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0.00 KB
  • 2021-06-09 发布

语文卷·2017届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凤霞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2017-02)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清远市凤霞中学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试题说明:‎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的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2.答选择题(1~4、10~12、17~19)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所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5-9、13 -16、20-22)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的艺术创作理论通常不以创意为中心,更加强调创作的技巧、素材等一些工具性问题。而在创意写作视野中,创意是第一性,写作是第二性的。‎ 创意写作学认为,创意最初从写作者的意识转化为笔端的文字,这个过程是“一度创意”。一度创意是原生态(文字态、文案态)的创意,一部分是直接以文字的形式直接产业化的,另外一部分也无法以其原初的面目进入市场(如舞台剧本等),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无法产业化的(如很多没有市场的纯文学作品)。“一度创意”常常并不以它本来的面目进入市场,它需要通过一定的转化,如转化为符合产业要求的创意形态(舞台剧、广告、电影等)。这种转化,并不是对大众趣味的简单迎合或者样态的简单变化,而是一个再创意过程,我们称它为“二度创意”。创意写作主张拓展文学领域,将文化创意产业的视角纳入其中,这样,创意写作学就将对“创意”的研究,拓展到了传统的艺术创作论之外,将其引申向产业态创意——“二度创意”。‎ 传统的文学理论家伊瑟尔认为作者创作完成的文学文本是不完整的,其中充满了空白,这些空白,需要依靠读者的想象去完成。而只有当读者填补了这些空白,一部文学作品才算真正地完成。伊瑟尔的观点为我们研究文学创意的产业化提供了思路和理论基础:创意写作也将是作者、读者和消费者共同参与的结果,文学创意要进入市场,实现产业化,创作者必须充分重视消费者的参与地位。‎ 文学正是因为其创意本质,才具有产业化可能。产业化过程本质是“一度创意”向“二度创意”的转化,这才使得文学从文字态转化为影视、戏剧、摄影等形式,从而使文学能与市场经济更紧密结合,推动文化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深入,又反过来促进文学创意的不断涌现。文学创意离不开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非但不会扼杀文学,反而会使文学重获新生,更加繁荣。‎ 在市场化的今天,在这个以视听文化为主导的时代,文学产业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文学消费者在某种程度上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如果过分强调“二度创意”,纯粹基于文学接受者和消费者视角进行创作,则会陷入一种媚俗的困局。同样,如果过于强调“一度创意”而忽视 ‎“二度创意”也不利于文学的发展。在传统的观念里,我们普遍习惯于将文学与市场割裂开来,传统的艺术创作论把文学界定为审美和意识形态的观点也遮蔽了我们对文学的全面认识,文学产业化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基于文化消费的角度考察文学的方法。这就要求创作者在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纳入市场意识,用一种全局性的观念来促进文学的发展。‎ ‎(摘编自葛红兵、高尔雅《从创意写作文学角度重新定义文学的本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的艺术创作理论将文学界定为审美和意识形态,更加强调创作的技巧、素材等问题。‎ B.创意写作以创意为中心,主张将写作从文学领域拓展出去,将文化创意产业纳入其中。‎ C.“一度创意”是将作者的意识转化为笔端的文字,作品呈现为原生态而无法实现产业化。