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47 KB
  • 2021-06-08 发布

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级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教学检测语文试卷 ‎ 考试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 一、现代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命若琴弦 史铁生 ‎“你师爷一辈子才冤呢。”‎ ‎“他弹断了多少根?”‎ ‎“他本来能弹够一千根,可他记成了八百。要不然他能弹断一千根。”‎ 天不亮老瞎子就上路了。他说最多十天就回来。谁也没想到他竟去了那么久。‎ 老瞎子回到野羊坳时已经是冬天。漫天大雪,灰暗的天空连接着白色的群山。没有声息,处处也没有生气,空旷而沉寂。所以老瞎子那顶发了黑的草帽就尤其躜动得显著。他蹒蹒跚跚地爬上野羊岭。庙院中衰草瑟瑟,蹿出一只狐狸,仓皇逃远。‎ 村里人告诉他,小瞎子已经走了些日子。‎ ‎“我告诉他等我回来。不知道他干嘛就走了。他没说去哪儿?留下什么话没?”‎ ‎“他说让您甭找他。”‎ ‎“什么时候走的?”‎ 人们想了好久,都说是在兰秀儿(小瞎子的心上人)嫁到山外去的那天。老瞎子心里便一切全明白。‎ 众人劝老瞎子留下来,这么冰天雪地的上哪儿去?不如在野羊坳说一冬天书。老瞎子指指他的琴,人们见琴柄上空荡荡已经没了琴弦。老瞎子面容也憔悴,呼吸也孱弱,嗓音也沙哑了,完全变了个人。他说得去找他的徒弟。‎ 若不是还想着他的徒弟,老瞎子就回不到野羊坳。那张他保存了五十年的药方原来是一张无字的白纸。他不信,请了多少识字而又诚实的人帮他看,人人都说那果真是一张无字的白纸。老瞎子在药铺前的台阶上坐了一会儿,他以为是一会儿,其实已经几天几夜,骨头一样的眼珠在询问苍天,脸色也变成骨头一样的苍白。有人以为他是疯了,安慰他,劝他。老瞎子苦笑:七十岁了再疯还有什么意思?他只是再不想动弹,吸引着他活下去、走下去、唱下去的东西骤然间消失干净。就像一根不能拉紧的琴弦,再难弹出悦耳的曲子。老瞎子的心弦断了,准确地说,是有一端空无所系了。老瞎子在一个小客店里住了很久,觉得身体里的一切都在熄灭。他整天躺在炕上,不弹也不唱,一天天迅速地衰老。直到忽然想起他的徒弟,他知道自己的死期将至,可那孩子在等他回去。‎ 茫茫雪野,皑皑群山,天地之间动着一个黑点。走近时,老瞎子的身影弯得如一座桥。他去找他的徒弟。他知道那孩子目前的心情、处境。‎ 他一路走,便怀恋起过去的日子,才知道以往那些奔奔忙忙兴致勃勃的翻山、赶路、弹琴,乃至心焦、忧虑都是多么欢乐!那时有个东西把心弦扯紧,虽然那东西原是虚设。老瞎子想起他师父临终时的情景。他师父把那张自己没用上的药方封进他的琴槽。“您别死,再活几年,您就能睁眼看一回了。”说这话时他还是个孩子。他师父久久不言语,最后说:“记住,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不错,他的一辈子都被那虚设的目的拉紧,于是生活中叮叮当当才有生气。重要的是从那绷紧的过程中得到欢乐,老瞎子知道怎么对自己的徒弟说了。‎ 在深山里,老瞎子找到了小瞎子。‎ 小瞎子正跌倒在雪地里,一动不动,想那么等死。老瞎子懂得那绝不是装出来的悲哀。小瞎子哭了几天几夜,老瞎子就那么一声不吭地守着。火光和哭声惊动了野兔子、山鸡、野羊、狐狸和鹰……‎ 终于小瞎子说话了:“干嘛咱们是瞎子!”‎ ‎“就因为咱们是瞎子。”老瞎子回答。‎ 终于小瞎子又说:“我想睁开眼看看,师父,我想睁开眼看看!哪怕就看一回。”‎ ‎“你真那么想吗?”‎ ‎“真想,真想——”‎ 老瞎子把篝火拨得更旺些。‎ 雪停了。铅灰色的天空中,太阳像一面闪光的小镜子,鹰在平稳地滑翔。‎ ‎“那就弹你的琴弦,”老瞎子说,“一根一根尽力地弹吧。”‎ ‎“师父,您的药抓来了?”小瞎子如梦方醒。‎ ‎“记住,得真正是弹断的才成。”‎ ‎“您已经看见了吗?师父,您现在看得见了?”‎ 小瞎子挣扎着起来,伸手去摸师父的眼窝。老瞎子把他的手抓住。‎ ‎“记住,得弹断一千二百根。”‎ ‎“一千二?”‎ ‎“把你的琴给我,我把这药方给你封在琴槽里。”老瞎子现在才懂了师父当年对他说的话——你的命就在这琴弦上。‎ ‎“怎么是一千二,师父?”‎ ‎“是一千二。我没弹够,我记成了一千。”老瞎子想:这孩子再怎么弹吧,还能弹断一千二百根?永远扯紧欢跳的琴弦,不必去看那无字的白纸……‎ 这地方偏僻荒凉,群山不断。荒草丛中随时会飞起一对山鸡,跳出一只野兔、狐狸,或者其他小野兽。山谷中鹰在盘旋。‎ 现在让我们回到开始:‎ 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躜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也无所谓谁是谁……‎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中老瞎子和他的师父都是智者勇者,都历经了世事沧桑和梦想幻灭,都通过追加两百根琴弦来给徒弟留下活着的目标和希望。