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8.00 KB
- 2021-06-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案
5
对散文手法及语言艺术的赏析
对散文选材、用材等方面特点的分析题型
散文的选材、用材涉及散文的构思、布局和立意诸多方面
,
涉及的考题往往因文设题
,
似乎没有一定的规律
,
但从往年相关真题及其答案中
,
我们可以梳理出以下答题策略
:
1.
对为什么安排“某一内容”的用意解读
散文的材料一般看似“松散”
,
但某一内容的安排一定有整体的考虑。一般把某一内容与形象、情感和主旨相联系
,
另一方面从写法和效果方面考虑。
如
2012
上海卷《我的邻居吴冠中》测试题中有问
:
“文章写的是吴冠中
,
为什么在第③④段和第⑥段分别写到了理发店老板娘和卖煎饼的妇女
?
”解答时
,
可以从丰富文章内容和侧面烘托两个方面考虑。写到理发店老板娘和卖煎饼的妇女补充了吴冠中理发、饮食以及他与普通老百姓的交往细节
,
使吴老的形象更丰满
;
同时通过她们的评价侧面印证吴冠中生活简朴、平易近人、有人情味的品质
,
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2.
对“反复”“着意”“较多笔墨”等用意的分析
一般来说
,
这些写法往往在形象、情感与感染力等方面有强调、突出的作用
,
同时常常兼有线索、结构、详略等方面的效果。
如
2016
浙江卷《母亲》中有“母亲和行人的对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
,
这样安排有何用意
?
”一题。解答时
,
从人物形象角度考虑
,
反复突出了母亲向往又犹疑的复杂心理
;
从结构安排角度考虑
,
起到了贯穿全文的作用
;
从对话语境中看
,
反复对比中突出了询问的不厌其烦与回答的不胜其烦
,
形成对照
;
从感染力的角度看
,
反复出现的对话描写
,
增强了一种现场感
,
人物的形象十分丰满
,
读者的感觉亦十分真切。
3.
对联想、插入、引用等用意或效果的分析
虚实结合是散文的重要特点
,
具体体现在联想、引用、穿插、造境等手法的使用上。解答此类题应从具体材料出发
,
通过虚实分析、删留比较、内涵探究等分析。
如
2016
上海卷《湖殇》中有“本文是抒情散文
,
第
段却用了若干数据和年份
,
有何效果
?
”一题。解答时
,
可以从正面考虑用这些“数据和年份”的好处
,
也可以尝试删掉这些内容
,
比较效果有什么不同
:
删除以后
,
不能具体确切地表现出湖泊消失数量之多、速度之快、地域之集中
,
自然也就不能更好地抒发作者痛苦无奈的情感
,
不能给读者触目惊心的感觉。
至于如
2011
上海卷《又见鹭鸶》中的“联系全文
,
鉴赏文章结尾引用《蒹葭》诗句的好处”之类的题目
,
可以联系学过的《江南的冬景》等散文
,
其引用古诗来写江南雪景
,
在虚写中突出了江南冬景之美
,
给人无限美好的想象天地。
阅读下面文字
,
回答问题。
草原上的河流
刘庆帮
我多次看过大江、大海、大河
,
却一直没有看过草原上的河流。我只在电影、电视和画报上看见过草原之河
,
那些景象多是远景
,
或鸟瞰之景。在我的印象里
,
草原上的河流蜿蜒飘逸
,
犹如在绿色的草原上随意挥舞的银绸
,
煞是漂亮动人。这样的印象
,
是别人经过加工后传递给我的
,
它不断提示着我对草原河流的向往。
机会来了
,
夏天
,
我来到呼伦贝尔大草原
,
终于见到了流淌在草原上的河流。那里的主要河流有伊敏河、海拉尔河等。更多的是分布在草原各处名不见经传的支流。如同人体上的毛细血管
,
草原铺展到哪里
,
哪里就有流淌不息的支流。与南方的河流相比
,
草原上的河流有一个突出的特点
,
那就是自由。左手一指是河流
,
右手一指是河流
,
它随心所欲
,
我行我素
,
想流到哪里都可以。我看见一条河流
,
河面闪着鳞片样的光点
,
正淙淙地从眼前流过。我刚要和它打一个招呼
,
说一声再见
,
它有些调皮似的
,
绕一个弯子
,
又调头回来了。它仿佛眨着眼睛对我说
:
朋友
,
我没有走
,
我在这儿呢
!
在河流臂弯环绕的地方
,
是一片片绿洲。由于河水的滋润
,
明水的衬托
,
绿洲上的草长得更茂盛
,
绿得更深沉。有羊群涉过水流
,
到洲子上吃草去了。白色的羊群对绿洲有所点化似的
,
使绿洲好像顿时变成了一幅生动的油画。
而南方的河流被高高的堤坝规约着
,
只能在固定的河道里流淌。洪水袭来
,
它一旦溃堤
,
就会造成灾难。草原是不怕的
,
草原随时敞开辽阔的胸怀
,
不管有多少水
,
它都可以接纳。水大的时候
,
顶多把草原淹没就是了。但水一退下去
,
草原很快就会恢复它绿的本色。绿色的草原上除了会增加一些水流
,
还会留下一些湖泊和众多的水泡子。从高处往下看
,
那些湖泊和水泡子宛如散落在草原上的颗颗明珠。
在一处坐落着被称为亚洲第一敖包的草原上
,
我见几个牧民坐在河边的草坡上喝酒
,
走过去和他们攀谈了几句。他们四个是一家人
,
父亲和儿子
,
婆婆和儿
媳。在羊圈里剪羊毛告一段落
,
他们就带上羊肉和酒
,
坐在松软的草地上喝酒。他们没有带酒杯
,
就那么人嘴对着瓶嘴喝。他们四个都会喝
,
父亲喝一口
,
把酒瓶递给儿子
;
婆婆喝一口
,
把酒瓶递给儿媳。他们邀我也喝一点
,
我说谢谢
,
我们一会儿到蒙古包里去喝。我问他们河水深不深
,
能不能下水游泳
?