‎ D.文学产业化要求创作作者在创作时要有市场意识,要用一种全局性的观念来促进文学的发展。‎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二度创意”是一个再创意的过程,它将“一度创意”的作品转化为符合产业要求的创意形态。‎ B.伊瑟尔认为文学创意需要在产业化过程中才能完成,因此创作者必须充分重视消费者的参与地位。‎ C.文学的本质是创造,没有文学的“一度创意”这一基础和前提,也就没有“二度创意”的转化。‎ D.将文学与市场割裂开来的传统观念,在视听文化为主导的今天已经与文学产业化的趋势相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创意写作学认为“创意第一,写作第二”,“创意”这一概念的提出,填补了传统艺术创作理论的空白。‎ B.在市场化的今天,文学很难再像过去那样以文字形态作为传播的主要形式,它所依托的媒介将更加多样,如舞台剧、影视、网络视频等各种形态。‎ C.文学创意进入市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又反哺文学创作,使文学重获新生,更加繁荣。‎ D.市场化背景下,文学的发展强调“一度创意”和“二度创意”的结合,换言之,要让文学和市场深度融合,两种“创意”不可偏废。‎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陈翰伯:文化的先行者 ‎ 中国出版界有一位重要人物值得记忆。他重要的标志,不但在后30年,也在前30年;不但在政治上,也在文化上。他不但是一位政治的执行者,也是一位文化的先行者。他,就是陈翰伯。‎ ‎ 20世纪30年代,陈翰伯就读于燕京大学。他曾与姚依林、黄华、黄敬等人一起,参与领导“一二.九“学生运动。那时他们经常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客厅中聚会,讨论时势与未来,陈翰伯也因此与斯诺结下友谊。他曾经陪同斯诺夫人尼姆·威尔斯到延安,拜见毛泽东、朱德,为他们当翻译。1936年7‎ 月,从燕京大学毕业后的十余年间,陈翰伯作为一位“潜伏”的红色报人,用笔名王孝风、梅碧华等,写了许多好文章。他的公开身份是记者、编辑,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他需要做的是尽最大可能在报纸上登载国民党政府不愿意登载的消息,撰写社论、时评,婉转地有策略地宣传共产党的主张。他不可能不暴露左派的面目,因而时时刻刻处在危险之中。‎ ‎ 1958年8月。陈翰伯奉命出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他十分注重文化传承的力量。他上任后首先跑到上海,找寻老商务留下的资料,恢复商务印书馆种种出版建制,延续“百年商务”文化香火。有趣的是,陈翰伯的这一份苦心,竟然在他文革时期写的一份检讨书中,清晰地表达出来。“我是复活旧商务的罪人,……我一九五九年在上海办事处查了很多材料,这些材料以后都运到北京,我请胡愈之等人做了馆史的报告,后来就设立了馆史研究室,举办展览会和六十五周年的纪念。与此同时,我在报纸上发表了很多消息,到一九六二年,在我的招魂纸下,旧商务这具僵尸,已经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散发臭气,毒害人性。”这样的文字,读来让人心酸。‎ ‎ 接手商务印书馆后,陈翰伯总是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我们该奉献什么,我们能奉献什么。此后8年,可谓功勋卓著。汪家熔曾详细罗列出那个年代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重点图书项目:社会科学经典395种;经济学著作115种;政治学著作,不算大量提供给中央理论小组的,有93种;历史和历史学66种;工具书,包括修订《辞源》,编写《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和《俄汉大辞典》等;此外,还有英、法、德、日、西、阿拉伯、越南、印尼等外语方面的词典、语法书和其他读物。正是这些图书的出版,托起了陈翰伯作为出版家的历史地位。‎ ‎ 说到先行者,是说他做了许多开拓性工作,是一个时代的启蒙者与引路人。略举两例:其一,为国家开列辞书建设的书单。1972年,遭受迫害的陈翰伯从干校调回北京。1975年,着手制订周恩来总理在病榻上批准的“中外文辞书出版十年编辑规划”。那时,很少人相信这个规划能够实现,但是陈翰伯却固执地认为它可以实现,因为有人民。陈原回忆那段历史时写道:“1975年,翰伯抓住这个机会,要进行一项规模宏大的基础工程。……13年的实践,证明这项基础工程对于国家现代化有多么巨大的意义;13年的事实,也证明翰伯的信心来自人民,是现实的。”