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00 KB
  • 2021-06-08 发布

语文卷·2018届河北省邢台市高三12月质量检测(2017-12)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河北省邢台市2018届高三12月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宋朝境内民族主义在政治领域的突出表现,是高扬“尊王攘夷”的大旗,并注入新内涵。这与北方民族政权的环伺紧逼,以致宋朝一再面临存亡继绝的现实威胁息息相关。而新儒学的形成与确立,则构成其民族主义新内涵的思想资源。宋儒强调“四夷不服,中国不尊”(欧阳修:《本论》),以期“尊君父,讨乱贼,辟邪说,正人心”(胡安国:《春秋传序》),确立民族自信,力图夷不乱华,进而用夏变夷,维护政治文化的大一统。推及与诸民族政权的外交关系上,宋朝在军事失利委曲求和时,宁可接受交纳巨额岁币的苛刻条件,而拒绝沿用中原汉族王朝曾采取的和亲政策。。‎ ‎ 这一民族主义基调在各个文化领域都有不同凡响的回声,而南宋远比北宋高亢。《春秋》学因发挥“尊王攘夷”大义而再度跃居显学,士大夫论兵也成为风尚,不啻是民族主义主旋律在经学与军事学上的反映。诗词散文等主流文学,都有由爱国主义基色构成的绵延不绝的作品,“表白了他们这种久而不变、隐而未申的爱国心”(钱钟书:《宋诗选注序》)。这种民族主义也融入市民文艺的叙事性作品。在宋学鼓吹下,民族大义逐渐成为全民共识,“尽忠报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已是上至将相下至士庶普遍认同的道德规范。‎ ‎ 民族主义自觉并不限于宋朝汉族政权内部。在大宋史视野下,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与宋并峙的民族政权,一方面吸收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另一方面却自觉坚持统治民族的主体意识。金亡之际,金朝将帅履践“金国大臣,惟当金国境内死”(《金史》)的信念,拒绝失节降敌,也印证了少数民族政权对民族气节的接纳与认同。‎ ‎ 今人在重新评价民族战争与统一大业的复杂关系时,自应秉持民族平等的价值观。对大宋史时段所有民族战争,一方面既要放在历史条件下评断每次战争各方的是非曲直,另一方面也应从中华民族通过长期冲突与融合方始形成的历史大趋势中去评判。元朝再次完成统一大业,无疑是大宋史时段各民族冲突与诸政权互动的历史性结局。在这一长时段中,确实时断时续地伴随着血与火的民族战争,但也应看到,相关政权达到地缘政治相对均势的和平时期,各民族与各政权之间通过榷场贸易、使团聘问与其他民间途径,推进着相互间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融合,而宋朝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其中起着主导性作用。这样,就不至于因肯定统一而对宋朝长期而顽强的抵抗不以以为然。正是有赖于这种抵抗战争,保卫了宋朝先进的社会经济,相对弱化了骑马民族政权的原始野蛮性,相应减轻了大统一进程中社会破坏力度。而以文天祥为代表的民族气节与忽必烈所成就的统一大业之间的历史悖论,也可以各有其值得肯定的历史地位 ‎(摘编自虞云国《大宋史视野下的民族关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宋朝高扬“尊王攘夷”的大旗,并注入新的内涵,这和北方民族政权一再威胁到宋朝存亡断绝的现实有密切的关系。‎ ‎ B.新儒学是宋代民族主义新内涵的思想资源,宋儒希望确立民族自信,用夏变夷,进而力图夷不乱华,维护政治文化的大一统。‎ ‎ C.民族主义影响到了宋朝的外交,宋朝向外族求和,因接受巨额岁币的苛刻条件,所以不再沿用中原汉族王朝曾采取的和亲政策。‎ ‎ D.与宋朝对峙的少数民族政权,在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制度的同时,也形成了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多民族混合的主体意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文章第一段,论述宋朝民族主义在政治领域的一些表现,并引用了一些资料作为论据。