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3.50 KB
  • 2021-06-09 发布

“超级全能生”2020高考全国卷24省1月联考乙卷语文试题

  • 2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绝密★启用前 '‎ ‎“超级全能生”2020高考全国卷24省1月联考乙卷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4.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5.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城市文脉是贯串于一个城市历史文化中的人类精神血脉,是这个城市在漫长时光中积淀而成的 地域色彩和文化个性。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义务保存好自己城市的文脉,因为这是承前启 后、继往开来的资源和动能。‎ 习近平同志曾经在为《福州古厝》一书撰写的序言中指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 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站在时代需要和历史演进的高度上,习 近平总书记曾经多次谈到保存、延续、传承城市文脉的重要性。今天,国人有能力在城市文脉保护中 大有作为了。‎ 要保存好城市的文脉,必须依靠制度的力量。近年来,我国各地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其他类型的城 市,都进行了大量城市历史文化风貌保护的制度探索。除了历史文化名城必备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专项规划》外,各地还制定了许多接地气、可操作的具体规章制度。这些具体细致的法规将会为城市 ‎ 文脉的保存延续发挥长久的积极作用。但是直到今天,从总体上看,我国城市文脉保存制度建设的路 仍然很长,城市之间参差不齐的情况比较普遍,每个城市都有大量的空白处需要填补,都有大量调查 研究的具体工作需要去做。‎ 要保存好城市的文脉,必须发挥多种社会力量的作用。在城市文脉的保护工作中,社会力量参与 的意愿比较积极。一般说来,企业更适合于需要投资并能得到回报的项目,社会组织更适合于政府购 买服务的项目,个人则更适合于做志愿者或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企业、社会组织、个人三者配合,可 以较好地推动城市文脉的保存。就中西部城市文物保护工作最为常见的资金困难问题来说,企业的 进入使市场资本参与进来,可以大大缓解这一难题。就东部城市文物保护人力不足的突出问题来说, 运用较为充裕的财政资金购买专业化的社会组织服务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较好方式。‎ 要保存好城市的文脉,必须做到保护优先和合理利用的辩证统一,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地惠及人 民群众。作为城市文脉载体的文物、遗迹、风俗等都属于典型的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必须在保存 完好的基础上经过现代城市的重新组织进入百姓生活,才能发挥出传递文明、保存特色、启迪心灵的 作用。在此,我们既要关注城市文脉保存的本真整体效果,又要关注城市文脉延续的长期久远效果, 同时还要关注城市文脉传播的数字虚拟效果。具有数字虚拟效果的城市文脉传播是一种利用5G技 术将城市文化资源虚拟化,使其获得数字化的存在方式和延展方式。这是国人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对 城市文脉进行保护和开拓运用的一种方式。‎ 对于城市管理者、建设者来说,一方面,应探索城市文脉的价值内涵、伦理特征、审美倾向。另一 方面,要把这些认知和理念通过街道布局、地名门牌、博物馆展陈、节日民俗活动甚至影视图书等多种 方式多层次立体式地呈现出来。这样既可以有效地推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又能润物无声地滋养 民众心灵,使城市文脉在延续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还能不断增强国人对自己城市和民族传统 的文化自信。‎ ‎(改编自刘东超《保存好城市的文脉》)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文脉是一个城市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资源和动能,因此每一个人都有义务保存好它。‎ A. 近年来,我国各地进行的相关制度探索为城市文脉的保存延续发挥了长久积极作用。‎ B. 社会力量在保存城市文脉方面,参与意愿比较积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C. 只有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才能更好地保存好城市的文脉。‎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文章第一段对城市文脉进行了阐释,然后提出了保存城市文脉的重要性。‎ B. 文章第二段运用举例论证,把本文的论题提到了时代需要和历史演进的高度。‎ C. 文章在论述社会力量在保存城市文脉上的作用时,从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三个角度进行说明。‎ D. 文章围绕保存城市文脉,列出了现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提出了许多建议。‎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对于我国城市文脉保存制度的建设来说,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具体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B. 对文物、遗迹、风俗等典型的文化资源而言,发挥其应有作用之前必须保证其保存完好。‎ C. 利用5G技术将城市文化资源虚拟化,是国人对城市文脉进行保护和开拓运用的一种方式。‎ D. 增强国人对自己城市的文化自信,需要城市管理者、建设者探索城市文脉、呈现认知和理念。‎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国产动画大片《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在上映之后得到满堂彩。光凭日趋成熟的特 效和炫目华丽的画面,《哪吒》就有了和国外动画大片舞一掰手腕的底气。