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8.00 KB
- 2021-06-0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3.5 科普文章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你在花园里驻足观察那些胖胖的蜜蜂在花丛中起起落落,或者在厨房手拿蝇拍对着狡猾的苍蝇无可奈何时,你一定认同以下观点:把“飞行家”这个名号冠于昆虫身上是恰如其分的。昆虫不仅是地球上规模最为庞大的飞行者家族,也是最早掌握这项技术的先驱者。地球上的第一次飞行是个什么场景?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早已消失在岩层之中。不过,当年第一批飞行者的后代仍然活跃在我们的星球上,它们就是蜉蝣。
蜉蝣这种生物绝大多数时间生活在水中,以藻类为食。当它们准备繁殖时,便爬出水面,在水边的植物上蜕皮,成为有翅的成虫。这些获得新生的小虫子并不急于飞行,多数时候会聚集在水面上,伸展双翅,在微风的吹拂下于水面上滑行。当时机成熟,便在风中舞动,在空中完成婚配。不久,雌虫产卵,刚刚脱离水面不过十几小时的蜉蝣们再次落回水中,这也意味着它们个体生命的终结。目前,多数昆虫学家认为,最早的昆虫也像蜉蝣一样,是从水面滑行演化到飞行的,最早的翅应该是“风帆”,而非“机翼”。
昆虫的翅是一个工程学奇迹:一片几丁质的薄层,没有任何骨骼和肌肉的支撑。几丁质这种物质本身柔软而坚韧,就连碳纤维复合材料都无法与之相比。几丁质中贯穿着翅脉,它们是液压管道,正是这些液压管道让昆虫的翅膀有了足够的刚性来应对飞行时巨大的应力考验。与鸟、蝙蝠的翅膀一样,昆虫翅膀的剖面上端弯曲,下端平直,这使得空气流过翼面时产生升力。
昆虫与其他任何飞行动物的标志性区别,在于它们扇动翅膀时高得惊人的速度——蜻蜓一般为每秒200次,而蚊子和马蜂则能高达每秒1000次。不仅如此,如果逐格回放高速摄像机拍摄的昆虫飞行影像,你会惊奇地发现,昆虫扑翼飞行可不是简单上下运动,从侧面观察,昆虫的翅膀其实是在画八字形。直到最近,人们把昆虫放进风洞好好研究了一番才发现,其实这些小家伙的翅膀是在空气中制造涡流,依靠这些可控的涡流,它们的翅膀在向下和向上拍动时都能产生升力,这是鸟与蝙蝠绝对无法做到的。一只小蜜蜂借助这些涡流,产生达到其体重3倍的升力,而向前的推力则是体重的8倍之多,与之相比,一架战斗机的推力与重力大小之比能达到2就可以“笑傲江湖”了。这样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苍蝇能在空中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急转弯了。
当然,这一切代价也相当高昂,飞行是件十分费力的活儿。一只果蝇飞行1小时就要消耗掉体重的10%。果蝇使用碳水化合物作为动力来源,这有点儿不太划算,其他很多昆虫直接利用脂肪作为“燃料”,便让飞行的“经济性”大为改观。所以你绝对不能小看昆虫的能力,一只小小的黑脉金斑蝶能以每天150公里的速度连续飞行3000公里,完成从北美到中美洲的长途迁徙。
(取材于王冬《御风而行》)
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能支持“昆虫的翅是一个工程学奇迹”的一项是(3分)( )
A.薄薄的翅由几丁质构成
B.不需要骨骼肌肉的支撑
C.柔韧性堪比碳纤维复合材料
D.翅脉增强了昆虫翅膀的刚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区间在第三段,原文为“几丁质这种物质本身柔软而坚韧,就连碳纤维复合材料都无法与之相比”,因此C项“柔韧性堪比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说法是不正确的,不能支持“昆虫的翅是一个工程学奇迹”的说法。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昆虫最初驾驭“风帆”在水面上滑行,后来逐步从滑行演变到在空中飞行。
B.蜉蝣有翅后即升空飞行,虽然飞行的时间不长,但由此实现了生命的延续。
C.昆虫翅膀的剖面,上端弯曲,下端平直,这可以使空气流过翼面时产生升力。
D.昆虫利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作为“燃料”,从而大大提高了飞行的“经济性”。
E.昆虫是地球上规模最为庞大的飞行者家族,很多昆虫都具有长途迁徙的能力。
【答案】BD
【解析】本题从无中生有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B.“蜉蝣有翅后即升空飞行”错,
3.根据本文和下面的材料,说明苍蝇的飞行和鹏鸟的翱翔有哪些不同点。(4分)
《逍遥游》中“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这几句话,是对鹏鸟翱翔九天的精彩描述。生物学家认为,鹏鸟翱翔时要借助上升气流,翅膀就像固定的机翼。
答:
【答案】①苍蝇飞行时必须高速扇动翅膀,鹏鸟翱翔时可以不扇动翅膀。②苍蝇飞行时借助自身扑翼产生的升力,鹏鸟翱翔时借助外界的上升气流。③苍蝇飞行时可做出急转弯的动作,鹏鸟翱翔时无法做到。
【解析】苍蝇属于昆虫,其飞行的特点应参照文本第四段内容;鹏鸟飞行的特点可参照题干中的这句话“要借助上升气流,翅膀就像固定的机翼”,两者相较可确定比较角度:飞行方式、飞行原理、转向动作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雪花秘史
1611年的圣诞节,穷困潦倒的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徜徉街头。这位皇家科学家很是沮丧,已经好几个月没发薪水的他正绞尽脑汁思考如何给朋友送上一份礼物。他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仰天长叹:“啊,上帝!除了雪花之外,还能送什么呢?”
雪花当然无法相送,这位天才的科学家却突发奇想:他决心写一篇关于雪花形状的文章作为新年礼物送给朋友。于是这篇题为《论六角形雪花》的论文问世。400多年来,每当我们提到雪花研究,都会首推这篇诞生于贫寒与友情的学术论文。
天文学家的观察毕竟不拘小节。20年后,数学家、哲学家笛卡尔才第一次详细描述了雪花的外形。和开普勒一样,这位科学巨人的观察也仅限于肉眼观察。不过,他的眼光非比寻常。除了不同形态的六边形,他还记录了极其罕见的带帽冰棱柱和十二面体结构的雪花。
在观察笔记中,笛卡尔赞叹道:“完美的六边形啊!边是如此直,夹角是如此相等,粗手笨脚的人类简直没戏……我绝对想象不出来,这些完全对称的六角小精灵如何在自由的空气与狂躁的风中悠闲地降生。咦,或许正是风神信手令小精灵在云朵里上下翻飞,并在那里托住了它们轻盈的身躯;使它们来得及左顾右盼,遵照自然固有秩序的启蒙,把自己琢磨成六片棱角的模样!”
