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2.00 KB
- 2021-06-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0届高三12月月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成都市中心的天府广场上,伫立着12根描述巴蜀历史的文化柱,其中一根文化柱上刻有四个大字——文宗在蜀。人杰地灵的天府之国,孕育了无数的文学巨匠和宗师。从汉代“文章冠天下”的四大家:司马相如、王褒、严君平、扬雄,到唐代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再到宋朝的千古第一文人苏轼,以及近代的作家郭沫若、巴金等,“巴蜀自古出文宗”的传承可谓是千古流芳。
巴蜀有句俗话,“李冰治水,文翁化蜀”。说的是李冰治水,为蜀地成为“天府之国”提供了物质保障,而文翁兴学,则为蜀中教育的繁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先秦两汉时期的巴蜀之地已形成独特文明和文化,然而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正统文化标准来看,早期的巴蜀因道险且阻,难免给人一种“蜀地僻陋,非齐鲁诸儒风声教化之所被”的感觉。为了改变巴蜀地区文化落后的现状,西汉时期,时任蜀郡太守的文翁,在成都创办了官学——“文翁石室”,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地方政府开办的公立学校。文翁不仅面向全郡招收子弟学习,为学生免除徭役赋税,还挑选郡县吏中“开敏有材者”亲自教授,并派遣学生前往长安学习。
官学的建立大大改变了蜀地的文化状况,一时间蜀中求学蔚然成风,巴蜀之地一度出现“学徒鳞萃,蜀学比于齐鲁”的盛况,更涌现出了诸如司马相如、扬雄这样的辞赋大家。受其影响,官学这一办学模式被推广于天下郡国,大大推动了全国教育的发展。蜀学之兴,由此开始。
自汉代以来,蜀学教育的兴盛就未曾中断。即使是在唐宋之交的社会大动乱时期,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后蜀也拥有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以继续发展教育。
宋代,由于社会相对安定,经济持续繁荣,加上重视文教的时代风气,学校教育堪称发达。绍兴七年(1137年),文翁礼殿改为大成殿,当时的皇帝高宗御书“大成之殿”四字匾额以赐府学。两宋以文治国,文彦博、宋祁、范成大等名臣先后镇蜀兴办文教。成都府学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学者,“石室之学,通养六十州之士”,成都府学不仅承担起培养整个四川地区人才的重任,也为全国文化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与此同时,诞生于唐代、作为官方藏书和修书之处的书院也逐渐演化为教学机构,其教学功能不断被强化。明清时期,成都各地书院依旧蓬勃发展,在教化人民、培养“良士”“名臣”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力推动了四川文化事业的繁荣。鸦片战争后,中国内忧外患日益严重,有识之士提出废科举、办新学的主张。清末,几乎所有书院都改为新式学堂,由此拉开了蜀地教育走向近代化的序幕。
(摘编自成都博物馆2019年8月《原来这才是“西蜀自古出文宗”的秘密!》)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成都人杰地灵,孕育了无数千古流芳的文学巨匠和宗师,享有“文宗在蜀”的美誉。
B. 李冰兴建水利工程,为蜀地成为沃野千里的富庶之地提供了物质基础。
C. 由于巴蜀之地有着道阻且险的地理特点,在唐宋之交的社会动乱时期这里的教育发展还是相对稳定的。
D. 明清时期,已经逐渐演化为教学机构的成都各地书院为四川的教育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本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后以时间为序论述蜀学教育的发展,旨在证明发达的蜀学教育是“文宗在蜀”的主要原因。
B. 文本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列举“文彦博”“宋祁”“范成大”等名臣,论证“两宋以文治国”的论点。
C. 文本开头引用天府广场文化柱上的刻字内容,扣题的同时引出下文对巴蜀教育的相关论述。
D. 文本结尾仍以时间为序,从成都各地的书院功能的转化,再次证明蜀地的教育与文化在持续发展着。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汉时期巴蜀地区的教育、文化得到繁荣发展,众多求学的人聚集于此,人数一度远超齐鲁地区。
B. “文翁石室”是中国第一所官方开办的学校,文翁向全郡招收子弟并亲自教授,以致蜀中求学之风盛行。
C. 蜀地官学得到了一些朝代当政者的重视,汉代统治者曾向全国推广这一办学模式,宋高宗还曾经为文翁礼殿亲自书写牌匾。
D.
