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3.50 KB
  • 2021-06-09 发布

新教材2020-2021学年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学案:12 祝福 Word版含解析

  • 1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2 祝福 1. 走近作者 生平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现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革命家。1918 年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 人日记》,被誉为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他的作品被译成英、 日、俄、西、法、德等 50 多种文字,小说《祝福》《阿 Q 正传》 《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他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是现代世界文坛上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五四运动前后,参加 《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作品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 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 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 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 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等。 2. 背景解读 《祝福》写于 1924 年 2 月 7 日。20 世纪 20 年代,正是中国新文 化运动的发展时期,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残 酷的现实不久就让他失望了。他看到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代之而起的 却是地主阶级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被彻底推翻, 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 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因此,他在《祝福》里淋漓尽致地展示了 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妇女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 封建的“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严重束缚着她们的身心,妇女解 放问题成为鲁迅这一时期探索的重要问题。《祝福》这篇小说,深刻揭 露了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反映了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 3. 相关知识 送 灶 旧俗以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为灶神升天奏事的日子,在这一天或 前一天祭送灶神,叫“送灶”。灶神系玉帝派来人间至各家监察善恶 之神,故于其“上天奏事”之日,家家户户均须以酒食祀之。 四 书 “四书”为儒家经典,南宋学者朱熹将《礼记》中的《大学》《中 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据称它 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 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 “祝福”习俗 “祝福”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过的一种迷信习俗。每当 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杀鸡、宰鹅、买猪肉,并 将三牲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享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 “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 4. 