时光机继续运转,1885年1月15日的暴风雪中,本特利拍到了第一张雪花的显微镜照片。这种“雪花微距照”产生于冰天雪地中一架连了显微镜的相机匣子。后来,他发表文章说:“虽然给雪花拍照是细致活儿,但并不困难。困难之处就在于,这项工作必须在零下温度中完成,并且需要身体暴露在严寒中。”此后的数十年中,这位“雪花晶体摄影师”拍下了5000多幅雪花照片,其中每一片都不尽相同。
雪花的研究后浪推前浪,如今的雪花人当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肯尼思·利伯布雷赫特。这位物理学家让雪花落在一个收集板上,然后仔细观察,从中找出有趣的样本。他发现,最完美的雪花晶体往往出现在风力小的小雪天,那时的天气特别寒冷。为此,他经常到寒冷的北方地区去等待降雪。
除六边形雪花之外,奇特的三角形雪花是大自然中普遍的雪花结晶形式。为揭开这个谜团,利伯布雷赫特及其合作者在实验室中模拟与自然降雪相似的条件以制造雪花,同时记录下各种不同形状的雪花晶体。
最后的结果表明,其实一些三角形雪花晶体仍然拥有六个边,之所以看上去是三角形,是因为它们是由三长三短的六条边构成的。
利伯布雷赫特指出,在雪花从天降落的过程中,微小的尘埃颗粒等杂质会造成雪花的某个边缘产生倾侧。在风的作用下,向下倾侧的边缘会生长得更快,从而形成三角形。一旦三角形开始形成,由于三角形的稳定性,雪花在之后继续下降的过程中,即使再遭遇颠簸碰撞,也会继续维持这一形态,直至降落地面。
2006年,利伯布雷赫特的雪花照片被做成邮票,飘到世界各地,当然也包括那些永远不下雪的角落。
如今,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可以导致巨型雪花形成的大气条件,这对气候研究非常重要。据说,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最大雪花是在美国蒙大拿州遭遇一次暴雪时出现的。当地一个农场工人表示,这种雪花比牛奶平底锅还要大,直径大约有38厘米。遗憾的是,找不到相关证据能够支持他的说法。
(摘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开普勒写的《论六角形雪花》的论文,是当时世界上第一篇专论雪花研究的学术论文,当然关于这篇文章,还有诞生于贫寒与友情的说法。
B.笛卡尔的赞叹形象生动,富有神奇色彩,他说雪花有可能是风神信手令小精灵在云朵里上下翻飞,并在那里托住了雪花轻盈的身躯。
C.利伯布雷赫特让雪花落在一个收集板上,仔细观察后找出有趣的样本,这位科学家发现了最完美的雪花晶体出现时的风力、天气情况。
D.将雪花拍成照片,然后再做成邮票,让这种“雪花”飘到世界各地,包括那些永远不下雪的角落,或许能满足人们的审美,这种想法早已实现。
【答案】A
【解析】理解不合文意,“是当时世界上第一篇专论雪花研究的学术论文”在原文中无体现。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德国皇家天文学家开普勒准备送朋友礼物“雪花”,是因为他穷困潦倒,已经好几个月没发薪水,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才有了这样的激动决定。
B.第一次详细描述了雪花的外形的是数学家、哲学家笛卡尔,但他的观察也仅限于肉眼观察,发现了六边形、带帽冰棱柱和十二面体结构的雪花。
C.拍到了第一张雪花的显微镜照片的人是本特利,这种“雪花微距照”产生在冰天雪地中,是用一架相机匣子进行拍摄而得到的。
D.利伯布雷赫特及其合作者,在实验室中模拟与自然降雪相似的条件以制造雪花,目的是揭开产生三角形雪花的谜团,同时记录下其他形状的雪花晶体。
E.作者认为当前世界上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最大雪花就是在美国蒙大拿州遭遇一次暴雪时出现的,一个农场工人表示的那种很大的雪花。
【答案】BD
【解析】A.曲解文意,“准备送朋友礼物‘雪花’”“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才有了这样的激动决定”
6.文章中,本特利说:“虽然给雪花拍照是细致活儿,但并不困难。困难之处就在于,这项工作必须在零下温度中完成,并且需要身体暴露在严寒中。”而他为了拍出更多的雪花照片,最终在寒冷中感染肺炎去世。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本特利的经历带给你的感悟。(4分)
答:
【答案】(示例一)①文本中说到本特利在研究雪花的过程中,不畏严寒,不顾生死,这种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让人感动。②我认为,我们的人生也应该像本特利一样,能执着地去追求自己所热爱的事物,并为此付出努力,我相信这个努力的过程会使我们终身受益。③如袁隆平,为了追求他的水稻梦,日复一日地在田间劳作,不怕脏不怕累,甘当一名农夫,却解决了困扰全球亿万人口的粮食问题,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所以,无限的热爱,执着的追求,能创造人生的辉煌。
(示例二)①文本中讲到本特利为了研究雪花不畏严寒,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可见科学研究需要付出不同寻常的艰辛努力。②我认为,我们要超越有限而平庸的生命,也必须付出努力,没有人能随随便便获得成功。③时下,娱乐圈的很多年轻人吃不得苦,受不得累,总想着靠一些“作秀”的手段去获取名利,这样得来的名利怎么会长久呢?唯有付出努力,付出艰辛,修炼自身的基本功,涵养自己的身心,你的人生才会真正地发光发亮。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让黑暗赋予光明
——黑硅自述
各位朋友,我是“黑硅”,为什么叫“黑硅”呢?简单地说,我也是硅家族的一员,但是与常规的其他硅片兄弟比起来,我表面看起来很黑,几乎不反射光,并且对光吸收率很高,人们又觉得我天生异秉,能做成特别神奇的器件,因此给我取名为“黑硅”。由于制作我的方法众多,半导体各个分支领域对我的理解也不是完全一样,这里我简单做个自我介绍,请各位以后多捧场,多研究下我,让我的知名度更高些。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些人用反应离子刻蚀硅衬底的方法最早制作了我。所谓反应离子刻蚀就是利用由等离子体强化后的反应离子气体轰击刻蚀硅表面,正是这种高能气体离子在硅表面不断刻蚀,最终在硅表面形成了纳米细针阵列的表面结构,这种细针高度可达到10微米以上并且直径小于1微米。人们相信这种材料与硅相比有着独特的性能,于是给我取名“黑硅”。我的产生正是古语所云“铁杵磨成针”的写照,你看亿万高能离子的轰击,千锤百炼方能成就我的微纳米尖锥表面。
随后多年,纳米研究风起云涌,弄潮的人儿也创造了多种方法来制造我。虽然这时的我从微纳米结构上看来是有些不同,但是人眼看我绝对是够黑的,并且用我做的探测器、热成像器件、太赫兹应用器件、太阳能电池等都有不错的效果,为此人们写了很多综述的文章为我作传,探讨我的制备、性能和器件。
但是,人们发现我其实还不够黑,因为人眼是可见光波段的,人眼看着黑并不一定完全黑,对一些红外成像设备来说,我依然不是黑硅,它们能够透过我看到我背面的东西。为什么我还能被红外成像设备看透呢?因为我的身体是硅,硅的带隙是1.12 eV,纯洁的她对波长大于1.1微米的光是无法阻挡的。我的硅姐妹天生如此,我如何变得能够吸收红外的光呢?1998年前后,哈佛大学的Mazur教授课题组研制成了新的能带结构,就像屋子和楼顶间加了楼梯,原来跳不上去的长波长光子现在也能找到楼梯上去,于是大于1.1微米的光也被吸收进来,这样即使是红外相机也看不到我背后的图案了。中国的科学家给我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作广谱吸收的黑硅。我的新特性是能够吸收全光谱的太阳能,太阳光到达地球的光谱是一个比较长的谱,典型的谱线可以从0.2微米到3微米,而纯晶硅只能吸收波长小于1.1微米的部分光,还有一大部分的太阳光不在这个范围内,既然不能被吸收,这些光自然也无法转换成电,太阳能的大部分就浪费掉了。但我就可以把这些光全部吸收过来,可是全黑的我能够借助全光谱吸收的太阳光获得令人满意的电力吗?
现代太阳能电池从1954年开始,到今天已经有60年了,那时候的材料就是我的硅姐妹。今天她已被做成了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电池类型,工厂里面不停地生产,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电力,造福了全人类。而我还在黑暗中摸索,虽然很多人因为我的黑对我情有独钟,不断探索我的特性。世间万物需要在平衡中实现最优化,虽然表面微纳米结构和硫掺杂给了我全黑的秉性,使我能够把所有的太阳光留住,但是现在却很难把光导出形成可利用的电力,因为激光造成的微纳米非晶态缺陷,也给我引入了更多的电子复合损耗,就像路上车太多、障碍太多堵住了一样,很难通畅。目前,利用我吸收的大于1.1微米波段的红外太阳光形成的电量几乎探测不到,而对小于1.1微米的光生载流子也产生不了效果。为了很好地实现道路的顺畅,人们设想了一些路径,其中有条路叫作中间带,通过保持住常规的上下能级位置,并实现在中间插入一个新的能带,就像新建悬空的高架桥一样,这样我也许就能很好地被利用来产生电力了。可是现在大家还没有造好这座桥。
太阳能电池慢慢成为能源大户,硅妹子是经过了一个甲子的修炼才有今天的成就,全黑的我也快20年了,大家加把劲儿,快点架好桥,让我把吸收到的光导出形成更多的电吧。让黑暗赋予我光明,我就是黑硅,我正时刻准备着迎接太阳的万丈光芒。
(有删改)
2.这篇科普文以“让黑暗赋予光明”为题有何好处?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
【答案】①“让黑暗赋予光明”这个题目具有文学性,赋予科普文以灵性和美感,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②题目中的“黑暗”与“光明”对比鲜明,既与副标题“黑硅自述”照应,又能引发读者思考“黑硅”的功用。③本文重点说明的是“黑硅”能吸收全光谱的太阳能的新特性,并希望能被最优化,把光导出形成可利用的电力,从而达到“让黑暗赋予光明”的目的,显然这个题目揭示了这个意义,可谓画龙点睛。
【解析】作为科普文的题目,“让黑暗赋予光明”显然采用了文学笔法,使说明文有了灵性和美感,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祝蜣螂南行
黎先耀
①蜣螂者,俗称屎壳郎也。现在居然为这种被人们讨厌的“逐臭之夫”祝福,未免使人发笑。
②可是,让屎壳郎照镜子——臭美,开先河者,是被人称为昆虫诗人的法国科普作家法布尔。他的名著《昆虫记》赞颂蜣螂,称它们为“清道工”,因为蜣螂逐臭,就是为我们除污:蜣螂扁阔的头前,一排钉耙似的硬角,用来掘割粪土。它带锯齿的前腿像是扫帚,用来收集粪土,把粪土放在长着尖爪的后腿间,搓转成丸,然后推回地下巢穴,储作食物。
③蜣螂推着比它们身体大得多的粪球前进,从不避陡坡险沟,常常快推到坡顶,又连球一齐滚下来,一只蜣螂推不动,就两只合作,一前一后,齐心协力推,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因此,有一种蜣螂,生物学家给它取名为希腊神话中罚推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我国民间也称蜣螂为“推车客”。
④据说古代埃及人认为蜣螂搓推粪球,有如运转天上的星球,所以称它为“神圣的甲虫”。古代也有说蜣螂坏话的,如希腊的伊索就写过一篇叫“蚂蚁与屎壳郎”的寓言,把蜣螂讥讽为不爱劳动的乞食者,但那是“不实之词”。我国古代药书中记载,蜣螂,甚至蜣螂转丸,都能入药,可治不少内外科的疾病。所以,屎壳郎确非害人虫,不能顾名掩鼻。
⑤我们现在要为蜣螂祝福,是因为今年我国长江流域的一种“神农蜣螂”,应澳大利亚有关科研机构的“邀请”,离别故土,远渡重洋,到澳大利亚东南部湿热地区去安家落户。澳大利亚现在有几千万头牛,每天排出的牛粪,要覆盖约4000平方千米的草场;牛粪还滋生蝇类,更是害上加害。从中国请去的蜣螂的任务,就是去帮助清扫那里广阔的大牧场。
⑥澳大利亚难道没有蜣螂?有是有的,但是本地的蜣螂只爱吃袋鼠粪,牛粪不合它们的胃口,它们不愿问津。这就像牛虻爱吮牛血,狗蝇只叮狗身一样,是昆虫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适应生活的本能。
⑦澳大利亚为什么没有以牛粪做食料的蜣螂?这有地质历史和生物进化两方面的原因。澳大利亚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和印度洋之间。可是在古老的地质年代,它是与其他大陆相连的。到了一亿多年前的白垩纪,由于地壳运动和大陆漂移,澳大利亚才与亚洲大陆分离,后来又与南极洲分开。那时候,地球上生物进化的历程还处于哺乳动物的早期阶段,才出现一些原始的兽类。由于长期地理隔离,动物种类又单一,澳大利亚一方面成了鸭嘴兽和袋鼠等一些原始哺乳动物的乐园,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哺乳动物在当地环境中继续向前进化。现在在澳大利亚陆地生活的一些有胎盘类的动物,如马、牛、羊、猫、犬、豕,甚至鼠类,都是十八九世纪人类从欧、亚等其他大陆带去的。牛是带去了,但清除牛粪的蜣螂却没有带去。因此,澳大利亚现在缺乏以牛粪做食料的蜣螂。
⑧达尔文等人曾举出“猫—田鼠—野蜂—三叶草—牛”食物链的有名例子,揭示了当时英国畜猫有利于养牛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同样的道理,澳大利亚引进我国产牛地区的蜣螂,如果繁殖成功,对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将是有益的。
⑨我国的牧民中有句谚语,“鹰眼、鹿腿、屎壳郎的鼻子”,用来称赞草原上有些动物的某种器官特别灵敏。蜣螂的嗅觉确实非常敏锐,无论哪里有了人畜粪,它们不怕关山阻挡,很快就会闻风而至。中澳相距万里,又远隔重洋,蜣螂的鼻子虽灵,想过去也只好望洋而叹。现在,中澳之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天涯咫尺,地理隔绝的鸿沟已经消失。今天,在澳洲袋鼠出没、牛羊遍野的美丽富饶的草原上,从我国引进的油亮壮实的黑甲虫们,正在那里勤奋地打扫牧场哩。
⑩让我们祝蜣螂们成功吧!
