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51 KB
- 2021-06-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三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考情解读 学案引语
高考对这一考点的考查可以体现在试卷
中所有涉及语言表达的试题,也会专门
设置考题。如今年新呈现的语言表达
“准确”推断类试题、考查语言表达
“连贯”的语句衔接类试题和考查语言
表达“得体”类试题和情境表达题,以
及地方卷的语言表达“简明”类试题。
题目选材贴近生活,现实性强;题型多
样,综合性强。
本专题是高考热点,每年必考,因此复
习时应多下功夫。
关于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这一考点,对“连
贯”考查最多,并且命题的样式也比较多,如排
序题、一句话衔接题和嵌入填空题等。前两种属
于客观题,后一种是主观题。试题的难度一般,
但个别题目难度大一些,尤其是嵌入式填空题,
有一定的难度,由于综合性较强,所以一直被命
题者青睐。至于“简明”“得体”和“准确”(推
断),2017 年课标全国卷针对“得体”和“准
确”(推断)考点设题进行了考查;在山东卷中有
所体现,一般会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与词语和
语病结合在一起考查。
解构真题 引领规范
类型一 准确
[2017·全国卷Ⅰ]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 分)
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果有机会,我们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只有学
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
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①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梳理
1.明确考点 辨别要求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要求“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语言准确与否,关键
看表达是否合乎逻辑。
2.研读试题 细致分析
从所给的例句来看,根据“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进行推断,这种说法明显绝对
化,因为激发强烈的好奇心的,不只是学工科,所以可推断出“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由
此可以对第②处进行推断,并不是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这说明“有了浓厚的兴趣,必
将取得好成绩”的表述不准确;第③处“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的推断也是不合理的,
即使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不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由此,可以得出答案。
3.组织语言 做出答案
②不是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③不是成绩好,毕业后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失分剖析
现场答案 失分剖析
答案一:②我们需要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
趣
③我们也需要取得好的成绩
这个失误答案展示的主要问题就是没能理解
命题者的意图,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逻辑推
理能力,需要根据语段的内容进行推断,从
而指出不合理的地方。
答案二:②不是上了大学就不需要努力
③不是毕业之后就有工作
这个失误答案展示虽也是推理,但是这个推
理没有建立在对语料的理解之上,只是根据
个人对问题的认识给出了两个命题,这样的
答案看似有理,实际上是脱离了材料依据,
这也是不符合答题要求的。
类法总结
设问方式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答题思路
1.审准题干要求。不要形成思维定式,认为准确类试题都这样考查。
↓
2.审读整个语段。审读语段,找出不合逻辑的句子。
↓
3.根据要求修改。根据所给的例句形式,对不准确、不合逻辑的地方进行改写。
核心要点
1.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对生活的常识有所了解,因为只有了解生活常识,才会对一般的逻辑进行合
理推理。
2.此外就是掌握一些简单的推理方法,虽然逻辑并不是语文讲授的范围,但是逻辑推理却是考生应
该掌握的,如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等。
3.最后就是,在日常的学习中,可以进行学科的交融和渗透,如把数学(充要条件)或物理中的一些
