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5.70 KB
  • 2021-06-08 发布

语文·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2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全*品*高*考*网, 用后离不了!‎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用知识产权撬动知识创新 滕朝阳 ‎①回溯人类文明史,专利制度促进了创新知识迅速公共化,同时也为技术和市场的结合提供了制度保证。从专利制度诞生早于工业革命发生的时序来看,二者之间应该存在极其重要的因果关联。时至今日,包括专利权在内的知识产权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受到法律保护。为树立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营造鼓励知识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环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将每年的4月26日定为“世界知识产权日”。‎ ‎②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起步较晚。知识产权进入人们的观念,被确立为一种制度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不过是近三十年来的事。我国已经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取得的知识产权成果也令世界刮目相看。但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还不少,“山寨产品”还受到不少消费者认可,尊重知识、尊重创造还没有深入人心,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民族创新能力还没有形成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 ‎③知识创新是充满高风险、需要高投入、具有高难度的智力活动。很多人能熟练应用旧知识,只有极少数人能在知识存量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知识,而知识创新的成果恰恰是人类福利增进和社会进步的源泉。只有尊重、保护创造性智力成果,才能激发人们的创新热情,并为持续创新奠定基础。相反,如果人人都可以搭便车,从事知识创新的人就无法得到足够的补偿与激励,持续创新就会丧失动力。‎ ‎④漠视知识产权,就将被假冒伪劣包围,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很难有获得感和幸福感。但人们对知识产权的重视,还没有达到应有的广度和深度。事实上,即使是权利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往往不够重视。作家莫言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几年前一群作家跟一家网站打版权官司:“按说这是一件正大光明的事情,但是很多人说风凉话:有这么多的国家大事,你们不去关心;有这么多的弱势群体,你们不去关怀;你们这帮作家——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关心自己的版税,还诉诸公堂,占用媒体宝贵的版面和时间。”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情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对知识产权的态度。‎ ‎⑤我们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但还很不如人意。有的企业负责人坦言“已经不愿意申请专利了”,因为“不申请专利还好,一申请专利反而被剽窃得更快”,于是“核心技术方面绝不再向外透露”。在专利制度建立之前,技术进步都是由技术机密所驱动,而这种传承方式会极大地阻碍了人们之间的知识共享。知识创新成果的产权保护不力,就会回到 ‎“机密保护”的状态,这既会抑制自己的创新,也不利于引进最好的技术。‎ ‎⑥在互联网时代,知识产权保护面临更复杂的环境,相关法律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在根本上,还是要确立这样一种理念:侵犯知识产权不仅可耻,而且违法!只有保护好创造性智力成果,投身知识创新的人才会越来越多,创新驱动才会变成广阔的现实,社会才能获得不竭的前进动力。‎ ‎(2016年第8期《半月谈》,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专利制度诞生早于工业革命发生的时序来看,知识产权与知识创新之间应该存在极其重要的因果关联。‎ B.作家莫言提到的几年前一群作家跟一家网站打版权官司的这一事例,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权利人重视知识产权的情境。‎ C.要激发人们的创新热情,并为持续创新奠定基础,就必须尊重、保护创造性智力成果。如果人人都不尊重、保护创造性智力成果,持续创新就会丧失动力。‎ D.如果知识创新成果的产权保护不力,创新成果就会回到“机密保护”的状态,这既会抑制自己的创新,也不利于引进最好的技术。‎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从人类文明史来看,专利制度促进了创新知识迅速公共化,同时也给技术和市场的结合提供了制度保证。为此,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才将4月26日定为“世界知识产权日”。‎ B.知识创新这种智力活动充满高风险、需要高投入、具有高难度,而知识创新的成果又恰恰是人类福利增进和社会进步的源泉。‎ C.在保护知识产权的专利制度建立之前,技术进步都是由技术机密所驱动,而这种传承方式会极大地阻碍人类知识的共享。‎ D.近三十年来,知识产权正在逐渐进入中国人的观念里,并被确立为一种制度在我国的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有的企业负责人坦言“已经不愿意申请专利了”,是因为“不申请专利还好,一申请专利反而被剽窃得更快”,这说明我们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还很不如人意。‎ B.如果漠视知识产权,人们就将在被假冒伪劣包围的环境中生活,因而也很难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C.“山寨产品”在我国受到不少消费者认可,这说明尊重知识、尊重创造还没有深入人心,保护知识产权还没有形成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 D.时至今日,包括专利权在内的知识产权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受到法律保护。我国也已经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知识产权已深入人们的观念。