(选自《莼鲈之思》,有删改)
1.请就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谈谈你的看法,并举例加以说明。
答:
【答案】本文语言生动,善于运用比喻、拟人、引用等手法生动地说明对象的特征。“蜣螂扁阔的前头,一排钉耙似的硬角,用来掘割粪土”一句,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地说明了硬角的形状和功用。“正在那里勤奋地打扫牧场哩”以拟人手法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关于蜣螂的想象。“鹰眼、鹿腿、屎壳郎的鼻子”则引用谚语介绍说明了蜣螂拥有灵敏的嗅觉。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透视申冬奥成功后五大民生焦点问题
杨毅沉 汪 涌 倪元锦
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花落北京,在体现我国强大经济社会发展的背后,人们也关心一些相关民生焦点问题。
一是办赛究竟需要多大投入?在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过程当中,得到了国民的高度认可与支持,同时舆论也对一些问题予以关注:中国缺乏雄厚的冰雪运动基础,申办冬奥会成功后要花多少钱建多少场馆?节俭办赛是北京申奥的一大理念和目标。根据此次冬奥会财政预算,赛事编制预算花费约为15.6亿美元,政府补贴占6%;包括竞赛场馆和非竞赛场馆在内的场馆建设预算,约为15.1亿美元,在这15.1亿美元中有65%来源于社会投资。冬奥申委官员表示,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如何“花钱”看,运营费用中政府出得也并不多,只占到一成。
二是“冬奥蓝”何时能到来?在等待2022年冬奥会举行的不到七年时间里,“冬奥蓝”何时到来是人们较为关注的问题。记者统计,今年一、二月,张家口仅有4天轻微污染,其他均为优、良空气质量。申奥成功有助于张家口又好又快地发展。北京冬奥申委环境环保部部长方力说,今年上半年,北京PM2.5的平均浓度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5.2%。预计到2017年,PM2.5的年均浓度将比2012年下降25%以上。蓝天增加并不容易。北京市市长王安顺表示:2013年北京出台了五年投资1 300亿美元的“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此举仅在过去两年内就使全市的燃煤总量减少了30%,并淘汰了100多万辆高排放车辆。去年APEC期间自然气象条件并不具有优势,却实现了人工给力治霾,积累了大量宝贵数据。专家表示,必须从根本摒弃“用环境换钱”的发展思路,才能让“冬奥蓝”提前到来,成为“常态蓝”。
三是冬奥“双城记”距离是问题吗?从奥运会历史上来看,赛区之间的交通时长,北京与张家口不是最长的。专家表示,解决“双城记”的杀手锏,将是中国的“高铁名片”。未来,北京到张家口乘坐高铁只需要50分钟左右。据了解,国际雪联等七个国际体育单项组织都曾明确表示这个距离是完全可以接受的。2010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就批复了新建北京至张家口铁路项目建议书。这条城际高铁线路自北京站,经海淀、昌平、延庆,河北省怀来、宣化至张家口,正线全长约170公里。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晓涛表示,“并不是申办冬奥会才修建北京到张家口的高铁,这一段高铁实际上是北京到包头高铁的一部分,是国家十二五规划里的一条线。”未来,这条城际高铁将成为长城脚下的“新景观”。
四是造雪对水资源影响有多大?北京和张家口是中国滑雪项目发展最快的地区,这本身就充分证明了北京和张家口现有的山形地貌已具备滑雪项目开展的条件。据了解,在张家口崇礼和北京延庆这两个滑雪项目举办地,都具备了降雪小气候。冬奥申委官员此前对记者表示,去年张家口地区雪场周边连续下了26场雪,在北京海坨山,今年5月9日还下了一场雪,去年的5月12日也下了一场雪。除自然降雪,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说,按照往届冬奥会的通常做法,北京2022年也将使用已有的造雪设施,以补充自然降雪的不足。造雪对水资源影响有多大?刘鹏说,在雪场运行高峰期,人工造雪用水量占当地供水量的比例最高也不到1%。
五是比赛场馆未来将如何利用?北京在申办之初,即对奥运遗产进行科学规划,并将成立专门机构进行全过程管理。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主要遗产将与地区长期发展规划和目标相契合。据了解,除北京2008年奥运会留下的场馆,计划为冬奥会新建设的国家速滑馆、冬季两项中心和北欧中心跳台滑雪场、北欧中心越野滑雪场和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等,赛后将规划为中国运动员训练基地、体育比赛场地和冰雪爱好者的乐园。需建成永久设施的奥运村和媒体驻地,冬奥会后将作为酒店或公寓,继续服务于体育文化、旅游休闲等产业的发展。
国际冰球联合会副主席胡文新表示,如果北京能够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对冰球运动在中国的推广是一个相当有利的机会。
(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花落北京,体现出中国强大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会对中国民生问题带来新的思索和契机。
B.中国缺乏雄厚的冰雪运动基础,申办冬奥会成功后,如何多方筹资和以节俭理念办奥运,是一个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C.要实现“冬奥蓝”,张家口相对容易,北京压力巨大,必须从根本摒弃“用环境换钱”的发展思路,才能让“冬奥蓝”提前到来,成为“常态蓝”。
D.北京、张家口联手申办冬奥会成功,将有助于北京到张家口的高铁的发展,将使这条城际高铁成为长城脚下的“新景观”。
E.思考和处理好人工造雪对水资源的影响问题,对奥运遗产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等,都有助于中国民生的建设,使中国人过上富足的生活。
【答案】答A给3分,答B给2分,答E给1分;答C、D不给分。
【解析】C项,“张家口相对容易”在文中没有依据,属于无中生有;D项,“将有助于北京到张家口
2.“冬奥会”申办成功后,引发了人们对五大民生问题的关注思考,请简要概括这五大问题和解决方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人们关注思考的五大民生问题是:办赛需要多大投入?“冬奥蓝”何时能到来?“双城记”问题怎么解决?造雪对水资源影响有多大?比赛场馆未来将如何利用?其解决的方案分别是:节俭办赛;摒弃“用环境换钱”发展思路;用好中国的“高铁名片”;使用已有的造雪设施补充自然降雪的不足;对奥运遗产进行科学规划并成立专门机构进行全过程管理。
3.2022年冬奥会,实际是一次双城会。请根据文章内容,对这次双城联手的有利条件做简要的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次两城联手的有利条件:①两城都是中国滑雪项目发展最快的地区,北京和张家口现有的山形地貌已具备滑雪项目开展的条件;②两城都在环境治理方面有诸多举措、有一定成效且能够有更好的可能;③两城之间的距离由于之前的规划已奠定基础。(大意对即可)
【解析】本题是就双城会设题,找准内容在文章中所处的相关区间十分重要。文章写到相关内容的文段是第三、四、五段,分别谈到环境治理、距离问题和冰雪条件,用恰当的语句概括即可。
4.文中说,“必须从根本摒弃‘用环境换钱’的发展思路,才能让‘冬奥蓝’提前到来,成为‘常态蓝’。”联系文章内容和现实生活,谈谈环境和发展的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必须从根本摒弃‘用环境换钱’的发展思路”是一种有战略眼光的观点。张家口和北京的环境治理成果和举措:减少燃煤总量、淘汰高排放车辆和人工治霾等,都给我们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治理方式;更为重要的在于,“必须从根本摒弃‘用环境换钱’的发展思路”,从根本上颠覆了长期存在的先发展后治理的模式,为“宁肯发展慢一点,也要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提供正面典型。
【解析】“必须从根本摒弃‘用环境换钱’的发展思路”是北京市市长关于环境发展的一段话,答题时,首先应该评价,然后从文章内容和现实生活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用语在简洁的同时要切中要害。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大道至简,象由心生
——著名艺术家“东方之子”庄玉君访谈录
沐一韩:我们都知道您在中国设计界的杰出成就,三十年的设计经验,对您转入国画领域后的艺术创作有怎样的影响?
