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51 KB
- 2021-06-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五 散文阅读常考的三类探究
预习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很亮的秋天
王清铭
南方的季节分野不是很明显,还穿短袖的时候,秋季就在不知不觉中来临了。叶子还是那么绿,
偶尔飘落几片黄叶,但这还不是秋天。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在南方往往也得等到冬天。郁
达夫曾感慨南国的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如果不是肌肤偶尔感觉有点凉意,看到那轮月比夜
色还早升上有些黯淡的天空,我还真的感觉不到秋季的足迹正从远处逶迤而来。
我很少仰望天空,也极少出门。刚读过两句古诗:“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我只是
用肌肤感觉到一点很淡的秋意,而大雁好像有很多年不见了,这些旧时相识大概也忘了混迹
于普通市民中的我了吧。如果我也能够长出翅膀,大概也能飞离这复制一般的日子。站在楼
的最高层,我在高处,但天空在更高的地方,秋高气爽,秋天的高度不是任何人可以触摸到的。
但秋天毕竟到来了,尽管不像故都的秋那样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前天中午出门,
天气还很热,抬头,天似乎显得高了,应该是逐渐枯落的河水给天空腾出一些位置了吧。立秋
以来,有几个阴天,太阳似乎在夏天把自己的能量挥洒殆尽,显得有点有气无力的。不过这一
天还好,在很高的天空中太阳依旧炽热,阳光很亮,秋天不是诗人所感慨的那样愁云惨雾、落
木萧萧,秋天也是很亮的。
夏天是在炎热的极致中自己化掉的,那么,很亮的秋天是怎么到来的?秋在心上,就是愁。
年轻的时候,我面对悄然侵袭而来的秋天总有一种诗人般的感伤,现在没有了,或许是心灵钝
化了吧。但有一点,我是明确的,秋天从心境开始,也在心境中延伸。我所要做的就是,在自己
的心境中酝酿一个属于自己的秋天。
走在很亮的秋天里,我们也没有萧瑟的感受,南方的秋天更适宜心灵的远行。我很自然地
默念几句前人写秋的诗句。比如刘禹锡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空中有没有
鹤不要紧,重要的是我让自己的思绪翱翔起来了;再比如毛泽东的“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
类霜天竞自由”,鱼在清浅的水底也能够飞翔,真的有点佩服诗人的想象了。鱼没有天空,没
有翅膀,但照样可以飞翔。环境只能限制身体,但不能束缚人的心灵。昂扬向上的人,在秋天,
或无暇感伤,或超越了悲伤。
人生也有四季,秋季是人的壮年时期。读蒋捷的《虞美人·听雨》词,词人感慨壮年的羁
旅漂泊生活:“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其实在秋雨中听雨滴落在心上,
偶尔感伤一下,说明内心的诗意并没有随流水消逝,随黄叶飘零。晴朗的时候,也不妨让这只
断雁引诗情到碧霄。壮年漂泊的生活也足够让自己的人生波澜壮阔。换一个角度看秋天,我
们或许能够从中看出秋天的缤纷、高远和壮阔。说过“人生即痛苦”的叔本华也说过这么一
句话:“事物的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对事物看法的影响。”秋在心上,可以是愁,也可以
是无边的诗意。
秋天是在心境里展开的,也是在心境中酝酿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犹如酝酿果实,我们
也为自己的秋天灌浆、着色。“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我想我的秋天应该会
有自己的收获的,最少,秋天来过我的心灵,在我的心内停留了一段,我的秋天就在心境中铺
展开去。
或许秋意渐浓的时候,我也会有点感伤。某位作家写的一段话我喜欢:“有一天我们的文
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然而现在还是清如水明如镜的秋天,我应当是快乐
的。”
走在很亮的秋天里,我应当也是快乐的。
(有删改)
1.(探究标题意蕴)本文题目是《很亮的秋天》,其中“很亮”有哪几个层面的意义?请探究分
析。
2.(探究词语含义)请结合本文以及你所读过的文学作品,探究“秋天”这个意象在中国传统
文学中所包含的意蕴。
〚导学号〛
巩固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 题。(14 分)
百年震柳
梁 衡
