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0.00 KB
- 2021-06-0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长春市第五中学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卷
命题人: 刘亚洲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29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作为巫书的《山海经》,其内容是由古代巫师若干世纪的承传附益积累,再由不同时期巫师群中的不同作者(可能还有才士文人参与其事)将它们笔之于书而成就起来的。古代的巫师,实际上就是古代的知识分子,一切文化知识都要通过巫师的手进行传播。因而在这部书里,除神话传说外,还涉及地理、历史、宗教、民俗、历象、动物、植物、矿物、医药、人类学、民族学、地质学、海洋学等等,这真可以说是一部奇书,一部古代人们生活日用的百科全书,虽然只有三万一千多字。为什么以神话为主的一部巫书竟会包括那么多学科?因为这正是原始时代原始先民通过神话思维刻印下来的痕迹。所有探讨认识的一切,都蒙上神话或宗教的色彩。有些探讨认识,仍是比较正确的,那就成了科学的萌芽,给我们提供了很高的认识价值和研究价值。
原始社会母权制时期的神话,有《大荒西经》所记的女娲之肠化为十神的神话。这个神话把作为女性开辟神的女娲的形姿大略勾画出了一些,但要观其全貌,还得参考其他文献资料。女娲的最大功业,乃造人和补天两件事,这都属于开天辟地性质的工作。盘古是众所周知的开天辟地大神,而这位男性的开辟神,却是直到三国时代才见诸记载的,可知其起源之晚。又女娲和伏羲本是配偶神,而据有的学者说,盘古乃伏羲的音转。如所说无误,则其因神话的流传演变,使女性开辟神让位于男性开辟神的迹象,更是显明可见。
男性的神和神性英雄开始受到注意而被颂歌,是从原始氏族社会母权制到父权制,乃至父权制确定以后才有的事。从这以后,出现了一大批这样的神和英雄,构成《山海经》神话的主要部分。神话中的最著名者,有夸父追日,刑天断首,鲧、禹治水,黄帝与蚩尤战争等等。或表现为与大自然进行的斗争,或表现为部族与部族之间的争战,或属神国内讧,或带有反抗神的意愿:种种色色,充分展现出男性的阳刚之美,构成一幅幅宏丽壮伟的画图。《海内经》所记“鲧复(腹)生禹”的情节,则是原始社会某些由母权制刚刚进入父权制的部落里男人乔装生子叫作“库瓦达”的习俗在神话上的曲折反映,给我们提供了人类学和民俗学上很好的认识价值。
- 22 -
天帝的出现是奴隶制社会初期反映在神话上的显明标志。《山海经》里有众多的天帝:黄帝、颛顼、炎帝、少昊、帝尧、帝喾、帝舜……大都具有神帝而兼人帝的神格,表明这些神话英雄人物初由原始社会跨进了阶级社会的门槛,所以即使作为天帝,还有时难免遗留下一些部落酋长的形姿。
进入奴隶制社会时期的神话,《山海经》所记不多,只有《大荒西经》所记成汤斩夏耕一段可以作为代表。夏耕断首,到巫山去逃避罪咎,和刑天断首犹操干戚以舞形成鲜明的对比:不但状写了作为失败的奴隶主——夏桀一方(夏耕是夏桀的部将)的畏葸可耻,而且也正面歌颂了作为新兴奴隶主——成汤的神勇无敌。这段神话虽然简单,它却打破了神话只能和原始社会同终始、不能进入阶级社会的旧说。
《山海经》的神话是多方面的,是神话处于综合体状态和多种学科相结合的神话:有些只是有神而无话;有些是半神话,是残缺不完的神话;有些则近于奇闻异说,贴附在各种学科上面。来的痕迹,带有神话或宗正因为如此,它才显得五光十色,绚丽多彩,教人应接不暇。
(摘编自袁珂《〈山海经〉:中国神话的根基与起源》)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山海经》神话的认识价值和研究价值表现在它是原始时代原始先民通过神话思维刻印下来的痕迹,带有神话或宗教色彩,有些还成了科学的萌芽。
B. 《山海经》之所以被认为是一部古代人们生活日用的百科全书,是因为它是由古代的知识分子——巫师承传附益积累起来的。
C. 因为盘古乃伏羲的音转,而伏羲和女娲又是配偶神,所以女性开辟神让位于男性开辟神的迹象,在这里就体现得更加显明。
D. “鲧复(腹)生禹”的情节,曲折反映出原始社会由母权制刚刚进入父权制的部落里,男人乔装生子的习俗。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围绕《山海经》“是一部奇书”的中心,按时间顺序梳理了其中记录的神话。
B. 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以及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的方法,逻辑性很强。
C. 文章以《山海经》是一部巫书为立论前提,论证了它的内容涉及门类之多、研究价值之大。
D. 《山海经》的神话,可以分成原始社会母权制时期、原始社会父权制时期和奴隶制社会初期三个阶段。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山海经》的“经”并不同于“四书五经”的“经”,它不是儒家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经典。