庄玉君:我从小的梦想是画画,为生计才进入设计界打拼,但这几十年在设计行业的沉淀和积累,包括坚持40多年的书法磨练,都像是为国画梦在打磨零配件。当所有零件都准备好了,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精心组装了。现在回头看,如果一开始就按直线来走,可能会显得单薄,在画画之前我经历了设计和书法两个阶段的积淀,再拿起画笔时就有空间感和笔墨分寸,在设计构图方面的经验也会使笔下更大胆。
沐一韩:大道至简是您的艺术理念,您心中对“道”的理解是什么?寓道于艺,请您谈一谈道在创作中的体现过程?
庄玉君:道,是天地之道,是自然事物的规律。它无所不指,无所不在,但谁也无法给它下一个确切定义。大道至简,大礼必简,大乐必易,就好比一个物理定律,它越能适用所有环境和所有条件,反而会呈现得越简单。普世的一定是至简的。
至于道在创作中的体现过程,可以从很多方面去讲,比如技法之道,哲思之道,比如中国画的本质和中国画自身的规律性,艺术规律其实就是道的有所体现。一个画家要自觉地由“度物得道”,再“度法思道”,由“道”进“技”,最后达到“技”“道”统一的境界,才能称得上是“得道”。
沐一韩:您觉得文人画家应具备怎样的素质?
庄玉君:无论哪一门艺术,其核心一定是文化。画家没有深厚的文学修养,没有广博的学问,境界是不会高的。因为技艺尚可以通过磨练达到一定的水平,而文化和精神的境界则是没有尽头的。自古画脉即文脉,中国画也一直承载着历代画家们的哲学体验或文化了悟,因此文人画家,至少要把中国文化及中国画本体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用心揣摩。没有文化的功底,画画的基本功再好,作品格调也上不去。
另外,艺为心声,为艺之道即做人之道,一个画家的人格品性也决定了其画品的高下。艺到深处是修养,所谓“人书俱老”,才是一种成熟的境界和情怀。
沐一韩:艺术家要有民族性、现代性,同时还要具有个人特色,个人特色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庄玉君:个人的特色是在民族和现代的基础之上,在群体特征的基础之上加注自己的东西。它的前提是,个人必须有能力消化吸收和融合民族传统和时代特性,否则,只为搞噱头或赚取眼球造作出来的东西,是说服不了观众的。
沐一韩:您创作的“中国精神”系列入选2015洛杉矶艺博会,香港“占中”事件您又创作了“焦墨钟馗”系列,近日见您又挥毫“中国功夫”系列,这其中是否也有政治的因素?
庄玉君:我一向是反对艺术参与政治的。但作为一个画家连政治觉悟都没有,是很自私的。创作的缘起是发自内心的爱国情感。面对国外反华势力,我只想拿起画笔,尽自己很小的一份力量,唤起国人的感情共鸣。从另一个层面来讲,文化、艺术和政治本来就是一家,艺术来源于生活,而政治是生活的大环境,国家乱了,整个人民是要遭殃的。作为一个艺术家,内心的真实情感最重要,不是说涉及政治题材就非得跟政治挂钩。
沐一韩: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艺术家,站在您的位置,对同在艺术这条路上执着追求的年轻人讲几句话?
庄玉君:年轻人最大的障碍是难于认清自己。每个人就像草药一样,你可以是金贵一点的,比如人参或冬虫夏草,但也可以是普通的芽草,它同样也可以治病,一定要对症下药才行。要善于扬长避短,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儿,认识了自己,就可以定以后的方向。文化是中国书画的基础,做学问是为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读书可以使笔下更有思想内涵,现在许多人不读书、不看报、不关心国家大事,只想着哗众取宠,争名夺利,笔下流露出来的境界自然低俗。所以,年轻人要在一开始就注重艺术格调问题。有些年轻人技巧已经够了,缺少的就是认真研读传统,把传统的经典融化到自己的性情风骨当中。要先把传统学扎实了,再讲创新,才是正道。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庄玉君设计工作经历和长期的书法磨练,使他的绘画更有特色,也避免了一开始就从事绘画作品会显得单薄的现象的出现。
B.庄玉君遵奉大道至简的艺术理念,他认为,在创作上“道”就是技法之道、哲思之道,得道就是要达到“技”“道”统一的境界。
C.中国画承载了历代画家们的哲学体验或文化了悟,如果文人画家不对中国文化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就不会有作品格调的提高。
D.画品的高下是由画家的人格品性决定的,为人之道往往就是为艺之道,所谓的“人书俱老”更强调一个艺术家道德修养的高度。
E.一个成功的艺术家的创作必须要有个人特色,但这种特色是建立在民族性、现代性基础之上的,而不是为了搞噱头或赚取眼球。
【答案】答C给3分,答E给2分,答B给1分;答A、D不给分。
【解析】A项,“也避免了一开始就从事绘画作品会显得单薄的现象的出现”错,原文是“现在回头
6.庄玉君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艺术家,他对在艺术之路跋涉的年轻人提出了哪些希望?
【答案】①认清自己。准确定位,扬长避短,确定前进的方向;
②注重艺术格调。多读书,关心国家大事,提高道德修养;③认真研读传统,再讲创新。
【解析】这道题找到答题区间很容易,是在最后的一个问答上。分析该部分内容,很容易答出“认清自己”这一内容。后两点要对最后一段进行分析,筛选出庄玉君的看法。庄玉君这段话是针对年轻人中存在的“哗众取宠,争名夺利,境界低俗”“一味讲创新”两种现象而谈的,考生可以就此进行归纳总结。
7.简要分析这篇访谈的提问特点。
【答案】①熟悉采访对象的情况,围绕艺术观和创作经历提问,针对性强;②提问中侧重人生启迪和现实问题,启发性强;③提问思路清晰,逻辑性强。
【解析】访谈的目的是获取新闻素材,了解客观情况,因此提问的技巧非常重要。提问要抓住事件和人物的特征;体现平民化的视角,能吸引观众;注重人文关怀,体现人性化的观念和宗旨等等。了解了这些知识,再结合文本内容,即可分析作答。如这篇访谈中采访者就庄玉君的“中国精神”系列、“焦墨钟馗”系列、“中国功夫”系列这些创作的提问,就和现实、政治相联系,体现了采访者针对现实提问的特点,也表现了采访者对被采访者的了解。
8.在这篇访谈中,庄玉君谈到了政治与艺术的关系问题,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两者关系的理解。
【答案】①艺术家要有政治觉悟,要抒发内心的爱国情感。②艺术、政治二者不可脱离。艺术来源于生活,而政治是生活的大环境,文学、艺术、政治是一家。③艺术家要有深厚的艺术素养。④涉及政治题材未必就和政治挂钩。
【解析】就政治和艺术的关系问题,文中有“政治的因素”“政治觉悟”“政治题材”等词语,要在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会走路的树枝”:竹节虫
赵力
竹节虫的天敌有鸟、蜥蜴和猴子等。对这些视力敏锐的动物来说,捕食竹节虫应该不是太难的事吧。其实不然,至少我发现鸟类捕食竹节虫非常困难,这是为什么呢?我通过观察青城山区一种常见的竹节虫发现,这种竹节虫身体细长,有三对纤细的足笔直地伸展在身体两侧,全身分节明显,生来就像树枝,再加上大多情况下它们都一动不动地趴在树上,就像隐了身一样,因此很难被鸟儿发现。更重要的是,即使在进食时,它们也只吃一点点树叶,进食时间严格控制在两分钟左右。正是靠着这种严格控制自身运动的生活方式,竹节虫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天敌的侵害。
还有一些种类的竹节虫,一旦伪装失灵被天敌发现,不仅能使用多刺的节肢顽强自卫,还会分泌及喷射化学物质抵御来犯之敌。我饲养的一种竹节虫在受刺激时就会从前胸背板前端的腺体散发出一股闻起来类似人参的气味,用来吓退敌人。目前科学家们尚不清楚竹节虫喷出的有毒气雾确切的化学成分,但有化学家形容说,吸入这种气雾的难受感觉类同于吸入胡椒粉或辣椒粉。由于不少西方人喜欢将竹节虫作为宠物养在家里,专家特别告诫,儿童及哮喘病患者不要接触能喷射毒气的竹节虫。
有些竹节虫十分擅长装死,只要它们栖息的树枝稍有震动,或者感觉到危险迫近,它们便会自动从树上坠落下去,同时收胸拢足,一动不动,保持这种姿势几分钟,几乎不露任何破绽。一旦感觉危险解除,它们便会溜之大吉。其实,即使它们被认出来,活命的概率也很大,因为很多动物不喜欢吃尸体。如果一切手段无效,许多种类的竹节虫还会采取断足求生的办法。当一只竹节虫被攻击性极强的肉食动物抓住一条腿时,它往往会干脆利落地丢掉这条腿逃生。假如负伤逃脱的竹节虫尚未成年,断足一般都会再长出来。
通过饲养竹节虫,我还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蚂蚁能够充当竹节虫扩散卵子的“义工”。
