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 MB
  • 2021-06-08 发布

内蒙古自治区平煤高级中学元宝山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 2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届高三年级第一次统一考试试题 语文 ‎2019.10‎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全球治理理念创新发展,积极发掘中华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和治理理念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继续丰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张,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这段重要论述揭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的事实,既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又蕴含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天人合一”“仁爱之心”“忠恕之道”等丰富厚重的文化底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理念认为,人类与宇宙万物是相互融合的,是一个整体,山川河流、飞禽走兽都是自然的一部分。汉代思想家董仲舒将“天人合一”发展为一个哲学体系,从而构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人类所从事的一切都应是顺应自然规律去发展的。打破自然的平衡,也同样破坏了人类自身的平衡。世界各国纵使相隔千山万水,依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世界各国同处一个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人类与自然、国家与自然、国家与国家统一协调发展。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形态应该是一种“真正共同体”,它是在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过程中所达到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统一,是人的本质复归的真正表现。‎ ‎“仁爱”理念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仁”是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伦理准则,其核心要义便是“爱人”,也就是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爱和敬重。人们要做到“仁”,不仅仅是简单的去爱别人,更要去敬爱万物,帮助天地万物蓬勃生长,从而达到“与天地参”。“仁”除了最基本的爱人之心,更应顺应着“生物之心”去对待万物。“仁爱之心”并不是追求个人主义和个人的生活方式,而是主动救助需要被救助的人,使民众都可以乐其生,遂其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体现了“仁爱之心”的深刻内涵,自我与他人、同族与他族、本国与他国是唇亡齿寒的共生关系,我们的生存与他人的生存都是一样的重要,共同的成长才是生存,以仁爱之心去接纳不同国度,不同种族的人,才是我们长久的生存之道。‎ ‎“忠恕絜矩”即忠恕之道的不变法则,“忠”,尽已之谓忠,即对人应当尽心竭力。论语《学而》一篇中记载了曾子的话,“吾日三省吾身”首先提出的便是“为人谋而不忠乎?”面对众多的人生层面,曾子首先想到的便是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可见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恕”,从字面上来说分为“如”“心”,即顺从自己的心。在《论语,卫灵公》中,孔子弟子子责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个“恕”字包含了人的一生可以遵守的准则,简而言之,因为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而成全别人的喜欢,这就叫“忠”;因为自己不喜欢什么,而知道别人也不喜欢什么,因而不愿意将这些别人不喜欢的事情强加到别人身上,这就是“恕"。“忠恕”理念恰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要围绕的准则。‎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作为文化底色,彰显着同舟共济、同甘共苦、同心同德的伦理精神和价值意义,必将为人类带来幸福的未来。‎ ‎(摘编自朱思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文化意蕴))‎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又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B. 马克思提出的未来社会是真正共同体的观点,丰富发展了“天人合一”理念。‎ C.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仁爱理念一脉相承,都主张不同国度和种族和睦相处。‎ D. 对人尽心竭力是“忠”,顺从本心为“恕”,忠恕之道是儒家为人处世的准则。‎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在论及“天人合一”理念时,将董仲舒的哲学和马克思的观点作了类比。‎ B. 文章在论证“忠恕絜矩”准则时,引用了《论语》中的语句,增强了说服力。‎ C. 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论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D. 文章论证兼顾历史与未来,既有对传统文化的分析,也有对未来前景的展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大力发掘儒家的处世之道和治理理念,才能在全球治理中做到共商共建共享,从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B.