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6.00 KB
- 2021-06-0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舒城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青春片《少年的你》上映短短数日,在各大影评网站收获了良好的口碑。所谓青春片是以青少年的成长经历为主要叙事背景,以青春化的语态和视角讲述故事、塑造人物,以青少年为主要目标观众的电影类型。近年来青春片的类型化创作日臻成熟,像《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同桌的你》《闪光少女》《匆匆那年》等,都在主题提炼和话题延展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在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当中引起关注。
与青春有关的主题,往往和成长困惑、自我突围、性别焦虑、叛逆思维联系在一起。这些主题在亲情的牵挂、爱情的萌芽和友情的羁绊之下有着广阔且丰富的演绎空间。在现实生活中并未掌握话语权的青少年,在青春片里总是急切地想要完成自我身份的建构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创作青春片的难度在于在政策的规约下完成既有可信度又有说服力的故事讲述,让观众尤其是青少年产生深度的身份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而创作青春片最为忌讳的就是机械说教和强行拔高,沦为故作深沉的传声筒。
《少年的你》直面校园霸凌,不遮蔽现实、不回避矛盾,把故事背景放到高三年级的复读班,加上单亲家庭、问题少年等命题,让影片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警示价值。影片试图进一步放大应试教育与人格塑造、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矛盾冲突,而引入的单亲家庭、问题少年等命题让这冲突来得越发猛烈。总之,从青春片的主题挖掘来看,无论是残酷青春还是校园喜剧,虽然故事基调和讲述视角不同,但它们都在试图解锁青少年群体的心路历程,都在试图为未知的青春寻找正确的打开方式。
- 25 -
走进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塑造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人物形象,青春片才能够成功。在长大成人的道路上,青少年时刻面临着荷尔蒙的超常释放。身体的快速成熟打乱了心理发育的节奏。对于心理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来说,敏感、叛逆、激进、冲动、感性、脆弱、好奇几乎成为每个人走过青葱岁月的关键词。而这些关键词又成为青春片里角色的符号标志。主人公陈念和小北,一个是优质学生,一个是街头顽童,偶合的命运与偶然的相遇,以及对于情感和温暖的真挚渴望,让两颗孤独又脆弱的心灵找到了缱绻的港湾,爱的初体验也在懵懂中孕育。于是,“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他们用专属于少年的意气和行动去掩盖罪责,试图以此来挣脱命运的不公。施暴者魏莱、办案民警、置身于校园暴力中的学生等角色,亦有可圈可点之处。
巧妙的细节、生动的镜头语言、饱含深意的角色名字、现代寓言式的台词设计,都是这部电影在艺术水准上超越庸常的制胜之道。在看守所里叠映在玻璃幕墙上的陈念与小北的面庞,二人相视无言、持久呜咽时的极近特写,在两辆警车上跨越空间的对话等都显示了创作者娴熟的镜头掌控力。
此外,影片还把许多隐喻埋伏在剧情当中。如陈念与小北剃掉长发变成同款发型,是他们为青春献祭的仪式,也是他们宣告长大成人的心理涅槃。又如在陈念出走时,镜头转向暴雨击打下蜷缩在街角的花朵,仿佛告诉观众:陈念虽然弱小无助却依然执着倔强地守候着明天。再如影片末尾那堆叠如山的试卷,仿佛批阅的不是高考命题而是一场漫长的人生问答。《少年的你》主题凝练、笔触凌厉、角色走心,针对校园霸凌提出问题又尝试寻找答案,给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以真诚的提示与由衷的关切,正如影片中所言:“路上一直有阴影,但是抬头总能看见阳光。”挥去校园霸凌的阴霾,青春终将迎来晴朗的天空。
(作者:杨洪涛,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博士 选自《光明日报》2019年11月7日)
1. 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青春片如果不能让观众产生身份、情感以及价值的认同,就会沦为故作深沉的传声筒。
B. 只要走进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塑造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人物形象,青春片就能成功。
C. 敏感、叛逆、感性等关键词成为青春片里角色的符号标志,陪伴每一个人走过青葱岁月。
D. 《少年的你》中,主角的特写,警车上跨越空间的对话等,显示了影片超常的艺术水准。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电影主题、人物形象、制作艺术、剧情设置等四个方面,剖析了电影《少年的你》成功的原因。
B. 文章多角度切入,按照从主要因素到次要因素的逻辑顺序论证了《少年的你》获得成功的原因。
C. 作者在文中通过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来阐释自己对青春片的见解,层次分明,结构清晰。
D. 作者通过对小北和陈念形象的具体分析,证明人物形象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是青春片成功的重要条件。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25 -
