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54 KB
  • 2021-06-07 发布

【精品试题】2021年 高三语文考前强化练七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2021 高三语文考前强化练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直接导致经学在二十世纪衰落的原因,是 1912 年以后经学这门学科的消亡。学科的消 亡使经学失去了载体,经学被分割为文史哲三个学科,成为所谓“人文学科”的一部分。尽管 可以从文史哲角度研究经学,但主要是一种外在的研究,经学的自主性丧失了。 晚清的失败带来一种客观效应,似乎中国传统经学不足以济时之难。这是后来新文化运 动的推动者否定经学乃至文化传统的理由。道咸以后,清朝社会政治系统已开始崩解,以皇权 及八旗、绿营兵为主体的政治架构已不足以因应困局。虽由以曾国藩为首的一批理学士大夫 组成的湘淮军系统暂时稳住了局面,但在内对付太平军、捻军等似乎尚可,在外应对西洋文明 却远远不够。譬如在与西洋交涉中,曾国藩所一贯主张的“以诚待人”其实并未真正得到遵 守。许多中西交涉最终只能以战争形式解决,中国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 因此,经学研究必须要发生新变,这不只是经学的自我要求,同时也是为清代以来的历 史补课。近代以来不少学者,如孙诒让、廖平、康有为、章太炎(后期)、唐文治、梁漱溟等 已开始从事这些工作,尽管他们的许多工作在经学内部极有争议,但在主张有体有用、回归传 统学术体系的意义上却是相通的。借用时下学科分类体系,经学不仅涵盖入文学科,也包括社 会科学,两者相合,才是作为内圣外王形态的经学,才是未来新经学的应然形态。 经学应该取精用宏,广泛吸收人类文化遗产,抉发经典自身意蕴,形成能为与目前人类 文明对话奠定基础的新的经典诠释。在这方面,无论晚周、汉唐、宋明还是清代,都产生了具 有自己风格的重要经学著作,但能够代表中西会通时代的经学注疏,却凤毛麟角。中国经学学 者应自觉进行自身义理的反思,在此基础上开展与其他文化的深入对话。在这方面,二十世纪 留下不少遗产,这就是新儒学的各种形态。经学不能故步自封,应重新回到世界之中。 经学要重新回复自身的社会实践性。经学应显示其应对时代问题的能力,提出具有真知 灼见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供寻章摘句之用。经学实践性最初的表现形式便是礼学,贯注于古典 时代的人伦日用之中。但因古礼的原则在汉代以后遭到了破坏,礼俗逐渐取代了礼的精神原 则。在经权之辨中,权的流变性超过了经的恒常性,这造成了唐宋、特别是明清以降中华文明 某些根本弊端,譬如诚信的内在动力缺失。如何持守古礼中的常道,是当下经学应该致力的问 题之一。 经学应该守先待后,接上固有学术,对以往经学的各种形态进行深入清理,努力推进以 经学自身为进路的学术史研究。假如我们把经学理解为一种涵摄价值系统在内的知识体系, 2 相比于佛学、西洋哲学一社会科学、神学等知识体系的自我清理,经学是远远落后的。我们 还缺少真正系统而通贯的经学史。当然,目前已经有许多学者正在为之努力,期待陆续看到有 价值的研究成果。 (摘编自邓志峰《衰落呼唤新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学在二十世纪衰落的直接原因是自主性的丧失,这使经学学科成为人文学科的附庸。 B.传统经学由于不能应对时局困境,帮助人们解决问题,使得晚清以降中国付出惨痛代价。 C.作者认为未来新经学须融合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两者相合,才是内圣外王形态的经学。 D.礼学是经学实践性的最初表现形式,可惜后来逐渐被礼俗取代,失去了礼的精神原则。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分析了经学衰落的原因,提出了"经学研究必须要发生新变"的观点。 B.文中提到曾国藩等人的事例,目的是为晚清经学研究的衰落提供强有力的证据。 C.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经学研究要"发生新变"应该如何着手,这三者是并列关系。 D.作者采用对比手法,论证了"推进以经学自身为进路的学术史研究"的必要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学研究要想重新崛起,就必须进行改革,拓宽研究内容,满足其学科的自我要求。 