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0.50 KB
- 2021-06-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二专题 文言断句/9
第二专题 文言断句
文言断句主要考查断句能力。此题延续了全国卷
前两年的考查方式。
〖真题导引〗
【高考全国卷Ⅰ】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
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
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
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
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
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
焉。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是(3 分)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
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
廋耳/索之/果然/
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
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
廋耳/索之/果然/
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
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
廋耳/索之/果然/
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
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
廋耳/索之/果然/
【答案】B【解析】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
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然后再考虑三个人物(“曾
公亮”“盗贼”“使客”),两个地名(“他境”“吾境”);
句中动词有“有、窜、闭、亡、移、诘、报、藏、廋、
索”等。然后以动词为中心,首先“盗悉窜/他境至夜
户不闭”中“他的地方达到夜不闭户”显然是不符曾
公亮管辖郑州的句意,所以排除 C 与 D 两项。A 与 B
两项中,关键是“移书”(发文书),按其句意,应是
“移书诘盗”,如果是“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物”
为名词作“亡”的宾语,“移书”也是名词,如果有一
个连词连接“物”与“移书”也成立。所以,选 B 项。
【参考译文】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推举
为进士甲科,知会稽县。老百姓在镜湖旁耕种农田,
常常担心镜湖水泛滥。曾公亮建立斗门,将湖水排入
曹娥江,老百姓享受到他的好处。后以端明殿学士身
份担任郑州知州,治理政事有才能因而声名在外,盗
贼全部逃窜到其他州县,以至夜不闭户。曾经有使者
丢失袋中东西,发布文书追查盗贼,曾公亮上报:“我
所辖境没有窝藏盗贼,恐怕是随从之人偷藏起来了
吧。”进行搜查,果然如此。曾公亮明达详熟法令,经
历处事久了,熟知朝廷台阁的典章宪制,首相韩琦常
常向他咨询。
【高考全国卷Ⅱ】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进士,出鄢
陵知县,征授御史,出接辽东,疏陈安攘十册,又请
速首功之赏,改巡山西。还朝,会廷臣方争建储。登
云谓议不早决,由贵妃家阴沮之。十六年六月遂因灾
异抗疏,劾妃父郑承宪,言:“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
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
由己发用以恐吓勋贵簧鼓朝绅不但惠安遭其虐焰,即
中宫与太后家亦谨避其锋矣,陛下享国久长,自由敬
德所致,而承宪每对人言,以为不立东宫之效。”
(节选自《明史·陈登云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是(3 分)
10核心考点·语文
A.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
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吓勋
贵/簧鼓朝绅/
B.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
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吓
勋贵/簧鼓朝绅/
C.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
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吓
勋贵/簧鼓朝绅/
D.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
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吓勋
贵/簧鼓朝绅/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断句,答题时结合上
下文理解句子大意,然后再根据名词、动词,或句中
表停顿的词,来判断即可。句子中的名字、称谓、地
名、连词等一般为断句标志,根据句子中意思,连词
“且”前应断开,排除 A、D 两项;B 项中,“承宪妻
每扬言”缺少宾语,不可独立成句。故答案为 C。
【参考译文】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
年(1577)进士,出京担任鄢陵知县。后被征召,被
授予御史一职。外出巡行辽东,上疏陈述安定边境的
十条对策,又请求加速建立首功的赏赐制度。后改任
山西巡抚。
回到京城,恰逢朝廷大臣正在争论立储君的事。
陈登云认为朝议迟迟不能决定,是贵妃家人暗中阻止。
万历十六年(1588)六月因发生灾害上疏,弹劾贵妃
父亲郑承宪,说:“郑承宪包藏祸心,觊觎储君。天天
与宦官往来,商量对策,而且广泛交结山人、术士、
道士、和尚之流。从前陛下重惩科场冒名顶替之人,
郑承宪的妻子常常扬言事情是自己揭发的,用来恐吓
勋贵,以巧言惑动朝廷人士。不但惠安遭到他们算计,
即使中宫与太后家也谨慎地避开他们的锋芒。陛下统
治国家已很久了,这是惠政的结果,而郑承宪每次对
人说,认为是不立太子的结果。”
【高考全国卷Ⅲ】
傅珪,字邦瑞,清苑人。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改
庶吉士。弘治中,授编修,寻兼司经局校书。与修《大
明会典》成,迁左中允。武宗立,以东宫恩,进左谕
德,充讲官,纂修《孝宗实录》。时词臣不附刘瑾,瑾
恶之。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
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
左右侍郎正德六年代费宏为礼部尚书。
(节选自《明史·傅珪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是(3 分)
A.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
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
/历吏部左/右侍郎/
B.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
