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6.50 KB
- 2021-06-0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襄阳五中2017届高三第三次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我们的生活为什么没有诗
冯骥才
有时会听到一种抱怨,说我们的生活愈来愈没有诗,这抱怨令我深思。
历史上我们是一个伟大的诗的国度。诗,曾经让我们为国家民族的兴亡慷慨悲歌,为无所不在的生活与性情之美而吟唱。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诗从我们的生活中离去了。是它弃我们而去,还是我们主动疏远了它?我们真的没有诗也一样能活得挺满足,真的不需要享用诗了?没有诗的生活究竟缺乏了什么?
其实,诗的小众化在世界上已是共同面临的问题。在许多曾经产生过诗神诗圣的国家,诗也在被公众淡漠。十多年前,我在维也纳中心拉什马克地铁站内,看到墙壁上贴了许多纸片,以为是留言的条子。一问方知,这些纸片上写的都是或长或短的诗句。原来是一些诗人,也有爱好诗的普通人,写了诗无处发表,受众少,便贴在这里,有的纸上还写着个人的手机号码。如果谁读了,喜欢他的诗,便可以给他打个电话私下交流一下。后来有了互联网,就很少有人这么做了。
当今的互联网也是诗的传播工具。我们有出色的诗人和出色的诗,可是与欧洲人不能比,在欧洲还可以见到日常的诗的生活。我在阿尔卑斯山里碰到过村民的诗会,在俄罗斯遇到过老百姓聚餐时一个个站起身朗诵自己喜爱的诗歌。可是我们的诗和诗人却身处生活的边缘,可有可无了。
有人说,诗的消退是因为这种文学样式不适于当代人的需要,还说这种文学体裁早已走向衰老,失去了生命的活力;比如说,宋代之所以盛行长长短短字句的词,正是由于诗的能量已被唐人用尽。真的是这样吗?诗只是一种文学体裁吗?我们读古人的诗句而受到了触动和感动,是因为这种文学体裁,还是其中那些对生活内在的韵致的心灵感知与发现?我们现在对生活为什么没有这种敏感与发现,没有这种表达的情怀呢?我们的心灵变得粗糙而愚钝了吗?
其实,问题还是出在我们的心灵上,而不是在文学上。
如果我们现在眼睛里全是微信,问知全靠电脑,天天找寻的大多是商机,心中关切的只是眼前的功利;如果我们的快乐大都从盈利、从物欲、从消费中获得,诗自然与我们无关。
在市场时代里,消费不仅要主导市场,也要主导我们。消费文化是消费的兴奋剂,所以消费文化都是快餐式的、迎合的、被动的、刺激的、欲望的,又是便捷的。消费过了就扔掉。一切都是暂时的快意与满足。消费方式异化着消费者,商业文化也在把我们商业化、浅薄化、粗鄙化。这样,诗一定没有立足之地。
诗需要什么样的生活呢?首先,诗是精神的,精神愈纯粹,诗愈响亮。诗是情感的,情感愈真纯,诗愈打动人。诗还是敏感的、沉静的、深邃的、唯美的、才情的。我们的生活能给诗提供这样的生存环境吗?更关键的是我们有这种精神的需求吗?如果没有,还奢谈什么诗?如果有,如果需要,诗可不是奢侈品,它会不请自来。
如果我们不需要它,我们一定会失掉与它相关的那些东西。那就是精神的纯粹、心境的宁静、生活的韵致,还有对美与才情的崇尚等等。那么,我们的生活不就会变得平庸、乏味、浅薄和枯索了吗?
有诗与没有诗的生活是不一样的。
如果诗离我们远了,怎样才能把它召唤回来?
(选自2016年8月1日《今晚报》,有删节)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我们的生活愈来愈没有诗”这种抱怨的确是事实。现在,诗已经从我们的生活中离去了,这种现象不止我国存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同样如此。
B. 虽然在有了互联网后,已经很少有人通过电话私下交流对诗的体会,但是作者认为,当今的互联网仍然还是诗的传播工具。
C. 作者认为,诗的消退是因为诗这种文学样式如今已经不适于当代人的需要,诗这种文学体裁早已走向衰老,失去了生命的活力。
D. 对于诗的消退,作者认为原因主要是人们心中关切的只是眼前的功利,人们正在被消费方式异化着,被商业文化变得浅薄和粗鄙。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我们虽然也有过出色的诗人和诗,但还是不能同欧洲相比,这是因为在欧洲还可以看到普通民众的诗的生活,而我们的诗和诗人却变得可有可无了。
B. 诗在今天的生活中之所以会逐渐消退,主要原因是诗需要纯粹的精神,需要纯真的感情,而这恰与当前盛行的消费文化、商业文化格格不入。
C.
