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8.01 KB
- 2021-06-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 05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之结构语言
讲目标
1.了解高考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结构、语言类试题基本题型及命题规律。
2.熟练掌握高考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结构、语言类试题答题技巧。
讲考点
※考点一:结构思路
【高考典例】
1、【2017 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9—24 题。
根河之恋
根河是鄂温克人【1】的母亲河。
春天,根河从厚厚的冰层中泛起春潮,河的巨大生命力迸发开来,它推去坚冰,欢快地伸展腰肢,向
远方而去。这破冰时节的河水才是它真正的本色,纯真清洌,水晶一般透明。这条源自大兴安岭的河,原
本的名字“葛根高勒”,正是清澈透明的意思。在一个个春天的日子里,根河回到童年,回到本真,然后再
一次次丰满成熟,将涓涓乳汁流送给两岸的万千生物。
传统的鄂温克人跟森林河流贴得最近。他们与驯鹿为伴,生活起居、狩猎劳动,都离不开看上去“四
不像”的驯鹿。眼下,这些温顺的大鹿在全世界已所剩不多,鄂温克人结束了最后的狩猎,放下了猎枪。
他们离开森林,进入城市或远走他乡,但敖鲁古雅部落受人尊重的长辈 94 岁的玛丽亚·索一步也不想离开
她的驯鹿。
一踏进根河,我就听说了她美丽的名字。先前见到过作家乌热尔图为这位老奶奶拍的一张照片。白桦
林里,老人穿着长袍,扎着头巾,侧身站在一头七叉犄角的驯鹿前,她微微佝偻着身子,皱巴巴的手轻抚
着鹿柔细的皮毛。鹿依偎在她的袍子下,那儿一定有着母亲的气息。她神色沉静而坚毅,嘴角两旁的皱纹
宛如桦树皮上的纹路,仿佛她的脸上就印刻着她相守了一生的森林。她或许就是根河的化身,充满了母性
的慈祥,又有着丰富的传奇。年轻时她漂亮能干,是大兴安岭远近闻名的女猎手,与丈夫在密林里行走,
打到的猎物无论多远,总是她领着驯鹿运回部落。这位伟大的母亲至今仍恬然..生活在她的鹿群之中。
其实我很想去为玛丽亚·索拍一张照片。这些年,涌到玛丽亚·索猎民点参观游览的人络绎不绝,但
我想,我这样匆匆来去,怎能配得上她的丰厚?怎能有乌热尔图探望她时目光里的深沉呢?
因为乌热尔图是根河的儿子。当年,这位从小生活在大兴安岭的鄂温克青年捧着他的《琥珀色的篝火》
走上了文坛,刹时让人眼前一亮。人们从他的小说里,认识了这个寂寞又热烈的民族。出乎意料的是,乌
热尔图后来辞去京官重返故乡。时隔多年,当我行走在呼伦贝尔草原上,那些将天边画出蜿蜒起伏线条的
山丘,那些怒放成海洋或孤零零独自开放的鲜花,那些低头吃草或昂头沉思的马群,还有那些袒露..在草原
上始终默默流淌的河,都让人忍不住心潮起伏。这位鄂温克作家返乡的理由还需要问吗?就是这草原这河
流这民族,是祖先留在他身体里的血脉在涌动啊!
乌热尔图在回到草原以后的日子里,完成了《呼伦贝尔笔记》等一系列著作和摄影作品,那是他数十
载的文化寻根,是他作为一个鄂温克的儿子,对母亲的深情眷念与报答。
我们山外的人远道来看山,原本住在山上的人却搬下了山。
人类到了 21 世纪,越来越意识到人与自然必须平等相处。生活在根河的大多数鄂温克人恋恋不舍地告
别了山林,将更多的空间留给了无边的草木以及驯鹿、黑熊、狼、灰鼠和蝴蝶。在离城市不远的一个地方,
新建了童话般的家园,这座小城就叫了根河。
我们去到那里时,从山林里搬出的鄂温克人正三三两两地在自家门前干着一些零碎的活儿。男人穿着
时尚的 T 恤和牛仔裤,女人们烫了发,有的还挑染成了黄的深红的,她们的裙子仍然长长的,跟老去的玛
丽亚•索一样,但却是城市里流行的花色。
这里的房屋都是政府投资兴建的,咖啡色外墙,小尖顶,搬进来的一家家鄂温克人按照自己的想法装
扮屋子,盘算..着未来。鄂温克人与外族人通婚是常见的事情,近些年更为普通,他们的孩子大多取的是鄂
温克名字,成为这新部落的新一代。这里曾有过多年的繁忙,大兴安岭的木材源源不断地从根河运往大江
南北。眼下,过往的一切留在了画册里。伐木工变作了看林人,大批工人需要学习新技能,谋求新职业,
他们在努力与以往告别,与未来接轨。
根河天亮得很早。走到窗前一看,根河就在眼前,河对面的广场上已经有许多人在翩翩起舞,似乎这
个小城的人都聚集在此了。根河的水伴着音乐荡漾,我忍不住踱过根河桥,进入了舞者的欢乐。用不着有
任何忐忑,大家都是这样笑着来又笑着去的。这些根河小城中的曼妙..舞者啊!我模仿着她们举手投足,扭
动腰肢,想象着生活在此的种种愉悦。那是我度过的最为愉快的时刻。
阳光将河水映照得流光溢彩。我知道我虽然来过了,但却远远抵达不了这河的深奥,我只能记住这些
人和这些让人眷恋的时光。
(取材于叶梅的同名散文)
注释:【1】鄂温克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东北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
19.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恬然:自然放松,沉静从容
B.袒露:毫不遮掩、毫无保留地展现
C.盘算:精打细算
D.曼妙:舞姿轻盈而美丽
【答案】C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名师点睛】所谓“重要词语”,从命题者的角度而言,一是这个词语在文中有重要作用,或反映深层含义
或体现作者观点或在结构上有独特作用或有修辞作用;二是通过这个词语可以检测出考生的理解水平。
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传统的鄂温克人生活在山里,以打猎为生,驯鹿是他们生活、劳动的重要帮手。
B.乌热尔图为玛利亚·索拍摄的照片,生动地表现了她历经的沧桑与母性的慈祥。
C.第六段中作者运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展现了呼伦贝尔草原的美丽风光。
D.搬出山林的鄂温克女子穿上了城市里流行的裙子,过上了快乐时尚的新生活。
【答案】D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考查,既有对某一段落或某些段落内容、意思的归纳、概括,
也有对全篇中心意思的归纳、概括。要准确理解文章某一段落、某些段落或全文的内容要点、思想内
容或中心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出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在信息筛选的基
础上对文章材料和思想的进一步把握。前者的前提是对文章内容有准确的理解,对其写作思路有清晰
的判断;还应注意尽可能用原文中的词语归纳,防止要点遗漏。后者即概括出来的中心意思要能够覆
盖全文或整个段落,不能离题太远、太笼统。这是互相联系的两方面:后者必须以把握文章的各方面
基本内容为基础,前者又需以整体把握文章中心意思为宏观指导。
21.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5 分)
【答案】特点:①巨大的生命力;②纯真清澈;③一次次的新生;④养育了两岸的生命。象征意义:鄂温
克民族的生命力、精神与品格。
【解析】该题考查欣赏作品形象及赏析作品内涵。解答本题对文本第二段的每一句进行筛选重点字词即可,
如“巨大生命力”“纯真清洌”,而象征义从首段“根河是鄂温克人的母亲河”该句进行分析即可。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名师点睛】 此类题常见的提问方式有:①请分析某物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②文中多次写到某物象,
分别表现了什么意图?请简要分析。分析物象的作用,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①内容和结构上,或交
代什么样的环境,或暗示什么内容,或成为全文的线索;②情感主旨方面,象征了什么内容,成为某
种情感(精神)的载体。
22.作者在结尾说“我知道我虽然来过了,但却远远抵达不了这河的深奥”。请根据文意,说明“这河的深
奥”的含义、“抵达不了”的原因及作者寄托的情感。(6 分)
【答案】含义:①鄂温克人久远的历史;②丰富的精神世界;③未来的发展。原因:“我”是外来游客,来
去匆匆。情感:对鄂温克民族的尊重。
【解析】该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对“深奥”含义的理解及对“抵达不了”原因的分析,从文本第二、
四、五、六、七等段落筛选重点字词理解,其中原因可根据文中“但我想,我这样匆匆来去,怎能配
得上她的丰厚?怎能有乌热尔图探望她时目光里的深沉呢”来分析。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赏析作品的内涵。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名师点睛】重要语句包括:①从内容上看,能揭示文章题意、主旨的语句。②从表达上看,抒情性和议
论性语句。③从结构上看,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语句,表示过渡的语句,有重要指示代词的语句,
位于文、段开头或结尾的领起性、总结性语句等。④从修辞上看,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象征等
手法的语句,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语句等。
23.文章叙写了玛利亚·索、乌热尔图和走出山林的人们。请分别概括他们各自“根河之恋”的表现。作
者这样构思体现了怎样的匠心?(6 分)
【答案】表现:①玛丽亚·索:与根河和森林相守一生;②乌热尔图:辞官返乡,创作大量作品,担当起
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③走出山林的人们:不忘根河,勇敢热情地接受了新生活。
匠心:作者选择了不同时代、不同生活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完整地表现出了鄂温克人依恋“根河”、坚守根
河精神的主旨。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①理清概念:构思脉络其实就是文章的行文思路,这种题型实际上就是给全文划分层次,归
纳层意,只要弄清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如文中有线索,可以按照线索归纳梳理。②构
思特色包括谋篇布局与选材。谋篇布局包括线索、行文思路(先总后分、先实后虚、先抑后扬等)、构
思的技巧(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层层深入、设置悬念、伏笔照应、以小见大等)、叙述上的特色(倒
叙、插叙等)。选材包括引用诗文,选用日常生活中的凡人小事。
24.鄂温克人与根河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对经典作品中环境与人物的联系,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大观园是《红楼梦》中人物活动的一个主要场所。正是这个众姐妹诗意生活着的“世外桃源”,造
就了贾宝玉力求摆脱世俗的叛逆性格。
B.《边城》的故事发生在 20 世纪 30 年代湘西小镇茶峒。山明水净的湘西风光,映衬了翠翠、爷爷、
傩送等人物心灵的澄澈纯净与人性的善良美好。
C.《红岩》讲述的是在黎明前的黑暗里共产党员在监狱中艰苦卓绝的斗争。牢房的阴暗、刽子手的凶
残,突显了革命者信念的坚定、意志的坚强。
D.《阿 Q 正传》写的故事以辛亥革命时期的未庄为主要场景。赵太爷、假洋鬼子为代表的统治阶级对
阿 Q 的压迫和欺凌,是阿 Q“精神胜利法”形成的重要原因。
【答案】A
【考点定位】了解有关名著名篇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 E。
【名师点睛】该题将名著考查放置在现代文阅读中,形式较为新颖。名著复习方法:一要积累名著中表现
的作品思想意义,熟悉名著中重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二要理清名著中的故事情节,积累名
著中重要人物的主要情节,读懂名著关键细节的价值;三要重视作品中经典语言片段并理解其深刻含
意,积累名著中体现作者倾向的内容;四要重视作品中人物的身份、经历、教养、气质等的刻画,积
累名著中艺术技巧高超的内容。
2.【2016 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19 题。
在母语的屋檐下
彭程
少年时代的伙伴自大洋彼岸归来探亲,多年未见,把盏竟夜长谈。我们聊到故乡种种情形,特别谈到
了家乡方言,兴之所至,后来两人干脆用家乡话谈起来。
本来以为这么多年不使用,很多方言都已忘记,不料却在此时鲜明地复活了。恍惚中,甚至忆起了听
到这些话时的具体情境,眼前浮现出了说话人的模样。友人感慨:真过瘾。
在一种语言中浸润得深入长久,才有资格进入它的内部,感知它的种种微妙和玄奥,那些羽毛上的光
色一样的波动,青瓷上的釉彩一般的韵味。几乎只有母语,我们从牙牙学语时就亲吻的语言,才应允我们
做到这一点。
关于母语,英文里的一个说法,最有情感温度,也最能准确地贴近本质:mother tongue。直译就是“妈
妈的舌头”。从妈妈舌头上发出的声音,是生命降临时听到的最初的声音,浸润着爱的声音。多么深邃动
人的诗意!在母语的呼唤、吟唱和诵读中,我们张开眼睛,看到万物,理解生活,认识生命。
诗作为浓缩提炼过的语言,是语言的极致。它可以作为标尺,衡量一个人对一种语言熟悉和理解的程
度。“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坍了”,说的是世事沧桑,人生无常。“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说的是心绪流转,昨日迢遥。没有历史文化为之打底,没有人
生经历作为铺垫,就难以深入地感受和理解其间的沉痛和哀伤,无奈和迷茫。它们宜于意会,难以言传。
每一种语言都连接着一种文化,通向一种共同的记忆。文化有着自己的基因,被封存在作为载体和符
号的特有的语言中,仿佛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中,阿里巴巴的山洞里,藏着稀世的珍宝。
“芝麻开门吧!”咒语念起,山洞石门訇然敞开,堆积的珠宝浮光跃彩。
但洞察和把握一种语言的奥秘,不需要咒语,时间是最重要的条件。在一种语言中沉浸得足够久了,
自然就会了解其精妙。有如窖藏老酒,被时光层层堆叠,然后醇香。瓜熟蒂落,风生水起,到了一定的时
候,语言中的神秘和魅惑,次第显影。音调的升降平仄中,笔画的横竖撇捺里,有花朵摇曳的姿态,水波
被风吹拂出的纹路,阳光下明媚的笑容,暗夜里隐忍的啜泣。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只有母语,才有这样的魅力和魄力,承担和覆盖。日升月落,春秋代序;昼夜不
舍的流水,亘古沉默的荒野;鹰隼呼啸着射向天空,羊群蠕动成地上的云团;一颗从眼角滑落的泪珠有怎
样的哀怨,一声自喉咙迸发的呐喊有怎样的愤懑。一切,都被母语捕捉和绾结,表达和诉说。
我骄傲于自己母语的强大生命力,五千年的漫长历史,灾祸连绵,兵燹不绝,而一个个方块汉字,就
是一块块砖石,当它们排列衔接时,便仿佛垒砌了一个广阔而坚固的壁垒,牢牢守卫了一种古老的文化,
庇护了一代代呼吸沐浴着它的气息的亿兆的灵魂。
童年在农村度过。记事不久的年龄,有一年夏天,大人在睡午觉,我独自走出屋门到外面玩,追着一