‎ B.小说结构严谨,详略得当又前后照应。老瞎子离开那么久的原因篇首并未详细展开,先设疑;文中再通过回忆叙写原因进行照应。‎ C.小说中“雪停了。铅灰色的天空中,太阳像一面闪光的小镜子”从侧面预示着小瞎子在万念俱灰后又重新获得活着的支撑。‎ D.小说语言优美,有一种诗意苍凉的韵味。文中反复对群山和雪野加以渲染描写,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又使小说具有诗化特点。‎ ‎2.小说的题目“命若琴弦”意蕴深远,请结合对此题目的理解分析小说的主题。(6分)‎ ‎3.本文最后两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项羽略地至河上,陈平往归之,从入破秦,赐平爵卿。项羽之东王彭城也,汉王还定三秦而东,殷王反楚。项羽乃以平为信武君,将魏王咎客在楚者以往,击降殷王而还。项王使项悍拜平为都尉,赐金二十镒。居无何,汉王攻下殷。项王怒,将诛定殷者将吏。陈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平身间行杖剑亡。渡河,船人见其美丈夫独行,疑其亡将,要中当有金玉宝器,目之,欲杀平。平恐,乃解衣裸而佐刺船。船人知其无有,乃止。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是日乃拜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其明年,淮阴侯破齐,自立为齐王,使使言之汉王。汉王大怒而骂,陈平蹑汉王,汉王亦悟,乃厚遇齐使,使张子房卒立信为齐王。封平以户牖乡。于是与平剖符,世世勿绝,为户牖侯。平辞曰:“此非臣之功也。”上曰:“吾用先生谋计,战胜克敌,非功而何?”平曰:“非魏无知臣安得进?”上曰:“若子可谓不背本矣。”乃复赏魏无知。其明年以护军中尉从攻反者韩王信于代卒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高帝用陈平奇计使单于阏氏围以得开 高帝既出,其计秘,世莫得闻。孝文帝立,以为太尉勃亲以兵诛吕氏,功多;陈平欲让勃尊位,乃谢病。孝文帝初立,怪平病,问之。平曰:“高祖时,勃功不如臣平。及诛诸吕,臣功亦不如勃。愿以右丞相让勃。”太史公曰:陈丞相平少时,本好黄帝、老子之术。方其割肉俎上之时,其意固已远矣。倾侧扰攘楚魏之间,卒归高帝。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脱,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非知谋孰能当此者乎?‎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明年/以护军中尉从攻反者韩王信于代卒/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高帝用陈平奇计/使单于阙氏/围以得开/‎ B.其明年/以护军中尉从攻反者韩王信于代/卒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高帝用陈平奇计/使单于阙氏/围以得开/‎ C.其明年/以护军中尉从攻反者韩王信于代卒/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高帝用陈平奇计/使单于阙氏/围以得开/‎ D.其明年/以护军中尉从攻反者韩王信于代/卒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高帝用陈平奇计/使单于阙氏/围以得开/‎ ‎5.下列对课内文史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读。‎ B.“六艺经传”,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 C.奉车,奉车都尉,皇帝出行时的侍从,掌管皇帝的车马。为皇帝信任者,位高权重。‎ D.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下车,指官吏初到任。‎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平跟随项羽,也曾得到垂青。他跟随项羽入关攻破秦国,项羽赐给他卿一级的爵位,平定殷王反叛后,项羽任命陈平为都尉,并赏给他黄金二十镒。‎ B.陈平逃离项营,遇险机智自保。他横渡黄河时,看到船夫对他图谋不轨,就解开衣服赤身露体地帮助船夫撑船,这样船夫知道他身上无钱才没有下手.‎ C.陈平知恩图报,荣贵不忘故人。刘邦封他为户牖侯,他辞谢说若没有魏无知,自己就不能入朝为官,于是就将封爵让给了魏无知,皇帝为此称赞了他。‎ D.陈平富有智谋,处事谦虚谨慎。