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 MB
  • 2021-06-08 发布

2020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3课春之声检测粤教版必修3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13课 春之声 在落后、贫穷的现状中你会消极处世呢,还是会在落后、贫穷中看到力量和希望?有人说贫穷和落后可以腐蚀一个人的希望,让曾经历历分明的希望在贫穷和落后的阴影中变得影影绰绰。其实,人生的况味正应该在于从贫穷、落后中看到希望。如果我们一味地沉浸在失望和牢骚当中,那么我们的社会将永远不会向前发展。‎ 美字体 相 见 短 而 分 离 久 ‎,‎ 热 闹 短 而 寂 寞 长 ‎。‎ 赏美文 静听天籁 曲 塞 第三次搬家,住在一所高校附近。校园西侧有一大片槐树林,每天早晨起来,我沿着林中的羊肠小路散步。‎ 伫足林间,转入耳鼓是小鸟的啭噿。“啾啾、啾啾啾”,“咕咕咕、咕咕”,“咯咯嗒、咯嗒”。‎ 那声音,跳过来,又滑过去,时而独奏,时而和旋。那声音,在静默的林中,在我物俗堵塞的心灵里,盘旋荡漾久久不能平静。那声音,酷似久违的朋友,又蹒跚向我走来。‎ 许多年以来,为了生计而辛苦奔波,为了所谓的目标而艰难跋涉。在机械轰鸣中,匆忙赶路。在嘈杂喧嚣中,繁忙工作。看不到“微风燕子斜,细雨鱼儿出”,听不到“雨打芭蕉,林涛水流”,感觉不到“花香草绿,月白风清”。‎ 是小鸟的喈喈,把我从匆忙和喧嚣中叫醒。静下心来,我又可以聆听秋虫的鸣叫和流水的欢歌。林间的知了,野外的蝈蝈,杂草中的蛐蛐,又重新被我发现。叮咚的泉水,淙淙的溪流,潇潇的秋雨,阵阵的松涛,又回到我的生活。‎ 我又听到了天籁,在自然之声中,我又找到了迷失的自己。灿烂的生命不应该被滚滚红尘所湮没,流逝的岁月不应该毁掉人的纯真,心灵的家园不应该荒芜荒废,人生的旅程不应该没有花香鸟语。‎ 8‎ 仰望星空,我们的心灵能够被深深地震撼;俯视绿草红花,我们的精神能够焕然一新;静听天籁,我们的情绪能够舒缓自如。原来我们真的离不开美妙的自然,原来回归大自然我们能够获得新生。‎ 静水流深,人的内心宁静,才能听到来自各方面的声音。‎ 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我告诉我自己:疲惫了,不要勉强自己,要自己给自己放假,好好地休息调整一下。厌倦了,不禁锢自己,背起行囊浪迹天涯,寄情于山水之间。烦躁了,不要责备自己,到乡下找个小屋住两天,看炊烟袅袅,观日出日落。‎ 倾听头顶苍天的声音,我发现:“轰隆,轰隆隆,咔嚓”“呼,呼呼,呼呼呼”“滴答,滴答,滴滴答答”“哗啦,哗啦啦,哗哗啦啦”。我细听,那声音会由远及近向我袭来。在我不经意之间,那声音会由近及远离我而去。热闹的上天,那是雷声、风声、雨声汇成的交响曲。‎ 倾听脚下大地的声音,我兴奋不已。“叮咚,叮咚,叮叮咚咚”“潺潺,淙淙,汩汩”“哗哗哗哗……啊啊啊啊”“哗啦!哗啦!哗啦!”我静听,那声音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我用心感受,那声音时而低缓舒畅,如泣如诉,时而高亢,如万马奔腾。泉涌、溪流、瀑布,江潮,海浪,那每一段的声音,或让我沉醉,或让我激越,或让我澎湃。‎ ‎【课内挖掘】‎ ‎1.无论是一个社会,还是我们个人,在面对暂时的落后和贫穷时,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呢?王蒙先生的《春之声》给了我们这样的启发。主人公岳之峰所处的那个时代尽管还非常贫穷落后,他也的确曾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他没有一味地抱怨和沮丧,而是用乐观的心态,看到了落后贫穷中的力量和希望。这种希望,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显得美好,越能给人无穷的、向前的力量!‎ ‎[写作运用]适用于“信念”“希望的力量”等话题。‎ ‎2.鲁迅曾经说过:“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是啊,人活着不能没有希望,否则会像失去控制的小船,随波浮沉。若有了希望,便有了前进的动力,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有了奋勇拼搏的力量。希望是热情之母,它孕育着荣誉,孕育着力量,孕育着生命,它使濒临死亡的人看到了生存;使屡遭挫折的人看到了成功;使身处绝境的人看到了力挽狂澜的可能。总之,人活着绝对不可以没有希望。伟大的军事家拿破仑小时候便立志从军,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超级大帝国,并且让自己成为这个帝国的皇帝。周围的人都嘲笑他,说他在空想,可拿破仑却不以为然。在他心中,那颗建功立业的希望之星,不分日夜地闪烁着,给他以无穷的力量,鞭策他为了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 ‎[写作运用]适用于“希望”“勇气”“成功”等话题。