‎ ‎ B.文章第二段从文化领域论述宋朝民族主义的表现,指出民族大义成为宋朝全民共识。‎ ‎ C.文章认为,主义在契丹、党项等少数民族政权中同样存在,并引用有关史料加强论证。‎ ‎ D.文章从大宋史视野的角度论述民族关系中的民族主义,着重论述了民族平等的价值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我们应根据历史条件去评判大宋史时段民族战争各方的是非,也应从中华民族是在长期冲突与融合中形成的角度去评判这些民族战争。‎ ‎ B.民族战争与统一大业的关系复杂,肯定一方不等于否定另一方,因此,我们肯定元朝再次完成统一大业,不应否定宋朝长期而顽强的抵抗。‎ ‎ C.在大宋史时段各民族冲突与诸政权互动的长久的历史中,宋朝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在相关政权地缘政治相对均势的和平时期,起主导作用。‎ ‎ D.如果没有宋朝对元朝的抵抗,就无法保卫宋朝先进的社会经济,也不能减轻大统一进程中的破坏力度,文天祥和忽必烈也就没有现在的历史地位。‎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小小的篝火 潘旭澜 ‎ ①现在的衣服被盖中,我特别珍重的,是一条黑白灰小方格相间的土布被里。它是母亲给的。‎ ‎ ②“文革”‎ 后期。我在干校患了重病,回福建治病。过年前夕,同妻子女儿一起翻山越岭,回老家去看望孤苦伶仃的母亲。‎ ‎ ③几年没见她,此时只有那眼睛和神态是我所熟悉的。上次见到时,行动还挺利索,现在已迟钝龙钟。‎ ‎ ④夜里二三点,几次听见母亲在隔壁木板床上翻身的声音。她睡不着。第二天早上一起来就看见她已宰好了两只母鸡。我急得差点跳脚:“阿母,你怎么可以宰了母鸡呢?还一下子两只!”她一共养了三只母鸡,是三个“小金库”,下蛋换火柴油盐,应付额外摊派,用场多呢。“还留一只哪。”母亲说。‎ ‎ ⑤母亲当然十分希望我们多住几天。见一次面有多难哪!可她知道不宜多住,免得平地起风波。次日吃了早饭,她从壁角一个破水桶里,变戏法似地拿出用红绳子捆好的方格子布,上面还有一看就知道是她所剪的红“喜”字。对我和淑荣说:“你们结婚时,我连送两条好手帕也没能,心里总很不安。现在孙女都这么大了,补送你们俩这段我自己织的土布……”‎ ‎ ⑥母亲一向特别疼爱我。她有一只“米斗箍”金戒指,从不曾戴。多年前,有一次她悄悄拿给我看,说将来要送给我的对象。我那时在读高中,心想离找对象还早呢,告诉她不如去换点吃喝。几年后,有次我从上海回家,向她说起姐姐生孩子后日子艰难非常。她听了没说什么,摸索出那只“米斗箍”。啊——居然还留着,简直不可思议。她说,本是给我对象的,眼下顾不得了,“救命要紧”,让我送去给姐姐解急。‎ ‎ ⑦过了几年。我又一次回家,同她一起谈叙彼此近年境况之后,她高高兴兴拿出一条新蚊帐,说是准备给我结婚用的。我知道这是她一把米、一口饭省下来买的,不忍拂她的意,“嗯”了几声,没说什么,当晚将新蚊帐给我挂上,说只用一个暑假不要紧,到我结婚时还是新的。‎ ‎ ⑧临走那天大早,我被一片火光惊醒。原来是新蚊帐被烧了一小半。连忙喊母亲,一起用破衣扑打,脸盆泼水,才灭了。她说,谅必是油灯头碰着帐梢,烧起来的;她在灶口用柴草烧饭菜,竟没有发觉。说时神情凄然歉然,好像很对不起我。其实,还有一点她没说,就是在临别多看我一眼,不然又得好几年才能见到。我说了一通“破财消灾”的宽慰话,她有几分相信,才逐渐平静下来。我以为她从此不会操这份心了。‎ ‎ ⑨“……一共二丈四。四幅拼起来,可做一条被里。借不到阔幅织布机,门面窄。虽说土布不如厂里出的好看,但是厚实,不易洗破。这是我一桩心愿。棉花是在门口菜园地挤种的。有空一点点纺起来。老了没力气,一次织几寸,手就不听使唤,怕不匀,不敢赶。从种棉到织成,前后三年多。看来,以后再也没有什么好给你们了,就做我的‘手尾’(留作纪念的遗物)罢。”淡淡的说明,欣慰之意掩盖不住深沉的感伤。‎ ‎ ⑩三年多,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年过七旬的母亲,是凭什么力量,把它纺织起来的呢?