“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表现出在现实生活中并未掌握话语权的青少年想要完成自我身份的建构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B. 《少年的你》把故事背景放在高三年级的复读班,不遮蔽现实、不回避矛盾,使得故事既有可信度,又有说服力。
C. “路上一直有阴影,但是抬头总能看见阳光”,《少年的你》直面校园霸凌,但是从未忘记给观众留下希望的火种。
D. 《少年的你》的制胜之道,就在于巧妙的细节、生动的镜头语言、饱含深意的角色名字和现代寓言式的台词设计。
【答案】1. D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本题选选正确的一项。
A项,“青春片如果不能让观众产生身份、情感以及价值的认同,就会沦为故作深沉的传声筒”曲解文意,原文是“创作青春片的难度在于在政策的规约下完成既有可信度又有说服力的故事讲述,让观众尤其是青少年产生深度的身份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而创作青春片最为忌讳的就是机械说教和强行拔高,沦为故作深沉的传声筒”,可见“沦为故作深沉的传声筒”的愿因不是“不能让观众产生身份、情感以及价值的认同”,而是“机械说教和强行拔高”。
B项,“只要……就”说法过于绝对,走进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塑造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只是青春片成功的原因之一。
C项,“成为青春片里角色的符号标志,陪伴每一个人走过青葱岁月”扩大范围,原文为“几乎成为每个人走过青葱岁月的关键词”,注意“几乎”。
故选D。
【2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选不正确的一项。
B项,“按照从主要因素到次要因素的逻辑顺序”错,本文写了《少年的你》的选材、人物塑造、细节、镜头、台词、隐喻特点等方面,这些成功的因素无主次之分。
- 25 -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如本题问的是“对材料的棚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本题选不正确的一项。
D项,“《少年的你》的制胜之道,就在于巧妙的细节、生动的镜头语言、饱含深意的角色名字和现代寓言式的台词设计”不全面,文中所论及的“制胜之道”很多,比如还有“《少年的你》直面校园霸凌,不遮蔽现实、不回避矛盾,把故事背景放到高三年级的复读班,加上单亲家庭、问题少年等命题,让影片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警示价值”“走进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塑造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人物形象,青春片才能够成功”等,该选项说法以偏概全。
故选D。
【点睛】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各自时代的偶像。对才华出众、外形靓丽、造型时尚、为人友善、个性独特的明星产生倾慕心理,恐怕是每一代青少年必然经历的心理体验,由于所处的文化环境不同、传播渠道不同、审美标准不同,每一代人对偶像的认知自然会有所区别。然而,在差异化的表象之下,不同时代的人们又会对偶像的概念达成一定的共识,那就是任何优质偶像、大众榜样都应该具有过人的艺术才华、执着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公众形象。
(摘编自杨洪涛《文艺界需要真正的优质偶像》,《光明日报》2018年8月30日)
材料二:当前文化领域,仍存在一些病态审美现象,这些现象有的不仅是“颜值消费”和“眼球经济”跑偏的结果,更是文娱圈子奢靡浮夸之风的新变种。
- 25 -
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审美自可参差多态,各得其所。然而,凡事都应有度,越过底线就会走向反面——不是审美,而是“审丑”。热捧“小鲜肉”等娱乐造势传递出让人担忧的倾向:在“论美貌你赢不了我”的喧嚣中,演员的自我修养显得无足轻重,一些人演技不好却拿着天价片酬,各种任性都被惯出来了;在“娱乐至上”“流量为王”的误区中,一些影视作品、网络平台、综艺节目刻意迎合低俗口味,消费各种“奇葩”“怪咖”,为博眼球甚至不惜挑战社会公序良俗,散发着猎奇、拜金、颓废的气息。
以文化人,更在育人。这些现象之所以引发公众反感,还因为这种病态的文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一个社会和国家的流行文化拥抱什么、拒绝什么、传播什么,确乎是关系国家未来的大事。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更需要优秀文化的滋养。
(摘编自辛识平《“娘炮”之风当休矣》,新华社北京2018年9月6日电)
材料三:伟大的队伍孕育伟大的精神,刚毅的品格塑造独特的气质。军人气质,是英雄主义的血性,是集体主义的奉献,是永不言败的刚毅,是为国为民的担当。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身上那种气质之美,为浮躁的社会打开了另一个审美维度,理应引领时代潮流。
而当下,受商业炒作等影响,社会上渐渐刮起一股“阴柔之风”。一些“小鲜肉”“花美男”充斥屏幕,他们看起来弱不禁风却妆容精致,说起话来有气无力且矫揉造作,没有一丝阳刚之气,却被扭曲的“眼球经济”推波助澜。不少人担心,这种反常现象的泛滥,容易影响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进而销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追求。
一个健康的社会,一个向上的民族,应该有昂扬雄健之气概,有敢于开拓之勇力,有青春勃发之精神。如果放任“阴柔之凤”劲吹,让不良文化侵蚀人们的思想,血性阳刚之气和尚武精神就会消退。改变病态审美,扭转矫揉造作,不妨给社会多注入军人气质,把优秀文化品格灌入以青少年为主的大众群体。唯此,方能塑造刚健勇毅的时代气质和自信自强的社会风尚。这一点,也应该永远是公共传播中的主流。