‎ ‎【课外运用】‎ 示例一:‎ 8‎ 有人说贫穷和落后可以腐蚀一个人的希望,让我们变得更加消沉和颓丧。其实,如果我们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于贫穷落后中看到希望,反而会激发我们发愤图强的勇气和力量。王蒙先生的《春之声》不正是借岳之峰的眼睛和心灵在发掘潜伏在社会中的希望的力量吗?那个时代虽然贫穷,虽然落后,但他却能够在生活的每个角落里发现转机,这不是非常难得的吗?正是因为这样的希望,在人们心中埋下了理想的种子,进而,创造了今天属于我们的崭新生活。‎ ‎(《希望,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 示例二:‎ 伊朗德黑兰郊区的一个小镇上,一个十五六岁的小男孩正孤苦伶仃地行走着。他的家境不好,幼年丧母,父亲含辛茹苦将他拉扯到十来岁时,也随着一场瘟疫永远地离开了他,他成了孤儿。‎ 一个老铁匠收留了可怜的他,使得他苟延残喘的生命能够继续停留在世上。老铁匠的脾气不好,总是让他尾随着他去做那些他不太喜欢的铁器活。‎ 有一次,他受不了铁匠的“虐待”,便赌气夺门而出,他在街市上转悠了半天,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找一份体面的工作,但人家见他貌不惊人、个头矮矮的,谁也不要他。寒冷的夜晚,他一个人躲在一家门面房的外面噤若寒蝉,差点被冻死,老铁匠几经辗转发现了他,将他第二次救回家。‎ 醒来后,老铁匠语重心长地与他谈了次话,他向老人和盘托出了自己的人生抱负,说自己的理想如何的伟大。老铁匠笑着回答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也曾有过,孩子,你做得不错,只要有一颗燃烧的心,就有希望成功,但你要记住:希望如火,失望如烟呀,就像这铁炉一样,要想多出成品,你必须加大风箱的风量,火势越大越稳,烟就会越少,而成功的希望就越大。‎ 老铁匠去世之后,他继承了他的衣钵,但他却没有满足于制造铁器的现状,一个偶然的时机,他一跃跳入政坛,经过几十年的摸爬滚打,他逐渐成了政坛上的一颗明星,他聪颖好学,迅速掌握了一套可以治理国家的方案,并且在另一个偶然的时机里参加了总统大选,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一举夺魁,成为名副其实的总统,在2009年的又一次大选中,他成功连任。‎ 他就是内贾德,实足的“鹰派”,令美国两任总统头疼的角色。‎ 是的,希望如火,失望如烟,生活总是一边点着火,一边冒着烟,要想增加成功的胜算,我们就不能停下手中奋斗的扇子,火势越大,烟雾就越少,离成功也就越近。‎ 8‎ ‎(《希望如火,失望如烟》)‎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铁砧(zhēn)   寒伧(cānɡ)   揿键钮(qìn)‎ B.涟漪(yī) 饶舌(láo) 搁不住(ɡé)‎ C.偌大(ruò) 凛冽(lǐn) 打瞌睡(kē)‎ D.心扉(fěi) 采撷(xié) 安然无恙(yànɡ)‎ 解析:A项,“伧”读chen。B项,“饶”读ráo。D项,“扉”读fēi。‎ 答案:C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贫脊 瓦瓴 晕眩 九霄云外 B.针灸 高亢 急遽 立锥之地 C.狰狞 究竞 验票 熙熙嚷嚷 D.心扉 摇蓝 健在 园舞曲 解析:A项,“贫脊”应为“贫瘠”。C项,“竞”为“竟”,“熙熙嚷嚷”应为“熙熙攘攘”。D项,“蓝”应为“篮”,“园”应为“圆”。‎ 答案:B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西方许多国家长期低增长、高支出、高福利的社会制度所带来的问题已经积羽沉舟,对这一制度每一项改革都会遇到极大的公众阻力,举步维艰。‎ ‎②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话不假。青年人经过专业化的学习,都会成为春兰秋菊,所以不必鄙视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 ‎③众人在名利色权的诱惑下迷失了生活方向,只有那些心中充满正气,禁得住考验的人方可师心自用。‎ ‎④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内存在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绝不能养痈遗患。‎ ‎⑤精于谋划小圈子的人,拉帮结派,编织自己的关系网,以使自己左右逢源,如鱼得水。结果却是作茧自缚,到头来圈住的定会是自己。‎ ‎⑥每一个正在学习的人都应该明白积沙成塔的道理,节约每一分钟,珍惜每一次阅读,重视每一份练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脚踏实地,稳步前行。