她在每一根纱里,每一寸布里,捻织了多少悬挂,多少思念,多少悲苦,多少祝愿?‎ ‎ ⑪我差点要打颤,又像有股暖流通过。眼泪滴在心头,嘴唇变成千吨铁闸,木木地站着,呆呆地盯着母亲,默默地双手接着。好久好久,搞不清接过的究竟是什么。‎ ‎ ⑫次年,母亲就得到永远的解脱,离开了人世。病危之时,神志清楚,却没有多向诸儿女说什么。也许不知从何说起,也许不愿加重我们心灵的创伤,也许觉得一切语言都是多余的了。‎ ‎ ⑬十几年来,我一直爱用又惟恐损坏这捆土布做成的被里。当它盖在身上,我就像一两岁时被母亲抱在怀里,有时还似乎听见她讲着金色的童话。但愿它温暖我曾经冻僵的心灵,激励我继续艰苦跋涉的勇气,一直到我走完人生旅程。‎ ‎ 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的母亲不是三春的阳光,也不曾想过要我报答,她只是寒夜荒漠的一堆小小篝火,燃烧完了剩下的灰烬。可是,它的火星将我的血液点燃起来。我便也成为后面旅人的篝火,无论这篝火多么渺小,多么容易烧尽。‎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文章运用倒叙手法,开头点明母亲给的“一条黑白灰小方格相间的土布被里” 是“我特别珍重的”,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 B.“我以为她从此不会操这份心了” 这句话承上启下,由上文插叙母亲疼爱作者的往事过渡到“送土布被里”这一主体事件。‎ ‎ C.第⑨段通过母亲之口说明这条“土布被里”的来历,强调它的非同寻常,交代了首段中“我特别尊重”这条被里的原因。‎ ‎ D.“嘴唇变成千吨铁闸”“木木的站着”“呆呆的盯着”“默默的双手接着”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形象的表达了作者的震惊和悔恨。‎ ‎5.文章第⑩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5分)‎ ‎6.文章以“小小的篝火”为题有什么用意?请从人物形象、主题思想两个角度,结合全文,加以探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鲍勃·迪伦一直是个谜 ‎ 鲍勃·迪伦的原名是罗伯特·艾伦·齐默曼,他在大学开始唱民歌时改名鲍勃·迪伦。他取这个名字是因为模仿美国电视节目中的西部英雄马特·狄龙。他的民谣生涯是从考上明尼苏达大学开始的。鲍勃和不少当时的年轻人一样,厌倦枯燥无味的大学生活,他常出入酒吧,试图从音乐中找到自己。当时的摇滚乐还没有成型,不少年轻人都嫌弃“三件套”式的音乐,于是鲍勃把手里的电吉他换成了一把钢丝弦的吉布森民谣吉他,随着时间的沉淀,迪伦慢慢摸索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风格。‎ ‎ 1961年1月,他寄住在别的民谣歌手家,他和别人组队去看望住院的偶像伍迪·‎ 格斯里。后来他的偶像成了他的贵人。在签约CBS唱片公司后,迪伦崭露头角。1962年,迪伦在自己的第一张同名专辑的封面上略带羞涩地望着镜头,任由别人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年轻的民谣偶像。‎ ‎ 1963年和1964年的演出使得他的名声到达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也渐渐地从伍迪·格斯里的影响中走出,成为独一无二的民谣国王。1963年的一场演出中,迪伦念了一首自己写作的献给伍迪-格斯里的长诗,这既是致敬,也是告别。在这一阶段里,鲍勃·迪伦的主要创作方向是抗议民谣,这个时代的迪伦是最为人熟悉的,似乎全世界的乐迷都愿意他沿着这个模式永远走下去。‎ ‎ 1965年初,受到披头士等英国摇滚乐队的影响,迪伦用时髦的西装和尖头皮鞋代替了皱巴巴的牛仔裤和工装服,在接受采访时也越来越“没正型”。在电视访谈节目中谈及准备制作的新电影时,他回答说那将是一部牛仔恐怖片,当问及是否在片中扮演牛仔时,他回答说:“不,我扮演我妈妈。”‎ ‎ 这种离经叛道的行为让迪伦在1965年的新港民谣音乐节上遭受了来自歌迷的敌对情绪。在演出前一天,迪伦突然擅自决定挑战民谣音乐节的惯例,决定要带一支完全电声化的乐队上场。