B.能为与目前人类文明对话奠定基础作新的经典诠释,是经学研究应做的,不能故步自封。 C.经学致用是以经的恒常性即常道来应对时代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而不是寻章摘句。 D.当前还没有系统通贯的经学史,无法对以往经学的各种形态深入清理,有待今后研究。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2004 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为“无人 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2007 年 10 月 24 日 18 时 05 分,“嫦 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在圆满完成各项使命后,于 2009 年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2010 年 10 月 1 日 18 时 57 分 59 秒“嫦娥二号”顺利发射,也已圆满并超额完成各项既定任务。2012 年 9 月 19 日,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探月工程已经完成嫦娥三号卫星和玉 兔号月球车的月面勘测任务。嫦娥四号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将与玉兔二号合作完成任务。 嫦娥五号主要科学目标包括对着陆区的现场调查和分析,以及月球样品返回地球以后的分析 与研究。中国人的探月工程,是在为人类和平使用月球迈出了新的一步。 (摘自《百度百科•探月工程》) 3 材料二 中国因成为第一个将航天器降落在月球背面的国家而进一步赢得自豪感和威望。通过 取得的经验、开展的试验以及与其他国家的合作,这将惠及全人类。探月行动可以测试新方 法和新材料。月球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能源以及像钛和铀这样的稀土元素。 探月行动的高昂成本和专业知识意味着中国无法独自开展工作。嫦娥四号的合作伙伴 包括德国、荷兰、沙特和瑞典。中国人可以自豪,不过所有人都将受益。 (摘编自香港《南华早报》,2019 年 1 月 3 日) 材料三 1 月 3 日,一张清晰的月背影像图“刷屏”各大外媒。这是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 月背影像图,由中国发射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拍摄,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嫦娥四号探测 器翩然落月,首次实现人类飞行器在月球背面的软着陆,首次实现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开 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日本经济新闻》网站称,“进入 21 世纪后,成功让探测器在月球着陆的国家只有中 国。中国有望在月球开发领域领先世界一步。” 美国《天文学》杂志指出,“这次登陆是 中国太空计划的重大成就,为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提供关于未开发的月球区域的新数据库。 同时,这项任务将收集独特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早期的太阳系,甚至可能是早期的宇 宙。”英国《独立报》也认为,“这次任务将是对月球遥远的另一面的开拓性观察。” 英国《卫报》称,“此次任务的目的是详细测量月球的地形和矿物成分。鉴于着陆地 ——艾特肯盆地被认为形成于月球历史早期的一次巨大碰撞中,嫦娥四号可能会为月球的形 成提供新的线索。” 在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国防战略与能力高级分析师马尔科姆·戴维斯看来,“嫦 娥四号的成功是值得中国骄傲的,这不仅仅是一项科学使命。中国人对太空探索计划充满热 情,并将其视为中国崛起的关键部分。” (摘编自《中国正开辟太空新时代》,人民网 2019 年 01 月 7 日) 材料四 近年来,全球太空探索产业经济及产业发展呈现出市场收入持续上涨、产业发展环境 日益完善、参与主体不断增多、创新模式大量涌现等态势,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和贡献日趋显 著。 