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9.08 KB
  • 2021-06-08 发布

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天长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试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区域内。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在 19 世纪文学作品中,杰克·伦敦笔下的冒险家、巴尔扎克笔下的暴发户、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灰姑娘、司汤达笔下的凤凰男等生动的文学形象令人难忘。作家们敏锐广博地表 现了世俗生活, 将文学从神学状态推向了“文学即人学”的广阔大地。但是在 20 世纪初,“人学”却出现了分化。‎ 其一,“人学”成为“自我学”。尼采的“酒神”说、弗洛伊德的“本我”和“无意识”等,为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弗洛伊德尽管后来在心理医学界光环不再,却在文学领域备受青睐,正如彼德·沃森所言,“现代主义可以被看作是弗洛伊德‘无意识’的美学对应物”。普鲁斯特、乔伊斯、卡夫卡等作家不约而同地把文学这一社会广角镜变成了自我的内窥镜。他们的作品不一定引来市场大众的欢呼,却是学院精英们的标配谈资,成为不安的都市文化幽灵。‎ 其二,“人学”成为“人民学”。陀斯妥耶夫斯基在追念普希金的文学成就时,使用了“人民性”这一新词,并阐明了三大内涵:表现小人物,吸取民众语言,代表民众利益。后来,托尔斯泰、契诃夫等俄国作家大多成为这种忧国亲民文学的旗手,影响了为工农大众服务的“普罗文艺”。深重的人间苦难、非同寻常的阶级撕裂和民族危亡,构成了文学新的背景和动力。不过,即便是《双城记》《复活》,也因社会性强和下层平民立场被学院精英们无视,这与它们在别处广受推崇的情形,形成了意味深长的对比。‎ ‎“自我学”和“人民学”,构成了 20 世纪两大文学遗产。正常情况下,“自我”与“人民”, 作为微观与宏观的两端,不过是从不同角度拓展对人的认知和审美,释放不同的感受资源和文化积淀。在良性互动的情况下,它们就是“人学”的一体两面:真正伟大的自我,无不富含与人民经验、情感血肉相联的大我关切;真正伟大的人民,也必由一个个强健、活泼、富有创造性的自我组成。值得警惕的是,任何一种遗产都可能被后人学偏做坏。鲁迅曾批判过招牌式的“高调革命文学”;‎ - 14 -‎ ‎ 当下“人民”的形象也在文学中屡遭扭曲,变得空洞干瘪。而非理性的独行者们或幽闭自恋、或放浪自大的文字,让文学中的“自我”越发雷同,离真正的个性更远,离复制和流行更近,并诱发都市心理病。在舆论场上,“文青”“文艺腔”则是嘲讽或同情的对象,成为文学及其相关教育的负资产。‎ 更重要的是,时代在变化,文学不能止步于 20 世纪。“自我”与“人民”也在苟日新,日日新, 又日新。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的大潮扑来,多种视角更应彼此含容统一,重新融铸成一个个血肉丰满的文学形象。当人的大部分智能被机器接管,人类最后的差异性,恰恰表现于人的情感、精神、价值观和创造力。换句话说,“自我学”与“人民学”,都进入了新的领域,都需要注入理论和实践的新的活血。‎ ‎(摘编自韩少功《“自我学”与“人民学”》)‎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19 世纪作家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敏锐广博地表现世俗生活,将神学推向了“人学”。‎ B. 学院精英重视普鲁斯特、乔伊斯等人的作品,而轻视为工农大众服务的“普罗文艺”。‎ C. 经历了深重的人间苦难、非同寻常的阶级撕裂和民族危亡的国家和地区,可能会出现“人民学” 的作品。‎ D. 鲁迅的《阿 Q 正传》、老舍的《骆驼祥子》与普希金的某些作品,都具有陀斯妥耶夫斯基所说的“人民性”。‎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批评“高调革命文学”和“非理性的独行者”以论证“人民”需要“自我”。B.文章梳理了“人学”的兴起和流变,既有并列式的论述,又有逻辑上的递进。‎ C.文章在分析“自我”和“人民”时,强调了二者互相含容和促进的辩证关系。 D.文章末段结合现实,指出“自我学”和“人民学”的发展需要新的理论和实践。‎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自我”与“人民”从不同的角度拓展对人的认知和审美,在本质上有很大差异。B.“文青”、“文艺腔”被嘲讽或同情,是因为这些成为文学及其相关教育的负资产。‎ C.20 世纪“自我学”和“人民学”在屡遭扭曲后仍然持续更新、含容统一,成为了“人学”的一体两面。‎ D.