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应减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做法,力争实现人类与自然统一协调发展。‎ C. 恩格斯说:“人类对大自然的每一次胜利,都会换来大自然的无情报复。”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通。‎ D. 成全别人的喜欢是“忠”,不把别人不喜欢的事情强加于别人身上为“恕”,因此,二者本质是不同的。‎ ‎【答案】1. B 2. A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文中,确定答题区域范围,联系上下文,筛选答案。‎ B项,强加逻辑,文章引用马克思的观点,是为了论证董仲舒“天人合一”理念的远见卓识,而非丰富发展这一观点。‎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前,首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其次,明确文章的论述话题是什么,观点是什么,文章采取了什么论证思路,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等。‎ A项,董仲舒的哲学和马克思的观点是一致的,不属于类比论证。‎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 A项,“大力发掘儒家……才能”强加逻辑,文章说汉代思想家董仲舒将“天人合一”发展为一个哲学体系,是为了说明中国很早就意识到人类与宇宙万物是相互融合的。‎ B项,“人类应减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做法”于文无据,原文说“人类所从事的一切都应是顺应自然规律去发展的”。‎ D项,曲解文意,“忠”和“恕”本质是一样的。‎ 故选C。‎ ‎【点睛】论述类文本题在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时,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因为该题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如果追溯北京垃极分类历史,你可能想不到,全球公认最早出现垃圾分类的城市就是北京。‎1957年7月12日,《北京日报》头版头条发表文章《垃圾要分类收集》,市政府参事、“垃圾问题专家”王维平说,当时提出垃圾分类的背景是“勤俭建国”。在彼时的背景下,废品回收业十分发达,市民会把牙膏皮、橘子皮、旧报纸等分门别类送到废品站换钱。真正意义上的垃圾分类则开始于90年代末。1996年,在政府指导下,西城区大乘巷社区成为第一个试点垃圾分类的小区,最初,6个大垃圾桶贴着不同标志,分别收集报纸书本、塑料泡沫、碎玻璃和废钢烂铁等。到了2000年左右,小区的垃圾桶变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极和其它垃圾。从形式上看,垃圾分类已经迈出步伐,但是,问题却接踵而来。由于后端垃圾分类设施缺位,前端细分的垃圾到了运输处理阶段,又被一股脑地倒在了一起,“分垃圾有什么用呢,到最后还不是混在一起?”居民们提出了疑问。“可以说,2008年前,垃圾分类设备作用不明显,”王维平坦言,“2008年北京才建起第一座垃圾焚烧厂,在2008年前,北京对垃圾的处理方式只有一种,就是填埋。垃圾分类推进力度不够,进展缓慢的现状,北京并不是个例。”‎ ‎(摘编自《20年后北京重启垃圾分类),北京晨报,‎2017年8月8日)‎ 材料二:‎ ‎7月1日 起,被称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根据规定,个人或单位未按规定分类投放垃圾都将面临处罚。与此同时,全国多地也陆续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与以往法律法规有所区别的是,上海市此次实施的《条例》,不仅实现管理区域、管理对象全覆盖,同时还加大了惩处力度,因此也被外界称为“史上最严”。根据《条例》,上海市生活垃圾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分为四大类。个人或单位未按规定分类投放垃圾将面临处罚。《条例》中,除对个人混投行为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外,对单位未按照规定分类投放的行为,规定最高可处5万元的罚款,对生活垃圾收运单位、处置单位不遵守相应规范的,分别规定最高可处10万元、50万元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单位经营服务许可证。此外,《条例》还确立了失信惩戒制度。另外,《条例》中还专门提出“促进源头减量”。其中明确规定,餐饮服务提供者和餐饮配送服务提供者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筷子、调羹等餐具。旅馆经营单位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客房一次性日用品。‎ ‎(摘自(上海今起执行“最严垃圾分类”,新华网,‎2019年7月1日)‎ 材料三:‎ 垃圾分类就是为了将废弃物分流处理,利用现有生产制造能力,回收利用回收品,包括物质利用和能量利用,填埋处置无用垃圾。社区和居民,包括企事业单位,要逐步养成“减量、循环、自觉、自治”的行为规范,创新垃圾分类处理模式,成为垃圾减量、分类、回收和利用的主力军,相关部门应制定单位和居民垃圾排效量标准,低于这一排放量标准的给予补贴,超过这一排放量标准的则予以惩罚。减排越多补贴越多,超排越多惩罚越重,以此提高单位和居民实行源头减量和排放控制的积极性,在居民还没有自愿和自觉行动而居(村)委和政府的资源又不足时,推动分类排收需要物业管理公司和其他企业介入。但是,仅仅承接分类排放难以获利,企业不可能介入,而推行捆绑服务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将推动分类排放服务与垃圾收运、干湿垃圾处理业务捆绑,可促进垃圾分类资本化、保障企业合理盈利。‎ ‎(摘编自350百科(垃圾分类)‎ ‎4. 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B. ‎ C. ‎ D. ‎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回顾了北京垃圾分类的历史,说明我国在垃圾分类方面曾做出过积极探索。材料二陈述了上海实施的垃圾分类措施,突显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B.