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51 KB
  • 2021-06-07 发布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2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二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预习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王肃,琅邪临沂人。肃少而.聪辩,涉猎经史,颇有大志。仕萧赜,历著作郎、太子舍人、秘 书丞。肃自谓《礼》《易》为长,亦未能通其大义也.。父奂及兄弟并为.萧赜所杀,肃自建业来 奔。 高祖幸邺,闻肃至,虚襟待之,引见问故,甚哀恻之。遂语及为国之道,肃陈说治乱,深会帝 旨。高祖嗟纳之,促席移景,不觉坐之疲淹也。因.言萧氏危灭之兆,可乘之机,劝高祖大举。高 祖器重礼遇日有加焉.,或屏左右相对谈说,至夜分不罢。肃亦尽忠输诚,无所隐避。寻除辅国 将军,赐爵开阳伯,肃固辞伯爵,许之。 二十年七月,高祖以久旱不雨,辍膳三旦,百僚诣阙,引在中书省。高祖在崇虚楼,遣舍人 问何为..而来。肃对曰:“伏承陛下辍膳已经三旦,群臣焦怖,不敢自宁。臣闻尧水汤旱,自然之 数,须圣人以.济世,不由圣以致灾。”高祖遣舍人答曰:“昔尧水汤旱,赖圣人以济民,朕虽居 群黎之上,今日之旱,无以救恤,应待立秋,克躬自咎。”是夜澍雨大降。 高祖之伐淮北,令肃讨义阳,未克,而萧鸾遣将裴叔业寇涡阳。刘藻等救之,为叔业所败。 肃表求更遣军援涡阳,高祖得表览之怃然.,曰:“当以藻等锐兵新败于.前,事往势难故也。今日 之计,唯当作必克之举。”肃乃.解义阳之围,以赴涡阳,叔业乃引师而退。肃坐刘藻等败,黜为 平面将军,中正、刺史如故。 高祖崩,遗诏以肃为尚书令,与.咸阳王禧等同为宰辅,征肃会驾鲁阳。肃至,遂与禧等参同 谋谟。禧兄弟并敬而.昵之,上下称为和辑。唯任城王澄以为憾焉.。每谓人曰:“朝廷以王肃加 我上尚可。从叔广阳,宗室尊宿,历任内外,云何一朝令肃居其右也?”肃闻其言,恒降而避之。 寻为澄所奏劾,称肃谋叛,言寻申释。 肃频在边,悉心抚接,远近归怀,附者.若市。清身好施,简绝声色,终始廉约,家无余财。景 明二年薨于寿春,年三十八。有司奏以肃忠心大度,诏谥宣简。 (节选自《魏书·王肃传》) 根据文意,推断下列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1)肃少而.聪辩( ) (2)亦未能通其大义也.( ) (3)父奂及兄弟并为.萧赜所杀( ) (4)因.言萧氏危灭之兆( ) (5)高祖器重礼遇日有加焉.( ) (6)遣舍人问何为..而来( ) (7)须圣人以.济世( ) (8)高祖得表览之怃然.( ) (9)当以藻等锐兵新败于.前( ) (10)肃乃.解义阳之围( ) (11)与.咸阳王禧等同为宰辅( ) (12)禧兄弟并敬而.昵之( ) (13)唯任城王澄以为憾焉.( ) (14)远近归怀,附者.若市( ) 巩固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1~4 题。(19 分) 张本,字致中,东阿人。永乐四年召为工部..左侍郎。坐事免官,冠带办事。明年五月复官。 寻以.奏牍书衔误左为右,为给事中所劾。帝命改授本部右侍郎而宥其罪。七年,皇太子...监国奏 为刑部右侍郎善摘奸命督北河运躬自相视立程度舟行得无滞会疾作太子赐之狐裘冠钞遣医 驰视 十九年,皇太子将北征,命本及王彰分往两直隶、山东、山西、河南,督有司造车挽运。 明年即命本督北征饷。仁宗即位,拜南京兵部尚书兼掌都察院事。召见,言时政得失,且.请严 饬武备。帝嘉纳之,遂留兵部。宣德初,工部侍郎蔡信乞征军匠家口隶锦衣卫...。本言:“军匠 二万六千人,属二百四十五卫所,为.