‎ ‎ 其二,创办《读书》杂志。《读书》创刊号发表了李洪林的文章《读书无禁区》。在叫好声中,也引起了数不清的质疑。1981年4月,陈翰伯在亲自撰写的社论《两周年告读者》中,对这篇文章给予很大支持。文中写道:“我们重申我们赞成‘读书无禁区’的主张。‘四人帮’垮台后,风沙虽然已过,不敢重开书禁的还大有人在。当时我们针砭时弊,喊出‘读书无禁区’,深受读者欢迎,我们非常感激。”《读书》就是这样,触摸时代最尖锐的问题,在社会大势中保持了自己的领先地位,成为一面旗帜。‎ ‎ (有删改)‎ ‎ 【相关链接】‎ ‎ ①陈翰伯(1914~1988),中共党员,新闻家、编辑出版家、国际问题评论家。解放后曾任商务印书馆总编辑兼总经理、人民出版社领导小组组长、文化部出版局局长、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代局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等职务。(摘自“百度百科”)‎ ‎ ②在政治运动中,一批学者和翻译家被划为“右派”,丧失了从事研究工作的权利。陈翰伯曾冒着很大的风险,卷着铺盖到北大“蹲点”,按照拟定的学者名录一个个寻访。众多“靠边站”的专家学者如朱光潜、贺麟、王以铸得以出山,担当古典名著的翻译工作。这段经历当时虽未给陈翰伯带来大的影响,但在“文革”中,陈翰伯没能躲过打击,被批判为“招降纳叛”。(摘自吉祥《陈翰伯是谁?》)‎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20世纪30年代.陈翰伯曾参与领导“一二·九”‎ 学生运动,在美国经常参加记者埃德加。斯诺组织的聚会,与斯诺结下友谊。‎ ‎ B.陈翰伯曾作为翻译陪同埃德加·斯诺及夫人拜见毛泽东、朱德;大学毕业后,潜伏在国民党统治区,有策略地宣传共产党的主张。‎ ‎ C.陈翰伯在检讨书中,称自己是复活旧商务的罪人,委婉地陈述自己恢复商务印书馆出版建制、延续商务文化传承所作的贡献。‎ ‎ D.本文由总到分,按时问顺序安排材料,表现了陈翰伯既是红色的报人,是优秀的出版家,还是文化的先行者的三方面特点。‎ ‎5、陈翰伯是文化的先行者,他的做法有怎样的历史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6、陈翰伯为什么能在出版方面取得非凡的成就?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化装者 杰克·伦敦 ‎①晚上,一群喝的醉醺醺的人在大街上走着,他们身上穿着五颜六色的皮袄和皮上衣,说说笑笑,一边走一边跳舞。一个身材矮小的士兵蹦蹦跳跳地走在人群前头,身穿一件破旧的军大衣,头上的帽子歪向一边。一位“军官”迎面向人群走来。“您为什么不向我敬礼?”“军官”向那个身材矮小的士兵猛扑过去,厉声问道。“呃?为什么? 站住!你是哪个部队的? 为什么不向我敬礼?”“亲爱的,可我们是化了装的人呀! ”矮个子士兵用女里女气的声音回答道,于是那群人和“军官”都一起纵声大笑起来……‎ ‎②包厢里坐着一位相貌美丽、体态丰盈的女子:她的龄很难确定,不过她还很年轻,而且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她仍将很年轻……她衣着华丽,雪白的胳膊上戴着一副沉重的手镯,胸前别着一枚钻石胸针。她身边放着一件价值上千卢布的毛皮大衣。在走廊上,一位袖口绣着金银边饰的听差正在等着她,大街上停着两匹毛色乌黑发亮的高头大马和一辆铺着熊皮车毯的马车,等她乘坐……她那张保养得很好的漂亮脸庞和那身穿戴,都向人们表明:“我很幸福,我很有钱”不过读者诸君,你们可千万不要相信她的话。‎ ‎③“我是个化了装的女人! ”她心里想道,“明天或者后天,男爵一旦跟奈底娜要好起来,他就会把我身上的一切扒掉。”‎ ‎④一张牌桌旁坐着一位身穿燕尾服的胖先生,他的下巴颏上叠着三层肉,两只大手又白皙又娇嫩。他手旁放着一大堆钱。他打牌打输了,但并不气馁。相反他面带微笑,显得很从容。因为对他而言,输掉一千或两千卢布算不了什么。餐室里,有两个仆人正在为他准备牡蛎、野鸡和白兰地。他喜欢吃丰盛的晚餐。晚餐后,他将乘坐四轮轿式马车到她那儿去。她正在等待他。他日子过得一定很舒服吧?瞧他那副怡然自得的样子!不过且慢。你们去看看他那肥胖的脑袋里正在胡思乱想些什么吧!‎ ‎⑤“我是个化了装的人。一旦对我进行审查,大家就会发现,我只不过是个化了装的人而已!”‎ ‎⑥法庭上,一位律师正在为一位女被告辩护……那是一位相当漂亮的女人,她脸上流露出极度的悲伤,显出一副完全无辜的样子! “上帝有眼,她是无辜的! ”律师的两只眼睛炯炯发亮,面颊上泛着红晕,话声里带着哭调……他为被告感到痛苦,如果她被判有罪,他准会悲痛欲绝,非活活气死不可!……听众都兴致勃勃地屏住呼吸听他辩护,唯恐他过早地结束辩护“他不啻是一位诗人”——听众窃窃私语。