“文翁石室”被称为“官学”,是从行政区划的角度来说的;“府学”则是从创办者的身份言之。这两个概念所指相同——都是说教学机构。
【答案】1. A 2. B 3. C
【1题详解】
本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考生要浏览选项,然后到材料中圈出相关内容,最后进行比对。
本题A项,偷换概念。第1段:“孕育了无数千古流芳的文学巨匠和宗师”,有“文宗在蜀”美誉的不是成都,是整个蜀地。下文李白(一说绵阳)、苏轼(眉山)也有提示作用。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核学生对论证方法的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本题,考生要浏览选项,然后到材料中圈出相关内容,最后进行比对。
本题B项,论证方法的作用分析有误。第6段:文中“两宋以文治国,文彦博、宋祁、范成大等名臣先后镇蜀兴办文教”一句是一个论据(先总说,后举例),列举“文彦博”“宋祁”“范成大”等名臣是为了论证两宋时期“学校教育堪称发达”。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核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本题,考生要浏览选项,然后到材料中圈出相关内容,最后进行比对。
A项,夸大程度,且以偏概全。第4段:“学徒鳞萃,蜀学比于齐鲁”中“比”是“并列”之意;此外“蜀学”不仅指“求学的人”,更指蜀地的文化成果。
B项,扩大范围,且强加因果。原文“文翁石室”是中国第一所地方“政府”开办的“公立”学校;文翁亲自教授的是“郡县吏中‘开敏有材者’”。此外文翁招生和授课的方式不构成“蜀中求学蔚然成风”的全部原因。
D项,张冠李戴。“官学”,是从创办者的身份言之;“府学”则是从行政区划的角度来说的。
故选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把有用物资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垃圾分类有利于改善垃圾品质,使得焚烧(或填埋)得以更好地无害化处理。以垃圾焚烧为例,垃圾分类能助力焚烧处理做得更好,可起到减量、减排、提质(改善燃烧状况)、提效(提高发电效率)等作用。
依据《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中国生活垃圾分类情况见下表。
垃圾分类,国外发达国家施行得较早,有着较为成熟的经验。德国是世界上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他们制定了有关法律法规,且不断细化完善,像《废物避免产生和废物管理法》《废物管理法案》《包装条例》《电子电器设备法案》《电池条例》等。
自20世纪初,德国就开始实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德国民众接受了近百年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从幼儿园阶段起,德国小朋友就要培养垃圾分类丢弃的习惯。到了小学,垃圾分类是课本内容。
在垃圾后期处理阶段,对于有机垃圾、纸类、玻璃类等生活垃圾,以及特种的有害垃圾,企业会通过不同车队进行分类收集、专项运输送往不同种类的处理厂处理。企业专业处理垃圾后,可以将有生产价值的原材料提取出来,向各产业针对性销售。据统计,德国垃圾回收行业从业人员超过25万,每年的营业额达500亿欧元,约占全国经济产出的1.5%。另外,日本也是垃圾处理较好的国家。日本是在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实施垃圾分类的,最初只简单地分类,之后才逐步细分与完善起来的。到如今,垃圾分类的意识与方法早已完全融入了日本人的生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摘编自《垃圾分类,引领绿色生活》等)
材料二:
(摘编自《中国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年度发展报告》)
材料三:
做好垃圾分类是解决好垃圾问题的重要前提,但并不是垃圾处理的全部,垃圾处理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体系,各环节同时发力。目前各城市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正加大对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4个环节中后3个环节的投入,包括垃圾分类收集车的购买等,实现从投放到运输再到处理的整体链条分类,避免“先分后混”等问题。
事实上,实施垃圾分类不仅仅是垃圾处理方式,这一举措也将改变现代城市人的生活方式。比如,餐饮外卖要不要配送许多餐具、网购商品包装能否尽量减少胶带和泡沫塑料、礼品包装能否更加环保……显然,从前端的人人分类投放到后续各个环节,垃圾分类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创新城市垃圾管理不能只是一阵风,而需要各界同时发力,扎实推进。
(摘编自亢舒《垃圾处理,不只“分类”这点事儿》,《经济日报》2019年7月12日)
4. 下列对“垃圾分类”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垃圾分类可变废为宝,如把纸张、布料、塑料、橡胶、玻璃、瓶罐、金属及废旧家用电器等从垃圾中分离出来单独投放,重新回收、利用。
B. 垃圾分类可使垃圾处理更科学有效,如分类后可改善垃圾品质,减少污染排放量,减少或避免有毒有害垃圾对人类健康造成伤害。
C. 厨余垃圾是不可回收垃圾,约占垃圾总量的40%—60%,也是易腐垃圾,污染周围环境,因此,相比其他垃圾的处理,应更重视对厨余垃圾的处理。
D. 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等是垃圾分类后续程序,和垃圾分类一样考量着垃圾处理的水平,可以说,做好垃圾分类只是做好垃圾处理的第一步。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德国垃圾分类工作做得好,主要在于技术高超和经济化运营,他们对垃圾进行了专业处理再利用,产生了可观的经济价值。
B. 截至2017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量在不断增加,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不过仍然做不到对全部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C. 据材料二可知,我国城市垃圾处理以焚烧、填埋为主,这两种方式中,填埋是主要方式,占比一直在50%以上,不过呈下降趋势。
D. 垃圾分类是垃圾处理方式,也涉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垃圾分类意识与方法融入人们的生活,有助于社会风貌得到更大改观。
6. 请结合材料,就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从不同层面提出合理性意见。
【答案】4. C 5. A
6. ①政府环卫部门等:做好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体系统筹,不断细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借鉴其他国的先进经验,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民众垃圾分类意识。
