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9.50 KB
- 2021-06-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8 中国建筑的特征
1. 走近作者
2. 背景解读
1931 年 9 月,在创立以研究中日古代建筑为宗旨的中国营造学社
社长朱启钤先生的邀请下,梁思成离开东大,回到北平,进入中国营
造学社任职,踏上了他研究中国建筑发展史的漫漫长路。为了积累资
料和寻求科学依据,梁思成开始了他的艰苦的,同时也是颇具独创性
的建筑调查活动。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他跋山涉水,历尽困难,
陆续实地考察了河北、山西、浙江、山东、河南、陕西以及西南地区
的古建筑遗迹,进行了大量的拍照、测绘、资料整理和科研工作,于
1944 年写成《中国建筑史》。
本文发表于 1954 年 1 月,随着北京新城建设的开展,古城的城墙
和城门也随之面临被拆除的命运。为此,梁思成奔走呼吁:“中国建
筑的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
继往开来之面貌”。在北京城墙存废的辩论会上他说,拆城墙如同抽
他的筋、剥他的皮一样。他向中央政府谏言,力主在北京城的西面建
一座新城作为政府所在地,这样便可以完整地保留全部老北京城。然
而,他的呼吁无济于事,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他也因此遭受了不公
正对待。
3. 相关知识
科普作品
科普作品是一种以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的作品。“科
普”一词就是指“科学普及”。科普作品传统上以文字或图画为基本
载体,不过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科普作品也常常以视频媒体等其他
形式出现。
科普作品的主要功能和目的就是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它有以下特
点:
(1)科普作品所述内容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性。阅读对象主要是不
熟悉该学科的非专业人士。但这种专业性是有限制的。这就和一般的
文学作品或娱乐作品区分开来。
(2)科普作品具有一定的娱乐性、普及性、可读性和通俗性。在叙
述内容上要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能引起普通读者的阅读兴趣。这
就和专业学术文献区分开来。
(3)科普作品在陈述专业科学知识时要求把握一定程度的严谨性。
想象与科学现实之间的差别一般需要明确指出,或者至少要保证读者
不会混淆两者。这就和科学幻想作品(简称科幻)区分开来。
(4)科普作品允许适当地虚构作品情节、人物、环境等,以增加可
读性。这就和一般的科学新闻、科学纪实或科学报告区分开来。
1.字音识记
(1)单音字
翼.状(yì) 墁.地(màn)
斗拱.(ɡǒnɡ) 接榫.(sǔn)
穹隆..(qiónɡ)(lónɡ) 额枋.(fānɡ)
琉璃..(liú)(li) 水榭.(xiè)
脊.吻(jǐ)
(2)多音字
2.字形辨认
3.近义词辨析
(1)一副·一幅
辨析:一副:用于形容成套的东西。一幅:用于形容布帛、纸张
和图画等。前者是几个组成一个,后者是单个个体。
【即时小练】
①焦点拍品是徐悲鸿的代表作《雄鸣天下》,据说这是徐悲鸿在
1934 年岁末送给中国革命先驱丁超五的一幅国画。
②不要把读书节都做成一副面孔。
(2)体裁·题材
辨析: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以用各种标准来分类,如
根据有韵无韵可分为韵文和散文;根据结构可分为诗歌、小说、散文、
戏剧等。题材:构成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材料,即作品中具体描写的生
活事件或生活现象。前者指文学作品的分类,后者侧重文学作品的内
容。
【即时小练】
①王建的《雨过山村》的体裁是诗歌,是唐诗中的七言绝句。
②王建的《雨过山村》题材是描写山村雨后农家劳动生活的情事。
(3)熟悉·熟习
辨析:熟悉:知道得清楚。熟习:(对某种技术或学问)学习得很熟
练或了解得很深刻。前者范围广,后者适用于技术或学问等。
【即时小练】
①蒋介石在给蒋经国的信中说:“儿文句用字颇有进步。惟字体
仍须抽暇熟习,最好习写行书为宜。”
②展望 2020 年,业内人士建议普通人,关注自己熟悉并喜爱的领
域收藏,“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着眼于长线才会有意外惊喜。
(4)巧夺天工·鬼斧神工
辨析:两者都有“精妙、奇特”的意思,但使用对象不同。“巧
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人工技艺极其精巧。“鬼斧神
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多用来形容自然景物的精巧,也
可指人工的。
【即时小练】
①我国古代有许多建筑物结构精妙,布局严谨,藻饰华美,可谓
巧夺天工。
②黄山奇景密布,怪石林立,可谓鬼斧神工。
4.熟语积累
(1)大同小异:大部分相同,只有小部分不同。
(2)千变万化:有千万种变化,形容变化无穷。
(3)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
(4)世世代代:形容很多年代,时间无穷尽。泛指延续的各代。
1.第一段末“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
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使用了什
么说明方法?有何好处?