‎ A.①②⑤     B.④⑤⑥‎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①积羽沉舟:羽毛虽轻,‎ 8‎ 积多了也能把船压沉。比喻小小的坏事积累起来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此处强调问题很难改变,应该用“积重难返”。②春兰秋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各自在自己开花的季节显示出秀美。比喻各擅其美,各有所长。不合语境。③师心自用:师心,以心为师,这里指只相信自己;自用,按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此处误用褒贬,应该用“抗颜为师”。抗颜为师:抗颜,不看别人脸色,态度严正不屈;为师,为人师表。不为他人所制约,不为潮流所左右,这种意志坚定的人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④养痈遗患:生了毒疮不去医治,给自己酿成祸害。比喻对坏人、坏事姑息宽容,结果自己遭殃。使用正确。⑤作茧自缚:比喻做了某件事,结果使自己受困。也比喻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使用正确。⑥积沙成塔:比喻积少成多。使用正确。‎ 答案:B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屠呦呦传》通过对屠呦呦本人和家人、同事、同窗、学生等的探访,为读者展现了一位杰出女科学家工作、学习和成长的独特经历。‎ B.包括习近平和奥巴马在内,一共有150位国家领导人参加了巴黎气候大会开幕式,共同商讨如何“拯救”地球。‎ C.杭州降下2015年入冬的第一场雪,西湖的水面上飘起层层白雾,和雪花搅在一起,如梦似幻。‎ D.据路透社报道称,在南非举行的中非峰会上,非洲国家与中国讨论了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的问题。‎ 解析:A项,语序不当,“工作、学习和成长”应改为“成长、学习和工作”。B项,量词“位”指明修饰对象为“领导人”,正确。C项,偷换主语,和雪花搅在一起的主语不是“水面上”,应该是“白雾”,在“飘起”后面加“的”字。D项,成分残缺,在“人民币”之前加上“采用”。‎ 答案:B 二、迁移发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失 踪 周海亮 男人随很多人扑出战壕,然后便不见了。活着的兵里找不到他,死去的兵里也找不到他。那次他们打了胜仗,兵的失踪于是变得蹊跷,几近离奇。几天以后队伍打到兵的家乡,营长将兵失踪的消息告诉了兵的女人,女人听了,表情即刻变得不安。‎ 他失踪了?‎ 找不到了。‎ 怎么可能?‎ 部队里常有这种事情。营长说,他可能战死了,死在非常隐蔽的地方,‎ 8‎ 我们找不到他;他可能被俘了,虽然我们打了胜仗,他仍然有走散然后被俘的可能;他可能逃跑了,因为太过恐惧,不敢面对敌人。他回来过吗?‎ 没有。女人说,你们弄丢了我丈夫,你们不该这样问我。‎ 不是我们把他弄丢的。营长说,是他失踪了。‎ 我猜他战死了。女人说,先与队伍走散,然后战死。他既不会逃走也不会被俘,他那么强壮,那么勇敢。他战死了,你们有责任的。‎ 当然。营长笑笑说,不管他战死,逃走,或者被俘,这点钱都是对你的补偿。现在我得走了,你知道,我们的任务就是打光。我先把所有的兵填进去,然后,再把自己填进去……‎ 女人不愿相信她的丈夫已经死去,但是现在,她不得不相信。她被自己虚构的故事说服,然后在梦里,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丈夫只知冲锋,终与队伍走散。他遇到敌人的散兵,他被敌兵打死然后扔进河里——丈夫是战死的,他不可能成为俘虏。‎ 两年以后,队伍再一次打回来,女人再一次见到营长。营长说我的五百多人,只打剩不足五十人。营长说仍然没有你丈夫的消息。营长说我倒希望他被俘,似乎只有被俘才有活命的机会。‎ 女人不相信丈夫会成为俘虏,但现在,女人突然非常希望她的丈夫成为俘虏。只有成为俘虏才可能与部队失去联系,才可能彻底失踪,才可能有活着的机会。可是丈夫成了俘虏,将会受到怎样非人的折磨?每一天夜晚,女人都会被睡梦里丈夫撕心裂肺的惨叫声惊醒。‎ 几年以后,战争结束了。在部队,女人再一次遇到营长。营长不再是当年的营长,他现在的任务,是负责核实战争中失踪士兵的名单。他坐在一张桌子后面,两个裸露的胳膊上,整齐地排列着十几个弹痕。‎ 我来找我丈夫。女人说,你们是否找到了他?‎ 当然没有。营长说,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他没有被俘。我们拿到了所有的战俘名单,包括死去的战俘,可是没有你的丈夫。他应该逃走了。他肯定逃走了。也许他就藏在村子里,藏在你的家里,藏在墙壁的隔层里。不过这已经不归我管了。再说能活着有什么不好呢,我整整一个营的兄弟啊,现在只剩下我了。‎ 女人不相信丈夫会逃。当初他主动提出要去打仗,他怎么会逃呢?