文化常识 【理学】又称“道学”,是宋代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人 阐释儒家学说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它认为“理”是宇宙的本体,把“三 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说成是“天理”,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的主张。 【监生】国子监生员的简称,指明清两代在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 的中央最高学府)读书的人。清代乾隆以后,国子监只存空名,地主豪 绅可以凭祖先“功业”或捐助钱取得监生资格。 1.字音识记 瓦楞.(lénɡ) 踌蹰..(chóu)(chú) 尘芥.(jiè) 形骸.(hái) 窥.探(kuī) 山墺.(ào) 捺.上花冠(nà) 荸荠..(bí)(qi) 草窠.(kē) 驯.熟(xùn) 搭讪.(shàn) 怔.怔(zhènɡ) 渣滓.(zǐ) 窈.陷(yǎo) 歆.享(xīn) 牲醴.(lǐ) 蹒.跚(pán) 谬.种(miù) 2.字形辨认 3.近义词辨析 (1)简捷·简洁 辨析:两者都有“简明”的意思。“简捷”表示直截了当,简单 快捷;“简洁”指说话、写文章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 【即时小练】 ①Windows Phone 提供了卓越的用户体验,帮助用户更好更简捷 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事务。 ②新款保时捷的内饰更加豪华精致,简洁的设计中透露着时尚与 大气,选材与用料更是考究。 (2)偶尔·偶然 辨析:两者都有“不经常”之意。“偶尔”强调次数少;“偶然” 除了指次数少外,还有不是必然的意思。“偶尔”的反义词是“经 常”,“偶然”的反义词为“必然”。 【即时小练】 ①该男子对警方的询问没有丝毫反应,无法与人进行正常交流, 就算偶尔说话也是口齿不清。 ②历史就是这样残酷,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偶然事件,却会像多米 诺骨牌一样,产生一系列连锁效应,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3)沸反盈天·沸沸扬扬 辨析:两者都有“喧闹”的意思。“沸反盈天”形容人声喧嚣杂 乱。“沸沸扬扬”多形容议论纷纷。“沸反盈天”是指声音大而嘈杂, 而“沸沸扬扬”多指背后的议论。 【即时小练】 ①习惯性“嘴硬”已经成为某些官员的惯性思维和条件反射,张 口就说。至于事件的真相,哪怕舆论已经沸反盈天,我自岿然不动, 死不认账。 ②据派出所民警介绍,孩子打老人的事情在村里闹得沸沸扬扬, 胡某回到家后,又被父亲劈头盖脸地揍了一顿,随后打人的几个孩子 都跑到草地里躲了三天。 (4)中止·终止 辨析:中止:(做事)中途停止;使中途停止。终止:结束;停止。 前者是事情还没有完成,由于某种原因,被迫停止,有可能再继续下 去,也有可能不继续下去;后者是最终的结果,不再发展下去、进行 下去了,事情到此为止。 【即时小练】 ①“汽车下乡”政策终止引发市场连锁反应。 ②在公证员和 100 多位房主的现场见证下,成都市锦江区危房改 造中心宣布中止一项中心城区的拆迁计划。 4.熟语积累 (1)心平气和: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 (2)逍遥自在:没有什么约束,自由自在。 (3)百无聊赖:精神无所依托,感到非常无聊。 (4)走投无路:无路可走,无处投奔,比喻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形容处境极端困难。 (5)七手八脚: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6)宽洪大量:形容人度量大。现多写作“宽宏大量”。 (7)精明强干:机警聪明,办事能力很强。 (8)天有不测风云:天气变化很难预测,比喻有些事情很难预料。 多指灾祸的发生无法预料。 1.本文是一出人间悲剧,题目为什么要用“祝福”二字?其深意 是什么? 答:①“祝福”是鲁镇的一种封建迷信活动,充满了“男尊女卑” 等封建礼教色彩,祝福之时也正是封建思想对人们影响和制约最深的 时候,是人们对祥林嫂歧视和迫害最严重的时候。封建势力通过“祝 福”杀害了祥林嫂,祥林嫂又死于“天地圣众”“豫备给鲁镇的人们 以无限的幸福”的祝福声中。这个标题,把“凶人的愚顽的欢呼”和 “悲惨的弱者”的不幸,鲜明地摆到读者的面前,形成强烈的对比, 增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 ②“祝福”与人物性格和命运息息相关,是人物命运转变的契机 和背景。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中间一再写到“祝福”, 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着密切的关系。