 说服力。后来,《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包括《诗》、《书》、 《礼》、《乐》、《易》、《春秋》)及《五经》(无《乐》)之一。 自学阶梯评估 达标训练 1 、 jū jiū yǎo tiáo hǎo qiú wù mèi sù huí Chí xìng 2 、 ( 1 ) 《 诗 经》 305 风 雅 颂 (2) 赋 比 兴 (3)窈 窕淑女,君子好逑 3、C.4、B 能力提高 1、《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 J、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向美 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犬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人眠 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 《蒹葭》中的“苍苍”、“萋萋”、‘采采”(叠字)形容芦苇茂盛的样子,为下 文“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作了辅垫,渲染了气氛。 2、这首诗描写了深秋清晨,河边的苍苍芦苇上沾满霜露的景象,这一景象给人 以萧瑟冷落之感,它既有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又有主人公凄婉感情的流露。 这首诗还描写了河边道路漫长险阻、地势越来越高、迂回盘曲的景象,突 出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爱情的真挚和执著的追求。 3、《关雌》着重于叙事,而《蒹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蒹葭》比《关雌》 的情感韵味更浓郁些。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雌》“兴”的特点更加突 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 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境界。4、提示:注意肯定学生作品中的优 点,指出其中不足,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诗歌内容。 开放探究 1、这首诗着重描写妻子对丈夫长期服役不能回家的盼望思念之情,反映了徭役 给人民带来的苦难。2、D3、诗中写了思妇视野中最能触动她心弦的几样景物: 栖于埘的鸡儿,幽暝的黄昏,归圈的牛羊。这些景物突出了一个“归”字,使她 产生了人不如畜的思想。于是,诗人借景物之助,把人物感情中最强烈、最集中 的一点“等待”突现出来了。这样的写景是移情于景,为情造境,其效果是对表 达人物感情、渲染环境气氛、突出主题都起了 《离骚》课堂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楚辞”,欣赏《离骚》浪漫绚丽的色彩。 2、积累文言文常用实词、虚词、句法等知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一些 欣赏古诗词的兴趣。 3、体会《离骚》的比兴手法,提升文学作品的鉴赏、评价能力。 二、过程与能力 1、完成预习作业,独立阅读,理解文意,在此基础上带问题进入课堂讨论、交 流。 2、从人物形象、移情手法两方面把握作者的情感和心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诵读、理解中欣赏屈原鲜明的个性特征,把握人物的爱国忧 民的精神实质,品味屈原的倜傥浪漫的风貌。 四、课程学习目标达成设想 “听、说、读、写”的能力,一样都不能少。 “说”的能力是首要的,探讨的成果,思考的结论,质疑的表达等,都需要锻铸 好的口头表达能力。 “读”是基础,反复吟诵古诗词,特别是《离骚》这样佶牙拗口的楚辞,是需要 训练读的技巧的。 “写”是语文的终结目标,体现学习语文的一个个个体的综合涵养和全面的能 力。 课时计划:2 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检查预习、预读(3、4 分钟) (晨读: 《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 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污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二、导入(1 分钟) 画面,背景音乐—《楚辞协奏曲》。 导语:现代有人美妙地《温一壶春光下酒》,远古时楚国的屈原却是用香草、荷 花、桂树、木兰来装扮自己,薰香品格,升华身价! 这,是怎样的一个奇特之人,怎样的一袭绚美身姿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进入到《离骚》的探讨和品味中去------ 三、课堂探讨、分析(20 分钟) 1、要求在预习中找找写诗人衣服装扮的语句,都找到了吧。 一男生、一女生来朗读指出:“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 (齐读“制芰荷------长余佩之陆离。” 问:这是怎样的一束打扮啊! (可以众说纷纭) 师:俗谚说,人不可貌相,我们今天偏偏来相相屈原的貌------ [提示归纳:衣装特点—菱衣荷裳……奇特怪异、高洁、缤纷、傲岸—与众不同 啊!] 为何这番打扮呢? 2、从形象到人物心灵 引导:屈原不仅有美妙奇特的打扮,屈原还胸怀一腔奇特美丽的理想吧,是不。 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探讨。 齐读首句:“长太息…… 问:诗人为谁在长长太息,止不住流泪儿? 议:(四人小组…… [提示归纳:哀叹、哀痛人民生活的艰辛困苦,怨恨帝王的放纵、荒唐,变化无 思虑;痛斥小人们的嫉妒、中伤。] 思考:诗人“九死未悔”的是什么? (心中思索一下,暂不作答!) 小组探究:屈原为什么要“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他的忧愁是些什么?他的 理想表现在哪几方面? (请参阅课本 19 页“资料框”里的第一段:屈原正道直行…… [提示归纳:楚王昏庸,小人投机取巧的谗言,苟合阿谀,污浊、腐臭……屈原 的忧愁 “美政”:希望楚王清醒、明智,重用贤能,强大楚国,联合其他诸侯国抗秦。 民生各有所乐,爱国,忠君---] 引导:“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啊! 问:屈原提倡“美政”,不愿同流合污,结局如何? 找一人读:“余虽好修姱------余不忍为此态也!” 吾读:“屈心而抑志兮(how),忍尤而攘垢。伏清白以死直兮------”! [提示归纳:遭贬、流放,怀石沉沙随汨罗江水而去…… 问:大家怎样评价屈原的品德、精神? (各抒己见,来写几句话语吧: 五、写作实践(8 分钟) 下面两个即兴写作题,请快速提笔完成其中一题: 1、延展扩写下列句子的省略部分 美哉!屈子那------的七彩异装。 绚哉,炫哉!------屈原的玫瑰色梦想。 壮哉,伟哉!------的爱国精魂。 2、写一段话,阐述、评价“我眼中心里的‘屈原’” [归纳:屈原的品德昭昭光亮如日月,屈原的精神高比泰岳,壮如黄河奔涌……] 六、读 诵读声------ 背景音乐—《橘颂》。 前半部分学生齐诵,后半部分教师诵读,充分读出“兮”字的延音变读! [个人观点、见解: 1、“芳与泽其杂糅兮”:这一句里的“泽”通假“殬 dù”,腐臭的东西。 2、“兮”字的延音变读。 3、“余虽好修姱------”中的“虽”,应该解释为:副词,表示范围的单一, 相当于“唯”、“只”的意思。] 尾声:探索屈原的路,也还“曼曼修远”,楚辞的韵律,《离骚》的比兴都有待 于我们下节课时来探讨。 谢谢同学们,下课! 附板书: 云南大学附属中学 高中语文组 陆昆 2009 年 11月 25 日 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新课理念指导下的诵读、欣赏课。整节课围绕“三维能力”目标进行。 教学探讨班级是昆明十中高一(6)班,课堂上学生的兴致很高,互动探讨、学 习的氛围浓浓,背景音乐有感染力,示范诵读有古韵。 学习目标的第二、三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达成的较好,预习学案抓住了关键, 为课堂探究做好了一些准备,课堂探究中有小组探讨,有个别回答,有集体思考, 有启发引导。特别是写作训练那个设计和实践,精、核,适用,有效果。学习目 标的第一点,在知识的训练和巩固上做得不够,有待课后加固。 板书的形成,是课堂探讨中一词一句的分析、概括中归纳出来的,精简要点明白。 《孔雀东南飞》 教案教学设计 《孔雀东南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汉乐府的有关常识。 2.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偏意副词、古今异义词。 3、熟悉汉乐府的文学常识与《孔雀东南飞》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鉴赏刘兰芝、焦仲卿两个人物形象。 2. 注意把握本诗个性化人物语言。 3、理解铺陈、排比、起兴手法及其艺术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真挚感情和作者对刘兰芝的同情。 【教学重点】 疏通文义,把握故事发展过程,分析人物感情。 掌握文中的“偏义复词”和“相”“自”的一词多义。 识记有关文学常识,背诵有关名句。 【教学难点】 分析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真挚感情和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教学方法:讨论、提问、对话(可尝试)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在标题下面写下两行字;一个断人心肠的故事,一曲唱绝千古的悲歌。 “其实 文章就是一曲悲歌,一段悲剧。悲剧的不幸,在于它往往不仅仅是悲剧,而是永 远的生活,大家熟悉的感天动地的梁祝化蝶就是这种悲剧的延续,而千年过去了, 这样的悲剧并没有随着古人沉痛的悲告而终结,劳燕分飞的《钗头凤》仍在上演 着……” 师简介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悲剧。 “有这样一个故 事,在一个叫沈园的地方,一个叫陆游的诗人,娶了一个叫唐婉的女子,伉俪相 得,琴瑟相和,好一对神仙眷属。然而,这一切,并不随陆母之意,逼迫夫妻离 异。几年后的一个春日,陆游满怀郁闷踽踽独游,邂遇唐婉,唐遣人送酒致意, 陆游满怀伤感,词成《钗头凤》一首,唐婉和之。不久,唐婉抑郁而亡。”幸福 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有着不同的不幸,我们的文章演绎的是怎样的 一段爱情呢?让我们走进课文。 二、介绍文体及作家作品 1、文体知识——乐府诗 “乐府”,本是汉武帝刘彻时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机构(官署)。它 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后 世把它所搜集整理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其中属于汉代的就叫 “汉乐府”。乐府诗,从结构体制看,有专用的诗题,常见的有 “歌”“行”“吟”“曲”等,后人称为“乐府歌行体”。从语言句式看,大多 篇无定句,句无定字,以杂言为主,语词多口语化,通俗生动。从音韵节奏看, 押韵比较自由多样。从表现方法看,除一般的比兴手法外,多用排比铺陈,叙事 曲折淋漓,长于用对话和细节来刻划人物。汉乐府主要反映广大人民的生活和爱 情的乐府诗歌,以五言为主,句式灵活,语言流畅。 2、作家 徐陵(公元 507 一 583)字孝穆,今山东郯城人,南朝陈文学家。少好学,八岁 即能文,博涉经史,纵横有口辩。其诗赋皆淫靡绮艳,与庾信同为官体诗代表作 家,时人称为“徐庾体”。曾编选《玉台新咏》十卷,是现存我国较早的诗歌总 集之一,原有集三十卷,已散佚,明人辑有《徐孝穆集》。 3、作品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也是最长的一首叙事诗_,是古乐府民歌的代 表作之一。它选自《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开头一篇小 序,叙述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以及成诗的经过。故事发生在 汉未建安中,但成诗时间可能稍后一些。全诗 357 句,1785 字,沈归愚称为“古 今第一首长诗”。后人把《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 璧”。 本文讲的是在汉末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 但刘兰芝却为婆婆不容,婆婆百般刁难她,没有办法,刘兰芝只有自请回娘家。 夫妻二人双双“誓死不相负”。兰芝回到娘家后,不久,县令替他的儿子求婚, 焦仲卿闻听此事,二人生人作死别,在兰芝成婚那天,兰芝毅然投井而死,仲卿 也自缢身亡。死后两人变成了一对鸳鸯相对而鸣。 三、扫除语言障碍,并归纳通假字、古今异义、偏义复词等现象。 1、找出下列通假字并解释其义。 终老不复取 (“取”通“娶”,娶妻) 箱帘六七十(“帘”通“奁”, 女子梳妆用的镜匣) 蒲苇纫如丝 (“纫”通“韧”,柔软而结实) 府吏见丁宁(“丁宁”通 “叮咛”,嘱咐) 摧藏马悲哀 (“藏”通“脏”,脏腑) 儿今日冥冥(“冥冥” 通“暝暝”,日落) 合葬华山傍 (“傍”通“旁”,旁边) 2、找出下列的偏义复词并解释。 偏义复词,是指一个复音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但整个复音词的 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而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陪衬,只有一个形式,只 起到构词的作用,相当于一块化石,又叫化石语素。例如: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也(《鸿门宴》),“出入”是反义词,此处只取“入”之意。如口语中:“有 个好歹”(偏在“歹”)“吉凶未卜”(偏在“凶”)等。 便可白公姥(偏“姥”) 昼夜勤作息 (偏“作”) 我有亲父母(偏 “母”) 逼迫兼弟兄 (偏“兄”) 否泰如天地(偏“泰”) 其日牛马嘶(偏 “马”) 3、解释下列古今异义的词语 守节情不移(古义:遵守府里的规。今义:指妇女不改变节操。) 妾不堪驱使(古义:使唤。今义:强迫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 共事二三年(古义:一起过日子。今义:在一起工作。) 汝岂得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拘束和限制。) 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今义:值得怜悯或同情。) 以此下心意(古义:委屈。今义:对人的情意,意思。) 勿复重纷纭(古义:麻烦。今义:多而杂乱。) 本自无教训(古义:教养。今义: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 感君区区怀(古义:真情挚意。今义:形容数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 自可断来信(古义:指来做媒的人。今义:寄来的书信。) 承籍有宦官(古义:官宦,做官的人。今义:太监。) 处分适兄意(古义:处理、安排。今义: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做出处 罚。) 便利此月内(古义:吉利。今义:方便。) 蹑履相逢迎(古义:迎接,迎着。今义:说好话巴结别人。) 人事不可量(古义:人事变化。今义:关于人员的录用、调配、培养、奖惩的工 作。) 生人作死别(古义:活着的人。 今义:陌生的人。) 奄奄黄昏后(古义:暗沉沉的。今义:气息将绝。) 叶叶相交通(古义:交互相通。今义:指往来通达。) 多谢后世人(古义:多多告诉。今义:非常感谢。) 4、词类活用: 孔雀东南飞(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南。) 手巾掩口啼(名词作状语:用手 巾。) 卿当日胜贵(时间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槌床便大怒(名词作动词:拍,敲击) 自名秦罗敷(名词作动词:取名,名叫)谢家事夫婿(名词作动词:侍奉,服侍) 交广市鮭珍(名词作动词:买,购买)千万不复全(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逆以煎我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像受煎熬一样) 足以荣汝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荣华)) 便利此月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最吉利) 戒之慎勿忘(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警戒) 以此下心意(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委屈) 窈窕艳城郭(形容词作动词:长得最美) 理实如兄言(名词作状语:按道理) 朝成绣夹裙(名词作状语:在早 上) 仕宦于台阁(名词作动词:做官) 头上玳瑁光(名词作动词: 发光) 5、本诗中“相”字出现比较多,而且用法不同,请试作区别。 “相”,是一个会意字,本意是用“目”看“木”,即察看。引申为“单相”, 表示一方对一方有所动作之词,如:“相信(信之)”“相知(知之)”等。其次表 示互相、交相的意思,如:“相识”“相 同”等。此外,还可作名词、动词, 如“相貌”“辅助”等。 本诗中“相”字出现过十九处,指出下列各句中“相”字的作用和意义: 及时相谴归(代词,“我”) 会不相从许(代词,“你”) 还必相迎取(代词,“你”) 久久莫相忘(副词,表示相互,彼此) 好自相扶将(代词,“她”) 不得便相许(代词,“你”) 儿已薄禄相(名词,相貌) 黄泉下相见(副词,表示相互,彼此) 叶叶相交通(副词,表示相互,彼此) 6、“自”的用法,“自”作“”自己解释外,还可作副词、介词、连词、助词 等。 诗中的“自”字解释如下: ①我自不驱卿(本) ②本自无教训(本是) ③自可断来信(即) ④葳蕤自生光(且,还是) ⑤自名秦罗敷(其) ⑥自名为鸳鸯(其) ⑦好自相扶将(亲自) ⑧物物各自异(助词,无义) 7、解释一词多义 (1)为 为诗云尔(作,写) (2)故 故谴来贵门(特意) ( 3 ) 举 举 言 谓 新 妇 ( 张 开 ) 非 为 织 作 迟 (是) 大人故闲迟(仍旧) 举手拍马鞍(抬起) 为仲卿母所遣(被) 知是故人来(旧,老) 莫令事不举(成功) 始尔未为久(算,算作) 故作不良策(故意) 举手长劳劳(举起) 阿母为汝求(替,给) (4) 意 何意出此言(料想) (5)令 岂合令郎君(敬辞) (6)见 君既若见录(我) 恐 不 任 我 意 ( 心 意 ) 便 言 多 令 才 ( 美 好) 渐见愁煎迫(被) 莫令事不举 (使,让) 相见常日稀(见面) 8、判断下列文言句式 (1 )何言复来还 (宾语前置) (2)为仲卿母所谴(被 动句) (3)誓天不相负(宾语前置) (4)今日被驱遣(被动 句) (5)徘徊庭树下(状语后置) (6)渐见愁煎迫(被 动句) (7)非为织作迟 (判断句) (8)仕宦与台阁 (状语后置) (9)君既若见录(宾语前置) (10)出置南窗下 (省略句) (11)汝是大家子(判断句) (12)便复在旦夕(状 语后置) 四、梳理情节,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1、根据情节用四字词语概括课文层次。 小序——托物起兴 (1 自然段) 开端——兰芝被遣 (2-5 自然段) 发展——夫妻惜别 (6-12 自然段) 再发展——兰芝抗婚 (13-21 自然段) 高潮——双双殉情 (22-31 自然段) 尾声——告诫后人 (32 自然段) 本诗以时间为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矛 盾冲突的线索,也可以说按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线索 来叙述,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 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2、研读文本: (一)诗歌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什么作用? 兼用比兴,以孔雀失偶来暗示夫妻离别。孔雀徘徊反顾为全诗奠定深沉悲哀的基 调。统摄全篇,引起下文故事。 (二)铺陈: (1)第二段从 13 岁说到 17 岁,一一道来,是否太烦琐?它与情节的发展有什么 关系? 分析:不烦琐。这是一种铺陈手法,称为“赋”。 这里写得简练而有层次,意在强调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 很有教养,为下文兰芝被逐作铺垫,以激起读者的同情。 (2)要求学生从诗中再找出使用铺陈手法的文字。 分析:第十三段是第二段内容的重复,都是强调兰芝从小聪明,很有教养,但转 换了叙述的角度,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 第 9 段写兰芝临别“严妆”又用了一段铺陈,意在表现兰芝被逐离开 焦家前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的性格。