当场的情况乱成一团,抗议歌手和歌迷认为他“背叛”了民谣,迪伦尊崇的民谣领袖皮特·西格尔甚至愤怒地用斧头把扩音器的电缆斩断。他和乐队只演了三首歌就在嘘声中匆忙下台。即使在此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歌迷们都难以忘记迪伦的离经叛道,为他取了个“犹大”的绰号。‎ ‎ 后来的一场车祸让迪伦开始远离聚光灯的中心,而他的音乐风格也再一次地发生了改变,歌词也不再犀利地直指社会现象。关于车祸后自己的转变,迪伦曾说:“我不知道别人的幻想是什么,但是我幻想能够朝九晚五地工作,在绿树成荫的地方有一所带白色栅栏的房子,庭园里盛开着粉红色的玫瑰。那会很好。那就是我最深遂的梦想。”‎ ‎ 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一些主流评论开始推崇迪伦文学方面的造诣,有批评家称他为现代美国继卡尔·桑德堡、罗伯特·弗罗斯特之后最伟大的诗人;1976年美国总统卡特在竞选活动中引用迪伦的诗句并称其为“伟大的美国诗人”;1990年,法兰西文学院向迪伦颁发“文学艺术杰出成就奖”。外界的各种褒奖没有使迪伦沦陷,他对自己的评价调侃而中肯:“无论我到哪里,我都是一个60年代的游吟诗人,一个摇滚民谣的遗迹,一个从逝去时代过来的词语匠人,一个从无人知晓的地方来的虚构的国家首脑。我处在被文化遗忘的无底深渊之中。”‎ ‎(摘编自《三联生活周刊》《新京报》《深圳商报》等)‎ 相关链接:‎ ‎ ①鲍勃·迪伦,美国摇滚、民谣艺术家,诗人,201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 ②鲍勃·迪伦创作的歌词,实际上都是最直白、最简单的诗歌,这种简单直白的诗歌形式,非常朴素,带有民间色彩。‎ ‎(《专访作家肖复兴:谈鲍勃·迪伦——文字会骗人,音乐不会》)‎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 A.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鲍勃·迪伦在自己第一张专辑上的照片略带羞涩,很不情愿别人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年轻的民谣偶像。‎ ‎ B.一场车祸改变了鲍勃·迪伦,他认为,自己最深的梦想是,有标准的工作时间,有优美、温馨的房子住,有这些就很好。‎ ‎ C.鲍勃·迪伦德才兼备,当外界褒奖他时,他很清醒,认为自己属于过去时代的诗人,不骄不躁,评价自己很中肯。‎ ‎ D.本文从一个青涩的民谣歌手,到不断改变的摇滚斗士,再到天生的吟游诗人,多角度展现了鲍勃·迪伦其人其事。‎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 A.鲍勃·迪伦是从考上明尼苏达大学开始自己民谣生涯的,他抛弃了大学学业,出入酒吧,想从音乐中找到自己。‎ ‎ B.因为受到偶像,伍迪·格斯里的赏识,所以鲍勃·迪伦在签约CBS唱片公司后就崭露头角,后来逐渐成为民谣领袖。‎ ‎ C.鲍勃·迪伦受到了披头士等英国摇滚乐队的影响,无论是着装造型,还是接受访谈时的语言,都非同寻常。‎ ‎ D.鲍勃·迪伦在新港民谣音乐节上,遭到歌手和歌迷的抗议,他们做出非同寻常的举动,用斧头把扩音器的电缆斩断。‎ ‎ E.鲍勃·迪伦在文学造诣受到一些主流评论的推崇,他的歌词被人认为是质朴的诗歌,他获诺贝尔文学奖并不令人意外。‎ ‎9.鲍勃·迪伦在音乐发展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 罗喻义,字湘中,益阳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请假归。天启初还朝,历官谕德。六年擢南京国子祭酒。诸生欲为魏忠贤建祠,喻义惩其倡者,乃已。忠贤党辑东林籍贯,湖广二十人,以喻义为首。庄烈帝嗣位,召拜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寻充日讲官,教习庶吉士。‎ ‎ 喻义性严冷,闭户读书,不轻接一客。喻义见中外多故,将吏不习兵,锐意讲武事,推演阵图献之。帝为褒纳。以时方用兵,而督抚大吏不立军府,财用无所资,因言:“武有七德,丰财居其一。正饷之外,宜别立军府,朝廷勿预知。飨士、赏功、购敌,皆取给于是。”