“祝福”展示了初到鲁镇的 祥林嫂的勤劳能干,而后来祥林嫂受到了鲁家的冷遇和歧视,为了参 与“祝福”,她倾其所有。由此看来,所谓“祝福”只是人们的一厢 情愿。 ③其实,像祥林嫂这样的处在封建思想和制度压迫下的劳动人民 哪有福可“祝”?又岂能“祝”来幸福?以“祝福”为题有反讽之 意。 2.小说在结构上采用了倒叙的手法,这有什么作用? 答:①为读者设置了一系列悬念:祥林嫂过去是什么人?为什么 会落到这个地步?为什么又会在死前提出那样奇怪的问题?这一切都 使读者急于探求原委。 ②一边是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的景象,一边是祥林嫂在富人 们的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渲染了浓厚的悲剧气氛;祥林嫂死后引 起鲁四老爷的震怒,被骂为“谬种”,这就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 之间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3.“我”是个怎样的形象?在文中起何作用? 答:形象:“我”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 象。“我”一方面反感鲁四老爷,厌恶封建礼教,同情祥林嫂,但另 一方面又软弱无能,无力给祥林嫂帮助。 作用:在小说结构上,“我”起着线索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惨 遭遇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反映的,“我”是事件的见证人。 4.小说中关于“祝福”的三次典型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剧性格上的几次重大变化,都集中在 鲁镇“祝福”的特定的环境里,三次有关“祝福”的描写,不但表现 了祥林嫂悲剧发生的典型环境,而且也印下祥林嫂悲惨一生的足迹。 ①第一次是描写镇上各家准备“祝福”的情景。 “祝福”是“鲁镇年终的大典”,富人们要在这一天“迎接福神, 拜求来年一年的好运气”,以便继续他们贪得无厌的“幸福生活”, 而制作“福礼”却需要像祥林嫂一样的女人“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 红”,没日没夜地付出自己的艰辛,可见富人们所祈求的幸福,是建 立在榨取这些廉价劳动力的血汗之上的。这样通过环境描写就揭露了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性。同时,通过“年 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的叙述,显示了辛亥革命以 后中国农村的状况:阶级关系依旧,风俗习惯依旧,人们的思想意识 依旧——一句话,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这样, 通过环境描写,就揭示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预示了祥林嫂悲剧 的必然性。 ②第二次是对鲁四老爷家“祝福”的描写。 “祝福”本身就是旧社会富有特色的封建迷信活动,所以在祝福 时封建宗法思想和反动的理学观念也表现得最为强烈,在鲁四老爷不 准“败坏风俗”的祥林嫂沾手的告诫下,祥林嫂失去了在“祝福”时 工作的权利。她为了求取这点权利,用“历来积存的工钱”捐了一条 “赎罪”的门槛,但所得到的仍是“你放着罢,祥林嫂”这样一句喝 令。这粉碎了她生前免于侮辱,死后免于痛苦的愿望,她的一切挣扎 的希望都在这一句喝令中破灭了。就这样,鲁四老爷在祝福的时刻凭 着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死亡的道路。 特定的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真 实感与感染力。 ③第三次是结尾通过“我”的感受对“祝福”景象的描写。 祥林嫂的惨死和天地圣众“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 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深化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同时在布 局上也起到了首尾呼应,使小说结构更臻完善的作用。 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质朴,顽 强,但她却不但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被迫害、 被愚弄、被鄙视的人物,最终被封建礼教吞噬。祥林嫂身上究竟有没 有反抗精神? [他人之见] 观点一:祥林嫂没有明显的反抗性格。作者对她的态度是“哀其 不幸,怒其不争”。根据有三: (1)她从婆家逃出来做工,是要用自己的劳动去换碗饭吃以求生存, 看不出有什么反抗精神。 (2)她被卖改嫁时,一路嚎,骂,“出格”地吵闹,以至“两个男 人和她的小叔子使劲的擒住她也还拜不成天地”,也并非出于对旧社 会的反抗。