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9.01 KB
  • 2021-06-09 发布

高二语文教案:第9讲 诗歌鉴赏——常见题型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辅导教案 学员姓名: 学科教师:‎ 年 级:高二 辅导科目:语文 ‎ 授课日期 ‎××年××月××日 时间 A / B / C / D / E / F段 主 题 第9讲 诗歌鉴赏——常见题型 教学内容 ‎1、掌握古诗词鉴赏的几种常见题型;‎ ‎2、把握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的答题步骤与技巧;‎ 教法指导:本环节共两个步骤:一、直接导入,先让学生分享自己熟悉的一些诗歌鉴赏的常见题型,程度较好的学生可以追问其相应的答题步骤或技巧;二、组织学生分享交流预习作业,初步了诗歌鉴赏的常见题型。‎ 一、导入 对于诗歌鉴赏试题的解答,同学们总是望而生畏,没有思路,抓不住关键,无法组织语言,最终得分不高。其实平时的学习中要自觉地进行文化知识储备,具备了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之后并善于运用所掌握的规律去解答,这样就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天我用以管窥豹的方式来探究一下几种常见诗歌鉴赏试题的设题模式以及组织语言的思路。‎ 二、预习作业探讨与讲解 教法指导:本部分内容教师可以灵活使用自己擅长的教法,例如:回顾式、提问式、例题重现式、以教代学、优先回答等都可以。重点突出各类题型的答题步骤与技巧,并结合给到的例题,做好巩固运用。‎ ‎【知识梳理】‎ 高中诗词鉴赏常见题型 ‎1、分析意境型;2、炼字型;3、分析技巧型;4、分析语言特色型;5、鉴赏人物形象型; ‎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解答分析: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3、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喜/悲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喜/悲”。‎ ‎4、鉴赏训练: ‎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栖树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 ‎ ‎ ‎ ‎ 参考答案:诗人描绘了一幅中秋月夜图: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院中的树上乌鸦停止了聒噪,在这万籁俱寂的时刻,秋露轻盈无迹,打湿了庭中的桂花。这是一幅宁静伤感的画面,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抒发了诗人望月情怀的乡愁。‎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 ‎ ‎ ‎ ‎ ‎ 参考答案: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炼字型 ‎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注:含手法语法现象以词类活用为主。修辞手法则以拟人,比喻,通感等为主。当然还可能出现化动为静等表达技巧。)‎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5、知识补充 分析诗歌鉴赏中的炼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人手:‎ ‎(1)炼动词 分析“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可见“穿、拍、卷”写出了奇险、雄伟、气势磅礴恢弘、意境开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运用了拟人手法,连春花也因伤时而迸射出泪水——花瓣上露珠滴滴:失群的春鸟因恨别而惊悸地发出哀鸣——也引起恨别之人的共鸣。‎ ‎(2)炼形容词 ‎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这是王驾写的《晴景》,王安石改后两句为“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纷纷写出了蜜蜂、蝴蝶之多:忙乱之态;特定时间——春天景色的特色。‎ 通过对以上动词、形容词的分析发现它们起到以下的作用。描摹物态能抓住景物的特征,描摹心理能妙传人物心绪,描摹情景能让人身临其境。‎ ‎(3)把握词性的改变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健)、“凤老莺雏,雨肥梅子”(周邦彦)、“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王昌龄)“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他们的共同点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4)特殊词 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可以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思想感情表达更加绵密曲折;音节流美,增强语言的音乐美、修辞美。如“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拟声词:古代诗歌中常用拟声词模拟自然的声音。不仅给读者以听觉的感受,还能引发视觉、触觉的感受,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临其境。‎ 如“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李煜《浪淘沙》)“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过春风十里,尽荞麦青青。”(《扬州慢》姜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杜甫)‎ 总之,分析诗歌的炼字应注意:动词,修饰语(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特殊词(叠词、拟声词、颜色词)。这些词是诗歌炼字的关键。‎ ‎6、鉴赏训练:‎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 ‎ ‎ ‎ ‎ ‎ 参考答案:“空”字在文中是“白白地、孤独、形单影只”的意思。(步骤一)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地茫然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鸟归人不归,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愁思。(步骤二)“空”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的感情,增添了全诗的“愁”味,使主题更加显明。(步骤三)‎ 第三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2、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借古讽今,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等。‎ 描写手法主要有:渲染、烘托、白描、联想和想像、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抑扬结合、哀乐反差等。   ‎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比兴、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双关、用典、设问、反问、反语等。‎ ‎3、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4、鉴赏训练:‎ ‎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 ‎ ‎ ‎ ‎ ‎ 参考答案:此诗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第四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2、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知识补充——诗歌语言的个人风格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诗画一体。