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6.00 KB
- 2021-06-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从逻辑角度解答逻辑推断题——精研逻辑,慎重推理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语言应用板块的第21题,出乎意料地考了一道推断题,让人眼前一亮。传统高考试卷中语言表达应用板块的命题,一般仅限于语法(或以语感替补)、修辞两个层面,很少触及逻辑,特别是从来没有专门设逻辑方面的题目来考查。而这一次专门设题考查学生的逻辑推断能力,体现了高考命题专家组认识到了语言逻辑思维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又因为以前忽略了逻辑方面的考查而带有补缺和反拨的意味。
这道题给了我们一个警示:作为一个合格的高中生,其语文表达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对语法(或语感)的掌握,也不仅仅满足于对修辞的熟练运用,还应该高度重视语言逻辑思维及其推理判断能力的培养,这是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也是时代和未来对人才的必然要求。
【真题演练】
2017年高考语文三套试卷中的逻辑推断题全部列举如下,我们进行逐一地分析研究,或许能获得有益的启示。
1.(2017·全国卷Ⅰ)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果有机会,我们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答:①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② 。
③ 。
解析 这是一个假言判断中的条件判断,条件判断陈述事物甲或情况甲是事物乙或情况乙的必要条件,即条件与结果之间存在一种可能性的关系,结果的成立一定要有前句这个条件,但具备前句这个条件时,却不一定能推出后句这个结果。①
中,“学习工科”为“激发好奇心、培养探索兴趣”这个结果提供了某种可能性。它是后者的必要条件,但不能保证“学习工科”就必定会有“激发好奇心、培养探索兴趣”这样的结果。而原文中的意思,“好奇心”和“探索兴趣”要为将来取得好成绩打基础,必须有绝对的保障,但仅仅是选择读工科,却不一定能得到这种绝对的结果。结果没有保障,所以这个判断有误。②中,对应的原文也是一个条件判断。同理,有“浓厚的兴趣”这个必要条件,不一定就有“取得好成绩”这个结果。“浓厚的兴趣”是可能“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取得好的成绩还需要其他如勤奋、智商等条件,所以,有了浓厚的兴趣,未必就能取得好成绩。③中,对应的原文仍然是一个条件判断。同理,有了“好成绩”这个必要条件,也不一定就有“毕业后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这个结果。取得好的成绩,是能适应社会需要的条件之一,适应社会需要还需要如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条件,所以,取得好成绩,毕业后未必就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答案 (示例)②不是有兴趣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③不是成绩好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2.(2017·全国卷Ⅱ)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答:①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② 。
③ 。
解析 ①是由一个归纳推理得出的结论。我们把它还原成一个归纳推理的形式。
前提1: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
前提2: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
结论: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
但这是一个不完全归纳推理,就是说,前提只是
列举了一部分城市因改名而取得经济较快发展的例子,而“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这个结论却是普遍性的,结论的范围比前提大,这样,结论就不一定可靠了。
③句,其实是一个演绎推理。我们把它还原成三段论的形式。
大前提:(城市)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
小前提:如果(我市)更名。
结论: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
这个三段论的大前提,就是①判断中的结论。因为前提是错误的,所以这个演绎推理是错误的。