‎ ‎ 20世纪90年代末,北京便设立了政府指导下的第一个试点垃圾分类小区。然而,垃圾分类虽在形式上迈出步伐,却因后端分类设施缺位而难见成效。‎ C.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被称为“史上最严”,其不仅实现管理区域、对象全覆盖,还对个人、投放单位、收运单位等做出了明确的处罚规定。‎ D. 三则材料显示, 垃圾分类工作已被提到重要日程,国人的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也已明显转变。由此,探寻更加合理的垃圾分类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6. 如何有效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简要分析。‎ ‎【答案】4. D 5. D ‎ ‎6. ①公民层面:应懂得垃圾分类的方法原则,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②企业层面:分类单位应保障后端分类设施到位,将前端分类效果夯实;服务单位应遵守相应分类规范,将源头减量真正落实到实处。‎ ‎③政府层面: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加大政策的宣传和执行力度;结合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方法。‎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首先应迅速浏览,划记关键词;其次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最后做出判断。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等。‎ D项,“企业盈利最大化”错误,应该是“企业合理盈利”。‎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D项,“国人的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也已明显转变”错误,因为原文说“在居民还没有自愿和自觉行动而居(村)委和政府的资源又不足时,推动分类排收需要物业管理公司和其他企业介入”。‎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本类型题目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从原文中寻找信息,并将其进行概括组合,形成答案。‎ ‎①依据材料三“社区和居民,包括企事业单位,要逐步养成‘减量、循环、自觉、自治’的行为规范”,可知有效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公民应懂得垃圾分类的方法原则,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②依据材料一中出现的“由于后端垃圾分类设施缺位,前端细分的垃圾到了运输处理阶段,又被一股脑地倒在了一起”问题,可知分类单位应保障后端分类设施到位,将前端分类效果夯实;依据材料三“社区和居民,包括企事业单位,要逐步养成‘减量、循环、自觉、自治’的行为规范,创新垃圾分类处理模式,成为垃圾减量、分类、回收和利用的主力军”,可知有效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服务单位应遵守相应分类规范,将源头减量真正落实到实处。③依据材料三“相关部门应制定单位和居民垃圾排效量标准”,可知有效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政府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加大政策的宣传和执行力度;依据材料三“创新垃圾分类处理模式”“将推动分类排放服务与垃圾收运、干湿垃圾处理业务捆绑”等,可知有效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还需结合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方法。‎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弃绝 泰戈尔 这是帕尔贡①季初的一个月圆之夜,早春到处吹送着满含芒果花香的微风。一只杜鹃藏在水塔边一棵老荔枝树的密叶中,它不倦的柔婉的鸣声,传进了幕克吉家一间无眠的卧室里,在这里,赫门达不停地把他妻子的一绺头发在他手指上绕着,一会又摆再弄她手腕上的一串金钏,使它发出丁当的响声,一会儿又拉下她头上花串里的花朵,让它垂覆在她的脸上。他的心情就像一阵晚风,在心爱的花丛中嬉戏,轻轻地把她摇到这边,又摇到那边,想使她活泼起来。‎ 但是库松坐着不动,从开着的窗户望出去,眼神沉没到月光笼罩的无边的太空里。她对于丈夫的爱抚,仿佛毫无感觉。 ‎ 最后, 赫门达握住他妻子的双手,轻轻地摇着,说:“库松,靠近我一点,亲爱的,你看夜晚是多么美啊。” ‎ 库松的眼睛从无边的太空转向她的丈夫,慢慢地说:“我会念咒,在一瞬间把这春夜和明月打碎。”‎ ‎“你要是真会念咒,” 赫门达笑着说,“请不要念吧,要是你会念什么咒,能在一个星期内变出三四个星期六,还能把夜晚延长到第二天早晨五点钟,那你就念吧。‎ 一边说着他想把他的妻子于拉得更靠近一些,库松却从他的怀抱里挣脱开来,说:“你知道吗?今天晚上我很想把我决定在临死时才说出来的一件事告诉你。今天晚上,我觉得不管你给我什么责罚,我都能忍受。”‎ 赫门达正在想开一个玩笑,罚她背诵一段瘏耶提婆②的诗,忽然听到一阵急促的拖鞋声很快地走近了,这是他父亲哈利赫·慕克吉的熟悉的脚步声。赫门达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感到心慌意乱起来。‎ 哈利赫站在门外,吼叫着:“赫门达,马上把你的妻子赶出去。”‎ 赫门达看着他的妻子,看不出她脸上有惊讶的痕迹。她只是用一双手捂着脸,用她整个灵魂祈求让她立刻化为乌有。杜鹃的呜声仍旧随着南风飘了进来,但是没有人听到。大地的美是无穷无尽的——但是,唉,一切事物的样子多么容易改变呵。‎ 赫门达:“那么现在你把一切都告诉我吧。” ‎ 库松用坚定平稳的声音,把她的事情严肃地说出来,她仿佛是赤着脚,迈着无畏的脚步,一步步地慢慢从火焰里走过去,却没有人知道她被灼伤得多么厉害。赫门达听她说完了,就站起来,走了出去。‎ 库松料想她丈夫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她并不感到惊奇。她和对待日常生活中任何其他事变一样地泰然处之——在过去的几分钟里,她的心情已经变得那么枯燥、那么淡漠。世界和爱情,自始至终似乎对她都是空洞虚幻的。连她丈夫从前对她谈情说爱的回忆,也像一把残忍的尖刀刺透了她的心,只给她嘴唇上带来了枯燥、冷酷,忧郁的微笑。