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
历吏部左/右侍郎/
C.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
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
历吏部左/右侍郎/
D.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
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
历吏部左/右侍郎/
【答案】B【解析】先从人物及事件入手。这句话
主要讲傅珪参与修撰,因此而被降职和升官的历程,
意思是:“说《会典》成于刘健等人,靡费很多,降参
第二专题 文言断句/11
与修撰者的官,傅珪降为修撰,不久因《孝宗实录》
修成,晋升左中允,再次晋升至翰林学士,历任吏部
左、右侍郎。”断句时,尤其注意名词、动词等。其中
动词“镌”应理解为“降级,削职之意”。应带宾语“官”
(官职),排除 A 与 D。“进”(晋升)应带宾语“左中
允”,排除 C 与 D。
【参考译文】傅珪,字邦瑞,清苑人。成化二十
三年进士。改任庶吉士。弘治年间,被授予编修一职,
不久兼任司经局校书。参与编修完成《大明会典》,迁
任左中允。武宗即位,因为东宫恩赐,升任左谕德,
充当为皇帝经筵进讲的官员,编修《孝宗实录》。当时
文学侍从不攀附刘瑾,刘瑾很憎恨他们。说《大明会
典》在刘健等人手中完成,耗费很多,削减参与编修
者的官职,降傅珪为修撰,不久因为《孝宗实录》编
成,升任左中允,再升翰林学士,历任吏部左右侍郎,
正德六年代替费宏担任礼部尚书。
〖解题方略〗
一、准确掌握文言断句题的命题思路
命题者在四个选项中设置一个正确项和三个错误
项,错误项设置的错处并不多,不会到处乱设错误处,
一个错误项中一般设置一至二个错误处,三个错误项
一般只有两个不同的错误处。准确掌握这一命题思路,
遵循这一命题思路,找出选项中两个不同的错处。
二、利用语感和以往的知识积累来判断正误
1.利用名(代)词去判定
因为名词一般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在它们的
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
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⑴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孤、寡人、
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
第一人称代词。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
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
现代汉语的“你”“您”。其中“阁下”“陛下”在外交
用语中还用。
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
三人称代词,今作“他”或“它”,不仅代人,还可以
代事代物。
“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
“莫”,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代词;
“相”作互指代词,相当于“相互”“彼此”,也
可以偏指,代“你”“我”“他”。与“相”的偏指现象
极相似的还有“见”字,多代“我”,即《辞源》所谓
“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
⑵疑问代词——文言的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
“孰”“何”;“何”也问事。问事的还有“奚”“胡“曷”
“恶”“安”“焉”等。
⑶指示代词——文言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此”“是”
“斯”“兹”“夫”等,另“之”“其”“彼”除作人称
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
注意: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
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赤壁之战》中,
“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
“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2.利用文言虚词去判定
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1)对话、引文定句读——紧紧抓住“曰”“云”
“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言、谓为标
志,在它们的后面一般都要断开。两人对话,一般在
12核心考点·语文
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
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以确定使
用的标点。
(2)句首发语词:其、夫、盖、至若、若夫、初、
唯、斯、今、凡、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
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3)句尾语气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
句末尾;耶、与(欤)、邪(耶)、乎等经常用于疑问
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它们的后面
一般要断开。
(4)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
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
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
就可断句。
(5)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
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
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
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6)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
“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7)其它的如: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
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
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
利用虚词标志断句时必须注意灵活性。
(1)“乎”用在句中相当于“于”时不能点断。例
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一句中,“乎”用在句中相当于“于”,就不能断句。
(2)“也”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可点断也可
不点断。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
矣。”“是说也,人常疑之。”
(3)连词“而”有时用于词或短语之间表示并列关
系,所连接的并列短语共同作句子的成分,前后联系
很紧密,一般不在其前断开,但如果“而”是连接两