竹节虫的卵的外壳由一层类脂以及一些有机化合物组成,内部有一层薄薄的生物膜,包裹着未发育成型的小虫。雌性竹节虫的产卵量往往很大,有些种类的雌性竹节虫一生的产卵量可超过2000枚,是“广种薄收”生存策略的典型代表。大多数种类的竹节虫的卵长3-5毫米,“个头”相对于其他昆虫来说很大。竹节虫卵的外形千奇百怪,有的像植物的种子,有的像西瓜,有的像米粒,有的甚至两侧长有像翅膀一样的东西。这后一种竹节虫卵看上去很像《哈利·波特》中魁地奇比赛里使用的工具,大约是竹节虫想让自己的卵在落地的过程中随风飘扬到各处。事实上,大多数竹节虫的雌虫会在卵落地之前用尾部把它们弹射出去,目的是避免同类之间为生存而相互竞争食物。有些种类的竹节虫则喜欢把卵用分泌的胶液固定在树枝上,或者把卵散落到土块或岩壁的缝隙中,仔细地藏起来。还有些种类的竹节虫的卵表面有瘤状的突出,能受到某些种类蚂蚁的青睐而被搬回蚁巢去。这种做法看似自寻死路,其实虽然蚂蚁整天忙着囤积粮食,真正享用的还不到其中的1/10,而气味平淡、颜色灰暗的竹节虫卵尤其不能刺激蚂蚁的食欲。所以,竹节虫卵在蚁巢里比在地面上更安全。所以我们说蚂蚁充当了帮助竹节虫扩散卵子的“义工”。
(有删改)
9.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鸟、蜥蜴和猴子等都是竹节虫的天敌,它们视力敏锐,捕食竹节虫不是太难的事,但竹节虫也有能够从它们嘴里逃生的方式。
B.竹节虫喷出的有毒气雾含有化学成分,味道像胡椒粉或辣椒粉一样,儿童及哮喘病患者往往受不了这种化学物质。
C.竹节虫装死时几乎不露任何破绽,而且很多动物不喜欢吃尸体。这样,它们逃生的概率就变得很大。
D.如果竹节虫被攻击性极强的肉食动物抓住一条腿,它往往会舍弃这条腿。而在负伤逃脱后,断足一般都会再长出来。
E.文章在写作过程中,充分运用了比喻、类比等手法,既表现出竹节虫鲜明的特征,又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
【答案】选E给3分,选C给2分,选A给1分;选BD不给分。
【解析】A项,“捕食竹节虫不是太难的事”错,文中开始只是给出这样一种猜测,然后后面予以否
10.文中介绍了竹节虫防范天敌、逃生保命的哪几种方法?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善于伪装,很难被鸟儿发现;②严格控制进食时间,尽量保持身体不动;③用多刺的节肢自卫,分泌及喷射化学物质,吓退敌人;④擅长装死,摆脱危险;⑤采取断足求生的办法逃生。
【解析】题目要求对文中介绍的竹节虫防范天敌逃生保命的方法进行筛选概括。这样,就需要从前面三段中找到介绍这些方法的文字,如它们善于伪装,控制进食时间,散发气味,装死或断足等,从文中筛选出来后,对其进行概括,便可得到答案。
11.竹节虫是怎样让自己的卵保存下来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产卵量很大,体现“广种薄收”这一生存策略;②卵的外形千奇百怪,且能随风飘扬到各处;③把卵用分泌的胶液固定在树枝上,或者散落到土块或岩壁的缝隙中;④卵表面有瘤状的突出,让蚂蚁充当扩散卵子的“义工”。
【解析】题目要求对竹节虫让自己的卵保存下来的方式进行归纳。具体分析时,将阅读的重点放在最后一段。结合段中的“有的”“还有”等词语,将这一段落分成几个部分,分别归纳出各部分所介绍的保存卵的方式即可。
12.竹节虫生存的方式,给了你怎样的启迪?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每一种生物,都会遵循生存的法则。竹节虫,虽然是自然界中的弱者,但这一物种却能够有效地保护自己,并能以安全的方式繁衍后代。无论是隐身、喷气体,还是装死、断足,都让我们看到了弱者在强者面前的生存技能。其实,生活中,弱者也可以像竹节虫一样,巧妙地运用自身的特点,小心谨慎,这样,就可以使自己获得安全的生活空间。如果缺少防范意识,不懂得运用方法,就会让我们处于危险的境地。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你在花园里驻足观察那些胖胖的蜜蜂在花丛中起起落落,或者在厨房手拿蝇拍对着狡猾的苍蝇无可奈何时,你一定认同以下观点:把“飞行家”这个名号冠于昆虫身上是恰如其分的。昆虫不仅是地球上规模最为庞大的飞行者家族,也是最早掌握这项技术的先驱者。地球上的第一次飞行是个什么场景?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早已消失在岩层之中。不过,当年第一批飞行者的后代仍然活跃在我们的星球上,它们就是蜉蝣。
蜉蝣这种生物绝大多数时间生活在水中,以藻类为食。当它们准备繁殖时,便爬出水面,在水边的植物上蜕皮,成为有翅的成虫。这些获得新生的小虫子并不急于飞行,多数时候会聚集在水面上,伸展双翅,在微风的吹拂下于水面上滑行。当时机成熟,便在风中舞动,在空中完成婚配。不久,雌虫产卵,刚刚脱离水面不过十几小时的蜉蝣们再次落回水中,这也意味着它们个体生命的终结。目前,多数昆虫学家认为,最早的昆虫也像蜉蝣一样,是从水面滑行演化到飞行的,最早的翅应该是“风帆”,而非“机翼”。
昆虫的翅是一个工程学奇迹:一片几丁质的薄层,没有任何骨骼和肌肉的支撑。几丁质这种物质本身柔软而坚韧,就连碳纤维复合材料都无法与之相比。几丁质中贯穿着翅脉,它们是液压管道,正是这些液压管道让昆虫的翅膀有了足够的刚性来应对飞行时巨大的应力考验。与鸟、蝙蝠的翅膀一样,昆虫翅膀的剖面上端弯曲,下端平直,这使得空气流过翼面时产生升力。
昆虫与其他任何飞行动物的标志性区别,在于它们扇动翅膀时高得惊人的速度——蜻蜓一般为每秒200次,而蚊子和马蜂则能高达每秒1000次。不仅如此,如果逐格回放高速摄像机拍摄的昆虫飞行影像,你会惊奇地发现,昆虫扑翼飞行可不是简单上下运动,从侧面观察,昆虫的翅膀其实是在画八字形。直到最近,人们把昆虫放进风洞好好研究了一番才发现,其实这些小家伙的翅膀是在空气中制造涡流,依靠这些可控的涡流,它们的翅膀在向下和向上拍动时都能产生升力,这是鸟与蝙蝠绝对无法做到的。一只小蜜蜂借助这些涡流,产生达到其体重3倍的升力,而向前的推力则是体重的8倍之多,与之相比,一架战斗机的推力与重力大小之比能达到2就可以“笑傲江湖”了。这样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苍蝇能在空中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急转弯了。
当然,这一切代价也相当高昂,飞行是件十分费力的活儿。一只果蝇飞行1小时就要消耗掉体重的10%。果蝇使用碳水化合物作为动力来源,这有点儿不太划算,其他很多昆虫直接利用脂肪作为“燃料”,便让飞行的“经济性”大为改观。所以你绝对不能小看昆虫的能力,一只小小的黑脉金斑蝶能以每天150公里的速度连续飞行3000公里,完成从北美到中美洲的长途迁徙。
(取材于王冬《御风而行》)
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能支持“昆虫的翅是一个工程学奇迹”的一项是(3分)( )
A.薄薄的翅由几丁质构成
B.不需要骨骼肌肉的支撑
C.柔韧性堪比碳纤维复合材料
D.翅脉增强了昆虫翅膀的刚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区间在第三段,原文为“几丁质这种物质本身柔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昆虫最初驾驭“风帆”在水面上滑行,后来逐步从滑行演变到在空中飞行。
B.蜉蝣有翅后即升空飞行,虽然飞行的时间不长,但由此实现了生命的延续。
C.昆虫翅膀的剖面,上端弯曲,下端平直,这可以使空气流过翼面时产生升力。
D.昆虫利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作为“燃料”,从而大大提高了飞行的“经济性”。
E.昆虫是地球上规模最为庞大的飞行者家族,很多昆虫都具有长途迁徙的能力。
【答案】BD
【解析】本题从无中生有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B.“蜉蝣有翅后即升空飞行”错,原文为“这些获得新生的小虫子并不急于飞行,多数时候会聚集在水面上,伸展双翅,在微风的吹拂下于水面上滑行。当时机成熟,便在风中舞动,在空中完成婚配”。D.“利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作为‘燃料’,从而大大提高了飞行的‘经济性’”错,原文说“果蝇使用碳水化合物作为动力来源,这有点儿不太划算”。
3.根据本文和下面的材料,说明苍蝇的飞行和鹏鸟的翱翔有哪些不同点。(4分)
《逍遥游》中“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这几句话,是对鹏鸟翱翔九天的精彩描述。生物学家认为,鹏鸟翱翔时要借助上升气流,翅膀就像固定的机翼。
答:
【答案】①苍蝇飞行时必须高速扇动翅膀,鹏鸟翱翔时可以不扇动翅膀。②苍蝇飞行时借助自身扑翼产生的升力,鹏鸟翱翔时借助外界的上升气流。③苍蝇飞行时可做出急转弯的动作,鹏鸟翱翔时无法做到。
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雪花秘史
1611年的圣诞节,穷困潦倒的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徜徉街头。这位皇家科学家很是沮丧,已经好几个月没发薪水的他正绞尽脑汁思考如何给朋友送上一份礼物。他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仰天长叹:“啊,上帝!除了雪花之外,还能送什么呢?”