赫门达刚才还对她低语说:“夜是多么美呵!”这一夜还没有消逝,那只杜鹃还在歌唱,南风还在吹拂着房间里的帷帐,月光还躺在打开的窗子旁边的床上,像快乐得疲倦了的美丽女神一样,这一切都是不真实的!爱情比她自己还要虚幻呵!‎ 赫门达整夜失眠:疲乏得像个狂人一样。第二天早上,他到波阿利家去,如烈火一般暴跳起来,用颤抖的声音质问说:“你亵渎了我们的种姓。你给我们带来了毁灭,你一定会受到惩罚的。” ‎ ‎“你给我们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你还不肯罢手吗?。”赫门达静默了一会儿又吼叫道,“现在你为什么要把这个秘密说出来呢?”‎ 波阿利极镇静地回答说:“当我看到你妹妹的婚礼一切都安排好了的时候,我心里想:‘好啦,我已经把一个婆罗门的种姓污损了,但那不过是责任感的问题。现在,另一个婆罗门的种姓又有被污损的危险,这一次我有责任来防止它。’于是我给他们写信,说我可以证明你娶了一个首陀罗的女儿。”‎ 赫门达竭力控制住自己,说:“现在我打算休弃的这个女孩子,将来会怎么样呢?你可以供给她食住么?” ‎ ‎“我已经尽了我的本分,”波阿利·山克尔从容地回答说。 ‎ ‎“照管别人休弃的妻子可不是我的责任了。外面有人么?给赫门达先生端一杯加冰的椰子汁来,还拿点槟榔。” ‎ 赫门达站起来,没有接受这丰富的款待,就告辞了。‎ 在月圆之后的第五夜——那一夜是黑暗的。没有鸟叫。水塔旁边的荔枝树,看去像颜色不那么深的背景上的一道墨痕。南风像一个梦游者似的在黑暗中盲目地飘荡。天上的星星,想用不眨眼的警醒的眼光,穿透黑暗,来窥测深奥的秘密。 ‎ 卧室里没有灯光。靠近打开的窗户有一张床,赫门达坐在床边,凝望着面前的黑暗。库松躺在地上,双臂抱着她丈夫的脚,把脸偎靠在上面。时间像宁静的海洋一般停住不动。在这永恒的夜的背景里,“命运”似乎画出了这唯一的一张永远有价值的画:周围是死气沉沉的,裁判者坐在中间,罪人伏在他的脚边。 ‎ 拖鞋声又响了。哈利赫·慕克吉走近门边,说:“时间已经够长了,——我不能再等了。把这女孩子赶出去吧。” ‎ 库松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她用毕生的热情,抱住她丈夫的脚,不住地吻着,又恭敬地用她的前额触了一下他的脚,然后走出去了。 ‎ 赫门达站起来,走到门边,说:“父亲,我不愿意休弃我的妻子。” ‎ ‎“什么?”哈利赫吼叫着,“你愿意放弃你的种姓么,先生?” ‎ ‎“我不在乎种姓,”这是赫门达的沉着的回答。 ‎ ‎“那么我把你也弃绝了。”‎ ‎(有删改)‎ ‎[注] ①印度一年分为六季,就是夏、雨、秋、冬前、冬和春。帕尔贡就是春季②瘏耶提婆,印度一位著名诗人。‎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部分运用动作细节,描写赫门达不停摆弄妻子库松的头发与饰物,反映出他对妻子的百般怜爱和内心的矛盾复杂。‎ B. 面对哈利赫的怒吼,库松一点也不惊讶,因为她正要把自己的真实情况告诉丈夫,可见她早已预料到事情会发展到这样的地步。‎ C.‎ ‎ 文本中哈利赫的形象虽然着墨不多,但是他根深落固的种姓观念、急躁暴戾的性格特征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人物形象鲜明。‎ D. 本文和作者同时期创作的另一部短篇小说《素芭》,都表现出作者对当时社会印度女性命运的关切,表达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 ‎8. 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 ‎9. 小说题为“弃绝”,“弃绝”有哪些意蕴?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7. A 8. ①对慕克吉家附近景物描写,为故事的展开提供了自然场景;②以景物描写的插入来配合故事氛围的变化和人物的心理变化;③使小说具有地方特色,也体现出泰戈尔创作语言的诗意风格。 ‎ ‎9. ①哈利赫驱赶违背种姓制度儿媳,做法之决绝;②赫门达毅然放弃种姓制度选择爱情,态度之果决;③泰戈尔批判种姓制度的不合理,立场之坚决。‎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语段,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 A项,“内心的矛盾复杂”错误,那时赫门达还不知道哈利赫要驱赶妻子库松。‎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有以下几点:渲染故事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暗示社会环境,深化作品主题。‎ ‎①文章开端就描写了春季一个月圆之夜慕克吉家附近景物,“早春到处吹送着满含芒果花香的微风。一只杜鹃藏在水塔边一棵老荔枝树的密叶中,它不倦的柔婉的鸣声,传进了幕克吉家一间无眠的卧室里”,这个美好的春夜,为故事的展开提供了自然场景;②“那只杜鹃还在歌唱,南风还在吹拂着房间里的帷帐,月光还躺在打开的窗子旁边的床上,像快乐得疲倦了的美丽女神一样,这一切都是不真实的”,因为种姓制度,库松可能与丈夫要分开,这段景物描写,是用来表达库松内心的痛苦的;“没有鸟叫。水塔旁边的荔枝树,看去像颜色不那么深的背景上的一道墨痕。南风像一个梦游者似的在黑暗中盲目地飘荡。天上的星星,想用不眨眼的警醒的眼光,穿透黑暗,来窥测深奥的秘密”,这段景物描写的插入来,配合了故事氛围的变化,因为赫门达和库松因为种姓制度即将面临分开的结局。③景物描写使小说具有地方特色,“一只杜鹃藏在水塔边一棵老荔枝树的密叶中”“南风像一个梦游者似的在黑暗中盲目地飘荡”,都体现出泰戈尔创作语言的诗意风格。‎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标题意蕴的能力。解答本题要从表里两个方面理解标题含义。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标题如果是比喻性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那么我们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其次还要看标题与文本的联系,如与情节、人物、主旨、环境的联系等。‎ ‎①依据哈利赫所说的话,“赫门达,马上把你的妻子赶出去”“我不能再等了。把这女孩子赶出去吧”,可见“弃绝”的第一层含义是:哈利赫驱赶违背种姓制度儿媳,做法之决绝;②赫门达为了库松,面对父亲的逼迫,他沉着地说“我不在乎种姓”,可见“弃绝”的第二层含义是:赫门达毅然放弃种姓制度选择爱情,态度之果决;③这篇小说中,赫门达为了心爱的妻子库松,宁愿放弃种姓、选择爱情,可见“弃绝”的第三层含义是:泰戈尔批判种姓制度的不合理,立场之坚决。‎ 三.