小伙子答话
,
说水不深
,
天热时可以到河里游一游。正说着
,
我看见三匹马从对岸走来
,
轻车熟路般地下到河里。马儿下到河里并不是都喝水
,
有的在河里走来走去
,
像是把河水当成了镜子
,
在对着“镜子”把自己的面容照一照。我又问他们
,
河里有没有鱼
?
小伙子说
:
鱼当然有
,
河里有鲫鱼、鲇鱼、鲤子
,
还有当地特有的老头儿鱼。老头儿鱼最好吃。那么
,
月光下的河流是什么样子呢
?
小伙子笑了
,
说月亮一出来
,
满河都是月亮
,
可以在漂满月亮的河边唱长调。
又来到一条小河边
,
我看见河两边的湿地上开着一簇簇白色的花朵。草原上的野花自然很多
,
数不胜数。红色的是萨日朗
,
紫色的是野苜蓿……这种白色的花朵是什么花呢
?
我正要趋近观察一番
,
不对呀
,
花朵怎么会飞呢
?
再一看
,
原来不是花朵
,
是聚集在一起的蝴蝶。蝴蝶是乳白色
,
翅膀上长着黑色的条纹
,
一片蝴蝶至少有上百只。这么多蝴蝶聚在一起干什么呢
?
同行的朋友们纷纷做出猜测
,
有人说蝴蝶在开会
,
有人说蝴蝶在谈恋爱
,
还有人说蝴蝶在产卵。蝴蝶们不说话
,
它们旁若无人似的
,
该干什么还干什么。
我想和蝴蝶做一点游戏
,
往蝴蝶群中撩了一点水。水珠落在蝴蝶身上
,
蝴蝶像是有些吃惊
,
纷纷飞扬起来。一时间
,
纷飞的蝴蝶显得有些缭乱
,
水边犹如开满了长翅膀的白花。蝶纷纷
,
“花”纷纷
,
人也纷纷
,
朋友们纷纷拿出手机
,
拍下这难得的画面。
我该怎样描绘草原上的河流呢
?
我拿什么升华它呢
?
我感到有些无能
,
甚至有些发愁。直到有一天晚上
,
我们来到被誉为长调之乡的新巴尔虎左旗
,
听了蒙古长调歌手的演唱
,
感动得热泪盈眶之余
,
我才突然想到
,
有了
,
我终于找到和草原上的河流相对应的东西了
,
就是这悠远、自由、苍茫、忧伤的蒙古长调啊
!
长调的婉转对应河流的蜿蜒
,
长调的起伏对应河流的波浪
,
长调的悠远对应河流的不息
,
长调的颤音对应河流的浪花……我不知道是草原上的河流孕育了蒙古长调
,
还是蒙古长调升华了河流
,
反正从此之后
,
不管在哪里
,
只要一听到动人情肠的蒙古长调
,
我都会想起草原上的河流。
(
有删改
)
作品的重心是草原上的河流
,
但是又用了很多笔墨写草原上的一家人
,
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
?
请结合全文
,
谈谈你的看法。
第一步
:
审清题目
抓住这篇散文的题干中的关键词句
、
、
,
又根据全文内容
,
可以看出本题是一道
题型。
答案
:
“重心” “又用了很多笔墨” “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 “对散文选材、用材等方面特点的分析”
第二步
:
找准角度
本题考查的是文章结构思路
,
考生在作答本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自己的看法。从本题上看
,
作者写草原上的一家人旨在表现
,
这既丰富了文章内容
,
也进一步表现了草原上的河流。如果能理解文意结合自己的想法作答
,
就能很好地完成本题的回答。
答案
:
“草原的风土人情”
答案
:
写草原上生活的一家人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
也是为了表现草原上的河流。①正因为河流的滋润
,
他们一家人才会生活得这么幸福。②这一家人喝酒时随意快乐的生活状态
,
与草原上的河流自由、不受拘束的特点是一致的。③他们请我喝酒
,
表现了草原人的热情
,
这与草原上的河流的宽广胸怀相似。④小伙子和“我”的交流
,
丰富了草原上的河流的内涵
,
这是“我”不能直接由河流感受到的。
第三步
:
整合答案
(2015·
重庆卷
)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后面的题目。
甘森的西红柿
甘建华
从柴达木西部的尕斯库勒湖畔
,
沿着输油管线迤逦而来
,
路上连草都很难看到一棵
,
天上飞鸟也不见踪影。笔直平坦的公路上
,
伴随的只有连绵不绝的昆仑山。高原缺氧
,
旅途劳顿
,
我们一直处于昏昏欲睡的状态。
走着走着
,
蓦然抬望眼
,
前方出现了十分醒目的几栋红顶房
,
一眼望去仿若一座漂浮在茫茫瀚海之中的孤岛。莫非是日光水汽折射下的海市蜃楼
?
司机轻咳一声
,
嗓中吐出四个清脆的字
:
“甘森到了。”
房屋精致稳固、庭院干净美观超乎我们的想象
,
生产区的整洁、生活区的布局超乎我们的想象
,
就连院落正中的那几棵白杨树
,
翠绿挺拔的雄姿也超乎我们的想象。更别说见到蔬菜大棚中盛开的大丽花
,
嫩绿的小白菜
,
绿中泛红的青椒
,
美艳欲滴的西红柿
,
真让我们一声连着一声地惊叹。
教导员宋代勇
,
从绿色蔬菜大棚里
,
摘下来三个西红柿
,
笑嘻嘻地给我们一人递上一个。仔细端详着长相似心形、皮质似婴儿的浆果
,
实在抵挡不住它的鲜嫩水灵。那样的沙甜
,
那样的微酸
,
那样的美味
,
那样的滋润。以前我们吃过多少西红柿啊
,
怎么就从来没有享受过这样味道醇正的口福呢
?