文学遗产的继承与发展应当建立在准确理解与合理运用的基础上,在理论研究与实践中要与时俱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从乡村群众患病找“赤脚医生”,到现在签约家庭医生提供上门服务;从缺医少药看病难,到覆盖城乡 - 14 -‎ 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我国医药卫生事业蓬勃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只有医疗卫生机构 3670‎ 个,医疗床位 8.5 万张,卫生技术人员 50.5 万人。医疗设备极其简陋,医疗技术水平低下,人民群众得不 到基本的医疗卫生保障。现在,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 99.7 万个,‎ 医疗卫生机构床位 840 万张,卫生技术人员达 952.9 万人。70 年来,我国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主要健 康指标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目前,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前的 35 岁上升到 77 岁。我国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持续提升。“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迅速,远程医疗服务全面推开,覆盖所有县域医共体,所有三甲医院都开展了远程医疗服务。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对全球 195 个国家和地区医疗质量和可及性排名显示,1995 年我国位列第 110 名,2015 年提高到第 60 名,2016 年提高到第 48 名, 是全球上升幅度最大的国家之一。‎ ‎(摘编自《健康中国 步履稳健》,《人民日报》2019 年 6 月 4 日)‎ 材料二:‎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卫生健康部门进一步细化措施,将妇幼健康作为重要内容。一是推进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优先保障贫困地区妇女儿童。实现了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覆盖所有贫困地区;加强贫困地区出生缺陷防治,启动实施遗传代谢病救助项目和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截至 2018 年底累计救助出生缺陷患儿 1.3 万名,拨付救助金超过 1.5 亿元。二是加强对患病贫困妇女儿童的救治保障。通过确定定点医院、诊疗方案和单病种收费标准,加强对农村贫困家庭患有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大病进行集中救治,并逐步扩大救治病种。对患有慢性疾病的农村贫困人口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健康管理和指导。对患有重病的农村贫困人口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实行倾斜性保障政策,提高报销比例,采取“一站式”结算,切实减轻医疗费用负担,有效防止因病致贫返贫。‎ ‎(摘编自《中国妇幼健康事业发展报告(2019)》)‎ 材料三:‎ 自 2020 年 1 月 20 日起,我国政府建立起来的防控疫情体系正在发挥巨大的作用。在经过持续近三周的防控下,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出现积极向好态势。‎ 面对如此巨大的公共卫生灾难,我国充分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速度,更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我们也深刻认识到,我国公共卫生体系仍存在短板。‎ 因此,未来我国将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全面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认真修改完善传染病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要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要尽快推动出台生物安全法,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 ‎(摘编自《新冠肺炎疫情出现积极向好态势 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改革在路上》,《经济参考报》2020 年 2 月 19 日)‎ 材料四:‎ - 14 -‎ ‎“中国采取了历史上最勇敢、最灵活、最积极的防控措施。”在 2 月 29 日发布的《中国-世界卫生组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联合考察报告》中,这一表述令人印象深刻。这是 25 名来自德国、日本、‎ 美国等 8 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通过对中国 9 天的实地考察得出的一致结论。