匠者暂役其一丁。若尽取以来,家以三四丁计之,数近十 万。军伍既缺,人情惊骇,不可。”帝善本言。征汉庶人①,从调兵食。庶人就擒,命抚辑其众, 而录其余党。还以军政久敝,奸人用货脱籍,而援平民实伍,言于帝。择廷臣四出厘正之.。时 马大孳息,畿内②军民为.畜牧所困,本请分牧于山东、河南及大名诸府。山东、河南养马自此 始。晋王济熿③坐不轨夺爵,本奉圣旨..散其护卫军于边镇。四年命兼太子宾客。户部以官田租 减,度支不给,请减外官俸及生员军士月给。帝以.军士艰,不听减,余下廷议。本等持不可,乃 止。阳武侯薛禄城独石诸戍成,本往计守御之.宜。还奏称旨,命兼掌户部。本虑边食不足,而. 诸边比岁稔,请出丝麻布帛输边易谷,多者三四十万石,少者亦十万石,储偫④顿充。六年病卒, 赐赙三万缗,葬祭甚厚。本廉介有执持,尚刻少恕。录高煦党,胁从者多不免。成祖宴近臣, 银器各一案,因以赐之。独本案设陶器,谕曰:“卿号‘穷张’,银器无所.用。”本顿首谢,其 为上知如此。 (选自《明史·张本传》) 注①汉庶人:因叛乱被贬为庶人的汉王朱高煦。②畿内:王都及其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③ 熿(huáng):人名。④偫(zhì):积储,储备。 重点虚词积累 (1)寻以.奏牍书衔误左为右( ) (2)且.请严饬武备( ) (3)为.匠者暂役其一丁( ) (4)择廷臣四出厘正之.( ) (5)畿内军民为.畜牧所困( ) (6)帝以.军士艰,不听减( ) (7)本往计守御之.宜( ) (8)而.诸边比岁稔( ) (9)银器无所.用( )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皇太子监国/奏为刑部右侍郎/善摘奸/命督北河运/躬自相视立程度/舟行得无滞/会疾作/ 太子赐之狐裘/冠钞遣医驰视/ B.皇太子监国/奏为刑部右侍郎/善摘奸命督北河运/躬自相视/立程度/舟行得无滞/会疾作 太子赐之狐裘冠钞/遣医驰视/ C.皇太子/监国奏为刑部/右侍郎/善摘奸/命督北河运/躬自相视/立程度/舟行得无滞/会疾 作/太子赐之狐裘冠钞/遣医驰视/ D.皇太子监国/奏为刑部右侍郎/善摘奸/命督北河运/躬自相视/立程度/舟行得无滞/会疾作 /太子赐之狐裘冠钞/遣医驰视/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工部是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管理兵工建设及外交礼仪之事,六部之一,长官为工部尚书, 曾称冬官、大司空等。 B.皇太子是封建社会的皇位继承人,其地位仅次于皇帝,拥有类似朝廷的东宫,而诸侯王或藩 王的继承人称为世子。 C.锦衣卫是明朝特务机构。皇帝为加强统治,特授刑狱、巡察、缉捕之权,下设镇抚司,从事 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 D.圣旨是皇帝下的命令或发表的言论,也是帝王权力的象征。其材料考究,图案富丽,两端有 银色飞龙作为防伪标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张本为官以后,敢作敢为。他曾任工部左侍郎,后因犯有过失被免官,但仍让他为官吏办事。 不久官复原职又因事被弹劾。改任后,他善于揪出坏人,皇太子在他疾病发作时还赏赐给他钱 物。 B.张本敢于谏言,不畏权贵。被仁宗召见时,谈论时政得失,请求严整武备。皇上采纳了他的 建议,并把他留在了兵部。蔡信请求征取军匠家属隶属于锦衣卫,遭到他的拒绝。 C.张本效忠朝廷,细心多谋。在征讨汉庶人时,负责处理军饷,后受命安抚汉庶人部众,并逮捕 其余党。晋王朱济熿因行为不法被削夺封爵,张本建议将他的护卫军分派到各个边镇。 D.张本廉洁刚介,为人严厉。他逮捕朱高煦党羽时,胁从者大多未能免罪。