②与③是同一个推断,③从正面推理,上面已作分析。②是从反面推理。②③两个推断因为大前提错了,所以无论怎么推断都是错误的。
在没有掌握一定的逻辑推断常识的情况下,逻辑推断题只能借助生活常理来判断。
答案 ②城市名字不够响亮并不一定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
③更名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腾飞
3.(2017·全国卷Ⅲ)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爆竹声声除旧岁”,说的是欢度春节时的传统习俗。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喜庆,但会带来空气、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引起火灾,一旦引起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
答:①火灾不一定会造成人身伤亡。
② 。
③ 。
解析 本题考查运用生活知识和经验推断问题的能力。我们知道火灾的发生因素很多,燃放烟花爆竹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所以材料中的“限制燃放,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推断不当;另外,我们知道环境污染的因素也很多,燃放烟花爆竹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所以材料中的“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推断也不恰当。
答案 ②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并不一定就能避免火灾的发生
③不是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就能避免环境污染
【解题方略】
“逻辑”是一个广泛的概念,语言逻辑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我们通过对2017年高考试卷中的三道逻辑推断题,以及相继涌现在各种高考复习资料中的大量此类逻辑推断题的分析,将其病误类型分为以下五个方面:强加因果(或强加联系)、条件缺失、片面夸大、过于绝对或(过于武断)、违背事理。
一、强加因果(强加联系)
本来不相干的两件事物或两个因素,强行把它们联系起来,或硬是说成因果关系。
典例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文明有赖于规则的涵养,汽车文明也不例外。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重新定义了交通格局与交通规则。但我们现在缺乏的不是交通规则,而是遵守规则的意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拥堵状况,一定都与对交通规则的遵守程度有直接关联。一些漠视交通规则的陋习,直接破坏了路况,造成交通拥堵,也提升了路怒症的爆发几率。
答:①不是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重新定义了交通格局与交通规则,而是汽车的普及。
② 。
③ 。
[解题思维] ①强加因果。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只能重新定义交通规则;而交通格局的变化只能由汽车普及来决定。②强加联系。对交通规则的遵守程度和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拥堵状况没有直接的关联,前者是主观意志,后者是客观情况。③强加因果。漠视交通规则和路况的破坏难以联系到一块,不能构成因果关系。
答案 (示例)②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拥堵状况,并不一定都与对交通规则的遵守程度有直接关联 ③一些漠视交通规则的陋习,不可能直接破坏了路况
【即练即悟】
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有人明确提出“男性育儿假”概念,提出女方享受产假期间,男方享受不少于十五天的共同育儿假,能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加上此前曾以法律形式固定的男性十五天的护理假,男方可享受最低三十天的“产假”,能促进家庭和睦,同时,将父母、岳父母解放出来,能让他(她)们快乐地安度晚年。
答:①“男性育儿假”不一定就能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
② 。
③ 。
解析 ①强加因果。男方多享受几天共同育儿假,跟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②强加联系。男方享受最低三十天的“产假”和避免家庭纷争没有直接的关系,如果夫妻感情不好,还可能加剧家庭纷争。③强加因果。父母、岳父母快乐地安度晚年是一个长时间的问题,不是依靠男方多享受几十天“产假”就能解决的。