但他只不过是个化了装的诗人而已! ‎ ‎⑦“要是原告能付给我几百卢布,我就会马上把她打入监牢! ”他心里这样想,“如果让我扮演起诉人的角色,效果也许会更好!‎ ‎⑧村里走着一个喝醉了的小个子农夫,他一边吱吱呀呀地拉着手风琴,一边唱歌。他脸上露出一种令人怜悯的醉态。他嘻嘻地笑个不停,像跳舞似的蹦哒着。他日子一定过得很快活吧?不,他是一个化装者。‎ ‎⑨“我饿了,我真想饱餐一顿!”他心里这样想。‎ ‎⑩一位年轻的医学教授正在讲导论课。他硬要人们相信,再也没有比献身于科学更幸福的了。他说:“科学就是一切!科学就是生命! ”人们都相信他的话……不过,要是能听到他下课后都对他妻子说了些什么,人们就会把他称作一个化装者了。他对妻子说:“亲爱的,我现在已经当上了教授。教授登台上课赚钱的机会要比普通医生多十倍。我现在打算一年赚它两万五千卢布。”‎ ‎⑾六个出入口,灯火辉煌,人群拥挤,宪兵在维持秩序,倒卖黑票的小贩比比皆是。这是一座剧院剧院大门上赫然题写着“专演讽刺剧和醒世剧”这样几个大字,就像埃尔米塔日博物馆大门上的题字一样醒目。这里的票价特别昂贵,报纸上常常发表长篇评论,说是鼓掌者多,喝倒彩者少……不啻是一座艺术宫殿!不过,这是一座化了装的艺术宫殿。如果您把“专演讽刺剧和醒世剧”这个牌子摘掉,就不难看到它的真实名称:“康康舞和逗乐场”。‎ ‎【注】康康舞起源于法国,原是一种轻快粗犷的舞蹈。康康舞的典型动作,高踢腿,必须高过鼻尖,另一个动作就是跳起来然后做一个落地大劈叉。‎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小说第⑥⑦自然段的主角是一位为女被告辩护的律师,作者对其神态、语言进行了夸张的描写,在其眼中,法律也只是一场游戏。‎ B.年轻的医学教授想要人们相信献身科学是最幸福的事情,可是他自己却未必这样想,这反映了“医者不自医”的现实状况。‎ C.小说使用了先铺展再收束的“扇面式”结构,从开篇起就逐一展现出六个并列的表演场景,让形形色色的主人公一一现身说法,给读者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D.作者塑造的化装者都是有钱有势或者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他们人前光鲜亮丽,人后丑态毕现,而第⑧⑨自然段的小个子农夫和其他几个主角不一样的。‎ E.小说的最后点出前面所写实乃剧院的“讽刺剧与醒世剧”,既给出谜底,让人恍然大悟,又自然地追问其现实批判意义。‎ ‎8.下列有关小说标题“化装者”的含义与作用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化装者”的字面含义是指在剧院化装表演的演员。‎ B.“化装者”三个字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是小说主旨的体现。‎ C.“化装者”作为标题暗讽了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阳奉阴违、口是心非、戴着面具生活的人。‎ D.“化装者”交代了小说主要人物形象及其特征,贯穿全文,具有线索作用。‎ 一、 小说描绘的是一座剧院中缤纷、杂乱的情景。这种表演情景和现实世界有着怎样的联系?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关中事计户口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汉三年,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之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鲍生谓丞相曰:“王有疑君心也。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于是何从其计,汉王大悦。汉五年,既定天下,论功行封。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酇侯,所食邑多。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汉十二年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客有说相国曰:“君灭族不久矣。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污?上心乃安。”于是相国从其计,上乃大说。上罢布军归,民道遮行上书,言相国贱强买民田宅数千万。上至,相国谒。‎ 上笑曰:“夫相国乃利民!”民所上书皆以与相国,曰:“君自谢民。”何素不与曹参相能,及何病,孝惠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何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回:“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孝惠二年,相国何卒,谥为文终侯。