- 22 -
B. 由于“刑天断首”与“夏耕断首”的神话产生于不同时期,因而前者带有原始社会先民对反抗精神的赞美,而后者表现了阶级社会中对失败方的羞辱。
C. “精卫填海”神话带有对炎帝小女儿溺死东海后魂化为精卫鸟不屈不挠填海精神赞美,这个神话有可能产生于原始社会母权制时期。
D. 《山海经》的神话是多方面的,是原始社会地理、历史、宗教、民俗等多种学科相结合的神话,给我们提供了很高的认识价值和研究价值。《大荒西经》表明神话只能和原始社会同终始、不能进入阶级社会。
【答案】1. A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B项,“……是因为……”错误。结合“作为巫书的《山海经》,其内容是由古代巫师若干世纪的承传附益积累,再由不同时期巫师群中的不同作者(可能还有才士文人参与其事)将它们笔之于书而成就起来的”“因而在这部书里,除神话传说外,还涉及地理、历史、宗教、民俗、历象、动物、植物、矿物、医药、人类学、民族学、地质学、海洋学等等,这真可以说是一部奇书,一部古代人们生活日用的百科全书”分析,选项内容强加因果。
C想,或然变必然,缺少了“据有的学者说”“如所说无误”。
D项,以偏概全,结合“《海内经》所记‘鲧复(腹)生禹’的情节,则是原始社会某些由母权制刚刚进入父权制的部落里男人乔装生子叫作‘库瓦达’的习俗在神话上的曲折反映”分析,少了修饰语“某些”。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B项,“比喻论证”错。结合全文内容分析,主要运用举例论证,没有比喻论证。
故选B。
- 22 -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D项,“原始社会”“表明神话只能和原始社会同终始、不能进入阶级社会”错,原文为“因而在这部书里,除神话传说外,还涉及地理、历史、宗教、民俗、历象、动物、植物、矿物、医药、人类学、民族学、地质学、海洋学等等”;且文章第5段末句“它却打破了神话只能和原始社会同终始、不能进入阶级社会的旧说。”
故选D。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树
陈忠实
又有两个多月没有回原下的老家了。终于有了回家的机会,也有了回家的轻松,更兼着昨夜一阵小雨,把燥热浮尘洗净,也把自己都记不清的烦扰洗去。
进门放下挎包,先蹲到院子拔草。这是我近年间每次回到原下老家的必修课。或者说,每次回家事由里不可或缺的一条,春天夏天拔除院子里的杂草,给自栽的枣树柿树和花草浇水;秋末扫落叶,冬天铲除积雪,每一回都弄得满身汗水灰尘,手染满草的绿汁。温习少年时期割草以及后来从事农活儿的感受,常常获得一种单纯和坦然。
前院的草已铺盖了砖地,无疑都是从砖缝里冒出来的。两月前回家已拔得干干净净,现在又罩满了。我的哥哥进门来,也顺势蹲下拔草,和我间间断断说着家里无关紧要的话。我们兄弟向来就是这样,见面没有夸张的语言行为,也没有亲热的动作,平平淡淡里甚至会让人产生其他猜想,其实大半生里连一句伤害的话从来都没有说过,更谈不到脸红脖子粗的事了。世间兄弟姊妹有种种相处的方式,我们却是于不自觉里形成这种习惯性的状态。说话间不觉拔完了草,之后便坐在雨篷下说闲话,想到什么人什么事,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从雨篷下透过围墙上方往外望去,大门外场塄上的椿树直撑到天空。记不清谁先说到这棵树,是说这椿树当属村子里现存的少数几棵最大的树,却引发了我的记忆,当即脱口而出,这是咱爸栽的树。
- 22 -
我便说起这棵椿树的由来。大约是在“三年困难”中最困难的一年,我正上高中,周日回到家,父亲在生产队出早工回来,肩上扛着镢头,手里攥着一株小树苗。我在门口看见,搭眼就认出是一株椿树苗子。坡地里这种野生的椿树苗子到处都有,那时椿树结的荚角随风飘落,在有水分的土壤里萌芽生根,一年就可以长到半人高的树秧子。这种树秧如长在梯田塄坎的草丛中,又有幸不被砍去当柴烧,就可能长成一棵大椿树;如若生长在坡地梯田里,肯定会被连根挖除晒干当作好柴火,怕其占地影响麦子生长。父亲手里攥着的这根椿树苗子是一个幸运者,它遇到父亲,不是被扔在门前的场地上晒干了当柴烧,而是要郑重地栽植,正经当作一棵望其成材的树,进入郑重的保护禁区。
我对父亲的一个尤为突出的记忆,就是他一生爱栽树。他是个农民,除了农作本职外,业余爱好就是栽树。我家在河川的几块水地,地头的水渠沿上都长着一排小叶杨树。地头的水渠里大半年都流淌着从灞河里引来的自流水,杨树柳树得了沃土好水的滋养,迎着风如手提般长粗长高。我的父亲还指望着在地头渠沿培植的这些杨树,能补贴家用,能供给哥和我的学杂费用。
我在每个夏天的周日从学校回到家中,便要给父亲的那棵椿树秧子浇一桶水。这树秧长得很好,新发出的嫩枝竟然比原来的杆子还粗,肯定是水肥充足的缘由。这椿树就一直长着,直到现在。每隔一段时日抽空回到老家,到门口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棵椿树,父亲就站在我的眼前,树下或门口;我便没有任何孤独空虚,没有任何烦恼……