答: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周边地
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在文化史上的亲缘关系,形象地说明
了它们同属于一个系统(大家庭),从而表明中国建筑体系影响之大,已
超出了国家的界限。
2.结合第五段,说说中国建筑中被称为“一‘所’房子”的建筑
有什么样的特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并简析。
答:①中心性:围绕一个或若干个庭院或天井建造而成。②对称
性:左右均齐对称。③朝阳性:主要房屋一般采取向南的方向。④主
次性:主要部分有砖石墁地,次要部分种植树木花草。
3.第十段在介绍第(六)个特点时,作者引用《诗经》里的句子有
何作用?
答:用事实说明在中国古代,智慧的匠师们很早就发挥了屋顶部
分的巨大装饰性,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使文章于说理中见生
动,吸引读者。
4.第十二段在介绍第(八)个特点时,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
好处?
答:①举例子。举出“梁头”“额枋”“昂”等实例来说明阐释,
给人以具体的印象。
② 打 比 方 。 用 “ 桃 尖 梁 头 ”“ 蚂 蚱 头 ”“ 霸 王 拳 ”“六 分
头”“菊花头”等比喻构件的形状图案,高度赞扬了中国建筑体系所
具有的装饰特征,使文章意趣盎然。
5.第十五段中,用“大文章”“文章”“小品”分别比喻什么?
这样写有何作用?
答:用“大文章”比喻宏大壮观的建筑,用“文章”比喻建筑,
用“小品”比喻小巧别致的建筑。用人们熟悉的事物打比方,化抽象
为具体,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中国建筑既遵循一
定的法式,又有多样性的表现。
6.文章结尾处,介绍研究的参考资料,其作用是什么?
答:介绍研究所需的参考资料,可以窥见出作者的知识渊博,治
学谨严。
作为一篇科技论文,科学、严谨的说明是为文的基本要求,作者
主要的任务是介绍科学知识,阐述自己的观点。可本文有很多句子带
有浓烈的抒情成分,应如何看待这些抒情语句?请谈谈你的看法。
[他人之见]
观点一:梁思成在他的文章中,反复表达的思想是强烈的民族精
神和爱国情怀。他呼吁:“中国建筑的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一
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他满怀忧患意
识地提醒后人:“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
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
显地代表着我们文化衰落,至于消失的现象。”(《中国建筑史》)
观点二:21 世纪,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一个缺乏科学教育
的民族是很难强大起来的,一个缺乏科学素养的人是很难适应现代社
会的工作和生活的,一个没有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的人是不会成为建
设国家的栋梁之材的。梁思成先生就是告诉我们,中国建筑是值得中
国人骄傲的,他的用意就是用强烈的民族情怀感染人们,引领人们进
入高尚的审美境界。
[吾之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主旨归纳
作者通过对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的阐述,总结了中国建筑的风格
和手法。并通过介绍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理论,向我们展
示了中国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的独特魅力和重大价值,同时指出了一
个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提出了每个建筑体系有其自
身的“文法”和“词汇”,遵照这些法式才造就了世界建筑的丰富性
和多样性,也展现了各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表达了应用我们自己
建筑上的优良传统来建造适合于今天我们新中国建筑的热切愿望。
2.结构图示
3.写法赏析
(1)条分缕析,层次分明。
作者在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时,显示出了较强的层次性,体现了