答案 (示例)②男方可享受最低三十天的“产假”不一定能避免家庭纷争 ③男方可享受最低三十天的“产假”不一定就能让父母、岳父母快乐地安度晚年
二、条件缺失
一个事件的结果,往往不是由某一个原因或条件造成的,如果硬是把这个结果归因于其中的一两个原因或条件,而抛弃了其他的原因或条件,就造成了条件缺失的逻辑语病。
典例2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每年暑假期间,全国范围内就会出现很多低年级儿童在湖边嬉水导致的溺水事故,因此,务必要在小学范围内开设游泳课,这样就可以杜绝低龄儿童溺水事故的发生。另外,开设了游泳课以后,非游泳课的老师就减轻了教学负担,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本专业课程的研究中,教研成果就会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因此,我们一定要把这件事尽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答:①开设了游泳课,不一定能杜绝低龄儿童溺水事故的发生。
② 。
③ 。
[解题思维] ①条件缺失。低龄儿童溺水事故的发生有多种原因,例如父母监护不到位,儿童游泳技术学得不精,游泳时间过度而体力透支,游泳场地的水深、水流等状况。开设游泳课教学游泳技术,只能是减少溺水事故的一个原因而已。②条件缺失。开设了游泳课,可能有一部分课时被游泳课占用,但构成教师教学负担的还有狠抓教学质量、班级学生人多而不好管理、迎接各种形式主义的检查等原因。③条件缺失。就算减轻了非游泳课老师的负担,教研成果也不一定就能涌现出来。教研成果的产生,还有赖于教师业务水平和学术水平的提高、学校培训机制的完善、图书馆和网络等硬件设施的建设,以及教师个人的钻研精神等。
答案 (示例)②开设了游泳课以后,非游泳课的教师不一定能减轻教学负担 ③非游泳课的老师减轻了负担,教研成果也不一定就会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即练即悟】
2.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从教育改革的角度看,时代给我们提出的课题,远不只是“衡中模式”,还有席卷各地的“择校热”、学龄前儿童的“幼儿园大战”等。只要多建一些学校和幼儿园,就能消除“择校热”和“幼儿园大战”等现象。没有“超级学校”,家长们就不会为儿女的教育问题而发愁。在改革中让教育资源配置趋向平衡,素质教育就会取得圆满成功。
答:①多建一些学校和幼儿园,也未必就能消除“择校热”和“幼儿园大战”等现象。
② 。
③ 。
解析 ①条件缺失。“择校热”和“幼儿园大战”的形成不仅仅有学校或幼儿园数量不够这一个原因,还有师资力量不均衡、教学设施的完备程度不平衡等。所以,多建几所学校或幼儿园,解决不了这个问题。②条件缺失。“超级学校”只是给家长的儿女教育问题带来烦恼的原因之一,还有如经济压力大、学生因课业负担重而损害身体等问题,父母同样为之烦恼。③条件缺失。素质教育要取得成功,还需要相关教育政策、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改革、资金投入、教师人才队伍等多方面的条件。
答案 (示例)②没有“超级学校”,家长们也还会为儿女的教育问题而发愁 ③让教育资源配置趋向平衡,素质教育也不一定就会取得圆满成功
三、片面夸大
“片面夸大”就是片面地、不切实际地夸大事实或后果。它不同于修辞中的夸张,修辞中的夸张基于渲染语言表达效果的需要,是立足于事实相对可信的基础上的夸大。而这里所说的“片面夸大”是指不顾客观实际地夸大事件或后果,违背了客观事实和生活常理。
典例3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科学家发
现,生活在大的群体之中的鸟类,比生活在孤独之中的鸟类大脑中有着更多的新的神经元,也有着更强的记忆力。可见,我们人类也应该结交一些朋友,这样可以消除我们的孤独感,否则,孤独感就会导致我们的心灵彻底封闭。人生活在社会群体中,一秒钟也不能和他人断绝联系,封闭症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很有害的。
答:①我们人类结交一些朋友,也不能完全消除我们的孤独感。
② 。
③ 。
[解题思维] ①片面夸大。人类交一些朋友可以缓和孤独感,但不能完全消除孤独感,“消除”的说法就显得过于夸大结果了。②片面夸大。孤独感应该是人类的一种较普遍的感受,许多人在许多时候都有,有些人长期都有,比如空巢老人,但事实上也没有导致他们的心灵彻底封闭。③片面夸大。人生活在社会之中,虽然不可能脱离他人而孤立地生活,但也不至于一秒钟都不能和他人断绝联系,这种说法夸大了事实。
答案 (示例)②孤独感不一定就会导致我们的心灵彻底封闭 ③人生活在社会群体中,并不是一秒钟也不能和他人断绝联系
【即练即悟】