我们读古人的诗句时,诗中那些对生活韵致的感知与发现使我们感动;而现在身处市场时代受消费主导的我们,却已经使诗没有了立足之地。
D. 为了把已经远离我们的诗召唤回来,我们应当不再关切眼前的功利,杜绝快餐式的消费文化,不再从盈利、从物欲、从消费中获得我们的快乐。...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在维也纳中心拉什马克地铁站内贴着的那些写着或长或短的诗句的纸片,可以看出诗在欧洲虽还没完全消退,但已经属于小众化的东西了。
B. 因为我们现在的快乐大都从利益的获得、从物欲的追求、从消费的享受中获得,缺少了对精神美的追求,所以生活中就没有了诗。
C. 只要我们的精神能抵制住消费文化和商业文化的负面影响,保持住对纯粹精神和纯真情感的精神需求,诗就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D. 有诗的生活是一种有纯粹的精神、宁静的心境、崇尚美与才情的有韵致的生活;而无诗的生活则是一种平庸、乏味、浅薄和枯索的生活。
【答案】1. C 2. D 3. B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中C项错误在于张冠李戴:根据文本第5自然段,持这种观点的并不是作者,而是“有人”。
2. 试题分析:本题中D项错误在于偷换概念,请注意文本“心中关切的只是眼前的功利;如果我们的快乐大都从盈利、从物欲、从消费中获得”一句中的“只是”“大都”两词。
3. 试题分析:本题中,B项的错误在于“生活中就没有了诗”。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不“炒冷饭”的修行者
宋静思
初识赵园先生,是在几年前老师的一次家宴上。她看起来气质端庄、气色甚好,斯文的言语里不仅有丰厚的学识涵养,还透着一股英武之气,让人瞬间联想到古代士大夫的清雅。
几年过去,除了增添些许白发,时光似乎忘了这位古稀老人,她的行动依然干净利落,完全看不到曾被疾病纠缠的影子。在人数较多的私人场合,她似乎有些惧怕喧嚣,一旦进入学术探讨,眼镜后就射出深邃的光,整个人也不再岑寂。
赵园先生是河南尉氏人,1945年生于兰州,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上世纪70年代末在北京大学师从王瑶先生攻读文学硕士,后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出版了《艰难的选择》《论小说十家》等多部对学界影响深远的研究著作。以至于在现代文学研究界,如果学界同仁遇到一位颇具潜质的女弟子,往往会赞叹:“说不定又是一个赵园。”
这样的学术成就和赞誉,在她自身看来充满了偶然。从北大毕业后,时代的扰攘使她未能继续深造。她回到河南农村插队,去了一所偏远的中学,一晃便是十年之久。在那段时光,除了鲁迅的著作,她很难搜寻到与后来的学术研究有关的阅读记忆。当重返北大,她已过而立之年,甚至连《子夜》《骆驼祥子》这样的作品都没有读过。最终,她实现了这次命运的转折,与年龄更大、已近不惑的钱理群、吴福辉等同期入学。有了一把年纪的人再重返学校,就像是面对青灯古佛的修行者,一面是凄凄然的辛苦,一面是千淘万漉的执着。
80年代,赵园进入郁达夫、老舍等人的作品,写出了《艰难的选择》和《论小说十家》等著作。她把自己的生命体验倾注在文章里,从而把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遭际写得丝丝入扣。这时的赵园,冷峻、敏锐、细腻,她对人物和作品的解读有一种理性的直觉,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激情消退之后,她逐渐变得宁静平和,其文笔也更加沉郁。在《北京:城与人》和《地之子》里,她聚焦于对“城市”与“乡土”的观照,有读者便体味出了她“对前尘往事的回忆”。事实上,赵园先生对市民、农民及知青群体的研究,自始至终贯穿着对人的观照。
“‘炒冷饭’是我所不愿的。”赵园先生这句话是她学术转向最好的注脚。研究方向确定,她会尽其所能深掘,“即便没人喝彩,也不影响我的兴致”,但一旦完成,便有可能陷入“走投无路”的失落。90年代后期以后,她就曾对自己已有的学术研究产生“厌倦”。在好友的鼓励下,她转向了明清之际的研究,陆续写出了《明清之际士大夫》《家人父子》等著作。而近期,她又将目光聚焦于当代政治文化。“对于我来说,重要的问题是,找到什么样的研究对象来激发我的热情。那对象应当有挑战性,而且有助于我的知识积累。”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术于她已然是一种生活方式,“经由学术读解世界,同时经由学术而自我完善”。
纵观她的学术之路,尽管有多次转向,但对人伦的关切和对历史的观照,却是她研究中一以贯之的脉络。她的作品解读和人物研究,不只是文字里流淌出较为强烈的个体价值和个人体验,更是将重新发现人的个性作为价值追求。她转向明清之际的研究后,也不像传统史家那般,单纯借助史料还原历史现场或者进行理论建构,而是主要从士大夫们的文字和记述入手,去探寻他们精神生活的幽微,他们内在的日常性、差异性和多样性。
尽管赵园先生讲“学术不是生活的一切”,但读书与写作早已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我的学术性写作即告结束,但写作仍然会继续。”她说。
(2016年8月18日《人民日报》,有删节)
相关链接:
赵园(1945—),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艰难的选择》《论小说十家》以及散文集《独语》等。
4.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两段,着重从气质和气色两方面写赵园先生的外表形象,突出其丰厚的学识涵养和英武之气,显示她对学术探讨的钟爱。