个句子,则往往要在其前面断开。例如:“石之铿然有
声者,所在皆是也,而独以钟名,何哉?”
(4)“夫”有时可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
有时也作指示代词(兼有舒缓语气的作用)用在句中,
有时甚至还可作名词,这几种情况都不能点断。
3.利用特殊句式及固定结构去判定
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
助我们断句。比如:
判断句式:“……者,……也”,“为、乃、即、则”
等;
反问句式:“不亦……乎”,“孰与……乎”,“其……
乎”,“安……哉”,“何……为”;
被动句式:“为……所……”“受……于……”
“见……于……”;
其它固定句式:“如……何”“况……乎”“何
(以)……为”“何……之有”(宋何罪之有?);“如……
何”(如太行王屋何?);“唯……是……”(唯余马首
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
“不亦……乎”(不亦说乎?);“何……之为”(秦则
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
“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得无
异乎?)“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
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
“于是”“然则”等。
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
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
4.利用修辞去巧妙判定
第二专题 文言断句/13
(1)利用顶真断句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
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根据这一
特点,我们也可以确定句读。
如: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
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可断为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
以美于徐公/
具告沛公沛公大惊(《鸿门宴》)可断为
具告沛公/沛公大惊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
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廉蔺列传》)可断为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出紧密相连的
相同的词语,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
(2)利用排偶断句
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
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这一特
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如: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
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可断为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
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
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过秦论》)
这一段文字之中,“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是
对偶;“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是排比;“内”
“外”是对照。根据这样的语言特点,确定句读也就
容易多了。
(3)利用反复断句
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文中是相当常见
的修辞方法。
如: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
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
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愚公移山》)
古文中两个相同词语连用,如果不属于形容词、
名词的重叠形式,一般来说,它们分属两句话,应当
从中间断开。抓住这一特点,自然有助于断句。以上
这几种断句方法是分别说的,在具体断句时,常常要
把这些方法综合运用。
5.依据文史知识去判定
文言文中的文史知识,包括人物的名、字、号、
谥号、年号、地名、官名等。了解这些知识对文言文
的断句也会有帮助。
如: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
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
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
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
等俱封(《史记•留侯世家》)
时间:汉六年正月;历史人物:良=张良=子房,
高帝,萧何;官职:三万户,侯;历史地名:下邳,
留。这段文言中,涉及古代文化常识有历法、地理、
历史、官职、姓名等,如能借助这些常识来断句,理
解起来便容易许多。
据此可断为: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
14核心考点·语文
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
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
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
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
封。
三、此题做完再回首通读一遍
此题做完后,通读一遍,凭借语感及文言文断句
的基本要求,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意思是否讲
得通。
四、推断式断句技巧:
1.确定选项人物、地点及陈述的内容。
2.忽略断句相同处,画出断句不同处。
3.按照断句的技法,先断易,再抓实词、扣虚
词、辨句式,进行推断与排除。
〖断句专项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初,夔州有锁江为浮梁,上设敌棚三重,夹江列
炮具。及师至距锁江三十里舍舟步进先夺其桥复牵舟
而上破州城守将高彦俦自焚遂进克万、施、开、忠四
州,峡中郡县悉下。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十八》)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及师至/距锁江三十里/舍舟步进/先夺其桥/复
牵舟而上/破州城/守将高彦俦自焚/
B.及师/至距锁江三十里/舍舟步/进先夺其桥/复
牵舟而上破/州城守将高彦俦/自焚/
C.及师至距/锁江三十/里舍舟步/进先夺/其桥复
牵/舟而上破/州城守将高彦俦自焚/
D.及师至/距锁江三十/里舍/舟步进先夺/其桥复
牵舟/而上破州/城守将高彦俦自焚/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明年,复封为扶乐乡侯,以中郎将副伏波将军马