‎ ‎【答案】‎ ‎1.A ‎2.A ‎3.D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将选项分别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A项,见第一段文字,关键是对第二句话中的“二者之间”的理解,“二者之间”根据前后文意,且承前指代,应是“专利制度(或知识产权保护)与知识创新”。所以选A。‎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干的设置常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前两者是显性的,而后者是隐性的,但又是最关键的,审题时要通过分析前两者把握命题意图。信息筛选的主要依据是题干和文本。明确题干要求后,就要回到文本上来,迅速找到筛选区域,找准与试题的选项对应的原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2.‎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和推断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从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段,然后根据文段中作者的观点,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作者观点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取舍,D.“知识产权深入人们的观念”错误。“我国也已经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但不能说明“知识产权深入人们的观念”,仅仅说明“知识产权进入人们的观念”。所以选D。‎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回答本题,先在文中分别找到备选项内容的对应语段,采用比对方法,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赵师旦字潜叔,枢密副使稹之从子。美容仪,身长六尺。少年颇涉书史,尤刻意刑名之学。用稹荫,试将作监主簿,累迁宁海军节度推官。知江山县,断治出己,吏不能得民一钱,弃物道上,人无敢取。以荐者改大理寺丞、知彭城县,迁太子右赞善大夫,移知康州。‎ 侬智高破邕州,顺流东下,师旦使人觇贼,还报曰:“诸州守皆弃城走矣!”师旦叱曰:“汝亦欲吾走矣。”乃大索,得谍者三人,斩以徇。而贼已薄城下,师旦止有兵三百,开门迎战,杀数十人。会暮,贼稍却,师旦语其妻,取州印佩之,使负其子以匿,曰:“明日贼必大至,吾知不敌,然不可以去,尔留,死无益也。”遂与监押马贵部士卒固守州城。召贵食,贵不能食,师旦独饱如平时;至夜,贵卧不安席,师旦即卧内大鼾。迟明,贼攻城愈急,左右请少避,师旦曰:“战死与戮死何如?”众皆曰:“愿为国家死。”至城破无一人逃者。矢尽,与贵俱还,据堂而坐。智高麾兵鼓噪争入,胁师旦,师旦大骂曰:“饿獠,朝廷负若何事,乃敢反邪!天子发一校兵,汝无遗类矣。”智高怒,并贵害之。贼既去州人为立庙事平赠光禄少卿赐其母王长安县太君冠帔录其子弟并从子三人。师旦遇害时,年四十二。柩过江山,江山之人迎师旦丧,哭祭于路,络绎数百里不绝。‎ 同时有王从政者,以东头供奉官、阁门祗候,与侬智高战于太平场,被执,骂贼不已,至以沸汤沃之,终不屈而死。赠信州刺史,录其孙二人。‎ ‎(节选自《宋史•忠义一》)‎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贼既去州∕人为立庙事∕平∕赠光禄少卿∕赐其母王∕长安县太君冠帔∕录其子弟∕并从子三人。‎ B.贼既去∕州人为立庙事∕平∕赠光禄少卿∕赐其母王长安县太君冠帔∕录其子弟∕并从子三人。‎ C.贼既去∕州人为立庙∕事平∕赠光禄少卿∕赐其母王长安县太君冠帔∕录其子弟并从子三人。‎ D.贼既去州∕人为立庙∕事平∕赠光禄少卿∕赐其母王∕长安县太君冠帔∕录其子弟并从子三人。‎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子指同曾祖父不共父的平辈兄弟——从祖兄弟、从父兄弟——的孩子,称为从子。这里指的赵师旦是赵稹的侄儿。‎ B.荫是恩荫之意。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或免罪。这里指赵师旦因赵稹的恩荫而得以任官。‎ C.大理寺是古代负责审判复核案件的官署名。因地方官员的司法权力过大,可自行勾决死刑犯人,造成不少冤假错案。为了使刑狱汇总,始置大理寺,作为复审机关。‎ D.赠本义是把东西无代价地送给别人。后来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也叫赠,文中就是此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师旦年少之时,尤其钻研刑名方面的学问,并因叔父赵稹的恩荫,试任将作监主簿,多次升迁为宁海军节度推官。‎ B.等到邕州被侬智高率兵攻破,城中守兵没有一个人逃走。守兵弹尽箭竭,赵师旦与监押马贵一起回到府衙,据厅堂而坐。‎ C.敌贼已经逼近邕州城下,赵师旦仅仅有士兵三百人,打开城门迎战敌贼,歼灭敌贼几十个人。‎ D.赵师旦与侬智高作战被抓住,责骂贼敌不已,最终不屈而死,被朝廷追赠为信州刺史,朝廷录用了他的两个孙子为官吏。‎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暮,贼稍却,师旦语其妻,取州印佩之,使负其子以匿。(5分)‎ ‎(2)迟明,贼攻城愈急,左右请少避,师旦曰:“战死与戮死何如?”(5分)‎ ‎【答案】‎ ‎4.C ‎5.C ‎6.D ‎7.(1)恰逢夜幕降临,敌贼稍微有些退却,赵师旦告诉他的妻子说,把我的州印拿来你佩戴在身上,让妻子背着儿子藏匿起来。(“会”、“却”、“语”、“匿”各1分,句意1分)‎ ‎(2)天刚刚亮,敌贼攻打城墙越来越急,身边的人请求他稍微躲避一下,赵师旦说:“作战而死与被敌贼杀戮而死有什么区别呢?”(“迟明”、“左右”、“少”、“何如”各1分,句意1分)‎ ‎【解析】‎ ‎4. ‎ ‎【考点定位】能为文言文断句。能力层级为运用E级。‎ ‎【技巧点拨】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 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1.找文言虚词如如“其、尔、若、夫、且夫、盖、然则、是故、然而、犹且、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之、也、矣、欤、焉、哉、乎”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常用在句中;2.察对话:如 “曰”“云”等;3.据修辞:如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等;4.辨句式:如固定结构 “…者,…也”;5.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6.借助名词、代词的位置。名词常作主语和宾语。找名词做主语的,如人名、称谓、地名等。7.表时间的词语等等。8.一些经常放在句首的如 “必、皆”等。9.断文句通过找谓宾。‎ ‎5.‎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平时的积累,将表述错误的选项找出即可。C 项,“大理寺是古代负责审判复核案件的官署名”这一说法错,因为根据后面的解释,大理寺仅是“复审机关”,审判是刑部之责。所以选C。