(摘编自王宁《用军人气质激扬民族雄风》,(解放军报)2018年10月4日)
- 25 -
材料四: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过美学和美育高潮后,学校美育越来越被分工细密的现有课程体系边缘化了,我们看到的常常只是偏重技能、缺失审美内蕴的“艺术课”或者仅剩知识、脱离现实生活和主体精神世界的所谓“美学课”,而少见品位高雅、内涵丰富、陶冶学生身心的“美育课”。社会转型期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有损美育实施的生态。转型过程中,整个社会难免产生许多浮躁、趋利、庸俗等负面情绪,使得校园文化生态异化,更使得青少年人格发育趋向“空心化”,即愈来愈缺失崇高、阳刚与雄壮的美感元素。不少学生更多沾染的是经济意识、“小我”考量和感官愉悦,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的自觉精神日趋稀薄。“走偏”的文化消费与“病态”的审美创造互为因果,值得忧思。
(摘编自潘涌《美育为何难落实》,《光明日报》2017年1月17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偶像具有时代差异性是正常社会现象,每一代青少年经历倾慕偶像的心理体验也属正常。
B. 病态审美现象由多种因素导致,有的与“颜值消费”和“眼球经济”跑偏存在密切联系。
C. 病态审美现象引发公众反感,还因为这种病态的文化对青少年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D. 把新时代军人身上独特的气质之美作为当前社会另一个审美维度,会自动引领时代潮流。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青少年在开放多元的社会中可以拥有不同审美选择,但不能变审美为 “审丑”。
B. 放任“阴柔之风”劲吹,会导致血性阳刚之气和尚武精神的消退,不利于大众群体文化品格的提升。
C. 社会转型期难免出现负面情绪。影响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美学课要积极应对,充分发挥自身教育优势。
D. 崇高、阳刚与雄壮等美感元素的缺失,青少年人格发育“空心化”,校园文化生态异化等问题要引起相关部门的忧思。
6. 如何更好地发挥审美文化对青少年的引领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 D 5. C
6. ①从偶像与榜样来说,应注重提升自身艺术才华,爱岗敬业,展现良好公众形象;②从社会来说,要抵制不良文化侵蚀,以优秀文化滋养青少年;③从公众传播来说,应以军人气质激扬民族雄风,塑造刚健勇毅的时代气质、自信自强的社会风尚;④从学校来说,应打造品位高雅、内涵丰富、陶冶学生身心的“美育课”。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做这类题需要考生仔细认真阅读文本,迅速提取信息,与选项内容加以细致比对,筛选、聚焦错误点,并灵活理解准确做出判断。
D项,“把新时代军人身上独特的气质之美作为当前社会另一个审美维度,会自动引领时代潮流”表述错误。根据文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身上那种气质之美,为浮躁的社会打开了另一个审美维度,理应引领时代潮流”,可知,“理应”
- 25 -
说明还未引领时代潮流,题干变未然为已然,曲解文意。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首先审清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在读完一遍文本的基础上快速找出选项中可能有问题的敏感处,再次回归原文,筛选并提取出能与选项敏感处加以对照分析的句子,细致分析灵活理解,做好抉择。常见问题有:推测变肯定导致表述绝对、信息杂糅不合文本、时空错位、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无中生有过度解读文本等等。
C项,“美学课要积极应对,充分发挥自身教育优势”,表述错误。根据文本“而少见品位高雅、内涵丰富、陶冶学生身心的‘美育课’”可知,应该是“美育课”,而非“美学课”。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归纳和概括原文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筛选主要的信息,并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最后得出答案。
本题中,要求考生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如何更好地发挥审美文化对青少年的引领作用?根据文本“在差异化的表象之下,不同时代的人们又会对偶像的概念达成一定的共识,那就是任何优质偶像、大众榜样都应该具有过人的艺术才华、执着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公众形象” 概括出:①从偶像与榜样来说,应注重提升自身艺术才华,爱岗敬业,展现良好公众形象;根据文本“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更需要优秀文化的滋养”可概括出:②从社会来说,要抵制不良文化侵蚀,以优秀文化滋养青少年;根据文本“改变病态审美,扭转矫揉造作,不妨给社会多注入军人气质,把优秀文化品格灌入以青少年为主的大众群体。唯此,方能塑造刚健勇毅的时代气质和自信自强的社会风尚。这一点,也应该永远是公共传播中的主流”可概括出:③从公众传播来说,应以军人气质激扬民族雄风,塑造刚健勇毅的时代气质、自信自强的社会风尚;根据文本“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过美学和美育高潮后,学校美育越来越被分工细密的现有课程体系边缘化了,我们看到的常常只是偏重技能、缺失审美内蕴的“艺术课”或者仅剩知识、脱离现实生活和主体精神世界的所谓‘美学课’,而少见品位高雅、内涵丰富、陶冶学生身心的‘美育课’”可以概括出:④从学校来说,应打造品位高雅、内涵丰富、陶冶学生身心的“美育课”。
