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0.50 KB
  • 2021-06-09 发布

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20届高三考前模拟训练(二)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铁人中学2017级高三学年考前模拟训练(二)‎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22题,满分150分,共5页;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卡。‎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文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考古研究中发现,在古代,造成人类非正常死亡的原因有很多,很复杂,主要可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自然因素一般是指那些剧烈、不可抗拒的自然运动造成的伤害,这在考古发现中也屡见不鲜。最著名的当属罗马庞贝古城遗址和中国青海民和喇家遗址。社会文化因素造成的人类非正常死亡也有多种类型,最常见的是社会暴力冲突所造成的死亡和社会文化习俗造成的死亡。这些非正常死亡一般会在人类遗骸上留下可观测的痕迹,例如骨折、创伤、骨骼非正常失踪。‎ 此外,还有一种非正常死亡现象,与自然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可能都有关系,在考古中也很常见,却难以通过遗骸研究得以确认,这就是瘟疫。‎ 瘟疫考古线索难以发现。瘟疫类型多种多样,引发的原因也各有不同。有的是天气原因造成的,有的因环境破坏加剧了瘟疫的流行,有的是不合格的医疗卫生造成的,有的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具有社会性和自然因素双重属性。也有一些瘟疫的流行与密切接触动物有关,可分为被动性接触和主动性接触。瘟疫在中国史料中早有记载,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瘟疫及其治疗的记载。《周礼·天官·冢宰》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吕氏春秋·季春纪》记载:“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这说明当时对瘟疫的认识已达到了一定水平,认为瘟疫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原因之一是时令之气的不正常,是由“非时之气”造成的。‎ - 19 -‎ 瘟疫除了造成人口的非正常大量死亡,还可能造成社会和文化的大动荡和大变迁。历史上人群的大迁徙和文化的交替背后,都可能有瘟疫的影子。许多朝代的更迭和战争的爆发背后都有瘟疫的影响。尽管瘟疫爆发的记载不断出现,造成的后果严重至极,但在考古发现中却鲜有发现和报道。究其原因,除了考古发掘本身具有的偶然性之外,缺乏对考古发现的准确解读也是重要原因。少量的可能与文献记载的瘟疫有关的考古发现,也很少进行多学科对照研究,较少关注古代人类遗骸上体现的古代疾病甚至瘟疫现象。因此,目前不多的有关瘟疫的考古学研究,一般是建立在考古背景、随葬品、葬式葬俗、埋藏学等间接线索上,通过证据链的方式判断遗址形成的可能,甚至这种可能具有唯一性的解释。考古遗址中出现的大量非正常死亡和埋藏现象,可能是一种对生前病患者的隔离方式,也可能是为避免瘟疫的进一步传播而对病逝者采取的措施。我们据此可推测,史前居民在受到瘟疫威胁时,不排除对病患人群或区域进行了隔离。通过隔离、焚烧、迁徙等措施,可能有效控制了瘟疫,也为我们留下了可能与瘟疫相关的考古遗存。‎ ‎21世纪以来,科技考古技术不断提高,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引入考古研究后,极大提高了我们认识古代人群和社会的能力。2015年,《细胞》杂志报道了生物考古学者的研究,他们在欧亚大陆5000年前的数个遗址的人骨材料中发现了鼠疫的直接证据。这是最直接、最确凿的对古代人类遗骸进行的有关瘟疫研究。相信这种技术会更多地应用于中国考古学,推进中国古代瘟疫的考古学研究。 (《摘编自王明辉人类战“疫”的考古学思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骨折、创伤、骨骼非正常失踪等可见痕迹是社会文化因素造成的人类非正常死亡的主要证据。‎ B.瘟疫考古较难,引发瘟疫的原因复杂多样,瘟疫的流行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可能都有关系。‎ C.经考古发现,造成人口大量非正常死亡的瘟疫是引起社会和文化大动荡、大变迁的直接原因。‎ D.为了提高认识古代人群和社会的能力,21世纪以来,我们不断地将科技引入考古学研究之中。‎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先从考古发现的角度分析古代人类非正常死亡的原因,以此引入瘟疫考古确认之难。‎ B.文章以罗马庞贝古城遗址为例证明剧烈的自然运动造成的伤害在考古发现中屡见不鲜。‎ C.文章引用《周礼》等相关的史料记载论证当时人们对瘟疫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D.文章据考古遗存推测:史前居民受瘟疫威胁时,曾用隔离、焚烧、迁徙等措施控制瘟疫。‎ - 19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具有社会性和自然因素双重属性的瘟疫也有可能是由《吕氏春秋》中记载的“非时之气”造成的。