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6 MB
  • 2021-06-08 发布

语文卷·2018届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月考(五)(2018-01)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湖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月考试卷(五)‎ 语 文 命题人:曾文峰 厉行威 吴彩霞 谢朝春 刘海涛 丁中一 ‎ 审题人:曾文峰 厉行威 刘海涛 本试题卷共10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白话小说作家最重视的,是白话小说对社会大众的教育功能。他们认为文艺作品通常固然都有宣传教育的功能,白话小说这种文体更有趣味一些,对知识程度不高的读者有更大的吸引力;笔记小说、传奇小说固然也有趣味,但它们使用的是不为大众所掌握的文言。只有白话的小说,才能“通于俗人”“触于里耳”,让一般的大众甚至妇女儿童都能理解。冯梦龙编辑的“三言”以喻世、醒世、警世命名,非常直观地揭示了白话小说这种后起形式的新型功能。‎ 教化大众的功能又衍生出普及历史知识、报道当代政情等功能。明清小说家希望通过小说把陶冶士人的经史之学向下输入到民众当中,因此把宋元时代充满民间趣味的讲史改造成为历史演义。历史演义用白话取代民众难以掌握的文言,调整史传的叙述次序以增强历史事件的故事性,增添必要的细节以增强叙述的生动性,吸引读者通过这种通俗的文学形式学习历史,进而领悟其中所包含的训诫。‎ 明清作家还以小说的形式对当代的人物和事件进行报道。如崇祯初年,大阉魏忠贤被法办后,署名吴越草莽臣的作者根据邸报及其他材料,及时创作了《魏忠贤小说斥奸书》,叙述大阉一生经历,控诉他的罪行。现代读者可能惊讶这样的作品也可以堂而皇之地冠以小说之名,小说居然可以运用于这种目的。但明清作家觉得这样的做法不足为怪,既然小说的内容可以是非虚构性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为什么不可以是非虚构性的当代人物与事件呢?又如崇祯年间,明朝对后金(清)作战屡屡失利,陆云龙于是创作《辽海丹忠录》回顾战事情况,表彰忠烈,谴责覆军误国之人。这些作品,有的类似人物传记,有的类似长篇通讯或报告文学。作者的创作带有教育民众的意图,实际上提供了关于当代政治情形的知识与见解,具有新闻的舆论引导功能。‎ 唐代宗教人士宣教的“变文”是白话小说的渊源之一,曾刺激了说话技艺与小说艺术的发展。明清时期,宗教人士看到小说在通俗宣传方面的优势,将它用于宗教的传播。明清的神魔小说,包含着两类功能不同的作品,一类是以《西游记》为代表的虚构型、没有明显宗教意蕴的小说,另一类是记载神迹、宣扬宗教的小说。《西游记》借想象的幻景曲折反映社会现实,在风趣诙谐中寄寓人生的智慧。但从作品数量看,《西游记》这类小说不是神魔小说的主体。与《西游记》并称“四游记”的其他三部作品,《东游记》记八仙故事,《南游华光传》记华光天王出身故事,《北游玄帝出身传》记真武祖师降妖除魔故事。这些故事不外是对宗教人士和民间自觉不自觉加工的神迹故事的记录和汇编,与民间流传的其他劝善书、宝卷等宗教宣传物一样,具有强化宗教信仰、介绍修道法门的功用。因两类神魔小说题材相似,在宗教和迷信氛围浓厚的社会里,一部分读者把《西游记》里虚构的孙悟空当作“‎ 真正存在”的神,也即误将虚构型的神魔小说当成了叙述神迹型的神魔小说。晚清义和团崇拜的对象里就有这位大师兄,吴趼人也提到广东有妇女崇拜孙悟空。甚至一些士人和教徒明知《西游记》为虚构的小说,他们仍执着地认为其中也可以暗藏修道的“密谛”。清代的道徒悟一子(陈士斌)、悟元子(刘一明)等人为它作“真诠”,作“原旨”,煞费苦心。这些议论固然与《西游记》的宗旨不符,但我们仍能从中看到明清时代人们对于白话小说功能的认知。在他们看来,小说可以把传述知识当作自己的目标,包括宗教的修道知识;而且小说的鼻祖笔记小说里就有《搜神记》式的“发明神道之不诬”的一支,用白话小说进行宗教宣传可谓渊源有自。‎ ‎(摘编自王同舟《明清白话小说功能略谈》)‎ ‎1.下列有关认识和观点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3分)(  )‎ A.文艺作品通常被认为有着宣传教育的功能,而小说通俗易懂,有更大的吸引力,因而这种教育功能更显突出。‎ B.冯梦龙所编辑的“三言”小说,以喻世、醒世、警世命名,非常直观地表明白话小说具有教化大众的新功能。‎ C.白话小说教化大众的功能衍生出普及历史知识、报道当代政情诸功能,明清士人借此把经史之学输入到民众中。‎ D.历史演义和经史之学相比,故事性和趣味性更强,且完全白话,有利于读者通过阅读领悟其中所包含的训诫。