B. 赵园先生颇具文学研究的潜质,酷爱学术研究,出版了多部如《艰难的选择》《论小说十家》等一样的对学界影响深远的研究著作。
C. 赵园先生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和赞誉,完全充满了偶然。因为她北大毕业后未能继续深造,以后到农村插队,连《子夜》等作品都没读过。...
D. 赵园先生的生活方式之一是学术研究,读书和写作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她通过研究学术完成对世界的解读和对自我的完善。
5.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赵园先生是个很有气质的从事文学研究的专家。她有丰厚的学识涵养,斯文的言语里还中透着一股英武之气。
B. 赵园先生对市民、农民及知青群体的研究十分执着。尽管大学毕业后未能继续深造,但她在重返学校后仍能不顾冷凄辛苦从事研究。
C. 赵园先生的作品把知识分子的遭际写得丝丝入扣,十分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这是因为她对人物和作品的解读有一种理性的直觉。
D. 赵园先生在学术研究中有一种可贵的创新精神。她说自己不愿意“炒冷饭”,指的就是她在学术研究上有多次转向。
E. 对人伦的关切和对历史的观照,始终贯穿在赵园先生的研究中。其作品有较强的个体价值和个人体验,追求重新发现人的个性。
6. 本文以“不‘炒冷饭’的修行者”为题,有什么深刻用意?请结合文本内容探究。
【答案】4. C 5. BC
6. ①题目中的“不炒冷饭”是赵园先生学术转向后的“最好注脚”,即便是没人喝彩的“冷饭”,也不会影响她的研究兴致。②“修行者”是赵园先生的写照,她已过而立之年,还重返学校,就像是面对青灯古佛的修行者,一面是凄凄然的辛苦,一面是千淘万漉的执着。③这个题目能很好地体现赵园先生的治学特点和治学精神。
【解析】
4. 试题分析:此项错误在于,一是“充满偶然”的说法是赵园先生自己的看法,二是没读过《子夜》等作品是赵园先生而立之年重返北大攻读文学硕士时的事情。
5. 试题分析:题中,B项错误在于“对市民、农民及知青群体的研究十分执着”一语有误,根据文本第四自然段,应是“对学术的研究”。C项错误在于“赵园先生的作品把知识分子的遭际写得丝丝入扣”一语,根据文本第五自然段,应是“把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遭际写得丝丝入扣”。
6. 试题分析: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和文章的情节、结构、人物(或物象)、主旨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情节主要分析文章的情节以什么为主,结构看文章的标题是否能串联文章的内容或是否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或物象)看标题是否能暗示人物的命运或物象的特征,主旨上看是否能够暗示或点明主旨,有时还从制造悬念和吸引读者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时还要分析标题中艺术手法,如双关、反语等。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林教头误入白虎堂