不过,将该片的成功归结为 技术层面的进步,恐怕就太过简单了。《哪吒》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就在于打破陈规,大刀阔斧地改 ‎ 造曾经深入人心的叙事模式。哪吒,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高大全''主角,而是一位有性格缺陷但也不 乏正义感的少年英雄。本片不再纠缠于“剔骨还父”这个掺杂着父权、孝道等封建道德色彩的桥段,而 是将哪吒的自我认知、成长经历当作叙事重心。做到了与时俱进,贴合了时下年轻观众的心理需求。 更接地气,也更容易被公众接受。哪吒的反抗精神,仍然是本片着重表现的主题。“你是谁只有你自 己说了算''等关键台词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阐释了哪吒的可贵之处。既让观众得到感官层面上的 “爽”,又能把传统文化寓于春风化雨之中,《哪吒》大获成功,绝非偶然。‎ ‎(摘编自李勤余《从长安到哪吒,传统文化这个大IP该怎么用?》)‎ 材料二 材料三 ‎《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的成功,为整个影视创作对传统文化的挖据,增添了 一笔绚丽色彩。实际上,除当下走红的《哪吒》外,还有很多影视作品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 厚底蕴。如《大圣归来》等由古典名著《西游记》取材,《宝莲灯》《大鱼海棠》采用了上古神话、民 间故事,《骄傲的将军》《牧笛》等与京剧渊源较深。积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这样的影 视创作不仅代表着真正的观众兴趣,并且也影响着一般的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的兴趣。《哪吒》 等作品的走红,给我们的影视创作带来诸多方面的启示:创作观念上,深入时代现实,用新的方 式寻求传统文化元素的有效创新,是解决传统文化现代转化,及其与影视之间的实践难题的现 实路径。创作者在作品中表现自己对传统认识的同时,从时代高度来展呈自己对生活的审美感 受与价值取向,懂得吸收精华,古为今用,引导我们的影视创作“朝内”看,不论是形式还是内核, 都需要立足本土和现实。表现方式上,用现代的影视语言做创新表达的关键,提高改编和制作 水平,用融有现代社会审美趣味的丰富表现力描写人的忧欢与个性世界。现在年轻一代创作者 和观众,无论观念、眼界还是机会都和十几年前完全不一样了。《哪吒》构思及想象力活跃,塑造 ‎ 的形象各具个性,虽然还有某些不足,但刻画角色的心理和他们以爱与友谊去对抗、解构人们心 中根深蒂固的偏见,具有感人的抒情性,画风足够惊艳,易被观众接受。产业化视角上,尽管影 视中资本力量有不断加重之势,但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再创作的改编,并为影视大制作正名的同 时,仍然需要战胜那种一味以观众兴趣为借口,把影视变为低级娱乐品的商业主义。引领影视 潮流和根本方向的仍然是文化价值,有效地唤起文化认同和文化理想,以影视从业者形成共识 并极力推崇的工匠精神多维发力,真正创作出属于我们时代自己的精品力作而使观众为之叹 绝,自会得到市场的认可与回报。‎ ‎(摘编自《环球时报))2019年8月1日)‎ 2. ‎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国产动画大片《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体现我国动画特效和画面等技术层面的进步。‎ B. 注重人物自我认知、成长经历,创新叙事模式。‎ C. 与时俱进,贴合时下观众的心理需求。‎ D. 接地气,迎合观众感官,合理运用传统文化。‎ 3.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哪吒之魔童降世》拥有和国外动画大片一较高低的底气,不仅仅因为其拥有日趋成熟的特效和炫目华 丽的画面。‎ B. 从2018年美、日、中三国前20名电影的票房对比来看,我国对动画电影的热情离美国、日本还有一定的 差距。‎ C. ‎《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众多影视作品积极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营养,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代表 着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的兴趣。‎ D. 唤起文化认同和文化理想,以工匠精神多维发力,创作出使观众为之叹绝的精品力作,自会得到市场的 认可与回报。‎ 4. 请结合材料,为中国影视创作更好地发展提几点建议。(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最后的救赎 王小东 今日要闻:“公元3018年3月18日,由于太阳能量持续衰减,地球将进一步变冷。科技界将年度 科学突破奖授予国家天文台天体物理团队,该团队证实了平行宇宙的存在……”‎ 丁烈盯着新闻显示墙的眼睛猛然跳动了一下,当他听到“平行宇宙”时,脸色立即凝重起来。他用 手捋了捋满脸的络腮胡须,陷入沉思。‎ 隔离室里依旧阴冷,和二十五年前一样。二十五年前的丁烈只有十岁。‎ 丁烈所处的这个时代正被某种“确定性”所掌控,凡事都遵循“数字分解定律气即万物皆可用数字 进行量化处理。举个例子:你喜欢吃糖吗?那便是一种编号为01010011……的信息体验。人们只需 要在冰冷的触摸屏上输入一串同样冰冷的数字,再将感觉连接器与身体连接,便可享受一种甜度可调 的甜蜜。在这个万物可量化为感官输入的世界里,你并不需要一颗真正的糖!更为可怕的是,随着科 技的飞速进步,人似乎更像是一部运行精密的机器,情感都量化为一串串字符,人们已经基本丧失了 自身的情感输出功能。‎ 丁烈却同其他人不同。父亲从丁烈懂事开始,便不允许他使用情感连接器。父子俩一直保持着 犹如一千年前,原始人般的情感体验,父亲称之为“情感反刍”。‎ 丁烈很怀念那个时候,每次进行“情感反刍"的时候,父亲都会用充满*慈爱的声音说:“小子,让我 们开始吧!"‎ 人在如今的世界里被划分为两类:守卫者和背叛者。守卫者坚定执行不与外部宇宙联系的准则, 目的是保卫地球居住者的权益;背叛者则反其道行之,千方百计与外部宇宙联络,据说也是为了保护 地球居住者的权益。当年只有十岁的丁烈被划分到了背叛者行列,从贴上背叛者标签的那一刻起,他 便再没有机会离开隔离室了。这一切皆因他的父亲丁向东。‎ 丁烈有时会想,隔离室也并没有什么不好。远离数字割裂的世界,他才感觉自己是活着的。国家 天文台射电望远镜中心,外太空信号湮灭装置接收到的一串陌生数字,让夭体物理组总工程师王建达 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惧。