成祖宴请近臣,其 他人的桌子上都摆有一案银器,并赐给各人,只有张本因自称“穷张”只得到陶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征汉庶人,从调兵食。庶人就擒,命抚辑其众,而录其余党。 (2)帝以军士艰,不听减,余下廷议。本等持不可,乃止。 〚导学号〛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5~8 题。(19 分) 王都中字元俞,福之福宁州人。父积翁为国信使,宣谕日本,遇害于海上。都中生七岁, 从其母叶诉阙下,世祖闵焉.,给驿券,俾南还,赐平江田八千亩、宅一区。已而世祖追念其父功, 特授都中平江路总管府治中,时年甫十七。僚吏见其年少,颇易视之。都中遇事剖析,动中肯 綮,皆目咢眙不敢欺。昆山有诡易官田者,事觉,而八年不决,都中为披故牍,洞见底里,其人乃 伏辜。吴江学舍久坏不治,而郡守阙,都中曰:“圣人之道,人所共由,何独守得为乎?”乃.首募 大家合钱,新其礼殿。秩满,改郴州路总管。郴居楚上流,溪洞徭獠..往来民间,惮其强猾,莫.敢 与相贸易。都中煦之以.恩,慑之以威,乃皆悦服。郴民染于蛮俗,喜斗争,都中乃大治学舍,作 笾豆..簠簋、笙磬琴瑟之属,使其民识先王礼乐之器,延宿儒教学其中,以义理开晓之,俗为.之 变。迁饶州路总管,年饥,米价翔踊都中以官仓之米,定其价为三等,又于.下等价减十之二,使 民就籴。父老或以两岐之麦六穗之禾为献都中曰此圣主之嘉瑞非臣下所敢当遂以闻于朝以内 忧去郡民为立生祠 服阕,擢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使...。中书省臣奏国计莫重于盐策。乃.如前除 盐亭灶户,三年一比附推排,世祖旧制也。任事者恐敛怨,久不举行。都中曰:“为臣子者,使 皆避谪,何以集事。”乃遍历三十四场,验其物力高下以损益之。役既平,而.课亦足,公私便之。 以疾致仕,至正元年卒。赠昭文馆大学士,谥清献。都中历仕四十余年,所至政誉辄暴著,虽古 循吏无以....尚之。又其清白之操,得于家传,所赐田宅之外,廪禄悉以给族姻之贫者,人尤以.是多 之。幼留京师,及拜许衡,即知所趋向。中年,尤致力于根本之学。有诗集三卷。 (选自《元史·列传七十一》) 重点虚词积累 (1)世祖闵焉.( ) (2)乃.首募大家( ) (3)莫.敢与相贸易( ) (4)都中煦之以.恩( ) (5)以义理开晓之,俗为.之变( ) (6)又于.下等价减十之二( ) (7)乃.如前除盐亭灶户( ) (8)役既平,而.课亦足( ) (9)虽古循吏无以..尚之( ) (10)人尤以.是多之( )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父老或以两岐之麦/六穗之禾为献/都中曰/此圣主之嘉瑞/非臣下所敢当/遂以闻于朝/以 内忧去郡/民为立生祠/ B.父老或以两岐之麦/六穗之禾/为献都中/曰/此圣主之嘉瑞/非臣下所敢当/遂以闻于朝/以 内忧去郡/民为立生祠/ C.父老或以两岐之麦/六穗之禾/为献都中曰/此圣主之嘉瑞/非臣下所敢/当遂以闻于朝/以 内忧去郡/民为立生祠/ D.父老或以两岐之麦/六穗之禾为献/都中曰/此圣主之嘉瑞/非臣下所敢/当遂以闻于朝/以 内忧去郡/民为立生祠/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徭獠,古代民族,在湖南多有分布。“徭”,指瑶族,因历经征伐,部分成劳役,故有“徭”之 称谓;“獠”是当今壮族先民。 B.笾豆,古代祭祀时盛祭品的器具。竹制为笾,祭祀和宴会时用来盛果品等;木制为豆,形状像 高脚盘,用来盛肉或其他食品。 C.廉访使,宋、元时期职官名。宋代全称廉访使者,元代全称肃政廉访使,主管监察事务。“廉 访”,意为考察、察访。 D.循吏,是指那些重农宣教、清正廉洁、执法严格,但不考虑民情,理政、治民一概遵循上级 指令的州县级地方官员。