3.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驾驶技术的高低跟犯错率是成反比的,有了高超的驾驶技术就可以避免车祸的发生。调查显示,出车祸的司机大多是从小驾校学得驾驶技术的,可见,小的驾校是培养不出驾驶技术高超的驾驶员的。所以我们要全面关停那些规模小、设备落后的驾校,让大的驾校来承担驾驶员培训工作,这样就可以让每一位学员都拥有高超的驾驶技术了。
答:①有了高超的驾驶技术不一定就能够避免车祸的发生。
② 。
③ 。
解析 ①片面夸大。高超的驾驶技术,可能在关键的时刻处理得更合理妥当一些,但不可能不发生任何车祸。而且有些老司机正是因为驾驶技术高超而掉以轻心,导致车祸发生。②③片面夸大。驾校规模的大小,和驾驶员(学员)的驾驶技术没有正相关的关系,大驾校培训的学员未必驾驶技术都高,小驾校培训的学员未必驾驶技术就低。
答案 (示例)②小的驾校未必就不能培养出驾驶技术高超的驾驶员 ③
让大的驾校来承担驾驶员培训工作,不一定能让每一位学员都拥有高超驾驶技术
四、过于绝对(或过于武断)
唯物辩证法里有一个概念,叫作“度”,意思是事物都在一个相对的范围内才得以存在。俗话说:“说话要注意分寸。”所以,如果我们说话过于主观臆断了,或把话说过头了,没有留下一点的余地,其必然与事实相谬,这也是违背语言逻辑的一种表现。
典例4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现代汉语就是这样,能用一个字的,别用两个字,能用两个字的,别用三个字。音节越短,煽动性越强,就越能激起大家的激情。所以说,沟通是一把双刃剑,看你怎么用,还是那句老话,善恶之间,存乎一心。心里要是善的,结果肯定是好的;心里要是恶的,结果也必定是恶的。因此,我们今后与人沟通,一定要少用词,用短句,不用长句。
答:①音节越短,煽动性越强,不一定就越能激起大家的激情。
② 。
③ 。
[解题思维] ①过于绝对。音节越短就越能激起大家的激情?短到一个字如何呢?所以这样说就显得过于绝对化。②过于武断。心善和结果的好坏,并没有必然的正相关关系。正所谓“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为恶的享富贵又寿延!”。③过于武断。与人沟通时,用短句还是用长句,要看说话的目的、当时的场合、听众等诸多因素,不可一概而论。
答案 (示例)②心里是善的,结果不一定是好的;心里是恶的,结果也不一定是恶的 ③我们今后与人沟通,不一定完全要少用词,用短句,不用长句
【即练即悟】
4.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媒介”这个词司空见惯,却很难把握,因为它是一种“诱因”,是最难以实体化的功能。有了媒介,原本无关的人或事乃至思想,必然发生关联。发生关联之后,相关的人、事物和思想,就会统合为一个均质单一体,差异不复存在。在这样一个没有差异的新的关系里,步调一致的思想就会迸发出无穷的力量,凝结成丰硕的成果。
答:①有了媒介,原本无关的人或事乃至思想并不一定就发生关联。
② 。
③ 。
解析 ①过于武断。媒介只是提供了条件,存在发生联系的可能,但如果要说“原本无关的人或事乃至思想,必然发生关联”,就过于主观臆断了。②过于武断。不同的事物发生了关系,也不一定就能合为一体且不存在差异,这种说法抹杀了事物的差别,且过于武断地强加推理。③过于武断。仅仅是思想步调一致了,不一定就能把事情办好,也不一定就能“凝结成丰硕的成果”。
答案 (示例)②发生关联之后,相关的人、事物和思想,不一定就会统合为一个均质单一体,不可能不存在差异 ③步调一致的思想不一定就会迸发出无穷的力量,凝结成丰硕的成果
五、违背事理
说话、做事都要尊重基本的客观事实,不可无视客观事实而胡编乱造,这是一切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不尊重客观事实,必将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说话也一样,交换信息、交流思想、发布决策,都必须以尊重客观事实为前提,违背了这一点,就无法完成交际任务。
典例5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带孩子出境游,对孩子将来在事业上走向成功是很有帮助的,但家长们也需要有大量的付出。表现在费用支出上,数据显示,83%的家长会因带孩子而预订更高价位的酒店,以便让孩子的心理得到健康成长;投入的精力也不容小觑,因为孩子备用品太多、孩子爱哭闹、不肯走“要抱抱”成为父母的重大负累。父母承担这些负累,可以让孩子深切体会父爱、母爱的伟大。
答:①带孩子出境游,不一定能对孩子将来在事业上走向成功很有帮助。
② 。
③ 。
[解题思维] ①违背事理。带孩子出境游是为了娱乐,当然也增长见识,但对孩子将来在事业上走向成功却不一定就有很大帮助。这要看孩子长大后从事什么工作,其努力程度、专业功底、天赋、机会等如何。②违背事理。按照常理,父母带孩子住高级酒店,是为了让孩子住得更舒服一点,少受点苦。这跟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没有什么关系。③违背事理。“要抱抱”幼童还太小,还不懂事,不可能深切体会父爱、母爱的伟大。
答案 (示例)②住高档酒店不是为了让孩子的心理得到健康成长 ③父母承担这些负累,也不可能让孩子深切体会父爱和母爱的伟大
【即练即悟】