- 25 -
【点睛】新闻材料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的是对文意理解的考查,考生要注意选项中常见的错误有曲解文意、枉加推断、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问题,考生要结合对文意的理解准确判断选项中的表述是否正确。总之,这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认真研读作品内容,然后将原文与选项进行认真的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完成这类试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林冲棒打洪教头(节选)
施耐庵
叙礼罢,柴进说道;“小可久闻教头大名,不期今日来踏贱地,足称平生渴仰之愿。”林冲答道:“微贱林冲,闻大人贵名,传播海宇,谁人不敬?不想今日因得罪犯,流配来此,得识尊颜,宿生万幸。”柴进再三谦让,林冲坐了客席,董超、薛霸也一带坐了。跟柴进的伴当,各自牵了马,去院后歇息,不在话下。
柴进便唤庄客,叫将酒来。不移时,只见数个庄客托出一盘肉,一盘饼,温一壶酒;又一个盘子,托出一斗白米,米上放着十贯钱,都一发将出来。柴进见了道:“村夫不知高下,教头到此,如何恁地轻意?快将进去。先把果盒酒来,随即杀羊相待,快去整治。”林冲起身谢道:“大官人,不必多赐,只此十分够了。”柴进道:“休如此说。难得教头到此,岂可轻慢。”庄客不敢违命,先摔出果盒酒来。柴进起身,一面手执三杯。林冲谢了柴进,饮酒罢,两个公人一同饮了。柴进说:“教头请里面少坐。”柴进随即解了弓袋、箭壶,就请两个公人一同饮酒。
柴进当下坐了主席,林冲坐了客席,两个公人在林冲肩下。叙说些闲话,江湖上的勾当,不觉红日西沉。安排得酒食、果品、海味,摆在桌上,抬在各人面前。柴进亲自举杯,把了三巡,坐下叫道:“且将汤来吃。”吃得一道汤,五七杯酒,只见庄客来报道:“教师来也。”柴进道:“就请来一处坐地相会亦可,快抬一张桌来。”林冲起身看时,只见那个教师入来,歪戴着一顶头巾,挺着脯子,来到后堂。林冲寻思道:“庄客称他做教师,必是大官人的师父。”急躬身唱喏道:“林冲谨参。”那人全不睬着,也不还礼。林冲不敢抬头。柴进指着林冲对洪教头道:“这位便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武师林冲的便是,就请相见。”林冲听了,看着洪教头便拜。那洪教头说道:“休拜,起来。”却不躬身答礼。柴进看了,心中好不快意!林冲拜了两拜,起身让洪教头坐。洪教头亦不相让,便去上首便坐。柴进看了,又不喜欢。林冲只得肩下坐了,两个公人亦就坐了。
- 25 -
洪教头便问道:“大官人今日何故厚礼管待配军?”柴进道:“这位非比其他的,乃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师父如何轻慢?”洪教头道:“大官人只因好习枪棒,往往流配军人都来倚草附木,皆道我是枪棒教师,来投庄上,诱些酒食钱米。大官人如何忒认真?”林冲听了,并不做声。柴进说道:“凡人不可易相,休小觑他。”洪教头怪这柴进说“休小觑他”,便跳起身来道:“我不信他,他敢和我使一棒看,我便道他是真教头。”柴进大笑道:“也好!也好!林武师,你心下如何?”林冲道:“小人却是不敢。”洪教头心中忖量道:“那人必是不会,心中先怯了。”因此越来惹林冲使棒。柴进一来要看林冲本事,二者要林冲赢他,灭那厮嘴。柴进道:“且把酒来吃着,待月上来也罢。”
当下又吃过了五七杯酒,却早月上来了,照见厅堂里面,如同白日。柴进起身道:“二位教头较量一棒。”林冲自肚里寻思道:“这洪教头必是柴大官人师父,不争我一棒打翻了他,须不好看。”柴进见林冲踌躇,便道:“此位洪教头也到此不多时,此间又无对手。林武师休得要推辞,小可也正要看二位教头的本事。”柴进说这话,原来只怕林冲碍柴进的面皮,不肯使出本事来。林冲见柴进说开就里,方才放心。只见洪教头先起身道:“来,来,来!和你使一棒看。”一齐都哄出堂后空地上。庄客拿一束棍棒来,放在地下。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拽扎起裙子,掣条棒,使个旗鼓,喝道:“来,来,来!”柴进道:“林武师,请较量一棒。”林冲道:“大官人,休要笑话。”就地也拿了一条棒起来道:“师父请教。”洪教头看了,恨不得一口水吞了他。林冲拿着棒,使出山东大擂,打将入来。洪教头把棒就地下鞭了一棒,来抢林冲。
两个教头在明月地上交手,使了四五合棒,只见林冲托地跳出圈子外来,叫一声:“少歇!”柴进道:“教头如何不使本事?”林冲道:“小人输了。”柴进道:“未见二位较量,怎便是输了?”林冲道:“小人只多这具枷,因此,权当输了。”柴进道:“是小可一时失了计较。”大笑着道:“这个容易。”便叫庄客取十两银子,当时将至。柴进对押解两个公人道:“小可大胆,相烦二位下顾,权把林教头枷开了,明日牢城营内但有事务,都在小可身上,白银十两相送。”董超、薛霸见了柴进人物轩昂,不敢违他,落得做人情,又得了十两银子,亦不怕他走了。薛霸随即把林冲护身枷开了。柴进大喜道:“今番两位教师再试一棒。”
- 25 -
洪教头见他却才棒法怯了,肚里平欺他做,提起棒却待要使。柴进叫道:“且住!”叫庄客取出一锭银来,重二十五两。无一时,至面前。柴进乃言:“二位教头比试,非比其他,这锭银子,权为利物;若是赢的,便将此银子去。”柴进心中只要林冲把出本事来,故意将银子丢在地下。洪教头深怪林冲来,又要争这个大银子,又怕输了锐气,把棒来尽心使个旗鼓,吐个门户,唤做把火烧天势。林冲想道:“柴大官人心里只要我赢他。也横着棒,使个门户,吐个势,唤做拨草寻蛇势。洪教头喝一声:“来,来,来!”便使棒盖将入来。林冲望后一退,洪教头赶入一步,提起棒,又复一棒下来。林冲看他脚步已乱了,便把棒从地下一跳,洪教头措手不及,就那一跳里,和身一转,那棒直扫着洪教头臁儿骨上,撇了棒,扑地倒了。柴进大喜,叫快将酒来把盏。众人一齐大笑。洪教头那里挣扎起来。众庄客一头笑着扶了洪教头, ,自投庄外去了。
(节选自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以洪教头的一再相逼为明线,以柴进的一再激将为暗线,共同推动林冲和洪教头比武的进程。