现在,在祖居的宅院里,两个年过花甲的兄弟,坐在雨蓬下,不说官场商场,不议谁肥谁瘦,却与无意中很自然地说起父亲的两棵树。父亲去世已经二十五年,他经手盖的厦屋和承继的祖宗的老房都因朽木蚀瓦而难以为继,被我们拆掉换盖成水泥楼板的新房子,只留下他亲手栽的两棵树还勃勃生机,一棵满枝尖锐硬刺的皂荚树,守护着祖宗的坟墓园,一棵期望成材做门窗的椿树,成为一种心灵的感应的象征,撑立在家院门口,也撑立在儿子们的心里。
每到农历六月,麦收之后的暑天酷热,这椿树便放出一种令人停留贪吸的清香花味,满枝上都绣集着一团团比米粒稍大的白花儿,招得半天蜜蜂,从清早直到天黑都嗡嗡嘤嘤的一片蜂鸣,把一片祥和轻柔的吟唱撒向村庄,也把清香的花味弥漫到整个村庄的街道和屋院。每年都在有机缘回老家时闻到椿树花开的清香,陶醉一番,回味一回,温习一回父亲。今年却因这事那事把花期错过了,便想,明年一定要赶在椿树花开的时日回到乡下,弥补今年的亏空和缺欠。那是父亲留给这个世界也留给我的椿树,以及花的清香。
(选自《陈忠实自选散文集》,有删改)
4.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对艺术特色的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22 -
作者回老家拔草常常能获得一种单纯和坦然,原因是回老家后可以把在城里的很多丧气的烦乱事统统抛掉,不必去想。
B. 文中“我”和哥哥拔草和闲聊的情景是一闲笔,其目的无非是说明他们间共同的语言不多,只是兄弟之情还非常浓烈。
C. 从文中看,父亲栽树有两个根本原因:一是可以通过种树卖钱来补贴家用,二是能够供给哥哥和“我”上学的费用。
D. 父亲去世后,只留下的这棵树,它已经成为“我”心灵感应的象征,看到这颗树,“我”便没有任何孤独空虚和烦恼。
E. 文章最后一段描写了椿树迷人的花香,但“我”却因事而错过,没能看到这美好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出悔恨之情。
5. 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是什么?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6. 综合全文,简要分析“椿树”这一意象在本文中的作用。
【答案】4. AD 5. ①实写蜂鸣的祥和轻柔以及清新的花香;②暗含着作者老家村庄具有朴素、清新、宁静、祥和的乡味,没有“官商”、没有“肥瘦”的“浮尘”;③表达了作者对老家村庄的热爱和对父亲赞美之情。
6. ①椿树是全文的线索,文章所写的内容均与椿树有关。②椿树象征着一生勤劳朴素善良无私的父亲。③椿树成为回忆父亲的切入点。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
B项,“是一闲笔”错误。不是闲笔,是要表明他们兄弟间关系平淡又真实,同时还有引出下文对父亲栽树的回忆,与倒数第二段构成照应的关系。
C项,“父亲栽树有两个根本原因:一是可以通过种树卖钱来补贴家用,二是能够供给哥哥和‘我’上学的费用”错误。应是父亲栽树根本原因在于完成爱好外,还可补贴家用。
E项,“字里行间流露出悔恨之情”错误。作者没能回老家不免惋惜,“悔恨”太重。
故选AD。
【5题详解】
- 22 -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的方法如下:语境分析法、关键词分析法、句子特色分析法、句间关系分析法。首先回归文本找到设题的句子,然后结合前后的语境理解意思。考查理解词语及语句含义,品味语言表达艺术。本题要用还原法来答题。还原法——还原其“真面目”。此方法适用于运用了艺术手法(象征意义、比喻意义、双关意义)的文采句。让语言出彩的艺术手法是多种多样的,恰当运用艺术手法(隐喻、拟人、象征等),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直露的意思变得含蓄。而形象、含蓄的语句却增添了理解、品味的难度,考生应当学会剥离艺术手法,还原本意,领会其所表之情,所达之意,把它作为理解句子含意的切入点。“嗡嗡嘤嘤的一片蜂鸣”“清香的花味弥漫到整个村庄的街道和屋院”,实写蜂鸣的祥和轻柔以及清新的花香。结合“温习少年时期割草以及后来从事农活儿的感受,常常获得一种单纯和坦然”“平平淡淡”“不说官场商场,不议谁肥谁瘦”“每年都在有机缘回老家时闻到椿树花开的清香,陶醉一番,回味一回,温习一回父亲”“把一片祥和轻柔的吟唱撒向村庄”等分析,暗含着作者老家村庄具有朴素、清新、宁静、祥和的乡味。结合“那是父亲留给这个世界也留给我的椿树,以及花的清香”分析,椿树成为回忆父亲的切入点,突出表达了作者对村庄的热爱和对父亲赞美之情。
