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50 KB
  • 2021-06-07 发布

新题型04 实用类文本阅读-2017年高考语文新题型揭秘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林风眠:一卷20世纪艺术百科全书 郭 珊 林风眠出生于广东梅州市梅江区,19岁赴欧游学,曾担任国立北平艺术专门学校(现中央美术学院)校长,也是国立艺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首任校长。他先后培养了一大批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家,如吴冠中、李可染、赵无极、朱德群、苏天赐、席德进等。‎ 新文化运动的狂飙突进,抗战的滔天洪流,“文革”的牢狱之灾,远走香江的韬光晦迹,作为20世纪的同龄人,林风眠见证了百年来民族文化所遭受的困厄与磨难、“中西融合”所历经的波折与流衍。诚如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所言:“林风眠是一卷世纪性的艺术百科全书。”从林风眠独特的个案身上,“能看到百年知识分子艺术家的忠诚和激情,也能从他和时代的关系中去领会艺术家的责任,重新捡回那些被忽视的价值”。‎ ‎1900年11月22日,林风眠出生于广东梅州市梅江区阁公岭村一个石匠家庭。同乡挚友林文铮曾用“痛苦”一词来概括林风眠毕生创作的基调。林风眠的艺术具有一种“罕见的苦味”(许江语),发源于命运开篇一抹寒凉的底色——幼年时,母亲与人私奔未果,险被宗法私刑处死,后被卖到他乡,再无音讯。他因此大病一场,卧床半年,变得沉默寡言。‎ ‎1919年底,林风眠赴法勤工俭学。在欧6年,林风眠游学于法、德,曾先后投师于法国第戎国立高等艺术学院和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柯尔蒙工作室。‎ ‎1924年5月,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的中国美术展览会上,林风眠的作品引起轰动,尤其是高2米、长4.5米的油画巨作《摸索》。当时中国《艺术评论》的报道称,“全幅布满古今伟人”,从荷马、耶稣到托尔斯泰、歌德,“个个相貌不特毕肖而描绘其精神,品性人格皆隐露于笔底”,“皆有摸索奥秘之深意”。这幅笔法粗犷、写意,色调灰黑沉郁的作品,据说只用一天时间一气呵成。‎ ‎1926年,在蔡元培的提携之下,未满26岁的他被聘为北京艺专校长。两年后,又赴杭州出任我国第一所综合性国立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学院”的首任校长。执掌中国南北两大美术阵营的十年时间里,林风眠在中国艺坛一举成为众所仰望的风云人物,一度被称作“艺术界的胡适之”。在主持校政上,他抱定“为中国艺术界打开一条血路”的决心,投身“改造艺术院校”的事业。在北京,他力排众议,邀请当时被正统国画家讥为“野狐禅”的齐白石来校讲学,又大胆将裸体艺术引入教学;在杭州,他尝试将西画系与国画系合并,毫不避讳地延请与己观点针锋相对、强调国画独立性的潘天寿任教,颇具蔡元培兼容并包、唯才是举的风范。在社会活动中,他更矢志以“我入地狱”之精神,将美术作为开启民智、移风易俗的利器。他撰文、作画怒斥政治腐败,在白色恐怖下掩护进步学生;他发起、组织了以“艺术社会化”为宗旨的北京艺术大会,主办西湖博览会艺术馆;1928年,他在杭州牵头组建了“艺术运动社”,发出了“集中全国艺术界之新力量”“促成新时代艺术之实现”的豪迈新声。‎ 抗战爆发后,经历迁徙、并校、学潮和辞职等一系列风波,林风眠将妻儿安置于上海,辗转浙、赣、湘、云贵及香港、越南,避居重庆,从少年得志、才彦环绕的艺专校长猝然跌入残山剩水、乡野民丛,由此迎来了一生由显转隐的分水岭。林风眠坚持艺术的非功利主义态度,拒绝转投写实主义,不喜欢“照相式刻板与平俗”,理由是“在艺术的价值上是微细的”。