B. 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等方面的细致描写,入木三分、细腻传神地刻画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C. 洪教头三次说“来,来,来”,表现了他的自高自大,目中无人,也可以看出他想求胜以显示对柴进的耿耿忠心。
D. 本文人物语言高度口语化,明快简练,生动准确,富于表现力,符合市井民众的口味,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更有利于作品的推广普及。
8. 结尾横线处省略了一些文字,结合上下文,从外貌和神态两个角度补写此时的洪教头形象,不少于60字
9. 有人认为文中划线情节设置不合理:柴进与洪教头不可能看不出林冲是带着枷具的。你怎么看待这一情节设置?请结合选文陈述理由。
【答案】7. C 8. 他脸上泛起了红晕,羞愧地低下了头。脸色一直红到发根,鼻翼由于内心的羞愧张得大大的,额上冒出豆大的汗珠,一条深深的皱纹从紧咬着的嘴唇向往前突出的下巴伸展过去。
9. 这一情节设置看似不合常理,其实安排得非常巧妙。(1)推动情节发展。林冲带和尚能和洪教头比试“四五合棒”然后轻松“跳出圈子外”,为下文正式比武时林冲只三两回合就把洪教头打倒在地张本。(2)对比烘托、塑造人物形象。柴进作为比武的促成者,洪教头和林冲的对比,更衬托了林冲武艺高强、隐忍退让、善于观察的形象特点。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需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来筛选比对,分析鉴赏选出正确答案。
C项,“也可以看出他想求胜以显示对柴进的耿耿忠心”表述错误。洪教头三次说“来,来,来”,主要是为了表现他的自高自大,目中无人。
- 25 -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人物描写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根据语境,确定出人物当时的心理、神态等,然后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来补写语境,得出答案。本题中,要求考生结合结尾横线处省略了一些文字,结合上下文,从外貌和神态两个角度补写此时的洪教头形象,不少于60字。所以此题只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从外貌和神态两个方面,来描写洪教头,注意字数限制,体现出他被林冲打败后的狼狈的样子和羞愧的心理即可。
【9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个性化解读能力。解读此类题目,首先审清题干要求,然后明确观点,然后再结合文本内容和自己的阅读体会来分析理由即可。
本题中,提到有人认为文中划线情节设置不合理:柴进与洪教头不可能看不出林冲是带着枷具的。你怎么看待这一情节设置?请结合选文陈述理由。解读此类题目,首先明确观点,设计是合理的。然后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分析理由,首先从情节的角度来分析:①洪教头明知林冲带枷却急于比武,表现了洪教头的贪占便宜心理,林冲带柳与其比武不落下风,高下优劣已经分出,但洪教头却仍不明白山外有山的道理,可见其狂妄浅薄的性格。②林冲本不想和洪教头争个高下,在洪教头的步步紧逼下自行认输,给足了洪教头面子,又在柴进的一再暗示下才把洪教头打翻在地,表现了林冲武艺高强、隐忍退让、善于观察的特点。③柴进作为比武的促成者,一直在观察暗示,这一情节的设置,更让柴进了解了洪教头、林冲不同的性格与境界。洪教头和林冲的对比,更衬托了林冲的隐忍、武艺高强的形象特点。从主题的角度,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二、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崔骃字亭伯,涿郡安平人也。年十三能通《诗》、《易》、《春秋》,博学有伟才,尽通古今训话百家之言,善属文。少游太学,与班固、傅毅同时齐名。常以典籍为业,未遑仕进之事。时人或讥其太玄静,将以后名失实。骃拟杨雄《解嘲》,作《达旨》以答焉。元和中,肃宗始修古礼,巡狩方岳。骃上《四送颂》以称汉德,辞甚典美。帝雅好文章,自见骃颂后,常嗟叹之,谓侍中窦宪曰:“卿宁知崔骃乎?”对曰:“班固数为臣说之,然未见也。”帝曰:“试请见之。”骃由此候宪。宪屣履迎门,笑谓骃曰:“亭伯,吾受诏交公,公何得薄哉?”。
- 25 -
遂揖入为上客居无几何帝幸宪第时骃适在宪所帝闻而欲召见之宪谏以为不宜与白衣会帝悟曰:“吾能令驷朝夕在傍,何必于此!”适欲官之,会帝崩。窦太后临朝,宪以重戚出内诏命。骃献书诫之曰:“骃闻交浅而言深者,愚也;未信而纳忠者,谤也。窦氏之兴,肇自孝文。二君以淳激守道,成名先日:安丰以佐命著德,显自中兴。内以忠诚自固,外以法度自守,卒享祚国,垂祉于今。夫谦德之光,《周易》所美;满溢之位,道家所戒。故君子福大而愈惧,爵隆而益恭。远察近览,俯仰有则,铭诸几枚,刻诸盘盂。矜矜业业,无殆无荒。”及宪为车骑将军,辟骃为掾。宪府贵重,掾属三十人,皆故刺史、二千石,唯骃以处士年少,擢在其间。宪擅权骄恣,骃数谏之。及出击匈奴,愈多不法。骃为主簿,前后奏记数十,指切长短,宪不能容,稍疏之。因察骃高第,出为长岑长。骃自以远去,不得意,遂不之官而归。永元四年,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崔骃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遂揖入为上客/居无几何/帝幸宪第时/骃适在宪所/帝闻而欲召见之/宪谏以为不宜/与白衣会帝/悟曰/
B. 遂揖入为上客/居无几何/帝幸宪第/时骃适在宪所/帝闻而欲召见之/宪谏/以为不宜与白衣会/帝悟曰/
C. 遂揖/入为上客居无几何/帝幸宪第时/驷适在宪所/帝闻而欲召见之/宪谏/以为不宜与白衣会/帝悟曰/
D. 遂揖/入为上客居无几何/帝幸宪第/时驷适在宪所/帝闻而欲召见之/宪谏以为不宜/与白衣会帝/悟曰/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白衣,古代无官职的人的代称,指平民;亦指无功名的士人,与《陋室铭》“往来无白丁”中“白丁”的意思相同。