【6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文中意象的作用的能力。回答这类题目首先在文中找到这些语句,然后结合文章的具体的内容进行分析。分析时小说主要从反应人物的心理、推动情节的发展和主旨的表达的角度进行,有时还是文章的线索。散文主要分析结构上的照应、线索,内容上的强调情感和文章的主旨。要求分析“椿树”这一意象在本文中的作用。注意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合“我便说起这棵椿树的由来”“我在每个夏天的周日从学校回到家中,便要给父亲的那棵椿树秧子浇一桶水”“一棵期望成材做门窗的椿树,成为一种心灵的感应的象征”“从雨篷下透过围墙上方往外望去,大门外场塄上的椿树直撑到天空”等分析,“椿树”是全文的线索,文章所写的内容均与“椿树”有关。结合“父亲去世已经二十五年”“一棵期望成材做门窗的椿树,成为一种心灵的感应的象征,撑立在家院门口,也撑立在儿子们的心里”“明年一定要赶在椿树花开的时日回到乡下,弥补今年的亏空和缺欠。那是父亲留给这个世界也留给我的椿树,以及花的清香”“要郑重地栽植,正经当作一棵望其成材的树,进入郑重的保护禁区”“我对父亲的一个尤为突出的记忆,就是他一生爱栽树”“我的父亲还指望着在地头渠沿培植的这些杨树,能补贴家用,能供给哥和我的学杂费用”“每隔一段时日抽空回到老家,到门口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棵椿树,父亲就站在我的眼前”等分析,从内容上看,椿树成为回忆父亲的切入点,椿树象征着一生勤劳朴素善良无私的父亲。
【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
- 22 -
)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课内文言文(3分)
7.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擢:提拔。
B.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希冀:希望、企图。这里指非分的愿望。
C. 二州牧伯 伯:长。
D.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区区:小,不重要。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D项,“区区”,拳拳,诚挚恳切的心意。句意:因此我的内心的感情使我不能弃养而远离。
这是一个宾语前置句。“是以”,即“以是”,因为这样;“是”为前置宾语,这,这样;“区区”,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诚恳深切的样子。
故选D
(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克敬,字叔能,大宁人。既仕,累迁江浙行省照磨,寻升检校。调奉议大夫、知顺州,以内外艰不上。除江浙行省左右司都事。延祐四年,往四明监倭人互市。先是,往监者惧外夷情叵测,必严兵自卫,如待大敌。克敬至,悉去之,抚以恩意,皆帖然无敢哗。有吴人从军征日本陷于倭者,至是从至中国,诉于克敬,愿还本乡。或恐为祸阶,克敬曰:“岂有军士怀恩德来归而不之纳邪!脱有衅,吾当坐。”事闻,朝廷嘉之。番阳大饥,总管王都中出廪粟
- 22 -
赈之,行省欲罪其擅发,克敬曰:“番阳距此千里,比待命,民且死,彼为仁,而吾属顾为不仁乎!”都中因得免。拜监察御史,寻迁左司都事。
泰定初,出为绍兴路总管,郡中计口征盐,民困于诛求,乃上言乞减盐五千引。行省檄克敬抽分舶货,拗蕃者例籍其货,商人以风水为解,有司不听。克敬曰某货出某国地有远近货有轻重冒重险出万死舍近而趋远弃重而取轻岂人情邪具以上闻众不能夺,商人德之。擢江西道廉访司副使,转两浙盐运司使,首减绍兴民食盐五千引。明年,擢湖南道廉访使,调海道都漕运万户。是岁,当天历之变,海漕舟有后至直沽者,不果输,复漕而南还,行省欲坐罪督运者,勒其还趋直沽。克敬以谓:“脱其常年而往返若是,信可罪。今蹈万死,完所漕而还,岂得已哉!”乃请令其计石数,附次年所漕舟达京师,省臣从之。入为吏部尚书,乘传至淮安,坠马,居吴中养疾。
元统初,起为江浙行省参知政事,请罢富民承佃江淮田,从之。松江大姓,有岁漕米万石献京师者,其人既死,子孙贫且行乞,有司仍岁征,弗足则杂置松江田赋中,令民包纳。克敬曰:“匹夫妄献米,徼名爵以荣一身,今身死家破,又已夺其爵,不可使一郡之人均受其害,国用宁乏此耶!”具论免之。
(选自《元史•王克敬传》,有删改)
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克敬曰/某货出/某国地有远/近货有轻重/冒重险/出万死/舍近而趋远/弃重而取/轻岂人情邪/具以上闻
B. 克敬曰/某货出某国/地有远/近货有轻重/冒重险出万死/舍近而趋远/弃重而取轻/岂人情邪/具以上闻
C. 克敬曰/某货出某国/地有远近/货有轻重/冒重险/出万死/舍近而趋远/弃重而取轻/岂人情邪/具以上闻
D. 克敬曰/某货出/某国地有远近/货有轻重/冒重险出万死/舍近而趋/远弃重而取轻/岂人情邪/具以上闻
9.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内外艰即丁内艰和丁外艰,丁内艰即母亲或祖母去世丁忧,丁外艰就是父亲或祖父去世丁忧,即遭遇亲属之丧,官员需回乡守制。
B. 尚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政府高官名称。是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各部首长,副首长称为侍郎。
C. 粟,谷子,去壳后叫小米。泛指粮食。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
D.