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 张仪已学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然恐秦之攻诸侯,败约后负,念莫可使用于秦者,乃使人微感张仪曰:“子始与苏秦善,今秦已当路,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愿?”张仅于是之赵,上谒求见苏秦。苏秦乃诫门下人不为通,又使不得去者数日。已而见之,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因而数让之,曰:“以子之材能,乃自今困辱至此,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谢去之,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 苏秦已而告其舍人曰:“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今吾幸先用,而能用泰柄者,独张仪可耳。然贫,无因以进,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子为我阴奉之。”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微随张仪,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所欲用,为取给,而弗告,张仪遂得以见秦惠王。惠王以为客卿,与谋伐诸侯。‎ 苏秦之舍人乃辞去。张仪曰:“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放去也?诚愿留之。”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苏君。”乃以实告之。张仪曰:“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谋赵乎?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仅何敢言。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 ‎(节选自《史记.张仅列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 B. 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 C. 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 D. 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笞,用竹板或荆条责打犯人的脊背或臀腿,在隋代至清代的五种刑罚之中较轻。‎ B. 从亲即合纵相亲,指六国合纵结为联盟,此政策对秦一统天下起到了阻滞作用。‎ C. 舍人,是特定官职称谓,战国及汉初则为王公贵人的私门之官,文中意指后者。‎ D. 秦惠王,孝公之子,春秋时秦国国君,当政期间扩疆拓土,任贤用能,政绩突出。‎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仪擅长游说,宁辱不改初衷。他完成学业就去游说诸侯;在楚国因事被拘捕拷 打,其妻将之归因于游说,他却幽默而坚定地表示了游说的决心。‎ B. 张仪颇具才能,深受苏秦赏识,他的游说之术早就被苏秦看好,后来被比自己先受重用的苏秦运用计策“排挤”到秦国,做了泰惠王的客卿。‎ C. 张仪知恩图报,待人态度诚恳,得到苏秦门客的暗中帮助后,他才有机会拜见秦惠王;门客告辞离去时,他诚恳地表达出想要报恩的意愿。‎ D. 张仪审时度势,做出明智决定。他未能察觉到本应是自己研习范围之内的权谋,加之又刚刚被秦国任用,因而放弃了攻打赵国的计划。‎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 ‎(2)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微随张仪,稍稍近就之。‎ ‎【答案】10. C 11. D 12. D ‎ ‎13. ①他曾陪着楚相喝酒,后来楚相丢失了一块玉璧,门客们怀疑张仪。‎ ‎②苏秦于是禀明赵王,发给他金钱、财物和车马,派人暗中跟着张仪,逐渐地接近他。‎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还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前提下,分析句子成分,同时还要注意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画线句子的大意为:张仪投奔苏秦,自认为都是老朋友了,从中可以得到好处,不料反而被羞辱,很愤怒。又考虑到诸侯中没有一个值得他侍奉的,只有秦国能困扰赵国,于是就到秦国去。‎ 张仪投奔苏秦,不但没有得到好处,反而被羞辱,所以他“怒”,“怒”是“求益,反见辱”后的反应;“怒”不能与后面的“念诸侯”连在一起,因为张仪生气,所以他“念”诸侯中谁能困扰赵国;经过分析,排除B。“秦”作为名词,在句中做主语,与“能苦赵”构成完整的句子,意思是只有秦国能困扰赵国,排除AD。‎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考生平时要注重文化常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注释的相关内容,需要分门别类,进行归纳识记。对于考题中出现的比较生僻的古文化常识,根据文意仔细甄别正误。‎ D项,秦惠王,是战国时秦国国君,而非“春秋”时期。‎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之处。‎ D项,“因而放弃了攻打赵国的计划”错误,因为文中并没有说张仪有攻打赵国的计划。‎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按照翻译六字诀:换、调、补、刪、留、变的方法做到字字落实。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第一句得分点:从,陪着;已而,不久;亡,丢失;意,怀疑。‎ 译为:他曾陪着楚相喝酒,后来楚相丢失了一块玉璧,门客们怀疑张仪。‎ 第二句得分点:发,发给;微,暗中;稍稍,逐渐;就,接近、靠近。‎ 译为:苏秦于是禀明赵王,发给他金钱、财物和车马,派人暗中跟着张仪,逐渐地接近他。‎ ‎【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一般是:直译为,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灵活译出有关文字。翻译标准:信达雅。答好此题,要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要兼顾上下文分析把握关键词、注意特殊句式,并做到通畅表述。