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00 KB
- 2021-06-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人不仅凭借劳动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实现社会财富的创造和积累,而且,在根本上,人最终也要通过劳动来实现人之为人的自由本质。因此,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不仅意味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而且,真正自由的劳动将构成人的第一需要。日常生活的延续离不开劳动,美好生活的实现更有赖于勤勉而高效的劳动。在劳动的过程中,精湛的技艺、积极的合作都特别重要,在这个意义上,劳动不仅创造财富,而且造就美德。
马克思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之所以需要引起、调整和控制这种过程,在根本上,是因为人需要从自然界中获取足够的生活资料,满足自身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要求。然而,如果劳动者缺少基本的技艺,那么他们的劳动就无法实现“物质变换”这个目标,如果劳动者的技艺不够精湛或有效,那么,随着人们所需生活资料越来越多,社会将越来越可能出现普遍的困乏。如果劳动者的技艺不够丰富或广泛,那么,社会成员所期待的美好生活也就无法实现。
因此,劳动需要技艺。亚里士多德说,“技艺”就是劳动或制作这类活动的美德。一旦某人作为劳动者而开始行动,他就必须努力让自己的劳动成为好的劳动”,即技艺精湛的劳动。而且,也只有当他真正展示出高超、精湛的技艺,使得劳动富有成效,他才能配称为卓越或优秀的劳动者。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当然需要认真地钻研、反复地练习,探索有效的途径,培养自身坚忍不拔、精益求精的美德品质。
人类的劳动具有社会性,它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劳动。随着劳动的发展,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劳动发展,越来越精细的社会分工开始发生,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协作开始运行,越来越庞大的社会工程开始出现。对于任何单个的劳动者而言,要想完全依靠自己的劳动完成某项任务,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可能。
面对这样的客观状况,正如法国学者涂尔干指出的那样,劳动者个体将会越来越直接而深刻地意识到自身相对于社会和他人的依赖性,越来越感受到自己作为某个集体或整体的环节意义。此时,如果他不选择积极的合作,不与他人保持团结,不积极参与既有的分工与协作,不愿作出相应的奉献和适当的牺牲,那么,他就既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劳动能力、实现自己的劳动目标,也不能充分获得他人的社会承认,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所以,从根本上讲,现实的劳动要求使得劳动者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社会团结和社会凝聚的必要性,使得他们更加自觉地参与到社会协商与社会合作的过程中。在广泛而深度的社会联系下,不仅劳动者个体之间,而且劳动者个体与群体之间都将在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上更加一致。相应的,他们也就更可能形成宽容、友善、互助、为他人奉献甚至牺牲的美德品质。 (摘编自李义天《劳动造就美德》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劳动不仅是人满足最基本生存需要的手段,也是实现人之为人自由本质的途径。
B.高超、精湛的技艺不仅是实现“物质变换”的目标的必要条件,也是一种美德。
C.随着现代社会的劳动发展,单个的劳动者已经没有可能依靠自己完成某项任务。
D.涂尔干指出,劳动者将会越来越依赖社会和他人,成为某个集体或整体的环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开头引用总书记的论述,揭示劳动对于人的重要意义,提出中心论点。
B.文章从劳动者自身的技艺、劳动者与他人的合作两个方面对观点进行论证。
C.文章多处引述名人的言论或观点,不仅丰富了内容,也增强了说理的力量。
D.文章采用总-分一总式结构,观点鲜明,逻辑严密,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人要从自然界中获取足够生活资料来满足自身生活要求,故需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间物质变换过程。
B.劳动者在努力让自己的劳动成为技艺精湛的劳动的同时,也是在培养自身坚忍不拔、精益求精的美德品质。
C.在现代社会,任何一个劳动者只有与他人团结协作,作出一定的奉献牺牲,才可能实现自己的劳动目标。