只蹦蹦跳跳的兔子,不小心走远了,一直走进村外一片茂密的树林中,迷路了,害怕得大哭。但四周没人
听到,只好在林子里乱走。过了好久,终于从树干的缝隙间,望见了村头一户人家的屋檐。
一颗悬空的心倏地落地了。
对于长期漂泊在外的人,母语熟悉的音调,带给他的正应该是这样的一种返归家园之感。一个汉语的
子民,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的中文汉字。“官秩加身应谬得,
乡音到耳是真归”,故乡的语言,母语的最为具体直观的形式,甚至关联到了存在的确凿感。
因为时时相与,反而熟视无睹。就像对于一尾悠然游弋的鱼儿,水的环抱和裹挟是自然而然的,不需
要去意识和诘问的。但一旦因某种缘故离开了那个环境,就会感受到置身盛夏沙漠中般的窒息。被拘禁于
全然陌生的语言中,一个人也仿佛涸辙之鲋,最渴望母语的濡沫。那亲切的音节声调,是一股直透心底的
清凉水流。
每一种语言的子民们,在自己母语的河流中,泅渡,游憩,俯仰,沉醉,吟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
并经由翻译传播,成为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共同的精神财富。以诗歌为证,《鲁拜集》中波斯大诗人伽亚
谟及时行乐的咏叹,和《古诗十九首》里汉代中国人生命短暂的感喟,贯穿了相通的哲学追问;中世纪的
意大利,彼特拉克对心上人劳拉的十四行诗倾诉,和晚唐洛阳城里,李商隐写给不知名恋人的无题七律,
或者隽永清新,或者宛转迷离,各有一种入骨的缠绵,让不同的语言彼此尊重,在交流中使各自的美质得
到彰显和分享。
热爱来自母亲的舌尖上的声音,应该被视为是一个人的职责,他的伦理的基点。他可以走向天高地阔,
但母语是他的出发地,是他不断向前伸延的生命坐标轴线上,那一处不变的原点。
(原载《光明日报》,有删节)
16.作者回忆童年迷路的经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 分)
【答案】(4 分)①内容上,用孩子迷路比喻游子离开母语,强调母语给人带来的庇护感和安全感。②结构
上,呼应题目“屋檐”,引出下面的议论。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段落的概括、分析、鉴赏能力,提问形式主要有:1.文章开头/中间/结
尾写某某情节,有什么作用?2.某情节对全文情节的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这类题可以从两
个大的角度考虑:一是内容上,二是结构上。内容上是指写了……,表现了……;结构上是指段落本
身的作用,以及与其他段落之间的关系。另外,要注意根据提问形式来确定答题角度,如果是单一角
度,即给定了答题角度,就按照给定角度来答;如果是综合角度,即没有给出明确的角度,就需要从
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作答。比如本题,题干只是说“作者回忆童年迷路的经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里应包括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的作用,同时题干中也把该段所写的内容“回忆童年迷路”告诉考生
了,考生就可以思考这一内容与上下文的关系。
17.赏析文中画线的文字。(5 分)
【答案】(5 分)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揭示出人和母语之间生死难离的关系,使事理具象化,生动形象。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句子特色的能力。答题时要按照如下思路进行:先指明手法技巧,然后分
析在句中该技巧是如何使用的,最后分析该技巧的使用效果。比如本题,文中所给的句子中有一个明
显提示手法的词语“就像……”,这说明从修辞角度来看,是使用了比喻的修辞;然后联系比喻修辞
的效果进行分析即可。
18.作者深情地诠释了母语的多重意义,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8 分)
【答案】(8 分)①母语可以拉近彼此关系。②母语最早打通人与世界的联系。③母语可以自由地抒情状物。
④母语包蕴文化基因,守卫民族文化。⑤母语给人以家的归宿感。⑥各民族用自己的母语创造了人类
共同的精神财富。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作者深情地诠释了母语的多重意义,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既为“多重”,
可见答案不止一点,思考的时候应从多角度进行。考生可以到文中找到写母语的内容,然后结合语境
理解其意蕴。与多年未见的少年伙伴相见,母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因为母语,我们认知了这个世界;
借助母语,我们可以自由地表达情感,描述景物;每一种语言都连接着一种文化,通向一种共同的记
忆。文化有着自己的基因;因为母语,我们有一种家的归属感。
【考点定位】概括作品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
究 F。
【名师点睛】首先要认真审题,审题要审准探究点,即探究什么,是探究标题、句子含意还是文本的艺术
特性。比如本题是要探究“母语的多重意义”,明确了这一点,就知道了探究的方向,也知道了应从
哪些层面或角度去探究。探究的方法如下:(1)因形悟神法。散文特点是形散神聚,用此法去探究就
是看全文写了哪些材料,从中可以看出哪些思想情感。(2)见微知著法。要善于从文本中的材料尤其
是细微的材料中挖掘(探究)出丰富而深刻的意蕴。(3)对立统一法。要善于从对立统一的角度去探
究文本深意。(4)“内引外联”法。此法类似于读书中的“出入法”,既要深入文本,读出自己的体
会,又要联系生活、社会及自己的知识积累有所拓展,有所联系,有所发现。此法多用在“谈谈你的
看法或理解”或“联系生活(社会)谈谈你的看法”这类探究题中。答题要注意:a.观点要明确;b.理
由要充分(充分展现探究过程);c.分析要紧扣文本;d.表达要清晰,有层次。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文中引用英语 mother tongue,是为了引出“妈妈的舌头”这一形象说法,强调母语的温馨可亲。
B.作者用“羽毛上的光色一样的波动”“青瓷上的釉彩一般的韵味”来形容母语的微妙和玄奥,是说
母语宜于意会,难以言传。
C.文中引用阿里巴巴的故事,旨在说明封存在语言中的文化基因如珠宝般珍贵。
D.文中列举“昼夜不舍的流水”“亘古沉默的荒野”“一颗从眼角滑落的泪珠”等意象,意在说明,
只有用母语才能准确言说它们的内在情韵。
E.文章融记叙、议论、抒情为一体,引经据典,华美而不失厚重,有较深的文化意蕴。
【答案】(4 分)BC
【考点定位】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对于既考查内容,又考查方法和主旨的题目,考生需要做出的储备更多一些。首先要了解文
章常用的技巧有哪些;然后再与文本进行对照。解答此类题的方法:①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②抓
标题,概括主要内容;③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三步: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内容,然后进行
比较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B 项“是说母语宜于意会,难以言
传”有误;文中使用这两个比喻句,是为了说明母语的动人魅力;C 项,“旨在说明封存在语言中的文
化基因如珠宝般珍贵”,这是考查作者安排素材的意图。
【考点精解】
所谓“作品结构”指文章内部的组织和结构、线索、脉络、层次与段落过渡照应、开头与结尾。文章
的结构往往体现了作者的思路,这里的思路是指作者写作时思维发展的线索,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
写什么,都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命题规律】
2017 年高考有四套试卷考查散文阅读,本考点有单独设题,也有与品味语言、概括文章主旨、分析艺
术手法等考点结合起来命题的形式。从近年高考散文阅读类试题来看,题型有主观题和客观题两种,以主
观题为主。考查的内容一般包括:划分文章的层次,分析段落作用;理清思路,概括各部分内容;分析文
章结构特点;鉴赏谋篇布局的特点。2018 年高考仍会沿袭上述命题特点。
【技巧点拨】
1.加强阅读,积累素养。
语文高考越来越注重对文化素养的考查,大量的阅读,充分的积累,是整体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前提。
学生可通过大量阅读,熟悉散文谋篇布局的手法,掌握散文常见结构特点,提高对散文结构的分析概括能
力。可以说,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将“高考能力平时化,平时训练高考化”,这样就会轻松解答高考散文阅
读中分析结构类试题。
2.勤写散文,提高对散文结构的把握能力。
通过写散文,可以熟悉散文的结构方法和特点。另外,散文是扩展的诗歌,诗歌是压缩的散文,改写
中国古代诗歌,可以有效地提高对散文结构的把握能力。
3.强化练习,参透高考。
历年高考散文阅读分析结构类试题仍是复习的重点,做高考题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熟习游戏规则”。
所谓“游戏规则”就是命题规律和解题方法。每周自主练习 1 道高考真题或者各地模拟题,可以快速熟悉
解题思路。通过对高考散文阅读分析结构类试题(尤其是近三年的高考题)反复练习,一方面可以了解高
考常考题型及选材范围,另一方面,可以掌握高考试题命制规律,了解常见散文阅读题型及解题思路、答
题模式,对正确答题规范答题大有帮助。
4.掌握高考散文阅读分析结构类试题常见题型及答题模式:
(一)行文思路(或结构)
(1)常见题型
①文章以什么为线索?请你进一步地理清文章思路。或除了以×××为思路安排的文章结构外,本文
还有另一个隐喻性的表达结构,请写出体现这一线索的思路来。
②本文主要分几个画面来写,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
③为什么从这里写起;先写这个后写那个,为什么?为什么作者在文章开头写某某内容?
(2)解题思路:
答题程序应该是分析层次结构,把握段落大意,然后准确切分文章层次并概括层意,最后把层意按照
先后顺序组合起来。一般从结构、内容(表现形象,思想情感、主题思想)与艺术手法三个方面回答。
(3)答题格式:
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二)行文表达作用
(1)常见题型:
①某语句、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或者这样写对全文结构安排有什么作用?文中某段文字不要行不
行?为什么?
②某一引文(诗句或典故等)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③某一处环境描写的作用或文中描述了某某景色,请加以简要概括,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解题思路:主要从内容和结构上解答分析。
(3)答题格式:
①某段或语句:写了……内容(概括这句话或者段落的大致意思),运用……手法,起到了……作用或
表达效果(联系中心)
②引文的作用: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结构上起到了……
作用
③景物描写:这一景物描写了……自然环境,渲染了的……气氛;烘托人物的……心境或性格;暗示……
社会环境;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附:常使用的术语
(1)开头:
①总领全文;②引出下文的……情节或引出话题;③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④开
篇点题,营造……的气氛,奠定……的感情基调;⑤制造悬念或埋下伏笔,吸引读者。
(2)中间:
①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②前后呼应;③为下文……的情节做铺垫、引起下文的…内容;④照应上
文的…内容、转换话题。⑤或衬托作用(在行文中为了彰显叙述主体而谈到其他事物,其他事物具有衬托
作用);或渲染烘托某种氛围(描写环境为人物的出场营造氛围)
(3)结尾:
①升华感情;②点明中心,深化主题;③总结上文;④卒章显志,点明主题;或含蓄的表明主旨(往
往借助象征性的景物描写) ⑤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⑥言已尽而意无穷,使文章委婉含蓄。
(4)其他
传说故事:增强文章的传奇性、风物的神秘性;丰富文章内容;引起读者兴趣;含蓄地引出、表明……
观点。
某一事件:引出下文的议论或抒情,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内容上具有深化或启迪
作用。
史实: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具有例证的作用。
诗句: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丰富文章内容;引起读者兴趣;含蓄地引出、表明……
观点。
名言:表明……观点,具有论证观点、阐明事理的作用,增强文章说服力;丰富文章内容。
【跟踪训练】
1、【18 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 10 月阶段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纺车
张拓芜
夏夜的梦是恬适的。那张宽大而又深沉的床,经常被我一个人独占。竹席已被汗和油浸成深红色,蚊
帐是灰灰的,四根床柱子被岁月髹作了紫酱色,风从窗口吹进来,镂着“寿”字的帐钩碰击着床柱子,叮
咛叮咛像风铃一样的发出清越的声响,伴和着母亲的纺车声,那是一阕母亲的摇篮曲,那是人间的天籁。
纺车是母亲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她生命的一部分。从少女时代就一只手牵着,一只手摇着,把少女摇
成了白发的老妪,把挺直的腰杆摇成佝偻。然后再教十六岁的女儿摇。再过几十年,十六岁的女儿也会摇
成六十岁的白发婆婆,叮咛声一声声的传下去,呜呀呜呀的纺车声从远古传到年轻姐姐的手上,每个人都
得挑起承先启后的责任,大约这就是历史,至少是历史的一部分吧。
纺车是母亲的嫁妆,是当年跟着母亲的花轿一道进张家大门的。打这以后,姐姐妹妹和我,鸡鸭牲畜
缝缝补补以及那架历史悠远的纺车,成了母亲的全部。
总是被那呜呀呜呀一声高一声低的纺车摇醒。睁开眼从灰黯的蚊帐透视出来,一盏昏黄疲惫的清油灯
正照着母亲佝偻着的一团影子。影子忽儿长,忽儿短,皮影子戏一样的贴在地板上。
灯盏是粗陶碟子,只是不情愿的噘着一张嘴,一共只有两根灯草芯,伸出半个脑袋,没奈何望着这间
古老、黝暗、沉寂的卧房。这间老屋怕有百十年了,传到父亲这一代已经是第四代。屋顶每隔三年便得翻
一次。夹墙里的“家蛇”已经碗口粗。一百多年该是多少天?三四万个夜,纺车声从没断过。从奶奶的奶奶
那个时代起,呜呀呜呀声便在这间屋子里响着,这是中国农村的夜。
有了儿子还不能算熬出头,除了像奶奶一样有了孙子,才能捧白铜水烟袋呼噜呼噜悠闲地吸两口,其
实她老人家并没闲着,眼睛始终离不开藤条篮子里的纺锤子,她老人家一直在
背后监着工哪!
