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00 KB
- 2021-06-0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宿迁市泗阳县致远中学2020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 满分:160分 )
一、 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文学之于现实社会,从来都不是 ▲ 的点缀,单就中华民族的国民性格和文化心理的养成来说,文学正是因为有了梁启超所言的“熏浸刺提”之功,才能在道德伦理上教化众生,在世情百态里 ▲ 人心。从这个角度看,不论是创作还是评论,抑或是作品传播与读者接受等等,文学都能以其特有的力量 ▲ 地塑造我们的生活。
A.温文尔雅 熏染 耳濡目染 B.附庸风雅 熏陶 耳濡目染
C.附庸风雅 熏陶 潜移默化 D.温文尔雅 熏染 潜移默化
1.C(附庸风雅:指某些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或从事有关的文化活动,以示自己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与后面“点缀”一词呼应;温文尔雅:指气质彬彬有礼,行为典雅端正。熏染:熏陶与沾染,“熏染”多用来指受到某种不好的影响;熏陶:喻指人的思想行为因长期接触某些事物而受到好的影响。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性格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变化;耳濡目染: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潜移默化”的主体大多是物或事,而“耳濡目染”的主体大多是人)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情感是生生不息的,意象也是生生不息的。换一种情感就是换一种意象,换一种意象就是换一种境界。即景可以生情,因情也可以生景。所以诗是作不尽的。有人说, , ,
。 , 。 。生命像柏格森所说的,时时在变化中即时时在创造中。说诗已经作穷了,就不啻说生命已到了末日。
①也不知生命为何物 ②诗是没有未来的了
③诗是生命的表现 ④风花雪月等都已经被前人说滥了
⑤这般人不但不知诗为何物 ⑥所有的诗都被前人作尽了
A.④⑥②⑤①③ B.③②④⑤⑥①
C.③④⑥⑤①② D.④⑤①③②⑥
2.A (④⑥都是对诗的悲观论断,语意上⑥比④深,②在④⑥的基础上更进一层,按照语意的由浅入深,正确的排序应是④⑥②。从意思上看,这三句是某些人的观点,与横线前的语句联系紧密,应放在前三空。⑤中的“不但”和①中的“也”构成表递进的复句,是对前面一些人错误言论的批驳。③是作者提出的见解,和横线后的语句联系紧密。故正确的排序应是⑤①③。选A。)
3.下列诗句中应填入横线的劳动行为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①谁家 ▲ 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②昼出耘田夜 ▲ ,村庄儿女各当家。
③ ▲ 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④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 ▲ 趁霜晴。
A.打稻 绩麻 刺绣 煮茧 B.煮茧 绩麻 刺绣 打稻
C.打稻 刺绣 绩麻 煮茧 D.煮茧 刺绣 绩麻 打稻