‎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易错警示】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常考点,命题人往往将此考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放在文言文阅读命题中进行考查,解答此类题,考生往往会有一个方向上的误区,即考生误认为从文本中即可找到答案,而实际上,考查的内容主要依靠考生平时对文学常识的积累与不断的复习巩固。选项中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往往会在朝代、管理部门、人物等方面偷偷的改换其它的内容,迷惑考生,思考时,一定要细心辨别。‎ ‎6.‎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D项,“被朝廷追赠为信州刺史,朝廷录用了他的两个孙子为官吏”的人是王从政,而不是赵师旦。所以选D。‎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常见的设误角度有:曲解词义、夸大其词、以偏概全、张冠李戴、颠倒是非、因果混淆、时序错位(时间顺序颠倒)、无中生有、添枝加叶。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内容、词语。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例如本题选项D就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7.‎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翻译语句,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如“张衡”“鄜”等,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固定用法在翻译的时候要体现,古今异义词要注意体现。句首主语省略的要补充。‎ ‎【参考译文】‎ 赵师旦字潜叔,枢密使赵稹的侄儿,他的容貌仪表俊美,身高六尺。少年时学习了很多书籍历史,对刑名之学尤其刻意研究。利用找赵稹的荫庇,试用将作监主簿,多次升迁宁海军节度推官。知江山县,自己作出决断处理,管理不能取得百姓的一文钱,东西扔在路上,没有人敢拿走。他因此被举荐改任大理寺丞,知彭城县,升任太子右赞善大夫,移知康州。‎ 侬智高攻破邕州,顺江东下,赵师旦派人去侦察敌情,手下回来报告说:“各州守臣都丢弃城池逃跑了。”赵师旦斥责他说:“你也想让我逃跑。”于是进行大规模搜索,抓捕到三个间谍,斩了他们来示众。这时乱贼已经逼近城下,赵师旦只有三百名士兵,打开城门迎战,杀了几十人。正好天黑下来,敌贼稍微退却了一点。告诉他的妻子,拿出州里的大印佩在她的身上,让她背着自己的儿子藏匿起来,说:“明天敌贼一定大举来到,我知道抵抗不住,但是不能离去,你留在这里,死了对我也没有什么益处。”随即和监押马贵部署士兵固守州城。招呼马贵一同吃饭。马贵吃不下去,唯独赵师旦还像平时一样吃得饱饱的;到了晚上,马贵躺在那里不能安然入睡,赵师旦一躺下就鼾声大作。黎明时,敌贼攻击城池更加紧急,左右的随从都请他稍微躲避一下,他说:“你们是愿意战死呢还是愿意被杀死呢?”众人都说:“愿意为国家而死。”直到城池被攻破没有一个逃走。箭射完了,和马贵一起回来,靠着大堂面坐。侬智高指挥士兵叫嚷着争相进来,威胁赵师旦。赵师旦大声斥骂:“饿獠,朝廷有什么事情对不起你们,竟敢谋反呢!如果天子发出守兵交战,你们就没有活着下来的了。”侬智高大怒,把他与马贵一同杀害了。敌贼离去之后,州里的人为他建庙。事情平息之后,他被赠为光禄少卿,赐他母亲王氏为长安县太君和帽子披肩,录用他的子弟和侄子三人做官。赵师旦遇害的时候,年龄才四十二岁。他的灵柩经过江山县,江山的百姓迎接赵师旦的灵柩,在路上哭祭他,连绵几百里都不断断绝。‎ 同时有一个叫王从政的人,凭借东头供奉官、阁门祗侯的身份,与侬智高在太平场作战,被逮住,不停地大骂乱贼,乱贼甚至用滚烫的开水来浇他,最终不屈而死。赠他为信州刺史。录用他的孙子两人。‎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题。‎ 秋  霖①‎ 张维屏 秋霖十日失高秋, 独眺江天起暮愁。‎ 正寂寥时惟有雁, 极空蒙处并无舟。‎ 蒙蒙路滑征夫骑, 漠漠寒生思妇楼。‎ 已若阴霾害禾稼, 更催霜雪上人头。‎ ‎【注】① 秋霖:秋天的淫雨。‎ ‎8.首联“独眺”起统领作用,扣“眺”字,作者在诗中具体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概括。(6分)‎ ‎9.尾联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结合诗的内容简要分析。(5分)‎ ‎【答案】‎ ‎8.点出“独眺”后,紧扣“眺”字写自己的所见,共有六幅画面:① 秋雨秋空低沉,② 寂寥南飞大雁(仰视),③ 空蒙江面无舟(俯视),④ 路滑征夫远骑,⑤ 闺房思妇落泪,⑥ 阴霾秋雨损害作物。六幅画面都让读者产生一种愁苦之感。(答1点给1分,答对5点给6分。)‎ ‎9.在尾联,作者用“害”、“更”、“霜雪”这一系列有表现力的词语,突显出诗人对农人的同情与内心的愁苦。(2分)诗人由秋天的淫雨损害了作物、让农人苦不堪言之景联想到岁月如流、韶华易逝的人生短暂之苦。(3分)‎ ‎【解析】‎ ‎8.‎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概括诗歌画面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可先抓住主要景物,展开联想想象,描绘画面,语言力求优美。然后再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及运用的表现手法。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等。首联主要景物:秋雨、大雁、江面、路、作物等。‎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答此类题型的方法如下:①描绘诗中主要景物展现的图景画面,描述时候既要忠于原诗又要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加以创造,再现画面,力求语言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的词即可,孤寂冷清、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生机勃勃、恬静优美、闲适安宁、朦胧迷离等,注意能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通过景物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9.‎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鉴赏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答题思路:(1)抓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这些词往往是“诗眼”。(2)抓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这样的语句一般出现在诗歌的结尾。(3‎ ‎)紧扣诗题: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情感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4)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5)抓注释:注释一般是对题目、作者、朝代、写作背景等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解释或提示,很多情况下它们对我们的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曹操在《观沧海》中把天上的银河繁星都放到大海中来写的句子是“ , 。”