②企业等:提供更为环保的商品包装等,提供与垃圾处理配套的设施,完善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理等后续程序,提高有用垃圾的利用价值,提高垃圾处理技术等。
③民众: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方法,养成自觉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C项,无中生有,“因此,相比其他垃圾的处理,应更重视对厨余垃圾的处理”于文无据。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A项,“德国垃圾分类工作做得好,主要在于技术高超和经济化运营”错误。由“自20世纪初,德国就开始实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德国民众接受了近百年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从幼儿园阶段起,德国小朋友就要培养垃圾分类丢弃的习惯。到了小学,垃圾分类是课本内容”可知,“德国垃圾分类工作做得好”的原因是“德国民众接受了近百年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察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做答此类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回答:请结合材料,就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从不同层面提出合理性意见。
①由材料一第二段“垃圾分类,国外发达国家施行得较早,有着较为成熟的经验……像《废物避免产生和废物管理法》《废物管理法案》《包装条例》《电子电器设备法案》《电池条例》等”可知,政府环卫部门等要借鉴其他国的先进经验,做好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体系统筹,不断细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
由材料一第三段“自20世纪初,德国就开始实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德国民众接受了近百年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从幼儿园阶段起,德国小朋友就要培养垃圾分类丢弃的习惯。到了小学,垃圾分类是课本内容”可知,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民众垃圾分类意识。
由“目前各城市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正加大对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4个环节中后3个环节的投入,包括垃圾分类收集车的购买等,实现从投放到运输再到处理的整体链条分类,避免‘先分后混’等问题”可知,要完善垃圾处理配套的设施。
②由材料一第四段“企业会通过不同车队进行分类收集、专项运输送往不同种类的处理厂处理。企业专业处理垃圾后,可以将有生产价值的原材料提取出来,向各产业针对性销售”和材料三第二段“餐饮外卖要不要配送许多餐具、网购商品包装能否尽量减少胶带和泡沫塑料、礼品包装能否更加环保……”可知,企业等要提供更为环保的商品包装等,提供与垃圾处理配套的设施,完善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理等后续程序,提高有用垃圾的利用价值,提高垃圾处理技术等。
③由材料三第二段“显然,从前端的人人分类投放到后续各个环节,垃圾分类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可知,个人来要参与其中,说应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方法,养成自觉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共3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青狮
何休
“三十夜的火,十五日的灯。”
在别处,元宵十五闹花灯,在禾村,作兴的是狮灯,因狮子是森林之王,大家深信狮子能镇邪送福。狮灯分红狮与青狮,面具颜色为红色的是红狮,青色的是青狮。红狮代表友善,青狮带着杀气。扛红狮,来意是向宝地求几个钱谋生,请多关照;扛青狮,那是我凭真本事跑江湖,贵地有高人不服,请随时赐教。
正月十五清晨,当打禾坪里扎下一队竖有“李”字大旗的舞狮队时,整个禾村却沉默了。
锵,锵锵!狮子出巡了。
禾嫂没有心思做早饭,从楼上翻出一个狮头,用绳子小心翼翼地放到地面上。狮头的颜色褪得差不多了,眼鼻凹陷等处未来得及褪落的地方,能看到青色。
十八年前,与禾村相隔八十里路的李村,组了一队青狮来禾村,领头的名叫李长富。当青狮来到禾嫂家时,丈夫何永康朝李长富抱了抱拳。李长富是守方,何永康是攻方,“兵器”就地取材。何永康随手扯了根扁担,李长富随手操了条长凳。比武开始了,一点也不似现在的电影电视里武打片精彩。一阵乒乒乓乓后,李长富被抵进门旮旯。吁吁喘气中,两人都扔了手中的“兵器”,何永康一抱拳,说了声“承让”;李长富还个抱拳礼,说了声“多谢手下留情”,教人将狮头留下,自己换上备用的红狮。
禾嫂用湿抹布将狮头擦拭好了之后,放在八仙桌上,并用一块红布盖好,然后崴崴地找来一挂百响小鞭炮,用红纸包了十块钱,专等狮子来家里“巡视”。锵锵的锣声却绕过了禾嫂家。禾嫂知道,李村的狮子是要巡视完全村后,最后来她家巡视,然后体体面面地把那只停放在禾嫂家十八年的狮兄给请回去。
何永康十年前离开了人世,儿子何代兵继承了父亲的衣钵,也是一身好功夫,这是李村人迟迟不敢来的原因。去年过完端午节,一辆警车呼啸而至,把何代兵带走了,两个月后,法院开庭,判处何代兵2年有期徒刑。儿子在建筑工地干活,端午节快到了,大伙等着工钱过节,老板却拒发工资。老板说,发包单位不给钱,我也没办法。何代兵七曲八拐地找到发包方负责人的家,大白天潜了进去,偷出现金与存折及贵重物品一大堆,然后抱着这堆“战利品”到派出所自首。何代兵以为自己这是义举,不必负刑事责任,但他错了,因为他触犯了法律。当然,何代兵偷贪揭贪的事,惊动了市委市政府,节前垫付了民工的工资。
锵锵的锣声由远而近,绕个小弯,狮头就能看得真切了:刚刚喷青的狮头,青得发绿,两颗白色的獠牙露在外边,凶猛得有些吓人。禾嫂忙从灶里点燃一支香,左手捏着那挂小百响,来到门边等候“狮子”大驾光临。队伍渐渐近了,除了李村的舞狮队外,跟着一大群看热闹的禾村半大小伙,也有几个成年人。禾嫂看到禾村人当中,有几张脸上写着愤怒。
锵锵锵!锵!锵!锣声震耳欲聋,狮队到了门口。禾嫂赶紧吹红那支香头,就着香头点燃那挂小百响。
李长富的儿子李尚武,提着一个灯笼,引着狮子先在厅里转一圈,然后再到三间正房里转了一圈。
禾嫂把十元钱的红包递给李尚武,李尚武接过红包,插在上衣的口袋里。李尚武挥挥手,锣声停了。
焦点聚在李尚武向上。
李尚武放下手中的灯笼,双手摘下舞狮人的狮头,像捧着满满一碗油,小心翼翼地放在八仙桌上,扯开盖在旧狮头上的红布,将两个狮头并排放在一起。有人递来了香烛和祭品,李尚武把祭品一字排开,点起了香烛。人群静得出奇。
李尚武神色凝重地斟了三杯酒,对着狮头鞠三个躬,然后拿起酒杯,将杯中的酒一一泼在地上。突然,李尚武猛一转身,抱拳朗声说:“各位,大家都看到了,我刚刚与何代兵比了一场武,我李尚武输了,输得很惨,这青狮我给何少侠留下了。”说罢,李尚武朝狮队喊了一声:开路!