5.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农村有很多祠堂,在我国乡村传统文化中,祠堂具有很高的地位。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沉寂,在改革开放后,农村的祠堂文化又重新兴旺起来。它成了各村村民的活动中心,是村民心中一个具有神圣意味的存在,它能帮助村民走出精神困惑。许多农村祠堂被装饰得漂漂亮亮,打扫得干干净净,改变了全村的村容村貌。我国的自然村一般是同姓家庭聚族而居的,祠堂良好形象标志着家族的兴旺和发达。
答:①农村的祠堂不一定能帮助村民走出精神困惑。
② 。
③ 。
解析 ①违背事理。说农村的祠堂能帮助村民走出精神困惑,不仅有悖于常理,而且有宣扬封建迷信的味道。②违背事理。农村祠堂只是一个处所,全村的村容村貌是一个大的整体,一个处所的变化不能改变全局。③违背事理。把“祠堂良好形象”与“家族的兴旺和发达”强加联系,于理不通。
答案 (示例)②农村祠堂被装饰得漂亮,打扫得干净,不能改变全村的村容村貌 ③祠堂良好形象不能标志着家族的兴旺和发达
简明、准确、鲜明、生动(含逻辑推断)
(45分钟 108分)
注:每小题6分。
1.请按情景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学校组织秋季运动会,作为高三年级学生的你积极参加。
(1)请你为班级写一则简洁的加油口号,不超过20个字。
(2)运动会后,你感到收获很大。第二天高二的一位同学问你:“马上要高考了,时间那么紧张,你们参加这种活动,值得吗?”请你用一两句话回答他,表明你的看法,不超过50个字。
解析 第(1)题,运动会口号的目的是营造气氛、制造声势、调动大家
的参与性,可以运用对偶、反复等修辞手法。第(2)题,根据“运动会后,你感到收获很大”可知,作答时,要先回答“值得”,然后再说明理由,可以将运动会上争创佳绩的运动精神和学习上分秒必争、奋发争先的学习精神结合起来谈。
答案 (1)(示例1)团结友爱创佳绩,顽强拼搏不言弃
(示例2)赛出独特的风格,赛出辉煌的人生
(2)(示例)值得。高三学习不仅要分秒必争,更要斗志昂扬,一场振奋人心的运动会将激励我们超越自我,永不言弃。
2.北京市消协日前发布手机APP(应用软件)个人信息安全调查报告。报告显示,部分手机APP过度收集、违规使用个人信息,可能导致个人隐私信息泄露或被窃取。一项问卷调查显示,有89.62%的被调查者认为手机APP存在过度采集个人信息问题,41.16%的被调查者在安装或使用手机APP之前不看授权须知等。
对于以上新闻,你怎么看?请写出你的观点和分析,100个字左右。
解析 作答本题,首先观点要明确,其次分析要合理。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对于手机APP(应用软件)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一是要规范手机APP采集个人信息的“度”,二是用户个人也要有信息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
答案 (示例1)相关部门应规范手机APP(应用软件)采集个人信息的“度”。在合法、正当、必要这些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并明确“红线”,对哪些个人信息可以采集、哪些不能采集,应该进行明确规定。凡是越界过度采集个人信息的行为就属于违规,应进行相应处罚。
(示例2)用户个人要有信息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使用或安装APP之前,应阅读授权须知;一旦发现过度采集个人信息,应该拒绝使用或者进行投诉;如果发现手机APP提供者的行为侵权,应通过行政或司法渠道进行维权。
3.下面是一位古诗词爱好者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所作的一首七律,请依据律诗的要求将下列标有序号的四句话分别填在横线上,使之成为一首完整的七律诗。
每逢佳节更情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政出和谐方大同。
香茗品来夸未尽,家山习习又清风。
①快意常如秋月满 ②心多自信得宽广 ③寒霜不减一旗红 ④小字云笺记岁丰
解析 律诗在形式上要求颔联、颈联的上下句是对仗句。本题突破口在于“
政出和谐方大同”一句,此句为颈联的下句,根据平仄相对、词性相同的要求,只有②可作颈联的上句。①③中“快意”对“寒霜”,“秋月”对“一旗”,“满”对“红”,由此可知,①③为颔联。又根据“仄起平收”的要求,可确定①为上句,③为下句。由此可确定顺序为④①③②。
答案 ④①③②
4.墓志铭是一种悼念性的文体,具有概括性和独创性两大特点。如汉朝大将韩信的墓志铭为:“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墓志铭为:“活过、爱过、写过。”寥寥几个字,高度概括出他们的一生。请从下列名人中选择两位,分别为他们撰写一则墓志铭,要求不超过20字。
鲁迅 沈从文 曹雪芹 蔺相如
解析 作答本题,要选择自己相对熟悉的人物,回忆学过的教材内容,结合相关知识,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人物的个性、经历、品质等。
答案 (示例1)鲁迅:以笔为枪,绝不休战!