‎ 联合考察组外方组长、世卫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博士近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谈了实地考察后的感受:“中国的方法是目前我们唯一知道的、被事实证明成功的方法。”基于对生命的尊重与保护,中国展现的强大动员能力、果断的执行能力以及利他主义的集体意愿,给考察组留下深刻印象。‎ 让专家们印象深刻的,还有中国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5G 等技术手段救治病人的努力。此外, 为了挽救生命,中国在医疗设备等领域的巨大投入也获得了联合考察组的认可。短短数日,超过 4 万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考察报告里说,中国人表现出的真诚和奉献精神深深感动了联合考察组所有成员。‎ ‎(摘编自《实地考察后,国际专家一致肯定中国说明了什么?》,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0 年 3 月 1 日)‎ 1. 下列对我国现行“公共卫生服务”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我国逐步建成,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我国人民身体健康水平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B.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了所有县域医共体,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是维护我国人民健康、落实健康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 C.70 年来,我国医疗技术能力日益提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远程医疗服务的推开,公共卫生服务整体水平正不断提升。‎ D.面对突发新冠肺炎疫情,我国依托现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运用多种措施控制疫情蔓延,短时间内疫情已出现积极向好态势。‎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床位和卫生技术人员的数量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为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的大幅提高做出了贡献。‎ B. 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卫生健康部门大力推进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优先保障贫困地区妇女儿童, 已经满足贫困地区人民的健康需求。‎ C. 在中国进行 9 天实地考察之后,世卫组织对中国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多方面工作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盛赞中国对生命的尊重与保护。‎ D. 我国对新冠疫情采取了多种防控措施,体现了中国力量、中国速度和中国制度的优越性,同时也提醒人们深入思考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的问题。‎ 3. 根据材料概括分析我国在现有基础上如何进一步优化公共卫生体系。(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古董商马爷余纪斌 马爷也就五十来岁年纪,身板笔直,一点儿也不老,可人人都喊他马爷,喊着喊着,马爷的名声,也就传了一条街,继而传遍整个鹭岛。马爷不是鹭岛人,是从台湾来的。‎ - 14 -‎ 马爷开着一处古董铺子,在桥的另一边,一片绿色掩映着,木门搓了核桃油,上了生漆,红润润的,一片古朴雅致。马爷的生意很红火,人来人往的。红火的原因,大概是马爷为人宽厚。一次,有人拿了一个酒壶放在柜上,说要一万块钱,等着急用。马爷走过来,拿起壶看看,袖中伸出三根手指一笑道:“给三万。”他解释,这壶是明朝的,值这个价。说着,马爷慢慢用绵纸擦着壶底,擦着擦着就擦出了一点隐隐的字迹, 蘸了墨一拓,是“嘉靖”两字,告诉对方,这是老古董,反悔还来得及,实在要卖,三万块。‎ 对方见了,连连鞠躬感谢,拿了三万块钱走了。儿子见了埋怨说:“爸,你咋告诉他实情啊?”马爷回头看看儿子说:“咋的,想昧良心啊?”‎ 儿子不说话了,气呼呼的,将不满写了个满脸。马爷告诉他:“人啊,做人第一,生意第二。人品上去了,生意也差不到哪儿去的,跟爸学着点儿。”‎ 马爷的生意红火,还有一个原因,他是业内高手,啥古董到了他的手里,看看,摸摸,嗅嗅,或者敲敲, 是真是假,什么朝代,一清二楚,很少有错。