B. 崩,指天子死。《礼记》:“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日卒,士日不禄,庶人日死。”这种称谓的不同反映了古代宗法等级制。
C. “卒享祚国,垂祉于今”中“祚”指赐福,“祉”指福分。这句的意思是一直享受国家赐予的福分至今。
D. 高第,本指科举考试及格,文中的意思是指因为崔驷曾经因为科举考试成绩优异而被重新授予官职。
12. 下列对 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25 -
崔驷年少成名,崇尚清静无为。他十三岁便通晓《诗》《易》《春秋》,少游太学就与班固齐名;当有人质疑他的清静无为时,他撰文答复他们。
B. 崔驷博学多才,善于写文章。他能通古今训诂百家之言,呈上的《四巡颂》称颂汉德,辞藻典雅美妙,深受皇上喜欢。.
C. 崔驷倾心于学问,不求仕途。他把钻研典籍当作事业,无瑕顾及做官之事;窦宪征召他为掾吏,任命他为长岑长,他都推辞不上任。
D. 崔驷鉴察往事,敢于直谏。在窦宪受到窦太后重用时,他回顾窦氏家族往事直言劝谏,希望他谦恭崇德,严格要求自己,以求永泽恩惠。
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驷闻交浅而言深者,愚也;未信而纳忠者,谤也。
(2)驷为主簿,前后奏记数十,指切长短,宪不能容,稍疏之。
【答案】10. B 11. D 12. C
13. (1)我听说交情浅而话说得深,是愚蠢;不信任别人又采纳其意见的,是毁谤。
(2)崔骃做主簿,前后上奏数十次,指出他的不法之处,切中要害。窦宪不能容忍,逐渐疏远了他。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划线句的翻译是:于是请他进来奉为座上客。不多久,皇帝来到窦宪家。当时崔骃正好在窦宪家,皇帝听说后想要召见他。窦宪劝谏皇帝,认为不宜与平民相见。皇帝领悟道。“揖入”指请他进来,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D;“时”当时,说的是崔骃的情况,与下句联系紧密,故应断在下句,排除AC;“宪谏”表意完整,与下句应该断开,排除AD。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D项,
- 25 -
在汉朝时还没有科举考试,文中“指因为崔骃曾经因为科举考试成绩优异而被重新授予官职”分析错误。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本题中,C项,“他都推辞不上任”错误,从文中“唯骃以处士年少,擢在其间”崔骃的“掾吏”并没有“推辞不上任”,从“骃自以远去,不得意,遂不之官而归”可以看出他“长岑长”一职没有上任。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准确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语句要结合语境,将所翻译的句子放到语境中理解其大概的意思。翻译之前先确定句子中的重要的得分点,比如特殊句式、重点词语、词语的特殊用法等;然后再逐字落实;最后要对所翻译的句子加以润色,如调、删、补、换等。翻译的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句中的重点词语有:(1)……者,愚也,判断句;信,信任;纳忠,采纳其意见。(2)奏,上奏;指切长短,指出他的不法之处,切中要害;稍,逐渐。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崔骃字亭伯,涿郡安平人。崔骃十三岁能通晓《诗经》、《易经》、《春秋》,博学有大才,尽通古今训诂百家之言,会写文章。年轻时游历到太学,与班固、傅毅同时齐名。常以钻研典籍为业,不遑做官之事。当时有的人劝谏他说过于清静无为,将会因为身后的名声而失去现实的利益。崔骃模仿杨雄的《解嘲》,写了《达旨》来答复他们。 元和年间,肃宗开始遵循古礼,巡视四方山岳。崔骃呈上《四巡颂》来称颂汉德,辞藻十分典雅美妙。皇上向来喜好文章,自从看了崔骃的《四巡颂》之后,常常感慨赞叹。对侍中窦宪说:“你知道崔骃吗?” 窦宪答道:“班固多次对我说起他,但我没有见过。”皇上说:
- 25 -
“你喜欢班固而忽略了崔骃,这是叶公好龙哩。请试着见他。”崔骃由此问候窦宪。窦宪来不及穿戴拖着鞋子赶到门口迎接,笑着对崔骃说道:“亭伯,我奉皇上的命令和你交朋友,你怎能先来接近我呢?”于是请他进来奉为座上客。不多久,皇帝来到窦宪家。当时崔骃正好在窦宪家,皇帝听说后想要召见他。窦宪劝谏皇帝,认为不宜与平民相见。皇帝领悟道:“我能使崔骃朝夕在我身旁,何必在此见面!”正想请他做官,碰到皇帝驾崩。窦太后掌朝,窦宪以贵戚身份出入传递诏命。崔骃献书告诫他说:“我听说交情浅而话说得深,是愚蠢;不真实而纳忠言,是毁谤的举动。窦氏的兴起,从孝文帝开始。长君、少君以淳厚贤淑守道,成名在先日;安丰侯窦融(窦宪的祖父)以 佐命大德,显赫于中兴之时。在内心以忠诚使自己地位坚固,在外以法度自我约束,最终享有福运封国,传福至今 。谦德之光,《周易》所赞美;满溢之位,道家所戒备。所以君子福大却更加恐惧,爵位高而更加谦恭。看远近,低头抬头都有法则可循,铭刻在几杖之上,刻记在盘盂之间。兢兢业业,不懈怠不荒废。这样,就享有百福,流传无穷。”等到窦宪做了车骑将军,召崔骃做掾吏。窦宪府尊贵权重,掾属三十人,都是从前的刺史、俸禄二千石的官员,只有崔骃没有做过官且年少,提拔在其中。窦宪擅权骄横放纵,崔骃多次劝谏他。等到出击匈奴时, 窦宪更加不守法度。崔骃做主簿,前后奏记数十次,切中要害。窦宪不能容忍,逐渐疏远了他。因为知道崔骃是高第出身,让他出为长岭县长。崔骃自认为被疏远,不得志,于是不上任而回家。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李思训①画长江绝岛图
苏轼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
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②
[注]①李思训:唐代著名山水画家,山水画的创始人。②小姑:指小孤山。彭郎:即彭浪矶,在小孤山对面。当地民间有彭郎是小姑之夫的传说。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起笔两句“山苍苍,水茫茫”,展现出山水苍茫的画面,把读者自然引入画境。
B. 大小孤山四面环水,诗人连用“崩”“绝”“搀”等几个词语,展现了“孤山”之险。
- 25 -
C. “沙平风软”两句,写江风轻柔,江波起伏,大小孤山仿佛随小舟在江上起伏低昂。
D. 结尾“舟中”两句,采用借代手法,利用民间传说故作戏语,给全诗增添了情调与风趣。
15.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描写江中的大小孤山,别有情趣。请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赏析。
【答案】14. D 15. 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把大小孤山比喻成两位美人,她们发髻高耸,仿佛正在以水为镜,梳妆打扮,写出了大小孤山的清丽秀美(或“使静态的画面具有动态的美感”),使客观的自然充满了人的情趣。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D项,“采用借代手法”,表述有误,诗中尾句借用谐音,饶有风趣地把小孤山说成“小姑”,把彭浪矶说成“彭郎”,说它们如新婚夫妇扎好云鬟、穿上新装一样地美丽端庄。借用传说,赋予画面的景象以神奇浪漫的色彩,增添诗情画意。
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炼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主要从手法的角度赏析,首先点出修辞,然后解释分析手法,最后从效果和情感的角度概括得出答案。
本题中,峨峨,高耸貌。烟鬟,女子发髻。晓镜,早晨照的明镜。贾(gǔ)客,商人。小姑,即小孤山。彭郎,即澎浪矶。欧阳修《归田录》卷2载:“江南有大小孤山,在江水中,疑然独立,而世俗转‘孤’为‘姑’。江侧有一石矶,谓之澎浪矶,遂转为彭郎矶。云彭郎者,小姑婿也。”这四句诗说:大小孤山的峰峦,在水雾缭绕之中,宛若两个女子高耸的发髻。看,她们在早晨照着明净如镜的江面梳理新妆呢。船上的客商,你的举止不要太轻狂了,美丽的小姑早就心有所属,她在前年己嫁给了英俊的彭郎。前二句,诗人妙以女子发髻比喻二山之峰峦,以镜喻水面,又以女子晨起对镜梳妆形容江中二山。写出了大小孤山的清丽秀美(或“使静态的画面具有动态的美感”),使客观的自然充满了人的情趣。
名篇名句默写
