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51 KB
- 2021-06-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自读文本
谈读书
阅读鉴赏
(一)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节选内容,回答 1~4 题。
学问①不只是读书,而读书究竟是学问②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学问③不仅是个人的事
而且是全人类的事,每科学问④到了现在的阶段,是全人类分工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
而这成就还没有湮没,就全靠书籍记载流传下来。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就是
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我们就现阶段的文化学术求前进,必定根据过去人
类已得的成就做出发点。如果抹杀过去人类已得的成就,我们说不定要把出发点移回到几百
年甚至几千年前,纵然能前进,也还是开倒车落伍。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
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促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人辛苦获得来的知识教训,集
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有了这种准备,一个人才能在学问途程上作万里长征,去发现新
的世界。
历史愈前进,人类的精神遗产愈丰富,书籍愈浩繁,而读书也就愈不易。书籍固然可贵,
却也是一种累,可以变成研究学问的障碍。它至少有两大流弊。第一,书多易使读者不专精。
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年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口诵心惟,
咀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受用不尽。现在书籍易得,一个青年学者
就可夸口曾过目万卷。“过目”的虽多,“留心”的却少,譬如饮食,不消化的东西积得越多,
愈易酿成肠胃病,许多肤浅虚骄的习气都由耳食肤受所养成。其次,书多易使读者迷失方向。
任何一种学问的书籍现在都可装满一个图书馆,其中真正绝对不可不读的基本著作往往不过
数千部甚至于数部。许多初学者贪多而不务得,在无足轻重的书籍上浪费时间与精力,就不免
把基本要籍耽搁了。比如学哲学的尽管看过无数种的哲学史和哲学概论,却没有看过一种柏
拉图的《对话集》;学经济学的尽管读过无数种的教科书,却没有看过亚当·斯密的《原富》。
做学问如作战,须攻坚挫锐,占住要塞。目标太多了,掩埋了坚锐所在,只东打一拳,西踢一脚,
就成了“消耗战”。
1.对标号的四个“学问”的意义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③一样,②④不一样。
B.①②③④全一样。
C.①②③一样,④不一样。
D.①③④一样,②不一样。
剖析:A ①③指所有的知识,②动词,指学习、提问,④指某一科的
知识。
2.对第二段的主要意思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批判两种错误的读书方法。
B.谈读书之不易。
C.书籍多的两大流弊。
D.读书宜打攻坚战,不宜打消耗战。
剖析:A 从段落的关键句入手分析概括即可。
3.“做学问如作战,须攻坚挫锐,占住要塞”这个比喻句说明的是什么?(不超过 30 字)
剖析:理解比喻的含义,抓住本体与喻体的相似性分析即可。
答案: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要在基本要籍上下功夫。
4.为什么说读书是“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不超过 35 字)
剖析:从段落结构及句间关系入手,抓住关键词语(如“因为”)分析
即可。
答案:只有吸收前人的精神遗产,作为自己的出发点,才能有所前进,有所发现。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下一代触屏手机什么样
不管触屏手机多么方便,有一点你不能不承认:你手指下的东西,一支笔也罢,一片树叶
也罢,摸起来全像玻璃。因为目前的触屏技术,还无法赋予虚拟物体以真实的质地感。人有 5
种感觉,但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目前充分实现的只有视觉和听觉,对触觉的模拟还处于初步
阶段,味觉和嗅觉则还完全没有。
下一步我们将有望进入超级触屏的时代。未来,虚拟事物将更加逼真地呈现在你的面前,
对它们的操作几乎可以跟操作真实物体相媲美。在指尖这么小的方寸之地,如何才能实现这
一点呢?唯有借助触
幻觉。
有一种触幻觉叫电振动,这一现象是在 1953 年偶然发现的。一天,美国化学家爱德华•
马林克罗德特接触了一个黄铜制的插座,他注意到,当灯亮时,其表面给人的感觉好像要粗糙
些。通过进一步的实验,他发现正是微弱的交流电导致了这种幻觉。我们知道,交流电以某种
精确的频率振荡。当你把手指放在通交流电的屏幕上,由于静电吸引,在你手指皮肤下面就有
电荷堆积起来。电荷的数量将随着交流电一起振荡,所以在你手指和屏幕之间的静电吸引力
也 随 着 时 间 变 化 而
变化。
当手指在屏幕上移动时,这个静电力将吸住你手指的皮肤,阻碍它移动:由于静电力是周
期性变化的,这将诱导你手指上的皮肤也发生周期性振动。这种轻微的振动将会被手指上的
触觉感受器探测到。由于这类皮肤的振动本质上跟手指划过像木头、砂纸等毛糙物体表面时
的感觉是一样的。所以大脑就把它解释成了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2010 年,美国一位工
程师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了一款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可以安装在自动取款
机、手机上。测试表明,一般来说,高频电流比起低频电流会让屏幕摸起来更光滑些。比如,
当电流频率在 400 赫兹时,屏幕摸起来像一张纸,而在 80 赫兹时,则像凹凸不平的皮革。原则
上,设计者还可以用这个效应来设计具有不同质地感的页或者应用程序。例如,我们可以把电
子书的页面做成像真实的纸张一样粗糙。当然了,这种虚拟的质地感目前让人感觉还不太自
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未来的手机或者 ipad 上,任何图标再不会摸起来千篇一律都像玻璃
