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4.50 KB
  • 2021-06-07 发布

福建省泉州市十六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2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泉州第十六中学 2020 年高一语文春季线上教学摸底测试 一、活水源头——走进书本的世界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 鱼凫.(fú) 贾.(jiǎ)人 铮.(zhēng)铮 恬.(tián)然 B. 飞湍.(tuān) 迁谪.(zhé) 饿莩.(piǎo) 嘲哳.(zhā) C. 逡.(qūn)巡 钿.(tiàn)头 迸.(bèng)裂 扪.(mén)参 D. 数罟.(gǔ) 暮霭.(ǎi) 教坊.(fáng) 崤.(yáo)函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字音辨析能力。解此类题时,要结合平时所积累字音知识及相关技巧 进行辨析,尤其是对多音字的辨析,要结合词义、词性进行。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组加点 字读音无误的一项”, A 项,“贾人”中“贾”应读“gǔ”,意思是“做买卖的人”; C 项,“钿头”中“钿”应读“diàn”,意思是“镶金花的首饰”; D 项,“教坊”中“坊”应读“fāng”,意思是“我国唐代开始设置的管理宫廷音乐、舞蹈、 戏曲等的官署”。“崤函”中“崤”应读“xiáo”,意思是“崤山和函谷”。 故选 B。 2.下列加横线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 七十者衣帛食肉 C. 外连横而斗诸侯 D.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类活用的辨析的能力。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 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 用非常普遍,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 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 2 - A 项,“师”,名词用作动词,从师求学;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意思是: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B 项,“衣”,名词用作动词,穿衣; “七十者衣帛食肉”意思是:年满七十岁的人能穿上丝绸、吃上鱼肉。 C 项,“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外连横而斗诸侯”意思是:对外实行连衡策略,使诸侯自相争斗。 D 项,“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泳;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意思是: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 故选 C。 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君子生非异也 B.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 斯天下之民至焉 D.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判断文言文中通假字能力。“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 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 或音近的字来替代,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通假字一般有三种情况: 同音替代、音近替代、形近替代。找出通假字并解释,其实就是写出本字并解释。这就要求 考生能根据语境和自己知识储备判断出通假字,并写出本字进行解释。所以考生对于常用的 通假字要能够识记,并理解其意思,平时也要多记诵。本题, A 项,“生”通“性”,禀性,天赋; B 项,“受”通“授”,传授; C 项,没有通假字; D 项,“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故选 C。 【点睛】通假字一般有三种情况:同音替代、音近替代、形近替代。找出通假字并解释,其 实就是写出本字并解释。这就要求考生能根据语境和自己知识储备判断出通假字,并写出本 字进行解释。判断语句中是否存在通假现象,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把握语句中每一个词 语的意思,如果某个字不能用其本义、引申义等解释时,就要考虑通假问题;第二步,通过 分析同音、近音或音变等把握是否通假。 - 3 -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尽心..焉耳矣 B. 古之学者..必有师 C.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D.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实词运用中的古今异义。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 词,即为古今异义。词汇的发展,体现在实词上,最显著的就是词义的古今变化。古今词义 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词义的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 色彩变化,名称说法改变,词义弱化,词义强化,古褒今贬,古贬今褒。 A 项,古今同义。 B 项,“学者”古义:学习的人,学生 ;今义:专家,有文化的人。 C 项,“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省份名。 D 项,“养生”古义: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 故选 A。 5.下列各组句子中,“所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C. 圣人之所以为圣 D.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答案】A 【解析】 【详解】这是一道考查文言虚词固定词组的意义和用法的题目,注意“所以”的两个意思, 一是表原因,二是表方式、手段,此题 A 句为“用来……的”BCD 句为“……的原因”。 故选 A。 6.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申之以孝悌之义 B.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C.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4 - D.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文言文句式掌握和判断能力。此类题型要求考生对于文言文几种特殊 句式的标识能记忆并运用。判断文言文特殊句式主要依据意思和各种句式的特殊标识。