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6.50 KB
  • 2021-06-09 发布

2021新高考语文二轮配套练习题:题型组合滚动练27 Word版含解析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题型组合滚动练(二十七) (分值:52 分 建议用时:50 分钟) [教师用书独具] 序号 1 2 4 5 8 10 11 得分 答案 一、综合运用 (2020·菏泽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10 分) 7 月底高粱就开始秀穗了,粉白色的高粱花漫天飞舞,雪花一样覆盖了夏天。 几天之后花谢了,翠绿的高粱穗子露出了头,逐渐地变成淡紫色、紫色,最后成 熟的时候变得火一样的红。到秋收的时候,成熟了的高粱火红火红的,几乎染红 了半边天。每当这时,村庄里的人们就睁大了眼睛开始向田里张望了;熟透了的 高粱散发出诱人的清香,开始浸润人们的梦境。 高粱又称红粱、蜀粟,古称蜀秫。主要产区集中在东北地区、内蒙古东部以 及西南地区丘陵山地。按其性质分,有粳性和糯性两种,粒质分为硬质和软质。 我的家乡种植的高粱主要是粳性的,也就是不黏的。高粱米是高粱碾去皮层后的 颗粒状成品粮。高粱虽然产量不高,__①__,粗纤维多,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 中国的名酒如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汾酒等都以红高粱为主要原料。后来我 曾经特意查过资料,更透彻地了解高粱的特性。高粱米的主要营养成分,按占干 物质计,粗蛋白质 9%,粗脂肪 3.3%,碳水化合物 85%,粗纤维 1%,还有钙、磷、 铁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B 族。其中,蛋白质以醇溶性蛋白质为多,色氨酸、赖氨 酸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较少,是一种不完全的蛋白质,人体不易吸收。如将其与 其他粮食混合食用,__②__。历史上高粱米曾是东北城乡人民的主要粮食之一, 可以做米饭,也可磨粉和制作各种面食。那时我记得一个是玉米,一个是高粱, 曾经是我以及我那个年代的人小时候的主要口粮,是它养育了我们的童年。 1.第 1 段文字运用的修辞手法是(3 分)( ) A.比喻 借代 拟人 B.借代 夸张 比喻 C.比喻 借代 通感 D.夸张 拟人 通感 D [“雪花一样”“变得火一样的红”是比喻;“成熟了的高粱火红火红的, 几乎染红了半边天”是夸张;“翠绿的高粱穗子露出了头”是拟人;“熟透了的 高粱散发出诱人的清香,开始浸润人们的梦境”是通感,“清香”是嗅觉,而“浸 润”是触觉,用触觉来写嗅觉。语段中没有借代。]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我记得一个是玉米,一个是高粱,曾经是我以及我那个年代的人小时候的 主要口粮,是它们养育了我们的童年。 B.我记得一个是玉米,一个是高粱,曾经是我以及我那个年代的人小时候的 主要口粮,是它养育了我们的童年。 C.我记得一个是玉米,一个是高粱,曾经是我以及我那个年代的人小时候的 主要口粮,是它们养育了童年的我们。 D.我记得一个是玉米,一个是高粱,曾经是我以及我那个年代的人小时候的 主要口粮,是它们养育了童年的我。 C [原句有三处语病:一是“那时”与“曾经”“那个年代”重复,二是 “它”指代不明,三是“养育”与“童年”搭配不当。A 项,“是它们养育了我们 的童年”搭配不当,“养育”的对象不是“童年”,而是“童年的我们”。B 项, “是它”与“一个是玉米,一个是高粱”不对应。“养育”和“童年”不搭配。D 项,“是它们养育了童年的我”与前面“是我以及我那个年代的人”不对应。]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4 分) [解析] 解答此题,整体把握语段内容,然后结合横线前后的句子进行补写。 