了。
在现实世界中,一个装满东西的筐总比没装东西时提起来更加费劲些。可是在触屏手机
或平板电脑上,一个文件夹不论空的还是满的,用指尖拖动起来并没有区别。这说明,目前的
触屏比起真实世界来还缺少一样元素:力感。
美国科学家伊德·科格特正致力于改进虚拟键盘,使它用起来感觉更像真实的键盘:当
你按一个键的时候,你的手指会感到有一股轻微的抵挡力。科格特的设计也用到了电振动的
原理。他设计的振动发生在两个方向:垂直于屏幕的方向和沿屏幕的水平方向。所以,最后的
效果是两个方向上的振动之合力。我们只要事先把两个振动调整到合适的“步调”(在物理
学上称为相位),这股合力就可以把手指一瞬间推向左边,一瞬间推向右边。由于振动频率非
常高,我们最后所能感觉到的平均效果是,手指在垂直方向遇到了一股阻力。经测量,这个力
大约 70 毫牛顿,大致相当于按下一个真实的键时所受的抵抗力。通过这种技术,我们就可以
在虚拟键盘上获得真实的按键体验。
总而言之,未来触屏技术将极大地改变我们跟数字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对于信息,我们将
不仅局限于看和听,还可以触摸。在真实世界日益虚拟化的同时,虚拟世界却日益真实化了。
(选自《大科技•科学之谜》有删改)
5.下列关于“触幻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借助触幻觉,在触摸屏上,你手指下的任何东西,无论是看、听,还是摸、闻,都可以像一件
真实的物品。
B.在指尖大小的地方,要达到对虚拟事物的操作与操作真实物体差不多的效果,唯有借助触
幻觉。
C.灯亮时插座表面好像变粗糙了,手指放在通交流电的屏幕上移动时会感受到轻微的振动,
都可以表明正是交流电导致触幻觉的产生。
D.2010 年,美国一位工程师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了一款可以安装在自动取款
机、手机上的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
剖析:A A 项,夸大其词,原文说“目前”“味觉和嗅觉则还完全没有”。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有 5 种感觉,但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目前充分实现的只有视觉和听觉,味觉和嗅觉还完
全没有,而对触觉的模拟已经开始。
B.由于大脑能把手指皮肤的周期性振动解释成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所以这类皮肤的振
动本质上跟手指划过毛糙物体表面时的感觉是一样的。
C.一般来说,高频电流比起低频电流会让屏幕摸起来更光滑些。设计者可以用这个效应来设
计具有不同质地感的页或应用程序。
D.在触屏手机或平板电脑上,一个文件夹不论空的还是满的,用指尖拖动起来并没有区别。这
说明目前的触屏技术还无法让人产生力感。
剖析:B 因果倒置,原文是“由于这类皮肤的振动本质上跟手指划过像木头、砂纸等毛糙物
体表面时的感觉是一样的。所以大脑就把它解释成了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准确的一项是( )
A.在即将到来的超级触屏时代,触屏手机将极大地丰富人们的触觉体验,使人们对虚拟事物
的操作跟操作真实物体毫无差别。
B.科格特设计的振动发生在两个方向:垂直于屏幕的方向和沿屏幕的水平方向。而我们最后
所能感觉到的平均效果是,手指在水平方向遇到了一股阻力。
C.在真实世界日益虚拟化的同时,虚拟世界却日益真实化了。因此,未来的世界将不会再有虚
拟与真实的区别。
D.目前,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的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它的虚拟质地感让人
感觉还不太自然,有待进一步完善。
剖析:D A 项,“毫无差别”过于绝对,原文是“几乎可以跟操作真实物体相媲美”;B 项,张
冠李戴,末句中“水平方向”应为“垂直方向”;C 项,强加因果,无中生有。
语言运用
8.(2017·全国Ⅱ卷)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
名度都有了很大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市的名字
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
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①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② 。
③ 。
剖析:本题考查逻辑推断能力。需要根据上下文的关系把握对错,寻找存在问题的句子,指出
来。做题时注意理解句子含义,把握句子之间的关系,还要有一定的逻辑推理知识。
答案:②名字不够响亮不一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 ③更名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腾飞
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含标点)不超过 20 个字。
命运总是与人一同存在的。不要惧怕命运的神秘,①
;不要惧怕命运的无常,虽然有时它来去无踪。因为
② 。当你绝望的时候,别忘了你手里有一半的
命运;③
,别忘了上帝手里还有另一半的命运。人生的意义就在于:用你手中
拥有的去获取上帝掌握的。
剖析: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先读懂语段
的大意后,①处依据“不要惧怕命运的神秘”“虽然有时它来去无踪”可以推测;②处依据“别
忘了你手里有一半的命运”“别忘了上帝手里还有另一半的命运”可以推测;③处依据后文
“当你绝望的时候”“别忘了上帝手里还有另一半的命运”可以推测。
答案:①虽然有时它深不可测 ②命运有一半在你的手里,另一半在上帝的手里 ③在你得
意忘形的时候
10.下列各句中,使用得体的一句是( )
A.认真阅读完你的文稿,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
B.舍弟光临寒舍,真乃蓬荜生辉,不胜荣幸!
C.张老师,您是我们敬仰的文学泰斗,我们以缅怀之心恭候您驾临。
D.75 岁高龄的前院长说:“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
剖析:D A 项,“斧正”为敬辞,表示请别人修改文章,此处用错对象;B 项,对别人称比自己小
的家人时冠以“舍”,这里称呼的是对方,因此错误;C 项,“缅怀”指对已往的人或事的怀念
或 追 想 , 用 于 句 中 不
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