又极陈车战之利。帝下军府议于所司,令喻义自制战车。喻义以战车营造职在有司 ‎,不肯奉诏。帝不悦,疏遂不行。‎ ‎ 进讲《尚书》,撰《布昭圣武讲义》。中及时事,有“左右之者不得其人”语,颇伤执政;末陈祖宗大阅之规,京营之制,冀有所兴革。呈稿政府,温体仁不怿。使正字官语喻义,令改。喻义造阁中,隔扉诮体仁。体仁怒,上言:“故事,惟经筵进规,多于正讲,目讲则正多规少。今喻义以日讲而用经筵之制,及令删改,反遭其侮,惟圣明裁察。”遂下吏部议。喻义奏辨曰:“讲官于正文外旁及时事,亦旧制也。臣展转敷陈冀少有裨益温体仁删去臣诚恐愚忠不获上达致忤辅臣今稿草具在望圣明省览。”吏部希体仁指,议革职闲住,可之。喻义雅负时望,为体仁所倾,士论交惜。濒行乞恩,请乘传,帝亦报可。家居十年,卒。‎ ‎(选自《明史·罗喻义传》,有删改)‎ ‎10.‎ ‎ A.臣展转敷陈/冀少有裨益/温体仁删去/臣诚恐愚忠不获/上达致忤辅臣/今稿草具在/望圣明省览 ‎ B.臣展转敷陈/冀少有裨益/温体仁删去臣/诚恐愚忠不获/上达致忤辅臣/今稿草具在/望圣明省览 ‎ C.臣展转敷陈/冀少有裨益/温体仁删去/臣诚恐愚忠不获上达/致忤辅臣/今稿草具在/望圣明省览 ‎ D.臣展转敷陈/冀少有裨益/温体仁删去臣/诚恐愚忠不获上达/致忤辅臣/今稿草具在/望圣明省览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嫡子继承。‎ ‎ B.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科举、官员考核等职事,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 C.有司,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某些官员。‎ ‎ D.政府,起源于“政事堂”和“二府”两名之合称,与现在的政府的含义不尽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罗喻义反对阿谀奉承。有人打算为魏忠贤建祠堂,罗喻义惩罚了带头的人,魏忠贤的同伙把他列为湖广地区东林党人的首领。‎ ‎ B.罗喻义关注军事。他建议完善军队的财务制度;他提出制造战车的好处,皇帝把他的意见下到有关部门,有关部门不予执行。‎ ‎ C.罗喻义不惧权贵。罗喻义都讲义中的你有些话得罪了当权者,惹得温体仁不高兴,温派人转告罗,要罗修改,结果却被罗讥讽。‎ ‎ D.罗喻义享有声望。他对温体仁指责自己的言论进行辩白,结果还是被温体仁打倒,罗喻义有声望,很多人对他的遭遇表示惋惜。‎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喻义见中外多故,将吏不习兵,锐意讲武事,推演阵图献之。(5分)‎ ‎(2)吏部希体仁指,议革职闲住,可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 东都送郑处诲校书归上都【注】‎ 杜牧 悠悠渠水清,雨霁洛阳城。‎ 槿堕初开艳,蝉闻第一声。‎ 故人容易去,白发等闲生。‎ 此别无多语,期君晦盛名。‎ ‎ 【注】太和九年,杜牧被授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部,八月赴东都洛阳上任。因此逃过了十一月的甘露之变的善恶风波。此诗作于他到洛阳上任后的第二年。郑处诲:太和八年登进士第。上都:今陕西西安。‎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 A.标题点明送别地点、对象及其归处,首联扣题交代送友的地点与环境。‎ ‎ B.“悠悠”“清”写出渠水之绵长、清澈,“雨霁”点出雨后洛阳城风景的宜人。‎ ‎ C.颔联中“初”“第一”呼应“霁”字,突出景之清丽,表达了诗人归隐之念想。‎ ‎ D.颔联分别从视觉与听觉角度写景,叶落、花开、蝉声点出时序变换,为颈联伏笔。‎ ‎ E.全诗先写景后抒情,层次明晰,写景虚实结合,遣词造句浅淡而有韵致,耐人玩味。‎ ‎15.诗的颈联、尾联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认为“ , ”是先汉(西汉)兴盛的原因。