‎ ‎(2)《逍遥游》中写蜩与学鸠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的句子是“ , ”。‎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 , ”两句抒发了对东吴繁华、孙权业绩已随历史而去的感慨。‎ ‎【答案】(1)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3)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属于理解性的名句默写,名句名篇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必考点。在学习中,不仅要熟记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名言警句,还要熟记课外中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名言警句,要注意收集古典诗歌、古典散文中的名句和成语、近现代史上仁人志士及爱国名人的名诗名句。复习时,应针对名句名篇默写的题型特点,结合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从提示人生哲理、反映生活真谛、描摹人物情貌、表现事物真相等角度备考。‎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易错警示】名句默写题,要注意关键字的正确书写,例如本题中关键字:汉、榆、枋、榭。‎ 乙   选考题 请考生从第三、四两大题中任选一大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注意:只能选做所选的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分)‎ 天  火 阿 来 多吉跃上那块巨大的岩石,口中发出一声长啸,立即,山与树,还有冰下的溪流立刻就肃静了。‎ 岩石就矗立在这座山南坡与北坡之间的峡谷里。多吉站在岩石平坦的顶部,背后,是高大的乔木,松、杉、桦、栎组成的森林,墨绿色的森林下面,苔藓上覆盖着晶莹的积雪。岩石跟前,是一道冰封的溪流。溪水封冻后,下泄不畅,在沟谷中四处漫流,然后又凝结为冰,把一道宽阔平坦的沟谷严严实实地覆盖了。沟谷对面,向阳的山坡上没有大树,枯黄的草甸上长满枝条黝黑的灌丛。草坡上方,逶迤在蓝天下的是积着厚雪的山梁。‎ 多吉手中一红一绿的两面小旗举起来,风立即把旗面展开,同时也标识出自身吹拂的方向。他挥动旗子的身姿像一个英武的将军。他口诵祷词。多吉是在呼唤火之神和风之神的名字。呼唤本尊山神的名字。他感觉到神灵们都听到了他的呼唤,来到了他头顶的天空,他的眉宇间掠过浅浅的一点笑意。‎ 他在心里默念:“都说是新的世道,新的世道迎来了新的神,新的神教我们开会,新的神教我们读报纸,但是,所有护佑机村的旧的神啊,我晓得你们没有离开,你们看见,放牧的草坡因为这些疯长的灌木已经荒芜,你们知道,是到放一把火,烧掉这些灌木的时候了。”神们好像有些抱怨之声。‎ 多吉说:“新的神只管教我们晓得不懂的东西,却不管这些灌木疯长让牧草无处生长,让我们的牛羊无草可吃。”‎ 他叹息了一声,好像听见天上也有回应他叹息的神秘声音,于是,他又深深叹息了一声,“所以,我这是代表乡亲们第二次求你们护佑。”他侧耳倾听一阵,好像听见了回答,至少,围在岩石下向上仰望的乡亲们从他的表情上看到,他好像是得到了神的回答。在机村,也只有他才能得到神的回答。因为,多吉一家,世代单传,是机村的巫师,是机村那些本土神与人群之间的灵媒。平常,他也只是机村一个卑微的农人。但在这个时候,他伛偻的腰背绷紧了,身材显得孔武有力。他混浊的眼睛放射出灼人的光芒,虬曲的胡须也像荆刺一样怒张开来。‎ ‎“要是火镰第一下就打出了火花,”多吉提高了嗓门,“那就是你们同意了!”说完这句话,他跪下了,拿起早就备好的铁火镰,在石英石新开出的晶莹茬口上蒙上一层火绒草,然后深深地跪拜下去。‎ ‎“神灵啊!‎ 让铁与石相撞,‎ 让铁与石撞出星光般的火星,‎ 让火星燎原成势,‎ 让火势顺风燃烧,‎ 让风吹向树神厌弃的荆棘与灌丛,‎ 让树神的乔木永远挺立,‎ 山神!溪水神!‎ 让烧荒后的土地来年牧草丰饶!”‎ 唱颂的余音未尽,他手中的铁火镰已然与石英猛烈撞击 ‎。撞击处,一串火星迸裂而出,引燃了火绒草,就像是山神轻吸了一口烟斗,青烟袅袅地从火绒草中升起来,多吉小心翼翼地捧着那团升着青烟的火绒草,对着它轻轻而又深长地吹气,那些烟中便慢慢升起了一丛幽蓝的火苗。他向着人群举起这团火,人群中发出齐声的赞叹。他捧着这丛火苗,通了灵的身躯,从一丈多高的岩石顶端轻盈地一跃而下,把早已备好的火堆引燃。‎ 几十支火把从神态激越庄严的人们手中伸向火堆,引燃后又被高高举起。多吉细细观察一阵,火苗斜着呼呼飘动,标示出风向依然吹向面南朝阳,因杂灌与棘丛疯长而陷于荒芜的草坡,他对着望向他的人群点了点头,说:“开始吧。”‎ 举着火把的人们便沿着冰封峡谷的上下跑去。每个人跑出一段,便将火把伸向这秋冬之交干透的草丛与灌木,一片烟障席地而起,然后,风吹拂着火苗,从草坡下边,从冰封溪流边开始,升腾而上。剩下的人们,都手持扑火工具,警惕着风,怕它突然转向,把火带向北坡的森林。虽然,沟底封冻溪流形成的宽阔冰带是火很难越过的,但他们依然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每一个人都知道,这火万一引燃了北坡上的森林,多吉蹲进牢房后,也许就好多年出不来了。‎ 就因为放这把山火,多吉已经进了两次牢房。‎ 今天,上山的时候,他从家里把皮袄与毛毯都带来了。有了这两样东西压被子,即使在牢房里,他也能睡得安安心心,暖暖和和了。大火燃起来了,引燃了那些荒芜了高山草场的坚硬多刺的灌丛,沿着人们希望它烧去的方向熊熊燃烧。来年,这些烧去了灌丛的山坡,将长满嫩绿多汁的牧草。‎ 烧荒的滚滚浓烟升上天空,这大火的信号,二十多公里外的公社所在地都可以看到了。要不了几个时辰,公安开着警车就会出现在机村,来把多吉捕走。 (节选自《天火》,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小说开头两段交代了主要人物和事件发生的环境,庄严而神秘,造成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以多吉的祈火、引火、点火为主线,主线清晰,情节富于变化,笔法老练,凸显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C.第四段多吉在心里的默念,既展示出他对新的世道的强烈不满,更展示出他对旧神的虔诚信奉。‎ D.小说中人物的姓名设置、景物特点和动作、语言等细节的描写,让小说蒙上了神秘、庄重的色彩,并充满了田园牧歌式的温暖气息。‎ E.作者擅长人物形象的刻画,尤其重视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腻描摹,并且注重了景物与环境描写对人物的衬托作用,使人物个性鲜明。‎ ‎(2)小说主人公多吉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析。(6分)‎ ‎(3)多吉呼唤神、跪拜神、唱颂词,看似荒诞的细节在文中有何作用?(6分)‎ ‎(4)小说结尾处,多吉和村民一起“引燃了那些荒芜了高山草场的坚硬多刺的灌丛”,一场山火蔓延,但小说的题目是“天火”,为什么?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案】(1)E(3分)A(2分)B(1分)‎ ‎(2)①勤劳、善良、安分。