D.在现实的劳动要求驱使下,劳动者自觉参与社会协商与社会合作的过程中,从而形成友善、互助等美德。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上半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77.6亿件,同比增长25.7%;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396.7亿元,同比增长23.7%。
分业务类型看,同城业务量累计完成50.8亿件,同比下降0.2%;异地业务量累计完成220.4亿件,同比增长33.9%;国际及港澳台业务量累计完成6.3亿件,同比增长21.2%。
分区域看,上半年,东、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分别为80.1%、12.6%和7.3%,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80.5%、11.1%和8.4%。与去年同期相比,东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上升0.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上升0.6个百分点, 快递业务收入比重基本持平;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下降0.4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
(摘自2019年07月1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国家邮政局今日发布2019年6月邮政业消费者申诉情况通告。通告显示,国家邮政局和各省(区、市)邮政管理局6月共处理消费者申诉44844件,申诉中涉及快递服务问题的42840件,占总申诉量的95.5%。
6月,邮政业消费者对快递服务问题申诉42840件,环比下降0.3%,同比下降10.1%。邮政业消费者对快递服务问题有效申诉1479件,环比下降5.7%,同比下降68.5%。
邮政业消费者对快递服务有效申诉的主要问题是投递服务、快件丢失缺少和快件延误,分别占有效申诉总量的35.6%、21.2%和18.6%。快递服务问题有效申诉量环比增长的有违规收费和快件延误问题,同比均呈下降趋势。 (摘自2019.7.22《中国新闻网》,有删改)
材料三:快递员事先没通知一声,就把快件投递进了智能快件箱,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日前,国家邮政局公布了《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下称《办法》),从今年10月1日起,用智能快件箱投递快件,应当征得收件人同意,否则此类情况算违规。
此番新规定的“快递投放快件箱需要征得用户同意”,是快递公司与收件人的一种契约,是依法保障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有利于促进快递业的规范发展,减少无谓纠纷,倒逼快递末端服务精细化,值得期待
当然,不可忽视的是,快递柜公司、快递公司、用户三方应该照顾各方利益。逾期费怎么收,收多少应该进行明确规范,避免引发不必要的争议,从而减少三者之间可能产生的摩擦和矛盾,使快递业能健康有序发展。 (摘自2019.7.22《新京报》,有删改)
材料四:记者日前从国家邮政局2019年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绿色包装治理取得初步成效。今年4月份随机检查情况显示:快递包装减量化成效明显,电子运单使用率已达95%;寄递企业二次包装占比逐渐降低;可循环中转袋推广应用深入推进,已达到50%;45毫米“瘦身胶带”得到全面推广。
在推进包装绿色化方面,行业探索推进步伐明显加快。邮政企业在30个省完成配发绿色包装箱,在北京和河南试用可降解包装袋。
在推进包装减量化方面,推广应用成效更加凸显。寄递企业通过推广使用电子面单、规范包装操作、减少胶带使用、印刷减量等措施推进包装减量化,主要品牌快递企业电子运单使用率达到95%以上。邮政企业进行系统升级,推广使用一联面单。邮政企业已有23个省完成窄胶带采购使用。
在促进包装循环利用方面,行业亮点做法不断涌现。邮政企业试点投入可循环包装箱,回收率达100%,使用中空板可循环信盒,材料重量减轻60%以上。 (摘自2019.7.16《工人日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与去年同期相比,东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
B.6月,邮政业消费者对快递服务问题申诉42840件,环比下降0.3%,同比下降10.1%。
C.邮政业消费者对快件丢失缺少问题的有效申诉占总量的21.2%。
D.寄递企业推广使用电子面单,主要品牌快递企业电子运单使用率达到95%以上。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快递业务量与快递业务收入呈正相关。
B.2019年 6月,邮政业消费者对快递服务问题申诉42840件,比2018年6月下降0.3%。
C.快递是否投放智能快件箱,应该尊重客户意愿,鼓励用户在购物时就自行选择配送方式。
D.为进一步推进绿色发展,寄递企业正规范包装操作,杜绝所有二次包装。
6.根据以上材料,简要概括我国快递业发展特点。(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帽子给我戴正了
刘正权
协警也是警察,你们给我记好了!局长说完这话,走到队列左侧,冲最边上的陈大华瞪圆双眼,举手,敬礼,然后迸出这么一句话,帽子给我戴正了!