(示例2)沈从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
(示例3)曹雪芹:一生一场红楼梦。
(示例4)蔺相如:智勇双全,千古一贤。
5.(2020·天津南开中学高三模拟)按照传统,中国人多喜欢为自己的居所、书房取一个名字,用以表明自己的志趣。假如你也有一间居室,你会给它取个什么名字?请说明理由,要求:不少于100字。
解析 取的名字,需要表明自己的志趣。理由分析时需要结构完整,层次分明,语言简洁流畅,而且情趣要高雅。可以综合使用表达技巧,如描写、衬托、比喻、以小见大、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卒章显志、托物言志等。
答案 (示例)隐居。
古代的陶渊明、王维等人对尔虞我诈的官场心生厌烦。于是陶渊明隐居于深山之中,更写出了世外桃源这样让人向往的生活环境。王维渐渐沉入佛理之中,过着超脱世俗的生活。我对于他们的勇气抱有极大的赞赏,同时对于那安静、清幽、平淡的生活心生向往。虽然陶渊明由于隐居深山而饱尝苦难,可我想他应不曾后悔过,我亦是。虽然大都市繁华、热闹、现代化,但是面对“这是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个最坏的时代”,我想远离追名逐利的累赘。因此,隐居能直白地表达我内心无限的渴望。
6.(2020·河北邯郸高三模拟)学校举办关于“人类是否将毁于科技”的辩论赛,下面是正方的发言,请针对正方的观点,替反方拟写一段辩词。要求:语言表达准确、鲜明,运用举例论证,70~110字。
正方:现代科技发展的不确定性,使得科技这把双刃剑,变成了悬顶之剑。人类对科技的使用早已到了急不可耐的地步,经年累月的堆积,使得科技的负作用正随时在全球范围内爆发,这是科技毁灭性趋势的更深层次危机。
反方:
解析 这是一道辩论的题目,要求反驳对方的观点,首先要明确对方的观点是谈论“科技的负面影响”,辩驳时注意抓住“观点”“依据”,此题可从对方的论点切入,然后针对对方观点,列举科技的发展解决了诸多人类面临的危机。
答案 (示例)科技发展的历程证明,科技给人类带来的难题,都可以通过科技的发展来解决。科学家曾经预言,由于科技产品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到21世纪初人类将面临能源危机,而现在,新能源的开发,使这种恐慌荡然无存。
7.(2020·湖北七校联考)下面内容表明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一些不同看法,你的观点是怎样的呢?请用问句的形式简洁地表明自己的观点。(10~30字)
孔子说,父母去世要守孝三年。
《弟子规》:“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有的学生对传统中的这种做法很不理解,说:“守孝时间三年,耽误时间太多,不吃肉,缺营养,太迂腐了。”
答案 (示例一)守孝难道非得三年不可吗?
(示例二)和父母养育我们所付出的艰辛相比,守孝三年又算得了什么呢?
