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5.50 KB
  • 2021-06-08 发布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诗论普遍认为,真正的好诗是“神品”“逸品”,其中有一种似乎是人力难以达到的“东西”,可称之为“天机”“灵气”等。如果用现代诗学术语说,这就是诗的潜在次序或深层结构。这种潜在次序或深层结构是怎样发现的呢?中国古代诗学对此的回答是有分歧的,形成了“苦吟”和“快吟”的对立。“苦吟”派以中唐以后的孟郊、贾岛等为代表,“快吟”派以苏轼为代表。苏轼认为写诗不必冥思苦搜、琢刻藻绘,要快吟,要“无意于佳乃佳”。苏轼的观点作为古代诗学的一种理论,广有影响。‎ ‎“无意于佳乃佳”实际上提出了一个诗学悖论。一方面,诗人无意于诗,无意于佳;可另一方面却在不经意间有了佳诗。这种思路并非苏轼首创,《淮南子•说山训》就有:“求美不得美,不求美则美矣。”《历代名画记》也有:“夫运思挥毫,自以为画,则失于画矣;运思挥毫,意不在于画,故得于画矣。”苏轼的“无意于佳乃佳”是对这一思路的新的发挥。‎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苏轼的“无意于佳乃佳”是反对为写诗而写诗、为艺术而艺术,强调写诗的社会功利目的,强调有感而发。这样,诗就是不吐不快、无所避讳的率真之词,无意为诗而终为传世之佳作。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无意于佳”,即在写诗时精神完全放松,不把写诗当作一回事,不去冥思苦想;“乃佳”,即是在这种不经意间创作出了佳篇。表面上看,诗人的精神状态与产生的结果是矛盾的,实际上却符合心理活动规律。‎ 首先,覃思竭虑的精神状态,对科学研究来说十分必要,但对写诗这种审美创造活动来说有时就未必好。因为这种精神状态意味着诗人处于有意识注意中。有意识注意,使诗人完全清醒,意识聚焦并高度活跃,这样诗人的思维是准确的、谨严的、规范的,但也可能由于思维过于准确、谨严、规范而陷入狭隘,不能自由挥写,无法寻找到“灵气”与“天机”。格式塔心理学对意识聚焦作了详尽的研究,证明人类的大脑有一种压倒一切的需要,这就是从眼前任何杂乱形式中选择出一种准确、集中、简单的模式来。对于诗这种复杂的充满自然灵气的结构来说,意识聚焦的这种选择性、集中性、规范性和准确性太缺乏伸缩性与张力了。这也正是苏轼主张“无意于佳”的原因。‎ 其次,诗歌创作是有意识与无意识结合的产物。对诗人来说意识诚然是重要的,但无意识是辽阔的“非洲大陆”,资源非常丰富,营养特别丰足,如果完全没有无意识的滋养,诗歌创作也难以达到极致。苏轼之所以强调“无意于佳乃佳”, 其原因之一就是发现了无意识对诗歌创作的作用。如果说“苦吟”派更重视求助于意识的话,那么“快吟”派则更重视求助于无意识。因为在“无意”的情形下,人的精神放松了,意识对无意识的压力减小了,这时无意识就可能冲破意识的“防卫”,出来施展它的才能。这样,诗人就会出现一种神思恍惚的、弥散的、具有张力的审视和快捷的捕捉,这可能是最富于创造性的一瞬间,自然灵气似乎不思而至,意外佳构仿佛纵手而成。‎ 当然,苏轼强调“无意于佳”并不是无条件地乱嚷乱叫。他认为要达到“无意于佳乃佳”的创作境界,既要长期“积学”‎ - 14 -‎ ‎,又要为人豪爽,即以创作主体的学问与性格为条件。诗人只有在根柢深厚、自身强大而具有很强的驾驭能力的情况下,才能做到胸有成竹, 达到“无意于佳乃佳”的境界。‎ ‎(摘编自童庆炳《诗的潜在次序的发现——释“无意于佳乃佳”》)‎ ‎1. 下列各项中,其性质属于原文所论的“无意于佳乃佳”的一项是(3分)‎ A.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 B.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C.好诗冲口谁能择,俗子疑人未遣闻。‎ D.悼红轩批阅十载,谱红楼三春悲秋。‎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围绕苏轼的诗学思想,先揭示内涵和思想渊源,再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最后指出达成条件,逻辑上逐层递进。‎ B.文章引用《淮南子•说山训》和《历代名画记》中的话语,意在论证“无意于佳乃佳” 这种思路并非苏轼首创。‎ C. 文章使用喻证法,以资源丰富、营养丰足的“非洲大陆”喻指无意识,形象地论述了无意识对诗歌创作的巨大作用。‎ D. 