‎ ‎1.B(A项,范围扩大。据原文“白话小说这种文体更有趣味一些,对知识程度不高的读者有更大的吸引力”,可知不包括使用文言的“笔记小说、传奇小说”,笼统说“小说”错,扩大了对象范围。C项,张冠李戴。据原文“明清小说家希望通过小说把陶冶士人的经史之学向下输入到民众当中”,可知“明清士人借此把经史之学输入到民众中”错,属偷换主体。D项,信息不对称。据原文“历史演义用白话取代民众难以掌握的文言”,可知“完全白话”错,过于绝对。)‎ ‎2.下列对原文例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魏忠贤小说斥奸书》为作者据邸报及有关材料创作,借以叙述魏阉经历,控诉其罪行,有警世作用。‎ B.《辽海丹忠录》聚焦于明末对后金作战的屡屡失利,书写真人真事,来表彰忠烈,谴责覆军误国奸人。‎ C.《西游记》为代表的神魔小说,属于没有宗教意蕴的一类,借助幻景曲折反映社会现实,寄寓人生智慧。‎ D.《北游玄帝出身传》记真武祖师降妖除魔故事,具有宣扬宗教、介绍修道法门的功用,也有劝善的内容。‎ ‎2.C(缺少限制。据原文“以《西游记》为代表的虚构型、没有明显宗教意蕴的小说”,说《西游记》“属于没有宗教意蕴的一类”,少了“明显”的限制,与文意不合。)‎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白话小说的种种功能最初所针对的是知识程度不高的读者,但不等于白话小说就是专属下层民众的读物。‎ B.小说的内容可以是非虚构性的,那么对当代的人物和事件进行报道的作品,就被明清作家冠以小说之名。‎ C.孙悟空本为虚构形象,而晚清义和团和吴趼人提到的广东妇女,误把孙悟空当成了“真正存在”的神崇拜。‎ D.从明清时代读者对于白话小说功能的认知,不难发现,当时少有人意识到白话小说有其宗教宣传的功能。‎ ‎3.D(曲解事理。据原文“明清时期,宗教人士看到小说在通俗宣传方面的优势,将它用于宗教的传播”“在他们看来,小说可以把传述知识当作自己的目标,包括宗教的修道知识”可知,明清时代人们已经意识到白话小说的宗教宣传功能,选项中“少有人意识到”表述有误。)‎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守  望 叶敬之 泗阳人把用芦花编织、冬天穿了取暖的鞋子叫“毛窝子”,其他地方则称之为“芦花鞋”。毛窝子制作方式简单。用泪草编织鞋底,引出几根鞋茎,再以芦花编织鞋帮,最后拿鞋茎收口。穿的时候,用旧布缝鞋口,以防伤脚;鞋底垫上麦秸,以保暖和防水。‎ 三十多年前,每到冬天,农民们几乎个个穿毛窝子。赶上逢集,半条街都是卖毛窝子的。农民们走来串去,一家家挑着、拣着,都想买一双既便宜,又结实、漂亮的毛窝子。‎ 小时候,母亲也带着我买过毛窝子。记得有一年冬天,逢集,天很蓝,母亲来到李大爷那儿,拿起一双毛窝子,左看看,右看看,付了钱。李大爷红脸膛,尖下巴,眼睛下面各有两道深深的皱纹,像两道垄沟。他接钱、递毛窝子,脸都带笑,顺便夸我两句:“这是你家大少爷啊?一脸福相!”嗓音清亮。‎ 现在想起来,李大爷的毛窝子质量的确属于上乘。鞋型漂亮,不歪不斜,还结实;芦花磨光了,鞋茎还在,依旧端端正正。‎ 毛窝子,最适宜陪伴山芋稀饭和咸菜。当人们的碗里有了大米饭、猪肉的时候,毛窝子渐渐被棉鞋取代,消失了踪影。有一年寒假,我带着孩子到街上闲逛。少有的寒冷,风呼呼地吹着,无意中看见李大爷还在卖毛窝子,但人们匆匆从他面前走过,没有一个人停下来……‎ 李大爷还是红脸膛,尖下巴,只是眼睛下面的皱纹变成三道,而且更深了。他坐在地上,眼睛眯缝着,像在打盹,又像在思考着什么。‎ 我在他面前停了下来,问:“大爷,还有人买毛窝子吗?”‎ 他睁了睁眼睛,动了动身子,咳嗽一声对我说:“还是有人买的……我也放不下这门手艺。过去会打毛窝子的,一个个都走了;在的,也打不动了。唉,现在的小年轻,没有人愿意学这个手艺了。”‎ 李大爷眼睛没有了早年的光亮,变得泛红和灰暗。‎ 临走时,我买了一双毛窝子。路上,我告诉孩子:“这叫毛窝子。过去一到冬天,爸爸就穿着这个……”‎ ‎“毛窝子……”儿子听了一阵大笑,“多难听。这也能穿吗?不扎脚啊?”‎ 有一年暑假,我又上街闲逛,惊讶地发现,竟然有人在卖毛窝子!天啊,有夏天卖毛窝子的吗?很快,我认出了,卖主就是李大爷。不过,他的脸色已经变得黑紫,眼睛下面有四道皱纹了;整个脸盘好像被风干了一样,比过去缩小一半。眼睛半开半闭,眼睑有点溃烂泛红。‎ ‎“夏天怎么卖起毛窝子啦?”我招呼道。李大爷没有反应。‎ 边上一个卖猪肉的中年人朝我摇摇手。“这个,听不见了,”他指指耳朵。“这个,有毛病了,”他指指脑袋。‎ 中年人说:“前几年,乡长带几个人逛街,说是省里的。其中一个像是当官的,指着毛窝子说:‘这个可以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李大爷高兴了,从那以后就整天惦念这件事情。