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1.50 KB
- 2021-06-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高三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晚唐时期,书画家给作品强势注入自己的“意”“态”。标志着书画从此走上以媚妍为特征的漫漫长途。作为“意”“态”反叛之前奏,书画家开始追寻媚妍以外审美元素匡救其弊。缘此,“南北之画“应运而生,进而在后代产生了“南北之论”。明朝董其昌在《容台别集》中提出“画分南北二宗”,强调“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分也”。他虽没有在地域上给绘画强加分类,但从禅宗教义上认为南派重“顿悟”常“寄乐于画”,北派重“渐悟”而绘画“精工之极”。在书法上,清代阮元在《南北书派论》中,以正史、《金石略》以及南北朝《水经注》《公颜氏家训》为据,在地域上将书法鲜明地分为南北两派。认为南派属江左风流。疏放妍妙,北派尊中原古法,拘谨拙陋;南派适宜于启牍,北派适用于碑榜。
“南北之论”出发点都是为了避免媚妍,双方归结点却迥然有别。董其昌推崇南派绘画,认为南派充盈自我隐逸、淡然林泉生命意识,不为物役、不为世俗、无不融洽才是画派“正宗嫡传”。而阮元则一味尊崇北派书法,呼请“振拔流俗,守欧褚之旧规,寻魏齐之坠业”。可见,董其昌和阮元为艺术新的发展提供了两种线路图。当然,这种线路图的提出与时代际会与个人境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从时代际会来看,媚妍被书画家嗤之以鼻。董其昌所处时代盛行以商养画,模仿之风泛滥,绘画品质充斥流俗之风,虽然也有不少画家如石涛、八大山人等创作了不少闪耀历史光泽的优秀作品。为此,董其昌提出“集其大成,自出机籽”,执意追求“淡远”求其耳目一新。他认为,造成媚妍的根本原因是缺少笔墨风趣,与山川自然太过真实,愈真而愈加媚妍;只有用笔“空灵”才能走出媚妍的陷阱,才能使绘画具有生机无穷和气贯势满之可能。与此相似,阮元所处清乾嘉之际,书法帖学鼎盛,此时虽也出现诸如刘墉、梁同书、王文治等帖学大师,但总体上帖学流于单调和僵化,特别是科举考试与官场使用“馆阁体”,字形方整、点画光洁,结体均匀日益成为教条,钝化、疲劳人们的审美感官。这迫使阮元等书法家选择魏晋以前碑刻那充满稚拙原始,粗犷雄悍的风格,以金石气来盖过、冲走媚妍气。
然而,历史没有给董其昌以拙朴的机缘,也没有给阮元以淡远的恩赐。从个人境遇来看,董其昌身处明朝后期,虽为官一生,却总在授官与退仕之间徘徊,散淡与世故使他皈依禅宗找寻到心灵依托,但他看中的是禅以色为空、虚静怡淡的思想,彰显绘画审美愉悦功能。其禀赋、才情和特性,不会也不可能使他从北派绘画磅礴、苍茫中吸取营养,开辟一条拙陋。雄浑之路来革除媚妍之风。他的绘画取道董源、巨然、米芾,所作山水树石皆烟云流动,秀逸潇洒,具有文人画的显著特色。所以与其说董其昌选择了淡远,不如说淡远契合了董其昌。而阮元则不一样。他自幼接受良好教育,酷爱金石文物,主张实事求是。“实”“用”思想贯穿其一生,这就决定了他在拯救书法方式、途径上不会也不可能凭借淡远来弥缝其阙,兴碑抑帖,贬南褒北的重任就这样如约而至落在他的双肩。
(选自嵇绍玉《书画“南北之论”何以同途殊归》,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代书画界出现了被书画家们鄙弃的媚妍之弊,为革除此风,“南北之画”便应运而生。
B. 董其昌和阮元提出书画“南北之论”的目的相同,都在地域上给书画进行了鲜明的分类。
C. 董其昌所处时代盛行以商养画,模仿之风泛滥、绘画品质充斥流俗之风,毫无笔墨风趣
D. 董其昌和阮元为艺术新的发展提供了两种线路图,前者是淡远之路,后者则是拙朴之路。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由浅入深,逐层递进。
B. 文章先谈书画“南北之论”产生背景,后谈其同途殊归的主要原因,条理清晰。
C. 文章论证兼顾了历史与现实,既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又有对当下创作的忠告。
D. 文章综合运用例证、引证,在比较中说理,阐述了明清书画家对避免媚妍的积极探索。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不反叛“意”“态”,书画家就不会去追寻其他审美元素,“南北之论”就无从产生。
B. 用笔“空灵”,是使绘画走出媚妍的误区,产生无穷的生机和气贯势满魅力的重要途径。
C. 书画要做到不媚不妍,或走向淡远空灵之境,或走向拙朴雄浑之魄,这些都是合理的选择。
D. 董其昌和阮元所提出的路线图不同,其原因一是时代背景不同,二是个人阅历不同。
【答案】1. D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内容的筛选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项,“唐代书画界出现了……”错误,时间错误。原文是:“晚唐时期,书画家给作品强势注入自己的‘意’‘态’,标志着书画从此走上以媚妍为特征的漫漫长途。作为‘意’‘态’反叛之前奏,书画家开始追寻媚妍以外审美元素匡救其弊,缘此,‘南北之画'应运而生”。
B项,以偏概全。根据文意可知,董其昌只是就绘画而言提出“南北之论”,但“没有在地域上给予绘画强加分类”;阮元则是就书法而言提出“南北之论”的。
C项,说法过于绝对。原文说当时“也有不少画家如石涛、八大山人等创作了不少闪耀历史光泽的优秀作品”。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无中生有。选文没有兼顾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只分析了书画“南北之论”同途殊归的原因,并无“对当下创作的忠告”。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A
项,说法过于绝对。艺术发展本来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没有对“意”“态”的反叛,没有对媚妍的摒弃,书画家们同样会探寻不同的审美元素。
故选A。
【点睛】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据市民政局老龄办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数为76.42万人,老龄化率为22%。随着全市人口老龄化情况的加剧,养老不仅成为当今社会的热议话题,更成为最现实的社会问题。
重阳节前后,我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文艺汇演、走访慰问、评选敬老爱老模范、摆设敬老宴……通过形式多样的节日民俗活动为老人们送去关爱和温暖。参加文娱体育活动是老年人参与社会互动、安度晚年的重要渠道和方式,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更让老人们文体两开花,共享惠民之乐。如今,养老品牌“眉山康养”日益响亮,农村养老的“眉山模式”在全国推广,市、县、乡镇、村老年体育协会已实现全覆益,健身操、空竹、门球、柔力球、骑游、钓鱼等项目在全省处在前列。
低龄老人照顾年长老人、身体好的照顾身体弱……这种“爱心储蓄”方式不仅让老年志愿者的服务更有价值,更重要的是,人人终会老去,老年志愿者现在提供的服务最终会反哺到自己身上。如今,互助养老不仅成为解决日渐突出的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的有效方法之一,更让提供服务的老人们发挥余热,乐在其中。目前,我市已有老年志愿者注册人数1.5万人,为高龄老人、空巢老人提供爱心帮扶、生活照顾、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服务。
让老年人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我市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以居家为基础、杜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初步形成,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安度晚年的愿景已逐渐成为现实。如今,越来越多老年人选择到老年大学继续学习“充电”,乐享晚年生活。