本题, A 项,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申之以孝悌之义”即“以孝悌之义申之”; B 项,判断句,“……也”表判断; C 项,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D 项,判断句,“……也”表判断。 故选 A。 7.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无罪.岁 罪:归咎,归罪 B.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兵:兵器、武器 C. 数.罟不入洿池 数:多次 D.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发:指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文言文词语含义的理解,一定要结合所要 理解的文言文词语所在的上下文,也就是具体语境进行。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句中加点词解 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项,“数罟不入洿池”的意思是“密孔的渔网不入池塘”,所以“数”的意思是“密”。 故选 C。 8.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彰:清楚,明白 B.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道:从师求学的风尚 C.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羞:感到羞耻 D.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惑:疑惑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文言文词语含义的理解,一定要结合所要 - 5 - 理解的文言文词语所在的上下文,也就是具体语境进行。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句中加点词解 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项,“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的意思是“(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 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所以“惑”的意思是“糊涂”。 故选 D。 【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 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 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 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 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 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9.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蚓无爪牙之.利 之:倒装句标志,无义 B. 吾从而师.之 师:以……为师 C. 其闻道也亦固.先乎吾 固:本来 D.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焉:句末语气词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文言文词语含义的理解,一定要结合所要 理解的文言文词语所在的上下文,也就是具体语境进行。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句中加点词解 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项,“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的意思是“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所以 “焉”为兼词,相当于“于之”,意思是“从这里”。 故选 D。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①河东凶亦然. ②填然.鼓之,兵刃相接 B. ①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②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C. ①邻国之.民不加少 ②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D. ①西丧地于.秦七百里 ②寡人之于.国也 【答案】C - 6 -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能力。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 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 就是将所学教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对于材料中的虚词, 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本题, A 项,①然:代词,这样。②然:词尾,……的样子; B 项,①而:连词,表转折,却。②而:连词,表承接; C 项,①之:助词,的。②之:助词,的; D 项,①于:介词,给。②于:介词,对于。 故选 C。 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或师焉.,或不焉 B.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士大夫之.族 C. 其.皆出于此乎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D. 吾尝跂而.望矣 犹且从师而.问焉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能力。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 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 就是将所学教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对于材料中的虚词, 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本题, A 项,①焉:句末语气词。②焉:句末语气词; B 项,①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之:代词,这; C 项,①其:副词,表揣测,大概。②其:代词,代指书; D 项,①而:连词,表修饰。②而:连词,表承接。 故选 A。 12.从句式特征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项: A.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 不拘于时,学于余 D. 圣人无常师 【答案】A - 7 -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从句式特征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 项”,这是考查文言句式的辨析能力。