8.(2020·湖北武汉调研)学校筹办首届读书节活动,向同学征集宣传标语,请为本届读书节拟写一个宣传标语。要求:①采用对偶句式,且上下句分别含有“古之圣贤”和“今世文章”的字样;②每句字数在10~15字之间。
答案 读古之圣贤,修性养心心常乐;览今世文章,增才益智智渐多。
9.(2020·湖北宜昌调研)“飞花令”是雅令中的一种,最基本的“飞花令”诗句中必须含有“花”字,且对“花”字出现的位置有严格的要求。这些诗可自作,也可背诵前人成句。行令者先后相续,作不出、背不出或作错、背错时,由酒令官命其喝酒。请根据你的背诵,完成下面的“飞花令”。(诗句可以少于7个字;任选三句作答,写明序号)
①花 __ __ __ __ __ __;②__ 花 __ __ __ __ __;
③__ __ 花 __ __ __ __;④__ __ __ 花 __ __ __;
⑤__ __ __ __ 花 __ __;⑥__ __ __ __ __ 花 __;
⑦__ __ __ __ __ __ 花。
答案 (示例)①(花)间一壶酒 (花)重锦官城 (花)谢(花)飞(花)满天 ②春(花)秋月何时了 迷(花)倚石忽已暝 杨(花)落尽子规啼 桃(花)落,闲池阁 ③春江(花)朝秋月夜 感时(花)溅泪 ④枫叶荻(花)秋瑟瑟 满地黄(花)堆积 日出江(花)红胜火 ⑤间关莺语(花)底滑 东风夜放(花)千树 黄四娘家(花)满蹊 ⑥牧童遥指杏(花)村 千树万树梨(花)开 东风无力百(花)残 ⑦隔江犹唱后庭(花) 霜叶红于二月(花) 春城无处不飞(花) 朱雀桥边野草(花)
10.(2020·湖北荆州模拟)网上流传着这样一段话:一部高档手机,70%的功能都是没用的;一款高档轿车,70%的速度都是多余的;一栋豪华别墅,70%的房间都是空着的;一顿饕餮大餐,70%的食物最后只能被倒掉……
请你针对这段话,号召你身边的人在生活中多一些低配意识。要求:语言表达准确、鲜明、得体,不少于60字。
解析 做题时要从材料本身出发,“号召”的语言要有针对性和鼓动性,突出强调低配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到观点鲜明,语言准确。注意字数的限制。
答案 (示例)健康生活,适度就好,适度本身就是一种幸福。配置太多,只是炫耀和浪费。多一点低配意识,倡导绿色消费、低碳生活,不仅是量入为出的理财之道,更是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11.(2020·三湘名校联盟)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神州晚报》拟举办以“追忆缅怀”为主题的清明节征文活动。请拟写一则征文启事。要求:只写正文,内容得当,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
答案 (示例)清明节是我们怀念亲人、凭吊先辈的“感恩节”。对逝者的感恩与怀念,最终凝聚成生者追求幸福的动力。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神州晚报》举办清明节征文活动,为读者们搭建一个追忆缅怀的平台,欢迎踊跃投稿。
12.随着空气质量日益引发公众的广泛关注,自行车又备受人们青睐,“无烟出行”“绿色出行”等成为时尚,请你以志愿者的身份,为宣传自行车出行的好处拟写两条宣传语。要求语言得体,语气亲切,每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每条不超过20个字。
答案 (示例)①双脚踏出健康路,铃声响起平安曲。②轻盈穿行无纤尘,双轮一转有闲情。③我骑车,我环保,我健康。
13.请仿照下面文段中画线部分的例证,另写一段话,要求和文段论点一致。
“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得有个多取向的思路。世界上许多事情都不是单线的,从A到B是一种思考,从B到A又是一种思考,如果你能反复地思考、比较、对证,你对一本书的理解,以及自己的思想就会丰富许多。比如我们过去常常讲,“大河不满小河干,小河不满渠沟干”。这句话当然是对的,但是如果思考一下,反方向的道理是否也能站得住脚?即如果渠沟里面没有水,小河里面也没有水,那么大河里的水,是怎么来的呢?
答案 (示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当然是对的,但是如果思考一下,反方向的道理是否也能站得住脚?即“己之所欲”就能施与他人吗?或者“己所不欲”,无论在什么情形之下都不能施与他人吗?