刚才戴着青狮头的小伙子,已经换上了温顺的红狮头。锣又敲响了,狮队中有人放响了一挂千响电光炮,震得满屋子嗡嗡回响。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的人物不多,但构思独特,层层设疑,而悬念就蕴蓄在看似平和悠然而又富有张力的叙述语言中。
B. 何代兵自认为的“义举”,成了他被判刑入狱的依据,却又令李尚武折服,这都说明他们所秉持的“规矩”与法律的微妙冲突。
C. 禾嫂没有心思做早饭,是担心代表胜利和吉祥的青狮头,这次随着丈夫的去世和儿子的入狱而被李村舞狮队夺走。
D. 李尚武的“换狮头”行为,不仅暗示了李家父子两代人磊落的胸襟,也揭示了小说的主旨:朴素的侠义精神和善良品性仍然在民间延续。
8. 小说以“青狮”为题,有何用意?请简要说明。
9. 有人评价本文是“一篇洋溢着浓郁传统文化的现实佳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答案】7. C 8. ①“青狮”是小说的线索,全文围绕“青狮”组织安排情节,使情节更加紧凑。(2分)
②“斗狮”为小说增添了浓郁的民俗文化气息,这既是何、李两家两代人“较量”的叙事背景,也是故事展开的文化背景。
9. ①传统文化:舞青狮是一种传统民俗,在禾村继续流传。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是对真善美和正义真理的崇尚追求,李村人对于禾嫂儿子的尊重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②现实性:文中反映了农民工“讨薪难”的问题。禾嫂儿子是农民工,是一个为讨要工钱而触犯法律的“悲情英雄”的形象。
③小说把传统的舞青狮的民俗和现实社会问题巧妙结合起来,既刻画了民风民俗之美,又是关注民生疾苦的现实佳作。
【7题详解】
试题分析:C. 禾嫂没有心思做早饭,是担心代表胜利和吉祥的青狮头,这次随着丈夫的去世和儿子的入狱而被李村舞狮队夺走。青狮在这里代表的是“胜利”和“荣耀”。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小说标题的理解和分析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作答本题,本题可以作答为,“青狮”是小说的线索,全文围绕“青狮”组织安排情节,使情节更加紧凑。“斗狮”为小说增添了浓郁的民俗文化气息,这既是何、李两家两代人“较量”的叙事背景,也是故事展开的文化背景。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赏析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文本内容的分析作答本题,本题可以作答为,传统文化:舞青狮是一种传统民俗,在禾村继续流传。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是对真善美和正义真理的崇尚追求,李村人对于禾嫂儿子的尊重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现实性:文中反映了农民工“讨薪难”的问题。禾嫂儿子是农民工,是一个为讨要工钱而触犯法律的“悲情英雄”的形象。小说把传统的舞青狮的民俗和现实社会问题巧妙结合起来,既刻画了民风民俗之美,又是关注民生疾苦的现实佳作。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耿九畴,字禹范,卢氏人。永乐末进士。宣德六年授礼科给事中。议论持大体,有清望。正统初,大臣言两淮盐政久坏,宜得重名检者治之,于是推择为盐运司同知。痛革宿弊,条奏便宜五事,著为令。母丧去官,场民数千人诣阙乞留。十年正月起为都转运使。节俭无他好,公退焚香读书,廉名益振,妇孺皆知其名。
以事见诬,逮下吏,已,得白,即留为刑部右侍郎。屡辨疑狱,无所挠屈。礼部侍郎章瑾下狱,九畴及江渊等议贬其官。瑾婿给事中王汝霖衔之,与同官叶盛、张固、林聪等论刑部不公。九畴、渊遂劾盛等,且言汝霖父永和死土木①,嬉笑自如,不宜居职。时景帝新立,急于用人,置汝霖等不问,瑾如奏。凤阳岁凶,盗且起,敕往巡视招抚。奏留英武、飞熊诸卫军耕守,招来流民七万户,境内以安。两淮自九畴去,盐政复弛。景泰元年仍命兼理。寻敕录诸府重囚,多所平反。
都指挥杨得青等私役操卒,九畴劾之。诏按治,且命诸边如得青者,具劾以闻。边将请增临洮诸卫戍,九畴言:“边城士卒非乏。将帅能严纪律,赏罚明信,则人人自奋。不然,徒冗食耳。”
乃不增戍。边民春夏出作田,秋冬辄徙入塞。九畴言:“边将所以御寇卫民也,今使民避寇失业,安用将帅?”因禁民入徙,有被寇者,治守帅罪。布政使许资言:“侍郎出镇,与巡按御史不相统,事多拘滞,请改授宪职便。”乃转右副都御史。大臣镇守、巡抚皆授都御史,自九畴始。
有旨市羊角为灯,九畴引宋苏轼谏神宗买浙灯事②,事乃寝。灾异求言,请帝延儒硕,公赏罚,择守令,简将帅,优诏报焉。天顺初,议事京师。帝顾侍臣曰:“九畴,廉正人也。”留为右都御史。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节选自《明史·耿九畴传》)