第①处,前面的“高粱虽然产量不高”是说高粱的不足,由“虽然”可知,后面 应转说其优势,且要有与“虽然”相对应的关联词,如“但是”,再结合后面“粗 纤维多,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可知,横线处应写高粱米的营养。第②处,前面 先指出“色氨酸、赖氨酸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较少,是一种不完全的蛋白质,人 体不易吸收”,接着说“如将其与其他粮食混合食用”,据此可知这种混合食用可 以提高营养价值。 [答案] ①但是高粱米营养丰富 ②则可提高营养价值(每处 2 分) 4.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3 分)( ) A.日前丢失支票,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明天我将于百忙之中专程前来 致谢,请在家等候。 B.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我校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文中提出 了改进意见,并且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C.听说贵公司在经营方面存在困难,你们如需要指导的话,我们将不吝赐教。 D.奉上拙著一本,鄙人才疏识浅,书中谬误甚多,特此敬请斧正。 D [A 项,说自己“将于百忙之中专程前来致谢”不得体;B 项,“责成”一 般用于上级要求下级做某项工作,这里说学生会“责成”学校领导,不当;C 项, “指导”“不吝赐教”是敬辞,表示请别人给自己指导、建议,此处应用不得体。] 5.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人的表字。在本名之外另取一个和本名意思有某种关系的名字,叫作 “字”。古人自称称名,称人称字,这是基本的礼貌。 B.“迁”指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示 调职;“右迁”“迁除”“迁谪”表示升职;“左迁”表示削职降级等。 C.战国、秦、汉时称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区为“山东”;战国时除秦外,六国 都在崤山函谷关之东,故称六国为“山东”;也指太行山以东地区。 D.“玄宗”是李隆基的庙号。庙号指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以名 号,如某祖、某宗。始于殷代,汉以后历代帝王都有庙号。 B [B 项,“‘迁谪’表示升职”错误,“迁谪”表示降职。] 6.提取所给材料的主要信息,在横线处写出三个关键词,每词不超过 3 个字。 (6 分) 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因持续干旱,水位直线下降,目前水位只有 11 米, 达到 1949 年以来历史同期最低水平。 据介绍,洪泽湖水位日前降到 11.3 米的死水位。由于上游没有来水,加之长 时间的干旱蒸发,洪泽湖水位持续降低。虽然 5 月 25 日到 30 日有两次降水过程, 但是这对洪泽湖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严重的旱情,给沿湖地区的水产养殖、 工农业生产和湖区水运造成了巨大损失。目前,该湖区的三条航线中,已无一条 能够维持正常通航。除航运受影响外,水位过低使过去“日出斗金”的洪泽湖水 产渔业遭受严重损失。登上高高的洪泽湖大堤,只见无数只渔船静卧湖滩,往日 2 000 多平方公里的洪泽湖水面,如今只剩下 100 多平方公里。走进湖滩,曾经的围 网养殖区已干涸龟裂。洪泽湖区围网养殖及内塘养殖旱情严重,仅洪泽县养殖塘 口就干涸 1 000 亩,露滩 5 000 亩,缺水受旱 6 万亩,造成经济损失 6 500 万元人 民币。 [解析] 解答此题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要把握给出的材料的主要意思;二是 明确题干的具体要求,比如“三个关键词”“每词不超过 3 个字”等。