1920 年 12 月 16 日,宁夏海原县发生了一场全球最大的地震。是日晚 8 时,风暴大起,四野尘
霾,大地颤动,山移、地裂、河断、城陷。黄土高原经这一抖,如骨牌倒地,土块横飞。老百姓
惊呼:“山走了!”有整座山滑行三四千米者,最大滑坡面积竟毗连三县,达两千平方千米。山
一倒就瞬间塞河成湖,形成无数的大小“海子”。地震中心原有一大盐湖,为西北重要的产盐
之地。湖底突然鼓起一道滚动的陡坎,如有人在湖下推行,竟滴水不漏地将整个湖面向北移了
一公里,称之为“滚湖”。所有的地标都被扭曲、翻腾得面目全非。大地瞬间裂开一条 237
千米长的大缝,横贯甘肃、陕西、宁夏。裂缝如闪电过野,利刃破竹,见山裂山,见水断水,将
城池村庄一劈两半,庄禾田畴被撕为碎片。当这条闪电穿过海原县的一条山谷时,谷中正有一
片旺盛的柳树,它照样噼噼啪啪,一路撕了下去。但是没有想到,这些柔枝弱柳,虽被摇得东倒
西歪,断枝拔根,却没有气绝身死。狂震之后,有一棵虽被撕为两半,但又挺起身子,顽强地活
了下来,至今仍屹立在空谷之中,这就是那棵有名的震柳。
我不知道这株柳,该称它是一棵还是两棵。它同根,同干,同样的树纹,头上还枝叶连理。
但地震已经将它从下一撕为二,现在两个半边树中间可穿行一人,而每一半也都有合抱之粗
了。人老看脸,树老看皮。经过百年岁月的煎熬,这树皮已如老人的皮肤,粗糙,多皱,青筋暴
突。纹路之宽可容进一指,东奔西突,似去又回,一如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这棵树已经有
500 年,就是说地震之时它已是 400 多岁的高龄,而大难后至今又过了近 100 岁。
看过树皮,再看树干的开裂部分,真让你心惊肉跳。平常,锯开一根木头,无论从哪个方向
切入,那剖面上的年轮图案都幻化无穷,美不胜收,以至于木纹装饰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
的风景,木纹之美也成了生命之美的象征。但是现在,面对树心我找不到一丝的年轮。如同五
马分尸,地裂闪过,先是将树的老根嘎嘎嘣嘣地扯断,又从下往上扭裂、撕剥树皮,然后再将树
心的木质部分撕肝裂肺,横扯竖揪,惨不忍睹。但是这棵树并没有死。地震揪断了它的根,却
拔不尽它的须;撕裂了它的躯干,却扯不断它的连理枝。灾难过后,它又慢慢地挺了过来。百
年来,在这人迹罕至的桃源深处,阳光暖暖地抚慰着它的身子,细雨轻轻地冲洗着它的伤口,
它自身分泌着汁液,小心地自疗自养,生骨长肉。百年的疤痕,早已演化成许多起伏不平的条、
块、洞、沟、瘤,像一块凝固的岩石,为我们定格了一段难忘的岁月。
柳树这个树种很怪。论性格,它是偏于柔弱一面的,枝条柔韧,婀娜多姿,多生水边。所以
柳树常被人作了多情的象征。唐人有折柳相送的习俗,取其情如柳丝,依依不舍。贺知章把柳
比作窈窕的美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但在关键时刻,这个弱女子却能以柔克刚,表现出特别的顽强。西北的气候寒冷干旱,是足够
恶劣的了,它却能常年扎根于此。在北国的黄土地上,柳树是春天发芽最早、秋天落叶最迟的
树,它尽力给大地最多的绿色。当年左宗棠进军西北,别的树不要,却单选中这弱柳与大军同
行。“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柳树有一种特殊的本领,遇土即根,有水就长,
干旱时就休息,苦熬着等待天雨,但绝不会轻生去死。它的根系特别发达,能在地下给自己铺
造一个庞大的供水系统,远远地延伸开去,捕捉哪怕一丝丝的水汽。它木性软,常用来做案板,
刀剁而不裂;枝性柔,立于行道旁,风吹而不折。
我想,海原大地震的震波绕地球三圈,移山填河,夺去了 28 万人的生命,而这一株裂而不
死的古柳却能够存活下来,它肯定是要对后人说点什么。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开头一段,不仅概述了海原地震的发生过程,而且还详细描述地震所造成的巨大破坏,
为下文表现“震柳”的顽强做铺垫。
B.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将平常木头剖面上年轮图案的美与震柳“惨不忍睹”的丑进行对比,
目的在于引发读者感悟震柳顽强的生存精神。
C.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很多翔实的数据,比如地震发生的具体时间、大地裂缝的长度、古柳的
树龄、遇难的人数等,增强了文章叙事的真实性。
D.本文格调昂扬,文笔凝练,“山移、地裂、河断、城陷”简洁准确地概括了地震的强度,而
“阳光暖暖地抚慰”“细雨轻轻地冲洗”则充满了生命的温暖。
2.文章第四段插入关于柳树的介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 分)
3.(探究语句深层意蕴)文章结尾说“这一株裂而不死的古柳”“肯定是要对后人说点什
么”。你认为它会对后人说些什么呢?请根据文本分析探究。(6 分)