(摘编自梁昊《夕阳无限好 晚霞别样红》)
材料二:
图1 2010~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
按照国际规定,65周岁以上的人确定为老年人;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条规定老年人的年龄起点标准是60周岁,即凡年满60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属于老年人。
图2 2000~2050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
按照国际通行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时,意味着进入老龄化;达到14%,为深度老龄化;超过20%,则进入超老龄化社会。
(数据《2019~2025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市场研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材料三:
老年人的状态与家庭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对于老年人来说,大抵可分为能自理、部分失能、失能三类,处于不同状态的老年人,需求也不尽相同。助餐配餐、医养结合、生活照料,是其中最迫切的需求。长期或临时托养、助餐配餐、上门照料、家庭养老床位……多样的养老需求,催生多样的养老服务,也能够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目前,广州共有11个区级、153个街镇级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全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100%,超过18.4万名老年人享受社区居家养者服务,占老年人总数的10.87%。
“这几年,政府大力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养老产业,发挥市场在养老服务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广州市民政局负责同志说,“社会力量的进入,意味着政府力量能够有效解放出来,更多地放在兜底保障与引导监管方面。”
政府能兜底,群众心里才有底,才能避免因市场失灵而带来的养老公平问题。除了兜底,政府还注意扮演好引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广州对养老产业发展进行有效引导。从一开始降低准入门槛,到给予多项资金支持,再到出台用地规划、出台政策、出台标准、评定星级,这对市场的发展方向,既是鼓励,也是规范。通过广州市券老服务数据监测中心这个平台。全市的养老服务情况能够被精准掌握,再对数据进行分析,就可以合理整合服务资源,均衡分配补贴资金,同时能够规范管理、防范造假,让监营更加细致高效。
“大城市养老,必须依靠多个主体共同发力。”广州市民政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把大养老的工作做实做细。把长者大配餐、医养结合、家改养老、嵌入式养老、养老机构提质增效等民生品牌做深做精。完善‘大城市大养老’模式。构建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的养老服务格局,不断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摘编自罗艾桦、姜晓丹《大城市养老 多主体发力》
4.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按年满60周岁为老年人的标准,我国老年人数量逐年增多,预计2025年我国老年人数量将增至3亿人。
B. 本世纪前20年我国人口逐渐进入平缓老化期,从明年开始约20年间我国人口将步入快速老化期。
C. 国际规定65周岁以上者为老年人,而我国老年人的年龄起点标准是60周岁,可见中国人衰老得更快。
D. 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阶段,预计我国2020年后将步入深度老龄化,2040年将进入超老龄化社会。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情况的加剧,养老不仅成为当今社会的热议话题,更成为最现实的社会问题。
B. 农村养老的“眉山模式”以居家为基础,而广州则把更多精力放在政府兜底保障与引导监管方面。
C. 广州探索多元化养老方式,社会力量已成为养老服务的重要力最,而大数据让监管更加细致高效。
D. 眉山、广州都在构建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模式得以在全国推广。
6. 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政府应从哪些方面努力?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4. C 5. D
6. (1)开展丰富多彩的敬老文娱体育活动;(2)合理配置养老服务资源;(3)构建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的养老服务格局;(4)做好兜底保障和引导监管。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再分析材料二的图表和文字,并与选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C项,“中国人衰老得更快”错误,国际规定65周岁以上者为老年人,我国老年人的年龄起点标准是60周岁,这只是划分的标准不同,并不能由此推断中国人衰老得更快。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D项,“眉山、广州都在构建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模式得以在全国推广”错误,选项以偏概全。从材料一可知,眉山初步建成的是“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原文并未说广州的养老模式在全国推广。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政府应从哪些方面努力?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然后浏览材料,圈出成功的案例,根据这些案例概括,可以圈出直接点明该如何去做的内容。
如材料一“重阳节前后,我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文艺汇演、走访慰问、评选敬老爱老模范、摆设敬老宴……通过形式多样的节日民俗活动为老人们送去关爱和温暖”,由此可以概括出第一点。
如材料三“助餐配餐、医养结合、生活照料,是其中最迫切的需求。长期或临时托养、助餐配餐、上门照料、家庭养老床位……多样的养老需求,催生多样的养老服务,也能够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由此可以概括出第二点;如“构建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的养老服务格局”,由此概括出第三点;如“政府能兜底,群众心里才有底,才能避免因市场失灵而带来的养老公平问题。除了兜底,政府还注意扮演好引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根据这个可以概括出第四点。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六指杨
王荀
画家启凡与妻子金菊香走出武陵源景区的时候,已是华灯初上。吃过晚饭,回到网上预订的农家乐酒店。意独未尽的启凡,情不自禁地吟起了李白“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的诗句。
启凡这次来张家界旅游,有两个目的:一是想领略张家界集秀、幽、野、险于一体的自然风光,写生创作;二是想走访画坛怪才六指杨。
启凡正在专心致志地欣赏着旅游照片,窗外突然传来吵闹声,而且声音愈来愈高。
“你说,你的小孩把我的画弄毁了,怎么办?”