有人想笑,却没敢笑出来。
局长正就警容警纪警风做训示呢。
陈大华努力去正头顶的警帽,他头小,警帽总是不愿意配合他的脑袋,自然正不起来。
上岗第一天,就在局长那留下不好的印象,陈大华有点沮丧。
队长是知根知底的,队长在分配陈大华执勤点时安慰说,工作态度端正,比警帽戴得正,更有说服力。
陈大华这才宽了心。
春节期间,像鸟儿归巢,在外地上班务工的人全部回来了,车多人多,警力严重不足,协警就成了传说中的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通常是一个警察带三四个协警镇守交通要道。
主要是查酒驾,醉驾。
毒驾,陈大华只在新闻里见过,他们这种五线城市,难得一见的。
作为土生土长的小城人,想要如同队长所说的工作态度端正,毕竟不那么容易,好几次敬礼完毕,人家车窗摇下,探出一个脑袋,热热落落骂一句,陈大华你狗日的啥时眼睛近视了?
骂这句话的,自然非亲即故,好在,闻不见酒气,开车手续也齐全,陈大华挨了骂,心里还美气,说狗日的买车都不晓得请我喝顿酒。
小县城规矩,买车是大事,跟搬新家一样,要请喝酒的。
陈大华意思很明显,公是公,私是私。
不是所有人都守规矩的。
初一走父母,初二走丈母,长辈面前,不好放肆。初三初四初五,敞开喝酒的日子,有亲朋故旧知道陈大华所镇守的街道在哪儿,喝酒时就打好了算盘,到时迎着那条路走,陈大华自然晓得网开一面。
偏偏,网在那支着,别说一面,半面都没开。
自投罗网,简直是,好几个熟人因为酒驾,抓了现行。
还让人过节不?
陈大华正一下头顶的警帽,就是要让人好好过节,才这么严的。
你一个协警,不信你能给人敬一辈子的礼!有人这么口不择言骂他。确实,协警中很多人干着干着,因为没有指望转正,加上得罪人,悄悄谋了新的出路。
协警也是警察!陈大华在心里,顶撞了对方一句,以画外音的方式。
事是在初五早上出的。
值了通宵班的陈大华正准备下班,换班的同事已经在街对面冲他招手,示意他可以走人了。一辆白色轿车疯了般从右边抢过来,绿灯数字明明白白显示只剩下一秒了,宁停三分不抢一秒,这是所有小孩都熟知不过的道理,身为司机怎么可以犯浑。职业习惯令陈大华一边挥手一边上车道上阻拦,示意对方暂停。
暂停的却不是那辆轿车,是陈大华的思维。
随着一声脆响,陈大华整个身体被撞得腾空飞起来,刚落地随着惯性一个侧滚,惨了,后面一台越野车再度碾上他的腰身。
事故现场,局长发现一个特别反常的现象,陈大华的身体都支离破碎了,警帽却端端正正戴在头上,他的手,以敬礼的姿势呈现在大家眼里。队长告诉局长,为了把帽子戴端正,陈大华在帽子里层缝制了两层松紧带子,为的是警帽能端端正正箍在头上。
肇事车辆被抓住,白车司机解释是,他的车辆不小心刮擦了后边的越野车,想要逃避赔偿才加大油门抢红绿灯的。
越野车司机确实因为追着前面车辆讨要说法才对陈大华造成了二次碾压。
看似站得住脚的解释在局长那儿遭到质疑,局长早先干过刑警,白色轿车司机那话太经不起推敲,眼下车辆都购买了强制险,别说一点刮擦,就是撞了车,也犯不着逃逸,有保险公司理赔的。
醉驾?肯定不是,司机身上没酒气。
莫非是?局长心里一个激灵。
检测结果跟局长怀疑的一样,毒驾。
在给陈大华追认英雄的会议上,有网站记者提出质疑,一个协警,而且是走在下班路上,追认英雄,合适吗?
协警也是警察,请你给我记好了!人民警察的责任担当,有上下班之分吗?局长的声音猛地提高八分,走到那个记者面前,瞪圆双眼,举手,敬礼,跟着迸出这么一句话,帽子给我戴正了!