再说林冲每日和智深吃酒,把这件事不记心了。那一日,两个同行到阅武坊巷口,见一条大汉,头戴一顶抓角儿头巾,穿一领旧战袍,手里拿着一口宝刀,插着个草标儿,立在街上,口里自言自语说道:“不遇识者,屈沉了我这口宝刀。”林冲也不理会,只顾和智深说着话走。那汉又跟在背后道:“好口宝刀,可惜不遇识者!”林冲只顾和智深走着,说得入港,那汉又在背后说道:“偌大一个东京,没一个识得军器的。”林冲听的说,回过头来,那汉飕的把那口刀掣将出来,明晃晃的夺人眼目。林冲合当有事,猛可地道:“将来看。”那汉递将过来,林冲接在手内。
林冲看了,吃了一惊,失口道:“好刀!你要卖几钱?”那汉道:“索价三千贯,实价二千贯。”林冲道:“值是值二千贯,只没个识主。你若一千贯肯时,我买你的。”那汉道:“我急要些钱使,你若端的要时,饶你五百贯,实要一千五百贯。”林冲道:“只是一千贯,我便买了。”那汉叹口气道:“金子做生铁卖了!罢,罢!一文也不要少了我的。”林冲道:“跟我来家中取钱还你。”回身却与智深道:“师兄,且在茶房里少待,小弟便来。”智深道:“洒家且回去,明日再相见。”
林冲别了智深,自引了卖刀的那汉,到家去取钱与他,就问那汉道:“你这口刀那里得来?”那汉道:“小人祖上留下。因为家道消乏,没奈何,将出来卖了。”林冲道:“你祖上是谁?”那汉道:“若说时,辱没杀人!”林冲再也不问。那汉得了银两,自去了。林冲把这口刀翻来覆去看了一回,喝彩道:“端的好把刀!高太尉府中有一口宝刀,胡乱不肯教人看。我几番借看,也不肯将出来。今日我也买了这口好刀,慢慢和他比试。”林冲当晚不落手看了一晚,夜间挂在壁上。未等天明,又去看那刀。
次日,巳牌时分,只听得门首有两个承局叫道:“林教头,太尉钧旨,道你买一口好刀,就叫你将去比看,太尉在府里专等。”林冲听得说道:“又是甚么多口的报知了。”两个承局催得林冲穿了衣服,拿了那口刀,随这两个承局来。林冲道:“我在府中不认的你。”两个人说道:“小人新近参随。”却早来到府前,进得到厅前。林冲立住了脚,两个又道:“太尉在里面后堂内坐地。”转入屏风至后堂,又不见太尉。林冲又住了脚,两个又道:“太尉直在里面等你,叫引教头进来。”又过了两三重门,到一个去处,一周遭都是绿栏杆。两个又引林冲到堂前,说道:“教头,你只在此少待,等我入去禀太尉。”林冲拿着刀,立在檐前,两个人自入去了,一盏茶时,不见出来。林冲心疑,探头入帘看时,只见檐前额上有四个青字,写道:“白虎节堂”。林冲猛省道:“这节堂是商议军机大事处,如何敢无故辄入?”急待回身,只听的靴履响、脚步鸣,一个人从外面入来。林冲看时,不是别人,却是本管高太尉。
林冲见了,执刀向前声喏。太尉喝道:“林冲,你又无呼唤,安敢辄入白虎节堂?你知法度否?你手里拿着刀,莫非来刺杀下官?有人对我说,你两三日前,拿刀在府前伺候,必有歹心。”林冲躬身禀道:“恩相,恰才蒙两个承局呼唤林冲,将刀来比看。”太尉喝道:“承局在那里?”林冲道:“他两个已投堂里去了。”太尉道:“胡说!甚么承局,敢进我府堂里去!左右与我拿下这厮!”说犹未了,傍边耳房里走出二十余人,把林冲横推倒拽,恰似皂雕追紫燕,浑如猛虎啖羊羔。高太尉大怒道:“你既是禁军教头,法度也还不知道。因何手执利刃,故入节堂,欲杀本官?”叫左右把林冲推下。
(节选自《水浒传》第六回,略有删改)
【相关链接】
(前情简介)林冲带着夫人到大相国寺去上香,路上遇到鲁智深并与之结为好友,夫人待在大殿上,殿帅府太尉高俅的义子高衙内见其美貌,便欲霸占,被闻讯赶来的林冲与鲁智深制止。后高衙内与林冲的好友陆谦等人勾结,三番五次设计强行霸占林夫人,但都未得逞。最后高俅设下毒计,让人假扮卖刀人设法将宝刀卖给林冲。
7.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小说中有很多暗示性的伏笔文字。比如一开头便说林冲“把这件事不记心了”,实际上就是在暗示读者要注意下文出现的事情同“这件事”有关。
