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4 MB
- 2021-06-0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
语文(四)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隋唐社会是中国古代社会中最为成熟、最为辉煌的时代。随着物质文化的高度发达,人们的审美情趣也悄然变化。受西域文化的影响,人们崇尚的是更加华美的器物,金银器、唐三彩成为这一时期的新宠。玉器含蓄、内敛的特征与隋唐社会的审美有了很大的距离,人们不再觉得玉器有多么神秘,体现神权、王权的意识已不复存在,玉器基本上成为人们珍藏、佩饰的物品。唐代的玉装饰品多为玉步摇、发簪;唐代出土的玉带板较多,玉带板是官服上的礼仪腰带,唐时规定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员才能使用。由于职位高低不同,官员、亲王、皇帝佩带的数量、质量都有一些差别,等级愈高,数量愈多,质量也愈好。隋唐时,玉雕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融合了同时代金银细工、绘画雕塑的表现手法,并吸收东亚、西亚等地的艺术形式,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唐代玉器开始具有世俗化意味,一般百姓接受的花卉图案大量出现,写实性强,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至此,延续中国近3000年的王玉期结束,玉开始走向民间,玉的民俗化时代拉开了序幕。
宋代是一个文人的社会,是一个追求艺术趣味、讲究生活品位的时代。玉器的精致内敛,以及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让无数文人喜爱。宋代的许多皇帝酷爱艺术,由于朝廷的推动和倡导,文人书画兴盛,文房用具便成了玉人精心雕琢的对象。文人好古,宋代崇古之风盛行,社会形成了一股崇尚古玉质朴、典雅的风气。同时,由于宋代商业发展、城镇繁荣,市民阶层不断扩大。许多商人富裕之后,也要效仿文人、附庸风雅,这样大量的玉器飞入寻常百姓家。最为典型的题材为“持荷童子”
,莲花和童子合在一起,表示连连得子,喜庆、祥和的玉器吉祥图案得到上至皇亲国戚下到布衣百姓的喜爱。玉器的形制、纹饰讲究对称均衡,图案讲求吉祥,达到了艺术和生活的和谐统一。
客观地讲,从唐代起,玉器开始走下神坛,成为代表美好人生的最好材质,于是人情味逐渐代替了神秘感,表现素材也迅速由意象、抽象转化为形象、具象,新的文化理念通俗地融入其中。时至今日,民俗吉祥成分依然是玉文化的主流。中国玉器经过一万多年的传承,民族的血液里已经融入玉的因子,这在时光嬗递中自然形成了“集体无意识”,这也是至今中国人都想拥有一块自己喜欢的玉,但说不出理由之所在的原因。
(摘编自王亚民《玉器、玉文化及民间藏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隋唐社会高度发达的物质文化,决定了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玉器才不再神秘。
B.西域文化中崇尚华美器物的审美倾向,使玉器在隋唐社会逐渐受到了冷落。
C.宋代从皇帝到文人,许多人酷爱艺术,因而形成了一股崇尚质朴与典雅的风气。
D.自唐代开始,玉器的表现素材迅速变得形象化,并且融入了新的文化理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主要分析了唐宋玉器审美情趣方面的变化,也探究了引起变化的原因。
B.文章以物质基础的变化为起点,进而分析了唐宋时期玉器审美的具体变化。
C.文章把唐代玉器的世俗化意味和宋代追求艺术趣味的特点进行了详细对比。
D.对于玉器审美的变化,文章先交代背景,又按阶段分析,最后进行了总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玉期的结束、玉的民俗化时代的开启,都与人们的审美情趣的变化有关。
B.一种艺术形式如果能得到官方的推动和倡导,就能达到与生活的和谐统一。
C.从玉器发展史来看,一种艺术走下神坛,走向民间,对艺术本身来说并非坏事。
D.中华玉器文化经历了漫长的演化与传承,唐宋只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时期。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行走在岸上的鱼 蔡 楠
红鲤逃离白洋淀,开始了在岸上的行走。她的背鳍、腹鳍、胸鳍和臀鳍便化为了四足。在炙热的阳光和频繁的风雨中,红鲤细嫩的身子逐渐粗糙,一身赤红演变成青苍,漂亮的鳞片开始脱落,美丽的尾巴也被撕裂成碎片。然而红鲤仍倔强而执着地行走着,离水越来越远。
其实红鲤何尝不眷恋那清纯澄明的白洋淀水呢?那里曾是她的家园呀!那荷、那莲、那苇、那菱,甚至那叫不上名来的蓊蓊郁郁、密密匝匝的水草,都让她充满了无尽的遐想。她和她的父辈母辈、兄弟姐妹在这一方碧水里遨游、嬉戏、生存,实在是一种极大的快乐啊!