‎ 就说那次吧,鹭岛古董权威张老板来访,两人坐下,一人一杯绿茶,一边随意地啜着,一边谈天说地, 叙说古玩典故,哈哈大笑,很是投机。然后,张老板慢条斯理地拿出一把折扇,刷的一声打开,檀香扇骨, 白绢扇面,上面填词一首道:“人去也,人去小棠梨。强起落花还瑟瑟,别时红泪有些些,门外柳相依。”旁边有兰草数茎,修长如带,随风摇曳。几朵兰花,淡雅如蝶。张老板微笑着解释:“近日行走老街,淘得一明清闺阁折扇,打开一看,竟然为河东君柳如是手书,不胜欣喜,特意携来,与兄共同品赏,一辨真假。”‎ 马爷双手接过,拿在手里细细一看道:“张兄大概早已看出此为赝品了吧?”张老板眉毛一挑,低声问道:“怎讲?”‎ 马爷吱儿喝一口茶,缓缓吞下,侃侃而谈:“明清闺阁折扇最是典雅精致,纤巧精工,为扇中极品,其中薛素素、黄媛介、叶小鸾、李陀那的,扇面书法或娟秀,或工巧,或清新,千金难求。可是,柳如是的则反之,与她们的不同。”‎ ‎“为何?”张老板问。‎ 马爷解说:“河东君虽为红粉佳人,却有壮士之气、健儿之志,故其字虽娟秀,却内含筋骨;表面虽柔美,内里却不失端庄方正,有王昭君出塞之势、公孙大娘舞剑之韵。而此扇书法秀媚,低徊掩映,柔媚气充溢其中,绝非河东君的。”‎ ‎“就这点?”张老板啜口茶,缓缓问道。‎ ‎“河东君擅画楼台高柳,绿水长天;兰花小品,非其所长。”‎ 张老板听了,放下茶杯,站起来对马爷拱手一礼,呵呵一笑,挥手而去,此后见人就说,这个马爷,是个业内高手,让人佩服。‎ 最让张老板和业界佩服的,是另一件事。‎ 那天早展,雾气浓浓地蔓延着,遮着房子街道和树木,也遮着来去人影。马爷早早起来,提着个袋子, 和儿子一起出门。这时,一辆三轮车驶来,从他身边擦过,人没挨着,他手里的袋子却被拉着了,咔嚓一声响,打开来一看,里面的那个罐子碎了。开三轮车的忙停住车,跳下来,用手掌搓着衣服,连连说:“对不起,多少钱,我赔。”马爷的儿子在旁边气呼呼地说道 - 14 -‎ ‎:“你赔?你以为这是……”马爷回头看了一眼儿子,拦住他的话头,笑着对开三轮车的说:“值不了几个钱,也就是一个腌菜坛子。”‎ 开三轮车的听了,呼了一口气,擦了一把汗,问,多少钱啊? 马爷想想道:“给一百块吧。”‎ 那人从衣袋里拿出一个包,仔细打开,找出一把票子凑够一百块,放在马爷手里,连连点头,转身上车走了。马爷儿子等着对方走远了,回头不满地说:“爸,那可是一个几万块钱的康熙朝的罐啊。”‎ ‎“几万块钱在我们不算啥,在他就是一年的收入,如果赔偿,这一年他家咋生活?”马爷问儿子。“可你为啥又要一百块钱啊?”儿子不解。‎ ‎“免得他心存愧歉啊。”‎ 这事传到张老板耳中,张老板当天带着一群业内朋友,抬着一块匾,上书“天地良心”,吹吹打打来到马爷的铺子前,特意挂上。‎ ‎(选自《金山》2019 年 11 期)‎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马爷“人啊,做人第一,生意第二”的一番话,不仅是对儿子“埋怨”“气呼呼的”“不满”的回应,也是对儿子的谆谆告诚,更是自己心迹的袒露。‎ B. ‎“看看,摸摸,嗅嗅”“敲敲”,这一系列表示动作的叠词朗朗上口,精当传神,生动刻画出马爷鉴别古董时的情态,也折射出他确是一个“业内高手”。‎ C. ‎“那天早晨,雾气浓浓地蔓延着,遮着房子街道和树木,也遮着来去人影”,此处环境描写烘托了马爷 父子的急切心情,也为三轮车撞破罐子做了铺垫。‎ D. 小说语言清新自然,雅俗共赏,既有“咋的”“为啥”等通俗的口语,也有“兰草数茎,修长如带,随风摇曳。几朵兰花,淡雅如蝶”等典雅的书面语。‎ 2. 结合小说情节,分析马爷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6 分)‎ 3. 除马爷外,小说还写了另一个古董商张老板。这有何用意?(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李天馥,字湘北,河南永城人。先世在明初以军功得世袭庐州卫指挥佥事,家合肥。有族子占永城卫①‎ 籍,天馥以其籍举乡.试.。顺治十五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博闻约取,究心经世之学,名藉甚。累擢内阁学士,充经.筵.讲官。每侍直,有所见,悉陈无隐,圣祖器之。康熙十九年夏,旱,命偕大学士明珠会三法司虑囚,有矜疑者,悉从末减。寻擢户部侍郎,调吏部。杜绝苞苴,严峻一无所私,铨政称平。二十七年,迁工部尚书。河道总督靳辅议筑高家堰重堤,束水出清口,停濬②海口;于成龙主疏濬下河。上召二人诣京师入对仍各持一说下廷臣详议天馥谓下河海口当濬高家堰重堤宜停筑上然之历刑、兵、吏诸部。‎ - 14 -‎ 三十一年,拜武英殿大学士。上曰:“机务重任,不可用喜事人。天馥老成清慎,学行俱优,朕知其必不生事。”三十二年,以母忧回籍,上赐贞松榜御书,勉以儒者之学;复谓:“天馥侍朕三十余年,未尝有失。三年易过,命悬缺以待。”三十四年,服.阕.,起故官,入阁视.事.。上亲征厄鲁特,平定朔漠,兵革甫息, 天馥务以清静和平,与民休息。尝谓:“变法不如守法。奉行成宪,不失尺寸,乃所以报也。”三十八年, 卒,谥文定。‎ 天馥在位,留意人才,尝应诏举彭鹏、陆陇其、邵嗣尧,卒为名臣。为学士时,冬月虑囚,有知县李方广坐当死,天馥言其有才,得缓决,寻以赦免。刑部囚多瘐毙,为庀屋材,多为之所,别罪之轻重以居,活 者尤众。事亲孝,居丧庐墓,有双白燕飞至,不去,人名其居为白燕庐。子孚青,进士,官编修。父丧归, 不复出。‎ ‎(节选自《清史稿·李天馥传》)‎ ‎【注】①〔卫〕古代九畿之一。为各级诸侯的领地及外族所居之地。 ②〔濬〕同“浚”,深挖河道使水疏通。‎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上召二人/诣京师/入对仍各持一说/下廷臣详议天馥/谓下河海口当濬/高家堰重堤宜停筑/上然之/ B.上召二人/诣京师/入对仍各持一说下廷臣/详议天馥/谓下河海口当濬/高家堰重堤宜停筑上/然之/ C.上召二人诣京师入对/仍各持一说/下廷臣详议/天馥谓下河海口当濬/高家堰重堤宜停筑/上然之/ D.上召二人诣京师入对/仍各持一说/下廷臣详议天馥/谓下河海口当濬/高家堰重堤宜停筑上/然之/‎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乡试,文中“举乡试”即为参加乡试并考中为举人。乡试为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明清两代每三年举行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中试者称为“举人”。‎ B. 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始称经筵,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清制,经筵讲官为大臣兼衔。‎ C. 服阕,古人在朝中做官,若遇父母去世,一般应该回家守孝服丧三年,称之为“丁忧”。待守丧期满,除去孝服,才可重新出来做官,叫做“服阕”。‎ D. 视事,视察、巡视政事。旧时指官吏被皇帝派往某地巡视政事,考核官员。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李天馥深受皇帝器重。当他与其他大臣在修筑重堤还是疏通下河的问题上各持一说时,皇帝认为李天馥是正确的。‎ B. 李天馥事亲至孝。在母亲去世时回乡服丧,服丧期间在墓旁搭盖茅屋守墓。这种孝顺家风也被他的儿子传承了下去。‎ C. 李天馥爱护百姓。主张战乱之后应该清静和平,休养生息,甚至想方设法改善罪囚的服刑条件。‎ D. 李天馥荐才惜才。他举荐的彭鹏、陆陇其、邵嗣尧等人,后来都成为一代名臣;对犯罪而有才的知县李某,他为之说情,使其得以免于死刑。‎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寻擢户部侍郎,调吏部。杜绝苞苴,严峻一无所私,铨政称平。‎ (2) 为学士时,冬月虑囚,有知县李方广坐当死,天馥言其有才,得缓决,寻以赦免。‎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 - 14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① 杜 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 行人芳草马声骄。九华山②路云遮寺,清弋江③村柳拂桥。君意如鸿高的的, 我心悬旆正摇摇。同来不得同归去, 故国逢春一寂寥。‎ 注:①本诗作于开成 4 年(839),当时杜牧在宣州(今安徽宣城)为官,即将离任回京;在宣州任判官的裴坦中进士不久,要前往舒州(今安徽潜山)。②九华山:在池州青阳西南,为宣州去舒州的必经之处。③清弋江:长江下游支流,在宣州城西。‎ 13.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色调明快,笔触简洁,交代了送行时间和环境,勾画出一幅“春郊送别图”。B.颔联通过“云遮寺”“柳拂桥”这些景物,点明了诗人离任归京途中所见的景象。C.颈联“君意如鸿”“我心悬旆”用对比手法,突出友人与诗人分别时的不同心境。‎ D.尾联写两人同到宣州任职,现在却要各奔东西,抒发了作者与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和离任回京、仕途未定的惆怅不安之情。‎ 14. 本诗前两联是如何写景的?对表达情感有何作用?(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离骚》中,屈原宁愿一面忍受委屈,压抑心志,一面“ ”,是因为他明白, “ ”,本就是受前代圣贤嘉许的。‎ (2) 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如果一个国家要避免灭亡,‎ 就要内有“ ”, 外有“ ”。‎ (3) 苏轼在《赤壁赋》中说到:“ , ”。 这两句常被用来勉励人们修身自好,不慕身外之物。‎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烟火作为中国的民俗文化,其所 的宗教、民俗、神话、社会乃至美学意义,令人叹为观 止。虽然烟火在天空转瞬即逝,却以其华丽盛大给人留下恒久的记忆。( )。它是燃烧柴火以“敬神驱邪”的一种宗教行为。竹子在燃烧时,‎ - 14 -‎ 因受热会猛然炸裂,声音巨大, ,最能 达到爆的效果,所以竹子成了当时最受欢迎的燃料,“爆竹”也随之流行开来。但伴随着现代都市文明的崛起,烟火与其在实践层面的冲撞、矛盾,远大于两者在文化上的依存。烟花爆竹四处燃放, 让都市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近年来,由艺术家、工艺师、城市管理者等合作的,以烟火为________‎ 的大型公共艺术,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最佳方案。