方法用于推理当中。
类型二 填空连贯
[2017·全国卷Ⅰ]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药品可以帮我们预防、治疗疾病,但若使用不当,__①__。以口服药为例,药物进入胃肠道后逐渐被
吸收进血液,随着时间推移,__②__。当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时就开始发挥疗效。然而,__③__,超过
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梳理
1.明确考点 辨别要求
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的能力,也是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要求在一段文字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
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字数也有要求。
2.研读试题 细致分析
①处,根据横线前“药品可以帮助我们预防、治疗疾病”“若使用不当”可以推断出此处填写表示
“就有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意思的句子;②处,根据横线前“逐渐进入血液”“随着时间推移”
和横线后“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可以推断出此处填写表示“血液中药物浓度越来越高”意思的句子;
③处,根据横线前“然而”和横线后“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可以推断出此处
填写表示“药物浓度不是越高越好”或者是“药物浓度过高”意思的句子。
3.组织语言 做出答案
①就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②药物浓度会渐渐上升
③药物浓度不是越高越好
失分剖析
现场答案 失分剖析 得分
答案一:①就可能损害人的健
康 ②药物积累越来越多 ③
并不是数值越高越好
答案②缺乏对语境的理解,原语境有“当药物浓度
高于某一数值时就开始发挥疗效”,但该答案表述
与语境不符;答案③大意符合语境,可以承接“当
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时就开始发挥疗效”,但宜
围绕“药物浓度”这一关键词拟写答案。
3
答案二:①就会损害人的健康
②药物堆积会越来越多 ③毒
性也会越来越大
答案①在表述上有些绝对;答案②的“药物堆积越
来越多”与原语境不符,应该是说“药物浓度会渐
渐上升”;答案③没能弄懂原语段的意思。
2
类法总结
设问方式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过 15 个字。
答题思路
1.审读整个语段,明确话题,抓中心。
2.瞻前顾后,理清关系,划层次(并列、顺承、递进、总分等)。
3.再读语段,关注细节(标点、关联词、提示语等)。
4.整合信息,斟酌词句,拟答案(内容全面、句式一致)。
核心要点
1.所填语句必须与语段整体协调。也就是说,所填的语句与所给语段是一个整体,这是最符合要求
的。
2.词句可以从语段中找根据。一般我们可以根据对语段的理解,把其中的关键词句摘录下来,然后
进行整合。
3.注意关联词的运用。保证前后语句顺畅、连贯。
类型三 排序连贯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近来,网络上流传着一种名为“人品计算器”的测试软件,虽然版本众多,但其操作方法如出一辙:
输入姓名,然后点击“计算”栏,就会获得人品分值和相应的人品评价。如果输入“雷锋”,得到的结果
却是“雷锋,人品得分:2。评价:算了,跟你没什么好谈的……”。教育专家孙云晓认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低俗无聊的“恶搞”,对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肯定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
①软件的制作者尽管特意标明“仅供娱乐之用”
②却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通过网络在接触它
③“人品计算器”本身就是“恶搞”
④但忽略了未成年人并不具备成年人的辨别力和判断力
⑤误以为是科学的计算成果
A.①④③②⑤ B.①②⑤③④
C.③④①②⑤ D.③②⑤④①
思路梳理
1.明确考点 辨别要求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要求选出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2.研读试题 细致分析
本语段为议论性语段:先摆出现象,再分析其不好影响,最后提出论点。题目给出的 5 个句子,一是
孙云晓的观点,二是作者的分析。根据横线前面的内容可知陈述对象为“测试软件”,因而排第一的句子
应是①句。①中有“尽管”一词,②中的“却”和④中的“但”都可与之照应,从语意上来看,④和①连
接最紧密,因此①④应连排。利用排除法,不难得出答案。
3.细致辨别 做出答案
A
失分剖析
现场答案 失分剖析
答案一:B
解题没有明确的思路,全凭个人感觉解答。表现在不注意语段的性质,
不懂记叙、议论、说明、描写等表达方式的特点,盲目作答。
答案二:C 或 D