孝文帝时,他认为太尉周勃在诛灭吕氏宗族的事情上功劳居多,于是托病引退,想把右丞相的尊位让给周勃。‎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陈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平身间行杖剑亡。(5分)‎ ‎(2)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我吾两人在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秋晚登古城 李百药 日落征途远,怅然临古城。‎ 颓墉①寒雀集,荒堞晚乌惊。‎ 萧森灌木上,迢递孤烟生。‎ 霞景焕余照,露气澄晚清。‎ 秋风转摇落,此志安可平?‎ ‎【注】①墉:城墙。‎ ‎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前两句点明了时间、地点,以及人物的活动,照应了诗的标题。‎ B.题目中的“秋”字,除了“秋风”,还表现在“寒”“萧森灌木”“露气”之中。‎ C.诗中“日落”“余照”等景色,照应了题目中的“晚”字,并将时间形象化。‎ D.作为一首登临怀古之作,这首诗语言洗练,脉络清晰,起承转合自如。‎ ‎9.这首诗是如何表达诗人的情感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古代诗文默写(本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8分)‎ ‎10.根据所给上下文默写句子。‎ ‎(1)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2)白居易《琵琶行》中音乐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暂歇”的过程,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 ‎(3)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异曲同工之妙,皆强调学与思的关系。‎ ‎(4)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四川方言,又称巴蜀方言,属汉语西南官话。在历史的绵延发展中,使四川方言不但保存着中华语言文字宝库中许多珍贵的“活化石”,还承载了蜀地悠久的文明,寄寓了川渝人深厚的人文情愫。遗憾的是,尽管四川通常被认为是方言较为强势的地区,但四川方言也面临着式微的困境。‎ 保存文化的多样性范本,重要且紧迫。如果四川方言式微的情况进一步加剧,势必会使以其为根基和载体的巴蜀文化,如川剧、相书、竹琴、金钱板等遭受严重_______,甚至消亡;在全国范围内来说,其他地区也存在同样________的情况。表面上看,这似乎只是一种语言的发展迭代现象;从更深层次思考,这种现象若持续加剧,将________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空间。这也是近年来学术界保护方言的呼声______的深层忧思所在。‎ 保护方言,绝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斋里、纸面上。(),必须注重方言的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需要当地人特别是年青一代乐于开口,惯于运用,才能让方言拥有传承不绝的长久生命力。‎ ‎1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历史的绵延发展中,使四川方言不但承载了蜀地悠久的文明,寄寓了川渝人深厚的人文情愫,还保存着中华语言文字宝库中许多珍贵的“活化石”。‎ B.在历史的绵延发展中,四川方言不但承载了蜀地悠久的文明,寄寓了川渝人深厚的人文情愫,还保存着中华语言文字宝库中许多珍贵的“活化石”。‎ C.在历史的绵延发展中,四川方言不但保存着中华语言文字宝库中许多珍贵的“活化石”,还承载了蜀地悠久的文明,寄寓了川渝人深厚的人文情愫。‎ D.在历史的绵延发展中,四川方言不但承载了蜀地悠久的文明,寄寓了川渝人深厚的人文情愫,还保存着许多珍贵的中华语言文字宝库中的“活化石”。‎ ‎1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冲击 凶多吉少 挤压 不绝如缕 B.打击 不容乐观 排挤 不绝于耳 C.冲击 不容乐观 挤压 不绝于耳 D.打击 凶多吉少 排挤 不绝如缕 ‎1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要让它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复苏 B.还要让它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复苏 C.