【注】①土木: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的兵败事变。②苏轼谏神宗买浙灯事:宋神宗赵顼命令减价收买浙灯四千余盏,并将市场上的灯尽数拘收,苏轼上书劝谏,希望神宗务从俭约。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B. 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C. 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D. 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的称呼。
B. 阙,本义指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后引申为皇帝居处,借指朝廷,有时也代指京城。
C. 礼部,古代六部之一。六部各司其职,如工部掌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漕运等事务。
D. 转,表示官吏的调动,类似的还有调、徙等。转一般是指迁调官职。降职称“左转”。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耿九畴能把握全局,清廉公正。他得到大臣们的推荐担任盐运司官员后,痛下决心改革遗留问题,所提建议被皇上定为法令。
B. 耿九畴办案能力强,能刚正执法。他曾多次辨析办理疑难案件,还不惧怕给事中王汝霖等的诬陷,对章瑾和王汝霖加以弹劾。
C. 耿九畴善于治理地方,安抚灾民。当凤阳遭受灾荒、快要产生盗贼时,他奉命前往巡视招抚,招来七万户流民,安定了地方。
D. 耿九畴敢于直言,多次提出合理建议。他曾建议皇帝停止购买羊角为灯,他在灾异发生时提意见曾被皇帝下诏书加以褒奖。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事见诬,逮下吏,已,得白,即留为刑部右侍郎。
(2)请帝延儒硕,公赏罚,择守令,简将帅,优诏报焉。
【答案】10. D 11. C 12. B
13. (1)耿九畴因为事受到诬陷,被逮捕交付司法官吏审讯,不久(后来,过了一些时间)洗清罪名,就留他为刑部右侍郎。
(2)耿九畴请皇上延揽知识渊博的儒生,公平赏罚,慎择守令,选拔将帅,皇上下褒美嘉奖的诏书回复他。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罪人系都察院狱者”,定语后置,中心语+定语+者,翻译为“关在都察院监狱的罪人”,故应在者之后断开,排除AC;“九畴为言”为省略句,补充为“九畴为(之)言”,翻译为“耿九畴为此提出建议”。“为言”的主语是“九畴”,故在其前断开,排除B。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C项,“如工部掌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漕运等事务”错误。三省六部制里,主管漕运的是户部。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理解文意,把握结构思路,了解写作特色。本题涉及的多为理解词句含义或者思想内容、写作用意,结合文本细心揣摩即可。
B项,“还不惧怕给事中王汝霖等的诬陷,对章瑾和王汝霖加以弹劾”错误。由“瑾婿给事中王汝霖衔之,与同官叶盛、张固、林聪等论刑部不公。九畴、渊遂劾盛等,且言汝霖父永和死土木,嬉笑自如,不宜居职”可知,耿九畴弹劾的不是“章瑾和王汝霖”是“叶盛”和“王汝霖”的父亲。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语句的能力。答此类题,一定要事先还原语境,切忌直接读句子翻译。翻译时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
(1)以事见诬,被动句;见,被;以,因为;已,不久;白,形容词做动词,洗清罪名。
(2)延,延揽;简,选拔;报,选拔。
【参考译文】
耿九畴,字禹范,卢氏人。永乐末年中进士。宣德六年被授予礼科给事中。他发表的意见能把握住全局,有清廉公正的名望。正统初年,大臣说两淮盐政久坏,应选择注重名誉和法度的人去治理它,于是推举耿九畴为盐运司同知。他彻底革除以前的弊病,逐条上奏有利于国家的五件事,著录成法令。因母丧辞官,盐场的百姓几千人到朝廷请求把他留下来。正统十年正月,起用他为都转运使。耿九畴节俭而没有别的爱好,公事完后便焚香读书,廉洁的名声因此更响,妇女小孩都知道他的名字。
耿九畴因事受到诬陷,被逮捕交付司法官吏审讯,不久(后来,过了一些时间)洗清罪名,就留他为刑部右侍郎。他屡次辨办疑案,刚正不挠。礼部侍郎章瑾被捕入狱,耿九畴和江渊等人建议将他贬官。章瑾的女婿给事中王汝霖很恨他,与同官叶盛、张固、林聪等人弹劾刑部不公。耿九畴、江渊于是也弹劾叶盛等人,并说王汝霖的父亲王永和死于土木堡,他还嬉笑自如,这种人不应任官。当时明景帝刚当上皇帝,急于用人,便置王汝霖等人不问,章瑾则照所奏请处治。凤阳岁荒,盗贼将要起事,皇上敕令耿九畴前往巡视招抚。耿九畴上奏留下英武、飞熊等护卫军边耕边守,招来流民七万户,境内因此得到安宁。两淮自从九畴走后,盐政又坏。景泰元年,朝廷仍命他兼管。不久皇上敕令耿九畴审理各府的重犯,大多被平反。