既突出了“精妙世无双”,又为下文太守 的儿子求婚作了有力的铺垫。 (3)第二段从时间上(13 岁-17 岁)作了纵的铺陈,第九段则从妆束、服饰、 姿态上作横的铺陈。无论哪一种铺陈,都对塑造人物形象、推进故事情节起了积 极的作用。 同学们初中时学过的乐府诗《陌上桑》,在描写秦罗敷的美貌时,也 是用了横的铺陈。 (三)诗中两次把焦仲卿比作磐石,把刘兰芝比作蒲苇,这和情节的发展有何关 系? 分析:“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这是 “比”的运用。“磐石”和“蒲苇”一坚一纫,恰到好处地表明了他们对爱情的 坚贞不渝。第二次是焦仲卿说的,他用这个比喻来责问刘兰芝为什么改变初衷。 表明人物之间产生了误会,出现了分歧。这两次比喻和故事情节的发展是一致的, 并能推波助澜,使情节曲折起伏,生动感人。 (四)、尾声化为鸳鸯充满了什么色彩,结构上有何作用 浪漫主义色彩,呼应开头寄托人们追求恋爱自由,生活幸福的强烈愿 望。 五、人物形象及对话 1、刘兰芝:坚强、持重,自尊,果断,不为威逼所屈,也不为荣华所动。 “十三能……十六诵诗书”——知书达礼(也可见焦母蓄谋已久,兰芝自求遣 归是一种为求得自尊、自由而不得已为之的反抗行为。) “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不卑不亢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自尊果断 “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 —— “上堂拜阿母”到“嬉戏莫相忘”——镇定,庄重(我们看到了漂亮能干、勤 劳善良、果断坚决、不卑不亢、有礼有节、举止得体的兰芝。) “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外柔内刚 2、 焦仲卿:这是一个具有复杂性格的人,忠于爱情,忍辱负重,据谨懦弱, 胆小怕事,但又有一定叛逆精神。 “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对爱情坚贞 不逾 “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懦弱,胆小 “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叛逆精神 3、 焦母:反面形象,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言人,是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的典型; 极端蛮横无理,一味独断专行,势利。 “何乃太区区”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吾已失恩义,会不想从许”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4、 刘兄:反面形象,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的帮凶。此人性行暴 戾,趋炎附势,尖酸刻薄,冷酷无情。 刘兄只有七句话,但这七句话写得极有个性。其中有质问:“作事何不量”;有 利诱“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也有威胁:“不 嫁义朗体,其往欲何云?”短短几句,把一个自私横暴,趋炎附势的阿兄形象刻 画得十分深刻和逼真。 小结:课文以个性化的语言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刘兰芝那样的女 性,在《孔雀东南飞》之前,中国文学史上还没有出现过。另外,诗中作者还运 用了抒情性的穿插,如“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等诗句,有助于对人物的处境和心情的深入刻画。 六、主题探究 提问:兰芝是一位勤劳、善良、美丽的女性,与焦仲卿夫妻感情又极为深厚,但 却遭到了焦母的虐待乃至驱逐,最后不得不与仲卿双双殉情。焦母驱逐兰芝的原 因是什么? 1.兰芝没有遵从封建礼教的妇德要求,“本自无教训”,“举动自专由”, 虽然温顺,能干,但骨子里有倔劲,因而为焦母所不容。 2.兰芝多年不育,焦母为传宗接代考虑,找借口驱逐兰芝。 3.焦刘两家贵贱悬殊,门第不对,焦母见异思迁,为娶进罗敷而逼走兰 芝。 4.焦母无法理解也不能容忍仲卿与兰芝间真挚热烈的爱情。(焦母丈夫早 逝,恋子情结) 《礼记?本命》中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 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焦母迫害刘兰芝用的是第一条。《礼记》 中还规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焦母压制焦仲卿用的就是孝顺这一 条。刘兰芝回娘家后,也受到家长制的威压。那么刘兰芝、焦仲卿是不是从根本 上反对这些封建教条呢? 不是。刘、焦两人所反复辩解的是他们并没有违反这些封建规范。 因为他们不能,这才是悲剧中的悲剧。 根本原因: 亲情与爱 情的矛盾 亲情是与生俱来、影响一生但不伴随终身 的 爱情是半路杀出、后起影响但要伴随终身的 高考知识点睛: 塑造人物的方法、方式一般有如下: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 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分析人物形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揣摩: 第一,重视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他们直接决定着人物 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第二,将典型人物置于典型环境中去理解;第三, 通过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神情等方面分析人物;第四,通过人物间的关系 分析人物性格。 《杜甫诗三首》教案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诗歌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 2、背诵三首诗歌,赏析并积累一些名句。 过程与方法 1、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感受诗人的愤激之情。 2、把握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熟悉律诗的格律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杜甫“致君尧舜上”的抱负与忧国忧民的情怀,品味诗歌沉郁顿挫的风 格。 教学重点 感受、品味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熏陶而有所感悟,引发学生的审美 兴趣,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朗读法、点拨法、研讨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带 教学时间 安排三个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杜甫出生在世代“奉儒守官”的封建家庭,自幼接受封建正统思想的教育和 熏陶。他以稷、契自许,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一心想要走的 是“达则兼济天下”的道路。他曾回忆他的自负心情说:“自谓颇挺出,立登要 路津。”但在唐玄宗逐渐昏庸,李林甫、杨国忠相继弄权的社会里,那是注定要 碰壁的。杜甫一生的苦难和穷困使他不能不看到封建社会的冷酷现实。 在他的笔下,多少辛酸苦累倾泻而出,多少忧国忧民积郁其中。今天,让我 们一起走近杜甫。 二、文本解读 (一)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诗人杜审 言的孙子。唐玄宗开元中,他南游吴越,北游齐赵,过着“裘马清狂”的生活。 天宝五年(746),他到长安,进取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兵曹参 军的小官。安史之乱起,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不 久又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乾元二年(759),他弃官西行,度关陇,客秦州,寓 同谷,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浣花溪畔。曾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节度参谋、 检校工部员外郎。永泰元年(765),他打算离蜀东去,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大 历三年(768),携家出峡,漂泊鄂、湘一带,后死于赴郴州途中。有《杜少陵 集》。 2、基础积累 (1)认读字音 凋(diāo)伤 塞(sài)上 急暮砧(zhēn) (2)理解词义 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 萧森(萧瑟阴森) 兼天(连天) 系(指系舟 上岸) 寒衣(指冬天穿的衣服) 催刀尺(指赶裁新衣) 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砧,捣衣石) 3、文学常识 古体诗又叫古风,形成于汉魏六朝,在句数、字数、平仄、用韵、对仗方面 均较自由。近体诗是与之相对的概念,也叫今体诗,唐代诗人在梁陈诗人对诗律 研究和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律诗和绝句这两种新诗体。律诗分五言和七言, 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末联(或尾联);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 下句称对句;每句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 变更;凡偶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两 联须对仗。近体诗的绝句,也称律绝,每首两联,平仄和押韵同律诗一样,只是 不一定对仗。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常以意境的高下来衡量作品的成败。什么叫意境?意, 即情感、意绪,即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境是境况、境界,即诗中所描绘的客观 生活图景,它是广义的,不单指景,还指诗人所见所历之事。意与境交融在一起 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就是意境。意境由意象组成,意象包括在意境中。意象着眼于 某种物象中的主观意向,而意境则是由艺术形象所表露出来的整体境界。读者运 用想象和联想,进入诗的意境,就能在思想感情上与作品产生共鸣。 (二)信息筛选 1、介绍写作背景(请选看下文课堂建议补充资料)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 年)4 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 依靠,结束了 5 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也促使他决计买舟东下,“白日放歌须纵 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把回家的梦想付诸现实。第二年春天,杜甫携家来到夔 州(今重庆奉节)暂居。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时间,杜甫开始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 高峰,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或追忆往昔似水年华,或感叹时事如棋局反复,或借 古遣怀,或悲伤衰老。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是作于这个时期。 《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766)年秋天。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 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 争也接连不断。《秋兴八首》就是在这样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 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八首诗各自独立而又互相勾连,一脉相通,在思想内容和 艺术创新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 2、熟读诗歌,掌握内容 (1)请学生吟诵诗歌,感受音韵和节奏。 注意节奏,如: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节奏由三个“二 字尺”和一个“一字尺”构成。 (2)结合背景,明确感情基调。 明确:孤独抑郁的感情。 (3)掌握诗歌内容。 ①先让学生串讲每联的大体意思。 明确:第一、第二联形象描绘了巫山巫峡的秋色秋景,第三联由眼前丛菊的 开放联系到“故园”,第四联写追忆“故园”的沉思又被白帝城黄昏的砧声所打 断。 ②概括主要内容。 明确:这首诗歌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景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 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到秋色秋景扑面惊心,抒发了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 抑郁之感。 (4)请学生在掌握诗歌的节奏和内容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三)合作探究 1、深入阅读,分析“情景交融”的特点 (1)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玉露、枫树林、波浪、风云、菊花、孤舟、白帝城等。 (2)这些景物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凋伤”“萧森”可以看出秋气的肃杀,“他日泪”“孤舟”可以看 出诗人的忧伤与孤独。 (3)试举例分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试以“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 风云接地阴”这两句为例。 明确:这两句很好地做到了情景的和谐统一。波浪汹涌,仿佛天也翻动;巫 山风云,下及于地,似与地下阴气相接。前一句由下及上,后一句由上及下,使 秋天萧森的气息充塞于巫山巫峡之中。我们感到这两句形象有力,内容丰富,意 境开阔,但诗人并不是简单地再现他的所见所闻,也不是简单地描写景物的特征, 而是赋予它们某种性格某种精神。这就是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是惊风骇浪, 动荡不安;萧条阴晦,不见天日。这就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极度不安,翻腾起伏 的忧思和胸中的郁闷不平,也象征了国家局势的危急。在这里诗人其实是用豪迈、 宏阔写出了哀愁,诗人既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又把自己的深刻感情融入了进去, 用最生动、最有概括力的语言表现出来,这样景物就有了生命,而诗人所要表现 的感情也就有了依附。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 2、名句赏析“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先由学生进行分析讨论,然后交流总结。 赏析:这两句集中体现了诗歌的主旨。此时诗人身在夔州,暮年飘零,羁旅 江上,面对第二次看到菊花的开放却是秋天满目的萧条,不觉潸然泪下;联想到 自己的老病孤舟,又不觉引起了诗人对国家盛衰及个人身世的感慨。目睹国家残 破,而自己又不能有所作为,其中曲折,诗人不忍明言,也不能尽言,而这正是 他忧国伤时感情的集中体现。 (四)能力提升 阅读下面这首绝句,回答第 1、2 两题。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说一说“两个黄鹂鸣翠柳”这句诗的意思。 明确: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 2、整首诗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整首诗歌先写草堂春色,再写雪山江船,有动有静,色彩鲜明,营造 了一种清新、欢快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无比欢快的心情。 (五)分析鉴赏 《秋兴八首(其一)》解读 本课选读的是《秋兴八首》的第一首,有领起的作用,可以说给全组诗歌定 下了一个基调,那就是抒羁旅之愁,悲家国之事。“秋兴”,从字面上说就是因 秋感兴之意。 首联从秋景写起,“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写出了夔地露冷枫 丹、万物萧森的景象。“凋伤”本来寓衰飒之气,但露是玉露,树是枫林,反而 在萧索中见出了富丽景象,格调颇为劲健。而言“气萧森”,则非但指草木摇落, 亦且涵盖江山万象,为第二联蓄势。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承上展开,“江间”,写巫峡;“塞 上”,写巫山。波浪在地,却说兼天而涌;风云在天,却言接地而阴。诗人纵目 驰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生动地写出了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 第三联开始,转而由景生情,抒发感慨。“丛菊两开”,指离蜀历经了两秋; “孤舟一系”,指眼下旅途的漂零。而“他日泪”则生悲情于从前,“故园心” 则托相思于万里。 最后一联,诗人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生活中来。风霜凄紧,严冬将至,那千 家万户的刀尺声和捣衣声急切响起,怎能不泛起岁暮日晚、羁旅无依的伤感?而 凄苦之情,思乡之意,皆在不言之中。全诗就此收束,余意绵绵。 三、课堂小结 刘禹锡诗云“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的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 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 秋之作远为深厚。希望大家课后能够仔细品读。 四、作业设计 1、背诵《秋兴八首(其一)》,预习后面两首诗歌。 2、写一篇《秋兴八首(其一)》的散文化作品,400 字左右。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王昭君,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不仅因为她的美貌,而且因为她达成了汉 朝与匈奴的“和亲”,使老百姓免于战乱而被世人铭记于心。当杜甫来到她的出 生地时,他会有何感慨呢? 二、文本解读 (一)知识积累 1、认读字音 朔(shuò)漠 青冢(zhǒng) 省(xǐng)识 2、理解词义 去(离开) 紫台(紫宫,汉宫廷的名称) 青冢(这里指王昭君墓) 省(曾经) 春风面(形容王昭君的美貌) 环珮(妇女戴的装饰物) (二)信息筛选 1、介绍写作背景 《咏怀古迹》也是一组七律组诗,和《秋兴八首》同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 夔州一带有很多古迹,有些历史人物的故事深入人心,千古流传。《咏怀古迹》 共五首,每首各咏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杜甫 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 2、熟读诗歌,掌握内容 (1)请学生吟诵诗歌,感受音韵和节奏。 诵读提示:前一层宜用叙述调读,但其间略有变化,如“一去”两句速度要 慢点;后一层宜用咏叹调读。 (2)结合背景,明确感情基调。 明确:沉郁怨愤的感情。 (3)掌握诗歌内容。 ①请学生串讲诗句的意思 明确:首联点出王昭君的出生地,从侧面烘托了昭君的形象。颔联叙述昭君 的遭遇,感慨无穷,从正面赞扬了昭君的坚强性格。后四句指斥君王昏聩,致使 昭君遗恨千古,从侧面烘托了昭君的形象——人们既赞扬她的美好品质,又同情 她的不幸。 ②概括主要内容 明确:这是一首借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怀抱的咏怀诗。诗人叙述了王昭君 出塞,身死异国的悲剧,同时把自己去国离乡的愁恨寓于其中。