‎ B.文字记载中瘟疫频发,后果严重,但考古发掘的偶然性等因素使其在考古发现中很少被发现报道。‎ C.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引入会有助于解决我国在古代瘟疫考古学研究当中各方面材料数量不足的问题。‎ D.因对瘟疫的考古学研究目前都建立在间接线索上,所以想办法获取有效的直接证据才是当务之急。‎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 材料一:‎ ‎2019年12月27日晚,由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实践二十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我国首型5米芯级直径的大推力运载火箭——昵称“胖五”的长征五号此次复飞成功,将以其位居世界前列的运载能力,为中国航天的“超级2020”打下坚实基础。‎ ‎“超级2020”看点1:探月三期嫦娥五号任务长五担纲!‎ ‎2020年,我国将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择机发射“嫦娥五号”,实现月面无人采样返回,圆满完成探月工程三步走的总体规划目标。嫦娥五号任务需要将8吨多的嫦娥五号探测器直接送入地月转移轨道,而完成这一任务,必须由具有大运载能力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来完成。‎ ‎“超级2020”看点2:执行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长五担纲!‎ ‎2020年,我国将通过长征五号发射火星探测器,探测器发射后,大约需要经过7个月左右时间的飞行抵达火星。我国将于2021年实现火星软着陆,开展火星环绕探测和巡视探测。‎ ‎“超级2020”看点3:空间站建设开启长五B“首秀”!‎ 我国载人航天空间站预计在2022年左右建成,可支持3名航天员长期驻留,在轨运行10年,将向国际社会开放合作,提供全球共享的空间应用平台。作为执行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中发射空间站核心舱的主力火箭——长征五号B火箭预计将在2020年迎来首秀,这也将加速我国载人航天空间站建设的步伐。‎ ‎(摘编自《长征五号遥三成功发射将开启中国航天“超级2020”》,人民网2019年12月27日)‎ 材料二:‎ - 19 -‎ 长征五号从2017年7月2日遥二发射失利,到2019年12月27日遥三发射成功,历时908天,累计进行了40余次关键技术试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北京11所副所长颜勇告诉记者,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发射失利,把拥有“金牌动力美誉”的液体动力事业推向了风口浪尖,芯一级大推力氢氧火箭发动机出现的故障,让发动机研制队伍承受了异常巨大的压力与考验。该所借助集团和六院的力量,利用一切有效资源,开展归零工作——可以说,这是一场技术攻关的“全国大联合”。各个系统、各个岗位重整旗鼓、从零开始,立即投入火箭复飞的准备中。一次又一次地推演流程,一项又一项地预想回想,一遍又一遍地操作演练。发测站某系统空气压缩机运行不是很稳定,设备厂家反复做了数十次改进试验,问题依然存在。‎ 如今,长征五号终于打赢这场“翻身之战”,它成为中国航天2019年最具标志性的任务。这不仅是因为它决定着后续嫦娥五号、载人航天空间站和首次火星探测等重大工程任务的执行,更在于它将科学试验由失败走向成功的过程,以这样一种直观的方式呈现到公众面前,让人为之牵动,让人为之惊叹。‎ ‎(摘编自《长征五号重生记:揭秘“胖五”成功背后的一波三折》,《中国青年报》2019年12月30日)‎ 材料三:‎ 实践再次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新的一年,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继续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努力在更多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根深才能叶茂,源远才能流长。探索未知世界奥秘、揭示重要机制机理的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科技创新的基石。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必须要在原创研究、原始发现上实现突破。广大科技人员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趋势,下好“先手棋”,甘于坐冷板凳,勇于做栽树人、挖井人,力争在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研究上取得更多突破,把科技创新的基石打得更深、筑得更牢。‎ ‎(摘编白杨光宇《让第一动力更加强劲有力》,《人民日报》2020年1月6日)‎ ‎4. 下列对“长征五号”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胖五”复飞成功为中国航天的“超级2020”打下坚实基础,长征五号能助力中国航天“超级2020”重要原因在于其运载能力。‎ B. 为圆满完成探月工程三步走的总体规划目标,2020年我国将用长征五号把嫦娥五号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 C. 我国载人航天空间站预计在2022年左右建成,长征五号的发射与载人空间站等重大工程任务的执行有直接关联。