援击交 蛮夷征侧等隆别于禁谿口破之获其帅征贰斩
首千余级降者二万余人还更封大国为长平侯及大司马
吴汉薨,隆为骠骑将军,行大司马事。
(选自《后汉书·列传第十二》,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以中郎将副伏波将军马援击交 蛮夷征侧等/
隆别于禁谿口破之/获其帅征贰/斩首千余级/降者二
万余人/还/更封大国/为长平侯/
B.以中郎将副伏波将军马援/击交 蛮夷/征侧等
隆别于禁谿口/破之获其帅征贰/斩首千余级/降者二
万余人还/更封大/国为长平侯/
C.以中郎将副伏波将军/马援击交 蛮夷征侧等/
隆别于禁谿口/破之获其帅/征贰斩首千余级/降者二
万余人/还更封/大国为长平侯/
D.以中郎将副伏波将军马援击/交 蛮夷征侧等
隆/别于禁谿口破之/获其帅/征贰斩首千余级/降者二
万余人还/更封大国/为长平侯/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武帝即位,祖思启陈政事以为自古开物成务必以
教学为先宜太庙之南弘修文序司农以北广开武校上诏
报答。后为青、冀二州刺史,在政清勤,而谦卑下士,
言议未尝及时事,上更以敬重之。未几卒,上深加叹
惜。
(选自《南史·列传第三十七》,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第二专题 文言断句/15
A.祖思启陈/政事以为/自古开物成/务必以教学
为先/宜太庙之/南弘修文/序司农以北广/开武校/
B.祖思启/陈政事以为/自古开物成/务必以教学
为先宜/太庙之/南弘修文序/司农以北/广开武校/
C.祖思启陈政事/以为/自古开物成务/必以教学
为先/宜太庙之南/弘修文序/司农以北/广开武校/
D.祖思启/陈政事/以为自古开物成/务必以教学
为先宜/太庙之南弘/修文序司农/以北广/开武校/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臣闻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秦之
时,羞文学,好武勇,贱仁义之士,贵治狱之吏,正
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王不用于世忠
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
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方今天下赖陛下恩厚,亡金革
之危、饥寒之患,父子夫妻戮力安家。然太平未洽者,
狱乱之也。
(选自《尚德缓刑书(节选)》,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王
/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虚
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
B.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王
/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虚
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
C.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
王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
虚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
D.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
王/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
虚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成基命性宽厚,每事持大体。御史李长春、给事
中杜齐芳坐私书事,将置重典。基命力救,不听,长
跪会极门,言:“祖宗立法,真死罪犹三覆奏,岂有
诏狱一讯遽置极刑。”自辰至酉未起。帝意解,得遣
戍。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
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
逐八年卒于家。赠少保,谥文穆。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三十九》,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
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儒/
遂为其党所逐/
B.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
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儒
遂为其党所逐/
C.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
/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
为其党所逐/
D.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
/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
为其党所逐/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吾闻治之成也,其源逮下,朝廷正则其官贤,官
贤则吏自不敢为不肖;弊之革也,其流连上,吏不 法
则官无败事,官尽无败事,则推而广之,朝廷亦无稗
政。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虽圣君
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移而救正之天下未尝不
16核心考点·语文
治往者,天下之仕出于一,虽未必其人尽材而贤,而
谙练者或二三十年,最少者亦且十余年。
(选自《赠丁掾序[清]侯方域》,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
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移而救正之/
天下未尝不治/
B.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
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移而救正之天
下/未尝不治/
C.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
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移而救正之/
天下未尝不治/
D.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
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移而救正之/
天下未尝不治/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士谦家富于财,躬处节俭,每以振施为务。州里
有丧事不办者,士谦辄奔走赴之,随乏供济。有兄弟
分财不均至相阋讼①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
相埒②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有牛犯其田者,士谦
牵置凉处饲之,过于本主。望见盗刈其禾黍者,默而
避之。其家僮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穷困所致,
义无相责。”遽令放之。
(选自《隋书·李士谦传》)