“老板,小孩不懂事,她不是有意的。”
“那也不行!”
启凡实在坐不住了,趿上拖鞋,走出房间,来到一楼大厅。原来,老板刚画好一幅山水,还没有落款,展放在大厅的地板上,被一个游客的女儿踩得模糊不堪。——也许是小女孩对这幅画感到好奇,就直接跑过去,兴奋地在画上走来走去。本来老板用水墨就重,加上国画颜色未干,瞬间那幅画彻底被小女孩毁了,成为一张废纸。
“老板,我女儿雯雯,五岁,癌症,先天的,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医生说,雯雯最多有三个月的寿命。”游客抱起雯雯,乞求老板原谅,目光干涩呆滞,没有一点儿神采,“雯雯喜欢看电影《阿凡达》,喜欢看影片中的山水云雾。我东借西凑一千元钱,带她来张家界游玩。”
“你说这些,跟我有啥关系?”老板没有被游客的不幸打动,几乎是在吼,“我这是订单画,每幅两万元。好了,我同情你,赔偿一万元就行。”
“老板,”游客语音哽咽,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别说一万元。我现在连一千元也没有。”,“别在我这儿玩套路了。这种把戏,我见得多了。”老板恶狠狠地瞪了游客一眼。
游客从行李包中找出医院诊断证明;“老板,你看。”
“我不看!”老板转过身去,不屑一顾。
启凡接过诊断证明,仔细看看。又递到游客的手中,心平气和地说:“老板,宽容别人,也是善待自己。”
“不行!”老板言之凿凿,没有让步的余地,“你能替他交钱,明早我就放他走。”
“这样吧,我给你画幅山水画,弥补一下小女孩的过失。”启凡想到一种补救措施。不知老板能否同意。
“你是画家?”老板从上到下仔细打量着启凡,“明早看过你画的东西再说。几个朋友约我喝茶,我现在出去一趟。”
翌晨,启凡和金菊香吃过早餐,在酒店门前散步,老板看到启凡,热情地迎了上去,紧紧地握住启凡的手,与昨晚简直判若两人:“您就是国画大师启凡?您画的《武陵源风光》,真是一绝。这幅山水画笔墨大气流畅、立意独特,色调对比强烈,个性突现,能使人对景区产生无限的向往。”
启凡微笑着,没有作答。
“我是六指杨,久闻启凡大师大名,真是幸会啊!”
“你是六指杨?”启凡吃惊地反问。
六指杨伸出右手,显示六个指头,笑容可掬地说:“我姓杨,原名杨玉印,因是六指,人们习惯叫我杨六指。后来觉得杨六指不顺口,就叫成六指杨了。”
哦,启凡一下子全明白了。
“咱俩在这儿见面,真是缘分哪。”六指杨呵呵地笑着,脸上的皱纹乐开了花。
“我还没见过你画画哪。”
“现在就画给你看。”六指杨一边说,一边展开四尺宣纸,把各种国画颜色挤到瓷盘边。六指杨先把手指放在水中,然后蘸着瓷盘边的颜料,又蘸了点水,像弹钢琴似的,手指在宣纸上快乐地上下游动,时而黑,时而黄,时而红,时而绿,时而白,时而紫,时而红黄并用,时而黑白相间,不到五分钟时间,一幅气韵生动、潇洒脱俗的牡丹画,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启凡面前。
落款时,六指杨仍然不用毛笔,右手大拇指甲蘸点墨汁,“国色天香”四个行草字跃然纸上,与国画牡丹相得益彰,浑然天成。
从没见过这种画法的启凡,心中暗暗称奇。六指杨名不虚传。
这时,那位游客背着行李,拉着女儿雯雯的手,从二楼走下来。六指杨主动迎上前去:“兄弟,对不起,昨晚我心情不好,让你受委屈了。你现在可以走了。”
“谢谢,谢谢!”游客紧紧地握着六指杨、启凡的手,含着泪千恩万谢而去。
六指杨热切地对启凡说:“先生准备住多久?我想好好跟先生学习一下。在我这里,一切免费,恳请先生多留几天。”
启凡笑了一下,说:“不必了,你的画技我已经领教了。我们马上退房,去下一个景点。”
(节选自《小说选刊》2019年第10期)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写启凡来张家界旅游有两个目的,后面便一一实现——画了国画《武陵源风光》,也认识了六指杨。
B. 小说主要以言行描写揭示人物性格,文中写启凡劝告老板,六指杨为难游客、即兴作画等,都很传神。
C. 启凡说的“宽容别人,也是善待自己”既表达了自己做人的态度,也流露出对艺术创作的可贵追求。
D. 小说运用巧合的写作技巧,让两个互相倾慕的画家在农家乐酒店不期而遇,他们演绎了一场令人遗憾的邂逅。
8. 小说中有两处画线句子,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 小说刻画了两个画家,作者却以“六指杨”为题,这样写有何用意?.
【答案】7. C 8. (1)一是明白六指杨得名的缘由,二是明白六指杨只是一个眼里只有钱的画商。(2)表面意思是说了解了六指杨独特的作画技法,实际上是对六指杨卑劣的人品表示厌恶,不屑与之为伍。
9.