‎ ‎ (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孝惠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 ‎ B.孝惠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 ‎ C.孝惠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 ‎ D.孝惠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御史,先秦时为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自秦至清,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 ‎ B.图书,文中指地理图册、文书档案。“律令”和“图书”是秦治理国家的重要资料。‎ ‎ C.关中,指嘉峪关以西地区,四面为天然地形屏障,战国后有“四塞之国”的说法。‎ ‎ D.昆弟,指哥哥和弟弟,后比喻亲密友好。“昆仲”“昆玉”,均为称人兄弟的敬辞。‎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萧何善于识人,情趣不凡。高祖为平民时,萧何多次凭为官的职权保护沛公:沛公进咸阳,唯独萧何不求取金帛财物,表现出与诸将不同的情趣。‎ ‎ B.萧何推荐贤才,外不避仇。萧何曾经举荐韩信;萧何素来与曹参不和,汉惠帝询问萧何在萧何百年之后能否让曹参行相国之权,萧何认为人选合适。‎ ‎ C.萧何忠心耿耿,不重私产。汉二年,萧何守关中,转运粮饷,补充兵员,成为汉王坚实的大后方;购置田宅居处偏僻,建造家园、不修筑有矮墙的房舍。‎ ‎ D.萧何纳谏解危,终得保全。采纳鲍生意见,派亲人到汉王营中效力且作人质;采纳门客意见,贱价强买平民田宅示自己无政治野心,平安解除信任危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上笑曰:“夫相国乃利民!”民所上书皆以与相国,曰:“君自谢民。”(5分)‎ ‎(2)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九日蓝田崔氏庄 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①,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②远从千涧落,玉山③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莱萸仔细看。‎ ‎ 【注】①吹帽:此处用“孟嘉落帽”的典故。孟嘉,东晋名士、官员,其性风流蕴藉。《晋书》记载:(孟嘉)“‎ 为征西桓温参军,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燕龙山,僚佐毕集。有风至,吹嘉帽堕落,嘉不之觉。温使左右勿言,欲观其举止。嘉良久如厕,温令取还之,命孙盛作文嘲嘉,著嘉坐处。嘉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叹。”②蓝水:即蓝溪,在蓝田山下。③玉山:即蓝田山。‎ ‎14、本诗表现了作者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15、本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论语》中,孔子认为探求学问或了解事物,应采取极其诚实的态度。他教诲子路说,“,”是智慧。‎ ‎(2)庄周的《逍遥游》中,作者引《齐谐》的说法,说鹏鸟飞到南海去,“水击三千里,”,而它离开北海是乘着六月的风。‎ ‎(3)杜甫的《登高》中,“,”两句描写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第Ⅱ卷表达题(80分)‎ A、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能否取得好成绩,其实和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法休戚相关,脱离这三个方面去追求好成绩,无异于痴人说梦。‎ ‎②中美在大数据、云服务等多个方面都需要思想之间的碰撞,面对最为敏感的网络问题,推心置腹的探讨才是妥当地解决问题的方式。‎ ‎③当中国步入商品社会后“顾客就是上帝”的理念被大力提倡,但这不等于说为顾客服务的人就是奴仆,顾客花了钱就可以趾高气扬 ‎④台湾问题说到底也是两岸中国人自己的事情,正所谓疏不间亲,任何第三方势力都不能对两岸同胞所做出的选择说三道四,指手画脚。