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王都中才能卓越,善于断案。初入仕途时,他分析事情就能切中要害;在处理昆山用欺骗手 段买卖官田的案件时,他能查得实情。 B.王都中注重教化,边民悦服。他注重学舍建设,改善了教育条件;他聘请著名儒士教授义理, 开导百姓,使当地风俗为之一变。 C.王都中一心为公,淡泊名利。他冒着被朝廷罢官危险,设置盐亭灶户,并亲自走访落实;用俸 禄周济贫穷亲族,人们认为他付出多。 D.王都业卓著,成就多样。他所到之处,政绩都极其显著,即使是古代的循吏没有超过他的; 他还擅长文学,有诗集三卷。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事觉,而八年不决,都中为披故牍,洞见底里,其人乃伏辜。 (2)验其物力高下以损益之。役既平,而课亦足,公私便之。 〚导学号〛 答案与解析 二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 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预习练 (1)连词,无实义 (2)表陈述的语气词 (3)介词,表被动 (4)介词,趁机 (5)兼词,于 之 (6)为何,为什么 (7)连词,表目的,用来 (8)副词词尾,……的样子 (9)介词,在 (10)副词,于是 (11)连词,和 (12)连词,表并列 (13)语气词,陈述语气 (14)代词,代指 人 参考译文 王肃,琅邪临沂人。王肃年少而聪明,阅读经籍史书,颇有远大志向。事奉萧赜, 历任著作郎、太子舍人、秘书丞。王肃自称学《礼记》《易经》有心得,但也未能通晓其中根 本道理。父亲王奂及兄弟都被萧赜杀害,王肃从建业逃来归顺。 高祖前往邺城,听说王肃到来,虚心相待,召见询问归顺的原因,很同情他。当说到治国的 道理时,王肃陈述治乱的办法,深合皇帝的想法。高祖赞叹同意,促膝谈至日影偏移,未感到久 坐的疲劳。借机说及萧氏有灭亡的先兆,皇帝有可乘之机,劝高祖大举南征。高祖对王肃的器 重与优待每日都在增长,有时屏除左右随从相对谈话,到夜半不止。王肃也尽忠表明诚意,没 有隐避。随即授辅国将军,赐爵开阳伯;王肃坚决辞去伯爵,被批准。 二十年七月,高祖因久旱不雨,停食已经三日,百官赴宫,召集在中书省。高祖在崇虚楼, 派舍人询问百官为何事而来。王肃答道:“臣见陛下停食已有三日,群臣焦急恐惧,不敢自安。 臣听说尧遇水灾汤遇旱灾,这是自然的气数,须待圣人以救济世人,不是圣人招致灾害。”高 祖派遣舍人答道:“昔日尧遇水灾汤遇旱灾,赖有圣人救济人民,朕虽位居众民之上,今日的 旱灾,无法补救抚恤,应待立秋以后,反思自责。”当晚时雨普降。 高祖攻讨淮北时,令王肃攻义阳,未能取胜,而萧鸾派将领裴叔业进犯涡阳。刘藻等救援 涡阳,被裴叔业打败。王肃上表请求再派兵增援涡阳。高祖拿到表章看后感叹,说:“当是因 刘藻等精兵刚失败在前,事过而形势困难的缘故。今日之计,只能作必胜的计划。”王肃于是 解除义阳的包围,赶赴涡阳,裴叔业于是引兵退走。王肃因刘藻等失败而获罪,降为平南将军, 中正、刺史如旧。 高祖逝世,遗诏任命王肃为尚书令,与咸阳王元禧等同任辅政大臣,征召王肃至鲁阳会 合。王肃到鲁阳,就与元禧等共同谋划。元禧兄弟都敬重而亲近他,上下可说和睦。只有任城 王元澄认为是憾事。常对别人说:“皇上把王肃放在我上面还可以,堂叔广阳王,是宗室中年 尊德高者,历任内外要职,为何突然让王肃位居他的上面?”王肃听到他的话后,常常自谦回 避他。不久被元澄奏章弹劾,说王肃谋反,此弹劾不久就经申诉放置不问。 王肃多次驻防边塞,尽心安抚接纳,远近民众归心,依附的人入市交易。自身清正喜好施 舍,没有声色之好,始终廉洁节约,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景明二年在寿春去世,时年三十八 岁。主管官员上奏以王肃忠心大度,诏令谥为宣简。 