示例:(1)情节发展需要:以寻找“六指杨”为开端,偶遇“六指杨”索赔为发展,“六指杨”展示画技,启凡拒绝他的邀请为高潮结局,小说围绕“六指杨”展开情节,使情节紧凑。(2)人物塑造需要:小说主要刻画的人物形象就是六指杨,他不仅手指畸形,心灵也是扭曲的。他一边绘画一边经营酒店,浑身散发着铜臭味,所以才会为小女孩踩坏他的画而大发雷霆并索要巨额赔偿。(3)主题表达需要:塑造“六指杨”的形象,是为了说明生活中有的人打着高贵艺术的旗号,却做着卑劣丑陋的事情,这与国画大师启凡先生悉心钻研绘画艺术,同时低调淡泊、宽厚为人形成鲜明对比。从而突出“比艺术更可贵的是高贵的心灵”这一主题。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C项,“流露出对艺术创作的可贵追求”错误。从文中来看,启凡说的“宽容别人,也是善待自己”是针对老板对游客一事,与艺术创作的追求无关。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品味文章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到文中找到画线的句子,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句子的内涵。
第一处,“哦,启凡一下子全明白了”,此处需要理解“明白”什么,结合六指杨的介绍“我姓杨,原名杨玉印,因是六指,人们习惯叫我杨六指。后来觉得杨六指不顺口,就叫成六指杨了”可知,启凡明白了六指杨得名的缘由;再结合上文六指杨对待游客的事件可知,此处启凡明白的还有六指杨这个人的为人。
第二处,“不必了,你的画技我已经领教了”,这是启凡对六指杨的挽留做出的答复,结合前面六指杨的作画“六指杨一边说,一边展开四尺宣纸,把各种国画颜色挤到瓷盘边。六指杨先把手指放在水中,然后蘸着瓷盘边的颜料,又蘸了点水,像弹钢琴似的,手指在宣纸上快乐地上下游动,时而黑,时而黄,时而红,时而绿,时而白,时而紫,时而红黄并用,时而黑白相间,不到五分钟时间,一幅气韵生动、潇洒脱俗的牡丹画,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启凡面前”“落款时,六指杨仍然不用毛笔,右手大拇指甲蘸点墨汁,‘国色天香’四个行草字跃然纸上,与国画牡丹相得益彰,浑然天成”可知,启凡通过六指杨的作画了解了他作画的技法,而启凡此行的目的之一就是拜访六指杨,此处的拒绝流露出对六指杨只认钱财的人品表示厌恶,不愿意与之为伍。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明确探究的方向,如本题“小说刻画了两个画家,作者却以‘六指杨’为题,这样写有何用意”,然后分析标题的命题形式,再分析这一命题与小说情节、形象以及主旨之间的关联。
首先分析标题,“六指杨”是文章的人物之一,从文中来看,文中的六指杨画技虽独特,却心灵扭曲,“六指”是他肢体的畸形,而面对踩坏他的画的身患癌症的小姑娘,他表现出的更是心灵的扭曲,不但不同情小姑娘,还索要高额的赔款,所以用“六指杨”命名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
然后分析小说的情节,小说一开始写启凡逗留不去的原因是寻找六指杨,中间写启凡偶遇六指杨,接着写六指杨展示画技,最后写启凡拒绝六指杨,所以说全篇都是围绕“六指杨”展开,所以用六指杨命名是为了小说情节的发展。
最后分析小说的主旨,小说塑造的六指杨画技高超,看似情趣追求高雅,但在生活中做出的却是卑劣低下之事,他的行为与启凡形成对比,借以突出比艺术更为高贵的是心灵这一主旨,所以说以“六指杨”命名是为了凸显小说的主旨。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扁鹊者,勃海郡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间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扁鹊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为医或在齐,或在赵。在赵者名扁鹊。其后扁鹊过虢。虢太子死,扁鹊问中庶子曰:“太子何病?”中庶子曰:“太子病血气不时,交错而不得泄,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蹶而死。”曰:“其死何如时?”曰:“鸡鸣至今。”曰:“收乎?”曰:“未也,其死未能半日也。”“言臣齐勃海秦越人也,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中庶子曰:“先生得无诞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终日,扁鹊仰天叹曰:“子以吾言为不诚,试入诊太子,当闻其耳鸣而鼻张。循其两股以至于阴,当尚温也。”中庶子乃以扁鹊言入报虢君。虢君出见扁鹊于中阙,曰:“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偏国寡臣幸甚。有先生则活。无先生则弃捐填沟壑,”言来卒,悲不能自止,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间,太于苏。更透阴阳,但服汤二旬而复故。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扁鹊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
”扁鹊过齐,齐桓候客之。入朝见。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深。”桓侯不应。后五日,扁鹊复见,望见桓侯而退走。桓侯使人问其故。扁鹊曰:“痰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后五日。桓侯遂死。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成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节选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
B. 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
C. 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
D. 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庶子,是战国时国君、太子、相国的侍从之臣,秦,汉为太子侍从官,历代沿置。
B. 鸡鸣,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以地支来称则为寅时,相当于凌晨三点至五点时分。
C. 填沟壑,婉辞,古代对死的自谦说法。如《战国策》有“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之句。
D. 司命,神话传说中掌管人的生命的神。屈原《九歌》中有《大司命》《少司命》姊妹篇。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慨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扁鹊得遇奇人,领悟中医精髓。他恭敬地对待客人长桑君。获得私藏医方,能见病人症结,到处行医治病。
B. 扁鹊辨症施治,太子起死回生。扁鹊听说虢国太子去世,就去了解死因,并积极采用中医方法救活了太子。
C. 扁鹊洞见病症,桓侯讳疾忌医。肩鹊发现齐桓侯身患重病,就及时忠告,岂料桓侯一再狐疑,耽误救治而亡。
D. 扁鹊随俗为变,名声传扬天下。他游医四方,不为王侯贵族看病,只为黎民苍生着想。留下诊脉法沿用后世。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双语。
(1)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
(2)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
【答案】10. A 11. B 12. D
13. (1)有个叫长桑君的客人到客馆来,只有扁鹊认为他与众不同,时常恭敬地对待他。(2)我不是能使死人复活啊,这是他应该活下去,我能做的只是促使他恢复健康罢了。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这句话是叙述扁鹊“随俗为变”,到处行医的经历。断句时要先理解句意,对于个别举棋不定的地方要反复斟酌。比如B项、D项“即为耳目/痹医来人咸阳”显然就断错了,扁鹊怎么可能做人家的“耳目”呢?