凭借现代科技的支持,使烟火已在艺术与审美层面完成了自我重生,并由视觉盛宴转化为心灵的震撼,从而起到了在公共艺术上的教化。这一点与 传统的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可谓是不谋而合。‎ 从爆祭转向大型公共艺术,烟火让我们 ,触摸到了一个都市、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尺 度。燃烧于夜空的璀璨景象,震荡于寰宇的爆炸之声,不仅唤醒我们古老的记忆,也让我们明天的道路熠熠生辉。‎ 13.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凭借现代科技的支持,让烟火在艺术与审美层面完成了自我重生,并由视觉盛宴转化为心灵的震撼,从而起到了在公共艺术上的教化功效。‎ B. 凭借现代科技的支持,在艺术与审美层面完成了自我重生的烟火,已由视觉盛宴转化为心灵的震撼,从而使之起到了在公共艺术上的教化。‎ C. 凭借现代科技的支持,烟火已在艺术与审美层面完成了自我重生,并由视觉盛宴转化为心灵的震撼,从而起到了在公共艺术上的教化功效。‎ D. 烟火凭借现代科技的支持,它的艺术与审美已经完成了自我重生,并由视觉盛宴转化为心灵的震撼,从而起到了在公共艺术上的教化。‎ 14.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 A.先秦时期的烟火,被认为源自当时的“爆祭”‎ B. 先秦时期的“爆祭”,被认为是烟火的起源 C. 作为起源于“爆祭”的烟火,出现在先秦时期 D. 作为烟花起源的“爆祭”,被认为始于先秦时期 15.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表现 响遏行云 媒介 管中窥豹 B.沉积 响彻云霄 媒介 见微知著 C.沉积 响遏行云 工具 见微知著 D.表现 响彻云霄 工具 管中窥豹 16.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最多不超过 25 字。(6 分)‎ 在通信领域,“互联网+传统通信”有了即时通信,互联网的出现不仅没有颠覆传统通信行业,‎ - 14 -‎ ‎ ① ;在金融领域,“互联网+传统银行”有了支付宝,互联网金融正在有序推进;在传统零售、集市、百货卖场等商业领域,“互联网+”促进其加速升级换代,迅猛发展。事实上, ② ,而且正在向第一和第二产业渗透,工业、农业的“互联网+”正在全面推动其传统生产方式的转变。因此, ③ 。‎ 13. 阅读下面的材料,用概括性的语言写出以“三百千千”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启蒙读物三点突出的优点,每条不超过 10 个字。(5 分)‎ 中国古代启蒙读物以俗称“三百千千”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最为著名, 千百年来代代相传,家喻户晓,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据说《三字经》1248 字,《百家姓》472 字,‎ ‎《千字文》1000 字,《千家诗》约 9000 字,去其重复,当有 2000-3000 字。如认识了这两三千字,自然平时阅读已不成问题。“三百千千”并非仅用于识字,而是融思想道德、历史文化、天文地理、政治军事、宗法姓氏、生活生产等广泛的社会知识和生活常识为一炉,紧扣生活,全面实用。明代思想家吕坤曾说:“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读《百家姓》以便日用,读《千字文》以明义理。”《三字经》三字一句,隔句有韵;《百家姓》《千字文》四字成句,都有韵脚,朗朗上口, 容易背诵;《千家诗》更有韵脚平仄,诵读之声琅琅,抑扬有致。我国古代蒙学教材书目将近两千种, “三百千千”以其突出的优点脱颖而出,成为我国村塾中使用率最高、影响最大、流行最广的启蒙读物。‎ 四、写作(60 分)‎ 1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最美奋斗者”一词入选“2019 年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新中国最美奋斗者,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广泛组织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中提出的表彰称号,一共有 278 名个人、22 个集体获得“最美奋斗者”称号,袁隆平、钟南山、李桓英、干漪、孔繁森、支月英、杜富国、杨善洲等都入选其中。‎ 英才中学高三年级各班正在召开班会,号召大家向“最美奋斗者”们学习。大家纷纷上台发言, 有的同学说要向袁隆平学习,因为他“用一辈子,守护好中国饭碗”;有的同学说要向杜富国学习, 因为他立起了“让我来、勇担当”的时代丰碑;有的同学说要向于漪学习,因为她正是教育行业“精心育人的一代师表,潜心教改的一面旗帜”;还有同学说要向钟南山学习,因为危难关头,“他以战士的勇敢无畏、学者的铮铮风骨和悬壶济世的仁心仁术,挺身而出,冒死犯险,力挽狂澜”。‎ 对此你怎么看?请从“最美奋斗者”中任选一人,给他(她)写一封信,体现你对“奋斗”‎ - 14 -‎ 的认识、思考和选择。