- 25 -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滕王阁序》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出访临滕王阁时,看到云消雨停,阳光普照的明朗之景。
(2)庄子在《逍遥游》中认为宋荣子其实并未达到逍遥境界,原因在于他物我两相分明,荣辱区别对待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喜用落花来体现春光流转,如“流水落花春去也”(李煜),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也使用了落花这一意象,表达惜春之感与思乡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云销雨霁 (2). 彩彻区明 (3). 定乎内外之分 (4). 辩乎荣辱之境 (5). 昨夜闲潭梦落花 (6). 可怜春半不还家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霁, 彻, 辩, 潭。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生肖文化助推民间艺术传承传播。剪纸、糖画、面塑、柳编、葫芦雕刻、传统制香、传统木工……当这些传统手工艺与生肖文化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昨天,“2020庚子鼠年虹口区迎春民俗风情展”通过图片、实物、现场手工艺等方式为市民们带来了一顿生肖文化大餐。
涉及广泛的中华文化的各个领域的生肖文化是重要的中国文化符号。正是由于这种普遍性,生肖文化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和喜爱。2010年,生肖文化被列入了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中国的生肖文化 。在原始时代,先民们在寒暑交替的 中发现,丈量时光长短,天干需要地支为伴,日月相对,天地相应,并且用动物的活跃时间与之相匹配,生肖属年就此而生。
新春佳节到来之际,运用生肖来讲故事、说历史,能够迅速让“非遗”走近生活,传播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从剪窗花、扎灯彩、绘年画,到新年唱大戏,都是节庆必不可少的民俗文化内容。各社区街镇一如既往地将生肖文化融入新春佳节的联欢联谊,奉献一台台 的戏曲表演,( )这样,借助传统节庆彰显民间艺术的
- 25 -
,传播“非遗”的来龙去脉和深远历史,既符合传承要求,又选对了传播的时机。
生肖文化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特色内容,利用新春到来之际的传播良机,安排和组织多种活动,赢得市民广泛的参与和积极互动,让更多的市民能够了解传统而又古老的生肖文化内涵,知晓其中孕育的传统民俗民间文化样式,从而赢得全社会各界的普遍关心,形成传承的良好氛围。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积厚流光 周而复始 美轮美奂 多姿多彩
B. 源远流长 循环往复 美妙绝伦 丰富多彩
C. 源远流长 循环往复 美轮美奂 多姿多彩
D. 积厚流光 周而复始 美妙绝伦 丰富多彩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生肖文化是中国重要的文化符号,广泛地涉及中华文化的各个领域。
B. 被称作中国重要文化符号的生肖文化,涉及中华文化广泛的各个领域。
C. 生肖文化是重要的中国文化符号,涉及广泛的中华文化的各个领域。
D. 被称作中国重要文化符号的生肖文化,广泛地涉及中华文化的各个领域。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处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观赏民间艺术的非遗样式中,让市民和青少年了解和接触民俗文化的内容,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B. 让市民和青少年在观赏民间艺术的非遗样式中,接触和了解民俗文化的内容,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C. 在观赏民间艺术的非遗样式中,了解和接触民俗文化的内容,让市民和青少年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D. 让市民和青少年接触和了解民俗文化的内容,在观赏民间艺术的非遗样式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答案】17. B 18. A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要求,选词语填空,要求学生答题前先将空格所在的前后语境读明白,然后结合词语的意思用法等进行判断。
积厚流光:积累的功业越深厚,则流传给后人的恩德越广。
- 25 -
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此处指中国的生肖文化历史悠久,故选源远流长。
周而复始:转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循环往复:形容事物周而复始,来回往复。
此处指先民们在来回往复地寒暑交替中发现,故选循环往复。
美轮美奂: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美妙绝伦: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
此处指独一无二的戏曲表演,故:美妙绝伦。
丰富多彩:形容内容丰富,花色繁多。
多姿多彩:形容颜色形态多样。
此处指借助传统节庆,彰显民间艺术的内容丰富,故选丰富多彩。
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此处承接上文,主语是“生肖文化”,没有被动的语境,排除BD;C项,“重要的中国文化符号,涉及广泛的”,语序不当,应“中国重要的文化符号,广泛地涉及”。
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句子顺序是否合理,话题是否一致,前后是否照应,格式是否一致,音节是否和谐等。
按照先“接触”后“了解”的逻辑语序,排除AC,然后按照先“观赏”,再“接触”、“了解”的逻辑语序,排除D。
故选B。
- 25 -
【点睛】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20.下列六句诗,可以组合成三副对联,请你将其组合出两幅恰当的对联,分别送给学校的摄影小组、学生诗社。(按上下联顺序填序号即可)
①留住秋水旧丰神 ②天涯雁寄回文锦
③常向秋山寻妙句 ④现出庐山真面目
⑤又驱春色入毫端 ⑥水国鱼传尺素书
送给摄影小组的是:______________。
送给学生诗社的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④① (2). ③⑤
【解析】
【详解】本题重点考查学语言表达准确、鲜明、得体和对联知识了解运用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分析,回答问题。本题指出“下列六句诗,可以组合成三副对联”,要求“将其组合出两幅恰当的对联,分别送给学校的摄影 小组、学生诗社”。根据对联对仗,仄起平收,④①,②⑥,③⑤可组成对联,④①“现面目”“留旧神”,表现了摄影的特点,送给摄影小组;②⑥“回文锦”“尺素书”是说书信。③⑤“妙句”“毫端”表明是创作,送给学生诗社。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①______?崔永元老师在主持时这样解释道:语文的魅力就在于一个乞丐和一个诗人晒太阳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语文是什么?②______。在物理学里,场是一个以时空为变量的物理量;而在语文课堂里,场是一个以时空为变量的生命量。语文学习经历告诉我,语文素养的核心就在于阅读。而且,我认为,③______。因为中学生的时间是紧张有序的,中学生的生活是单纯而无干扰的。青春的空白期需要书籍来充实,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这个时间很关键。
【答案】 (1). 语文的魅力在哪里 (2). 语文是富有生命力的一个场 (3). 中学阶段是人生最关键的读书期
【解析】