3.B(诗句依次出自苏轼《浣溪沙》、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杜甫《小至》、范成大《秋日田园杂兴》。抓住关键词进行推断。同时可运用搭配法:①中“络丝”与“煮茧”相关,②中“各当家”暗示了该项应是乡村女性的日常工作,③中“五纹”指各种花纹,与“刺绣”相关,④中“场”指用来晒谷物的大片平地,表明与大型收获活动有关。)
4.下列选项中,对“时间相关组合复杂性示意图”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随着时间推移,系统出现复杂性的组合数目持续增加
B.t1时刻的功能实现概率高于t2时刻, t2时刻的功能实现概率高于t3时刻。
C.随着时间推移,系统的功能实现概率越来越小,最终趋近于零。
D.随着时间推移, t3时刻系统的功能实现概率又恢复到t1时刻的初始状态。
4.D(用排除法,C、D两项表述矛盾,t1、t3明显不同,而t3的概率不可能回到t状态,故选D)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竹轩先生传
魏 瀚
先生名伦,字天叙,以字行。性爱竹,所居轩外环植之,日啸咏其间。视纷华势利,泊如也。客有造竹所者,辄指告之曰:“此吾直谅多闻之友,何可一日相舍耶?”学者因称曰竹轩先生。
早承厥考槐里先生庭训,德业夙成。甫冠,浙东西大家争延聘为子弟师。凡及门经指授者,德业率多可观。槐里先生蚤世,环堵萧然,所遗惟书史数箧。先生每启箧,辄挥涕曰:“此吾先世之所殖也。我后人不殖,则将落矣。”乃穷年口诵心惟,于书无所不读,而尤好观《仪礼》《左氏传》《司马迁史》。雅善鼓琴,每风月清朗,则焚香操弄数曲。弄罢,复歌以诗词,而使子弟和之。识者谓其胸次洒落,方之陶靖节、林和靖,无不及焉。
居贫,躬授徒以养母。母性素严重,而于外家诸孤弟妹,怜爱甚切至。先生每先意承志,解衣推食,惟恐弗及;而于妻孥之寒馁,弗遑恤焉。弟粲幼孤,为母所钟爱。先生少则教之于家塾,长则挈之游江湖,有无欣戚,罔不与居。逮子华官翰林,请于朝,分禄以为先生养。先生复推其半以赡弟。乡人有萁豆相煎者,闻先生风,多愧悔,更为敦睦之行。
先生容貌环伟,细目美髯。与人交际,和乐之气蔼然可掬。而对门人弟子,则矩范严肃,凛乎不可犯。为文章好简古而厌浮靡,赋诗援笔立就,若不介意,而亦未尝逸于法律之外。所著有《竹轩稿》及《江湖杂稿》若干卷,藏于家。
先生与先君菊庄翁订盟吟社,有莫逆好。瀚自致政归,每月旦亦获陪先生杖履游。且辱知于先生仲子龙山学士。学士之子守仁,又与吾儿朝端同举于乡。累世通家,知先生之深者,固莫如瀚,因节其行之大者于此,以备太史氏之采择焉。(选自《王阳明全集》)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客有造竹所者 造:种植
B.乃穷年口诵心惟 惟:思考
C.方之陶靖节、林和靖 方:与……相比
D.逮子华官翰林 逮:等到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及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先生天性爱竹,居室周围种满了竹,每天啸咏其间,把竹当作正直、诚信、见多识广的朋友,因此被人称为竹轩先生。
B.作者与竹轩先生两家是世交,对竹轩先生了解很深,因此选取竹轩先生品行方面大的事情写下此文,以备史官采用。
C.竹轩先生的母亲一向严肃庄重,而对堂叔家的几个成为孤儿的弟弟妹妹,却特别怜爱。他每次都是不等母亲开口就能顺着母亲的心意去做,慷慨赠给他们衣食,热情关怀。
D.竹轩先生博览群书,尤其喜欢《仪礼》《左氏传》等书;喜爱简练古朴的文风而厌弃浮艳绮靡,著有《竹轩稿》及《江湖杂稿》若干卷,都收藏在家里。写诗提笔就能写成,好像没有刻意去写,但也不曾脱离诗词格律。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槐里先生蚤世,环堵萧然,所遗惟书史数箧。(5分)