“怎么,才三个?“我年轻的时候,一夜要纺六七个纺锤子哪!”
这还是刚起头哪,才二更哩。
奶奶说她当年也曾常受她婆婆的唠叨。照这样类推下去,母亲也可把唠叨寄托在我身上,有天我长大
了,娶了媳妇,母亲就可以有找头了。但是母亲不是这种型的,她把什么都传给姐姐,唯独没有唠叨和抱
怨。她受多少委屈,吃多少辛酸,总是默默地忍着,尽管往肚子装。母亲平时连话都少说,姑姑说她是金
口玉言。
母亲年寿不高,四十九岁那年得了牙痈与世长辞。那时我才十岁,母亲没能见到她的媳妇和孙子,母
亲打开头就没存心在她媳妇身上得找头的。
那架纺车是大舅舅自己做的,为了传宗接代,纺车的座子是枣木板凳改装的,枣木坚重,不蛀不朽,
管用一二百年。管着纺锤子的那个六片竹片子绷起的空心轮子,竹片已换过好多次,摇把的铁轴子已被磨
损,细得像根小指头,唯独那块工字型的座子还稳重地,四平入稳地停在地板上,纹风不动。
冬天纺麻,夏天纺棉。纺棉较干净些,只是纺锤子上拖出来的棉绒,飞满一房子,飞满了母亲的一头
一脸,竟分不出哪是白发哪是棉绒了,薄薄地落满一头,在昏黄的青油灯下,竟像奶奶房里那张观世音画
像头上的光圈。
冬天纺麻,总是一屋子的青臭,那是刚从浸在水里的麻皮身上发出来的怪味。母亲的双手总是黑污污
的,用衣袖子擦眼睛。姑姑和母亲的姑嫂感情很好,特地把父亲的一条破围巾拆了,为母亲打了一双毛袜
和半双手套,因为麻皮肮脏,毛线只打了手背的一面,指头上是一根线头套着。
母亲姓沈,娘家在南陵县白箬坑。那是一个偏僻、贫穷、落后、闭塞的山村。母亲是兔年生的,讳兔
娘。她不识字,却能背几句女孝经。
母亲一年到头种麻种棉,养蚕缫丝,整年与纺车为伍,却从未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临入殓时还是穿
着那套洗得发了白,磨得发了光的安安蓝裤褂,姑姑看了心酸,当场脱下那件奶奶遗留下来的团花缎子夹
袄,放进棺材,一齐下了葬。
我既不知道母亲的生辰,也不记得母亲的忌辰,想起这,我就恨自己!那时已经十岁,应该懂点事了,
偏偏什么都不懂!想起姑姑赠葬的那件团花酱色夹袄,推断大概是暮春三月,每逢杜鹃花落的时节,我便想
起那架古老的纺车,想起母亲的慈颜,不能自已。
(1)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说“夏夜的梦是恬适的”,由此引出了对童年夏夜生活的描写,在作者的记忆里,儿时的
生活是艰辛的。
B. 文中“绷起空心轮子……细地像根小指头”不仅在写纺车,也是在写母亲,侧面说明了母亲的勤劳、
辛苦。
C. 从文中看来,奶奶对母亲十分苛刻,常常责怪母亲纺线太少,而且在母亲下葬时,还不让她穿一件
好一点的衣服。
D.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质兼美,通过对母亲和纺车相伴一生的回忆,表现了母亲勤劳、善良而
又忍让的性格特征。
【答案】C
(2)本文有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两条线索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纺车;对母亲无尽的思念。②散文围绕着纺车展开,而纺车又是作者感情的载体,通过对纺车
的描写来记叙母亲的一生,由此表达的母亲的思念之情,这样就将两条线索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解析】注意答出“纺车”“对母亲无尽的思念”,然后分析两条线索的组合。
(3)请根据文章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答案】①表达对逝去的母亲的思念。作者在十岁时母亲就去世了,回忆中母亲的纺车声就是摇篮曲,表
现了一个孩子对母亲的思念。②表达对母亲辛劳一生的疼惜。母亲成年与纺车为伍,一生辛劳,到去
世时也没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作者在行文间表达了对母亲的疼惜。③表达对自己不知道母亲生辰、
忌辰的愧疚。母亲操劳一生,没见到作者长大成人就去世了,而作者却不记得她的生辰和忌辰,表现
了作者的愧疚和自责。
点睛:概括文章的主旨的题目,注意联系文章的内容,散文的特征是形散而神聚,首先要对相对散乱的形
式进行整理,最后到一点,这样就要对文章进行简单的段落划分,看文章都描述了哪些事情或精致,
分析写这些的目的是什么,然后找到文章的神,文章的神一般集中在开头、结尾和中间行文中表情达
意的句子中,找到这些就找到神。
2、【18 届河南省豫南豫北名校高三精英联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奶奶和 1953 年的诺贝尔奖
董玉洁
1930 年,20 出头的奶奶养了一群鸡鸭。那年,一窝鸡蛋孵到只剩两天出壳,母鸡却意外死亡。奶奶只
好把鸡蛋移至灶头人工孵化,同时赶紧物色新的母鸡续任。在奶奶将新母鸡物色好之前,有 4 只性急的鸡
仔先期出壳了。这 4 只第一眼看错了妈妈的小鸡仔在此后的日子里总是跟在奶奶的身前脚后打转,而对“继
母”。后来,这四只小鸡仔因为缺少母鸡的庇护先后夭折。
在此之前,奶奶及奶奶的前辈们就明白一个理儿:小鸡小鸭总是把它出生后看到的第一个在眼前晃动
的物体当作妈妈,而且以后很难改变。所以小鸡仔一出世就要和它妈妈呆在一起。
在奶奶孵鸡的同时,万里之遥的奥地利,一位名叫洛伦兹的小伙子正在观察一群小动物。1935 年春天,
洛伦兹偶然发现一只刚出世的小鹅总是追随自己,几经分析,他推测这是因为这只小鹅出世后第一眼看见
的是人,所以把人当作了它的母亲。进一步的实验证实了这一推测。继而,洛伦兹总结出“铭记(impriting)
现象”,又称“认母现象”,并提出动物行为模式理论,认为大多数动物在生命的开始阶段,都会无需强化
而本能地形成一种行为模式,且这种模式一旦形成就极难改变。洛伦兹藉此成为现代动物行为学的创始人,
并于 1953 年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奶奶在洛伦兹之前就知道鸡、鹅有这种被称为“认母行为”的现象,但奶奶不能将此推广至所有的动
物,更不能提出一套理论,建立一门学科,所以她与诺贝尔奖无缘,她一生也从未听说过诺贝尔和他的那
个奖。奶奶与 1953 年的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如此地近,又是如此地远。
洛伦兹出生于医学世家,毕业于医学高等学府,一生著述 200 余万字。奶奶出生于农民家庭,没上过
一天学,一字不识。在我父亲中学毕业以前,奶奶爷爷前后三代人中没有一人算得上知识分子。
洛伦兹后来曾在维也纳大学及科尼斯堡阿尔贝图斯大学出任教授,成为当时的动物行为学权威,周游
欧洲诸国,一路鲜花铺道。奶奶的生活半径不出 15 公里,去得最远的是家乡小县城,共有 3 次,第 4 次是
到城郊的火葬场。
洛伦兹一生拥有诸多头衔:医生,大学教授,科学杂志的创办者和主编,动物学家,动物行为学创始
人,诺贝尔奖得主。奶奶终其一生都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年轻的时候,人们呼她张小姑,出嫁后喊张婶,
再后称张大妈,最终成了张婆婆。
1942 年,洛伦兹被德国军队强征为战地医生。1944 年德军溃败,苏军把他视作德军医抓俘投入集中营,
饱经拷问折磨。1948 年,获释回奥地利。不久,重操就业,一边行医,一边从事动物行为学研究,思路仍
是那只认他为母的小鹅。奶奶身经民国年间的军阀混战、日本入侵、解放战争、剿匪、历次政治运动,但
都没对她构成太大的影响,包括“文革”及三年饥荒。奶奶出旱田下水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稀的干
的一般都能捞个饱。
洛伦兹膝下三子,长子死于战难,二子死于疾病,幺子过着常人的生活。尽管殊荣在身,但洛伦兹晚
境不佳,孑然一身,落落寡欢,终年 75 岁。奶奶生有六子一女。子女中最得意的是我父亲,一名高级教师,
学生远及欧美,包括洛伦兹的故乡。家庭事件中常被人谈起的是我二伯 60 岁时用进城回乡的两元车费摸奖,
竟中一辆桑塔纳轿车。奶奶在世时子孙后代已达 30 余户,整整一大湾人家都尊奶奶为活祖宗。奶奶是突然
老故的,享年 84 岁。
我保存着两张照片,一张是洛伦兹获得诺贝尔奖后的笑,一张是奶奶找到了走失的小鸡。问他们谁笑
得更幸福?有人说是洛伦兹,有人说是奶奶,至今尚无定论。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首段描写了一件有关奶奶养鸡的平常小事,写出了小鸡仔对奶奶的依恋,同时也为下文对“认
母现象”的描述打下基础,语言平实中不乏幽默。
B. 在标题中,作者把奶奶和诺贝尔奖这貌以毫不相干的人和事物放在一起,看似突兀,却用意明显,
能够激发读者的好奇心,也有利于揭示文章主旨。
C. 本文写洛伦兹借“偶然”发现的一个现象推导出“认母现象”,从而成为现代动物行为学的创始人,
揭示了做事要深入思考,方能有所建树的道理。
D. 奶奶与洛伦兹有着同样的发现,可囿于知识的局限,没能提出一套理论乃至一门学科,作者对此虽
有些许遗憾,但并没有否定奶奶看似普通的一生。
【答案】C
点睛:像这种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并认真阅读各个选项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有关联的文字,
看一看文中的信息与选项是否一致;最后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比照判断即可。C 选项中“揭示了做事要深
入思考,方能有所建树的道理”,不是本文的思想主旨。
(2)本文在写作构思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本文构思上的最大特点是对比。②文章从始至终贯穿着奶奶与诺奖得主洛伦兹的对比,从发现
“认母现象”、出生、生平经历等多方面进行对比。③新颖的构思,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
思考人生的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学作品构思和具体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文本 3—9 段将奶奶与诺奖得主洛伦兹进
行对比,从发现“认母现象”、出生、生平经历、晚年境遇等多方面进行对比。所以本文在写作构思上
的最大特点是对比,尤其是最后一段,问“问他们谁笑得更幸福?”引发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
(3)文章的结尾说“问他们谁笑得更幸福?有人说是洛伦兹,有人说是奶奶,至今尚无定论”,你认为他
们谁笑得更幸福?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示例一:我认为洛伦兹笑得更幸福。
①因为他以自己的敏锐和智慧发现新理论,获得了诺贝尔奖,让人生更有价值;
②而奶奶找到的仅仅是一只走失的小鸡,二者价值自然无法相比;
③况且奶奶早在洛伦兹之前就发现了“认母现象”,却无法提升为理论,这样的人生只能是平淡的,而无幸
福可言。
示例二:我认为他们笑得都很幸福。
①一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经历不同,他们对幸福的定义也不一样;
②洛伦兹利用敏锐的洞察力,经过不懈的探究,在科学界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因此他是幸福的;
③奶奶找到小鸡,虽然价值上不能和获得诺奖相提并论,但她的幸福真实而易得,因此也是幸福的。
3、【18 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下面小题。
山路马帮
简云斌
近来在乡镇工作,每天上下班要坐四十分钟的车,一般早上八点出发,晚上六点回家,在蜿蜒曲折的
山路上来回奔波,天天如此。坐车时,我喜欢打量窗外风物。本地属于采煤区,公路沿线多是光瘠、裸露
的石灰岩山壁,间或有些茶山、竹林、庄稼地,由于灰尘重,色调并不清绿,路旁的农舍更是灰扑扑的。
这样的感觉自然不太舒服。只有马帮在公路上出现时,才令我眼睛一亮。
早上看见的那些马,同人一样,是出门干活的。晨光中,几匹矮小、结实的马,在公路边排成一队,
驮着沉重的货物,摇着尾巴,低着头,悄然地走着。每匹马左右两边各挂着一个大竹筐,装的多是水泥、
石灰、片石等建筑材料,两个竹筐用木棍架起,紧紧压在马背上。行进中,它们的身子洒满了阳光,黄色、
褐色或黑色的毛发沾着尘土,稀疏而脏乱,散发出热腾腾的汗水,马蹄在坚硬的路面“嗒嗒”作响。
赶马的是些普通村民,有时甚至是老人、妇女,拿着树枝类的马鞭,并不吆喝,也不鞭挞,只是牵着
缰绳,那些马就老老实实地跟着他们走。主人不说话,马儿也不吭一声,像一队默默移动的石头。偶尔,
一匹马因不堪重荷,会抬头喷一个响鼻,顺便打量一下我们的汽车。它的嘴是咧着的,似在憨厚地向我们
笑,它的眼神特别温驯、纯朴,像山里那些孩子。
有一次下乡,碰见一位正在运料的老乡,顺便向他打听了一下马的行情。据他讲,一匹马身价大概两
千元左右,每天吃十几斤饲料,主要是豌豆、玉米、小麦和草料,成本二十多元,而马干一天活,可以挣
七十八元!那位老乡说着,很自豪地拍了拍身边一匹正喘着粗气的黄马。那马已干了一整天活,此时,身
上仍驮着两大袋水泥,背部早勒出了几道深深的血痕。我摸了摸它的背,它也向我甩了甩尾巴,不知是不
是表示感激。
每当看着这些低眉顺眼、老实巴交的矮种马,我总在心底发出一声感叹:这就是命运呵!同样是马,
北方的马可以在草原、大漠上扬鬃奋蹄、驰骋如风,大地是它们的舞台,自由是它们的性格,奔跑是它们
的形象。而南方这些马,生来就是负重,套着缰绳,驮着比自己还重的货物,在山路上无休无止地跋涉、
劳苦,一直到衰疲、老死。终其一生,它们除了行走在这些坑坑洼洼的山道,身体被荆棘、乱石擦出层层
血痂外,从不曾梦见过辽阔的草原、浩瀚的沙漠和坦荡的阳关大道,也从不曾拥抱过奔驰的梦想。
但是,这些矮种马身上表现出的坚韧品格,却着实令人敬重。人们常把干沉重的体力活叫着“当牛做
马”。相对来说,马比牛更忠实、更勤恳。牛一般不会累死,如果它实在不能负重时,会消极怠工,赖在地
上不肯动,所以牛虽然勤劳,但有时也博得一个不雅之称:懒牛。马则不一样,虽有“良马”、“劣马”之
分,但从未有“懒马”之说。它是宁愿累死,也不会停下跋涉的步子。面对这些朴素的马,我想起曾经读
过的几句诗:“我是一匹埋头于千年耕作的老马/忘记了奔腾/挣不脱鞭子和故乡”。我想,当这些马驮着重
物,艰难行走在大山深处时,一定有一种内在的力量在支撑着它们。不然,它们如何爬得上那么高的山口,
跨得过那么深的沟壑?