材料的第 一段,主要表述的是洪泽湖因为持续干旱水位下降;第二段,具体介绍干旱造成 的严重损失。关键词应该点明事件主体(洪泽湖)、具体事件(干旱)、具体结果(损失 严重)。 [答案] 洪泽湖、干旱、损失(每点 2 分) 7.下面是一则名为“武汉汉正街:用餐不担心,外卖暖人心”的报道(有删 改),请以“普通人的力量”为开头写一段短评。要求:话题集中,使用的修辞手 法不少于两种,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不超过 60 个字。(5 分) 2020 年 1 月 27 日,大年初三,武汉市硚口区汉正街。 “特殊时期,大家尽量少出门,我们外卖骑手多跑跑腿,这也是为武汉贡献 力量。”临近下午 6 点,刚刚回到站里并全身消毒过的外卖小哥刘随州表示。附 近的武汉协和医院点了 100 份外卖。通知发到群里后,不少骑手报名去医院送餐。 武汉本地人胡伟说,虽然心里犯嘀咕,但想到能为阻击疫情出一份力,还是报了 名。取到餐,不到半小时,刘随州、胡伟等 7 人就将热乎的晚餐送到了协和医院 门口。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接下来就交给我吧!”由于担心骑手进到医院有感染 风险,护士长请他们将外卖装到小推车上,没让骑手们把餐送上楼。 “谢谢你们的辛勤付出,向白衣天使致敬!武汉加油!”外卖小哥们说。 [答案] 普通人的力量是一道拦截疫情的大坝。外卖小哥无畏无惧,为医护人 员输送着生命的力量,涓滴之水汇成江河,丝缕温暖化作春天。(修辞手法 3 分; 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2 分)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9 分) 送王詹叔利州路运判① 王安石 王孙旧读五车书,手把山阳太守符。 未驾朱轓辞辇毂,却分金节佐均输。② 人才自古常难得,时论如君岂久孤? 去去便看归奏计,莫嗟行路有崎岖。 【注】 ①本诗写于作者主持变法时期。王詹叔:名靖,曾任山阳太守等职。 利州路:北宋行政区名,包括今陕西、四川部分地区。运判:官名,即转运判官。 ②朱轓:古代高官之车。辇毂:代指朝廷。均输:指均输法。作者推行的新法之 一。 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首句写王詹叔身为贵家子弟却能饱读诗书,在看似简单地叙述中含有作者 的赞赏之情。 B.颔联交代王詹叔出行事由,塑造了一个不计较名利、勇于承担新任务的官 员形象。 C.王詹叔眼下虽然不受器重,但作为难得的人才,作者认为他最终会得到朝 廷认可。 D.本诗以送别为题,但重点不在于抒写别情,而是缘事抒怀,表达作者的意 志态度。 C [C 项,“岂久孤”表达了作者对于王詹叔没能得到重用的不满之情,也表 达了作者赏识人才的情怀。但他是否能获得朝廷认可,作者并未表态。] 9.尾句“莫嗟行路有崎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它与“不畏浮云遮 望眼”(《登飞来峰》)共同体现了作者什么性格?请简要分析。(6 分) [解析] 本诗最后一句“莫嗟行路有崎岖”,以行路为喻,强调改革的道路不 会是一帆风顺的,不应该消极抱怨,而要勇往直前,表达对王詹叔的勉励之情。 “莫嗟”句体现了作者乐观自信、坚贞不屈的性格。“不畏浮云遮望眼”(《登飞 来峰》)句中,“不畏”一句以登高望远作比,强调不怕浮云遮蔽,体现了作者乐 观自信、坚贞不屈的性格。两句体现的作者的性格是一致的。 [答案] 第一问:表达对王詹叔的勉励之情,希望他在推行新法的过程中不惧 困难,勇往直前;暗含作者克服困难推行新法的坚定意志。(3 分) 第二问:“莫嗟”一句以行路为喻,强调不要嗟叹改革道路崎岖难行; “不 畏”一句以登高望远作比,强调不怕浮云遮蔽;两句共同体现了作者乐观自信、 坚贞不屈的性格。(3 分) 三、文学性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3 题。(16 分) 与瓦共舞 林延军 台风过后,小院里零星洒落着破碎的红瓦,一片狼藉。父亲只穿着裤衩,光 着肩膀,先是爬上铁大门上面的门檐水泥板平台,父亲站在门檐,接过母亲递过 来的瓦片、瓦刀、绳子和已经搅拌均匀的水泥浆桶。