(2)乡人有萁豆相煎者,闻先生风,多愧悔,更为敦睦之行。(5分)
8.竹轩先生“德业夙成”,请结合原文概括他有何德。(4分)
5.A 造:拜访。
6.C “对堂叔家的”应为“对娘家的”。
7.(1)他父亲槐里先生去世得早,家中空无所有,极其贫困,所遗留下来的只有几箱经史典籍。
(2)乡里骨肉相争的兄弟,听说竹轩先生的高尚品德后,大多惭愧懊悔,变得亲善和睦了。
8.(1)淡泊名利;(2)孝顺母亲,友爱兄弟;(3)乐善好施;(4)待人和气,严格要求学生。
参考译文
王先生名伦,字天叙,以字行于世(世人多仅称呼他的“字”,而不熟悉他的“名”)。先生天性爱竹,所居房屋周围种满了竹,他每天在竹林中歌咏。先生对繁华富丽、权势财利,淡泊得很。有客人拜访他竹中居所,他就指着竹林告诉客人说:“这就是我正直、诚信、见多识广的朋友,怎么能一天离开它呢?”学者因此称他为“竹轩先生”。
竹轩先生早年秉承先父槐里先生教诲,德行与学业很早就有所成。刚刚成年,就被浙东浙西的世家望族聘请为教育子弟的老师。凡是正式登门拜师受业的学生,经他指导传授,德行与学业大多能达到较高的程度。他父亲槐里先生去世得早,家中空无所有,极其贫困,所遗留下来的只有几箱经史典籍。竹轩先生每次打开书箱,就禁不住流泪说道:“这是我家先辈积累的学问,我作为后人如果不再加以增进,(家学)就将没落了。”于是毕生朗诵思考,博览群书,而尤其喜欢读《仪礼》《左氏传》《司马迁史》。平时喜爱弹琴,每到风清月朗之夜,就焚香弹琴数曲。弹完琴后,又即兴创作诗词,并让子弟一起和诗。了解竹轩先生的人都认为他超逸洒脱,与陶潜、林逋相比,没有比不上的。
竹轩先生,家里很贫穷,就亲自授徒(赚取酬金)来奉养母亲。母亲性格一向严肃稳重,而对娘家的几个成为孤儿的弟弟妹妹,非常同情关爱。竹轩先生每次都是不等母亲开口就能顺着母亲的心意去做,慷慨赠给他们衣食,热情关怀,唯恐照顾不周。而对于自己妻子和儿女的饥寒,却来不及顾及。弟弟王粲小的时候就失去父亲成为孤儿,母亲十分疼爱他。竹轩先生弟弟小的时候就在家塾里教他学习,弟弟长大后又带他到各地游历,财物的有无,心情的忧乐,没有什么不与弟弟同甘共苦的。等到自己的儿子王华仕官翰林时,(王华)向朝廷请求,分出俸禄来作为父亲竹轩先生的奉养。竹轩先生又把其中一半分出来赡养弟弟。乡里骨肉相争的兄弟,听说竹轩先生的高尚品德后,大多惭愧懊悔,变得亲善和睦了。
竹轩先生相貌奇伟,细目美须。与人交往,平和快乐,和蔼可亲。而对门人弟子,则树立典范,极其严格,严肃得(让人)不可冒犯。他撰写文章,喜爱简练古朴的文风而厌弃浮艳绮靡,写诗提笔就能写成,好像没有刻意去写,但也不曾脱离诗词格律。他著有《竹轩稿》及《江湖杂稿》若干卷,都收藏在家里。
竹轩先生与先父菊庄翁一同缔盟“吟社”,两人意气相投,是莫逆之交。我魏瀚自从退官归家后,每月初一也能有机会陪竹轩老先生散步。而且我与竹轩先生的二儿子龙山学士相识相知。龙山学士的儿子王守仁,又与我的儿子朝端在乡里一同被举荐到朝廷。两家是世代交好,了解竹轩先生的,绝没有像我这样了解之深的了。因而选取竹轩先生品行方面大的事情写下此文,以备史官采用。
三、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9--10题。
对 酒①
陈与义
新诗满眼不能裁②,鸟度云移落酒杯。
官里簿书无日了,楼头风雨见秋来。
是非衮衮书生老,岁月匆匆燕子回。
笑抚江南竹根枕,一樽呼起鼻中雷。
【注】① 宣和六年,诗人时任符宝郎,后因事罢职而出监陈留酒税。② 裁:写诗
9.请简要赏析“是非衮衮书生老,岁月匆匆燕子回。”的表达效果。(5分)
①上句直抒胸臆,表达俗事缠身的烦恼和年华老去的无奈②下句情景交融,借燕子南飞表达对岁月流逝的感慨。③运用叠词,生动形象地表现时光流逝,催人老去;音韵和谐,极富节奏感。
10. 请简要概括全诗的思想感情。(6分)