‎ 经过拥有超级计算能力的“银河号”计算机破译,陌生数字信息的内容为:平行宇宙存在,太阳能量衰减导致的地球能源危机,解决途径只能是在另一维度的A级宇宙中找到一个正在发育的类太阳 系,然后通过特定的能量通道实现人类整体迁移。‎ 很快,信号湮灭装置又收到第二份数字信息:特定能量通道开启的关键是,要在地球上找到一种 与A级宇宙契合的纯粹连续能量波动,实现互通。请找到一个叫丁烈的人!‎ 王建达很困惑,与A级宇宙契合的连续能量波动?这个世界所有的能量状态都是数字化且不连 续的,怎么会有连续的能量波动?‎ 最后的数字信息只有短短几个字:“小子,让我们开始吧!"‎ 二十五年来,丁烈第一次走出隔离室,外面的世界让他感到陌生。天空是一望无际的深蓝,那是 儿时大海深处才有的颜色,此刻仿佛大海倒悬在了天上。运行在城市上空的飞行器发出五彩炫目的 光。只是,外面的天气尤其寒冷,丁烈不由得竖起衣领来御寒。‎ 王建达手里正拿着一份背叛者档案:丁向东,男,国家宇航中心资深飞行员,公元2993年,驾驶 “探索号”宇宙飞船逃离地球,留下的最后信息是:我要为人类寻找一个新的家园!‎ 国家天文台主控大厅中心一片死寂,情况比科学家们预想的要糟。虽然人类科技已经取得了巨 大进步,但诸多措施并没有延缓太阳能量衰减的速度,地球面临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机,按目前情况预 计,地球的温度将在三年后降至极值。那时,等待人类的结局只有一个——毁灭!‎ 由于平行宇宙的存在,信息发送者肯定来自平行宇宙的另一级。如果按信息中的方式进行人类 迁移,那今天参与决策的人将毫无疑问成为背叛者。‎ 经历挣扎,最终选择进行平行宇宙间的跃迁!‎ 一切都按照既定程序运行,主控大厅的电子屏幕上,出现了两个巨大的能量环,两级宇宙间真正 意义上的连通终于开始了 !‎ 一切很顺利。到了最为关键的能量通道开启环节! 丁烈深邃的眼窝露出温和的光芒。搭接在丁 烈头部的示波器有节律地抖动起来,丁烈站在能量发生器的电子显示屏前,脑海里出现了刚才王建达 传送给他的信息内容小子,让我们开始吧!”‎ 他强烈地感受到了遥远的宇宙深处父亲的存在,随后,示波器同步信号发生器发出了一串美妙的 连续波信号!脑电波!是脑电波! A级宇宙另一端竟然也有和丁烈发出的脑电波完全契合的纯粹连 续能量波动!‎ 人类自发的情感波动,才是开启平行宇宙间能量通道的钥匙!‎ 到达A级宇宙的人类,眼前出现的景象正如千年前地球上曾出现的情景:草是青绿色的,天是蔚 蓝的,人们的笑脸是真切的。‎ 是的,人类最终抛弃了一个冷冰冰的数字世界,在最后关头完成了自我救赎。‎ 丁向东慈爱地望向丁烈,依然用他那充满磁性的嗓音说:“小子,让我们开始吧!”‎ 父子俩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久久不愿分开……‎ ‎(有删改)‎ 2.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小说第一段介绍今日要闻,不仅突出了国家天文台天体物理团队的贡献,更为后文决策者最终选 择进行平行宇宙间的跃迁做了铺垫。‎ B. 小说认为人是一部运行精密的机器与丁烈父子通过脑电波开启平行宇宙间的能量通道一样,都 是为了突出人类自发的情感的重要性。‎ C. 丁烈走出隔离室,看到天空是“一望无际的深蓝”,感到“外面的天气尤其寒冷”等情形,都是太阳 能量衰减,地球面临能源危机的表现。‎ D. 小说中关于外太空信号湮灭装置接收信号以及两级宇宙间连通的相关情节,富有奇幻色彩,给读 者带来了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 3. 丁烈的父亲丁向东是文中发现“平行宇宙”并实现“平行宇宙间人类整体迁移”的关键人物,请谈谈 本文是如何塑造丁向东这一人物形象的。(6分)‎ 4. 一篇优秀的科幻小说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本文蕴含了哪些人文精神?请结合文本简要分 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f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高德政字士贞渤海售人幼而敏慧有风神仪表显祖引为开府参军知管记事甚相亲狎。高祖又擢为相 府掾,委以腹心。迁黄门侍郎。显祖在京居守,令德政参掌机密,弥见亲重。世宗暴崩,事出仓卒,群情草 草。帝亦回遑不能自决。德政劝显祖行禅代之事;披心固请。帝乃手书与杨焙,具港诸人劝进意。德政 恐脣犹豫不决,自请驰驿赴京,托以余事,唯与杨惜言。憎•方相应和。德政还未至,帝便发晋阳,至平城 都,召诸勋将入,告以禅让之事。诸将等忽闻,皆愕然,莫敢答者。帝以众人意未协,于是乃旋晋阳。自是 居常不悦。德政亦劝不已。至五月初,帝发晋阳。德政又录在邺诸事条进于帝。受禅后,帝初发至亭前, 所乘马忽倒,意甚恶之,大以沉吟。至平城都,便不复肯进。德政、徐之才苦请。憂涌之日,除德政为侍 中,寻封蓝田公。七年,迁尚书右仆射,兼侍中,食渤海郡干。德政与尚书令杨惜纲纪政事,多有弘益。显 祖末年,纵酒酣醉,所为不法,德政屡进忠言。后召德政饮,不从,又进言于前,谏曰:“陛下道我寻休,今乃 甚于既往,其若社稷何,其若太后何!”帝不悦。德政甚惧,乃称疾屏居佛寺,兼学坐禅,为退身之计。帝谓 杨信曰:“我大忧德政,其病何似?”憎■以禅代之际,因德政言情切至,方致诚款,常内忌之。由是答云:“陛 下若用作冀州刺史,病即自差。”帝从之,德政见除书而起。帝大怒,召德政谓之曰:“闻尔病,我为尔针。” 亲以刀子刺之,血流沾地。又使曳下,斩去其趾。乃斩足之三指。帝怒不解,禁德政于门下,其夜开城门, 以毡舆送还家。旦日,德政妻出宝物满四床,欲以寄人。帝奄至其宅,见而怒,遂曳出斩之。时妻出拜,又 斩乏,•并其子祭酒伯坚。德政死后,帝后悔,赠太保,嫡孙王臣袭焉。‎ ‎(节选自《北齐书-高德政传》)‎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高德政/字士贞/渤海篠人/幼而敏慧/有风神仪表/显祖引为开府参军知管/记事甚/相亲狎。‎ B. 高德政/字士贞/渤海舊人/幼而敏慧有风神/仪表显祖/引为开府参军/知管记事/甚相亲狎。‎ C. 高德政/字士贞/渤海薩人/幼而敏慧/有风神仪表/显祖引为开府参军/知管记事/甚相亲狎。‎ A. 高德政/字士贞/渤海舊人/幼而敏慧有风神/仪表显祖/引为开府参军知管/记事甚/相亲狎。‎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高祖,古代帝王的庙号,历史上多为开国之君的庙号,如《史记》中就称呼刘邦为汉高祖。本文中 指代北齐高祖高欢。‎ B. 崩,又叫“驾崩”,从周代开始帝王死叫作“崩古人对死有多种描述,如太后或皇后死也称 “崩”,诸侯死叫“薨”。‎ C. 受禅,亦作受壇,原指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后来也指王朝更迭,新皇帝接受 旧帝禅让的帝位。‎ D. 毡舆,舆,原指造车的工匠,后多指车厢,并泛指车。毡舆在文中指的是铺着毡子的马车,显示了 高德政的尊贵地位。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高德政能力超群,颇受重用。显祖和高祖先后对其委以重任,命他做开府参军与相府掾,与高德 政或关系亲密,或引为心腹。