- 25 -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补写式的扩展语句类试题,此类试题一般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和前后语句的句式,补写出一句合适的话即可。语句补写题,解答关键在于把握语段陈述的核心话题,梳理句间逻辑关系,依据相关提示语与相关信息提示,选用恰当的句式来表达。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①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
(中国青年网)
②在一个以改变为关键词的年代,没有人能拒绝改变。
(《大河报》)
③对未来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都献给现在。
(法国哲学家加缪)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习主席说过一句话“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正青春少年的我们总会面临许多选择,这就像人生的交叉路口,我们总会在这里徘徊迷茫。不过,无论前方道路多么艰险,我们都要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把挫折变为前进的动力。青春就要热泪盈眶,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做出了贡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青春承载了一个梦,一个奋斗的梦。心中有了中国梦,就有了我们的人生航向,不会再迷失方向;心中有了中国梦,就好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直到通往胜利的顶峰。
“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今天,尽管国家发展成就辉煌、生活条件日益改善,但前方还有一座座山峰需要翻越,还有一个个险滩等待跋涉,奋斗征程依然任重道远。时代在变,但奋斗的底色不能变,奋斗的精神不能丢。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神圣使命。
- 25 -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人人奋青春之元气,发新中华青春中应发之曙光。” 百年前,李大钊先生大声疾呼。百年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庄严宣誓:“青春万岁,强国有我。”时光不老,奋斗不止,立志于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中绽放青春光芒,在民族复兴的接力中跑出更好成绩,历史期待着新时代的青年一代,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交出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新答卷。
法国哲学家加缪说:“对未来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都献给现在。”青春不待,时光难再续,最美的年华圆最美的梦,趁繁花还未开至荼靡,趁世界还不那么拥挤,趁我们还年轻,趁我们还有力气奔跑,趁我们还有勇气去争取。请努力,请奋斗,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审题:试题材料由精心选择的三个名言警语组成,试题命制充分发挥了作文的积极导向功能,所选的名言警语通俗易懂,而又含意丰富,对读者有启发作用,能增强个人道德意识和人文素养。本题由三则材料组成,材料一侧重“努力奔跑”“追梦”,材料二侧重“改变”,材料三侧重“抓住现在才能赢得未来”。那么写作时应围绕“青春”“奋斗”“追梦”的话题,强调大家都在“奔跑”、都在“奋斗”,表现这一行动的普遍性,以及体现整个国家都在以“中国速度”奋斗和进步这一事实,凸显“中国梦”这一主题,强调奋斗的过程。可以依据材料中的三句话自选角度,确定立意。
参考立意:
(1)青春应奋斗
(2)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3)青春奋斗,振兴国家。
(4)青春,追梦。
(5)奋斗才能创作未来
- 25 -
(6)开启新征程,当好追梦人
参考素材:
1、谈成绩,可谓乏善,可陈,脸上无光,摆职场,更是被考虑要裁员的对象,劝他放弃,他说他永远打不好篮球,队友对他冷嘲执讽,将他排斥。但他没有因此放弃,而是更加努力奋斗!清晨,迎接他的是清晨的第一缕晨曦,夜晚他带关满身汗水散发的奋斗的光芒,坚毅的眼神迸发出拼搏的力量。周锲而下舍,金石可镂,最终他单场搏得38分, 带领自己的队伍所向披靡,创造NBM史上奇迹。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林书豪用他的奋斗描绘青春的轮廓。
2、史铁生,在人生最狂妄的季节不能行走,病痛夺去了他的双腿,却没有束缚住他的灵魂。《我也地坛是对生命的理解》《病隙随笔》是对内心的剖析,洋溢都会物质生活丰富而内心摇摇欲坠的人们。本以为他是苦难的受害者,但我发现我错了,我仿佛透地他干净透明的镜片盾到了他眼中迸发的拼搏奋斗的力量。史铁生胜他奋斗的笔杆写出了人生的绚彩华章。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史铁生用他的奋斗描绘青春的色彩。
3、断了刘伟的手臂,他仍固执地为自己 插上梦想的翅膀,用双脚弹秦出一首奋斗的乐章。当命运扼住了欠多芬的前程,无情宣判着贝多芬却用奋斗扼住了生命的咽喉。霍金,全身仅有一根手指能动,面对虎啸狼呺的人生之路,霍金并没有退却,。他有灵活大脑穿越在茫茫宇宙之中,探索出一个又一个奥秘,他的奋斗使他成为宇宙中最闪耀的一颗。即便青春被命运嘲弄,但只要有奋斗做双翼,定能飞越重重险阻,让你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4、奋斗的青春如一盏明亮的灯塔,指引你向青草更青处漫朔。“西单女孩”任月丽,生活的不如意并未掎消她的梦想的奋斗,一曲曲美妙的弦音演说着她奋斗的历程。面对外国学生的嘲笑,面对教练的不肖,林书豪用奋斗给予最坚定的回应。奋斗的林书豪终赢来了他的“林旋风”。居里夫人,耗尽宝贵的青春只为镭的研究。她将自己的一生付诸在科学事业的奋斗上,纵然容颜已老,她的奋斗却让她的生命成为最美。奋斗吧!您终会到达彼岸。
结构示例:“奋斗的青春最美丽”,议论文文体。开篇引用习近平主席的话引出“青春”“奋斗”的话题,亮明观点: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做出了贡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正文部分分为四段,每段的段首语都选择名言警句引出论述的内容,表达“青春奋斗”“追梦”的主题。结尾发出呼吁:请努力,请奋斗,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扣题结束。
- 25 -
【点睛】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 25 -
- 25 -
相关文档
-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9-20202021-06-0825页
- 2019-2020学年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1-06-0817页
- 【语文】四川省广安市2019-2020学2021-06-0820页
-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二上2021-06-0810页
- 2017-2018学年福建省闽侯第二中学2021-06-0813页
- 2017-2018学年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1-06-0817页
- 2017-2018学年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2021-06-0814页
- 安徽省芜湖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2021-06-0822页
- 福建省三明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2021-06-0828页
- 2017-2018学年辽宁省大连市高二上2021-06-08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