- 22 -
延祐是元朝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表示年份),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历代帝王一人一个年号。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克敬处理政务,灵活机变。他前往四明监督互市,一改前任官员严兵自卫的局面,而是抚以恩意,日本人都很服帖,没有敢闹事的。
B. 王克敬光明磊落,仗义执言。鄱阳出现严重饥荒,王都中擅自取出官仓粮食救济饥民,王克敬为他辩护,为此被提拔为监察御史。
C. 王克敬仁政爱民,体恤百姓。他外任绍兴路总管时,郡中按人口征盐,百姓被强制征收弄得贫苦不堪,王克敬请求减少上交盐税。
D. 王克敬实事求是,以民为本。他免除了为求取名爵的松江大户的粮额,虽然使国用减少,但使全郡的人都免受此事的危害。
11.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克敬曰:“岂有军士怀恩德来归而不之纳邪!脱有衅,吾当坐。”事闻,朝廷嘉之。
【答案】8. C 9. D 10. B
11. 王克敬说:“哪有士兵怀念国家恩德希望回归祖国却不被接纳的呢!如果有什么祸患,我承担罪责。”此事上报朝廷,朝廷赞许他。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句中谓语动词“出”的宾语是“某国”,中间不要断开,排除A项、D项;
“地有远近”和“货有轻重”是并列分句,排除B项。
句意:王克敬说:“某货出某国,所在地有远有近,货物有轻有重,他们冒着重重险阻,出入于万死之中,放弃近路走远路,放弃重货运轻货,难道符合人情吗?”王克敬将这些情况详细呈报给皇上。
故选C。
【9题详解】
- 22 -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D项,“此后历代帝王一人一个年号”错误。一个帝王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如唐高宗有14个。
故选D。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B项,“王克敬为他辩护,为此被提拔为监察御史”强加因果,原文为“都中因得免。拜监察御史”,只是陈述事实。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岂……邪”,哪有……呢;“而”,连词,表转折,却;“纳之”,被接纳;“脱”副词,如果;“衅”名词,祸患;“坐”,动词,定罪,由……而获罪;“闻”,上报,使皇上知道;“嘉”,赞许;“之”,代词,他。
【点睛】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
参考译文:
- 22 -
王克敬,字叔能,大宁人。出仕以后,多次升迁到江浙行省照磨,不久升任检校。调任奉议大夫、顺州知州,因遇父母丧事未去上任。被授予江浙行省左右司都事。延祐四年,前往四明监督百姓与日本人的贸易往来。在此之前,前往监督的官员担心外国人的心理不可揣测,认为一定要严密部署军队自卫,如同防备强大的敌人一样。王克敬到任后,将军队全部撤走,用恩惠安抚他们,日本人都俯首收敛,不敢喧哗闹事。有一个从军征讨而身陷日本的吴人,此时跟从日本商人来到中国,向王克敬申诉,希望回到家乡。有人担心这会成为祸端,王克敬说:“哪有士兵怀念国家恩德希望回归祖国却不被接纳的呢!如果有什么祸患,我承担罪责。”此事上报朝廷,朝廷赞许他。番阳出现严重饥荒,总管王都中取出官仓的粮食救济饥民,行省官员想治他擅自打开官仓的罪,王克敬说:“番阳离此地有千里之遥,等到行省发布命令,饥民将会饿死,他做了仁爱之事,而我们却反而要做不仁之事吗?”王都中因此得以免罪。被授予监察御史,不久调任左司都事。
泰定初年,外任绍兴路总管,郡中按人口征盐,百姓被强制征收弄得贫困不堪,王克敬于是进言请求减少盐额五千引。行省檄召王克敬向从海外运货来贸易的人抽税,违背货运规定的人照例要收他们的货物,商人以风水无常为由进行辩解,有关部门不听从。王克敬说:“某货出某国,所在地有远有近,货物有轻有重,他们冒着重重险阻,出入于万死之中,放弃近路走远路,放弃重货运轻货,难道符合人情吗?”王克敬将这些情况详细呈报给皇上,众人不能驳倒他,商人们感激他。被提拔为江西道廉访司副使,改任两浙盐运司使,首先减少绍兴百姓食盐税五千引。第二年,被提拔为湖南道廉访使,调任海道都漕运万户。这一年,正当天历之变,从海路运粮的船只有后到直沽的,没有完成运输任务,又将粮食运回南方,行省想治督运官员的罪,命令他们又运回直沽。王克敬说:“如果他们常年这样往返,确实应该治罪。现在他们历经万死,完好地将漕运的粮食运回南方,难道不是没办法才这样做吗!”于是王克敬让他们统计运送的石数,附带装在次年漕运的船上送到京城,省臣听从了他的建议。入朝担任吏部尚书,奉命出使到淮安,从马上摔下来,在吴中养伤。
元统初年,起复为江浙行省参知政事,请求取消富民承佃江淮田的规定,朝廷听从他的建议。松江大姓人家中有人每年漕运万石大米献给京城,那人死后,他的子孙穷得将要行乞,有关部门仍然每年征收大米,不够就混杂在松江田赋之中,让百姓负责交纳。王克敬说:“匹夫随自己的意思献大米,求取名爵来求得一人的荣耀,如今他自己身死家破,朝廷又已经取消他的名爵,不可以让全郡的人都受此事的损害,国家的用度难道就少这一万石粮食吗?”详论此事,免除这项粮额。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 22 -
泊岳阳楼下
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颔联描绘了一幅冬夜羁旅图,停船在岸,舱内,寒灯一檠;舱外,风吹浪翻夜雪纷飞,营造出萧瑟凄凉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天涯漂泊的愁苦之情。
B. 在本诗中,杜甫十分重视炼字,比如颔联中的“翻”“洒”就是炼字的典范。
C. “鲲鹏”“图南”是作者化用典故,都出典为《庄子•秋水》。其中,以鲲鹏的变化无常来暗示自己前途的不可预料。
D. 首联写浩瀚的江河之国有千里之大,层峦的山城有百城之高。气势磅礴,让人印象深刻。
E. 作者在尾联进行了情感的突转,从颔联的慷慨豪迈转为尾联的漂泊愁苦。
【答案】CE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C项,“都出典为《庄子•秋水》”错误。典故错,出自《庄子·逍遥游》。
E项,“情感的突转,从颔联的慷慨豪迈转为尾联的漂泊愁苦”错误。诗中最后两句,诗人借滞留、危难而转图南的鲲鹏形象自喻,表达诗人临危不忘报国之心,志向弥坚,毫不气馁。尾联写鲲鹏图南正是承接颈联“才难尽”“气益增”而来,并非突转,也没有转为漂泊愁苦。诗歌尾联以图南,鲲鹏自喻远大之志向无可披靡,顺承上句的情感又更升一层,至此,诗歌的情境推向最高潮。