‎ B. 高德政忧心政事,身体力行。世宗驾崩后,高德政竭力请求显祖称帝,因担心杨惜对此事犹豫不 决,影响显祖,疾行至京城前去劝说。‎ C. 高德政直言敢谏,急流勇退。显祖晚年饮酒过度,行为不合法度,高德政多次进言劝谏,但未顺 意,后忧惧显祖,隐居佛寺。‎ D. 高德政政绩卓越,仕途顺遂。显祖在位时,高德政在政务方面多有增益,尽心职守。曾担任尚书 右仆射、侍中,后受命为冀州刺史。‎ 乙卷语文试题卷第7页(共8页)‎ 乙卷语文试题巻第8页(共8页)‎ 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以众人意未协,于是乃旋晋阳。自是居常不悦。德政亦劝不已。‎ ‎ ‎ ‎(2)陛下道我寻休,今乃甚于既往,其若社稷何,其若太后何!‎ ‎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禁林①春直 李昉 疏帘摇曳日辉辉,直阁深严半掩扉。‎ 一院有花春昼永,八方无事诏书稀。‎ 树头百嗽莺莺语,梁上新来燕燕飞。 岂合此身居此地?妨贤尸禄自知非。‎ ‎[注]①禁林:同“禁苑",即帝王的园囿,此指宫廷。‎ 3.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这首诗首联交代了地点、事件,写出了禁林春直时静寂无事的情景,给人平静森严之感。‎ B. 满院鲜花盛开景色优美,但作者觉得白昼时间漫长,是因为“诏书稀”而担心自己不能报效国家。‎ C. 颈联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与前面两句形成动静对比,用黄莺燕子,扣紧“春"日,写安宁春色。‎ D. 作者从一院小景联想到八方和平无事的大景,无寒俭窘促之态,有气象广大之境,自然而不落俗套。‎ 2. 这首诗是作者春日在内廷轮值时的有感之作,请结合全诗简析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6分)‎ ‎ ‎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阿房宫赋》中" , ”两句,用夸张手法,极言梳洗美女之多。‎ ‎(2)《蜀道难》中形容山泉奔瀑顺势流下,猛烈冲击崖石,发出巨大声响,渲染出蜀道之险的句子是:‎ ‎ ‎ ‎ ‎ ‎(3)《雁门太守行》中“ , ”两句,从声、色两个方面渲染战场悲 壮的气氛,写出战况的激烈。‎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 的。’各族先民駢手月氐足、披荆斩 棘,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 )o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秦汉雄风、大 唐气象、康乾盛世,都是各民族共同 的历史。今天,我们实现中国梦,就要紧紧依靠各族人民 的力量。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 。中华文化之所 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 的包容特性。各族文化历久弥新,中华文化交相辉映, 这是今天我们能否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4.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开发 铸就 大融合 包罗万象 B.开拓 铸就 集大成 兼收并蓄 C.开发 造就 大融合 兼收并蓄 D.开拓 造就 集大成 包罗万象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 各族先民留给我们的神圣故土,和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美丽家园,就是今天960多万平方 公里富饶辽阔的国土 B. 今天,960多万平方公里富饶辽阔的国土,这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美丽家园,也是各族先 民留给我们的神圣故土 C. 今天,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富饶辽阔,这是各族先民留给我们的神圣故土,也是中华民族赖 以生存发展的美丽家园 D. 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美丽家园,,和各族先民留给我们的神圣故土,就是今天960多万平方 公里富饶辽阔的国土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 中华文化交相辉映,各族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 B. 各族文化历久弥新,中华文化交相辉映,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 C. 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 D. 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因为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 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 超过12字。(6分)‎ 作为家长,应该怎样有效地看护儿童呢?专家王荃表示,预防儿童溺水的首要措施是时刻有 效看护,① 。当儿童在水中或者水附近时,无论是在泳池中、澡盆里, 还是在开放性的浴场中,家长都应专心看护儿童,不要分心做其他事情。因为溺水发生的过程十 分迅速,并且② 。一旦发生,就可能会致命。近距离强调的就是家长 要与孩子保持一臂之内的距离,这样在发生危险的时候,③ 。此外,家 长不能将低龄儿童单独留在卫生间、浴室,或者泳池、开放的水源边。‎ ‎21 .把下面文段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字。(5分)‎ ‎ 2020年,我国将如期完成北斗全球系统全面建设,北斗应用也将加快推进,实现中国北斗、世 界北斗、一流北斗的发展目标。在本月举行的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年会上,北斗卫星导航系 统总设计师杨长风如是表示。从2000年10月31日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发射,到2019年 9月23日第47颗和第48颗北斗导航卫星升空,历经19年建设,目前我国北斗系统在轨卫星总数 为33颗,其中北斗三号卫星23颗。今明两年,我国还将发射多颗北斗卫星,届时北斗全球系统将 全面建设完成。作为世界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之一,北斗系统坚持开放合作,资源共享,先后与 美国GPS系统、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实现兼容互操作。