作品中明确交代过,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念书人家 做过事,所以与众不同”,也就是说祥林嫂在鲁四老爷家受到了封建 礼教的毒害,思想被禁锢。使她誓死不肯改嫁的是封建伦理思想,所 以也不能算是对旧社会的反抗。 (3)至于她对魂灵有无问题的疑惑,根本谈不上对鬼神的否定,也 不具有反抗性。 观点二:祥林嫂的反抗具有反封建礼教的战斗色彩。其依据是: (1)祥林嫂在鲁镇准备“祝福”大典之际,向“我”提了三个问题, 然后在当天晚上突然死去。她所提出的三个问题预示着祥林嫂将以自 己的生命和忍受地狱酷刑的决心,来换取和已死的丈夫与爱子见最后 一面的机会。祥林嫂无视统治中国人民几千年的封建礼教,无视神权 世界的最后审判,这是祥林嫂在她所处的时代“出格”的反抗。 (2)祥林嫂不早不迟偏偏要死在“祝福”这个时候,给鲁镇的“祝 福”笼罩了不祥的暗影,给鲁镇封建礼教的代表人物鲁四老爷带来了 极大的恼怒和不安,这也是反抗。 总之,祥林嫂的死本身就包含着热烈的追求与不屈的反抗。 [吾之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主旨归纳 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通过祥林嫂这 一艺术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旧社会在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摧残下劳动 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2.结构图示 3.写法赏析 (1)故事情节采用倒叙。 文中先写祥林嫂惨死的结局,再写她悲剧的一生。因为只有祥林 嫂惨死的血淋淋的现实才最足以揭露封建宗法制度吃人的残酷本质, 渲染作品的悲剧气氛。因此,倒叙是为了更鲜明地突出主题。采用倒 叙手法,在倒叙结束转入顺叙处必须接榫合缝。“然而先前所见所闻 的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这句话起过渡接榫、 承上启下的作用。 (2)环境描写典型。 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使国民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压抑和毒害, 造成民众的愚昧、冷漠和麻木。祥林嫂的人生悲剧,就是她身边人们 的冷漠、无同情心,甚至是残忍造成的。而在叙述故事的时候,作者 巧妙地把祥林嫂的悲剧性格的几次重大变化,都集中在鲁镇“祝福” 的特定环境里。三次有关“祝福”的描写,不但表现了祥林嫂身处的 悲剧环境,而且作为一个时间标志,把祥林嫂的人生悲剧串联起来, 形成了清晰的发展脉络。 (3)肖像描写洗练传神。 小说多处描写祥林嫂的外貌,特别是对她的眼睛作了精心的刻画, 用以说明她的身份、性格、精神状态和不幸遭遇,展示了她那每况愈 下的苦难历程,从而有力地表现了小说的主题。小说三次集中的外貌 描写显示了人物不幸的遭遇和内心的创痛,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 填补了片段之间的空白。后两次描写,多数语句运用反复的修辞,且 同中有异,写出脸色的变化,显示了祥林嫂更大的不幸。眼睛是人物 内心的窗口,几次抓住眼睛的描写,能使读者窥见人物内心深处的悲 哀。 小说中次要人物的作用 一、知识讲解 《祝福》一文除了写主人公祥林嫂之外,还写了一些次要人物: 鲁四老爷、四婶、柳妈、短工、鲁镇上无聊的人们等。这些人对祥林 嫂冷漠无情,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也反映了民众的愚昧和没 有同情心。鉴赏小说次要人物的作用是高考小说阅读题经常涉及的题 型,通过本文的学习鉴赏,我们要掌握此类题目的规范答题思路。 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它的作用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牵线搭桥,推动情节。在一些小说中,主要人物的一举一动、 一颦一笑,往往可以从次要人物的眼睛里看出来;对人物的感受、评 论,往往从次要人物的嘴里说出来。通过次要人物的见闻,把故事相 关的情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推动情节发展。他们主要担当特定的角 色,完成一定的叙事功用,常常起到线索的作用。 2.侧面衬托,个性鲜明。次要人物可以将原本单调的故事情节衬 托得生动有趣,凸显主要人物的品质,表达思想感情,使主要人物更 加鲜明清晰。 3.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很多小说中次要人物的出现为主要人物 的活动提供了具体环境,起到了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的作用。渲 染气氛的次要人物多是群体人物。 4.揭示主题,增添魅力。次要人物的设置是为塑造主要人物服务 的,更是为揭示小说主题服务的。