以前光是冬天出来卖,现在夏天也来卖。他说:‘要是人家省里的人来找我找不到呢?’几年过去了,也没见人来过。李大爷不甘心,一年四季,逢集就来。”‎ 散集了。李大爷拎起毛窝子,要往肩上挂。胳膊抖抖的,挂不上去;中年人搭了把手才挂上,中年人又把拐杖递给他。李大爷拄着拐杖,佝偻着身体,左脚往前迈一步,停下;等右脚上前,跟左脚平齐,才把左脚再向前迈一步……‎ 赶集的几乎走光了,只有李大爷的背影在街心摇晃。‎ 望着李大爷的背影,我心里酸酸的。‎ 暑假快结束了,我和孩子一起,骑着自行车上洪泽湖玩。走到东沙村,忽然看见不远处腾起一股浓烟。‎ ‎“该不是失火了吧?”我们急忙赶往冒烟的地方。‎ 只见一个空旷的场地,堆满了毛窝子——足有几百上千双毛窝子!正被人点着了火焚烧。‎ 一个中年男人,还在不停地从一间屋里往外面扔毛窝子。‎ ‎“你们烧这个干吗呀?”我马上想起了李大爷,他就是东沙村的。‎ 边上一个看热闹的说:“李大爷活着的时候,谁都不许进他的屋子。前几天死了,儿子打开门一看,一屋毛窝子。没法处理,就烧了。”‎ 我捡起一双毛窝子。鞋型漂亮,不歪不斜,结结实实,芦花还在散发着清香。摸在手里,毛茸茸的,柔软舒适。‎ 我带走了那双毛窝子。‎ 到了洪泽湖边,回望东沙村上空,烟雾已经散尽,斜晖脉脉,蓝天澄碧。‎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7年第1期,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开头介绍了毛窝子的基本情况,用料普通、制作方式简单,但曾经很受欢迎,交代了故事背景,为下文内容做了铺垫。‎ B.三十多年前人们对毛窝子很热爱;现在人们对毛窝子没有情感、不珍惜,小说意在感慨时代变化,表达对传统技艺流失的遗憾。‎ C.小说善用细节和场景表现主题,“我”三次得到李大爷的毛窝子,前两次的原因分别是李大爷编的毛窝子质量上乘和“我”对毛窝子的怀念。‎ D.小说结尾富有意蕴,烟雾散尽、斜晖脉脉、蓝天澄碧的美好景象,表现了作者捡到漂亮、结实毛窝子的喜悦以及对质朴人情的赞美。‎ ‎4.D(景物描写没有表现作者因捡到毛窝子的喜悦以及对质朴人情的赞美。)‎ ‎5.小说中多次写到李大爷的毛窝子质量很好,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原文综合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塑造了一个对毛窝子感情深厚、毛窝子制作手艺精良、做事用心、一心要传承手艺的民间老艺人形象;(2分)运用对比的手法,(1分)揭示了小说的主题,李大爷的毛窝子质量虽好,但没有人买甚至无人关注,李大爷的儿子还把毛窝子全部烧掉,表达了对随着社会发展传统技艺无可挽回地流失的深深遗憾与慨叹。(2分,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亦可)‎ ‎ 6.“守望”作为小说的标题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①“守望”使故事更紧凑完整,串起了毛窝子的起源、发展、消亡到守望等情节。②“守望”展现了李大爷坚守毛窝子制作手艺的形象,体现了他对传统手艺的深情守望。③“守望”揭示了小说主旨,表现了作者在现代社会对传统手工技艺的留恋,以及对传统技艺无可挽回地流失的深深遗憾与慨叹。(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2017年12月3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开幕,12月4日,‎ 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通安厅举行“共享红利:互联网精准扶贫”分论坛。‎ 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得者、四川苍溪县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李君发表演讲,与大家分享互联网扶贫体会。李君说:我们用互联网思维发展农业共享经济,激发农村闲置生产力的价值。现在大家所熟知的共享经济主要在大城市,比如说滴滴、摩拜。到农村也可以发展农村共享经济,拿家禽养殖来说,每家都有闲置的地方,比如有粮食,有劳动力,但因为家禽的市场价格波动比较大,老百姓对行情把握不准,很多老百姓一般情况下只养自己吃的,造成生产力和生产资源的浪费和闲置,而在大城市大家又觉得吃的肉越来越没肉味。我们把农户组织起来共同打造“岫云村”品牌,以市场需求和消费需求为导向,在成都市开设了首家扶贫体验餐厅,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消费者在这里可以吃饭,可以购买和定制我们的农产品。