[注]①阋讼:诉讼,打官司。②相埒:相等,等
同。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阋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
少者/令与多者相埒/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
B.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阋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
少者/令与多者相埒/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
C.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阋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
少者/令与多者相埒/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
D.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阋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
少者/令与多者相埒/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建隆九年,拜御
史中丞。丁内艰,退居西洛,旋复本官。三年,兼判
吏部铨。一日晚归由阙前,太祖方与中黄门数人偶登
明德门西阙,前驺者潜知之,以白温叟。温叟令传呼
如常过阙。翌日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咸望恩
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
下非时不登楼也。太祖善之。
(选自《宋史·刘温叟传》)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翌日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咸望恩
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
B.翌日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咸望恩
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
C.翌日/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咸望恩
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
D.翌日/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咸望恩
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翌日,晴霁,登中峰,顾瞻京国,远眺荒徼,山
海混茫无际。数息,抵仙人台,峭壁断崖,北隅以木
第二专题 文言断句/17
梯登望之,股栗。健者匍匐而上,有石枰,九仙环弈
焉。自仙人台寻中会寺,入溪,穿石,荆棘塞路,不
可杖,径仅容双趾。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
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摘山花以
诗赠余,余亦倚声和之。
(选自程启允《游千山记》)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
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
B.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
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
C.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
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
D.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
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元帝为安东将军,以恢为主簿,再迁江宁令。讨
周馥有功,封博陵亭侯,复为镇东参军。与卞壸并以
时誉迁从事中郎,兼统记室。时四方多务笺疏殷积恢
斟酌酬答咸称折中于时王氏为将军而恢兄弟及颜含并
居显要刘超以忠谨掌书命时人以帝善任一国之才愍帝
即位,征用四方贤隽,召恢为尚书郎,元帝以经纬须
才,上疏留之,承制调为会稽太守。
(选自《晋书》卷七七,列传四七)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时四方多务/笺疏殷积恢斟酌酬答咸称/折中于
时/王氏为将军/而恢兄弟及颜含并居显要/刘超以忠
谨掌书命/时人以帝善任一国之才/
B.时四方多务/笺疏殷积/恢斟酌酬答/咸称折中
于时王氏为将军/而恢兄弟及颜含并居显要/刘超以忠
谨掌书命/时人以帝善任一国之才/
C.时四方多务/笺疏殷积/恢斟酌酬答/咸称折中/
于时王氏为将军/而恢兄弟及颜含并居显要/刘超以忠
谨掌书命/时人以帝善任一国之才/
D.时四方多务/笺疏殷积/恢斟酌酬答咸称折中于
时/王氏为将军/而恢兄弟及颜含/并居显要/刘超以忠
谨掌书命时/人以帝善任一国之才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
众百许人悉烧死。明日,乃还告郭恂。恂大惊,既而
色动。超知其意,举手曰:“掾虽不行,班超何心独擅
之乎!”恂乃悦。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
一国震怖。超晓告抚慰,遂纳子为质。
还奏于窦固。固大喜具上超功效并求更选使使西
域帝壮超节诏固曰吏如班超何故不遣而更选乎今以超
为军司马令遂前功超复受使,固欲益其兵,超曰:“愿
将本所从三十余人足矣。如有不虞,多益为累。”
(选自《后汉书·班梁列传》,有删节)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固大喜/具上超功效/并求更选使使西域/帝壮
超节/诏固曰/吏如班超/何故不遣而更选乎/今以超为
军司马/令遂前功/
B.固大喜/具上超功效/并求更选使/使西域/帝壮
超节/诏固曰吏如班超/何故不遣而更选乎/今以超为
军司马/令遂前功/
C.固大喜/具上超功效并求/更选使使西域/帝壮
超节/诏固曰/吏如班超/何故不遣而更选乎/今以超为
18核心考点·语文
军司马令/遂前功/
D.固大喜/具上超功效并求更选使使西域/帝壮超
节/诏固曰吏如班超/何故不遣而更选乎/今以超为军
司马令/遂前功/
1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张孝忠,本奚之种类。开元中以众归国授鸿胪卿
同正以孝忠贵赠户部尚书孝忠以勇闻于燕赵形体魁伟
长六尺余性宽裕事亲恭孝天宝末,以善射授内供奉。
为偏将,破九姓突厥,先登陷阵,以功授果毅折冲。
上元中,李宝臣奏授左领军郎将。宝臣以孝忠谨
重骁勇,甚委信之,以妻妹昧谷氏妻焉,仍悉以易州
诸镇兵马令其统制。前后居城镇十余年,甚著威惠。
(选自《旧唐书·列传九十一》)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是(3 分)( )
A.开元中以众归国/授鸿胪卿同正/以孝忠贵/赠
户部尚书/孝忠以勇闻于燕赵/形体魁伟/长六尺余/性
宽裕事亲/恭孝/
B.开元中以众归/国授鸿胪卿同正/以孝忠贵/赠
户部尚书/孝忠以勇闻于/燕赵/形体魁伟长六尺余/性
宽裕/事亲/恭孝/
C.开元中以众归国/授鸿胪卿同正/以孝忠贵/赠
户部尚书/孝忠以勇闻于燕/赵/形体魁伟/长六尺余/
性宽裕/事亲恭孝/
D.开元中以众归国/授鸿胪卿同正/以孝忠贵/赠
户部尚书/孝忠以勇闻于燕赵/形体魁伟/长六尺余/性