文章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若精神放松,无意识就可能在神思恍惚的审视中冲破意识的“防卫”,促成佳作诞生。‎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作者在格式塔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得出的结论:对诗歌创作而言,意识聚焦存在缺乏伸缩性与张力的缺点。‎ B.“无意于佳”的创作方式,能让意识聚焦无法形成,使诗人免于陷入狭隘,有利于发现“天机”。‎ C,覃思竭虑的精神状态之所以对诗歌创作和科学研究作用有别,是因为作诗与科研相比,二者的思维方式不尽相同。‎ D.“无意于佳”所仰靠的张力和创造力,其实是以深厚根柢为基础,只有有了这个基础,所谓“佳”的效果才能出来。‎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 ‎“云教育”是指基于云计算应用的教育平台服务。集教学、管理、学习等于一体,它搭建了一个可供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分工协作的在线平台,从而共同达成教学目标和育人任务。近年来,“云教育”受到国内外众多教育界人士关注,此次疫情的发生让“云教育”在我国得以大面积推广。有关“云教育”的诸多尝试都是一次次“破冰”之旅,正在改变着当下的教育生态。不可否认,在实践过程中,“云教育”在新技术的运用、教学内容的设计、教育质量的保证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同时,“云教育”‎ - 14 -‎ 不可能完全代替线下教育,传统课堂仍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当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逐渐 恢复,相信有关“云教育”的探索不会也不应停滞。如何推进线上线下教育更好地融合,“云教育”如何继续发挥应有作用、扮演好恰当角色,给大中小学各学段的教育注入新活力,助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是下一阶段需要继续探索的课题。随着教育改革创新的不断深入,“云教育”带给我们的有关未来教育的诸多绚丽想象,有望逐步成为更加鲜活的现实。‎ ‎(摘编自杨国营《云教育拓展未来教育想象空间》)‎ 材料二:‎ 教育部会同工信部开通了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能满足5000万学生同时在线学习。自‎2月17日开通以来,该平台已开设119门学科课程。截至3月24号,共播出小学、初中、普通高中课程1917节,浏览量累计达到了9.94 亿次,通过平台进行在线学习的学生累计超过了1.95亿人次。据统计,目前全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惠及边远贫困地区400 多万名学生,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超过60%的教师和近50%的学生开通网络学习空间,逐步实现“校校用平台、班班用资源、人人用空间”。中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中国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 - 14 -‎ ‎(注:深黑色为不同时期教育学习APP行业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单位:分钟 浅灰色为不同时期教育学习人群活跃时段占比,单位:百分百 )‎ ‎(摘编自马璐璐、姜子涵《数说疫情下的“云生活”模式》)‎ 材料四:在线教育要稳健发展,有赖内容与技术融合创新,目前我国在线教育,盲点是定位不清晰,痛点是资源不对路,堵点是产品不赋能,具体体现:一、市场、上大部分在线课堂以补习知识为主旨,以刷题为评价手段,通过过度训练、超纲挖掘、提前授课等策略,实现“提分”目标。二、在线教育最大的特点是以课程资源与学生的互动为主线,但我国没有统一建立中小学教学专业资源库,缺少体系完备且具有创新价值的在线教学资源。没有专业、 适需的资源支撑,技术再翻新也是空壳,学生们没有兴趣点击,即使强制也粘不住。这已成为在线教育不能给师生赋能的关键所在。