不会抓答题的切入点,如关联词、过渡句、标点符号等,导致答题错
误。
类法总结
设问方式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答题思路
1.审读题干句及各选项,了解整个语段性质,厘清思路。
2.找过渡句、关联词,结合句意筛选出衔接最紧密的句子。
3.本着先易后难、先分后合的原则,最终确定每个句子在语段中的位置。
核心要点
1.首先要明确语段性质,是议论性语段还是描写性语段,抑或是说明性语段。
2.明确语段在逻辑关系、描写角度等方面的明显特征。
3.寻找要求排序的语句中的标志性词语。
类型四 简明
[2016·山东高考]下面是某中学学生会向各班班长所发通知的正文,请阅读并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
目。(4 分)
为了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同学们的国学素养,校学生会定于 10 月 18 日下午 4 点,在报告
厅举办“走近孔子”读书交流会。届时在孔子研究领域享有极高盛誉的孙荣教授将光临指导,并向各班奉
送其最新研究著作。请拨冗组织班委推荐两名发言的同学,并告知他们一定务必按时到会。
(1)在不改变语意的前提下,为了表达简明,文中必须删掉两个词语,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 分)
思路梳理
1.明确考点 辨别要求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的能力。要求在不改变语意的前提下,必须删掉文中的两个词语。
2.研读试题 细致分析
本题中两处需要删除的内容都是出现了表意功能相同的成分,“盛誉”是指极大的声誉,极力称赞,
或好的口碑的意思;“极高”与“盛”重复,去掉“极高”。“务必”是一定、必须的意思;“一定”“务
必”重复,保留一个即可。
3.组织语言 做出答案
极高 一定(或务必)
失分剖析
现场答案 失分剖析 得分
答案一:届时 极高 该答案误把“届时”和“将”当成了矛盾。 1
答案二:素养 一定
该答案误把“素养”当成不简明的词语,这样改就出现了
搭配问题。
1
类法总结
设问方式
在不改变语意的前提下,为了表达简明,文中必须删掉两个词语,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题思路
1.审准题干,明确要求差异。
2.审读语段,看是否出现表意功能完全相同的成分、可用可不用的词语、合理使用代词。
3.根据要求删掉或修改。
核心要点
1.围绕中心 抓住要点
要做到语言简明,首先是每一句话都要围绕既定中心,不要节外生枝。不过仅仅围绕中心还是不够的,
还应该抓住要点。俗话说“简明扼要”,从表达上说,只有扼住“要”,才能做到简明。
2.善于概括 巧用指代
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都不能总是具体叙述而不作必要的概括。只有把必要的叙述和概括结
合起来,表达才能简明。再者,运用必要的复指成分,也是表达中不可少的。不用复指成分,就会啰嗦。
3.避免重复 删除多余
鲁迅在谈到自己的写作经验时曾说过:尽量删除可有可无的文字。这是确保表达简明的又一方法。
类型五 得体
[2017·全国卷Ⅰ]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 分)( )
A.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
B.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
丑,献丑!”
C.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
复。
D.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
思路梳理
1.明确考点 辨别要求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要求选择“表达得体”的一句。语言得体与否,关键要看词语的谦敬、
是否符合场合、是否符合表达目的等。
2.研读试题 细致分析
B.“献丑”一词不当,因为它是谦辞,用于表演技能或写作的时候,表示自己的能力差。但语境是
“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所以此处用“献丑”不当。C.“垂询”一词不当,该词是一个敬
辞,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对象有误。D.“内人”是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对象误用。
3.认真辨析 做出答案
A
失分剖析
现场答案 失分剖析
答案一:B
该答案最容易误选,主要是不清楚“献丑”一词运用的语境,它是一个谦
辞,不能用于自己出错时的道歉。
答案二:D
该答案也容易误选,主要不清楚“内人”应该是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而不
是称别人的妻子。
类法总结
设问方式
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2.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 )
3.下列语段中,表达不得体的有哪些,找出来并修改。
答题思路
1.阅读语段或句子,掌握语境(内部、外部)。
2.再次阅读,注意各种情境条件(对象、场合、目的、语体)。
