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00 KB
  • 2021-06-09 发布

语文卷·2018届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限时训练(2018-03)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南昌十中高三下学期语文学科第一次限时训练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格调” 作为诗论术语,是要求诗歌既具有美的形式,又具有大格局、高境界:前者是“调.的审美含义决定的,后者是“格”的人格、道德合义决定的。这两个字起初是并举而非连用的,连用之后,有时也还分而论之。‎ ‎    皎然《诗式》中说谢灵运的诗“其格高,其调逸”,这里的“格“是就内容整体而言的,是谢灵运特立独行的人格转化成的精神境界;“调”不单指音调,是就形式整体而言的,指英音调和谐而自由,遣词造句纵心任情。欧阳修的《六一诗话》论“格”而不论“调”,如说郑谷诗“……亦多佳句,但其格不甚高”。此“格”指的是诗 的境界。又说晚唐诗人“无复李、杜豪放之格,然亦务以精意相高”。此“格”是诗人胸怀、境界赋予作品的总体风格。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中说:诗之法有五,体制、格力、气象、兴趣、音节。前三者大体对应于“格”,后二者则是对应“调”。严羽系统地探讨诗法,后世诗法及文法的基本问题大多不出照不出此范围。宽泛意义上的格调论,包括思想要求和艺术要求、内容与形式关系以及整体上效法古典还是重视新变的古今之 争问题,而这些问题在《沧浪诗话》中都有所涉及,故而严羽被视为开后世格调论先河之人。‎ ‎    “格”“调”在诗文评中的连用标志着格调论正式出现,但其含意不固定,有时偏于“格”的含义,是就内容而言的思想境界;有时偏于“调”的含义,是就形式而言的审美性因为“格”指诗歌体制,是观作品整体,所以就有了格局、境界的意思。概括明代的格调论,“格”是诗歌体制、整体格局,是知觉层面的诗歌内容,指代作品的境界和思想价值;“调”则是听觉层面的音节声调,与视觉层面的诗体——四言、五言、七言、长短句等相应,关乎情绪和感觉,不一定涉及意义。二者的结合,是形式美与或高远或深沉境界的一体,只是在具体的诗文评论中可能偏于某一方面的意义。‎ ‎    格调论除讨论诗歌的形式与境界外,还展开了两个具有一般性的文论问题,一是崇古还是创新;二是重内容还是重形式,主情还是主理。‎ 值得重视的是,当格调论涉及古今之争、情理之争、内容与形式之争时,道德与审美、人格与文风的关系问题就凸显出来。从孔子、刘勰到韩愈,都注重传统道德的永恒价值,要求文章传播正确思想,培育健全情志,同时也对作者的思想境界和艺术品位提出了高要求。明清学者继承了这一思想传统,将人格与文章、艺术风格统一起来。沈德潜作为格调论的总结者,重诗教而崇尚温柔敦厚之风。他在《说诗啐语》中说,六朝发挥了秦汉乐府的形式美、音乐美,至唐诗格律工整,兴寄和诗教则有所缺失,他要求不仅学习唐诗的声律美,更要追溯古诗的思想境界。现当代学者论及“格调”时,同样是将人格和文风统一起来。评说一个人、一部书,一件艺术作品及其他审美对象之格调有无、高低,可能是道德评判,也可能是审美评判,可能是就内在精神境界而言,也可能是就外在风范而言,当然更可能是兼而有之。       ‎ ‎(选自《文史知识•格调:人格与境界的天成》,2016年7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格调”要求诗有大格局、高境界和美的形式,其中“大格局和高境界”是“格”的人格、道德含义决定的,“美的形式”是由“调”的审美含义决定的。‎ ‎   B.论述诗歌时,刚开始“格”“调”是分开用的,后来两个字连用正式出现了格调论,但其含义不同定,有时偏于“格”,有时偏于“调”。‎ ‎   C.欧陌修论述郑谷诗“格不甚高”的“格”是指诗歌的境界,论述晚唐诗人“无复李、杜豪放之铬”的“格”指诗的总体风格。‎ ‎   D.严羽是格调论的提出者,他在《沧浪诗话》中对诗歌思想和艺术的要求、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以及诗歌写作效法古典还是重视新变等进行了比较粗疏宽泛的论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格调”连起来用是诗形式美与高远或深沉的境界的结合,标志着格调论的正式出现,虽然“格调”的含义有所偏重,但自此论诗就要偏重于境界方面。‎ ‎   B.明代用格调论评论诗歌时,“格’’指诗的格局、体制问题,指代诗的境界和思想价值;“调”是音节声调,关乎情绪和感觉。‎ ‎   C.沈德潜认为学习诗歌不仅要学习唐诗的声律美,更要学习六朝的古诗,因为其不仅具有形式美、音乐美,而且在兴寄、诗教上要比唐诗好。‎ ‎   D.现当代学者论述“格调”时,把人格和文风统一起来,可能是道德评判也可能是审美评判,可能涉及精神境界、外在风范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皎然《诗式》中从“格调”的角度讨论了谢灵运诗的内容和形式,从内容上讨论其的诗歌的精神境界,从形式上体会诗人的随性。‎ ‎   B.严羽把写诗方法概括为五类,“体制、格力、气象”大致对应“格”、“兴趣、音节”大致对应“调”,后世探讨诗法、文法都在此范畴。‎ ‎   C.格调论除讨论讨论的崇古与创新、重内容与重形式、主情与主理的问题,涉及道德与审美、人格和文风的关系等问题。