“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判断句,“…… 者,……也”为标志;“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是判断句,“……,……也”为标志。B 项,“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宾语前置句,“之”为标志,应为“不知句读,不解惑”。 C 项,“不拘于时,学于余”是被动句和状语后置句,第一个“于”表被动,第二个“于”是 状语后置的标志。 13.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奋六世之余烈. 烈:功业 B.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践:削平 C. 隳.名城,杀豪杰 隳:毁坏 D. 振长策.而御宇内 策:马鞭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文言文词语含义的理解,一定要结合所要 理解的文言文词语所在的上下文,也就是具体语境进行。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句中加点词解 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项,“践华为城,因河为池”的意思是“凭借华山作为城墙,就着黄河作为护城河”,所以 “践”的意思是“凭借”。 故选 B。 14.对下列加点词语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②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 ③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④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A. 两个“以为”意思相同,两个“兵”意思相同。 B. 两个“以为”意思相同,两个“兵”意思不同。 C. 两个“以为”意思不同,两个“兵”意思相同。 D. 两个“以为”意思不同,两个“兵”意思不同。 【答案】C - 8 -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意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可以根据词语在文言语句中的 位置,推断它的词性,根据词性结合语境进行推断。有的词可分析结构辅助推断词义。同时 要考虑词类活用现象。除了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注意在具体环境中对实词的 意义进行揣测。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的意思是:秦始皇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 林郡和象郡。所以“以为”的意思是“把……作为”。 ②“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的意思是:始皇心里自认为倚仗这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 千里的坚固的城防。所以“以为”的意思是“认为”。 ③“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的意思是: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所以“兵”的意思 是“兵器”。 ④“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的意思是:可靠的官员和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 过往行人。所以“兵”的意思是“兵器”。 所以两个“以为”意思不同,两个“兵”意思相同。 故选 C。 【点睛】推断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用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 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考生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 义项。这是在推断词义时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即把自己认为的意思代入具体语境中看句意 是否通顺。代入后,如果句意通顺,那么可能就是正确的,反之必是错误的。 15.下列加点的词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B. 以愚.黔首。 C. 以弱.天下之民。 D.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实词中词类活用词活用类型判断能力。所谓词类活用,是指某 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 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之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具体而言,它包括:名词; 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对于词类活用,要根据语言环境判断,平时注意多积累,总结 规律。本题, A 项,帝王:名词作动词,称王,成为帝王; - 9 - B 项,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愚昧; C 项,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削弱; D 项,陈:本义为陈列,这里是拿着之意。没有活用现象。 故选 D。 (二)情景默写 16.(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描写了千里蜀道的奇险风光,诗中“________,________” 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写出乐曲因幽咽低 沉而暂停,也写出了诗人听乐入迷和欣赏水平的高超。 (3)求学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懂的就要去探求,或是向别人请教。否则,就会像韩愈在《师 说》中批判的对象一样:本末倒置,聪明人做出糊涂事来,“__________,______。” (4)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 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了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5)古代文人擅长借典故寄托情思,李商隐《锦瑟》中借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抒写世间 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至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 (6)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在《劝学》 中提出 “________” 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7)贾谊在《过秦论》中认为秦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飞湍瀑流争喧豗 (2). 