10. ①面对美景、新诗难成的苦闷;②对仕宦生活的厌弃;③年华逝去、功业无成的伤感;④借酒浇愁的自我排遣、故作旷达。(每点2分,答对三点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风霜高洁,____________________,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2)________________,举匏尊以相属。(苏轼《赤壁赋》)
(3)____________________,恐年岁之不吾与。(屈原《离骚》)
(4)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
(5)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6)尔卜尔筮,____________。(《诗经·卫风·氓》)
(7)仰不愧于天,__________________。(《孟子·尽心上》)
(8)成事不说,遂事不谏,____________。(《论语·八佾》)
(1)水落而石出者(2)驾一叶之扁舟(3)汩余若将不及兮(4) 八百里分麾下炙
(5)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6)体无咎言(7)府不怍于地 (8)既往不咎
五、现代文阅读(一)(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
小小拉面馆
左 岸
在城乡接合部一处老街巷的拐角有一个小小拉面馆,门匾两个仿米芾的墨字:归家。生意属于小打小闹,还不错。小老板年近五十,单身,姓水,山东人,面善,眉心宽,两个酒窝,看人总是笑嘻嘻的。
这天中午,阴雨天,顾客少,老水闲来无事,在玩扑克。突然,从大门外进来一位七十出头的老人,面容枯槁,衣着邋遢,手拄拐棍,背着一个大袋子,此光景一看就知道是个拾荒者,嚷嚷着要吃面。
老水连忙起身帮老人卸下大布袋子,问老人吃哪种面,老人喉咙里像打雷,老半天才听清楚,俺只要贱的,只要能填饱肚皮就行。
好嘞!老水走进厨房,给厨师递了递眼神说,做清汤面,随后悄声说,碗底放几块牛肉,来大号碗。不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上浮香菜葱花的清汤面端到老人面前。老人来个老牛埋头饮水,稀里哗啦,不足两分钟,连吃带喝造个碗底朝天。这才打着饱嗝,用脏兮兮的袖子擦擦嘴,说,好面好面,问老水多少钱,老水不假思索地回道,老人家,给五元吧。你要是有就给,没有就算了。嘿嘿,俺有钱。说着,老人从兜里摸索半天拿出几个一元钢镚儿,数好五个递给老水,接过钱的老水赶忙递上一支烟给老人家,说,大叔,你觉得面好,每天都来吃吧。老人连连点头,谢谢你大兄弟。
从那以后,拾荒老人每天必来,选墙脚旮旯吃面,生怕影响别人。老水也不食言,每次都给他碗底偷加牛肉,实际就是碗牛肉面。老人照旧狼吞虎咽地吃罢,从兜里扒拉出皱皱巴巴的一元钱或者五角钱,凑齐五元钱,双手递给老水,老水笑眯眯地接过,照样递给老人一支烟,叫他莫急,抽完了烟再走也不迟。
大约有一年光景,拾荒老人从没缺席地来老水的小面馆吃面。老水曾经问过老人的身世,老人以耳聋为借口,不予回答,老水也不好再问。
有一天,老水突然接到老家的电话,说老爹突发脑血栓,虽然抢救过来,生活却不能自理,无人照料,速回来。老水听罢,泪水吧嗒吧嗒掉个不停,大手掌一抹眼泪,决定把小面馆兑出去。随之,在门口贴了广告,隔天,就来了个承租人,此人为大连人,浓眉大眼,大胡子。老水把他让进屋来,说,租俺小面馆什么都好说,只要答应俺一件事,立马成交。大胡子说,老兄尽管说。
好好,快人快语。是这么回事,一年前,饭馆来了一位拾荒老人,老人爱吃清汤面,看老人可怜,想不收钱,老人不让。我就做了文章,在碗底偷放了牛肉,本来一碗牛肉面价钱是十五元,我只收了五元钱。老人挺高兴,事后,他一天也不落,已经年把有余,不承想老爹病了,唉!