这些都与育理念和框架不符,影响着青少年高阶认知能力和思维发展,所以我国在线教育需要颠覆性重建。具体做法;一、建立与全球21世纪学习目标框架相配套的内容体系;二、搭建与区域发展基础及实际需求相适应的供给服务体系;三、构建教育与企业多元共建实施体制及在线教育准入机制、评级机制等。总之,要通过政策的、资本的、技术的、研究的等多措并举,加快全国在线教育整体能力有序进化。‎ ‎(摘编自吕文清《疫情催生在线教育2.0变革》)‎ ‎4.下列对“云教育”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14 -‎ A.“云教育”基于云计算应用,搭建了一个集教学、管理、学习等于一体,供教育方、受教育方等分工协作的在线平台。‎ B.“云教育”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正在改变着当下的教育生态,让我们对未来教育产生了许多绚丽的想象。‎ C.据统计,自‎2月17日至‎3月24日,已经有近2亿人次在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在线完成了百余门学科课程的学习。‎ D.春节后我国教育学习APP行业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较春节增加7.5分钟,教育学习人群活跃时段的占比较平日增加一倍。‎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云教育所搭建的平台能助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可以共同达成教学目标和实现育人任务,但是不管在任何时代,它都不能取代线下教育。‎ B.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建立,是我国在线教育的一次破冰之旅,但在线教育在定位、资源、产品等方面的不足阻碍自身发展。‎ C.建立与21世纪学习目标框架相配套的内容体系,提供体系完备且有创新价值的在线教学资源,这是在线教育能够给师生赋能的关键所在。‎ D.综合以上材料可见,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中国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目前我们须多措并举,加快在线教育整体能力的有序进化。‎ ‎6.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我国“云教育”的发展趋势。(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巴黎圣母院(节选)‎ ‎【法】维克多•雨果 突然他又带着加倍的失望在锁链里挣扎,把他身子底下的木板都震动了,他打破了一直固执地保持着的缄默,用又嘶哑又愤怒的声音吼叫,这声音不像人的声音,倒很像动物的咆哮声:“给水喝!”这个声音把人们叫骂的声音都盖没了。‎ 这声悲惨的呼唤,并没有引起同情,反而使刑台四周的巴黎善良市民更加笑得厉害。应该说明,他们的残忍和狠心并不亚于我们给读者介绍过的那个可怕的乞丐集团里的人,那都是群众当中最下层的人物。除了嘲笑那不幸的犯人的口渴之外,四周没有人出声。的确,那当儿他的样子不只显得可怜,而更是显得古怪和难以接近。他那涨得紫红的脸上淌着汗,眼睛闪着狂野的光,嘴里冒着愤怒和痛苦的泡沫,舌头一半吐出在嘴唇外面。还得说明,在那当儿,人群中找不出哪个好心的男人或女人敢于送给那受苦受难的人一杯水,那刑台的可恶的石级被当做十分可耻和丑恶的东西,善人们是不愿意上去的。‎ 几分钟后,伽西莫多用失望的眼睛扫视了人们一遍,又用更加令人心碎的声音喊道:“给水喝!”‎ 仍然只引起一阵哄笑。‎ - 14 -‎ ‎“喝这个吧!”罗班•普斯潘叫喊着,把一块在阴沟里泡过的海绵扔到他脸上,“拿去吧,恶汉!算我欠你的情哪!”‎ 有个妇人把一块石子向他头上扔去:“这是给你在黑夜里用那些倒霉的钟惊醒我们的教训!”‎ ‎“喂,小子!”一个跛脚使劲拄着拐杖走到他跟前喊道,“你还在圣母院塔顶上咒骂我们不?”‎ ‎“这只碗给你去喝水!”一个男人把一个破瓦罐向他的胸脯扔去,“我老婆就是因为看见你从她面前走过,才生下了一个两个脑袋的娃娃!”‎ ‎“我的母猫生下了一只六只脚的小猫!”一个老妇把一块瓦片向他头上扔去,尖声嚷道。‎ ‎“给水喝!”伽西莫多喘息着喊了第三遍。‎ ‎ 这时他看见人群里闪开一条路,走出了一位装束奇特的姑娘,身边带着一只金色犄角的雪白的小羊,手里拿着一面小鼓。