口福之外
,
另有一种眼福等待着我们
,
这就是甘森热泵站的亲情文化墙。一块制作精美的铝合金板
,
上方写着
:
“家庭因你的平安而幸福
,
输油事业因你的奉献而繁荣。”
这个西部荒漠深处的亲情文化墙
,
大多是一家三口的全家福
,
照片下面的留言
,
既有妻子对丈夫的关心
,
也有儿女对父母的惦念
,
还有孩子对远方父母的祝愿。宋代勇说
:
“亲情文化是咱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
每当看到这个广告牌
,
我们的心中都会泛起一股温馨与暖意
,
只有好好工作
,
才能对得起家人的深情厚意。”
宋代勇女儿是这样留言的
:
“您是家里的一片天
,
没有了天空
,
鸽子就无法自由飞翔
,
多爱护身体。”郭光元儿子
:
“您的坚忍不拔和铮铮铁骨是我永远的榜样
,
我从您那儿汲取到奋发的力量
,
走过挫折
,
迈向成功。”青海土族职工甘述文两个小女儿甘卉、甘婷
:
“上班多保重
,
没有你的爱
,
无论多豪华的家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
我无法把几十则亲情话语一一抄录下来。记得当时我的鼻孔是酸酸的
,
眼睛有些模糊
,
手有些颤抖
,
字也有些歪斜
,
但我的感动却是的的确确的。
甘森的蒙古语意思就是“苦水”。花格输油管道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原油输送管道
,
甘森热泵站位于这条管道的中段
,
是社会依托条件最差、自然条件最为艰苦的地方。它距花土沟镇
230
多公里
,
距格尔木市
270
多公里
,
海拔
2 910
米。甘森还是一个风口
,
据说西北风从此进入格尔木地区
,
一年一场风
,
从春刮到冬
,
刮风扬沙
,
最多时站里一天能拉出去十吨的沙子
,
一年用过的扫把不计其数。
站在甘森站的院落里
,
任凭强烈的紫外线照在脸上
,
我的思绪飞越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1954
年初夏
,
我的父辈们高喊“到柴达木去
!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
”千里迢迢地来到异乡。尽管黄沙漫漫
,
寒风呼啸
,
气候异常干燥
,
鼻孔里结着血痂
,
然而他们不悔
,
都把这儿当成了自己的家园。
1958
年地中四井日喷原油
800
吨
,
为当时步履艰难的祖国作出了巨大贡献
,
也使冷湖成为继玉门、新疆、四川之后的第四大油田
,
迅速崛起。
原石油工业部的一位副部长当年在青海油田考察时
,
曾经潸然泪下地说道
:
“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
,
别说工作
,
只要能待住
,
生活
,
也是英雄啊
!
”柴达木油田的英雄们以三代人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崇高美德
,
积
60
年两万多个日日夜夜之功
,
造就了一个千万吨级的大油气田
!
一步一回头
,
一生一世情。无论时光怎样流转
,
无论相隔多么遥远
,
我都不会忘记柴达木沙海中的那座绿岛
,
绿岛上那群默默工作的石油兄弟姊妹
,
以及他们亲切的笑容和特别珍贵的亲情文化。
当然
,
还有那个味道格外甜美的西红柿。我得说
,
那是我迄今吃过的味道最美的西红柿。
(
有删改
)
文中为什么要写甘森热泵站的亲情文化墙
?
请简要分析。
第一步
:
审清题目
抓住这篇散文的题干中的关键词句“为什么”“甘森热泵站的亲情文化墙”
,
又根据全文内容
,
可以看出本题是一道对散文选材、用材等方面特点的分析题型。
第二步
:
找准角度
回答为什么要写此内容
,
可以从内容本身内涵及其情感、意蕴指向方面归纳。在作答本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自己的看法。
第三步
:
整合答案
答案
:
(1)
为了表现并赞扬甘森石油人的精神风貌。
(2)
写出甘森石油人及其家属懂得爱与亲情
,
有家庭幸福感和责任感。
(3)
写出甘森石油人及其家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对散文人称、节奏等叙事特点的分析题型
在文学作品阅读测试中
,
或隐或显地涉及现代叙事学的相关原理。无论考题是否涉及叙事学知识
,
如果在阅读分析的过程中能够自觉自如地运用“叙事”的相关原理
,
答题的角度会更多更合理
,
分析表达的准确性、专业性会更强。从散文叙事的角度看
,
应把握以下几点
:
1.
注重从叙事视角、人称的角度作切实分析
对于叙事人称、视角等
,
一定要结合具体材料分析
,
不能作笼统的罗列。
如
2016
浙江卷《母亲》
,
作为一篇回忆性、怀念性的散文
,
通常应该用第一人称的有限视角
;
但是本文的核心故事特别是三次对话的叙述完全是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
,
除了“车站离我们家里并不很远”一句透露作者与母亲的关系之外
,
似乎并没有表达作者自己的心理和情感。而用了全知视角之后
,
却又在三次对话的同时三次强调“可是母亲摇摇头
,
她不能去
,
虽则没有谁阻止”
,
对母亲为什么“不能去”的心理似乎也不明白。特别是结尾
:
“可是母亲摇摇头
,
她不能去
,
虽则没有谁阻止。她举起木槌
,
紧紧地捏住一束豌豆
,
很想一槌打下去
,
可是一转念她却深深地叹息了。”作者只是以母亲的举动来收束
,
似乎叙述者对此也难以理解。这样的叙述视角
,
作者的情感是隐含的。解答考题“联系全文
,
评价母亲这一人物”时
,
要立足于母亲的言行举止
,
从看似冷峻的叙述中还原作者对母亲的情感倾向
,
这样才不会脱离作品而作抽象的评价。
2.
从叙事频率、节奏、叙事结构角度解析
叙事频率体现的是故事中事件与叙述的重复关系。
如
2016
浙江卷《母亲》一文中
,
母亲和行人的对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从叙事频率的角度
,
可以看出“出现了三次”之于表现人物心理、结构效果和主旨表达
,
具有渲染和强调突出的作用。
叙事节奏也即叙事速度的快慢疾缓。场景、概要、延缓、停顿、省略是叙述节奏的五种形式。
这里主要结合《母亲》一文来说说“场景”。作为叙述节奏的形式表现之一
,
场景是对于发生事件的如实叙述
,
主要形式有人物对话、事件描述。《母亲》中母亲与行人的对话
,
是这篇散文的主要场景。文中的对话
,
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基本对等
,
没有“加速”
,
但从其内容和分行排列的效果看
,
对话场景在增强现场感的同时
,
突出了母亲的急迫心理
,
加上对话出现三次
,
给读者“节奏明快”的感觉。这样的对话场景与文中其他描述部分特别是文中加横线的部分形成了一种反差。把握了对话场景在节奏上的作用
,
在回答“结合上下文
,
赏析文中画横线部分”这一考题时
,
就不难理解参考答案中的“叙事上有过渡、舒缓节奏等作用”这一容易失分的关键点。
叙事的结构包括由句子和句子、事件和事件之间的关系构成的顺序、反差、间隔和比例。
如
2012
山东卷《被时间决定的讲述》测试题中有问
:
“本文采用了什么叙述方式
?