‎ D. 长征五号发射的成败核心在于原始发现上有无实现突破,已打赢“翻身之战”的长征五号成为中国航天2019年最具标志性的任务。‎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19 -‎ A. 长征五号此次复飞成功将为我国圆满完成探月工程三步走的总体规划目标和执行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B. 长征五号B火箭作为执行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中发射空间站核心舱的主力火箭将助力我国载人航天空间站的建设。‎ C. 长征五号显示了科学试验由失败走向成功的过程,这是它此次复飞成功成为中国航天2019年最具标志性任务的决定性因素。‎ D. 要想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国防等领域安全,掌握核心技术是不可或缺的条件。‎ ‎6. 以上三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西征记(节选)‎ 宗璞 晴朗的日子没有几天,天空又变得阴沉沉的,像随时要撒下雨雪。孟嵋坐在教室里,这正是她陪姐姐孟峨来上英文课的那间教室。如今自己是大学生了,在这里上课了。‎ 这一节课是江昉先生的《楚辞》,是选修课。这些日子因抗日战事和学生从军,人心波动不安,这间教室现在还是坐满了人。‎ 江昉抱着一摞书走进教室,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国殇”两个大字。读完全诗,默然片刻以后,他开始讲,讲到“首身离兮心不惩”这一句时,激昂起来:“人死了,可是其心不改,精神不死……最后一句‘魂魄毅兮为鬼雄’,这个‘毅'字很重要。”他起身到黑板前写字,只听“哧”的一声,长衫的下摆被椅上露出的钉子撕破了,现出里面的旧棉袍,有好几个破洞,棉絮从破洞里露出来。江昉毫不觉得,只管讲述,棉絮探着头陪伴他一直到下课。‎ 江昉放下粉笔,几个同学围上去提问题。一会儿,人散去了。孟嵋早从老校工处拿来了针线,走上来说:“江伯伯,我来缝一下,不然走起路来不方便。”江昉看看嵋,有些惊异地说:“你真长大了。”遂脱下长衫放在教桌上,嵋把撕破处对好,飞针走线,针脚匀净细密,这是碧初特意教的,一时缝毕,将长衫递给江昉。‎ 江昉走后,嵋收拾书包,这时庄无因走了进来。又下雪了,下得很急,不像昆明的雪。两人转过几间教室,不觉走进了图书馆。他们在最里面的长桌前,对面坐了。无因取出一叠粗纸,开始笔谈。‎ ‎“解析几何有问题么?”嵋的下节课是解析几何,无因特来做课前辅导。‎ ‎“现在的问题不是解析几何,我有更重要的问题。”‎ 无因脸上显出一个大问号。‎ ‎“我在想,社会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最应该做什么?我想去从军,像玮玮哥那样。”‎ - 19 -‎ 嵋在“从军”下面重重画了条横线。‎ ‎“你从军能做什么?我很难想象。”‎ 急雪在窗外飞舞,敲打着薄薄的玻璃窗。窗隙中透进了冷风,有同学过去将窗关紧。这一切他们两人都不觉得。‎ ‎“我做我能做的一切。”这是嵋的回答。无因写道:“我可以做些建议么?”‎ ‎“我知道你的建议,应该好好读书,可是现在更需要我们的地方是战场。”‎ 无因看了不语。嵋又推过一张纸来,上写着:“我只是烦了,连教室都老了。我想去加一把力,打胜仗,好结束战争。我想,那也是我们的本分。”‎ ‎“当然我也有这样的本分,不过我也有别的本分。你也有别的本分。”‎ 嵋抬头望了无因一眼。仍低头看那张粗纸,写道:‎ ‎“你应该继续读书,你会有大作为的。你没有被征调,也不需要你做志愿者,你不欠什么。”‎ 两人相视无语。无因收起那些粗纸,两人走出图书馆。急雪已经过去,几点雪花缓缓飘落。无因打伞送嵋到教室,便自走了。‎ 嵋不知这节课讲些什么。走过另一间教室时,正遇李之薇出来,两人遂一起走。“我正要去找你,刚好碰见了,”之薇说,“你知道吗?我有一个大决定。”‎ ‎“我也有一个大决定。”嵋说。两人对望,都笑了。不远处有人大声叫李之薇,之薇对嵋点点头,跑开去。‎ 晚饭后孟弗之才回来,嵋与合子端过一个炭盆,让他烤烤手脚。母亲吕碧初也走过来,坐在对面椅上。嵋、合子各自拿了小板凳偎在父母身旁。弗之下午去送过一批出发的学生,他说:“我站在那里,看着眼前那些年轻的脸,一个个都显得那样聪明活泼。我们不得不将他们送上战场,我们不得不如此。我难过的是,自己不能去。”‎ 灯光昏暗,弗之长叹一声。这时嵋忽然大声说:“爹爹,娘,我要去从军。”‎ 碧初猛然站起来,一手扶住嵋的肩。‎ ‎“你?”弗之说,“可你是女孩子!”‎ 正上高二的弟弟合子委屈地说:“我已经去报过名了,可是说我们年纪太小了。”‎ 嵋说:“我认真考虑过了,我要为胜利加一把力。”‎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弗之喃喃自语。‎ ‎“我不必‘市鞍马’,也不是‘替爷征’——不过,也算是代爹爹完成一个心愿吧。”嵋说着,望了母亲一眼,不觉流下泪来。碧初也已泪光莹然,一大滴眼泪落在嵋的额上。弗之伸手拭去了这滴泪,又抚着嵋的头,手在微微颤抖,默然不语。燃烧的木炭由红转白,发出轻微的声响。‎ 这一晚,弗之夫妇很久不能入睡。就嵋的性格来讲,她做出什么事,他们都不会惊异。他们能给嵋什么?只能是一副小小的行囊,装着她打胜仗的信心,‎ - 19 -‎ 次日,嵋清早到李之薇家,“我已经准备好了。”嵋说,“很顺利。”“我这里可不顺利。”之薇向房门扫了一眼,低声说,“妈妈和我吵,她不准我去。”‎ 近中午时分,李涟回来了,“薇儿,”李涟定了定神,唤了一声,和女儿之薇一起走到院中,“我可以明白地说,我支持你从军,国难当头,谁都有责任。若是说不通,就只管去好了。”‎ 又一天上午,之薇特地到父母的卧房仔细擦拭了摆在墙角的小供桌。回头见母亲面容憔悴、神情黯然,心上一酸,走过来想抱住母亲。但是她没有这个习惯,几次张口,只说:“如果家里真需要我,我就不去。”