如果不是逃避老黑的魔掌,如果不是遇到白鲢,如果不是渔人们不停息地追捕,红鲤也许就平静地在白洋淀里生活了,直到衰老死亡,直到化为白洋淀的一朵小小的浪花。
厄运开始于那个炎热的夏天。天气干燥久无雨霖,白洋淀的水位骤降,红鲤家族居住的明珠淀只剩下了半米深的水。红鲤家族不得不在一天夜里开始向深水里迁移。迁移途中,鲤鱼们遭到了一群黑鱼的袭击。那是一场心惊肉跳的厮杀。黑涛翻腾,白浪迸溅,红波激荡。鲤鱼们伤亡惨重。最后的结局是红鲤被黑鱼族头领老黑猎获,鲤鱼们才得以通行。
其实老黑早就风闻着、垂涎着红鲤的美丽。因此老黑有预谋地安排了这次伏击战。老黑将红鲤俘获到他的洞穴,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享受着红鲤,折磨着红鲤,践踏着红鲤。红鲤身上满布齿痕和伤口,晶莹剔透的眼睛没过几天就暗淡了下去。【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红鲤忍受着、煎熬着,最后才找到了逃跑的机会。
接下来的日子,红鲤开始了对红鲤家族的寻找。寻找一度成为红鲤生命的主题。在寻找中,红鲤的伤口发了炎,加之不易觅食,又饿又痛,终于昏倒在寻找的水道上。
这时,白鲢出现在红鲤的生死线上。于是荷花淀里便多了一对亲密的俪影。红鲤红,白鲢白,藕花映日,荷叶如盖。红鲤和白鲢在无数个白天和夜晚听渔歌互答,看鸥鸟飞徊,享鱼水之欢。白鲢就对红鲤说,天空的鸟自由,也比不过我们呢,它们飞上天空,不知被多少猎枪瞄着呢!红鲤就提醒说,荷花淀外的渔船一只挨着一只,人们各式各样的渔具都在威胁着我们,说不定哪一天我们也会成为网中之鱼呢!
果然,不幸被红鲤言中。一个午后,白鲢和红鲤外出觅食,远离了荷花淀。他们穿过了一道又一道苇箔,绕过一条又一条粘网,闪过一只又一只鱼叉,快活地畅游、嬉戏、交欢。他们来到了一个细长而悠邃的港汊间。这时一只嗒嗒作响的渔船开过来,白鲢看见一柄长长的渔竿伸下,一个圆乎乎的铁圈拖着长长的电线冲他们伸来。白鲢用尾巴一扫红鲤,喊了声快跑,便觉一股电流划过,一阵晕眩,就失去了知觉。
红鲤目睹了白鲢被电线电翻打捞上去的经过。红鲤扎入青泥中紧贴苇根再不愿动弹。她陷入了绝望和恐惧之中。一个越来越清晰的念头强烈地震撼着她:离开这里,离开水,离开离开离开——
天黑了,一声炸雷响起,暴风雨来了。红鲤抖尾振鳍昂首收腹,一头冲进了暴风雨,然后逆流而上,鸟儿一样跨过白洋淀,竟然飞落到了岸上。
那场暴风雨过去,红鲤便开始了岸上的行走。【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此时红鲤的腹内已经有了白鲢的孩子,可悲的是白鲢还不知道,他永远也不会知道了。就算是为了白鲢,她也要在岸上走下去。
红鲤不相信“鱼儿离不开水”这句话。她要创造一个鱼儿离水也能活的神话,她要寻找一块能够自由栖息、自由生活的陆地。
那个夏天过后,陆地上出现了一群行走着的鱼。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对红鲤在岸上行走的描写很荒诞,但是“细嫩”变为“粗糙”,“赤红演变成青苍”的细节却又给人以真实感。【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B.红鲤对快乐生活的回忆与后来遭受的厄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导致其变化的几个“如果”说明了命运的变化无常。
C.小说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夸张,以丰富的细节描写红鲤的遭遇,表现了环境的恶劣、现实的严酷和红鲤生命力的顽强。
D.小说的语言富有特色,整散结合的句式,张弛有度的节奏,多种修辞格的使用,都体现了作者驾驭语言的功力。
5.概括小说中“红鲤”的形象特点,并简要分析作者在这一形象中所寄寓的情感。(5分)
6.小说以“逃离”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电影《妖猫传》将于2017年12月22日上映,《人物》记者采访了导演陈凯歌。
记者:你是在妈妈朗读唐诗的声音中长大的,选择唐朝背景的《妖猫传》,是否与此有关?