‎ ‎⑤张嘉佳导演的《摆渡人》尽管有王家卫的监制,但由于导演本人缺乏经验,所以和王家卫亲自导演的影片比起来,自然也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⑥2016年,我国五系标准化工作也已全面启动工业和信息化部,毕其功于一役,于年初启动了五届技术各系统方案的最终实验。‎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④⑥D.③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随着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中竹书《论语•知道》篇的出土,让在汉魏时代就已失传的《齐论》版《论语》重新回到了公众视野之中。‎ B.美国新当选总统特朗普虽然在大选前曾质疑北约存在的必要性,然而美国与北约的防务合作仍然是美国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支柱。‎ C.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制造业成本上升是勿庸置疑的,但仅从一点匆忙得出“中国制造”前景堪忧的结论,未免有些简单和片面。‎ D.12月,京津冀区域持续多日的雾霾,主要是由于秋冬季节,燃煤供暖等原因加重了污染排放量,很容易形成,重污染天气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科学同样要有美感,技术创新也能很诗意,如果把科技比作繁茂的大树,效率和性能是其________人文要素则近乎于________‎ ‎。没有树干,枝叶无所依存,剥掉树皮去除叶子树干不过是根木头科技不能只有理性思维而缺少诗性思维,否则就难免枯燥无趣以城市规划来说,许多城市的新城区道路宽度,公共广场都唯宽大是从,不仅________,而且也________既浪费也没有特色。‎ A.树干枝叶不讲科学诗意无存B.树干枝叶诗意无存不讲科学 C.枝叶树干不讲科学诗意无存D.枝叶树干诗意无存不讲科学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诗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5分)‎ ‎“一阴一阳之谓道”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论断。那么①首先②?万事万物都存在这种关系,比如自然界的天地、四季、山水、风火等都有阴阳之别,其次阴阳两种属性尽管是对立的,,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互相配合,才能化生万物再次,阴阳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比如泰与否损与益等,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上所述可见,阴阳两种属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1下面是某项技能训练的成绩曲线图,请简要概括练习成绩变化的三个特点,没点不超过6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报给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提了如下建议:‎ ‎1.要留意报纸,杂志边角处的广告。‎ ‎2.将一件电器完全分解并重新装上。‎ ‎3.去一次最危险的职业场所。‎ 你认为以上建议中哪一条最不可思议,而又极有意义?请谈谈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模语文答案:‎ 一、(一)CBA ‎(二)4、D【解析】A.原文是“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客厅中聚会”,并不是“在美国”参加埃德加·斯诺组织的聚会。B.原文是“陪同斯诺夫人尼姆·威尔斯”,不是“陪同埃德加·斯诺及夫人”。C.我们可以从陈翰伯的检讨书中看出他在恢复商务印书馆出版建制、延续商务文化传承所作的贡献,并不是他要 “委婉地陈述自己恢复商务印书馆出版建制、延续商务文化传承所作的贡献”。 ‎ ‎5、①工作的开拓意义:陈翰伯进行的具有开拓性的规模宏大的基础工程,对国家现代化建设具有巨大意义。②思想的启蒙意义:陈翰伯赞成“读书无禁区”的主张,敢于破除思想禁区。③时代的引领意义:陈 翰伯创办的《读书》触摸时代最尖锐的问题,引领了社会大势。