又如C项“即为小儿”,扁鹊又怎么会当人家的孩子呢?这样一比较,答案自然就可圈定为A项。
故选A。
附原文标点如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B项,“鸡鸣”用于计时,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对应的地支是丑时,相当于凌晨1时至3时。《孔雀东南飞》中有“鸡鸣外欲曙”之句,指天快亮的时分。而子时指的是23时至1时,古时有午夜、子夜、夜半、夜分、宵分、未旦、未央等别称。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慨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项,“不为王侯贵族看病”于文无据。其实,扁鹊看病问诊不管身份地位,一心治病救人。他既使虢国太子起死回生,又为妇女儿童和老人治病,真正做到了“医者仁心”。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中,“过”,动词,到……来;“奇”,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与众不同;“谨”,恭谨,恭敬;“遇”,对待。(2)“生死人”,使死人复活,“生”,使动用法,使……复活;“当生”,应该活下来;“起”,恢复健康;“越人”是扁鹊的名字,用于自称,不要翻译成“越国人”。
【点睛】可以借助如下特点进行断句,借古代文化常识断句。要给文言断句,常常需借助古代的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历史、官职、科举、姓名等。根据互文、对偶、排比等断句,文言中常有对偶句、互文句、排比句,抓住这个特点断句,常能收到断开一处,接着断开几处的效果。根据前后相承关系断句,文言文多写得紧凑严密,行文中多使用前后相承句。根据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关系断句,文言文中常用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的写法。掌握了这个写法,对断句定有帮助。根据韵文的特点断句,有的文言文是韵文,韵文有一定的用韵规律。按照这个规律去断句,常常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借助对话的标志断句,文言对话常用“日”、“云”等字,根据这些有标志的词去断句,也能收到好的效果。根据反复结构断句,文言文中常有些反复的句子结构,根据这个特点去断句,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借助文言虚词断句,文言行文,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情。如句首就常用如下语气助词:夫、盖、盍、若夫、嗟夫等,句末常用如下语气助词:者、也、矣、乎、哉、耶、耳、而已、欤(与)等,借助这些文言虚词,就可帮助断句。借助误法结构断句,文言语法中有一些固定结构,如:“……者……也”、“不亦……科”、“何……之有”,“孰与……乎”“为……所……”、“受……于……”等,根据这些结构也可断句。
参考译文:
扁鹊是渤海郡人,姓秦,叫越人。年轻时做人家客馆的主管。有个叫长桑君的客人到客馆来,只有扁鹊认为他与众不同,时常恭敬地对待他。长桑君也知道扁鹊不是普通人。他来来去去有十多年了,一天叫扁鹊和自己坐在一起,悄悄和扁鹊说:“我有秘藏的医方,我年老了,想留传给你,你不要泄漏出去。”扁鹊说:“好吧,遵命。”他这才拿出全部秘方都给了扁鹊。扁鹊用它诊视别人的疾病时,能看五脏内所有的病症,只是表面上是在为病人切脉。扁鹊有时在齐国行医,有时在赵国行医。在赵国时取名叫扁鹊。后来扁鹊路经虢国。正碰上虢太子死去,扁鹊问中庶子:“太子得的什么病?”中庶子说:“太子的病是血气运行没有规律,阴阳交错而不能疏泄,因此阳脉弛缓阴脉急迫,所以突然昏倒而死。”扁鹊又问:“他死了多长时间?”中庶子回答:“从鸡鸣到现在。”又问:“收殓了吗?”回答说:“还没有,他死还不到半天呢。”“请禀告虢君说,我是渤海郡的秦越人,听说太子死了,我能使他复活。”中庶子说:“先生该不是胡说吧?怎么说太子可以复活呢!”过了好久,扁鹊仰望天空叹息说:“你如果认为我说的不真实可靠,你试着进去诊视太子,应会听到他耳有鸣响,看到鼻翼搧动,顺着两腿摸到阴部,那里应该还是温热的。”中庶子这才把扁鹊的话告诉虢君。虢君走出内廷在宫廷的中门接见扁鹊,说:“先生您路经我们小国,希望您能救助我们,我这个偏远国家的君王真是太幸运了。有先生在就能教活我的儿子,没有先生在他就会抛尸野外而填塞沟壑。”话没说完,他就悲哀不能自我克制。扁鹊就叫学生子阳磨砺针石,取穴百会下针。过了一会儿。太子苏醒了。又进一步调和阴阳,仅仅吃了二十天汤剂身体就恢复得和从前一样了。因此天下的人都认为扁鹊能使死人复活。扁鹊却说:“我不是能使死人复活啊,这是他应该活下去,我能做的只是促使他恢复健康罢了。”扁鹊到了齐国,齐桓侯把他当客人招待。他到朝廷拜见桓候,说:“您有小病在皮肤和肌肉之间,不治疗将会深入体内。”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走出宫门后,桓侯对身边的人说:“医生喜爱功利,想把没病的人说成是自己治疗的功绩。”过了五天,扁鹊又去见桓侯,说:“您的病已在肠胃间,不治疗病情将加深。”桓候不肯答话。又过了五天,扁鹊又去,远远看见桓侯就向后退跑走了。桓侯派人问他跑的缘故。扁鹊说:“疾病在皮肉之间,汤剂、药熨的效力就能达到治病的目的;疾病在血脉中,靠针刺和砭石的效力就能达到治病的目的;疾病在肠胃中,药酒的效力就能达到治病的目的;疾病进入骨髓,就是掌管生命的神也无可奈何。现在桓侯的疾病已深入骨髓,我因此不再请求为他治病。”过了五天后,桓侯就病死了。扁鹊名声传扬天下。他到邯郸时,听说当地人尊重妇女,就做治疗妇科病的医生;到洛阳,听说周人敬爱老人,就做专治耳聋眼花四肢痹痛的医生;到了成阳,听说秦人喜爱孩子,就做治疗小孩疾病的医生:他随着各地的习俗来变化自己的医治范围。到现在,天下谈论诊脉法的人,都遵从扁鹊的理论和实践。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題,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行舟忆永和兄弟
周必大①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②正关情。
长年③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
【注】①周必大(1126—1206)。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绍兴进士,官至左丞相,以少傅致仕。永和,隶属于江西吉安。此诗写于作者乘舟北赴吴地(今江本)途中。②寒雁:古人常以雁行作为兄弟之称。③长年:舟师,犹言船老大。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呼应标题,用语质朴无华,反复言说“几回”,意突出路途遥远与离家越来越近。
B. 颈联触景生情,眺望家乡点点青山,仰视大雁翩翩南飞,思乡念亲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C. 尾朕写诗人看见船老大捕到了一条南方来的鯉鱼,唯恐其中有书信,赶快叫人剖开。
D. 本诗用词考究,共中副词“犹”“白”“常”“正”的运用、就显得贴切自然,耐人寻味。