只见父亲用绳子一头绑住水 桶两端的耳朵,绳子另一端则远远地抛向屋顶,就在这个时候,父亲像猴子一样 利索,爬上了屋顶,直到将水泥浆桶等工具全部吊上屋顶,朝着屋顶修补的位置, 一步一步挪过去。那时候已是深秋,天气转凉。 母亲回到屋里,我也跟着回屋。母亲站在屋里漏水或破瓦的位置,用竹竿对 准屋顶轻轻敲一敲,再报坐标,欲通过这样的方式里外呼应,告诉屋顶上面的父 亲,捅到的位置需要修补瓦片。父亲只能“闻声寻瓦”进行定位,但是,父亲几 乎是凭感觉和之前在屋内数过大概的坐标来找位置,最终在目标位置多铺几块瓦 片。 此刻,屋顶就像菜畦,瓦片就像生长在菜畦里的青菜,等待父亲挥刀动瓦“除 虫”。“除虫”后的屋顶,新瓦盖旧瓦,远远望去,像一条天然大裤衩,补丁这里 一块,那里一片,又像武侠电视剧丐帮长老衣服的“袋子” 。 南方的天气捉摸不定,刮台风、打雷、暴风雨隔三岔五, 记忆中,父亲“补 瓦片”也自然多了起来。有一次,父亲带上屋顶的瓦片不够,便在屋顶上呼喊母 亲再递传几块瓦片上去,也不知道母亲是慢了还是不及时,父亲在屋顶上大发雷 霆。我只是隐约地记得,那时候是凛冽的冬天,朝屋顶上看,只看到父亲的背, 披着一件作为“工衣”的白衬衫。我站在小院里,虽然穿着厚厚的衣服,但是感 觉阵阵发抖,风吹得更猛了。 只要来台风,屋顶就会漏雨、滴水,父亲又要爬上屋顶补瓦,每一次补瓦, 父亲都会朝母亲发脾气。每次台风,老屋都会元气大伤,我无法忘记父亲补瓦片 的姿势,也忘不了父亲在屋顶朝母亲发脾气的画面。这座屋顶补了又补的三间瓦 房,便是我小时候居住过的老屋,似乎瓦片陪着我一起长大。 三间瓦屋在我的村庄,随处可见,家家户户都有。像这种乡间的瓦,最平凡 不过了。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一起找来具有凹槽的简瓦造“小船”,用一根棍子卡 在简瓦里,再用绳子绑住棍子作牵引,简瓦前后没有做任何封闭就直接放在小池 塘里,以为会浮起来,谁知道一放进池塘就立马沉了下去,后来只能拖着它在水 里划来划去。现在想想,玩着不会浮水的“小船”是多么的幼稚和可笑。 后来,父母做起小生意,我们家从农村搬到圩镇上居住,搬离了老屋,住上 了洋楼。在城镇,抬头便是洋楼,基本很少看到瓦屋。从此,老屋开始变得空荡 荡的,像被遗弃的孺妇,孤零零地待在村庄里。那年除夕,我们又回到老屋,只 见小院里杂草丛生,长势逼人,最高的杂草已高过父亲的身高。当父亲和弟弟纷 纷挥起锄头锄杂草时,我看到劳作时父亲的背,只是这次父亲的背已没有当年魁 梧了。而瓦屋屋檐下悬挂着破瓦,瓦片在大门前也洒落一地,或长满青苔,或堆 积厚厚的一层污垢,我忽然警醒,这是岁月的涤荡,是印痕,是沧桑,是衰老。 许多年后,我看过城市古典园林的绿瓦,看过乡村古屋的灰瓦,看过首都巍 巍故宫的琉璃瓦,它们或风情万种,或残缺不堪,或庄严气派,从泥土的根脉里 来,到绚丽的色彩里去。我读过唐朝诗人李商隐“一春梦雨常飘瓦”关于瓦如梦 似幻的描绘,但是,我依然念念不忘家乡的瓦,是雷州半岛特有的红土煅烧而成 的瓦。 一个烈日炎炎的夏日,我走在乡镇的路上,路旁有几个满头大汗的农夫在盖 房,两个人在搬运着瓦片。我心想,现在乡镇建房不都是建洋楼了吗,怎么还有 用到瓦的地方?走近一问原来是建猪舍,此刻,我又想起当年母亲向父亲传递瓦 片的情景。 其实,在瓦的世界里,它似乎有自己生存的方式,每一片瓦都会遮风挡雨, 就像父亲母亲的背。 (选自 2019 年 3 月《散文选刊》,有删改) 10.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开头运用“父亲像猴子一样利索,爬上了屋顶”的细节描写,写出了 父亲补瓦动作的娴熟。 B.文章写到父亲上屋顶补瓦时多次对母亲大发雷霆,说明父亲脾气暴躁,暗 含了作者对父亲的不满。 C.文章写到父亲频繁补瓦,既暗示了当时生活的贫困艰辛,又表现了父亲对 家庭的付出。 D.文章以补瓦切入,从过去的贫穷写到现在生活的美好,既有对过往岁月的 回忆,也有对当今生活的感慨。 B [B 项,“暗含了作者对父亲的不满”错误。乡村生活条件艰苦,父亲不得 不多次在屋顶补瓦,有时天气恶劣,父亲虽然脾气暴躁却依然承担起对家庭的责 任,所以,文中并没有对父亲的不满。] 11.