宽裕/事亲恭孝/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永光间,西羌反,日蚀,又久青亡光。房数上疏,
先言其将然,所言屡中。天子说之。诏使房作其事,
房奏考功课吏法。上令公卿朝臣与房会议皆以房言烦
碎令上下相司不可许上意向之时诸刺史奏事京师上召
见诸刺史令房晓以课事刺史复以为不可行
(节选自《汉书·京房传》,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上令公卿朝臣与房会议/皆以房言烦碎/令上下
相司/不可许/上意向之/时/诸刺史奏事京师/上召见/
诸刺史令房晓以课事/刺史复以为不可行/
B.上令公卿朝臣与房会议/皆以房言烦碎/令上下
相司/不可许/上意向之/时/诸刺史奏事京师/上召见
诸刺史/令房晓以课事/刺史复以为不可行/
C.上令公卿朝臣与房会议/皆以房言烦碎/令上下
相司/不可许上/意向之/时/诸刺史奏事京师/上召见/
诸刺史令房晓以课事/刺史复以为不可行/
D.上令公卿朝臣与房会议/皆以房言烦碎/令上下
相司/不可许上/意向之/时/诸刺史奏事京师/上召见
诸刺/史令房晓以课事/刺史复以为不可行/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郡守以仓廪虚,籍仓吏二十余家,命洽鞫之,洽
廉知为都吏所卖。都吏者,州之巨蠹也,尝于仓不获,
故以此中之。洽度守意锐未可婴,姑系之,而密令计
仓庾所入以白守曰:君之籍二十余家者以胥吏也今校
数岁之中所入已丰于昔由是观之胥吏妄矣君必不忍受
胥吏之妄而籍无罪之家也若以罪胥吏,过乃可免。守
悟,为罢都吏,而免所籍之家。
(节选自《宋史·张洽传》,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君之籍二十余/家者以胥吏也/今校数岁之中所
第二专题 文言断句/19
入/已丰/于昔由是观之/胥吏妄矣/君必不忍受胥吏之
妄/而籍无罪之家也/
B.君之籍二十余/家者以胥吏也/今校数岁之中所
入/已丰于昔/由是观之/胥吏妄矣/君必不忍受胥吏之
妄/而籍无罪之家也/
C.君之籍二十余家者/以胥吏也/今校数岁之中所
入/已丰/于昔由是观之/胥吏妄矣/君必不忍受胥吏之
妄/而籍无罪之家也/
D.君之籍二十余家者/以胥吏也/今校数岁之中所
入/已丰于昔/由是观之/胥吏妄矣/君必不忍受胥吏之
妄/而籍无罪之家也/
1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环历知黄平、沙河、滑县,并有能名,迁苏州同
知。倭患起,长吏不娴兵革。环性慷慨,独以身任之。
三十二年闰三月御贼宝山洋,小校张治战死。环奋前
搏贼,相持数日,贼遁去。寻犯太仓环驰赴之尝遇贼
短兵接身被三创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已而复
至,裹疮出海击之。
(节选自《明史·任环传》,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寻犯太仓/环驰赴之/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
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
B.寻犯太仓/环驰赴之/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
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
C.寻犯/太仓环驰赴之/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
/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
D.寻犯太仓/环驰赴之/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
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
1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帝曾与朝臣论海内姓地人物,戏谓聪曰:“世人谓
卿诸薛是蜀人,定是蜀人不?”聪对曰臣远祖广德世
仕汉朝时人呼为汉臣九世祖永随刘备入蜀时人呼为蜀
臣今事陛下是虏非蜀也帝抚掌笑曰:“卿幸可自明非
蜀,何乃遂复苦朕?”聪因投戟而出。帝曰:“薛监醉
耳。”其见知如此。
(节选自《北史·薛聪传》,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聪对曰/臣远祖广德世/仕汉朝/时人呼为汉/臣
九世祖永/随刘备入蜀/时人呼为蜀/臣今事陛下/是虏
非蜀也/
B.聪对曰/臣远祖广德/世仕汉朝/时人呼为汉/臣
九世祖永/随刘备入蜀/时人呼为蜀臣/今事陛下/是虏
非蜀也/
C.聪对曰/臣远祖广德世/仕汉朝/时人呼为汉/臣
九世祖永/随刘备入蜀/时人呼为蜀臣/今事陛下/是虏
非蜀也/
D.聪对曰/臣远祖广德/世仕汉朝/时人呼为汉/臣
九世祖永/随刘备入蜀/时人呼为蜀/臣今事陛下/是虏
非蜀也/
1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天圣初,举进士,开封试、礼部皆第一。时亲策
贤良、茂才等科。密州豪王澥私酿酒,邻人往捕之,
澥绐奴曰:“盗也。”尽使杀其父子四人。州论奴以法,
澥独不死。宰相陈尧佐右澥,庠力争,卒抵澥死。帝
遇庠厚行且大用矣庠初名郊李淑恐其先己以奇中之言
曰宋受命之号郊交也合姓名言之为不祥帝弗为意他日
以谕之因改名庠
(节选自《宋史·宋庠传》,有删改)
20核心考点·语文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帝遇庠厚/行且大用矣/庠初名郊/李淑恐其先/
己以奇中之/言曰/宋/受命之号/郊/交也/合姓名言之
为不祥/帝弗为意/他日以谕之因/改名庠/
B.帝遇庠厚/行且大用矣/庠初名郊/李淑恐其先
己/以奇中之/言曰/宋/受命之号/郊/交也/合姓名言
之为不祥/帝弗为意/他日以谕之因/改名庠/
C.帝遇庠/厚行且大用矣/庠初名郊/李淑恐其先/
己以奇中之/言曰/宋/受命之号/郊/交也/合姓名言之
为不祥/帝弗为意/他日以谕之/因改名庠/
D.帝遇庠厚/行且大用矣/庠初名郊/李淑恐其先
己/以奇中之/言曰/宋/受命之号/郊/交也/合姓名言
之为不祥/帝弗为意/他日以谕之/因改名庠/
1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暹累迁给事中,丁继母忧去职。十二年安西都护
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
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明年,于阗王尉迟眺阴结
突厥及诸蕃国图为叛乱。暹密知其谋,发兵捕而斩之,
并诛其党与五十余人,更立君长,于阗遂安。
(节选自《旧唐书·杜暹列传》,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
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
大都护/
B.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
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
大都护/
C.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
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
大都护/
D.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
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
大都护/
1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扬历按畿辅、淮、扬,矫然有风裁。隆庆中擢大
理丞以尝劾高拱拱门生给事中程文诬劾丕扬落职候勘
拱罢事白起官万历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诸府。
以严为治,属吏皆惴惴。按行关隘,增置敌楼三百余