小说对次要人物的刻画貌似平淡轻 松,实则蕴含着厚重的力量,既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又增添了小说的 艺术感染力。如《祝福》中的“我”就揭示了当时社会中具有现代意 识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新旧历史交替时期种种精神上的矛盾。 二、考查形式 1.×××这一人物形象在小说中起怎样的作用? 2.×××这一人物形象揭示了怎样的主题? 3.请简要分析文中×××这一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 4.×××对塑造主要人物有什么作用? 三、答题步骤 1.从“自身作用”考虑:次要人物不只是一个线索或情节上的关 联人物,有的自身还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 2.从“衬托主要人物”考虑:衬托主要人物是次要人物的主要作 用,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两种,要指明是哪种衬托,是怎样衬托的。 3.从“情节作用”考虑:考虑是否起线索作用,是否推动故事情 节发展。 4.从“主题作用”考虑: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一起丰富、深化了 主题。 5.从“‘我’的作用”考虑:小说中的“我”是个特殊人物,它 不同于散文中的“我”,它是小说中的人物,而不是作者自己。因为 是第一人称,具有作为见证人增强小说的真实性的作用。 四、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捡烂纸的老头 汪曾祺 烤肉刘早就不卖烤肉了,不过虎坊桥一带的人都还叫它烤肉刘。 这是一家平民化的回民馆子,地方不小,东西实惠,卖大锅菜。炒辣 豆腐、炒豆角、炒蒜苗、炒洋白菜,比较贵一点儿是黄焖羊肉,也就 是块儿来钱一小碗。在后面做得了,用脸盆端出来,倒在几个深深的 铁罐里,下面用微火煨着,倒总是温和的。有时也卖小勺炒菜:大葱 炮羊肉、干炸丸子,它似蜜……主食有米饭、花卷、芝麻烧饼、罗丝 转;卖面条,浇炸酱、浇卤。夏天卖麻酱面、卖馅儿饼。烙饼的炉紧 挨着门脸儿。一进门就听到饼铛里的油吱吱喳喳地响,饼香扑鼻,很 诱人。 烤肉刘的买卖不错,一到饭口,尤其是中午,人总是满的。附近 有几个小工厂,厂里没有食堂,烤肉刘就是他们的食堂。工人们都正 在壮年,能吃,馅饼至少得来五个(半斤),一瓶啤酒,二两白的。女工 则多半是拿一个饭盒来,买馅饼,或炒豆腐、花卷,带到车间里去吃。 有一些退了休的职工,不爱吃家里的饭,爱上烤肉刘来吃“野食”, 想吃什么要点儿什么。有一个文质彬彬的主儿,原来当会计,他每天 都到烤肉刘这儿来,他和家里人说定,每天两块钱的“挑费”①都扔在 这儿。有一个煤站的副经理,现在也还参加劳动,手指甲缝儿都是黑 的,他在烤肉刘吃了十来年了。他来了,没座位,服务员即刻从后面 把他们自己坐的凳子提出一张来,把他安排在一个旮旯里。有炮肉, 他总是来一盘炮肉,仨烧饼,二两酒。给他炮的这一盘肉,够别人的 两盘。因为烤肉刘指着他保证用煤。这些,都是老主顾。还有一些流 动客人,东北的、山西的、保定的、石家庄的。大包小包,五颜六色。 男人用手指甲剔牙,女人敞开怀喂奶。 有一个人是每天必到的,午晚两餐,都在这里。这条街上人都认 识他,是个捡烂纸的。他穿得很破烂,总是一件油乎乎的烂棉袄,腰 里系一根烂麻绳,没有衬衣。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好像是浅黄的。 说不清有多大岁数,六十几?七十几?一嘴牙七长八短,残缺不全。 你吃点儿软和的花卷、面条,不好么?不,他总是要三个烧饼,歪着 脑袋努力地啃啮。烧饼吃完,站起身子,找一个别人用过的碗(他可不 在乎这个),自言自语:“跟他们寻一口面汤。”喝了面汤,“回见!” 没人理他,因为不知道他是向谁说的。 一天,他和几个小伙子一桌。一个小伙子看了他一眼,跟同伴小 声说了句什么,他多了心:“你说谁哪?”小伙子没有理他。他放下 烧饼,跳到店堂当间:“出来!出来!”这是要打架。北京人过去打 架,都到当街去打,不在店铺里打,免得损坏人家的东西搅了人家的 买卖。“出来!出来!”是叫阵。没人劝。压根儿就没人注意他。打 架?这么个糟老头子?这老头可真是糟。从里糟到外。这几个小伙子, 随便哪一个,出去一拳准能把他揍趴下。小伙子们看看他,不理他。 这么个糟老头子想打架,是真的吗?他会打架吗?年轻的时候打 过架吗?看样子,他没打过架,他哪是耍胳膊的人哪!他这是干什么? 虚张声势?也说不上,无声势可言。没有人把他当一回事。 没人理他,他悻悻地回到座位上,把没吃完的烧饼很费劲地啃完 了,情绪已经平复下来——本来也没有多大情绪。“跟他们寻口汤 去。”喝了两口面汤,“回见!” 有几天没看见捡烂纸的老头了,听煤站的副经理说,他死了。死 后,在他的破席子底下发现八千多块钱,一沓一沓,用麻筋捆得很整 齐。 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 (选自《汪曾祺全集》第二卷) 注:①挑费:京津冀方言,指家庭日常生活开支。 第四段文字中,出现了“一个小伙子”,这一次要人物在这篇小 说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答:①衬托“捡烂纸的老头”。