母亲金士珍摇头,并不看她,说:“小处需要你比不上大处,你去吧!”这是之薇没有想到的,她一歪身坐在母亲身边。母女依偎着,许久没有话。‎ 三日后,嵋戴着母亲缝制的温暖的手套,告别了父母,和之薇一起到曲靖医士训练班报到去了。‎ ‎(节选自宗璞《西征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8月版)‎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中有多处关于雨雪的环境描写,一方面以气候现象点明时令特征,另一方面也暗示人物所面临的现实的残酷性,为人物出征渲染悲壮的气氛。‎ B.长衫被撕破却“毫不觉得,只管讲述”,这体现了江昉先生教学的专注投入和洒脱不羁的性格,而孟嵋为先生缝补则是学子敬爱师长的真情流露。‎ C.“我认真考虑过了,我要为胜利加一把力。”孟嵋对父母说的话庄重而果断,可见从军是她深思熟虑后的决定,也表明她对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心。‎ D.对于女儿放下学业选择从军,孟嵋和李之薇的父母深明大义,都毫不犹豫表示支持;合子也希望报名从军,更反映了广大学子投身报国的愿望。‎ ‎8.请简要分析小说节选部分的叙事特点?(6分)‎ ‎9.有评论家说,《西征记》是“为一代青春学子立言”。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除奉礼郎,时池在杭,求签苏州判官事以便亲,许之。丁内外艰,执丧累年,毁瘠如礼。服除,枢密副使庞籍荐为馆阁校勘,同知礼院。充媛董氏薨,辍朝成服,葬给卤簿。光言:“董氏秩本微,病革方拜充媛。卤簿本以赏军功,未尝施于妇人。”初,西夏遣使致祭,延州指使高宜押伴,傲其使者,侮其国主,使者诉于朝。明年,夏人犯边,杀略吏士。赵滋为雄州,专以猛悍治边,光论其不可。至是,契丹之民捕鱼界河,伐柳白沟之南,朝廷以知雄州李中祐为不材,将代之。光谓:“国家当 - 19 -‎ 戎夷附顺时,好与之计较末节,及其桀骜,又从而姑息之,近者西祸生于高宜,北祸起于赵滋,时方贤此二人,故边臣皆以生事为能,渐不可长。宜敕边吏,疆场细故辄以矢刃相加者,罪之。”以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宣抚使下令分义勇戍边,选诸军骁勇士,募市井恶少年为奇兵;调民造干糒,悉修城池楼橹,关辅骚然。光极言:“公私困敝,不可举事,而京兆一路皆内郡,缮治非急。宣抚之令,皆未敢从,若乏军兴,臣当任其责。”于是一路独得免。元丰五年忽得语涩疾疑且死豫作遗表置卧内即有缓急当以畀所善者上之官制行帝指御史大夫曰非司马光不可。又将以为东宫师傅。《资治通鉴》未就,帝尤重之,数促使终篇。及书成,加资政殿学士。元祐元年,复得疾。是年九月薨,年六十八。太皇太后闻之恸,与帝即临其丧,赠太师、温国公,谥曰文正。京师人罢市往吊,鬻衣以致奠。岭南封州父老,亦相率具祭,都中及四方皆尽像以祀,饮食必祝。建炎中,配飨哲宗庙庭。‎ ‎(节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元丰五年/忽得语涩疾/疑且死豫/作遗表置卧内/即有缓急/当以畀所善者上之/官制行/帝指御史大夫曰/非司马光不可 B.元丰五年/忽得语涩疾/疑且死/豫作遗表置卧内/即有缓急/当以畀所善者上之/官制行/帝指御史大夫曰/非司马光不可 C.元丰五年/忽得语涩疾/疑且死豫/作遗表置卧内/即有缓急/当以畀所善者上之/官制行帝/指御史大夫曰/非司马光不可 D.元丰五年/忽得语涩疾/疑且死/豫作遗表置卧内/即有缓急/当以畀所善者上之/官制行帝/指御史大夫曰/非司马光不可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卤簿,古代帝王驾出时扈从的仪仗队,汉之后并非天子专用。也作“卤部”。‎ B.西夏,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建立的朝代,因位于中国的西北部,史称西夏。‎ C.戎夷,戎指北方少数民族,夷指东方少数民族,文中“戎夷”泛指少数民族。‎ D.配飨,古代专指帝王宗庙及孔子庙的祔祀,后通指其他祠庙的祔祀,也作“配享”。‎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司马光孝老爱亲,能身体力行。父亲在杭州任职,他请求外调苏州,以便侍奉父亲;父母去世后,他谨守礼节守丧多年,以至容貌憔悴。‎ B.司马光心系边关,献安边之策。对于边境事务,他认为关键在朝廷政策和用人,他反对赵滋以勇猛凶悍治边,也反对李中祐的姑息纵容。‎ C.司马光关心百姓,重休养生息。他主持永兴军务,抵制宣抚使分拨人马、征调百姓戍边的命令,敢于承担责任,呼吁国家和人民休养生息。‎ - 19 -‎ D.司马光一心为国,得身后荣宠。他去世后,太皇太后和皇帝亲自吊丧,赠封爵位;京城百姓罢市前往吊唁,有的人甚至卖掉衣服来祭奠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宜敕边吏,疆场细故辄以矢刃相加者,罪之。(5分)‎ ‎(2)岭南封州父老,亦相率具祭,都中及四方皆尽像以祀,饮食必祝。(5分)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4-15题。‎ ‎ 月夜二首 ‎ 王守仁①‎ 其一 万里中秋月正晴,四山云霭忽然生。‎ 须臾浊雾随风散,依旧青天此月明。‎ 肯信良知原不昧,从他外物岂能撄②!‎ ‎ 老夫今夜狂歌发,化作钧天③满太清。‎ 其二 处处中秋此月明,不知何处亦群英?‎ 须怜绝学经千载,莫负男儿过一生!‎ ‎ 影响尚疑朱仲晦④,支离羞作郑康成。‎ ‎ 铿然舍瑟春风里,点也虽狂得我情。‎ ‎【注】①王守仁,即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创立儒家心学,其核心思想为“致良知”。这两首诗是作者与弟子宴集时所写。②撄(yīnɡ) :干扰。③钧天:指天上的音乐。