大胡子一听,说,老兄,不就这点小事吗?行,这个接力棒我接了!
嗨,俺话还没说完,我要从租金里一年给你减去五千元,作为老人吃面的本钱。
大胡子上来犟劲非要他来出钱。老水说别争了,再争,俺就不租了。大胡子只得让步。
次日,老水匆匆拾掇拾掇踏上归家路。
天擦黑时,老人照例来了,大胡子走上去与老人打招呼。大爷,你坐你坐。大爷似乎没听见,问,老水大兄弟哪去了?
噢噢,老水哥啊,他家有点事,临走把大爷您的事情交给我了,放心,我保证像水哥一样照顾您。说着,朝厨房一声喊,来碗清汤面。顷刻,热气腾腾的面上来了,老人吃罢,问价钱,大胡子说,老价钱,五元。您老要是不方便,赊账也行。老人摇摇头,哪能哪能,说毕,掏出五个一元钢镚儿递给大胡子,再看老人满脸笑成一朵花。
一日,拾荒老人吃完面,擦擦汗,心满意足地掀开门帘走出去,门外碰见多日不见的打工青年六斤,六斤把老人拉到墙旮旯说,老爷子,面好吃不?老人说,好哇。那我问你,面里是不是有牛肉?有嘞,老人面露愠色,你啥意思,直说!六斤凑近老人耳根说,你那碗面,其实是牛肉面,价格是每碗十五元,他们同情可怜你老人家,少收十元钱。真难得啊!老人若有所思,说,当真?六斤拍了拍胸脯说,当真。
半晌,老人没吱声,一行老泪在眼圈里直打转。
(选自2017年12月5日《辽宁日报》,有删改)
1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小说开头对老水的肖像描写,突出了他的“面善”“总是笑嘻嘻的”,为下文他的行善做铺垫。
B.老水给拾荒老人做的是碗牛肉面,表面上却说做清汤面,并按清汤面收钱,是怕老人嫌贵不吃。
C.老水曾问老人的身世,老人以耳聋为借口不予回答,表现出这个老人贪便宜而问心有愧的心理。
D.小说最后通过六斤的口讲出事情的真相,一方面使小说情节完整,也表现出人们对此事的态度。
13.请概括小说中老水的形象特征,并简要分析。
14.小说最后写拾荒老人“一行老泪在眼圈里直打转”,这一句包含了老人复杂的思想感情,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12.C [“表现出这个老人贪便宜而问心无愧的心理”牵强附会。]
13.①淳朴善良。老水常年如一日地照顾拾荒老人,贵面贱卖,并且在外租面馆时,自掏腰包为老人预付多出的面钱,难能可贵。②平等待人。老水不因拾荒老人衣着邋遢就拒之门外,而是热情招待,还少收饭钱。③孝顺老人。父亲生病老水很难受,立即将面馆租出去回家照顾老人。
14.①老水诚心诚意照顾自己,拾荒老人对老水充满感激之情。②面馆转租之后,大胡子老板继续照顾自己,拾荒老人对社会上还是好人多满含感慨之情。③自己一年来少花钱吃贵面还心安理得,拾荒老人充满内疚之情。
六、现代文阅读(二)(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
人真的离不开音乐?