‎ ‎   D.古代很多人重视文章的传统道德与艺术品位,要求文章不仅要有正确思想、健全情志,而且要使人格与文章、艺术风格统一。‎ 二、语言基础知识(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愈演愈烈的奥运“烧钱”热潮中,里约由于“钱紧”节俭办奥运,但“钱紧”并不意味着本届奥运会不踵事增华。从开幕式看来,这一目标显然已经达到。‎ ‎②那时候,知识的总量还没那么大,如果一个人目不窥园几十年,他就可把所学的那个专业的门类全部拿下。‎ ‎③市场产品应该货真价实,不能鱼龙混杂,坑害消费者,监管部门也应该加大惩治力度,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让诚信成为市场交易的灵魂。‎ ‎④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这种行为实际上近于南辕北辙。‎ ‎⑤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异曲同工,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⑥作为“节能减排”的倡导者之一,他身体力行,坚持上下班搭乘公共交通设施,并将垃圾进行分类和循环利用;不仅自己坚持环保的生活方式,还带动身边的家人朋友。‎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②④⑥‎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B.17世纪至18世纪,荷兰铸制著名的马剑银币,逐渐流入中国台湾和东南沿海地区,至今在中国民间仍有不少收藏。‎ C.在任何组织内,优柔寡断者和盲目冲动者都是传染病毒,前者的延误时机和后者的盲目冲动均可使企业在一夕间造成大灾难。‎ D.如果仅仅把这部话剧理解为简单意义上的反映两个阶级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的一次愤懑的碰撞的话,那么就可能低估了作品的审美价值。‎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大势所趋,历史的必然。我国文化“走出去”,要更多地展示我国现实情况,展示我国各族人民当代精神风貌。因此,我国文化“走出去”应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让世界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一个当代的中国,一个发展中的中国。‎ A.外国人更多记住的是中国结、武术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对中国当代社会却存在误解。‎ B.外国人对中国当代社会存在误解,记住的却是中国结、武术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 C.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是中国结、武术等中国传统符号,但中国当代社会却总遭到外国人的误解。‎ D.中国当代社会总遭到外国人的误解,但中国结、武术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却走出去了。‎ 三、古代文化知识(3分)‎ ‎4.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氏”在夏商周时用来区别贵贱,贵者有名有氏,贱者无名无氏。氏可用国名、邑名、官名、职业名、住地名等。‎ B.“闾里”可以指乡里或城里平民居住的地方。“闾里”在汉代也是对城市居民实行监管、宵禁、征役的基本单位。‎ C.“西域”是汉以来对玉门关、阳关以西地区的总称。其广义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欧洲东部和非洲北部。‎ D.“谥”分为官谥和私谥、褒谥和恶谥等。君主的谥号一般由礼官确定后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 四、名句名篇默写(5分)‎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写蜀道的开凿过程的句子是“             ,                 ”。‎ ‎(2)《桃花源记》中写渔人初次被热情招待的句子是“               ,                ”。‎ ‎(3)屈原在《离骚》中用景物意象表现自己“修初服”的做法的句子是“制芰荷以为衣兮,                ”。‎ 五、文言语段翻译(10分)‎ ‎6.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王汉忠,字希杰,徐州彭城人。少豪荡,有膂力,形质魁岸,善骑射。节帅高继冲欲召至帐下,汉忠不往。太宗即位,补殿前指挥使,累迁内殿直都知。‎ 从征太原,先登,流矢中眸,战益急,上壮之,迁东西班指挥使。师还,改殿前左班指挥使,三迁右班都虞候、领涿州刺史。汉忠有识略,军政甚肃,每行师,诘旦,必行香祝曰:“愿军民无犯吾令,违者一毫不贷。”故所部无益。(选自《宋史·王汉忠传》)‎ ‎(1)从征太原,先登,流矢中眸,战益急,上壮之,迁东西班指挥使。‎ (2) 汉忠有识略,军政甚肃,每行师,诘旦,必行香祝曰:“愿军民无犯吾令,违者一毫不贷。”