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50 KB
  • 2021-06-08 发布

专题17-7+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七-2017年高考语文冲刺专题卷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停不下的艺术追溯——林风眠:中西巧调和 今天的梅州,是广东东北部一个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城市。然而,在距离梅州市区20公里外的西阳镇阁公岭村,却依稀能看到100多年前留下的痕迹。这栋略显破旧的宅院,就是林风眠出生的地方。‎ 在林风眠5岁时,家里把他送到了本族开设的立本学堂,读书认字,既是石匠又能画几笔的父亲还教他临摹《芥子园画谱》。在这种临摹中,林风眠接受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启蒙教育。‎ ‎1915年,15岁的林风眠踏进了梅州中学的大门,在这里,林风眠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位美术老师梁伯聪,正是这位梅州历史上最后一个能书善画的秀才,将林风眠引向了艺术的新天地。求学期间,亲朋从南洋带回的一些外文书籍,也让林风眠好奇不已。书中那些色彩丰富、形象逼真的西洋画插图,使得从小临摹惯了《芥子园画谱》的他,看到了另一个不同的艺术世界并心迷向往。‎ ‎4年后,作为第六批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他和林文铮一起登上了开往法国的邮轮。在国立高等艺术学院院长杨西斯的工作室,林风眠接受了西方现代艺术与思想的双重启蒙。对艺术的理解和观念发生了重大改变:艺术不再是儿时临摹或少时喜爱的西洋画片,而是天马行空的想象与思考。林风眠独特的绘画天赋使杨西斯惊叹不已,于是就推荐他到巴黎美院。1924年5月21日,第一次“中国美术展览会”在德国斯特拉斯堡共和国广场的莱茵宫开幕,他的作品引起轰动。此时的林风眠,在欧洲现代主义艺术和中国古典工艺美术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中西调和的基本艺术面貌。‎ 约两年后,林风眠受蔡元培之邀回国担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的校长。不久,林风眠发表了《谈东西艺术之前途》一文。他以论述艺术是如何构成的、东西艺术根本之异同等问题为基础,正式提出了“调和东西艺术”的主张,力图在复兴东方艺术和调和东西艺术之间寻求新路。‎ 为了实现“中西融合”的艺术理想,林风眠可谓殚精竭虑。他主张“兼容并包、学术自由”‎ 的教育思想,不拘一格广纳人才,艺术名家李可染、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王朝闻、苏天赐等都是林风眠的学生。他锐意革新艺术教育,请木匠出身的画家齐白石登上讲台,聘请法国教授克罗多讲授西画,并提出了“提倡全民族的各阶级共享的艺术”等口号。他提倡兼收并蓄,调和中西艺术,并身体力行,创造出富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的、高度个性化的抒情画风,为中国现代绘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和风格典范。‎ ‎1927年5月11日,林风眠组织本校师生召开了一场在当时国内规模相当大的艺术展。由于部分作品抨击社会、直讽现实,激怒了奉系军阀,林风眠被迫辞去校长之职,离京南下,担任了由蔡元培亲手创建的杭州国立艺专第一任校长。执掌杭州国立艺专的十年,也是林风眠实践自己调和中西艺术理想的十年。这一期间,林风眠用象征手法创作了大型油画《人道》《悲哀》《死》《人类的痛苦》《渔村丰收》等作品,风格一如他“中西调和”的探索,造型简约,大笔触粗线条,色调强烈而凝重。‎ 后来林风眠移居到了上海,他就像个苦行僧一样,不问世事埋头作画,在清苦孤寂中继续着中西艺术调和的探索。