我还听说过一件事:本地一个叫“奥陶纪公园”的景区,开发之初,业主请了一些马帮驮运材料。因
工期紧,运输量大,那些马匹没日没夜地奔劳,先后有四匹马累死在了工地上。这个故事令人伤心。我觉
得,公园业主应该为那四匹马修一座纪念碑,让人们在游玩时,记住这些为人类幸福献出了生命的牲灵。
虽然,它们在大地上活着时,是那样卑微、无声,但谁又能说,在仁慈的神明面前,它们的灵魂不比我们
人类更为圣洁高尚?
下班路上,碰见马帮时,则是另一番情景。夕阳落山,暮霭四合,马儿们完成了一天的劳作,迈着轻
快的步子,从陡峭的山上一路溜达下来,是那样轻松、自在。树林漏出的夕晖中,晃动着它们矫健的身子。
沿路都是青草、野花,一些马忍不住停下来,惬意地啃上一两嘴,主人也不急着催促它们。有些马儿身上
的竹筐里,还盛着一大堆青草,那是主人顺路扯的。马儿和它们的主人一起,沿着公路,悄无声息走上一
阵子,就回到那些亮着桔红灯光的农舍,那是他们歇息的地方。
我们的车走远了。回头看时,马帮早已不见,薄雾冥冥,宛若缰绳般纤细的一条条山路,也隐进了夜
色之中。我不知道,在那样的夜晚里,当那些马立在厩旁、默默嚼食时,会不会忘掉白天的辛劳,偶尔揣
想一些与奔跑有关的事情……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对自然景色的描写,用语不多,突出了矿区山间山石多、尘土重且暗淡无光的特点,表现了
作者暗淡的心境,同时也为了反衬见到马帮的兴奋心情。
B. 作者将负重的马描绘成行进的石头,比作山里淳朴的孩子,这都表明,作者对马的隐忍负重持褒扬
赞美态度,并且这种态度单一不变,贯穿始终。
C. 运料的老乡分析马的行情,分析马干活的成本和利润,这都表明马帮运货的功利色彩,也预示着这
些马的工作虽然让人敬重,但最终难以避免悲剧性的结局。
D. 作者在行文中引用诗句,突出马坚韧不屈的崇高形象,这样写使行文典雅、更有意蕴,自然引出作
者的推断联想。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B 项,“作者对马的褒扬赞美态度单一不变,贯穿始
终”不当,作者对此的态度是矛盾的,后文多有同情怜悯之情。
(2)请结合作品具体内容,对散文最后一段进行赏析。
【答案】运用比喻,描绘出傍晚山区朦胧幽静的景致,结尾巧妙,引人遐思。以“我不知道”起笔,联想
马休憩进食的情景,含蓄表达了对其命运的同情以及对其不能奔跑驰骋的惋惜之情。
点睛: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方法一般有:(1)抓句子中的重要词语。重要句子都有凸显其含义的关键
性词语。抓住了这些词语,就等于拿到了开启句子含义之门的钥匙。(2)抓句子的位置。重要句子,
或揭示段意,一般处于段首或段尾,或揭示文章脉络层次,往往是那些具有总领性、过渡性、总括性
的语句。理解这类句子的含意,常需要考虑它在文中的位置:如果是总领句,解释句意时要考虑其所
领起的语段的内容;如果是过渡句,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如果是总结句,就需上溯,寻找相
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3)抓句中的修辞。对含有修辞的句子的理解,应从修辞本身的特点、作用
入手,从而透视其深层意义。弄清作者采用的修辞方法,常常能破解作者写作一些警策句子的真正目
的。(4)抓句子的修饰、限制成份。要确切地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意义,可从句子结构入手,在抓住
主干的同时,特别留心那些修饰、限制成份。句子的修饰、限制成份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揭示句子内涵
的作用。
(3)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围绕这一线索布局谋篇的?
【答案】线索:我对马的所思所感。正面描叙,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描绘马负重前行的情景;回顾往事,
分析马帮成本,说明马贡献巨大;进行联想,与北方纵横驰骋的马、与偷懒的牛形成对比,强调马任
劳任怨、忠诚勤恳;穿插马累死在工地上的故事,突出其圣洁高尚;描摹意境,表现马劳作返程时的
轻松惬意,展示出马和主人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景。
【解析】本题考查文本的线索与结构。标题是“山路马帮”,本文以我对马的所思所感为线索展开叙述与描
写,开头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描绘马负重前行的情景;接着回顾往事,分析马帮成本,进行联想,
与北方纵横驰骋的马、与偷懒的牛形成对比,强调马任劳任怨、忠诚勤恳;中间穿插马累死在工地上
的故事,突出其圣洁高尚;最后描摹意境,表现马劳作返程时的轻松惬意。
4、【18 届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庄子:一个飞翔的人
朱以撒
①深秋,在商丘的土地上走动,抬眼便可望见脱光绿叶的枝条。看到挂在树杈上的一个个空巢。巢的
主人都往南方过冬去了,它们有着矫健弹性的翅膀,随着时节的转凉,毅然起飞,抛弃当时辛劳筑就的巢。
巢无法跟着飞翔,随着黄叶落尽而暴露无遗,秋风秋雨扑击着它,空巢就日渐一日地残破了。
②这时我想起商丘的一个古人——庄子。庄子和远行的鸟一样,善于飞翔。
③我接触庄子的文字是在读大学的时候。当时把他的作品和老子、孔子、孟子、韩非子的作品比较起
来读。我一直觉得这些文字如与庄子的文采相比,毫无疑问是素了些。尽管社会后来的发展明显地循孔说
来立名立言,可是要让自己怡悦和自在一些,则不妨多多翻动庄子的文墨,在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这只大
鸟如何地飞翔。
④飞翔的庄子是因为他极少牵绊,以至于他的思绪上九天下九渊无所不迭。他的笔墨华章,我一直以
为是梦境行程中的记录,那么窈兮冥兮,总是染上一层梦魇、梦幻般的色彩,创造出超现实的幻觉氛围来。
那时候的人自然属性那么浓郁,科学的利器离他们那么遥远,才生出这样的浪漫情调。那些千奇百怪的形
象,汇聚于庄子笔下,浩渺阔大又幽微蕴藉,也许有人要说庄子一定过着十分优渥的日子,闲来无事爱胡
思乱想。错了,庄子的日子潦倒得很,“处穷闾陋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奇妙的想象却由此而生而长,。
庄子是那般地崇尚宇宙自然自我创造的“天籁”“天乐”,他的自然主义审美情怀得到了很大的释放,无遮
无拦无始无终。
⑤现在我们读庄子,大抵哈哈一笑而过,日子是越过越实在了。
⑥像庄子这般心灵善飞的人,是那个善于表现的时代的硕果。那个时节是我们情感上牵绊颇深的时节,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极一时之秀。庄子是那时的一首诗,一首自由磅礴的灵气冲天的长诗。庄子是异于
常人,他的笔墨里,不时就出现一系列怪状错落的意象,姑射山神人、浑沌、水、镜,都成了超时空的象
征。而现实中的他,即便是夫人过世,也敲着瓦盆歌唱。他眼中的死与生相等,都无所谓忧乐。这是常人
难以理喻的。那个时节的人用他们争鸣的高低声响,张扬着他们的个性,让我们难以忘记。
⑦在我记住庄子的这个深秋,也记起了屈原。从生命的状态上说,屈原也算是一个能够飞翔的人。不
同的是屈原不像庄子飞翔得那般轻松自如,他的牵挂太沉重了,他的心灵带着镣铐在飞,不惜以自己的血
肉之躯肩住那已经走向衰败的楚国车轮子。可是谁来顾念他那逝水流年,他的放逐成为必然。屈原是在远
离朝廷后开始心灵飞翔的,洞庭、沅水、辰阳、溆浦、湘水还有汨罗江,那时是这么地水天相接或地广人
稀,他的心境变得阔大起来。朝廷是回不去的,思路却异常发达和奇诡,他的腕下涌现出许多神灵仙人、
虬龙鸾凤、香草美人。他让自己也生活在这个由自己想象编织成的意象世界里,自己也能饮朝露、食落英,
浑身佩带着江蓠、辟芷、芰荷、芙蓉,散发着清香,宛若神仙一般。这个时候,应该是屈原最快乐的时候,
他在这个瑰丽的世界飞翔的时日毕竟短而又短,泽畔行吟,夕阳古道,总是让他听到鼙鼓动地干戈交响,
这时他飞翔的翅膀就如同灌满了铅,再也难以动弹了。
⑧如果说庄子的处世有一种怡然自得和自由不羁的平民气味,那么屈原的处世则很有几分英雄主义的
色彩。在飞翔的高度上,两人都是乘奔御风一般的高手,这使我们翻开他们的文字,一不小心就坠入字里
行间,不能自已。庄子死了。屈原也死了。庄子之死无疑属于喜剧,他的死如同他的梦,化蝾翩翩而去;
屈原之死必然是一个悲剧,他是由于绝望而去死的,有责任感的屈原不是让自然界的代谢法则来执行,而
是自己中断了生命的延伸,以至今人提起屈原颇感沉重。
⑨在古文人的许多辞章里,我抚摸到了他们各种各样的梦,时光绵长得让人晕眩,庄子和屈原的梦就
越发瑰丽诱人,耐得住今人慢慢咀嚼的。明显的是令人的翅膀上牵绊越来越多了,浪漫地飞翔真有些为难。
我们也越来越少做梦了,那种岁月深处的古典浪漫已经被现代的潮水浸湿了翅羽,成了一道遥远的梦影。
(有删改)
(1)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作者眼中,庄子是“一只鸟”“一首诗”,是因为庄子身上呈现出的超乎常人的灵气深深吸引和打
动了同样具有浪漫主义气息的作者。
B. 文中大量列举庄子和屈原作品中的意象,既体现出作者对二人的熟悉和热爱,同时也使文章充满了
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
C. 写老子、孔子、孟子等人的作品,写屈原及他的心灵飞翔,能够更好地衬托庄子精神上的自由境界。
同时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D. 本文充满意趣,这得益于作者运用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由表及里的联想使人们对庄子的认识逐步
深入,文章的主旨也在此中得以深化。
【答案】C
(2)理解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庄子和远行的鸟一样,善于飞翔。
他的心灵带着镣铐在飞。
【答案】(1)本句用比拟的手法形象地描摹了庄子的文章语言文采飞扬、想象丰富奇特;庄子人格精神;
心灵自由。
(2)本句用比喻的方式生动地展现了屈原所描摹的自由瑰丽而梦幻的理想世界中附着其忧国忧民的责任感
和沉重的现实压力的不自由的色彩。
【解析】此题考查分析重要句子的含义。思路是:第一是要分析此句所用的手法,第二分析这种手法表达
的内容,分析关键词语内含,从表层到深层,比如“飞翔”“镣铐”的寓意,第三结合上下文作者的解
读,整合答案要点。如第④段描摹了庄子的文章语言文采飞扬、想象丰富奇特;庄子人格精神;心灵
自由。第⑦段展现了屈原所的理想世界中附着其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和沉重的现实压力的不自由的色彩。
(3)这篇散文的结尾段令人回味,请欣赏它的妙处。
【答案】运用对比、比喻手法,写出了古文人和今人的不同状态。对庄子、屈原为代表的古文人浪漫的情