都指挥杨得青等人私自役使操练士兵,耿九畴弹劾他们。皇帝下诏命令调查处治,并且命令各边镇,有像杨得青这样的人都报告上来。边将请增加临洮等卫的戍卒,耿九畴说:“边城的士卒并不缺。将帅如果能够严申纪律,赏罚分明,则人人自行发奋。否则的话,徒然浪费粮食而已。”
于是不增戍卒。边境百姓春夏出塞耕田,到了秋冬往往迁入塞内。耿九畴说:“设边将就是为了御寇卫民的,现在让百姓因躲避敌寇而失去家业,用将帅来干什么呢?”耿九畴便禁止百姓迁入塞内,如有遭贼寇侵扰的,他便治守将之罪。布政使许资说:“侍郎出任镇守官,与巡按御史不相统辖,这样事情便多有滞留,请改授予他宪职为便。”于是耿九畴被转为右副都御史。大臣出去镇守或者巡抚,都授予都御史之衔,就是从耿九畴开始的。
有圣旨要买羊角做灯,耿九畴引用宋代苏轼谏阻神宗买浙灯的事,这事就停止了。皇上因为有灾异而征求大臣的意见,耿九畴请皇上延揽知识渊博的儒生,公平赏罚,慎择守令,选拔将帅。皇上下褒美嘉奖的诏书答复他。天顺初年,耿九畴入京师议事。皇上对侍臣说:“耿九畴是廉正之人。”把他留下任右都御史。(当时)关在都察院监狱的罪人官家不供给粮食,耿九畴为此提出建议,于是对这些罪人每天供给一升粮食,并将此定为法令。后来,耿九畴上书请求崇尚廉耻、清理刑狱、劝课农桑、节俭军赏、重视台宪官员的作用五项建议,皇上都嘉许采纳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题张仲隆快目楼壁
刘仙伦①
天上张公百尺楼,眼高四海气横秋。
只愁笑语惊阊阖②,不管栏杆犯斗牛。
远水拍天迷钓艇,西风万里入貂裘。
面前不着淮山碍③,望到中原天尽头。
[注]①刘仙伦,吉州庐陵(今江西古安)人,南宋人、布衣终生。②阊阖,天门,天宫。③淮山,淮南的山。宋、金以淮河为界,从此中原被隔绝。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化用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极写快目楼之高,为后面登楼兴叹蓄势。
B. 颔联虚实结合写登楼游目欢笑恐惊天,却不知栏杆已冲霄汉。一“愁”字生动写人惊奇之感。
C. 颈联从视觉和触觉角度进一步写楼之高峻,以浪涛钓艇的远景和飓风透骨的触感衬托高楼之威势。
D. 尾联写诗人既登高楼,便觉区区淮山不可障目。一“望”字与陆游诗“中原北望气如山”情感相似。
15. 有人评论本诗“外豪放,内深沉”,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4. D 15. ①意象豪壮,意境雄浑:楼高百尺、四海阔大、远水拍天、西风遒劲,营造雄浑壮阔的意境。②用语夸张,想象奇特:借笑语惊天人、栏杆冲星辰极写快目楼之巍峨高峻,透露诗人开阔的胸襟。③本诗在豪放的外表下蕴含着深沉的爱国情怀:诗人登高楼望家乡,诗情充溢胸中,家乡被阻隔,渴盼恢复中原而不可得,寄寓了一种深沉的痛苦。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从诗歌的结构内容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把握诗歌的表达意蕴。D项,“便觉区区准山不可障目”错误,根据诗句“面前不着淮山碍”可知诗人要表达的意思是“这么高的楼怎么会有淮山碍眼呢?”而不是觉得“淮山不可障目”。
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鉴赏中语言风格的能力。鉴赏语言风格应立足于全诗,不是揣摩个别字词的巧妙不同的诗人语言风格不同,同一诗人不同时期因生活变迁、审美变化导致作品语言风格不同,平时要注意了解积累诗人的语言风格,握语言风格方面的术语。语言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决定语言风格,切忌脱离诗歌主旨而空谈语言。鉴赏语言风格还要从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等角度入手。“百尺楼”、“眼高四海”、“远水拍天”、“西风万里”这些意象塑造了雄浑壮阔的意境。“只愁笑语惊圆圈,不管栏杆犯斗牛”写了人们在上边游目骋怀谈笑风生,只恐惊动了天宫,却不管楼的栏干的直冲霄汉此句用语夸张想象奇特。尾联“面前不着淮山碍望到中原天尽头”诗情波澜,奔腾而下到这里就像巨流到了悬虚一样一跌干丈,使登楼的人们顿时清醒过来:楼再高也望不到中原啊!也就是说当人们登楼快目之际不要忘记中原。诗人的盼望恢复之情和对快目楼主人的箴讽之义,从这两句里瓣转地表现出来,夏然而止使人欲獻感叹,回味不尽,也使全诗放出光彩。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小题共1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庄子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变化才是“无所待”的逍遥。
(2)《阿房宫赋》论述六国和秦灭亡之因时说,若六国当年能善待百姓,“________”;如果秦人能善待六国之人,“________”,又怎么会灭亡呢?