作者论述问题的明晰思路。在指出中国建筑的体系独特之后,按事理
顺序介绍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先总后分,先主后次,从总体特征到
结构特征再到装饰特征,层次简洁严密,最后利用比喻归纳说明有特
点的建筑须有自己的“文法”和“词汇”。
(2)语言简明、严密。
本文属于自然科学论文,而自然科学论文要求语言简明、严密,
不可堆砌辞藻,哗众取宠;不可晦涩难懂,故作高深。本文在语言上
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如“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
文化史中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用语简单明了,概括了中国建筑的
地位和成就。又如“个别的建筑物,一般地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下
部的台基、中间的房屋本身和上部翼状伸展的屋顶”,这句话中“一
般”“主要”就用得很严密,因为有一些建筑物,为适应特殊的需要,
或符合特定的审美要求,就可能不这样。
(3)比喻说理形象生动。
尽管是一篇科学论文,但是作者没有像有的所谓的专家一样用高
深的理论在“饶舌”,而是大量采用打比方、作比较的方法力求将大
家陌生的事物说清楚,把抽象的事物说得具体明白,使文章读起来浅
显易懂而又生动形象。如谈到中国周边地区的建筑体系和大陆的建筑
体系,作者写到“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
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十分形
象地说明了中国建筑体系的分布之广、影响之远。又如作者巧妙地将
中国建筑的风格和特点比喻成建筑的“文法”,将梁、柱、门窗等构
件比喻成建筑的“词汇”等等。这样用人们熟悉的具体事物、事理来
打比方,能够把较为生疏的事物、抽象的事理说得透彻,清楚,明白。
如何赏析科普文语言
一、知识讲解
分析科普文语言特色的考查角度有两个:一是感受语言的整体风
格,或概括,或具体,或精练,或详尽,或雅致,或通俗。二是品析
语言的生动性与形象性。抓住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描述句、议论
句、抒情句等,从语言的形象性、语言的情感、语言的趣味性等各方
面品味鉴赏。科普文章的语言除了准确、简明之外,还具有生动活泼
的特点。
二、答题指导
设问
方式
1.简要分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色。
2.第××段的语言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审题
要点
1.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往往有“语言特色”“赏析”之类
的词语。
2.分清赏析语言与理解语句含意,科普文一般是赏析而
非理解。
答题
要点
1.抓关联词,体会语言的准确严谨。如看到“首先”,要
想到“其次”;看到“多项条件”,要找到“唯一条件”;
看到“所以”,要寻找原因等。
2.抓指代词,体会语言的简洁明了。如文中“这是一个
需要解决的难题”“过敏就是这么回事儿”,阅读时要体
会代词“这”指代的内容和语言的简洁。
3.抓描述性词语,体会语言的生动形象。科普文中常有
一些描述性的词语,这类词语可以帮助读者克服阅读障
碍,使读者在自然轻松中获取相关知识。
4.抓修辞手法,体会语言的鲜明生动。
答题
步骤
1.明确运用了什么手法或使用了哪些关键性词语,是为了
严谨还是为了生动。
2.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写出了说明对象的什么特点,或运
用这些词语修饰限制了什么内容,使表达更准确、严谨。
3.指明表达效果或作用。
三、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种子萌芽从汲取水分开始,种子首先膨胀,胚部接着生长。①发
芽就像分娩,一旦启动就是个不可逆的过程,因此发芽的时机攸关生
死,种子早已演化出各式各样的手段找对时机。杨树和柳树的种子寿
命极短,若没有在散播后几个小时内找到湿泥地,就会死亡。热带雨
林中,许多树木结的大型种子如果没有在几周内发芽,就会腐败。对
这些物种来说,要掌握正确的发芽时机,得先掌握正确的结子时机,
因为种子一旦成熟,保存期限是很短的。
……
很多种子的招数更了不起。植物可借由远古演化而来的光感受体
(即光敏素分子)感知光线。光敏素分子有两种形式,可彼此转换。一种