关键词,一般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字、多义词等,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敲断定解释即可。‎ 译文:‎ ‎       张仪是魏国人。当初曾和苏秦一起师事鬼谷子先生,学习游说之术,苏秦自认为才学比不上张仪。‎ 张仪完成学业,就去游说诸侯。他曾陪着楚相喝酒,席间,楚相丢失了一块玉璧,门客们怀疑张仪,说:“张仪贫穷,品行鄙劣,一定是他偷去了宰相的玉璧。”于是,大家一起把张仪拘捕起来,拷打了几百下。张仪始终没有承认,只好释放了他。他的妻子又悲又恨地说:“唉!您要是不读书游说,又怎么能受到这样的屈辱呢?”张仪对他的妻子说:“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他的妻子笑着说:“舌头还在呀。”张仪说:“这就够了。”‎ ‎       苏秦已经说服赵王而得以去与各国结缔合纵相亲的联盟,但是他害怕秦国攻打各诸侯国,在盟约还没结缔之前就遭到破坏,又考虑到没有合适的人可以派到秦国,于是暗中派人指引张仪说:“您当初和苏秦交情很好,现在苏秦已经当权,您为什么不去结交他,以实现你的愿望呢?”于是张仪前往赵国,呈上名帖,请求会见苏秦。苏秦告诫门下的人不许为张仪引见,又让他好几天不能离去。不久,苏秦才接见了他。让他坐在堂下,赐给他奴仆侍妾吃的饭菜,还屡次责备他说:“凭您的才能,却让自己穷困潦倒到这样的地步。难道我不能推荐您让您富贵吗?只是您不值得录用罢了。”说完就把张仪打发走了。张仪投奔苏秦,自认为都是老朋友了,从中可以得到好处,不料反而被羞辱,很愤怒。又考虑到诸侯中没有一个值得他侍奉的,只有秦国能困扰赵国,于是就到秦国去。‎ ‎       ‎ ‎ 不久,苏秦对他的家臣说:“张仪是天下最有才能的人,我大概比不上他呀。现在,幸亏我比他先受重用,然而能够掌握秦国权力的,只有张仪才行。但是他太贫穷,没有机会求得引荐。我担心他以小的利益为满足而不能成就大的功业,所以特地把他召来羞辱他,以激励他的意志,您替我暗中侍奉他。”苏秦向赵王禀明这件事,发送金钱、财物和车马,暗中派人跟随张仪,和他投宿同一客栈,渐渐地接近他,并奉送车马金钱,凡是他需要的,都供给他,却不说明谁给的。张仪终于有机会拜见了秦惠王。惠王任用他作客卿,和他商议攻打诸侯的计划。‎ ‎        苏秦的家臣见任务完成了,要告辞离去。张仪说:“靠您的相助,我才得到显贵的地位,正要报答您的恩德,为什么要离开呢?”家臣说:“我并不了解您,真正了解您的是苏先生。苏先生担心秦国攻打赵国,破坏合纵联盟。认为除了您没有谁能掌握秦国的大权,所以激怒先生发愤的意志,派我暗中供您钱财,这全都是苏先生的计谋。现在,先生已被重用,请让我回去复命吧!”张仪说:“唉呀,这些权谋都是我学习过的术业,而我却没有察觉到,我没有苏先生高明啊!况且我刚刚被任用,又怎么能图谋攻打赵国呢?请替我感谢苏先生,苏先生当权的时代,我怎么敢奢谈攻赵呢?况且有苏先生在位,我难道能摆脱他的掌握吗?‎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题甘露寺北轩 杜牧 曾向蓬菜宫里行,北轩阑槛最留情。‎ 孤高堪弄桓伊①笛,缥缈宜闻子晋②笙。‎ 天接海门③秋水色,烟笼隋苑暮钟声,‎ 他年会著荷衣去,不向山僧说姓名。‎ ‎[注]①桓伊:东晋人,善于吹笛。②子晋:周灵王太子晋,善于吹笙。③海门:这里指长江的出海处。‎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 诗人把他所要描绘的甘露寺比作蓬莱宫,顿时使它蒙上了一层神秘浪漫色彩。‎ B. 诗人用桓伊善吹笛和太子晋善吹笙来形容“孤高”“缥缈”,可谓神来之笔。‎ C. 颈联采用视听结合的手法,写了诗人登上北轩后的所见所闻,显得浩渺壮阔。‎ D. 中间四句围绕“高”字展开,三四句侧重直接写高,五六两句侧重间接写高。‎ ‎15. 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D 15. ①意为希望有朝一日穿上荷衣到此过自由自在的生活,而且,他不向山僧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②表达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甘露寺北轩的喜爱之情。‎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D项,“三四句侧重直接写高”错误,第四句通过“宜闻子晋笙”侧面表现北轩的高。‎ 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含义的能力。作答时,首先整体大致把握诗歌内容,然后依据作者、写作背景、诗歌题目、小注、诗句中重要意象和词语来理解把握诗句内容。‎ ‎“他年”,是说有朝一日;“著”是穿的意思;“荷衣”指荷做成的衣服,作者用“荷衣”表明自己的高洁情怀;“山僧”一词,是说自己生活在山林之中,与山僧等人交往,表明自己过隐逸自由的生活。“他年会著荷衣去,不向山僧说姓名”的含意是希望有朝一日穿上荷衣到此过自由自在的生活,而且,他不向山僧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作者把这两句诗歌放在结尾,表达了自己对甘露寺北轩的喜爱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 两句,表达了屈原借助鲜花香草来彰显自己品行的愿望。‎ ‎②白居易《琵琶行》用“_______,_______” 两句侧面写出了琵琶女高超的技艺和姣好的面容。‎ ‎③陆游《游山西村》中,写村民保存古风,迎接春社祭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制芰荷以为衣兮 (2). 集芙蓉以为裳 (3). 曲罢曾教善才服 (4). 妆成每被秋娘妒 (5). 箫鼓追随春社近 (6). 衣冠简朴古风存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识记的能力。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名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解答此类试题时,如果是情境默写,一定仔细斟酌提示语;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词:芰,芙蓉,裳,妒,箫鼓,简朴古。‎ ‎【点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型默写,二是直接默写。作答理解型默写题时,注意题干中给出的提示语。另外,默写要注意字形,注意易错字、生僻字的写法,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不仅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又要立足于“写”,不要因为书写错误而得不到该得的分数。