帽子,我有戴吗?记者摸了摸光秃秃的头顶,这么情绪化的人,怎么当上的局长。
是说你无冕之王的帽子呢!队长上前,轻轻补上一句。
我不过是个网站记者啊?
网站记者也是记者!
队长拍拍手中的警帽,端端正正戴上头顶,会议结束,得出警了。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以《帽子给我戴正了》为题,强烈的命令语气,既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又将小说的意蕴引向深处:有职有权者应该时刻注意保持清正廉明的形象。
B.“毒驾,陈大华只在新闻里见过,他们这种五线城市,难得一见的”为后文陈大华殉职及局长的敏锐做了铺垫。
C.队长是个次要人物,但总是在适当的时机,以最少的语言,或安抚部下,或反映下情,或阐释、传达局长的未尽之音、言外之意,精当而细致。
D.“他们这种五线城市”,是故事展开的环境,主人公陈大华的遭遇与这里的区位特点和人际关系特色有一定的关系。
8.小说中的陈大华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9.“协警也是警察”一句在文中出现了三次,作用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光庭,字公掞,十岁能属文。辞父荫擢第,调万年主簿。数摄邑,人以“明镜”称。历四县令。曾孝宽以才荐,神宗召见,问欲再举安南之师。光庭对曰:“愿陛下勿以人类畜之。盖得其地不可居,得其民不可使,何益于广土辟地也?”又问治何经,对曰:“少从孙复学《春秋》。”又问:“今中外有所闻乎?”对曰:“陛下更张法度,臣下奉行或非圣意,故有便有不便。诚能去其不便,则天下受福矣。”从吕大防于长安幕府。五路出师讨西夏雍为都会事倚以办调发期会甚急光庭每执不从使者怒将加以乏兴罪光庭求免去大防为之解。
哲宗即位,司马光荐为左正言,首乞罢提举常平官、保甲青苗等法。论蔡确为山陵使,而乃先灵驾而行,为臣不恭。又言章悼欺罔肆辩,韩缜挟邪冒宠,言甚切。宣仁后嘉其守正,谕令尽言,毋有所畏避。
迁左司谏,论“苏轼试馆职发策①云:‘今欲师仁祖之忠厚,而患有司不举其职,或至于偷。’臣谓仁宗难名之盛德,而不当以‘偷’为议论,望正其罪,以戒人臣之不忠者。”未几,中丞傅尧俞、侍御史王岩叟相继论列。宣仁后曰:“详览文意,是指今日有司言之,非所以讽祖宗也。”遂止。
河北饥,遣持节行视,即发廪振民;而议者以耗先帝积年兵食之蓄,改左司员外郎。迁太常少卿,拜侍御史。论蔡确怨谤之罪,确贬新州。拜右谏议大夫、给事中。
徙潞州。邻境旱饥,流民入境者踵接,光庭日为食以食之,常至暮,自不暇食,遂感疾,犹自力视事,卒,年五十八。
光庭始学于胡瑗,瑗告以为学之本在于忠信,故终身行之。 (选自《宋史·朱光庭传》,有删改)
注①发策:古代考试把试题写在策上,令应试者作答。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五路出师讨西夏/雍为都会事/倚以办调发/期会甚急/光庭每执不从/使者怒/将加以乏兴罪/光庭求
免去/大防为之解
B.五路出师讨西夏/雍为都会/事倚以办/调发期会甚急/光庭每执不从/使者怒/将加以乏兴罪/光庭求
免去/大防为之解
C.五路出师讨西夏/雍为都会事倚以办调发/期会甚急光庭/每执不从使者/怒将加以乏兴罪/光庭求免
去/大防为之解
D.五路出师讨西夏/雍为都会/事倚以办/调发期会甚急光庭/每执不从使者/怒将加以乏兴罪/光庭求免
去/大防为之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春秋》与《诗》《书》《礼》《易》《乐》合称为“六经”,也被称为“六艺”。
B.节,文中指符节。符节是古代朝廷封官、传命和调兵遣将的一种凭证。
C.右,古代人尊崇右,右尊左卑。官位前加“右”一直比加“左”的地位高。
D.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如“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文中指办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朱光庭有才能。他十岁就能写文章,他因才能被人推荐给朝廷,皇帝问他几件事,他一一予以回答,其中有些话还很尖锐。
B.朱光庭守正敢言。他请求废除保甲青苗等法律;批评蔡确不守臣礼,使蔡被贬新州;他还弹劾章悼等人。宣仁太后赞扬他。
C.朱光庭忠于皇帝。他认为苏轼在拟考试试题时用词不当,有冒犯仁宗之嫌,并请求处罚苏轼,但宣仁太后不同意他的看法。
D.朱光庭关心百姓。河北闹饥荒他打开粮仓救济白姓,却被认为是耗费先帝积累的物资;在潞州任职时,邻境闹旱灾,他因救济入境的饥民而得病。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盖得其地不可居,得其民不可使,何益于广土辟地也? (5分)
(2)光庭始学于胡瑗,瑗告以为学之本在于忠信,故终身行之。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客游
李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
不谒承明庐②,老作平原客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旅歌屡弹铗④,归问时裂帛⑤。