称为 Pr,吸收红光后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称为 Pfr,Pfr 吸收远红光后
再转回 Pr 型分子。Pr 对 Pfr 的比率是由接收多少这两种不同波长的光
而定。这种 Pr 对 Pfr 的比率提供了地方环境的讯息,对植物来说极为
重要。②未被遮蔽的日光,红光/远红光的比率为 1,然而,阳光穿过
树叶后,大部分红光为树叶所吸收,这时比率远小于 1。植物透过 Pr
对 Pfr 比率能侦测到光的改变。由此,植物利用光敏素察觉邻近植物
的位置,调整自己的生长以避开邻近植物。同样,种子如果暴露在透
过叶子照射的阳光中,就不发芽。与其在其他植物的遮蔽下发芽、长
出难以存活的幼苗,还不如维持休眠状态。
简要分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色。
答: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发芽比作分
娩,生动形象地说明种子发芽时机的重要性;②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
法,通过红光/远红光比率的变化准确而具体地说明光的改变。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科普文的语言。在第一句中,作者把种子的
发芽行为比作人类的分娩,形象贴切;然后把种子适合发芽的条件说
成种子的主动选择,是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在第二句中,作者用比
值和数字对比,说明了光的变化。
梁思成:我也是辽代的一块木头
梁思成当年曾用富有诗意的语言,向周恩来总理描述可能会消失
的北京古都景象。当他谈到北京城墙时,更将它视为一种生命来述说:
“环绕北京的城墙,是一件气魄雄伟、精神壮丽的杰作。它不只是为
防御而叠积的砖堆,它磊拓嵯峨,是一圈对于北京形体的壮丽有莫大
关系的古代工程。无论是它壮硕的品质,或它轩昂的外貌,或它那年
年历尽风雨的甘辛,同北京人民共甘苦的象征意味,总都要引起后人
复杂的情感。”50 年代,听说自己曾经勘察过的河北宝坻一座辽代古
庙被拆除,梁思成感到十分惋惜。后来,有人对他的思想感到不理解,
颇有微词。他有过这样一句无奈的感叹:“我也是辽代的一块木头!”
这简直是一句禅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便是我,我便是你。只
有一个真正具有文化精神的人,才能发出如此深沉的感叹。
1.责任感。梁思成先生一生致力于对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发掘与
保护工作,虽然历经磨难却不改初衷,在他身上体现的是一个文化人
的高度历史责任感,是科学探索的真精神与传承文化的大情怀。
2.热爱。梁思成先生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中国的古代建筑和文
物保护事业,他穷尽一生之力去探寻的是埋藏在这些遗产之中伟大的
文化传承和精神力量,体现了他对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热爱之情。
3.只有坚持,才能最终证明自己。梁思成,在保护古城墙这一问
题上的坚持,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学者所具有的品质。因为坚持,
人生才会精彩;因为坚持,社会才更丰盈。梁思成能够预见历史的发
展,能够做出前瞻性的思考,这不是一般的思想,而是一种身负历史
责任感的体现。他对古城墙的保护,体现了一位专家在自己的领域所
做出的最准确的判断。
示例 1:我感动于这样一群理性声音的存在,也欣然于确实因为这
些知识分子对于任何权威都能以这种“一切都不能过去”的态度才最
终成就了德国学术圈严谨的优良传统。然而,如此理性的声音又何曾
仅仅嘹亮于德国?它又何曾沉默于经历过五千年光辉、五千年昏暗的
华夏大地?尽管受到当时政治的压力,梁思成“拆掉北京的一座墙就
等于扒掉我的一层皮”掷地有声,时至今日仍在我们耳边回响。当我
们面对现在的北京已与其他城市毫无区别,当我们眼睁睁地看到古老
的北京城只活在文字上、照片里、记忆中的时候,我们不禁感叹先生
的先见之明,敬佩先生不顾一切的理性呐喊。也许政治的压迫一度埋
没了先生的呼喊而让一切都过去了,但是历史的拷问却永远不会让错
误过去。
示例 2:因为热爱,所以精彩。热爱,并不仅仅是认真严谨的态度,
也不仅是朝着前方奔跑加油。热爱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是灵魂的光华。
梁思成先生一直热爱着中国古典建筑。当他看到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如