雪花当然无法相送,这位天才的科学家却突发奇想:他决心写一篇关于雪花形状的文章作为新年礼物送给朋友。于是这篇题为《论六角形雪花》的论文问世。400多年来,每当我们提到雪花研究,都会首推这篇诞生于贫寒与友情的学术论文。
天文学家的观察毕竟不拘小节。20年后,数学家、哲学家笛卡尔才第一次详细描述了雪花的外形。和开普勒一样,这位科学巨人的观察也仅限于肉眼观察。不过,他的眼光非比寻常。除了不同形态的六边形,他还记录了极其罕见的带帽冰棱柱和十二面体结构的雪花。
在观察笔记中,笛卡尔赞叹道:“完美的六边形啊!边是如此直,夹角是如此相等,粗手笨脚的人类简直没戏……我绝对想象不出来,这些完全对称的六角小精灵如何在自由的空气与狂躁的风中悠闲地降生。咦,或许正是风神信手令小精灵在云朵里上下翻飞,并在那里托住了它们轻盈的身躯;使它们来得及左顾右盼,遵照自然固有秩序的启蒙,把自己琢磨成六片棱角的模样!”
时光机继续运转,1885年1月15日的暴风雪中,本特利拍到了第一张雪花的显微镜照片。这种“雪花微距照”产生于冰天雪地中一架连了显微镜的相机匣子。后来,他发表文章说:“虽然给雪花拍照是细致活儿,但并不困难。困难之处就在于,这项工作必须在零下温度中完成,并且需要身体暴露在严寒中。”此后的数十年中,这位“雪花晶体摄影师”拍下了5000多幅雪花照片,其中每一片都不尽相同。
雪花的研究后浪推前浪,如今的雪花人当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肯尼思·利伯布雷赫特。这位物理学家让雪花落在一个收集板上,然后仔细观察,从中找出有趣的样本。他发现,最完美的雪花晶体往往出现在风力小的小雪天,那时的天气特别寒冷。为此,他经常到寒冷的北方地区去等待降雪。
除六边形雪花之外,奇特的三角形雪花是大自然中普遍的雪花结晶形式。为揭开这个谜团,利伯布雷赫特及其合作者在实验室中模拟与自然降雪相似的条件以制造雪花,同时记录下各种不同形状的雪花晶体。
最后的结果表明,其实一些三角形雪花晶体仍然拥有六个边,之所以看上去是三角形,是因为它们是由三长三短的六条边构成的。
利伯布雷赫特指出,在雪花从天降落的过程中,微小的尘埃颗粒等杂质会造成雪花的某个边缘产生倾侧。在风的作用下,向下倾侧的边缘会生长得更快,从而形成三角形。一旦三角形开始形成,由于三角形的稳定性,雪花在之后继续下降的过程中,即使再遭遇颠簸碰撞,也会继续维持这一形态,直至降落地面。
2006年,利伯布雷赫特的雪花照片被做成邮票,飘到世界各地,当然也包括那些永远不下雪的角落。
如今,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可以导致巨型雪花形成的大气条件,这对气候研究非常重要。据说,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最大雪花是在美国蒙大拿州遭遇一次暴雪时出现的。当地一个农场工人表示,这种雪花比牛奶平底锅还要大,直径大约有38厘米。遗憾的是,找不到相关证据能够支持他的说法。
(摘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开普勒写的《论六角形雪花》的论文,是当时世界上第一篇专论雪花研究的学术论文,当然关于这篇文章,还有诞生于贫寒与友情的说法。
B.笛卡尔的赞叹形象生动,富有神奇色彩,他说雪花有可能是风神信手令小精灵在云朵里上下翻飞,并在那里托住了雪花轻盈的身躯。
C.利伯布雷赫特让雪花落在一个收集板上,仔细观察后找出有趣的样本,这位科学家发现了最完美的雪花晶体出现时的风力、天气情况。
D.将雪花拍成照片,然后再做成邮票,让这种“雪花”飘到世界各地,包括那些永远不下雪的角落,或许能满足人们的审美,这种想法早已实现。
【答案】A
【解析】理解不合文意,“是当时世界上第一篇专论雪花研究的学术论文”在原文中无体现。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德国皇家天文学家开普勒准备送朋友礼物“雪花”,是因为他穷困潦倒,已经好几个月没发薪水,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才有了这样的激动决定。
B.第一次详细描述了雪花的外形的是数学家、哲学家笛卡尔,但他的观察也仅限于肉眼观察,发现了六边形、带帽冰棱柱和十二面体结构的雪花。
C.拍到了第一张雪花的显微镜照片的人是本特利,这种“雪花微距照”产生在冰天雪地中,是用一架相机匣子进行拍摄而得到的。
D.利伯布雷赫特及其合作者,在实验室中模拟与自然降雪相似的条件以制造雪花,目的是揭开产生三角形雪花的谜团,同时记录下其他形状的雪花晶体。
E.作者认为当前世界上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最大雪花就是在美国蒙大拿州遭遇一次暴雪时出现的,一个农场工人表示的那种很大的雪花。
【答案】BD
【解析】A.曲解文意,“准备送朋友礼物‘雪花’”“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才有了这样的激动决定”分析概括错误,这只是他对上帝发出的慨叹,实为无奈,并不是他的内心决定。C.改变原意,“是用一架相机匣子进行拍摄而得到的”分析概括不准确,原文说是用“一架连了显微镜的相机匣子”。E.观点与原文不符,原文的作者说“遗憾的是,找不到相关证据能够支持他的说法”,说明作者没有最后确认。
6.文章中,本特利说:“虽然给雪花拍照是细致活儿,但并不困难。困难之处就在于,这项工作必须在零下温度中完成,并且需要身体暴露在严寒中。”而他为了拍出更多的雪花照片,最终在寒冷中感染肺炎去世。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本特利的经历带给你的感悟。(4分)
答:
【答案】(示例一)①文本中说到本特利在研究雪花的过程中,不畏严寒,不顾生死,这种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让人感动。②我认为,我们的人生也应该像本特利一样,能执着地去追求自己所热爱的事物,并为此付出努力,我相信这个努力的过程会使我们终身受益。③如袁隆平,为了追求他的水稻梦,日复一日地在田间劳作,不怕脏不怕累,甘当一名农夫,却解决了困扰全球亿万人口的粮食问题,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所以,无限的热爱,执着的追求,能创造人生的辉煌。
(示例二)①文本中讲到本特利为了研究雪花不畏严寒,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可见科学研究需要付出不同寻常的艰辛努力。②我认为,我们要超越有限而平庸的生命,也必须付出努力,没有人能随随便便获得成功。③时下,娱乐圈的很多年轻人吃不得苦,受不得累,总想着靠一些“作秀”的手段去获取名利,这样得来的名利怎么会长久呢?唯有付出努力,付出艰辛,修炼自身的基本功,涵养自己的身心,你的人生才会真正地发光发亮。
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都市中的蜂房
①照顾蜂群,是个细活。蜂箱要放置在后院或花园通风的地方,但风不能太大;离建筑物至少10英尺远,使蜜蜂有足够的空间起飞和降落;附近要有水源,或放置潮湿的海绵,给蜜蜂提供充足的饮水;蜂箱朝向,要朝东南,这样每天一早,蜜蜂见到太阳,就可以马上开始工作;蜂箱一旦安置好,就不要随便移动,以免干扰蜜蜂的和谐生活,更不能“强制拆迁”。养蜜蜂要有耐心。如果运气好,第一年7月就可以收获第一茬蜂蜜,但千万别指望第一年一定会有收获。第一年,蜜蜂要把大量的“资源”用在蜂巢和蜜窝的建设上,以准备过冬。如果蜜蜂安全过冬,第二年收获蜂蜜十拿九稳。
②养蜂热潮背后的推动力之一,是人们对本土种植和有机食品的需求日渐强烈。另一个更为复杂的原因是人们对蜜蜂种群数量下降的担忧。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农民停止轮作三叶草,而是使用农药,蜜蜂失去了授粉的良好来源。在城市,原生植物被砍掉,改为栽种外来植物,这对蜜蜂的生存也很不利。并且,几年前,美国各地都出现了蜜蜂蜂群神秘死亡的事件。据美国农业部统计,有近30%被管理的蜂群死亡,其中三分之一源于蜂群崩溃症候群。这种蜂群崩溃症候群加剧了日趋严重的螨虫、疾病等蜜蜂健康问题。
③蜂群的大量死亡让人担忧。环保组织和媒体开始呼吁住在城市的居民考虑养蜂。环保组织“自然英格兰”的首席科学家汤姆·图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说:“我们希望城市居民能接触到野生动物,并从中感受到快乐。”“人们觉得要做些什么来帮助蜜蜂,”亚特兰大市美国养蜂人基金会主席戴夫·门德斯说,“在后院里放几个蜂箱,会让你感觉更好。”英国广播公司的主持人玛莎·柯尼是个业余养蜂人,她已经知道她的蜂群正在减少,她表示,看到蜜蜂死亡让她很悲哀。她说:“养蜂是个很好的爱好,我非常喜欢。但是它们在死亡,尽管今年的情形要比去年好。”2007年,美国公共电视台PBS播放了《寂静的蜜蜂》的纪录片,这场席卷美国的大规模的“蜂群崩溃症候群”使以前关注企鹅、熊猫、鲸鱼等珍稀动物的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蜜蜂,养蜂开始成为时尚。
④养蜂热潮背后的另一个推动力,是都市人对回归自然生活的渴望。不知不觉中,工业文明带着我们离开了自然的彼岸。工业文明越先进,我们与自然的距离就越远。工业文明大规模的生产方式,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口集中于城市。群居生活有利于生产甚至生活的组织安排,但却是对人性的制约和限制。高度社会化分工及高效率形成的单调、机械劳动及住所、工作场所相对固定、单调的生活方式,使人们有回归自然的渴望。如今全球已有一半人口居住在城市,城市化让人离自然越来越远。人们脱离自然环境越远,时间越长,其渴望回归自然的心情就越强烈。最先城市化的人们开始追求接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如近年来,推崇食物DIY的“慢餐运动”在全美声势日隆,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在后院、阳台或屋顶种菜栽果树。蜜蜂养殖的出现,不仅可以为人们的蔬菜和院子里的果树授粉,提供放心新鲜的蜂蜜,更重要的是都市养蜂人可以通过养蜂体悟自然。都市人很少有机会接触大自然,而有了蜜蜂,他们每周只需工作几个小时就可尽享自然之乐。每天辛苦工作之余,看看这些忙忙碌碌的小生物,身心倍感轻松,工作的压力也会减轻不少。
(有删改)