‎ 伽西莫多的独眼闪了一下,原来就是他昨晚曾经想抢走的那个波希米亚姑娘呀。他模糊地意识到正是因为那件事他此刻才在这里受惩罚的呢。何况这种事在这个世界上并不算稀罕,他不是由于不幸耳聋,又由于被一个聋法官审问,才受到了惩处的么?他十分相信她也是来向他报复的,也是像别人一样来打他的。‎ 看见她真的迅速走上了石级,愤怒和轻视使他透不过气,他真想把刑台打个粉碎,假若他的独眼能够发出雷电,那波希米亚姑娘一定会给雷电击毙,上不了刑台啦。‎ 她一言不发地走近那扭着身子枉自躲避她的犯人,从胸前取出一只葫芦,温柔地举到那可怜人干裂的嘴边。‎ 这时,人们看见他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沿着那长时间被失望弄皱了的难看的脸颊慢慢流下来。这也许是那不幸的人生平第一次流出的眼泪。‎ 这时他竟忘记要喝水了,那埃及姑娘不耐烦地扁了扁小嘴,微笑着把水倒在伽西莫多张着的嘴里,他一口气喝着,他显然是渴到极点了。‎ 喝完水,那可怜人便伸出黑黑的嘴,无疑是想吻一吻那帮助了他的美丽的小手。但那姑娘有些疑惑,想起了前一晚那件未遂的暴行,便像小孩害怕被野兽咬着似的,惊恐地把手缩回去了。‎ 于是那可怜的聋子把充满责怪和无限悲哀的眼光望着她。‎ 那漂亮、鲜艳、纯洁、迷人而又那么娇弱的姑娘,竟会那样好心肠地跑去救助一个如此可怜丑恶的家伙,那情景无论如何是很动人的,而这件事又发生在一个刑台上,那就更为动人了。‎ 观众也都被感动了,大家拍着手喊道:“好极了,好极了!”‎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三次写到“犯人”伽西莫多乞求“给水喝”,突出了人们的冷漠无情,为后文写波希米亚姑娘给水喝做铺垫。‎ B.伽西莫多伸出黑黑的嘴,“想吻一吻那帮助了他的美丽的小手”的行为,让美丽的波希米亚姑娘心生厌恶,所以她把手缩回去了。‎ C.小说运用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手法,突出了伽西莫多狼狈处境中,波希米亚姑娘不计前嫌的善良救助。‎ D.文中对比手法运用得最为突出,美与丑的外貌对比,姑娘和观众对伽西莫多的态度对比等,小说在对比中凸显了主题。‎ ‎8、鲁迅先生说:“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的是画他的眼睛。”请分析划线句表现了伽西莫多怎样的心理活动。(4分)‎ - 14 -‎ ‎9、选文最后写道“观众也都被感动了,大家拍着手喊道:‘好极了,好极了!'”你觉得是否合理?请阐明你的理由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主父偃者,齐临菑人也。学长短纵横之术,晚乃学易、春秋、百家言。游齐诸生间,莫能厚遇也。齐诸儒生相与排摈,不容于齐,家贫,假贷无所得,乃北游燕、赵,皆莫能厚遇。孝武元光元年中,以为诸侯莫足游者,乃西入关见卫将军。卫将军数言上,上不召。资用乏,留久,诸公宾客多厌之,乃上书阙下。朝奏,暮召入见。上乃拜主父偃为郎中。数见,上疏言事,诏拜偃为谒者,一岁中四迁偃。‎ 偃说上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恃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尊立卫皇后,及发燕王定国阴事,盖偃有功焉。大臣皆畏其口,赂遗累千金。人或说偃曰:“太横矣。”主父曰:“臣结发游学四十馀年,身不得遂,亲不以为子,昆弟不收,宾客弃我,我厄日久矣。且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吾日暮途远,故倒行暴施之。”‎ 元朔二年,主父言齐王内淫佚行僻,上拜主父为齐相。至齐,遍召昆弟宾客,散五百金予之,数之曰:“始吾贫时,昆弟不我衣食,宾客不我内门;今吾相齐,诸君迎我或千里。吾与诸君绝矣!”乃使人以王与姊奸事动王,王以为终不得脱罪,恐效燕王论死,乃自杀。赵王恐其为国患,告言主父偃受诸侯金,以故诸侯子弟多以得封者。及齐王自杀,上闻大怒,以为主父劫其王令自杀,乃征下吏治。上欲勿诛,是时公孙弘为御史大夫,乃言曰:“齐王自杀无后,国除为郡,入汉,主父偃本首恶,陛下不诛主父偃,无以谢天下。”乃遂族主父偃。‎ ‎(节选自《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B.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C.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D.