很多学者认为,这一时期,林风眠终于在中西融合的道路上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面貌,他的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尽管孤独、忧郁和磨难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林风眠,但是,在他的笔下,却衍化出了寂静的山川,仿佛一片超现实的梦乡。‎ ‎                                   (选自《光明日报》2016年5月8日)‎ 相关链接:‎ ‎①在巴黎国立美术学院——法国美术教育的最高殿堂,林风眠不是个守规矩的“好学生”,他为塞尚、莫奈、马蒂斯等离经叛道的画家所倾倒,又在巴黎东方美术馆和陶瓷博物馆的彩陶、汉画砖、唐三彩、瓷器花纹上,发现了中国民间艺术的奇特魅力。(《求实在线·中国现代绘画史一代宗师——孤鸿林风眠》)‎ ‎②林风眠曾对人讲:“在北京和杭州当了十几年校长,住洋房,乘私人轿车,身上一点人气几乎耗光了。你必须真正生活着,能体验今天中国几万万人的生活,身上才有真正人味。首先是‘人’,彻底‘人’化了,作品才有真正的生命活力。”(《求实在线·中国现代绘画史一代宗师——孤鸿林风眠》)‎ ‎③“林风眠一生最大的特点,就是融汇了东西方的优点,能够创造一种崭新的、从未有过的艺术形式。他是一个独领风骚数百年的领袖型、旗手型的人物。”——中国美术学院原校长 肖锋 ‎“他奠定了中国现代绘画的基础,他之后的赵无极、吴冠中等人都是追随他的道路的。没有林风眠,中国绘画就缺少一个走向现代艺术的大师。”——美术理论家邵大箴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林风眠成为中国“百年巨匠”之一并不是偶然的,原因在于他提出了“调和东西艺术”的主张,并且他身体力行,在艺术创作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B.林风眠的创作融汇了东西艺术之长,创造出了自己画作的独特的面貌,他没有忘记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没有生活,没有真正的人味,作品就没有生命活力。‎ C.林风眠在中国绘画尤其是中国现代绘画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作品兼有欧洲现代艺术和中国古典工艺美术之长,造型简约,色调强烈凝重,独具一格。‎ D.绘画是林风眠安身立命的凭借,是他毕生的终极追求,更是他表达强烈情感的媒介。他借助绘画表达他对国事的关心、对人生的思索、对身边人和事的敏感与爱。‎ ‎2.下面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林风眠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既在学校接受了系统的文化学习,又在梁伯聪、南洋回来的朋友等人的影响下关注西方的艺术世界,这为他日后进行中西调和的创新打下了基础。‎ B.林风眠敢于打破常规,做事不按常理出牌,欣赏离经叛道的画家。当校长时他聘请木匠画家的齐白石,打破艺术的崇高地位,提倡各阶级共享的艺术。‎ C.1919年,林风眠到法国勤工俭学,在院长杨西斯的工作室接受了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现代艺术的双重启蒙,从此踏上了绘画艺术中西调和的探寻之路。‎ D.林风眠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从1919年选择出国勤工俭学,到德国第一届“中国美术展览会”引起轰动,再到国内艺术展上借作品抨击社会、直讽现实,都是他爱国的体现。‎ E.大成就须经得起大寂寞。移居上海的林风眠不问世事埋头探索,孤独、忧郁和磨难围绕着他,但他终于超越自我,在创作上形成自己的风格,取得了巨大成就。‎ ‎3.简述林风眠在绘画方面取得成功的缘由,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答: ‎ ‎ ‎ ‎【答案】‎ 1. A ‎ 2. BE ‎ ‎3. ①保持好奇心,善于学习。