一般人总带着三分疑惑、七分挑衅地询问音乐家:“人真的离不开音乐吗?”挑衅很正常。作为音乐家,我们也说不出是否非得要音乐以及我们口中“人离不开音乐”是不是出于自恋。在音乐厅,常看到大声讲话的人。置舞台于不顾的人,照样活得健健康康,声若洪钟,一点没觉得缺什么。音乐这东西,对他们来说,的确可有可无。除了我们在意,人家根本不在乎。他们定是为音乐家过分强调自己的重要性而掩口而笑的人。
虽然音乐家喜欢说爱因斯坦痴迷音乐,地质学家李四光会拉小提琴,文学家沈从文与音乐学家杨荫浏保持了终生友谊,考古学家苏秉琦喜欢罗西尼歌剧《威廉退尔》序曲,画家陈丹青写了一本《外国音乐在外国》,作家余华说出“音乐和文学是两座高度相同的山”。杰出人物的伟大成就与音乐之间是不是一定存在内在联系无法证实,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十几岁开始学音乐时就没信过这类话。但有一点至少可以相信,音乐的确让人思想活跃。音乐课被中小学放置于可有可无的位置不是没道理,无关乎生计。有则锦上添花,无也饿不着冻不着。这种境地,让音乐家不可容忍甚至怒不可遏,纷纷行动,普及音乐,教授乐器,讲演游说,但基本状况没多少起色。那些说教并不一定让人家心服口服。
然而,某些时候,某些人群,真的离不开音乐。我们需要在某些时刻,采用一种温暖的语调,告诉彼此,这份情谊,我们留存心间。说不透、道不明的语调,有什么比肖邦《送别》更恰如其分?巴尔扎克形容道:“那种声音语调可惜没有用音符记录下来。”([法]巴尔扎克:《都尔的本堂神甫·比哀兰德》,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七八年版,8—9页)肖邦的《送别》就是用“音符记录下来”的那种语调。哀吟低回,细腻温婉。没有了这种语调,离别时就缺了“纤条悲鸣,声似竽籁”的缠绵,缺了“倦倦之遇,惋切之怀”的萦绕,以及闭上眼睛就能在声音中感受的人生现场。我们需要肖邦的环绕,以便催下对视时的“泪雨凝噎”!
学艺术的和不学艺术的终于还是可以看出一些不同需求。恰如电影《海上钢琴师》的那句台词:“音乐能让他们好过些。”有音乐与无音乐的比照,传达的恐怕就是人们能够从肖邦作品中获得的人性勘探和生命关怀。这或许就是即使不喜欢音乐的人也渴望在生日晚会上让朋友们高唱《生日歌》的原因,就是即使不喜欢音乐的人也渴望于节日之际唱起《秧歌调》《平安夜》的原因。因为此刻的确需要一种声音,点亮憧憬,安抚脆弱。
据说有五六部电影选用了李叔同填词的《送别》做配乐,据林海音小说改编、吴贻弓导演的《城南旧事》最著名。“知交半零落,今宵别梦寒。”哀而不伤,苍凉悠远。那是一首几乎能够戳痛所有人心尖儿的短歌。一曲断肠,心肝灼痛。弘一法师本人就于三十九岁时吟咏着这首二十世纪的《阳关三叠》送别了“世间累积的声名与财富”,而二0一七年歌手朴树唱起此歌时竟然失声痛哭,并引出一个金句:“谁不是一边不想活了,一边努力活着。”
人的一生珍藏于心为故人送别的故事能有多少?这样的故事与这样的音乐缠绕一起,终生难忘。音乐之所以在某些时候对某些人群产生过震动,皆因与生命需求关联。许多人都有过类似的一首乐曲、一个故人、一段往事相互连接的故事,这使我们对那首乐曲高度认同。因为那种触动与一段生命脉息隐隐相通。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音乐家口中的“人离不开音乐”是不是出于自恋,目前音乐家自己也不确定
B.杰出人物取得伟大成就与音乐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比如爱因斯坦痴迷音乐。
C.送别时,我们可能需要肖邦《离别曲》的环绕,它就是用“音符记录下来”的那种语调。
D.很多电影都选用李叔同填词的《送别》做配乐,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城南旧事》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面对中小学教学中音乐课可有可无的情况,音乐家积极开展了教授乐器等活动,但基本没有多大起色
B.“音乐和文学是两座高度相同的山”,但在表达人的内心情感上,音乐与文学相比,前者要略胜一筹
C.即使不喜欢音乐的人在某种场合、某种时刻也会希望有音乐存在,比如在节日之际想唱《难忘今宵》
D.音乐有时候会让人的内心产生震动,截痛人的心尖儿,比如歌手朴树在唱《送别》时竟失声痛哭
17.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人“真的离不开音乐”的原因。(6分)