故选CE。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闾阎扑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____。
- 22 -
(4)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5)________________,血色罗裙翻酒污。
(6)大弦嘈嘈如急雨,____________________。
(7)《逍遥游》中作者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8)《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钟鸣鼎食之家 (2).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3). 猿猱欲度愁攀援 (4). 剑阁峥嵘而崔嵬 (5). 钿头银篦击节碎 (6). 小弦切切如私语 (7). 其正色邪 (8).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9). 定乎内外之分 (10). 辩乎荣辱之境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鼎”“期”“度”“崔嵬”“辩”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三、语言文字运用(24分)
14.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①五一长假里,来长沙旅游的朋友除游赏各处名胜古迹外,还出入于各类美食场所,大快朵颐。
②刘老师语重心长的一番话,如电光石火,让张慈心头郁积的阴霾一扫而空,重新燃起再攀高峰的激情。
③面对国外企业的步步紧逼,我国汽车业有能力反戈一击,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胜利。
④在热心公益蔚然成风的今天,百名青年在某市首届成人礼活动中,以无偿献血作为自己成长的见证,体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感。
⑤现在,成为“作家”当个“文化人”又成了那些歌星、影星们的新追求,然而他们所出的书,内容粗浅,文法不通,实在让人不忍卒读。
⑥我觉得他唱歌很大气,音调从低到高起伏很大,唱得荡气回肠,气势磅礴,绕梁三日,还有人唱得出这样境界吗?
⑦他静心倾听,那歌声在秋风中仍然不绝如缕,充满思乡之情。
A. ①③⑤ B. ②④⑦ C. ①④⑥ D. ①⑤⑥
【答案】C
- 22 -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大快朵颐:意思是指吃喝方面,形容大饱口福、痛快淋漓地大吃一通、非常快活的享受美食。结合“出入于各类美食场所”分析,使用正确。
电光石火:比喻事物瞬息即逝。现多形容事物像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结合“刘老师语重心长的一番话”分析,此处望文生义。
反戈一击:比喻掉转头来反对自己原来所属的或拥护的一方。结合“我国汽车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胜利”分析,不合语境。
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结合“热心公益”分析,使用正确。
不忍卒读: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结合“内容粗浅,文法不通”分析,不合语境。
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形容“唱歌”,使用正确。
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修饰“那歌声”,语境主要讲歌声在秋风中回荡,充满思乡之情,不合语境。
故选C。
1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
A. 今天我能够站在这个舞台上唱我自己写的歌,感到很荣幸。评委老师的点评让我受益匪浅,谢谢您们!
B. 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之声,但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
C. 你的画作山水一体、大气磅礴,很有古韵,作为补壁之用,真是让我家的客厅有了一种盎然的古趣。
D. 小店开张之际,热忱欢迎广大顾客朋友光临,我们将不遗余力,为大家营造一个良好舒适的购物环境。
【答案】D
【解析】
- 22 -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病句、词语以及语言的得体与否等角度综合考虑。语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语言表达有分寸感。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
A项,“您们”,生造词语。
B项,“献丑”,用于展示作品或演出时,表示自己技能很差的谦虚说法,不能用于落款出错的语言环境。
C项,“补壁”,谦辞,作书绘画的人对自己的作品的谦虚说法。
故选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东阳木雕被称为“中华一绝”,它以历史悠久、品类丰富、雕饰精关、技艺精湛而 。东阳地区山川毓秀,气候温润,梨树、樟树、松树、银杏树等 ,为东阳木雕选材用料提供了多种可能。东阳木雕以天然木材为原料,不施以漆色,保留原木的纹理和色泽,自然气息浓厚。以材料本身的语言来体现木雕作品的艺术魅力,这是东阳木雕为人们 的一大特色。木材本身是有生命和灵性的,因而使木雕作品天生就发扬着生命的气息。从艺术表现的角度来说,东阳木雕构图饱满,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具有以小观大的艺术效果,特别适合表现故事性较强的内容。经过几千年的传承、探索与创新,在精益求精的艺人手中,东阳木雕技艺日臻完美,创作出来的作品都极具艺术感染力。不仅如此,在追求实用价值方面,( ),装饰性与实用性 ,更接地气,更能融入日常生活。
16.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声名鹊起 触目皆是 口耳相传 相得益彰