3.根据要求选择或修改。
核心要点
语言得体“四查”
1.查称谓语
称谓是得体的首要因素。
2.查敬谦语
查看敬谦语是否错位,这是重点关注的内容。许多问题都出在敬谦语的使用上。
3.查语气词
查看表达语气的词语是否生硬、武断。如“现决定”“务必”等命令性词语是否符合对象。
4.查语体色彩
查看语体色彩的词语。如口语、书面语的使用是否合乎文体、人物方面的要求。
强化训练 提能增分
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多年感恩教育的积淀,能决定国家的兴亡,育人需要“温
火慢炖”,如果是“大火快煮”,将会走向反面;感恩教育需要循序渐进,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富强。
①感恩教育不能决定国家的兴亡。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②感恩教育中“大火快煮”不一定会走向反面
③感恩教育循序渐进不一定能使国家富强
解析 本语段除了给出的示例外,还存在两处推断问题,如“感恩教育中‘大火快煮’,将会走向反
面”“感恩教育需要循序渐进,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富强”,这两句表述都过于绝对化,普通的教育都具有
反复性、复杂性、持续性等多重特性,感恩教育同样具有多重特性,所以片面地认定其发展方向或肯定其
作用都存在推理问题。理清这些再仿照例句即可做答本题。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
不超过 12 个字。
植物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每个植物都具有全能性,而动物则与它们不同,__①__,不像植物体就是一
整个松散的联合体。所以,即使植物失去了大多数组织后,__②__,所谓“枯木逢春”就是这个道理。理
论上,只要有一个植物细胞存活,__③__,但这对环境条件要求非常高,必须让这个细胞在试管里慢慢分
裂,直到可以分化出根茎叶。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每个器官都有严格的分工 ②遇到合适的条件仍可再生 ③这个细胞就能变成一个植株
解析 ①处上文说“每个植物都具有全能性”“一整个松散的联合体”,然后与动物作比较“而动物
则与它们不同”,提示考生,此处应填动物器官的特点,而且是与植物的“都具有全能性”相反的,可填
“每个器官都有严格的分工”;②处上文假设“植物失去了大多数组织”,下文“‘枯木逢春’就是这个
道理”,提示考生,此处要填“逢春”的可能条件,也就是“遇到合适的条件仍可再生”;③处所在句子
是对上文所说情况的理论总结,根据上下文“只要有一个植物细胞存活”和“慢慢分裂,直到可以分化出
根茎叶”等提示,可确定,此处应填“这个细胞就能变成一个植株”一类的内容。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其实,孔子对于读书有他自己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类似于“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样的话,《论语》中至少重复了四次。
①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他还主张读书是为完善自己,鄙夷那种沽名钓誉的文人
③而无须在乎外在的名声和遭遇
④他主张读书要从兴趣出发,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态度
⑤他曾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⑥他一再强调,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
A.④①②⑤⑥③ B.⑥③⑤②④①
C.④①⑥②⑤③ D.⑥③⑤④②①
答案 A
解析 此类题可以用排除法。④①为一组,中心是“兴趣”。②⑤为一组,中心是“完善自己”。
⑥③为一组,中心是“真才实学”。④句是作者对“孔子读书看法”的理解与总结,然后再说孔子的具体
言行,故置于空缺处的首句。且③句与“类似于”及整个句顺接自然,故置于最后。所以选 A。
4.下面文段在表达上有多处词语使用不够简明、准确,请找出来并删除。
①12 月 2 日是全国交通安全日。②根据市交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在中国,每年由于酒后驾车引
发的交通事故有数万起。③超过 50%以上的重特大交通事故都是酒驾造成的。④不少耳闻目睹的亲身事实
告诉我们,⑤只有禁止杜绝酒驾,⑥才能“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⑦我国酒驾造成的事故
屡屡见诸于报端,⑧原因之一就是我国酒后驾车者的违法成本太低,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太小。
(1)将(序号)________句中的________删除。
(2)将(序号)________句中的________删除。
(3)将(序号)________句中的________删除。
(4)将(序号)________句中的________删除。
(5)将(序号)________句中的________删除。
答案 (1)将②句中的“根据”或“显示”删除。(2)将③句中的“超过”或“以上”删除。(3)将④