砯崖转石万壑雷 (3). 别有幽愁暗恨生 (4). 此时无声胜有声 (5). 小学而大遗 (6). 吾未见其明也 (7). 万里悲秋常作 客 (8). 百年多病独登台 (9). 沧海月明珠有泪 (10). 蓝田玉暖日生烟 (11). 学不可以已 (12).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 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 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 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喧豗、砯崖、壑、幽、遗、明、常、沧、生、施。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 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 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 - 10 - 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 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 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 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三)句子翻译 17.翻译下列句子。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3)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答案】(1)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 道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 (2)不通晓句读,有疑难问题不能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 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我看不出那种人有什么高明 之处)。 (3)螃蟹有六条腿和两个大钳子,没有蛇和黄鳝的洞穴就没有容身之处,这是因为它用心浮 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 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 点的落实,如(1)中“谨”,认真对待;“庠序”,指学校;“教”,教化;“申”,反复 陈述;“之”,代指百姓;“孝”,孝敬父母;“悌”,敬爱兄长;“义”,道理;“申之 以孝悌之义”状语后置句,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颁白”,头发花白;“负戴”, 负,背着东西。戴,头顶着东西;“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状语后置句,头发花白的老人 不会在道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2)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即“不 知句读,不解惑”,读书不会断句,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或……,或……”,有的……, 有的;“师”,动词,向老师学习;“不”通“否”;“或师焉,或不焉”,有的从师,有 的不从师;“小学”,小的方面学习。小,小的方面;“大遗”,大的方面放弃。大,大的 方面。遗,丢弃,放弃;“其”,代词,那个人;“明”,明智的(一说,名词,高明之处)。 (3)中“六跪”,六条腿。跪,腿;“跪”,蟹钳;“寄托”,藏身,容身;“躁”,浮躁, - 11 - 不专心。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 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 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 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 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二、春天带领我们走出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标题党”是网络上利用各种吸引眼球的标题,来达到增加点击量或知名度等目的的个 体或组织。“标题党”主要通过断章取义、以偏概全、严重夸张、转移重点等方式来拟写新 闻标题,以吸引受众、提高传播率、增加舆论张力。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和媒体竞争的加剧, “标题党”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现象。“标题党”现象屡禁不止,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媒体的角度看,一方面,媒体市场竞争加剧是“标题党”现象盛行的直接原因。在受 众注意力有限的情况下,想要从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增加点击量,用标题博人眼球是 最行之有效的方式。相较于纸媒,门户网站和新媒体新闻的标题和内容是分开的,只有点击 标题才能看到具体内容,如果标题不能及时留住读者,文章再好也没有意义。而不能获得足 够的点击量,便无法获取更多流量来维持媒体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 “流量变现是王道”成为主要经营原则,媒体自律精神式微,记者编辑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坚 守面临着严峻考验。被关注就意味着利益,“标题党”现象也就很容易在各大媒体上蔓延开 来。 从网民的角度看,媒介素养匮乏和碎片化阅读习惯加剧了“标题党”现象的泛溢。如今 媒介渠道多元化, 信息爆炸式增长,这种局面导致网民习惯于粗略地浏览标题、图片或摘要, 对新闻细节却甚少关注, 这为制造“题不对文”的标题提供了条件。另外,“标题党”现象 与网民对新闻事件表现出的“老不信”和“审丑”心理也有密切的关系。我国正处于社会转 型期,社会环境巨变、利益格局调整导致社会诚信问题、 社会矛盾和各种诉求与日俱增,因 此,一些网民便借助自媒体,根据自己的立场和价值取向发布一些耸人听闻、混淆是非的标 题新闻,从而达到表达诉求、宣泄情绪的目的。而网络媒体为了点击量, 也往往迎合、 利 用网民这样的心态和诉求,通过精心炮制的标题来引发围观,甚至引导舆情。 “标题党”新闻在未被证实的情况下,借助于舆情的裂变式传播迅速扩散,容易造成信 - 12 - 息传播失真,给网络谣言的滋生提供温床,给突发舆情的应对处置带来阻碍,甚至有可能严 重危害社会安全。另外,纵容“标题党”新闻,对那些坚守社会责任的媒体和媒体人来说是 种不公平,可能会造成 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破坏媒体生态环境。