14.(2020·湖南长郡中学模拟)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全国共有444个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764个城市限制燃放烟花爆竹。有人感叹没了烟花爆竹就少了年味儿,甚至有人将其“上升”到“文化流失”的高度,认为禁放烟花爆竹是对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年俗文化的严重打击。
请写一段文字,劝大家转变观念,接受禁燃,要求体现辩证思维,80字左右。
解析 解答此题,一要把握题干中的三个要求,“劝大家转变观念,接受禁燃”“体现辩证思维”“80字左右”;二要抓住材料分析,把握其中的有用信息,如“没了烟花爆竹就少了年味儿”“是对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年俗文化的严重打击”,而且要明确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造成空气污染,产生垃圾,有火灾隐患等。
答案 燃放烟花爆竹是传统文化习俗,是春节的一种符号。然而,它与人们对洁净空气、干净环境、人身安全的需求是矛盾的。我们需要权衡利弊,理性对待,从自身做起,以实际行动支持禁燃。
15.(2020·湖南湘潭模拟)某市为推进饮食文化建设,同时推动本市“全域旅游”发展,拟举办“新美味”美食故事征文活动。请拟写一则征文启事。要求:围绕主题,内容得当,语言连贯,只写正文,不超过100字。
答案 (示例)为了推进饮食文化建设,梳理、积淀本土饮食文化,鼓励更多的市民一起记录、讲述地域、家族、个人的美食故事,同时以美食为桥梁推动本市“全域旅游”发展,特举办“新美味”美食故事征文活动,欢迎踊跃投稿。
16.(2020·湖南邵阳期末)某学校举行经典诗文朗诵晚会。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常常会报幕,在朗诵《岳阳楼记》之前,请你为主持人设计一段报幕词。要求:所写内容与《岳阳楼记》密切相关,衔接自然,至少引用《岳阳楼记》中的一个句子,字数80~110字。
答案 (示例)文以人传,人以文传,一篇《岳阳楼记》使范仲淹不朽。范仲淹虽身处逆境,却心怀天下,他面对着好友滕子京的《洞庭秋晚图》想象八百里洞庭景色,道出了震撼古今的心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古文朗诵——《岳阳楼记》。
17.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在南方的许多山区乡村,“背山面水”是房屋选址的基本原则。南方气候炎热潮湿,背山而居就能处于很高的地势,可得干燥清爽、日照充足和空气流通之利。临近水源,又便于村民日常生活起居的汲水炊饮。房屋错落在山水之间,具有独特的美感。所以只有这种居住形态才是科学的。对于各地乡村普遍面临的一些问题,应该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有了这个契机,乡村就一定更有文化底蕴。
答:①背山而居不一定就能住到地势很高的地方。
② 。
③ 。
解析 作答本题,首先要仔细阅读所给文段,明确推断的依据,然后分析示例①,明确其表达方式,再从文段中找出推断错误的地方,仿照示例①进行表述。“只有……才……”“……就一定……”两处语句表述过于绝对。不同地势有不同的居住形态,并非只有“背山面水”是科学的;“有了这个契机”不是乡村“有文化底蕴”的充分条件。
答案 (示例)②这种居住形态不一定就是科学的 ③有了这个契机,乡村不一定更有文化底蕴
18.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大规模通识教育使得中国学生在基础知识“均值”高的同时,也出现拔尖人才、创新人才少的“方差”小状况。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只要改变学生缺乏好奇心的共性问题,就必能改变学生“泯然众人矣”的命运,而跳出了“千人一面”的怪圈,就一定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随后就必能造就出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
答:①不是只要改变学生缺乏好奇心的共性问题就一定能改变学生“泯然众人矣”的命运。
② 。
③ 。
解析 例句“只要……就……”说法绝对,后文“跳出了‘千人一面’的怪圈,就一定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样说法绝对,跳出了“千人一面”的怪圈,不一定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随后就必能造就出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的错误亦然,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不一定就能造就出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
答案 (示例)②不是只要跳出了“千人一面”的怪圈就一定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 ③不是只要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就一定能造就出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
相关文档
- 2019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短平快增2021-06-073页
-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板块一语言文2021-06-0795页
-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语言文2021-06-076页
- 2020_2021学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2021-06-0715页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组合十七语言2021-06-077页
- 2019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题点八语言2021-06-074页
-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核心2021-06-074页
-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板块一语言文2021-06-07124页
- 2019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五部分语2021-06-0720页
- 新课标202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七2021-06-07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