‎ 在对话环节,农业部市场和经济信息司唐珂司长介绍了农业部推动互联网精准扶贫的工作情况。唐珂说,农业部主要做了并将继续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今年在10个省开展推进,并把这项工程作为现在农业发展的重大基础性工程和重大民生工程。第二,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狠抓特色产业的发展,特色产业对于偏远地区、贫困地区农民的增收脱贫有重大意义。第三,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商,农产品电商是让贫困地区、偏远地区的优质特色、绿色生态的农产品实现价值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包括我们跟商务部联合实施农产品出村工程,也包括支持大型电商平台开展扶贫的专项工作,包括以电商为龙头,带动农村的双创,农村双创这两年发展势头很猛,去年有700万人返乡创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值达到了5700亿人民币,也包括建设农业特色的互联网小镇,还包括组织开展大规模的农民手机应用技能的培训。我们有一个统计,特色产业对脱贫的贡献率从2012年的52%,上升到2016年的68%。其中互联网+精准扶贫的比重,从2012年的11%,大幅度上升到2016年的百分之二十九点几,所以这方面的贡献还是蛮大的。‎ 全国金融系统青年联合会副主席、蚂蚁金服首席执行官井贤栋表示,通过科技,我们可以在教育、电商、金融科技、生态等多个领域帮助脱贫。井贤栋说,科技能给贫困地区的人们更多贷款、保险等金融方面的支持,让他们有机会有资源扩大生产,并通过保险,防止他们因病返贫。井贤栋公布了他的一项工作计划:全面推进蚂蚁森林计划,去改善沙地的环境,给贫困农民带去种植、养护等就业机会。此外,对生态环境比较好的贫困地区,通过引入技术、引入人才,帮助当地找到一种最好的产业发展模式,“我们希望打造绿水青山,我们也能够让绿水青山变成真正的金山银山。”‎ 中国信通院王志勤副院长向大家介绍了电信普遍服务工作的最新进展及今后对贫困地区宽带网络覆盖规划目标。王志勤表示,网络基础设施是扶贫基础性的工作,我们“十三五”目标是要达到98%的行政村通宽带,90%的贫困村能够实现宽带接入。在建网之后一个重要工作,是怎么样让广大农村地区能用得起,还能用得好。用得起,我们希望运营企业能针对这些贫困地区制定特别优惠的套餐。用得好,首先要实施数字技能教育,使农民能学会上网技能,包括互联网+医疗技能。希望这些地区接入宽带业务之后,把农村好的农产品以及好的文化产品输送到全球,真正获得数字经济方面的利益。‎ ‎(据国际在线消息综合改编)‎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7.B(理解文本内容有误。农村双创包括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双创和互联网小镇建设是同步进行的关系。)‎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分析或推断,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互联网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使中国众多偏僻地区的亿万小农户获得新的发展机会,对于我们打赢精准扶贫的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 B.类似“扶贫体验餐厅”一类的实体店,可通过体验一定程度解决信任问题,有助于传统美德回归,还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 C.根据农业部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十三五”收官之时,也就是我国所有行政村宽带网络全面覆盖之日,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D.五年间,特色产业对脱贫的贡献率上升了百分之十八点几,意味着政府和企业携手,可以利用特色产业帮助贫困地区的农民增收脱贫。‎ E.信息技术背景下的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担负起帮助脱贫的重任,企业给贫困地区的人们提供贷款使之扩大生产,他们就能脱贫致富。‎ ‎8.AB(C项,根据原文最后一段“王志勤表示……我们‘十三五’目标是要达到98%的行政村通宽带,90%的贫困村能够实现宽带接入”可知本项有误。