有何好处
?
”涉及叙事的顺序
,
它用了顺叙
(
以时间为线索
),
与标题相呼应
,
使文章条理更加清晰
,
而这一叙事安排
,
暗示了千百年来农村的生活节奏。如《母亲》中的三次对话
,
也可看作一种“间隔”
,
间隔出现
,
起到了结构全文的线索作用。
3.
把握浙江卷考查文本散文小说化、小说散文化的特点
近年浙江高考文学类阅读
,
在对写人记事的文本选取上
,
无论刻意与否
,
巧合与否
,
客观上有一种“淡化文体”的特点。
如
2010
年选用的李丽娟的散文《静流》
,
就有人认为是小说
,
而
2015
年汪曾祺的小说《捡烂纸的老头》似乎又像散文
,
而
2016
年的《母亲》
,
有专家评论说
:
“这篇怀旧散文首次发表于
20
世纪
30
年代
,
作者借用小说笔法叙事
,
写法别致。”
从叙事的角度看
,
简化情节、类似随笔和小品是汪曾祺的小说《捡烂纸的老头》的重要特点。而《母亲》是一篇散文
,
散文的主要特点是真实
,
真实之中
,
情是第一位的。通常情况下
,
散文采用第一人称叙述
,
便于抒发情感。但在《母亲》中
,
叙述人与作者“我”似乎分离了
,
作者“我”似乎没有出场
,
只是叙述人用全知的视角来呈现母亲的言行
,
作者有怎样的情感或看法
,
似乎都看不见。作者用小说化的叙事
,
似乎淡化了情感
,
却丰富了母亲这一形象
,
特别是更适合揭示母亲的复杂心理。阅读这篇散文
,
就要从叙述人呈现的故事中
,
捕捉母亲的性格
,
进而发掘塑造母亲这一形象的意图
,
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散文的情感和主题。
(2017·
全国Ⅱ卷
)
阅读下面文字
,
完成问题。
窗子以外
林徽因
话从哪里说起
?
等到你要说话
,
什么话都是那样渺茫地找不到个源头。
此刻
,
就在我眼帘底下坐着
,
是四个乡下人的背影
:
一个头上包着黯黑的白布
,
两个褪色的蓝布
,
又一个光头。他们支起膝盖
,
半蹲半坐的
,
在溪沿的短墙上休息。每人手里一件简单的东西
:
一个是白木棒
,
一个篮子
,
那两个在树荫底下我看不清楚。无疑地他们已经走了许多路
,
再过一刻
,
抽完一筒旱烟以后
,
是还要走许多路的。兰花烟的香味频频随着微风
,
袭到我官觉上来
,
模糊中还有几段山西梆子的声调
,
虽然他们坐的地方是在我廊子的铁纱窗以外。
永远是窗子以外
,
不是铁纱窗就是玻璃窗
,
总而言之
,
窗子以外
!
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
,
全在那里的
,
你并不是不能看到
,
只不过是永远地在你窗子以外罢了。多少百里的平原土地
,
多少区域的起伏的山峦
,
昨天由窗子外映进你的眼帘
,
那是多少生命日夜在活动着的所在
;
每一根青的什么麦黍
,
都有人流过汗
;
每一粒黄的什么米粟
,
都有人吃去
;
其间还有的是周折
,
是热闹
,
是紧张
!
可是你则并不一定能看见
,
因为那所有的周折
,
热闹
,
紧张
,
全都在你窗子以外展演着。
在家里罢
,
你坐在书房里
,
窗子以外的景物本就有限。那里两树马缨
,
几棵丁香
;
榆叶梅横出疯杈的一大枝
;
海棠因为缺乏阳光
,
每年只开个两三朵——叶子上满是虫蚁吃的创痕
,
还卷着一点焦黄的边
;
廊子幽秀地开着扇子式
,
六边形的格子窗
,
透过外院的日光
,
外院的杂音。什么送煤的来了
,
偶然你看到一个两个被煤炭染成黔黑的脸
;
什么米送到了
,
一个人掮着一大口袋在背上
,
慢慢踱过屏门
;
还有自来水、电灯、电话公司来收账的
,
胸口斜挂着皮口袋
,
手里推着一辆自行车
;
更有时厨子来个朋友了
,
满脸的笑容
,
“好呀
,
好呀
!
”地走进门房
;
什么赵妈的丈夫来拿钱了
,
那是每月一号一点都不差的
,
早来了你就听到两个人唧唧哝哝争吵的声浪。那里不是没有颜色、声音、生的一切活动
,
只是他们和你总隔个窗子
,
——扇子式的
,
六边形的
,
纱的
,
玻璃的
!
你气闷了
,
把笔一搁说
,
这叫做什么生活
!
检点行装说
,
走了
,
走了
,
这沉闷没有生气的生活
,
实在受不了
,
我要换个样子过活去。健康的旅行既可以看看山水古刹的名胜
,
又可以知道点内地纯朴的人情风俗。走了
,
走了
,
天气还不算太坏
,
就是走他一个月六礼拜也是值得的。
没想到不管你走到哪里
,
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不错
,
许多时髦的学者常常骄傲地带上“考察”的神气
,
架上科学的眼镜
,
偶然走到哪里一个陌生的地方瞭望
,
但那无形中的窗子是仍然存在的。不信
,
你检查他们的行李
,
有谁不带着罐头食品
,
帆布床
,
以及别的证明你还在你窗子以内的种种零星用品
,
你再摸一摸他们的皮包
,
那里短不了有些钞票
;
一到一个地方
,
你有的是一个提梁的小小世界。不管你的窗子朝向哪里望
,
所看到的多半则仍是在你窗子以外
,
隔层玻璃
,
或是铁纱
!