无论是中国的传统艺术、西洋插画,还是西方的艺术理论与思想,林风眠都兼收并蓄。②善于创新,能打破传统。林风眠不一味地做守规矩的“好学生”,才能在复兴东方艺术和调和东西艺术方面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③贴近生活,保持人味。他的画作直接描述生活,拷问人性,富有活力。④耐住寂寞,专心创作。林风眠在上海不问世事埋头作画,最终让自己的艺术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⑤有师友亲人的帮助。梁伯聪将林风眠引向了艺术的新天地,蔡元培的任人唯贤,父亲的影响等等,都促成了林风眠的成功。‎ ‎3.本题考查分析传主在绘画方面成功的原因,解答这类题目,一般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入手。所谓内因,即传主的自身因素,结合文本信息及相关链接里的内容,主要有善于学习、勇于创新、贴近生活、专心创作几个方面。所谓外因,即外部环境、其他人对人物的成功的影响,就本文看,主要体现在林风眠父亲、梁伯聪以及蔡元培等人对其绘画事业所起的促进作用。‎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一般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余冠英先生传略 蔡文锦 余冠英先生,1906年5月16日生于江苏省松江府江南提标中军参将余道生内宅,学名冠英,字绍生,笔名灌婴、白眼。 ‎ ‎“五四运动”中,他带领同学走上街头向市民演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还编辑了《卧薪尝胆》杂志,发动了全市罢工、罢市,查禁了英货、日货。 ‎ ‎1926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后改国文系。193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37年8月5日,清华园沦于日寇魔爪,先生一家南逃避难,于9月28日到达昆明。先生在联大任教,生活艰苦,他不仅要走十余里路去授课,还在一家公司做文字工作贴补家用,在坡上种菜。 ‎ 在联大,先生讲授中国文学史,并主编了《国文月刊》。1999年7月17日,南京大学程千帆教授函示:“冠英先生学问文章,可谈者多……独其抗战时期在昆明主编《国文月刊》对大后方学术之推动极为有功。”余先生在联大发表了《信与达》《谈雅》《谈新乐府》等论文,还发表了《潜广新乐府》,运用新乐府的艺术手法愤怒声讨日寇与汉奸的罪行。 ‎ ‎1945年震惊全国的“一二·一”惨案发生,李公朴、闻一多先生相继被害。清华等校广大师生多次开展反内战、反独裁、反饥饿斗争,在激烈的历史命运的抉择中,余冠英坚决地站在了人民一边。他参与组织对闻一多先生的公祭,是“整理闻一多遗著委员会”委员。 ‎ ‎1946年清华大学复校,先生任国文系教授,并主编《语言与文学》,其间发表了《乐府歌辞的拼凑和分割》《谈〈西洲曲〉》等论文。 ‎ 风雨如晦,1948年6月18日朱自清先生等签名于《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百十师长严正声明,先生名列其前,虽每月损失数百万法币,影响家庭生活至巨,但仍义无反顾。朱自清先生病殁,他写了《佩弦先生性情嗜好和他的病》,并任朱先生文集编委。‎ ‎1952年先生调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为资深研究员,后任该所古代文学研究室主任。上世纪50年代先生有《乐府诗选》《诗经选》《三曹诗选》《汉魏六朝诗选》等著作行世。《中国文学大辞典》等书对《乐府诗选》有高度评价。《诗经选》被公认为《诗经》选注本的代表性的成果,《中国诗歌大词典》云:“此书为解放后较早,较有权威性的《诗经》选注本。” ‎ 上世纪60年代初,先生是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的总负责人和上古至隋文学史的主编,该书是中国当代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具里程碑式的成就,成为高等学校的教材。 ‎ ‎1966年8月12日,文学研究所的老专家全挨批斗。我去探望先生,他在天井里拔草,见我来了,让进客厅:“文锦,士可杀不可辱,为国家研究学术何罪之有?可如今我们这批专家斯文扫地,斯文扫地,斯文不如扫地!我想到死!”我立即说:“伯伯,你不能死!”他一挥手:‎ ‎“是啊,我不能死!《唐诗选》才编好,郑西谛先生曾要我编一部《中国大文学史》。”1978年,《唐诗选》经修订后出版,成为海内外公认的最佳选本。 ‎ 他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期间,在完成种种行政、学术研究任务的同时,还担任了《文学评论》编委、《文学遗产》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编委会委员和秦汉文学主编,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领导小组顾问,无论是所里的工作还是文学方面的研究,他都做得很好。尤其是1981年由该所主持、余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通史》(14卷本),这是全国文学研究规划重点项目之一。如果说把《中国文学通史》(14卷本)系列作为不可多得的古代文学研究的丰碑来看,先生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宝贵的事业心、先生因而所付出的心血,遗泽炳蔚,不可小觑。‎ 先生在繁忙的工作中,对于向他求教的人无不尽其所能。杨任之著《诗经今译今注》前言云:“本书承前辈余冠英先生,故友李长之先生多所匡正,不胜感激。”扬州大学顾农教授曾著文纪念先生,说在学生时代写信向先生请教,余先生都回信赐教。 ‎ ‎1995年9月2日,先生因肺炎、心力衰竭而归道山。先生的墓碑上镌刻着“天地悠悠”四个大字,发人深省。 ‎ ‎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余冠英(1906~1995),中国古典文学专家,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余冠英先生毕生致力于古典文学和古籍整理工作。(摘自“百度百科”)‎ ‎②继《唐诗选》之后,我又当了《汉魏六朝诗选》的责任编辑。在注释中遇到难解的问题,他不耻下问,要我帮他推敲推敲,我真有点诚惶诚恐。(摘自林东海《学者余冠英长者风范》)‎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余冠英在清华大学读书,先上历史系,后改国文系,既因为他要顺应时代的需求,同时也因为他在文学方面表现出的才能和造诣超过了历史学。‎ B.在西南联大及清华大学复校期间,余冠英曾先后主编《国文月刊》《语言与文学》等刊物,对推动当时的学术发展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C.民主人士李公朴、闻一多遇难,在客观上激起了清华等高校师生的斗争激情。余冠英始终坚定地站在了人民一边,并积极处理闻一多的后事。‎ D.作为一篇追忆先师的传记,本文语言淳朴、亲切,字里行间充满着对余冠英先生的敬佩和赞美之情,表明了作者的情感倾向。‎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开头把余冠英出生的时间、地点写得详尽,除了符合传记文学开篇介绍传主籍贯等信息的体例外,还暗示了他的出生具有不同寻常的意味。‎ B.上世纪50 年代,余冠英选编的《诗经选》《汉魏六朝诗选》《乐府诗选》等著作流行于世,其中《诗经选》更是得到一致好评,影响很大。‎ C.朱自清离世后,余冠英一方面写文章探究朱自清得病的原因,另一方面出任朱先生文集编委,完成朱自清未竟的事宜。‎ D.文章将余冠英的人生经历和学术成就结合在一起,引用传主的语言与大量名人的评论,通过议论、抒情等手法的使用,给读者呈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学者形象。‎ E.余冠英近90 年的人生之路是极不寻常的,既有战火纷飞的年代,也有饱受屈辱的“文革”时期。他去世后,墓碑上的四个大字“天地悠悠”耐人回味。 ‎ ‎6.