〚导学号〛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4~6 题。(14 分)
斯人独憔悴
迟子建
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
每个人都有独具个性的生命存在方式,每个人都尽可能地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比较充分
地去实现自己的价值。我当然也未能免俗。
细细算来,从我开始小说创作至今所发表的三十万字作品,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写下层人
的生活的。这一回顾连我自己也略为吃惊。
我出生在北极村漠河,在那里度过了我孤独寂寞的童年时光。那里有我的外婆和外祖父,
他们曾经给我讲过许许多多的民间故事。我现在还常常回忆起当年讲故事的情景来。
晚饭过后,农人家里忙过了该忙的事情,就要聚在一起谈天说地。生活太单调,他们疲惫
的呵欠声常常同日头一起落山。而且,那里一年难得看上一场电影,那么,晚饭之后的茶水和
故事就是生活中最好的消遣了。每逢这个时刻,我就带着我心爱的狗(它叫傻子,后来我把它
写入第一部中篇小说《北极村童话》),和这条狗一起挤入听故事的人中,直听得心儿不知飞
到哪里,仿佛魂都丢了似的。
那便是我最早的启蒙文学。它不是唐诗宋词,而是来源于民间的那种质朴而又奇诡、光
怪陆离的故事。
于是,我在十九岁那年坐在夕阳西下的窗前,看着天边飞涌的那一团团金色的晚霞的时
候,我仿佛在绚丽的晚霞中又看到了童年生活的每一个片段,我的心难以平静,我开始断断续
续地记载我的童年生活,二十岁那年把它整理成中篇小说,发表在一九八六年第二期的《人民
文学》上。
从此,我真正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这实在不是一条坦途,这实在不是一个美差。
我需要读大量的书来丰富自己的心灵,我需要走南闯北去看世界,而时间和日常琐事又
常常打乱我的计划。
因而我的创作有它不可否认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它还没有达到从一个宏观领域的高度去
把握和观照生活的那种让人叹服的洞察力。
必须承认,我将来如果不超越自己,只是在我的童话世界里流连忘返,那么我的艺术生命
也就终止了。而超越自己是多么艰难。它要养精蓄锐几时、苦苦求索几时,才能获得一个瞬
间的辉煌。但我仍要孜孜以求那辉煌。不管它最终实现与否。
今年五月,在泉州附近的静峰寺山上,我看见了弘一法师的手书遗言“悲欣交集”四个
字。据说,他的出家一直是个谜,他出家后他的妻子曾跪在寺门外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他也
不动一丝恻隐之情。我以为他伟大。而他临终的遗言却使我对他的伟大产生了怀疑。因为真
正的出家人,无所谓悲,无所谓喜,而他生命之终极之时,仍能感受到“悲欣交集”,可见凡心
难泯,他未能来一个彻底的超脱留与后人传说。但我左思右想,仍然认为他是伟大的。
他的伟大便在于他把自己难以超拔的心态毫不保留地馈予人间,还给人间一个真实。他
便是不朽的了。
我又想起了一个故事,是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写作的故事。巴尔扎克作为现实主义艺
术大师,留给人间的十部不朽的作品,早已闻名世界。他一生中唯独喜欢咖啡。每逢写作之时,
他总要把咖啡壶放在写字桌旁,一杯一杯地饮下去。他创作的欲望和情绪在膨胀,而他的身体
却在一天天地垮下去。丰富的精神生活把他推到一个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可渐渐衰竭的
体力却把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死神的虎口。
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销蚀的过程。
我们要完善自己,因而不怕销蚀。
(有删改)
4.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作者在偏远的山村长大,熟悉下层人民的生活,这为她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激发了她
创作的灵感。
B.“直听得心儿不知飞到哪里,仿佛魂都丢了似的”,生动地写出了质朴的民间故事动人心
脾的艺术感染力。
C.弘一法师的临终遗言表明他尚且无法超越自己,更何况一般人,作者借弘一法师的例子旨
在宽慰苦闷的自己。
D.本文回顾了自己文学创作的经历,认为文学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与销蚀的过程,行文看似
闲散,实则紧凑有序。