隐隐约约你看到一些颜色
,
听到一些声音
,
如果你私下满足了
,
那也没有什么
,
只是千万别高兴起来说什么接触了
,
认识了若干事物人情
,
天知道那是罪过
!
(
有删改
)
第一步
:
审清题目
抓住这篇散文的题干中的
、
、
关键词
,
又根据全文内容
,
可以看出本题是一道
题型。
答案
:
“交替使用” “人称” “态度” “对散文人称、节奏等叙事特点的分析”
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
,
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态度
?
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第二步
:
找准角度
把握“交替使用”的具体情况
:
说“我”的感受时
,
转换成了“你”
;
用“你”分析事理时
,
又穿插使用“我”。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态度”
:
本是作者说“我”
,
变成作者说“你”
,
蕴含了“局外人”
的态度
;
用“你”时又用“我”
,
蕴含了说“你”时
的态度。
答案
:
“冷静观察” “自我反思”
第三步
:
整合答案
答案
:
①转“我”为“你”
,
“你”成为自我观察与描写的对象
,
蕴含着作者冷静审视的态度
;
②使用“你”的同时
,
又使用“我”
,
蕴含着作者的自嘲与反思。
阅读下文
,
回答问题。
女裁缝
苏 童
这个女裁缝有点奇怪
,
她是专业上门为别人做衣服的
,
主业是做传统的中式棉袄、棉袄罩衫
,
副业兼做老人的寿衣。我母亲曾经把她请到我家做衣服
,
做我父亲的中式驼绒棉袄
,
也做我外婆的寿衣。女裁缝当时大约六十多岁
,
头发已经斑白
,
梳一个油亮亮的一丝不苟的发髻
,
穿一种我们称之为大襟衣裳的黑袄
,
胸襟上别着一朵白兰花。她每天早晨挎着一只篮子来工作
,
我父亲卸了一扇房门做她的工作台。她坐在那里一针一线地缝纫
,
戴一
副老花眼镜
,
微微张开嘴
,
似乎配合穿针引线的节奏。我注意到她的门牙是空的
,
怪不得她说话时漏风
,
听上去特别响亮却又特别容易引起歧义。她不是那种饶舌的老妇人
,
尤其工作时候很少说话
,
但她喜欢哼一哼小曲什么的。这个女裁缝自恃手艺高超
,
对伙食的要求也很高
,
天天要求有肉吃
,
这样的要求倒是成全了我的口福
,
她在我们家干活的那几天
,
我也跟着吃了好几天的红烧肉。有一次我注意到她垫在篮子底部的一本发黄的画报
,
抽出来一看
,
竟然是一本三十年代的电影画报
,
上面有许多陌生的矫揉造作的女明星。这本画报一看就是稀罕物
,
我向她索要
,
她把画报拿过来抖了几下
,
没有抖出什么有用的东西
,
便很大度地说
:
拿去好了。
虽然那个女裁缝给我留下了意外的礼物
,
我母亲对她却没有好感
,
因为最后结算工钱的时候
,
算出一个五角钱来
,
女裁缝坚决不肯放弃那五角钱
,
让人觉得她冷酷而不近人情。
女裁缝家在昆山
,
不知为什么会跑到我们那里去
,
在什么地方租了一间房子。她经常出现在我们那条街道上
,
有几次我上学时看见她像个孩子似的端坐在化工厂门口
,
让另一个老妇人为她梳头
,
梳那个毫无必要的一丝不苟的髻子。她的篮子就放在长凳下面
,
里面是一个针线盒
,
一把剪刀
,
一把尺子
,
估计那是她没有针线可做的空闲的日子。
第二年女裁缝租了我们一个邻居的房子
,
这样也就成为了我们的邻居。每年寒暑假的时候
,
会有两个操昆山话的小孩来到那间出租屋里
,
也不跟街上的孩子玩
,
姐姐和弟弟关在屋里又打又闹。一个面目清癯文质彬彬的老人手拿一张报纸
,
看管着两个孩子
,
据说两个孩子是女裁缝的孙子孙女
,
老头是她的丈夫。女裁缝的生活因此引起我们广泛的兴趣
,
这把年纪的老人
,
老夫老妻天各一方的
,
是什么意思呢
?
有人这么去问女裁缝
,
女裁缝挥挥手说
,
烦死人了
,
我不要跟他们一起过
,
过两天我就把他们全赶走
!
事实上我们不知道女裁缝对亲人们的厌倦是否真切
,
但假期一过
,
女裁缝的丈夫和孙子孙女便回了昆山
,
剩下这个女裁缝挎着篮子又开始在我们街上游荡。也许是因为年龄偏大老眼昏花的关系
,
不知从哪一年开始
,
也不知是哪个精明的主妇发现了
,
女裁缝的缝纫手艺严重退化
,
她做的棉袄袖子会一长一短
,
便有妇女在她身后议论说
,
做的什么活
,
以后再也不请她了
!
后来好像是没有什么人请女裁缝去家里做活了
,
女裁缝的身体也大不如从前
,
有一次我看见她出门去老虎灶打开水
,
步履蹒跚
,
一副风烛残年的样子。而且她的脑门上还一左一右地贴着两张红纸膏药
,
她打量我们街道行人的表情充满厌恶感
,
殊不知她自己那副模样看上去也令我们厌恶。
那年春节前夕
,
昆山来了人
,
是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和一个女干部模样的中年女人
,
原来是女裁缝的儿子媳妇。他们绷着个脸
,
把病歪歪的女裁缝和一个大蓝印花包裹塞到了一辆黄鱼车上
,
然后女裁缝就离开了我们那条街道
,
向火车站方向去了。我们看见女裁缝整个脸包在一块围巾里
,
只露出一双眼睛
,
那双眼睛不知为什么充满了愤恨
,
那样的眼神不知是针对她的儿子媳妇还是针对我们这些围观者的
,
她甚至不向人们道声再见。
人去屋空
,
小孩子们好奇地闯进女裁缝租住的屋子一看
,
看见阴暗潮湿的屋里垃圾成堆
,
毛主席的画像被烟气熏成了黄黑色
,
床底下则是满地的新近烧过的纸钱
,
眼尖的孩子在墙角处发现了一只紫铜香炉
,
发现了蜡烛台
,
还有两截市面上少见的红色蜡烛
,
你能猜到这个古怪的老妇人昨天干了什么
,
她在烧香
,
她在拜佛
,
她在大搞封建迷信呢
!