他的遭遇与昭君 的太相似了:昭君入宫见妒,他入朝见妒;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他“漂泊 西南天地间”;昭君思念故土,魂魄月夜归来,他思念长安,但又不敢怨君。所 以只能借昭君之事抒写自己的悲愤。 (4)请学生在掌握诗歌的节奏和内容的基础上背诵全诗。 (三)合作探究 1、品鉴借古咏怀的写作手法。 请学生分析讨论:作者表面上叙写了王昭君的不幸遭遇,实质上在写什么? 试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加以分析。 明确:作者借昭君其人其事,除了怀念古人,同时也抒写了自己的怨愤之情。 作者运用了借古咏怀的写作手法,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 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2、名句赏析。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明确:第一句写汉元帝“按图召幸”铸成大错,王昭君既已远嫁匈奴,汉元 帝只能在画图中约略地看着她的青春美貌了,讽刺了皇帝的昏庸无能。第二句写 昭君已经出塞,纵然月夜魂归故里又有什么用呢?除了讽刺汉元帝外,也写出了 昭君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 (四)能力提升 比较阅读: 请学生阅读白居易的《王昭君(二首)》,试与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 作比较,说说二者在风格上有什么异同。 王昭君 满面胡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 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 其二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 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分析参考:相同之处在于都写了王昭君的不幸。不同的地方在于白居易的诗 歌明快浅显,立意巧妙,诗歌以昭君自己的角度来入笔,先描写她为胡地风沙所 困,已变得憔悴,形象鲜明,但不愿让皇帝知道,只希望回国,有恋主之情;杜 甫的诗歌则深沉得多,他以旁观者的角度来写,借昭君来寓自己的不幸与怨愤。 (五)分析鉴赏 《咏怀古迹(其三)》解读 本诗借咏王昭君的事迹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怀。 起句气势飞动,先声夺人,不知何所指,好像在迎接一个英雄人物的出场。 着一“赴”字,便令“群山万壑”集于荆门,大有惊天动地之势。第二句揭开谜 底:原来写江山灵秀,是为了托出昭君。一句“生长明妃尚有村”,包含了万千 感慨,颇寓怜惜之意。 从第二联起,开始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用对比的手法,写昭君远嫁异域荒 漠的悲凉。“一去”,生不能归来;“独留”,死永葬漠北。这一去一留,一生 一死,反差强烈,令人不忍深思。 第三联是委婉的讽语:仅凭画图哪里能识得佳人的美貌呢?纵然杀尽画工, 也是追悔莫及。也许在夜月里,依稀可听到环珮作响,那是昭君的魂魄归来了吧! 诗人通过理性的质问和悲凄的想象,表达了无限的伤感。 最后一联,宕开一笔,言千古琵琶之声,皆为昭君怨恨所凝:怨埋没汉宫, 恨远离家国。结尾两句虽是附会之语,却是至情之论。 三、课堂小结 杜甫《咏怀古迹》组诗借古人古事寄托感慨,将自身之感、时事之情融入诗 中。显然诗人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怨愤之情的。清人李子德 说:“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这 一评论确是说出了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它自始至终全从形象落笔,“独留青冢向 黄昏”“环珮空归夜月魂”的昭君悲剧形象,总会时时地萦绕在我们的心间。 四、作业设计 背诵《咏怀古迹(其三)》,预习后面一首诗歌。 第三课时 一、导语设计 古人赞颂杜甫的一首诗歌说“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今天我们 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歌——杜甫的《登高》。 二、文本解读 (一)知识积累 1、认读字音 渚(zhǔ) 鬓(bìn) 潦(liáo)倒 2、理解词义 回(回旋) 落木(指秋天树木落叶) 万里(指远离故乡) 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潦倒(这里指衰老多病,失意) (二)信息筛选 1、介绍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 年)在夔州所作。写这首诗的时候,安史之乱 已经结束四年了,但藩镇势力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动乱,民不聊生。 在这种形势下,杜甫只能继续漂泊,许多的因素造成了他的郁闷,有时代的苦难、 家道的艰辛,有个人的多病、未酬的壮志,以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 世。为了排遣郁闷,他抱病登台,但反而是愁上加愁,更增添了新的悲哀。 安史之乱,是唐由盛转衰的标志,也是唐文学的转折点。残酷的战争、苦难 的环境磨炼了一批文人,杜甫就是当时为国家、人民的哀乐而歌唱的诗人代表。 也正因此,他的作品被称为“诗史”。杜甫生于 712 年,这首诗是他 55 岁时所 作,三年之后他病逝。 2、熟读诗歌,掌握内容: (1)请学生吟诵诗歌,感受音韵和节奏。 诵读提示:首联写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 的特点,读时节奏感要强,注意表现整个画面的气氛。颔联写远望所见,要读得 气势开阔,有包容宇宙之意,“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二语要一气读出, “木”“江”二字要适当延长,有余韵。颈联上句写长年漂泊之苦,“悲”“常” 二字要重读;下句写老病孤愁,“病”“独”二字要重读,以加重悲苦情绪。这 一联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后半生的生活状况,由沉吟往事说到今日登台之举,基调 是沉重的,宜缓缓读出。尾联“艰难苦恨”一语紧承上联,而后以白发增多、酒 杯新停轻轻结住全诗,含无限凄凉意于言外,应读得更加缓慢、沉重,让听者仔 细体味诗人此刻百感交集的心态。 (2)结合背景,明确感情基调。 明确:哀愁、苦痛、悲愤之情。 (3)理清思路,掌握诗歌内容。 ①诗文哪里写景?哪里抒情? 明确: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尤其要注意“万里悲秋常作客”这一句, 它在结构上有重要作用,把眼前景与心中情紧密地联系起来。 ②请学生串讲诗句的意思。 明确:首联描绘了六个意象,勾勒出一幅秋天肃杀的图景。颔联勾画出一幅 更广阔的长江秋景。颈联由眼前景到心中情,使人感到诗人的羁旅之愁和孤独之 感。尾联将“悲秋”之意进一步深化。 ③概括主要内容: 这首诗歌写了诗人登高所见秋江的广阔图景,抒发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 愁的复杂感情。 (4)学生在掌握诗歌的节奏和内容的基础上背诵全诗。 (三)合作探究 重点分析“情景交融”。 讨论: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提示:可以从画面美和情感美两方面考虑) 明确:前两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首联两句出现六个意 象,好像六个特写镜头,仰观云天秋风,俯察江水洲渚,绘形绘色,绘声绘动, 勾勒出了一幅严秋肃临天下的生动图画。特别要注意“猿啸哀”和“鸟飞回”两 个细节,简直就是包括诗人在内的千千万万个流离失所者的写照。诗人寓情于景, 萧索惨淡的画面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凄凉,哀猿的啼声暗示着诗人的悲苦。颔联勾 画出一幅更广阔的长江秋景。从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到奔流不息、滚滚 而来的江水,我们可以感到诗人浩茫而纷乱的思绪。 名句赏析。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明确:这两句勾画出一幅更广阔的长江秋景。正因为有了“无边”“不尽”, 使诗的境界显得广阔深远;再加上落叶的“萧萧”之声,长江的“滚滚”之势, 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其状物之工,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从 这里还能看出诗人心情激荡不已:叶落意味着一年将尽,容易产生时光易逝的感 觉;或许,这又加重了诗人的乡愁,他会这样问自己,这长年漂泊的生涯何时是 了?而长江“不尽”,亘古如斯,甚至会使他超越时间的限制,联想到历代的一 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不禁要挥泪,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这两联确实 已将诗人的“艰难苦恨”包含无遗,用语之精当,气象之宏伟,在所有的登高诗 篇中可谓绝唱。 (四)能力提升 思考讨论: 1、谈谈诗人登高所见、所闻,触发了哪些思考与感慨? 明确:前两联是所见所闻。首联写近景,有六种景物:无生命的景物写了夔 州的急风,写了秋天的高爽,写了清白色的渚、沙;有生命的景物,写了哀啸的 猿、盘旋的鸟。从色彩看,画面黯淡;从情调看,不免悲凉。颔联写远景,无边 落叶到了秋天都要飘落,流不尽的长江滚滚东去无法止步。“无边”“不尽”写 出了雄阔之势,“萧萧”“滚滚”使人联想落木惠牵之声、长江汹涌之状。在文 学作品中,秋天、落叶、流水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和对于死亡的焦虑。诗 人面对苍凉肃杀的秋景,感慨韶光易逝,英雄难再! 颈联的“悲”字点出此番登高的心境,万里漂泊,居无定所,“常”字点出 时间之长;“独”字从空间上点出今日形单影只的孤独。人在暮年,体弱多病, 本不可悲的秋天,在诗人眼里,与心中情感紧密相连,也愈益生悲。诗意至此更 具体,也更深沉。尾联点明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艰难”既指自身命运, 又指国运。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更难排遣。这两 联抒情,写尽了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难怪人称其为“诗圣”。 2、此诗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此诗八句皆对。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句中自对,如上句“天” 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 节奏感。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哀)。颔联、颈联不 仅上下两句对,而且“无边”“不尽”和“万里”“百年”还有相互呼应的作 用。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三、课堂小结 “百年多病独登台”,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仃,形单影只,无所依傍。 其中的“独”字多么痛苦啊!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 了。这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的境况,杜甫的伟大就在此。 四、作业设计 1、背诵《登高》,预习后面两首诗歌。 2、写一篇《登高》的散文化作品,400 字左右。 《兰亭集序》教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 能力目标: 1.理清课文内容层次; 2.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情感目标: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树立积极 进 取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 理清作者思 想感情的脉络。 难点: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知道唐太宗吗?他在临死之前泪流满面向唐高宗央求道:“父 王为创立大唐,历尽艰辛,而今天下托付给你,我也放心,父王只从你这里要一 样东西。”那位同学知道他要什么?对!他说:“我所要的‘兰亭’真本,可与 我同去,你的意思如何?”高宗点头答应了,太宗也就一命呜呼,气绝身亡。王 羲之遗世的最佳书法珍品,就这样葬入了昭陵了。此后传世的“兰亭”是被萧翼 从王羲之的第七代孙智永禅师的弟子辩才处骗得送入太宗秘库之后,遴选善书的 欧阳询、褚遂良等名家刻意临摹之作。 中国人是形式美最发达的民族,篆、隶、行、草、山水、花、鸟、玉器、陶瓷、 亭台、园林无一不表现中国人对形式美特殊的敏感,我们应该学会欣赏这种美。 这篇《兰亭集序》不仅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登峰造极的佳品,也许你们不知道的是, 它更是我国古代散文的上乘之作,通篇三百二十五字,文词优美,言简意深。在 这里,笔墨光泽与内涵文采交相辉映,珠联璧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赏析王羲 之的文章,一同走进王羲之诗意的境界。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作者简介。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王旷之子,王敦、王导之侄,东晋初太兴四年 生,太元四年卒,年五十八岁,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 吏部尚书,皆不就,复授护国将军,又推迁不拜。扬州刺史殷浩遗书,劝使应命, 乃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羲之素好服食养性, 不乐在京师,初度浙江,便有终老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那里,谢安未 仕时也住那里。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 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特撰此序,以申其志。 被称为书圣,行草《兰亭集序》誉为行书第一。其人曾一度为官,积极用世,后 辞官归田,娱情山水,胸怀旷达。 序:序,一种文体,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文字。多介绍成书经过,意旨,作 者情况等,亦可评论。古人宴集,常一同赋诗,推一人作序。 【自主学习 其乐陶陶】 1、夯实基础: ⑴掌握以下字词的读音: 癸( )丑 会稽( ) 修 禊 ( ) 流觞( )曲水 游目骋( )怀 放浪形骸 ( ) 临文嗟( )悼 趣( )舍万殊 齐彭殇( ) ⑵知识点运用: 【通假字】 1、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会面 2、趣舍万殊 “趣”通“取” 【古今异义】 1、列坐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坐其次。 今义:① 次第较后;第二。 ② 次要的地位。 2、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这些文章 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3、或取诸怀抱 古:胸怀抱负。 今: ①抱在怀里; ② 胸前; ③ 心里存着; ④ 打 算。 4、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5、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①表凭借,用来。 ②……的原因。如:所以兴怀。 今义: 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 做宾语)。 6、俯仰一世 古义: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 7、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 【词类活用】 1、 形容词作名词 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贤,贤德之人 少,年轻的人,长,年长的人。  况修短随化 寿命长 寿命短  死生亦大矣 大事 2、形容词作动词  齐彭殇为妄作 把……看作相等 3、名词作动词  ①映带左右 环绕 ②一觞一咏 喝酒 4、数词作动词 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等同,把……看作一样。 5、动词的使动用法  所以游目骋怀 使……纵展 使……奔驰 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使(怀)兴,即:使感叹产生, 6、动词活用为名词  足以极视听之娱 耳目 【一词多义】 (一)临 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 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引申为“迎”。 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面对。 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二)一 (1) 一起。例:若合一契 (2) 一样。例:其致一也 (3) 看作一样。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 一边……一边……。例:一觞一咏 (三)次 1、列坐其次 旁边 水边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驻扎 3、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次一等 4、余船以次俱进 次序 5、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6、陈胜、吴广次当行:次序、按次序引申为“轮到”。 (四)致 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情致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达到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得到 4、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招致 (五)修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高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长 3、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学习 进步 4、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办好 5、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修建 6、修守战之具 整治 (六)期 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至 、及 ,注定 2、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期望、要求 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时间期限 4、期(jī )年之后 周、满 5、、君与家君期日中 约定 【特殊句式】 (一) 判断句:死生亦大矣。 (二)倒装句: ⑴ 介宾短语后置( 于+宾语 也叫状语后置): ①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 ② 不能喻之于怀──不能于怀(在内心)喻之 ③ 亦将有感于斯文──亦将于(对)斯文有感 ④ 当其欣于所遇──当其于所遇欣 ⑵ 定语后置: 虽无管弦之盛──虽无盛之管弦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仰观大宇宙,俯察盛品类 【团结协作,其乐融融】 三、探寻诗一般的思想境界:(小组合作,讨论以下问题) 1.在《兰亭集序》中,作者叙兰亭雅集,悟人生要义,其情感有一个变化的过 程。哪两个字可以显示出作者情感的变化? 乐—(痛 )—悲 2.朗读第一段,在第一段中找出作者“乐”从何而来。 (用原文语句回答) 此地……幽情 3.朗读第二、三段,找出作者的“悲”从何处而来。 (用原文语句回答) 向之所欣……终期于尽 4、体会作者心境的变化,深入思考,作者因何而悲,为何而悲? 