因此我们应该及时制 定措施整治“标题党”现象, 加强对网络新闻的监督和制约,加强对网络媒体从业人员职业 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从根本上解决“标题党”现象泛滥的问题,以保证网络媒体良性发 展,净化与论环境。 (摘编自詹婧《热点事件舆情传播频现“标题党”》) 18.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标题党”炮制新闻标题手法多种多样,目的也不尽相同,但这些标题都是对新闻事实的 歪曲。 B. 用博人眼球的标题来增加点击量,是“标题党”新闻从海量信息中获取关注的最有效的方 式。 C. 在门户网站和新媒体上,新闻的标题和内容是分开的,标题能否吸引人非常重要,纸媒则 不然。 D. 网民面对多元化的媒介渠道和爆炸式增长的信息,形成了只浏览标题、图片等却从不关注 新闻细节的习惯。 19.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分析“标题党”现象的危害,突出了加强网络新闻监督和制约的必要性。 B. 文章从媒体和网民两个角度,深入分析了“标题党”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 C. 文章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证明媒体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标题党”现象盛行。 D. 文章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对“标题党”现象进行了论证。 20.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网民对新闻事件的“老不信”心理应该跟当前社会的诚信危机有关系,强化诚信意识是消 除“标题党”现象的一个途径。 B. 对网络媒体来说,流量意味着经济利益,这导致自律精神不强的网媒过于关注流量变现, 失去对职业道德的坚守。 C. “标题党”新闻容易造成信息传播失真,滋生网络谣言,激发负面情绪,导致大范围舆情 失控,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重大威胁。 D. 利益驱动是“标题党”现象产生、蔓延的重要原因,只要媒体改变“流量变现是王道”的 经营原则,“标题党”现象就能消除。 - 13 - 【答案】18. B 19. C 20. D 【解析】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 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 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A 项,“但这些标题都是对新闻事实的歪曲”错误,由原文“‘标题党’主要通过断章取义、 以偏概全、严重夸张、转移重点等方式来拟写新闻标题,以吸引受众、提高传播率、增加舆 论张力。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和媒体竞争的加剧,‘标题党’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现象” 可知,原文只是说“标题党”炮制新闻标题手法多种多样,目的也不尽相同,并没有说“这 些标题都是对新闻事实的歪曲”,属于无中生有。A 错误。 B 项,正确。 C 项,“纸媒则不然”错误,由原文“相较于纸媒,门户网站和新媒体新闻的标题和内容是分 开的,只有点击标题才能看到具体内容,如果标题不能及时留住读者,文章再好也没有意义” 可知,第二段只是说“相较于纸媒”,因为新闻标题对于纸媒也很重要。C 错误。 D.“不关注新闻细节”错误,由原文“如今媒介渠道多元化,信息爆炸式增长,这种局面导 致网民习惯于粗略地浏览标题、图片或摘要,对新闻细节却甚少关注,这为制造‘题不对文’ 的标题提供了条件”可知,第三段原文应该是“甚少关注”,而不是“不关注”新闻细节。D 错误。 故选 B。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 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 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 点和论证的方法。 C 项,“文章运用正反对比论证”错误,该部分主要使用的是因果论证。C 错误。 故选 C。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 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 - 14 - 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 D 项,“只要……就能消除”错误,由原文第三段“‘标题党’现象与网民对新闻事件表现出 的‘老不信’和‘审丑’心理也有密切的关系”可知,“标题党”除了媒体,还有网民,而 且他们的目的也不仅仅是追求利益,所以只要“媒体”改变经营原则,是不能消除“标题党” 现象的,还需要“网民”的改变。D 错误。 故选 D。 【点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 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首先将题干与选项进行对比,看 题干问的是什么,选项回答的是什么,看看是不是考查答非所问类试题。如果题干中出现“不 属于”“不能说明”这类词,考查的就是这类题;如果题干中仅出现“不符合原文意思(理 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则可以不考虑此步骤。其次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 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 最后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选出错误或者最恰当的一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唐三彩 侯发山 那天,康乡长到南湾村调研。村主任老贵忍不住兴奋地告诉他说:“栓保的女儿梅花考 上了北京大学。” 对于栓保,康乡长是不陌生的,去年年关的时候,康乡长给栓保送去了一壶油两袋面三 百元钱,可是,栓保死活不要,说他家的日子还能过得去……现在听到这个消息,康乡长当 然也很高兴,说:“走,咱去栓保家看看。” 康乡长和老贵去的时候,梅花正坐在床边,嘤嘤地啜泣;栓保蹲在地上,不住地吧嗒着 旱烟,很是无精打采。 老贵在康乡长后面悄声说道:“栓保兴许正在为梅花的学费发愁呢。” 康乡长似乎没听到老贵的话,朗声地说:“栓保,女儿考上了北大,祝贺你啊!” 栓保这才发觉来客人了,忙慌乱地站了起来,讪笑着说:“康乡长来了。”梅花别过脸 去,用袖子擦拭着脸上的泪痕。 康乡长看了看,栓保家里依然空荡荡的,没有一件值钱的家当,墙角一缸咸萝卜散发出 - 15 - 一股说臭不臭说咸不咸的味道。 老贵附在康乡长耳边说道:“栓保家一年四季把咸萝卜当饭吃。” 康乡长发现墙旮旯放着一个瓷罐,突然两眼一亮,说:“这个罐子是干什么用的?” 栓保不好意思一笑,说:“当年腌制咸菜用的,现在嫌它有点小,就不用了。” 康乡长把瓷罐搬到光亮处,用手小心地擦拭了一下,说:“哇,这是宝物啊!” 栓保,还有老贵都眨巴着眼睛,好像不明白康乡长的话。 康乡长说:“这个瓷罐不是一般的瓷罐,是‘唐三彩’。” 栓保说:“不可能吧,这是俺爹活着的时候用两个鸡蛋在集市上换来的。” 康乡长摇了摇头,接过老贵递过来的一块破布仔细地抹拭着,得意地说:“你们瞧瞧, 这个瓷罐绝对是唐三彩。” 老贵一愣一愣的,说:“康乡长,你可看仔细了。” 康乡长说:“你们瞧瞧这造型,这彩饰,这釉色,有一种斑斓富丽的艺术效果。” 老贵说:“为啥叫唐三彩呢?” 