句中的“亲身”删除。(4)将⑤句中的“禁止”或“杜绝”删除。(5)将⑦句中的“于”删除。
解析 本题考查简明、得体的能力。②句“根据……数据显示”出现杂糅,“根据”和“显示”删其
一。③句“超过”与“以上”重复,删其一。④句“耳闻目睹的事实”就隐含“亲身”,故删除“亲身”。
⑤句双重否定表肯定,“禁止”与“杜绝”,删其一。⑥句“诸”即为“之于”之意,与句中“于”字重
复。
5.下面是四个日常生活交际情景,其中语言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
A.这次校庆承蒙贵集团慷慨解囊,热情鼎力相助,取得圆满成功。他日有托,本人定当投桃报李,
全力相助。
B.这本古籍是我的恩师惠赠给我的,我现在把它敬赠给你,希望你能有所得。
C.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是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D.我们家家教很严,家父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答案 C
解析 C.“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该成语是谦辞,
只能用于自己,句中把它用在“陈教授”身上,明显不恰当。
适考素能特训
时间:40 分钟 分值:52 分
一、语言运用题组
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 分)
将基因研究清楚了,人类在生命科学领域就可以随心所欲。基因专家杨焕明说,了解了基因,我们的
确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合成所需要的蛋白质,改良生物品质,有效治疗人类疾病,延长人类寿命,等等。
但是基因不能决定一切,环境因素也很重要。因此,必须解决环境因素的影响问题,研究基因才有价值。
科学家生活在脱离社会的“象牙塔”里,基因研究必然失败。
①人类将基因研究清楚了并不一定就能在生命科学领域随心所欲。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②并非必须解决环境因素的影响问题,研究基因才有价值
③科学家生活在脱离社会的“象牙塔”里,基因研究并不一定就会失败(一处 3 分,两处 5 分)
解析 解答此题,需要理清语段的思路。基因与环境因素的作用都不可忽视,研究基因的价值不容置
疑,解决环境因素的影响不是确定基因研究价值的条件;基因研究属于科学领域,需要大量的案头工作和
试验操作,脱离社会,基因研究不一定就必然失败。搞清了文段中的这两处逻辑推理问题,此题也就不难
作答。
2.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 分)
强降雨、强对流天气要来,高考考生需注意防范,以免严重影响自己成绩;另外降雨可能引发城市内
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考生们要提前做好防雨防雷措施,以免耽误考试,没有高校就读,将来找不到
政府机关的工作,使生活走向贫困。
①不是强降雨、强对流天气要来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成绩。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②不是耽误考试、没有高校就读将来就找不到政府机关的工作
③不是找不到政府机关的工作生活就走向贫困(一处 3 分,两处 5 分)
解析 解答此题,要理清文段的思路。另外两处如“耽误考试,没有高校就读,将来找不到政府机关
的工作”,这种说法太绝对,各个时期都有通过后天努力取得不俗成绩且从政的人物;还有“找不到政府
机关工作,使生活走向贫困”这样的说法明显有问题,很多非政府机关的工作也有不错的工作环境和发展
空间,又何谈生活走向贫困。明确这两处问题即可仿例作答。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
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在身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膳食纤维与矿物质元素七大营养素中,矿物
质占身体重量的比重不超过 5%,__①__。矿物质参与人体各项的酶活动、体液平衡及能量补给等生化反应。
__②__,会影响到免疫功能或内分泌等生理功能的正常运作,也可能造成情绪失衡、抗压性减弱、记忆力
衰退或对环境不适应等现象。但这些元素人体无法自行制造,__③__。因此,人类的食物里要含有均衡且
足够的矿物质。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却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②一旦人体缺少足量的矿物质 ③必须从饮食中摄取(每句 2 分,共 6
分)
解析 根据前面“矿物质占身体重量的比重不超过 5%”,及后面矿物质的作用来看,第①空可填“却
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根据“会影响到免疫功能或内分泌等生理功能的正常运作”可以推知第②空可填
“一旦人体缺少足量的矿物质”。根据“但这些元素人体无法自行制造”及后面“因此,人类的食物里要
含有均衡且足够的矿物质”可以推知第③空可填“必须从饮食中摄取”。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的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手是人体最敏感的部位。人的皮肤上有许多神经末梢“感受器”,__①__,再经过大脑的判断做出决