15. 这首诗的颔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4. B 15. 第一问:颔联描绘了沿途日色晦暗、寒云凝重、江面辽阔、波浪翻涌的景象。第二问:表达了诗人漂泊孤寂,凄凉伤感的羁旅愁思。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曲解文意。“眺望家乡点点青山”错误,“数点家山”是作者想象之景,因为思念才觉得“时时浮现在眼前”。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品味诗歌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这首诗的颔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然后分析诗歌颔联,圈出诗歌颔联中所写的景象,分析景象的特点,分析诗歌中流露出的情感。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颔联中写“日”“云”“江”“浪”等景象,这里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沿途日色晦暗、寒云凝重、江面浩阔、波浪翻涌的景象,营造苍茫凄寒的意境,烘托暗淡凄凉的心境,表现诗人路途的艰辛,流露出漂泊的孤寂伤感。
【点睛】诗歌赏析:本诗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宋诗三百首》。由金性尧选注。据《宋史》本传记载,作者周必大著述多达八十一种。陈衍《宋诗精华录》卷三说他是“盖达官之好吟咏者”。首联紧扣“行舟”写自己由水路离家,渐行渐远。“不计程”,不晓得走了多少路,与下句“几回系缆几回行”相应。“不计程”和叠用“几回”反映此行路途遥远。颌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沿途日色晦暗、寒云凝重、江面浩阔、波浪翻涌的景象,营造苍茫凄寒的意境,烘托暗淡凄凉的心境,表现诗人路途的艰辛。“寒雁”,古人常以雁行作为兄弟之称,这里有双关义。颈联视听结合,描写时时浮现在诗人眼前的“数点家山”和正飞向诗人家乡的“寒雁”,表现了诗人满怀难以排遣的乡思乡愁。尾联卒章显志,见船老大得到一条鲤鱼,作者想起古诗《饮马长城窟行》里面的两句诗:“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唯恐其中有书信,赶快叫船老大剖开。明知是一种空想,但思家忆弟之情却表现得极为真率。辞尽而意来尽,全诗主旨即蕴含在尾联中。这首七言律诗,用词考究。副词“犹”“自”“常”“正”的运用贴切自然,耐人寻味;动词“冻”则外呈乌云凝重之态,可见天气寒冷之意,内蕴诗人凄凉之心。寓情于景,语意双关,可谓妙绝。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l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的《离骚》中“______,______”两句,用反问句表达诗人坚持理想,即使遭受酷刑也不会改变的决心。
(2)韩愈的《师说》中“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他人学习不必在意对方年龄。
(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答案】 (1).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2). 岂余心之可惩 (3). 吾师道也 (4).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5). 海日生残夜 (6). 江春入旧年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名言名篇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犹、惩、庸、残。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尽管古代东方写意画的意境潇洒、品格高雅,但这恐怕还不是中国画主要的成就,西方绘画在表现个性情感方面所产生的经典作品应该也是______。况且西方画家生性淳朴,待艺术真诚,且开放______,尤其越到近代,画面意味也越醇厚,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中国画作品令西方羡慕的恐怕还是水墨写意画里因为书法线条的介入以及______理论的完善,最终完成了中国画的主体。也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书法线条的介入,中国绘画就在反“写实”和纯“抽象”的环境中成立了自己的语言系统,并且广博幽微,包含广大,这个语言系统又极具现代价值。
中国画赖以存在的基本特征是以毛笔线条表现为主导的“写意画”,( )。有了“自然质朴”的社会情感,就会少很多______的“假大空”的,脱离人们群众真实情感的美术样式,这也是中华文明以淳朴务实为基础的民族精神的特征——对“浮华制作”的厌弃以及对具有“朴实内美”精神品格的笔墨写意的尊重。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胜枚举 包容 现代化 装腔作势
B. 不乏其人 容纳 体系化 矫揉造作
C 不胜枚举 包容 体系化 矫揉造作
D. 不乏其人 容纳 现代化 装腔作势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所以中国绘画就在反“写实”和纯“抽象”的环境中建立了自己的语言系统,并且这个语言系统包含广大,极具现代价值,广博幽微。
B. 所以中国绘画才在反“写实”和纯“抽象”的环境中成立了自己的语言系统,极具现代价值,并且这个语言系统包含广大,广博幽微。
C. 中国绘画就在反“写实”和纯“抽象”的环境中成立了自己的语言系统,并且这个语言系统包含广大,广博幽微,又极具现代价值。
D. 中国绘画才在反“写实己和纯“抽象”的环境中建立了自己的语言系统,并且这个语言系统包含广大,广博幽微,又极具现代价值。
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它可以统摄在以“自然”观照为特征的人文范畴内,并且也可以容纳诸多的现代艺术观念
B. 它可以容纳诸多的现代艺术观念,并且也可以被统摄在以“自然”观照为特征的人文范畴内
C. 它可以被统摄在以“自然”观照为特征的人文范畴内,并且也可以容纳诸多的现代艺术观念
D. 它可以容纳诸多的现代艺术观念,并且也可以统摄在以“自然”观照为特征的人文范畴内
【答案】17. C 18. D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第①处,“不胜枚举”,无法一个一个全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不乏其人”,乏,缺少;其,那,那些。那样的人并不少;句中不是说人,而是谈绘画作品,故选用“不胜枚举”。
第②处,“包容”,宽容大度,侧重指人心胸;“容纳”,在固定的空间或范围内接受人或事物,侧重指空间范围;句中陈述对象是“西方画家”,故选用“包容”更恰当。
第③处,“现代化”,使具有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水平;“体系化”,指文化各要素相互连接的整合系统;句中是指中国水墨写意画的理论体系,故选用“体系化”。
第④处,“装腔作势”,故意做作,装出某种情态,侧重指人的情态;“矫揉造作”,比喻故意做作,极不自然,侧重很不自然;文中有些画家缺乏对生活的真切感受,故选用“矫揉造作”更准确。
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
原句存在不合逻辑、搭配不当和语序不当等语病。“成立了自己的语言系统”搭配不当,应为“建立了自己的语言系统”,排除BC两项。
“极具现代价值”应为最高层次的,应放在最后,排除AB两项。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
所填句子分前后两个分句,是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前一分句总结上文,指出中国写意画可以兼收并蓄,“容纳诸多的现代艺术观念”,后一分句应为被动句,且与下文“自然质朴”的社会情感相呼应。比较而言,只有B项衔接最恰当,排除ACD三项。
故选B。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而这六种类型又可归纳为两大类,即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17个字