‎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 , ”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而且将自古以来和这里有关的许多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了,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之情。‎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①来自四川的马盼盼是一名在校学生,刚满19岁的他怀揣梦想,弃笔从戎来到雪域高原,正值花季的他从此把豆蔻年华献给了祖国。‎ ‎ ②‎ 从今年冷月的潜心钻研、电光火石的灵感乍现到熊熊燃烧的智慧火焰,人类取得的累累硕果背后,都历经了一番煅烧、冶炼的过程。‎ ‎ ③作为和平时期伤亡率最高的兵种之一,消防官兵们不是在炎炎烈日下训练,就是在熊熊大火中扑救,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火中取栗。‎ ‎ ④领导干部认真听取他人的真实想法、广泛了解真实情况,在很多情况下就能够实现“躬行”的目的,甚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⑤青州市民王军骑公共自行车上班,以实际行动迎接“全国低碳日”的到来,他高兴地告诉记者,绿色出行的好处罄竹难书,他会坚持下去。‎ ‎ ⑥动车禁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要在执行力上下功夫,要增加旅客的违法成本,将屡教不改者纳入“黑名单”,让他们受到惩处。‎ ‎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A.中医药是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何将中医药创新成果转化为国家力量则需要下一番功夫不可。‎ ‎ B.完善食品安全举报的平台和机制,将举报机制纳入食品谣言智能预警处理平台,让消费者打造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 C.这些文献资料从日本侵华的阴谋、战争的决策及战役的部署等方面完整、系统地记录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全过程。‎ ‎ D.展览展出的各类化石及模型,揭示了从距今几万年到5亿多年的漫长岁月长河中,古脊椎动物的神奇演化进程。‎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 ‎ A.朱之文家里修建了像公园里一样的亭子,还修了一条走廊,顿时让整个小院蓬荜生辉。‎ ‎ B.他本是因为生活苦闷而信笔涂鸦,因名家欣赏他的作品,他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目标。‎ ‎ C.一名女游客抓获偷走自己钱包的扒手,但询问缘由之后,该女士对小偷高抬贵手。‎ ‎ D.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说:“民进党请我担任‘两岸和平委员会召集人’,对此,我敬谢不敏。”‎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 对于植物来说,当有虫子来咬食时,它要做出决定, ① ,还是继续快速生长。如果防御的代价高到一定程度,有的植物宁可不充分防御, 而是选择快速生长。根据防御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 ② 。有的植物释放毒素,吃了它们的虫子一命呜呼。另外一类是“间接防御”。既然我搞不定你,那我就请你的天敌来搞定你。于是乎,有的植物在遭受虫子袭击的时候,就是放出一些挥发性化合物到空气中, ③ 。‎ ‎21.