B. 林冲对宝刀从来就有很大的兴趣。他没听到卖刀人前面说的两句话,是因为正和好朋友说话;一旦听见了卖刀人的话,他就立刻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宝刀上。
C. 林冲为人忠厚老实,轻信别人。尽管卖刀人一再表示要将刀卖给林冲,还降低价格,又不敢正面回答林冲关于其家世的问题,林冲对他仍未有丝毫怀疑。
D. 林冲有一股好胜心理。他买了宝刀之后“不落手看了一晚”,就是因为高俅不让他看宝刀,因而想用这把宝刀同高俅慢慢比试,试图争一口气,比赢高俅。...
8. 根据本节内容,分析林冲有哪些性格特点。
9. 根据本节内容和你课外对《水浒传》的阅读和了解,分析林冲买刀的原因。
【答案】7. A 8. ①宽厚老实,毫无心机。妻子被高衙内几次设计企图强占,但几天后未见动静就不再留心,“把这件事不记心了”;他对卖刀人有意诱他买刀的做法毫不察觉;当卖刀人连说三句“无人认识宝器”之类的话后,很容易就中了卖刀人所使的激将法,心中生出豪气要看看宝刀,结果中了计而不察觉;对头天买刀第二天便被高俅知道这事,只是怀疑被谁走漏消息,一点也没联想到高俅父子使坏;对不认识的高俅派的承局以及承局前言不对后语的话语也未起疑心。②心理单纯,想法天真。他买刀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和高太尉“比试”,以为凭一把宝刀便可搞好和上司高俅的关系;③交友不慎。陆谦是林冲好友,此时却出卖了林冲,替高俅陷害林冲出力。(
9. ①习武之人当然喜欢兵器,当他中了卖刀人所使的激将法,看了宝刀后心生喜欢。②他知道顶头上司高俅喜欢宝刀,因此想带上宝刀去高府慢慢同高俅比试,企图以此取得高俅欢心,搞好和上司的关系;③从而进一步通过高俅把高衙内管好,解决其对自己妻子的纠缠。(大意对即可。)
【解析】
7. 试题分析:题中,B项错误在于:文本中没有关于林冲对宝刀有很大兴趣的文字,卖刀人说的第一句话林冲是听到了的,但他的反应是“也不理会”,可见林冲对宝刀并无“很大兴趣”。C项错误在于,文本中并没有“卖刀人一再表示要将刀卖给林冲”的文字。D项错误在于,小说中没有林冲想比赢高俅的文字,高俅是林冲的顶头上司,凭林冲的个性绝不会产生“比赢”的念头。
8. 试题分析:分析人物形象,准确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是读懂小说的关键。一是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二是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三是把人物放在典型环境中去认识理解;四是注意文本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9. 试题分析:首先要明确:探究什么。①结合人物的经历和性格特点,结合具体的历史年代,结合现代社会的认识和需要进行探究。②应在筛选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简要概括。③在探讨类似问题时,一方面需要探讨文本之中蕴含的传主的人生观和人生价值,一方面要求我们联系现实生活探讨其现实意。探究题解答要领:①探究题不仅题型开放,而且连答案也常是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只要紧扣要求,思想健康,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条理清晰,即可符合要求。②做这类题,既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又要遵循“容易论证”的原则。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崔恭,字克让,广宗人。正统元年进士,除户部主事。出理延绥仓储,有能声。以杨溥荐,擢莱州知府。内地输辽东布,悉贮郡库,岁久朽敝,守者多破家。恭别构屋三十楹贮之,请约计岁输外,余以充本府军饷,遂放遣守者八百人。也先犯京师遣民兵数千入援廷议城临清檄发役夫恭以方春民乏食请俟秋成居府六年莱人以比汉杨震景泰中,超迁湖广右布政使。诸司供给,率取之民。恭与僚佐约,悉罢之。公安、监利流民擅相杀。恭下令愿附籍者听,否则迨秋遣归,众遂定。寻迁江西左布政使。司有广济库,官吏干没五十万,恭白于巡抚韩雍,典守者咸获罪。定均徭法,酌轻重,十年一役,遂为定例。天顺二年,宁王奠培不法,恭劾之,削其护卫,王稍戢。迁右副都御史,代李秉巡抚苏、松诸府。按部,进耆老言利病,为兴革。与都督徐恭浚仪真漕河,又浚常、镇河,避江险。已,大治吴淞江。民赖其利,目曹家港为“都堂浦”。初,周忱奏定耗羡则例,李秉改定以赋之轻重递盈缩。其例甚平,而难于稽算,吏不胜烦扰。恭乃罢去,悉如忱旧。吏部缺右侍郎,李贤、王翱举恭。遂召用。置“劝惩簿”,有闻皆识之。翱甚倚恭,转左,父忧起复。宪宗即位,乞致仕。不允。成化五年,尚书李秉罢。商辂欲用姚夔,彭时欲用王概,而北人居言路者,谓时实逐秉,喧谤于朝。时称疾不出,侍读尹直以时、概皆己乡人,恐因此得罪,急言于辂,以恭代秉。越五月,母丧归。服除,起南京吏部,劾罢诸司不职者数人。十一年春,命参赞机务。居三年,致仕。又二年卒。
(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七》)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也先犯 / 京师遣民兵数千入援 / 廷议城临清 / 檄发役夫 / 恭以方春民乏食 / 请俟秋成/居府六年 / 莱人以比汉杨震 /
B. 也先犯 / 京师遣民兵数千入援 / 廷议城临清 / 檄发役夫 / 恭以方春民乏食请 / 俟秋成 /居府六年 / 莱人以比汉杨震 /
C. 也先犯京师 / 遣民兵数千入援 / 廷议城临清 / 檄发役夫 / 恭以方春民乏食 / 请俟秋成 /居府六年 / 莱人以比汉杨震 /
D. 也先犯京师 / 遣民兵数千入援 / 廷议城临清 / 檄发役夫 / 恭以方春民乏食请 / 俟秋成 /居府六年 / 莱人以比汉杨震 /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除”即拜官,就是授官拜职,说“除”一般指除去原有的官职而就任新的官职。
B. “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盖指官员辞职归家。
C. “徭役”是古代国家征派各阶层人民从事的有偿劳役,有力役、军役及其他杂役。
D. “忧”指父母之丧,古代官员遭遇父母之丧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孝。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崔恭机智能干,享有声名。他在莱州,另建房屋贮存内地输送给辽东的布匹,既保证了计量供给,又减少了折耗,节省了人力,充实了军饷。
B. 崔恭为民减负,安抚百姓。景泰年间,他与同僚佐臣约定,官府部门不向百姓索取供给,并采用入籍和遣送同步实施的办法平定了流民搏杀。
C. 崔恭广开言路,兴利除弊。他巡查属地,倾听年老德高者的议论,并与当地官员一起疏通河道,废除了虽很公平却难于计算的耗损收取规则。
D. 崔恭不畏权贵,恪尽职守。天顺二年,宁王朱奠培做了不法之事,他坚决弹劾;任吏部右侍郎期间,为加强对官吏的管理,他设置了“劝惩簿”。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司有广济库,官吏干没五十万,恭白于巡抚韩雍,典守者咸获罪。...