作为一代学人,余冠英的一生和时代紧密相连,他的身上体现出哪些值得你去学习的精神品质?‎ 答: ‎ ‎ ‎ ‎【答案】‎ 1. A 2. BE 3. ‎①强烈的爱国精神。学生时代,余冠英先生就走上街头,向市民演讲,宣传爱国主义, 办杂志,发动工人罢工,查禁日货等。②不畏艰辛,意志坚定。清华园沦陷,余冠英先生带着全家老小来到昆明;生活艰苦的时候,步行十余里路去授课,做兼职,还自己种菜。③践行民主、自由精神。曾用新乐府的手法作诗声讨日寇、汉奸的罪行;闻一多先生遇难后,不畏处境险恶参与公祭;不计个人得失签名拒领美援面粉等。④讲气节,为了学术事业忍辱负重。“文革”期间遭到批斗,也曾想以死明志,但为了未竟的事业,毅然挺了过来。⑤‎ 治学严谨,虚心请教;帮助他人,尽其所能。在整理、编写古籍中遇到难解的问题,请人推敲,不耻下问;对于向他求教的人,也总是热心帮助。‎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一般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老舍先生在《谈幽默》中说,“凡是只为逗人哈哈一笑,没有更深的意义的,都可以算作‘滑稽’,而‘幽默’须有思想性与艺术性”。‎ 幽默“首要的是一种心态”,“所谓幽默的心态就是一视同仁的好笑的心态”。滑稽的闹戏,在老舍是根本看不上眼的。老舍“是由事事中看出可笑之点,而技巧的写出来”。他创作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骆驼祥子》“它的幽默是出自事实本身的可笑,而不是由文字里硬挤出来的。”‎ 老舍的《我怎样写<老张的哲学>》道出了他避不开幽默的原由:“我自幼便是个穷人,在性格上又深受我母亲的影响——她是个愣挨饿也不肯求人的,同时对别人又是很义气的女人。穷,使我好骂世;刚强,使我容易以个人的感情与主张去判断别人;义气,使我对别人有点同情心。有了这点分析,就很容易明白为什么我要笑骂,而又不赶尽杀绝。我失了讽刺,而得到幽默,幽默中是有同情的。”‎ 老舍所处的那个可笑的时代,也造就了他的幽默之笔。清末民初,社会腐败与“猫城”‎ 无甚差异,可笑!大学生不读书以胡闹为荣,可笑!响马摇身一变走马上任管地方治安,可笑!凡社会上人们的自私偏狭,嫉贤妒能,恃强凌弱,骄奢淫逸,虚伪矫饰,愚昧顽劣,欺瞒狡诈等等都可笑,都该笑。换言之,老舍是想以幽默之笔来写时代的悲剧,即要写出深刻的幽默。老舍醉心幽默艺术的深刻用意,“为的是能够较为委婉较为温和地写出他所咂摸到的世事的滋味,表达自己的爱憎判断”。‎ 老舍幽默的佐料多来自生活。他打趣、讽刺的那些人和事,都是生活本真和病态社会诸相的折射。他把它们拆散了,和上幽默的调料,放到语言的油锅里煎炒烹炸,盛出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技巧全在火候上。‎ 材料二 老舍属于二十世纪,也属于未来的世纪。他的杰作,代表着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光荣,也将给新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留下耐人寻味的启迪。‎ 老舍的作品蕴含着一套属于他自己的文化学。他落笔之时敢于“大胆放野”,这种泼墨成文的大胆作风,更多地表现为他对北京市民众生相的熟悉,以及对这种众生相烂熟于心的自信。他把众生相摆在东西方文化的大视野中加以比较解剖,为本民族性格中那些庸俗、怯懦和苟且偷安的习气焦虑不已,热切地关注着民族性格的健康,关注着整个民族古往今来的文化生命,剖析着民族文化的生命基因。这就是老舍小说的文化学。‎ 老舍的作品又蕴含着一套属于他自己的小说学。他的作品往往是轻松落笔,信马由缰,以醇厚本色的漫画笔触,勾勒出一幅幅滋味十足的北平百态图。若用画来打比方,他提供的是具有现代意味的《清明上河图》;若用画风来打比方,它令人联想到丁聪的漫画风格。笔致丑而不恶,丑得可爱;味道俗而不滥,俗得有味。老舍小说最大的主人公是习俗,《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最老舍”的老舍作品,都令人感到,习俗是老舍小说中几乎无所不在的非主人公的主人公。‎ 老舍作品还蕴含着属于他自己的语言学。