阅读下面一幅漫画,简要说明画面的主要内容,并揭示漫画的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5分)‎ ‎(1)画面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0字): ‎ ‎(2)漫画的寓意(不超过40字):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 在一次主题班会上,同学们围绕“践行绿色生活”这个主题踊跃发言:‎ ‎ 学生甲: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 学生乙:绿色消费,环保选购。‎ ‎ 学生丙:重复利用,多次利用。‎ ‎ 学生丁:分类回收,循环再生。‎ ‎ ……‎ ‎ 假如你将参加校学生会组织的“践行绿色生活”的主题演讲,请写一篇演讲词。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河北省邢台市2018届高三12月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A(B‘用夏变夷,进而力图夷不乱华”与原文不符,应是“力图夷不乱华,进而用夏变夷”。C“因接受巨额岁币的苛刻条件,所以不再沿用中原汉族王朝曾采取的和亲政策”强加因果关系,原文是选择关系。D“也形成了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多民族混合的主体意识”错,应是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民族各自有其独立的民族主体意识)‎ ‎2.D(“着重论述了民族平等的价值观”错,文章的重点不在于论述民族平等的价值观)‎ ‎3.D(“文天祥和忽必烈也就没有现在的历史地位”这一说法不正确,D项前面的信息只能判定文天祥的历史地位可能会受到影响,但是忽必烈的历史地位是通过成就统一大业而形成的,因此,由前面的信息无法得出忽必烈的历史地位也会受到影响)‎ ‎4.D(“震惊和悔恨”错,应是表达了对母亲的挚爱与感恩)‎ ‎5.这一自然段运用了设问、排比、反问的修辞手法。(1分)设问,引人深思,突出母爱的伟大力量;(1分)排比、反问,句式匀整,感情强烈,突出母亲对孩子的牵挂、思念、祝愿以及母亲辛劳的付出、悲苦的生活。(1分)这样写,更能抒发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与感恩之情,引起读者的共鸣。(2分)‎ ‎6.①以“小小的篝火”为题,突出了母亲的形象特点:作者把“母亲”比作“寒夜荒漠的一堆小小篝火,燃烧完了剩下的灰烬”,揭示了母亲为子女辛勤操劳一生的无私奉献精神;②以“小小的篝火”为题,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思想:作者把“母亲”比作“小小的篝火”,说“它的火星将我的血液点燃起来”,突出了伟大而深沉的母爱给予“我”的无穷力量,激发了“我”“成为后面旅人的篝火”的美好愿望。(意思对即可,每点3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7.A(“很不情愿别人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年轻的民谣偶像”曲解文意)‎ ‎8.CE(答对一项给2分,两项给5分)(A“抛弃了大学学业”夸大其词。B因果关系牵强。D“用斧头把扩音器的电缆斩断”应为民谣领袖皮特·西格尔)‎ ‎9.①善于模仿,坚持自我。从模仿西部英雄马特·狄龙,到慢慢摸索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音乐风格。②突破自我,敢于尝试。挑战民谣音乐节的惯例,带着一支完全电声化的乐队上场,改变人们心目中最熟悉的形象。③他模仿别人,后成为“独一无二的民谣国王”,之后“背叛”民谣。经历车祸后,他的歌词也不再犀利地直指社会现象。(答对一点2分,两点满分)‎ ‎10.C(原文标点:臣展转敷陈,冀少有裨益。温体仁删去,臣诚恐愚忠不获上达,致忤辅臣。今稿草具在,望圣明省览)‎ ‎11.B(官员考核的职事属于吏部)‎ ‎12.B(“有关部门不予执行”与原文不符,应是朝廷命令罗喻义制造战车,罗喻义认为制造战车不是自己的职责,拒绝接受命令)‎ ‎13.(1)罗喻义看到朝廷内外很多变故,军官不熟悉兵法,就专心讲解军事,推演作战图献给朝廷。(得分点:习、锐意、阵,各1分,句意2分)‎ ‎(2)吏部迎合温体仁的意思,议定将罗喻义撤职闲居,皇帝同意了。