(3)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昼夜和冬春更替,蕴含着生活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答案】 (1)(若夫)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2)则足以拒秦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3)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解析】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情景默写。写错字、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注意以下词语的书写:乘、御、辩、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9年被称为“5G元年”。5G是以“大带宽、大连接、低时延、高可靠”为特征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与4G相比,5G不仅可以用于语音通话、收发视频,还将支持物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从这一点上看,( ),而是将通信网络技术推向万物互联的新高度。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着技术向前发展,而技术发展又为应用升级提供可能,激励开发者创造出________的应用场景。在远程医疗领域,基于5G网络“低时延、高可靠”的特性,医生可以通过5G网络完成远程手术;在新闻媒体领域,5G的“大连接”特质可以让未来的新闻向受众提供交互式、沉浸式的3D流媒体影像,真正让人__________。而对广大手机用户而言,因为“大带宽”的特质,5G比4G快10倍左右,看视频更方便快捷只是一个“开胃菜”,5G时代的移动通信或将迎来革命性的发展。而在__________的应用场景中,VR/A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将是首先爆发的一个场景。高速的移动互联网可以增强VR/AR设备工作效率的同时,低时延的特性可以有效降低VR/AR设备成像带来的眩晕感。
信息通信技术已广泛渗透经济社会各领域,以5G为代表的新技术__________,它的发展、进步,必将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而改变人类文明的进程。
17.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4G不仅是简单升级为5G
B. 5G不仅是对4G的简单升级
C. 4G不是简单升级为5G
D. 5G不是对4G的简单升级
18. 依次填入文章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形形色色 躬逢其盛 纷至沓来 方兴未艾
B. 层出不穷 身临其境 纷至沓来 如日中天
C. 形形色色 身临其境 五花八门 方兴未艾
D. 层出不穷 躬逢其盛 五花八门 如日中天
19.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高速的移动互联网可以提高VR/AR设备的工作效率,同时其低时延的特性可以有效缓解VR/AR设备成像带来的眩晕症状。
B. 高速的移动互联网可以提高VR/AR设备工作效率的同时,低时延的特性可以有效缓解VR/AR设备成像带来的眩晕症状。
C. 高速的移动互联网可以增强VR/AR设备的工作效率,同时其低时延可以有效降低VR/AR设备成像带来的眩晕感。
D. 高速的移动互联网可以提升VR/AR设备工作效率的同时,低时延的特性可以有效降低VR/AR设备成像带来的眩晕感。
【答案】17. D 18. C 19. A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
结合前面“与4G相比,5G不仅可以用于……”和后面“……而是将通信网络技术推向万物互联的新高度”可知,这是说5G的特点,故应以5G为陈述对象,这就排除AC两项;
再从关联词的搭配角度来看,后面说“而是……”,这是表并列关系的词语,而“不仅”是表递进关系,二者不能搭配,一般是“不是……而是……”,排除B项。
故选D。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第一处,“形形色色”,形容事物种类繁多,各式各样;“层出不穷”,形容事物连续出现,没有穷尽;语境是说激励开发者创造出各式各样的应用场景,应使用“形形色色”;
第二处,“躬逢其盛”,亲身经历那种盛况,或指太平盛世;“身临其境”指亲身面临那种境地;语境强调可以让人亲身面临那种境地,与“盛况”无关,应使用“身临其境”;
第三处,“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五花八门”比喻花样繁多或变幻多端;语境是形容“应用场景”之多,应使用“五花八门”;
第四处,“方兴未艾”指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或还没有停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褒义词;“如日中天”,好像中午时的太阳,比喻事物正在最兴盛的时候;语境是形容“以5G为代表的新技术”,形容其发展的态势,应使用“方兴未艾”。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
“高速的移动互联网可以增强VR/AR设备工作效率的同时,低时延的特性可以有效降低VR/AR设备成像带来的眩晕感”,第一个问题,“增强……效率”搭配不当,应为“提高……效率”,排除C项;
第二个问题,“降低……眩晕感”搭配不当,应该是“缓解……眩晕症状”,排除CD两项;
第三个问题,“高速的移动互联网可以增强VR/AR
设备工作效率的同时,低时延的特性可以……”结构混乱,前一句句意没有表达完整,第二句就换了话题,可以把前一句中的“同时”放在下一句开头,并在“低时延”前添加代词“其”,指代前一句中的“高速的移动互联网”,排除B项。
故选A。
20.下面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的片段。请筛选其中的信息,简要概括2019年高考全国卷作文命题上的四个特点。每点不超过8个字。
2019年全国Ⅰ卷作文试题“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要求考生“面向本校同学”写一篇演讲稿;Ⅱ卷作文试题“青春接棒,强国有我”规定了5个具体写作任务,要求考生任选其一,在特定的情境中以特定的身份、特定的文体展开想象与思考,完成写作;Ⅲ卷作文试题“画里话外,师生情长”直接取材于每个考生都深有感触的场景,引导考生感受师生情谊、体验情感温度、思考教育主题。这些写作任务紧扣“立德树人”这一命题根本,聚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引导考生在创设的特定生活情境中展现其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以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回应写作要求。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紧扣立德树人;②聚焦学科素养;③创设生活情境;④规定写作任务。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和概括能力。解题时,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锁定答题区间,准确筛选出与题目相关的语句;二是能对筛选的信息进行有效甄别,合理准确地概括。