D项,据原文第三段,特色产业对脱贫的贡献率上升了16个百分点。E项,说法绝对,企业的贷款不是脱贫的唯一条件。)‎ ‎9.通览上述文段,说说实施“互联网精准扶贫”需要怎样的精神或意识。(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①政府要有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把精准扶贫当作为政大事。‎ ‎②企业要有共享意识和奉献精神,不能只管赚钱,要与贫困百姓共享发展红利。‎ ‎③贫困地区的人民要有自主意识和奋斗精神,自力更生,辅以他人帮助,解决贫困问题。‎ ‎④贫困地区的人民要有学习意识和不断学习的精神,学会上网技能、互联网+农业(农产品)技能。(每点1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虞策,字经臣,杭州钱塘人。登进士第,调台州推官、知乌程县、通判蕲州。蒋之奇以江、淮发运上计,神宗访东南人才,以策对。王安礼、李常继荐之,擢提举利州路常平、湖南转运判官。‎ 虞策,字经臣,是杭州钱塘人。进士及第,调任台州推官、乌程县知县、通判蕲州。蒋之奇以江、淮发运使进京呈交计簿,神宗访求东南地区的人才,蒋之奇以虞策应对。王安礼、李常相继推荐他,升为提举利州路常平、湖南转运判官。‎ 元祐五年,召为监察御史,进右正言。数上书论事,谓人主纳谏乃有福,治道以清静为本。西夏未顺命,策言:“今边备解弛,戎备不修。古之人,善镇静者警备甚密,务持重者谋在其中,未有卤莽阔疏,而曰吾镇静、吾持重者。”又乞诏内而省曹、寺监,外而监司、守令,各得以其职陈朝政阙失、百姓疾苦。星文有变,乞顺天爱民,警戒万事,思治心修身之道,勿以宴安为乐。哲宗纳后,上《正始要言》。迁左司谏。‎ 元祐五年,召入任监察御史,进升右正言。屡次上书评说国事,认为国君接纳进谏是有福,治理国家的方法应以清静为根本。西夏没有顺从诏命,虞策说:“如今边防军备松弛,战备不整治。古代的人,善于镇静的布置警备工作极周密,稳重固守的心中有谋略,从没有自己卤莽粗疏,还说我如何镇静、我如何持重的。”又请求下诏在内的省曹、寺监,在外的监司、守令,各司其职陈说朝政阙失、百姓疾苦。星象有异变,他请求(皇帝)顺天爱民,警戒万事,思考治心修身的道理,不要以宴饮安逸为乐。哲宗纳娶皇后,‎ 他上奏《正始要言》。迁任左司谏。‎ 曾肇以议北郊事,与朝论不合,免礼部侍郎,为徐州。策时权给事中,还其命,以为肇礼官也,不当以议礼得罪。不从。帝亲政,条所当先者五十六事,后多施行。迁侍御史、起居郎、给事中,以龙图阁待制知青州,改杭州。过阙,留为户部侍郎。历刑部、户部尚书,拜枢密直学士,知永兴军、成都府。‎ 曾肇因为议论在京城北郊祭祀的事,与朝廷的意见不合,免礼部侍郎,调任徐州。虞策当时暂时代理给事中,封还诏命,认为曾肇是礼官,不应当因为议论礼仪获罪。没有批准。皇帝亲政,虞策列举五十六件应当先做的事项,后来许多都施行了。迁任侍御史、起居郎、给事中,以龙图阁待制为青州知州,改为杭州知州。进宫拜谒,留任户部侍郎。历任刑部、户部尚书,拜任枢密直学士,为永兴军知军、成都府知府。‎ 入为吏部尚书,奏疏徽宗,请均节财用,曰:“臣比在户部,见中都经费岁六百万,与天下上供之数略相当。尝以祖宗故实考之,皇祐所入总三千九百万,而费才三之一;治平四千四百万,而费五之一;熙宁五千六十万,而费尽之。今诸道随一月所须,旋为裒会,汲汲然不能终日。愿深裁浮冗,以宽用度。”属疾祈外,加龙图阁学士、知润州,卒于道,年六十六。赠左正议大夫。‎ 入朝任吏部尚书,上奏徽宗,请求节约财政,说:“臣先前在户部,了解京城经费每年六百万,与全国上交的赋税数量相差无几。我曾经用先朝祖宗的情况来比较,皇祐时期总共收入三千九百万,而京城经费才占三分之一;治平时期收入四千四百万,而经费占五分之一;熙宁时期收入五千零六十万,但全用作京城经费。如今各道按照朝廷每月所需,立即聚敛,急切得连一天都等不得。希望能大力裁减不必要的开支,以便缓和用度。”托病请求外任,加官龙图阁学士、润州知州,死在赴任途中,享年六十六岁。追赠左正议大夫。‎ 策在元祐绍圣时皆居言职虽不依人取进亦颇持两端故党议之兴己独得免。‎ 虞策在元祐、绍圣时期,都是身居谏官职务。虽然不是见人行事,但也摇摆于两端,所以在朋党争议激烈之际,自己得以避免。‎ ‎(节选自《宋史·虞策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策在元祐//绍圣时/皆居言/职虽不依人取进/亦颇持两端/故党议之兴/己独得免 B.策在元祐//绍圣时/皆居言职/虽不依人取进/亦颇持两端/故党议之兴己/独得免 C.策在元祐//绍圣时/皆居言/职虽不依人取进/亦颇持两端/故党议之兴己/独得免 D.策在元祐//绍圣时/皆居言职/虽不依人取进/亦颇持两端/故党议之兴/己独得免 ‎10.D(策在元祐、绍圣时,皆居言职。