调,个性张扬,充满梦想的状态的景仰与向往、缅怀;对现代社会中人们思想情感浮躁状态的叹惋和
忧虑。
点睛:鉴赏议论抒情的结尾的思路为:指出手法+分析手法表达的主要内容(有时候可能分为两到三点)+
分析作者寄寓的情感态度和感情倾向+有没有现实意义和针对性的写作意图。
※考点二:语言风格
【高考典例】
1、【2017 年高考课标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我们的裁缝店
李 娟
在城市里,裁缝和裁缝店越来越少了。但在喀吾图,生活迥然不同。这是游牧地区,人们体格普遍高
大宽厚,再加上常年的繁重劳动,很多人身体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形,只有量身定做的衣服才能穿得平展。
我们租的店面实在太小了,十来个平方,中间拉块布帘子,前半截做生意,后半截睡觉、做饭。但这
样的房间一烧起炉子来便会特别暖和。很多个那样的日子,狂风呼啸,昏天暗地,小碎石子和冰雹砸在玻
璃窗上,“啪啪啪啪”响个没完没了……但我们的房子里却温暖和平,锅里炖的风干羊肉溢出的香气一波一
波地滚动,墙皮似乎都给香得酥掉了。
我们还养了金鱼,每当和顾客讨价还价相持不下时,我们就请他们看金鱼。这样的精灵实在是这偏远
荒寒地带的最不可思议的尤物——清洁的水和清洁的美艳在清洁的玻璃缸里曼妙地闪动,透明的尾翼和双
鳍缓缓在水中张开、收拢,携着音乐一般……
这样,等他们回过神来,再谈价钱,口气往往会软下来许多。
当地男人们很少进屋,最固执的是一些老头儿,偶尔来一次,取了衣服却死活不愿试穿,即使穿了也
死活不肯照镜子,你开玩笑地拽着他往镜子跟前拖,让他亲眼看一看这身衣服多“拍兹”(漂亮),可越这
样他越害羞,双手死死捂着脸,快要哭出来似的。
女人们就热闹多了,三三两两,不做衣服也时常过来瞅一瞅,看我们有没有进新的布料,如果有了中
意的一块布,未来三个月就一边努力攒钱,一边再三提醒我们,一定要给她留一块够做一条裙子的。
库尔马罕的儿媳妇也来做裙子了,她的婆婆拎只编织袋跟在后面,量完尺寸我们让她先付订金,这个
漂亮女人二话不说,从婆婆拎着的袋子里抓出三只鸡来——“三只鸡嘛,换条裙子,够不够?”
她订的是我们最新进的晃着金色碎点的布料,这块布料一挂出来,村子里几乎所有的年轻媳妇都跑来
做了一条裙子。
她说:“不要让公公知道啊!公公嘛,小气嘛。给他知道了嘛,要当当(唠叨、责怪)嘛!”
“婆婆知道就没事了?”
“婆婆嘛,好得很嘛!”她说着揽过旁边那矮小的老妇人,“叭”地亲一口:“裙子做好了嘛,我们两个
嘛,你一天我一天,轮流换着穿嘛!”
她的婆婆轻轻嘟囔一句什么,露出长辈才有的笑容。
但是我们要鸡干什么?但是我们还是要了。
还有的人自己送布来做,衣服做好后却凑不够钱来取,只好挂在我家店里,一有空就来看一看,试穿
一下,再叹着气脱下来挂回原处。
有个小姑娘的一件小花衬衣也在我们这儿挂着,加工费也就八元钱,可她妈妈始终凑不出来,小姑娘
每天放学路过我家店,都会进来捏着新衣服摸了又摸,不厌其烦地给同伴介绍:“这就是我的!”穿衬衣的
季节都快过去了,可它还在我们店里挂着!最后,我们先受不了了。有一天,这孩子再来看望她的衣服时,
我们就取下来让她拿走,小姑娘惊喜得不敢相信,在那儿不知所措地站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挪出房子,
然后转身飞快跑掉。
裁缝的活不算劳累,就是太麻烦,量体、排料、剪裁、锁边、配零件、烫粘合衬、合缝……做成后,
还得开扣眼、钉扣子、缝垫肩、缲裤边。浅色衣服还得洗一洗,缝纫机经常加油,难免会染脏一点,而且
烙铁也没有电熨斗那么干净,一不小心,黑黑的煤灰就从气孔漾出来,沾得到处都是。
是呀,从我们当裁缝的第一天起,就发誓一旦有别的出路,死也不会再干这个了。但假如有一天不做
裁缝,我们还是得想办法赚钱过日子,过同样辛苦的生活。——可能干什么都一样的吧?
是这样的,帕孜依拉来做衬衣,我们给她弄得漂漂亮亮的,她穿上以后高兴得在镜子面前转来转去地
看。但是我立刻发现袖子那里有一点不平,就殷勤地劝她脱下来,烧好烙铁,“滋——”地一家伙下去……
烫糊一大片……
怎么办呢?我们商量了半天,把糊的地方裁掉,用同样的布接了一截子,将袖口做大,呈小喇叭的样
式敞开,还钉上了漂亮的扣子。最后又给它取了个名字:“马蹄袖”。
但是后来……几乎全村的年轻女人都把衬衣袖子裁掉一截,跑来要求我们给她们加工“马蹄袖”。
干裁缝真的很辛苦,但那么多事情,一针一线的,不是说拆就能拆得掉。当我再一次把一股线平稳准
确地穿进一个针孔,总会在一刹那想通很多事情。(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为游牧地区,喀吾图与城市“生活迥然不同”,读者由这一点出发会感受到裁缝店里的寻常事别
有趣味。
B.养金鱼可以成为裁缝店独特的生意经,是因为金鱼转移了顾客的注意力,让他们在美的愉悦里一改
平日的斤斤计较。
C.作者善于借小故事来表达情感,比如接受女顾客以鸡换衣,既是对她个人爱美之心的赞赏,也含有
一种对质朴人情的认同。
D.本文记述了裁缝生活中温馨的插曲,但并没将这种生活过于浪漫化,一针一线辛苦踏实的劳动,才
是平稳真切的生活感受。
【答案】B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
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
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主要是文意、情感、人物的形象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
如是小说,应根据小说的三要素把握小说的故事梗概,比如有哪些人物,主人公是谁;主要情节是什
么,写了谁干什么事,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主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使用了哪些
方式,是正面还是侧面,选项中如有误涉及这些方面,就应该到文中找一找,看是否有这种描写方式,
以及对这些描写方式的分析是否有问题;有无环境描写,这些环境描写又什么作用。本题中,B 项对文
意的分析有误,脱离了文本的内容妄加猜测。
5.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5 分)
【答案】①裁缝作为辛苦的谋生行当,看起来与其他行当一样;②但在做裁缝的过程中,对生活有了难忘
的经验和体会,不由得对这一行当产生了特殊感情,感到它有独特意义。
【解析】题干要求“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这是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意的能力。先
找出画线句,“可能干什么都一样的吧”,看有无修辞,如没有,圈出句中的关键词,句中的关键词是
“干什么”“都一样”,再回归文本,找出这句话的语境,前文说“从我们当裁缝的第一天起,就发誓
一旦有别的出路,死也不会再干这个了。但假如有一天不做裁缝,我们还是得想办法赚钱过日子,过
同样辛苦的生活”,“干什么”应是指谋生的职业,“都一样”指的是在“辛苦”这一点上,裁缝与其他
职业一样,再结合下文在做裁缝的时候,那种难忘的体会让“我”对裁缝这种职业有了独特的感情。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名师点睛】理解句子含意可以采取如下几种方法:结构分析法,就是从分析句子结构入手理解句子意思
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结构复杂的长句。长句包括长单句和多重复句。遇到这类长句,我们首
先要分清它是单句还是复句。如果是单句,就要运用紧缩法,删去句子的枝叶成分(定、状、补),抽
出句子的主干成分(主、谓、宾),把句子压缩变短,其意思就不难理解了。如果是复句,就要通过分
析句子的层次关系来把握它的基本意思。修辞分析法,就是根据修辞特点去分析和理解句子的深层含
意。有些句子由于运用了比喻、双关、借代、反语等修辞手法,因而增加了理解的难度。运用有关修
辞知识,有助于准确理解这类句子的含意。由表及里法,有些句意比较含蓄,从字面上很难看出,它
的深层含意往往隐含在字面之下,这就需要运用由表及里的方法,透过字面意思去挖掘它所蕴含的深
层含意。语境分析法,就是根据句子在文章中所处的语言环境,即依据句子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和作
用(如首括句、过渡句、结尾句、主旨句、呼应句等)综合分析、理解句意。本题中所给的句子处于
段末,且句子中没有修辞,又极为短小,故可以采取关键词分析加语境分析来解答本题。
6.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6 分)
【答案】①语言生活化、口语化,亲切自然;②人物对话有地域特点,鲜活真实;③整体上形成了明快风
趣的语言风格,率真不做作。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名师点睛】赏析文章的语言,首先要建立一个知识体系,包括:语言的准确、简练、生动、形象;风格
的幽默、辛辣、简明、含蓄、深沉;长短句式的特点,各种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音韵、构图和结
构之美,含蓄与直白,赋比兴的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等。可以从遣词造句的角度进行赏析,词——炼
字、语体色彩、词藻;句——长短、整散等。答案层次:明确特色,举例分析内容,分析表达效果。
本题在题干中已经给出整体的特点,即“充满生活气息”,考生只要理解这一特点的内涵,然后到文中
找出具体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2.(2015 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2 题
四堡雕版
冯骥才
①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
②在宋代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中,福建的建阳一直承担着那片那片大地上文明的传播。其他几个雕版中
心如汴梁、杭州和临汾,总是随着战乱与京都变迁或兴或衰,惟有这“天高皇帝远”的建阳依然故我。从
遥不可及的中古一直走到近代。我喜欢建安[注]图书的民间感。它自始就服务于平民大众,也就将先民们
的阅读兴趣与审美融人坊间。明代以来,杭州、苏州,以及相继崛起的金陵派和徽派刻印的图书,一窝蜂
地趋向文人之雅致,刻意地追求经典,建安图书却始终执拗地固守着它的平民性。大众日常消遣的故事、
笑话、野史,农家应用的医书、药书、占卜、以及专供孩童启蒙的读物,都是建安版常年热销的图书。今
天看来,这种由民间印坊养育出来的纯朴的气质便是建安版特有的审美品格了。
③然而,建安图书真正的福气,是它至今还保存着一个雕版印刷之乡——四堡。中国古代雕版基地大
都空无一物,只剩下建安这个“活化石”。它犹然散发着书香墨香文明之香吗?