面对这样的“现场”孩子们群情激愤
,
都觉得这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
,
批斗她是可以的
,
拿她游街也未尝不可
,
只可惜女裁缝走运
,
她逃之夭夭了。
关于这个女裁缝的身世
,
我一直觉得有什么故事可挖
,
这个老妇人最后的眼神令我浮想联翩。仇恨是神秘的。有一次我曾经向母亲问起过女裁缝的事情
,
我母亲说
,
她的嘴紧
,
从来不说自己家的事情。但是我母亲又肯定地说
,
他们工厂有个昆山人认识那个女裁缝
,
她以前是庵堂里的尼姑
!
我至今不能相信
,
在循规蹈矩的七十年代
,
在我所见过的特立独行的人中间
,
竟然有这么个苍老的女裁缝。说起来也怪
,
每当那个女裁缝的面容出现在记忆中
,
我总是想起二十年前暮色中的街道
,
有个挎篮子的老妇人在遍地夕照中独自回家
,
而且我总是毫无来由地想起毛主席诗词中的两句
:
苍山如海
,
残阳如血。
本文以“童年视角”作为主要叙述方式
,
从孩子的感知角度叙事
,
请阐述这样写的好处。
第一步
:
审清题目
抓住这篇散文的题干中的关键词句“童年视角”“孩子的感知角度”
,
又根据全文内容
,
可以看出本题是一道对散文人称、节奏等叙事特点的分析题型。
第二步
:
找准角度
这是就散文的叙述方式来设题
,
答题时可以从文章的主题、人物塑造等方面入手。比如在表现人物方面的作用
:
更能表现女裁缝的古怪等。
第三步
:
整合答案
答案
:
童年视角
:1
、孩子的眼光纯真
,
这样写更真实可信
,
亲切自然
;2
、孩子的好奇心重
,
因此更能表现女裁缝的种种古怪
;3
、孩子又是无知的
,
在表现他们发现女裁缝躲在阴暗的小屋里烧香拜佛这个情节时
,
借孩子的群情激愤
,
表现那个年代人性的扭曲和冷漠。
语言特色鉴赏题型
“对精彩语言表达艺术的赏析”是《考试说明》中较笼统的表述。解答此类题目
,
需要作一些细化思考
,
把握一些“微技能”。
1.
明向
:
就是明确题目要求的赏析对象、赏析重点。
一般的高考阅读赏析题
,
命题似乎比较“笼统”。如近年的浙江卷
,
除了
2011
年指明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之外
,
其他年份的题目都是“赏析文中画横线的部分”。但是
,
从参考答案看
,
赏析内容或对象涉及重点语句、作品形象、作品内涵、精彩语言、艺术魅力、创作意图等方面
;
赏析重点涉及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特点、作用或效果。
确定具体的赏析对象或内容、要求
,
其重要的微技能是
,
回到“画线部分”及其上下文
,
梳理、考察
,
确定赏析的聚焦点。如
2015
年高考浙江卷
(
材料为汪曾祺小说《捡烂纸的老头》
)
中的赏析题
,
其“画横线部分”是
:
没人理他
,
他悻悻地回到座位上
,
把没吃完的烧饼很费劲地啃完了
,
情绪已经平复下来——本来也没有多大情绪。“跟他们寻口汤去。”喝了两口面汤
,
“回见
!
”
细察这部分
,
不难发现
,
画线部分是对捡烂纸的老头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
;
深入一步
,
可见其描写的侧重点是“他”神态、动作的“变化”
:
从前后文中看
,
刚才“他”的神态、动作发生了一个小波澜
,
而后小波澜有了一个小结局
,
行为和语言又回到了从前。
这样
,
就可以对画线部分的具体内容进行判断
:
运用了神态、动作和语言的描写手法及伏笔的表现手法
,
形成了与前文呼应的结构形式
,
点出了老头前后的心情变化。
由此可以确定赏析的方向
:
赏析的重点不是简单地概括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
而是赏析动态描写中表现人物的细腻手法和艺术效果。
2.
善思
:
赏析题解答中
,
能够紧密结合具体的赏析要求
,
有一个省时、有效的思维过程
,
确保解答的合理、正确。
要求赏析的画横线的语句
,
往往运用了“比喻”“比拟”“象征”“虚实”等手法或其他别致的表达
,
使得看似简单的语言有了深层意蕴、多重内涵或多种魅力。思考答题过程中
,
不能对画线部分作表面的、简单的“复述”性解释
,
而需要运用还原、转换、提炼等微技能。
如
2012
年高考浙江卷
(
材料为甘典江的散文《母亲的中药铺》
),
赏析题画线句的所在段落如下
:
现在
,
父亲走了
,
去了天国。母亲一个人守着我们
,
在空旷的屋顶上栽花种菜。母亲身子瘦弱
,
时有病痛
,
我很是担忧
,
同时
,
我又安慰自己
:
生病不正常吗
?
不正证明了人生活着
?
何况这世上
,
还有那么多栩栩如生的药在陪护呢。
一根草是药
,
一撇叶是药
,
一线阳光
,
一滴水
,
也都是
,
甚至
,
一个人可以是另一个人的灵芝。
母亲多年与草木为伴
,
沉浸于无边无际的药香之中。于我而言
,
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
,
为我清热解毒
,
为我抵御这世间的种种伤害。
把“一个人可以是另一个人的灵芝”这一暗喻转换为明喻
,
再结合上下文
,
把它还原为这样的表述
:
母亲就好像是“我”生命中的“灵芝”
,
母亲就是“我”人生中的“无价的中药”
,
因为她能够治愈“我”所有的伤痛
,
对“我”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巨大影响。这样
,
对“灵芝”本义的理解
,
上升到对人与人之间不可或缺的依存关系的理解。
3.