目前,北斗系统已经覆盖近30个“一带一 路”沿线国家,应用于这些国家的工农业和服务行业。‎ ‎ ‎ ‎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近日,光明日报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有关中华文明意象的话题引发了网友热议。有网友表示: “这些意象浸润了古老文明的精髓,可以是图形图像、文字组合,也可以是声音符号、建筑造型,甚 至可以是一种思想文化或一个历史人物。'‘有网友认为:“每个人都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 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才能守护好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有网友表示:“世界四大文明中,唯有 中华文明绵延不断。守护、传承、保护、发展中华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还有 网友认为:“向外国人和年青一代传播传统文化很有难度,利用现代流行的元素激活传统文化的做 法值得肯定。'‘‎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传承文明意象, 守护民族根脉”,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语文参考答案 1. 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 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 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在文中找到相关句子,最后进行辨: 析。A.范围扩大。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一段,原文为: “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义务保存好自己城市: 的文脉,因为这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资源和动能”。: 选项将“城市文脉”扩大为“文脉”,且是“生活在城市中 * 的每一个人”有义务保存好“自己城市”的文脉。B.把: 未然变已然。原文第三段是“这些具体细致的法规将i 会为城市文脉的保存延续发挥长久的积极作用”,而不: 是“发挥了长久积极作用”。D.曲解文意。原文第五: 段是“要保存好城市的文脉,必须做到保护优先和合理: 利用的辩证统一,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 众”。并非“只有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i 众,才能更好地保存好城市的文脉”。 ;‎ 2. 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 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论点、论据,分析文章的思路,: 分析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 系,分析论证方法的类型。本题重点考查文章思路、论: 点与论据的关系以及论证方法的运用。“举例论证”错: 误。文章第二段运用的是道理论证,并非举例论证。 ;‎ 3. 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 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第一步,把握题干信息要: 点;第二步,逐个选项到文中找对应点,对文中信息进: 行概括分析,判断正误。选项推断错误。根据原文第: 五段“具有数字虚拟效果的城市文脉传播是……国人: 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对城市文脉进行保护和开拓运用的 一种方式”可知,“国人对城市文脉进行保护和开拓运: 用的一种方式”是“具有数字虚拟效果的城市文脉传: 播”,而不是“利用5G技术将城市文化资源虚拟化"。:‎ 4. 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 能力。解答此类曇目时,首先找出这个概念在文章中: 对应的语句,然后结合上下文认真揣摩理解,注意将选 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 定答案。‎ ‎“与时俱进,贴合时下观众的心理需求”理解: 错误,根据原文“做到了与时俱进,贴合了时下年轻观: 众的心理需求”可知,贴合的是“时下年轻观众的心理«‎ 需求”,选项扩大范围。‎ 1. 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 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又要对文章 的局部进行恰当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 分析选项中的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筛选、 概括、整合,注意结合语境分析。“代表着观众尤其是 青年观众的兴趣”与文意不符。根据材料三“这样的影 视创作不仅代表着真正的观众兴趣,并且也影响着 一般的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的兴趣”可知,是“影响着 一般的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的兴趣”,而不是“代 表着”。‎ 2. ‎①技术层面上,注重运用日趋成熟的特效和炫目华丽 的画面;②创作观念上,与时俱进,深入时代现实,用新 的方式寻求传统文化元素的有效创新;③表现方式上, 创新叙事模式,用现代的影视语言做创新表达的关键, 提高改编和制作水平,用融有现代社会审美趣味的丰 富表现力描写人的忧欢与个性世界;④产业化视角上, 用文化价值引领影视潮流和根本方向,有效地唤起文 化认同和文化理想,以工匠精神多维发力。(每点 2分,答出三点即可)‎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 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 意,并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干要求,然后 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信 息,进行概括整合。