定。据统计,人体皮肤上每平方厘米大约有 12 个感受热的“感受器”,一二百个感受痛的“感受器”,
25 个感受冷的“感受器”。这些“感受器”__②__,而是在手指、嘴唇、脚底等部位多分布一些,所以
__③__。譬如盲人的手指的敏感度就很强,他们靠手指触摸盲文纸上凹凸不平的小颗粒,可以流利地“阅
读”盲文。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能把冷、热、痛等信号传递到大脑 ②并非平均分布在皮肤的各个部位 ③这些部位就比较
敏感(每句 2 分,共 6 分)
解析 ①处根据下文可知应填感受器的作用,即感受各种感觉(热、冷、痛),并传输信号给大脑,以
跟下一句“再经过大脑”相连接;②处根据语意应填感受器分布情况,由下句语意及关联词“而是”,可
推知,“并非平均分布”;③处由上文及关联词“所以”可知,要填写结论,又由下文“譬如盲人的手指
的敏感度就很强”可知,这一结论与“敏感(度)”有关。
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有些文字猛一读感觉索然无味,清水寡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被陶冶着,被感化着,那是一种久违的幸福和愉悦,超越了功利和世俗的偏见。
①实则透着一种灵性与智慧
②随着时间的延展,你会直抵那些灵魂的深处
③这需要你和那些文字形成真挚的碰撞与交汇
④仔细品味,备好了一种特定心情和审美情态
⑤似元代画家倪瓒笔下的古木竹石
⑥就会明了其中那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惊人境界
A.⑤①④⑥②③ B.⑤①②⑥④③
C.①⑤④③②⑥ D.①④⑥②③⑤
答案 A
解析 句子衔接题要在初步感知文段大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抓住代词、关联词等关键
词语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⑤呼应上文,给“清水寡淡的文字”打了一个比方。①呼应上
句,点明看似清水寡淡的文字的实质。④⑥②一组,呼应上文的“猛一读感觉”,说明仔细品味后的感觉。
③和下文联系紧密。
6.下面是某人给朋友写的短信,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4 分)
不知不觉又有一段时间没见,心中甚是非常想念,近来一切可好。那日的交谈,对我来讲堪称指路明
灯,迷惘中跋涉的我,又有了新的奋斗方向。大约还有一个月左右我就回家了,到时候,我定会去贵府光
临,相信我的到来定会使蓬荜生辉。
(1)在不改变语意的前提下,为了表达简明,文中必须删掉两个词语,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 分)
(2)文段中不得体的两个词语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2 分)
答案 (1)甚是(非常) 大约(左右) (2)光临 蓬荜生辉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得体的能力。“甚”与“非常”重复;“大约”与“左右”重复。“光
临”改为“拜访”;“蓬荜生辉”用于称自家,这是一个谦辞。
7.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 分) ( )
A.不好意思,我因临时有急事要办,不能光临贵校座谈会,深表歉意。
B.最近你们家有不少事情,你可以借重我啊,我一准儿帮你弄好。
C.她的好朋友看上了她种的一盆兰花,她虽然有点舍不得,但还是割爱了。
D.小李信心十足地对小张说:“有我在,你托福了,事情一定能办得圆满。”
答案 C
解析 C.“割爱”指放弃心爱的东西,使用正确。A.“光临”是敬辞,称宾客来到。B.“借重”指
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作敬辞。D.“托福”是客套话,指依赖别人的福气使自己幸运。
8.下面选项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 分)( )
A.师德如山,让人仰止;师恩如海,难以为报。适逢先生 80 岁寿诞之际,诚邀各位回到老师身边,
共贺恩师高寿。
B.文学社的成立得到了专家的鼎力支持,王蒙、贾平凹等知名作家忝列其间。
C.本公司欢迎各界朋友前来咨询投资问题。我们将不吝赐教,将以最优惠的价格给予您最优质的服
务。
D.作为公司的一名新员工,我很荣幸能莅临这个颁奖舞台。得知自己获奖,既意外又惊喜,心潮澎
湃,过去一年的工作场景不由得浮现在脑海中。
答案 A
解析 B.“忝”是谦辞,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忝列其间”的意思是有愧于排列在其间。此
处用于他人,用错对象。C.“不吝赐教”是敬辞,指不吝惜给予指教。请人提意见或发表看法的客气话。
此处用于自己对别人的指导,用错对象。D.“莅临”是敬辞,指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此处用于自己,
用错对象。
9.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①近年来发生的多起搀扶老人反被讹诈的事件,使许多人在面对摔倒的老人时变得犹豫不决,期期艾...