④四堡身在闽西,肩倚武夷山脉,一双脚站在连城、清流、宁化与长汀交界处。地远天偏,人少车稀,
这种地方正是历史的藏身之处。但现代化法力无边,近几年古镇热闹起来了,不过令我吃惊的是,这里居
然还完整地保留着二百年来声震闽西的印书世家邹氏的坊间与宅第。大大小小一百四十间房子,屋连屋,
院套院,组成客家人典型的民居——“九厅十八井”。在四堡,这种房子都是一半用于生活,一半用于印
书。可是,无论陪同我的主人,怎样指指点点地讲述,我也无法生出往日那种奇异又儒雅的景象来。
⑤倘若留意,那又细又弯高高翘起的檐角,鸟儿一样轻灵的木雕斗拱,敷彩的砖雕,带着画痕的粉墙,
还残存一些历史的优雅。但挤在这老宅子里生活的人们,对此早已视而不见。历史走得太远了,连背影也
看不到。高大的墙体全都糟朽,表面剥落,砖块粉化;地面的砖板至少在半个世纪前就全被踩碎了;门窗
支离破碎,或者早已不伦不类地更换一新;杂物堆满所有角落,荒草野蔓纠缠其间。唯一可以见证这里曾
是印务的,是一些院子中央摆着的一种沉重的石缸。它是由整块请市调出,岁月把它磨光。当年的印房用
它来贮墨,如今里边堆着煤块或菜,上边盖着木板;有的弃而不用,积着半缸发黑和泛臭的雨水。
⑥生活在这拥挤的黏湿的腐朽的空间里,是一种煎熬。特别是电视屏幕上闪现着各种华屋和豪宅的时
候,人们会巴望着逃脱出去,切盼现代化早日来到,把它们作为垃圾处理掉。这就是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
最后一个“活化石”必然的命运么?
⑦应该说当将邹氏家族的祠堂改造为一座小型博物馆,展示着从四堡收集来的古版古书,以及裁纸、
印书、切书、装订等种种工具。还将此地雕版的源起、沿革、历代作坊与相关人物,都做了调查和梳理,
并在这小展馆中略述大概。可是当我问及现存书版的状况时,回答竟使我十分震惊——只有一套完整的书
版!难道这块生育出千千万万图书的沃土已然资源耗尽,贫瘠得连几套书版也找不出来?
⑧其实并非如此。知道今天,无孔不入的古董贩子还在闽北和闽西各地进村入乡、走街串巷去搜罗古
书古版。四堡人穷,自然就那它们换钱。文化受到自己主人的轻视才是真正的悲哀。
⑨四堡的雕版印刷肇始何时,仍是个迷。但它作为建安版的一个产地,自然属于中华雕版印刷史源头
的范畴。特别是宋代汴京沦落,文化中心南移,印刷业便在福建西北这一片南国纸张的产地如鱼得水遍地
开花。明清两代,建安图书覆盖江南大地,这也正是四堡的极盛时代。可是到了 19 世纪,西方的石印与铅
印技术相继传入,四堡的雕版便走向衰落。从大文明的系统上说,中华文明传承未断;但再许许多多具体
的文化脉络上,我们却常常感受到一种失落!
⑩在龙岩、泉州和厦门,我都刻意去古董店考查建安书版的流散状况。在四堡见不到的书版,在这些
商店里很容易见到。不过一位贩子对我说:“你出大价钱也买不到明代的贩子了。”我相信他的话。受制
于经费的拮据,在这些文化沃土上,到处是古董贩子,反倒很少看到专家的身影。
四堡现有的书坊不会坚持太久,残剩在民间的古版又会很快灭绝。照此说来,最终的结果是,我
们这个曾经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就不再有“活态的见证”可言了?
那么谁救四堡呢?
[注]历史上建安、建阳二县多次分合。印刷兴业盛时,建阳等地的印坊多沿用建安之名
19.简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4 分)
【答案】(1)承接上文“如花似锦的猜想”,引起下文对四堡雕版的介绍。(2)写建安雕版文化的历史
传承和富有民间气质的审美品格,表达作者对它的喜爱和敬意,为介绍四堡雕版提供历史和文化背景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考查句段的作用是高考的常见题型。遇到这类题目,首先要注意审题,看题干有否特别说明,
比如是“内容上”“结构上”这样的限制;然后要回归文章,结合句段的意思和位置思考其在文中的作
用。结构上的作用主要建立在两个基础上,一是句段在文中的位置,一是句段本身的意思。所以,回
到文中,先要看所给的句段写了什么,比如本题,第二段主要是介绍建安雕版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富有
民间气质的审美品格;然后再看这样的内容与上下文的关系,本文主要讲的是四堡雕版,而四堡雕版
是建安雕版的一部分,那么介绍建安雕版自然是为了引出四堡雕版。
20.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4 分)
(1)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2 分)
(2)历史走得太远了,连背影都看不到。(2 分)
【答案】(1)对比、比喻。将对四堡雕版文化繁盛状况的美好想象比喻为“花”“锦”,又将美好想象的
破灭比喻为“灰飞烟灭”,二者对比,突出对四堡雕版现状的失望。
(2)拟人。化抽象为具象,生动地表现时间过去久远,四堡雕版印刷业盛况不再,寄寓了作者的惋惜和对
当地雕版文化的追怀。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可见既要点出出手法,又要分析效果。
“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如”“似”这两个字已经提示出第一种手法——
比喻,“如花似锦”写出想象之美;前面是“如花似锦”,后面是“灰飞烟灭”,前后形成鲜明的对
比,落差巨大,可见失望之极。“历史走得太远了,连背影都看不到”,这句话的对象是“历史”,
而作者却用了一个“走”,用人的动作来写物,自然是拟人(或比拟);“历史”是抽象的事物,而
这里却说“走”“背影”,可见是化抽象为具象,写出四堡雕版印刷业盛况不再的情形。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名师点睛】鉴赏句子的提问方式:赏析、鉴赏、品味句子。词类题目答题的角度:修辞角度、感官角度、
写景方式角度、用词角度、句式角度、选材角度。一般都是先考虑修辞,比如本题的两个句子,都是
从修辞的角度入手分析。第一小句主要是比喻,“如花似锦”“灰飞烟灭”,第二小句是比拟,“走”“背
影”。还可以结合句子的表达方式来优先选择答题的角度。如果是描写性的句子,一般是从修辞和描写
的角度入手分析;如果是叙事性的句子,一般从用词和描写的角度(细节描写)入手;如果是抒情性
的句子,一般会从修辞和句式角度入手。
21.请根据本文概括四堡雕版及其文化衰落的原因。(4 分)
【答案】(1)西方石印与铅印技术的冲击。(2)现代商业文明的冲击。(3)民间对先人文化遗产的漠视。
(4)政府和专家重视不够。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当题干中出现“根据本文概括……”“为什么”等字样的时候,一般都是考查学生的筛选和概
括能力。首先是筛选,筛选要有依据,依据从题干来,本题题干问的是“衰落的原因”,那么自然是找
衰落的表现;然后是概括,把与题干要求相关的内容全部找出来,下面就是概括了,此时要看题干中
所给的分值,依据分值进行概括,就可以避免疏漏。
22.文中五个问句,意蕴丰富,设置巧妙。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6 分)
【答案】(1)第一个问句,表明作者对四堡雕版儒雅景象的期待和进行实地考察的愿望;中间三个问句,
表现作者在面对四堡雕版现实窘境时的痛心、无奈与不甘;最后一个问句,表现作者对四堡雕版前途
的担忧,强烈呼吁对这种文化遗产进行拯救。
(2)五个问句,相互关联,层层递进,表现了作者对四堡雕版文化历史兴衰和未来命运的反复思考与追问,
形成文章内在有机的文脉,串起全文。
【考点定位】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名师点睛】阅读题的最后一题,往往是难度最大的一题,本题也不例外。首先是提问,本题并没有明确
要求从哪方面谈谈认识,学生可能找不到下手的地方;其次是即使知道是针对“意蕴丰富”“设置巧
妙”答题,却不知道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意蕴”,不知道结合这五个问句的内容来分析其内在的关联。
所以,首先要能从题干中审出方向,“意蕴”“设置”,其次审出方法,意蕴应该结合文本,“设置”
要结合五个问句的内容。
【考点精解】
散文语言的一大特点是优美凝练。优美凝练的语言增强了散文的可读性和美感,同时也是理解和整体
把握散文的关键。所以,在《考试大纲》里就有了“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这一重要考点。该考点旨在考查学生对文本语言的鉴赏评价能力。
【命题规律】
鉴赏语言和风格是散文阅读中常考考点,题型稳定。可单独设题,也可将本考点与分析手法、概括主
题、分析结构等考点结合起来考查,呈现综合命题趋势。题型有主观题也有客观题。命题角度包括两个方
面。一是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考查,即理解句意,重在语言的思想性层面的,是对诸如中心
句、点睛句、过渡句、矛盾句、哲理句等的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或句外意义的分析概括;二是对“品味精
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考查,即鉴赏语言,重在考查对语言的艺术性的理解和把握,是对语言的表达技巧、
修辞、写作手法及其效果的分析。2017 年高考四套试题考查散文阅读,均在语言考点设题。2018 年高考仍
会沿上述命题特点。
【技巧点拨】
1.强化阅读,积累素养,提高能力。
语文高考越来越注重对文化素养的考查,大量的阅读,充分的积累,是整体提高语言理解能力的前提,
品味语言能力的培养需要贯穿于日常的备考中,复习不但要有针对性,更需要重视平时的阅读积累,养成
好的阅读习惯,将“高考能力平时化,平时训练高考化”,这样就会轻松解决高考散文阅读中品味语言类的
问题了。
2.加强练习,熟悉高考,把握规律。
历年高考散文品味语言类试题仍是复习的重点,做高考题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熟习游戏规则”。所谓
“游戏规则”就是命题规律和解题方法。每周自主练习 1 道高考真题或者各地模拟题,可以快速熟悉解题
思路。通过对高考品味语言类试题(尤其是近三年的高考题)反复练习,一方面可以了解高考常考题型及
选材范围,另一方面,可以掌握高考试题命制规律,了解常见散文品味语言类试题题型及解题思路、答题
模式,对正确答题规范答题大有帮助。
3.多写散文,改写古代诗歌,提高语言鉴赏能力。
通过写散文,可以熟悉散文语言表达方式表达习惯,可以有效地提高对散文语言的理解能力。
4.掌握语言鉴赏的角度:
词语的锤炼
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叠音词、拟声词,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
副词等。
句式的选择
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散句(句子参差
不齐、长短不一)的运用。
修辞手法的选用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
语言的风格
平实、清新、华丽、幽默、辛辣、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寓庄于
谐、口语化、生动形象、有地方色彩、富有情趣、符合人物身份等。
5.了解品味语言类试题常见题型及答题规律:
(1)常见的命题形式:
①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句的深刻含意;
②从文中看,某句指的是什么意思;
③依据某段文字,如何理解某句话的意思。
(2)解题思路:
①内涵比较丰富的语句——对重要句子含意的考查通常情况下是考查句子中某个或某几个词语的丰富
内涵。
答题步骤:抓关键词——上下勾连。
②使用特殊表现手法的语句——有的重要句子,就是因为它使用了特殊的表现手法,所以我们在分析
句子的时候,就要抓住它使用的表现手法。
答题步骤:还原手法+作用+情感(把握修辞——由表及里)。
③结构复杂的句子——句子本身有时结构比较复杂,需要对这类句子给以足够的重视。不同结构的句
子强调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对句子每一部分都要给以解释。
答题步骤:复杂句子简单化+写关键解析+作用+情感。
④品味表达效果
设题角度:语言表达艺术的考查一般是从艺术效果、语言风格、语句(语段)赏析方面设题。
答题步骤:技巧+阐释+效果作用。
【跟踪训练】
1、【18 届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野外理发处
丰子恺
我的船所泊的岸上,小杂货店旁边的草地上,停着一副剃头担。我躺在船榻上休息的时候,恰好从船
窗中望见这副剃头担的全部。起初剃头司务独自坐在凳上吸烟,后来把凳让给另一个人坐了,就剃这个人
的头。我凝神纵目,眼前的船窗便化为画框,框中显出一幅现实的画图来。这图中的人物位置时时在变动,
有时会变出极好的构图来,疏密匀称姿势集中,宛如一幅写实派的西洋画。有时微嫌左右两旁空地太多或
太少,我便自己变更枕头的放处,以适应他们的变动,而求船窗中的妥帖的构图。
平日看到剃头,总以为被剃者为主人,剃者为附从。故被剃者出钱雇用剃头司务,而剃头司务受命做
工;被剃者端坐中央,而剃头司务盘旋奔走。但我看来,适得其反:剃头司务为画中主人,而被剃者为附
从。因为在姿势上,剃头司务提起精神做工,好像雕刻家正在制作。听说今春杭州举行金刚法会时,班禅
喇嘛叫某剃头司务来剃一个头,送他十块钱,剃头司务叩头道谢。若果有其事,我想当他工作的时候,“活
佛”也是默默地把头交付他,任他支配的。被剃者不管是谁,都垂头地坐着,忍气吞声地让他弄。纯粹用
感觉来看,剃头这景象中,似觉只有剃头司务一个人;被剃的人暂时变成了一件东西。因为他无声无息,