[注]①南山:指李贺家乡的山。②承明庐:汉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③平原客:“平原”指平原君赵胜。李贺作客潞州,是旧赵地,故称“平原客”。④弹铗:出于《战国策》“冯谖弹铗而歌”,后喻有才华人暂处困境,有求于人;或谓怀才而受冷遇,心中不平;亦借指才能高超。⑤裂帛:指写家信。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诗歌标题“客游”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即客居他乡的游子,通过标题可以看出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可能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B.首联下句的“暖”字与上句的“悲”字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在客居他乡的游子心目中,故乡永远是温暖的,永远是值得依恋的。
C.“日暖南山石”使用虚写手法表现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内心的情怀,“日暖”属于想象的内容,诗人想象家乡温暖的太阳照耀在南山的石头上。
D.颔联下句“老作平原客”中的“老”字是老迈、年岁已高的意思。诗人通过写自己年迈,表达了年事已高仍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之情。
15.杜甫《春望》中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诗中的“书”指信,李诗尾联中的“裂帛”也指家信,请简要分析两者表达的情感的异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⑴《荀子·劝学》中蚯蚓“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也”,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
但“ , 。”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学习必须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⑵白居易《琵琶行》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琵琶女高超的技艺和惊心动魄的音乐感染力的诗句是“ , 。”⑶在《永遇乐》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 ”,
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台湾媒体新近提出一个名曰“语言癌”的概念,一时间应者甚众。“语言癌”这一新概念,引起两岸媒体与学界的关注与热议,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乃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击中了命门所致。当表情包大面积代替词语表达,当音频和视频大范围代替文字表述,当非规范的网络语言吞噬规范中文,当“西语”未加消化地侵入汉语,“语言癌”悄然生成、蔓延,现代人无法用精准的中文表情达意。
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认为,这和中文的“恶性西化”有很大关系,大家只顾学英文、看翻译小说,不再看用字精简的中文经典,结果英文没学好,却把中文学坏了。化简为繁,以拙代巧,加上电视、网络__________遂将“讲病态中文”变成时尚。作家张晓风还分析说,电视记者常在现场连线时拉高音调,吐出长串___________、不知所云的话语,这种“腔调”潜移默化感染到受众,“癌细胞”就一点点扩散了。这些分析无疑是切中肯綮的。也许有人认为,( )。其实,在这一点上,两岸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咱们大陆这边的电视节目“口水”也不少,“讲变态中文”在现实中更是常见,“英文没学好却把中文学坏了”的例子__________。
打造健康环保的“绿色语言环境”,一方面,我们需要看到流行语中的健康新生词语,并及时融入语言河海,丰富语言宝库;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适时进行语言清污,对形形色色的“语言癌细胞增生”梳理判别并加以___________。唯有如此,“语言癌”才会逐步治愈。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推波助澜 累赘 俯拾即是 遏止
B.兴风作浪 繁杂 应接不暇 遏止
C.兴风作浪 累赘 应接不暇 遏制
D.推波助澜 繁杂 俯拾即是 遏制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语言癌”的症状在大陆较为明显,台湾地区症状略轻。
B.“语言癌”的症状在大陆略轻,台湾地区症状较为明显。
C.“语言癌”的症状在台湾地区较为明显,大陆症状略轻。
D.“语言癌”的症状在台湾地区略轻,大陆症状较为明显。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语言癌”这一新概念,引起两岸媒体与学界的热议与关注,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乃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击中了命门所致。