虽不依人取进,亦颇持两端,故党议之兴,己独得免。)‎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给事中,官名。秦始置。秦汉时代为加官名。无论何官,加上“给事中”,就可接近皇帝,出入宫禁。魏晋之后,才逐渐成为正员。‎ B.户部尚书,中国古代官名,六部中户部的最高级长官,相当于今日的财政部长。户部尚书主要掌管国家经济,包括户口、税收、统筹国家经费等等。‎ C.中都,位于安徽省滁州市,由李善长主持设计,始建于洪武二年,是我国古代最豪华富丽的都城建筑之一,在古代都城建筑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D.属疾,古代有两个意思,一是托病,二是生病。文中的“属疾祈外”是指虞策托病请求外任。‎ ‎11.C(文中的“中都”指京都,是当时北宋的都城东京,即今天的河南开封。选项中的“中都”是明中都,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其中李善长是明朝开国第一文臣,“洪武”是明朝朱元璋的年号,而本文选自《宋史》。)‎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虞策能力过人,深得皇帝赏识。他是杭州钱塘人,考中了进士,有丰富的地方治理经验,经蒋之奇、王安礼等人相继推荐之后,他深受朝廷重用,官运亨通。‎ B.虞策明于治乱,历任各类官职。他曾经给皇帝列举了五十六件应当先做的事项,后来许多都施行了;担任过户部、礼部侍郎,历任刑部、户部、吏部尚书。‎ C.虞策关心国事,积极进献忠言。他认为当时的边防军备松弛,战备不整治。又请求下诏希望朝廷内外的有关官员,各司其职陈说朝政阙失、百姓疾苦。‎ D.虞策一心为国,主张节约财政。他担任吏部尚书时,给皇帝算了几笔账,证明了当时京城的开支很大,希望朝廷能大力裁减不必要的开支,以便缓和用度。‎ ‎12.B(虞策未担任过礼部侍郎,文中的曾肇担任过礼部侍郎,后来被免官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数上书论事,谓人主纳谏乃有福,治道以清静为本。‎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策时权给事中,还其命,以为肇礼官也,不当以议礼得罪。不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屡次上书评说国事,认为国君接纳进谏是有福,治理国家的方法应以清静为根本。(计分点:“数”,屡次;“纳谏”,接纳进谏;“治道”,治理国家的方法。每处1分,译出大意给2分。)‎ ‎(2)虞策当时暂时代理给事中,封还诏命,认为曾肇是礼官,不应当因为议论礼仪获罪。没有批准。(计分点:“权”,暂时代理;“肇礼官也”,曾肇是礼官;“不从”,没有批准或没有听从。每处1分,译出大意给2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4~15题。‎ 荔支叹(节选)‎ ‎[宋]苏轼 十里一置①飞尘灰,五里一堠②兵火催。‎ 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支龙眼来。‎ 飞车跨山鹘③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 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唐]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注】①置:古代的驿站,差官歇脚换马的地方。②堠(hòu):古代计里程的土堆,这里也指驿站。③鹘(gǔ):海鸟的一种,古代船上刻鹘作为装饰,这里指海船。‎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苏诗开篇四句描写了皇家传送荔枝,刻不容缓的情景,含蓄精深,造语雄浑。‎ B.杜诗开篇第一句描写华清宫所在的骊山:林木葱茏,花团锦簇,如团团锦绣。‎ C.苏诗五六两句写皇家为让荔枝保持新鲜,传递急似军情,流露作者讽喻之意。‎ D.杜诗第二句写山顶行宫紧闭的宫门依次打开,为后文“一骑红尘”留下铺垫。‎ E.两首诗都揭露了皇家穷奢极欲而对人民造成的深重苦难,杜诗更是直抒己见。‎ ‎14.AE(A项,苏诗描写直接,并不含蓄。E项,杜诗并非直抒己见,‎ 而是用镜头的切换和对比来含蓄地讽刺。)‎ ‎15.