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51 KB
- 2021-06-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时跟踪检测(八)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浣 溪 沙
朱敦儒①
雨湿清明香火残,碧溪桥外燕泥寒。日长独自倚阑干。 脱箨②修篁初散绿,褪花新
杏未成酸。江南春好与谁看?
[注] ①朱敦儒(1081-1159),宋代洛阳人,“南渡以词得名”,此词作于流落江南之
时。②箨(tuò):竹笋的壳皮。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这首词以生动朴素的语言勾画了江南清明时节如画的风光,抒发了对江南春色的喜
爱之情和满腔爱国热情。
B.“雨湿清明香火残”,既点明了时间,又描绘了江南“清明时节雨纷纷”的特色及
扫墓时焚烧的香烛纸钱被雨水打湿后的情状。
C.“碧溪桥外燕泥寒”,写满江青色的春水荡漾,春寒料峭中,南来的燕子正啄泥准
备筑巢,展现了春天到来的勃勃生机与希望。
D.“日长独自倚阑干”传达出词人心中深沉的辛酸,把上阕中凄冷的景色与词人凄迷
的心境妙合交融,富有深沉动人的韵味。
E.“江南春好与谁看”以反诘句收结全词,既与上阕孤独怆然的心境相呼应,又表达
了自己失国亡家、忧念时事而无心观赏的沉痛心情。
解析:选 AC A 项,“抒发了对江南春色的喜爱之情”错,词人是用江南清明美景来衬
托对故国灭亡的悲情;C 项,“展现了春天到来的勃勃生机与希望”错,词人写燕子啄泥筑
巢,而叹惋自己流落江南,四处飘零,无以为家。
★(2)从词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做简要的分析。
答:
答案:这首词塑造了一个内心悲凉凄苦、落寞怅惘的爱国诗人形象。清明时节,凄风苦
雨,寒气难耐。白日渐长,一个人寂寞地倚着栏杆,这时光怎么过得如此缓慢?天寒人心更
寒。词人遭遇离乱,故国已亡,流落江南,内心的悲愤凄凉由此可见。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点绛唇·县斋愁坐作[注]
葛胜仲
秋晚寒斋,藜床香篆横轻雾。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云外哀鸿,似替幽人语。归
不去,乱山无数,斜日荒城鼓。
[注] 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葛胜仲因故被贬到歙州休宁县(今安徽休宁),这首词便
作于此时。县斋,县衙斋室。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香篆横轻雾”这一视觉形象已将词人引入梦幻之中,“梦逐芭蕉雨”这一听觉形
象又使词人在梦幻之中听到雨打芭蕉的淅沥之声。
B.“梦”字将词人追寻“芭蕉雨”的悲愁意象主动化了,从而强调了“芭蕉雨”是情
中景,是为表现愁情而设景。
C.“云外哀鸿,似替幽人语”,写词人仰望室外,只见天高云淡,孤鸿远去,听见那
雁声凄厉,如泣如诉,好像替幽人低语,倾诉衷肠。
D.词人将孤雁与幽人类比,因两者有可比性,孤鸿独飞天涯,幽人羁旅他乡,其孤寂
凄凉虽不相同,但一个“替”字将两者关系联系得更紧密了。
E.大雁秋去春来,还有归乡之时,而他自己却是羁臣远谪,难得返乡,故词人感慨道:
“归不去。”这三字包含了很多悲哀与辛酸,很多惆怅与愤慨。
解析:选 BD B 项,实际是针对“逐”字所做的正确分析,说成“梦”字是错误的;D
项,“其孤寂凄凉虽不相同”错误,应是“其孤寂凄凉是相同的”。
★(2)“乱山无数,斜日荒城鼓”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在词中有什么作用?
答:
答案:无数的乱山,落日的余晖,荒芜的城池,苍茫的鼓声,渲染(烘托)了纷乱凄清的
气氛,意蕴悠长,表达了词人愁苦哀伤的心情。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摊破浣溪沙·咏桂花
李清照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①,大②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
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注] ①彦辅:西晋时期著名清谈家,他以个性鲜明和超凡脱俗、高风亮节闻名。②大:
一作“太”。
(1)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开头两句中的“轻”与“重”是相对的,作为黄金无疑是重的,但能揉而破之化为
飞入翠叶丛中的万点黄花,不论在事实上还是感觉上,却都是轻柔的。
B.词中的“大鲜明”三字是褒扬之词,不论是“花中仙品”桂子,还是“高风亮节”
乐彦辅,都有着十分鲜明的个性。
C.词的末句“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却无情”三字暗含了作者对桂花的抱怨
和不满情绪。
D.词的下阕主要运用了拟人手法,进一步写出桂花的高雅,重在随感,带有较为浓郁
的主观感情色彩。
E.这是一首咏花词,咏花而志不在花,只是借花形、花态、花性以挥发开去,抒引出
词人胸中的万千感慨。
解析:选 CD C 项,“却无情”看似抱怨,实际上表现了对桂花的喜爱;D 项,“拟人
手法”有误,词的下阕主要以梅花的“俗”和丁香的“粗”来反衬桂花的高雅。
★(2)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桂花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①形:有金光灿烂的色彩和碧玉一般的如刀裁似的层层绿叶;有浓郁的香气,沁
人心脾。②神:精神气度如魏晋名士一般超凡脱俗,个性鲜明,风度翩翩,节操高尚,令人
崇敬欣赏。
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水 调 歌
无名氏
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
孤山几处看烽火,壮士连营候鼓鼙[注]。
[注] 鼙(pí),古代军中的一种小鼓。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平沙落日大荒西”一句,写出地面的辽阔荒远,描绘出落日在遥远的地平线上缓
缓西沉的景象。
B.“陇上明星高复低”一句承上写夜景。日落而星出,一切景物都销声匿迹,只见陇
山之上明星闪烁,则夜静可知。
C.“孤山几处看烽火”,是说原野上连营驻守的军士,突然看到几处孤山上燃起的报
警的烽火。
D.“壮士连营候鼓鼙”写敌情传来后军营的反应。警报传来,连营军士都消极应战,
只是等待命令而不主动出击。
E.诗歌一、二句主要按照空间顺序写景,由地面的辽阔荒远到陇山之上明星闪烁,由
近及远,由地面到天空。
解析:选 DE D 项,“连营军士都消极应战,只是等待命令而不主动出击”错,“候”
字表现出连营军士临危不乱,一切准备工作都在极短的时间内从容就绪,单等军令下达,鼙
鼓擂响,即出战迎敌;E 项,“主要按照空间顺序写景”错,应该是主要按照时间顺序写景,
从日落写到星出星移。
★(2)诗歌一、二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有何作用?
答:
答案:诗歌一、二句营造出一种阔大、悠缓、静谧的意境。这两句的铺叙及环境气氛的
渲染,突出了第三句军情的紧急,更易于从悠缓宁静中见突然、危迫与紧张。故这二句乃是
欲张先弛,以收取以平显兀、以缓显迫、以静显动的艺术效果,而成为第三句的绝好衬垫。
相关文档
- 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8语言2021-06-074页
- 2021年高考语文高分技巧二轮复习专2021-06-0744页
-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2021-06-076页
- 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板块三现代文2021-06-077页
- 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5文言2021-06-075页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8周题型天天2021-06-073页
- 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21写作之议论文2021-06-0714页
-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语2021-06-078页
- 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提分复习专题42021-06-075页
- 2019年高考语文第1章语言文字运用2021-06-0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