15.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杰出人物取得伟大成就与音乐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错误,原文是说“杰出人物的伟大成就与音乐之间是不是一定存在内在联系无法证实”。
16.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音乐与文学相比,前者要略胜一筹”无中生有,文中并没有将音乐与文学在“表达人的内心情感”方面进行对比。
17.【参考答案】①音乐让人思想活跃;②说不透、道不明的语调,需要音符来记录;③人们能够从音乐中获得人性勘探和生命关怀。(每点2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解题思路】解答此题,要逐段筛选关键句,然后用自己的话概述相关内容,如从第二段中“杰出人物的伟大成就与音乐之间是不是一定存在内在联系无法证实……有一点至少可以相信,音乐的确让人思想活跃”可概括得出答案①,从第三段中“某些时候,某些人群真的离不开音乐。在某些时刻,我们需要采用一种温暖的语调,告诉彼此,这份情谊,我们留存心间”可概括得出答案②,从第四段中“与无音乐相比,有音乐传达的恐怕就是人们能够从肖邦作品中获得的人性勘探和生命关怀”可概括得出答案③
七、现代文阅读(三)(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0题。
材料一:
2018年6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发布了第十一版《国际疾病分类》,首次将“游戏障碍”(又称“游戏成瘾”)列为精神疾病之一。
游戏成瘾是一种游戏行为模式,特点是对游戏失去控制力,日益沉溺于游戏,以致其他兴趣和日常活动都须让位于游戏,即使出现负面后果,游戏仍然继续下去或不断升级,无法通过个人心理因素进行克制。
就游戏成瘾的诊断而言,行为模式必须足够严重,导致在个人、家庭、社交、教育、职场或其他重要领域造成重大的损害,并通常明显持续了至少12个月。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与游戏有关的疾病定义,名为“有害的游戏行为”。它指的是一种不健康的玩游戏模式,对本人或周边其他人造成了生理或心理上的伤害(例如玩到视网膜脱落),主要表现在玩游戏频率过高、在游戏上消耗的时间过长、玩游戏不计后果、产生与游戏有关的高危险行为等,或者以上多种。而且,大多数时候本人虽然已知这种行为会造成生理或心理伤害,但依然无法停止。
(摘编自《新版〈国际疾病分类〉正式发布 游戏成瘾位列其中》)
材料二:
[摘编自《中国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与保护研究报告(2017)》]
材料三:
在我们专家委员会之前的讨论中,有人觉得社会问题不应该变成医学问题,但专家委员会后来达成的一个共识是,将它变成医学问题,是有利于我们进行干预并寻求解决的方法的。比如,以前有些人脾气不好,大家觉得是性格问题,但随着医学的发展,我们知道他们是患上了焦虑症。也有一些抑郁症患者,医学研究发现他们不只有心理问题,其实身体也出了问题。“游戏障碍”被列入疾病范畴之后,就意味着家庭可以将患者送到医院接受专业的治疗,也减少了家庭的一些误区。
从医生的角度来看,目前我们只是将“游戏障碍”列入疾病的范畴,相关的研究还处在原始阶段,比如,并没有直接针对“游戏障碍”的药物,因为此前药物的研发者会认为,根本没有这种病啊,怎么发明药物呢。未来,相关的科学研究都可以努力跟上。
我们提出了“游戏障碍”的规范化标准,也就意味着能够规范化地了解这种疾病在社会中的情况。我们可以有效地统计发病率、发病高发年龄等情况,有助于医学的进步。此外,这也有助于规范游戏成瘾的诊疗市场,毕竟这个市场之前可以说是“鱼龙混杂”的。
(摘编自《世卫专家揭秘游戏成瘾为何“入病”》)
材料四:
中国网游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未成年人上网成瘾现象已不能再被忽视。《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服务企业“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交易服务”,网络游戏公司应当在法律规定的权限内提供游戏服务,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责任感和使命感,那将不会成为一个基业长青的企业。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这不仅是法律规定的义务,更是社会要求使然。游戏公司在创作游戏的过程中,不仅要内容恰当、模式合法,而且要在技术上将游戏世界和现实生活进行隔离,在运营游戏中时刻提醒玩家回归现实,不要沉浸在虚拟世界中不能自拔。创作游戏是为了让人身心愉悦,广大游戏公司不要忘记产业发展的初衷。