④朱仲晦,即南宋理学家朱熹。下句中的郑康成,即东汉经学家郑玄。‎ ‎14.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两诗首联都写到中秋之月,第一首意在描写富于变幻的山中月色,第二首作者由月色联想到了天下英雄。‎ - 19 -‎ B. 两诗颈联均通过议论来说理,第一首表现了作者的人格操守,第二首赞美了朱熹、郑玄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C. 两诗尾联各具特色,第一首描写作者月夜狂歌,歌声惊天动地,第二首作者借典故表达自己要向曾皙学习。‎ D. 两诗均熔说理、抒情于一炉。作者用自然流畅、富有气势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以及对弟子的期望。‎ ‎15.从这两首诗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歌内容加以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 (1)中国之美,美在山水,美在李白《蜀道难》笔下“ , ”的水石激荡,山谷空鸣;‎ ‎ (2)中国之美,美在田野,美在白居易《观刈麦》里“ , ”的麦浪翻滚,丰收富足;‎ ‎ (3)中国之美,美在宫阙,美在杜牧《阿房官赋》中“ , ”的萦回曲折,屋角尖耸。‎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近百年来,“中医太落后”“中医不科学”等_______之声_________。当前,中医无论是执业医生数量,还是医疗机构数量,都无法与西医________,医疗服务的天平在向西医倾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西医的差距不是一天造成的,也不是一天就能拉平的。坚持中西医并重,需要中西医“一碗水端平”。中医与西医治疗理念不同,分属不同的医学体系。( )。中医西医各有侧重,各有所长,没有必要分高低、论长短。二者不是对手,而是战友,其共同的敌人是疾病。治疗某种疾病,_______,一种医疗手段也好,两种医疗手段也好,一切以病人受益最大化为原则。无论中医西医,都不能包治百病。“单打独斗”的效果很难取得令人满意,因为是在治疗疑难疾病上。人类健康的星空,需要中西医联手点亮。‎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质疑 不绝于耳 等量齐观 因人而异 B.置疑 不绝如缕 等量齐观 因势利导 C.置疑 不绝于耳 同日而语 因人而异 D.质疑 不绝如缕 同日而语 因势利导 - 19 -‎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中医重整体,善用“坚盾”,关注“病的人”;西医重局部,善用“利矛”,关注“人的病”。‎ B.中医重整体,关注“病的人”,善用“坚盾”;西医重局部,关注“人的病”,善用“利矛“。‎ C.中医善用“坚盾”,重整体,关注“病的人”;西医善用“利矛”,重局部,关注“人的病”。‎ D.西医重局部,善用“利矛”,关注“人的病”;中医重整体,善用“坚盾”,关注“病的人”。‎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单打独斗”的效果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特别是在治疗疑难疾病上。‎ B.因为在治疗疑难疾病上,所以“单打独斗”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C.“单打独斗”的效果,特别是在治疗疑难疾病上,使它满意很难取得。‎ D.特别是在治疗疑难疾病上,“单打独斗”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20.下面是介绍“激光雷达技术”的框架简图,其中有①-⑤处空白,请根据图表内容,合理推断,在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词语,每处不超过7个字。(5分)‎ ‎21.请结合材料分析丰子恺漫画中“怒”的丰富内涵。(6分)‎ 材料一:‎ ‎“怒”有以下几个意项和用法:①生气,气愤。②形容气势很盛,不可遏止。③表示声响巨大,如“怒号”。④‎ - 19 -‎ 奋起、奋发,如“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⑤谴责,如“怒言”。‎ 材料二:‎ ‎ 1938年3月,丰子恺带着家人到达武汉,在目睹家园故国遭受的种种磨难之后,丰子恺在武汉到处奔走,从事救亡图存的抗战宣传工作。有一天,他在武昌乡下发现一棵被人砍伐大半截却仍然枝繁叶茂的大树,触景生情,以这棵大树为题材画了这幅漫画,并题诗:大树被斩伐,生机并不绝。春来怒抽条,气象何蓬勃!‎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从代购、代驾算起,到2020年,“代经济”在我国发展已有近20年时间。‎ 如今,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兴起,越来越便利的社交渠道、交易平台催生了各式各样的“代经济”新消费模式:代购、代跑腿、代遛狗、代排队、代相亲、代堆雪人、代相亲、代考试、代论文……“代经济”花样繁多,可谓“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以上现象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19 -‎ 大庆铁人中学2017级高三学年第二次高考模拟训练 语文答案 ‎1.选B项。【解析】A项,夸大其词。文中认为“这些非正常死亡(社会文化因素造成的)一般会在人类遗骸上留下可观测的痕迹,例如骨折、创伤、骨骼非正常失踪”,但不能说明是“主要证据”。