本题要求“为中国影视创作更好地 发展”提建议。结合材料一《哪吒之魔童降世》大获成 功的原因,和材料三的其为影视创作带来的诸多方面 的启示,即可概括出对中国影视创作发展的相关建议。 用简洁的文字分条表述即可。‎ 3. 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 析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 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 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析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 出判断。“小说认为人是一部运行精密的机器”错误, 原文是说“人似乎更像是一部运行精密的机器”。并且 文章说“人似乎更像是一部运行精密的机器”是为了突 出“人们已经基本丧失了白身的情感输出功能”,并不 是“为了突出人类自发的情感的重要性”。‎ 4. ‎①通过言行塑造人物形象。丁烈回忆中父亲“小子,让 我们开始吧”的话语,以及丁向东在“人类整体迁移”过 程中的言行,体现丁向东对人类自发的情感的重视及 其在“人类整体迁移”过程中的巨大作用。②通过对社 会环境的描写塑造人物形象。从侧面表现了丁向东逃 离地球,宁愿成为“背叛者”也要为地球寻找出路的敢 于冒险的探索精神。③通过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塑造 人物形象。小说通过王建达手中的档案直接介绍丁向 东这一人物,突岀丁向东的形象以及为人类寻找新家 园的决绝品质。(每点2分)‎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人物形象及表现手法的 能力。题干的核心词“如何塑造”决定了答题时应重点 ‎ 分析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解答此题,应先明确人物 塑造的手法——直接塑造和侧面烘托,然后结合文中 叙述性的语句,分析概括小说人物形象特点。小说间 接塑造人物形象的句子比较多,如丁烈回忆中丁向东 的言行,“守卫者”和“背叛者”的对比,王建达手中“背 叛者”的档案介绍。也有对人物言行的直接描写,如湮 灭装置接收的信息,“人类整体迁移"过程中及迁移后 丁向东的言行。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1. ‎①对人类现状的担忧:小说展现在冷冰冰的数字世界 中找不到连续的能量波动等现实,表达了对人类情感 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担忧。②对人类权益的维护:不 管是“守卫者”还是“背叛者”,不管与不与外部宇宙联 系,目的都是保卫地球居住者的权益。③对人类前途 的探索:国家宇航中心资深飞行员丁向东驾驶“探索 号”宇宙飞船逃离地球,为人类寻找新的家园,表现了 对人类前途的探索。④对人类命运的追求:为了人类 命运,决策者经历挣扎最终选择按丁向东所发信息中 的方式进行人类迁移。(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如 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人 文精神的能力。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 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 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 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题目的主 观性很强,发散空间很大。这对平时阅读面广、善于思 考的同学十分有利,在解答此题时,一定要抓住题干所 要求的“人文精神”,联系自己的理解展开表述,要结合 文本分析说明。本文的背景是太阳能量衰弱,地球已 不适合人类居住,无论是“背叛者”还是“守卫者”,他们 的岀发点都是基于对人类现状的担忧和对人类权益的 保障。“背叛者”的“离经叛道”其实是拯救地球的另一 种办法,和“守卫者”不同,“背叛者”展开了积极探索。 而最后“守卫者”同意了“背叛者”的建议,证明了大家 为了追求人类命运而统一战线,这些都是人文精神的 体现。‎ 2. 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有风神 仪表”是说人的外在形态,“风神”是风釆、神态的意 思,“仪表”是指人的外表,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 D两项。“开府参军”是官职名,“知管”是管理的意 思,“知管”前应断开,排除A项。故选C项。‎ 3. 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 化知识的能力。根据原文可知,当时高德政被显祖囚 禁,后来显祖用“毡舆”送他回家,并不能显示高德政 的尊贵地位。‎ 4. 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 思的能力。“后受命为冀州刺史”错。显祖下达任命是 为了试探他,并没有让他实际就职,选项未然变已然。‎ 5. ‎(1)显祖因众人意见还不协调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就 回到晋阳。从此以后平日里经常不高兴。高德政也 不停地劝说。(“未协”“旋”“已”各1分,句意2分)‎ ‎(2)陛下告诉我不久就会停止(饮酒),如今竟然比以 往更厉害,那国家怎么办,太后怎么办啊!(“寻”“乃” “若……何”各1分,句意2分)‎ ‎[:文言译文】‎ 高德政,字士贞,渤海祷县人。年幼时就机敏聪慧, 仪表有风度神采。显祖举荐他为开府参军,掌管记事,与 他非常亲近。高祖又提升他为相府掾,委以心腹。(之 后)升任黄门侍郎。显祖在京留守,让高德政参与掌管机 密,更见对他的亲近和看重。世宗忽然驾崩,事情发生得 仓促,众人心情骚动不安。显祖也迟疑不能自己决定。 高德政劝显祖进行帝位交替的事,坦露真心坚决请求。 显祖才亲手写信给杨惜,详细论说众人劝登帝位的意思。 高德政怕杨惜犹豫不决,自己请求乘快马赶赴到京,将微 末的小事嘱托给他人,只和杨悟叙说(显祖登位的事)。 杨楕才与他相应和。高德政还没从京城返回,显祖便从 晋阳出发,到平城都,召集众多有功将领进入,把禅让的 事情告诉他们。众将忽然听说这个消息,都很吃惊,没有 谁敢回答。显祖因众人意见还不协调一致,在这种情况 下就回到晋阳。从此以后平日里经常不高兴。高德政也 不停地劝说。到五月初,显祖从晋阳出发。高德政又记 录在邺的诸事逐条奏给显祖。(显祖)接受禅位之后,显 祖刚出发到亭前,所骑的马忽然倒下,(显祖)心里非常厌 恶这件事,更加犹豫不决。到平城都,便不肯再前进。