陈凯歌:我爹妈吧,某种程度上算是读书人,尤其我母亲是旧家庭出身,规矩大,也有一点儿旧学的修养,所以对我有点儿影响,教我认点儿字,教我点儿诗词歌赋。别人说陈凯歌熟读唐诗,我觉得没到这种程度;还说是不是小时候受点儿唐诗的熏陶,你今天就拍了《妖猫传》,我觉得也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记者:算是从小就有一个盛唐情结的种子。
陈凯歌:我始终觉得中国的文字之可贵,中国的文学之伟大,衡量一个时代究竟是否是一个好的时代,在很大程度上要看它的文学是否昌盛。一两万位诗人,皇帝本人都是诗人,这种时代,我认为它必定是一个政治开明的时代。唐诗的确对我幼年的成长经历有影响,人家总问我唐诗怎么好,我说呢,唐诗总有在某一个瞬间和你的人生际遇相撞的时刻。
记者:所以这次拍唐代的故事会是你心目中特别美好的朝代的一个想象吗?
陈凯歌:咱们今天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复兴到哪儿去啊?复兴到唐去,我自己是这么认为的。唐代,有这么多的诗人,才出现了这么些难以忘怀的伟大诗篇。我觉得唐是中国历史上最重文化的一个时代。现在我们都感觉到经济发展了,其实文化要与之同步才行。所以肯定地说,拍这么一部电影,其中包含着我个人对于唐这样一个时代的某种程度的追思、崇敬。
记者:但现在没什么人读诗了,大家都不谈这个了,对电影来说,会不会是一种冒险?
陈凯歌:怎么说呢,我从拍第一部电影就冒险,当时就有非常有名的电影评论家,很尊重的前辈,看了《黄土地》之后说,电影能这么拍吗?但是后来有接近这位老先生的人说,您换一个眼光,看能不能接受它。它从来就不是一个以传统的叙事方式拍摄的电影。后来老先生跟我有过一次交谈,提及《黄土地》时非常感慨,原来电影在尝试各种不同风格的情况之下,可以有这样的诗意体现出来。其实我觉得在我拍《黄土地》的时候,有沉郁之气。它伴随我在“文化大革命”中间整个10年的成长经历,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感,是对土地、对生活在这个土地上的人群、对自身、对世界的很多很多的疑问,最终表现在《黄土地》里头。
我后来每拍一次电影都给自己一个新的课题,每一次都要拍不太一样的电影,跟前面有变化的电影,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每一次都变成了冒险。倘若我是为米折腰,我肯定不这么做;如果我是精于算计,我也不这么做。其实更多的所谓热爱的单纯,就是从这儿发生的,要切实地去感受,就像恋情,是无条件的,一旦被条件束缚,这个恋情就变质了。
所以小时候父亲总跟我讲艺术是青鸟啊,你抓不到手里,你抓到了,它就死了,一定是永远在向往中,它才会有自己的魅力。
(节选自《人物》月刊2017年第10期)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凯歌认为,中国的文字很可贵,中国文学很伟大,衡量一个时代是否伟大的标准就在于看它的文学是否昌盛。
B.陈凯歌对唐怀着一种追思与崇敬,他认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该复兴到文学昌盛、政治开明的唐代去。
C.陈凯歌拍电影喜欢探索,在艺术上有无尽的追求。《黄土地》就突破了传统的叙事方式,在艺术上取得了成功。
D.陈凯歌的电影能够引发人们对生活的深刻的思考,是因为他把对土地、对生活在这个土地上的人群、对自身等的思考融入电影中。
9.人物访谈要有较高的新闻价值,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社会反响,请结合文本就此作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察割,字欧辛,明王安端之子。善骑射。貌恭而心狡,人以为懦。太祖曰:“此凶顽,非懦也。”其父安端尝使奏事,太祖谓近侍曰:“此子目若风驼,面有反相。朕若独居,无令入门。”世宗即位于镇阳,安端闻之,欲持两端。察割曰:“太弟忌刻,若果立,岂容我辈!永康王宽厚,且与刘哥相善,宜往与计。”安端即与刘哥谋归世宗。及和议成,以功封泰宁王。会安端为西南面大详稳,察割佯为父恶阴遣人白于帝即召之既至上前泣诉不胜哀帝悯之使领女石烈军出入禁中数被恩遇屡以家之细事闻于上,上以为诚。右皮室详稳耶律屋质察其奸邪,表列其状:帝不信,以表示察割。察割称屋质疾己,哽咽流涕。他日屋质又请于帝,帝曰:“察割舍父事我,可保无他。”屋质曰:“察割于父既不孝,于君安能忠!”帝不纳。帝伐周,至详古山,太后与帝祭文献皇帝于行宫,群臣皆醉。察割率兵入弑太后及帝,因僭位号。百官不从者,执其家属。至夜,阅内府物,见玛瑙碗,曰:“此希世宝,今为我有!”