(2)服除,起南京吏部,劾罢诸司不职者数人。
【答案】10. C 11. C 12. B
13. ⑴官署有广济库,官吏贪污五十万,崔恭向巡抚韩雍禀告,掌管、看守的人都被判有罪。(得分点:干没、介宾短语后置句式“白(于巡抚韩雍)”、“典”)
⑵服丧期满,被起用为南京吏部,弹劾罢免各部门不称职的数人。(得分点:服除、被动句式“起”、“职”)
【解析】
10. 试题分析:解答文言断句题,最好在弄懂语段大意的基础上进行。答题时特别要注意语段中的动词和它们的主语和谓语。语段中,“京师”是动词“犯”的对象,其后应停顿。“食”是动词“乏”的宾语;动词“请”的内容是“俟秋成”,所以“食”之后应停顿。
11. 试题分析:C项错误为:徭役是无偿劳役。
12. 试题分析:B项“入籍和遣送同步实施”的说法有误,依据文本“恭下令愿附籍者听,否则迨秋遣归”的信息提示,“遣送”要晚于“入籍”。
13. 试题分析:
关键点⑴:干没、介宾短语后置句式“白(于巡抚韩雍)”、“典”; ⑵服除、被动句式“起”、“职”。
点睛: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 (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
参考译文:
(二)古代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水村闲望
俞紫芝①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翡翠②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在芦花。
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
可惜一绷③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注】①俞紫芝:笃信佛教,仕途失意后终身不娶不仕。 ②翡翠:翠鸟。 ③绷:布幅。
14. 下列对诗歌内容的概括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 此诗描绘出一幅色彩浓丽、清新活泼的深秋水村图,抒发闲情逸致,有王维、孟浩然田园诗的意味。
B. 首联抓住水村的特点,暗示诗人的“闲”及“闲”中的和谐美好,颇有朦胧感,也能紧扣题意。
C. 颔联以“闲”居暗扣题目的“闲望”,写的是静景,对仗工整,平淡质朴,显得自然生动。
D. 颈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得富有朦胧感,同杜牧“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意境相似。
E. 尾联抒发诗人胸怀,表达了诗人既想寄情山水,又怀念官场、渴望进京做官的矛盾心理。
15. 本诗颔联和王维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都在写鸟,但在内容和手法上有何不同?
【答案】14. BC 15. 俞诗写翡翠和鹭鸶鸟的“闲”居,刻画鸟栖宿的状态是静景;王诗写月下鸟鸣,着意于写声是动景。俞诗用鸟“闲”居来衬托诗人的“闲”望,是正衬(或以静衬静);王诗用鸟鸣来衬托春山月夜的幽静,是反衬(或以动衬静)。...
【解析】
14. 试题分析:A项“色彩浓丽,清新活泼”的说法错误。D项错误是:没有用拟人的手法。E项“怀念官场、渴望进京的矛盾心理”的说法错误,这里表达的是诗人鄙弃官场,寄情山水,喜爱无羁绊的自然生活,与世无争的情怀。
15. 试题分析:颔联以翡翠鸟和鹭鸶的“闲”居来衬托自己的“闲”望,写的是静景。这一联很注意炼句,对仗工整,平淡质朴中含有工丽,因而显得自然生动。更重要的是,诗人描绘出一幅幽静的境界,以传达出悠闲的心情。所用的手法和“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相近,但王维用的是反衬,俞紫芝用的是正衬,自然是俞不及王。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既描写音乐效果,又描写秋夜静寂月色的两句诗是:“ , 。”
(2)李商隐《锦瑟》中,化用典故,表示美好愿望终如烟云、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 , ”。
(3)做学问要专心致志,耐得住寂寞。陶渊明的《饮酒》诗中“问君何能尔, ”两句诗说明了同样的道理。
【答案】(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3)心远地自偏
【解析】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如“唯”“沧”错写成为“惟”“苍”等,这些容易写错的字更应特别注意。
第II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诸如绘声绘色、欲擒故纵、娓娓道来、草灰蛇线、扣人心弦的讲述方法,是讲故事人的“必杀技”。