他的胆子大得像狼,他怎么会逃呢?他一直没有在自己面前出现,他怎么会逃呢?女人不相信,可是突然,女人希望他真的逃了。他逃了,保一条命,就什么都有,就可能什么都有,就真的什么都有。女人回到家,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她发现自己早已老去。‎ 清晨,出门喂鸡的女人看到一个男人从她面前走过去。男人扫她一眼,目光在她的脸上没有丝毫停留。女人心里猛一哆嗦——男人太像她的丈夫了——相貌像,身材像,表情也像。可是他是她的丈夫吗?女人僵在门口,任一群叽叽喳喳的鸡崽儿焦急地啄着她的脚背。‎ 女人终喊出一声“天啊!”扔掉怀里的箩筐。她至少追出五里地,可是没有男人的影子——‎ 8‎ 既没有像她丈夫的男人的影子,也没有不像她丈夫的男人的影子。女人往回走,想,他是她的丈夫吗?他不是她的丈夫吗?丈夫真的死去了吗?丈夫真的没有死去吗?女人回到家,幻想丈夫站在院子里,坐在屋子里,藏在墙壁的隔层里。女人找了很久,仍然只有孤零零的她。‎ 女人叹一口气,拾起箩筐。女人想,不管如何,丈夫给了她等待和希望——丈夫有可能活着,有可能死去,丈夫的结果不是唯一的,对她来说,便够了。‎ ‎(有删改)‎ ‎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以一个女人与营长的几次交流为写作内容,运用多种描写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刻画出警觉的营长与细心的女人这两个鲜活的形象。‎ B.男人是一个胆子大得像狼一样的人,不可能当逃兵,因此,他的结果只有被敌人抓走和被打死在隐蔽的地方这两种可能。‎ C.丈夫没有回来,女人是有权利向营长问责的,营长虽在面对女人时有些愧疚,但也没有办法,只能给女人一些钱来安慰一下她。‎ D.第二次见面时,营长说自己希望男人被俘,因为只有这样,男人才有活命的机会,这既是对女人的一种安慰,也是他当时真实的想法。‎ E.男人虽然没有回来,但也给了女人等待和希望。不论丈夫活着还是死去,女人都会等待下去,在等待中体验孤独的生活。‎ 答案:DE ‎6.如何理解“我先把所有的兵填进去,然后,再把自己填进去……”这句话的含意?文中哪些内容照应了这句话?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句话是说战争是残酷的。战争就是把战士送上战场,用他们的生命夺取胜利,战士牺牲是很正常的。文中照应这句话的内容有:①营长说我的五百多人,只打剩不足五十人;②我整整一个营的兄弟啊,现在只剩下我了。‎ ‎7.对于自己丈夫的下落,女人的心理期望有什么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女人先是认为丈夫战死了,她认为丈夫是强壮而勇敢的,肯定不会被俘也不会逃走;后来她非常希望丈夫成为俘虏,因为这样才有活着的希望;接下来,她又希望丈夫逃走了,因为这样才会保住一条命,有命了才会什么都有;最后,她认为不管丈夫是死了还是活着,给她希望就好。‎ ‎8.小说最后安排了一个男人从女人面前走过的情节,这样的安排是否多余?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8‎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不多余。①这样的情节安排更能突出女人对丈夫的深爱和思念,使小说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②使故事情节出现波澜,丰富了小说的内容,增强了可读性;③引出有关女人的心理的描写,突出了文章的主题——歌颂对爱的忠贞和坚守。‎ ‎(示例二)多余。①小说写至“女人回到家,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她发现自己早已老去”结束,更能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引人深思;②小说以“女人回到家,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她发现自己早已老去”结尾营造出了一种凄凉的氛围,更能引起读者对女人的同情;③女人的形象至此已展现得比较丰满突出,小说的情节、结构也是完整的。‎ 三、创新语用 ‎9.看到教室前面的黑板,你会产生一些怎样的联想?请尝试运用意识流的手法,写出你的意识流动轨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注意把握意识流手法的特点。‎ 答案:(示例)(1)黑板——家乡的黑土地——黑土地的成因、黑土地是我的乐园、我和黑土地的感情(养育了我)——黑土地上辛苦劳作的父母、父母黑红的脸——思念故乡、亲人。‎ ‎(2)黑板——家乡的黑水池——池中散发着臭味——冒着黑烟的工厂、见利忘义的黑心的老板、被黑烟污染的灰色的天空——回忆童年时期家乡的美景(对比)——抒发感慨。‎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