本题要求“简要概括2019年高考全国卷作文命题上的四个特点。每点不超过8个字”,首先要筛选出最关键的信息,“这些写作任务紧扣“立德树人”这一命题根本,聚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引导考生在创设的特定生活情境中展现其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以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回应写作要求”,然后进行合理准确地概括,还要注意字数要求。如从“这些写作任务紧扣‘立德树人’这一命题根本”,可以归纳出写作任务的命题根本是紧扣立德树人;从“聚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可以归纳出写作任务的核心是聚焦学科素养;从“引导考生在创设的特定生活情境中展现其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以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可以归纳出展现写作能力的途径是创设生活情境;由“回应写作要求”,还可以归纳出要规定写作任务。
21.请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然后回答问题。
(1)请为漫画拟写一个标题。(8字以内)
(2)请就漫画的构思谈谈你的看法。(70字以内)
【答案】(1)诗歌饭局
(2)漫画的构思别具匠心:一是饭局中的饭菜换成了诗歌,颠覆了人们的惯常认识,使人感到新奇;二是服务员跑过来喊的话,说明诗歌创作的不易,引发了人们的共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作答本类题型,学生应注意,首先细察漫画,抓住矛盾,看标题,看画面,看画中文字,看夸张之处。其次分析细节,揣摩夸张之处的寓意。同时注意提示,抓住关键。然后联系现实,展开想象,揣摩画外音。最后看画面指向,对应相关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多个角度思考创作动机,选择最佳的答题切入点。
第一步,概括说明画面:画面上有四个人围坐在餐桌旁,翘首以待等着菜送上桌子。图的右侧,一位服务生手里端着一盘子“诗歌”,飞奔过来,说道“让你久等了”。故题目可以为:诗歌美餐或“诗歌饭局”。
第二步,揭示寓意:漫画中的饭菜换成了诗歌,非常新奇,令人耳目一心。二是服务员跑过来喊“让你们久等了”,写出了诗歌创作的不易,引发了人们的共鸣。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位心理学家,在超市中设立了一个可供顾客品尝不同品种果酱的摊位。当这个摊位陈列多达24种果酱供顾客选择时,约有60%的路人会在摊前驻足,而其中只有3%的人掏钱购买;当摊位陈列6种果酱供顾客选择时,仅有40%左右的路人会停留,而其中却有30%的人购买了果酱。
对于该实验反映出来的道理,你是否认同?请联系生活实际,表明你的观点,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不囿于选择,不贫于思考
心理学家的果酱实验证明了一个与常理相悖的结论——选项越多,选择的意愿反而越小。这个具有开创性的结论让人感到震惊,但我认为,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富足的今天,消费主义成为主流的时代,这个结论并无普适性。选项多,恰恰能更好兼顾到各类群体的需求,从而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改革开放使物质生活迅速富足起来。着装从灰蓝黑到五彩缤纷,日用品由限量限类到琳琅满目,选择的选项呈指数式的爆发增长,己绝非果酱实验中十几种变化可比拟。但人们的生活却不像实验中所预测的那样困惑于选择,惮于行动而消费下降。而是在富起来的康庄大道上大步向前。由此可见,贫瘠稀缺的选项并非刺激消费的灵丹,而是限制实际消费能力增长的锁链。选择的增加也绝非影响实际选择意愿的元凶,而是提高选择意愿的助推器。
如今,大数据时代方兴未艾,互联网的使用蓬勃旺盛,为人们提供了更加繁多的选择。大数据的使用使精准定位成为可能,阿里巴巴给用户贴上的四百个个性标签,使选项的出现精准而丰富。物质大发展带来的选择大丰富,使信息全面,兼顾用户全面,选样多元成为可能,从而能有效提升用户的选择意愿,而非坠入选择的困境。只有多种的选择,才有淘宝更好的“猜您喜欢”,更好的精确推送,才会创造出蓬勃的消费意愿。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果酱困境”仍然存在,因而才有人创造出了混杂着困扰与幸福情感的“选择恐惧症”。而同时,选择的泛滥多元,也会泛起过度消费和非理性消费的沉渣。而面对这个选择给人以极大幸福和满足,但同时又令人眼花缭乱,头晕目眩的时代,不被选择选项套牢,同时不畏于思考。不失之理性,保有自我思考和理性抉择的能力,才是我们应该持有的态度。切莫因为选择的多元而盲目焦虑或盲目乐观。
选择由心,不由选项的操控。在时代消费主义的裹挟下,不囿于选择,不贫于思考,才能使选择意愿稳妥而理智,才能发挥选择消费意愿的有利功用,而不至落入选择的困境,沦为选择的奴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材料主要讲超市的一个实验,对于结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本题的立意是开放的,对实验反映出来的道理,学生可以认同,也可以不认同,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实验反映出来的道理是:选择过多,收效反而会小。当人们面对更多的选择时,反而不能做出明智的选择。对此道理,学生可以认同,以“选择过多,收效反而会小”为文章的中心行文;学生也可以不认同,以“选择多才更有益处”为文章的中心行文。——两者均合乎题意。可赞同选择多样化的好处。选择的多样化能给人以更多的出路和机会,有利于人没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选择需多元,莫被眼界限;多元选择成就出彩人生;选择多元,世界斑斓;选择越多越幸福等。也可以反对“为人提供过多的选择”,或者认为“有限的选择也能成全自我”。认为选择越多越难让人抉择,反而会让人更加痛苦,甚至放弃选择。莫被选择遮望眼,坚定初心勇向前;没得选,是首选;选择越多越痛苦等。认为面对多重选择,可以“不做选择”,“断舍离”也是一种智慧。面对多重选择,不妨等等再说;断舍离,真智慧等。参考立意:“认同”的具体角度举例:①选择过多,令人迷茫,太多干扰让人无所适从,甚至放弃目标,所以排除干扰,专一做事容易成功。②选择过多,会给人带来过高期望值,失望值也随之增加,所以减少欲望,更容易获得幸福。“不认同”的具体角度举例:①选择多,机会多,更容易实现自己的愿望。②选择越多,自由度越大,更容易获得幸福。结构: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引出主题“不多选,是首选”。然后,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论述分析,如不多选,是首选,对于企业来说,不在于产品多,而在于质量好;不多选,是首选,对于个人来说,不在于机会多,而在于会把握;不多选,是首选,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不在于西方式的民主泛滥,而在于中国式的民主集中等。最后,可以总结或者写出自己看法等,如没得选,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在更少选择之下走更对的路,更能通向成功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