现代社会离不开游戏娱乐产业,离不开每个游戏创造者,但是,娱乐毕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能本末倒置,不能因为游戏丧失本性,希望游戏公司能够承担起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切实维护好未成年人的利益,为未成年人创造出更优的成长环境。
(摘编自《游戏公司应承担社会责任》)
1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游戏成瘾”是一种精神疾病,它表现为游戏成为患者生活的主要部分,患者沉溺其中,无法对自己玩游戏的行为进行控制。
B.“有害的游戏行为”是一种不健康的玩游戏模式,它包括玩游戏本身的高频率、长时间、不计后果等,也包括产生与游戏有关的高危险行为方式。
C.从我国青少年首次接触网络游戏的时间分布状况图来看,青少年整体14岁以下就开始玩网络游戏的占比较大,高达41.1%。
D.作为网络游戏的开发者和运营商,网络游戏公司也要防止未成年人沉溺于其运营的网络游戏中,这不仅是法律规定的义务,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1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如果一个人沉迷于网络游戏,不愿意和家人、同学等交流,不愿意学习和参与社会生活,对自己造成了重大损害,且时间超过一年,就可以确定其“游戏成瘾”。
B.中国青少年首次接触网络游戏的年龄呈日益低龄化趋势,年龄段越小,首次接触网络游戏的年龄在10岁及以下的比重越大。
C.由于认识上的滞后,面对未成年人游戏成瘾的疾病,医学工作者还没有研发出有效的治疗药物,也没有找到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
D.未成年人网络游戏上瘾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是因为广大网络游戏公司忘记了产业发展的初衷,没有承担起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
20.世界卫生组织将“游戏成瘾”列入新版《国际疾病分类》有何重大意义?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说明。(6分)
18.C ( “高达41.1%”错,由图可知,“14岁以下就开始玩网络游戏的”青少年有很多,需将图中第一行中的2.1%、18.1%和41.1%相加。41.1%是11~14岁首次接触网络游戏的人数占比。)
19.D (未成年人网络游戏上瘾的原因材料中没有提及,应该是多方面的,不能简单归咎于网络游戏公司。并且,也并不是所有的网络游戏公司都“忘记了产业发展的初衷,没有承担起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
20.①让人们对游戏成瘾有了明确认识,减少了人们的一些误区,家庭可以将患者送到医院接受专业的治疗。②促进相关的科学研究和医学的进步。③有助于规范游戏成瘾的诊疗市场。
八、作文(70分)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自选。
几盏灯甚或一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它也会给寒夜里一些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巴金《灯》)
这些光都不是为我燃着的,可是连我也分到了它们的一点恩泽——一点光,一点热。光驱散了我心灵里的黑暗,热促成它的发育。一个朋友说:“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我自然也是如此。(巴金《灯》)
写作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