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50 KB
- 2021-06-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第 周第 课时
课 题 《书愤》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熟识课文内容,分析诗人情感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研读、鉴赏,理解诗人仰慕英雄恢复中原的豪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古典诗歌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愫
重难点分析 重点:诗歌内容理解
难点:理解尾联的深刻用意
教法设计及
学法指导 诵读·研读·鉴赏
教学过程 补充内容
一、题解
书:写
愤:愤懑·悲愤
二、熟悉作者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诗歌内容极其广泛,尤以
表达恢复中原之志的诗歌为最,擅长七律,风格雄浑豪放。其诗今存 9300 首,
是我国古代留下诗歌最多的诗人。他的诗歌突出的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
伐恢复事”,气势雄浑,感情奔放,笔意明快;作品集有《剑南诗稿》等。
三、了解写作背景
南宋时,金兵入侵,中原沦陷在即。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
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
罢官。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 年),此时陆游已 61 岁,在
山阴闲居了 6 年,少年时“扫胡尘” “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
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
诗人悲愤之情喷薄而出,在悲愤失望中挥毫写下了这首诗。
四、熟识课文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
“书”曾经历的两次抗金胜利之役。
“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
“书”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
五、研读课文
前两联回忆过去,抒写抗敌抱负,后两联侧重写现在。“塞上”两句集
中表现了诗人的悲愤;“出师”两句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矢志北伐,死而后
已。
这首诗的基调是悲愤,然而并不绝望,还有豪壮的感情蕴藉其中。
六、探究思考
1、陆游诗作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本诗哪两句最能体
现这个特点,试加以分析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这两句形象
地概括了 25 年前两次胜利的战斗: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
意在表明南宋人民具有保卫自己国土的伟大力量,也使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
化,可以想见他当年投身战斗恢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2、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
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
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
复中原之志。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
并不绝望,其中还蕴藉着豪壮的感情。
七、学生当堂背诵课文
八、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