要让它们在我们的课堂里复苏 D.还要让它们在我们的课堂里复苏 ‎1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国内新冠病毒的传播逐渐得到有效控制,新增确诊病例大幅下降,但是,①_。这个说法当然有着不容忽视的现实依据:伴随着新冠病毒在世界范围内扩散、传播,这场疫情②,而变成了需要世界各国合作控制的全球性传染病疫情。在中国新增确诊病例数不断下降的同时,全球新增确诊病例数不断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作为一个与世界有着密切经济往来和人员往来的大国,一旦_③,导致输入型病例的失控,新冠病毒很有可能发生二次传播,后果将无法设想。‎ ‎15.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4分)‎ 记者从水利部获悉: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北延应急供水工程28日在山东临清开工。工程建成后,可增加京津冀地区供水量4.9亿立方米。利用北延应急供水水源可置换河北和天津深层地下水超采区农业用水1.7亿立方米,为衡水湖、南运河、南大港、北大港等河湖湿地提供补充水源,将保障天津、沧州等地的供水安全。据了解,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建设概算总投资47725万元,总工期21个月。‎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50分)‎ 荷花,第一天开放的只是一小部分,第二天,它们会以前一天的两倍速度开放。到了第30天,就开满了整个池塘。你知道什么时候荷花开了一半么?很多人都会认为是第十五天,然而并非如此!到第29天时荷花仅仅开满了一半,直到最后一天才会开满另一半。最后一天的速度最快,等于前29天的总和。这就是有名的荷花定律。‎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或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19级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教学检测语文试卷 答案 ‎1.D【解析】“推动了情节的发展”错,文中的环境描写起到渲染烘托悲剧命运的作用,有这些描写文章更生动更具文学性,没有的话也不影响情节的完整性及故事的发展,因此没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2.①人的命就像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②要给自己一个活下去的理由、一个美好的目标;即使希望落空,也要好好活下去。③人生有很多痛苦和磨难,要永怀美好的希望,并把希望一代一代向下传递。(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①情节前后照应,有助于读者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并使结构更加严密。②“无所谓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也无所谓谁是谁”强调了生命追求的永恒性和普遍性,升华了小说主题。③把一老一小置身于广阔苍茫的山水天地之间,自然的浩瀚伟力与人的渺小脆弱形成鲜明对比,引发读者深远的思考。(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D【解析】原文标点为:其明年,以护军中尉从攻反者韩王信于代。卒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高帝用陈平奇计,使单于阙氏,围以得开。‎ ‎5.C【解析】“位高权重”错。‎ ‎6.C【解析】魏无知是另外得到的封赏,而不是陈平将爵位让给魏无知。‎ ‎7.(1)陈平害怕被杀,便封好项王赏给他的黄金和官印派人送还项王,自己单身拿着宝剑抄小路逃走。(“使使”“间”“杖”各1分,句意2分)‎ ‎(2)只是我想,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我们赵国用兵(或“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只是因为赵国有我们两个人在。(“顾”“之所以”、判断句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丞相陈平,是阳武县户牖乡人。项羽攻占土地到黄河边上,陈平前往投奔项羽,跟随项羽入关攻破秦国,项羽赐他为卿并赐予相应的爵位。项羽东归,在彭城称王,汉王回军平定三秦向东进军,殷王反叛楚国。项羽于是封陈平为信武君,让他率领魏王咎留在楚国的部下前往,击败并降服了殷王而凯旋。项王派项悍任命陈平为都尉,赏给他金二十镒。