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 ‎1.A(A项来源于原文第一段“在19世纪文学作品中,杰克·伦敦笔下……等生动的文学形象令人难忘。作家们……将文学从神学状态推向了‘文学即人学’的广阔大地。……‘人学’却出现了分化”。文中所列举的作家只是19世纪代表性作家,并非全部。且将文学推向人学的是作家,发生分化的是“人学”,而非选项中的这些“人物形象”。)‎ ‎2.A(A项是对第四段举例论证的分析。文章第四段中提到“值得警惕的是,任何一种遗产都可能被人学偏做坏。鲁迅曾批判过‘留声机器’和招牌式的‘高调革命文学’;当下‘人民’的形象也在文学中屡遭扭曲,变得空洞干瘪”。“鲁迅对‘高调革命文学’的批评”论证的是“任何一种遗产都可能被人学偏做坏”这个论点。)‎ ‎3.D(A项,两者的本质并无很大的差异。B项来源于原文第四段“在舆论场上,‘文青’‘文艺腔’则是嘲讽或同情的对象,成为文学及其相关教育的负资产”。选项中前后两个分句的因果关系不符合文意。C项“含容统一”,并不是20世纪出现的,而是进入新世纪后,作者的建议;“成为人学的一体两面”,属于无中生有,根据原文“在良性互动的情况下,它们就是‘人学’的一体两面”,可见“一体两面”是它们“在良性互动的情况下”显现的已有属性,而非某种发展的结果。)‎ ‎4.B (B项中“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了所有县域医共体”表述有误。原文是“对患有慢性疾病的农村贫困人口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5.B (B项中“已经满足贫困地区人民的健康需求”于文无据,与原文“对患有慢性疾病的农村贫困人口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对患有重病的农村贫困人口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实行倾斜性保障政策”不符。)‎ ‎6.①软硬件建设方面:加强公共卫生体系的软硬件建设,进 一步夯实并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②特殊群体方面:深化健康扶贫,继续重视妇幼健康。优先保障贫困地区妇女儿童,加强对患病贫困妇女儿童的救治保障。③法律法规建设方面:深刻认识我国卫生体系所面临 的较大短板,全面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 法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每点 2 分,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7.C(“烘托了马爷父子的急切心情”在小说中缺乏依据。)‎ ‎8.①拿三万块钱买要价一万的酒壶并告诉卖壶人实情,体现了马爷为人厚道,为商诚实;②帮张老板识赝品折扇,体现了马爷学识渊博,谈吐文雅,鉴赏水准高超;③让开三轮车的拿一百块钱赔康煕朝罐子,体现了马爷宽容大度,善良体贴。每点2分。‎ - 14 -‎ ‎9.①借张老板与马爷的交往,进行过液转换,推动情节发展;②拿张老板的佩服、赞扬来从侧面衬托马爷的高明、善良,使主人公形象鲜明突出;③用张老板等所赠“天地良心”牌匾,揭示为人为商之道,巧妙地点明小说主题。每点2分。‎ ‎10.C ‎11.D(视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多指政事言。)‎ ‎12.A“各持一说”的是河道总督靳辅和于成龙,不是李天馥与其他大臣。‎ ‎13.(1)不久(李天馥)升任户部侍郎,又调到吏部任职。他拒绝一切馈赠贿赂,性情严厉,不徇私情,考核官吏政绩时(人们)称赞他公平。(擢、苞苴、铨政各1分,句意2分。)(2)(李天馥)担任学士时,冬月审查复核囚犯,有一名叫李方广的知县犯罪被判处死刑,李天馥说这个人有才华,得以暂缓处决,不久就因为遇上大赦免除死刑。 ‎ ‎(虑、寻、以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李天馥,字湘北,河南永城人。他的祖辈在明朝初年因为军功得以世袭庐州卫指挥佥事,在合肥安了家。有一个同宗族的子弟是永城卫籍贯,李天馥就用永城卫的籍贯(参加了乡试考试)考中了举人。顺治十五年,考中进士,被选拔为庶吉士,授予检讨的官职。他见闻广博,善于选取其中精要,用心研究经世之学,名声很大。多次升迁之后担任内阁学士,充任经筵讲官。每次当值侍奉皇上时,有什么见解,他都毫无保留地全部陈述出来,圣祖皇帝很器重他。康熙十九年夏天,遭遇大旱灾,(皇上)命(李天馥)和大学士明珠会同三法司审查复核囚犯,有值得同情或证据不足有所怀疑的罪囚,都按照最末一等给他们减刑。不久(李天馥)升任户部侍郎,又调到吏部任职。他拒绝一切馈赠贿赂,性情严厉,不徇私情,考核官吏政绩时(人们)称赞他公平。康熙二十七年,升任工部尚书。河道总督靳辅建议修筑高家堰重要堤防,约束黄河水道使之从清口流出,停止疏通海口;于成龙主张疏通下河(入海口)。皇上召两人进京入宫问询,(两人)仍然各自坚持自己的说法,(皇上)将此事下达给朝中大臣详细讨论,李天馥认为下河海口应当疏通,高家堰重堤应该停止修筑,皇上认为李天馥说得对。李天馥曾先后在刑部、兵部、吏部任职。康熙三十一年,被授予武英殿大学士。