C项,强加因果。D项,目的和手段表述相反。‎ ‎2.选B项。【解析】B项,曲解文意。作者用“罗马庞贝古城遗址”为例是证明“自然因素”是造成人类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3.选D项。【解析】D项,表述与原文不符。原文中说“2015年,《细胞》杂志报道了生物考古学者的研究,……发现了鼠疫的直接证据”。已经有“直接证据”了。‎ 4. D【解析】材料二中并未提及长征五号发射的成败核心在于原始发现上有无实现突破,且材料三中的“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必须要在原创研究、原始发现上实现突破”并不专门针对长征五号的成败。‎ 5. C 【解析】从材料二中“更在于它是以直观的方式将科学试验由失败走向成功的过程呈现到公众面前”可知“长征五号显示了科学试验由失败走向成功的过程”并非决定因素。‎ 6. ‎①材料一侧重展望2020年,介绍长征五号的复飞成功为中国航天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②材料二侧重回首过去,介绍长征五号发射成功背后一波三折的研发过程;③材料三侧重从国家战略的高度介绍国家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强有力支撑,突出其重要性。(每点给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7.D(“都毫不犹豫表示支持”错。)‎ ‎8.①运用第三人称叙述故事,真实客观地再现了一代青年学子走出书斋投身抗日救国的心路历程,叙述笔法自由灵活。②叙事线索清晰:小说围绕孟嵋和李之薇从军这一中心事件展开叙述,勾连人物故事,表现众多人物的精神风貌。③运用场面描写推开情节:如江昉上课、图书馆笔谈、孟家话从军、李家母女依偎等场面描写,将人、事、境融为一体(情节自然展开,人物形象丰富立体,环境描写巧妙烘托)。④叙事节奏平静舒缓:平静的叙述中涌动着人物汹涌的情感激流,如听了嵋的从军决定,碧初“也已泪光莹然”,弗之“伸手拭去了这滴泪,又抚着嵋的头”,母爱、父爱、家国爱融汇一体,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⑤叙事语言简洁洗练,有一种典雅之美。(每点2分,答对3点6分)‎ - 19 -‎ ‎9.①为一代青春学子的时代风貌立言:国难当头,青年学子孟嵋、李之薇毅然决定中断学业,离开温暖的家,与同学投身抗战,共赴国难。他们一旦选择,便义无反顾,体现那个时代的青年学子深沉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 ‎②为一代青春学子至纯至真至美的青春心声(追求)立言:选文中的孟嵋热情、开朗,追求知识,勤于学问,敬爱师长,对朋友坦诚相见,而面对母亲的不舍,她也会流下伤感的泪。小说正是在小我与大我的生命冲突中彰显一代青年学子蓬勃飞扬的青春气质,为他们至纯至真至美的青春心声立言。‎ ‎③为一代青春学子悠远宏大的成长背景立言:小说将一代学子放在悠远宏大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来塑造,他们的精神深植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他们耳濡目染着父辈、师长深沉的家国情怀,小说从侧面揭示了一代学子拥有崇高品格的深层原因。‎ ‎④小说通过塑造青春学子群像,为勇担时代责任和使命的青年树立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它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春学子在时代浪潮中胸怀国家,牢记使命,挺身向前,勇担大任。(每点2分,答对3点6分)‎ ‎10.B(元丰五年,忽得语涩疾,疑且死,豫作遗表置卧内,即有缓急,当以畀所善者上之。官制行,帝指御史大夫曰:“非司马光不可。”)‎ ‎11.C(“戎指北方少数民族”错,“戎”古代指西方少数民族。)‎ ‎12.C(“征调百姓戍边”错。原文为“调民造干糒”,即征调百姓造干粮。)‎ ‎13.(1)应该给边境的官吏下令,在边疆处理小事动辄用武的人,按犯罪论处。(“敕”“细故”“辄”“罪”各1分,句意1分,共5分)‎ ‎(2)岭南封州的父老们,也都纷纷祭奠司马光,京城及全国各地都画像来祭祀他,吃饭前 一定要先祭祀他。(“相率” “像”“祝”各1分,句意2分,共5分)‎ ‎【参考译文】‎ 司马光,字君实,是陕州夏县人。他的父亲司马池,曾任天章阁待制。朝廷授予他奉礼郎,因司马池在杭州,司马光便请求任苏州判官以便能侍奉父亲,朝廷答应了。父母亲去世后,他守丧多年,以至容貌憔悴。他谨守礼制,守丧期满,枢密副使庞籍推荐他为馆阁校勘,负责礼院事务。充媛董氏死后,大臣停止上朝,为她服丧。送葬时为其配备仪仗队。司马光说:“董氏的位次本来低微,病危时才拜为充媛。仪仗队本来是用于奖赏有军功的人的,从来没有用于妇人。”‎ - 19 -‎ 起初,西夏派使者来参加祭祀,延州指挥使高宜负责护送作伴,他对西夏使者很傲慢,并出言侮辱西夏国王。使者回去之后,报告了朝廷。第二年,西夏人犯边,杀掠官吏和平民。赵滋在雄州为官,只是凭他的勇猛和强悍治理边境,司马光先前就认为这样很危险。此时,契丹人在界河捕鱼,在白沟的南面砍伐柳树,朝廷认为雄州知州李中祐没有才能,准备派人取代他。司马光说:“我们的国家在少数民族归附我们的时候,我们和他们计较细枝末节;等到他们桀骜不驯的时候,又听其所为,姑息他们。近来西边的祸害起于高宜,北边的祸害因为赵滋,可是时下却认为这两个人是贤人,所以边境的官吏都以惹是生非为本事,渐渐发展到不可阻挡。应该给边境的官吏下令,在边疆处理小事动辄用武的人,按犯罪论处。”司马光以端明殿学士的身份出知永兴军。