康乡长侃侃而谈,说:“这种制陶工艺是从唐朝时期开始的,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 装饰图案,同时使用红、绿、白三种釉色,经过高温烧制后,三种釉色相互交融,三彩就变 成了很多的色彩,形成了有原色、复色的斑驳淋漓的多种颜色。据说这种玩意由于在制作过 程中釉质的自然下流,烧制好的唐三彩会产生许多复杂奇妙的变化,因此,没有任何两件唐 三彩作品是完全一样的……所以说这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宝贝。”康乡长一席话,把老贵和栓 保惊得目瞪口呆,傻了一般。 栓保说:“可是,可是,这宝物对我来说也没啥用处,也不知道有人要没有?” 康乡长说:“这样吧,我出 3 万块,你卖给我如何?” 栓保惊喜地说:“真的?” 康乡长说:“不骗你。” 栓保就慌乱地点了点头。 老贵也松了口气,说:“梅花这下可以上大学喽。” 第二天,当康乡长交给栓保 3 万元要把瓷罐抱走时,梅花红着脸说:“康乡长,这个瓷 罐既然是唐三彩,肯定是我家祖传的东西,所以我不想让它流落到他人手中。” 康乡长眨巴着眼睛,说:“你这话什么意思?” 梅花说:“康乡长,你要保存好这个瓷罐,5 年后,我用 4 万块把它赎回,中不中?” 没想到是这样,康乡长一时说不出话来。 - 16 - 梅花说:“康乡长,你要不同意,就请拿走你的钱,把瓷罐留下。” 康乡长说:“那好,5 年后你可以赎回,但不是 4 万,是 10 万!”梅花沉默了片刻,就 使劲点了点头。 梅花在大学里刻苦学习,成绩优异,毕业后被一家公司聘为副总,年薪 20 万。在老贵的 带领下,梅花辗转找到了康乡长。康乡长又惊又喜,他抱出那个瓷罐,说:“闺女,实话跟 你说,这是一个很普通的瓷罐。” 梅花一点儿也不感到惊讶,说:“谢谢您!我当初就知道它是个很普通的瓷罐。” 康乡长很是意外,说:“那你为何还要赎回去?” 梅花说:“做人得讲良心……当年要不是您出手相助,我不可能有今天。” 老贵有点明白又有点糊涂,说:“康乡长,既然您知道是假的唐三彩,为啥当年提出要 让梅花拿 10 万元来赎回?” 梅花抢先插话说:“老贵叔,康乡长一是不想让我赎回这个假的唐三彩,二也是在逼我 学业有成,干出一番事业啊。” 康乡长欣慰地说:“梅花,我只拿回属于我的 3 万,其余的 7 万你捐给村里如何?” 梅花同意了,一张笑脸如同盛开的梅花。 (选自老牌文学期刊《百花园》) 2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插叙去年的事件,既交代了栓保家庭贫困的现状,也突出了栓保自尊的个性,使 后面的情节展开显得自然而合理。 B. 老贵这个次要人物在文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些细节的处理是通过老贵的语言自然呈 现,使文章避免了平铺直叙。 C. 小说善于运用语言、神态等描写手法表现人物,“梅花红着脸”表现了她内心很挣扎,既 想要得到帮助上大学,又想要保住家传的东西。 D. 文中说“老贵有点明白又有点糊涂”,“明白”是指老贵知道康乡长真心想资助梅花上大 学,“糊涂”是说老贵不了解康乡长故意加码的用心。 22. 小说中的康乡长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23. 请探究小说结尾“一张笑脸如同盛开的梅花”中“梅花”的意蕴。 【答案】21. C 22. ①急公好义,扶危济困。年关时,给贫困户送粮送钱;为了帮助梅花 上学,用三万块买个普通的瓦罐。②善解人意,尊重他人。用买唐三彩的方式帮助梅花一家, 还又保护他家人的自尊。③助人有方,富有智慧。④善于激励,富有远见。为了激励梅花, - 17 - 帮助她学业有成,故意加码,让她 10 万赎回。⑤尽职尽责,关心群众。 23. ①把梅花的笑脸喻为“盛开的梅花”,表现了梅花快乐的心情。②梅花凌寒傲霜依然绽 放,象征着梅花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③写出了梅花对康乡长心系群众、扶危济 困的行为的认同和赞许。④梅花寄寓了知恩图报、励志自强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深化了 文章的主旨。 【解析】 【2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 人物形象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 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 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 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 C 项,“‘梅花红着脸’表现了她内心很挣扎,既想要得到帮助上大学,又想要保住家传的东 西”分析错误,“梅花红着脸”是表现她内心的惭愧和自尊,她知道“唐三彩”是假的,根 本不是什么宝物。她想通过自己努力赎回“唐三彩”,以维护尊严。 故选 C。 【2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人物形象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 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 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 即可。本题,题干问的是“小说中的康乡长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是要求学生分 析康乡长人物形象特点。首先给人物定位,从文中来看,“康乡长”可谓人民公仆,作为一 个人民公仆,他尽职尽责,关心群众。然后圈出文中对“康乡长”的言行举止的描写,如“去 年年关的时候,康乡长给栓保送去了一壶油两袋面三百元钱”,他为了帮助梅花上学用三万 块钱买一个普通的瓦罐,这些内容体现出康乡长急公好义、扶危济困的精神;如他帮助梅花 一家的方式,他没有直接拿出三万块钱给梅花,而是用买唐三彩的方式来帮助,保护了梅花 一家人的自尊,表现出尊重他人、善解人意的特点;从他要求梅花用 10 万块钱赎回唐三彩的 用意来看,“康乡长一是不想让我赎回这个假的唐三彩,二也是在逼我学业有成,干出一番 事业啊”,可见是为了激励梅花,帮她学业有成,这体现出人物善于激励富有远见的特点。 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 18 - 【2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 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探究小说结尾‘一 张笑脸如同盛开的梅花’中‘梅花’的意蕴”,然后到文中找到这句话,把握“梅花”这一 形象,分析“梅花”作为景物形象的特点以及在文中的人物的特点,再结合人物的形象、文 章的主旨等进行答题。文章最后一段说“一张笑脸如同盛开的梅花”,这是一个比喻句,把 “梅花的笑脸”比作“盛开的梅花”,展现出此时此刻梅花内心的快乐;自然界中的梅花凌 寒傲霜依然绽放,这就象征了梅花的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梅花的这一表现也是 对康乡长做法的认同和赞许,上文康乡长说“梅花,我只拿回属于我的 3 万,其余的 7 万你 捐给村里如何”,这说明康乡长心系群众,而梅花听了康乡长的建议之后,“梅花同意了, 一张笑脸如同盛开的梅花”,可见梅花认同康乡长的建议;从文章的主旨来看,本文通过康 乡长购买唐三彩——梅花要赎回唐三彩——康乡长加价——梅花来赎回唐三彩这一故事,传 递了人间的温情,也赞美了扶危济困、知恩图报等美德,小说最后“盛开的梅花”这一比喻 寄寓了知恩图报、励志自强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考生围绕这些方面分析作答即可。 【点睛】鉴赏人物形象类题目在解答时,首先要对小说的情节进行梳理,比如本文,找出小 说中关于“康乡长”其人的相关描述,然后进行概括。