呆若木鸡;全身用白布包裹,只留出毛毛草草的一个头,而这头又被操纵在剃头司务之手,全无自主之权。
独有被剃头的人一声不响,绝对服从地把头让给别人弄。因为我在船窗中眺望岸上剃头的景象,在感觉上
但见一个人的活动,而不觉得其为两个人的勾当。我很同情于这被剃者:那剃头司务不管耳、目、口、鼻,
处处给他抹上水,涂上肥皂,弄得他淋漓满头;拨他的下巴,他只得仰起头来;拉他的耳朵,他只得旋转
头去。这种身体的不自由之苦,在照相馆的镜头前面只吃数秒钟,犹可忍也;但在剃头司务手下要吃个把
钟头,实在是人情所难堪的!我们岸上这位被剃头者,耐力格外强:他的身体常常为了适应剃头司务的工
作而转侧倾斜,甚至身体的重心越出他所坐的凳子之外,还是勉力支撑。我躺在船里观看,代他感觉非常
的吃力。人在被剃头的时候,暂时失却了人生的自由,而做了被人玩弄的傀儡。
我想把船窗中这幅图画移到纸上。起身取出速写簿,拿了铅笔等候着。等到妥帖的位置出现,便写了
一幅,放在船中的小桌子上,自己批评且修改。这被剃头者全身蒙着白布,肢体不分,好似一个雪菩萨。
幸而白布下端的左边露出凳子的脚,调剂了这一大块空白的寂寞。又全靠这凳脚与右边的剃头担子相对照,
稳固了全图的基础。凳脚原来只露一只,为了它在图中具有上述的两大效用,我擅把两脚都画出了。我又
在凳脚的旁边,白布的下端,擅自添上一朵墨,当作被剃头者的黑裤的露出部分。我以为有了这一朵墨,
白布愈加显见其白;剃头司务的鞋子的黑在画的下端不致孤独。而为全图的主眼的一大块黑色——剃头司
务的背心——亦得分布其同类色于画的左下角,可以增进全图的统调。
船主人给十个铜板与小杂货店,向他们屋后的地上采了一篮豌豆来,现在已经煮熟,送进一盘来给我
吃。看见我正在热心地弄画,便放了盘子来看。“啊,画了一副剃头担!”他说:“小杂货店后面的街上有许
多花样:捉牙虫的、测字的、旋糖的,还有打拳头卖膏药的……我刚才去采豆时从篱笆间望见,花样很多,
明天去画!”我未及回答,在我背后的小洞门中探头出来看画的船主妇接着说:“先生,我们明天开到南浔
去,那里有许多花园,去描花园景致!”她这话使我想起船舱里挂着一张照相:那照相里所摄取的,是一株
盘曲离奇的大树,树下的栏杆上靠着一个姿态闲雅而装束楚楚的女子,好像一位贵妇人;但从相貌上可以
辨明她是我们的船主妇。大概这就是她所爱好的花园景致,所以她把自己盛妆了加入在里头,拍这一张照
来挂在船舱里的。我很同情于她的一片苦心。世间颇有以为凡画必须优美华丽的人,以为只有风、花、雪、
月、朱栏、长廊、美人、名士是画的题材。我们这船主妇可说是这种人的代表。我吃着豌豆和这船家夫妇
俩谈了些闲话,他们就回船梢去做夜饭了。
(有删节)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丰子恺是文人与画家集于一身的儒者,文章“文中有画”,描绘了理发司务的理发技艺和过程,显
示了作者迥乎寻常的眼光。
B. 作者把“船窗”当作“画框”,置身于剃头司务的生活中,近距离观察,通过极其平凡的画面,表
现出非同一般的生活哲理。
C. 文章取材于生活的凡常之人,凡常之物,如写生一般,将这些凡常的人和事,通过文字呈现在我们
面前,给人历历在目之感。
D. 文章语言明快朴实、幽默隽永,视角独特,简单的故事中充满了童真,充满了禅意,充满了生活情
趣,更充满了人之真性情。
【答案】B
【解析】作者并没有“置身于剃头司务的生活中”,而是从远处客观地观察人物,客观地描写人物和事件,
所以 B 项错误。
(2)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
【答案】①在理发时,无论贵贱,都会失去自由,任由人摆布。②在生活中,低贱的人物也会有机会摆布
别人,高贵的人也会有被别人支配的时候。(第①点 2 分,第②点 3 分。)
(3)本文运用对比手法来结构文章,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
【答案】①剃者与被剃者的对比,以被剃者的呆木来表现剃者的技艺,揭示了生活之理。②“我”与船娘
艺术观的对比,以船娘的“优美华丽”的审美观突出了“我”的“质朴”、生活化的审美艺术观,揭示
出艺术之理。
点睛: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
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
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文章设计了两组对比来结构全篇,第一组
对比揭示了生活中的道理。第二组对比揭示了艺术上的道理。
2、【18 届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
①刚下过一场雨,蒙自的老街湿漉漉的。一线阳光就在这时划过来,南湖上又是一片光鲜。如果没有
穿梭往来的汽车,会让人想起多少年前的 5 月,同现在差不多的天气,南湖边霎时出现了一群来自全国各
地的学生,男的衣衫整洁,女的裙裾飘摇。一下子涌来这么多文化人,让人有一种震惊和欣喜,来的是西
南联大的学生啊。一个享誉世界的文化讲坛也在南湖边开启。主讲者有陈寅恪、冯友兰、钱穆、闻一多、
朱自清、沈从文……
②1938 年,在北中国已经放不下一张书桌的情况下,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昆明,组建了西南联
大,由于昆明校舍不敷,边城蒙自便暂时接纳了联大的文学院、法学院。政府尽心,绅士尽力,把联大师
生安顿在风景秀丽的南湖边,让他们住进最好的房子。蒙自海关、法国领事馆、哥胪士洋行和周柏斋的“颐
楼”,成了分校的教室和住地。领事馆敞亮气派,高树挺拔。哥胪士洋行是整个蒙自最豪华的西式建筑,海
关大院则像一座花园。
③这样,西南联大师生的生活就与美丽的南湖融在了一起。每天,师生上下课经过南湖东堤,课余在
湖边读书、唱歌、诵诗,在湖里畅游,在亭上探讨,青春的气息弥漫水中。鱼翔浅底,鸟儿扑飞,田田莲
叶拨弄着微风。南湖,一时成了联大师生感情的依托、诗情的沃土。想起诗人周定一的《南湖短歌》,这首
诗感情淋漓,淋漓得让人泪涌: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园花。你问我的家吗?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我走得有点累,让我枕着湖水睡一睡。
让湖风吹散我的梦,让落花堆满我的胸,让梦里听一声故国的钟。
……
我在这小城里学着异乡话,你问我的家吗?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
④蒙自武庙街的颐楼,是十分有特色的民居,作了联大女生的宿舍。楼高势险,古榕成荫,湖光山色,
尽收眼底。入夜,山风刮来,呜呜嘘嘘,如怨如诉,女生们总是长久不能成眠。家乡、亲人、故都,无不
随风而来,于是,她们将颐楼叫成了听风楼。听风楼,听的是“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吗?听的
是“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吗?
⑤虽然美丽的南湖给了师生们暂时的宁静,但是在那个烽火连三月的年代,宁静中又奔涌着激情。开
学第一天,分校师生即在南湖北岸的省立蒙自中学礼堂集会。会上,北京大学同学会发出《告全国同胞书》,
呼吁唤醒国人,担负起应尽的责任,争取国家民族之生存。他们还走上街头,以各种形式宣传抗战。有的
同学竟就参加了飞虎队,奔向抗日的战场。
⑥现在,我正在一面弧形的标识墙前驻足,上面镌刻着西南联大的校训“刚毅坚卓”。我不由想起冯友
兰先生 1938 年 8 月在蒙自为清华第十级毕业生题词中的话:“第十级诸同学由北平而长沙衡山,由长沙衡
山而昆明蒙自,屡经艰苦,其所不能,增益盖已多矣。”朱自清先生的题词中也说:“诸君又走了这么多的
路,更多地认识了我们的内地,我们的农村,我们的国家。诸君一定会不负所学,各尽所能,来报效我们
的民族,以完成抗战建国的大业的。”
⑦我慢慢进到楼内,走上楼梯,轻轻推开一扇门,竟然是闻一多先生的宿舍。先生把蒙自比作了“世
外桃源”,他在这里能够静心读书,以至于除吃饭、上课外,长时间不下楼活动。历史教授郑天挺见他如此
“怒读救国”,恐对身体不好,就劝他说:“一多啊,你何妨一下楼呢?”于是闻先生便得了“何妨一下楼
主人”的雅号。现在这个楼门上方,就挂着“一下楼”的匾牌。走进不大的卧室,一股书香仿佛立时灌了
满怀。先生,久仰了!屋内摆设依旧,只是先生擎着他的《红烛》下楼远去了。
⑧漫步湖边,前面走着的是陈寅恪教授吗?他边走边感慨:“风物居然似旧京,荷花海子忆升平;桥边
鬓影还明灭,楼外歌声杂醉酲……”钱穆教授则每天都会来到湖上的荼亭中,伴着一壶茶,沉思久坐。朱
自清教授在这里同样看到了荷塘月色,为此他又有了散文新作,新作里说,“一站到堤上就禁不住想到北平
的什刹海”。蒙自是哈尼族、彝族聚居区,火把节期间,人们在家门口燃起一堆堆火载歌载舞,朱自清也融
入这热烈之中:“这火是光,是热,是力量,是青年。在这抗战时期,需要鼓舞精神的时期,它的意义更是
深厚。”
⑨不少教授是带着家眷来的,冯友兰的女儿宗璞后来回忆说:“南湖的水颇丰满,柳岸河堤,可以一观;
有时父母携我们到湖边散步。那时父亲是四十三岁,半部黑髯,一袭长衫,飘然而行。……在抗战八年艰
苦的日子里,蒙自数月如激流中一段平静温柔的流水,想起来,总觉得这小城亲切又充满诗意。”
⑩蒙自分校,虽然只存在了短短几个月,却是西南联大这支现代乐曲中一段优雅的乐章,南湖的音符
在其间跳荡。“当小火车缓慢地从蒙自站驶出时,我们对于这所谓‘边陲小邑’大有依依不舍的情绪。”这
是陈岱孙先生的心声,也代表了蒙自分校师生的心情。他们坐着窄窄的小火车来,又乘着窄窄的小火车走
了,留下长长的铁轨长长的思念。多少年后,有人毕业直接回来这里工作,有人情意绵绵故地重游。又多
少年后,北大、清华、南开的后生们循着先贤的脚步来,来看这一湖波光潋滟的水。
我仍然沿着湖走,湖边生长着一些茂盛的合欢树,还有各种各样的花草藤蔓,婆婆娑娑延续了不知多
少岁月。
(取材于王剑冰同名散文)
(1)下列对作品的理解和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借追怀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师生在蒙自南湖的一段不同寻常的生活,展现了他们“刚毅坚卓”的
精神风貌。
B. “听风楼”的“听风”二字寓意丰富,既指倾听自然山风,也指风声唤起了家国之思、激发了抵御
外侮的豪情。
C. 第⑦段结尾处,以虚拟之笔描写闻一多先生手擎《红烛》远去的情形,饱含作者对闻先生的崇敬与
追思。
D. 后生学子循着先贤的足迹造访南湖,以欣赏湖光山色,感受蒙自的风土人情,寻找亲切而充满诗意
的生活。
【答案】D
【解析】“以欣赏湖光山色,感受蒙自的风土人情,寻找亲切而充满诗意的生活”错误,是缅怀先贤。
(2)蒙自南湖,见证了西南联大一段特殊的岁月,它“如激流中一段平静温柔的流水”,在“宁静中又奔
涌着激情”。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答案】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联大师生在蒙自南湖边度过了一段宁静的读书生活;在宁静的读书生
活中,联大师生满怀唤醒国人、抵御外侮、收复河山的爱国激情,积极抗日救国
点睛:句子主要有情感句、哲理句、意蕴句、修辞句接榫句等,分析含义首先要抓住句子中的词语,然后
在结合语段的内容进行分析,同时要注意句子的类型。此题是修辞句和意蕴句注意含义和情感。
(3)作者说《南湖短歌》“感情淋漓,淋漓地让人泪涌”,请根据文意,对此诗的这一特点加以赏析。
【答案】《南湖短歌》运用反复、排比、首尾呼应等手法,借对蒙自南湖风光的欣赏和赞美,强烈抒发对南
湖给予西南联大师生学习环境和精神慰藉的感激之情,也饱含了国难时期颠沛流离的痛苦和对遥远家
乡的浓烈思念。
【解析】注意从手法上鉴赏“反复、排比、首尾呼应”等手法,以及情感:强烈抒发对南湖给予西南联大
师生学习环境和精神慰藉的感激之情,也饱含了国难时期颠沛流离的痛苦和对遥远家乡的浓烈思念。
3、【18 届河南省八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测评试题(9 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在夜晚的麦田独行
刘庆邦
①已经是后半夜,我一个人在向麦田深处走。
②人在沉睡,值夜的狗在沉睡,村庄也在沉睡,仿佛一切都归于沉静状态。麦田上空偶尔响起布谷鸟
的叫声,远处的水塘间或传来一两声蛙鸣,在我听来,它们迷迷糊糊,也不清醒,像是在发癔症,说梦话。
它们的“梦话”不但丝毫不能打破夜晚的沉静,反而对沉静有所点化似的,使沉静显得更加深邃,更加邈
远。
③刚圆又缺的月亮悄悄升了起来。月亮的亮度与我的期望相差甚远,它看上去有些发黄,还有些发红,
一点儿都不清朗。我留意观察过各个季节的月亮,秋天和冬天的月亮是最亮的,夏天的月亮“质量”总是
不尽如人意。这样的月亮也不能说没有月光,只不过它散发的月光是慵懒的,朦胧的,洒到哪里都如同罩
上了一层薄雾。比如月光洒在此时的麦田里,使麦田变成白色的模糊,我可以看到密匝匝的麦穗,但看不
到麦芒。这样的月光谈不上有什么穿透力,它只洒在麦穗表面就完了,麦穗下方都是黑色的暗影。
④我沿着一条田间小路,自东向西,慢慢向里边走。说是小路,在夜色里几乎看不到有什么路径。小
路两侧成熟的麦子呈夹岸之势,差不多把小路占严了。面前的草丛里陡地飞起一只大鸟,在寂静的夜晚,
大鸟拍打翅膀的声音显得有些响,几乎吓了我一跳,我不知不觉站立下来,我不知道大鸟飞向了何方,一
道黑影一闪,不知名的大鸟就不见了。我随身带着一支袖珍式的手电筒,却没有打开。在夜晚的麦田里,
打手电是突兀的,我不愿用电光打破麦田的宁静。
⑤我们家族的墓园就在村南的这块麦田里,白天我已经到这块麦田里看过,而且在没腰深的麦田里伫
立了好长时间。自从 1970 年参加工作离开老家,四十多年过去了,我再也没有在麦子成熟的季节回过老家,
再也没有看到过大面积金黄的麦田。这次我特意抽出时间回老家,就是为了再看看遍地熟金一样的麦田。
放眼望去,金色的麦田向天边铺展,天有多远,麦田就有多远,怎么也望不到边。一阵熏风吹过,麦浪翻
成一阵白金,一阵黄金,白金和黄金在交替波涌,阳光似乎也被染成了金色,麦田和阳光在交相辉映。请