(任选两条作答,每条2分,共4分)‎ ‎6、①有见识。他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注重文化传承的力量,恢复商务印书馆出版建制,延续“百年商务”文化香火。②有责任感(实干精神)。接手商务印书馆后,八年间,出版大量图书,功勋卓著。③有开拓进取精神。为国家开列辞书建设书单,创办《读书》杂志。④延揽名家,保护人才。冒着很大的风险,一一寻访众多“靠边站”的专家学者,使他们得以担当古典名著的翻译工作。⑤他出任具有百年历史的商务印书馆总经理,这为他提供了出版的舞台;周恩来总理批准了“中外文辞书出版十年编辑规划”,为他提供了历史机遇,这是客观因素。(任选三条作答,答对一条给1分,答对两条给3分,答对三条给5分)‎ ‎(三)‎ ‎7.BD(选B3分,选D2分,选A.C.E不给分)。【解析】B选项中“医者不自医”的说法属于无中生有,文章中说的是为了挣钱。D选项中小个子农夫也是“化装者”,假装自己很超脱、很快乐,其实生活很不堪。‎ ‎8.D (该标题不具备线索的作用)‎ ‎9.剧院中缤纷、杂乱的情景,正是现实世界的真实情景的折射(2分)。剧院中牌桌旁怡然自得的绅士(胖先生)、包厢里雍容华贵的女子,到军官、士兵和农夫,个个都是“化装者”,就连道貌岸然的律师和医学教授,说的也是欺世盗名、心口不一的谎言。这足以说明,在现实世界中,道德已经沦丧,人们已经失去了是非善恶的界线(2分)。联系现实分析部分,大意对即可(2分)。‎ 二、‎ ‎10、A【解析】从实词角度看,“孝惠自临视……”中的“临视”意为“去探视”;“曹参何如”中的“何如”意为“怎么样”;“何顿首曰”中的“顿首”意为“叩头”。从语境角度看,上文说“何病”,那么“孝惠自临视………”中孝惠皇帝“临视”的只能是“相国病”(因关心而探视),而不是“相国病因”(因怀疑而探视);“因”字放在“问……”前,作“趁便”解,故在“相国 病”“因问日”中问断。从语法角度看,“曹参何如”中,“何如”作“曹参”的谓语;“何顿首曰”中,“何”作“顿首”的主语,故在“曹参何如…“何顿首曰”中间断。‎ ‎11、C【解析】“嘉峪关以西地区”错,“关中”应指函谷关以西地区。‎ ‎12、A【解析】不是“情趣不凡”,而是“见识不凡”。文中“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写萧何为让汉王详尽地掌握全国地理、户籍等方面的情况保存了相关资料,为统一天下创造了条件,其言外之意为萧何眼光远大,深谋远虑。‎ ‎13、(1)高祖笑着说:“你这个相国竟是这样‘利民’!”高祖把民众的上书都交给相国,说:“你自己向百姓谢罪吧。”(“乃”“以…‘与”“谢”各1分,句意1分)‎ ‎ (2)我的后代贤能,就学习我的俭朴;后代不贤能,也不会被有权势的人家夺取。(“贤 ‎”“师…‘毋”“势家”各1分,句意1分)‎ ‎14、①怀才不遇,晚境凄凉。诗人虽有孟嘉之才,现在却羞露短发,不敢与古人相比。②强颜自宽,不拘形迹。诗人欣慰赴约,宴会上得意尽欢,豁达乐观。③心怀隐忧,借酒浇愁。山水永恒,病体难料,想明年今日,自己还能健在吗?(每条2分,有道理即可)‎ ‎15、①反衬(以乐写哀、侧面描写、以事写情):以兴至尽欢、笑请旁人为自己正冠,反衬(侧面表现)自己老境颓唐的悲凉;以山水无恙反衬人事无常。②用典:用孟嘉落帽典故,以孟嘉风流蕴藉之态,反写自己悲凉、落寞而又强颜欢笑的情态。③烘托(借景抒情):以开阔萧瑟、气象峥嵘之景烘托内心的豪壮、感奋。④设问:尾联首句发问,引发读者感慨,凸显诗人沉重的心情和深广的忧伤。⑤神态(动作)描写:醉把茱萸细看,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人事难料的感慨。(任选三条作答,答对一条给1分,答对两条给3分,答对三条给5分。其他有道理亦可)‎ ‎16、(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三、‎ ‎17.C(①“休戚相关”:彼此间福祸互相关联,错。②“推心置腹”:意为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心待人,正确。⑤“相形见绌”与“显得”重复。错误。⑥“毕其功于一役”: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正确。)‎ ‎18.C(A项,缺少主语,删掉“随着”或“让”;B项,语序不当或中途易辙,应将“虽然”放在“美国新当选总统特朗普”之情;D项,句式杂糅,删掉“原因”,最后一分句主语残缺。)‎ ‎19.A ‎20.①阴阳二者是什么关系呢 ②阴阳是互相对立的 ③但也是互相依存(统一或配合)的(意思相近,符合语境即可。答对一处2分,两处4分,三处5分)‎ ‎21.①总体不断提高 ②有起伏 ③增幅渐小(增速渐慢或前快后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