1.照顾好蜜蜂要注意哪些问题?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文中概括出蜜蜂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的语言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养蜂热潮体现了都市人对回归自然生活的渴望,请结合文本探究都市人渴望回归自然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给蜜蜂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满足其通风、有足够的活动空间、靠近水源、朝东南方向接受阳光等条件。②养蜂人要有耐心,第一年应让蜜蜂用大量的“资源”建设蜂巢和蜜窝过冬。
【解析】本题的答案位于选文的第①段,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如何选择环境和要有耐心两项内容,考生可以把相关的信息分析归纳整合,即能整理出答案。
2.①二战以来,三叶草停止轮作,导致蜜蜂丧失了授粉的良好来源。②城市里改种外来植物,对蜜蜂生存不利。③蜂群崩溃症候群加剧了日趋严重的螨虫、疾病等蜜蜂健康问题,导致了蜜蜂蜂群的神秘死亡。
【解析】蜂群减少的原因在第②段,考生回答该题时,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不要遗漏内容要点。
3.①严谨。运用列数字、引用、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准确、严谨地说明都市养蜂的原因与方法。②生动。运用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如“马上开始工作”等句子使语言更加形象化,富有较强的感染力。
【解析】赏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可以从语言风格、表达技巧等角度进行分析。这篇文章是一般科普文,
【解析】从文本来看,都市人渴望回归自然生活是因为人性被限制,生活单调。为了答案全面,还需要从回归自然的好处方面来概括。
十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大洋深处的天然药橱
乔心月
在我们目光所及的任何一个地方,微生物都以它们坚韧的生命力、强大的适应能力和丰富的多样性让科学家们惊讶万分,而人类涉足最少的极端环境——大洋深处的海沟是能够给科学家们带来更多希望的地方。
海洋中最后的未知之地——海沟是地球上最大的未被开发的生物群落聚居地。海沟环境相当独特。在距离海面超过6 000米的超深渊海区,各种极端条件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极为严酷的生存环境:黑暗、高压、低温(2℃的低温虽然称不上极端温度,但却会抑制绝大多数细菌的生长)。除了恶劣的环境之外,海沟以其与外界隔离的特性,以及独特的生态群,成为了水下版本的加拉帕戈斯群岛。每一条海沟都孕育出了一个适应独特生存环境的多样化的生物群落。
科学家关于深海海沟有着丰富生命群落的直觉想法已经得到了证实。2013年,丹麦生态学家龙尼·格卢德及其团队公布了在马里亚纳海沟底部的挑战者深渊所获得的样本的分析结果。挑战者深渊位于西太平洋之下近11千米深处。科学家采集回来的每立方厘米淤泥中平均合有1 000万个微生物,几乎是海沟顶部淤泥中微生物数量的10倍。这些生活在终日不见天光的黑暗环境下的生物为何会繁殖得如此欣欣向荣
?格卢德认为,海沟里拥有大量维持生命的营养物,海沟两边宽广而陡峭的斜坡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漏斗,将有机物倾泻到海洋底部,滋养着在那里等待天降食物的细菌。
那些在极端黑暗、极度压力、极冷极热温度和极大毒性环境下兴旺繁衍的生物,它们独特的适应性可以用来对抗危害人类健康的大敌,因此有望成为我们的新型药物的来源。科学家在对从马里亚纳海沟不同微生物群落中分离出来的化学物质进行研究后,已经有了初步的发现。例如,深渊皮生球菌这种由日本遥控潜艇从海底获得的放线菌,可产生一种之前从未发现过的生物化学物质,有望用来对抗导致昏睡病的寄生虫。
那么,在秘鲁—智利海沟中是否也存在类似的人类未曾发现过的细菌群落呢?
迄今为止,世界上的海沟尚未得到充分的探测,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们难以抵达。在从欧盟获得了950万英镑的资助之后,贾斯帕斯开始实施名为“药物海洋”的雄心勃勃的探测计划,他的合作成员来自13个国家的25个研究所和商业集团。
贾斯帕斯计划在海洋的不同深度采集样本,但他遇到了一个难题:如何才能将海洋生物样本安全地带回实验室?要知道,许多海洋生物对压力变化非常敏感,它们已经适应了海水的巨大压力,只有在高压环境中才能生龙活虎地活下去,一旦离开了习惯的环境,它们在通往海面的过程中就有可能死去。所幸,贾斯帕斯弄到了一个可模拟4 000米深海水压力的高压室,可以作为一些不那么顽强的细菌的生命支持系统,保证至少一部分生物样本能够适应海平面上的压力并存活下来。
在样本被安全带回实验室后,科学家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将细菌分类隔离,并诱使它们形成更大的细菌菌落。然后,他们将逐步提取这些细菌中的有效药物成分,并利用它们合成成百上千种化合物,试验它们对抗各种病菌感染的能力。一些先进的实验方法,如斑马鱼实验方法,有助于加速这一过程。斑马鱼是一种用于测试新药物的极好的实验动物,从遗传学、生理学和药理学的角度来看,斑马鱼与人类十分相似。更重要的是,用鱼进行实验,药物的筛选不但能够快速见效,而且测试只需少量样本。
新型药物开发的最后一站,是制药公司的大规模开发。当一些大型制药公司正从抗生素领域大举撤退时,一些规模较小的公司仍在这个领域内继续打拼。
秘鲁—智利海沟只是人类向大海要药物的第一站。贾斯帕斯接下来的目标是去太平洋深处的其他海沟进行探索,包括新西兰附近的克马德克海沟,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以及日本沿海附近的伊豆—小笠原海沟。希望科学家们运回大陆的珍贵样本能够创造医学新奇迹。数百万年来一直生活在地球极端环境中的一些微小生命,或许将给人类带来莫大的恩惠。
(选自2014年第6期《大自然探索》,有删改)
5.文章第2自然段中说“海沟环境相当独特”,请简要概括其独特之处并指出第2自然段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简要概括从海沟底部采集样本到大规模制药成功已经遇到或将要攻克的难关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科普文的语言除准确严谨外,还具有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色。请在文中加点词语中任选两个,结合所选词语简要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认为人类在科学探索中应该持有什么样的精神?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5.(独特之处)①各种极端条件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黑暗、高压、低温等严酷的生存环境。②与外界隔离,有着独特而多样化的生态群。
(作用)为下文写探索海沟之艰难以及探索的必要性作了很好的铺垫。
【解析】该题目主要考查对关键内容的概括以及对某一段落在思想内容与行文结构上的作用的分析。
【解析】作答此题,要把握文章行文脉络。考生要认真阅读每一段,明确文中哪几段是讲从海沟底部采集样本到大规模制药成功这一过程的,然后逐层分析,先分析抵达海沟之难,接着分析抵达海沟并采集样本后样本运输和贮存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最后分析药物研发过程中的难题等。
7.①欣欣向荣: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现了那些在终日不见天光的黑暗环境下生存的生物的活力,给人一种鲜活的冲击力。②巨大的漏斗: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海沟两边的地形及其便于朝下运送养料的特点。③生龙活虎:本是形容那些活泼矫健、生气勃勃的人,这里用来指高压环境中海底生物的生存动态,形象而传神。(任意答出两点即可)这些词语的运用,使本文语言生动活泼。
【解析】此类试题属于鉴赏评价题。作答时,一方面要结合词语所在的具体语境,注意其中包含的修
十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给思维称重
何积惠
宽敞的实验室里摆满了匪夷所思的仪器,一名男子躺在一张奇怪的如同跷跷板的床上,守在旁边的是一位留着大胡子的科学家。这位科学家时而调整这里的闸阀,时而拨弄那里的砝码,眼睛不住地扫看着转筒上展开的一条抖动的线条。如果他没有弄错的话,那高低起伏的线条所反映的正是这名男子潮起潮落般的思维。
发明这被称为“思维称重机”的安杰洛·莫索——这位19世纪意大利生理学家——着迷于人的脑血流与认知关系的研究,找到了仅用一个天平来测知变幻莫测的神经活动的途径,此举要比轰动世界的现代大脑成像技术提早了一个多世纪。
莫索的兴趣范围广泛,涵盖了从循环、肌肉疲劳到情绪生理学的一切领域,他晚年甚至对考古学也有所涉猎。“他是一位真正的博学者,”伦敦国王学院撰写莫索生平的山德罗内形容莫索,“既充满激情,又不流于浅尝辄止。”
为莫索众多探索提供驱动力的,是他在父亲的木匠作坊里学会的实用性技能。“假如他想干点什么而缺乏工具,他会自己动手制作。”山德罗内说。正是这种敢于拓荒开创的心态,引领着他一有机会就投身于自我试验。譬如在研究高原反应的那段日子里,他和助手乔治就轮流进入模拟山顶条件的低压舱。
他的女儿在《探寻未知的人》一书中对这样的试验有过扣人心弦的描述:“大家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那人此时此刻的脸庞,他即将跨入几乎没有生物尝试过的禁区……”在气压达到相当于珠穆朗玛峰的8 000米高度后,莫索做了个示意停止的手势,乔治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同时让空气重新回归舱内。
做这些实验固然称得上勇气可嘉,但最让当今生理学家感兴趣的还是他在大脑方面的探索成果。相关实验表明:供给大脑的血液量是随着我们的所思所想而发生变化的,在执行繁重费劲的任务时会有更多的血液涌向颅骨,以便为我们的神经元提供燃料。莫索是最早信奉这条规律的科学家之一。与此相似的原理同样贯穿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等现代技术。“现代神经成像与这一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样执教于伦敦国王学院的卡塔尼声称,“你无法直接对神经活动进行测量,却可以留心察看其影子,它们之中有一个永远代表着血流量的变化。”但这一点在莫索所处的时代是颇受争议的。