‎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所谓穷,也是比较而言。有人天天喊穷,不是今天透支,而是明天举债,数目大得惊人,然后以指着一块身上衣服的补绽或是一条皮鞋上的小小裂缝作为他穷的铁证。这是寓阔于穷,文章中的反衬法。也有人量入为出,温饱无虞,可是又担心他的孩于将来自费留学的经费没有着落,于是于自我麻醉中陷入于穷的心理状态....‎ 穷时受人白眼是件常事,狗不也是专爱对着鹑衣百结的人汪汪吗?所以人穷则往往自然的有一种抵抗力出现,是名曰:酸。穷一经酸化,便不复是怕见人的东西。别看我衣履不整,我本来不以衣履见长;别看我囊中羞涩,我有所不取;别看我落魄无聊,我有所不为。这样一想,一股浩然之气火辣辣的从丹田升起,腰板自然挺直,胸膛自然凸出,裴褒啸傲,无往不宜。在别人的眼里,他是一块茅厕砖——臭而且硬,可是,人穷而不志短者以此,布衣之士而可以做王侯者亦以此,所以穷酸亦不可厚非,他不得不如此。( )扬雄有逐贫之赋,韩愈有送穷之文,理直气壮的要与贫穷绝缘,反倒被穷鬼说服,改容谢过肃之上座,这也是酸极一种变化。‎ ‎17.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酸若没有穷支持着,它不能持久 B. 穷若没有酸支持着,它不能持久 C. 穷若不支持着酸,它不能持久 D. 酸若不支持着穷,它不能持久 ‎18. 下列各句中破折号和文中“他是一块茅厕砖”后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 一位小姐,或者姑娘,却骑自行车——这太可怕了!‎ B. 你是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C. 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 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D. 那是一双很大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项是 A. 有人天天喊穷,不是今天透支,而是明天举债,数目大得惊人,然后指着一块身上衣服的补绽或是一条皮鞋上的小小裂缝作为他穷的铁证。‎ B. 有人天天喊穷,不是今天透支,而是明天举债,数目大得惊人,然后以指着身上衣服的一块补绽或是皮鞋上的一条小小裂缝作为他穷的铁证,‎ C.‎ ‎ 有人天天喊穷,不是今天透支,就是明天举债,数目大得惊人,然后指着一块身上衣服的补绽或是一条皮鞋上的小小裂缝作为他穷的铁证。‎ D. 有人天天喊穷,不是今天透支,就是明天举债,数目大得惊人,然后指着身上衣服的一块补绽或是皮鞋上的一条小小裂缝作为他穷的铁证。‎ ‎【答案】17. B 18. C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需要补写的内容。要求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注意前后文的衔接。‎ 从文段整体内容看,文章中心话题说的是“穷”,所以“穷”应该出现在句首,而非“酸”,排除AD;依据“人穷而不志短者以此,布衣之士而可以做王侯者亦以此”,可知是“酸”支持着“穷”,排除C。‎ 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破折号的作用,破折号常见的作用有:破折号是对前文的说明或注释,表示声音的延长,表示声音的中断,表示话题的转换,表示引出下文或总结上文,表示强调等。例句“他是一块茅厕砖”后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A项,表示对上文的总结。‎ B项,表示话题转换 C项,表示解释说明。‎ D项,表示强调。‎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画线句子有三处语病,第一处,关联词语弄错,“不是今天透支,而是明天举债”应改为“不是今天透支,就是明天举债”,排除AB;第二处,介词误用,删除“指着”前面的“以”;第三处,语序不当,“一块身上衣服的补绽或是一条皮鞋上的小小裂缝”应改为“身上衣服的一块补绽或是皮鞋上的一条小小裂缝”,排除C。‎ 故选D。‎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模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测谎仪并非真的“测谎”,__ 也就是犯罪嫌疑人真实的心理痕迹。说得简单一点,就是测试犯罪嫌疑人案发时是不是在现场。在测试过程中,___ ,他的心理反应和生理反应都会把他“供”出来。这是因为做过特殊事件(比如杀人放火、特大盗窃、拐卖人口等)的人,会对自己案前、案中,案后的经历留有深刻的记忆。在他的记忆中,特别是在长时记忆当中,会保持终生不忘的信息。作案人被问及与案件相关的问题时,___,这种细微的变化被记录下来后,便可汇集形成或者知情或者参与的结论。‎ ‎【答案】 (1). 而是“测真” (2). 无论犯罪分子承不承认(说不说谎) (3). 心理和生理都会有所变化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需要补写的内容。要求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注意前后文的衔接。‎ ‎①依据前面“并非”,可知第一空应以“而是”开始,构成“并非……而是”的并列句;依据前面的“测谎”以及后文的“真实的心理痕迹”,可知测谎仪是在“测真”,综合分析,第一空应填写:而是“测真”。‎ ‎②依据后文中出现的“都”,可知第二空应以“无论”开始,构成“无论……都”的句子;依据后文“都会把他‘供’出来”,可知第二空应填写:无论犯罪分子承不承认(说不说谎)。‎ ‎③依据前面“他的心理反应和生理反应都会把他‘供’出来”,可知第三空应填写:心理和生理都会有所变化。‎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40个字。‎ ‎2019年8月26日在香港地铁中环站附近遮打花园,百余名香港市民撑举横幅,齐声呐喊:“强烈谴责美国粗暴干预中国内政”“中国香港,与美无关”……齐声高唱《歌唱祖国》之后,人群整队,开始游行,朝花园道美国驻港总领事馆进发。游行队伍一路高喊口号,慢慢行进至美国驻港总领事馆。“香港暴徒,美国制造”“美国黑手,立即收手”……整齐的呐喊声再次响起。‎ ‎【答案】‎2019年8月26日,百余名香港市民游行至美国驻港总领事馆,谴责美方插手香港事务。‎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这是一道新闻消息概括压缩类试题,新闻属叙事类文体,可以用要素提取法,就是将新闻中叙述的各要素(当然有的新闻不一定每个要素都具备)提取出来,然后按“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种结果”的格式组织语言即可。