B. 作家向写作的未知领域探索,挖空心思,寻寻觅觅,语不惊人死不休,为此殚精竭虑,也乐此不疲。
C. 一些“读经”机构把不求甚解的念诵当作进入文言经典的不二法门,这从长远来看大大限制了学生语言能力提升的效率。
D. 如果一个人每天都在神秘的森林中探险、猎奇、寻找属于自己的秘密,生活中的那些俗不可耐与狗苟蝇营与其又有何干?
E. 我们强调静下心来,主要是因为接收的信息太多且鱼龙混杂。如果什么都要点开看一下,结果往往只能是什么也没留下。
【答案】BE
【解析】试题分析:A句的“草灰蛇线”是留下伏笔的意思。使用正确。B句的“挖空心思”比喻想尽一切办法,有贬义。应改为褒义的“苦心孤诣”。C句的“不二法门”指独一无二的途径或方法。使用正确。D句的“狗苟蝇营”是贬义词,比喻为了名利不择手段,像苍蝇一样飞来飞去,像狗一样不知羞耻。使用正确。E句的“鱼龙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浩如烟海的中华诗词中,随手可及的是充满静美的细腻文字,由于静的心态和美的意境,早已融进中国人的心灵深处。
B. 一个人,在自己这里择得太清,或者始终择不清,都会是人生的灾难。前者是活得太过自我,后者是活到放不过自我。
C. 即使困难和风险多大,曾在“大航海时代”落后的中国,就不会在“大航天时代”再被困在孤岛。
D. 因大赛组委会唯独未悬挂中国国旗,中国钢管舞国家队宣布集体退出2016年国际钢管舞运动锦标赛决赛的资格。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项后半句句子不完整,应去掉介词“由于”。C项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即使……就……”应改为“无论……都……”。D项搭配不当,“退出”与“资格不搭配。
19.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切个人拥有的财产, ① 是合法取得, ② 应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未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被非法侵犯和剥夺。一切产权的变动、限制和剥夺, ③ 需要通过法定程序和法定方式来完成。 ④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确需征收征用公民或法人的财产, ⑤ 应严格限定公共利益的范围和支付公平合理的补偿, ⑥ 应当赋予公民寻求司法救济的权利。...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如果
就
必须
有时
除
也
B
倘若
但是
都
有时
都
同时
C
假设
那么
/
如果
虽然
但是
D
只要
就
都
如果
除
还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题中,横线①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可在通读全语段后得知应是一种假设或条件假设关系,故四个选项似乎都可成立。横线②的上下文之间不存在转折关系,故可排除B选项。横线③上文有“一切”一词,故可填“都”;下文是“需要”,A项的“必须”与之重复,故应排除。横线④处C、D两选项词语相同,无选择意义。横线⑤和横线⑥两处的下文之间并无转折关系,故可排除C选项。至此得出正确答案。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如果说传统纸媒文学是小众的, ① ;传统文学是厚重的,网络文学是轻逸的;传统文学是“烧脑”的,网络文学是悦人的;传统文学是作者的文学, ② 。类型化的网络文学更接近通俗文学,与大多数通俗文学一样,网络文学的价值观念是持中的,是大多数读者能接受的。
【答案】①那么网络文学就是大众的 ②网络文学是读者的文学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此类试题的答案往往就隐含在横线的上下文之中,答题时要注意从上下文中筛选出相关信息。如第一道横线处,综观整个文段,可知此段主要在讲传统纸媒文学和网络文学两个话题,而上文是“传统纸媒文学是小众的”,则此处应该填有关网络文学的文字,并且内容与“小众”相反;第二空根据上文,其主语应该是“网络文学”,其后面的内容是“大多数读者”,由此可以填“网络文学是读者的文学”。
点睛: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找准话题。在文段所提供的语境中,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角度应保持一致,而不能混杂。其次考虑语境的和谐。一个文段所描述的画面、环境、情调、氛围、风格应和谐统一,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景致应契合,才能感染读者。再次注意逻辑事理。在语言表达中,应该注意上下文、前后文之间的对应和呼应,若前面说到一种情况,后面就须与之照应统一,不能顾此失彼,自相矛盾。
21. 下面是“第26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 LOGO(标识)“塞外草原美,金鸡百花艳”,请写出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和寓意。(图案的右侧为蓝绿相间的色彩)
【答案】①LOGO(标识)为金鸡与祥云组合成的阿拉伯数字“26”,照应第26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②右侧花朵形状的祥云图案与蓝绿色的经典配色体现了呼和浩特美丽的蓝天、白云、绿草地景色;③飘扬的电影胶卷造型如同飞扬的羽毛象征中国电影勇往直前,同时体现了呼和浩特人民豪爽、热情的性格特点。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题,答题时要注意图案中的变形因素,紧扣主题“第26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和名称“塞外草原美,金鸡百花艳”,以及提示“图案的右侧为蓝绿相间的色彩”。
四、作文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扬子晚报》报道,为激励子女经常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苏州一家护理院推出了“奖孝金”管理制度。这项制度规定:子女两个月内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超过30次,就可获200元现金抵用券。
这一“奖孝金”果然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老人被看望的次数暴涨。有的子女以前一个星期来一次,现在变为两三天来一次;以前两三天来一次,现在几乎天天过来探视。
你对这件事情怎么看?请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用钱奖出来的“孝” 还是不是真孝?