所,筑边墙万余丈。录功,进右副都御史。
(选自《明史·孙丕扬传》,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隆庆中擢/大理丞以尝劾高拱/拱门生给事中程
文诬劾丕扬/落职候勘/拱罢/事白/起故官/
B.隆庆中/擢大理丞/以尝劾高拱/拱门生给事中
程文诬劾丕扬/落职候勘/拱罢/事白/起故官/
C.隆庆中/擢大理丞/以尝劾高拱/拱门生给事中
程文诬劾丕扬落职候勘/拱罢/事白/起故官/
D.隆庆中/擢大理丞/以尝劾高拱/拱门生给事中
程文诬劾丕扬/落职候勘/拱罢/事白起故官/
2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广顺初,补禁军列校,累迁至虎捷左厢都指挥使,
领永州防御使。显德初,迁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领昭
武军节度。岁余,改领曹州。世宗亲征淮上令继勋领
兵屯寿州城南进洞屋云梯以攻其城继勋怠于守御为其
所败死者数万梯屋悉皆被焚召归阙,出为河阳三城节
度。 (节选自《宋史·李继勋》,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第二专题 文言断句/21
( )(3 分)
A.世宗亲征淮/上令继勋领兵屯寿州/城南进洞屋
云梯/以攻其城/继勋怠于守御/为其所败/死者数万/
梯屋悉皆被焚/
B.世宗亲征淮上/令继勋领兵屯寿州城南/进洞屋
云梯/以攻其城/继勋怠于守御/为其所败/死者数万/
梯屋悉皆被焚/
C.世宗亲征淮上/令继勋领兵屯寿州/城南进洞屋
/云梯以攻其城/继勋怠于守/御为其所败/死者数万/
梯屋悉皆被焚/
D.世宗亲征淮/上令继勋领兵屯寿州城南/进洞屋
云梯/以攻其城/继勋怠于守御/为其所败/死者数万/
梯屋悉皆被焚/
2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初,偓侍宴,与京兆郑元规、威远使陈班并席,
辞曰:“学士不与外班接。”主席者固请乃坐全忠胤临
陛宣事坐者皆去席偓不动全忠怒偓薄己悻然出全忠见
帝,斥偓罪,帝数顾胤,胤不为解。全忠至中书,欲
召偓杀之。郑元规曰:“偓位侍郎、学士承旨,公无遽。”
全忠乃止,贬濮州司马。
(选自《新唐书·韩偓传》,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主席者固请乃坐/全忠/胤临陛宣事/坐者皆去
席/偓不动/全忠怒偓薄己/悻然出/
B.主席者固请/乃坐/全忠/胤临陛宣事/坐者皆去
席/偓不动/全忠怒/偓薄己悻然出/
C.主席者固请乃坐/全忠/胤临陛宣事/坐者皆去
席/偓不动/全忠怒/偓薄己悻然出/
D.主席者固请/乃坐/全忠/胤临陛宣事/坐者皆去
席/偓不动/全忠怒偓薄己/悻然出/
2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轨自知必及于祸,谓所亲曰:“吾昔在先朝,实申
社稷至计。今日之事,断可知矣。此州控带淮南,邻
接强寇,欲为身计,易同反掌。但忠义之节不可亏违
况荷先帝厚恩每思以死自效岂以获罪于嗣主便欲背德
于先帝止可于此待死义不为他计冀千载之后知吾此
心” (选自《北史·王轨列传》,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但忠义之节/不可亏/违况荷先帝厚恩/每思以
死自效/岂以获罪于嗣主/便欲背德于先帝/止可于此
待死/义不为他计冀/千载之后/知吾此心/
B.但忠义之节/不可亏/违况荷先帝厚恩/每思以
死自效/岂以获罪于嗣主/便欲背德于先帝/止可于此
待死/义不为他计/冀千载之后/知吾此心/
C.但忠义之节/不可亏违/况荷先帝厚恩/每思以
死自效/岂以获罪于嗣主/便欲背德于先帝/止可于此
待死/义不为他计/冀千载之后/知吾此心/
D.但忠义之节/不可亏违/况荷先帝厚恩/每思以
死自效/岂以获罪于嗣主/便欲背德于先帝/止可于此
待死/义不为他计冀/千载之后/知吾此心/
2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张说当国隐甫素恶之乃与中丞宇文融暴其过说赐
罢然帝嫉朋党免其官使侍母岁余,复为大夫。迁刑部
尚书,兼河南尹。帝还京师,即拜东都留守。累封清
河郡公。卒,赠益州大都督,谥曰忠。
(选自《新唐书》, 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22核心考点·语文
A.张说当国/隐甫素恶之/乃与中丞宇文融/暴其
过说赐罢/然帝嫉朋党/免其官/使侍母/
B.张说当国/隐甫素恶之/乃与中丞宇文融暴其过
说/赐罢/然帝嫉朋党/免其官/使侍母/
C.张说当国/隐甫素恶之/乃与中丞宇文融暴其过
/说赐罢/然帝嫉朋党/免其官/使侍母/
D.张说当国/隐甫素恶之/乃与中丞宇文融暴其过
/说赐罢/然帝嫉/朋党免其官/使侍母/
2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元和十三年,代郑权为横海军节度使。既至镇,
上言曰:“臣以河朔能拒朝命者其大略可见盖刺史失其
职反使镇将领兵事若刺史各得职分又有镇兵则节将虽
有禄山思明之奸岂能据一州为叛哉所以河朔六十年能
拒朝命者,只以夺刺史、县令之职,自作威福故也。
(《旧唐书·乌重胤》,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臣以河朔能拒/朝命者其大/略可见盖刺史/失
其职反使镇将领兵事/若刺史各得职/分又有镇兵/则
节将虽有禄山/思明之奸岂能据/一州为叛哉/
B.臣以河朔能拒/朝命者其大略/可见盖刺史失
其职/反使镇将领兵事若刺史/各得职分/又有镇兵/则
节将虽有禄山/思明之奸岂能据一州/为叛哉/
C.臣以河朔能拒朝命者/其大略可见/盖刺史失
其职/反使镇将领兵事/若刺史各得职分/又有镇兵/则
节将虽有禄山/思明之奸/岂能据一州为叛哉/
D.臣以河朔能拒朝命者/其大略可见盖/刺史失
其职/反使镇将领兵事若刺史/各得职分/又有镇兵则
节/将虽有禄山/思明之奸岂/能据一州为叛哉/
2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子英)退而上书曰:“陛下乘时应运,削平群雄,
薄海内外,莫不宾贡。臣鼎鱼漏网,假息南山。曩者
见获,复得脱亡。七年之久,重烦有司追迹。而陛下
以万乘之尊全匹夫之节不降天诛反疗其疾易冠裳赐酒
馔授以官爵陛下之量包乎天地矣臣感恩无极,非不欲
自竭犬马,但名义所存,不敢辄渝初志。
(节选自《明史·子英》,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而陛下以万乘之/尊全匹夫之节/不降天诛反/疗
其疾/易冠裳/赐酒馔/授以官爵/陛下之量包乎天地矣/
B.而陛下以万乘之尊/全匹夫之节/不降天诛/反疗
其疾/易冠裳/赐酒馔/授以官爵/陛下之量包乎天地矣/
C.而陛下以万乘之尊/全匹夫之节/不降天诛反/疗
其疾/易冠裳/赐酒馔/授以官爵陛下/之量包乎天地矣/
D.而陛下以万乘之/尊全匹夫之节/不降天诛/反疗
其疾/易冠裳/赐酒馔/授以官爵陛下之量/包乎天地矣/
2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太宗亲谕方略,传置而往。时遣阎承翰修河桥,
咸信请及流水未下造舟为便。承翰入奏:“方冬难成,
请权罢其役。”咸信因其去,乃集工成之。奏至上大
悦河平遣还役兵俄诏留筑堤咸信以为天寒地涸无决
溢之患复奏罢之
(节选自《宋史·魏咸信》,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是( )(3 分)
A.奏至上/大悦/河平遣还役兵/俄诏留筑堤/咸
信以为天寒/地涸无决溢之患/复奏/罢之/
B.奏至/上大悦/河平/遣还役兵/俄诏留筑堤/
咸信以为天寒地涸/无决溢之患/复奏罢之/
第二专题 文言断句/23
C.奏至上/大悦/河平/遣还役兵/俄诏留筑堤/
咸信以为天寒/地涸无决溢之患/复奏罢之/
D.奏至/上大悦/河平遣还役兵/俄诏留筑堤/咸
信以为天寒地涸/无决溢之患/复奏/罢之/
2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睿出入帷幄,太后密赐珍玩缯彩,人莫能知。
率常以夜帷载,阉官防致,前后巨万,不可胜数。
加以田园、奴婢、牛马、杂畜,并尽良美。大臣及
左右因是以受赉赐外示不私所费又以万计及疾病高
祖太后每亲视疾侍官省问相望于道及疾笃,上疏曰:
“濯缨清朝,垂周三纪,受先帝非分之眷,叨陛下
殊常之宠。