B.“语言癌”这一新概念,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引起两岸媒体与学界的关注与热议,乃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击中了命门所致。
C.“语言癌”这一新概念,引起两岸媒体与学界的热议与关注,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乃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击中了命门。
D.“语言癌”这一新概念,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引起两岸媒体与学界的关注与热议,乃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击中了命门。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①
?《大学》有言: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中庸》曾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两部儒家典籍都不约而同的提及一种君子品行。慎独是一种气度,是杨震面临重金时,那铿锵有力的天知、神知、我知、子知。② ,是许衡面对满树香梨时泰然自若的感慨: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虽然梨树种在路旁,看似无主,但我心有主。因为有主,所以心正,因为心正,所以知君子有所为亦有所不为。慎独是一种哲学,因为慎独,所以身修;因为身修,所以家齐;因为家齐,所以国治;③ 。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5分)
从2019年6月1日开始,八达岭长城景区正式实施全网络实名制预约售票及限流措施,每日游客总量控制在6.5万人次。通过预约、限流等方式,不仅能保障游客的游览安全,也能提升观赏体验,让长城内外、无限风光更好地丰盈每个人的心灵。另外,蜂拥而至的游客,让长城承受着沉重的压力,增加了被破坏、被损毁的可能性。通过预约、限流为长城“减负”“纾压”,也是对长城必要而及时的保护。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
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
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
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崔卫平
2010年10月,著名学者、北京电影学院崔卫平教授在自己的手机上,写下这句话,并发到微博上,经转载,这句话在网上广泛流传。
这些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设想把它跟帖到崔卫平教授的微博上。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角度自选,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答案
1. A B项,“高超、精湛的技艺”“是实现‘物质变换’的目标的必要条件”不正确。原文为“基本的技艺”。C项,“没有可能依靠自己完成某项任务”不正确,过于绝对化,原文为“要想完全依靠自己的劳动完成某项任务,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可能”。D项,“劳动者将会越来越依赖社会和他人”理解不正确,原文为“劳动者个体将会越来越直接而深刻地意识到……越来越感受到……”,说的只是劳动者个体的主观意识与感受。
2.D“文章采用总—分—总式结构”不正确。文章采用的是总分式结构:第一段总说“劳动……造就美德”,二三段论述在提升劳动技艺过程中培养自身坚忍不拔、精益求精的美德品质,四至六段论述劳动分工与协作过程中培养宽容、友善、互助、为他人奉献甚至牺牲的美德品质。
3.D“从而形成友善、互助等美德”不正确。原文为“更可能形成宽容、友善、互助……的美德品质”,说的只是一种可能。
4.A“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理解错误,材料一第三段中,“与去年同期相比,东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上升0.2个百分点。”
5.C A项,“快递业务量与快递业务收入呈正相关”说法绝对,材料一中第三段“与去年同期相比,东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上升0.2个百分点”。 B项,“比2018年6月下降0.3%”理解错误,环比指相对于2019年5月下降了0.3%。统计学中的“环比”,就是报告期(例如某月(年)对应上月(年),上月(年)对应前月(年)的逐期之比。以一期为一环,取环环相比的形象比喻。 而“同比”则是同期之比的意思,一般指本年某月的累计指标与上年相同月份的累计指标之间的对比。D项,“杜绝所有”用词绝对化。材料四第二段中 “寄递企业二次包装占比逐渐降低”。
6.业务量和业务收入持续增长;服务质量有改进,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国家制定管理办法,规范企业,保障用户权益;快递业绿色发展初见成效。(答出3点给6分)