原谅我反复使用“金”这个字眼儿来形容麦田,因为我想不出还有哪个高贵的字眼儿可以代替它;然而,
如果地里真的铺满黄金的话,我不一定那么感动,恰恰是黄土地里长出来的成熟的麦子,才使我心潮激荡,
感动不已。那是一种生命的感动,深度的感动,源自本能的感动。它的美是自然之美,是壮美、大美和无
言之美。它给予人的美感是诗歌、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所不能比拟的。
⑥因为白天看麦田没有看够,所以在夜深人静时我还要来,晚上没有风,不见麦浪翻滚,也不见麦田
上方掠来掠去的燕子和翩翩起舞的蝴蝶。仰头往天上找,月亮升高一些,还是暗淡的轮廓。月亮洒在麦田
里的不像是月光,满地的麦子像是铺满了灰白的云彩。一时间,我以为自己站在云彩里,在随着云彩移动;
又以为自己也变成了一棵小麦,正幽幽地融入麦田。
⑦从麦田深处退出,我仍没有进村,没有回到我一个人住的老屋,而是沿着河边的一条小路,向邻村
走去。在路上,我想我也许会遇到人。夜行的人有时还是有的。然而,我跟着自己的影子,影子跟着我,
我连一个人都没遇到。河上有一座桥,我在那座桥上站下了。还是在老家的时候,也是在夜晚,我曾和邻
村的一个姑娘在这座桥上谈过恋爱,那个姑娘还送给我一双她亲手为我做的布鞋。来到桥上,我想把旧梦
回忆一下。桥的位置没变,只是由砖桥变成了水泥桥。桥下还有水,只是由活水变成了死水。映在水里的
红月亮被拉成红色的长条,断断续续,青蛙在浮萍上追逐,激起一些细碎的水花儿,逝者如斯,那个姑娘
再也见不到了。
⑧到周口市乘火车返京前,我和作家协会的朋友们一块儿喝了酒。火车开动了,我还醉眼蒙眬。列车
在豫东大平原的麦海里穿行,车窗外金色的麦田无边无际,更是壮观无比。我禁不住给妻子打了一个电话,
说大平原上成熟的麦子是全世界最美的景观,你想象不到有多么好看,多么震撼……我没有再说下去,我的
喉咙有些哽咽。
(摘编自《散文选刊•下半月原创版》,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②③两段描绘了一幅平原地区夏夜麦田月光图,突出月夜沉静、暗淡、朦胧的特点。这两段写鸟
声、蛙声,以动衬静,表现出麦田一派生机的景象。
B. 这篇文章按时间顺序交代夜游的经历,叙写夜游所见所闻引起的感想,以深情告别故乡收束全文,既是
叙事的结束,也是情感的高潮。
C. “我”从麦田深处退出,站在桥上,想起往日的恋人,大有物是人非之感。浓浓的情意融入淡淡的月色
之中,使文章显得含蓄而又深沉。
D. 文章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作者凭细致的观察,用细腻的笔触,给读者
呈现了一曲沉重略带忧伤的乐曲。
【答案】B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
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
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
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
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
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本题注意考查的是写作手法。
(2)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
我想不出还有哪个高贵的字眼儿可以代替它。
一时间,我以为自己站在云彩里,在随着云彩移动。
【答案】(1)“金”这个字眼,是麦浪的颜色,是汗水创造的财富,又象征宝贵。这句话
形象地写出了金色麦浪在作者心目中神圣的崇高地位。(2)表现了“我”被夜景吸引,内心
纯静愉悦,完全沉浸在月下麦田美妙的境界中。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句子含义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文本的理解认真分析句子的含义,本题可
以作答为,“金”这个字眼,是麦浪的颜色,是汗水创造的财富,又象征宝贵。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金
色麦浪在作者心目中神圣的崇高地位;表现了“我”被夜景吸引,内心纯静愉悦,完全沉浸在月下麦
田美妙的境界中。
(3)文章标题是“在夜晚的麦田里独行”,既然是“夜晚”,为什么第⑤段要写“白天”在麦田看到的景象?
【答案】①展现麦田另一种状态的美,使麦田形象更加丰满;②补充交待夜游的原因,丰
富了文章内容,为结尾“多么好看,多么震撼”提供有力的支撑;③为表现了作者对麦田及
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为加深读者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学作品的写法理解分析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作品的理解作答本题,文章
写白天目的是:展现麦田另一种状态的美,使麦田形象更加丰满;补充交待夜游的原因,丰富了文章
内容,为结尾“多么好看,多么震撼”提供有力的支撑;为表现了作者对麦田及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为加深读者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4、【18 届贵州省贵阳市普通高中高三 8 月摸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不忍的句号
迟子建
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春光注定是参差不齐的。三月,我离开故乡时,它还是一世界的白雪,可是到
了广东,花间已是落英缤纷了。一个似晴非晴的日子,我来到了南海丹灶镇的苏村,拜谒康有为故居。
一入苏村,看到的是一幅安恬的乡村生活图景:青砖的民居旁蜷着打盹的狗,荷花在水塘里静悄悄地
开。挎着菜篮的妇女缓缓地通过石桥,耕牛在树下休憩,这一切,似乎都与我心目中康有为出生地的情景
大相径庭,它是那么的和风细雨、欣欣向荣,没有丝毫的荒凉之气、沧桑之气。青少年时代生活在这里的
康有为,其心中日益积聚的政治“风暴”,缘何而来?
我对康有为的了解,基本上限于历史教科书上的“定义”,至于他个人的内心经历,不甚了了。看过康
有为故居,我很想走近他,了解他。
康有为发蒙读书时,萦绕耳际的除了诵读“四书五经”的声音,还有异乡战事中兵戈相击的声音。这
一“士”风与另一“仕”风的交汇,影响了康有为的人生,他日后心中积累的政治风暴,与这两股风的吹
拂有关。
当时的中国,内忧外困,他痛恨朝野的“不作为”和软弱,痛恨洋人蚕食祖国的疆土。这不安和愤懑
压迫着他,难以解脱。康有为似乎迷途了,他一度遁入风景秀丽的西樵山。康有为的西樵山静坐,其实是
想把自己幻化为一支可以烛照人生的蜡烛,这样他面对沉重的黑暗时,内心会有勇气。康有为走出西樵山
时,开始了更广博的读书,他的阅读不仅仅局限于历史、文学方面,而是扩展到自然科学上。同时,他还
对西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西学的科学民主与人道精神的渗透,与中国传统的儒学思想的滋养,使康有为
视野开阔起来,他恍然觉得“道”已在心中。
一八八八年,康有为离开故乡,向着京师北行,开始了他维新变法的旅程。然而,康有为是乘兴而来,
败兴而归。
康有为活了七十岁,但他的生命,在戊戌年他四十一岁时,已然终结。尽管其后他在印度撰写了《大
同书》,但他身上的勇气和锐气,在戊戌年后,已不复存在。康有为曾请人在一枚印章上刻下了这样的文字:
“维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可惜这些“眼界”并没有让
他变得开阔和深刻,他在归来后反对的是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支持和参与的是张勋复辟。直到他去世
的那一年,他还赴天津,为溥仪祝寿。但康有为还是了不起的,“公车上书”和“百日维新”,使他成为中
国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鼻祖,成为个性解放的先驱。
读过关于他的一些文字,我在四月份来到青岛。广东的春天过去了,但青岛的春天正在高潮,桃花点
点红,樱花簇簇白。我去了康有为在福山路最后的寓所,门厅里摆放着一幅徐悲鸿先生画的康有为的肖像,
他白发苍苍,目光温和,但这温和中却掩饰不住茫然。他嘴角微蹙,似在咀嚼着荣辱和苍凉。他坐在那里,
坐在四月的微风中,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我想,以他不羁的性情,他并不喜欢坐在画框中。在他心中,那
也是一种“牢”吧。
康有为的墓地,在浮山脚下,朝向大海。拜谒他墓地的那天,是个晴好的日子。本该是万木葱茏的时
节,可墓地却衰草凄凄。他的墓是圆形的,青白色。远远看去,像是一个句号。康有为就躺在这个句号中。
康有为五十六岁时,曾创办了《不忍》杂志。我想他一生最不忍的,大概就是这个句号。在广东南海的苏
村,我看到的是康有为的起点,而在青岛,我看到的却是他的终点。他的起点到终点,曲曲折折,波澜壮
阔。
康有为离开这个世界,整整八十年了。他墓地面前的大海,已不是一览无余的海了。近年来迅速兴起
的海景高层住宅,正逐渐地分割着他视野中的海。大海破碎了。不过康有为见过的海多了,见过的破碎的
山河也多了,他不会介意的。更何况,不管大海怎样被遮挡住,那海水在风暴来临时的惊涛拍岸之声,他
仍能深切地感受到。康有为最爱的,不正是这样的声音吗?
(摘编自迟子建《云烟过客》)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多次运用环境描写,但作用各不相同。开头描写苏村乡村生活图景的安恬,是为了表现作者心
中的疑惑,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
B. 作者善用肖像描写凸显人物形象,文章第八自然段对康有为的画像的描写,折射出他一生曲折的经
历以及晚年回味人生时的复杂心境。
C. 文章行文自由,不受时空限制,但情感集中,从广东南海苏村到青岛墓地,从近代到当下,笔触所
及,无不表达了对康有为的崇敬之情。
D. 文章结尾处,衰败的墓地与附近兴建的海景高层住宅形成强烈对比,表现康有为正逐渐淡出人视野
的现实,表达了作者的遗憾之情。
【答案】C
(2)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线的句子的含意。
【答案】“不忍”本指康有为创办的杂志《不忍》 以及他悲天悯人的情怀,此处是“不甘心”之意。 “句
号”比喻康有为坟墓的形状,代表他生命的终结。整句话现了康有为对自己至死也未能实现其政治理
想的不甘,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有为的理解和祟敬。
【解析】注意抓住句中“不忍”是“不甘心”之意。“句号”比喻康有为坟墓的形状,代表他生命的终结。
然后分析句子的含义,重点分析情感。
(3)康有为活到了七十岁,文化为什么认为他在四十一岁时,生命已经终结?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答案】“活到七十岁”是指他的自然生命终结,而四十一岁终结的是他的进步思想。康有为在四十一岁以
前,以天下为己任,励精图治,促成了“百日维新”,成为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鼻祖,个性解放的
先驱,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四十一岁后,康有为身上的勇气和锐气不复存在,眼界不再开阔和深刻。
他反对孙中山革命,支持张勋复辟,站在了历史倒退的洪流中。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在四十一岁
时,他的生命己经终结”。
点睛:情节的概括是散文常见的命题方式,往往概括物象的特征,事情的经过,作者的观点态度、情感等,
注意锁定文章的区位,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尤其注意文章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
相关文档
-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09文言2021-06-0744页
- 新课标202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五2021-06-0759页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8周题型天天2021-06-073页
- 高考语文作文预测5构思点拨素材新2021-06-073页
- 备战2021 高考语文 第四编 提升点22021-06-0746页
-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2021-06-077页
-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板块一语言文2021-06-07124页
- 2019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专题组合练2021-06-074页
- 高考语文 语文作文写作素材2021-06-074页
-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教学案2021-06-07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