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百家言,即为诸子百家的学说,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儒三家影响最深远。‎ B.孝武元光元年,孝武是汉武帝的庙号,元光和后文的元朔都是汉武帝的年号,元年为改换年号的第一年。‎ - 14 -‎ C.结发,古代男子成童始束发,因指童年或年轻;也可指成婚男女共同束发的礼俗,文中的“结发”即为此意。‎ D.五鼎食,古代行祭礼时,大夫用五个鼎分盛五种供品,后形容高官显贵的豪奢生活。亦喻高官厚禄。‎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在齐国时遭人排挤鄙弃,游历燕赵时不被赏识任用;绝境中他上书朝廷,获得皇帝宠信,屡获升迁。‎ B.主父偃谋略高明,他认为晁错的做法是正确的,应改以法削藩为推恩分国,皇帝采纳了他的策略。‎ C.主父偃飞扬跋扈,他得志后收受重金,面对他人劝告,他直言自己做事就是要倒行逆施。‎ D.主父偃受人畏忌,他因揭发燕王罪行立功,群臣无不畏惧;他派人以乱伦罪触动齐王,齐王因畏惧而自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诸侯或连城数十,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恃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 ‎(2)始吾贫时,昆弟不我衣食,宾客不我内门;今吾相齐,诸君迎我或千里。‎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送裴别将之安西 高适 绝域眇难跻,悠然信马蹄。‎ 风尘惊跋涉,摇落怨暌携。‎ 地出流沙外,天长甲子西。‎ 少年无不可,行矣莫凄凄。‎ ‎ [注]暌携:聚散,离合。‎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句紧扣题意,直陈安西位于渺远之地,路途艰险,难以到达,离愁别绪溢于言表。‎ ‎ B.“风尘”意指战乱,“惊”字突出了征程之险;“摇落”写出秋日萧瑟,烘托远离之苦。‎ ‎ C.颈联写安西远在流沙之外,是对“绝域”渺远的照应,将送别愁绪表达得更为浓烈。‎ ‎ D.这首诗真实再现安西边塞的自然景物,从中可窥见盛唐边塞诗雄浑悲壮的特点。‎ ‎15.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自斟自酌,观赏着庭树,心情很愉快的句子是“ , ”。‎ ‎(2)《登泰山记》中“ , ”两句写出了日出时,天际的色彩变化。‎ ‎(3)《念奴娇·过洞庭》中,“ , ,‎ ‎ ”三句写出水天辉映,一片清澈明亮的景象。‎ ‎(4)《桂枝香·金陵怀古》中“ , ,‎ - 14 -‎ ‎ ”三句写出黄昏时分,江上帆风樯影,往来穿梭;江边酒肆青旗,因风飘拂的景象。‎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 -19题。‎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抗金名将岳飞的这首《满江红》让大部分人对贺兰山耳熟能详。如今“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时代早已远去,但在南北长200多公里的贺兰山腹地,神秘的岩画世界,向世人展现了一条 的艺术长廊。 ‎ 岩画是一种石刻文化,人类的祖先以石器作为工具,用粗犷、 和自然的方法——石刻,来描绘、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中国是岩画大国,在地处中国西北内陆的宁夏贺兰山东麓发现了数以万计的古代岩画,山岩上到处都是构图奇特、形象简练的岩画。对于这些岩画,人首像最具特色,并以近千幅左右的数量成为世界上人面像图形最为集中、最具规模的地区。有贺兰山岩画“镇山之宝”之称的“太阳神岩画”,就是一幅人面图案,眼睛、耳朵等部位奇特且对称。重环的双眼、短线刻划的睫毛、半圆形的轮廓和鼻子,以及嘴部 的描绘,引发人们无穷的想象。把太阳人格化,表现出远古人们对太阳和自然的崇拜、敬畏。‎ 根据岩画的图形和西夏的刻记分析,( ),记录了远古时代先民在3000至10000年前放牧、狩猎、祭祀、争战和娱舞等生活场景。“岁月失语,唯石能言。”如今,我们已经无法寻觅那些曾经留驻贺兰山的先民们的 ,只有这些镌刻在岩石上的最初印记,在风中向后人隐隐传达着来自远古的信息。