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生,齐彭殇",可我 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 的抱负。可这种生活观在我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 惜,因此,"每贤者……"。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 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 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他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 "痛",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更加深刻感人。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 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 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5.作者的悲叹与第一段的叙事有何联系? 针对人生的这种感情变化,用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而发表的感慨议论:人们对自 己先前喜欢的事物转瞬变为历史的陈迹这件事尚且感慨万分,何况随着世界的变 化,人们难免一死这件事呢?这里的“向之所欣”指的应该是兰亭集会这件事, 这样前后文之间就自然联系起来了。 【我的魅力,在此展现】 四、探究: (个人发挥) 1.作者的这种悲哀之情是否是消极悲观? 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 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对酒当歌,人生几 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 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 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2.文章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是“后 之览者” ,应该有许多新的感悟。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 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五、布置作业: 1.熟记本课知识点,并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册基础知识部分的习题。 《赤壁赋》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有关苏轼的文学常识;了解写作背景;了解赋的相关知识。 2、学习本文生动形象、优美的语言以及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3、理解作者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和旷达乐观的情怀;学习作者虽然身处逆境 却依然乐观、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课时安排】2 课时 一、背景介绍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见小知识 1)被贬黄州,这是 他人生道路的转折。元封三年正月到黄州,苏轼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 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苏轼在黄州思想 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这样残酷的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 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 增强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 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本文是《前赤壁赋》。 1080 年,苏轼被贬黄州(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的湖北黄冈,在黄冈市 区的西北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有些像鼻子, 人们就称为赤鼻矶;又因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也被称为赤壁)。在这里, 苏轼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 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 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 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后来苏 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后《赤壁赋》,这两篇文章在我 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为以后的戏曲、绘画、雕塑等提供了创作的 题材。宋代画家李公麟、明代画家唐寅都画过苏轼舟游赤壁的画。 苏轼在赤壁的创作活动,给赤壁增添了光彩,清人就干脆把黄州赤壁命名为“东 坡赤壁”,并镌刻在建筑物的门额上,由此名满天下。 二、有关“赋”的知识 赋是一种文学体裁,是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讲 究文采,注重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句式多 以四言六言为主。盛行于汉魏六朝。规模宏大,以铺叙为主的称为“大赋”;篇 幅较短,着重抒情的称“小赋”。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 赋和文赋这样几个主要阶段。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 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 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象杜牧的《阿房宫赋》、 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 本文作者摆脱了过去一些怀古赋和问答赋的写作方法,而把写游记散文的方法运 用到赋中来了。借用这种方法,作者把情与景主观与客观,古与今,幻想与现实 很好地结合起来了。 三、课前预习 1、作家作品: 苏轼 (1037-1101 ) ,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北宋大文学家和书画家,四 川眉山人,官至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书、文、诗、词、画,俱成大家。一 生仕途坎坷,壮志难酬。 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均以诗文称著于世,世称“三 苏”。“三苏”和同时代的王安石、欧阳修、曾巩,唐代的韩愈、柳宗元一起, 被称为“唐宋八大家”。 此外苏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齐名“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书法与米芾、蔡襄、黄庭坚共称“北宋四大家”。 2、字音: 壬戌(rén xū)之秋 举酒属(zhǔ)客 歌窈窕 (yǎo tiǎo)之章 徘徊(paíhuaí) 斗(dǒu)牛之间 扣舷 (xián)而歌之 冯(píng)虚御风 桂棹(zhào) 幽壑 (hè) 麋(mí)鹿 击空明兮溯(sù)流光 倚歌而和(hè)之 余音袅袅 (niǎo) 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 山川相 缪(liáo) 舳舻(zhú lú)千里 酾(shī)酒临江 横槊 (shuò)赋诗 渔樵于江渚(zhǔ)之上 驾一叶之扁(piān)舟 举匏(páo)尊 以相属 寄蜉蝣(fú yóu)于天地 无尽藏(zàng)也 相与枕藉(jiè) 乎舟中 3、字形: 壬 xū(戌)之秋 qiǎo(愀)然 mí(麋)鹿 扣 xián (舷)而歌 shù(戍)边 啁 jiū(啾) 风 mǐ(靡) (弦)xián 外 之音 mí( 糜)烂 (炫)xuàn 耀 头晕目 xuàn(眩) 第一课时 【导语】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 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 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 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 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 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这是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分析了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生活经 历和心路历程后,得出的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的结论。今天我们就来领略前《赤 壁赋》这篇千古绝唱的独特魅力。 一、 预习作业检查 二、课文字词句探究: 1、解释括号前的字词,指出划线句子的句式。 壬戌之秋,七月既(……以后/已经)望(农历的每月十五),苏子与客泛舟游 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起,作)。举酒属(通“嘱”, 劝酒)客,诵明月之诗,歌(名作动,歌唱)窈窕之章。少焉(一会儿),月出 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古今异义,古:星宿名 今:一种竞技方式)之间。 白露(古今异义,古:白茫茫的水汽 今:24 节气之一)横江,水光接天。纵 (任凭)一苇之所如(往,到),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浩浩乎如冯(通 假字,通“凭”,乘)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像)遗世独立,羽(名 作状,像长了翅膀似的)化而登仙。 于是(在这个时候)饮酒乐甚,扣舷而(表示修饰)歌(唱)之。歌曰:“桂棹 兮兰桨,击空明兮溯(逆流而上)流光。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望美人(古 今异义,古:指内心所思慕的人,往往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今:美 貌的女子)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歌声)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 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使动用法,使……起舞)幽壑之 潜蛟,泣(使动用法,使……哭泣)孤舟之嫠妇。 2、翻译下列句子: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三、内容探讨: 1、第一段中,哪些句子描绘了“七月既望”夜赤壁的景色? 描绘了一幅什 么样的景色?这样的景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 讨论明确:写景句子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少焉,月出于东山 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幅具有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色:清风明月交织, 露珠和水色辉映。 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良辰美景之中,泛舟者心情欢畅,油然而 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 的基调。 2、第二段舷歌之后,赋中又写了客吹洞箫之声。课文是怎样描写箫声的?渲 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从开篇处到第二段末,赋的情感发展发生了怎样的变 化? 讨论明确:本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 此处借助夸张、想象,运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潜龙舞,嫠妇泣,六 个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低徊悲凉,凄切婉转的哀音表现得十分 形象、真切。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小结】前两段主要集中描写赤壁夜色以及主客游玩时的感受。写景时用词 准确优美,比如:清、徐、徘徊、横江、纵、凌。另外在描写箫声时将抽象 的东西具体化,从听觉视觉上给人以形象的感受。这种用词造句的考究值得 借鉴。 四、巩固练习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C)(A 冯 píng 虚御风 B 舳 zhú 舻 D 枕藉 jiè) A.壬(rén)戌 窈窕(tiǎo) 桂 棹(zhào) 冯(féng)虚御风 B.嫠(lí)妇 愀(qiǎo)然 舳(yóu)舻 山川 相缪(liáo) C.酾(shī)酒 横槊(shuò) 江渚(zhǔ) 正襟(jīn) 危坐 D.匏(páo)樽 枕藉(jí) 蜉(fú)蝣 一 叶扁(piān)舟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形容词用作动词, 露出白色) A.举酒属客 通“嘱”,劝人饮酒 B.白露横江 白茫茫的水汽 C.舞幽壑之潜蛟 使……起舞 D.不知东方之既白 白色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C )A 苍(沧)海 B 凄侧(恻)D 墨 (默)化 A 正襟危坐 杯盘狼藉 苍海一粟 孤苦零丁 B 一叶扁舟 不绝如缕 凄侧动人 形单影只 C 乐观旷达 余音袅袅 感人肺腑 抑扬顿挫 D 潜移墨化 肝胆照人 犀角独怪 如泣如诉 4、下列句中的“如”字,意思与其他选项不相同的是(A 到,往) 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B.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C.如日中天 D.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也 5、对“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赏 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应为“既写景又写人” ) A.第一句,写以桂树木兰做桨,用美好的事物寄托高雅的情调。 B.“击空明”与“渺渺兮予怀”写景抒情,以景的空明衬人的胸怀广阔。 C.最后一句,点出“予怀”所思慕的对象是那在“天一方”的美人。 D.全歌落脚到“美人”身上,具有象征意义。 6 、 对 下 列 各 句 的 翻 译 , 完 全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 A ) A.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 么天地间的万物(时刻都在变动),连一瞬间都不停止。 B.泣孤舟之嫠妇——(那箫声像是)为孤舟中的寡妇而哭泣。 C.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希望)同飞升的仙人一同遨游长空, 哪怕在明月下死去(也心满意足) D.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轻盈飘逸啊,像长了羽毛的鸟儿一样, 远离尘世,飞升仙境。 7、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C 没有司马光,应是曾 巩 ) A.既望:已经过了望日,即阴历每月十六日。既:已经。望:阴历每月十五 日。 B.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人作品中常用美人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 象征。 C.本文作者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八大家中另七人是韩愈、柳宗元、欧阳 修、苏洵、苏辙、司马光、王安石。 D.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二十六宿之一。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 上某些星的集合叫宿。 8、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C 后者不是文体 ) A.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 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是豪放派的创始人。 B.本文与《后赤壁赋》都是元丰五年苏轼被贬到黄州所作,这期间他还写了 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C.“赤壁赋”中的“赋”和“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中的 “赋”意思相同,都是指一种文体。 D.本文通过主客问答,议论风生,表现出主人公乐观豁达的胸怀。 第二课时 一、 回忆上节课相关知识 二、课文字词句探究: 1、解释括号前的字词,指出划线句子的句式。 苏子愀然( ),正襟危坐( )而问客曰:“何为其然 也?(宾语前置)”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西( )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通“缭” 盘绕 ),郁乎 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于”表被动)方其破荆州, 下(动词,攻占)江陵,顺流而东(名作动,向东进军)也,舳舻千里,旌 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 )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宾 语前置)况吾与子渔樵(渔樵,名词作动词,打鱼砍柴)于江渚之上,侣 ( )鱼虾而友( )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 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 ),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 彼,而卒( )莫消长也。盖( )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 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宾语前 置)!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 )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 )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 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 ( )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 2、翻译下列句子: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 皆无尽也。 三、课文探究 1、客于明月清风、良宵美景之夜,奏出充满悲哀的音乐,他之所以要“托遗 响于悲风”,其缘由是什么? 讨论明确:其一,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的英 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于江渚之上。