“他也只是机村一个卑微的农人”“伛偻的腰背”。②有虔诚的信仰。长啸、对神灵的呼唤和跪拜、唱颂词、祈火等一系列动作都展示出他对巫师身份的重视。③他具有责任感,为保护村民的利益不惜几次蹲进牢房,有舍己为人的品质。‎ ‎(3)①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小说增添了神秘感和庄严感。②塑造多吉和村民的形象。呼唤神、跪拜神、唱颂词点明了多吉巫师的身份,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虔诚的信仰及敢于改变现实困境的责任感表现出来,也借此展现了村民的质朴。③照应了题目“天火”,并暗示了主题。‎ ‎(4)①多吉向火神、风神、山神祈祷,经由神灵同意“借来天火”。②与小说中长啸、对神灵的呼唤和跪拜、唱颂词、祈火、放火等一系列细节描写相契合,借“天火”来表现多吉和村民对大自然敬畏、虔诚的共同心理及改变现实困境的渴望。③暗示着小说的主题:既要敬畏大自然,同时对违背自然规律的做法要勇于改变,勇于从实际出发承担责任,天与人是和谐共处的。‎ ‎【解析】‎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易错警示】多项选择题在现代类文本阅读中算是比较难的一道题,命题人常常会从多个角度来设置一些令考生迷惑性的或隐性的陷阱,解答此类题,要在整体感知与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的设置,从内容、人物精神、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结构等角度来分析。根据选项内容,在原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信息源,要把所有的信息源全部找到;其次要把选项与原文材料进行比较,找到两者表达的信息是否完全一致,核实选项是否完整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信息。对于有多个信息源的选项,要辨别选项是否全部概括了所有信息。‎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小说中主人公多吉的言行举止等描写语句分析作答。例如,“他也只是机村一个卑微的农人”“伛偻的腰背”表现出了多吉的勤劳、善良、安分。以此类推,再结合着具体语句,从有虔诚的信仰,有责任感等角度分析作答。‎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怎样分析人物形象呢?首先,可以从作者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入手,了解人物的语言、外貌、行动、心理等。其次,揣摩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描写中揭示的内涵,即个性特征及形象的意义。再次,体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者所揭示的作品主题和情感倾向中去分析人物。‎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解答此题,要根据常见的细节描写的作用,例如,一、 突出人物的性格。二、 展示故事情节。三、 创造典型的环境,渲染人物心情。四,增强小说的感染力。五、引出下文或铺垫作用等,结合着“多吉呼唤神、跪拜神、唱颂词,看似荒诞的细节”所在的具体语境分析作答。‎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所谓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描写是对事物的具体状态作描绘和摹写。而细节描写就是对事物的基本组成单位进行刻画,如对人物的一举一动、事物发展的具体环节、环境中的细小物体进行细微描摹。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其作用表现在:一、 突出人物的性格。二、 展示故事情节。三、 创造典型的环境,渲染人物心情。四,增强小说的感染力。五、引出下文或铺垫作用。‎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小说标题的用意(原因、作用、效果、好处)1.交代主要的人物形象。2.概括小说主要事件。3.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4.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5.具有象征意义。6.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7.寄托作者情感。8.展开情节,前后呼应。9.对比讽刺,强化效果。10.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11.从给读者的感情来说,还有吸引读者的兴趣,引发阅读的冲动的作用。‎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分)‎ 约翰·纳什:走出“囚徒困境”的指路人 包蕴涵 ‎5月23日,约翰·纳什在美国新泽西州遭遇车祸去世,终年86岁,生前被广泛誉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此前,纳什才刚刚在挪威领受了阿贝尔奖。阿贝尔奖也可以称得上是“数学界的诺贝尔奖”,以86岁高龄成为有史以来唯一一位诺奖和阿贝尔奖双料得主,纳什的成就在晚年得到了世人充分的肯定。‎ 比起光彩夺目的青年时代、痛苦而波折的中年时代,纳什的晚年时代其实已经相当的平静和安详了。纳什的一生是曲折和传奇的。‎ 童年时代的纳什是一名奇才,而青年的纳什给大学同学的印象是无与伦比的才华、奇特的怪癖和不掩饰的自大与野心,对于他的才能,有一封推荐信里只用了简单的一句话去评价:“这人是个天才。”‎ ‎1948年,在大师云集的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学院,纳什如鱼得水并脱颖而出。是冯·诺依曼开创了经济博弈论,而被冯·诺依曼贬低过的纳什的思路却比冯·诺依曼的合作博弈理论更能反映现实的情况,最终,他关于“非合作博弈”的长篇博士论文一鸣惊人,并发展成了著名的非合作博弈理论。‎ 数学家哈罗德·库恩说:“我真心地认为,20世纪真正伟大的思想其实并没有多少,而在前十位中,可能就会有他的均衡理论。”经济学家罗杰·迈尔森把纳什均衡比作“可与生物科学界发现DNA双螺旋结构比肩的成就”。‎ ‎20岁出头的纳什就成为了闻名世界的数学家,然而在他的理论蜚声国际、广受关注的时候,纳什却逐渐从数学界销声匿迹了。由于受精神疾病的折磨,纳什家庭和生活出现危机,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也在学术上毫无建树,不知情的外人甚至以为他已经疯了或者死了。‎ 幸好,在家人、朋友和同事的支持下,纳什用理智、爱和时间战胜了病魔,经历了离婚与复婚,生活回到了常轨。而在上世纪90年代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2001年以其经历为原型改编的影片《美丽心灵》上映后,这个长期以来“在普林斯顿里漫游的无家可归的无名氏”终于又回到了公众的视野中,他跌宕起伏的经历,关于毁坏与拯救的故事成为了被病痛和灾厄折磨之人心中的希望。‎ ‎“我一直相信数字、方程式和逻辑关系。它们总是为我指引真理。但追求了一生真理之后,我问自己,什么是真正的逻辑关系?真理又是由谁来决定?