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补瓦后的屋顶,“新瓦盖旧瓦,远远望去,像一条天然大裤衩”,运用比喻, 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补瓦后屋顶的形态。 B.引用李商隐的“一春梦雨常飘瓦”诗句,增添了文化气息,有利于下文表 达作者对家乡瓦的感情。 C.以前我家用瓦来遮风挡雨,现在农夫用瓦建猪舍,前后对比是为了说明瓦 片在新生活中有了新的用途。 D.文中多次描写自然环境,例如“天气转凉”“凛冽的冬天”“风吹得更猛 了”等,烘托了父亲的形象。 C [C 项,“前后对比是为了说明瓦片在新生活中有了新的用途”错误。瓦片 在新生活中有了新的用途没错,但这不是今昔用途对比的目的,而是为了表现时 代的变迁。] 12.请结合全文,理解题目“与瓦共舞”的丰富意蕴。(4 分) [解析] 理解句子或者词语含义,既要说出词句的表层意思,又要说出深层内 容。从表层看,“与瓦共舞”首先是指父母在雨天修补屋顶,其次是作者和小伙伴 们用瓦造“小船”。从深层上看,“每次台风,老屋都会元气大伤,我无法忘记父 亲补瓦片的姿势,也忘不了父亲在屋顶朝母亲发脾气的画面。这座屋顶补了又补 的三间瓦房,便是我小时候居住过的老屋,似乎瓦片陪着我一起长大”“小时候, 我和小伙伴一起找来具有凹槽的简瓦造‘小船’”“我依然念念不忘家乡的瓦,是 雷州半岛特有的红土煅烧而成的瓦”,主要是指家乡的红瓦,寄托我对家乡的深深 思念,这些“与瓦共舞”的场面有作者童年的回忆,有儿时造“小船”的快乐, 也有父母雨天修补屋顶的辛酸。文末作者写到瓦“就像父亲母亲的背”,体现了父 母守护儿女的爱与责任。“现在乡镇建房不都是建洋楼了吗,怎么还有用到瓦的地 方?走近一问原来是建猪舍”,通过瓦的用途的变化,表现出了时代的变迁。 [答案] ①体现了父母对家庭和儿女的庇护,也表现出父亲的责任担当。②表 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有快乐也有辛酸。③“瓦”原来用作盖瓦房,现在 用作建猪舍,见证了时代的变迁。(答出一点 1 分,三点 4 分) 13.本文已被《影像中国》“中国乡村”栏目登载,假如你是该栏目组编审, 请谈谈选用本文的理由。(6 分) [解析]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审清题干要求。本题题干“选用本文的理由”实 际上是赏析文章的精妙之处,结合散文的内容、特点,可以从散文的结构安排、 选材特点和主题等角度进行分析。从散文的内容选择来说,“中国乡村”栏目能够 选择这篇文章,说明其能体现中国乡村的特征。这篇散文中“瓦”的用途的变化 过程就是国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小见大,极具典型意义,与栏目要求相符;从 人物身上体现的精神来说,文中的父母雨天修补屋顶,为孩子遮风避雨,体现了 中国家庭的温暖和关怀,也体现了孩子对父母的感恩;从散文构思来说,全篇文 章以“瓦”作为线索,从小时候父母修补屋顶,与小伙伴用瓦造“小船”,到住进 洋楼,对比瓦片的用途等,结构严谨,同时也给读者以亲近感;从散文语言来说, “在瓦的世界里,它似乎有自己生存的方式,每一片瓦都会遮风挡雨,就像父亲 母亲的背”,作者赋予了瓦象征意义,形象生动,也用瓦来生动地表现时代变化, 如“瓦屋屋檐下悬挂着破瓦,瓦片在大门前也洒落一地,或长满青苔,或堆积厚 厚的一层污垢,我忽然警醒,这是岁月的涤荡,是印痕,是沧桑,是衰老”。另外, 描写父母修补屋顶的文字又非常的平实朴素,如“父亲只穿着裤衩,光着肩膀, 先是爬上铁大门上面的门檐水泥板平台,父亲站在门檐,接过母亲递过来的瓦片、 瓦刀、绳子和已经搅拌均匀的水泥浆桶”。 [答案] ①选材典型,以小见大。由贫困年代住瓦房需要时常补瓦,到现在住 洋房,展现了中国乡村的发展。该主题与栏目要求十分契合。②构思巧妙。全文 以“瓦”为线索,由贫困年代的瓦、童年回忆中的瓦,再写到其他地方见过的各 种瓦,最后写到瓦的意义,结构严谨。③意蕴丰富。瓦片象征着为我们遮风挡雨 的父母,表达了作者对父母的感恩之情;瓦片承载着作者对家乡生活的记忆,既 有当时生活的艰辛也有儿时生活的乐趣。④语言平实又不乏生动。在叙述中散发 着中国乡村百姓生活的气息。(每点 2 分,答出三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