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可以分四步走:一 是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扬还是贬低,是颂扬还是讽刺;二 是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助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 的评价性的语句;三是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四是选择恰当的词句表 述出来。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渭上秋夕闲望① 潘阆 秋色满秦川,登临渭水边。残阳初过雨,何地不鸣蝉。 极浦涵明月,孤帆没远烟。渔人空老尽,谁似太公②贤? 【注】①此诗作于潘阆早年落拓江湖之时。②太公,即姜尚,相传他垂钓于渭水之滨的磻溪, 周文王和他相遇,谈得极为投机,即拜为师。后帮助武王伐纣灭殷,建立周朝。 24. 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题中的“渭上”,点明了诗歌作于长安,“秋夕”点明具体的时令和时间,“闲望”是 - 19 - 悠闲远眺的意思。 B. 首联写景、叙事,“满”字突出了秋意的浓烈,“渭水边”是诗人选取的登临之地,为下 文详细具体地描写秦川秋色做了铺垫。 C. 颈联中的“明月”二字,照应了诗题中的“秋夕”,“没远烟”写出了水面上孤帆疾驰前 进的情状,含有一个时间、空间的变化过程。 D. 该诗通过对渭上秋夕幽美景色的描绘,借助太公垂钓的典故,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又不 愿老死江湖,渴望得到重用的情感。 25. 本诗颔联写了哪些意象?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答案】24. C 25. 诗歌颔联主要写了残阳、雨、鸣蝉三种意象。采用视听结合的手法, “残阳初过雨”属于视觉描写,“何地不鸣蝉”属于听觉描写;静谧的黄昏时分,一阵小雨 刚过,天上挂着一轮西沉的残阳,四周响起了蝉的鸣叫声。诗人借助不同的景物,勾画出了 一幅静中有动、时空交融的清新幽美的秋日黄昏图景。 【解析】 【2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 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整首诗词进行分析,主要的 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 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诗歌 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 项,“‘没远烟’写出了水面上孤帆疾驰前进的情状”分析错误,“没远烟”应是小船慢慢 消失在缥缈的水烟之中。 故选 C。 【25 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诗歌意象、赏析表现手法和景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可先抓住主要景物, 展开联想想象,描绘画面,语言力求优美。然后再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及运用的表现手法。 本题要求简要分析本诗颔联写了哪些意象,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本题有 三个问,第一问:颔联写了哪些意象,第二问:颔联运用了什么手法,第三问:颔联描绘了 一幅怎样的画面。答题前首先要请明确颔联的意思。颔联“残阳初过雨,何地不鸣蝉”的大 概意思是:静谧的黄昏时分,一阵小雨刚过,天上挂着一轮西沉的残阳,四周响起了蝉的鸣 叫声。然后根据题干提问顺序,逐问回答。第一问:诗歌颔联“残阳初过雨,何地不鸣蝉” - 20 - 关涉的意象有“残阳”“轻雨”“鸣蝉”,表达了对美好的大自然景色和安宁惬意的氛围的 热爱之情:静谧的黄昏时分,一阵小雨刚过,天上挂着轮西沉的残日,四周响起了蝉的鸣叫 声。第二问:首先明确手法为视听(动静)结合,然后分析手法:“残阳初过雨”属于视觉 静态描写,“何地不鸣蝉”属于听觉动态描写。最后点明效果:诗人借助丰富多彩的自然景 物,表达出喜爱之情。第三问,出句写“残阳”,点明时间;对句写“何地”,点出空间, 时空交融。加之前文对动静景物的分析,可以理解为:诗人借助不同的景物,勾画出一幅静 中有动、时空交融的清新幽美的画面。 【点睛】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 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 两种。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寓理。描写手法主要有:衬托,分正衬和反 衬。反衬主要有动静衬,以乐景衬哀情等;联想和想象(虚实结合),对比。常见的修辞手法 有:比兴、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答题步骤:(1)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使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 诗人怎样的感情。比如本题主要从抒情的方式、描写手法以及修辞手法的角度作答。 三、牛刀小试显身手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 《螃蟹的责备》 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哥哥,到河边去,怎么走?”青蛙指着 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会到达河边。”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没走到河边,后 来,螃蟹遇见了青蛙,指责道:“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见到河的影子。”青 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 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答案】例文: 学会思考,切勿“照搬” 迷路的螃蟹向青蛙问路,青蛙告诉它只要向前走就能找到出路,但是螃蟹没有考虑到自 己是横着走的,照搬青蛙的方法,结果无功而回,还责备是青蛙的错。其实,问题出在螃蟹 身上,它只会套用别人告诉它的指示,而自己没有认真思考是否符合自己,最终是徒劳无功。 盲目套用别人的而不结合自身特点,不假思索,最终会落的可笑可悲的下场。“东施效 蹙”的成语中,美丽的西施按住作痛的心口,显得更加楚楚动人,而丑陋的东施也模仿她的 - 21 - 动作,却显得更加丑态百出。邯郸学步的故事中寿陵少年盲目鄙薄自己,一味崇拜别人,生 搬硬套邯郸人的步姿,最终落得爬回寿陵的可笑下场。这些就告诉我们不要像螃蟹那样只是 生搬硬套别人的而不假思索,这只会事半功倍,徒劳无功的。 现实中常常也会出现类似于学习了别人的好方法,却无法达到自己目的而啼笑皆非的场 面。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是大部分学生的心愿,聆听高考状元成功经验,不失为一个方法。 但状元除了一点运气外,靠的还是自己雄厚的实力,脑筋灵活、基础扎实是他们的资本。我 们的资本是否如此齐全呢?有些人没想过,只是盲从,最终却是事倍功半。这些人没有找到 适合自己的方法,盲目跟随那些状元的学习方法走,谁知高得无法驾驭,最终因为不适应他 们的方法而误了自己的前途。 