‎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高适的悲壮苍凉。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 ‎(孟)郊寒(贾)岛瘦,“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 ‎3、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鉴赏训练:‎ 点绛唇 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 春 怨 打起黄莺几,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 ‎ ‎ ‎ ‎ ‎ 参考答案:此诗的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 “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就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第五种模式——鉴赏人物形象型 ‎1、提问方式:试简要的分析作品的主人公形象/诗中的ⅩⅩ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2、解答分析:分析人物形象应注意:①知人论世,关注背景;②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3、答题步骤:(1) 用一个或几个词语概括人物形象特点。(2)解说诗句的内容。结合时代背景、环境特征、作者经历,尤其是抒情主人公的神态、动作、语言等理解。(3)点出通过描写这一形象,抒发的情感。‎ ‎4、鉴赏训练: ‎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 ‎ ‎ ‎ ‎ ‎ 参考答案:“蓑笠翁”是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步骤一)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步骤二)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步骤三)‎ 教法指导: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通过竞赛的互动方式进行(以教代学、优先选择、问题抢答等),并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与表扬,题目也可根据学情考情做适当调整。‎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 ‎ ‎ ‎ ‎ 参考答案:①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②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③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 ‎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阴。‎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字。请从三、四两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 ‎ ‎ ‎ ‎ ‎ 参考答案: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是“凉”(步骤一)。“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凉(心境孤寂)(步骤二)。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步骤三)。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步骤四)。‎ ‎ 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这首诗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突出特点?‎ ‎ ‎ ‎ ‎ ‎ ‎ 参考答案:采用对比(步骤一)。前两句写农民春旱祈雨的场面,后两句写朱门看歌舞的情景。前者忧,后者乐。对比鲜明,反差强烈(步骤二)。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对只顾自己享乐的贵族的愤慨之情(步骤三)。‎ 教法指导:以学生自我总结为主,TR根据教案中的总结进行引导为辅,为本次课做一个总结回顾;总结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画思维导图、默想回忆、抢答形式等。‎ 一、本节课所涉及的诗歌常见题型有哪些? ‎ 分析意境型、炼字型、分析技巧型、分析语言特色型、鉴赏人物形象型 二、总结每种题型的步骤:(可采取PK或者思维导图形式)‎ 教法指导:本环节包含预习下次课相关专题和复习本次课内容两部分,每节新课前教师对巩固练习作业进行批改与讲解,预习作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讲解。‎ 一、巩固练习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请简要赏析这首诗歌的语言特色。‎ ‎ ‎ ‎ ‎ ‎ ‎ 参考答案:《乌衣巷》一诗语言含蓄深沉,通过对野草野花在曾经繁华的朱雀桥边肆意蔓延和斜阳残照笼罩着曾经繁华而今冷落凄凉的乌衣巷的今昔对比描写,寓情于景,借环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同时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抒发了诗人对人事沧桑、兴衰无常的深沉感慨。‎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 ‎ ‎ ‎ ‎ ‎ 参考答案:全诗塑造了一个不与世俗同列,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步骤一)。‎ 众鸟之“高飞”与孤云的“独去”,写出了山静而空的特点,暗示了世俗对诗人的冷遇,表现出诗人自由而闲适的孤身生活;只有“相看不厌”的敬亭山才是自己惟一的知己。同时,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从而又写出了诗人孤独寂寞之中的傲岸倔强的性格(步骤二)。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步骤三)。‎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注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将:行,流过。‎ 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 ‎ ‎ ‎ ‎ ‎ 参考答案: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步骤一)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步骤二)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步骤三)‎ 二、预习思考 ‎1、下节课主题:《素材积累转化之名家著作》‎ ‎2、预习作业:‎ 了解一个作家,最好的方式就是阅读他的作品,周国平的作品很多,语言也很精粹。比如如下:‎ ‎1、我们最熟悉的事物,往往是我们最不了解的。‎ ‎2、在这个没有上帝的世界上,谁敢说自己已经贯通一切歧路和绝境,因而不再困惑,也不再需要寻找了?我将永远困惑,也永远寻找。困惑是我的诚实,寻找是我的勇敢。‎ ‎3、在神话时代,神替人解释一切,安排一切。神话衰落,哲学兴起,人要自己来解释和安排一切了,他几乎在踌躇满志的同时发现了自己力不从心。面对动物或动物般生活着的芸芸众生,觉醒的智慧感觉到一种神性的快乐。面对宇宙,它却意识到了自己的局限,不得不承受由神性不足造成的痛苦。人失去了神,自己却并不能成为一个神,或者用爱默生的话说,只是一个破败中的神。‎ 周国平作品很多很多,涉及到人生的各个方面,其作品对于我们领悟我们的生活和人生,拓展我们思考的边界以及提升思考的深度都是具有很大的作用的。他有自己的博客,百度搜:周国平的BLOG即可。那里我们看到他的生活思考。‎ 请选择一篇周国平的文章(或书籍)阅读,照抄出你最喜欢的3个句子,并思考喜欢理由。‎ ‎ ‎ ‎ ‎ ‎ ‎ ‎ ‎ ‎ ‎ ‎ ‎ ‎ ‎ ‎ ‎ 预习札记 预习分享主讲人:‎ 是否进行资料检索?是 否 是,检索渠道是,检索反馈 否,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