B. 声名鹊起 比比皆是 津津乐道 相辅相成
C. 闻名遐迩 触目皆是 口耳相传 相辅相成
D. 闻名遐迩 比比皆是 津津乐道 相得益彰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由于木材本身的生命和灵性,因而使木雕作品天生就充满着生命的气息。
B. 木材本身具有的生命和灵性,使木雕作品天生就散发着生命的气息。
C. 由于木材本身具有生命和灵性,因而使木雕作品天生就发散着生命的气息。
D. 木材本身具有生命和灵性,使木雕作品天生就充斥着生命的气息。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东阳木雕能根据原材料的质地和形状因材施艺,并运用传统透视技法展示画面内容
- 22 -
B. 木雕匠人采用传统透视技法展示内容结合原材料的质地和形状因材施艺的创新工艺
C. 东阳木雕采用传统透视技法来展示画面内容,并根据原材料的质地和形状因材施艺
D. 木雕匠人根据原材料的质地和形状因材施艺,并运用传统透视技法来展示画面内容
【答案】16. D 17. B 18. C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第一处,声名鹊起:形容知名度迅速提高;闻名遐迩:形容名声大,远近都知道。这里强调的是它因历史悠久、品类丰富、雕饰精美、技艺精湛而名声很大,而不是强调知名度迅速提高,应用“闻名遐迩”;第二处,触目皆是:目光触及到的都是,形容非常多;比比皆是:到处都是。这里只是强调各种树木到处都是,应用“比比皆是”;第三处,口耳相传: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指一代一代传下去;津津乐道:很感兴趣地谈论。这里强调的是大家乐于谈论东阳木雕,应用“津津乐道”;第四处,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这里强调的是装饰性与实用性之间的配合,使得彼此作用更能显示出来,应用“相得益彰”。故本题选D。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由于……使得……”有误,介词乱用掩盖主语,句子缺少主语,排除AC;D项“使木雕作品天生就充斥着生命的气息”的主语应是“生命和灵性”,而按照D项的表述主语是“木材”,缺少“的”,且“充斥”搭配“气息”不妥当,排除。故选B项。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考生注意语句连贯,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根据语段的陈述主体判断,补写的语句应以“东阳木雕”为主语;根据后文“装饰性与实用性”的表述,补写的语句应先讲“采用了传统透视技法展示画面内容”,再讲“根据原材料的质地和形状因材施艺”。故选C项。
19.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乱象丛生”后的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 22 -
当资本纷纷相中这块热土,一股脑儿涌入,共享单车也就火过了头,以致乱象丛生:企业圈地,无限投放,造成了“单车围城”;单车数量骤增,管理却跟不上,难以约束用户,也无力调度和维护,这又加剧了堆积和毁弃问题。
A. 想不通,九条牛也拉不回;想通了,不要人说就直往前冲:他就是这样一个直性子。
B. 他心里想着:这个女孩子完全有条件成为一个优秀的歌唱家,我几乎犯了错误!
C. 生活教我认识了桥:与水形影不离的过河的建筑。
D. 同学们:今年七月,恰值我们中学毕业20周年,有人建议搞一个同学聚会。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标点符号作用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结合语境内容分析。点号表示口语中不同长短的停顿,标号表示书面语言里词语的性质或作用。句末点号用在句末,表示句末停顿和句子的语气,包括句号、问号、叹号。句内点号用在句内,表示句内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标号的作用是标明,主要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冒号:用在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 ” 等词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也可以用冒号,以总结上文。
“乱象丛生”后面使用冒号,可见后面内容应是具体来说明这“乱象”的表现,冒号的作用是解说作用。
A项,冒号用在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以总结上文。
B项,冒号用于提示性话语之后,表示提起下文。
C项,冒号用于需要解说的话语之后,表示下文是解说。这里与原文句中冒号作用一致。
D项,冒号用于称呼语之后,表示提起下文。
故选C。
20.仿照画横线的句子,从下列作品中选择三个人物,另外续写3句话,构成一组排比句。要求符合名著内容,句式基本一致,每部作品只能选择一个人物。
《红楼梦》《三国演义》《阿Q正传》《哈姆雷特》《堂吉诃德》 《装在套子里的人》
在中外的文学作品中,文学大师们刻画了许多性格复杂的人物形象。他们或可悲,或可鄙;或可笑,或可爱;或可叹,或可怜;或可敬,或可惜。正如翠翠,造化弄人的经历让人觉得可叹,而独自等待的结局又让人觉得可怜; ; ; 。
- 22 -
【答案】正如别里科夫,辖制全城的行为让人觉得可鄙,而僵化刻板的人生又让人觉得可悲;正如诸葛亮,出师未捷的悲壮让人觉得可惜,而鞠躬尽瘁的精神又让人觉得可敬;正如堂吉诃德,不合时宜的冒险让人觉得可笑,而不畏艰难的勇气又让人觉得可爱;正如晴雯,磊落反抗的个性让人觉得可叹,含恨而终的结局又让人觉得可怜;正如阿Q,屈辱失败的经历让人觉得可悲,而自欺欺人的麻木又让人觉得可鄙。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以仿写句子的形式考查。解答时既要仿形式更要仿内涵,形式要严格一致。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本题要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分析例句,写出选取作品中的人物,然后写对人物经历、结局的态度。态度主要为“或可悲,或可鄙;或可笑,或可爱;或可叹,或可怜;或可敬,或可惜”。《红楼梦》中的人物有很多,如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王熙凤等;《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如诸葛亮、关羽、曹操、周瑜等;《阿Q正传》里的主要人物为阿Q;《哈姆雷特》里的人物,如哈姆雷特、克劳狄斯、乔特鲁德、波洛涅斯、雷欧提斯、马塞勒斯等;《堂吉诃德》里的主要人物有堂·吉诃德、桑乔·潘萨、杜尔西内亚等;《装在套子里的人》里的主要人物有别里科夫等。仿照例句,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即可。