最终,我还是回到现实中,找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发现,在爱的支持下,任何逻辑关系和真理都会被发掘。”纳什在诺贝尔奖颁奖感言中说道。‎ 在纳什消失在人们视野中的几十年,纳什均衡却被极大地关注和发展了。好的理论不可能寂寂无名。而现在,纳什虽然已故,博弈论却已成为人类分析经济和社会问题的最重要工具之一,纳什均衡理论奠定了现代主流博弈理论和经济理论的根本基础。纳什均衡的提出和不断完善帮助博弈论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军事科学等诸多领域。‎ 纳什均衡是指所有参与人战略的这样一种组合:在这一组合中,给定其他参与人的战略,没有任何人有积极性改变自己的战略。换言之,构成纳什均衡的战略对每个人都是最优的。‎ 为什么纳什均衡是“可与生物科学界发现DNA双螺旋结构比肩的成就”?经济学家张维迎说,一个制度即使对所有人都不好,但如果它是一个纳什均衡,就仍然会持续存在。反之,一个制度即使听起来很好,但如果它不是一个纳什均衡,就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自觉遵守。因此制度需要构成一个纳什均衡,有效的帕累托最优只有通过纳什均衡才能实现。有效的制度设计,就是如何通过纳什均衡实现帕累托最优。‎ 只要谈到纳什均衡,即非合作博弈问题。几乎所有教科书都要讲著名的“囚徒困境”问题。作为纳什均衡引出的一个最著名案例,“囚徒困境”揭示了博弈中双输的情境,直接挑战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理论。‎ 在社会中,“囚徒困境”虽然普遍存在,但却不是不能破解的。为了破解当今种种社会问题、在改革走进“深水区”时仍将其良好地推进,让社会的成员走出“囚徒困境”、选择合作并达成纳什均衡是一个重要的思路。‎ 不论是对于世界还是当下的中国,理解纳什均衡对于理解经济社会现象、研究分析和制定社会制度来说都极为重要。尽管从五十年代起我国就出现了少量的翻译和著述,但1994年纳什和博弈论学家海萨尼和泽尔腾获得诺贝尔奖后,博弈论才迅速进入我国主流知识界的视野。而如今,博弈论研究在我国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在纳什逝去之际,运用和发展他的理论是对他最好的祭奠。‎ ‎(2015年第5期《半月谈》,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纳什成为有史以来唯一一位诺奖和阿尔贝奖双料得主,他的成就在晚年得到了世人充分的肯定。‎ B.哈罗德·库恩认为,20世纪真正伟大的思想其实并没有多少,而在前十位中,就会有纳什的均衡理论。‎ C.1994年后,博弈论才迅速进入我国主流知识界的视野。而如今,博弈论研究在我国获得了迅猛的发展。‎ D.从纳什获取诺奖的经历中,人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在爱的支持下,任何逻辑关系和真理都会被发掘。‎ E.纳什的曲折传奇的一生足以说明只有经历了人生的曲折与痛苦才能在某个领域取得巨大的辉煌。‎ ‎(2)为什么说“纳什的一生是曲折和传奇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3)本文运用什么手法刻画传主约翰·纳什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文章题目是“约翰·纳什:走出‘囚徒困境’的指路人”,请结合材料详细分析题目的含义。(8分)‎ ‎【答案】(1)C(3分)A(2分)B(1分)‎ ‎(2)(一)曲折:① 纳什在20岁出头时成为了闻名世界的数学家,此后却逐渐销声匿迹了;② 由于精神疾病的折磨,纳什家庭和生活出现危机;③ 相当长的时间内在学术上毫无建树。(二)传奇:① 纳什在大师云集的普林斯顿学院如鱼得水并脱颖而出,20岁就闻名世界;② 在爱的支持下,纳什用理智、爱和时间战胜了病魔,走出困境,让生活回到了常轨;③ 纳什以86岁高龄成为有史以来唯一一位诺奖和阿贝尔奖双料得主。(答对一点给1分)‎ ‎(3)① 用对比的手法,将传主的一生经历进行比照,写出了传主一生的曲折与传奇;② 用侧面描写(或间接描写)的手法,从不同层面写出传主的取得的成绩与丰富而曲折的人生经历;传主学术成就产生的巨大影响;③ 用语言描写(或直接描写)的手法,文中作者运用传主自己的语言直接表现出传主的对曲折人生的深切感悟。(答对一点给2分)‎ ‎(4)① 揭示了博弈中双输的情境的“囚徒困境”,作为纳什均衡理论上的一个著名案例直接挑战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理论;② 破解当今种种社会问题、良好地推进走进“深水区”的改革、让社会的成员走出“囚徒困境”,选择合作并达成纳什均衡是一个重要的思路;③ 不论是对于世界还是当下的中国,理解纳什均衡对于理解经济社会现象、研究分析和制定社会制度来说都极为重要;④ 纳什跌宕起伏的经历,关于毁坏与拯救的故事成为了被病痛和灾厄折磨之人心中的希望。‎ ‎【解析】‎ ‎【考点定位】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易错警示】在实用类文本作品阅读命题中,例如在传记文学作品命题中,多项选择题的设置,一般要从多个角度来命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人物精神、写作手法、写作意图等方面的理解与探究能力。解答此类多项选择题,要在整体感知与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的设置,从内容、人物精神等角度来分析。根据选项内容,在原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信息源,要把所有的信息源全部找到;其次要把选项与原文材料进行比较,找到两者表达的信息是否完全一致,核实选项是否完整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信息。对于有多个信息源的选项,要辨别选项是否全部概括了所有信息。‎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解答此类题要遵循三个步骤。①一个原则:忠于原文。简答题答案源于文本,不可凭空去想。②两个观念:一是整体观念。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二是联系观念。联系全文,联系主题。③三个步骤:第一步:速读文章,了解大意;第二步:根据试题,精读文章;第三步:根据原文,结合题目,巧妙作答。例如本题便可根据题干的提示,从相关答题区域筛选出来进行概括即可。‎ ‎(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常见的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例如,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将传主的一生经历进行比照,写出了传主一生的曲折与传奇。以此类推,再从侧面描写,语言描写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考点定位】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传记是记载人物生平或事迹的一类记叙文体,它的表现手法比较接近于小说 ‎。它往往是通过对传主的正面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来突出表现传主的人物形象和精神世界,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传记作为写人的艺术,为了渲染人物个性,离不开记叙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最能表达人物个性的细节。