妻曰:“寿安王、屋质在,吾属无噍类①,此物何益!”察割曰:“寿安年幼,屋质不过引数奴,诘旦来朝,固不足忧。”其党矧斯报寿安、屋质以兵因于外,察割寻遣人弑皇后於柩前,仓惶出阵。察割知其不济,乃系群官家属,执弓矢胁曰:“无过杀此曹尔!”时林牙耶律敌猎亦在系中,进曰:“不有所废,寿安王何以兴?籍此为辞,犹可以免。”察割曰:“诚如公言,谁当使者?”敌猎请与罨撒葛同往说之,察割从其计。寿安王复令敌猎诱察割,脔杀之。诸子皆伏诛。
(节选自《辽史·卷百十二·列传第四十二》)
【注释】①噍类:能吃东西的动物,指活人。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察割佯为/父恶/阴遣人白于帝/即召之/既至/上前泣诉不胜/哀帝悯之/使领女石烈军/出入禁中/数被恩遇/
B.察割佯为父恶/阴遣人白于帝/即召之/既至上前/泣诉不胜哀/帝悯之/使领女石烈军/出入禁中/数被恩遇/
C.察割佯为父恶/阴遣人白于帝/即召之/既至/上前泣诉不胜哀/帝悯之/使领女石烈军/出入禁中/数被恩遇/
D.察割佯为/父恶/阴遣人白于帝/即召之/既至上前/泣诉不胜哀/帝悯之/使领女石烈军/出入禁中/数被恩遇/【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1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弟,与皇太子等均为储君,是皇位正式继承人的封号,通常是皇帝的亲弟。
B.弑,古代称辈分低、地位低的人杀辈分高、地位高的人,如子杀父、臣杀君。
C.僭,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礼仪等或超越身份冒用在上者的职权行事。
D.诘旦,相当于寅时。按古代律例规定,皇帝卯时上朝,大臣寅时即在外等候。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察割善于伪装,蒙骗了很多人。他表面恭敬顺从,但是内心狡诈,很多人都误以为他很懦弱,只有辽太祖通过观察其言行识破了他的真面目。
B.察割私心过重,见风使舵。世宗即位后,其父安端持观望态度,察割通过分析形势,助其父做出选择,后背父投靠世宗,又杀死世宗自立。
C.察割贪于财货,利令智昏。他弑君僭位后到内府搜罗财宝,拿稀世珍宝玛瑙碗在妻子面前炫耀,妻子指出目前的危险处境,也不能让他放弃。
D.察割心狠手辣,明知失败还要垂死挣扎。他被寿安、屋质包围后,仍不思悔改,杀死皇后,还把群官家属作为人质,最终还是难逃失败的命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不信,以表示察割。察割称屋质疾己,哽咽流涕。(5分)
(2)时林牙耶律敌猎亦在系中,进曰:“不有所废,寿安王何以兴?籍此为辞,犹可以免。”(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五代词,完成14—15题。
临江仙 鹿虔康
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开头两句描绘了一个重门深锁、绮窗紧闭的苑囿,营造出静谧感伤的气氛。
B.上阕的后三句点明苑内杳无人迹,阒无人声,给人以荒凉静寂凄清之感。
C.下阕中月照深宫、残荷泣露的画面进一步把环境气氛渲染得更为凄凉悲怆。
D.本词用较多的笔墨写景,又用“暗伤亡国”一句点明本词“黍离之悲”的主题。
E.全词“虽悲不哀”,“金锁”“绮窗”“香红”中的亮色暗示了复国的希望。
15.倪瓒称赞鹿虔扆的词抒发感情“曲折尽变”,请简要赏析本词抒发感情时运用的手法。(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两句描写了雪花穿帘入户、自己着覆衣被也觉单薄寒冷的景象及感觉。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多处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如“ , ”
两句侧面写琵琶女的演奏效果:演奏已经结束,而听者尚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周围鸦雀无声,只有水中倒映着一轮明月。又如在琵琶女自叙身世时,用“ ”一句写她的容貌遭同行嫉妒,侧面烘托了琵琶女的美丽出众。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冬夜,屋子里暖融融的,这时却来了一个乞丐,乞求到屋里避寒,全家人对他的不情之请都面面相觑,可是母亲慨然应允。