其二,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 渺如沧海一粟。其三,要摆脱现实处境,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 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 “客人”的话在此处也可以认为是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写“客人”对人 生的感触,也可认为是为下文写苏子的开导之词蓄势。 2、苏轼针对客人的回答,借江上清风、山间明月阐述了什么道理,此时又是 怎样的心情?他的话是否全都正确,你对这场人生观讨论的意义是如何认识 的? 讨论明确: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主要的感情是喜悦的。苏轼阐述 了“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 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 尽。表现了作者超然独立、不计得失、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作者从水、月 中悟出了变与不变的道理,苦闷的心情得到了慰藉,精神上得到了解脱 。 作者的某些言语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未直接从文 章中反映出来,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 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的幻想世界,而应当适应现实,在目前这 种宁静的环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他这种观点包含了一定合理性, 因为作者不同意绝对化地看待问题,注意到了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道理。尽 管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的观点但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观点还是积极的。 3、在夜游赤壁的过程中主客的感情发生了几次变化?你认为本文的感情基调 是消极的吗? 讨论明确:1 段——江上泛游,感情由平静到高昂(夜游之乐)。2 段——饮 酒放歌之乐引出客人的悲凉萧声(乐极悲来)。3 段——主客问答引出人生 短暂之感(悲情缘由)。4 段——苏子超然于世的情怀(因悲生悟)。5 段 ——客转悲为喜,主客畅饮。(乐——悲——乐) 【小结】这篇文章综合运用了多种表现方法,有写景、抒情、说理(议论)。 首先由风、月、山、水之景引出了主客的不同内心感受,是由景生情。接着 又借风、月、水说明事物有变与不变的两重性的道理,在说理(议论)中有 写景,使得哲理变得形象可感。而情又始终贯穿在写景与议论中。情、景、 理三者紧密结合。 四、【阅读拓展】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 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 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 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 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 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 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 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 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 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 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 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分开 ) A.今者薄暮 薄:迫近 B.披蒙茸,踞虎豹 披:穿着 C.翅如车轮,玄裳缟衣 缟:白 D.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寤:醒 2.选出下列加点的词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C ) A.予乃摄衣而上 (名作动) B.履巉岩,披蒙茸(名作动) C.适有孤鹤,横江东来(名作状) D.掠予舟而西也(名作动) 3.对下列两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B ) 凛乎其不可留也(语气助词)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看)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 (介词) 顾安所得酒乎 (可是,只是) A.两个“乎”字相同,两个“顾”字也相同 B.两个“乎”字不同,两个 “顾”字也不同 C.两个“乎”字相同,两个“顾”字不同 D.两个“乎”字不同,两个“顾” 字相同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 A.第一段中“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一句,既是写实,又多少 带有作者对人世沧桑的感慨。 B.文中的“孤鹤”和“道士”是以不同形象出现的同一对象。 C.本文中道士化鹤的描写,反映出作者在出世入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赤 壁赋》中“苏子”的议论表达了他乐观旷达的思想。 D.本文和《赤壁赋》都表现出一种虚无思想,这正是作者的思想局限造成的。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 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 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 相互酬答。 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 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 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象吴淞江的鲈鱼。不过, 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 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 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 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 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 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 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突然一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 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括起,波浪汹涌。我也不觉忧伤悲哀,感到恐惧, 觉得这里使人害怕,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 里就在那里停泊。 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 东边飞来,翅膀象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 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 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 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 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细了。 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 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小知识】 1、“乌台诗案”: 这是北宋文坛上一次骇人听闻的“文字狱”。北宋统治者为加强中央集 权,特设御史台以纠察、弹劾官员,乌台即御史台监狱的代称。宋神宗元丰 二年(1079)著名诗人苏轼被御史台弹劾,关进御史台监狱,审讯达一月之 久。监察御史从苏轼的诗中断章取义、穿凿附会,编出了“讥讽文字”“愚 弄朝堂”等罪名,对苏轼严刑逼供,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后由于曹太后以及 吴充、范镇等元老重臣的极力营救,苏轼才得以免于死罪,被贬作黄州团练 副使。这次的“乌台诗案”使当时许多著名诗人以及与苏轼有过交往的人, 都受到了牵连,成为轰动一时的大冤案。于是,后人便把苏轼被审的有关文 件、札子、供状等资料编录为《乌台诗案》一书。 2、苏轼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漂泊的一生、旷达的一生、自足的一生。 . 嘉祐二年(1057) 进士及第丧母守孝 . 熙宁二年(1069) 反对变法卷入党争。 苏轼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苏轼极力反对, 便请求外调,他先后被派往密州、徐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因法便民, 颇有政绩。 . 元丰二年(1079) 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那些曾经依附过王安石的小人搜集苏轼对新政不满的诗句,弹劾苏轼,致其 入狱。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狱——“乌台诗案”。苏轼被捕入狱,入狱后, 受尽凌辱,酷刑棒打,几致死地。历时五个月,营救者络绎不绝(包括王安 石),最后,神宗才决定不杀苏轼,将苏轼贬到黄州。 苏轼在黄州生活的这七年,他没有俸禄、生活困苦、衣食不足,而且受到监 督,没有住的地方,只好暂居庙里,后来得了一块荒地,耕种,造屋。 . 元祐元年(1086) 重获启用官至礼部。 旧党执政。受到皇太后重用保护,苏轼被调回京都任翰林学士、知制 诰等职。后自请外任杭州太守。后被召回京师,担任兵部尚书、礼部尚书。 . 绍圣元年(1094) 又遭贬职惠州儋州。 皇太后驾崩,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再贬儋州(今海南), . 元符三年(1100) 渡海北返次年病逝。 64 岁死于常州。 生活的几个侧面: 一: 在黄州,躬耕东坡,竹杖芒鞋,营造雪堂。生活地像陶渊明, 在自己的东坡庄园过着神仙般的隐逸生活。 二:工程与赈灾:杭州太守时:疏浚运河;设立的公立医院(安乐坊); 解决居民的饮水问题;修筑西湖苏堤;开仓赈济灾民。 三:在海南与黎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随遇而安,自己表示要 常做岭南人,自己说:“心中亦超然自得,不改其度。” 四:临死,东坡对侍立在旁的儿子说到:“慎勿哭泣,以怛化(垂死 的老人和病人)。”死的时候“谈笑而化”。他自己都快死了,还在想着那 些活着的人,可见其人品之高。 东坡肉的由来:苏东坡喜爱烹调,以红烧肉最为拿手,他曾以诗介绍其经验: “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百姓们知道苏东坡喜食肉,那一年 的春节,大家不约而同给他送来猪肉、绍酒。苏东坡收到这么多肉和酒,觉 得应该与数万疏浚西湖的民工共享,便吩咐家人烧好,连酒一起回赠民工。 家人误以为连酒一起烧,结果烧出的肉特别香醇味美,一时传为佳话。人们 纷纷传颂苏东坡的为人,仿效他独特的烹调方法。 从此以后,以这位大文 学家命名的“东坡肉”,也就成为杭州的传统名菜。 3、苏轼的复杂思想: 儒:积极入世,忧国忧民,平生倾慕贾谊 佛:精通佛理,不计得失,常与僧人来往 道:好学老庄,齐万物,一死生,追求内心调和 儒家的积极入世态度与佛道的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但又奇 妙地统一在苏轼身上。当儒家思想遭遇挫折时,苏轼却能峰回路转,在佛道 二家思想中找到精神归宿。 《前赤壁赋》,从乐到悲,又以乐作结。正是苏轼在厄运中努力坚持人生理 想和生活信念的艰苦思想斗争的缩影。 在难以忍耐的苦难环境中自得其乐,于“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当中 享受“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种乐观与洒脱,源于《庄子》天人合一的理 想人格及齐物的自然观点。人原本是自然的一分子,人的生死与昼夜的变化 是自然规律,生是人存在的一种形式,死是人存在的另一种形式,“物与我 皆无尽也, 又何羡乎”。苏轼年少读《庄子》时,就曾说过:“吾昔有见 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他觉得《庄子》所讲的道理, 是自己一向心中所想的:“人生一世,如屈伸肘。何者为贫?何者为富?何 者为美?何者为陋?”“人生所遇无不可”,“我生百世常随缘”。苏轼常 拿起从《庄子》中获得的思想武器捍卫自己的心灵,保持乐观的情绪,应对 人生的坎坷。 4、对苏轼的评价 ①苏轼自己的评价: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余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②林语堂先生《苏东坡传》中对苏轼的评价: “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 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 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位瑜珈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 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 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他认为苏东坡比中国其他诗人更 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 孩——正如耶酥所说“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厚敦柔。”这无疑是 对于苏东坡的最为精妙的概括。 【满分作文欣赏】 苏轼的赤壁 风飘飘,水飏飏,掸掸这一路素衣风尘,驾一叶扁舟,于清秋的黄昏, 残阳如血,沧海如幕,来到这古战场——赤壁。 心中沉浸着如此的哀闷漫想:那“乌台诗案”的苦楚,那皇帝谪贬的敕 令,那洛阳亲友的牵念。于是黄州成为苏轼的落脚,赤壁成了苏轼的赤壁。 他想起了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 烟灭。”他问自己难道自己不正是那东吴的督都吗?自己满腹经纶,胸中有 的是治国平天下的笔墨,而此时?面对这一片漫漫江水,他陷入沉思。 他的思绪像长了翅膀似的,继续飞扬,斟一杯酒,临江而酾,是祭奠那 死去的英雄,也是祭奠自己的往昔。是啊!他清醒了:哀吾生之须臾倒不如 托遗响于悲风,取山间之色,听江上清风之歌唱。他不再悲观,不再耿耿于 怀。 后来,他用自己的行动证实自己的顿悟。他在黄州兴修水利,奖励耕织, 清廉从政。黄州的百姓感念这一位父母官,后来修了一座祠庙来缅怀这一伟 大的文人,知心的父母官。文学的殿堂里永远可以听见那《赤壁赋》华美的 乐章。 余秋雨先生在《东坡突围》中称“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 轼。” 是啊!这一路艰辛,这一路坎坷,这一路无奈。苏轼没有消沉,没有失落。 他永远也不会去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 什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的小女子。 “杨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恰 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吟唱。苏东坡是关东大汉,他只吟“大 江东去”的豪迈,他只唱“千 古风流人物”的激昂。 赤壁记载了苏东坡的崛起。 赤壁沉淀了苏东坡的不屈。 赤壁诉说着苏东坡的豪迈与诗情不朽。 赤壁因苏轼而光芒四射。 赤壁,只属于苏轼。 《赤壁赋》知识点总结与练习: (一)实词: 1、“固” (1)固一世之雄也 (本来) (2)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险固) (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使动,使……稳固) (4)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顽固)(固执己见) (5)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本来) (6)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到底) 2、“适” (1)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食) (享有) (2)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到) (3)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女子出嫁) (4)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 (适合,适应) (5)适得君府书,明日来临汝 (刚刚,才) (6)适大病,不能行 (适逢) (7)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同“谪”,流放或贬职) 3、“逝” (1)逝者如斯,而未尝为也 (流逝) (2)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通“誓”,发誓) (3)时不利兮骓不逝 (跑) 4、“望” (1)七月既望(农历的每月十五日) (2)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 (3)恐太后玉体之有所欷也,故愿望见太后。(盼望,希望) (4)都督阎公之雅望,启戟遥临。(名望,声望) 5、“如” (1)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动词,像) (2)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 6、“下” (1)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攻克,攻下) (2)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方位名词,位置低的) 7、“危” (1)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高) (2)居安思危 (危险、危急的状况) (3)危如累卵 (危险) (4)正襟危坐 (端正) (5)危言危行 (正义) (二)虚词: 1、“虽” (1)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即使——表假设性内容) (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虽然——表事实) 2、“之” (1)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结构助词,的) (3)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代词) (4)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清风明 月等) (5)故为之文以志。(指示代词,这) 3、“乎” (1)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疑问词,相当于“吗”) (2)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相当于“于”,在) (3)山川相缪,郁乎苍苍。