他将精力集中于宣纸彩墨创作,偏爱风景、花鸟、仕女、苗疆与戏曲人物等“小众”题材;在技法与材质上,他打破油画、水粉、国画等边界,探索方形构图、瓷绘笔线、空间糅合、光线透视、色墨层叠等形式构成,将西方的写实与东方的写意进行挪移、错置、嫁接和重组。‎ ‎1977年,林风眠在叶剑英家族的帮助下被批准出国探亲,赴巴西探望阔别20年的妻女,此后移居香港。客居香港的10多年间,林风眠先后在日本、法国、香港、台湾成功举办个展。1991年7月,林风眠突发心脏病入院,绝笔之作是应邀为“傅雷纪念音乐会”题字。一个月之后,一代宗师长眠香江。‎ ‎(节选自《人民周刊》2016年第12期,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在香港,林风眠听闻有爱国华侨愿意捐款在其杭州故居建纪念馆,他婉言谢绝,表示愿将资助之经费,用于培养青年深造。有人建议将款项命名为“林风眠奖学金”,他说:“那就应该从我自己的口袋里拿出钱来,不能占个空名。”‎ ‎②许江用细腻的文字为林风眠描绘了一幅《永恒的肖像》:“鼻梁之上立着圆拱顶一般的隆光引着你潜入他的内心。”“这眼中有火,而双唇却又似冰一样的沉默。”林风眠仿佛知道“那悲惨而恢宏的命运的意义”,“他从孤寂中产生对孤寂的爱,并把这种爱化作艺术的烈焰,温暖着他的时代和人间”。‎ ‎1.下列对林风眠坚持艺术的非功利主义态度,拒绝转投写实主义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林风眠拒绝“照相式刻板与平俗”的写实主义,因为它们的艺术价值微小。‎ B.林风眠将精力集中于宣纸彩墨创作,偏爱“小众”题材,体现了他非功利主义的艺术态度。‎ C.林风眠大胆将裸体艺术引入教学,尝试将西画系与国画系合并,体现出超乎常人的胆识。‎ D.在技法与材质上,林风眠打破画种边界,探索画作的形式构成,将写实与写意进行贯通,表现了兼容并包的艺术创作理念。‎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林风眠出生于广东梅州市梅江区阁公岭村一个石匠家庭。幼年时,因为家中的一段痛苦经历,他的艺术创作也带有一种“痛苦”的基调。 ‎ B.林风眠的作品笔法粗犷、写意,色调灰黑沉郁,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的中国美术展览会上,引起轰动。 ‎ C.林风眠担任北京艺专校长后,又赴杭州出任我国第一所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学院”的首任校长,因而,他拥有了“艺术界的胡适之”的美誉。‎ D.林风眠投身“改造艺术院校”的事业,组建了“艺术运动社”,倡导“集中全国艺术界之新力量”“促成新时代艺术之实现”。‎ E.林风眠一生中,命运多舛,有显有隐,但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始终没有改变,而在艺术创作方面则时有融通,革新创造。‎ ‎3.林风眠的人生经历丰富、坎坷,但也正是这样一种不平凡的人生境遇造成了他优秀的艺术品质。林风眠的经历与他一生所取得的成就有何关系?请简要概括分析。‎ ‎【参考答案】 ‎ ‎1.C ‎2.AE ‎ ‎3.①幼年母亲离去,让他对痛苦有了更深刻的感知,从孤寂中产生的爱影响了他的艺术创作;②赴欧留学,他有了展示艺术才华的机遇,为以后“改造艺术院校”的宏愿奠定基础;③执掌中国南北两大美术阵营,他主持校政、社会活动都开风气之先;④避居重庆,他淡泊名利,依然坚守非功利的艺术创作态度,进行艺术方面的革新。‎ ‎【试题分析】‎ 影响,然后分条作答即可。‎ 名师解读 内容 分值 题量 题型 实用类文本阅读 修订前(选考)‎ ‎25分 ‎4‎ 一道选择题(五选二)+三道主观简答题 修订后(必考)‎ ‎12分 ‎3‎ 两道选择题(四选一+五选二)+一道主观简答题 ‎1.题目选文仍以人物传记为主,但是非连续性材料阅读也应引起高度重视。同时还要注重新闻报告、人物访谈、科普性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以及主要表现手法。‎ ‎2.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