优答
:
就是要把理解、思考和赏析的结果
,
简明而流畅、具体而有条理地表述出来
,
提升答案的精准性。
如对《牛铃叮当》第五段中的画线句的赏析
,
有考生这样赏析
:
动作、神态描写
,
说明水牛是泅渡的高手
,
而我们与水牛相处分外愉快。
这样的解答过于简略
,
虽然似乎体现了赏析的“要素”
,
但是
,
解读尚未到位
,
且缺少具体的分析内容和相关佐证。
下面是来自考生的满分答案
:
“游得很慢”“一边游还一边不忘啃食”等细节描写
,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牛熟识水性
,
在水中悠然自得的模样
,
表达了作者对水牛的怀念
;
“快捷”“用力划动四肢”“得意”等动作、神态描写
,
刻画了一幅水牛游泳图
,
极富表现力
,
很能感染读者
;
“跟着水牛学游泳”
,
通过对“我们”的动作描写
,
表现水牛与人相处融洽的景象
,
一幅牛铃响叮当的农村田野图跃然纸上
,
表达了作者的怀念和赞美。
在这个答案中
,
考生抓住了文中关键性的词句并用引号标出
,
边引述边分析
,
具体描述与概括分析自然融合。这样的赏析
,
达到了较高的水准。
(2016·
上海卷
)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下面小题。
湖 殇
熊久红
①当一双脚站在干涸的湖底的时候
,
其实
,
那种心痛的感觉
,
就像是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
②我说的是
,
在西部腹地
,
看着被戈壁荒漠一寸寸吞噬掉的艾比湖
;
我说的是
,
面对一片白色的盐碱
,
以及狂风掠过时卷起的漫漫沙尘。
③对湖而言
,
它首先带给我们的
,
应该是那粼粼的波光
,
是鸥鸟的翔鸣
,
是蓝天白云的倒映
,
是渔歌唱晚的恬静
,
这些特征是湖带给我们的生活体验
,
也是湖应有的生命品质。而我脚下的艾比湖
,
正在丧失这些青
春
,
就像一个散失了光鲜的干瘪水果
,
躺成一汪奄奄一息的物证
,
那些越来越多从湖底裸露出来的丑陋的盐碱污泥
,
总是让我联想到一具行将风干的木乃伊
,
一个湖的木乃伊。
④青年时期的艾比湖有着
1 200
平方公里的水面
;
有着几万乃至十几万只野鸭水鸟嬉戏的场面
;
有着浩浩荡荡芦苇环卫的辽阔水域
;
有着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宁静致远。这些深深的怀念
,
使得我对眼前的景象
,
有着撕心裂肺的悲怆。
⑤在蛮荒的疆域里安插一个湖
,
应该是上帝对自己分配不公的一个补偿
,
她带给我们的是对绝望灵魂的抚慰
,
是对生存状态的重估
,
是能枕着入眠的一个梦境
,
而这个梦
,
曾经真真实实地存在过
,
在记忆的回望里
,
碧波荡漾。
⑥那是八十年代中期
,
一直对巴金的《海上日出》心存缱绻
,
期待感受红日出海的璀璨景象。新疆离海太远
,
便只好以湖的水域
,
模仿海的苍茫了。从首府放暑假回来
,
邀几位同学
,
骑车六十里
,
去艾比湖看日出
,
以弥补对海的贫瘠和渴望。
⑦由于道路的崎岖
,
到湖边时
,
太阳早已三尺竿头了。虽没赶上看日出
,
却被眼前一望无际、绵延至深的芦苇荡所震撼
,
清风拂过
,
波涛汹涌。一如百万雄兵拥围着这一城的浩淼
,
湖的浅滩上
,
密密麻麻布满了野鸭、灰鸭、斑头雁
,
随便朝水中甩一片卵石
,
都会惊飞几十只水鸟
,
空中盘旋两圈
,
又栖落水中。湖面很宽
,
即使极目远眺
,
也看不见对岸的轮廓。靠近水边是一排沙滩
,
赤脚从上面走过
,
可以感受到温热潮润的细沙与脚趾间密切接触的惬意。几行浅浅的脚印
,
一派浪漫的行程。
⑧二十多年的时间
,
都无法淡化湖在往事里的色彩
,
这幅精美的画面早已长在岁月深处
,
每一次温故
,
都在重新涂染一遍色彩
,
所以
,
停靠在回忆中的湖
,
其实
,
一直都很鲜艳
,
多少次在梦里
,
潮涨潮落
,
清波涟涟。
第一步
:
审清题目
抓住这篇散文的题干中的
、
关键词
,
又根据全文内容
,
可以看出本题是一道
题型。
答案
:
“语言运用” “特点” “语言特色鉴赏”
第二步
:
找准角度
本题需从各段中找到几种特点
,
除了修辞手法
,
还应包括用词、句式等。
第三步
:
整合答案
答案
:
①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
使作者的感情表达得更悲痛
,
更强烈
,
使文章的语气更通畅
,
更流利
;
②运用拟人的手法
,
将艾比湖比拟为人
,
从而让读者将心比心
,
更真切地体会环境遭受破坏的严重性
,
更强烈地表达作者对破坏环境者的愤怒
;
③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
将那些盲目赞美艾比湖的文章比喻为“对着一个病入膏肓的人
,
赞美她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发髻
,
不知道在鱼缸里长大的鱼
,
会不会朗诵有关海的诗句”
,
委婉地对这些文章进行批评
;
④运用联想的方法
,
由此及彼
,
由人联想到鸟
,
联想到鸟面临的灾难
,
使环境被破坏的恶劣影响更加具体可感
,
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
⑤运用设问的手法提出鸟要“如何才能越过灾难
,
飞抵梦想的天堂”这个让人惊心动魄的问题
,
让读者感受到环境问题的紧迫性
,
使文章能更好地打动读者。
(2009·
湖北卷
)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下面小题。
书房的窗子
杨振声
①今天又想到了我那书房的窗子。说起窗子
,
那真是人类穴居之后一点灵机的闪耀才发明了它。它给你清风与明月
,
它给你晴日与碧空
,
它给你山光与水色
,
它给你安安静静的坐于窗前
,
欣赏着宇宙的一切。一句话
,
它打通与你天然的界限。
②窗子的功用
,
虽是到处一样
,
而窗子的方向
,
却有各人的嗜好不同。我独喜欢北窗。那就全是光的问题了。说到光
,
我有一致偏向
,
就是不喜欢强烈的光而喜欢清淡的光
,
不喜欢敞开的光而喜欢隐约的光
,
不喜欢直接的光而喜欢反射的光。就拿日光来说罢
,
我不爱中午的骄阳
,
而爱“晨光之熹微”与落日的古红。纵使光度一样
,
也觉得一片平原的光海
,
总不及山阴水曲间光线的阴翳
,
或枝叶扶疏的树阴下光波的流动。至于反光更比直光来得委婉。“残夜水明楼”
,
是那般的清虚可爱
;
而“明月照积雪”使你感到满目清晖。
③不错
,
特别是雪的反光。在太阳下是那样霸道
,
而在月光下却又这般温柔。其实
,
雪的反光在阴阴天宇下
,
也满有风趣。特别是新雪的早晨
,
你一醒来全不知道昨宵降了一夜的雪
,
只看从纸窗透进满室的虚白
,
便与平时不同
,
那白中透出银色的清晖
,
湿润而匀净
,
使屋子里平添一番恬静的滋味
,
披衣起床且不看雪
,
先掏开那尚未睡醒的炉子
,
那屋里顿然煦暖。然后再从容揭开窗帘一看
,
满目皓洁
,
庭前的枝枝都压垂到地角上了
,
望望天
,
还是阴阴的
,
那就准知道这一天你的屋子会比平常更幽静。
④至于拿月光与日光比
,
我当然更喜欢月光
,
在月光下
,
人是那般隐藏
,
天宇是那般的素净。现实的世界退缩了
,
想象的世界放大了。我们想象的放大
,
不也就是我们人格的放大
?