比较苏诗“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与杜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在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上的异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相同:两首诗手法上都运用了对比、讽刺,(1分)都将“妃子的笑容”和“运输者身后的飞尘”作对比,以讽刺统治者的穷奢极欲。(1分)‎ 不同:苏诗对比强烈,直抒己见,气象雄浑:(1分)“美人破颜”的喜,快马疾驰、急如星火的“惊”,特别是人马因此“溅血”而亡的悲,对比鲜明强烈,突出了唐代进贡荔枝给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流千载”不仅揭露出灾难的深重,更把讽刺对象由唐玄宗、杨贵妃扩大到后代统治者,气象雄浑,用意深刻。(1分)杜诗对比精巧,寓意精深,含蓄而有不尽之意:(1分)专使驿马的“红尘”与深宫“妃子”的嫣然一“笑”,以“荔枝”巧妙关合似不相干的两个镜头,含蓄而委婉地揭示谜底,鞭挞唐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讽刺精妙,收到以微见著的艺术效果。(1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新事物层出不穷,并终将胜过旧事物的哲理。‎ ‎(2)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助比喻,抒写了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深沉苦闷。‎ ‎(3)荀子《劝学》中与当代人终身学习的理念相似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16.(1)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2)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 (3)学不可以已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5G不仅将大幅提升移动互联网用户高带宽的体验,更契合物联网大连接、广覆盖的海量应用需求,被认为是“开启真正万物互联的钥匙”。‎ ‎②众所周知,冬季是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期,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至关重要,中老年人多光顾牛奶、西红柿、山药、小米、黑豆、枸杞等6种食物,对于保护血管很有益处。‎ ‎③一位建筑学专家说,历史建筑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就是一种情结,尽管它们带着岁月的痕迹,却能够历久弥新,反而冷藏就意味着死亡,只有不断地使用才能焕发出生命力。‎ ‎④依据“突出原创,突出扶优扶强,突出时代特征,突出长沙特色”的原则,经过严格审查和评议,81个文艺创作项目被列入长沙市扶持名单,浏阳有5个项目被划重点。‎ ‎⑤因为研究初期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而中断对于“地沟油”燃料的研究,这无异于因噎废食;对此,我们要加大研究的投入力度,进而让清洁能源为环保事业服务。‎ ‎⑥入冬以来,长沙陷入了“霾伏”之中,天空灰蒙蒙的,人们纷纷感叹坐车出行就好像在仙境中穿行;在市民的心里,天气“晴久必霾”似乎已经成为了一条牢不可破的真理。‎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17.C(①契合:符合。②光顾:商店或服务性行业欢迎顾客上门时讲的客套话,此处意为食用。③反而: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或出乎意料,起转折作用;此处不合语境,应该用“如果”等表假设的词。④划重点:本意是指老师在辅导考前重点的时候,在一些容易犯错或关键的知识点处,语言提醒学生重点记忆和理解;后在各行各业中泛指指出重点。⑤因噎废食:因为有人吃饭噎住了,索性连饭也不吃了;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索性不去干。⑥牢不可破:坚固、紧密不能摧毁或拆开,多用来形容人或事物之间的联系紧密;形容理论学说的真理性,则多用“颠扑不破”。)‎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春运”一词最早出现在1980年《人民日报》上,是随着改革开放对人口流动的限制放宽后,中国出现的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B.