因为小伙子“看了他一眼,跟同 伴小声说了句什么”,这种随意的言行,或许是不尊重老人的表现, 小伙子的“随意”衬托出老人拥有“自尊”。②推动情节发展,掀起 波澜。这一段是小说描写主要人物最有特色的段落,主要人物的言行 举止,是由“一个小伙子”引起的,这一人物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 作用,还掀起了情节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激化的波澜。③点明主旨。通 过刻画“一个小伙子”的形象,点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人们对 社会底层人物要多一些同情、理解和尊重。 解析:注意从“一个小伙子”与主要人物、情节发展及主题的关 系方面进行思考,它实际上是作者的巧妙安排。 在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的黑暗年代,鲁迅抱着学医救国的 热情东渡日本留学。日本曾经是中国的学生,隋唐时期就派人到中国 学习。可是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步走上了衰退的道路。尽管有洋 务运动的推行,可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让清政府丧失了跟 西方帝国谈判的资本。进步的知识分子去国外留学,观览所在国的科 学技术文化以及社会风俗,希望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武装自己。可 在异国他乡,鲁迅却看到了不愿看到的一幕。当他从电影中看到中国 人被日军砍头示众而周围却挤满了看到同胞被害却麻木不仁的人的情 景后,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他觉得“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 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 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他毅然决定弃医从文,立志用手中的笔来唤 醒沉睡的中国民众的灵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 诗句就是他自己的最好写照。鲁迅是先知先觉的,他敏锐地察觉到中 国落后的根源,在于列强的强大,更在于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中形成的 奴性。这种奴性,是长久以来形成的软弱可欺的劣根性。近代史上多 次割地赔款、多次一败涂地,正是这个沉睡民族软弱性的体现。鲁迅 选择了“弃医从文”,选择了与黑暗的社会现实做斗争,除了抨击政 府,还要唤醒麻木的数万万国民。 1.人生的转折。鲁迅父亲患病,家庭败落,庸医害人,使他选择 学医。仙台学医放映电影的情景,使他生出了民众只能做“示众的材 料和看客”的新认识,从而决心弃医从文。 2.“弃医从文”,明智选择。正是这样的选择,为他日后成为文 坛巨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没有这个选择,他或许再成功也仅是一位 悬壶济世的医生,无法成为在思想上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大丈夫相时而动,“弃医从文”是鲁迅做出的明智选择。 3.选准人生的方向。鲁迅是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 是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 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示例 1:我想到了鲁迅先生的“弃医从文”。这是鲁迅人生航程中 最自觉的一次转折。如果他按赴日时既定的航向做一名医生,完全可 以避开“围剿”与通缉的狂风恶浪,驶进平静的小河。但面对饥寒交 迫的同胞,他毅然调头,驶向了民族解放的激流。鲁迅人生的这一转 折,使中华民族生色,让反动势力胆寒。我深知,为鲁迅的人生转折 导航的,是民族的存亡。 示例 2:山,旧帽遮颜未停笔。持匕首,冷对千夫指。水,漏船载 酒战未休。握投枪,甘为孺子牛。他是一位伟人。他,就因为在“三 味书屋”中就养成了深阅读的良好习惯,故能在年轻时就立下“我以 我血荐轩辕”的壮志;他,弃医从文,不为当大官,不为挣大钱,为 的只是救国救民。于是,文化革命的一代旗手,便永远地屹立在我们 心中。从来,深阅读便是成就伟大人物的一件利器。深阅读,不但可 以陶冶人们的心灵,还可以让胸有大志的人们“更上一层楼”,达到 更高的境界。 示例 3:一曰“横眉”,一曰“俯首”,就这样完美地勾勒出你的 形象。出生在那个有山有水、盛产黄酒的地方,你豪迈,洒脱,自由 自在。你就是“文化巨匠”——鲁迅。在那个硝烟四起、战火弥漫的 年代,你不甘愿就这样庸庸碌碌地随波逐流,你不愿麻木不仁地看着 自己的祖国就这样沉沦。所以,“鲁迅”这个名字响彻了祖国的山河, 你铿锵有力地“呐喊”,你执着探索地“彷徨”。