不写事件,传记无以表现人物;不写细节,作者无以使人物生动起来。因此阅读传记需要特别关注细节描写。作者通过传主的日常生活细节,折射出传主的思想观点,保持传主基本思想的整体性,各方面多角度地展现出传主的情感个性特征,使得传主的个性丰满而鲜活,使传主的生命历程更富有光彩,还可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另外,还需特别留意有些侧面描写看似与传主无关,但却与刻画传主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利用与传主关系密切者的相关资料来突出传主的形象。‎ ‎(4)试题分析:回答这道题的关键是把握题目上的“指路人”一词中的“指路”。纳什本人的经历与他提出的纳什均衡理论,不仅给人们人生上的启迪,而且给社会的各个方面有着指导意义,正是从这意义上说,约翰·纳什是走出“囚徒困境”的指路人。‎ ‎【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技巧点拨】在传记类文本阅读中,“标题的含义及作用”类试题是近年高考考查较多的一种题型,并有较大难度,复习中应引起重视,归类总结,以便把握答题的基本思路。这类题目可分为三种题型:理解标题的含义,理解标题的作用,理解标题的含义及作用。第一类:理解标题的含义。词、短语、短句是标题存在的三种形态,所以,理解标题的含义实际就是理解承担标题任务的词、短语或短句在文中的含义。其中考查得最多的是理解词语的特定义。解答此类题,应根据对传记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结合着传主的人物形象和人物精神及传记主旨,从作者的写作意图角度进行探究作答。‎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当前,全国正在努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应该说,作为寒窗苦读的大学生毅然去创业,无可非议。但要摆摊卖烤脑花,就值得商榷了。‎ ‎②虽然不少通信运营商信誓旦旦地保证,其营业点将确保通信业务中关键的私人信息不会被泄露,然而事实却是差强人意的。‎ ‎③前天晚上地铁里遭遇拥挤,昨日“海上世界”也是人满为患,在回来的路上,走望海路堵车,由望海路拐向滨海路也堵车,拥挤不堪的道路让人心烦。‎ ‎④电视剧《琅琊榜》因故事生动曲折而热播不断,一度达到万人空巷的地步,该剧也因此成了近几年来少有的经典之剧。‎ ‎⑤科隆新年夜发生的耸人听闻的群体犯罪事件,再度引发德国民众对外来难民的恐慌情绪,科隆市长发言人说,政府决不容许“无人区”的出现。‎ ‎⑥自2015年6月起,经过三个月的改造,仁和花园焕然一新。如今,小区活动广场内篮球场、健身器材、桌椅等一应俱全。‎ A.① ② ④B.① ③ ⑥C.② ⑤ ⑥  D.③ ④ ⑤‎ ‎【答案】B ‎【解析】‎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注意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语意重复、褒贬不当等错误使用类型。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一般三个错误的类型不会一样,所以可以用排除法确定成语的错误类型,错误选项,同时,注意多义词语的积累记忆。‎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不是复古,不是要让人们回到过去,而是要人们能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的知识,从历史中找寻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联系,以史为镜,以史为鉴。‎ B.要是任凭形形色色的“党内圈子”的恶行发展下去,我党用鲜血和生命在群众中所建立的形象就会“断崖式塌陷”,党执政的根基就会动摇。‎ C.我国古代的高考,就是科举考试,科举考试从设立时起就被确立为一种制度,有着严格的规范性操作。‎ D.这一方面需要管理者在加大制度建设完善的同时,将道德约束融入进去,德法合一规范公民行为;另一方面要加强道德教育,引导公民接受道德养成教育。‎ ‎【答案】B ‎【解析】‎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选择类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四种为结构类语病,后两种为语意类语病。考生平时要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学会从主干方面梳理句子,然后再在枝叶上做文章,由面到点,逐步筛选语病。‎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想想我们的先人,多么富于想象力。一年里中秋的月亮最圆最亮,人们从这又圆又亮的中秋月,联想到人间的团圆及与其相关的平安、健康、和谐,于是凭着自己的一双巧手,做出一种好吃又好看的花糕,中间再放进一点甜甜的馅,表示生活的甜蜜。       。‎ A.人们不仅要用它享受这种生活的理想,还要把它化为一种优美的习俗,将这种美好的理想与追求代代相传。‎ B.人们不仅要把它化为一种优美的习俗,还要用它享受这种生活的理想,将这种美好的理想与追求代代相传。‎ C.人们不仅要用它享受这种生活的理想,将这种美好的理想与追求代代相传,还要把它化为一种优美的习俗。‎ D.不仅人们要用它享受这种生活的理想,还要把它化为一种优美的习俗,将这种美好的理想与追求代代相传。‎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横线具体语境分析判断。D项中“不仅”的位置不当,两个分句的主语都是“人们”,所以“不仅”应放在“人们”后面,因此排除D。其次,排除C.“把 它化为一种优美的习俗,用它享受这种生活的理想”是“将这种美好 的理想与追求代代相传”的前提。最后排除B.从逻辑关系上看,应是先享受,再将它化为习俗。所以选A。‎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排序类试题要求考生在注意语言表达的整体性、连贯性原则以外,还要多角度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口。对语句排序试题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选项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2.分析选项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3.进行对比分析,排除干扰项。该类试题几个选项在语句的数量或内容上基本相同,只是顺序不同,或者语句的语调点不同,选择时,找准选项的相异点,以此为突破口,选出最恰当的一项。4.通读语段,看看整个语段衔接是否紧凑合理。‎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说服不同于说理,说理注重的是过程,   ①   ‎ ‎,只要能获得期待的结果,过程和手段在所不计。好的说理要求真实、逻辑合理、论据可靠。然而,   ②   ,也不一定能起到说服的效果。如果你跟对方说的理与他的利益不符(或者   ③   ),再好的说理也对他无法产生实际影响。相比之下,说服指的是一种实际受影响的行为。非真实、逻辑谬误、论据不可靠的宣传或误导,也可以产生这样的说服效果——“依从”。 ‎ ‎【答案】①(而)说服只着眼于(注重的是)结果②即便(就算)是好的说理③他根本不愿意说理(他不可理喻)‎ ‎【解析】‎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该题型的答题技巧为:先从语句形式方面考虑,要求话题一致,陈述对象一致,叙述角度一致,情调保持一致,上下文句式保持基本一致,与上下文思路保持连贯。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再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还要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语言风格要前后一致。‎ ‎17.孔子学院是中国在世界各地推广汉语、传播国学的文化交流机构。下面是孔子学院的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中心部分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6分)‎ ‎【答案】标志是中文“汉”字的变体,融合了地球、逗号和鸽子等要素。“汉”字代表汉语言和中国文化,地球图案表达把汉语向全球推广之意,逗号则又象征汉语推广与交流的永无止境,昂首高飞的鸽子彰显了“和平、和睦、和谐”的中国文化精神。(共6分,要素2分,寓意4分)‎ ‎【解析】‎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 徽标类题属于描述类的图文转换题,解答此类题,要了解描述类的图文转换题的特点,即用文字表述其内容,做这种题目时要求全面、完整、重点突出,一般有字数要求;要注意不能遗漏任何信息,也就是要把图表中内容都要说出来,实际上是就是要用文字把图表的信息完整的描述出来,要达到百分之百。答题思路:1.宏观把握会徽(行业性图标)的外形特点,注间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2.说明(介绍)画面要按顺序。如上下、左右、主次等。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图标的创意(含义)说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解释。采用规范的说明语言:准确、简明、平实、清晰。不能随意想象,要扣住图中的信息点来联想。5.力求避免遗漏说明内容,要认真观察图的组成部分,并落实好。‎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出身于音乐世家而如今成为美国证券界风云人物的苏姗说:“如果重新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音乐,但我知道那只是美好的如果,我只能把手头的工作做好。”自小喜欢建筑艺术的荆青说:“我因为放弃了不喜欢的公务员职位,才在十年中设计出了今天大家看到的近千个独一无二的楼房样板间。”歌手王杰说:“我做过茶楼伙计、油漆工、的士司机……我喜欢并感恩做过的每一份工作。”‎ 这三个人,你更欣赏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热爱,为成功助力 这世界上行业有千万种,我们之中有人爱着什么,却做着另一种自己不太喜欢的事业;有人放弃自己不爱的工作,爱着自己从事的事业;有人只为自己热爱的那曾经做过的每一份事业并为之奋斗,于上三者,我最欣赏为了自己热爱的事业,打破常规创造业绩的荆青。因为他用热爱,为自己的成功助力。‎ 看过荆青的热爱,有两个字闪过我的脑海——“偏执”。什么是偏执?偏执就是那种为了自己的既定目标而不懈努力的执念,不达目标不罢休的一种可贵品质。诺奖大家无一不偏执,商业大咖无一不偏执,甚至可以说,希特勒当年也一定是偏执的,只不过是他偏执到了害人害己的事情上了。国内博士出国学习了一段时间,毅然放弃了科研,他说“诺奖大家的偏执是可怕的”。马云是偏执的,即使多少次被拒绝还是坚持;乔布斯是偏执的,就是一个小小铃声的不清脆,也会被他退回去修改几个月;鲁迅是偏执的,多少碰壁,多少暗杀,他坚持到最后。可见偏执对于真正的成功来说是多么重要。而偏执,往往只是源于我们对某一事物的热爱。甚至热爱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因此获得成功。‎ 这种热爱,促使荆青走出仕途“笼子”的局限,成就了一番事业。于苏珊,虽然她能力出众,在华尔街多么出人头地,可她从心底往外可能不是幸福的,而我想,以她的能力 ‎,如果当时真的走了音乐之路,也将是数一数二吧。但是,人们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是有道理的,物质第一,意识第二,这一点苏珊还是理性的。但不能说苏珊不热爱这份工作,否则人才济济的美国证券界,不乏风云人物,她如何成功呢?爱有多种原因和形式,不能最爱,当做业余爱好不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吗?‎ 世事无常,许多人不得不像苏珊那样,从事自己不太热爱的专业,甚至淡泊为“一蓑烟雨任平生”。但王杰干一行爱一行,成为了转型的方向,当然这是一种出路,但要真正的成功,选准方向和专心必不可少。诺基亚在最初是涉猎了许多行业的公司,但一直做不大,后来他们老总对除通讯业以外的所有行业都予以清除。留下通讯业在后来则成为王牌。近年由于由于缺乏技术创新,就剩下了卖情怀,惨遭淘汰。据说他们的CEO是一个搞文学的。我们强调做事要专心,而王杰在干每一行时都爱每一行,也无可厚非。‎ 我还是最欣赏荆青。因为爱,所以爱。工作事业需要激情和动力,我愿意像荆青一样,做自己热爱的事业,迸发出无限的热情,为成功助力。‎ ‎【解析】‎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作为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一定要注意所给任务。因为你的写作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试题要求的写作任务。明确而直接的任务(因为用的是问句)就是——你更认同哪个人的观点?此外,如果你有能力的话,要在作文中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文字中能够清晰展现的就是“权衡和选择”,至于“思考”,只要你写了这篇作文就思考了嘛。“选择”实际上在回答第一个任务“你认同/你更……”时就可以算是做到了这一点。“权衡”,我想这是作文中需要重点表现的,要把三个人的看法进行比较,指出差异。材料中有三个:苏珊、荆青和王杰,每个各说了一句话。重点应该在这三句话里(因为这三句话之外的内容也是重要的)。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他们三人多是在表达对工作(职位……)和自己的(爱好、兴趣……)之间的关系认识。立意时,一定要紧扣材料任务要求及提示,例如这则材料作文,考生要从这三个人中选择一个更欣赏的人,也就是“谁更有风采”,那么就需要比较、辨析,而且实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自己的观点。这是写作的关键。多维度地比较论证说理比如从贡献、价值、意义、社会需求度等角度进行比较论证。这样的题型,往往作文材料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则,就更需要比较说理论证。写作的重点是说明选择的原则、理由,在强烈的对比中,鲜明的阐述自己的论点,凸显自己的观点。立意时,要注意立意内容要与选择的人相一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