皇上说:“机要的事务责任重大,不能任用喜欢多事的人。李天馥为人老成,清廉谨慎,学问品行都很优秀,我知道他一定不会生事。”康熙三十二年,(李天馥)因为母亲去世而回到原籍,皇上赐给他亲笔书写的“贞松”匾额,用大儒的学识勉励他;又说:“李天馥侍奉我三十多年,不曾有过失。三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命令(有关部门)把李天馥担任的官职暂时空缺起来,等他守孝期满回来。”康熙三十四年,李天馥服丧期满,(朝廷)起用他担任先前的官职,进入内阁处理政事。皇上亲征厄鲁特,平定北方大漠,战争刚刚停止,天馥致力于清静和平,让老百姓能够得到休养生息。他曾说:“变法不如守法。奉行现成的法规制度,(严格实施,)不偏移一丝一毫,才是我报效国家朝廷的方式啊。”康熙三十八年,李天馥去世,谥号“文定”。李天馥在位时,注重人才,曾响应皇上诏令举荐彭鹏、陆陇其、邵嗣尧,(这些人)后来都成为名臣。(李天馥)担任学士时,冬月审查复核囚犯,有一名叫李方广的知县犯罪被判处死刑,李天馥说这个人有才华,得以暂缓处决,不久就因为遇上大赦免除死刑。刑部的囚犯很多人(因为监狱条件恶劣)死在狱中,李天馥筹备建造房屋的材料,为囚犯建造了更多牢舍,根据罪行的轻重让他们分别住在不同的牢房里,存活下来的囚犯很多。李天馥侍奉父母很孝顺,服丧期间在父母墓旁搭盖茅屋守墓,有一双白燕飞来,不离开,人们称他守墓的茅屋为“白燕庐”。他的儿子李孚青,考中进士,担任编修的官职。父亲去世后服丧而回乡,不再出来做官。‎ ‎14.B.(颔联是想象友人裴坦赴任途中所见之景,并不是“诗人离任归京途中所见之景”,关注注释①②及诗题。)‎ ‎15. 写景 - 14 -‎ 方法:①虚实结合。首联写江南早春阳光明媚、芳草鲜美的景象,是实写。颔联上句想象友人赴任途中经过九华山的景象,是虚写;下句写两人分别时的场景,是实写。②远近结合。首联写江南早春阳光明媚、芳草鲜美的景象,是近景。颔联上句想象友人赴任途中经过九华山的景象,是远景;下句写两人分别时的场景,是近景。‎ 作用:以江南美景反衬人物的满腹愁情,表达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关切和惜别时的依恋之情。‎ ‎16.(1)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2)法家拂士、敌国外患(者)(3)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字、漏字、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17.C 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滥用介词导致主语残缺,应删去“使”;二是搭配不当。“起到”与“教化”不能搭配,应在“教化”后加“功效”。 ‎ ‎18.B 括号后一句的主语“它”指的应是“爆祭”,由此推断前一句主语也应为“爆祭”,据此可排除A、C两项。D将谈论的重点放在了“爆祭”上,与前文衔接不当。 ‎ ‎19.B 沉积:沉淀,积聚(多用于抽象事物)。表现:表示出来。语境是说“烟火”所积聚的众多意义,第一处用“沉积”恰当。响彻云霄:响声直达高空,形容声音十分嘹亮。响遏行云:声音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形容歌声嘹亮。语境是形容竹子爆破的声音,第二处用“响彻云霄”恰当。媒介: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工具:比喻用以达到目的的事物。根据语境,第三处用“媒介”恰当。见微知著: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管中窥豹:比喻只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此处是说从爆祭转向大型公共艺术,烟火让我们触摸到了一个都市、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尺度,第四处用“见微知著”恰当。‎ ‎20.①反而促进了传统通信行业的换代升级 ②“互联网+”不仅正在全面应用到第三产业 ③ “互联网+”对传统产业不是颠覆,而是换代升级。每句2分。‎ ‎21.参考答案①字少而精,利于识字。②内容丰富,全面实用。③有音韵美,适宜诵读。‎ 答对一句得1分,答对二句得3分,答对三局得5分。‎ 13. 此题属情境式材料作文,要在一定的情境内写作。首先要明确写作的任务,一.是谈对材料的感想,二是关注文体要求一需要写一封信。材料主要包含了这样一些内容:“最美奋斗者”称号的来历,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典型事迹,他们身上体现的诸如坚守、奉献担当、信念等时代精神,等等。考生可从如下角度立意:谈个人和国家发展的关系;谈信念和实干的关系;谈职业坚守与个人价值的实现;担当精神;奉献精神;其他符合材料的立意。写作书信要求:书信,首先注意写作身份是即将毕业的高三学生,写作对象是当代人民评选出来的“最美奋斗者”们,写信的内容是要求结合具体的写作对象的事迹谈对“奋斗”的理解,表达你的思考和选择,考生本人署名为“李华”,要符合自己的身份。‎ - 14 -‎ -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