放大到感染一切时
,
整个的世界也因而富有情思了。“疏影横斜水清浅
,
暗香浮动月黄昏”比之“晴雪梅花”更为空灵
,
更为生动
,
“无情有恨何人见
,
月亮风清欲坠时”比之“枝头春意”更富深情与幽思
;
而“宿妆残粉未明天
,
总立昭阳花树边”也比“水晶帘下看梳头”更动人怜惜之情。
⑤这里不止是光度的问题
,
而且是光度影响了态度。强烈的光使我们一切看得清楚
,
却不必使我们想得明透
;
使我们有行动的愉悦
,
却不必使我们有沉思的因缘
;
使我们像春草一般的向外发展
,
却不能使我们像夜合一般的向内收敛。强光太使我们与外物接近了
,
留不得一分想象的距离。而一切文艺的创造
,
决不是一些外界事物的堆拢
,
而是事物经过个性的溶冶、范铸出来的作物。强烈的光与一切强有力的东西一样
,
它压迫我们的个性。
⑥以此
,
我便爱上了北窗。南窗的光强
,
固不必说
,
就是东窗和西窗也不如北窗。北窗放进的光是那般清淡而隐约
,
反射而不直接。说到反光
,
当然便到了“窗子以外”了。我不敢想象窗外有什么明湖或青山的反光
,
那太奢望了。我只希望北窗外有一带古老的粉墙
,
最低限度地要老到透出点微黄的颜色
;
假如可能
,
古墙上生几片青翠的石斑。这墙不要去窗太近
,
太近则逼窄
,
使人心狭
;
也不要太远
,
太远便不成为窗子屏风
;
去窗一丈五尺左右便好。如此古墙上的光辉反射在窗下的桌上
,
润泽而淡白
,
不带一分逼人的霸气。这种清光绝不会侵凌你的幽静
,
也不会扰乱你的运思。
⑦假如
,
你嫌这样的光太朴素了些
,
那你就在墙边种上一行疏竹。有风
,
你可以欣赏它婆娑的舞容
;
有月
,
你可以欣赏窗上迷离的竹影
;
有雨
,
它给你平添一番清凄
;
有雪
,
那素洁
,
那清劲
,
确是你清寂中的佳友。即使无月无风
,
无雨无雪
,
红日半墙
,
竹荫微动
,
掩映于你书桌上的清辉
,
泛出一片青翠
,
几纹波痕
,
那般的生动而空灵。你书桌上满写着清新的诗句
,
你坐在那儿
,
纵使不读书也“要得”。
(
选自《品味人生》
,
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2
年版
,
有删改
)
本文语言典雅
,
请以第②段为例
,
从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辞方法三个方面加以简要赏析。
第一步
:
审清题目
抓住这篇散文的题干中的关键词“典雅”“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辞方法”
,
又根据全文内容
,
可以看出本题是一道语言特色鉴赏题型。
第二步
:
找准角度
本题为分值较高的题目
,
应从段落中找到几种特点的词句进行分析。比如对比性词语“强烈”与“清淡”
,
比如排比特征的词语“不喜欢……喜欢……”等。
第三步
:
整合答案
答案
:
①选用了诸如“山阴水曲”“阴翳”“枝叶扶疏”“清虚”
“清晖”等有关文言色彩的词语
,
格调典雅。
(
或在用词上使用了对比手法
,
如“强烈”与“清淡”
,
“敞开”与“隐约”
,
“中午的骄阳”与“落日的古红”等成对的词语并举
,
使语言繁富而典雅。
)
②句式上长短相间
,
以长句为主
,
且整散结合
,
错落有致
,
具有典雅之美。
③使用排比
,
如接连使用了三个“不喜欢……喜欢……”
,
显得整
齐、工稳、典雅。
(
或多处直接引用了古典诗文名句
,
如“晨光之熹微”
“残夜水明楼”“明月照积雪”
,
使语言具有古典韵味。
)
相关文档
- 高中语文精品课件2-7《短歌行》 精2021-06-0721页
-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集训提2021-06-076页
- 2019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题点六文言2021-06-074页
- 新课标202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六2021-06-0737页
- 高中语文第13课张衡传教案2 人教版2021-06-073页
- 语文高考专项随堂强化训练18 传记2021-06-075页
- 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2021-06-0728页
- 2019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专题组合练2021-06-074页
- 福建省永泰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语2021-06-076页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2021-06-0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