宣抚使下命令分拨义勇戍守边疆,挑选军队中的骁勇武士,招募市井中那些不怕死的少年为奇兵,并征调百姓制作干粮,全部修筑城池望楼,关辅一带因此而被骚扰,不得安宁。司马光极力呼吁:“国家和人民都困弊疲乏,不可以再生事,京兆一路全部是内郡,修缮并不是当务之急。宣抚的命令,不敢听从,如果说在军事方面缺乏什么,我担负责任。”于是一路独免骚扰。元丰五年,司马光忽然患言语不流畅的疾病,自己怀疑将离开人世,便预备了遗书,将其放在屋内卧房里,打算一旦病情加重,就将它托好友送给皇上。官制施行,皇帝指着御史大夫说:“非司马光不可。”又打算让他担任东宫太子的师傅。这时《资治通鉴》还没有全部完成,皇帝特别注重这本书,多次催促他快些完稿。书写完后,加授他为资政殿学士。元祐元年,司马光又患病,这年九月去世,终年六十八岁。太皇太后听到司马光去逝的消息,非常悲痛,和皇帝立即去吊丧。赠封司马光为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京城的人们罢市前往凭吊,有的人甚至卖掉衣物去参加祭奠。岭南封州的父老们,也都纷纷祭奠司马光,京城及全国各地都画他的像来祭祀他,吃饭前一定要先祭祀他。到建炎年间,将他供奉在哲宗的庙里,与哲宗一起享受祭祀。‎ ‎14.【答案】D ‎ ‎【解析】A项,“由月色联想到了天下英雄”错。“不知何处亦群英?”是指的自己与弟子的这次宴会是群英荟萃,此句既是自信,也包含对弟子成为英雄的期许。并非“由月色联想到了天下英雄”。B项,“第二首赞美了朱熹、郑玄对后世的巨大影响”错。由“影响尚疑朱仲晦,支离羞作郑康成”中的“尚疑”和“支离”可以看出,此句是说朱熹和郑玄对后世的影响不大,有待商榷,并非对二人的赞美。C项,“歌声惊天动地”“典故表达自己要向曾皙学习”理解错误。“化作钧天满太清”是期望自己的学说影响天下,并非“歌声惊天动地”;“铿然舍瑟春风里,点也虽狂得我情”是借助孔子与他的弟子曾皙的典故,一方面表现自己对曾皙志向的肯定,另外也借此勉励弟子向曾皙学习,因此“典故表达自己要向曾皙学习”表述错误。‎ 15. ‎①自信、狂放的形象:表现在作者对自己学说的坚信,和对朱熹、郑玄等儒学大家的不屑上。②有使命感,具有担当精神的形象:表现在作者拥有“为往圣继绝学”的理想,和对曾皙之志的追慕、对学生的殷切希望上。‎ - 19 -‎ ‎【解析】从第一首诗的“肯信良知原不昧,从他外物岂能撄”,可以看出作者对良知的坚守和对学说的自信;“老夫今夜狂歌发,化作钧天满太清”是说自己的学说一定会影响天下,让天下河清海晏,同样是对学说的坚信。第二首“影响尚疑朱仲晦,支离羞作郑康成”,对朱熹、郑玄的质疑和不屑,恰恰是因为相信自己能够超越他们。这都体现出诗人的自信、狂放的形象。而从第二首“铿然舍瑟春风里,点也虽狂得我情”,运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典故,从“得我情”可以看出肯定曾皙的理想,表达自己与曾皙有着相同的志向,即建设一个理想的社会;同时又将自己比作孔子,期望弟子成为曾皙那样的人,表达了“为往圣继绝学”的理想,和对曾皙之志的追慕、对学生的殷切希望。‎ ‎16.【答案】‎ ‎ (1)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 (2)夜来南风起 小麦覆陇黄 ‎ (3)廊腰缦回 檐牙高啄 ‎17.A(质疑,提出疑问。置疑,表示怀疑,多用于否定。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不绝于耳,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同日而语,同一事物或人在不同时间比较,多用于否定式。等量齐观,不管事物的差异,同等看待。因人而异,根据人的个体差异,而采取不同的态度或方式对待。因势利导,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向有利于实现目的的方向加以引导。)‎ ‎18.B(根据后一句话“中医西医各有侧重,各有所长”的内容就能推断出来)‎ ‎19.D(D项与前一句话构成递进关系,都从否定这方面来说的,语势连贯,没有语病。A项“取得令人满意”搭配不当。B项的“因为”“所以”构成因果关系,但“因为”引领的是介词短语而不是句子,有误。C项末句的“使”字对应的句子成分残缺了,另有杂糅和搭配不当之嫌)‎ ‎20.(5分)‎ ‎ ①定义(概念)‎ ‎ ②类别 ‎ ③工作原理 ‎ ④确定目标位置 ‎ ⑤劣势(缺点)‎ ‎ (每空1分)‎ 21. ‎(6分)①气势很盛,不可遏止。中国这棵大树虽然被日本侵略者“斩伐”,但仍然生生不息,有不可遏止、向上生长的蓬勃气象。②奋起、奋发。激励中华儿女奋起反抗,救亡图存。③对家园故国遭受的种种磨难感到气愤,对日本侵略者予以强烈的谴责。(每点2分)‎ - 19 -‎ 21. 本题属于热点现象评析类任务驱动型作文,即时评作文。旨在引导考生透过社会现象,从多维度进行审视、反思和追问,分析造成“代经济”现象的原因,书写自己对“代经济”现象的认识与思考。审题时首先要评判这种写作对象是好还是坏,如果好要给予褒扬,并分析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如果坏,要予以批判,分析原因,说明理由,揭示危害,并提出合理化建议等。‎ 本题立足生活实际,创设开放性情境,将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引导考生关注现实并对生活现象进行思考,正确面对现实问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写作时要联系社会,材料中列举的和没有列举而用省略号代替的“代经济”现象都可入文,比如代驾、代订酒店、代购机票、代扔垃圾、代上坟、代打游戏、代写作业、代写论文、代喝奶茶等。有人说“存在就是合理”,但是否合情与合法呢?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呢?考生对此要辩证分析,写出自己的独到认识。 ‎ 参考立意 ‎1.“代经济”服务别人,方便自己。