‎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洋洋大观 质朴 匪夷所思 遗迹 B. 蔚为壮观 古朴 匪夷所思 踪迹 C. 蔚为壮观 质朴 异想天开 遗迹 D. 洋洋大观 古朴 异想天开 踪迹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对于这些岩画,人首像最具特色,并以近千幅的数量成为世界上人面像图形最为集中、最具规模的地区。‎ B. 对于这些岩画,人首像最具特色,并以近千幅左右的数量使这里成为世界上人面像图形最为集中、最具规模的地区。‎ C. 在这些岩画中,人首像最具特色,并以近千幅的数量使这里成为世界上人面像图形最为集中、最具规模的地区。‎ D.在这些岩画中,人首像最具特色,并以近千幅的数量成为世界上人面 像图形最为集中、最具规模的地区。‎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贺兰山岩画是不同时期先后刻制的,最早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 B.人们在不同时期先后刻制贺兰山岩画,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中期 C.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中期,人们先后在不同时期刻制贺兰山岩画 D.贺兰山岩画最早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之后不同时期又有所刻制 ‎20.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并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就复工复产期间渔业安全生产做出部署。《通知》要求严格落实渔船进出港报告制度,对从重点地区返抵和出现发热等症状的渔民,按医学要求进行隔离和检查,并及时向船籍港渔业主管部门报告。且需紧盯渔船恶劣天气防范以及商渔船碰撞等关键环节,重点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对安全隐患突出的地区和作业渔船进行重点整治,严厉打击“超员、超载、超风级、超航区”航行和冒险出海作业行为。‎ - 14 -‎ ‎(1)请对上面的新闻报道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2个字。(2分)‎ ‎(2)请概括《通知》内容中的两条要求,每条不超过12个字。(4分)‎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标点使用的问题,请找出来并作修改。(4分)‎ 我校将举办“书香满校园”活动,特邀请在文学界颇有建树的您参加。活动中您将有幸被安排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并发言。发言时务必把您的大作“唐宋名词鉴赏”展示给学生,这本书曾在学生中引起轩然大波。在此先致谢忱!‎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60多年前,数千名交通大学的师生告别上海,扎根古都西安,为建设大西北,发展西部教育事业奉献出宝贵年华。其中“中国电机之父”钟兆琳先生,以花甲之年赴陕,满怀豪情带着学生在一片空地上建起电机实验室;陈学俊教授和夫人西迁前将上海的房产捐出,扎根在西北大地,为一事,尽一生……”“西迁人”将民族和国家置于最高的地位,“舍小家为大家”,一个个闪光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交大西迁的史册上,成为“西迁精神”不可磨灭的注脚。‎ ‎2020年4月22日下午,在陕西调研的新时代领路人,专程前往西安交通大学,参观西迁博物馆,勉励广大师生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 热血青春,永不凋零。这些西迁背后的故事跨越时空,至今依然让人热血沸腾,激励着当代青年奋斗前行,在新时代建功立业。‎ 阅读材料后,作为新的历史时期的青年人,我们该如何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相信“西迁人”已给出了最好的启示,某学校组织观看了“交大西迁”纪实片,并要求写一篇观后感,谈谈“年轻人如何扣好第一粒扣子”。