‎ 六、作文审题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康德离开人世前的一个星期,身体已极虚弱。但医生来看他时,他照例起身相迎,请医生就座——只是这次是颤巍巍的。医生忙说:“您是大师,是我的前辈,您不必起身。”康德说:“一个人,总得有一生坚持的东西。我现在年老体衰,但对人的尊重没有离我而去,对给予我帮助的人的感激没有离我而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1 .D【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台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进行了比较粗疏宽泛的论述”错误,原文“严羽系统地探讨诗法,后世诗法及文法的基本问题大多不出此范围。宽泛意义上的格调论,.……”。‎ ‎ 2 .A【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自此论诗就要偏重于境界方面”于文无据。‎ ‎ 3 .B【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后世探讨诗、文法都在此范畴”错误,说法绝对,原文是“严羽系统地探讨诗法,后世诗法及文法的基本问题大多不出此范围”。‎ 二、4.答案 A解析 ①踵事增华:继续以前的事业并更加发展。②目不窥园:形容埋头读书。③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可改为“鱼目混珠”。④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可改为“买椟还珠”。⑤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不同的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或者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可改为“殊途同归”。⑥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5.答案 D解析 A项一面对两面,可删掉“看能否”。B项结构混乱,“荷兰铸制著名的马剑银币”的主语为“荷兰”,“逐渐流入……仍有不少收藏”的主语是“马剑银币”,暗换主语,可在“铸制”后加“的”。C项句式杂糅,可将“使”改为“给”,或者把“造成”改为“招致”。‎ ‎6.答案 C解析 解答本题,先辨别四个选项表达的区别,如A、B两项从外国人的角度讲,而上下文是从中国文化角度来讲的,因此这两项表述与上下文不吻合。C、D两项相比,要明确转折句重点在“但是”后面,根据上下文,应该强调“中国当代社会却总遭到外国人的误解”,因此选C。‎ ‎7.答案 A解析 “贱者无名无氏”应为有名无氏。‎ ‎8.答案 (1)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3)集芙蓉以为裳 ‎9.答案 (1)王汉忠随太宗出征太原,率先登城,被流矢射中眼珠,作战更加奋勇,皇帝赞许他,升为东西班指挥使。(关键点:从征、急、壮,被动句“流矢中眸”)‎ ‎(2)王汉忠有见识和谋略,军中政事非常整肃,每次出兵,清晨时一定焚香祷告说:“希望部下将士不要违犯我的命令,违者毫不宽恕。”(关键点:识略、行师、祝、贷)‎ 参考译文:‎ 王汉忠,字希杰,是徐州彭城人。年轻时豪放不羁,膂力过人,身形魁梧高大,擅长骑马射箭。徐州节度使高继冲想将他召至帐下,王汉忠不肯前往。太宗即位以后,任命他担任殿前指挥使,屡次升迁为内殿直都知。王汉忠随太宗出征太原,率先登城,被流矢射中眼珠,作战更加奋勇,皇帝赞许他,升为东西班指挥使。班师回京后,改任殿前左班指挥使,三次升迁为右班都虞候,兼涿州刺史。王汉忠有见识和谋略,军中政事非常整肃,每次出兵,清晨时一定焚香祷告说:“希望部下将士不要违犯我的命令,违者毫不宽恕。”因此他的部下从无偷盗抢劫之事发生。‎ ‎ 审题提示: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构思前应仔细阅读材料,弄懂材料所蕴含的意思。可从以下角度立意:(1)尊重他人,是值得一生坚守的美德。(2)尊重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感激给予我们帮助的人。(3)尊重人者,获得尊重;予人尊严者,获得尊严。(4)因为不苟且,因为坚持,美好的行为才升华为崇高的品格。‎ 素材链接:‎ ‎2016年12月1日,相声演员大兵在湖南发生轻微交通事故,但在面对交警处理现场时居然直接呛声“你算老几啊”!视频被传到网上之后引起网友热议,而大兵随即在凌晨就通过网络道歉,对当时的不当言行表示惭愧,并且说这只是一个小的刮擦事故,如果给对方造成困扰的话表示歉意,旁边的交警虽然没做什么也没说什么,但是我可能对他的态度有点儿不好,对这位交警小伙子表示歉意!‎ 原本在车辆保有量逐渐上升的今天,遇到交通事故算不得新鲜事,但演员大兵一句“你算老几”却引起了轩然大波。撇去其他不谈,细细一想“你算老几”这句话,也着实耐人寻味。这句话折射出了本人自以为高人一等的心态,还原成俗话就是“你算哪根葱,凭什么管我的事”。总之,不管什么情况,“你算老几”之类的话都不应说出口,平等待人是人与人之间打交道的起码要求,自认高人一等的心态却是万万要不得的。‎ 简而言之一句话,你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