过了不久,汉王又攻下殷地。项王大怒,准备杀掉前次平定殷地的将领们。陈平害怕被杀,便封好项王赏给他的黄金和官印,派人送还项王,自己单身拿着宝剑抄小路逃走。陈平横渡黄河,船夫见他一个美男子单身独行,怀疑他是逃亡的将领,腰中定当藏有金玉宝器,就盯着陈平,打算杀掉他。陈平很害怕,就解开衣服赤身露体地帮助船夫撑船。船夫知道他身上一无所有,才没有下手。陈平于是到修武投降汉军,通过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他进去。汉王当天就任命陈平为都尉,让他做参乘,主管护军。第二年,淮阴侯韩信打败了齐国,自立为齐王,派使者把这件事禀报给汉王。汉王大怒,斥骂韩信,陈平踩汉王的脚,汉王也有所悟,于是优厚地款待齐王使者,并派张子房立即封韩信为齐王。汉王把户牖乡封给陈平。当时与陈平剖符,世代相传而不断绝,封为户牖侯。陈平辞谢说:“这不是我的功劳。”皇上说:“我采用了先生的计谋,克敌制胜,这不是功劳是什么呢?”陈平说:“如果没有魏无知,我怎么能被提升呢?”皇上说:“像先生您这样可以说是不忘本了。”于是又赏赐了魏无知。第二年,陈平以护军中尉的身份跟从高帝在代地攻打谋反的韩王信。匆忙行军到了平城,被匈奴围困,七天吃不上饭。高帝采用了陈平的妙计,派人到单于的阙氏那里去疏通,才得以解围。高帝脱身以后,陈平的计策始终秘而不宣,世间没人得知内情。孝文帝即位后,认为太尉周勃亲自率兵诛灭吕氏宗族,功劳多:陈平想把右丞相的尊位让给周勃,于是托病引退。孝文帝刚刚即位,觉得陈平病得奇怪,就去探问他。陈平说:“高祖时期,周勃的功劳不如我陈平。到诛灭吕氏宗族时,我的功劳也就不如周勃了。我愿把右丞相的职位让给周勃。”太史公说:丞相陈平年轻的时候,原本喜欢黄帝、老子的学说。当他在砧板上分割祭肉的时候,他的志向本来已经很远大了。他颠沛忙乱于楚魏之间,最终归附高帝。他常常想出妙计,解救纷繁的危难,消除国家的祸患。到了吕后执政时期,诸事多有变故,但陈平最终能自免于祸,安定汉室,保持荣耀的名望终身,被称为贤相,难道不是善始善终吗!假若没有才智和谋略,谁能做到这一步呢?‎ ‎8.D【解析】“怀古”错,诗中没有“怀古”,只是登的是“古城”。‎ ‎9.①直抒胸臆。诗开头的“怅然”和结尾的“此志安可平”,都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之情、抑郁不平之气和对未来的执着追求。②借景抒情。诗中写登城所望之景,“颓墉寒雀”“荒堞”“萧森灌木”“孤烟”“摇落”等景物,萧条冷落,荒凉孤寂,都传达了凄怆、悲凉的情绪。(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10.(1)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4)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1.B【解析】A项“使”前主语残缺。c项“不但……还……”语序不当。D项“许多珍贵的中华语言文字宝库中”语序不当。‎ ‎12.C【解析】冲击:(水流等)冲击物体。用于比喻义,指大的触动。打击:攻击,使受挫折。文中形容“巴蜀文化”中一些艺术形式受到影响,应用“冲击”。不容乐观:形容事态发展不好。凶多吉少:指估计事态的发展趋势不妙,凶险多,吉利少。文中是对客观存在的肯定,不是估计事态发展趋势,应用“不容乐观”.挤压:排挤打压。排挤:利用势力或手段使不利于自己的人失去地位或利益。文中形容“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变小,应用“挤压”.不绝于耳:声音在耳边鸣响不断。不绝如缕: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文中指的是“保护方言的呼声”不断,应用“不绝于耳”.‎ ‎13.A【解析】括号中的句子主要与下文衔接,因为前面己经画上句号。因此,用“还……”就会与前面意思已经表达完整的句子衔接不上,也与下文“必须”的要求衔接生硬。据此排除B.D两项。下面句子说的是“文化熏陶”“实践养成”,不应是课堂教育教学的范畴,据此排除C项。‎ ‎14.①疫情威胁依然严重②早已不再是中国自己的事③在这个问题上防范失当(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 ‎15.关键信息:①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北延应急供水工程28日在山东临清开工;②可增加京津冀地区供水量4.9亿立方米;③总投资47725万元,总工期21个月。(每点1分,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16.参考立意:成功需要厚积薄发,需要积累沉淀:最后一步的执行是最关键的:还可以从行百里者半九十上来说:也可以反面立意,功亏一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