网络虚拟空间也具备公共属性和社会属性,行为人在互联网上伪造并传播虚假信息,同样是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涉嫌寻衅滋事。‎ C.直到20世纪上半叶,国际通用语言还是法语,那时西方人,包括俄罗斯人,法语水平几乎成为衡量知识分子文化修养的标准,法国人几乎不说外语。‎ D.“楚汉名城”长沙要发展好旅游产业,首先要整治好水污染,如湘江两岸、烈士公园的年嘉湖等地,这些地方人流量大,垃圾桶不够,弄得满地污秽。‎ ‎18.B(A项,“词”是“现象”,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C项,成分残缺,应在“西方人”前加上“对于”。D项,中途易辙,前面说的是“整治水污染”,后面话题转到了增设“垃圾桶”上面。)‎ ‎19.下列各联诗句填入律诗《春夜别友人》的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__________,__________。‎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A.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B.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C.王侯象星月,宾客如云烟 D.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19.A(B项,出自祖咏《终南望馀雪》;C项,出自李白《古风·其四十六》;D项,出自沈如筠《闺怨》。)‎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答。(5分)‎ ‎19世纪意大利有个著名作曲家罗西尼。有一次,一个作曲家带了份七拼八凑的乐曲手稿去向罗西尼请教。演奏过程中,罗西尼不断地脱帽。作曲家问:“是不是屋子里太热了呢?”罗西尼回答说:“不,是我有见到熟人就脱帽的习惯。在阁下的曲子里,我见到了那么多的熟人,不得不连连脱帽。”‎ 罗西尼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讽刺作曲家的乐曲不是自己创作的,(2分)是剽窃许多名家的曲子拼凑而成。(3分)‎ ‎21.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要求不超过20字。(6分)‎ 中新社北京12月15日电 15日20时22分,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在位于北京的“双奥”场馆——国家游泳中心正式亮相。‎ 会徽体现出冬奥会会徽评审专家的高度共识——主题具有较高的设计水平,艺术形式具有中国特色,创意设计突出冰雪主题,易于国际传播。‎ 冬奥会会徽“冬梦”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图形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为会徽增添了节日喜庆的视觉感受,也象征着北京冬奥会将在中国春节期间举行。‎ 冬残奥会会徽“飞跃”体现以运动员为中心的理念,结合中国书法艺术与冬残奥会体育运动特征。其设计展现了汉字“飞”的动感和力度,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滑行、冲向胜利的运动员,同时形象化地表达了轮椅等冬残奥会特殊运动器械形态。会徽上半部线条刚劲曲折,下半部柔美圆润,寓意运动员经过顽强拼搏、历经坎坷最终获得圆满成功,‎ 展现其不断飞跃、超越自我的精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冬梦”“飞跃”亮相北京,(3分)凸显冰雪激情与活力。(3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两幅漫画及相关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              材料二:‎ ‎  ‎ 据新华社报道,当前我国机器人制造技术日趋成熟,在广东、山东等地已有不少人工岗位被机器人劳动力替代。记者了解到,当前“机器换人”所涉范围,已不局限于工业制造业,一些服务领域的人工岗位也开始被机器人劳动者悄然替代。‎ 看了以上材料,你对教育问题有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自拟标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