(《魏书·卷九十三》,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是( )(3 分)
A.大臣及左右/因是以受赉赐外示/不私所费/
又以万计/及疾病/高祖太后每亲视/疾侍官省问/相
望于道/
B.大臣及左右因是以受赉赐/外示不私所费/又
以万计/及疾病/高祖太后每亲视/疾侍官/省问/相
望于道/
C.大臣及左右/因是以受赉赐/外示不私所费/
又以万计/及疾病/高祖太后每亲视疾/侍官省问/相
望于道/
D.大臣及左右因是以受赉赐/外示不私/所费又
以万计/及疾病/高祖太后每亲视疾/侍官省问/相望
于道/
2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邦瑞去鸾益横明年诛死锦亦坐党比遣戍于是帝
渐思之逾十年京营缺人帝曰非邦瑞不可乃起故官既
至,疏便宜数事,悉允行。逾年卒。赠太子少保,
谥襄毅,遣行人护丧归葬。邦瑞严毅有识量。历官
四十年,以廉节著。子正国,南京刑部侍郎。
(《明史·王邦瑞》,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是( )(3 分)
A.邦瑞去鸾/益横明年诛/死锦亦坐党/比遣戍
于是/帝渐思之/逾十年/京营缺人帝/曰非邦瑞不可
/乃起故官/
B.邦瑞去/鸾益横/明年诛死/锦亦坐党/比遣戍
于是/帝渐思之逾十年/京营缺人/帝曰非邦瑞不可/
乃起故官/
C.邦瑞去/鸾益横/明年诛死/锦亦坐党比遣戍/
于是帝渐思之/逾十年/京营缺人/帝曰/非邦瑞不可
/乃起故官/
D.邦瑞去鸾/益横明年诛死/锦亦坐党比遣戍/
于是/帝渐思之逾十年/京营缺人帝/曰非邦瑞不可/
乃起/故官/
2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太宗即位,(颜师古)拜中书侍郎,以母丧解。
服除,还官。岁余,坐公事免。帝尝叹《五经》去
圣远传习浸讹诏师古于秘书省考定多所厘正既成悉
诏诸儒议于是各执所习共非诘师古师古辄引晋、宋
旧文,随方晓答,谊据该明,出其悟表,人人叹服。
帝因颁所定书于天下,学者赖之。
(选自《新唐书·颜师古传》,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是( )(3 分)
A.帝尝叹/《五经》去圣远/传习浸讹/诏师古于
秘书省考定/多所厘正/既成/悉诏诸儒议/于是各执
24核心考点·语文
/所习共非诘师古/
B.帝尝叹《五经》去圣远/传习浸讹/诏师古于
秘书省考定/多所厘正/既成/悉诏诸儒议/于是各执
所习/共非诘师古/
C.帝尝叹/《五经》去圣远传习浸讹/诏师古于
秘书省考定/多所厘正/既成/悉诏诸儒议/于是各执
/所习共非/诘师古/
D.帝尝叹《五经》/去圣远传习浸讹/诏师古于
秘书省考定/多所厘正/既成/悉诏诸儒议/于是各执
所习/共非诘师古/
3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松年平生不喜蓄财,每除官例赐金帛,以军兴
费广,一无所陈请,或劝其白于朝,曰:“弗请则已
白之是沽名也喜宾客奉入不足以供费或请节用为子
孙计松年曰:“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况俸廪,主上
所以养老臣也。”
(节选自《宋史·胡松年传》,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是( )(3 分)
A.弗请/则已白之/是沽名也/喜宾客/奉人不足
以供费/或请节用为子孙计/
B.弗请/则已白之/是沽名也/喜宾客奉人/不足
以供费/或请节用为子孙计/
C.弗请则已/白之是沽名也/喜宾客奉人/不足
以供费/或请节用为子孙计/
D.弗请则已/白之是沽名也/喜宾客/奉人不足
以供费/或请节用为子孙计/
3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侃言敌轻剽,无持久心,乞勿焚,免复敛为民
累。皆报许。时父母在容城,侃晓夜悲泣,乞假,
冒险迎之。景泰初议录扈从死事诸臣后侃因言避难
偷生者宜严谴以厉臣节上皇将还与同官刘福等言礼
宜从厚忤旨,被诘,尚书胡濙为解,乃已。
(节选自《明史·李侃》,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是( )(3 分)
A.景泰初议/录扈从死事诸臣/后侃因言避难偷
生者/宜严谴以厉臣节/上皇将还与同官/刘福等言
礼宜从厚/
B.景泰初/议录扈从死事/诸臣后侃/因言避难
偷生者/宜严谴以厉臣节/上皇将还/与同官刘福等/
言礼宜从厚/
C.景泰初议/录扈从死事诸臣/后侃因言避难/
偷生者宜严谴以厉臣节/上皇将还/与同官刘福等言
礼宜从厚/
D.景泰初/议录扈从死事诸臣后/侃因言避难偷
生者/宜严谴以厉臣节/上皇将还/与同官刘福等言
礼宜从厚/
3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开皇二年,突厥沙钵略可汗并弟叶护及潘那可
汗众十余万,寇掠而南诏以长儒为行军总管率众二
千击之遇于周众寡不敌军中大惧长儒慷慨神色愈烈
为虏所冲突,散而复聚,且战且行,转斗三日,五
兵咸尽,士卒以拳殴之,手皆见骨,杀伤万计。
(节选自《隋书·列传第十八》,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是( )(3 分)
A.寇掠而南/诏以长儒为行军总管/率众二千击/之
遇于周/众寡不敌军/中大惧/长儒慷慨/神色愈烈/
B.寇掠而南诏/以长儒为行军总管/率众二千击之/
第二专题 文言断句/25
遇于周/众寡不敌/军中大惧/长儒慷慨/神色愈烈/
C.寇掠而南诏/以长儒为行军总管/率众二千击/之
遇于周众/寡不敌军/中大惧/长儒慷慨/神色愈烈/
D.寇掠而南/诏以长儒为行军总管/率众二千击之/
遇于周/众寡不敌/军中大惧/长儒慷慨/神色愈烈/
3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宝闻夔州广武卒谋乱,乃乘舸泛江,一夕数百
里,以计平之。授陕西转运副使,许便宜从事。会
岁歉,诱豪民出粟三万斛,活饥民八万六千口。既
而李顺乱西蜀秦陇贼赵包聚徒数千将趋剑阁以附之
文宝移书蜀郡分兵讨袭获其渠魁余党歼焉
(节选自《宋史·郑文宝传》,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是( )(3 分)
A.既而李顺乱西蜀/秦陇贼赵包聚徒数千/将趋
剑阁/以附之文宝/移书蜀郡/分兵讨袭/获其渠魁余
党/歼焉/
B.既而李顺乱西蜀/秦陇贼赵包聚徒数千/将趋
剑阁以附之/文宝移书蜀郡/分兵讨袭/获其渠魁/余
党歼焉/
C.既而/李顺乱西蜀秦陇/贼赵包聚徒数千将/
趋剑阁以附之/文宝移书蜀郡/分兵讨袭/获其渠魁
余党/歼焉/
D.既而/李顺乱西蜀秦陇/贼赵包聚徒数千将/
趋剑阁/以附之文宝/移书蜀郡/分兵讨袭/获其渠魁
/余党歼焉/
辽宁朝阳何老师精心整理,倾情共享!
同时,欢迎您加入我的第 10 个 QQ 公益群。
如您在我的前 9 个群,就不必重复加。
相关文档
- 2021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学案:第三部2021-06-0713页
- 河南省平顶山市2021届高三语文10月2021-06-0716页
- 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十七单元2021-06-078页
- 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被动2021-06-076页
- 金科大联考2021届高三语文9月质量2021-06-0714页
- 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十单元实2021-06-0710页
-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4课《2021-06-0721页
- 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诗歌的鉴赏2021-06-076页
- 2021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学案:第二部2021-06-0714页
- 2018届高三语文(第02期)好题速递分项2021-06-07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