莫索采取的初步方法是对患颅骨缺损的人展开调查。这种疾病的患者,大脑有一部分未被硬骨覆盖。莫索把气腔注满后填塞到病人的颅骨四周,当血流急速涌向或涌出大脑时,软组织就会上下搏动,迫使气腔排出足以得到显示的空气,其间利用的是一种名叫体积描记器的修改版装置。莫索证明,人在解答计算难题时,大脑搏动的幅度就会趋于剧烈。现代心理学奠基人之一威廉·詹姆斯赞誉它是“精神活动期间血流即刻汇聚大脑的最好佐证”。
这样的颅骨缺损患者是非常罕见的,所以莫索又另辟蹊径地对颅骨完好者的同样活动进行了测量,其结果便是他的“思维称重机”。詹姆斯在1890年出版的《心理学原理》一书中对这个装置有过语焉不详的描述,形容它好比“一张微妙地维系着平衡的桌子”,在大脑血流量增加时会朝前端倾斜。但是,莫索本人这方面的著述并没有被广为报道,很快就销声匿迹了,所以这个装置是否像詹姆斯说的那么灵验,我们现在已经很难知晓。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1.文章第1自然段描写了哪些内容?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回答问题。
(1)简要分析“既充满激情,又不流于浅尝辄止”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代神经成像与这一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的“这”指代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结尾引用詹姆斯《心理学原理》一书中的话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莫索身上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内容)形象地描述了莫索进行“思维称重”时的实验器材、实验对象以及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作用)①第1自然段描写莫索“思维称重”这一实验的过程,照应文章标题。②引出下文对莫索和莫索“思维称重”的实验的相关情况的介绍。
【解析】作答本题要注重分析两个方面的内容:文段具体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与上下文的关系。
(2)供给大脑的血流量是随着我们的所思所想而发生变化的,在执行繁重费劲的任务时会有更多的血液涌向颅骨,以便为我们的神经元提供燃料。
【解析】(1)回答分析语句含义的问题,可以从理解语句的关键词的意思和语句所在的环境入手。“既充满……辄止”是山德罗内对莫索的评价,这句话中的“激情”说明了莫索对工作的热情程度,“不流于浅尝辄止”说明莫索对问题的深入研究。
(2)“这”指代的内容,可以通过对“现代神经……的联系”这句话的前文进行分析,找到“现代神经成像”等现代技术的原理。
3.①侧面证明虽然现代人对莫索的“思维称重机”了解很少,但莫索确实进行过这样的实验。②从詹姆斯的话中可以看出这种“思维称重机”的效果很好,能够证明思维和大脑血流量的关系。
十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野大豆:袖珍豆子更金贵
陈博君
2013年1月4日的《扬子晚报》上刊登了这样一则感人的报道:在南京市江宁区的禄口街道,有一位名叫甘传香的农妇,她二十九年如一日,用一种采自山上的野生大豆给丈夫熬粥,不仅使丈夫的糖尿病病情得到了控制,还使中风的丈夫神奇般地可以重新下地走路了。甘传香用野大豆治好丈夫顽疾的消息传开后,人们不仅对她肃然起敬,同时也对这种药效神奇的野大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原来,野大豆是一种具有极高药用价值的珍贵植物,可提取出大豆异黄酮、大豆皂甙、大豆低聚糖、大豆磷脂等珍贵药用成分,对增强人体免疫力、防癌抗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更年期疾病、抗衰老等均有特殊的药用效果,尤其在控制糖尿病和强筋健骨方面更具奇效。
其实,野大豆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油料及粮食作物大豆的一个近缘种。野大豆具有细弱的缠绕茎,疏生黄褐色长硬毛;叶片为羽状复叶,具3小叶;总状花序腋生,花蝶形,淡红紫色;苞片披针形,花萼钟状;旗瓣近圆形,先端微凹,基部具短爪,翼辫歪倒卵形,有耳,龙骨瓣较短;荚果狭长,圆形或镰刀形,两侧稍扁,密被黄色长硬毛;种子间缢缩,一般含3粒种子,种子长圆形、椭圆形或近球形稍扁,褐色、黑褐色、黄色、绿色或呈黄黑双色。花期为5、6月,果期为9、10月。虽然从外形上看,野大豆的豆荚跟普通大豆的豆荚基本没什么差别,但这些豆荚身材均匀,长度不超过两厘米,明显又比普通大豆的豆荚小一号,因此称其为“袖珍大豆”非常贴切。
在我国寒温带到亚热带的广大地区,这种野生的袖珍大豆从南到北都有分布。作为一种喜水耐湿植物,野大豆多生于山野以及河流沿岸、湿草地、湖边、沼泽附近或灌丛中,甚至连沙漠边缘地区也有零散分布,而在山地、丘陵、平原及沿海滩涂或岛屿,均可见其缠绕寄主生长,但如今已被列为我国珍稀濒危植物。
野大豆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植物,它也是栽培类大豆的近缘祖先,因此是一种重要的种质资源,保存着极其宝贵的遗传基因和许多优良的性状,如耐盐碱、抗寒、抗病等,而且野大豆营养价值很高,是牛、马、羊等各种牲畜特别喜爱的一种牧草,在农业育种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可利用野大豆进一步培育性状优良的大豆品种。
大豆是全球重要的农作物,其国际市场的霸主地位长期由美国占据。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为了保持这一霸主地位,美国曾不惜对我国的野生大豆发动了一场“专利间谍战”,正是野大豆挽救了差点崩溃的美国大豆产业。
20世纪60年代末,严重的花叶病突袭了美国大豆种植业,导致该国的大豆产量从占世界总产量的80%锐减至20%以下。中国大豆则趁势取而代之。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攻克大豆花叶病的唯一办法就是通过杂交育种引入抗病毒基因,而这种原始抗病毒基因的唯一来源就是野大豆。作为大豆原产地的中国是唯一拥有野大豆的国家,但当时的中国并未对外开放,美国要想得到中国的野大豆比登天还难。
转机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1974年9月,就在中美关系解冻后的第一个美国植物学家访问团来华之际,团里一位育种专家在上海某电机厂的院子里悄悄收集了一株野生大豆。1979年1月,这株野生大豆的标本进入美国农业部的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库。几年后,新的抗病毒大豆品种诞生,美国借此迅速收复了大豆市场。
事情还未结束。1995年,美国跨国农业生物技术公司孟山都获得了这个野生大豆的品种资源,并运用分子生物技术进行检测和分析。1998年10月1日,该公司向美国专利局提交了一项名为“高产大豆及其栽培和检测方法”的专利申请,随后又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交了专利申请。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5.文章为何从《扬子晚报》刊登甘传香给丈夫治病的报道写起?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第3自然段在介绍野大豆时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指出两种并结合文章内容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野大豆有哪些重要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最后四段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5.①引用报纸内容,说明用野大豆治病是真实可信的。②引出下文对野大豆相关信息的介绍。③以事件开头,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解答此题时应注重把握第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作者介绍了甘传香给丈夫治疗疾病的事情,并特别指出治疗其疾病的“药物”——野大豆。从内容的角度分析,交代了甘传香治疗丈夫疾痛的“药物”;从读者的角度分析,富有神奇意味的事件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从结构的角度分析,引出正文对野大豆的介绍等。
6.①打比方。如用“羽状”“蝶形”“钟状”等来形容野大豆的各部位的形态。②作比较。将野大豆与我们熟悉的普通大豆进行比较,说明野大豆的形态。③列数字。比如“具3小叶”“一般含3粒种子”“长度不超过两厘米”等。(任意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解析】回答分析说明方法的问题要先明确说明文中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这些说明方法的特点分
8.我国作为大豆的原产地,是唯一拥有野大豆的国家,但是野大豆的相关专利却最终被外国获得,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中国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对于我国独有的珍稀物种,我们不但要注意保护其生存环境,更要从战略高度做好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防止珍贵资源流失。
【解析】文章最后四段首先介绍了美国大豆遭遇花叶病以及能够解决此问题的办法,接着介绍了美国专家如何在中国获得野大豆以及他们对野大豆的具体做法。考生要能透过这些现象看到本质,所以在谈启示时,要结合中国野大豆的遭遇分析我国今后应如何对待野生资源乃至所有珍稀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