‎ 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角度;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14 -‎ 语文试题答案 1. 答案:C 解析:C出自苏轼的《重寄》,意为好诗脱口而出谁能欣赏,庸俗的人怀疑自己,因为从来没有听说过。‎ 这与文中所论“无意于佳乃佳”相符。‎ ‎2.答案:D ‎ 解析:逻辑关系紊乱。“无意识就可能在神思恍惚的审视中冲破意识的‘防卫’”错误,根据原文,应该是先“冲破意识的‘防卫’”,再出现“神思恍惚的审视”。‎ ‎3、答案:D ‎ 解析:以偏概全,要达到“无意于佳乃佳”的创作境界,“即以创作主体的学问与性格为条件。”‎ ‎4. 答案:C ‎ 答案解析:曲解文意,选项中“完成了百余门学科课程的学习”错误,原文表述为“该平台已开设119门学科课程”。‎ ‎5. 答案:A ‎ 答案解析:说法绝对。选项中“但是不管在任何时代,它都不能取代线下教育”错误,原文表述没有“不管任何时代”之意。‎ ‎6.①线上线下教育的充分融合将使“云教育”成为线下教育的重要补充,助力教育教学质 量的提升。‎ ‎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视与推动将促进“云教育”继续发展。‎ ‎③随着内容 与技术的融合创新,“云教育”整体能力得到有序进化。(答出一点给2分)‎ ‎7、答案:B ‎ ‎ 答案解析: 波希米亚姑娘把手缩回来是害怕伽西莫多,而不是厌恶。‎ ‎8、 (1)第一处划线句表现他对波希米亚姑娘的愤怒。‎ ‎(2)第二处划线句表现了他心中的惭愧和对波西米亚姑娘的感激。(每点2分)‎ ‎9.答案:情节合理。‎ ‎(1)观众是在波希米亚姑娘善良举动的感化下,对伽西莫多从叫骂、嘲笑的冷漠态度,变为由衷拍手。‎ ‎(2)侧面表现了爱斯梅拉达的善良和美好。‎ ‎(3)突出了讴歌人性之美的主题。(每点2分)‎ ‎10.答案:A 解析:原文为“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11.答案:D 解析:A选项诸子百家应该是对先秦时期各学术派别的总称。B选项孝武是汉武帝的谥号。C选项文中的结发指童年或年轻。‎ ‎12. 答案:B 解析:“认为晁错的做法是正确的”有误。原文“前日晁错是也”意为“前些时候晁错(引起的叛乱)就是这样”,是说晁错的做法不当。‎ - 14 -‎ ‎13.(1)如今的诸侯有的拥有相连的几十个城市,天下形势宽缓时,则容易骄傲奢侈,做出淫乱的事情,形势急迫时,则依仗他们的强大,联合起来背叛朝廷。(得分点:或,有的;合从,联合;逆,背叛各1分,大意2分)‎ ‎(2)起初我贫穷的时候,兄弟不给我衣食,宾客不让我进门;如今我作了齐相,诸君中有人到千里以外去迎接我。(得分点:衣食,给…衣食;内,通“纳”使…进入;相齐,作齐相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主父偃是齐地临菑人,学习战国时代的纵横家的学说,晚年才开始学习《周易》、《春秋》、诸子百家的学说。他游于齐国许多读书人之间,没有谁肯厚待他。齐国许多读书人共同排斥他,他无法在齐呆下去。他家生活贫困,向人家借贷也借不到,就到北方的燕、赵、中山游学,各地都没人厚待他,做客很难。孝武帝元光元年,他认为各诸侯国都不值得去游学,就西入函谷关,去见大将军卫青。卫青大将军屡次向皇上推荐他,皇上不肯召见。他带的钱财已经花光,留在长安已经很久,诸侯的宾客们都很讨厌他,于是他向皇帝上书。早晨进呈奏书,傍晚时皇帝就召见了他。‎ 武帝就任命他为郎中。主父偃屡次进见皇帝,上疏陈说政事。皇帝下令任命他为谒者,一年当中,四次提升主父偃的职务。‎ 主父偃向皇上劝说道:“古代诸侯的土地不超过百里,强弱的形势很容易控制。如今的诸侯有的竟然拥有相连的几十个城市,天下形势宽缓时,则容易骄傲奢侈,做出淫乱的事情,形势急迫时,则依仗他们的强大,联合起来反叛朝廷。现在如果用法律强行削减他们的土地,那么他们反叛的事就会产生,前些时候晁错的做法就出现这种情况。如今,诸侯的子弟有的竟是十几个,而只有嫡长子世世代代相继承,其余的虽然也是诸侯王的亲骨肉,却无尺寸之地的封国,那么仁爱孝亲之道就得不到显示。希望陛下命令诸侯可以推广恩德,把他的土地分割给子弟,封他们为侯。这些子弟人人高兴地实现了他们的愿望,皇上用这种办法施以恩德,实际上却分割了诸侯王的国土,不必削减他们的封地,却削弱了他们的势力。”于是,皇上听从了他的计策。‎ 尊立卫子夫当皇后,及揭发燕王刘定国的阴私,主父偃是有功的。