(形容词词尾) 4、“于”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 (2)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 (3)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表被动) (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介词,到) (三)通假字: (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属”通“嘱”,劝人饮酒。)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冯”通“凭”,乘。) (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通“缭”,连结, 盘绕。) (四)词类活用: (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泣”,使动用法,使…跳舞, 使…哭泣。)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词作状语,向南。) (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西”“东”,名作状 语,向西,向东) (4)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发) (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词作动词,打鱼砍柴) (6)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 友。) (五)古今异义词: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白茫茫的水汽。今:二十四节气之一) (2)凌万顷之茫然。(古:浩荡渺远的样子。今: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 的样子) (3)徘徊于斗牛之间。(古:星宿名 今:一种竞技方式) (六)特殊句式: (1)客有吹洞箫者 / 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2)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于”表示被动) (3)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在安,宾语前置) (4)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羡何,宾语前置) (5)月出于东山之上(于东山之上出,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6)徘徊于斗牛之间。(于斗牛之间徘徊,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7)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语气词“也”,表判断) (8)渺渺兮予怀(予怀渺渺,主谓倒装) 《游褒禅山记》 [教学目的] 1.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2.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 获得成功的道理,明白这两者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 3.掌握“各”、“极”、“观”、“求”、“其”等文言词的多种含义;辨析一 些词性活用的情况;学习判断句的两种形式。 [教学重点] 1.背诵全文。 2. 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1.“即事明理”的写法。 2.之、以的用法。 3.掌握“各”、“极”、“观”、“求”、“其”等文言词的多种含义;辨析一 些词性活用的情况;学习判断句的两种形式。 [教学方法] 精读课。 [教学设想] 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 列表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 培养自学能力。 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 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 故知新。 [教学时数] 3 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 一 教 时 教学要点 作者和课文简介,串讲第 1、2 两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 《小石潭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 2.这些游记共同的侧重点是什么? 抓住景物特点,浓笔重彩,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 我们今天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课题)。这篇游记与我们 过去学过的那些游记不同,它不重在表现山水之美,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 的笔墨进行大量议论,记游实际上只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文的中心。学习这类 游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简介作者及课文。 这篇课文写的是一次未能尽兴的游览,作者深感后悔和遗憾,照理说, 这样的游览没有多少值得写的东西,可是作者却据此得出两点深刻的启示:一是 世上神奇雄伟、美丽壮观的景色,常常在艰险、遥远的地方,必须不避艰险,“尽 吾志”以赴之,才能于己无悔,不为人讥。这里虽然是说游山,实际上是以游山 作比喻,说明不论研求高深的学问,还是创建宏伟的事业,都必须以百折不挠的 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愿。二是由于古代文献资料的散失,后代以讹传讹,求学的 人们对于学问必须“深思慎取”。这两点都是值得借鉴的。王安石在一生从政、 治学的道路上就是这样坚韧不拔地前进的。他在宋神宗时作宰相,认准了“变 法”于国有利,决心推行新法,尽管守旧派强烈反对,他却毫不动摇,被列宁誉 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反对北宋初年淫靡的文风,主张文章 应“有补于世”。他的文章结构谨严,说理透辟,笔力雄健,语言洗炼,在唐宋 八大家中独树一帜。了解作者的这些生平事迹,能更深刻地理解这篇游记体散文 所蕴含的深意。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 州临川(现江西省临川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祐三年(公元 1085 年)上万 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 大官僚地主的兼,强化统治力量,以防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 神宗熙宁二年(公元 1069 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 因保守派反对,新法迭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 (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 循保守,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 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 遒劲清新。词虽不多但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 等。 公元 1051——1054 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 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 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 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 7 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三.听课文录音,读准字音几句读 四.自渎课文。 对照注释细读课文第1、2两段,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五.讲读第1、2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一词多义: 卒: ①死。“卒葬之”。 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 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文: 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 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道: ①道路。“有碑仆道”。 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 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 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极: 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 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词性活用: 1.“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2.“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 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3.“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①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 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 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 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二)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1.概括这两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提示: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2.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 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 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 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 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提示: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 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 取”的依据。 4.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 设比: 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 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 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三)全班朗读课文两遍。 板书: 六.布置作业。 1.将文中出现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来,并归类整理。 2.预习 3、4、5 段,借助课文注解及工具书试口译。 3.背诵 1、2 段 第 二 教 时 教学要点 1.指导整理“其”字的几种用法。 2.讲读课文第 3、4、5 段。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 ①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 ②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 ③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他)的”讲。 ④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 ⑤助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如“其孰能讥之乎”。 二.讲读课文第 3、4、5 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第 3 段: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一词多义: 观: ①观察、看。“古人之观于天地……” ②景象。“非常之观”。 ③建筑物的一种,读 guàn,“大王见臣列观”。(《廉颇简相如列传》) 得: ①能够。“不得极夫游之乐”。 ②心得、收获。“往往有得”。 ③融洽。“与公甚相得”。 ④得到,获得。“某得八焉”。(③、④均《王忠肃公翱事》) 夷: ①平坦。“夷以近”。 ②铲平、削平。“今操蔓夷大难”(《赤壁之战》)。 ③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一种蔑称。“南抚夷越”。(《隆中对》) 相: ①帮助、辅佐,读 xiàng。“无物以相之”。 ②宰相、丞相,读 xiàng。“操虽托名汉相”(《赤壁之战》) ③互相,读 xiāng。“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 古今异义: “非常”:本文义为“不寻常”、“非同一般”,是两个词。如:“非常之观”。 不同于现代汉语表程度的副词。 虚词: “以”:作介词用: 1.因、由于。“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2.用来、拿。“无物以相之”。 3.作连词用,相当于“而”:①表并列。“险以远”。②表承接。“由山以上”。 句子: 1.“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双重否定句,强调“志”的重要。 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中间省略了“而不至”之类的话,翻 译时要补出,否则意思不连贯。 (二)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本段着重写什么? 提示: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 2.这一段可分几层意思?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道理如何评价? 提示:五层意思: 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 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 有得”的原因。 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 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 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 梅”。 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首先要有志, 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 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 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 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 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 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这对于我们治学、处事、创业都有很大 启发。 三.讲读第 4 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一词多义: 悲: ①感叹、叹惜。“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②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③哀怜。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胜: ①尽 shēng。“何可胜道也哉”。 ②能承担,禁得起,shēng。“沛公不胜杯勺”(《鸿门宴》)。 ③优美的,shèng。“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④胜利,shèng。“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词性活用: 1.“谬”:弄错,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世之谬其传……” 2.“传”:流传下来的文字,动词活用为名词。“后世之谬其传……” (二)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生发出来的? 提示: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 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扬弃那些有 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 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 四.讲析第 5 段。 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思考: 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五.全班齐读 3、4、5 段。 六.布置作业。 1.思考文后练习一,找出记叙部分与议论部分相照应的句子,并试行编写本文 记叙与议论部分前后联系对照表。 2.完成课文后练习三、四。 第 三 教 时 教学要点 理清课文前后两部分的内在联系,弄清叙议如何有机结合。 教学要点 一.问题讨论。 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试从①过渡衔接;② 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提示: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 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 渡自然。 ②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 “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 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侮”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 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 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 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③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 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指定一人到黑板上写出自己编订的“前后两部分对照表”, 其他同学补充订正。 