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50 KB
  • 2021-06-09 发布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分组练专题四最后阶段押题训练六、论述类阅读押题练1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六 、论述类阅读押题练(36 分) 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3 题。(18 分) 苏轼的意义 李泽厚 ①苏轼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 文人们最亲切最喜爱的对象。其实,苏轼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 要逊色一筹。画的真迹不可复见,就其他说,则字不如诗文,诗文不如词,词的数量也并不 算多。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着巨大影响,是美学史中重要的人物,原因在哪里呢? ②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而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无论是他的上 皇帝书、熙宁变法的温和保守立场,还是其他许多言行,都充分表现出这一点。这上与杜、 白、韩,下与后代无数士大夫知识分子,均无不同,甚至有时还带着似乎难以想象的正统迂 腐气。但要注意的是,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这 后一面才是苏之所以为苏的关键所在。苏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 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 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 避,更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它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已不是“一为黄雀哀,涕下谁 能禁”(阮籍)、“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陶潜)那种具体的政治哀伤(尽管苏也有这种哀 伤),而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 企求解脱与舍弃。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层了。前者(对政治的退避)是可能做到的,后者 (对社会的退避)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除了出家做和尚。然而做和尚也仍要穿衣吃饭,仍 有苦恼,也仍然逃不出社会。这便成了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 伤。如果可以说,《春江花月夜》(张若虚)之类的对人生的自我意识只是少年时代的喟叹, 虽说感伤,并不觉重压;那么,这里的情况刚好相反,尽管没多谈,却更觉沉重,正是“而 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然而就在强颜欢笑中,不更透出 那无可如何、黄昏日暮的沉重伤感吗?这种整个人生空漠之感,这种对整个存在、宇宙、社 会、人生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尽管不是那么非常自觉,却是苏 轼最早在文艺领域中把它充分透露出来的。 ③在古今诗人中,只有陶潜最合苏轼的标准了。只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中有真味,欲辨已忘言”的陶渊明,才是苏轼所愿顶礼膜拜的对象。终唐之世,陶诗并不显 赫,甚至也未遭李、杜重视。直到苏轼这里,才被抬高到独一无二的地步。并从此之后,地 位便巩固下来了。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是 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千年以来,陶诗就一直以这种苏化的面目流传着。 ④但是,苏轼与陶渊明、白居易等人毕竟不同,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摆脱 的出世的意念。无怪乎具有同样敏锐眼光的朱熹最不满意苏轼了,他宁肯赞扬王安石,也绝 不喜欢苏东坡。王船山也是如此。他们都感受到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的社会具有潜在的破坏性。 苏轼生得太早,他没法做封建社会的否定者,但他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却对元画、 元曲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 (选自《美的历程》,有删改) 1.“苏轼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注意从苏轼的诗文成就、美学追求以及美学对后世影响的角度进行概括。 答案 ①苏轼最早在诗文中表达出那种人生空漠感和厌倦感。②苏轼在美学上追求一种 质朴平淡的美,他发现陶渊明的美与真谛,并将之抬高到极高的境地,使陶诗自此以后 备受关注,广为流传。③苏轼的美学理想和审美情趣对从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浪漫主 义思潮具有重要的先驱作用。 2.请简要概述文章第②段的论述思路。(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注意总分总的结构方式的把握,即提出观点、分析原因、重申观点的层次结构。 答案 ①首先提出自己的看法: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不是谨守儒家思想,而是他 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比前人更深刻的人生空漠之感。②接着进一步阐述苏东坡的 人生空漠之感比任何前人都要更深刻、更沉重的原因。③最后得出结论:苏轼最早在文 艺领域中将人生空漠之感充分透露出来。 3.请结合文章,阐释“在古今诗人中,只有陶潜最合苏轼的标准了”的内涵。(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注意从“苏轼美学上的追求是朴质无华”“苏轼发现了陶诗的平淡朴质”“古今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诗人中,契合了苏轼所追求的质朴平淡”等方面进行阐释。 答案 ①苏轼在美学上的追求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反对矫揉造作和 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了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②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 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是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③古今诗人中, 只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诗句契合了苏轼所追求的质朴平淡的审美 趣味和退避社会的人生理想。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4~6 题。(18 分) 中国的人和自然 木 心 ①中国的“人”和中国的“自然”,从《诗经》起,历楚汉辞赋唐宋诗词,有着相互参 透的关系,中国的自然滋养了中国的人,中国的人亲近着中国的自然。 ②《诗经》几乎都要先称植物动物之名,才能开诚咏言。楚辞通体苍翠馥郁,却过于避 世独居;汉赋则好大喜功,把金木水火土边旁的字罗列殆尽,再加上虫鱼鸟兽的谱第,仿佛 是在对自然说:“知尔甚深。”到唐代,花溅泪鸟惊心,人和自然相看两不厌,举杯邀明月, 非到蜡炬成灰不可;而宋词对待自然的心态转入哀婉,梳剔精致,吹气若兰。 ③中国的人和自然紧密相连,无处不在。中国的“人”中有“自然”,这个观点已经被 理论化了,好事者从“烹饪术”上作出不少印证,有识之士则着眼于医道药理、文艺武功、 易卜星相……也许还有另一面:中国的“自然”内有“人”——谁种的花服谁,谁卜居的丘 壑有谁的风神,谁的衣裳具备谁的性情……街头巷尾,无不可见一闪一烁的人文剧情、名城 宿迹,堆叠如山,令人无法喘息。幸亏自然清明而殷勤,亘古如斯地眷顾着人。家家户户便 栽花种草,休沐盘桓于绿水青山之间。 ④另外,人有时不免苦闷,苦闷逼使人有所寄托,因而将目光投向自然,但也有与自然 过于亲昵的,至少可先举两则趣例:金鱼、菊花。不知花了多少代人的宝贵光阴,才培育出 婀娜多姿的金鱼,化畸形病态为固定遗传,其品种令人叹为观止而源源不止。野菊本是单调 的,也被嫁接盆栽,作纷繁的形色变幻。金鱼和菊花,是人的意志取代了自然的意志,是人 对自然行使了催眠术。自然在金鱼、菊花这类小节上任人摆布;在阡陌交错的大节上,如果 用“白发三千丈”的作诗方式来对待庄稼,就注定以颗粒无收告终。 ⑤中国的山水花草之所以令人心醉神驰,那是真在于自然的钟灵毓秀。池水井水、盆花 圃花、犬马鱼鸟都会恋人,与人共休戚,或盈或涸,或茂或凋。如果说这些是体小者,那么 体大者如崇岳莽原、广川密林、大江巨泊,在历史中与人曲折离奇地同褒贬,共荣辱。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有删改) 4.简要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首先结合文学发展历程,提出人与自然有着相互渗透关系的观点;然后具体剖析 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并批评人们为缓解苦闷而任意改变自然的做法;最后得出人与自然 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结论。 5.请理解第④段画线句子的含意。(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案 在 对待复杂的重大问题上,如果严重违背规律去强行改变自然,必将遭受自然的惩罚,以 失败告终。 6.结合文意,阐述人们应该怎样对待自然。(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案 ① 人与自然相互交融,自然给人眷顾与抚慰,人们要感恩(热爱)自然。②人不能任意改变 自然,更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强行改变自然,要尊重(敬畏)自然。③自然充满灵性,人 们应当与自然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