7.A“又将小说的意蕴引向深处:有职有权者应该时刻注意保持清正廉明的形象。”分析有误,这篇小说更深的意蕴不是“有职有权者应该时刻注意保持清正廉明的形象”,而是“无论是谁,都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站正自己的立场”。故选A。
8.答案示例:①爱岗敬业。他虽只是一名五线小城的不在编协警,但兢兢业业,责任心强,交班之后不忘职责,不幸殉职;为维护道路安全,他坚持原则,决不徇私,即使是熟人亲朋违章,他也不会“网开一面”。②严于律己。为保持警容严整,头小的他在帽子里缝制两道松紧带来箍住警帽,将警帽戴正。③
待人和善。在执法过程中,陈大华挨了骂,心里还美气,和熟人随和地说笑,哪怕有人口不择言骂他,他也只在心里顶撞。(观点1分,结合文本分析1分;答全3点并分析给满分)
9.①第一次是在陈大华上岗第一天,局长对协警做训示时提到的,意在提醒协警们应该有正确的身份定位。该句位处小说开篇,既交代了主人公身份,又立刻将读者带入情境之中。②第二次是陈大华的内心独白。对责难他严格执法的人,他不当面顶撞,表现了他既坚持原则又待人和善的外柔内刚的性格特点。③第三次是局长对网站记者说的。这是对社会上轻视协警,以身份评判人的不良风气的批评,有力地表现和升华了小说的主题。(每点2分,答全3点给6分)
10.B
11.C关于左、右尊卑和左、右官位的高低的表述绝对化,不同时期,左、右尊卑和官位高低有变化。
12.B“批评蔡确不守臣礼,使蔡被贬新州”错,结合“论蔡确怨谤之罪,确贬新州”分析,蔡确被贬新州不是因为朱光庭批评他不守臣礼,而是因为朱光庭弹劾他怨恨非议的罪行。故选B。
13.(1)因为得到他们的土地不能居住,得到他们的百姓不能使用,对开拓疆土有什么好处?
(“盖”,因为;“何益于”,对...有什么好处;“广土辟地”,开疆辟土;采分点各1分,句意2分)
(2)朱光庭起初跟从胡瑗学习,胡瑗告诉他治学的根本在于忠诚守信,所以朱光庭终身践行。
(“本”,根本;“告以为学之本在忠信”,介词结构后置;“行”,践行、施行;采分点各1分,句意2分)
14.D‘老’字是老迈、年岁已高的意思。诗人通过写自己年迈,表达了年事已高仍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之情”错误,曲解文意,“老”字是总是的意思,突出了诗人在外漂泊的时间长,表现了诗人羁旅漂泊和怀才不遇的凄楚与痛苦。
15.同:二者都借“家信”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异:杜诗描写沦陷后长安的萧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感;李诗主要是写诗人想入朝为官而愿望始终得不到实现,于是想写家信告诉自己就要回家了,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伤。
16.(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2)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3)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17.A第一处,推波助澜:比喻助长事物的声势以扩大影响(多含贬义)。兴风作浪: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或进行破坏活动。此处主语是电视网络,结合语境“化简为繁,以拙代巧,加上电视、网络……遂将“讲病态中文”变成时尚”,此处应选“推波助澜”。第二处,累赘:形容文字繁复或语言啰唆。繁杂:事情多而且杂乱。结合语境“电视记者吐出的话语”分析,此处选用“累赘”。第三处,俯拾即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应接不暇:原形容美景繁多,看不过来。后来多形容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此处的主语是例子,再根据语境“咱们大陆这边的电视节目‘口水’也不少,‘讲变态中文’在现实中更是常见,‘英文没学好却把中文学坏了’的例子”分析,此处选用“俯拾皆是”。第四处,遏制,强调阻止的过程。遏止,强调结果。结合“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适时进行语言清污,对形形色色的“语言癌细胞增生”梳理判别并加以……”和后面语句分析,此处选用“遏止”。
18.C 本题要补写的句子在第二段,结合语境“也许有人认为,……其实,在这一点上,两岸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咱们大陆这边的电视节目“口水”也不少,“讲变态中文”在现实中更是常见,……”,可判断应是先说台湾再说大陆,这样就可排除A、B两项;再者,根据咱们大陆这边的电视节目“口水”也不少,“讲变态中文”在现实中更是常见,可判断应是台湾地区较为明显,大陆症状略轻,可排除D项。
19.D 经辨析知这个句子有三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应是先在短时间内升温,然后才会引起关注;二是先“关注”后“热议”;三是句式杂糅,最后句陈述原因,既用了“因”,又用了“所致”。这样A项、C项,都犯了语序不当的语病;B项,句式杂糅,最后句陈述原因,既用了“因”,又用了“所致”,可删去“所致”。
20.①何为“慎独”?