5.文中写道:“丰富的精神生活把他推到一个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可渐渐衰竭的体力却
把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死神的虎口。”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5 分)
6.(探究标题内涵)文章为什么以“斯人独憔悴”为题目?请结合文本加以探析。(6 分)
〚导学号〛
答案与解析
五 散文阅读常考的三类探究
预习练
1.“很亮”有三个层面的意义:①指南方因为季节分野不明显,秋天天气还很热,太阳依
旧炽热,阳光很亮;②指在秋天没有萧瑟的感受,没有感伤的情绪;③指在人生的壮年时期(人
生的秋季),以高远、壮阔的视角看待人生,超越苦难,从而收获一种成熟的感悟。
2.①秋天在中国传统文学中,作为一种“悲凉、感伤”(尤其是在承载着离别、思乡怀人、
悼念逝者、感叹年华等情感时)的意象而存在。如杜甫《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
病独登台”,再如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②秋天在中国
传统文学中,作为一种“豪放、旷达”(一些诗人一反传统“悲秋”色彩)的意象而存在。如
本文中所引刘禹锡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再如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中
的“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巩固练
一、1.C C 项,“增强了文章叙事的真实性”不妥,应为渲染了震柳遭遇的挫折之重,灾
难之深。
2.①说明原因。第四段介绍柳树的习性和特质,对震柳能战胜灾难、顽强存活下来的原
因做进一步补充交代。②照应上文。上文集中写震柳,第四段则对柳树作总体介绍,上下文点
面结合,相互呼应,使文章内容更加完整。③丰富内涵。文章引述与柳树相关的习俗、诗句、
传说等,使文章内涵更加丰富,文学性更强。
3.①震柳作为“活化石”,向后人诉说约一百年前那场巨大的悲剧和不能忘怀的历史。
②告诉后人,面对灾难不要灰心丧气,而应坚韧不拔,顽强坚守。③启示后人,生命具有惊人的
力量,它可以创造奇迹,拥有生命就会拥有希望和未来。(意思对即可)
二、4.C C 项,“旨在宽慰苦闷的自己”不当,弘一法师之例强调即使不能自我超越,真
实展现人生也是伟大的。
5.作者以“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表现“精神生活”的富足与丰盈,以“一个血肉之
躯慢慢地推向死神的虎口”表现体力的“渐渐衰竭”,表明巴尔扎克在创作中获得精神富足
的同时也失去了健康的身体;突出了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和自我销蚀的过程。(言之成理即
可)
6.①内容上:以此为题可以统领全文。“斯人”指文学创作者,“憔悴”是指文学创作的
艰辛,自我超越的艰难,文学创作不只是自我完善也是自我销蚀。标题凸显了文章主旨。②形
式上:引杜甫诗句为题,更具文采,更有文化意蕴。(意思相近即可)
相关文档
-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一大题现2021-06-079页
- 2017年高考语文母题题源系列专题062021-06-075页
-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真题汇编2021-06-0714页
- 2019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第二章小2021-06-073页
- 2018届高考语文作文备考素材一堂生2021-06-072页
-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优选习题增分2021-06-073页
- 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解决方案真题与2021-06-078页
-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核心2021-06-075页
-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8语言2021-06-074页
-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专项狂练2021-06-0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