你要的不仅是国民 身体上的健康以及心灵上的慰藉,更多的是对封建思想文化流弊和余 毒的揭露和批判。国人醒了,你却沉沉地睡去了,在另一个梦想的国 度,你开始了人生的又一段“呐喊”。 祥林嫂之死猜想 王慧君 在小说《祝福》中,鲁迅先生只是借短工之口交代了祥林嫂命运 的最后结局,并没有具体描写祥林嫂离开人世的情形,因此也就有了 对祥林嫂死时情形的种种猜测。探究祥林嫂死时的情形,也会有助于 读者了解人物形象和探究主题思想。 唐荣昆先生撰文认为,祥林嫂应该是自杀。如果说祥林嫂是自杀, 不妨这样来理解她的自杀行为:祥林嫂是以死来和那个吃人的社会做 最后的抗争。 《祝福》这篇小说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封建礼教吃人。祥林 嫂生命的归宿只能是她慢慢地被那个吃人的社会吞噬掉,而不应是她 自己主动来自我了断。在小说中,祥林嫂身上哪怕有一丁点儿的抗争 行为,都会削弱作品所反映的封建礼教、封建迷信吃人的本质,也会 削弱作品反封建礼教的力度,更会削弱本文的悲剧意义。因此,我认 为祥林嫂不可能是自杀。 关于祥林嫂的死因还应该结合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性格来进行推 断。情节在发展中体现出人物性格的特点,性格的特点又反过来推动、 决定情节的发展走向。《祝福》中,祥林嫂的死是在和“我”交谈之后 发生的。祥林嫂遇到“我”之后向“见识得多”的“我”询问了死后 灵魂有无和是否有地狱的问题。可见,在遭受了一次次的人生打击之 后,祥林嫂对她所深信不疑的灵魂、地狱等问题产生了疑惑,这疑惑 是源于捐了门槛之后所受的待遇和以前没什么两样。本以为捐了门槛 就为自己赎了罪,会和别人一样,自然也就可以帮助四婶摆放祭品。 但四婶一声“你放着罢,祥林嫂!”的“当头棒喝”使她彻底认清了 自己的地位——自己还和先前一样是不干净的女人,还是没有帮忙摆 祭品的资格。自己苦苦争取到的和大家平等做人的资格顷刻间化作乌 有,这使得她对灵魂、地狱的有无产生了怀疑,也使得她彻底失去了 活下去的精神支柱。 祥林嫂对灵魂地狱的有无有了难以明了的疑惑之后,是带着很大 的期望(“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向“我”讨教的,但我支 支吾吾“说不清”的回答,又使她的疑惑回到了相信灵魂和地狱存在 这一思想上,这也就加剧了她对地狱的恐惧心理,促使她更快地走向 了死亡。另外,在鲁镇,祥林嫂的周围是一群冷漠的人。无人肯怜悯 她,更谈不上伸手相助了,“一个破碗,空的”,足以说明这一点。 特别是在要准备祭神的时候,人们更不愿和她有丝毫的接触,担心她 的晦气会传染给自己。 所以说,祥林嫂的死应该是向“我”询问了地狱之有无等问题后, 由饥寒交迫加之对地狱的恐惧导致的,是鲁镇人的冷漠、封建礼教和 封建迷信思想把祥林嫂逼上了绝路。短工说她是“穷死的”,不妨可 以理解为她此时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身无分文,既没有劳作的机 会——“想做奴隶而不得”,也要不到一点充饥的食物。特别是在 “我”“说不清”地狱灵魂的有无之后,她更坚信了地狱的存在。在 家家准备祈求祝福的热闹气氛中,百无聊赖的祥林嫂带着对人世和对 地狱的双重恐惧走向了人生的尽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个时 候”,也在情理之中。应该说,自觉遵守封建礼教、笃信封建迷信是 祥林嫂至死未变的性格,她对此不会有丝毫的抗争,是带着“有罪” 的心理告别这个世界的,如果选择自杀,或许只能增加自己的负罪感, 来生还是要受到惩罚的。 我们可以这样来想象祥林嫂死时的情景: 天已黄昏,天空飘着雪花。她没有要到一点可充饥的食物,也放 弃了这种徒劳,回到了她存身的破庙中,蜷曲在庙内一角,身上裹着 那床破被。她累了,倦了,慢慢地,伴着饥饿和寒冷进入了迷蒙的幻 梦。在幻梦中,一个男人向她走来,模糊的面孔很像是祥林,但和她 只是擦身而过。而这时,一个更加清晰的面孔向她奔了过来,那是贺 老六,给她带来短暂快乐的男人。她面带久违的笑容向前奔去,要扑 向他的怀抱,可是贺老六一转身,就再也寻不到他的踪迹了。此时, 她仿佛又看到了她的阿毛在她的眼前剥豆,刚喊了一声“阿毛”,阿 毛又不见了。她急得大声呼喊,想四下里去寻找她的阿毛,却迈不动 脚步。正在这时,两个面目狰狞的小鬼来到了她身边,要把她带到阴 间去见阎王爷。她知道,阎王爷的裁定是要把她锯成两半,分给两个 男人。她本能地大声呼喊,想从小鬼的手中挣脱。就这样,她脸上带 着恐惧的表情告别了给她带来耻辱的世界。 深受封建迷信、封建礼教思想毒害的祥林嫂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她的一生,固然是她个人的悲剧,也未尝不是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 悲剧。 祥林嫂死了,人们对祥林嫂的具体死因的分析也有许多版本:有 人认为祥林嫂是体衰力竭,又冻又饿,倒毙在风雪交加的野地;有人 认为祥林嫂是无路可走,用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无论怎么理解, 只要言之成理,符合作品的背景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