科学精神的内涵包括求真、独立和合作、质疑,而最重要的是质疑,①______。只有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做学问时才会在不疑处有疑,才会对这个很多人习以为常的世界多问几个“为什么”,而这些恰是探索科学真理的必由之路。相较而言,②_______。确实,青年如八九点钟的太阳,朝气蓬勃,富有勇气,敢于挑战思想观念上的各种条条框框。也敢于主动冲破各种束缚羁绊。而从历史上看,③______。比如,牛顿22岁时创立了微积分,爱因斯坦24岁时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波尔27岁时提出了量子论。这也充分说明,青年具有和科学事业,科学精神结缘的天然优势。
【答案】 (1). 也就是批判性思维 (2). 青年在这方面具有优势 (3). 青年时期容易取得科学成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浏览语段,把握语段的中心话题,然后分析横线前后的内容,根据前后句的内容和句式确定横线上句子的内容和句式。
第一处,前面说的是科学精神内涵中最重要的,即“质疑”,而后面又说“只有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可见“质疑”与“批判性思维”是一致的,故横线处应填写“也就是批判性思维”。
第二处,前面说“相较而言”,可见后面是比较的结果,结合后面“青年如……敢于……”可知,“相较而言”青年在“批判性思维”方面更有优势。
第三处,前面说“而从历史上看”,后面应是从历史上所得出的结论,结合后面所举事例“比如,牛顿22岁时创立了微积分,爱因斯坦24岁时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波尔27岁时提出了量子论”可知,青年时期容易取得科学成就。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2019年10月22日,中部战区总医院为一名在军事五项障碍跑中跟腱断裂的俄罗斯运动员进行了微创手术,得到了俄罗斯代表团的高度赞许。10月26日,在洪山体育馆驻中的武汉市第三医院医疗团队收到了来自中国、巴西、立陶宛、韩国、蒙古、希腊、德国、刚果(布)、美国、卡塔尔十国球队对武汉医疗保障的点赞和祝福。“这份礼物特别珍贵!”武汉市第三医院副院长李相友说。
记者了解到,医疗卫生保障团队收治的受伤运动员多为皮肤擦伤、韧带扭伤、下肢骨折。事实上,一般的伤情在场边医疗点医治,重伤伤员送往中部战区总医院、武汉同济医院等手术或检查。
“医疗卫生保障是成功举办第七届军运会的基础。“食品医疗部副部长丁珮表示,为了超一流做好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本届军运会坚持高标准,并制定了《武汉军运会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总体方案》。同时,还集合全国、全军、武汉一百多位知名专家,其中不乏院士,夯实了保障力量。
【答案】关键词语:武汉军运会医疗保障标准高,力量强;医疗救助得到及时合理的响应;医疗卫生服务得到好评。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概括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分析材料的性质,如本题材料是新闻,然后把握新闻的内容构成,如新闻一般由导语和主体构成,导语是新闻内容总括,主体是对导语的阐述和补充,接着分析新闻阐述的主体是什么,最后按照主谓句式进行概括。
本则新闻由三段构成,三段内容都与武汉军运会的医疗有关,第一段“……得到俄罗斯代表团的高度赞许”“……收到……点赞和祝福”,由此可以概括出武汉军运会的医疗卫生服务得到好评;第二段“医疗卫生保障团队收治的受伤运动员多为皮肤擦伤、韧带扭伤、下肢骨折。事实上,一般的伤情在场边医疗点医治,重伤伤员送往中部战区总医院、武汉同济医院等手术或检查”和第三段“为了超一流做好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本届军运会坚持高标准,并制定了《武汉军运会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总体方案》。同时,还集合全国、全军、武汉一百多位知名专家,其中不乏院士,夯实了保障力量”,由此可以概括出武汉军运会医疗保障标准高,力量强,而且医疗救助得到及时合理的响应。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勤俭是财富的源泉,也是传统的美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节约是成功之母,奢侈浪费是衰败之源。中华民族自古就倡导勤俭之风,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勤俭,不屑于勤俭。有的说:“现在提勤俭节约太过时了,都什么年代了,还做守财奴!”有的说:“不多消费怎么拉动经济,怎么为国家作贡献啊?”也有的说:“消费市场越来越多元、越来越便捷,不消费也对不住这个伟大的时代啊!”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一些铺张浪费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范文:
让勤俭成为一种美德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让勤俭成为一种美德”。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五千年文明古国的优良传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鞠躬尽瘁、艰苦朴素的光辉事迹,更是彪炳千秋。中华民族正是具有这种精神,才能生生不熄、不断繁衍、兴旺发达。勤俭节约还是我们国家的建国方针,建国初期,毛泽东主席曾说“要使我们国家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正是这一方针,才使我们年轻的共和国医治了几十年战争的创伤,甩掉一穷二白的帽子,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曾几何时,“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常在耳边回响;曾几何时,“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古训仍在心头萦绕;曾几何时,伟大领袖毛泽东掷地有声的一句话:“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指引着几代人艰苦创业、自力更生。“勤俭节约”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命题,如今重又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和意义。
有的同学会问:“我能做什么?”。答案很简单:从我做起,从自身的小事做起。就这么简单吗?对,就这么简单!同学们,请记住:你与我,是浪花里的一滴水,无数滴水汇聚起来,会是澎湃汹涌的浪涛,才有波澜壮阔的大海!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无数个有限组合起来,便是无限,便会有无坚不摧的力量!回顾一下从身边流走的每一滴水:在你我洗脸刷牙、洗发洗澡的时候,你我可曾想过,节约每一滴水?在你我使用电灯、电话、空调、饮水机的时候,我们做到节约了吗?想起一句古话:”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历史反复证明了这个道理:奢能败国、败家、败自己。古罗马四处征战,它有着一支欧亚大陆最强悍的军队,但却因为骄奢淫逸致使古罗马四分五裂。素以能征善战著称的满清”八旗兵“,短短几十年挥师入关,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强盛的封建国家,但他们逐渐沉湎于轻歌曼舞、锦衣玉食之中,最终昏庸腐朽,丧权辱国。”八旗子弟“也从此成为纨绔和低能的代名词。