高 德政、徐之才苦苦请求(显祖才继续前行)。接受禅位那 一天,(显祖)任高德政为侍中,不久封蓝田公。七年,升 任尚书右仆射,兼任侍中,领取渤海郡的贡俸。高德政与 尚书令杨惜治理政事,多有增益。显祖晚年,纵情饮酒, 所作不合法度,高德政多次进献忠言。后来(显祖)召见 高德政饮酒,(高德政)不从命,又上前进言,劝谏说:“陛 下告诉我不久就会停止(饮酒),如今竟然比以往更厉害, 那国家怎么办,太后怎么办啊!"显祖不高兴。高德政很 恐惧,就称病隐居在佛寺,又学习坐禅,作为退身的计策。 显祖对杨悟说:“我很忧虑高德政,他的病怎么样了?”杨 ,潛因显祖接受禅位之时,他因为高德政言辞情意恳切,才 向显祖表示诚意,常在内心忌惮这件事。因此回答说: “陛下如果任命他为冀州刺史,(他的病)自会立即病愈。” 显祖听从了他的意见,高德政见到任命的诏书就起身。 显祖非常生气,召见高德政对他说:“听说你病了,我为你 扎针。”亲自用刀子刺他,血流至地。又让人拖下,砍去他 的脚趾。于是砍断(高德政)脚上的三个趾头。显祖怒气 未消,将高德政囚禁在门下,夜间打开城门,用车送他回 家。第二天,高德政的妻子收拾出满满四床的宝物,想把 它们寄放别人家。显祖忽然到高德政的家中,见到了很 生气,于是拖出去杀了他。这时高德政妻子出来拜见,又 杀了她,连商他的儿子国子祭酒高伯坚一同杀死。高德 政死后,显祖悔恨不已,追赠高德政为太保,(高德政)嫡 孙高王臣承袭了这一官职。‎ 1. 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内容、情感、 表达技巧的能力。作者觉得白昼时间漫长,并非是因 为“诏书稀”从而心忧自己不能报效国家,而是赞叹当 今天下太平,自己心情悠闲。‎ 2. ‎①悠闲之情,前六句写在禁林春直中所见恬静、温煦 景色及其所触发的悠闲之情。②自谦自警之情,尾联 写作者追问自己“妨贤尸禄自知非”,责问自己“尸位. 素餐”阻碍了真有才干的俊贤,表达了自谦谨慎之意。 ③赞美朝政之情,诗中描绘宋朝建国初年的承平景 象,国家稳定,天下太平,所以朝廷安宁清闲,少有诏 书。(每点2分)‎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 观点态度的能力。作答前,应先熟读本诗,把握大意, 诗歌是作者春日在内廷轮值时的有感之作。诗中描 绘宋朝初年的承平景象,同时也透露出作者以前朝元 老入宋做官的谨小慎微之态。在此基础上结合每句 诗歌的意思简要分析即可。‎ ‎【诗歌鉴赏】‎ 疏帘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阳光灿烂耀眼。禁苑中值 班的楼阁静寂深严,阁门半掩。满院鲜花盛开,香气馥 郁,更令人感觉春日悠长、温暖。皇上的文告很少下达, 是因为国家四面八方稳定平安。我悠闲地聆听黄莺在树 头千娇百嘱,又见到梁上翩飞着新来的紫燕。难道我这 样的人真配居住这宫苑吗?我深知自己白白享受着俸 禄,妨碍了真正的贤才来做国家栋梁。‎ 这首诗是作者春日在内廷轮值时的有感之作。诗中 描绘宋朝初年的承平景象,同时也透露出作者以前朝元 老入宋做官的谨小慎微之态。李昉为北宋初的馆阁大 臣,曾任翰林侍读学士、中书侍郎平章事,并奉命主编《太 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等大型类书。因久居馆 内,故对馆阁生活有深切体会,能以一个文臣的身份,写 ‎ 出当时翰林院中的景象及体会。此诗侧重于写景,用以 表现馆阁宁静,国家安定和平的盛世气象,所以前六句都 是对景色的描绘。首联写馆阁春日辉照,帘幌轻明,静谧 恬淡的气氛。颔联推而广之,由馆内而院中而天下,均是 一派春光明媚,天下太平的繁荣景象。颈联转为工笔描 绘,用黄莺啼嗽,燕子双飞,既写安宁美好景色,又扣紧 “春”日。尾联以抒发感受作结,自责自愧,切合馆中大臣 身份,又将诗意归总于“禁林春直”。全诗起承转合,顺序 井然,诗风清丽温婉,颇有馆阁气象。虽不无粉饰之辞, 但也可反映宋初气象。‎ 1. ‎(1)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2) 飞湍瀑流争喧底硃崖转石万壑雷 ‎(3)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2. 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的能力。开发:以荒地、矿山、森林、水力等自然资源 为对象进行劳动,以达到利用的目的;开拓;发现或发 掘人才、技术等供利用。“开发”的对象是具体事物。 “开拓”:开辟,扩展;釆掘矿物前进行的修建巷道等工 序的总称。“开拓”的对象多是抽象事物,着重指从小 到大的扩展过程。由第一空前面的“疆域”可知,应用 “开拓”。排除A、C两项。铸就:铸造成,多用于比 喻。造就:培养使有成就;造诣,成就(多指青年人 的)。根据第二空后的“历史”,此空应填“铸就”。排 除D项。集大成:集中某类事物的各个方面,达到相 当完备的程度。大融合: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 兼收并蓄:把内容不同、性质相反的东西都吸收进来。 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3. 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的能 答3 一 力。根据内在逻辑关系,应是“各族先民留给我们的 神圣故土”在前,“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美丽家 园”在后,排除B、D两项;“各族先民留给我们的神圣 故土,和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美丽家园”的外延 比“今天,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富饶辽阔”大,所 以“今天……辽阔”应放在前面,排除A项。另外, “神圣故土”与“美丽家园”指的都是960多万平方公 里的国土,所以“神圣故土”与“美丽家园”之间不能用 “和”连接,据此也可排除A、D两项。答案选C项。‎ 1. 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B两项搭配不当,“各族文化”应与“交相辉映”搭 配,“中华文化”应与“历久弥新”搭配。D项强加因 果,应删除“因为”。故选C项。‎ 2. ‎①要做到专心和近距离②随时可能发生③家长能 做到“伸手可及”(或:可以及时救护)(意思对即可)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第①空 由后面句子可推断,所填内容为看护原则,关键词为 “专心和近距离”。第②空由后面句子内容可推知,关 键词为“随时发生”。第③空由前面的“这样”一词可 以推知,该句为总结句,应填“家长能做到'伸手 可及'”之意的句子。‎ ‎21.202。年,我国将如期完成北斗全球系统建设;北斗系 统坚持开放合作,资源共享,先后与美俄系统实现兼 容互操作;北斗系统将全面走向国际市场。