(得分点:希、旨、可,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 罗喻义,字湘中,益阳人。万历四十一年考中进士。调为庶吉士,授任检讨。请假回家。天启初年返回朝廷,曾任谕德官职。天启六年提升为南京国子祭酒。各生员打算替魏忠贤建生祠,罗喻义惩罚了带头的人,事情才停止。魏忠贤的同伙编辑东林党人的籍贯,湖广地区二十人,以罗喻义为首。庄烈帝继位,征召罗喻义授任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不久充任日讲官,庶吉士教习官。‎ ‎ 罗喻义性格严肃冷峻,闭户读书,不轻易接待一位来客。罗喻义看到朝廷内外很多变故,军官不熟悉兵法,就专心讲解军事,推演作战图献给朝廷。皇帝表扬并采纳。由于当时正在打仗,而督抚这些大官员却不设立军事府库,财政费用没有地方供给,于是进言:“军事有七种德性,使钱财富足是其中一种。正常的军饷以外,应当另外设立军事府库,朝廷不加干预。酒食款待将士、奖赏有功劳的人、收买敌人,都从这里取用供应。”又极力陈述车战的好处。皇帝将他的意见下到有关部门讨论,朝廷命令罗喻义自己制造战车。罗喻义认为制造战车的职责在有关官员,不肯接受诏令。皇帝不高兴,奏疏里所讲的事于是没有实行。‎ ‎ 进讲《尚书》,撰写《布昭圣武讲义》。其中说到时事,有“左右是些不称职的人”的话,大大得罪了当权者;末尾陈述祖宗大检阅的规定,京城军营的制度,希望有所振兴和变革。奏稿呈到政府,温体仁不高兴。派正字官告诉罗喻义,命令他修改。罗喻义到了内阁,隔着门讥讽温体仁。温体仁生气,向皇帝进言:“旧例,只有经筵向皇帝劝告,比正讲多,日讲却是正讲多劝告少。现在罗喻义凭着日讲的身份而采用经筵的制度,等到让他修改,反而遭他侮辱,希望圣明的皇上考察裁定。”于是将这件事下到吏部讨论。罗喻义上奏辩白说:“讲官在正文以外就近涉及时事,也是旧有的制度。我反复陈述,希望稍有益处。温体仁删去,我确实担心我的忠诚不能传到上面,以致冒犯宰相。现在奏疏的草稿完备的在这里,希望圣明的皇上检查阅览。”吏部迎合温体仁的意思,议定将罗喻义撤职闲居,皇帝同意了。罗喻义一向享有一时的声望,被温体仁所颠覆,士大夫谈论起来纷纷表示惋惜。临行前请求开恩,请求准予使用驿站的车马,皇帝也批准了。在家居住十年,去世。‎ ‎14.CE(答对一项给2分,两项给5分)(C“表达了诗人归隐之念想”这一分析牵强附会,脱离诗歌的内容实际。E“写景虚实结合”这一分析与诗歌不符合)‎ ‎15.①颈联抒发了朋友难长守、人生易老的感慨;(3分,意思对即可)②尾联表达了对友人的劝勉之情。诗人希望友人隐匿盛名,韬光养晦,抱朴守拙以全身远祸。(3分,意思对即可)‎ ‎16.(1)亲贤臣远小人 ‎(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7.A(①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使用对象不当。②电光石火:比喻事物稍纵即逝或稍纵即逝的事物。③火中取栗:比喻冒着风险替别人出力,自己却上当、没得到一点好处。不合句意。④事半功倍:形容费力小,收效大。⑤罄竹难书:形容事实极多,难以写尽。多指罪恶。感情色彩不当。⑥老生常谈:泛指平常的没有新意的老话)‎ ‎18.C(A句式杂糅。删去“不可”,或把“需”改为“非”。B搭配不当。“打造”与“信心”不搭配。D不合逻辑。把“几万年到5亿多年”改为“5亿多年到几万年”)‎ ‎19.D(A蓬荜生辉:谦辞,多表示对他人来访或题赠诗文字面等感到非常荣幸。B信笔涂鸦:形容书写拙劣或胡乱写作。常用作白谦之辞。C高抬贵手:表示请求宽恕、通融的客套话。D敬谢不敏:表示对某事不愿接受或能力不够,只得谢绝。多用作白谦之辞)‎ ‎20.①是进行防御;②一类是“直接防御”;③吸引昆虫的天敌来捕食虫子(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1.(1)一群砍伐者坐在被砍伐后的树墩上,听挂在孤零零的树枝上的笼子里的小鸟唱歌。(2分)(大意对即可)‎ ‎(2)生态环境被破坏,曾经生机盎然的世界只存在人们的记忆里;破坏生态者白作白受。(3分)(答出一点即可,意思对即可)‎ ‎22.参照2017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