‎ ‎2.“代经济”让生活便捷,也促进就业。‎ ‎3.对于“代经济”中的乱象,必须依法惩治。‎ ‎4.“代经济”代不了体验,代不了亲情。‎ ‎5.理性审视“代经济”,引导其良性发展。‎ ‎6.莫让“代经济”带坏年轻人。‎ 好的标题 ‎1.事躬亲,别等“代” 2.智“代”提效率,盲“代”成惰性 ‎3.诸事皆“代”,则诸事皆殆 4.代替诚方便,亲历质更佳 ‎5.“代”来方便,带走体验 6.代劳莫代脑 ‎7.代可代,非俱代 8.“代经济”不能“代经历”‎ ‎9.我将不我,“代”之罪也 10.代经济兮盛兴起,扬其利兮避其弊 ‎11.代办之闲不及躬身之趣 12.我需要,你帮助;你需要,我帮助!‎ ‎13.有些事,怎一个“代”字了得? 14.替代之法不妨用,躬亲之事不可推 ‎15.“代经济”的泛滥,是对体验感的轻视 16.莫让“暂代”成“取代” 范文精析 1.别让“代经济”变为“懒经济” 天气热了,下个单让别人帮我出去遛狗吧!这么长的队伍,点开交易平台让别人帮我排吧!……基于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兴起,各式各样“代经济”现象层出不穷。虽然方便了我们,我们也不能因为 “代经济”的发展使惰性肆意滋生,切忌“代经济”变为“懒经济”。‎ - 19 -‎ ‎“代经济”可谓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那为什么会出现如此花样繁多的“代经济”现象呢?首先,人民个性化需求会倒逼生产的升级。随着我国经济越来越发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产生新奇的消费热点,指引着生产者、生产平台升级服务与供给以满足人民多样的个性化需求。其次,“代经济”的实现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兴起,越来越便利的社交渠道、交易平台使得“代经济”的发展有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正是因为这二者共同作用,才促使当今“代经济”的高速发展。‎ 那么“代经济”值不值得推崇呢?这是现如今我们无法避免的一个问题,任何事物皆有两面性,我们应当理性、辩证地看待。代经济提升了社会运行的效率,解放了人们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这恰恰也是令人担忧的事情,让别人代替完成工作及事务,收获轻松与享受,惰性思维久而久之便会产生。如若不加以节制,惰性思维懒的本质便会肆意滋生和暴露出来。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来讲,“代经济”可能会减弱其动手、实践能力,不利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如今“代经济”快速发展,优点没有扩大,缺点依旧存在,怎样才能不让“代经济”变为“懒经济”是有待人民和社会思考和解决的。只有正确处理好“方便”和“惰性思维”的关系,才能使“代经济”健康发展,才能使人们收获轻松却不会让惰性滋生。对于国家来说,出台相关政策和法律条文可以规范行业发展;对于提供“代经济”服务平台来讲,可以在“代经济”平台的服务等方面下功夫。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来说,更是要以理性、辩证的思维看待,加强动手与实践能力,争做德智体美劳的时代新青年。‎ 正确看待“代经济”,合理使用“代经济”,使之变为促进社会发展的好经济。 2.给“代经济”唱唱反调 如今社会出现了一种很奇特的现象:“代经济”。代购、代价甚至是代相亲,这种“代经济”似乎是已经融入众人的生活,众人也早已司空见惯乃至“乐在其中”了。然而,我在此处却要给“代经济”唱唱反调,否定某些荒谬的“代字辈”。‎ 究其“代经济”的根源,这无非是人之本性使之然。因为嫌遛狗麻烦,便请人代而为之;因为对容貌不自信,便请人代为相亲——全然没有想过那姑娘要是一眼瞧上了代相亲者的尴尬。总而言之,由于人之本性,便诞生了“代经济”这短暂的租赁劳动关系。这似乎全然是情理之中的。‎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未必。那姑娘的一见钟情单不论罢,就是代跑腿,也会让自己强健的体魄日渐羸弱;就是代遛狗,也少了许养狗的乐趣。代经济,便是舍了过程,要了结果;舍了“躬身入局”,要了“隔岸观火”‎ - 19 -‎ ‎;舍了自己锻炼的机会,要了他人的不断进步。这多么飞财不讨好!不仅如此,长期迷恋代经济也不符合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劳动观和“实干兴国”——要是人人都以“代”懈怠,那中国还如何发展?‎ 言之略重,其实我批评的仅是那些把生活意义代出去的人。喝了酒,请个代驾无可厚非,毕竟酒驾违规违法,开个车也谈不上“生活的意义”,请人从海外代购个什么锅碗瓢盆,也合情合理。代经济也正属于便利生活中的一种。融入其中也是好事,正所谓顺应时代发展,体验美好生活。可总是有人要纠结于自己的狗和那情窦初开的姑娘,这便是让别人代替自己去生活了。一次两次罢了,若长此以往,自己势必成为稻草人——中看不中用了,也许到最后,连中看也消失殆尽了。‎ 所以代经济不可全面收下,亦不可敬而远之。要在享受便利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在幸福生活中保持自我进步的意识。德意志有个大科学家爱因斯塔说过:“人文关怀永远建立在技术之上。”那么我们也应该以自我发展为中心,辅以“代经济”,遂能使二者有机结合、升华了。也只有这样,中国的青年才能摆脱颓废者流的诱惑,愈是发光,愈是向上了。‎ 给“代经济”唱唱反调,给沉迷在狗和姑娘等代字辈们提个醒!‎ -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