4 (摘编自《全球太空探索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前瞻网 2019 年 01 月 9 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嫦娥一号是我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已于 2007 年 10 月 24 日 18 时 05 分成功发射升空。 B.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首次实现人类飞行器在月球背面的软着陆,中国将在 月球开发领域领先世界一步 。 C.嫦娥四号与玉兔二号合作完成月面勘测任务,并在“鹊桥”中继星支持下传回世界第一张 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 D.全球太空探索产业经济及产业发展呈现出市场收入持续上涨、产业发展环境日益完善等态 势,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日趋显著。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目前已经发射的“嫦娥一号”到“嫦娥四号”探测器,还有即将发射的“嫦娥五号”探测 器,都属于无人月球探测阶段。 B.由材料四图表可知,2012 年至 2017 年,全球太空经济规模由 3022 亿美元增长至 3835 亿美 元,5 年平均增长率 26.9%。 C.嫦娥四号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为中国赢得自豪感和威望,可中国探月行动仍受成本和专业 知识的影响无法独自开展工作。 D.国外媒体对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报道,认为这是中国探月工程的重 大突破,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3.四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嫦娥四号的成功又有何意义?请结合材料概括。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玉关情 5 郭保林 ①我们驱车来寻找玉门关遗址,眼前只是一片废墟,黄土墙垣的残骸。站在高冈上,纵目 天地,只见北面远山一抹,山之南便有长城一痕,近而远,古而今,无论从哪个角度望去,都是 一行气势雄浑的边塞诗,是一曲无头无尾凄婉悲凉绝唱。天风浩荡,大漠苍茫,远处的一座座 烽燧,隐约的轮廓随着长城一字排开,这起伏跌宕的旋律,震撼古今,有一种惊心动魄的威慑 力量。 ②凤也悲嘶云也悲嘶,却不闻胡马的悲嘶;沙也狂啸尘也狂啸,却不闻边卒的狂啸。关楼 里白发将军的梦,垛堞上戍卒风吹飘动的衣袂,静夜里,一角弯月下,那凄凉哀婉的塞下曲也 都化为天光云影消弥得无影无踪了吗?风沙撕去了皮,别净了肉,烈日吸尽了血,只留下一架 嶙峋的骨架,这残存的骨架曾支撑过一个巍然庞大的雄关,曾支撑过汉唐时代的尊严,曾支撑 过一段用方块字垒起的历史。 ③我走进残垣断壁间我凝视它们,它们凝视我,眼前海市蜃楼般地幻化出一座赫赫雄 关。 ④城楼轩昂,垛碟绵延。戍卒们的甲戈跳荡着夕阳的余红,战袍上落满尘埃,粗糙黝黑、 突兀的肌腱勃起雄性的勇猛,一种原始的美,种原始的生命力。 ⑤寒星霜月,孤月一轮,漠漠旷野,沉寂无声。蓦然夜色里传来凄婉的笛声,是《折杨柳》, 还是《凉州词》?中原白发母亲泪,闵中娉婷少妇悲。山路遥遥,水路遥遥,风路遥遥,雨路遥 遥。何处觅故乡?大山隔绝,戈壁隔绝,荒漠隔绝。断鸿声里,听胡笳悲切。月色里,是什么发 出磷磷青光?可怜荒滩戈壁骨,犹是春闺梦中人。谁曾想,这漠漠荒野曾是布满剑戟和鼓角的 血土! ⑥这里本来就是一片古战场,只要你静下心来,侧耳倾听,那箭矢簇雨的呼啸,那烈烈战 马的长嘶,那古燧上的缕缕狼烟,那城楼上角鸣,那剑戈撞击的铿锵,都会从远方传来,从历史 深处传来。 ⑦战争与和平是平衡人类的两块砝码。历史躯体里流淌着血与火的基因,也长满诗与歌 的细胞。如果没有战争,历史的躯体成为侏儒;如果没有诗与歌,历史之躯体也会枯涩,而失去 丰腴和弹性。 ⑧汉唐不是晚清。汉武唐宗都是气字雄瞻、视野宏阔的一代霸主,有囊括四海之鸿志, 吮纳八面来风之襟怀。玉门关既是御敌的盾牌,又是友谊的窗口。