伦敦有一所著名的贵族中学,叫伊登公学。这所中学是英国皇家王公贵族子弟学习的地方,建校五百多年来,英国的许多首相、大臣、将军和科学家都毕业于这里。伊登公学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格,学生们基本过着一种军营式的生活。教师和学生的住宿条件也十分简单,他们只有大间的集体宿舍,更令人不解的是,学生每星期五还得饿一天的肚子,真有点”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味道,据说,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和吃苦精神。
青岛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过:不简单,就是将简单的事做千遍万遍做好;不容易,就是将容易的事做千遍万遍做对。同学们,平凡与不凡只有一步之遥,从我做起,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做起,持之以恒,你我就是成功者,你我就是伟人。
同学们。我们从小生活在和平时期,过着一种舒适安定的生活,有的同学在家里被视为是“小皇帝”“小太阳”,父母对他百般疼爱;有的家长以考试成绩为筹码,考好了发给”大奖“,很多同学的腰包都是鼓鼓的。于是学会攀比、讲排场、摆阔气。这种花父母的钱不心疼铺张浪费的作法,对自己今后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外国有许多心理学家认为: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往往有不幸的成年。我国也有这么一句俗语:“少年有福不算福,有钱难买少年穷。”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生活富裕了,但是艰苦朴素的作风不能丢,我们要按照《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做到爱惜粮食,爱惜学习生活用品,不挑吃穿,不乱花钱,节约水电。同学们,勤俭朴素是一种美德,让我们从小做起,让美德与我们同行!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作文写作的能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与传统型材料作文方法有相同点就是读懂所有文字,但也有“五个方面”的特殊性:一是必须明确文体、写作内容、思维焦点、具体问题四方面的任务指令;二是分析材料的矛盾对立性;三是选择材料的权衡性;四是思考材料在关键概念、是非因果、问题本质上的辨析性;五是行文比较的说理性。
首先,要通读断给材料,明确材料的主要内容和感情向、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其次,揣摩命题提示,明确主要的写作要求,①“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同学写一篇演讲稿”注意是演讲稿要有针对性、鼓动性和生动性,而不是写书信,或者写一般的论文等:②“倡议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体现你的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注意演的主题和任务:③“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注意另拟演讲题目,选好演讲角度、明确演讲立意;④此外,作文还有字数限制,“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
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
②学问勤中得,富裕俭中来;
③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④节约是率福之本,浪费是贫困之苗;
⑤有勤又有俭,生活甜又甜;
⑥滴水成河,粒米成箩;
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③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⑨勤俭节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素材:
1.勤俭节约是我们的传家宝,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国家主席毛泽东所有衣服中竟没有一件不打补丁的;敬爱的周总理的睡衣穿了几十年,破了就补,补了又补,直到烂了,没法再补,就把整个背部换掉也不肯买件新的;无产阶级战士雷锋,脸盆用得油漆都落光了也舍不得丢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那便是为了替国家省下建设的资金!
2.节水,是国情所迫。一场大旱,举国关注,因为抗旱关乎13亿人的“吃饭”问题。不仅仅立足当下抗旱,还需着眼节水才是长远之计。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在千方百计投入超多财力物力,增加抗旱水源。可还是有一些农民家庭已经注定粮食要颗粒无收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开源节流已经是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3. 宋襄公,衣求蔽体,食求果腹。改革变法,鼓励农桑,而列战国七雄。魏武帝曹孟德,布衣素食,劝妇耕织,扫平北方,纵横中原。致使三分天下有其二。唐太宗李世民,乘轻骑,住寒宫。减轻徭役,休养生息。才有贞观之治,天下为家的盛世局面。恰恰相反,商纣王,酿酒为池,悬肉为林。横征暴敛,大兴土木。牧野之战,倒戈相向,终自焚于露台。周厉王,穷奢极欲,千金买笑。百姓道路以目,诸侯八方烽起。最后社稷倾覆,暴尸于荒野。
结构:
本题要求写演讲稿,考生在按照沿江各的格式写好问候语后,可以按照“明观点——探根源——正反面事例——联现实——再扣题”的思路写作。如写“成于勤俭”的立意,可以开篇引陆游“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曾国藩“勤俭自持,可以处乐,可以俭约”“无论是大家还是小家,士农工商,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的名句导入。然后注意联系历史事例论述:夏桀、商纣亡于奢靡无度,荒淫暴虐;秦始皇兴建阿房宫豪华盖世,终为楚人一炬;隋炀帝沉迷于灯红酒绿,不理朝政,落的个身首异地;唐明皇沉醉于享受美色,而至安史之乱,是盛唐趋衰。接着联系国家和时代,紧扣复兴中学学生所能做到的日常勤俭节约的措施、细节,进一步呼吁勤俭节约。结束全文时,可饮用“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再次点题!
【点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同过去的作文有三方面不同: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态度、材料往往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特点、材料带有明显的任务驱动。故写此类作文,一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三要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四要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