二.指名一人报告完成文后练习三的情况(不仅要指出哪一个词与其他几个不同, 还要说明各自作何解释)。 第一组:“观”:A与C作观察、考察讲,动词,读 guān;B 与 E 作景象讲,名 词,读 guān;D 的意思是建筑物的一种,读 guàn。 第二组:“名”A、B.C作命名讲,动词。D的意思是名称、名义,名词。 第三组:“文”A、D作碑文、文章讲,名词;B、C作字讲,名词;E的意思 是掩饰,动词。 第四组:“求”B、C、D作寻求、索求讲,动词,A的意思是探究、思考,动 词。 三.知识检测 (一)“其”字在文言文中主要是用作代词(有称代、指代等多种用法),有时也 可用来表示各种不同语气。试解释下边各句中“其”字的不同用法。 1.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2.距其院东五里 3.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5.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6.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7.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8.其孰能讥之乎 (二从每组的加黑词中选出一个与其他几个词义不同的词。 A.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1.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D.大王见臣列观 E.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答:〔 〕 A.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B.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2.C.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D.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答:〔 〕 A.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B.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3.C.文曰“初平山人” D.属予作文以记之 E.文过饰非 答:〔 〕 A.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4.C.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D.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答:〔 〕 参考答案 1.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那。代词,指代褒禅埋葬的时间。) 2.距其院东五里 (那。代词,指代慧空禅院。) 3.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它。代词,称代仆碑。)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前“其”,它。代词,称代“有穴窈然” 的“穴”。后“其”,那些。代词,指代好游者。) 5.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前“其”,它。代词,指代后洞。后“其”,那 些。代词,指代游客。) 6.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代词,称代作者。) 7.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他们。代词,指代“古之人”。) 8.其孰能讥之乎 (难道。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 1.D 2.D3.E 4.A 四.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文后的要求答题。 且所谓文者 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 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 也 诚使巧且华 不必(一定)适用 诚使适用 亦不必巧且华 要 之以适用为本 以刻镂绘画为之容而已。不适用 非所以为器也 不为之 容 其亦若是(像这样,指不成为器)乎 否也 然容亦未可已也 勿 先之 其可也 (节录王安石《上人书》) 要求: 1.先在文中空格处加上标点,然后翻译全文。 2.指出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 加标点 ……者,……已矣;……绘画也。……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巧且 华。……为本,……不适用,……为器也;不为之容,其亦若是乎?否也。…… 未可已也,勿先之,其可也。 翻译: 再说,所谓文章,(是)一定要有益于社会罢了;所谓修辞,(就)好 像器具上面的雕刻和绘画,如果(光是)花巧而且华丽,不一定适合使用;如果 适合使用,也不一定花巧而且华丽。总之,以适合使用为根本,以雕刻绘画作为 它的修饰罢了。不适合使用,不是制造器具的本意;不加以修饰,那结果也像这 样吗?不是的。但修饰也不是可以不顾的,(只要)不(把它)放在首要地位就 可以了。 主要观点:文章要以内容为第一,但也不能不顾形式。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绿色通道》本课作业 3.写一篇读后感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2.理清局部思路,弄明白一段文字,一句接一句,后一句接前一句的道理。 二、能力培养目标 1.结合注解,疏通字句,通过关键语句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2.探究思路,提高积极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引导学生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教学重点] 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教学难点] 结合注解,疏通字句,通过关键语句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体 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在北京大学的历史上,蔡元培校长可谓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毛泽东称之为: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是他,把一个陈腐的北大,变成了学术至上的真正大学。 在办学方针上,他提出“兼容并包”,延请了陈独秀等等大批新学人物和刘师培 等旧学人士进入北大。在学生中间大力提倡思想自由,培养学术研究风气,树立 新道德新风尚。《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就是他这些思想的集中体现。 二、蔡元培与北京大学 蔡元培, 字鹤卿,号孑民。清同治丁卯年十二月十七日(1868 年 1 月 11 日)生 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近代著名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1898 年戊戌变 法失败后投身教育,1917 年起任北大校长前后共 11 年。不拘一格,奠定了北大 的学术地位,使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是一篇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的演讲辞。要想理解这 篇演讲辞的内涵和意义,必须先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和北大的发展历程。 北京大学创办于 1898 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京师大学堂的诞生,是戊戌变法的产物。戊戌变法运动失败以后,所有新政措施 几乎全部被废除,只有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1911 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 的统治。1912 年 5 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蔡元培接任校长之前的北 大,总的来说还是一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因初办时所收学生 都是京官或八旗贵族子弟,来上学时,有不少还带着听差,上学只是为了升官发 财,对研究学问没什么兴趣,而是想方设法混资历,找靠山。1916 年 12 月蔡元 培被任命为北大校长之前,北大已换过五任校长,并未能改变北大的局面,许多 人劝他不要就任,以免因改造不好而于声名有碍,但他毅然赴任, 就职不到十天,他首先整顿了教师队伍,聘请陈独秀为文科学长,之后又积极聘 请学识渊博且思想进步的刘半农、鲁迅等加入北大行列。对不称职的教师坚决辞 退,不予任用。其次蔡元培先生树立了良好校风,要求学生“以研究学术为天职” 鼓励学生多方学习,形成自己富于个性的独特思想,形成了独立进行专业研究的 能力。再次,他还实行了开放性办学的方式,打破“男女授受不亲的古训,接收 女学生,这是男女同校的开始。 他把陈腐的北大,变成了学术至上的真正大学。他以坚决的气魄,按照自己的教 育理想,采取一系列对症下药的措施,一步步地改造北大,使北大逐步显示出全 新的风貌。不到两三年时间,北大便从一个培养官僚的腐朽机构一跃而成为全国 进步青年仰慕的学府。 三、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把握文意。 第一部分(1 段):回顾自己与北大的渊源。 第二部分(2-4 段):对青年学子提出三点希望。 ①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 ②砥砺德行,品行不可以不谨严。 ③敬爱师友。 第三部分(5 段):交待了上任后要做的两件事及缘由(一曰改良讲义。二曰添 购书籍。)。 2.分析文章思路 在演讲中,他开门见山,在简单地回顾了自己与北大的渊源之后,就以校长的身 份直截了当地对青年学子提出了三点要求: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这 几点要求绝非泛泛而谈,而是直接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北大的沉疴而提出的, 可以说每一点都极富有针对性,都事关北大的前途和命运。 首先,他高屋建瓴地匡正了大学的性质,明确求学的目的。他指出,大学不是做 官发财的跳板,而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这一观点在当时可以说振聋发聩,直 指北大多年弊端。他尖锐地指出,以前的北大学生多抱做官发财的目的来此读书, 专业多以实惠取巧的法科为主,对于教师不以学问的深浅来衡量,而是只问官阶 之大小等等。而这些现象之所以产生,深层原因恰恰在于学校办学宗旨不明,大 学日渐急功近利和庸俗化。因此,在批判种种腐败现象的基础上,蔡元培明确提 出,来北大求学的青年学子,一定要有正大的宗旨。对此,文章从正反两方面进 行了深入的论述:为求学而来到北大者,会倍加珍惜这几年的大好光阴,孜孜苦 读,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底子。而如果只为做官发财而来,则往往容易敷衍 塞责,误己误国。清朝的覆灭和目前人们对于当局的不满,就是最好的例子,在 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蔡元培对青年学子提出这样的要求,可谓切中肯綮。 第二点则着眼于品行,这一点也是有的放矢的。五四运动之前的中国社会,极端 无序和混乱。辛亥革命的不彻底,致使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以后又经过历次 军阀割据,连年混战,北洋军阀统治了当时的北京。蔡元培上任之时,正是皖、 直、奉三大军阀派系混战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在思想领域,人们失去了旧有的 道德规范,而新的又未曾确立,在道德失范的状况下,许多人丧失了起码的道德 底线。作为北洋政府所在地的北京,更是腐败成风,“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 风气使然,一般人鲜有能出污泥而不染者。蔡元培痛心地指出,在这样的社会中, 即使青年学子洁身自好,又能有什么前途!因此,他希望北大的学子能以天下为 己任,以身作则,担当起匡正流俗的职责,为天下人做道德的楷模。即使娱乐, 也要力求正当之娱乐。这些教诲既严肃认真又体贴入微,可谓语重心长。 为改变学生中间的不良风气,蔡元培积极提倡在学生中间成立进德会,人会的人 都要遵守不赌博、不饮酒、不娶妾等基本戒条。另外,他还积极促成体育会、音 乐会、绘画研究会、书法研究会等业余研究机构,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消 遣方式,培养他们的正当趣味。 第三条,是从个人修养方面来说的。他希望北大学子能尊敬师长,团结友爱。特 别是同学之间要相互勉励,共同维护北大的荣誉。他还以自己在德国的亲身经历, 论述良好的社会风气之必要,勉励青年学子相互友爱,共同进步。 这三点看起来并不复杂;但在当时却有着振聋发聩、匡正时弊的重要意义。正是 因为有了蔡元培,有了这样的办学方针和求学准则、做人标准,北大才从多年陈 腐封建的泥潭中拔了出来,走上正轨,逐步成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为成就 今后的百年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演讲辞的最后,作者告诉在座的青年学子,自己近期要做两件事,一是改良讲义, 二是添购书籍。这两件事情虽小,却是建构一个优秀大学的基本条件,也正是北 大学子们最迫切需要的。作为一个校长,蔡元培为学校、为学生考虑得不可谓不 深,不可谓不细。 四、生词注音 数(shù)载(zǎi) 干(gàn)禄(lù) 提携 (xié) 肄(yì)业 孜孜 (zīzī) 造诣(yì) 店肆(sì) 沦丧 (lúnsàng) 訾(zǐ)詈 (lì) 冶(yě)游 塞责 (sèzé) 会晤(wù) 相(xiāng)勖 (xù) 敷衍(fūyǎn) 庶(shù) 民 切磋(qiēcuō) 正轨 (guǐ) 砥(dǐ)砺 (lì) 鲜(xiǎn)为人知 五、问题探究 1.作为一篇就职演说,本文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明确:就职演说,大都会阐释自己的施政纲领或对听众提出要求,本文二者融合 而又侧重于后者。作为北大的新一任校长,蔡元培对青年学子寄予了厚望。他深 知当时社会的污浊与北大的沉疴,因此,在演讲中,他开门见山,有针对性地提 出了三点要求。这三点可以说每一点都事关北大的前途和命运,也是青年学子们 普遍关心的。这样,在内容上首先就抓住了听众的心理和兴奋点,引起听众的兴 趣。 3.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在结构上,这篇演讲辞思路非常清晰。演讲,由于是一听而过,时间有限, 一篇演讲只能安排一个中心思想,而且要求中心突出,本文就是围绕着如何做一 个优秀的北大学子而展开的,而且通篇都围绕着这一中心选择材料和组织结构。 简短的开场白引出话题,正文展开话题,结尾总结话题,层次分明,脉络清楚, 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4.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明确:在语言上,本文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在简洁凝练中透出文言文特有的古 朴典雅。这篇演讲辞写作的年代,正是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新旧两种文体并行 的时期,当时的许多文章都带有文白混杂的特点。以本文为例,文章基本的框架 还是文言文,有大量的文言字词和文言句式,多用单音词、语气词等,但另一方 面文章又比较浅显,有许多口语成分,比起古文来好理解。因此,本文读起来既 有文言的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又有口语的明快易懂,学习时要注意体味。 六、文章特点 1、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针对当时社会的污浊和北大的现状,对现场学子提 出了三点事关北大前途和命运的要求。在内容上抓住了听众的心理和兴奋,引起 听众的兴趣。 2、思路清晰,逻辑严谨。围绕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北大学子而展开话题,正反论 证,层次分明。 3、用浅易的文言文与口语柔和而成,简洁凝练中透出文言文特有的古朴典雅,又 有口语的明快易懂。 七、小结 蔡元培先生的这篇就职演说,吹响了北大改革的号角,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 兼容并包主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使北大成为最早传播 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今天,北京大学不仅是国家的知识库,民 族的智囊团 ,更是一座学术思想的高峰。 八、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 《我有一个梦想》优质课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根据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要求,贯彻 “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在活动”的现代教学理念,努力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 动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演讲的背景、主要内容。 (2)反复朗读体会本文慷慨激昂的语言。 (3)品味本文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能力目标: (1)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2)提高朗读能力。 (3)培养演讲能力。 (4)培养学生的词语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 (1)体悟马丁•路德•金的崇高献身精神。 (2)自由、民主、平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教育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 为崇高事业而奋斗。 教学重点:分析本文的主题思想,体悟马丁路德金博士崇高的献身精神,教育学 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教学难点:了解黑人的历史及现状,了解马丁路德金的演说的背景。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在反复诵读中感悟体会,从而更好的理解全文。 2、点拨法 点拨学生于“愤、悱”之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3、讨论法 积极倡导学生“疑义相与析”,培养合作协同的精神。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 我们都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为了梦想而奋斗。一个人可以非常清贫、 困顿、低微,但是不可以没有梦想,只要梦想存在一天,我们就可以改变自己的 处境。我们因梦想而伟大,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大梦想家,而光明和希望也总是降 临在那些真心相信梦想一定会成真的人身上。 那么同学们,能不能说一说,你的梦想是什么呢?(学生回答) 好,同学们都有着自己的梦想,也都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着。现在我们一起来 看一看,马丁路德金,他的梦想是什么?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其实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和一个国家,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我要给同 学们出一道问题,请你根据我说的前三个词语,说出一个国家的名称。