艾.,这不禁让人感叹信任危机已经出现。
②某些现代作家的作品思想深刻,但用现代汉语语法标准衡量,其作品中某些语言的表述显然并不规
范,不足为训....。
③在朋友的帮助下,杨苡和资中筠这两位翻译家终于得偿所愿,异地重逢,虽然时隔多年,但两人仍
是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④这位作家后期的散文常常化绚烂为平淡,以超然和平静的眼光洞察人生的悲喜,淡雅古朴,已经到
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⑤年终,各种盘点甚嚣尘上....,其中年度汉字的评选备受关注。“微”字当选年度汉字,“莫言”“你
幸福吗”等入选年度关键词。
⑥《美人鱼》公映 12 天就收获了 24.68 亿元的票房佳绩,依照目前走势,《美人鱼》票房超过 30 亿
元指日可待....。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④⑤⑥
答案 C
解析 ①期期艾艾:形容口吃。望文生义,使用错误。②不足为训:意为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符合
语境。③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很投缘,像老朋友一样。不合语境。④炉火纯青:相传道家炼丹,到炉子
里的火发出纯青色的火焰的时候,就算成功了。比喻学问、技术等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使用正确。⑤
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使用对象错误。⑥指日可待:(事情、
希望等)不久就可以实现,通常指好的事物或情况。使用正确。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A.自动驾驶汽车应该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其乘坐者吗?或者它们应该为了保护其他人而牺牲其乘坐
者?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B.根据瑞士出台的《动物权益保护法规》来看,为了维护动物的尊严和福利,只养一条金鱼,置它
于“孤单”的境地属违法行为。
C.国航已经禁止运输鱼翅,这反映了中国对濒危野生动植物贸易的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此举给濒
临灭绝的鲨鱼种群带来了一线生机。
D.美国当局虽然已经预测到飓风“马修”的规模并进行了救灾部署,可是,在“马修”真正席卷美
国之时,还是给美国造成了重创。
答案 C
解析 A.“肯定”什么表意不明。B.“根据瑞士出台的《动物权益保护法规》来看”结构混乱,“为
了维护动物的尊严和福利”搭配不当。D.语序不当,改为“虽然美国当局”;成分残缺,“还是给美国造
成了重创”缺少主语,把第二个“马修”与其前的“在”互换。
二、诗歌鉴赏题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11 分)
野望
[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 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
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A.首联由景入题,远望“西山白雪三城戍”,近看“南浦清江万里桥”,景象开阔辽远。
B.颈联写自己“迟暮多病”“未报圣朝”,含蓄地批判了皇帝昏庸无能,荒淫误国,抒发了自己报
国无门的悲叹之情。
C.尾联照应题目——“野望”,抒发了作者深为民不堪命,世事日转萧条和自己年老多病,功业未
就的隐忧。
D.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景是情的基础,情是景的生发,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E.诗人虽身居草堂,然心忧家国,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表情达意抑扬跌宕。
答案 BD
解析 B.无批判和报国无门之意,应该是“功业未就”;D.颔联是叙事和抒情。
(2)颔联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忧国之情:“海内风尘”指安史之乱的连年战火,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担忧。②对诸弟
的思念:战乱频仍,诸弟分离,长期阻隔,诗人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苦跃然纸上。③漂泊之悲:诗人流落
天涯,一身飘零,“一身遥”蕴含无限人世之悲,流离之苦。(每点 2 分,共 6 分)
解析 解答本题注意题干要求,“颔联”限定了答题的范围,理解情感时要从这一联的两句入手。如
“海内风尘”表现诗人对国家局势的担忧;而“诸弟隔”可知诗人对诸弟的思念。最后“一身遥”则表达
漂泊之悲。
白话诗歌
西山终年积雪,三城都有重兵驻防;南郊外的万里桥,跨过泱泱的锦江。海内连年战乱,几个兄弟音
讯阻隔;彼此天涯海角,只我一人好不凄怆。惟将多病的身躯,交与迟暮的年光;至今无点滴功业,报答
贤明的圣皇。我独自骑马郊游,常常极目远望,世事一天天萧条,真叫人不堪想象。
相关文档
- 2021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学案:第三部2021-06-0916页
- 2020-2021年新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必2021-06-096页
- 2021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第62练2021-06-095页
- 2020-2021年新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必2021-06-096页
- 宁夏银川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2021-06-0914页
- 四川省阆中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2021-06-0925页
- 高三语文模拟测试题含答案2021-06-0913页
- 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2021届高三语2021-06-0919页
- (完整版)高三语文模拟试卷2021-06-0916页
- 2021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动员2021-06-09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