此丰富的古建筑遗产如今却是满目苍凉时,热爱中国古典建筑的他下
定决心要研究自己的建筑,要写出中国人自己的建筑史。正是出于对
祖国建筑的热爱,才有了他在建筑理论上突出的建树。试想,如果他
不是对我国的建筑充满发自内心的热爱,他怎么会成为中国古建筑的
知名学者?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
梁思成
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重复而无变
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
在有“持续性”的作品中,这一问题特别重要。我所谓“持续性”,
有些是时间的持续,有些是空间转移的持续。由于作品或者观赏者由
一个空间逐步转入另一空间,同时也具有时间的持续性,所以又有时
间、空间的综合的持续。
音乐就是一种时间持续的艺术创作。我们往往可以听到在一首歌
曲或乐曲从头到尾持续的过程中,总有一些重复的乐句、乐段——或
者完全相同,或者略有变化。作者通过这些重复而取得整首乐曲的统
一性。
音乐中的主题和变奏也是在时间持续的过程中,通过重复和变化
而取得统一的另一例子。在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中,我们可以听
到持续贯穿全曲的、极其朴素明朗的“鳟鱼”主题和它的层出不穷的
变奏。但是这些变奏又“万变不离其宗”——主题。水波涓涓的伴奏
也不断地重复着,使你形象地看到几条鳟鱼在这片伴奏的“水”里悠
然自得地游来游去嬉戏,从而使你“知鱼之乐”焉。
舞台上的艺术大多是时间与空间的综合持续。几乎所有的舞蹈都
要将同一动作重复若干次,并且往往将动作的重复和音乐的重复结合
起来,但在重复之中又给以相应的变化;通过这种重复与变化以突出
某一种效果,表达某一种思想感情。
在绘画的艺术处理上,有时也可以看到这一点。
宋朝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们熟悉的名画。它的手卷
的形式赋予它以空间、时间都很长的“持续性”。画家利用树木、船
只、房屋,特别是那无尽的瓦垄的一些共同特征,重复排列,以取得
几条街道(亦即画面)的统一性。当然,在重复之中同时还闪烁着无穷的
变化。不同阶段的重点也螺旋式地变换着在画面上的位置,步步引人
入胜。画家在你还未意识到以前,就已经成功地以各式各样的重复把
你的感受的方向控制住了。
宋朝名画家李公麟在他的《放牧图》中对于重复性的运用就更加
突出了。整幅手卷就是无数匹马的重复,就是一首乐曲,用“骑”和
“马”分成几个“主题”和“变奏”的“乐章”,表示原野上低伏缓
和的山坡的寥寥几笔线条和疏疏落落的几棵孤单的树就是它的“伴
奏”。这种“伴奏”(背景)与主题间简繁的强烈对比也是画家惨淡经营
的匠心所在。
上面所谈的那种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
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无数建筑,除去极少数例外,几
乎都以重复运用各种构件或其他构成部分作为取得艺术效果的重要手
段之一。
本文以介绍艺术创作为主要内容。建筑是时空艺术。“千篇一律
与千变万化”指在时间、空间的综合持续中,艺术创作的重复与变化。
重复与变化相互矛盾,相互统一。如果只强调重复,作品往往毫无二
致;只注重变化,作品又往往杂乱无章。一个成功的艺术创作则是重
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体。副标题中出现了“通感”一词,这里不是修
辞格意义上的“移用”“移觉”,而是事物间具有共性或共同特点的
创作在人的认识上的一致反映。“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
即音乐、绘画、建筑创作都追求在时间持续或时间与空间综合持续中
的重复与变化。
相关文档
- 高中语文课时分层作业11中国建筑的2021-06-076页
- 人教版(2019)必修下册配套练习:8 中国2021-06-0714页
- 新教材2020-2021学年语文部编版必2021-06-0713页
- 11《中国建筑的特征》导学案2021-06-078页
- 高中语文第4单元11中国建筑的特征2021-06-0765页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同步练测:第四2021-06-073页
- 高中人教必修下册课后习题:8 中国2021-06-078页
- 人教新课标必修5:(11中国建筑的特征)2021-06-074页
- 部编版必修下册基础过关训练 中国2021-06-0613页
- 人教版必修5能力提升训练:第11课 2021-06-0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