②慎独是一种信念
③因为国治,所以天下平(或:因为国治,才终得以平天下) (意同即可)
21.2019年6月1日开始,八达岭长城正式“限流”,实施全网络实名制预约售票。
(时间(1分)+对象(八达岭长城1分)+事件(限流、全网络实名制、预约售票各1分))
22.参考立意:(1)勇于担当,实现中国梦;
(2)国家复兴,我的责任;
(3)个人的形象代表国家;
(4)个人强,则中国强;
(5)个人自尊,则国有尊严;
(6)每个人都应有家国情怀;等等。
参考译文:朱光庭,字公掞,十岁能写文章。推辞父亲的恩荫,考中进士,调任万年县主簿。几次代理县令,人们称他是“明镜”。历任四个县的县令。曾孝宽因为朱光庭有才能而向朝廷推荐,神宗召见朱光庭,问到想再次出兵攻打安南。朱光庭回答说:“希望陛下不要把安南当作人类来养。因为得到他们的土地不能居住,得到他们的百姓不能使用,对开拓疆土有什么好处?”皇帝以问朱光庭研究什么经书,朱光庭回答说:“年少时跟从孙复学习《春秋》。”皇帝又问:“现在在朝廷内外听到些什么吗?”回答说:“陛下更改法度,臣下奉行命令有的不是圣上的旨意,所以有的好有的不好。如果能去掉那些不好的,那天下就会得到福分了。”跟随吕大防在长安幕府。朝廷五路出兵讨伐西夏,雍州是大都市,许多事情都这里去办,调发人员物资期限很紧,朱光庭常常坚持不答应。使者生气,将要施加军需物资缺乏之罪,朱光庭请求罢职离去,吕大防替他调解。
哲宗继承皇位,司马光推荐朱光庭做左正言,朱光庭首先请求罢免提举常平官、废除保甲青苗等法律。认为蔡确身为山陵使,却走在先帝的灵柩之前,作为臣子不恭敬。又说章悼欺骗蒙蔽肆意狡辩,韩缜奸邪求宠,话很耿直。宣仁太后赞扬他能守正道,告诉他畅所欲言,不要有什么畏惧、回避。
升任左司谏,议论说“苏轼拟馆职考试题说:‘现在要效法仁宗的忠厚,而担心有关官员不能尽职,可能会玩忽职守。’我认为仁宗有难以形容的盛德,而不应当用‘玩忽’来议论,希望惩办他的罪行,来警戒大臣中不忠诚的人。”不久,中丞傅尧俞、侍御史王岩叟相继论述这件事。宣仁太后说:“详细地阅读了苏轼的文章的意思,这是针对现在的有关官员而说的,不是用来讽刺祖宗的。”于是议论停止。
河北闹饥荒,朝廷派朱光庭拿着符节巡行视察,立即打开粮仓救济百姓;而议论的人认为他消耗先帝多年积累的军需物资,改任左司员外郎。升任太常少卿,授任侍御史。弹劾蔡确怨恨非议的罪行,蔡确被贬到新州。授任右谏议大大、给事中。
调任潞州。邻近州县境内发生旱灾闹饥荒,流亡的百姓进入潞州境内的连续不断,朱光庭每天准备食物给他们吃,常常忙到夜里,自己来不及吃饭,于是生病,还勉力办公事。去世,享年五十八。
朱光庭起初跟从胡瑗学习,胡瑗告诉他治学的根本在于忠诚守信,所以朱光庭终身践行。