接受别人好的意见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 次伟大尝试。它学习了先进的马克思主义但最终失败,原因是它没有结合本国实际情况考虑 ——当时的法国正处于资产阶级上升发展阶段,没有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国情的革命理论, 只是照搬别人的东西,当然要注定失败了。我国的改革开放便是一个历史见证。中国的社会 制度根据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也根据自身的国情,通过了一系列学习实践,走出了一条 属于自己的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所以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解体的解体,变革 的变革之时,中国人能生机勃勃地走着自己的路。究其原因正是她并没有照搬苏联的模式, 而是自主开创,并且根据国情的发展而不断改善,这样才可永立不败。 总之,《螃蟹的责备》告诉我们遇事要学会思考,选择符合自己的实际的方法,而不是像 螃蟹那样愚昧地去生搬硬套别人的意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写作能力。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 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对材料的分析、整合,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 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 文”,属于自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 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本题材料是一篇寓言故事,从 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青蛙与螃蟹之间发生了一场美丽的误会,从某种程度上说青蛙的指点 没有问题,螃蟹的理解也是理所当然,那么如何把握住这则材料的中心呢?关键在于抓住材料 中“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这个关键句,另外由于 题目中要求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所以我们在构思的时候可以分开从 青蛙或螃蟹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 22 - 参考立意: 从螃蟹的角度思考,我们不难看出螃蟹之所以找不到去河边的路,是因为它对青蛙的意见生 搬硬套,不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得出“对别人的意见不要盲从”“接 受别人好的意见(思想)的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等观点。 从青蛙的角度思考,我们也可以看出青蛙之所以好心没办成好事,是因为它给别人提建议是 只是从自身出发而没有站在螃蟹的角度替它着想,忘记了它天生是横着爬这一特点,结果好 心办坏事。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得出“帮助别人(给别人提建议)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 题”等类似的观点。如果有同学全面地把握材料,提出“误会源于错误的沟通”等观点并能 自圆其说,那也属于切合题意。 具体作文时,可以从以上两个立意角度任选一个行文,行文时还要注意题目中关于文体和字 数的要求,比如本题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 行文结构:首先给文章拟写一个能体现或者隐含中心论点的题目,比如“学会思考,切勿‘照 搬’”,开篇简述题目中语言故事,简要进行分析,指出“问题出在螃蟹身上,它只会套用 别人告诉它的指示,而自己没有认真思考是否符合自己,最终是徒劳无功”。然后采用层进 式结构,先结合“东施效颦”的故事论述“盲目套用别人的而不结合自身特点,不假思索, 最终会落的可笑可悲的下场”。然后结合社会上盲从现象,比如学习高考状元学习方法来分 析“现实中常常也会出现类似于学习了别人的好方法,却无法达到自己目的而啼笑皆非的场 面”,进而结合巴黎公社最终失败的例子论述“接受别人好的意见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 情况”,最后得出结论“遇事要学会思考,选择符合自己的实际的方法,而不是像螃蟹那样 愚昧地去生搬硬套别人的意见”,并篇末回扣标题,使文章结构圆合。 相关素材积累: 1. 螃蟹问青蛙如何到河边,青蛙告诉它只要-直往前走就能走到,可螃蟹走了半天都没有找 到就责备是青蛙的错,可青蛙却认为是螃蟹没有直走而是横着爬,螃蟹为什么找不到河呢? 是青蛙走错路了吗?没有,河确实在前面。是螃蟹走错路了吗?没有,对于它确实是往前走, 只是青蛙没有站在螃蟹的角度思考问题。有些人就像青蛙一样,不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 题。 2.思考的角度不同,就无法真正了解对方的需要,因此施以的援助就无法解决对方的之急, 有时候援助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于是满腔的热情在误会中便无奈地被冷却。 3.而站在别人的角度上,一切都将释然。当一颗求救的心在设身处地中得到理解与关怀时, 所有不必要的误会都将不会产生。螃蟹不会寻不到河边,青蛙不会受到责备。被施以帮助的 - 23 - 人能感受到世界的温暖,伸出援手的人能感受到心灵的喜悦。 4.站在别人的角度上,一切才不会成为徒劳。由于领悟到国人需要的不是身体上的强壮,而 是心灵上的爱国热忱,鲁迅先生断然弃医从文,以犀利的文笔在文坛上耕耘不息,驱赶国人 精神上的麻木。正是他的洞察入微,心系民众,站在他们的角度,设身处地感受、思考,让 他一步步接近自己的理想。他的文字,激励着年轻人为祖国前赴后继。鲁迅先生变换了角度, 从心灵上拯救了世人。 5.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授之以鱼,更应授之以渔”。有时候,为对方解决困难无异于为他 内心依赖的苗儿浇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项自然的法则在社会中同样适用,没有 人能通过一辈子的依赖求得生存,以来的尽头时毁灭。因此当你伸出援手,请把他人引向独 立,引向生存。 【点睛】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 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本材料阅读理解 起来比较简答,有明确具体的写作指向:阅读的意义。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第一步,读 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 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 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 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 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 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