‎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段落首先指 明2020年我国将如期完成北斗全球系统全面建设, 接下来主要讲述的是北斗系统目前的成就,据此可直 接将第一句话作为第一点答案;“作为……服务行业” 主要讲了两点,一是北斗系统坚持开放合作,二是已 覆盖近3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据此整合语言即 可,注意字数限制。‎ ‎22.【写作指导】‎ 材料分析本题考查写作社会现象类任务驱动型作 文的能力。写这类作文,首先要读懂材料,抓住社会 现象,注意每个人的议论与看法。其次要明确任务, 紧扣任务写作,不能有丝毫偏移。‎ 材料可以分为两个部分:(1)有关中华文明意象 的话题引发网友热议。(2)写作一篇演讲稿,倡议大 家“传承文明意象,守护民族根脉”,体现认识与思考, 并提出希望与建议。网友热议又分四个部分:①文明 意象的界定;②个人定位和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 意义;③文化自信和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④将传 统元素与流行文化相结合,做好新时代传统文化的 传播。‎ 这则材料既着眼于传统文化的守护、传承、保护 和发展,也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 色与价值导向。既要求考生有合理的自我定位、文化 自信,又要求考生有责任担当,在创新中传承。引导 考生对中华文明意象本身进行深入思考,自觉守护、 传承、保护、发展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中华 文明。‎ 立意提示①传承文明意象,守护民族根脉的必要性 及重大意义。②如何传承文明意象,守护民族根脉。 论点展示 ①传承文明意象,守护民族根脉,增强文 化自信。②传承文明意象,守护民族根脉,助力民族 复兴。③传承文明意象,守护民族根脉,对话流行元 素。④传承文明意象,守护民族根脉,接地气才能更 持久。‎ 参考素材 ‎(1) 理论素材 A. 传承中国文化的不仅仅是唐诗、宋词、京剧、昆 曲,它包含着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每一个细节。‎ ‎——《舌尖上的中国》‎ B. 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 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解决中国的 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 法。——习近平 C. 我不敢想象,多年以后,当过年只成为爆竹象 征性的表演,当空气中弥漫的只是燃放爆咐后硝烟一 样的气息,当我们再也找不到一个地方可以看星星, 传统文化,我们还剩些什么。——王词 D. 传统文化作为我们民族的文化,作为文化的因 子,就像血液一样流淌于我们每一个生命个体之中, 通过它,我们每一个生命个体才得以直立起来。‎ ‎——袁跃兴 ‎(2) 事实素材 ‎①《经典咏流传》:“歌"与“诗"的时代交响 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三,央视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 流传》掀起了 一股新的“文化年俗”热。孤独了 300年 的小诗《苔》在一夜之间被亿万中国人记住并传播,很 多人甚至将其当成自己的新年箴言。‎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 丹开。'‘支教老师梁俊和一群山区孩子用本真质朴的 吟唱,将山区孩子的命运体验和小诗的情感意境紧紧 交织在一起,道出了两者共同的精神之源。苔花平凡 的坚持与芬芳、向上的斗志与梦想,和孩子们艰难的 处境与纯真的梦想相互映照,横生出一种让人热泪盈 眶的力量感。而四国艺术家演绎的中英文版《登鹳雀 楼》更是让网友直呼“大开眼界”,97岁大翻译家许渊 冲作为英文版《登鹳雀楼》的翻译者也被歌声感动,他 说让中华文化走出去才能让世界文化更灿烂。‎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 客,创作出无数灿烂辉煌的诗篇,唐诗宋词更是古典 文学的巅峰,它们已经成了中华文化的象征,融入了 我们的血液。古典诗词大都有韵律节奏,既能吟诵, 还可弹唱,很多经典诗词,在古代就是当时的流行歌 曲。《经典咏流传》将传统诗词与流行元素结合,开辟 了诗歌传承的蹊径,唤起了人们对古典诗词的不朽记 忆,让观众沉浸在诗歌的无穷意蕴里,不由自主地为 中华文化的精粹喝彩。‎ 从《中国诗词大会》到《经典咏流传》,创意性文化 节目的迅速走红让我们明白,传承与传播传统文化, 不能只靠老路子,而要不断与时俱进,用新的形式演 绎传统文化。‎ ‎②《国家宝藏》:古今对话新方式让文化自信亮 起来 ‎2017年12月,央视大型文博探索类综艺节目 《国家宝藏》一开播就获得无数好评,完结时在豆瓣上 的评分为9. 2分。为什么并不罕见的文博类节目,能 获得如此高的评价?最重要的原因是,《国家宝藏》运 用全新的方式,来讲述那些历久弥新的“老故事"。‎ 不同于以往的文博类节目,《国家宝藏》邀请了王 凯、雷佳音等27位当红明星作为“国宝守护人",以 “‎ 小剧场"的方式演绎文物的前世今生,而九大博物馆 馆长坐镇,对文物进行讲解点评,让节目更具话题性 和专业性。‎ 在第一期节目中,王凯饰演乾隆一角,演绎了清 代集中国瓷器之大成的各种釉彩大瓶背后的故事。 在剧中,王羲之、黄公望以及雍正皇帝来到乾隆皇帝 的梦中,他们用不同方式“吐槽”了乾隆皇帝的“农家 乐''审美,但是,乾隆皇帝的一句“鼎盛王朝就该海纳 百川”完美地回应了世人对该瓷瓶的质疑。正是这种 鲜活、接地气的呈现方式,拉近了文物与普通观众之 间的距离,使得观众更乐于去了解文物本身以及文物 背后的故事。‎ ‎《国家宝藏》在呈现与表达方式上的成功,对文化 遗产的推广和传播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传统文化 遗产,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都拥有辉煌的历 史,但过去的发展模式很难适应瞬息万变的时代。要 想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立足,在公众中间形成广泛的 影响力,唯有创新这一种方式可取。‎ 听上去,创新与传统似乎是一对反义词,但文化 遗产的传承离不开创新,“老故事''的讲述需要探索新 的模式,只有这样,传统文化才能散发出更多活力。 结构设想 本题要求写一篇演讲稿,比较适合写议论 文。主旨是倡导全校同学“传承文明意象,守护民族 根脉”,按照演讲稿的格式,开头要有称呼语,之后要 有结束语。开头之后,尽快进入主题,从原因、意义、 做法等角度论述“传承文明意象,守护民族根脉”的主 题。可结合现实生活中正确与错误的做法进行分析 和评价。注意价值观与时代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