这里驰骋过班超、李广利 的萧萧战马,飞扬过霍骠姚的猎猎旌旗,也游弋过云蒸霞蔚的释家经幡,飘扬过细君公主和解 忧公主的彩幡锦帜。门开门闭,吐纳着中西文明;锁启锁落,凝聚着战争的阴云。文明与野蛮 6 在这里厮杀,智慧和愚昧在这里格斗,友谊和仇恨在这里交织,痛苦和欢乐在这里分娩。每一 道雄关都张扬着国家的尊严,每座烽燧都燃烧过民族的浩气。 ⑨黄土凝结的巨大墙垣,高达数丈突兀在蓝天下,旷野间。周围空无一人,历史的残骸摊 晒在烈日下,风在它身上任意践踏,沙在它头顶肆虐狂啸。日月浮浮沉沉,春秋来来往往,玉门 关虽死犹未暝目。千岁滚石还睁着一只眼,断戟锈簇呢,只要擦拭一下,依然闪烁着汉唐的雄 威! ⑩大漠穷秋,孤城落日,萧萧边风,萎要疏草,更添一抹悲凉。悠悠千载,烽火不息,狼烟 不止,战争的浩幅铺天盖地,更添悲凉。高适有诗云:“边兵如刍狗,战骨成埃尘。”人类历史 就是在这白骨丛中,在这血水浇灌之中,拔节生长,一代一代。 ⑪然而,在历史波澜壮阔的长河巨流中,令我激动振奋的不是那些古战场刀鸣剑戟的厮 杀,不是血流成河陈尸荒野的悲惨场景,也不是英雄豪杰马革裹尸的悲壮...而是那些艰难跋 涉,风尘仆仆,传播文化文明,汗洒大漠的文化使者。 ⑫玉门关既是边陲重镇,也是古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驿站。如果把古丝绸之路改分为 东、中、西三段,这里既是东段的终点,又是中段的起点,由此可以进新疆的伊吾,沿塔克拉玛 干大沙漠北部边缘途经焉者、轮台、电兹、姑墨、疏勒,越葱岭、至安息,而可达古罗马帝 国..... ⑬落日熔金,残霞缤纷,玉门关在晚照里更显得苍凉、肃穆。虽为废墟,那残缺的美更令 人敬畏。一代雄关虽已掌落如此,仍不失威风凛凛的浩然之气,怎能不让人怦然心动呢? (摘编自《线装的西城》)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项是( ) A.文章第一段,作者简笔勾勒出站在高冈之上极目远眺,看到戈壁雄浑苍茫的景致,引出作者 对玉门关纵横古今的无限退思。 B.第二段,作者以生动的拟人手法描述风沙的力量,以形象的比喻突出玉门关的颓圮,从中表 现出景象的苍凉与历史的厚重。 C.作者将玉门关作为汉唐气象的符号,回顾了其作为边陲重镇、丝路驿站历代战场的不同内 涵,表达了对汉唐雄威的赞美。 D.在文中作者由玉门关联想到汉唐时期的战争,并广泛联系到与之相关的历史场景与古代诗 歌,表达出对战争的谴责与鞭挞。 2.请赏析本文第五段的修辞特色。 3.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划线句的意蕴。 7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昔汉宣帝以为“政平讼理,其帷良二千石乎!”前史亦云:“今之郡守,古之诸侯也。” 故长吏之职,号为亲民,是以导德齐礼,移风易俗,咸必由之。高祖逮践皇极,躬览庶事,求民之 瘼。每选长吏,务简廉平,皆召见御前,亲勋治道。剖符为吏者,往往承风焉。若新野皮苹诸任 职者,以经术润饰吏政,或所居流惠,或去后见思,盖后来之良吏也。庾荜,字休野,新野人也。 父深之,宋雍州刺史。荜年十岁,遭父忧,居丧毁瘠,为州党所称。弱冠,为州迎主簿,举秀才, 累迁安西主薄、尚书殷中郎驃骑功曹史。博涉群书,有口辩。齐永明中,与魏和亲,以荜兼散 骑常侍报使,还拜散骑侍郎,知东宫管记事。郁林王即位废,庾荜掌中书诏诰,出为荆州别驾。 仍迁西中郎语议参军,复为州别驾。前后纲纪,皆致富饶。荜再为之,清身率下,杜绝请托,布 被蔬食,妻子不免饥寒。明帝闻而嘉焉,手软褒美,州里荣之。高祖平京邑,霸府建,引为骡骑 功曹参军,迁尚书左丞。出为辅国长史、会稽郡丞、行郡府事。时值凋弊之后,百姓凶荒,所 在谷贵,米至数千,民多流散,荜抚循甚有治理。唯守公禄,清节逾厉,至有经日不举火。太守 永阳王闻而债之,荜谢不受。天监元年,卒,停尸无以殓,枢不能归。高祖闻之,诏踢绢百匹、 米五十斛。初荜为西楚望族早历显官乡人乐蔼有干用素与荜不平互相陵竞蔼事齐豫章王嶷 嶷薨蔼仕不得志自步兵校尉求助戍归荆州时荜为州别驾,益忽蔼。及高祖践阼,蔼以西朝勋 为御史中丞,荜始得会稽行事,既耻之矣;会职事微有谴,高祖以蔼其乡人也,使宣旨侮之,荜 大愤,故发病卒。 (节选自《梁书·良吏传》)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初/荜为西楚望族早/历显官/乡人乐蔼有干用/素与荜不平/互相陵竞/蔼事齐豫章王嶷/嶷 薨/蔼仕不得志自步兵校尉/求助戍归荆州/ B.初/荜为西楚望族早/历显官/乡人乐蔼有干用/素与荜不平/互相陵竞蔼/事齐豫章王嶷/嶷 薨/蔼仕不得志/自步兵校尉求助戍归荆州/ C.