老舍的本事,就是一下子把文学语言的根子扎到北京老百姓的舌头根子上,散发着浓郁的京味魅力。他以京味的语言,写带着他胎记的京味人生习俗,使二者浑融一体,语言也是习俗,习俗也是语言,达到新文学语言的新境界。最令人难忘的是老舍式的幽默,那是一种脱口而出、本色自然的智慧。他的小说“笑里带着同情,而幽默乃通于深奥”。他把文化思考渗入幽默,使俗趣中包含深思,调侃中洋溢着诗情。‎ 材料三 老舍及其代表的京味文学,既是对北京文化的集中表现,也是对民族特性的深刻揭示。前者包括对北京市民社会的多方位描写,对市民群像的生动刻画,对北京风俗民情的多层面展示,以及地道纯正的北京方言土语的鲜活表达等等;后者通过北京文化来透视整个民族文化,在民族性的广泛揭示过程中渗透着锐利的反省和痛切的沉思。‎ 但北京特色和民族特性并不是老舍京味文学创作的全部蕴涵。老舍京味文学的蕴涵是多方面的,这里重点谈平民意识与崇高精神的融合。‎ 现代作家当中,老舍的作品最集中、最充分、最生动地描写了底层市民的生活,它们成功地塑造了市民的群像,而且老舍的这种书写,不是出自一个作家外来的观察。对老舍来说,写底层市民,写北京风情,就是写自己,他自己本身就是生活。在这种情境中,平民意识成了老舍的一种深入骨髓的东西。北京人身上的那种随意自然、纯朴大方、实实在在、大大咧咧,对谁都一团和气而骨予里又有一种刚毅、自尊甚至是高傲和高贵,在老舍笔下随处可见,在老舍本人身上也有着真切的体现。‎ 但如果仅看到这一面,对老舍平民意识的理解则是片面的。老舍在表现平民意识的同时,还始终追求一种崇高的精神理念,他不仅深切同情底层市民,也尖锐地批判缺乏崇高人生目标的生活态度。老舍笔下有许多满人形象,老舍同情他们的无助无奈,对他们的那种特定的自卑也给予了充分的理解,但更多的是赞扬他们的自信、坚韧和不屈,尤其是像《茶馆》里常四爷身上的那种“一辈子不服软,敢做敢当,专打抱不平”的品性。可见,老舍那些表现底层市民普普通通生活的作品中,饱含着一种对崇高悲壮人生态度的渴求与赞美。‎ ‎7.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舍先生认为滑稽与幽默是不同的,幽默首要的是一种一视同仁的好笑的心态,需技巧地写出事情中的可笑之点,讲究思想性和艺术性。‎ B. 老舍的幽默来自生活中那些可笑的事实,清末民初的病态社会让老舍的幽默深刻、富有讽刺意味,反映了时代的悲剧。‎ C. 老舍小说的文化学是将他熟悉的北京市民众生相摆在东西方文化的大视野中比较解剖,关注民族性格的健康,剖析民族文化的生命基因。‎ D.老舍京味文学的蕴涵是多方面的,既有对北京文化的集中表现,也有对民族特性的深刻揭示,更重要的是平民意识与崇高精神的融合。‎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老舍贫寒的出身、刚强义气的性格使他的幽默里充满爱憎之情,老舍式的幽默表现为自然本色、轻松不失深刻、批判中富有同情。‎ B. 老舍的作品笔调轻松自由,以习俗为主体,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风格丑而不俗,蕴含着属于他自己的小说学。‎ C.《茶馆》塑造了底层市民的群像,折射了老舍自己的生活感受,不仅是二十世纪京味文学的代表,而且对当代中国文学发展也有指导意义。‎ D.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切入,材料一介绍了老舍对幽默的认识,材料二介绍了老舍作品的文学价值,材料三介绍了老舍京味文学的蕴涵。‎ E.材料中的引用,向读者直接展示出了老舍的经历、创作思想和创作特点,使文章对于老舍的评论更具真实性、准确性、深刻性与艺术性。‎ ‎9.依据材料对老舍文学创作的特点的介绍,概括读懂老舍作品的方法。‎ 答: ‎ ‎ ‎ ‎【答案】‎ ‎7.D ‎8.B E ‎ ‎9.①读懂老舍作品要了解老舍其人其事其情。②读懂老舍作品要了解他所在时代的社会生活。③读懂老舍作品要了解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和语言特质。④读懂老舍作品要了解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国民特性。‎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