“乔丹、 华盛顿、好莱坞”--- 看来同学们对美国非常熟悉。(展示美国的地图),美国被很多人描绘成自由的 天堂,纽约曼哈顿岛上矗立的自由女神像也成了美国的像征(出示自由女神像)。 但真正的情形如何,美国真的是所有人的天堂吗? 我们用一组图片来说话。 出示图片:平均每三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黑人,那么黑人是从哪里来的。 图片 1 说明:16 世纪起,欧洲白人就把非洲黑人掳掠到美洲为奴。 图片 2 说明:黑人作为商品来买卖一直延续到 19 世纪,1861 年解放黑奴宣言, 让黑人在法律上获得了自由。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呢? 图片 3 说明:几个白人警察在公众场肆无忌惮地殴打一个年轻的美国黑人小伙 子。 师小语:通过这组图片,你还能说明美国是绝对的自由吗? 那么,如果我们都是美国黑人,我们应该怎么去做? 大部分的美国黑人会怎么去做呢? 美国的黑人在 20 世纪 50 年代,展开争取民权的运动。南部一名黑人妇女拒绝让 座给白人而被捕的事件,激起持续的抗议行动。当时在教会当传道士的马丁.路 德.金(Martin Luther King),也投入争取黑人民权运动的行列,并成为了 民权运动的领袖。(图片展示) 环节 1:介绍作者 环节 2;写作背景介绍 1963 年 8 月 28 日, 25 万人响应马丁路德金的号召,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游行, 争取立法保障黑人的权利。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馆前的石阶,对群众发表著 名的「我有一个梦想」(I have a Dream)演说,希望白人和黑人有一天可 平等地生活在一起。 环节 3:检查预习 词语积累: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感到十分震惊。 .......(大声朗读这些词语) 三、走进梦想(分析文章的主体思想): 为什么他有如此大的震撼力,让我们一起看一下这篇演讲词,一起走进马丁•路 德•金的梦想,感受一下马丁•路德•金强大的精神力量。课前已经布置同学们回 去预习了,今天我们将通过三个问题的探讨来走进马丁•路德•金的梦想。 探究思考:(如我们来写“我有一个梦想”这文章,一般会怎么写呢?)<中国 梦,我的梦> 1.“我”有怎样一个梦想? 2.“我”为什么有这样一个梦想? 3.我们怎样实现这一梦想? 给大家几分钟时间来思考一下这三个问题,同学们之间也可以相互讨论交流一 下,看看这些问题的答案分别在文章的哪些段落里可以找到,并且尝试用简洁的 语言来概括一下。 (学生讨论交流。) (1)探讨问题一: 师:好,我们先来探讨第一个问题:“我”有怎样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在文 章的哪些段落里讲述了他的梦想? 明确:18、19、20、21、22、25 六段。 师:同学们找的是既快又准确,很不错。那同学想不想现场聆听一下马丁•路德• 金的梦想?(老师范读) 师:听完之后,感觉如何? 明确:一气呵成,激情飞扬,很有气势 师: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文章在语言表达方面采用什么样的修辞 方法? 明确:语言精彩,而且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师:我们说过排比的运用具有什么效果? 明确:增强语言气势,感情充沛,结合演讲辞这种文体会使听众受到鼓舞。(找 一找文中其他的排比句) 师:对啊,作者的梦想采用六句连排,若江河一泻千里,当然气势非凡了。这是 这篇演讲辞的特点之一──排比修辞的运用,大家需要特别注意一下,加以学习 和运用。 那刚才是老师个人的范读,同学们可能听了觉得在气势和感情上并不那么淋漓尽 致,下面请同学们来齐读这一部分,来领略这排比中的非凡气势。(学生齐读) 师:好了,我们也别只顾品味激情而忘了我们的问题,作者的梦想到底是什么? 现在,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一下?(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从文本当中归 纳概括。) 梦想:美国能消除种族隔离和歧视,实现自由、民主和平等。 (2)探讨问题二: 师:其实这不仅仅是作者一个人的梦想,也是所有美国黑人共同的梦想!好,梦 想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们解决了,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第二个问题:“我”为什么 有这样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当时向所有的黑人喊出了“要求自由、平等、友 爱”的梦想,是因为当时黑人享受这些权利吗?(再问)黑人的遭遇如何? (提要求:请同学跳读文,找出介绍黑人遭遇的段落(第二段),全班大声朗读, 并用文中的重要词语来加以概括。) 原因: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和贫困的环境中,美国没有实现百年前自由的诺言, 今天作为黑人当然应当讨回自己的权利,实现“自由、平等、和白人友爱相处” 的梦想。 (比喻的修辞) 师: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直接叙述黑人现状的句子。 (3)探讨问题三: 师:是啊,黑人也是人,每个人都不愿意受到歧视,生而平等是人最基本的权利。 在有法律保障(补充:结合第一段,南北战争后,林肯颁布《解放黑奴宣言》, 让黑人在法律上获得了自由)却仍然受不到公平待遇的情况下,黑人想要实现自 己的梦想,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那么梦想明确之后,作者又打算怎么样去 实现它?(学生回答,结合课文重要语句,进行归纳总结) 明确: 斗争的方式:采用非暴力的和平的方式。 斗争的手段:团结白人,长期坚持以彻底达到目的。 斗争的态度:坚决、毫不退缩、彻底。 (4)作者为什么把“梦想是什么”放到最后? 这部分表达作者心中执著追求的理想以及为了实现理想所具有的决心与信念。作 者是在揭露黑人生活的现状,抨击美国社会的黑暗之后,才正面提出自已的正当 要求和梦想的。这样,既使自己的要求更加无可辩驳,又充分表现了他所代表的 美国黑人勇于抗争的独立精神。 (5)教师小结:通过大家的团结合作,我们解决了这三个问题。美国黑人虽然 还在受歧视,虽然仍然生活在贫困中,但在马丁•路德•金热情洋溢的演讲中,他 告诉我们只要采取和平的非暴力的手段,就能实现所有黑人要求自由、平等、友 爱的梦想。 四、亲身体验(朗读梦想) 师:这是一篇富有文采,热情洋溢的演讲,极富感染力和号召力。下面就让我们 来亲身体验一下。从课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段或几段,大声地朗读(朗读要求: 感情充沛,掌握好情感表达的轻重缓急) 师:也可以想象一下你是马丁•路德•金,现在在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前向 25 万 的黑人同胞进行演讲。除了我们刚才的朗读要求以外,还要稍加注意一下你的肢 体语言。 (各请一位男生和女生来进行朗读 PK,请同学来点评。) 五、很多年过去了,你认为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实现了吗? (展示一组图片) 六、拓展训练(写梦想、说梦想) 师:现在,民主、平等、自由已不仅是马丁•路德•金一个人的梦想,它已成为全 人类共同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人类从婴儿时期成长到现在,有过无穷无尽的梦 想,有的已美梦成真,有的正在努力实现,有的似乎还很遥远,但梦想的美好让 我们执著追求。同学们,现在我想听你诉说,诉说你的梦想。 要求: 1.仿 18~21 段以“我有一个梦想”或“我梦想有一天”开头。 2.注意结合本文演讲辞的特点(如排比、比喻等修辞的运用) (学生展示写好的梦想,生点评,师小结) 七、结语: 刚才我们一同感受了梦想成真的美好时刻,然而,马丁·路德·金并没有亲身感 受到胜利的喜悦,1968 年 4 月他被种族主义分子枪杀,年仅 39 岁,美国第一夫 人劳拉说 “我们难以想象没有金的美国历史,他代表真理,他遵照上帝的旨意 让美国变得更公平”。马丁·路德·金生前,获诺贝尔和平奖,死后,美国将每 年的 1 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纪念日,联合国也将每年的 1 月 15 日作为马丁·路德·金纪念日。最后让我们共同欣赏一段纪念视频,来表达 我们对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精神的敬仰。(播放视频) 本文情感充沛,设喻巧妙,作者以回顾历史开端,以揭示黑人现实生活为主要内 容,以展望美好的未来而作结,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才情,更展示了作者以天下为 己任的崇高精神,愿同学们也能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为伟大祖国的繁荣 及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 板书设计: 我有一个梦想 马丁•路德•金 思考题: 1.“我”有怎样一个梦想? 2.“我”为什么有这样一个梦想? 3.我们怎样实现这一梦想?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体会恩格斯在文中表现的沉痛、敬仰之情,缅怀伟人丰绩; 2、理清文章思路,训练议论性文章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1、抓住悼词的一般特点,从伟人的友谊入手,体会文章的感情,给学生以情感 上的震撼; 2、文章思路展开清晰,以学生阅读为主,对学生强化从内容看思路的阅读能力 训练 3、教学时数安排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辨认伟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始于 1844 年,两人在巴黎相识。 之后他们共同战斗,共同创造革命理论,共拟《共产党宣言》,合作《资本论》。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共产主义。 出示列宁的一段话,从俩人的友谊导入新课。 解说马克思的逝世及追悼会的情况。 说明悼词的特点。 悼词结构一般分三部分:开头、主体、结尾 开头: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时间,地点,原因,身份和职务。 主体:概述死者生前的功绩及生者对其功绩的评价。 结尾:对死者的悼念。 二.听读课文朗读录音,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那么这篇悼词中恩格斯到底写了些什么,又是怎样写的呢?找出这篇悼词的中心 段。 三.解析文章内容 1.全文的中心段是第二段。 两句中哪句是中心句,为什么? 教师明确:应该是前一句,因为后一句是对前一句的补充说明。前一句的主干是 “逝世是损失”,后一句的主干是“空白会使人感觉到”,全段着重讲的是逝世 带来的损失。 提问:为什么“这个人的逝世,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教师明确:马克思贡献巨大。 2、我们具体研究一下,马克思的伟大贡献究竟是些什么?根据听读,大家按课 文顺序迅速归纳一下各段要点。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①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②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 规律。(剩余价值) ③其他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 ④创建理论 ⑤制造舆论 ⑥参加组织 ⑦创立协会 3、这些贡献中,主要贡献是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理论科学使马克思感到喜悦,但有了能对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 发现时,马克思更喜悦。” “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板书:首先是革命家。 这一段说的是马克思的革命实践。文章的这个中心句就涵盖了下文马克思对革命 的卓越贡献。 出示马克思墓志铭一句话:“历史上的哲学家总是千方百计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解 释世界,然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提问:马克思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遭到了各国政府的驱逐,资产阶级的诽谤、诅咒。 提问:不同性质的政府、不同派别的资产阶级结成了反革命的同盟来反对他。还 有没有呢?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 4.提问:我们再看最后一段,一句话构成一段,这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总结全文,照应开头。 提问:这是从内容、结构上考虑的。如从其他角度呢?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对马克思的伟大事业进行评价。表示无比哀悼的心情。 5.提问:再看对“这个人的逝世”,在第一段中是用哪些词语表述的?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停止思想,安静地睡着了,但永远地睡着了。[板书要点] 提问:为什么不直接说出?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不愿意直接说出。也是不忍心直接说出。 提问:知道这叫什么修辞方法吗?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讳饰。出示“讳饰”修辞格知识内容。 讳饰实际上也是一种委婉,往往是由于人的忌讳而改变了说法。如对于“死”, 帝王死叫“山陵崩”、“宫车晏驾”、“千秋之后”,老百姓死则称为“填沟 ” 等等。 作者正是借助这种手法,表达了自己对马克思逝世的沉痛和敬仰之情。 6.请大家根据刚才的归纳,借助板书,小结一下全文。 教师明确:从“逝世”说起,紧扣两个“对于”,论述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事 业的伟大贡献,进而说明“损失”巨大。 ③④⑤段从理论方面,⑥⑦段从实践方面。 提问:我们思考一下:两个“对于”的先后顺序能否更动变换一下?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我认为两个“对于”的先后顺序不能变动,因为马克思理论主要是为 实践服务的,两个“对于”,有主次之分。 “实践第一”的观点是马克思主 义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观点之一;而马克思创建革命理论的最终目的也是为无产阶 级争取解放的斗争服务。 提问;那么,作者为什么不先写实践,后写理论,而采用现在的思路呢?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为使上下文联系紧密,使听众容易把握作者的思路,又能重点突出, 作者在总说时,采用了由主到次的方法[指板书],而在展开时由次到主,又注 意到了内容的衔接,并逐步推向高潮,直至顶峰。 提问:为了使上下文联系紧密,使听众容易把握作者的思路,文章再行文上有什 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过渡句,过渡段。过渡段如第2、第6自然段。 “这个人的逝世”“不仅如此”“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正因为这样”等 等。 文章始终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思路清楚,层次明晰;语言简明。不仅如此, 文章还特别注意情感的表达,除开头和结尾以外,主体部分,作者对马克思的评 价,都充满了无比崇敬的感情。请同学们在课文中寻找? —— 3 月 14 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使人感觉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 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甚至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 经是幸福的了。 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别的什么也没有做,也可以拿这一结果引以自豪。 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只是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 答复。 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马克思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座珠峰,他那深邃的眼光 穿透古今,无人企及,令人敬佩。而他那高尚的人格魅力则像一光芒四射的灯塔, 给人一种净化的力量。 ——让我们共同分享一段马克思的名言: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 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 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 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我们不能做马克思,但我们可以学习马克思,我们正是立志学习的青春年华, 如何立志,立何样志向,是我们该深思的问题。 四、教师小结:这篇文章既是悼词又是演讲词,它围绕中心展开论述,层次清楚, 过渡自然,语言明快,感情深沉。学习此文,不仅要从阅读和写作的角度加以揣 摩;更应该学习马克思伟大的人格,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五、作业: 1、 品味下面语句的感情及深意 3 月 14 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使人感觉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 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甚至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 经是幸福的了。 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别的什么也没有做,也可以拿这一结果引以自豪。 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只是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 答复。 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3、阅读下面文章,理解中心观点。 《我为什么而活着》 —伯特兰.罗素 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而 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这三种激情,就象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 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我寻求爱情,首先是因为它使人心醉神迷,这种陶醉是如此的美妙,使我愿 意牺牲所有的余生去换取几个小时这样的欣喜。其次,我寻找爱,还因为它 可以解除孤独,在可怕的孤独中,一颗颤抖的灵魂从世界的边缘看到冰冷、 无底、死寂的深渊。最后,我寻找爱,还因为在爱的结合中,我看到了圣贤 和诗人们想象出的天堂的前景。这就是我所寻找的,而且,虽然对人生来说 似乎过于美妙,这也是我终于找到了的。 我以同样的激情探索知识。我希望能够理解人类的心灵。我希望能够知道群 星为何闪烁。我试图领悟毕达哥拉斯所景仰的数字力量。在不大的一定程度 上,我达到了此目的。 爱情和知识,尽可能的把我引向天堂。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痛苦呼 喊的回声回荡在我的内心。忍饥挨饿的孩子,惨遭压迫者摧残的受害者,被 儿女们视为可憎的负担的无助的老人,连同这整个充满了孤独、贫穷和痛苦 的世界,使人类所应有的生活成为了笑柄。我渴望能够减少邪恶,但是我无 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在忍受折磨。 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值得为他活着。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很高兴 地再活它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