初/荜为西楚望族/早历显官/乡人乐蔼有干用/素与荜不平/互相陵竞/蔼事齐豫章王嶷/嶷 薨/蔼仕不得志/自步兵校尉求助戍归荆州/ D.初/荜为西楚望族/早历显官/乡人乐蔼有干用/素与荜不平/互相陵竞蔼/事齐豫章王嶷/嶷 薨/蔼仕不得志自步兵校尉/求助戍归荆州/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剖符,文中指帝王命将领统兵时,将调兵的符节剖分为二,君臣各执一半,作为凭证。 B.和亲指封建统治者与周边民族政权首领之间出于各种各样目的面达成的政治联姻。 8 C.纲纪常指社会的秩序和国家的法纪,也指公府及州郡主簿等官,文中指荆州别驾。 D.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践阼原指走上阵阶主位,后指即位、登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庾荜为人子颇孝顺,富有才华。他十岁时为父守孝,哀伤过度面消廋不已,受到当地人的称 赞;他被举荐为秀才,数次升任;他博览群书,极有口オ。 B.庾荜为官清正廉,获得认可。他以清廉为下属做表率,杜绝请托,穿布衣,吃粗饭,妻子儿女 难免受饥寒之苦,明帝听说后褒奖他,州里人以他为荣。 C.庾荜任职颇有政绩,律己甚严。他在地方上任职,百姓在饥荒中大多流离失所,他抚慰百姓, 政绩显著;他平时只靠俸禄生活,不接受馈赠。 D.庾荜与乐蔼有芥蒂,愤恨而死。他原本瞧不起乐蔼,后因自己职事有失应受责罚,高祖知道 乐蔼是他同乡,就让乐落去劝说他,因此他十分生气,导致发病离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话。 (1)躬览庶事,求民之瘼。每选长吏,务简廉平,皆召见御前,亲勋治道。 (2)以经术润饰吏政,或所居流惠,或去后见思,盖后来之良吏也。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① 辛弃疾 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想剑指三秦②,君王得意,一战东归。追亡事③,今不见; 但山川满目泪沾衣。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 一编书④是帝王师,小试去征西。更草草离筵,匆匆去路,愁满旌旗。君思我,回首处, 正江涵秋影雁初飞。安得车轮四角⑤,不堪带减腰围。 【注】①这首词是孝宗淳熙八年(1181)秋天,作者在江西安抚使任上,为原江西路转运判官张 仲固奉调兴元知府设宴饯行,有感而作此词。兴元,汉中。②指刘邦占领关中事三秦,即雍、 塞、翟三国地。③追亡事:韩信投奔刘邦之初不得重用,趁机逃跑,萧何知道韩信是难得的人 才,将韩信追回,并在刘邦面前力荐,韩信遂得刘邦重用。④一编书是帝王师:张良闲步游下邳, 有一老者给他一卷书说,读了这卷书可以辅佐君王。⑤车轮四角:车轮生出四角,意为使离人 无法即刻离去。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开篇两句,追忆了汉初三杰辅佐刘邦建立汉朝基业的历史往事,既写出了刘邦开创基 业的雄豪意气,也表达了自己渴望光复故土,洗去金军侵略耻辱的一腔报国之志。 9 B.“一编书”,用张良佐汉的故事,写出张仲固可堪帝王之师;“小试”,有微讽之义,既讽刺 宋朝不重用大才,又暗含词人勉励张仲固帅兴元只是牛刀小试,今后必能为国大用。 C.本篇语言颇为精练,善于化用前人诗句,如“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原是唐代 李峤的诗句,但词人却能一扫消极情绪,以之恰到好处地描写了热泪纵横的爱国情景。 D.词的最后两句,以对方思念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词人对友人别后相思的满腹离愁,这种抒情 方式与“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2.本词的结构颇为紧凑,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左传·曹刿论战》中曹刿分析了敌我之间“_______”的形势才建议转入反攻,而他 建议谨慎追击的直接原因则是“_______”。 (2)《庄子·逍遥游》中写到,只有拥有强有力的背与翼,大鹏才得以“____,____”,然 后乘着六月的风离开北冥,并生发出观雾如马、问天正色的豪情。 (3)杜甫《登高》中“____,____”两句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如建瓴走坂、 百川东注,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近两年的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6 年来,我国识字者 图书阅读情况__________,其中 2005 年首次低于 50%。而与图书阅读有__________的是,国 民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每年平均增长率为 10.7%。这个调查结果,传递出两层意思。好 消息是,国民阅读率似乎还在继续提高;坏消息是,图书阅读率正在持续走低。而这其中,很大 一部分阅读,已经被浅阅读、碎片化阅读所取代。( ):一是,手机上的阅读行为迅 速普及,二是,一些专门化的知识付费产品颇受欢迎。不是说碎片化阅读、浅阅读,一定 __________。而是说,一个社会如果只有碎片化的浅阅读,那么伪语录的泛滥和流行就未尝不 具有必然性。更进一步说,当阅读嫁接上知识付费等概念,尽管说它的确可能给一部分人带来 了阅读效率的提高,但当阅读变成一种消费,它也可能给人制造一种错觉:只要买了某个知识 产品,或者说一天浏览了多少公众号文章,就误认为自己真的在严肃阅读了。一如伪语录的泛 滥所折射的,快餐阅读的__________,很可能只是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更多的语录——其中就 包括不少“伪造”的。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其实从日常的生活观察就能够得到判断,不用严肃调查 B.这其实不用严肃调查,从日常的生活观察就能够得到判断 10 C.这不是严肃调查,而是从日常的生活观察中得到的判断 D.这与其说是严肃调查,不如说是从日常的生活观察中得到的判断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每况愈下 云泥之别 一文不名 炙手可热 B.一落千丈 天壤之别 一无是处 风靡一时 C.一落千丈 云泥之别 一文不名 炙手可热 D.每况愈下 天壤之别 一无是处 风靡一时 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个社会如果只有碎片化的浅阅读,那么伪语录的流行和泛滥就未尝不具有必然性。 B.如果一个社会只有碎片化的浅阅读,那么伪语录的泛滥和流行就未尝不具有必然性。 C.一个社会如果只有碎片化的浅阅读,那么伪语录的泛滥和流行就未尝不具有必然性。 D.如果一个社会只有碎片化的浅阅读,那么伪语录的流行和泛滥就未尝不具有必然性。 八、下面是一封表扬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安排,我社区需在考场外设立“高考服务点”,正当我们为工作 人员有一点不够而焦虑时,你们学校中文系 2017 级叶帆同学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他荣幸地 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为此我们不得不向叶帆同学说声谢谢!我们还要真诚感谢学校的惠允! 九、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基本相同。 你是一块岩石,你以屹立的样子,站成一道沧桑的风景,凸显出一种不屈的精神。 材料: 雄鹰 落叶 修竹 高傲的姿态 颀长的身姿 卑微的身份 诗意的窗前 宽广的大地 蔚蓝的天空 奉献的精神 谦逊的品质 不羁的力量 十、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变化多端,主要有: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严重; 环境污染破坏严重;资源过度消耗和短缺;金融不稳定日益加剧;和平、发展的政治局面面临 严峻挑战;恐怖主义全球蔓延等等。 ——摘自 2015 年 9 月 27 日新华网《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全球性问题》 材料二: 11 2017 年 1 月 18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 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习主席呼吁全人类 联合起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绿色低碳的世界。 ——摘自 2017 年 1 月 18 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主旨演讲》 材料三: 《流浪地球》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太阳系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而面对 绝境,不甘心屈服命运的人类开启了“流浪地球”计划,前往宇宙搜寻新的家园。然而这个计 划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伦理常识纷纷消失,疑惑猜忌引发战火,但人类在面临共同命运的时候, 最终消弭了分歧,平息了战火,满怀希望踏上了新的旅程。《流浪地球》体现了中国为人类在 面临灾难时共同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奉献的中国独特的思想和价值观念。 ——摘自 2019 年 2 月 14《人民日报》:《<流浪地球>折射源白现实的未来 感》 材料四: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 会参与 3 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 创新等六大素养。 ——摘自 2016 年 9 月 13 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读了以上材料,面对人类面临的全球性共同问题,作为一名中国青年,你有怎样的思考?请你 写一篇演讲稿,参加 2019 年世界青年“构建人类美好的命运共同体”演讲会。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的内容要在材料的含义和范围之内,不少 于 800 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1 答案:1.C; 2.B; 3.D 2 答案:1.B; 2.D; 3. 侧重点:材料一侧重介绍中国探月工程(历程),材料二侧重介绍中国 探月行动需要多方合作,材料三侧重介绍国外媒体对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成功的肯定。 材料四侧重介绍全球太空探索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意义:①为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提供关于未开发的月球区域的新数据库。②可能会为月球的 形成提供新的线索。 3 答案:1.D; 2.①反复,如“遥遥”“隔绝”的间隔重复,使节奏铿锵,富有韵律美。②化用 诗词,如“可怜荒滩戈壁骨,犹是春闺梦中人”化用了陈陶《陇西行》中“可怜无定河边骨, 12 犹是深闺梦里人”之句,以及“断鸿声里”用自辛弃疾《水龙吟》使文章极富文化感,又营造 出古朴的悲凉之美。③拟物,如“布满剑戟和鼓角”将剑戟和鼓角比作密集的庄稼,表现此地 战争之频繁。 3.①当年的赫赫雄关如今已是断壁残垣,体现了历史的厚重苍凉之美;②玉门关遗址的苍凉 让人联想到汉唐金戈铁马的雄浑之美与丝绸之路文明传播的大气之美;③这些历史记忆彰显 的是国家的尊严与民族的浩然正气。 4 答案:1.C; 2.A; 3.D; 4.(1)(高祖)亲自了解各种事务,了解百姓的疾苦病痛(民情)。每 次选拔地方长官,一定挑选那些廉洁公正的官员,(高祖)都召见他们,亲自鼓励他们施行惠政, 治理一方百姓。(2)用经学润饰政令,有的给治理的百姓普施恩惠,有的离任之后还被百姓怀 念,这可算是后起的良吏。 5 答案:1.D; 2.①上阕先追忆刘邦以汉中为据,重用贤才,多谋善战,剑指关中,开创汉朝基 业的雄豪意气;接着笔锋一转,以“追亡事,今不见”一句加以过渡;由历史的回顾转向眼下 的现实,既感慨再也见不到汉初风云际会,君臣相得的盛况,又痛惜眼前山河分裂、神州陆沉 的现状。怀古与伤今浑然一体,抒发了词人炽烈的爱国之情。②下阕先从张仲同即将帅兴元, 词人心中对友人的依依不舍的沉恨离愁写起;接着以“回首处”二句加以过渡;想象离别之 后友人望雁寄情的孤独和词人对友人的相思痛苦之情。离别与相思融为一体,抒发了词人与 友人之间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