巩固练 一、重点虚词积累:(1)介词,因为 (2)连词,并且 (3)介词,作为 (4)代词,指上述问 题 (5)介词,被 (6)动词,认为 (7)助词,的 (8)连词,然而 (9)与后面的“用”构成名 词短语 1.D 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等断句。句中的“皇太子 监国”“刑部右侍郎”“太子”等专有名词,都是断句的重要参考因素。 2.A A 项,“管理兵工建设及外交礼仪之事”有误,应为“是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机 关”。 3.C C 项,“张本建议将他的护卫军分派到各个边镇”理解分析有误,根据原文“本奉 圣旨散其护卫军于边镇”可知,张本是奉命将他的护卫军分派到各个边镇。 4.参考答案 (1)征讨汉庶人朱高煦时,张本随从调度军粮。朱高煦就擒后,张本受命安抚 他的部众,而且逮捕他的余党。 (2)皇上认为军士很艰苦,没有听从建议减少。其余的下交朝廷商议,张本等人坚决不同 意,于是停止施行。 解析 这两句话翻译的关键点是:“征”,征讨;“从”,跟随;“抚辑”,安抚;“其众”, 汉庶人的部下;“而”,表并列;“以”,认为;“乃”,才。 参考译文 张本,字致中,东阿人。永乐四年,召任工部左侍郎。因犯法免掉官职,照样穿 着官服处理政务。第二年五月恢复官职。不久在奏牍上书写官衔,把“左侍郎”之“左”误 写成“右”,被给事中弹劾。皇帝命令改授官职为工部右侍郎而宽恕了他的罪过。永乐七年, 皇太子监国,上奏任命他为刑部右侍郎。善于揭发奸谋,命令管理北河的漕运,亲自前往测量 视察,设立程限和进度,船行驶得以没有滞留。恰逢疾病发作,太子赐给他狐皮衣服、帽子和 钱钞,派医生疾驰前往治疗。永乐十九年,皇太子将要出征北方,命令张本和王彰分别前往南 北两直隶、山东、山西、河南,监督有关官员造车运输军饷。第二年,便命令张本督管北征的 粮饷。仁宗即位,升任南京兵部尚书兼掌都察院事务。皇帝召见,评论时政的得失,并且请求 严格整饬军备。皇上赞赏地采纳了这些建议,于是把他留在了兵部。宣德初年,工部侍郎蔡信 请求征取军匠的家属隶属锦衣卫。张本说:“军匠有二万六千人,分属于二百四十五个卫所, 作军匠的人短时间役使一个人。若把他们家属全部收编进来,一家以三四个人计算,数目将近 十万。能被役使的军士本来就紧缺,人心会惊恐,不可如此。”皇上认为张本的建议对。征讨 汉庶人朱高煦时,张本随从调度军粮。朱高煦就擒后,张本受命安抚他的部众,而且逮捕他的 余党。回来后因军队政务长久衰落,奸邪之人通过纳贿而免除军籍,反而强拉平民百姓充实军 队,于是向皇帝报告。皇上挑选朝廷大臣出京到各地去纠正整顿。当时马匹大量繁衍,京郊内 的军民为畜牧所困扰,张本请求分散放牧于山东、河南、大名等府。山东、河南养马自此而 始。晋王朱济熿犯了图谋不轨的罪行被削夺封爵,张本奉命将他的护卫军分派到各个边镇。 宣德四年,命张本兼任太子宾客。户部因为官田的租税减少,经费开支不能供给,请求减少外 官的俸禄和生员、军士每月的供给。皇上认为军士很艰苦,没有听从建议减少。其余的下交 朝廷商议,张本等人坚决不同意,于是停止施行。阳武侯薛禄修筑独石等守边的城堡完成,张 本前往谋划守御事宜。回来后上奏,符合皇上旨意,命令兼管户部。张本担心边防储粮不足, 而各边塞连年丰收,请求拿出丝麻布帛送到边塞交换粮食,多的三四十万石,少的也有十万石, 储备顿时充足。宣德六年病逝,赐给丧资三万缗,葬祭很丰厚。张本廉洁刚直有操守,崇尚严 厉很少宽恕。审判朱高煦党羽时,被迫相从的人大多未能免罪。成祖宴请身边的大臣,银器每 人摆一案桌,用这些东西赐给他们。唯独在张本的桌子上摆设着陶器,皇帝告谕说:“你的号 是‘穷张’,银器没有用。”张本叩头道谢,他被皇上如此知遇。 二、重点虚词积累:(1)代词,他们 (2)副词,于是 (3)代词,没有人 (4)介词,用 (5) 介词,因 (6)介词,在 (7)副词,于是 (8)连词,表并列 (9)固定结构,无法用来 (10)介 词,因 5.A 这段文字的意思是:当地的父老有人以一茎两穗的麦子、生有六个穗的稻子作为表 示祥瑞的礼物奉献给他,王都中说:“这是奉献给圣主的嘉瑞,不是臣下所敢接受的。”