②20世纪30年代,中国内有纷争消耗,外有强敌觊觎,不绝如缕,危在旦夕,国内外的不少观察家对中国没有一点信心。
③某中学“寒门子弟”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在2017年的高考中被清华大学优先录取,大家听到这个消息无不拍手称快。
④司马谈尝论诸子百家,认为诸子百家学说虽然不同,但天下百虑一致,殊途同归,其所谓“一致”“同归”是指治国安邦。
⑤长大后,我们仍然会常常自以为是卖弄着我们的小聪明,在我们的生活圈子里左右逢源,以便顺利实现自己的小欲望。
⑥这个小村经过精准扶贫以后,一间间东倒西歪的危房不见了。一片片刺目熏鼻的垃圾不见了,改头换面,焕然一新。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从“地窝子”到“小康房”,普玛江塘乡牧民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实现历史性飞跃,折射出正在迅速发生着的高原边境线上的山乡巨变。
B.2017年的AI圈子变得更加热闹,可是全球从事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稀缺,于是不少企业纷纷上演了一幕幕“重金求贤”的精彩戏码。
C.以色列不少媒体判断,一旦美国宣布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必将引发巴勒斯坦人在耶路撒冷等地举行大规模的抗议活动是必然的。
D.平时关于朝鲜半岛局势对东北地区的潜在影响的报道实在是太少了,《吉林日报》刊出的这个整版新闻在这一背景下显得有些“突然"。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旅游时偶遇大学时的老班长,他一定要请我全家吃饭。几番推辞后,老班长依然坚持,我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
B.自市政府做出设立科技创新企业园的决策后,市发改委等部门纷纷表示将以实际行动鼎力支持新区的发展。
C.年会上,各位老师针对近年来教育教学方面颇有争议的问题,畅所欲言,发表了自己的一孔之见,我受益匪浅。
D.小明被任命为主管时感激地说:“老板的厚爱我心领了,今后我一定会更加努力,绝不辜负您对我的期望!”
20.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我国把攻读硕士作为一个独立的阶段,这种学制直接导致了“读研就是找工作的一块敲门砖”的论调。有些人认为,只有那些有志于学术的人,才继续攻读更高的学位,获得硕士文凭就等同于求职力的提高,有了硕士文凭,就不愁找不到好工作。据统计,2016年我国毕业硕士生56.39万人,大部分没有走上学术道路,而是直接就业。
①“读研就是找工作的一块敲门砖”论调不一定是学制导致的。
② 。
③ 。
21.请用三个比喻句描写你所在学校(不要透露校名信息)中的三种景物(或活动等),表达你对学校的热爱。要求:三个句子构成排比,每句话不超过25个字。(6分)【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琴声飞舞:我此刻躺在急诊室,原因是脑出血。请不要再让我陪他写作业。(微信留言)
②一位参与“家委会”成员竞选的妈妈说:“不许欺负我家孩子,否则孩子他爸会砸停你们家股票!”(中国青年报)
③清华附小学生写苏轼研究报告:用大数据分析3458首诗词。(中国青年网)
④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要应对挑战,就要把学校更大限度地还给00后们,让他们做学校的主人,校长只做学生的首席服务官。(中国青年报)
⑤河南南阳华龙高级中学在操场举行“销毁手机大会”。学校负责人强调“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好”。(北京青年报)
⑥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学校体育正在努力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到体育带来的乐趣,而参与竞赛的过程正是他们真正成长的过程。孩子们在赛场上学到了什么,中国的未来就是什么。(中国青年报)
上面是近期在媒体上引起热议的几则消息,读了之后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条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