‎ 文段中,何时是“‎2019年8月26日”,何地是“美国驻港总领事馆”,何人是“百余名香港市民”,何事是“百余名香港市民游行,谴责美方插手香港事务”。分析整理,得出答案:‎2019年8月26日,百余名香港市民游行至美国驻港总领事馆,谴责美方插手香港事务。‎ ‎【点睛】压缩语段,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段的中心意思,从中筛选出最关键的信息,把其中人们最关心的、最有价值的内容,用最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通读题目所给的语段,找出陈述对象,然后看发生了什么事,利用其中关键词句进行概话。最后压缩概括成一个完整意思。注意答案有字数限制。一般需要注意:理解材料、筛选信息和整合信息。‎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例文:‎ 把好自己的“情趣关”‎ 漫画中的人,蜷缩于沙发之上,专注于手机不能自拔,下面写有文字说:“沉溺于感官刺激或物质享受,若非一时失意,便是胸无大志精神空虚”。漫画中的人,正是因为生活情趣低级、不高雅,才沉迷于手机,迷失了自我。‎ 由此看来,把好自己的“情趣关”,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  高雅的生活情趣可以丰富人的精神内涵。情趣高雅的人,不会因清贫而停止精神前行的脚步,也不会因富足而沉湎于声色犬马,更不会因世事变幻而迷失前进的方向,因坎坷磨难而丧失信念和勇气。即便山穷水尽,也能葆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朝着人生的高地不懈进发。从焦裕禄到孔繁森,从郑培民到任长霞,从吴天祥到牛玉儒……多少时代先锋用他们的生命历程向我们昭示什么才是高尚的情趣,什么才应是人生的最高追求。‎ ‎  高雅的生活情趣是构筑高尚人格的基石。培养高雅的情趣,有助于丰富情感、净化心灵、塑造人格,善莫大焉。一个人只有守护住高雅的生活情趣,才能正确对待个人得失与社会利益、自我幸福与社会责任,从而做到克己忘我,竭诚奉献;才不会在各种诱惑面前难以自持,消极堕落,丧失心灵的安宁;才能经受住钱权声色的考验,真正做到心不乱、眼不花、嘴不馋、手不伸,知所爱、知所惧、知所守、知所拒。‎ 高雅的生活情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支柱。社会是人的集合体,人的发展对社会的进步有推动作用,个人的生活情趣会对时风、世风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在这个充分开放、思想多元的社会中,只要是健康高雅的情趣,就应当得到理解、尊重和倡导。因为它不仅可以增添生活乐趣,促进个性发展,强化幸福感,还能营造健康向上、团结和谐、安定有序的良好氛围。‎ 因此,每个人都应把好自己的“情趣关”,守住高雅的生活情趣。‎ 现在很多青年,正如漫画中的人一样,没有高雅的生活情趣,满足于感官的刺激,追求物质的享受,非但胸无大志、精神空虚,还可能相互影响,危及社会,所以要给这种人开一剂良药:把好自己的“情趣关”。‎ 我们切莫做漫画中人,而要像毛泽东同志所倡导的那样,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解析】‎ ‎【详解】审题:‎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本题是漫画作文。漫画是一种讽刺性、批判性或幽默性的图画。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判或表扬某些人和事。因为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漫画为了表达其寓意,常常配有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文字。因此,我们在解漫画题时,要仔细品味画中的语言文字,认真思考这些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观点,有时它会成为我们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漫画中有一个人,蜷缩于沙发之上,专注于手机不能自拔,下面写有文字说:“沉溺于感官刺激或物质享受,若非一时失意,便是胸无大志精神空虚”。依据漫画中的图形和文字,可知漫画讽刺某些沉溺于感官刺激或物质享受的人,考生可以由此进行立意:不沉溺于感官刺激和物质享受,让精神生活充实起来;失意时,保持乐观向上的姿态,不迷失自我;有明确的目标、怀揣梦想的人,不会贪图物质享受;精神空虚者,物质生活再富足,也是最贫穷的人。‎ 立意:‎ ‎1.做精神的贵族;‎ ‎2.要经常审视自己的行为;‎ ‎3.莫让贪图享乐毁掉一生;‎ ‎4.莫要迷失自我。‎ 素材:‎ ‎1.邓小平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喜欢用鲜花来装点生活。他的院子里栽种着牡丹、玉簪、月季、芍药,每个季节都有鲜花开放。孩子们问他最喜欢哪种花,他说是芍药,因为芍药花不但好看,还可以当药材。将美好的生活情趣与实际需要联系在一起,或许正是邓小平独特的实用美学。‎ ‎2.人民领袖毛泽东,不仅有伟人的非凡气质和风度,同时也有高雅的生活情趣。他平时除了作诗填词,练习书法,还非常喜欢体育运动,尤其是游泳和打乒乓球。夜晚工作疲劳时,他会听听音乐,有时还边听边用手脚和着节奏,随着悠扬的曲调哼唱一段。‎ ‎3.春秋时期卫懿公爱养鹤,南唐后主李煜好诗词、宋徽宗父子擅长字画,明熹宗好做木工,可惜他们都沉溺其中不能自拔,终致国事颓废,都没有好的下场。“桓公好紫衣,一国尽好紫”“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君王的爱好情趣关乎着百姓的命运,南唐后主李煜喜好女人缠小脚,致使“三寸金莲”兴起于宫帷之中,后又被四方所效,遗祸千年。‎ ‎4.陈希同爱好摄影,常有作品见诸报端,可见其摄影水平不低。于是,图谋不轨者送他不同类型的高档相机,以致后来那堆高档照相机成了最引人注目的赃物。胡长清喜好书法,且有一定功底,于是南昌城里“慕名”来求的人络绎不绝,书法也成了胡长清卖权赚钱的工具。‎ 结构层次:‎ ‎《把好自己的“情趣关”》是一篇十分优秀的考场作文,文章首先交代漫画内容,然后通过分析,得出中心论点:把好自己的“情趣关”,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文章由三个分论点,通过不同的角度,从“为什么”的角度出发,通过因果论证,阐释了高雅的生活情趣对个人和社会多方面的作用。文章立足点较高,视角独特,发人深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