为激励子女经常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江苏苏州市一家护理院别出心裁地推出了“奖孝金”管理制度,将尽孝和金钱激励挂在一起。“奖孝金”制度一时引发了网民的热议,褒贬不一。
伴随着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既考验着人们的孝道,也呼唤着养老模式的“与时俱进”。经济市场化、人口流动化以及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和空巢化,让不少子女和父母处于一种分散居住的状态;这种物理上的距离,不可避免会带来心理上的距离感和隔阂感.
西方家庭的养老则是一种单向循环的接力模式,父母抚养子女,子女长大以后继续抚养下一代,老人则被推向社会。与之不同,中国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里,父母抚养子女,子女长大之后再“反哺”;这样的双向循环养老,体现了父母与子女之间双向义务的伦理实质。这是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在当代社会,将我国传统的“反哺”和“接力”有机结合起来,不仅需要市场化、社会化养老机构朝着专业化、规范化的道路前行,也离不开子女多一些陪伴和亲情互动。
居家养老实质上是一种亲情养老,市场化、社会化养老尽管将老人托付给护理院或养老院,子女的精神慰藉同样必不可少。子女将父母送到护理院并支付了相关费用,并不意味着父母的老年生活有品质;在“老有所养”的基础上,老人孤独、寂寞的精神世界需要子女更多的关爱与呵护。然而,在老年人的养老生活中,子女却长时间、经常性地角色缺席。...
“奖孝金”的初衷,在于激励和引导子女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探望父母长辈。“奖孝金”不仅可以让那些经常看望父母长辈的人们得到实惠,也能够提升公众对看望老人的价值认同。在一个盛行符号互动的时代里,“奖孝金”对看望老人进行物质回报和精神激励,有助于唤醒一些人的孝道自觉——看望老人本来就是一种情感义务和道德责任,“奖孝金”却上升到奖励的高度。这样的“谬赏”,何尝不是一种温馨的提醒和柔和的敦促?
遵循规范的美德如果没有遵循规范的利益的支持,其道德价值通常是脆弱的。“奖孝金”提供了物质回报和精神激励,能够提升子女看望老人的积极性。尽管“奖孝金”在道德上看上去不够美好,却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了作用。许多子女前来看望老人的频率明显增加,证明了“奖孝金”没有沦为“稻草人”。
我认为,养老院制定“奖孝金”的行为值得肯定。对于护理院来说,“奖孝金”会增加运营成本,并不符合利益最大化的工具理性,但却推出“奖孝金”,唤醒儿女孝道自觉,既体现了其专业性,也体现了其厚重的社会责任感。
让老人的世界多些色彩,多些活力,多些光亮和温暖,离不开子女养老观念的转变、价值排序的重塑和人文关怀的提振。作为一种“柔软的力量”,“奖孝金”有助于孝道回归,未尝不可。
【解析】试题分析:
参考立意:一、不赞同护理院此举。孝悌是“为仁”之本,当发乎内心自觉,倘若看望父母还需人来奖励,这本身就是不孝。因此这种奖励机制让子女看望父母带上了功利色彩,也会让老人为此寒心。
二、赞同护理院设立“奖孝金”制度。此举可以起到提醒子女孝顺父母的作用,唤醒子女心中的亲情与孝心,提醒子女重视对老人的精神赡养。
三、也可辩证看待护理院此举。一方面,护理院设立“奖孝金”制度,其初衷是好的,目的是唤起更多子女抽空陪伴父母、与父母共享天伦的意识,但人的感情一旦与“利”挂钩,多半会变质。
点睛: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构思前应先读懂材料所蕴含的意思及题目提出的要求。题目中的材料讲的是一则关于苏州某护理院为了激励子女经常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而推出的“奖孝金”管理制度的新闻,题目给出的任务是“谈谈你的看法”。据此要求,此题若写为议论文最为好写;当然,若想通过记叙文来反映自己的看法也未为不可。但是,写议论文必须论点鲜明突出,材料充分可信,论证层次清楚;写记叙文则必须反映出自己的论点,切不可离题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