四、写作(60分)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孟子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意思是说,如果做什么事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先别急着怨天尤人,而要从反省自己的过失出发。
鲁迅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
古波斯诗人萨迪说:“如果你能时常反省自己,就不致受到别人的非难。”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角度自选;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孟子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意思是说,如果做事不顺利,或者不小心招惹上了是非,我们首先应该排查自己是否有过错,排查自己是不是有什么令人误会的地方。
但许多人不懂这个道理。出了问题不是“反求诸己”,而是怨天尤人,以至于酿成事端,如去年轰动一时的八毛门事件。
- 22 -
事件起因很简单。陈先生出生仅6天的婴儿无法正常排便,被深圳市儿童医院诊断为巨结肠,医生建议做造瘘手术。但自恃学过一点医的陈先生无端怀疑医院过度治疗牟取暴利,自作聪明地拒绝了手术,并把自己打扮成苦大仇深的样子,在传统报刊和网络媒体不断向深圳儿童医院和主治医生开炮,声称0.8元的石蜡油便可治好的病,深圳儿童医院竟然索要10万元的天价。一时间,深圳市儿童医院成为众矢之的,原诊断医生李苏伊几乎成了人民公敌。可不久后孩子病情再度恶化,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诊断结果与深圳儿童医院完全一致,让陈先生在全国公众面前丑态尽出,只好惭愧地向深圳市儿童医院道歉。
你看,这就是动辄怨天尤人的下场。试想一下,如果陈先生能够牢记孟子的话,在孩子看病不如自己期待的结果时,不是先入为主,对医生和医院搞有罪推定,而是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说服自己静下心来,直面孩子的真正病因,尽可能理解和接受医生的处置方案,或者,能够耐心细致地向医生请教、咨询,努力沟通、协调,不就什么事情都没有了吗?
相比之下,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张庆熊教授处理事情要高明得多。
2011年11月10日下午,本来是张庆熊的《现代西方哲学》课。可走进教室一看,张教授愣了:有35名学生集体翘了张教授的课参加明星“梦想成真”的活动去了。张教授开始很生气,但在随后接受媒体采访时,张教授却开始反思自己:《现代西方哲学》虽然是国家精品课程,内容很丰富,但目前课上讨论比较少,考试方式没个准则,好像退回到中学教学里去了,以后希望能在教学上做一些改革,把课上得更好一点,安排更合理一点,让学生爱上哲学课。
你看,这是多么勇于自我解剖的精神境界:明明是学生违反班纪校规,翘课在先,张教授却从自己课程的不完美谈起,把责任主动往自己身上揽。这也就难怪教授学生后来的公开道歉信写得那么的情真意切。
网上有句笑话很歹毒,但静下心来想一想,你会觉得它很有道理:如果你老是被狗跟着,就要想想自己是不是长得像包子一样。联想开来就是,如果你老是遭到朋友背叛,你就要想想自己为什么老是看错人;如果你老是找不到东西,就要想想自己是否有物品用完放回原处的习惯;如果你老是被人家骚扰,就要想想是不是自己打扮过于招摇;如果你老是得不到领导赏识,就要想想自己有没有令老板赏识的理由。
古往今来无数鲜活的事实告诉我们,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结果。如果“行有不得”,请先“反求诸己”。如是,则社会更多和谐,人心,则更多幸福。
【解析】
- 22 -
试题分析:材料是孟子、鲁迅、萨迪的一句话,怕考生不理解文言词句,命题者还针对孟子的语句提供了译文。随后的提示语说得很明白,对三句话,你有怎样的经历、见闻、感受,你有怎样的见解和主张?围绕“经历、见闻和感受”,那就是写记叙文;围绕“见解和主张”那就是写议论文。不管写何种文体,都应该是这三句话的含意,让人们按照教导去做。换句话说,就是生活中总是有人不明白——按照三人所说有何好处,不按照三人所说有何坏处。这就提醒我们在立意时,一定要注意针对性和指导性。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 22 -
- 22 -
相关文档
- 语文卷·2018届吉林省长春市田家炳2021-06-089页
- 语文卷·2018届四川省眉山市高二上2021-06-0811页
- 2017-2018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1-06-0812页
- 2017-2018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二2021-06-0823页
- 语文卷·2018届内蒙古包头市第三十2021-06-0811页
- 语文卷·2018届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二2021-06-0815页
- 语文卷·2019届甘肃省武威市第一中2021-06-0812页
- 2017-2018学年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2021-06-0816页
- 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重点班)2019-22021-06-0823页
- 语文卷·2018届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2021-06-08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