大臣们都畏惧主父偃的口,贿赂和赠送给他的钱,累计有千金之多。有人劝说主父偃说:“你太横行了。”主父偃说:“我从束发游学以来已四十余年,自己的志向得不到实现,父母不把我当儿子看,兄弟们不肯收留我,宾客抛弃我,我穷困的时日已很久了。况且大丈夫活着,如不能列五鼎而食,那么死时就受五鼎烹煮的刑罚好了。我已到日暮途远之时,所以要倒行逆施,横暴行事。”‎ 元朔二年,主父偃向皇上讲了齐王刘次景在宫内淫乱邪僻的行为,皇上任命他当了齐相。主父偃到了齐国,把他的兄弟和宾客都召来,散发五百金给他们,数落他们说“起初我贫穷的时候,兄弟不给我衣食,宾客不让我进门;如今我作了齐相,诸君中有人到千里以外去迎接我。我同诸君绝交了!”于是他就派人用齐王与其姐姐通奸的事来触动齐王,齐王以为终究不能逃脱罪责,害怕象燕王刘定国那样被判处死罪,就自杀了。赵王害怕他成为赵国的祸患,告发主父偃接受诸侯的贿赂,因此,诸侯子弟中有很多因为这个原因而被封侯。等到齐王自杀了,皇上听到后,大怒,认为是主父偃威胁他的国王使其自杀的,就交给官吏审问。皇上不想诛杀主父偃,这时公孙弘当御史大夫,就对皇上说:“齐王自杀,没有后代,封国被废除而变成郡,归入朝廷,主父偃是这事的罪魁,陛下不杀主父偃,无法向天下人民交待。”于是皇上就把主父偃家族的人都杀了。‎ ‎14. 答案:D ‎ 解析:“真实再现安西边塞的自然景物”错。‎ ‎15.第一问:以殷殷慰勉之词,劝“少年”抛弃悲愁,对前途充满信心,表达了对裴别将的赞赏和祝愿。(2分)‎ - 14 -‎ ‎ 第二问:由送行离别的哀情转向建功立业的豪情,使得送别之情不至流于感伤,提升了全诗的格调,升华情感。(3分)‎ ‎16.答案:(1)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 (2)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 (3)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 (4)归(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17. 答案:B 解析:蔚为壮观:形成盛大壮丽的景象,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 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质朴:朴素。‎ 匪夷所思:事物怪异或人的言行离奇,不是一般人按常理所能想象。‎ 异想天开: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踪迹:指行动所留下可察觉的形迹。‎ 遗迹:指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痕迹。‎ ‎18. 答案:C 解析“人首像”不能“成为”“地区”,主宾搭配不当;“近”和“左右”赘余;介词“对”误用,应该为“在…中”。‎ ‎19.答案:A 解析:陈述主体应为“贺兰山岩画”,故排除B、C;“最早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放在后一句,和下文衔接更紧密。‎ ‎20. 答案:(1)示例:渔业复工复产加强安全监管(2分)‎ ‎ (2)抓好渔民疫情防控。(2分)抓好渔船隐患排查。(2分)‎ ‎21. 答案(1)“唐宋名词鉴赏”的引号改为书名号。‎ ‎(2)“有幸”删掉。‎ ‎(3)“务必” 改为“请”。‎ ‎(4)“轩然大波”改为“很大反响”。(每处1分)‎ ‎22. 解析:‎ 这是一道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目提供了不同时期的两则同质材料,要求考生结合交大西迁纪实片写观后感。考生须以真实情境为基点,针对材料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联想和思考,思考自己的人生规划与国家建设需要之间的关系问题,关注自我发展,实现自我的人生规划和管理,在社会认同、国家责任等层面体现理性思维和反思意识,体现一定的思想深度和思维水平。‎ 观后感应该突出西迁人的家国情怀、奉献意识、艰苦创业等品质,并结合新时期青年人的理想,弘扬传承这些优秀品质。要突出青年应有的人生追求与素养,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 - 14 -‎ -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