于是 他将此处天降嘉瑞之事上报给朝廷。因为遇母丧而离任还家守丧,百姓为他建立了生祠。据 此可以断开。 6.D D 项,“不考虑民情”“一概”错误。 7.C C 项,“冒着被朝廷罢官的危险”错,应该是冒着被怨恨、指责的危险;“付出的 多”错误,原文“人尤以是多之”的意思是“人们因此特别称赞他”。 8.参考答案 (1)事情被发觉后,拖延了八年而没能做出判决。都中为此翻阅以前的文书, 洞明其根由,这个人才被定罪。 (2)查验灶户财力高下而重新核定他们的税额。灶户们对国家的役税得到平均分派,课税 也因此而充足,公私两方面都感到方便。 解析 这两句话翻译的重点是:“觉”,被发现;“而”,却;“为”,因为;“披”,阅 读;“故”,以往的;“洞见”,清楚地看到;“伏辜”,服罪;“验”,检查;“以”,用来;“损 益”,增减;“课”,赋税;“便”,认为有利;“之”,这件事。 参考译文 王都中字元俞,福建福宁州人。父名王积翁任国信使,到日本去宣谕,在海上遇 害。都中七岁时,随从他的母亲叶到朝廷诉说情由,世祖怜悯他们,发给他们驿券,让他们南还 故里,并赐平江田八千亩、住宅一所。此后世祖又感念其父功绩,特授王都中平江路总管府治 中,当时他刚满十七岁。僚吏们见他年少,对他相当轻视。都中遇事分析判断,都能够抓住事 情关键所在,僚吏都很惊愕而不敢有所欺瞒。昆山有人用欺骗手段将官田变成私田,事情被发 觉后,拖延了八年而没能做出判决。都中为此翻阅以前的文书,洞明其根由,这个人才被定罪。 吴江学校房屋破败很久未修理,而郡守缺任,都中说:“圣人之道,是人人所共同遵循的,为何 只有郡守应当负责修缮呢?”于是首先出资以招募大家集资,将礼殿修整一新。任期满后,改 任郴州路总管。郴州位于楚地河流的上游,溪洞徭、獠人往来于民间,百姓惧其强悍、狡猾, 不敢与他们进行贸易,王都中对他们推恩感化,用威严震慑他们,才使他们全都心悦诚服。郴 州百姓受蛮夷之俗影响,喜好争斗,王都中大力举办学校,制作笾豆簠簋、笙磬琴瑟之类的礼 器,教民学习古代先王的礼乐,并请宿儒进行教育,用义理开导他们,风俗因此而改变。迁任饶 州路总管,遇饥荒,米价飞涨,王都中把官仓之米,确定了三等价格,又在最低等价格基础上减 十分之二,让老百姓前去购买。父老们有人把两穗的麦子、六穗的稻子献给他,都中说:“这 是奉献给圣主的嘉瑞,不是臣下所敢接受的。”就将此事奏于朝廷。因母丧离职,百姓为他立 生祠纪念。服丧期满,官拜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使。中书省臣上奏说国家财政没有比盐政更 为重要的。于是就如同以前一样设置盐场及煮盐的亭户及灶户,根据实际情况每三年重新核 定税额,这是世祖时规定的旧制。负责此事的人怕遭怨,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仍不施行。都中 说:“作为臣子,假如都回避指责,怎能完成大事。”于是走遍了三十四个盐场,查验灶户财力 高下而重新核定他们的税额。灶户们对国家的役税得到平均分派,课税也因此而充足,公私两 方面都感到方便。因身体有疾辞官回家,至正元年逝世。赠官昭文馆大学士,谥号清献。都中 任官职四十余年,所到之处,政绩都极其显著,而治理郡县的业绩,即使是古代的良吏也没有 比他更好的。而且他清白的情操,是得自其家传,除皇帝所赐予的田产和住宅外,朝廷分给的 粮食和俸禄全都分给同族和亲戚中贫困的人,人们因此更加称赞他。幼年留于京师,及拜许衡 为师以后,就知道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中年时,更致力于根本之学。著三卷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